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销释金刚经科仪¶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4a 页


* 销释金刚经科仪
整理者 侯冲


〔题解〕

《销释金刚经科仪》,又名《金刚科仪》。中国佛教典籍。宋
释宗镜述。一卷。明代至今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据
编集而成。必须与坊间刻本《金刚经》(卷首为奉请八金刚、四菩
萨)配合才能举行法会。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于我国古代经录,也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
日本《续藏经》收有清道光年间抄本《销释金刚经科仪》和明嘉靖
三十年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但都未经校勘。

本科仪一向被纳入宝卷的研究范围,未见从佛教科仪的角
度来探讨。本科仪至今仍为云南阿吒力僧最常用科仪,将其整
理出来,无疑可以为研究宝卷与佛教科仪的关系开拓新的思路,
也可以为研究其成书年代提供新的线索,还可以深化云南阿吒
力教的研究。

整理本的底、校本情况如下:


*
底本:云南省剑川县阿吒力张宗义先生藏古抄本。
*
甲本:《续藏经》第壹辑第九十二套第二册《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
乙本:《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二套第二册《销释金刚经科仪》
*
丙本:云南省剑川县阿吒力赵沛霖先生藏清光绪十二年抄本。

甲本与诸本有异字,但注解引文不异者,不另出校记。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5a 页

天津图书馆藏有本科仪明刻本,云南省剑川县民间也还有
不少古抄本,因条件限制,此次未能参校。


* 〔录文〕
销释金刚经科仪
隆兴府百福院宗镜禅师述


「 众等皈依,
 金刚坚固力。
 汉朝感梦,
 白马西来意。
 摩腾化时,
 鸠摩罗什译。
 秦宗奥典,
 佛日照昏衢。
 法身无相,
 不时挂心怀。
 得见如来,
 文殊在五台。
 给孤长者,
 祇园布黄金。
 说法化导,
 果證紫金身。」


般若海会佛菩萨

大众志诚心,同叹开科偈:

「 说经教主大法王,
 法身不坏号金刚。
 巍巍相好真三昧,
 灼灼祥光照十方。
 不长不短功莫测,
 无去无来德难量。
 自从西域传心印,
 超越前三与后三。」


般若海会佛菩萨  (叹佛宣疏)

摩诃空最大,最大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撒手见弥
陀。兹有开科疏文,谨当宣读。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6a 页

「 报答亲恩甚奇哉,
 本来心地豁然开。
 旃檀牛首无价宝,
 尽是能仁花里来。」


(化纳)

「 白马驮来一卷经,
 一番拈起一番新。
 蒙师已问经题目,
 试诵金刚一卷经。」


盖闻汉朝感梦,白马西来,摩腾彰汉化之初时,罗什
感秦宗之代典。明明佛日,照破昏衢;朗朗慧灯,至今不
灭。教之兴也,其在斯焉。末法之代,至于今日。恭
白十方贤圣,现坐道场。

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二大菩萨,满空圣众,一
切神祇,有天眼者,天眼遥观;有天耳者,天耳遥闻。他
心宿住,圣心玄鉴。慈悯故,悲悯故,
大慈悲悯故。

  信礼常住三宝

    归命十方一切佛
    归命十方一切法  法轮常转度众生
    归命十方一切僧

夫金刚般若,能开解脱之门;玉偈波罗,善入菩提之
路。行行而非空非有,句句而无去无来。《金刚经》说三
十二分,分分而功德难量;须菩提闻四句妙偈,偈偈而殊
因莫测。书写读诵,当生华藏之天;为人演说,定达涅槃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7a 页
之路。般若乃菩提佛母,信心即功德道源。长养圣胎,
出生妙法。大抵看经通义,问道穷源,启净信心,具
择法眼。分句读贯通之理,明问酬辩论之文。心心无
间理全彰,念念不忘文自现。或问酬深妙,而句义玄微。
详究元因,略陈数段。庶一问一答,其文明若日星;
重辩重徵,其义晓如白黑。义随文而文随义,左右逢源;
珠走盘而盘走珠,纵横无碍。信解受持者,洞明真性;见
闻随喜者,咸悟菩提。流通天上人间,普遍微尘刹
海。太虚无际,法施何穷?以斯般若功勋,总报四恩三
有。

观夫空如来藏,碎祖师关,独露真常,无非般若。
三心不动,六喻全彰;七宝校功,四句倍胜。若乃循行数
墨,转益见知,宗眼不明,非为究竟。呜呼!微宣奥旨,
石火电光;密显真机,银山铁壁。瞥生异见,滞在中途;
进步无门,退身迷路。聊通一线,俯为初机。良马见鞭,
追风千里矣。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8a 页

「 阿弥陀佛法中王,
 祇在西方极乐邦。
 演说《金刚经》一卷,
 普天匝地放毫光。」


阿弥陀如来  (毫光接引)

切以幻身不久,浮世非坚。不久则形躯变异,非坚
则火宅无安。由是轮回六趣几时休,迁转四生何日
尽?若不念佛求出离,毕竟无由得解脱。岂不忙
然省悟,火急修持,尽报为期,誓生安养?高超三界證真
空,迥出四流无苦趣。

「 释迦文佛大奇哉,
 居士庞公弃家财。
 真武不统王宫位,
 雪山迎请世尊来。」


释迦如来

證盟功德

详夫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
日尘劳汩汩,终朝业识茫茫。不知一性之圆明,徒逞六
根之贪欲。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
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誇会誇能,毕竟非实。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19a 页
风火散时无老少,溪山磨尽几英雄。绿鬓未几而
白发早侵,贺者才临而吊者随至。一包脓血,长年苦
恋恩情;七尺髑髅,恣意悭贪财宝。出息难期入息,今朝
不保来朝。爱河出没几时休?火宅忧煎何日了?不
愿出离业网,祇言未有工夫。阎罗王忽地来追,崔相
公岂容展限?回首家亲都不见,到头业报自家当。鬼王
狱卒,一任欺凌;剑树刀山,更无推抵。或摄沃焦石
下,或在铁围山间。受镬汤则万死千生,遭锉磕则一
刀两断。饥吞热铁,渴饮熔铜。十二时甘受苦辛,五
百劫不见头影。受足罪业,复入轮回。顿失旧时人身,
换却这回皮袋。披毛戴角,衔铁负鞍。以肉供人,用
命还债。生被刀砧之苦,死遭汤火之灾。互积冤愆,
递相食啖。那时追悔,学道无因。何如直下承当,莫待
今生蹉过。

释迦文佛,舍皇宫而直往雪山;居士庞公,将家财而
悉沉沧海。真武不统王位,惟务修行;吕公既作神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0a 页
仙,尚勤参请。苏学士常亲佛印,韩文公终礼大颠。
裴公夺笏于石霜,房相问法于国一。妙善不招驸马,成
佛无疑;六祖相遇客人,听经顿悟。禅道若无况味,圣贤
何肯皈依?华林感二虎随身,投子有三鸦报晓。李长者
解经而天厨送食,须菩提打坐而帝释散花。达摩
只履西归,普化摇铃腾去。罗汉来参于仰山和尚,岳
帝受戒于思大禅师。径山至今,犹是龙王打供;雪峰
往昔,能使木人开山。此皆已验之因由,切莫自生于退
屈。野狐尚听百丈法,螺蛳犹护《金刚经》。十千游鱼,
闻佛号化为天子;五百蝙蝠,听法音总作圣贤。蟒闻忏
以生天,龙听法而悟道。彼物尚能顿悟,况人何不回
心?或有埋头吃饭而空过一生,或有错路修行而不省这
意。岂识菩提觉性,个个圆成;争知般若善根,人人具
足。莫问大隐小隐,休别在家出家。不拘僧俗而祇要
辨心,本无男女而何须著相。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
底同悟一心。若能返照回光,皆得见性成佛。又况人身
易失,佛法难逢,欲超六道之周流,惟有一乘之径捷。
需求正见,莫信邪师。悟了方是入头,行得始能脱俗。
步步踏著实地,头头顶挂虚空。用时则万境全彰,放下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1a 页
则一尘不立。超生死不相关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
是凡是圣而同个路头,或冤或亲而共一鼻孔。如斯实
悟,尚滞半途。休沉向上三玄,要了末后一著。且
道:即今唤那个做末后一著?青山低处见天阔,红藕开
时闻水香。

「 弃却瓢囊击碎琴,
 如今不恋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
 始觉从前错用心。
 始知生死事无常,
 莫道先从老者亡。
 大限到来无定准,
 后生年少也提防。
 富贵贫穷各有由,
 宿缘分定莫刚求。
 不曾下得春时种,
 空守荒田望有秋。」


修哩修哩。摩诃修哩。普供养,我牟尼。将欲诵
经,先安土地。金刚菩萨,拥护坛仪。云何梵毕?
发愿谨受持。

「 一相元无垢,
 体性离尘缘。
 专心持四句,
 且要诵真言。」


** 《金刚经》启请

若有人受持《金刚经》者,先须至心念净口业真言,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2a 页
然后启请八金刚、四菩萨名号。所在之处,常当拥护。

净口业真言

修哩修哩。摩诃修哩。修修哩。萨婆诃。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
婆诃。

虚空藏菩萨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袜日啰斛。

恭闻法身无相,非相可观;至理绝言,非言所及。
盖以因兴四愿,果满三身。酬愿现身,彰言化物。我释
迦圣主,利物情深。悯娑婆流浪之乡,赞严土常乐之界。
国名极乐,佛号弥陀。四十八愿弘深,百万行门广大。
双明真化,应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圣是凡俱往。
弥陀缘愿,于是彰焉;净土真诠,由斯显矣。经来自久,
久缺宣传。奉报佛恩,当明经旨。透关妙达如来
境,及第高登本分乡。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3a 页

「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祇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去灵山塔下修。
 外道天魔皆拱手,
 梵王帝释为呈祥。
 愿今合会诸男女,
 同證金刚大道场。
 早起忙忙直到昏,
 不愁生死祇愁贫。
 饶君使尽千条计,
 直至无常不称心。」


般若大教,六百馀卷。佛如来,金口宣。六朝翻译,
东土流传。频频持诵,四句真诠。无为福胜,果报利
人天。

「 稽首三界主,
 大孝释迦尊。
 累劫报亲恩,
 积因成正觉。」


奉请八金刚 (至)四菩萨

此经乃大乘教,菩萨摩诃萨人之所修。般若为六
波罗蜜之最胜者也,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故下经云: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以此《佛说大般
若经》,有六百卷,凡一十六会。此经乃第五百七十七
卷,给孤独园第二处第九会说也。所以道:昔日如来金
口演,至今拈起又重新。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4a 页

「 此经佛说数千年,
 无量人天得受传。
 忆得古人曾解道,
 更须会取未闻前。
 人间阳寿真难得,
 一寸光阴一寸金。
 莫待老来方学道,
 孤坟尽是少年人。
 在家菩萨智非常,
 闹市丛中作道场。
 心地若能无挂碍,
 高山平地总西方。
 金刚般若体如如,
 翠竹黄花满路途。
 八百馀家呈妙手,
 大家依样画葫芦。」


金刚般若,人人本具,割断智为初。白云散处,一轮
显露。影落千江,无来无去。诸人荐取,凡圣一同居。

「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非皂白,
 随处现青黄。」


发愿文   开经偈   云何梵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宗镜云:祇这一卷经,六道含灵,一切性中,皆悉具
足。盖为受身之后,妄为六根六尘,埋没此一段灵光,终
日冥冥,不知不觉,故我佛生慈悲心,愿救一切众生,齐
超苦海,共證菩提。所以在舍卫国,为说是经大意,祇是
为人解粘去缚,直下明瞭自性,免逐轮回,不为六根六尘
所惑。若人具上根上智,不拨自转,是胸中自有此经。
且将置三十二分,于空间无用之地,亦不是过。如或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5a 页
未然,且听山野,与汝打葛藤去也。夫《金刚经》者,自性
坚固,万劫不坏。况金性坚刚也;般若者,智慧也。波罗
蜜者,登彼岸义也。见性得度,即登彼岸;未得度者,即
是此岸。经者径也,我佛若不开个径路,后代儿孙,又向
甚么处进步。且道:这一步又如何进?看取下文提纲,
此经深旨,无相为宗,显妄明真,提纲要旨。剑锋微
露,扫万法之本空;心花发明,照五蕴之非有。直
得云收雨霁,海湛空澄,快登般若慈舟,直到菩提彼岸。
且道:心花发明在甚么处?太湖三万六千倾,月在波心
说向谁?

「 法王权实令双行,
 电捲风驰海岳倾。
 霹雳一声云散尽,
 到家元不涉途程。
 西方净土人人有,
 不假修持已现前。
 诸上善人如见性,
 阿弥陀佛便同肩。
 无始无明幻色迷,
 梦魂生死几千回。
 一条直路超三界,
 但念弥陀归去来。」


法会因由,教起根源。如是法,我佛宣。舍卫国
中,乞食为先。次第乞已,本处安然。结跏趺坐,终日
默无言。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6a 页

「 金刚般若智,
 个个体如然。
 白云消散尽,
 明月一轮圆。」


** 法会因由分第一  (入《金刚经》)

调御师亲临舍卫,威动乾坤;阿罗汉云集祇园,辉腾
日月。入城持钵,良由悲悯贫穷;洗足收衣,正是宴安时
节。若向世尊未举已前荐得,犹且不堪,开口已后承当,
自救不了。宗镜急为提撕,早迟八刻。何故?良马已随
鞭影去,阿难依旧世尊前。

「 乞食归来会给孤,
 收衣敷坐正安居。
 真慈洪范超三界,
 调御人天得自如。
 西方宝号能宣演,
 九品莲台必往生。
 直下相逢休外觅,
 何劳十万八千程。
 百岁光阴瞬息回,
 其身毕竟化为灰。
 谁人肯向生前悟,
 悟取无生归去来。」


善现启请,顿起疑心,合掌问世尊:云何应住,降
伏其心?佛教如是,仔细分明。冰消此岸,无花
休怨春。

「 金刚般若智,
 莫向外边求。
 空生来请问,
 教起有因由。」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7a 页

** 善现启请分第二  (入经)

昔奇哉之善现,赞希有之慈尊。悲怜浊世众生,
咨决菩提心要。可谓一经正眼,三藏绝诠。千圣
不传,诸祖不说。如是降伏,扁舟已过洞庭湖。护念叮
咛,何啻白云千万里?为甚么如此?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而今不得妙。

「 问处孤高答处深,
 妙圆真净不须寻。
 瞥然如是知端的,
 默契菩提大道心。
 阿弥陀佛元无相,
 遍界明明不覆藏。
 文潞尚然修净土,
 东坡犹愿往西方。
 才出胞胎又入胎,
 圣人观此恸悲哀。
 幻身究竟无香洁,
 打破画瓶归去来。」


大乘正宗,指示叮咛,空生意分明。如是应住,降伏
其心。四生六道,无我无人。谁归灭度?拈来却在心。

「 独坐寂寥寥,
 平地起波涛。
 风来波浪起,
 水涨见船高。」


**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入经)

涅槃清净,尽令含识皈依;四相俱忘,实无众生灭
度。如斯了悟,便能脱死超生。其或未然,依旧迷封滞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8a 页
壳。会么?

「 生死涅槃本平等,
 妄心尽处即菩提。
 顶门具眼辨来端,
 众类何曾入涅槃?
 绝后再苏无一物,
 了知生死不相干。
 七重宝树人人有,
 九品莲花处处开。
 不涉一程亲见佛,
 圆音时听悟心怀。
 掷却阎浮似草鞋,
 更无一物可开怀。
 灵明一点辉千古,
 超日月光归去来。」


妙行无住,日月分明,本体离根尘。四维上下,朗耀
无穷。世尊指教,一一分明。空生信受,莺来处处春。

「 摩诃般若宗,
 性相体皆同。
 四生并六道,
 尽在默然中。」


** 妙行无住分第四  (入经)

住相布施,犹日月之有穷;不著六尘,若虚空之无
际。自他俱利,福德难量。豁然运用灵通,廓尔纵横自
在。且道:还有住著处么?妙体本来无处所,通身何更
有踪由。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29a 页

「 运心檀度契真常,
 福等虚空不可量。
 无影树头花烂熳,
 从他采献法中王。
 步步头头皆是道,
 弥陀元不住西方。
 法身遍满三千界,
 化佛权为十二光。
 道过邙山古墓排,
 淮阴功业事堪哀。
 贫富贵贱皆如梦,
 梦觉来时归去来。」


如理实见,分明说破,空生意如何?地水火风,四大
和合。云来云去,本更无他。沤生沤灭,元非一与多。

「 如如真妙理,
 湛湛自然观。
 圆明真实见,
 随处得安然。」


** 如理实见分第五  (入经)

金身显焕,巍巍海上孤峰;妙相庄严,皎皎星中圆
月。虽然如是,毕竟非真。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
不开演。且道意在于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
一月摄。

「 报化非真了妄缘,
 法身清净广无边。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人命无常呼吸间,
 眼观红日落西山。
 宝山历尽空回首,
 一失人身万劫难。
 稽首弥陀真圣主,
 身乘七宝紫金台。
 四十八愿常无间,
 摄受众生归去来。」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0a 页

正信希有,一念无差。心内外,休取法。心若取
法,凡圣皆差。心若无念,却被云霞。圆明一点,春
来树树花。

「 邪心俱荡尽,
 正信勿生疑。
 念念无差别,
 处处发真机。」


**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入经)

因胜果胜,信心明瞭无疑;人空法空,真性本来平
等。直饶名相双泯,取舍两忘。要且犹存筏见。咦!
弹指已超生死海,何须更觅度人舟。

「 善根成熟信无疑,
 取相求玄转背驰。
 一念顿超空劫外,
 元来不许老胡知。
 频伽尚能知皈向,
 孔雀犹闻得化生。
 时节因缘休蹉过,
 楼头画鼓恰初更。
 势至观音悲满怀,
 宝瓶杨柳洒三灾。
 誓随净土弥陀主,
 接引众生归去来。」


无得无说,谁为安名?空生意分明。如来所说,无
始无终。云生晚谷,月照长空。千法万法,皆从一法生。

「 取舍皆难得,
 无心体自然。
 本来常寂寂,
 无说亦无传。」


** 无得无说分第七  (入经)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1a 页

得亦非,说亦非,能仁机轮电掣。取不可,舍不
可,空生舌本澜翻。且道无为法为甚么有差别?万
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

「 云捲秋空月印潭,
 寒光无际与谁谈?
 豁开透地通天眼,
 大道分明不用参。
 西方胜境无明暗,
 不比人间夜半深。
 五鼓分明当子位,
 一轮正满对天心。
 休插龙钗与凤钗,
 莫将胭粉污唇腮。
 法身清净元无垢,
 体露堂堂归去来。」


依法出生,法法皆真,元从一法生。四生六道,情
与无情。山河大地,体露分明。泥牛吸水,黄河彻底
清。

「 山河如掌平,
 无坏亦无成。
 千差与万别,
 金刚界内生。」


**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入经)

宝满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发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2a 页
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所以称扬德胜,了达性
空。彻诸佛之本源,豁一经之眼目。还见四句亲切处
么?真性洞明依般若,不劳弹指證菩提。

「 徒将七宝施三千,
 四句亲闻了上根。
 无量劫来诸佛祖,
 从兹超出涅槃门。
 慧灯不灭魔难入,
 智镜常明梦不侵。
 堪叹浮生瞌睡汉,
 从他万劫恣昏沉。
 头发焦然乾竹钗,
 两肩担水又担柴。
 一生贫贱多辛苦,
 厌恶女生归去来。」


一相无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传。五果四向,
谁后谁先?丝毫不挂,万法周圆。圆明弥满,无心照大
千。

「 五果并四向,
 本体元无相。
 两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样。」


** 一相无相分第九  (入经)

人天往返,诸漏未除。道果双忘,无诤第一。超凡
入圣,从头勘證。将来转位,回机透底,尽令彻去。还委
悉么?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3a 页

「 勿谓无心云是道,
 无心犹隔一重关。
 果位声闻独善身,
 寂然常定本非真。
 回心顿入如来海,
 倒驾慈航逆渡人。
 楼头画鼓五更阑,
 争奈众生被眼瞒。
 不见性天光灿灿,
 但于夜后黑漫漫。
 极乐国中真快乐,
 永无八难及三灾。
 常闻天乐空中响,
 敢劝西方归去来。」


庄严净土,锦上添花,徒劳任算沙。燃灯昔日,
授记无差。因风吹火,末后拈花。谁人会得,迦叶便
笑他。

「 庄严生净土,
 金粟眼中沙。
 初生全泄漏,
 末后又拈花。」


** 庄严净土分第十  (入经)

如来续焰燃灯,实无可得之法;菩萨庄严佛土,
应无所住之心。诸妄消亡,一真清净。昔究法华妙
旨,亲感普贤诲言。清净身心,安居求实。冥符奥义,豁
悟前因。直得心法两忘,根尘俱泯。且道:庄严个什
么?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4a 页

「 正法眼中无所得,
 涅槃心外谩庄严。
 六尘空寂无人会,
 推倒须弥浸玉蟾。
 百岁光阴一刹那,
 凌晨净口念弥陀。
 看经读诵无休歇,
 必免当来过奈河。
 造论弘经大辩才,
 马鸣龙树及天台。
 圭峰乃至清凉老,
 总劝西方归去来。」


无为福胜,四句堪誇,如尘比数沙。住相布施,凡圣
皆差。无来无去,月照帘下。无根树子,常开四季花。

「 四句绝堪誇,
 河沙数渐多。
 算来无一法,
 净处娑婆诃。」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入经)

满积恒沙七宝,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
昧。能宣四句之偈,胜前万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
急流而勇退。且道:退后如何?象踏恒沙彻底过,大千
沙界百杂碎。

「 重增七宝满恒沙,
 如弃甜桃觅苦瓜。
 豁悟真空元不坏,
 百千三昧总虚花。
 百岁光阴燃指间,
 奔驰不定片时闲。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5a 页
 烦君点检形骸看,
 多少英雄去不还。
 势至悲光绝点埃,
 尘尘刹刹现如来。
 真心量与观音等,
 接引众生归去来。」


尊重正教,谁敢轻慢?塔庙在身边。人人本有,
个个皆然。金刚宝藏,体自周圆。若还信受,拈来自
检看。

「 起坐皆尊重,
 常亲塔庙前。
 如如元不动,
 处处得安然。」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入经)云云

慈悯三根,随说乃人天敬仰;受持四句,皆应如塔庙
尊崇。常行无念之心,实为希有之法。如何是最上第一
句?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 说处随宜不滞空,
 劝持四句为流通。
 天龙覆护尊如塔,
 功德无边赞莫穷。
 百岁光阴老尽人,
 青山绿水至如今。
 开眸认取来生路,
 莫学愚顽错用心。
 念佛临终见宝台,
 宝幡宝盖满空排。
 弥陀势至观音等,
 合掌相随归去来。」


如法受持,谁敢谩他?须菩提,于意如何?我今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6a 页
为汝,一一言破。白云散处,月照禅河。文殊不远,休巡
山礼土坡。

「 如法谨受持,
 福胜等须弥。
 白云消散尽,
 明月始光辉。」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入经)

大觉尊,本来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须菩提,无端
特请标名,而强生枝节。纵使析微尘如世界,无相
可求;施身命等河沙,无法可说。且道:奉行个什么?金
刚宝剑倚天寒,外道邪魔俱脑裂。

「 个里本无元字脚,
 空中谁敢强安名?
 等閒点出金刚眼,
 照破魔王八万城。
 百岁光阴不自惊,
 老来何物作前程?
 祇凭经卷三千藏,
 莫把虚华过一生。
 般若现前无挂碍,
 横身宇宙莫疑猜。
 虚空拶破难藏覆,
 大道分明归去来。」


离相寂灭,谁为分别?有口也难说。五百世中,
割截支节,而无一念,妄生虚说。成道證果,云散
家家月。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7a 页

「 离相即非说,
 古今常寂灭。
 而无一念心,
 任汝分支节。」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入经)

空生闻说是经,解义趣而悲流两泪;仙人垂慈
弘忍,笑雪刃而谩斩虚空。如是印可其词,能离一切诸
相。未审感悟处有何奇特?豁开慧眼明如日,返照
微尘世界空。

「 善吉亲闻彻见源,
 悲欣交集赞慈尊。
 心空法朗超真际,
 堪报从前不报恩。
 百岁光阴石火光,
 回头何不早思量?
 无常相请宜推托,
 免向阎君论短长。
 真乐真常真净土,
 宝池宝树宝花开。
 无寒无暑无凋变,
 归去来兮归去来。」


持经功德,福多难比,三时喻不齐。住相布施,终须
有退。无漏智慧,顿證菩提。花开花谢,日东月落
西。

「 此经功德胜,
 谁人解受持?
 寒山逢拾得,
 拍手笑微微。」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8a 页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入经)

布施千万亿劫之身,福深于海;为发最上大乘
者说,担重如山。庆快撩起便行,且请依前放下。何故?
大力量人元不动,等閒抹过上头关。

「 倒握吹毛扫异踪,
 顿令心地尽开通。
 锋铓独露毗卢顶,
 凡圣齐教列下风。
 百岁光阴烛在风,
 谁人心与佛心同?
 修行速往西方去,
 足下莲花步步生。
 十念圆成一念回,
 三心果满九莲开。
 尘劳念佛同时去,
 归去来兮归去来。」


能净业障,尘体双亡,五百亿难量。恒沙诸佛,承
事供养。而今成道,万法齐彰。圆明果满,春来日渐
长。

「 业障本来无,
 心差转见殊。
 若悟三空理,
 何处不如如?」


**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入经)

宿业缘而堕恶道,今人贱而罪即消。供诸佛,诵
此经,功德胜而喻莫及。祇如无著无相底,还有果报也
无?妄心灭尽业还空,直證菩提超等级。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39a 页

「 恶因谁作罪谁招?
 真性如空不动摇。
 旷劫无明俱荡尽,
 先天后地寂寥寥。
 百岁光阴似水流,
 无穷无尽几时休?
 不如先證菩提路,
 悉免轮回得自由。
 归去来兮归去来,
 一灵休更入胞胎。
 化身花上身金色,
 目击金容归去来。」


究竟无我,四大全空,五蕴假立名。通达万法,处处
皆空。青山绿水,云起长空。诸人荐取,黄鹂啼晓风。

「 授记本无言,
 真慈大觉宣。
 四相非四相,
 菩提果自鲜。」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入经)

妄尽还真,众生何曾灭度?法空无我,菩提本自圆
成。直饶遇燃灯印證而不疑,已隔来世;况释迦重审
而方悟,转涉途程。且道:不涉途程底人,脚跟还点地
也么?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 直指单传密意深,
 本来非佛亦非心。
 分明不受燃灯记,
 自有灵光耀古今。
 百岁光阴一梦中,
 老来不与旧时同。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0a 页
 众生好似风无定,
 摇落桃花满地红。
 不知谁解巧安排,
 捏聚依前又放开。
 莫谓如来成断灭,
 一声还续一声来。」


一体同观,万法无差,凡圣共一家。如来五眼,照耀
尘沙。三心洞彻,本性无涯。春来日暖,无树不放花。

「 如来具六通,
 三心不可穷。
 算沙无亿数,
 到此体皆同。」


**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入经)

五眼悉圆明,如揭日耀恒沙之世界;三心不可
得,似拨火觅沧海之浮沤。纵使穷诸玄辩,竭世枢
机,到此总须茫然。且道:是何标格?直饶讲得千经论,
也落禅家第二筹。

「 心眼俱通法界周,
 恒沙妙用没踪由。
 云收江湛天空阔,
 明月芦花一样秋。
 荒郊日落草风悲,
 试问骷髅你是谁?
 或是英雄豪杰汉,
 回头能有几人知?
 末法娑婆入苦灾,
 互相食啖恶如豺。
 刀兵疫病遭饥馑,
 厌离阎浮归去来。」


法界通化,似有还无,个个本无殊。圆明一点,无来
无去。搬柴运水,好用工夫。松稍月朗,衣穿露宝珠。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1a 页

「 珍宝满盈刹,
 福德等难量。
 若到无福地,
 方知滋味长。」


**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入经)

布施因缘,实人天有漏之果;无为福德,超凡圣通
化之功。噫!有为虽伪,弃之则功行不成;无为虽真,拟
之则圣果难證。且道:不拟不弃时,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磨当机曾直指,廓然元不识梁王。

「 宝施寰中福倍常,
 花开锦上最难量。
 就中拶倒空王殿,
 露柱灯笼尽放光。
 郊园又是一番春,
 骷髅纵横白似银。
 日炙风吹休懊恼,
 骷髅总是利名人。
 净土永无三恶道,
 宝幡寂静不轮回。
 金绳界道经行处,
 好念弥陀归去来。」


离色离相,无住无依,法界普光辉。无言无说,
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相无为。澄潭月朗,石人戴
帽归。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2a 页

「 知得如来意,
 玄空不复寻。
 具足非具足,
 声色两分明。」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入经)

有相有身,如来庄严具足;分宾分主,空生解辨
亲疏。直得宾主两忘,色相俱离。如何是主中主?君
臣道合无回互,认得分明不是渠。

「 端严相好紫金身,
 正眼看来总不真。
 要会问酬亲的意,
 蕴空无我亦无人。
 圆音唱处响清清,
 试诵金刚一卷经。
 荐取众生方外句,
 秤锤是铁太分明。
 陌上桃花春又开,
 风吹残杏雪飞垓。
 纷纷落处谁人悟?
 笑指灵云归去来。」


非说所说,不在分别,本性离言说。潺潺绿水,出广
长舌。圆音落落,无间无歇。休将耳听,红炉飞片雪。

「 我心本非有,
 无心说向谁?
 所说非所说,
 为被上乘机。」


**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入经)

如来无所说,慈云甘露洒濛濛;慧命未尝闻,明月清
风空寂寂。正恁么时,且道是何境界?欲得不招无间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3a 页
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 道本无言唤不醒,
 药因救病出金瓶。
 可怜亿万人天众,
 依旧呆呆侧耳听。
 鼓声集众下林泉,
 莫学金刚问普贤。
 高坐猊台传秘要,
 妙通一指老僧禅。
 有病有危终退堕,
 不生不灭不轮回。
 西方净土常安乐,
 无苦无忧归去来。」


无法可得,情识难量,本体露堂堂。包含法界,相
与无相。行住坐卧,仔细参详。知音勘破,炎天降雪
霜。

「 无为所得法,
 得法何所持?
 无有少法故,
 三藐三菩提。」


**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入经)

法无可得,是名阿耨菩提;道无可传,直指涅槃正
眼。祇如得而无得,传而不传,毕竟是何宗旨?三贤
尚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

「 从来无说亦无传,
 才涉思惟便隔关。
 语默离微俱扫尽,
 寥寥独坐古灵山。
 炉中袅袅试拈香,
 普请天龙降道场。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4a 页
 功德无边应有报,
 庄严净土事难量。
 六欲诸天具五衰,
 三禅尚自有风灾。
 直饶修到非非想,
 也则不如归去来。」


净心行善,休教点污,此法离凡愚。是法平等,万法
皆如。青山绿水,与我何殊?金生丽水,蟾光满太虚。

「 净心平等行,
 无下亦无高。
 善法非善法,
 何须口叨叨?」


**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入经)

法无高下,故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相离我人,
故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證真。所以道:念佛不碍参
禅,参禅不碍念佛。至于念而无念,参而不参。洞明
本地风光,了达惟心净土。溪山虽异,云月皆同。那
里不是平等之法?要知纵横不碍处么?处处绿杨堪系
马,家家有路透长安。

「 山花似锦水如蓝,
 莫问前三与后三。
 心境廓然忘彼此,
 大千沙界总包含。
 口里叨叨念弥陀,
 心头人我似干戈。
 其心若不从头改,
 磕破髑髅当得么?
 世上愚人无智慧,
 唯知爱欲及贪财。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5a 页
 何如一笔都钩断,
 好念弥陀归去来!」


福智无比,二法周圆,尘沙结良缘。功行累劫,果满
因缘。智烛普照,一月当天。圆明朗朗,无心鉴
大千。

「 般若真空性,
 福慧两双修。
 四句无为法,
 持念片时周。」


**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入经)

福等三千,施须弥之七宝;经持四句,耀智海之
明珠。能令识浪澄清,顿使义天开朗。弘慈普济,广利
无边。夜半正明,还在何处?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
通心地印。

「 宝聚山王算莫穷,
 还如仰箭射虚空。
 洞明四句超三际,
 绝胜僧祇万倍功。
 一毛头上为拈花,
 笑倒傍边老作家。
 要问相逢端的意,
 摩尼达哩吽癹吒。
 我忆弥陀如父母,
 弥陀观我似婴孩。
 心心念念常无间,
 父子相随归去来。」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6a 页

化无所化,机分小大,空生莫疑猜。四生六道,去
往还来。回光返照,面目明白。疑心顿歇,红霞遍九
垓。

「 大乘深奥理,
 解悟有多般。
 实我实无我,
 仔细好生观。」


**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入经云云)

无我无人,众生自成正觉;不生不灭,如来说非凡
夫。虽然个事分明,争奈当机蹉过。昔有僧问翠岩云:
「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来,
请师一点。」师云:「不点。」僧云:「为什么不点?」师
云:「恐汝落凡圣。」且道:不落凡圣底人,具什么眼?直
饶圣解凡情尽,开眼依前在梦中。

「 到岸从来不用船,
 坦然大道透长安。
 了知元不因他悟,
 面目分明总一般。
 前三三与后三三,
 拟议商量总不堪。
 饶汝识情俱绝断,
 三生九劫更重参。
 白发双亲齿渐衰,
 勤供甘旨莫迟回。
 试学昔日能仁氏,
 奉事尊堂归去来。」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7a 页

法身非相,不在心怀。绝中间,与内外。声色见
我,未出轮胎。若离声色,难见如来。徒劳远觅,文
殊在五台。

「 有相即无相,
 无相亦非真。
 两处俱不立,
 一体是方亲。」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入经)

妙相庄严,圣王相即如来相;法身周遍,如来身
异圣王身。若向这里见得彻去,鹭倚雪巢,兔栖月殿。
其或未然,石火一挥天外去,痴人犹看月边星。

「 公案现成重审问,
 爱情翻款错承当。
 不应声色行邪道,
 结罪无因见法王。
 九年面壁自知非,
 不若抽身只履归。
 莫道少林消息断,
 白云依旧拥柴扉。
 三界忙忙何日省?
 六尘扰扰几时休?
 西方一路超生死,
 齐念弥陀到地头。」


无断无灭,自古长存,不灭更不生。山河成坏,这个
安宁。无来无去,耀古腾今。人人本具,鍮石不换金。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8a 页

「 不生亦不灭,
 无断亦无常。
 常乐并我净,
 非不好商量。」


**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入经)

相非具而本具,常自庄严;法虽传而不传,何曾断
灭?昔世尊于灵山会上,人天众前云:「吾有清净法眼,
涅槃妙心,付嘱饮光,广令传化。」且道:当时传个甚么?
青莲目顾人天众,金色头陀独破颜。

「 一灯能续百千灯,
 心印光通法令行。
 千圣不传吹不灭,
 联辉列焰转分明。
 一点灵光塞太虚,
 也非禅教也非儒。
 打成一片谁人会?
 具眼还他大丈夫。
 天乐箫韶花雨飞,
 他方游历圣初回。
 如云海众相迎接,
 目系金容归去来。」


不受不贪,知足常足,无罪亦无福。随缘过日,且
忌分诉。千家一钵,衲子活路。虽无一物,与众
生赠福。

「 不觉尘缘起,
 贪爱转见深。
 若得回光照,
 当生即不生。」


**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入经)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49a 页

有求有苦,八风五欲交煎;无著无贪,三明六通自
在。便恁么去,水边林下,月冷风清。不恁么去,桥断路
穷,别通消息。还委悉么?老僧笑指猿啼处,更有灵
踪在上方。

「 数行梵字云中雁,
 一曲无生涧底琴。
 德胜河沙浑不用,
 清风明月是知音。
 春来秋去几时休?
 堪叹众生又白头。
 东廓郊中多古墓,
 北邙山下有骷髅。
 白侍文章世间稀,
 尚求兜率厌轮回。
 我今奉劝文章士,
 念佛西方归去来。」


威仪寂静,塔丈心路,不用巧分诉。行住坐卧,
无尽无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人会得,全不费工夫。

「 人人具四大,
 我见万法空。
 行住并坐卧,
 来去与真同。」


**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入经)

坐卧经行,本自无来无去;威仪不动,寂然非
静非摇。要解如来所说义否?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
此菩提座。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0a 页

「 巍巍不动法中王,
 那有猕猴跳六窗。
 笑指真空无面目,
 连云推月下千江。
 芦花影里一骷髅,
 半卧黄沙半土丘。
 骷髅但有心头气,
 争名夺利几时休?
 汉末残唐甚苦哉,
 人心上下极相乖。
 贪婪虚伪那堪说,
 乱世如麻归去来。」


一合理相,不在分别,处处任宣说。九年面壁,
斩钉截铁。神光三拜,花开时节。分明点破,秤锤
原是铁。

「 三千界微尘,
 俱来一念心。
 如来一合相,
 推倒大虚空。」


**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入经)

以世界,碎如微尘,慈尊喻巧于玄要;立权名,谈其
实相,凡夫意绝于贪求。与么会得,返本还源,背尘合
觉。不与么会得,智同诸佛,悲合众生。总不与么?
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

「 一段生涯六不收,
 从前万法尽非俦。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1a 页
 轻轻擘破三千界,
 直得恒河水逆流。
 九曲黄河直指君,
 分明全不涉途程。
 不知白日青天里,
 开眼许多迷路人。
 东晋远公曾结社,
 遗民房翥总奇才。
 渊明入会多耽饮,
 今晚休杯归去来。」


知见不生,返照还源,本性离言诠。见闻觉知,
无正无偏。无垢无净,无缺无圆。灵光皓皓,杲日正
当天。

「 知见度众生,
 众生亦复盲。
 如来非法相,
 方到涅槃城。」


**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入经)

若著见闻觉知,不解如来妙义。悟无我人寿
命,还同阳焰空花。《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祇如法相不生时,还信解么?大
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 法空非我道非亲,
 树倒藤枯笑转新。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2a 页
 风扫止啼黄叶尽,
 千林全体露天真。
 朝日忙忙暮日忙,
 众生何不早思量?
 人如春梦终须短,
 命若风灯岂长久?
 净土缘生称本怀,
 一灵更不堕胞胎。
 法身解脱俱齐等,
 瞥地回头归去来。」


应化非真,如露如电。有为法,不牢坚。住相布施,
果报人天。持经四句,入圣超凡。频频转念,金刚体
最坚。

「 演说四句偈,
 六度以为初。
 纵横无挂碍,
 般若自如如。」


**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入经)

施七宝,满僧祇,福有求而即妄;持此经,演四句,
德虽胜而非真。宴坐水月道场,成就空花佛事。
度幻化之含识,證寂灭之菩提。凡情圣解俱空,生死
涅槃如梦。昔梁武帝请傅大士讲经,大士挥案一声,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3a 页
便乃下座。如斯洪范,千古分明。不吝弘慈,当机
辨著。噫!大士挥尺讲经,犹是曲垂方便。美则甚
美,了则未了。若论最上顿宗,直是不通凡圣。以金
刚王宝剑,尽情扫荡无馀。一任渠明来暗来,四方八面
来;普教他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然虽如是,且道:
末后一句,谁堪奉行?直得虚空悉消殒,天龙八部遍
流通。

「 空生叠叠穷迷妄,
 大觉重重说偈言。
 末后了然超百亿,
 明如杲日耀乾坤。
 直截根源说与君,
 了无些子涉情尘。
 奈何蹉过西来意,
 犹道休境景示人。
 极乐家乡甚妙哉,
 无诸忧苦乐常谐。
 因谈果海圆音彻,
 时礼金容归去来。」


金刚般若,六度根源,内外最牢坚。三千大千,万古
流传。双林默语,祖祖重宣。开示悟入,众生大有缘。

「 说破无生话,
 决定往西方。
 弥陀极乐国,
 常闻般若香。」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4a 页

佛说是经已  (入经)

观之为言,内心觉照。其在《般若心经》,则首云:观
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在
此经,则终以如是观,如发菩提心者,印證诸法空义。学
者勿以肉眼观之而会之,则为亲参黄面矣。凡诸闻者,
莫不顿然开悟,无量欢喜,信而受之,奉而行之。且道:
信受奉行个甚么?触目对扬真般若,山河全露法王
身。

「 五千来字妙难量,
 八百馀家解漫详。
 珍重诸人休外觅,
 回光直下自承当。
 鬼神稽首听经声,
 妙悟圆通万法明。
 从此诸人如会得,
 这回更不问前程。
 人身得处最为难,
 莫把浮生过等閒。
 须藉金刚三昧力,
 直教打破死生关。」


三十二分,分分全真,言下好惺惺。四流浪息,六
国安宁。朝看暮转,拔楔抽钉。春雷震响,推倒望
舟亭。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5a 页

「 见色非干色,
 闻声不是声。
 色声不碍处,
 亲到法王城。」


(般若无尽藏真言 (至)普回向真言  云云)

今同善众,共阅最上乘经。庆幸今宵佛事,时当
满散,普集良因,庄严会首之福田,成就无穷之善果。
此事且止,试问诸人:这一场公案,作么施行?还会
得么?拈起则佛觑不破,展开则法界难藏。若能直
下承当,管取本来具足。虽然如是,犹涉途程。且道:
即今两手分付,又作么生道?言言见谛言非有,句句
超宗句本无。

「 金刚本体湛然虚,
 把断牢关一物无。
 若要山僧通线路,
 诸人收取护身符。
 阎王本是平等君,
 不爱民财祇取人。
 阴司若用钱打当,
 贫者先亡富者存。
 西方极乐景幽深,
 宝网光腾百万寻。
 菩萨为邻谈妙旨,
 声闻作伴演圆音。」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6a 页

良缘众等,略听些个,般若大摩诃。行住坐卧,
不离这个。人人本具,非我非他。诸人荐取,今生莫
蹉过。

「 摩诃空最大,
 最大是摩诃。
 般若波罗蜜,
 撒手见弥陀。」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入经云云)

夫欲了最上大乘,须具金刚正眼,看释迦老与须菩
提。显大机,施大用。聚须弥山王等七宝,碎大千沙界
若微尘,尽僧祇劫,布施将来。独最上乘,无法可得。直
得人天胆丧,魔外心寒。俱能舍命承当,依旧白云万
里。所以解此经者,八百馀家;颂此经者,不满屈指。盖
古人错答一字,尚堕野狐;谬诵此经,应入地狱。宗镜自
惟:不入地狱,何由拯济群生?既能为法忘躯,岂避
弥天逆罪?横按宝剑,重说偈言。摧涅槃
心,灭正法眼。扫除知见,截断命根。堪报不报之恩,用
酬难酬之德。眼前雨洗千山翠,脚下莲花一样生。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7a 页

「 四十九年成露布,
 五千馀卷尽言诠。
 妙明一句威音外,
 折角泥牛雪里眠。
 阿弥陀佛色光辉,
 白毫宛转五须弥。
 顶上旋螺青丝发,
 三十二种相巍巍。
 销唱金经满散缘,
 回施今辰福无边。
 合会众等齐修證,
 见闻薰种已周圆。」


道场圆满,不可思议,人人用心机。销唱金经,佛圣
遍知。上祝皇帝圣寿万岁,法界有情同生极乐国。

「 道场圆满佛回程,
 幢幡宝盖空里迎。
 脚踏金莲千万朵,
 空中音乐响铃铃。」


南无一乘宗,无量义,真空妙有,《金刚般若经》
伏愿经声琅琅,上彻穹苍;梵语玲玲,下通幽府。一愿刀
山落刃,二愿剑树锋摧,三愿炉炭收焰,四愿江河
浪息。针喉饿鬼,永绝饥虚;鳞甲羽毛,莫相食啖;
恶星变怪,扫出天门;异兽灵魑,潜藏地穴;囚徒禁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8a 页
系,愿降天恩;疾病缠身,早逢良药;盲者聋者,愿见愿
闻;跛者哑者,能行能语;怀孕妇人,子母团圆;征客
远行,早还家国。贫穷下贱,恶业众生,误杀故伤,一
切冤尤,并皆销释。金刚威力,洗涤身心;般若威光,照
临宝座。举足下足,皆是佛地。更愿七祖先亡,离苦生
天;地狱罪苦,悉皆解脱。以此不尽功德,上报四
恩,下资三有。法界有情,齐登正觉。

川老颂云:如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
贫人得宝,婴儿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旱逢
甘泽,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
全彰。古今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刹
尘沙界诸群品,尽入金刚大道场。

「 三涂永息常时苦,
 六趣休随汩没因。
 恒沙含识悟真如,
 一切有情登彼岸。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
 愿今回向亦如是。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莎。
 声闻罗汉贤圣僧,
 摩诃般若波罗蜜。」

销释金刚经科仪¶ 第 359a 页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诵经保平安,
 消灾增福寿。」


「 三坛登事,
 六度齐修。
 无漏果因,
 共成佛道。」


销释金刚经科仪卷终


〔录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