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八十七卷目录

 霜部汇考
  诗经〈豳风七月篇〉
  礼记〈月令〉
  春秋纬〈元命苞 考异邮 感精符〉
  刘熙释名〈释天〉
  大戴礼〈曾子天圆〉
  许慎说文〈霜〉
  宋王逵蠡海集〈金强木弱〉
  本草纲目〈冬霜释名 气味主治〉
 霜部总论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煖燠孰多〉
  朱子语类〈霜〉
 霜部艺文一
  霜降赋          唐崔损
  秋霜赋           阙名
  霜赋           宋吴淑
 霜部艺文二〈诗词〉
  咏霜           梁张率
  前题          唐苏味道
  白露为霜          徐敞
  前题            颜粲
  霜             袁郊
  前题            徐夤
  新霜          宋欧阳修
  霜露吟           邵雍
  霜晓           杨万里
  霜晴二首        元陈子微
  飞霜歌           马臻
  霜寒〈以上诗〉     明王稚登
  望江南〈霜天有感〉   宋赵长卿
  霜部选句
  霜部纪事
  霜部杂录

乾象典第八十七卷

霜部汇考

《诗经》《豳风·七月篇》

九月肃霜。
〈注〉气肃而霜降也。

《礼记》《月令》

季秋之月,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春秋纬》《元命苞》

阴气凝为霜。

《考异邮》

四时代谢,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终也。

《感精符》

霜,杀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刘熙·释名》《释天》

霜者,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大戴礼》《曾子天圆》

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许慎·说文》《霜》

,早霜也。皑,霜之白者也。霜有元霜、绀碧霜、甘霜。

《宋·王逵·蠡海集》《金强木弱》

金强而木弱,杀气降而见于形,故秋则霜陨。

《本草纲目》《冬霜释名》

李时珍曰:阴盛则露凝为霜。霜能杀物,而露能滋物。性随时异也。乾象占: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所以杀万物,消祲沴。当降而不降,当杀物而不杀物,皆政弛而慢也。不当降而降,不当杀物而杀物,皆政急而残也。《许慎说文》云:早霜曰,白霜曰皑。又有元霜承曰。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亦不坏。

气味主治

甘寒无毒。食之解酒,热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者。陈藏器曰:和蚌粉,傅暑月痱疮及腋下赤肿,立瘥。

霜部总论

《春秋繁雾》

《阴阳出入上下》

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至于季秋,而霜始降。至于孟冬,而始大寒。

《煖燠孰多》

季秋九月,阴乃始多于阳。天乃于是出溧下霜。出溧下霜,而天降物固已皆成矣。

《朱子·语类》《霜》

霜只是露结成,雪只是雨结成。古人说露是星月之气,不然。今高山顶上,虽晴亦无露。露只是自下蒸上。人言极西高山上,亦无雨雪。
高山上无霜露,却有雪。某尝登云谷,晨起穿林薄中。并无露水沾衣,但见烟霞在下。茫然如大洋海。众山仅露峰尖,烟云环绕往来。山如移动。天下之奇观也。或问:高山无霜露,其理如何。曰:上面气渐清,风渐紧。虽微有雾气,都吹散了。所以不结。若雪则只是雨遇寒而凝,故高寒处,雪先结也。
问伊川曰:露是金之气。曰:露自是有清肃底气象。古语云:露结为霜。今观之,诚然。伊川云:不然。不知何故。盖露与霜之气不同,露能滋物,霜能杀物也。雪霜亦有异。霜则杀物,雪不能杀物也。
霜部艺文一《霜降赋》〈以霜降之日豺乃祭兽为韵〉 唐崔损
天地之气,严凝为霜。候高秋于玉琯,体正色于金方。表肃杀而顺时戒节,协变化而开阴阖阳。激清风而增厉,净皓月而浮光。惊鸿雁之嗷嗷,落蒹葭之苍苍。所以从地而升,应律而降。咏团扇而见托,班姬岂恨于长门。履坚冰以是阶,袁安欲惊于陋巷。达重阴而首出,启冱寒以先期。阴与律而相感,寒与气而相资。百工由是休矣,万物于焉成之。原夫日次于氐,月穷于戌。当青女以纪候,从白露以受质。洞庭之叶惊波,丰山之钟应律。诗人可比,庶欲彻于玉壶。大国是资,亦将惭于凌室。凝于地也,似和光以同尘。凋于木也,类去华而取实。其观也则有俟于清宵,其退也则见晞于旭日。若乃林有击隼,野有祭豺。翻缤纷之槁叶,宿莽苍之枯荄。烈女睹之而壮志,羁人对此而感怀。皑皑其姿,皎皎其彩。既无恶于菅蒯,亦何情于兰茞。佐昊天之有成,参神功而不宰。笳声乍拂,怨杨柳之衰。剑锷可封,发芙蓉之厉。乃国家顺乾坤之德,法天地之制。布泽如春肃物成岁。申其令以敦乎风俗,宣其威以殄厥灾沴。服用有度,修典礼而罔差。稻熟可羞,先寝庙而攸祭。名籍籍于宪府,法棱棱于司寇。却炎蒸而克叙四节,凄金石而率舞百兽。客有惜岁星之屡迁,伤志业而未就。独沉吟于轩屏,望泬寥于宇宙。闻万户之轻砧,听九重之永漏。近瞻庭树,空闻槭槭而有声。缅想涧松,谁惜青青而独秀。夫如是则可知霜降之候。

《秋霜赋》阙名

目长空以流思,伟繁霜之独异。虽变露而成形,不凭云以自致。向朝阳而既灭,逢夜晴而又坠。候暖而止,乘寒则飞。当鹰隼之始击,值鸿雁之初归。棱棱作气,凛凛生威。比齐纨之颜色,夺楚剑之光辉。及其降池塘,被原陆。衰众草,落群木。萎南涧之白蘋,碎东篱之紫菊。梧桐为之失影,蕖荷为之消馥。岂直若斯而已。徒美其威不妄作。动随物情,因其死者而死,保其生者而生。彫芝兰而无怨,色拂松竹而不伤。荣譬大圣行刑,必顺于时序。通贤用法,不害于坚贞。至若蒲海之居,桑河之汭。侵战士之马蹄,封将军之狐毳。沾翠幕而生冷,冻朱旗而自脆。助阴氛之肃杀,壮坚冰之体势。三冬闺閤兮贮相思,万里关山兮苦留滞。不私与己,触物而止。疑薄雾之初覆,似轻尘之未起。陵厉自然,严凝莫拟。故能发挥司寇,光扬御史。明忠臣之无事,承君子之所履。

《霜赋》宋·吴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物当收缩,义取丧亡。庭树槭以落,桑叶郁其黄。非宜介树,无为槛羊。动感时之悽怆,增正月之忧伤。尔其皎洁凝条,纷披杀木,皑然皓白,凛乎惨毒。伯奇被逐以援琴,邹衍遭谗而恸哭。既闻地升,还知露凝。房星见而衣裘具,百工休而胶漆停。至于嵰州味甘,广延色碧。鸿雁厉翼而南飞,鹰隼顺时而始击。于是行冬令,成妇功。覆员峤之寒蚕,振丰山之洪钟。亦闻鹧鸪蔽叶,昆崙连气。知马蹄之所践,思葛屦之曾履。当阴气之始凝,至坚冰而驯致。或应候而挫物,或当春而大挚。若其神为青女,威立候文。故不杀其失政,夏陨表其暴君。然则道义得则时令顺,夫复何云。

霜部艺文二〈诗词〉《咏霜》梁·张率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前题》唐·苏味道

金祗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白露为霜》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前题》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霜》袁郊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前题》徐夤

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蒮粉痕残。世间无比催摇落,松竹何人肯更看。

《新霜》宋·欧阳修

天云惨惨秋云薄,卧听北风鸣屋角。平明惊鸟四散飞,一夜新霜群木落。南山爵爵旧可爱,千仞巉岩如刻削。林枯山瘦失颜色,我意岂能无寂寞。泉傍菊花芳烂漫,短日寒辉相照灼。无情木石尚须老,有酒人生何不乐。

《霜露吟》邵雍

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瀤瀤。暖则为湛露,寒测为繁霜。为露万物悦,为霜万物伤。二物本一气,恩威何昭彰。

《霜晓》杨万里

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暄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挼霜水染红衣。

《霜晴》元·陈子微

旭日照萧晨,凄清不受尘。冷光明似雪,冬暖胜如春。红叶辉相照,黄花色愈新。南窗差可爱,曝背豁天真。


朝暾上高树,雾卷海天遥。劲气乘寒凝,严威见目销。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

《飞霜歌》马臻

飞霜悴百草芳兰,亦委柯纵欲努旧。力奈此寒风何在,惜结花初岂不受。春多耻随桃李场,托迹空山阿四时。有代谢阳艳忽已,过薰莸苦不辨一。体同消磨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罗。

《霜寒》明·王稚登

烈烈瓦沟霜,他霜草木黄。合欢床上被,一半冷鸳鸯。
《望江南》〈霜天有感〉宋·赵长卿
山又水,云岫插峰峦。断雁飞时霜月冷。乱鸦啼处日衔山。疑在画图间。 金乌转,游子损朱颜。别泪盈襟双袖湿,春心不放画眉閒,此去几时还。

霜部选句

楚屈原《九章》:悲霜雪之俱下兮。
《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宋玉《九辩》: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严霜。晋陆机《演连珠》: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秋霜宵坠,芝蕙被其凉。
夏侯湛《秋夕哀赋》: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宋谢庄《月赋》: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齐刘祥《连珠》:清风以长物成春,素霜以凋严戒节。梁江淹《丽色赋》:冱阴凋时,冰泉凝节。轩叠厚霜,庭澄积雪。
汉赵飞燕:归风送远操,凉风起兮天陨霜。
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魏武帝乐府: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曹值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阮籍诗: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晋张华诗: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
左思诗:秋风何烈烈,白露为朝霜。
张协诗: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宋谢灵运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鲍照乐府: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梁简文帝乐府: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
唐沈佺期诗:薄霜沾上路,残雪绕离宫。
李颀诗: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孟云卿诗: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
杜甫诗: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又〉红梨迥得霜。王涯诗:共怪满衣珠翠冷,黄花瓦上有新霜。
刘禹锡诗: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孟郊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白居易诗:鸳鸯瓦冷霜华重。〈又〉庭草留霜池结冰。许浑诗: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
李商隐诗:青女殷勤结夜霜。
赵嘏诗:月满长空树满霜。
温庭筠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陆龟蒙诗:庭喜新霜为橘红。〈又〉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宋欧阳修诗: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陆游诗:照江丹叶一林霜。〈又〉云护一天霜。〈又〉斜分半仓月,满载一篷霜。

霜部纪事

《列子·汤问篇》:师文鼓琴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
《拾遗记》:穆王东至大之谷,西王母来进嵰山甘霜。琴操履霜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者,吉甫之子也。吉甫听其后妻之言,疑其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编水荷而衣,釆楟〈音亭山梨木也〉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
《淮南子》: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拾遗记》:燕昭王时,广延国来献。其国冰霜之色,皆如绀碧。
魏明帝二年,昆明国贡漱金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
《宋书·魏国传》:六月末,率大众至阴山。谓之却霜。阴山去平城六百里,深远饶树木,霜雪未尝释。盖欲以暖气却寒也。
《佛国记》:于阗国,其地山寒,不生馀谷。唯熟麦耳。众僧受岁,已其晨辄霜。故其王每赞众僧,令熟麦,然后受岁。
《唐书·西域传》:诏李靖、侯君集、任城王道宗、李道彦、李大亮,率兵击慕容伏允。次且末之西。伏允走,君集、道宗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土糜冰,马秣雪。《朝野佥载》:则天时,春雷始鸣,记其日。记其数满一百八十日,霜必降。雁从北来,记其日。后十八日霜降。《五代史·契丹传》:刘仁恭据有幽州,数出兵摘星岭。攻契丹,每岁秋霜落,则烧其野草。契丹马多饥死。即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请听盟约甚谨。
《五国故事》:伪蜀王衍即位,荒淫酒色。结为䌽楼,山遇风雨霜雪所损,乃重易之,无所爱惜。
《退朝录》:致政王侍郎子融言:天圣中,归其乡里青州。时滕给事涉为守,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以纸摹之,其家尚馀数幅。
《梦溪笔谈》: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言:天圣中,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此事五代时已尝有之。予亦自两见如此。庆历中,京师集禧观渠中,冰纹皆成花果林木。元丰末,予到秀州,人家屋瓦上冰亦成花。每瓦一枝,正如画家所为折枝。有大花似牡丹芍药者,细花如海棠萱草辈者,皆有枝叶,无毫发不具。气象生动,虽巧笔不能为之。以纸拓之,无异石刻。《东坡志林》:今日舟中霜寒,十指如悬槌。适有人致佳酒,遂独饮一杯,醺然径醉。
《潘子真诗话》:余以黄山谷霜威朝折绵,风力夜冰酒之句,问所从出。山谷曰:劲气方凝酒,清威正折绵。庾肩吾诗也。后余读阮籍歌略曰:阳和微弱阴气竭,海冻不流绵絮折。乃知折绵事,始于阮籍。岂山谷偶忘之耶。
《金史·梁襄传》:召为薛王府掾,世宗将幸金莲川。有司具办。襄上疏极谏曰: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盖自古极边荒弃之壤也。气候殊异。中夏降霜,一日之间寒暑交至,特与上京中都不同。尤非圣躬将摄之所。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七年夏四月壬午,檀州陨黑霜二夕。

霜部杂录

《易经·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诗经·魏风》: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注〉纠紏,缭戾寒凉之意。
《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小雅》: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正月,夏之四月。言霜降失节,不以其时也。
《礼记·祭义》: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孔子閒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孝经·援神契》:霜以挫物。
《五经通义》:寒气凝以为霜,霜从地升也。
《诗纪历枢》: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
《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家语》: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
《国语》:驷见而霣〈子敏反〉霜,霣霜而冬裘具。贾逵曰:驷,房星也。
《文子·上德篇》:兰芷以芳,不得见霜。
《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
《吕氏春秋·孝行览》:秋霜既下,众林皆羸。〈注〉羸,叶尽也。易林早霜晚雪,伤禾害稼。
《淮南子·天文训》: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注〉青女,天神青皇女。主霜雪。
《说山训》:圣人见霜而知冰。
《说林训:木方茂盛,终日采而不知秋风,下霜一夕而殚。〈又〉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注〉水行之无迹,霜雪履之有迹。《汉武内传》:仙之上药,有元霜绛雪。
《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以见贞良之节。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盐铁论》:霜雪晚至,五谷犹成。
《汉晋春秋》:袁绍与公孙瓒书曰: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
《中论》:宋井之霜,以基升正之寒。
《禽经》:霜蜚则霜。〈注〉鹔鹴,鸟名。其羽可为裘以辟寒。鹔鹴飞则陨霜。《陆机诗疏》:荼,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要览》:立夏日,服六壬癸符,或服元冰飞霜散,暑不能侵也。
《西京杂记》: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崔豹古今注》:鹧鸪畏霜露。夜栖,则以树叶覆背上。《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
《佛国记》:摩头罗以南,名为中国。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
《世说》: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南史·陆慧晓传》:何点常称慧晓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当时以为实录。
《文心雕龙》: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地镜图视》:屋上瓦独无霜,其下有宝。
《齐民要术》:泛胜之书曰:植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芸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
收越瓜欲饱霜,霜不饱则烂。
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
《北史·隋纪》:大业八年诏曰: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兵甲于刑典。
《辨命论》: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并尽。
《朝野佥载》:苏味道王同为凤阁侍郎。或问张元一曰:二子孰贤。对曰:苏如九月得霜鹰,王如十月被冻蝇。刘子遇不遇篇秋霜被地,而蔽者不伤。
《通典》: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
《酉阳杂俎》:仙药,元霜绛雪。
《云仙杂记》:鹅管山霜可染紫,白庶潭露能染红,为天下冠,恨人无知者。
《兼明书》:谢宣远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诗云: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臣延济曰:季秋凉风至始授衣也,霜降胶漆坚可以为器,故美百工之功也。明曰:《按月令》:季秋云霜始降,则百工休。注曰:谓胶漆之作,停也。宣远亦用此义。言岁将晏,授寒衣,停百工。人民安,可以谋饮宴,饯宾客也。而延济训休为美。言霜降胶漆,坚可为器物,若如此则既兴百工,是其劳苦,何欢宴之有。且时方寒凛,非用胶漆之日。翻覆寻绎,理无所通。
《法书要录》:伯英章草,似渥雾沾濡,繁霜摇落。
《清异录》:世宗时,水部郎韩彦卿使高丽卿有一书曰:博学记。偷抄之,得三百馀事。今抄天部七事,一威屑霜也。
《懒真子·金陵诗》云:岁晚苍官聊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苍官,谓松也。青女,谓霜也。言日高而松上霜犹不消也。
《王安石易泛论》:霜,阴刚之微也。
《梦溪笔谈》: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鸡肋编》:江南人谓社日有霜,必雨。丙辰春社繁霜浓瓦,次日果大雨。
《毛诗名物解》:霜,雨露以生。而霜以肃杀相之。故霜之文从相。《释名》曰: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遗之义出于此。今霜陨而易脆,胶漆不坚,草木脱落,粪本然则。古者霜降而妇功成,百工于是休息。岂特人事而已哉。亦自然之理也。《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阳正也,阴慝也。以人正言之,则一月谓之正月,以天言之,则四月谓之正月。盛德在火,而言繁霜,无是也。则民之讹言亦大矣。故君子为之忧伤也。或曰:古者一夫嗟咨,匹妇抗愤,而六月为之飞霜。则正阳之月,霜以乖致,盖有之矣。刘向所谓霜降不节,不以其时。其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此之谓也。盖幽王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始于霜降失节。山之卑者,涌而为冈,陷而为陵。及其甚也,日月薄蚀,雷电变常。水泉沸腾,山谷易处。故《诗》曰:朔日辛卯,日又蚀之。亦孔之丑,煜煜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董子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咎,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伤败乃至。则若此之类是也。今露之繁在夏,而至秋则成霜。霜之繁在冬,而至春则成露。故传以为露,阴液也。释而为露,结而为霜。
《蠡海集》:霜杀物,露滋物,何也。盖霜历阴位,露历阳位。是以春霜亦不杀,秋露亦不生。
《祛疑说》:农家以霜降前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前一日霜止。霜降后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后一日霜止。五日十日而往,前后同占。欲出秧苗,必待霜止。每岁推验,若合符节。
《文昌杂录》:国子朱司业言:南方柑橘虽多,然亦畏霜。每霜时亦不甚收。惟洞庭霜虽多,即无所损。询彼人云: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气上腾,尤为辟霜。所以洞庭柑橘最佳。岁收不耗,正为此尔。
《尔雅》:翼,鸧鸹也。长足群飞天之将霜,先知之而鸣。不过旬日,而下霜矣。然则鸧之警霜,犹鹤之警露也。《周益公日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贵耳集》:菊知陨霜,此物之灵也。
《鸡林类事》:方言霜露皆曰率。
《御龙子集》:霜重,则天宇必清气有所著,不浮于上也。古今谚:秋霜足,芸薹熟。
《遵生八笺》:斗指戌为霜降气肃,露凝结为霜矣。故云:驷见而陨霜。
《销夏》: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崙之伯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