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三十二卷目录

 泉部汇考二
  畿辅通志〈顺天府 永平府 保定府 真定府 顺德府 广平府 宣府〉
  盛京通志〈锦州府〉
  山东通志〈济南府 兖州府 东昌府 青州府 登州府 莱州府〉
  山西通志〈太原府 平阳府 潞安府 汾州府 大同府 泽州 辽州 沁州〉
  河南通志〈开封府 归德府 彰德府 卫辉府 怀庆府 河南府 南阳府 汝宁府 汝州〉
  陜西通志〈西安府 延安府 凤翔府 汉中府 平凉府 庆阳府 临洮府 巩昌府 兴安州 靖远卫 行都司〉

坤舆典第三十二卷

泉部汇考二

《畿辅通志》顺天府

玉泉 在府西北三十里玉泉山。
龙泉 自府西金山下涌出,汇而为池,甃石为渠,伏流五里入西湖。
卓锡泉 在府西三十里碧云寺后。
一亩泉 在昌平州西十五里。大可一亩,东会沙河,经汤山,由高梁桥直趋张家湾以济漕运。
冷水泉 在昌平州南五十三里。水极冷,故名。古榆泉 在昌平州东四十里,傍有古榆。
百泉 在昌平州西南四里许。平地涌流,大可数亩。中三大泉,径丈馀。其名原泉者,清澈可鉴;黄泉者,沙流浑漫;响泉者,声若惊涛。道左最小者,曰甘泉,清冽而甘。
蕙泉 在昌平州。
千蓼泉 在昌平州。
一斗泉 在房山县上方山东北山坳间,俗呼为斗笠泉。华严祖师开山时,有龙居东岭潭中。师逐之,至北峰,飞锡一击,遗水斗许,遂成泉。
七斗泉 在房山县北二十五里。泉大于斗,凡七处,水涌尺馀,下入河,旁有石洞、净室。
飞雪泉 旧名光沙,在玉田县南溪涧中。涌沙而出,细白如雪,攻金治玉者竞取为前砻资。
涌珠泉 在遵化州铁厂北二里许。一名圣水泉。平麓积石,泉自石罅中出,涌泡如珠。旱,引灌田,亦一方之利。

永平府

峰山泉 在滦州西九十里。山两石圆耸,中一孔,泉出不竭。
扶苏泉 在滦州,水甘美。秦太子扶苏北筑长城,尝驻此。

保定府

一亩泉 在满城。《明·一统志》云:一名尚泉,一名西涯泊。傍有村,即程伊川所居藻西庄。瀑布泉 在唐县葛洪山后龙门湖。若从天而降,奇怪不可状。
石臼泉 在唐县马耳山前。相传石臼、乌臼二禅师隐此。
龙泉 在唐县北三里。平地涌出,迂回南下,会诸泉水东流。
五云泉 在完县。发源大嵬山,五窍如龙,故名。圣井泉 在定兴县固城镇。秦时井溢,日夜不止,众议建大士殿镇之。即止。金章宗诏命重修。元元帅张柔浚井,获大士像、金簪、金瓶于中。

真定府

大鸣泉 在府城西三十里。有泉数十穴,大者如车轮,溉田百馀顷。旁建神庙,每涤场后,父老相率赛鼓于此。
雕桥泉 在府城西二十里。发源大鸣泉,凡四十五穴,岁久淤塞。明宣德初,重浚以溉田,民甚赖之。恒阳第一泉 在府城西门外。迤南护城河中。甘冽异他水,为郡中井泉第一。旧名甘泉。
白鹿泉 在获鹿县海螺山下。韩信伐赵,下井陉,师患无水。于此获二白鹿,跑地得泉,故名。
龙泉 在元氏县封龙山。金赵时记云:神龙蟠池,油云锁洞。
河西泉 在平山县西二十五里。平地涌泉,灌田数百顷,民甚利之。
野姑泉 在临城县南四十里。昔有舒氏女,与其父斫薪。所坐处忽牵挽不动,父归告家人。比再来,女坐处惟见清泉。女母曰:吾女本好音乐。乃弦歌,泉涌,见朱鲤一双。今作乐嬉戏则涌出。见《宣城记》
武强泉 在武强县界,即担生蛇所陷处。

顺德府

百泉 在府东南八里。自平地涌出,其泉百孔,故名。珍珠泉 在府东南九里。水涌如万斛珠玑。
达活泉 在府西北五里。深丈许,渟滀漫流,周围葭、芦杨柳,俨然胜地。
漆泉 在沙河县西八十里。色黑如漆。
鸳鸯泉 在南和县西八里。平地二泉并涌。

广平府

清烈泉 在府儒学内,王烈女投此。

宣府

独石泉 在旧开平卫东北。极澄澈,其甘如饴,满而不溢。
神泉 在马营堡北。池方一亩,浴之,可以愈疾。娘子山泉 在龙门卫娘子山下。水势浩瀚,可资灌溉。
暖泉 在紫沟堡东北八里。其水冬温夏凉,毖然上溢。
白马泉 在延庆州北三里。其深莫测。明永乐间,水自地涌出数尺,常有白马夜见。
玉液泉 在延庆州城南。水清味甘,元时取以酿酒。百眼泉 在延庆州南三里。泉有百穴。

《盛京通志》锦州府

凉水泉 在城西九十里。
千家峪泉 在城西九十五里。五里河发源于此。老鹳泉 在城西南六十里。饮马河发源于此。笔架山泉 在城西南六十里,长元寺西。
二郎洞泉 在城北十五里,洞之东。
水泉子 在城东北二十里。一泉涌出。
樱桃园泉 在城东北三十里。大蛤蜊河发源于此。郭家泉 在城东北三十九里。小蛤蜊河发源于此。桃园泉 在宁远州西南一百四十五里。王宝河发源于此。
香水泉 在宁远州西一百十里。清洌甘香。
古老无名泉 在广宁县城东北角。一泉涌出,其水四时不竭,南流百步,入东沙河。
杨郎泉 在广宁县城西北。一泉涌出为杨郎河。铺泉 在广宁县西南二十里。铺前河发源于此。八角寺泉 在广宁县城西南三十里。寺南一泉涌出,东南流十馀里,入沙河。
老公沟泉 在义州城西三十五里。老公沟河发源于此。

《山东通志》济南府

趵突泉 在府城西。一名爆流。平地泉涌,高或至数尺,盖济水伏流至此而发泺水之源也。由东北注小清河,入海。宋曾巩二堂记曰:按图: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汇于黑水之湾,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而至于渴马之崖。盖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于崖下,则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齐人皆谓尝有弃糠于黑水之湾者,而见之于此,盖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蔬甲经冬常荣,故又谓之温泉。其注而北,则谓之泺水,达于清河以入于海,舟之通于济者皆于是乎出也。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其显名者以十数,而色味皆同。以予验之,盖皆泺水之旁出者也。泺水,尝见于春秋鲁桓公十有八年:公及齐侯会于泺。杜预释:在历城西北,入济。水自王莽时不能越河西南,泺水之所入者,清河也。盖预失之。
金线泉 在府城西。石甃方池,泉乱发其下,东注城壕,澄澈见底,波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珍珠泉 在府城内。有二:南珍珠泉在铁佛巷街东,今淤;北珍珠泉在都司西北白云楼前,后规入德府城中。泉爆起粒粒珍珠,汇为古明湖。
杜康泉 在府城内舜祠东庑下。世传杜康用斯泉酿酒。或以扬子江水并惠山泉称之,一升重二十四铢,是泉二十三铢。
七十二泉 按《一统志》:济南名泉七十二,趵突为上,金线、珍珠次之,其馀不能与三泉侔矣。今按:趵突、金线、珍珠、杜康、舜泉,《旧志》已收。其曰皇华;曰柳絮;曰卧牛,在金线东;曰东高;曰南漱玉、北漱玉,在金线南;曰无忧;曰石湾,在趵突南,或云在槛泉西南;曰酒泉;曰湛露,在无忧西;曰满井;曰煮糠,在趵突北;曰散水;曰溪亭,在北珍珠东;曰刘氏;曰濯缨,在北珍珠西;曰灰泉,在濯缨西北;曰知鱼,在灰泉东南;曰朱砂,在灰泉西;曰白云,在刘氏南;曰登州;曰望水,在万竹园内;曰洗钵,在登州东北;曰浅井;曰马跑,在洗钵西南;曰香泉,在舜泉西;曰鉴泉,在舜泉南,或云即槛泉也;曰金虎,在李承务巷,或云即黑虎也;曰东密脂,在金虎西南;曰西密脂,在东密脂西;曰孝感,在孝感坊内;曰王环,在布政司前;曰罗姑,在塔巷街东;曰混沙;曰灰池,在城西南角场下;曰芙蓉,在姜家亭前;曰滴水,在西务北;曰灰湾;曰贤清,在城西五龙堂东;曰双桃,在城西丁字街北;曰温泉,在城西石桥北城下;曰汝泉,在神童寺内;曰龙门,在神童寺东;曰染池,在龙门东;曰悬泉,在中宫东,或云在龙洞口;曰都泉,在中宫镇东南;曰柳泉;曰车泉,在中宫东;曰煮糠,在四里山南;曰炉泉,在南山下;曰甘露,在大佛山;曰林汲,在佛谷内;曰白泉,在玉舍庄北五里;曰金沙;曰白龙,在龙洞山;曰花泉,在张家泊;曰独孤,在灵岩寺,或云在天麻岭下;曰金泉,在章丘黉堂岭,或云即醴泉也;北曰浆水,在龙山镇东南;曰南煮糠,在蜡山窝北;曰苦苣,在柳铺东,一名莴苣;曰熨斗,在梨峪门家庄;曰鹿泉,在石固寨;曰龙居,在章丘长城岭西。合趵突诸泉及章丘百脉泉,总七十二,见名泉碑。齐乘曰:济南名泉碑论七十二泉,远至中宫灵岩诸泉,具载,而华不注之华泉、明水镇之净明泉,皆失不取,况其名亦未雅称,盖残金俗笔也。永乐间,山东佥事晏璧作七十二泉诗,其泉视名泉碑所载,间亦不同。盖岁久,泉源淤塞者多,好事附会讹传,固亦不足辨云。
百脉泉 在章丘县南三十里明水镇。方圆半亩许,其源上涌,百脉俱发。左曰东麻湾泉,类百脉;右曰西麻湾泉,自石罅中涌出,俱会百脉泉。曾巩曰:历下诸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有百脉为冠。拔注泉 在章丘县西南六十里,虎山之麓。俗传唐尉迟敬德与单雄信夺槊,既而拔槊,泉涌,故名。下又有浆水泉。
醴泉 在邹平县西南三十二里。泉深丈许,阔径三尺,其味甘冽,冬夏不竭。
灵泉 在邹平县西南二十里。其水甘洁,冬夏不涸。龙泉 在淄川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苍龙峡。有龙蟠于中,旱,祷随应。
双连泉 在新城县东南五十里铁山巅。两泉相连,击此则彼动,击彼则此动,故名。
双鹤泉 在长清县灵岩。俗传法定禅师居此,患无水,遇樵人,指东。去不数里,有双鹤飞鸣,其下涓涓,果得二泉。其旁又有卓锡泉。
甘露泉 在长清县灵岩东北。泉至甘冽,其旁又有石龟、平崖、独孤诸泉。
七仙泉 在长清县东南六十里。又有白石泉,石众水,相合为清厓上流。水帘泉 在泰山岩岩亭右。悬崖飞注,缕缕如帘,故名。
铁佛寺泉 在泰安州东二十五里。旁有周家泉,又东五里有曲沟泉,又二里有鲤鱼湾泉、板桥湾泉,又十里有北滚泉、顺河泉、谷家泉,皆在州之东。
马儿沟泉 在泰安州东南三十五里,又五十馀里有羊舍泉、力沟泉,又十里有东西二柳泉、浊河泉、水泊泉、斜沟泉,皆在州之东南。
龙湾泉 在泰安州南八里,又二里有头沟泉,又二十里有孔家泉,又四十里有龙堂泉、颜曾泉、侯村泉,皆在州之南。
宝泉 在新泰县东北二十五里。因其水澄清若镜,故名。
玉泉 在新泰县南十五里。因其水色如玉,故名。

兖州府

负瑕泉 在府城北六里。嵫阳,古负瑕地,亦曰瑕丘,故以名泉。其东有阙里泉,东北新泉,其西有蒋诩泉,西北新泉,俱南流会泗河,入济宁天井闸漕河。逵泉 在曲阜县南。左传:僖叔饮酖,及逵泉而卒。即此。上有龙王庙,其旁有茶泉,上有党怀英隶书二字,又有车辋、柳青、双泉、两观凡五泉。
新泉 在曲阜县西二十里,其旁又有濯缨、曲水、咏归,凡三泉。
泉林泉 在泗水县东五十里,出陪尾山,坡内有趵突、珍珠、黑虎、淘米、洗钵、甘露、响水、红石、壅珠二十馀泉,波浪翻涌,高出水面,为山东诸泉之冠。四面旋绕,西北流一里,合而为一,遂为泗水。又西会曲阜县泉,至金口坝。又西会宁阳县泉,共二百二十里,入济宁天井闸漕河。明汤节记云:距泗水邑东五十里许,陪尾山之阳,有庙曰仁济。庙之西有寺,曰泉林,其殿宇岿然,林木蓊郁,鸟声樵唱,杂焉于中。旁有泉曰珍珠、曰趵突、曰淘米、曰洗钵、曰响水、曰红石、曰清泉、曰涌珠。其源皆出于山,澄如湛如,其流环绕映带寺之左右而西南,经卞桥。桥之西复有泉数十,曰大玉沟、小玉沟、潘波、黄阴、赵家庄、石泉、珍珠、东岩石缝、西岩石缝、三角湾等,泉合流于泗,会于曲阜之沂河,转于天井闸会通河,沿淮达海。永乐己亥,工部主事顾大奇等遍历山川,疏浚泉源,以通水利。岁久淤塞,后通政王孜、郎中史鉴、主事侯晖等继之。正统己未,有司奏罢,泉源复淤。主事熊鍊、傅弼等衔命来复疏导之。卞庄泉 在泗水县东六十里。泉北有卞庄故城址。盗泉 在泗水县东北高陉山之阴。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即此。
灵应泉 在曹县山川坛内。俗传有疫者服之,多愈。感应泉 在嘉祥县西南十五里惠济公庙迤东龙王庙下。其泉冬夏长流不竭,流至庙西山麓,复入于土,不见其迹。岁旱,祈祷有应。
白雁泉 在东阿县东南三十五里。相传汉王伐楚经此,士卒渴甚。忽见白雁惊起,遂得清泉。故名。洪范泉 在东阿县东南十七里。水无旱涝,祷雨辄应。上有龙王祠,其旁又有狼泉,即狼溪源也。又有丁泉、扈泉、东流泉,俱入洪范泉合流。

东昌府

育英泉 在馆陶县学西南隅。元大德初,县令张仲谦所凿,至今觱沸清冽。城中士民资其汲者过半。文泉 在博平县学东南。旧塞,正德八年,泉自涌而甘冽,乃古井也。
灵泉 在博平县西三十里梭堤北。一名涵管洞,大石甃成,六管三窍,以泄潦水。永乐九年,疏会通河,遂塞。遗址尚存。
普惠泉 在临清州板闸南河厓上。工部主事傅谧所凿,有亭覆焉。
漱玉泉 在临清州城内西南隅义塾前。广济泉在卫河东岸元帝祠前,又通济泉在会通河北岸通济桥东,又威武泉在威武门外,又镇定泉在镇定门外,皆兵备副使陈璧新凿。又晦显泉在永清门月城外,旧建八角亭于其上,值用兵,遂撤亭实之。

青州府

范公泉 在府城西门外。范仲淹知青州,有惠政,洋溪侧出醴泉,人以范公目之。今医家用以丸药,名青州白丸子。明正统间,尝遣使汲之。上覆以亭。弘治七年,洋溪泛涨,泉为客水所渰。正德九年,知府朱鉴。十五年,巡按御史熊相相继修葺。
芹泉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中,多芹菜,故名。元怀远大将军王英居其侧。
通海泉 在博兴县关王庙前。其泉甚深,虽旱不竭。熏冶泉 在临胊县西南孝慈乡,即古欧冶子铸剑之所。按《水经注》:水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源麓之侧,有冶泉祠。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岓凌空,疏木交合。少东有一湖,佳饶鲜笋,洁并飞鳞。其水东北流,入巨洋,即今之㳽水也。宋刘概尝隐于此。
雹泉 在安丘县南四十里膏润庙。石罅中涌出,如大珠绵绵不绝,东北入潍水。
雩泉 在诸城县常山上。宋苏轼知密州,祷雨于此,有应,因名之。
龙泉 在蒙阴县东北七十里。世传有龙潜于此。顺德泉 在蒙阴县东北七十里、安平乡。《旧志》亦云颜氏孝感所致,详见孝妇河下,封为顺德夫人,庙跨其上。
孝源泉 在莒州北一百里壶峪社。唐孝子孙既母卒,庐墓,有醴泉出于其侧,色莹味甘,大旱不涸。元贞元间立碑,至元间耆老李信等因祷雨,有双鲤跃出,是夕大雨。岁熟。校书郎刘杰述其事,刻于石。

登州府

花山泉 在府城南五十里。隆冬不凝,夏月有莲花,故名。
圣水泉 在福山县。有二:一在侧立山东北,一在峆山顶。水皆莹洁,岁旱,祷雨辄应。又黄县东南二里亦有圣水泉。
奇泉 在福山县三里。石孔涌出,冬温夏冷。
仙源泉 在栖霞县北十五里。元丘处机修道观,募南方大木,辄投水中,悉从此泉浮出。

莱州府

五龙泉 在府城西一里。上有五龙祠,水汇为池,方半亩许,可溉田,祷雨辄应。
漱玉泉 在平度州西十八里。水自石罅出,喷涌如珠,色莹味甘。极旱不涸,居民资以灌溉。有古碑剥落,尚存漱玉泉三字于石。
乳泉 在平度州大泽山。石壁中流出,其旁又有甘露泉。
咸水泉 在潍县东三十里。平地流出,旱祷多应。又名龙神泉。
天泽泉 在胶州南三十五里艾山旁。水自石隙流出,虽旱不竭,祈雨辄应。
渴掘泉 在即墨县东三十里。相传宋太祖过此,渴甚,用杖掘地得泉,故名。

《山西通志》太原府

烈石泉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山下发源,与汾水合流溉田。又名烈石谷。有窦鸣犊祠。
龙泉 在太原县西北开化山南谷内。有八角水池,泉从石罅喷出。
酎泉 在太谷县南一十里。源出凤凰山下,潴为二池,味甘,宜酿酒。故名。旁有数池,曰莲花,曰栲栳,曰圣母。内有芰荷萍藻之类,泉声漱玉,山形倒影,游鱼飞鹭,属目可观。
龙泉 在太谷县南十里凤凰山下。味甘凉,烹茗极美。石渠屈曲,潆洄如练,亦可泛觞。
马跑泉 在祁县。有三,其二在麓台神祠南、北。俗传皆麓台神马所跑,或谓宋太宗取河东时,路经此地,御马所跑。一在上帻山东,俗传康皇后曾沐发于此。今其水不堪饮,山人惟沤麻。
芹泉 在寿阳县东廿里。其源有二:出南山谷,曰南芹泉;出北山峪,曰北芹泉。合流,东入平定州界。亦名琴泉。
涌泉 在寿阳县西北五十里山顶。有白鹿寺,泉从寺中涌出。俗传为白鹿跑泉,迹甚灵异,至今旱祷响应。
黄龙泉 在寿阳县方山下。唐李长者入山时,初无水,是夕黄龙拔树,泉遂涌出。
黑龙泉 在寿阳县方山前。有黑龙起于山石中,山石半裂,泉从中出。故名。
金刚泉 在寿阳县方山云松岩下。味甘冽,为山中诸泉第一。
白鹿泉 在盂县北三十五里。相传昔有一白鹿跑地得泉,故名。
冷泉 在盂县西南五十里。其地盛夏无泉可汲,至隆冬方涌出。
马跑泉 在静乐县东六十里。唐太宗练兵于此,兵马思水,马蹄跑之,有泉出焉。
凝碧泉 在河曲县北十里。泉出崖下,冬温夏寒。上有石壁,居民夹路起洞,中嵌神像,号凝碧洞。
香泉 在忻州西南五十里三嵬山麓。有泉甘冽,草木至秋,红叶可玩。
三会泉 在定襄县丛蒙山麓。一龙液泉,一吕布池,一娘娘池,并出合流,历四时不涸。
龙跃泉 在代州西北二十五里。平地泉涌,以石投之,辄腾跃而出。旧传通燕京之天池。
豹突泉 在代州雁门关西门外。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北流入桑乾河。
西泉 在代州圭峰山西涧中。有石正方,而崇如翠屏,高百尺许。水初自上泻下,霏如垂珠,石根不见也。行数步,从石窦中涌出。灌溉汲饮,四时不衰。出涧口,又不见。潜行石霤间,又百步,所出趾下,响若抚琴。合峨流入滹水。
星聚泉 在代州学宫前。水清甘,盖作六孔,象南斗星。故名。
卧虎泉 在五台县。出卢虒山之颐,即卢虒河之源,泉溢科发。或云即崔生遇虎处。
通惠泉 在兴县东关北冈下。三穴涌水,其味甚佳。引入城中,灌溉园圃,西流合蔚、汾水。

平阳府

沄泉 在城东南二十里东亢村。出于平地。相传通济源,周围三亩六分。旧名深泉。金因其不雅,易之曰亢元,又易曰沄植。莲甚盛,池上有沄泉神祠,祷雨辄应。
黄芦泉 在城东二十五里。源出卧虎山下,宋庆历三年,知晋州军事潘大博曾引入城中莲池,后废。嘉泉 在城西十里。周围六十五步,遏其下流使满,亦可灌田。
马跑泉 在城西南二十里。周围三丈,深不可测,出水溉田十馀亩。
丹朱泉 在襄陵县西南十五里。世传丹朱插剑于此,拔而得水。
娥英泉 在襄陵县西南十五里西阳村。世传娥皇、女英游于此。泉东入汾。
灰泉 在襄陵县北二里。泉底皆灰,淘之不尽。其水清冽异常。
灵泉 在襄陵县东深泉村。其泉平地涌出,汇而为池,虽旱不乾,虽涝不溢,乡人以为灵异。
华池泉 在洪洞县东十里李保里。引渠西流,经城中溉地。又东南二十五里侯泉里有深泉,宝师村北有双泉。
无底泉 在洪洞县北八十里。人溺入不沉,故名。俗传为海眼。
永惠泉 在浮山县东四里天坛山西麓。土厚地高,居民乏水,凿石引泉,蓄于石窝,取之不竭,民甚便焉。故名。
悬泉 在浮山县东北二十里北天坛之西岩。悬崖涓滴,铿然有声,宛若戛玉鸣佩。汇流成润,甘凉透骨,号曰清溪。西北流合于黑水。
马跑泉 在赵城县广胜寺北范霍峪山顶。上有一大石,上有马蹄迹,及人面半边之迹。俗传以为二郎神听水,面贴于石,遂有此迹及马蹄云。
沸泉 在曲沃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绛县,流入县景明村。《水经注》曰:俗谓之白水。非也。水出绛山,东至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十一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
马泊泉 在翼城县北二十五里寿城村。其北有山,似卧马,故名。俗传有人以袄塞之,泉遂不涌,因易其名曰袄泉。顺流而南,居民导以溉田。
钗股泉 在翼城县西。双泉并涌,形如钗股。《旧志》云:汉薄太后从文帝之代,闻河上翁明老子道,枉驾访之。卫士渴甚,太后祝天插钗于地,遂得泉。因名。妫汭泉 在蒲州东南五十里历山之中。《尔雅》云:水北曰汭,亦小水入大水之名。盖两水合流之内,故从水,从内。又二泉下南流者曰妫,下北流者曰汭,异泉而合流也。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即此。上有舜庙,周宇文护所建。
鸯浆泉 在蒲州东五十里草坪山。《水经注》曰:盐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张文毅有碑。
桑落泉 在临晋县东北七里,唐改桑泉县,因县有徙民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泉畔多植桑,秋深叶落,水清甚,采挹酿酒,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即反语为桑落也。见《水经注》。今此法无人知者。
瀑布泉 在临晋县王官谷天柱峰西,悬流直下百尺馀,经休休亭,入峰之东。复有悬泉,沿崖而下。崖上苍苔匝生,岁久皆玲珑,石如羊胃状。
灵泉 在临晋县亦出条山观岭下。世传李皮囊隐此,时夏月,山久涸。独坐,忽闻人言。有顷,半溪乱石间隐隐雷鸣,泉水奔流,比常特异。
芦子泉 在临晋县西北。《旧志》:唐中宗时,则天后因术士言虞乡有王气,遂断龟背冈芦根,出血而止,化而为泉。今引溉田。
洗马泉 在临晋县,出洗马村南。世传晋太子病肝,秦使扁鹊来视之。太子洗马于泉。北有扁鹊祠。瀵泉 在临晋县西三十里。其泉有五,合阳有四,此有其一。异出同源,其眼大如车轮,常时沸涌,故名曰瀵。《尔雅》云:瀵水出尾下。郭璞云:河东汾阴县有瀵水,源在地底,涌出,其深无限,东西潜流相通,里人因立神渊庙。见《一统志》
瀵魁泉 在荣河县南赵村。洳泽方丈,知县侯祁相地脉,掘得之。《水经注》曰: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开源,溃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
文波泉 在猗氏县东北隅。时溢则县多科第,故名。双璧泉 在猗氏县西北五里灵岩寺后,明万历间,二泉涌出,南流五十馀步。后每泉出,邑中辄有父子中进士者。
槛泉 在万泉县孤山西麓。泉旁有寺。初,建寺无水,见兔入穴,掘而得水。又名兔泉。
双泉 在万泉县孤山东麓。柏林迤西,二泉涌出,一在山半,一在山足,俗呼上泉、下泉。岁旱不竭,远近居民利赖之。
圣水泉 在万泉县孤山阳。旱不竭,潦则流。
雕石泉 在万泉县孤山南峪雕石岩下,南流,与圣水合。
半截桶泉 在万泉县孤山阴黄家峪。泉如桶形,水止不流。
漉漉泉 在万泉县东四十里稷王山下。近山居民多缺井,咸远汲之。
张公泉 在解州洫水滩涧东三里山谷中。遇旱,以数十老年妇执帚祷于庙,劘泉便得雨。此二涧泉水大与盐池相涉,张堰以障西水,不使入女盐池也。青石泉 在安邑县东南三十里。出中条山,由青石槽经东郭,入黑龙潭。
玉钩泉 在安邑县玉钩山下。水光澄澈如镜,一名玉女泉。南入姚暹渠。
野狐泉 在安邑县西南十八里盐池北岸。味甚甘冽,亭榭佳丽,一方胜概。
淡泉 在安邑县西南十六里盐池北岸。池水皆盐,此独淡。
涌金泉 在夏县西南一十五里,西入安邑黑龙潭。世传盐池得此水始结盐。甘泉 在闻喜县东北三十里东镇北黑龙沟。味甘,昔县镇皆受名焉。南入涑水,隋移县治于甘谷,即此。上有黑龙庙,祷雨多应。
黄芦泉 在闻喜县东五十里黄芦庄,以产黄芦得名。
野狐泉 在闻喜县北二十里深峪中。北枕高阜,下临巨壑,石崖壁立,如虎踞,又如牛伏。石上古柏数十株,拳曲龙钟,不可形状。下有石如盆,泉涌如螺,上有云泉观,壑底可藏万马,水口不容一舟。观前有莲池,榴亭,邑之胜景也。多名人题咏。相传昔有狐避射至此,入穴泉出,翟凤翥有记。
玉莲泉 在闻喜县东二十五里川口南涧。旧有莲池。
响泉 在平陆县北四十里中条山东,其水甘澄,附近民日以为用。俗称响泉沟。
通泽泉 在芮城县东八里古魏城西北,合地皇泉,一渠溉田,伏流入沙。
龙泉 在芮城县北七十里古魏城中。上有五龙祠,见《一统志》
鹿跑泉 在芮城县东北八里中庄村。平地上水,清彻见底,又名深静泉。上建龙神庙。
奥祝泉 在芮城县东北二十里北山。石岩下流出,相传魏文侯率三军自安邑至此,众渴甚,文侯默祝,以鞭指示,乃得泉。
浢泉 在芮城县东北三十五里。源出山麓,即仪家沟水,俗谓连搭沟。《水经注》曰:河北县有浢水,浢津,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穆天子传曰:天子自冥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或谓之堰乡涧水也。
鼓堆泉 在绛州北二十五里,源出九原山。泉上有堆,如覆釜形。履之,声如鼓。其泉有清、灰二泓,环绕孚惠圣母祠,汇于祠南,俗名神泓。下流入州城。
甘泉 在稷山县甘泉村东北。按贞观碑记称为甘泉邑者,疑即此。
葫芦泉 在稷山县北三里佛阁寺西北。形如葫芦,引入泮池。
碧水泉 在稷山县加家庄。康熙六年,知县孟孔脉开渠,导葫芦水南向,绕文星台前,折而西,与碧水泉会内城西后土庙右,南至老坌,折而东,合葫芦泉,水同归于汾。形家谓之二水合襟。
马跑泉 在绛县西十里杨村。俗传太阴将军过此,马渴,跑地得泉。虽旱不涸,潦亦不流。其旁有太阴将军祠。
拔剑泉 在绛县东四十里晋峪。俗传晋文公至此憩息,竖剑于地,拔而得泉。凝碧泉 在垣曲县北十里峪子村。俗名消瘿泉。上有龙王祠,遇旱,祷雨多应。
滴水泉 一在垣曲县北里许。明崇祯八年,知县段上建龙王庙。一在县西十里亳村南,悬崖丈馀,滴水如雨,旱祷多应。
孝子泉 在垣曲县西里许。从未有泉,因孝子庐墓涌泉,故名。
五龙泉 在垣曲县西二十五里。世传有不孝妇浣姑衣毁詈,时有白羊自泉涌出,为五龙,立裂其妇。上建五龙神祠。
马跑泉 在霍州北十里。唐太宗过此,马渴甚,以蹄跑地得泉。有杜十万者,以师功不受爵赏,求以此泉为己利,遂赐之。至今惟杜庄得以溉田。
甘泉 在吉州西街。深八尺,其味甘甜,作醋酒最酽。煖泉 在乡宁县东门外百步许。水冬不冻,南入鄂水。
瀑布泉 亦名龙子湫,在隰州南十里山谷间。西南入昕川,上有龙祠,见《一统志》
明月泉 在隰州北八里苍崖之下。崖上白石,如月影入泉中,因名。见《一统志》
圣水泉 在大宁县西北三十里孔山胸乳间禅峰寺之东。有石洞,深广并三尺馀,悬崖之上,清泉流注,汇而为碧池,常盈不竭。遇旱,祷雨辄应,故号为圣水。五花泉 在永和县城内,高齐时有龙自泉中出,其泉入仙芝,见《一统志》

潞安府

五龙泉 在长子县南十六里。《风土记》云:燕慕容永据长子,南望有五云山。因名。
张厚泉 在屯留县北二里。周围二丈,源深莫测,旱不涸,涝不溢,大旱淘泥沙,祷雨即应。
神惠泉 在屯留县东北四里郭庄村泰山行祠右。其孔围圆四寸,深二丈馀,土坚如甃石,泉源莫测。有疾,祷水饮之,即愈。
鹿哭泉 在襄垣县东南五里。昔唐有人生子,左臂一目,怪而弃之。其子哭,鹿闻之,乳焉。后遇人收其子,鹿寻不见,堕泪成泉。其子即三目僧也。赤崖流泉 在壶关县东南九十里。岩有石洞,深一里许,内出卢甘。石洞口有泉,因土色赤,故名。
双射泉 在平顺县射车里南。俗传唐太宗征窦建德,人马至此,缺水。太宗连射二矢,拔箭,水随箭出。

汾州府

隐泉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源出谒泉,山顶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因以隐名。山有石窟,号隐堂洞。相传为子夏室。
马跑泉 本名源公水,又名壶溪。出府城西北二十五里白彪山麓。相传后魏贺将军驻师此山,马跑地得泉,故名。
灵浮泉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赵景王村。俗传景王祷水而泉应。
三泉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出三泉里山谷中,其水清冽异常,故濒泉阴处,经冬每结层冰,至夏不化。城市当盛暑,皆往取,卖之。
甘露泉 在府城东门外二十步街北。初,州人凿井,深未及隍,而甘泉涌出,故以甘露名之。
县泉 在介休县东南四十里东谼谷南山之上。四面山围,中有石崖,高空数仞,周广二里,日星照朗,雨雪不侵。岩顶有泉,一脉倒流岩中,若瀑布然。因以名泉。
拔戳泉 在介休县东北二十里段同西。俗传唐尉迟恭、单雄信战于此,雄信败走,弃戳插于此地,数军力弗能拔。恭一手拔之,遂涌出一泉,因以名焉。屈产泉 在石楼县东南四里。从山下石眼濆泻,清冽可啜。春秋晋时有马饮此泉,而产龙驹。石上马蹄迹,至今存焉。崖上有晋公子彝吾祠。
青龙泉 在永宁州西六十里青龙镇。出石间,与州河会合,大旱不涸,严冬愈温,一方胜概。
龙山泉 在永宁州南龙山。下有汉神医华佗庙,下置井,名华君井。病者祈祷取水。
水神泉 在宁乡县西北一里许。相传人中暑毒,饮之可解。

大同府

白道泉 在大同县。相传即饮马长城窟处。
灰泉 在怀仁县东二十五里。源深不可测,每岁冬边外烧荒草灰,有泉涌出,脉与黑河相通。元大德乙巳夏,大同地震,有声如雷。怀仁县地裂,涌水尽黑,漂出松柏朽木,即此泉也。
马跑泉 在应州南四十里朗岭下。相传李存孝饮马处。
杨泉 在朔州西南九十里。尝有鲤鱼化虹之异。三泉 在马邑县东五十里。平地涌泉,澄清不浊,虽隆冬盛寒,亦不结冻。
饮马泉 在蔚州西十里。相传唐太宗曾饮马于此。暖泉 在蔚州西三十里。其水澄清如鉴,夏凉冬暖,故名。
海子泉 在蔚州北一百五十里。隆冬不冻,盛暑愈凉,汲饮不竭。
洒雨泉 在广灵县西二十里直峪山。源自石孔出,遇旱,使数妇人泼洒之,遂雨。
一斗泉 在广灵县西北三十里九层崖。其泉虽一斗之微,可给百家,因名。
马跑泉 在广昌县南七十里。杨六郎屯兵此地,马渴,以蹄跑土,水出。至今北山大石上有六郎题福胜地三朱字。
白马泉 在灵丘县西北四十里。旧传汉文帝在潜邸时经此,乏水,驺从皆疲困。帝祷之,忽有白马跑地得泉。
涌泉 在天城卫城西南角百馀步。其水万人用之不竭,终年不用,不溢。

泽州

源洁泉 在高平县西南三十里原村。周围四丈,深一丈五尺,色清味甘,冬温夏凉。
渊灵泉 在高平县米山西谷。有祠,祷雨多应。宋赐号渊灵。

辽州

千亩泉 在州南三十里,又名千亩原。悬崖绝壁,腰半有泉,倾注如白练,声如雷吼。顶上平广,可千亩。祷雨辄应。

沁州

湛泉 在州西半里。上有圣母祠,旁多园林,周围数泉环绕,引以灌田圃,人利之。
寒泉 在沁源县北五十里青果山上。其水凛冽,夏日如冰。
马跑泉 有二:一在沁源县东十五里白土岩下,南流至有义村,入沁河;一在县东六十里灵空山,世传唐懿宗第三子侃出奔此山修道,其马跑地得泉。旱不乾,涝不溢。

《河南通志》开封府

禁沟泉 在禹州西一里。其水甚甘,战国时韩王禁人取,即此。
马跑泉 在禹州城东北四十里。世传汉光武驻兵于此,马跑地得泉。
滴沥泉 在密县天仙庙前。石涧水出,滴沥如雨,昼夜不息。

归德府

李令泉 在虞城县治内。县令李锡有清操,李白撰锡去思颂,因载其事曰:官宅旧井,水清而味苦。锡下车尝之,莞尔笑曰:既苦且清,足以符吾志。遂汲而用之。后因名。

彰德府

陷马泉 在府城西南。邺都故事:尔朱兆与高欢战,兆败走,经此,马为泉所陷。
拔剑泉 在府城西水冶村。相传宋韩琦以剑插地,拔剑,泉随涌出。白龟泉 在武安县东北。有庙,岁旱祷雨,有白龟现,即雨。

卫辉府

百门泉 源出苏门山,泉通百道,故名卫风。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即此。泉上有威惠王祠,祷雨有应,殿名清辉,金宣宗因改州曰辉。

怀庆府

玉泉 在济源县东泷水北岸。唐卢仝尝取水煮茶,亦名卢仝井。
五色泉 在济源县北。相传,昔有异人濯五色绮于此,故水有五色异。
拔剑泉 在济源县东北。世传仙人王乔拔剑于此,泉涌出,故名。

河南府

灵泉 在府城南。宋政和二年夏,里人异其旱涝如常,试病者饮之,即愈。
白龟泉 在登封县南二十里。泉有石蟹。
卓锡泉 在登封县西少林寺前。相传二祖卓锡于此。
九龙泉 在阌乡县南十五里。泉有九窟,源深莫测。唐开元间旱祷有应,赐名九龙泉。

南阳府

舞水泉 在舞阳县东南三里。泉水涌跃若舞,舞阳之名取此。
涌泉 在内乡县境。广七八尺,水极清澈,自下涌出,的砾如珠,溉田甚广。

汝宁府

北泉 在确山县西北乐、秀二山之间。泉水涌作莲花状,可供游赏。宋曹庠、魏著、夏侯冲、贺瑱尝隐居于此。

汝州

龙泉 在州城西南伍院保。其水莹洁,中秋之夕,阴云蔽月,俯观泉中,月形自若。昔人有我欲龙泉观夜月,崆峒烟雨阻行人之句。

《陜西通志》西安府

鸣犊泉 在府城南六十里鸣犊镇。相传因犊跑鸣得泉,故名。
醴泉 在兴平县东南三十里。唐贞观十二年,自然涌出,其味如醴,饮之愈疾。
灵宝泉 在兴平县东南。汉时边韶得灵符于此,祈请有应,因名。
咽瓠泉 在蓝田县北十里。旧传唐李筌遇骊山老母,讲阴符经。日晡,母出一瓠,令筌取水,瓠忽沉。及还,失母所在。今有里名咽瓠街。
姜泉 在渭南县城内。唐陆贽咏此。
醴泉 在醴泉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汉宣帝时涌出,其味如醴,故名。隋置县取此。
九龙泉 在同州南八里。九穴同流,州所由名,流为池。
重泉 在同州西北三十里,即汉武帝为李夫人筑城处。遗址尚存。《汉书》:武帝时严熊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田万馀顷,恶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苦泉 在朝邑县西北三十里。其水咸苦,羊饮之肥。北泉 在韩城县芝川镇之西。明张中丞士佩筑北泉,自为记。
澄泉 在澄城县西三里,县所由名也。《雍大记》称其源洁流清,酿酒香美。
洗肠泉 在澄城县澄泉南百馀步。晋佛图澄开胁浴肠之地,迄今水腻如浮星,祷雨辄应。
隋公泉 在澄城县澄泉西北三里许。隋文帝避暑时,宫娃浴此,故名。
搠鎗泉 在澄城县南三里。相传汉武帝经此,搠鎗于地,有水涌出。哭泉 在同官县北境。相传孟姜女负夫骸骨,哭之,泉涌出。
玉泉 在三水县东二里玉泉观之左。味甚甘美,或浣衣,即涸。
稍泉 在三水县东三里。从山麓中涌出,产蟹。白马泉 在三水县东大像寺之下。以上三泉,县所由名。
金泉 在三水县东南三十里。世传其水甘香,病目昏者洗之,可明。《雍州记》云:泉涌数穴,清澈无底,人来汲饮,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取得金。又西,得冶谷,水从高注下,激湍数丈,霤穿尺馀。金冶同流,可为荆鼎之證。

延安府

五龙泉 在府城东关五龙山下。石罅中涌出,有雄吼之声,汇而为池,上有五龙堂。
甘泉 在甘泉县南五里岩谷中。飞流激下,隋炀帝游此,饮而甘之,取入禁内。县以此得名。
一线泉 在中部县西南一百八十步。泉垂如线,其味清甘,酌之可以疗疾。
呜咽泉 在绥德州东五里。相传扶苏赐死处,故名。

凤翔府

橐泉 在府城内东南隅。《尔雅》云:无底曰橐。此泉注水不盈,旋盈旋涸,有似无底,故名。
润德泉 在岐山县西北十五里周公庙东。相传世治则出,否则竭。唐大中初复涌出,敕赐润德泉。凤泉 在扶风县天度镇北十里山巅。文王时凤鸣岐山,即此。泉为潴水,时或溢出槛外,已复缩入。鱼龙泉 在郿县东北汤谷。每岁谷雨日,先有金鲫数对出游,后有大鱼涌出,三日乃止。
马迹泉 在汧阳县东二十里。泉傍石上有人马迹,近有秦王铸剑炉。醴泉 在麟游县西五里九成宫内。唐太宗避暑于此,一日,醴泉涌出。
金泉 在陇州南四十里东北。注汧水,一名白龙泉。俗传昔人得金鞭于此,因名。

汉中府

玉泉 在褒城县南七十五里。从平地涌出,极深且广,水色如玉。
龙泉 在西乡县东南二十里。源发武子山,石中涌出,遇卯、午、酉时,水潮三五尺。
锡杖泉 在洋县北十五里,即法照禅师卓锡杖处。香泉 在凤县北十五里,自石孔中出,冽而甘,宜酿酒。
三泉 在沔县西八十五里,濒江石上,洼然为泉者三,如车轮,如盘盖,品列鼎峙。

平凉府

石泉 在镇原县西三百步。水从石孔中出,四时不涸,夏凉冬温,官民汲用。
百泉 在泾州西三十五里。泉眼百馀,乱流难计,故名。

庆阳府

圣水泉 在真宁县东四十里湫头镇麓岭,四合湫注其中,祷雨辄应。有宋太宗敕立玉碑,朗彻映人。

临洮府

五眼泉 在兰州皋兰山下。泉有五眼,相传霍去病至此,一鞭卓地,泉遂涌出。

巩昌府

六泉 在府城东南五里。乞伏归仁率骑兵袭鲜卑三部于六泉,即此。
玉浆泉 在府城西四十里,有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周武帝时,豆卢绩为渭州刺史,有惠政,马迹所践,忽飞泉涌出。又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人民,神鸟来翔。因呼其泉为玉浆泉。
双泉 在安定县东南四十里。四方百里,有水皆苦,惟此独甘。
龙头泉 在宁远县东北三十里。状如龙头,泉流三派。
龙马泉 在西和县境。源发县西北平地,相传每春夜牧马于此,自然怀驹,与大宛同。
十九泉 在成县南四十里。杜甫诗:近接西南地,长怀十九泉。
玉绳泉 在成县南七里飞龙峡之下,万丈潭之傍。宋喻陟有诗纪其胜。
药水泉 在成县东四里。相传人有病,饮之即愈。金泉 在成县东郭外,有泉出洞穴中,清澈甘寒,深二丈。相传昔人曾于此得金,因名。
灵应泉 在两当县南七里。泉出山下石眼中,旱涝,祈祷辄应。俗名旱涝泉。宋元丰间建祠加号。
马跑泉 在秦州西南四十里。尉迟敬德与金牙战,士卒疲渴无水,敬德马忽跑出泉,三军饮之。北流泉 在秦州南八里。杜甫诗云: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是也。

兴安州

石泉 在石泉县治南五十步。清冽不涸,民便汲取,县以此得名。
凉水泉 在汉阴县东二十里。其味清冽,夏月饮之,冷逼人齿,甚于寒冰。

靖远卫

法泉 在卫东二十里。自石崖流下,其味甘冽。旱,祷有应。

行都司

蓼泉 在都司城西九十里。沮渠蒙逊与西凉交战之处。
草湖泉 在张掖河岸,数十处,生芦草,可收百万以饲马。
湫泉 在西宁卫西四十里。周三丈许,其深莫测,水常涌沸,旱祷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