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錄
 陵寢部彙考一
  上古伏羲氏一則 女媧氏一則 神農氏一則 有熊氏一則 金天氏一則 高陽氏一則 高辛氏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夏〈大禹一則 太康一則 帝皋一則 夏諸帝一則 帝履癸一則
  成湯一則 太甲一則 太戊一則 河亶甲一則 武丁一則 殷諸王一則
  武王一則 成王一則 康王一則 昭王一則 穆王一則 共王一則 幽王一則 平王一則 桓王一則 靈王一則 景王一則 威烈王一則 周三王一則
  始皇一則 二世一則
  高祖一則 惠帝一則 文帝一則 景帝一則 武帝一則 昭帝一則 宣帝一則 元帝一則 成帝一則 哀帝一則 平帝一則 世祖一則 明帝一則 章帝一則 和帝一則 殤帝一則 安帝一則 順帝一則 沖帝一則 質帝一則 桓帝一則 靈帝一則 獻帝一則 昭烈帝一則
  文帝一則 明一則
  大帝一則
坤輿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陵寢部彙考一
上古
太昊伏羲氏宛丘
史記·補三皇本紀注》皇甫謐伏羲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
文獻通考太昊宛丘,在陳州
路史太昊山陽
〈注〉世紀云:葬南郡,在襄陽
《帝冢》:今在山陽高平西北
高平襄陽之境。
九域志》:兗、單皆有伏羲陵。
河中府有庖王陵
引戴氏西征記》云:潼關直北,隔河望,層阜巍然獨秀,謂之風陵伏羲氏風姓也。
當是女媧墓,然古帝王墓冢,皆非一所,宜必有說。
開封府志》太昊,在今陳州三里
陝西通志:㐲羲,在秦州北四十里。
女媧氏趙城
文獻通考女媧,葬趙城縣東南
〈在晉州
路史女媧氏,其神居栗廣之野,是為風陵堆
〈注〉墓今在潼關口河潬上圪,然分河有木數株,雖瀑漲,不漂沒
今屬陜之閿鄉縣
元和郡縣志》風陵堆,在河東縣南五十,與潼關對。
寰宇記:風陵城在其下閿鄉津,去縣三里,即風陵故關也。
女媧之墓,秦漢以來,俱係祀典
九域寰宇,濟之任城東南三十九里,又有女媧陵。
《城冢記》云:女媧墓有五,其一在趙簡子城東,今在晉之趙城東南五里,高三丈
九域志》晉州有帝女媧
寰宇記:在趙城,故列祀亦在趙城
平陽府志》媧皇陵在趙城縣村里,有二冢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圍各四十八丈。
河南府志》女媧陵在閿鄉縣河濱
唐天寶末,忽失。
乾元初湧出,遂名風陵渡
蓋后風姓故也。
兗州府志》女媧陵在濟寧州東南三十九里。
太昊紀》曰:女皇氏媧,雲姓太昊女弟也。
出於承匡,少佐太昊,禱於神祇,而為女婦正姓氏、職婚姻通行媒,以重萬民之命,是曰神禖。
註曰:承匡,山名,在任城縣東南七十里,女媧生處也。
考史,陵在華州
陝西通志上古風陵,即女媧氏陵,在潼關衛城北黃河中
炎帝神農氏長沙
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長沙
路史神農氏蓋宇於沙,是為長沙崩,葬長沙鄉之尾,是曰茶陵
公元767年
〈注〉郡國志》云:炎帝神農氏,葬長沙長沙之尾,東至江夏,謂之沙羡
今郡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
世紀云:神農茶陵
《衡圖經云:茶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
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
竟陵零陵江陵之類是矣。
炎陵今在麻陂,林木茂密數里,不可入。
石麟在土,兩杉蒼然,逾四十圍,兩杉而上陵也,前正兩紫金嶺,丁未春,予至焉。
寓人云:年常有氣出之,今數載無矣。
所葬代云衣冠,赤眉時人發掘,夷之陵下龍潭
石上古有銅碑,陷入焉。
衡州府志》神農氏陵,在酃縣康樂鄉
史記:帝崩長沙鄉,康樂鄉鄉也。
陵廟康樂鄉鹿原陂上,廟有胡真官殿,云帝之從臣,帝病,告以當葬南方視旗所矗,遇嶠即止,因葬於玆。
中途嶠梁嶺也。
舊志云:陵前南列雲,環以沙澗古杉空樟,殊形異狀,皆數百年物,神靈之奧宅也。
黃帝有熊氏,葬橋山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橋山
〈注〉皇覽曰:黃帝冢在上橋山
正義曰:括地志》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地理志》云:上郡陽周橋山南,有黃帝冢
按:陽周,隋改為
羅川
爾雅云:山銳而高曰橋也。
列仙傳》云:軒轅自擇亡日,與群臣死。
還葬橋山山崩,棺空,唯有劍舄在棺。
路史:葬上郡陽周橋山
公元772年
〈注〉慶之華池西翟道寧之真寧東八十子午山也。
郡縣志》云:陵在山上
風土記》陽周所有黃帝陵,在子午山上
今冢存大曆七年廟。
《混天記》黃帝南陵山,南陵也。
故莽曰:上陵山而神鑑
黃帝南甲山,則首向也。
思元注》云:黃帝西海橋山
地志亦謂:山有黃帝冢
史記武帝朔方,還,祭黃帝冢橋山
元魏,亦數祭焉。
後魏書》文成東巡涿鹿,祠黃帝,祭橋山,觀溫泉,幸廣甯泉。
今在上谷東南二十里。
九域志》橋山又有軒轅子陵,而媯之懷戎橋山,有黃帝冢及祠焉。
公元前110年
漢武故事元封元年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
還,祭黃帝冢橋山
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公孫卿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
畿輔通志軒轅陵,在平谷縣東北十五里漁子山下
山上軒轅
延安府志》橋陵,在中部縣北山上。
軒轅陵在橋山紀載所同。
橋山匪一,上郡媯州皆有之。
讀史折衷漢武帝元封元年,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
還,祭黃帝冢橋山
上郡橋山也。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六月丁卯南次石亭,幸上谷
壬申,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祀黃帝,遂至廣甯
泰常七年九月,幸灅南,遂如廣甯,幸橋山
使者黃帝,因東幸幽州
太武帝神麚元年八月東幸廣甯,臨觀溫泉以太牢祭黃帝
媯州橋山也。
郭景純山經云:帝王冢墓皆有定處,而山經往往複見,蓋聖人久於其位,仁化廣及,至於殂亡,四海無思不哀,故絕域殊俗之人,聞天子崩,各自立位而祭,起土為冢,是以所在有焉。
景純之論,可謂善言古者矣。
後之讀史偏執成見,以史記為是,必以魏書為非
黃帝既都涿鹿安在媯州不可營葬乎。
少昊金天氏,葬雲陽
劉恕外紀》少昊氏,葬於雲陽
後世又曰雲陽氏。
〈注〉雲陽山名,在曲阜縣
釋義曰:按:雲陽茶陵州
路史少昊氏葬於雲陽
〈注〉世紀遁甲開山圖》,蓋歸葬始封之國
今在茶陵露水鄉,攸縣界,生鐵成墳。
予遊炎陵,訪之圖牒,俱云是黃帝陵
鄉俗謂為軒轅黃帝不知也。
兗州府志》少昊陵,在曲阜縣東北八里
陵前石壇石像,有石碑四,高廣各二十餘尺,龜趺亦長二十尺,其上無字。
宋時所造,碑成,未鐫。
《外紀註》云:雲陽山名,在曲阜
今陵皆平地,無山形也。
顓頊高陽氏,葬濮陽
史記·五帝本紀注》皇覽曰:顓頊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廣陽里。
索隱曰:皇甫謐云:據左氏,歲在鶉火而崩,葬東郡
山海經曰:顓頊葬鮒魚山之陽,九嬪葬其陰。
路史高陽氏東郡頓丘廣陽里,務顒之陽。
公元966年
〈注〉俗謂之商王陵,妄也。
郡國志》云:顓頊俗名青冢山。
皇覽冢墓記》云:在濮陽縣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
崔鴻前趙錄》云:和苞諫劉曜曰:堯葬穀林,市不改肆。
顓帝廣陽,下不及泉
十道志》云:鮒鰅廣陽山之別名也。
寰宇記:在頓丘西北三十。
通典:帝相州臨河
乾德四年,置先代帝王守陵戶。
高陽臨河
寰宇記臨河九里顓頊
九域志》順安高陽縣,有顓頊
縣故隸瀛,而臨河濮陽地相出入也。
顏真卿《吳地記烏程顓頊,則非矣。
務顒九域志》與作鮒鰅同。
東昌府志》高陽氏,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陵前聖水井,旱禱輒應。
濮州志》在濮境。
大名府滑縣志》在滑東北土山之陽。
按:頓丘鮒鰅俱在滑東北界,距濮近,當時並屬東郡,已割屬滑,獨滑歲祀領於太常
聊城亦有
帝嚳高辛氏,葬頓丘
史記·五帝本紀注》皇覽曰: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南臺野中
劉恕外紀》高辛氏頓丘
〈注〉頓丘山名,在大名府滑縣東北
路史高辛氏頓丘臺城陰野之秋山所謂頓丘臺也。
〈注〉山在魏之頓丘
《元和志頓丘西北三十五,有秋山,縣北三十,有帝墓。
寰宇記秋山見存
皇覽云:在頓丘城南
唐以仲春帝嚳頓丘三年一享。
《藏景錄》形神經》云:王子曾詣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一旦疾崩,營冢渤海山,即秋山也。
山經九域志》皆作,云山陰,今陵見存
公元968年
商丘縣志》帝嚳陵,在城南高辛里。
帝嘗都,故葬此。
皇覽謂:葬頓丘
今在清豐縣,而滑縣郃陽縣,又俱載帝嚳陵,皆所傳之誤也。
宋開寶元年太祖詔祀帝王陵寢碑可考。
陶唐氏
帝堯陽城
史記·五帝本紀注》括地志》云:林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
郭生《述征記》云:成陽縣東有冢,亦曰堯陵,有碑是也
括地志》云:雷澤縣,本漢郕陽縣也。
文獻通考成陽穀林
鄆州
〈注〉劉向曰:濟陰丘壟山。
路史濟陰成陽西北四十里,是為穀林
〈注〉《續征記》:小成陽九里
通典曹州界有冢。
所居
王充以為冀州
或云葬崇山,妄之甚。
通鑑前編注》鄭康成曰:陽城而死,葬焉。
《外紀》曰:葬於穀林
公元1068年
兗州府志》堯陵東平州東北五十里,舊雷澤城西,陵高四丈五尺,廣二十餘丈,陵上有廟,俗謂之王寺是也
皇覽云:冢在濟陰城陽
呂氏春秋云:穀林
皇甫謐云:穀林城陽也。
水經注曰:成陽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慶都陵。
立廟四周水潭,而不流水澤通泉,泉不耗竭
魚筍至豐不敢採捕
前列數碑,枯柏數株,檀檟成林
二陵馳道,皆以磚砌之。
陵東城西五十餘步,有中山夫人妃也。
石壁階墀仍舊長櫟,聯蔭扶疏里餘。
自漢迄晉,二千石丞尉,多刊石述敘云。
宋神宗熙寧元年七月,知濮州韓鐸言:堯陵本州雷澤縣東穀林山,陵南有慶都靈臺廟,請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戶,免其租稅,俾奉灑掃,給守陵五戶
明弘治七年禮部尚書公移文,命州學正濮琰上狀,將改祀典已而不果
歐陽修集載濟陰碑云:帝堯者,蓋昔世之聖主也。
又曰:聖龍興,纂之緒,祠以上犧,至於王莽絕漢之業,而壇場彝替屏懾無位
大抵文字磨滅,字雖可見,而不復成文
其後有云李樹連理,生於冢。
太守河南張寵到官,始出錢二千,敬致禮祠,其餘不能讀。
碑後有年月,蓋熹平四年建也。
又載祈雨云云
公元1202年
平陽府志》:古陶唐氏陵,在府城東七十里郭行里。
俗謂之神林,又謂之神臨。
陵高一百五十尺,廣二百餘步,旁皆山石,惟此地平土,深丈餘。
金泰和二年碑記
常考舜以巡狩於湘,陵在九疑
禹會諸侯塗山,陵在會稽
巡狩不見經傳
此陵為堯陵無疑也。
明初,訪歷帝王陵墓山東東平州,以堯陵聞,至今載之祀典,而在臨汾反遺之者,何也。
有虞氏
帝舜有虞氏蒼梧
史記·五帝本紀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
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注〉皇覽曰:冢在零陵營浦縣
其山九谿相似,故曰九疑
《傳》曰:蒼梧象為之耕。
禮記曰:蒼梧二妃不從
山海經曰:蒼梧山帝舜葬於陽,丹朱葬於陰。
皇甫謐曰:二妃衡山
路史虞舜葬於紀,是為鳴條
〈注〉紀即冀故紀,后為冀后,今河東皮氏東北,有冀亭冀子國也。
鳴條安邑西北,其地相近
記謂帝葬蒼梧
皇覽零陵營浦縣,尤失。
永州府志》:虞帝舜陵,在寧遠縣九疑山。
寰宇記名永陵
太史公云: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零陵九疑
秦皇漢武,皆望祀焉。
宋時,禁樵採,置守陵五戶,有廟在簫韶峰下。
舊志云:太史公曰: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歸葬零陵九疑
蔡邕九疑山銘》曰:遂葬九疑解體而昇。
風俗通》袁伯楚屬其子云九疑
皇覽曰:葬蒼梧營浦縣
蒼梧寧遠接界營浦即今永明縣
朱子離騷注》曰:九疑山名所葬也。
三代大陽溪,遺壇儼然猶在
秦漢立廟九疑山下,龜趺文礎,磊磊尚存
檀弓曰:蒼梧之野。
漢紀注》應劭曰:蒼梧九疑山。
習鑿齒云:虞舜零陵
元和郡縣志》云:九疑
山海經云:所葬,今在零陵縣界。
世紀云:薦禹於天,使攝政於時有苗叛,南征,崩於鳴條,葬於蒼梧
孟子云:卒於鳴條
鳴條在今山西安邑縣
輿地考》云:冀州河中府安邑縣堯舜舊都
今縣西有鳴條陌,不聞有所謂舜陵者。
歐陽文忠公詩云:虞舜老,倦勤,薦禹為天子,豈復有南巡迢迢渡江水,羅長源
路史鳴條為實
按:諸家之說,或云舜陵今在九疑,或云非是
他不具論,即陵前古杉蒼翠蓊翳奇崛,若老蛟怪虯,大皆十數圍,枝幹合抱
寧遠孔子,伐其一。
伐之日,天地昏黑風雷震怒工師奔仆,聲聞百里
靈異若此
且漢哀時零陵文學奚景,得玉琯十二於石室,獻諸朝,以為韶樂遺器,是豈偽為者哉。
平陽府志》虞舜陵,在安邑縣西二十里鳴條岡。
孟子謂:卒於鳴條即此
陵高三丈,甃以甓,方廣四十餘步,內外共地百餘畝,古柏大可十餘圍。
有守大雲寺
大禹會稽
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會稽會計也。
〈注〉皇覽曰:冢在山陰縣會稽山上
會稽亦名苗山,在縣南,去縣七里
《越傳》曰:到大越,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
病死,葬,葦棺,穿壙深七尺,上無泄瀉,下無邸山,壇高三尺土階三等周方一畝
呂氏春秋曰:會稽不煩人徒
墨子曰:會稽衣裘三領桐棺三寸
地理志》云:山上井、相傳以為下有鳥耘田也。
帝王世紀會稽,下不及泉,上不通臭。
既葬,收餘壤為壟。
會稽縣志》夏禹陵,在會稽山西北五里
《嘉泰志云:巡狩江南,死而葬焉。
猶舜陟方而死,遂葬蒼梧
聖人所以送終,事最簡易,非若漢代人主,豫自起陵也。
劉向云:會稽不改其列,謂不改林木百物之列也。
皇覽冢在會稽山,自先秦古書帝王墳皆不稱陵。
陵之名,自漢始。
吳越春秋命群臣曰:葬我會稽之山,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尺土階三等
之後,無改畝。
史記正義又引會稽舊記》云:茅山,有聚土平人功所作,故謂之千人壇。
《嘉泰志又云:是山之東,有隴,隱若劍脊
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處。
明嘉靖間,有閩人鄭善夫定在廟南數十武,知府南大吉信之,立石大禹陵三字,恐亦未足為據。
史官楊慎則曰:禹穴在蜀。
蜀人文人好事,惟自雄其鄉,人多惑之。
曰:此衣冠之所,非真禹穴也。
乃泥一代衣冠窆石之句,以文害辭,固哉其言詩矣。
太康陽夏
史記·本紀不載。
開封府志》太康陵,在太康縣東南二里
《書》太康為羿所距,遂居陽夏,後葬焉。
少康陵,在太康陵西。
帝皋葬殽。
史記·本紀注》左傳曰:皋墓在殽南陵
河南府志》夏后陵,在永寧縣陽坡崤山之側。
史記孔甲之子,曰帝皋
葬於崤之南陵
左傳: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諸帝陵。
史記·本紀不載。
公元1165年
平陽府志》夏后氏墓,在夏縣夏王村里一代陵寢在焉。
一統志:惟禹陵會稽山巡狩崩而葬焉。
太康陵在河南開封府太康縣西。
二陵外,自啟而下未著其處。
高丘纍纍,即啟以下諸帝之陵也。
金大定五年,建朝元觀於其側,以為香火之地。
履癸亭山
史記·本紀注》正義曰:淮南子云:湯敗歷山,與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巢縣志》王墳,在縣東三里地。
成湯奔南巢,巢伯為築王城以居之。
離城東行二里,有岡,其長可三里許,乃放王岡也。
上有大墩五六,其近北者,特立頂,土人傳呼曰王墳。
南數墩,曰疑冢也。
商成湯葬桐。
公元前6年
史記·殷本紀注》皇覽曰:冢在濟陰亳縣北東郭,去縣三里
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處平地
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長卿案行水災,因行冢。
正義曰: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三里平地,有冢。
在蒙,即北薄也。
又云:洛州偃師縣六里,有冢,近桐宮,蓋此是也
後漢書·郡國志注》杜預曰:蒙縣西北有薄城,中有冢。
公元1223年
鳳陽府志》商湯陵,在亳州北渦河北二里許。
平陽府志》商湯王陵,在榮河縣北四十里百祥村西
元癸未歲,淪於汾河,以石柩遷葬焉。
兗州府志》,在曹縣南十八里土山之巔。
陵前有廟,中祀成湯,以伊尹萊朱配。
皇覽云:冢在濟陰亳縣東北郭,是也
偃師亦有,每三歲遣使祭享,蓋本之括地志》所紀。
恐誤。
太甲歷城
史記·殷本紀不載。
後漢書·郡國志注》皇覽曰:太甲有冢,在歷山上。
太戊葬相。
史記·殷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太戊大名內黃縣東南
大名府志》內黃縣西南二十五里,亳城東,有中宗陵。
陵高五尺有奇環匝數十丈。
宋開寶間樹碑
《書》:殷有三亳,蒙為北亳偃師西亳穀熟南亳
並殷故都,是為北亳中宗陵寢在焉。
河亶甲洹水
史記·殷本紀不載。
河南通志商王河亶甲陵,在彰德府城西北洹水南涯
彰德府志》河亶甲陵,在湯陰縣五里
舊志府城西北開元寺,寺後有河亶甲冢,在洹水南。
未詳孰是。
武丁商水
史記·殷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武丁陳州西華縣北。
開封府志》高宗陵在西華縣長平鄉
殷諸王陵。
史記·殷本紀不載。
帝王世紀:狄泉本殷之墓地,在成周東北
城中殷王是也
河南府志》殷王冢,在成周東北,故洛陽城中。
武王葬畢。
史記·周本紀註》正義曰:括地志》云:武王墓,在雍州萬年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
汲冢周書:成王元年夏六月,葬武王於畢。
成王葬畢。
史記·周本紀不載。
咸陽縣志》:文王陵,在縣北十五里畢原上
成王葬文王陵西南
康王葬畢。
史記·周本紀不載。
咸陽縣志》康王文王東南
昭王少室
史記·周本紀不載。
河南通志昭王陵,在河南府登封縣少室山陽城西谷
穆王葬鎬。
史記·周本紀不載。
陝西通志:穆王陵,在長安縣西南十五里。
共王葬畢。
史記·周本紀不載。
咸陽縣志》共王文王陵南。
幽王驪山
史記·周本紀不載。
《明一統志幽王陵在臨潼北二十五里。
陝西通志幽王陵,在岐山縣岐陽鎮北。
按:幽王驪山下,臨潼為是
平王平坵
史記·周本紀不載。
河南通志:平王陵,在開封府太康縣西金堆鄉。
桓王澠池
史記·周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桓王,葬河南澠池縣東北
河南府志》:桓王陵,在澠池縣北百二十里,北枕黃河,古木森列
宋乾德中,禁樵採
後為金人伐去。
靈王洛邑
史記·周本紀不載。
後漢書·郡國志註》皇覽曰:河南城西南,亭西山上周靈王冢,民祠之不絕
洛陽縣志》靈王陵,在城西南亭西山上
三山斷碑,曰:周靈王陵,是也
河南府志》靈王陵在宜陽縣靈山
景王葬翟泉。
史記·周本紀不載。
史記·周本紀註》皇覽曰:景王冢在洛陽太倉中。
秦封呂不韋洛陽十萬戶,故大其城并圍景王冢也。
帝王世紀太倉中,大冢周景王也。
河南通志景王陵在河南府城東南
威烈王成周
史記·本紀不載。
晉元康道紀曰:成周東北隅周威烈王冢。
文獻通考威烈王,葬河南洛陽城西北隅
洛南縣志》威烈王陵,在洛陽縣東金墉城西北隅
王陵
史記·本紀不載。
洛陽縣志》:縣西南柏亭東北,三王陵,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
崔浩謂:定當作敬。
景王已葬翟泉,此景王,已明。
或有謂景當作敬。
酈道元又據東征賦》辨其為誤,竊意敬景音相近,景既不在此,其為敬無疑矣。
東征賦》非為考此而作,亦何容過泥為也。
始皇驪山
史記·秦本紀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
及并天下天下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
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水銀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人魚膏為燭,度不滅久之
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
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
樹草木以象山
〈注〉皇覽曰:墳高五十餘丈,周迴五里餘。
正義曰:關中記》云:始皇陵在驪山,泉本北流,障使東西流
有土無石,取大石渭北諸山。
括地志》云: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
《漢舊儀驪山其陰多金,其南多美玉,曰藍田,故始皇貪而葬焉。
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歲,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極不可入。
奏之曰:丞相昧死言,臣所將七十二萬人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狀
制曰: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
乃止。
博物志始皇陵在驪山之北,高數十丈,周迴六七里。
今在陰盤縣界北。
陵雖高大,水背陵障,使東西流,又運取大石渭北渚。
故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不流
千人唱,萬人謳,金陵石大如塸。
功力如此類。
二世宜春
史記·秦本紀趙高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陝西通志二世皇帝陵,葬宜春,在萬年縣南三十里。
高祖長陵
史記·高祖本紀贊:葬長陵
〈注〉皇甫謐曰:長陵山東西廣百二十丈,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長安城三十五里。
正義曰:括地志》云:長陵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
公元前201年
漢書·高后本紀六年夏四月,秩長陵二千石
六月,城長陵
〈注〉張晏曰:起縣邑,故築城也。
師古曰:黃圖長陵城七里百八十步,因為殿垣,門四出,及便殿掖庭官寺在中
是即就陵為城,非止謂邑居也。
陝西通志長陵咸陽縣東三十里。
皇甫謐曰:長陵山,東西廣百二十步,高十丈,亦曰長山
其北有蕭城蕭何築以守長陵
漢初,徙關東豪族奉陵邑
長陵茂陵萬戶,屬太常,不隸於郡。
惠帝安陵
公元前200年
史記·呂后本紀七年秋九月辛丑葬。
〈注〉書云:葬安陵
皇覽曰:山高三十二丈,廣袤百二十步,居地六十畝
皇甫謐曰:去長陵十里,去長安北三十五里。
陝西通志安陵咸陽縣東三十五里,去長陵十里,周之程邑也。
呂后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戶以為陵邑善於啁譏。
俗呼女啁陵。
文帝霸陵
公元前193年
史記·文帝本紀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後七年六月己亥崩。
遺詔曰:霸陵山川因其故,無有所改。
郎中令張武為復將軍,發近縣見卒萬六千人,發內史萬五千人,藏郭穿復土屬將軍
〈注〉皇甫謐曰:霸陵長安七十里。
應劭曰:因山為藏,不復起墳,就其水名以為陵號。
索隱曰:復音伏。
謂穿壙出土,下棺已而填之,即以為墳,故云復土
復,反還也。
陝西通志霸陵,在灞水白鹿原上,去薄太后陵五里
景帝陽陵
公元前202年
史記·孝景本紀五年三月,作陽陵
五月,募徙陽陵,予錢二十萬。
後三年二月癸酉,葬陽陵
〈注〉皇甫謐曰: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長安四十五里。
陝西通志陽陵,在高陵縣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
武帝茂陵
公元前139年
漢書·武帝本紀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
後元二年三月甲申,葬茂陵
〈注〉師古曰:本槐里之縣茂鄉。
故曰茂陵
臣瓚曰:茂陵長安西北八十里。
《貢禹傳元帝時貢禹奏言武帝棄天下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靈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又皆以後宮女置於園陵大失禮,逆天心,又未必武帝意也。
漢法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供山陵
武帝歷年久長,比崩陵中,至不復容物
霍光暗於大體奢侈過度
關中記》:漢諸陵皆高一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一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
徙民置縣凡七。
長陵茂陵萬戶餘,五陵五千戶
興平縣志》茂陵縣東北二十七里。
昭帝平陵
公元前74年
漢書·昭帝本紀元平元年六月壬申,葬平陵
〈注〉臣瓚曰:平陵長安西北七十里。
咸陽縣志》平陵縣東北一十三里。
河南府志》漢昭帝陵在洛陽縣城東平落保
通志
按:昭帝崩於長安不應葬此。
不知通志何所據也。
宣帝杜陵
公元前139年
漢書·宣帝本紀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杜陵
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守陵
公元前48年
《元本紀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杜陵
〈注〉臣瓚曰: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
《漢舊儀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邑皆取二千石將相守陵,故三陵多貴,皆三萬戶至五萬戶。
陝西通志杜陵西安府城東南咸寧地
渭陵
公元前40年
漢書·元本紀永光四年,以渭城壽陵亭部原上為初陵。
詔曰: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頃者有司臣子之義,奏徙郡國民以奉園陵,今百姓遠棄先祖墳墓破產失業親戚別離人懷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
是以東垂虛耗之害,關中有無聊之民,非長久之策也。
詩不云乎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所為初陵者,勿置縣邑,使天下安土樂業亡有動搖之心。
布告天下,令明知之。
竟寧元年七月丙戌,葬渭陵
〈注〉服虔曰:陵,未有名,故曰初。
臣瓚曰: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
成帝延陵
公元前31年
漢書·成帝本紀建始二年春閏正月,以渭城延陵亭部為初陵。
鴻嘉元年春二月壬午行幸初陵,赦作徒
新豐戲鄉為昌陵縣二年夏,徙郡國豪傑貲五百萬以上五千戶於昌陵。
丞相御史將軍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
永始元年秋七月,詔曰: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過聽將作大匠萬年言昌陵三年可成。
作治五年中陵司馬殿門尚未加功
天下虛耗百姓罷勞客土疏惡,終不可成。
唯其難,怛然傷心
夫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其罷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動搖之心。
二年十二月,詔曰:前將作大匠萬年知昌陵卑下不可為萬歲居,奏請營作建置郭邑妄為巧詐,積土增高,多賦斂繇役,興卒暴之作。
卒徒蒙辜死者連屬百姓罷極,天下匱竭
常侍閎前為大司農中丞數奏昌陵不可成。
中衛尉長數白宜早止,徙家反故處。
朕以長言下閎章,公卿議者皆合長計。
首建至策,閎典主大費,民以康寧
閎前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其賜長爵關內侯食邑千戶,閎五百戶。
萬年佞邪不忠,毒流眾庶海內怨望至今不息,雖蒙赦令,不宜京師
其徙萬年敦煌郡
綏和二年四月己卯,葬延陵
〈注〉臣瓚曰:延陵扶風,去長安六十二里。
公元前6年
陳湯傳》:初,將作大匠萬年相善
元帝時渭陵不復徙民起邑。
成帝起初陵,數年後,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
萬年議,以為武帝時楊光㠯所作數可意自致將作大匠,及大司農中丞耿壽昌杜陵賜爵關內侯將作大匠乘馬延年勞苦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營起邑居,成大功萬年亦當蒙重賞
子公妻家在長安兒子生長長安不樂東方,宜求徙,可得賜田宅,俱善。
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師之地,最為肥美可立一縣
天下民不徙諸陵三十餘歲矣,關東富人益眾,多規良田役使貧民,可徙初陵,以彊京師衰弱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貧富。
願與妻子家屬徙初陵,為天下先。
於是天子從其計,果起昌陵邑後徙內郡國民。
萬年自詭三年可成,後卒不就,群臣多言不便者。
下有司議,皆曰:昌陵因卑為高,積土為山,度便房猶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靈,淺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鉅萬數,至㸐脂火夜作,取土東山,且與穀同價。
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罷敝府藏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
故陵因天性,據真土,處埶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緒,宜還復故陵,勿徙民
上乃下詔罷昌陵。
陝西通志成帝延陵,在今西安府咸寧縣西北一十五里。
哀帝義陵
公元前13年
漢書·哀帝本紀建平二年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為初陵。
勿徙郡國民,使得自安
元壽二年八月壬寅,葬義陵
〈注〉臣瓚曰:義陵扶風,去長安四十六里。
公元1年
平帝本紀元始元年,詔義陵民冢不妨殿中者,勿發。
〈注〉如淳曰:陵上宮牆象生制度殿屋,故曰殿中
師古曰:非也。
殿中,謂壙中象正殿處。
陝西通志義陵西安府咸陽縣西八里
平帝葬康陵。
公元5年
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五年二月丙午,葬康陵。
〈注〉臣瓚曰: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
陝西通志:康陵在西安府咸陽縣西二十五里。
世祖原陵
公元50年
後漢書·光武本紀建武二十六年春正月,初作壽陵
將作大匠竇融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
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車茅馬,使後世之人不知其處。
太宗終始之義,景帝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獨完受其福,豈不美哉
令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注〉初作陵未有名,故號壽陵,蓋取久長之義也。
自文以後皆預作陵,今循舊制也。
公元前148年
《明本紀中元二年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原陵
〈注〉王紀曰:原陵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在臨平東南,去洛陽十五里。
文獻通考光武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垣四出司馬門寢殿鐘虡皆在周垣內,提封四十二頃五十七畝,八十五步。
帝王世紀曰:在臨平亭之南,西望平陰東南雒陽十里
河南通志光武陵在孟津縣西長道社。
葬顯節陵
後漢書·明本紀初作壽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槨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
萬年之後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
百日,唯四時設奠,置吏卒數人供給灑掃,勿開修道
敢有所興作者,以擅議宗廟法從事
公元75年
章帝本紀永平十八年八月壬戌,葬孝明皇帝於顯節陵
〈注〉王紀曰:節陵方三百步,高八丈
其地故富壽亭也,西北洛陽三十七里。
文獻通考明帝節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無周垣為行四出司馬門右殿,鐘虡在行馬內寢殿,園省在東園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七十四頃五畝
河南通志節陵河南府東南三十七里。
洛陽縣志》節陵俗稱大漢冢。
章帝葬敬陵。
公元88年
後漢書·和帝本紀章和二年三月癸卯,葬孝章皇帝於敬陵。
〈注〉洛陽城東南三十九里。
古今注曰:陵周三百步,高六丈二尺
文獻通考章帝陵山,方三百步,高六丈二尺,無周垣為行四出司馬門右殿,鐘虡在行馬內寢殿,園省在東園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二十五頃五十五畝。
洛陽縣志》:敬陵,在城東北三十九里,俗稱二漢冢,即此
和帝葬慎陵。
公元106年
後漢書·殤帝本紀延平元年春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於慎陵。
〈注〉洛陽東南三十里。
俗本作順者,誤。
文獻通考和帝陵山,方三百八十步,高十丈,無周垣為行四出司馬門右殿,鐘虡在行馬內寢殿,園省在東園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三十一頃二十畝,二百步。
帝王世紀曰:在雒陽東南,去雒陽四十一里。
洛陽縣志》:慎陵在城東北四十一里,俗稱三漢冢,即此
殤帝葬康陵。
後漢書·安帝本紀延平元年九月丙寅,葬孝殤皇帝於康陵。
〈注〉墳在慎陵塋中庚地,高五丈五尺,周二百八步。
文獻通考殤帝陵山,周二百八步,高五丈五尺行馬四出司馬門寢殿鐘虡在行馬中寢殿,為廟,園吏寺舍在殿北,提封田十三頃十九畝二百五十步。
帝王世紀曰:高五丈四尺,去雒陽四十八里。
安帝葬恭陵。
後漢書·安帝本紀夏四月己酉,葬恭陵。
〈注〉在今洛陽東北二十七里。
古今注曰: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
文獻通考安帝陵山,周二百六十步,高十五丈,無周垣為行四出司馬門右殿,鐘虡在行馬內寢殿園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一十四頃五十六畝。
帝王世紀曰:高十一丈,在雒陽西北,去雒陽十五里。
河南通志恭帝陵,在河南府城東南五十里。
順帝葬憲陵。
公元144年
後漢書·順帝本紀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崩於玉堂殿。
遺詔無起寢廟
沖帝本紀建康元年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於憲陵。
〈注〉洛陽西十五里,陵高八丈四尺,周三百步。
文獻通考順帝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四尺,無周垣為行四出司馬門右殿,鐘虡司馬門內寢殿,園省寺吏舍殿東提封田十八頃十九畝三十步。
帝王世紀曰:在雒陽西北,去雒陽十五里。
河南通志:憲陵在河南府城東北十五里。
沖帝葬懷陵。
公元145年
後漢書·質帝本紀永嘉元年春正月己未,葬孝沖皇帝於懷陵。
〈注〉洛陽西北十五里。
古今注曰:高四丈六尺,周百八十三步。
文獻通考沖帝陵山,方百八十三步,高四丈六尺,為寢殿行馬四出,門園寺吏舍殿東提封田五頃八十畝。
帝王世紀曰:西北雒陽十五里。
李固傳》:時沖帝北卜山陵議曰:今處處寇賊軍興用費加倍新創憲陵,賦發非一
幼小,可起陵於憲陵塋內,依康陵制度,其於役三分減一。
乃從議。
河南通志:懷陵在河南府城東北十五里。
質帝葬靜陵。
公元146年
後漢書·桓帝本紀本初元年秋七月乙卯,葬孝質皇帝於靜陵。
〈注〉洛陽東南三十里,陵高五丈五尺,周百三十八步。
文獻通考質帝陵山,方三十六步,高五丈五尺為行四出,門寢殿鐘虡在行馬中,園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十二頃五十四畝,因寢為廟。
帝王世紀曰:在雒陽東,去雒陽三十二里。
河南通志:靜陵,在河南府城東南三十三里。
桓帝葬宣陵。
公元168年
後漢書·靈帝本紀建寧元年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於宣陵。
〈注〉洛陽東南三十里,高十二丈,周二百步。
河南府志》:宣陵在河南府城東三十里。
靈帝葬文陵。
公元189年
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六年六月辛酉,葬孝靈皇帝於文陵。
〈注〉洛陽西北三十里,陵高十二丈,周回三百步。
河南通志:文陵在河南府城東三十里。
獻帝葬禪陵。
公元234年
後漢書·獻帝本紀魏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山陽公薨。
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
〈注〉禪陵在濁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懷州修武縣北二十五里。
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
劉澄地記云:以漢禪魏,故以名焉。
帝王世紀:陵不起墳,深五丈前堂一丈八尺後堂一丈五尺,角廣六尺
河內山陽之濁城西北,去濁城直行十一里,斜行七里,去懷陵百一十里,去山陽五十里,南去雒陽三百一十里。
河南通志獻帝陵在修武縣北小風村。
昭烈帝葬惠陵。
公元223年
三國志·先主傳》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梓宮永安成都八月,葬惠陵。
四川總志》:惠陵在成都府城南八里
文帝葬首陽陵
公元222年
三國志·文帝紀》黃初三年冬十月甲子,表首陽山東為壽陵,作終制曰:禮,國君即位為椑,存不忘亡也。
昔堯葬穀林,通樹之,禹葬會稽,農不易畝,故葬於山林,則合乎山林
封樹之制,非上古也,吾無取焉。
壽陵因山為體,無為封樹,無立寢殿造園邑,通神道。
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骨無痛痒之知,冢非棲神之宅,禮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黷也,為棺槨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
故吾營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後不知其處。
無施葦炭無藏銀銅鐵,一以瓦器合古塗車芻靈之義。
棺但漆際會三過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諸愚俗所為也。
季孫璵璠斂,孔子歷級而救之,辟之暴骸中原
宋公厚葬,君子華元、樂不臣以為棄君於惡。
漢文帝之不發,霸陵無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樹也。
霸陵之完,功在釋之;原陵之掘,罪在明
釋之忠以利君,明愛以害親也。
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釋之之言,鑒華元、樂、明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親,使魂靈萬載無危,斯則聖賢忠孝矣。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喪亂以來漢代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是焚如之刑也,豈不重痛哉。
禍由乎厚葬封樹
、霍為我戒,不亦明乎。
皇后貴人以下,不隨王之國者,有終沒皆葬澗西,前又已表其處矣。
蓋舜葬蒼梧二妃不從延陵,遠在嬴、博,魂而有靈,無不之也,一澗之間,不足為遠。
若違今詔,妄有所變改造施,吾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
巨子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將不福汝。
以此藏之宗廟,副在尚書祕書三府
七年六月戊寅,葬首陽陵
河南府志》:首陽陵偃師縣治西首陽山,因名。
明帝葬高平陵
公元237年
三國志·明帝紀景初元年春正月癸丑,葬高平陵
少帝紀》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謁高平陵
〈注〉孫盛《魏世籍》曰:高平陵洛水南大石山,去洛城九十里。
河南通志明帝陵,在孟津縣東南河清城界。
大帝葬蔣陵。
三國志·吳主傳》太元二年秋七月,葬蔣陵。
江寧府志》吳大帝陵,在鍾山陽今孫陵岡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