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59a 页


* 金刚般若经疏
整理者 华方田


〔题解〕

《金刚般若经疏》,又名《金刚经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
佛教经典注疏,作者不详。二卷或三卷。

本文献由五号组成:(一)、斯6378号,首尾皆残,存601行。
(二)、斯6021号,首尾皆残,存45行。(三)、北京图书馆藏北
4443(始37)号,首尾皆残,存105行。(四)、北京图书馆藏北4444
(闰28)号,首残尾全,存439行,有尾题曰「金刚般若疏卷下」。此
号实由两段拼接而成,前段59行,整理本称之为北4444(闰28)
上;后段380行,整理本称之为北4444(闰28)号下。(五)、北4445
(闰21)号,首尾皆残,存184行。本文献所疏释的是元魏菩提流
支译《金刚经》,此五号体例相同,字体相同,内容前后相属,原本
当属同一文献。从内容上看,本文献可能为两卷,前两号应属上
卷,后三号当属下卷。但因后人误将原本互不连接的两段缀成北
4444(闰28)号,所以产生了次序上的混乱。正确的次序应为:斯
6378号(所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一分至第六分)+斯6021号(所
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十一分至第十三分)+北京图书馆藏北4443
(始37)(所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十四分至第十五分末)+北京
图书馆藏北4444(闰28)号上(所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十六分至第
十七分初)+北4445(闰21)(所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十七分至
第十九分)
+北4444(闰28)号下(所疏相当于罗什译本第二十分
至第三十二分)。

现存《金刚经疏》大多疏释罗什本,此文疏释菩提流支本,较
为罕见。文中大量引用无著的《金刚般若论》、世亲的《金刚般若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0a 页
波罗蜜经》、《十地论》《佛地论》《大智度论》《俱舍论》《大品
般若经》
《大集月藏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涅槃
经》、《法显传》等经论,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献层次清楚,逻
辑严紧,资料丰富,立义精当,对《金刚经》这一著名佛典提出了许
多很有意义的、独特的阐释,为《金刚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整理本的底、校本情况如下:

底本:斯6378号+斯6021号+北4443(始37)号+北4444
(闰28)号上+北4445(闰21)号+北4444(闰28)号下。

无校本。


* 〔录文〕

金刚般若经疏


(首残)

□…□复诸说不同,莫过三分。今即依此三分,开文
不□…□。一明序分,即兴致之由。二辨正宗,即合成之
益。三显流通,即泽沾遐代。依《佛地论》说,此三名复不
同。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教起
因缘者,即是教起之因,所缘即是「如是」等六;第二所说
分者,显所说法门品类差别;依教奉行者,谓时人闻
佛圣教,奉而行之。此虽名字不同,与前□…□一者,通
序,即诸经皆有,故名为通。二者,别序,□…□此之二
种,即古旧相传,名證信序、发起序耳。通□…□起。通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1a 页
序有二:一制立因缘,二别解释。制立因缘者,□…□缘
起如何?解云:依《智度论》阿难请佛如来教置此之经
教,□如彼说。二别解者,一列其名,二依名释。列名
者,于中六句:一信成,二闻成,三时门,四主成,五处成,
六众成。今言「如是」者,此信成也。此有二种:一是能
信,即阿难心;二者所信,即此经法。信以决定为义,此有
二种:一体,二相。体即是心,相即是口。由心信故,即口
称「如是」。但信为道元,智为道本,进、念、定三,网罗终
始。五根既具,堪受堪传。信既在初,故云「如是」。如则
指法,是为定辞。如佛所说一切皆是,故曰如是。《华
严》、《大论》并同此说。依《佛地论》,义有四门。论云:
「如是我闻者,谓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
依四义转,转犹起也。一依譬喻,二依教诲,三依问答,四
依许可。依譬喻者,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依
教诲者,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依问答者,如是
我闻,如是宣说。依许可者,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
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说,或信可言是事如是。」依真□
…□疏释如是者,此有六门:一依譬喻,二依教化,三依修
行,四依决定,五依不异,六依如实。初譬喻如是者,
如言此人大富,如毗沙门天王;又复,如言此人大智,犹如
大海,大海譬般若慈悲。慈悲故不舍有,般若故不住灭。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2a 页
第二教化如是者,此有五种:一父母,二师僧,三国主,四
阎罗王,五世尊。如好儿,父母教敕,即能随从。若恶子
者,父母慈悲,令师教诲;若师教不从,国法治之;又为恶
不改,命终之后,阎罗王治。发大心者,如来教之。前四
教者,不名教化,以不定故;最后一,方是教化,有深益故。
如言应作,如是莫作,依师教行,不减不长,名教化如是。
此之二门,同《佛地论》。第三修行如是者,此有四种:一
者智慧,二者功德,三者真实,四者正信。智慧者,有
二:一是无我,二无我所。前则人空,后则法空。达人空
故,不见能修;得法空故,不见所修。故下经云:「如是灭
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名智慧修行。功德
者,是五波罗蜜多,三轮清净故。故下经云:「应如是布
施,不住于相想」,是名功德修行。真实者,修行有三:一
者外凡夫,二者二乘,三者菩萨。外道修行,是世间法,虚
妄颠倒,谬执有我,不名真实;二乘之人,虽是佛法,心迷
著相,无有慈悲,虽得人空,不达法空,执无我相,非实境
故,亦不真实;菩萨修者,方名真实,善得二空,无偏执故。
故下经云:「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名真实修行。
正信者,凡信有三:一邪信,二正信不依理,三正依理
信。初即外道僻执,修行空无所得,不名为信;次即二乘
修得少分,亦不究竟,故非正信;后即菩萨修无上菩提,不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3a 页
同前二,所得功德,诸佛證知,方名正信。故下经言:「闻
是修多罗,乃至一念能生净信,如来悉知」等,是名正信修
行。第四决定如是者,此有三种:一闻,二理,三人。决定
闻者,阿难亲从佛闻,不增不减,非是传闻,如所闻说,名
决定闻。决定理者,即二空理,亦名法界,亦称真如。离
此之外,更无别理。通达此理,决是圣人,是决定理。决
定人者,即是世尊,尊者阿难亲从佛闻,还自说非从馀闻,
是名决定人。第五不异如是者,此有三种:谓名、句、味。
名不异故,能生闻慧;句不异故,能生思慧;味不异故,能
生修慧。又名不异,故初善;句不异,故中善;味不异,故
后善。又初善者,即道前如如;中善者,即十地行;后善
者,即佛果德。今以难说法利益如佛,故名不异。第六如
实如是者,一为断疑,二令生信。断疑者,阿难比丘佛灭
度后,结集法时,身登高座,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
佛世尊住持之力,加被阿难,身相如佛。当时徒众遂有三
疑:一疑世尊已入涅槃,恐是大悲还从灭起。二疑尊者是
佛堂弟,将非绍继身成佛耶?三疑他佛来此土耶?为拂
此疑,故说六句。云如是法我从佛闻令生信者,《智度论》
云:「说时方人,欲令众生生信心故。」

经曰「我闻」者,此第二,闻成也。依《大智度论》
「问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无有吾我,云何佛经初
云如是我闻?答:佛弟子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4a 页
也。世界法中说,非第一义。复次,世界说言有三根本:
一邪、二慢、三名字。是中二不净、一净。一切凡夫三种
语;见道学人二种语,除见;圣人一种语,除见、慢。」闻
者,《阿毗昙》用耳根闻,《成实论》说用耳识闻,依大乘宗
和合故闻。《智度论》说:「问曰:闻者为用耳根闻?为用
耳识闻?为意识闻?若耳根闻,无识空根何故不闻?若
耳识闻,识一念不能分别,亦不应闻。若意识闻,聋人亦
应闻,以意识不坏故。答曰:闻是因缘闻,耳根不坏,声至
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意和合因缘闻,故曰闻。」又复
我者,依《佛地论》说:「我谓诸蕴世欲假者,闻谓耳根发识
听受,废别就总,故说我闻。有义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
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
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自心变现,故名我闻。有
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
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虽不取得,
然似彼相分明显现,故名我闻。」也。夫闻有三:一倒,
二乱,三正。倒复有三:一能说者倒,二所说法倒,三能听
者倒。能说者倒者,如頞婆婆薮仙人云,煞生祠天,得生
天上,得寿命长,此是倒见,故能说者倒。所说倒者,无次
第,违法相,执一切世间有常、乐、我、净,著断、常见等。
如婆薮仙人于波斯国,初说善法竟,欲还本国。波斯国人
惜不许去,遂打脚折。仙人云:我更说最上好法,遂倒说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5a 页
十恶,云是善法。国人受行,于今不改。此为倒说。能听
者倒者,有二:一、凡夫,二、二乘。凡夫闻佛说偈:「煞父
及害母,王二婆罗门,国界并人民,是名清净行。」此偈是
喻,谓煞痴爱心王国耳。五阴界数法人民,如此名行,而
凡夫不解,谓父母,此名倒闻。二乘倒闻者,如佛说一切
法本性清净,不生不灭,常住无变,二乘闻已,心生恐怖,
不受此法,作三种观相而求三脱,此为倒闻,以不依真如
道理故。第二散乱闻者,有二:一不敬师,二不信法。不
敬师故心骄慢,不信法故不摄。耳听虽听,心缘别境,犹
如覆器,泻水不入,故名散乱闻。第三正闻者,如尊阿
难敬信佛法,一心正受。如瓶泻水,置之一器,不倒不
乱。心缘正法,常无厌足,如贫念宝,如病思药,不增不
减,义味真正,无诸疑滞,是名正闻。谓阿难比丘亲承音
旨,随世流布,故曰我闻。

经曰:「一时」者,第三,时成也。谓俱合时。俱合时
者,有三:一法王在坐,二正说此经,三亲承音旨。三义不
阙,名俱合时。《佛地论》说:「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
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
等说听时异,云何言一?」又长耳三藏解时有三种:一
分段世分时,二不思议变易时,三假名时。分段时者,五
阴为体,心相为相,一斯果报,如陶家轮,势极则住,名分
段时。变易时,生死相转,于法分齐难识,名不思议变易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6a 页
时。假名时者,外国名劫婆目,有三意:一、迦罗,二、三摩
耶,三、世流布。迦罗者,此云别相时。如制戒律,大戒时
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时不闻等。三摩耶者,此
云破邪见时。谓诸经论不简缁素,一切得闻,此二与大论
同。世流布者,七种语中世流布语。世语一时,如云我于
一时,在申恕林等调音起转,即是世人语法。今依后二,
故名一时。《佛地论》云:「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
分位,影像依色心等,总假立故,是不相应行蕴所
摄。」

经曰「婆伽婆」者,此第四,主成也。此外国语,唐云
「世、出世尊」,今存本语也。依《佛地论》说:「谓薄伽声依
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
祥义,六尊贵义。」此义云何?谓诸如来不系属诸烦恼
故,具自在义。炎猛智火所烧练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
大士相等所庄严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
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
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
具尊贵义。问:佛有十号,何故一切经首但置此名?答:
《佛地经论》释云:「谓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法,
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摄众德,馀名不尔。是故
经首皆置此名。」依《涅槃经》,七义解释,广如彼论。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7a 页
《大智论》,四义解释。论云:「云何名婆伽婆?此翻有
德。婆伽名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复次,婆伽名分别,婆
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是故名婆伽婆。复次,婆伽
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能破
淫怒痴,故称婆伽婆。」《佛地经论》以六义释,广如彼
说。

经曰「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者,此处成也。旧
经中或言「舍卫国」,或云「憍萨罗」。今新译经云「在室罗
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皆同也。此云闻。城者《十二游
经》云:无物不有国。《法镜经》言:闻物国。《善见律》云:
多有国,智士英髦皆归此国。故言多有。在中印度境。
「祇树给孤独园」者,前明在国,为化俗人。此住给园,
统出家众。正言「誓多」,此云「最胜」,太子之名。旧曰
「祇陀」者,讹也。树者,谬。即太子所施。本音「烦那」,
或云「烦泥」。此翻为「林」。旧云「树」者,谬也。「给孤
独」者,谓须达长者,好施孤穷,从行为目,国人遂号给孤
独氏。太子施树,长者买园,合为名也。如馀经说。问:
印度之境有多大国,如来何故偏在此城耶?答:《智度论》
说:「为报二恩,多住二处。一者,为报法身恩故,多住王舍
城;二者,为报生身恩故,多住舍婆提。问:佛偏二处,何
名平等?答:有二义:一遂本愿,二益众生。须达既广行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8a 页
施多有人物。又此大城有十二亿家,为益处广,所以多
住。」

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此第六,众成
也。即是同闻,以身兼彼,名曰「与」,犹共也。《大论》
云:「共谓同一施一戒一见及三业慈;大者或大或多或胜,
能破大恶,能證大果,为天人王大人恭敬,是故名大。数
至千二百五十,故名多。论议能破九十五种道,故名
胜。」《佛地论》云:「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姓
声闻,故名为大;皆住无学果位,故名为大。」又云:「如
实义者,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为
大。」比丘者,义译三种:一曰怖魔,二称乞士,三名破
恶。依此即为初、中、后也。夫创入玄门,即建降魔之志,
故剃发染衣,天宫动而魔怖。身为道器,身安道隆。故已
治法服,须乞食以资身。圣人道长,凡夫道消。故所修已
满,即破恶以證果。然乞士有三:一不高慢,二不懈怠,三
不独用。不高慢者,剃发披服执钵,不言我是上姓,不可
从贫下乞。假令百里数十里,但有食处,必须从乞。菩萨
亦尔。发菩提心,披忍辱衣,手执法器,随行听法,不言我
是贵姓,彼是贱人,而不从其受学。设使百里数十里有说
法处,即应往听。不懈怠者,知世危脆,有为非安,急急行
道,如救头然。菩萨亦尔。知三种众生根性各异,称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69a 页
机说法,皮肉心难可共住,魔化众生,不暂时停,名不懈
怠。不独用者,比丘乞食还已,先减取上分供养圣僧,又
以一分别拟施外来乞者,又食竟所馀施鸟兽。菩萨亦尔。
通达法如如已,先以妙辞深义赞叹诸佛;次化同类,令得
此如如法相;后向众生说我已通达如如,汝今亦应修集得
见佛性。外国名「僧伽」,此言「和合众生」。云何和合?
一、同为一法,二、信受无违,故名「和合」。「千二百五十
人」者,是佛常随之众。但标数而不列名者,既是常随,非
他处来故。依《智度论》,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共有千
人眷属,身子、目连共有二百五十人,并旧是外道梵志,佛
度出家,皆得圣果。虽曰无学,犹荷佛重恩,是故常随供
养,进止同游,名俱。此中但列声闻,菩萨略而不举,若准
下流通分中,此间应说,但翻译略之。故下文言:「佛说此
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
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即有九
众。今此初首,但举声闻,何故如是?依《佛地论》,略
为八义:「一者,为于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二者,
为引不定种姓菩萨生定信故;三者,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
于自身尊贵慢故;四者,为诸声闻常随佛故;五者,为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0a 页
诸声闻形同佛故;六者,为诸声闻内眷属故;七者,令诸菩
萨于声闻众生恭敬故;八者,亦令其馀于声闻众生净信
故。」何故名声闻?依《法华经》,迦叶自说我等,今者
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佛地论》释:「闻佛言音
而悟圣道,故名声闻。」经约利他,论依自利耳。通序
證信竟。

经曰「尔时世尊」者,次明别序,即发起序。但属此
经,于中两重:一佛自发起,即冥加召众;二弟子发起,即
蒙加来集。前中复两:一外化,二内静。外化八重:一化
主,二化辰,三化仪,四化处,五化事,六化等,七化满,八
化终。此化主也。《成实论》云:具上九号,故曰世尊。
同前婆伽婆释。又有四义:一非世间无三品烦恼故,二具
足诸功德力不共法等,三无染。有二义:一无染,二离垢。
无染者,道前法身;离垢者,通道后法身。四利益无分别。
此即功德智慧,五度功德故利益;般若智慧故无分别。又
悲故不入无为,智故不著生死;悲故异二乘,智故别外道。
故曰世尊。

经曰「食时」者,此第二,化辰也。时有二种:一、歌
罗,此云长时;二、三摩耶,此云短时。前是外道所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1a 页
执,是长时。三摩耶有二义:一名短时,二契剂时。短者,
念念不住故。今言时者,正是三摩耶时。得食者,得啖,
过即不得受用,异外道所执。外道云:歌罗名为无契剂,
故云长时。僧祛日出乞食,鞞世师日尽乞。是时时无定
时,佛异此四外道,但随世法,同人间时。谓出家人,依斋
法中食之时。别本云:于日前分,即辰巳之间。

经曰「著衣持钵」者,第三,化仪也。著衣者,著僧伽
梨衣。然佛制三衣,亦表中道。但俗人华饰数重,外道裸
形无耻。今明离此二边,唯畜三衣。衣须坏色,此彰少欲
知足行成。持钵者,谓持四王所奉石钵。此义云何?佛
在道树,未成正觉,受乳糜时,所用金钵,食竟弃于水中。
初成道时,欲受提婆利叉邻鼓龙等所施诸果,而未有钵,
自念:三世诸佛无手受食法。而阿迦尼吒天见佛心念,即
送过去诸佛四枚石钵,置四天王宫,而四天王即以奉佛,
佛无漏心并受四钵,按之成一。缘有四父,自尔恒用。佛
涅槃后,此钵终应归彼天上,还成四钵。弥勒下生,还用
此钵,事相亦尔。此钵真谛说在罽宾,奘法师云在波斯
国。此衣与钵常自随身,如鸟二翼,与诸弟子作诚仪式
耳。复有四义:一为随三世诸佛所行威仪,二为破外道裸
形及手捧食,三为显庄严威仪,能生众生清净信心,四为
随顺惭羞世间心。故恭敬自法,整肃威仪。有馀部说,如
来著衣离身一指,不著佛身。正量部说,离身一发。

经曰「入舍婆提大城」者,此第四,化处也。依《法显
传》,祇桓精舍在城南五里,自外之内,故名为入。此城家
有九亿,纵广十二由旬,所以称大。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2a 页

经曰「乞食」者,此第五,化事也。祇为乞食,故入其
城。依印度法,屠人魅脍皆住城外,佛虽心等,恐生讥谤,
故入城乞食。然如来真体,本离食身,不假资须,但应在
人间,示同人法,是故不食现食,亦欲与诸弟子作其仪轨
耳。此有二意:一为省事行道,二为福利群生。复有四
义:一为利益贫苦厄难、不得自在及老病者,自往行乞,令
得下种为解脱因;二为出家有高慢心,及贵姓等不能行
乞,为破此故,自行乞食;三为断著乐之谛,佛自行乞,令
诸弟子恒习此行;四为显知足,如来虽有天人上供,佛不
乐著,躬行乞食。广说因缘有二十种,如《乐庄严缨络女
经》广说。依《瑜伽论》第八十六卷说:「由十因缘,如来入
于聚落乞食。一者,当显杜多功德故,即旧言头陀声讹
耳;二者,为欲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三者,为欲以同事行
摄彼一分故;四者,为与未来众生作大照明故,乃至令彼
暂起触證故;五者,为欲引彼粗弊胜解诸外道故;六者,为
彼承声起谤,故现妙色寂静威仪,令其惊叹,心生归向故;
七者,为彼处中众生,以其少功而树多福故;八者,为令怀
信放逸深生耻愧,虽用小功而获大福故,如为放逸者,懈
怠者亦然;九者,为彼盲聋癫狂心乱众生种种灾害,皆令
静息故;十者,为令无量无边广大威德天龙八部等,从如
来至所入家,深生羡仰,勤加宾卫,不得恼害故。」

经曰「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者,此第六,化等也。亦
言如理。此有二种:一世间如理,二法如理。世间者,若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3a 页
舍富从贫,即益贫不益富;舍贫从富,即益富不益贫。舍
富从贫,故大迦叶所以被呵;舍贫从富,故须菩提所以置
钵。今不简贵贱,但次第行乞,随顺世情,世间如理也。
法者,随及来施,即受不及者,更不回取,顺诸佛仪,心境
平等,是法如理。

经曰「还至本处」者,此第七,化满也。乞食既足,还
向祇园,故云本处。若约行者,本处有三:一凡夫二乘。
凡夫未断惑业,于三界中升坠不定,不得名本处;二乘虽
断皮肉,得出三界,亦未得本处。二者菩萨。登地以上分
得本处,以上地胜进未极故。三者如来。證得道后无相
法界,四智圆满,方是本处。然佛食处有二:一白衣家,二
在精舍。今即乞已,还至祇园,随诸佛法,取钵中食分为
三分:一分置草上,施陆地众生;一分置水中,施水中众
生;一分自食。问曰:佛既实不食,所以言食,竟归何处?
答:《大智论》云:有大力诸天,持至十方,给施大众,施作
佛事也。

经曰「饭食讫」者,此第八,化终也。然金刚之体,岂
资于食?为益众生,现同食也。上八句外化竟。

经曰「收衣钵」者,此第二,内静也。上欲令异生生福
故,所以行途而乞食。今欲令异生生智故,所以入静而欲
说也。三意:一屏虑,二清身,三正静。此屏虑也。制僧
伽梨衣,为入聚落;受四天王钵,为贮资粮。至处本故,衣
须收;食事讫故,钵须置。

经曰「洗足已」者,此第二,清身也。向既游步,所以
秽足;今还静摄,所以清身。此有二义:一者,法身道前、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4a 页
道后,体性常净,不论盥洗。二者,生身示同人法,表清净
相,故须洗之。然三世佛行时,恒有莲华捧足,坐时自有
师子之座。而有斯见,但为释迦出于浊世,异生垢重,不
感见也。毗首吼佛时,莲华恒现,亦为异生福德所致。今
释迦行时,虽不现华,然足不著地,履水行涂,并不污足。
今言洗者,终为弟子之轨也。

经曰「如常敷坐结跏趺坐」者,此第三,正静也。两
重:一静仪相,二静体相。此静仪也。坐有二义:一所坐
法,二能坐人。此各二种:一者,生身佛,即丈六身,是能
坐人;敷师子坐等,是所坐法。顺三世诸佛所坐之法,故
曰如常。二者,法身佛,能坐是如如智,所坐是如如境。
境智是一,逐义为二。智即如境,境即如智。理无差别,
故曰如常。「跏趺坐」者,正明坐相,此怖魔坐也。《智度
论》曰:「见画跏趺像,魔王尚怀怖,何况入道人,安坐而不
动。」若约生身,身居法坐;若约法身,即智安于境。前
即化身,后即法报。依《瑜伽师地论》第八十六卷说:「由
八因缘,如来入于寂静天住。一者,为引乐杂住者,令入
远离故。二者,为欲以同事行摄远离者故。三者,自受现
法乐住故。四者,为与大族诸天示同集会故。五者,为以
佛眼观察十方世界,现大神化,随其所应,作饶益事故。
六者,为令诸声闻众,见于如来,深生渴仰故。七者,
为显诸大声闻,于所略说,善能悟入故。八者,劝舍乐著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5a 页
戏论制作言辞故。」

经曰「端身而住,正念不动」者,此第二,静体相也。
「端身而住」,即静相,表心不乱。亦《大品经》中直身之
义。「正念不动」,即静体,亦《大品》中入三昧王定义。此
明如来心无散乱,故为静体也。亦可端身而住,即生身
静;正念不动,即法身静。又前静仪,即生身不动;后明静
体,即法身不动。又复正念有三:一、外道修定,至非想还
退失,故非正念;二、二乘未到极处,非正念;三、佛具三
事,是正念。一、道前如如,是因正;二、道中十地十度,是
行正;三、道后究竟,是果正。此由因正故,能行正行,由
正行得正果。所言正者,即二空理。能通达此理,故名正
念。不动者,有三:一境,二断,三果。境有三种:谓凡夫
执常,以有为境;二乘尚断,以无为境;佛行中道,以二空
为境。二空为境,故异外道;二空不无,故异二乘。有佛
无佛,性相常住,故云不动。断不动者,谓外道诸仙,
伏惑非断,还流转故,非是不动;二乘唯除皮肉,不断心
障,亦非不动;佛三障都尽,法界显净,故云不动。果不动
者,即一切智满足也。又复前来广明如来身业发起,正念
不动,即意业发起。又前明洗足,即身清;今明不动,即意
净。此明如来游神正定,审理观机,密加众集,更无馀
想,故云不动。此即以身端,表心不动也。故无著论曰:
「世尊何故以寂静者威仪而坐也,显示唯寂静者,于法能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6a 页
觉能说故。」谓依證起也。

经曰「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者,此第二,明弟子发
起。二重:一人,二仪。此第一,发起人也。「尔时」者,有
八:一如来出定时,二佛欲说法时,三大众事善知识时,四
听闻正法时,五持护所闻时,六决除疑惑时,七调宜曲见
时,八通达深义时。故言尔时。此诸比丘,即上所举千二
百五十人,各逐所宜,随便行道。今蒙加召,故来佛所也。

问曰:唯下经文有四众八部,今何意但言比丘来耶?
答:有五义:一胜诸众,二先得道,三常近佛,四共佛住,五
能持法。十二部经是其传故,馀众不尔,故举比丘来佛所
者。一切弟子若来佛所,有五利益:一未闻,二闻得清净,
三难解者决,四见诸天形,五得无上法利。各诣讲堂,故
云来至也。

经曰「到已,顶礼」至「坐一面」者,此第二,发起仪也。
《智度论》礼法三品:头顶著地,上礼也;头不著地,
中礼也;直揖不跪,下礼也。今言顶礼,表佛德尊及自
利益。然弟子敬师有三时:一晨旦用杨枝竟,先问谇礼拜
师竟,后方听法。二中复三:初夜依真谛说此三竟,表三
位:一、道前,在信位已上;二、道中,即十地;三、一生补
处。今至佛所,正是道中非前、非后。「退坐一面」者,此
坐也。恐喧大众,所以退坐。上来明发起序竟。初六句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7a 页
辨其通序,次佛及弟子广明别序,总显兴致之由竟。

经曰「尔时慧命须菩提」者,第二,正明经体。两周:
第一,明菩萨行体;第二,为断菩萨行障。初周先请,后
答。此请也。无著论释:「何故上座须菩提问?有六
因缘:一为断疑,二为起信解,三为入甚深义,四为不退
转,五为生喜,六为正法久住故。具此六缘,即般若波罗
蜜,令佛种不断也。云何不断?谓有疑得断故。如下广
辨。有乐福德心未成熟者,闻多福德于经起信故。已熟
心者,入甚深义。已得不轻贱者,修行受持有多功德不退
转故。已得顺摄及净心者,于法自入及见生欢喜故,令未
来大乘教久住。」广如说论。又释,上来由序既兴,宜
应即说。但沙门幽秘,事藉人弘。若不请而谈,明问法之
流不生难遭之想,故须请也。请内三重:一请仪,二称赞,
三正请。请仪五重:一请人,二所在,三避席,四表敬,五
示专。此请人也。「慧命」者,难德也。谓无流胜解,顺空
不断,以此为命,故云慧命,或云净命。即离五种邪命,如
《无上依经》及诸经说。若在家人五种不净:一卖刀仗,二
贩鱼肉,三货生口,四造毒药,五酤酒。诸以斯存命,故非
净命。出家离此,以慧为命,故云慧命。又慧非诸过,亦
为净命。或言长老,谓年尊说广,亦是美行之异名耳。今
言具寿。「须菩提」者,此云善业,或云善吉,或名空生。
今言善现义亦非异。于五百弟子中得无净定,解空第一,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8a 页
令对说般若。然须菩提位是声闻,智慧狭劣,世尊前来,
未有言及,何能辄请?岂不蒙加能然也。

经曰「在大众中」者,此所在也。即向来诣佛所众中
也。

经曰「即从坐起」者,此避席也。但尊人重法,理自不
可端拱,况即事请道,而不避席?

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者,此表敬也。既有师资
示有躯策,亦是随国法,即以右袒为恭,故云偏右也。屈
曲伏从,示无违相,故云著地。

经曰「向佛」至「而立」者,此事专也。敛容祇仰,显有
专一之志。前言著地,今复云立,此示矛盾,不知何定?
既欲听法,立不应久,故云著地。亦可将请先起,所以云
立。正述所请,故还著地也。依《能断经》,著地即请,无
其立文。

经曰「白佛言:希有,世尊」者,第二,称赞。先总,后
别。此总叹也。一以如来难遇,二以功德超殊,故云希
有。

经曰「如来、应供、正遍知」者,此第二,别赞。两重:
一有三句,赞内德;二有两句,赞外化。具斯二德,是故希
有。此赞内德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如即
真如,来曰无分别智。如者不异为义,来以主处为功。
三世诸佛皆以无分别智,乘真如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
智断具足,堪受供养,故名应供。知法周普,称实不邪,故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79a 页
名正遍知。

经曰「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者,此第二。两
句,赞外化也。「善护念」者,依无著《般若论》释,「佛證正
觉,转法轮时」,化深行菩萨。「善付嘱」者,「于佛般涅槃
时」,命化浅行菩萨。然善者,巧也。故论曰:「巧护
义应知」。善有三种:一善智慧,二善境界,三善方便。
善智慧者,世亲论云:「谓于菩萨身中与智慧力」故。
云何与力?如菩萨求菩提,亦令众生同行此法故。善境
界者,论云:「令成就佛法故」。佛法者,是如如境;令成
就者,即令通达也。此二与自行。善方便者,论云:「又彼
菩萨摄取众生与教化力」故,即是念众生同菩萨所行,
即与化行也。护者,防其自身与前二善;念者,缘其所化
与后一善。又善智慧者,即真实般若;善境界者,即二空
之理。此二令自分成。别本云: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由
无上利益故,即令契二空也。善方便者,即慈悲、般若两
法并行,此一令化他俗。然化力有三:一神通轮,二记心
轮,三正教轮。神通变化,故能使背邪以归正。记心言
实,故能使除疑以生信。正教显理,故能令舍恶以修善
也。故云「善护念」。「付嘱」者,「付」即将浅行以授深行,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0a 页
「嘱」即令深行以度浅行。论云:「谓于得未得功德中
惧其退失,付授智者」故。又云:「得不退者,不舍大乘
故。」此令守自分。「未得不退者,于大乘中欲令胜进
故。」此更令增进也。此有二人:一深行,二浅行。亦
有二:一空行,即般若,二有行,即慈悲。修空自进,修有
化他。般若即不住道,慈悲即住道。浅行之人,缘上地慈
智,能双进二行,一者,仰缘智,但是似;二者,仰修慈,复
未真。此道约地前,名为浅行;若大地已上,真證行成,即
是深行,故名「善付嘱」。真谛译经云:「善付嘱菩萨摩诃
萨,由无上教故」,即令化浅行也。依无著论,此二句
「显示种姓不断」,案:令深化浅,展转相教,故不断也。
言「菩萨」者,此云「觉士」。觉有四义:一应觉是理,二正
觉是智,三觉觉分是戒、定等,四令觉,即十二分教。初一
断德,次二智德,后一恩德。士有二训:一事,二理。谓以
觉事而理化故,名曰「觉士」。「菩萨」者,真谛云:十行已
上是菩萨,杂二乘心故;十回向已上名摩诃萨,舍二乘心
故。又七地已下是菩萨,行杂道故;八地已上名摩诃萨,
行不杂道故。

经曰「世尊!云何菩萨大乘中」至「三菩提心」者,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1a 页
第三,正请。四重:一问心地位;二云何住,问信乐位;三
云何修行,此问见位;四云何降伏,此问立位。又解,初问
十信位,二问十解位,三问十行位,四问十回向位。又,初
问信乐地,二问见地,三问修地,四问果地。又,初问为
总,后三为别,亦可。总为立本,别为正问。谓菩提心是
大乘之本,亦可。菩萨者,问机发心,问本住,问其位修,
问其行伏,问其解。此为总也。「云何菩萨大乘中发心」
者,须菩提上叹如来善能护付,即问此诸菩萨云何发心。
故无著论云:「何故唯问发行菩萨乘?为三种菩提差别
故。」大乘者,何者是乘体而云大也。大乘者,如《十二
门论》说:「大乘深义,所谓空也。」此《般若论》云:大乘者,
谓法无我真如故,此皆以理为乘体。或言乘六波罗蜜游
法性路,趣菩提座,此以福智二行以为乘体。然万法皆
空而独徵乘体者,未可然也。何者?若以乘门明法,知法
非乘,但空理是乘所依,福智二行是乘作用,佛及菩萨是
秉乘之人。然人无别体,正以行为体;行不自成,契理而
就。但理外无行,行外无人,而人能秉行,行能入理。三
事和合,总说为乘。大者,乘虽独绝,非小不彰。故论云:
摩诃萨者,于三乘为上。《瑜伽.菩萨地》中明菩萨乘与七
大性共相应故,说名大乘。无著论亦尔。一者,法大性,
谓菩萨方广藏;二者,发心大性,菩提心;三者,胜解大性,
谓解方广之教;四,增上乐大性,谓住初地;五,众具大性,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2a 页
谓福智具足;六者,时大性,谓三阿僧祇耶;七者,□大
性,谓得菩提果。解者多以四义来释:一者体大,二者大
人所乘,三大人所證,四者能成大义。此四之中,有体用
两分,因果遍举,自他二行,故曰大乘。若泛说大乘,始从
发心,终至佛地,皆名大乘。今所言者,是初地已上圣位
大乘。何以得知?下论偈云:「此乘功德满」。若泛论
大乘,满足唯佛。今具广等四心,何得言满?故知此满唯
是初地已上。下言发心,亦同此释。故言大乘。「发阿耨
菩提心」者,「阿」名无,「耨多罗」名上,「三」名正,「藐」名
遍,后「三」名知,「菩提」名觉,总曰「无上正遍知觉」。正
是如理智,遍是如量智,知是无分别智,觉是无分别后智。
如理智缘真,故言正;如量智缘俗,故言遍;无分别智断二
无知,故言知;后得智出眠梦之表,故言觉。此四即是佛
果,起心求此,故名发心。此立本总问竟。

经曰「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者,此
第二,别问。正请也。依真谛译经第三问云:「云何发起
菩提心?」此问中但请其因,而不请果者,此经显大乘
法门,菩萨正行,所以请因。由其因成,必得果故。下虽
举果,但为明因耳。泛论大因,依《佛性论》,有其三种:一
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所应得者,谓菩提心;所可
行者,谓十度行;所修满者,谓三德果。发心因乎佛性,起
行因乎发心,果圆因乎加行。故以佛性为应得之因,发心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3a 页
为加行之因,加行为圆满之因。此中三问,具问二因。初
「云何住」,此请加行因,即菩提心。言欲发菩提心,住何
心而成发?次「云何修行」,此请圆满因,即十度行。言欲
修菩萨行,起何行而成修?后「云何降伏其心」,此重请圆
满因,言欲灭正行障,降何心而成灭?又「云何住」者,自
分满足,守位不退。「云何修行」者,随事造修,胜进增长。
「降伏心」者,于事不著,令心调柔。此之三门,若以位论
地,地皆有别,如前说。

经曰「尔时佛告」至「善哉!善哉」者,次下,正答。先
答缘,后正答。答缘中,五重:一赞,二述,三诫,四许,五
愿。此第一,赞也。何故须赞者,上请问中,善吉问佛
菩萨行,然大众心疑,以其小乘,恐向叹问,未必当理。故
言佛赞,除众疑心,明其叹请,合理多益,故曰「善哉」。故
无著论云:「以善问故」,「应称善哉」。然善吉向前欲
请,先叹佛而后问。佛今将说,亦先赞而后答。此乃互为
影响耳。

经曰「须菩提」至「善付嘱诸菩萨」者,此第二,述也。
牒上利也。所称合理,故云如说也。

经曰「汝今谛听」至「如是降伏其心」者,此诫许二门
也。但道法幽玄,听须详审,故先诫之,令谛听也。「当为
汝说」等者,虽言许说,未知说何故牒上请,如菩萨等。

经曰「须菩提」至「愿乐欲闻」者,此第五,应愿也。善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4a 页
吉既闻许说,情深渴仰,故承命欲听,故曰「乐闻」。

经曰「佛告须菩提,诸菩萨生如是心」者,下,次正答。
三重:一立经体,二显经用,三劝修行。立体两重:一依问
正答,二因答断疑。正答则标宗略说,断疑则开宗广说。
正答三重:一答「云何住」,二答「云何修行」,三答「云何降
伏其心」。答「住」内,先总,后别。此总教也。「生如是
心」者,即叹愿四恩心也。世亲论曰:「若菩萨有四种深利
益菩提心,此是菩萨大乘住处。」案:此大乘以菩提心
为本,故名住处。四种心者,一广大心,二第一义心,三者
常心,四不颠倒心。此四种心,初二是慈悲门,后二是般
若门。前中,初一是无边慈,以发心广远故。后一是无等
慈,以凡小不能作此利益故。后二心中,初一是不变异般
若,即是常心,故不变异。以不二故名常。不二者,论云:
「菩萨取一初众生,犹如我身」故。后一是如实般若,
即不颠倒心,不颠倒故如实。若有我见,即无般若;若有
众生见,即无慈悲。无悲智故,则非菩萨。今明菩萨有悲
智,故心不颠倒;不颠倒,故如实也。又复前之二心,明度
而能普,即以广降狭;后之二心,明度无所度,即以无降
有。以广降狭,是伏二乘心;以无降有,是伏凡夫心。伏
凡夫心,显有智慧;伏二乘心,明有慈悲。

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众生所摄」者,第二,别序。四
恩即为四分。先明广恩心,三重:一标,二释,三结。此总
标也。所有一切众生总收法界众生。「众生所摄」者,简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5a 页
去非情,有生皆摄。

经曰「若卵生」至「非无想」者,此释也。无著论曰:
「差别说也」。三重:一举四生,二色无色,三有想无想。
此列生类也。即是四生。《地论》云:生依至差别。无著
论云:「受生别」故,杂诸根起名生。生别不同,有其四
种:依壳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润而兴曰湿,欻然而
现曰化。此列生类也。人、畜二趣并具四生,饿鬼唯有胎
化,诸天、地狱一向化生。若以四生对六趣,六趣狭而四
生宽,以中阴化生,非趣摄故。「若有色若无色」者,此列
界类。无著论曰:依止别故。界者,别义。一欲,二
色,三无色。若有色,即摄下二界众生;若无色,即摄上一
界众生。何故如是?以欲界必并有色,色界其必无欲,无
色一界无色无欲故。「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
想」者,此列性类。性者,体义。一切众生以想为性。无
著论曰:「境界所摄别」故。「有想」者,即有心而粗;「无
想」者,即无心而寂。「非有想非无想」者,即虽有心而非
粗非寂。非粗故异有想,非寂故异无想,故言「非有想非
无想」也。言「若有想」,即摄七有想定及欲界众生;「若无
想」,即摄二无想定及无想天众生;「非有非无」即摄非想
非非想天众生。《俱舍论》云:由想昧劣,谓无明胜想得非
想,名有昧劣想,故名非非想。此并广心之境,欲求作佛,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6a 页
必先依之而发心也。此界性二类,《十地论》名粗细差别。

经曰「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者,此结佛说。故无著
论曰:「谓上种种想,住众生界,佛施设说也。」

经曰「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者,此第二,明第
一恩心也。三意:一第一心,二第一法,三第一事。「我皆
令入」者,此能施恩,即第一心也。「无馀涅槃」者,此所施
恩,即第一法。此有二义:一、三障永尽,二、德满无缺,故
号「无馀」。不同二乘,但亡身智,名曰「无馀」。「涅槃」
者,翻为灭度,亦言寂灭,亦言成就大乐,亦曰清凉。「而
灭度之」者,欲令众生皆證此乐,故言度之。此第一事也。
无著论问曰:「何故愿此不可得义」?论曰:「生所摄故
无过」。彼又问曰:「如所说卵生等,并入愿数者,彼卵
生、湿生、无想及非有想、非无想等,则不能入,云何能令
一切众生入涅槃也?有三因缘故。难处生者,待时
故;非熟者,成熟之故;已成熟者,解脱之故。」彼又问
道:「何故说无馀涅槃界,不直说涅槃?」彼自释言:「若
如是,便与世尊所说初禅等方便涅槃不别故,彼自以丈夫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7a 页
力故,无佛亦得,但非究竟」故。案:此初定等凡夫外
道,及劫烧时同皆得故。彼又问云:「何故不说有馀涅槃
界?」释云:「彼共果故,自以宿业。又值佛说而得果故。
又非一向身苦有馀故说无馀。」前来二心相唯慈悲,非
无智慧。前之广心,虽与人天之乐,即是下恩;与二乘乐,
即是中恩;今与大涅槃无上之乐,故是第一恩也。

经曰「如是灭度」至「即非菩萨」者,此是第三,常恩
也。三重:一牒前二心,明俗有慈悲;二正辨常恩,明缘真
有智慧;三释所以。「如是灭度」者,牒第一心;「无量无
边」等者,牒广大心。由此二心是慈悲故,处有不息也。
然无量有四义:一者,约事名无量,由菩萨恒起大悲及正
勤,自度令他度,无量众生皆得涅槃,是事无量。二者,时
无量,于无量劫自度令他度,无量众生得涅槃故。三者,
方便无量,于向劫中,由悲智故,随众生根性种种方便,现
三乘教,度脱之故。四者,性无量,众生有三性,二性有
量,一性无量。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是有量虚妄法故,
圆成实性名无量真智境故。一切众生,约前二性,则无
般涅槃,与如如智相违故。约圆成实性,得般涅槃,
以四德为体,与如如智相应故。由约此性是无量故,得
般涅槃。又无量者,竖通三界;无边者,横括十方。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由智缘真,物我一体,此正常恩。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8a 页
常有二种:一者,常体,谓人法二空,性无迁变故;二者,常
用,谓处摄生,化用不断故。世亲论云:「菩萨取一切众
生,犹如我身。」以此义故,菩萨自身灭度,无异众生得
灭度者。此由悲故,己外无异生;智故,异生外无己。故
曰:实无得度。无著亦同此也。依《文殊般若经》,明众生
界不增不减,故无得灭者。经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
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诸佛,如是一
一佛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沙众生,皆入
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
可得故。十方亦尔。」

「何以故」至「即非菩萨」者,第三,释所以也。前言化
生入灭,后云无生得度,二言矛盾,故责何以。即自释云:
「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由己外见众生故非菩萨。
故无著论曰:「若菩萨于众生所他想转非自体想,不名
菩萨故」。世亲论亦同。彼云:「若菩萨于众生起众生想,
不生我想,则不应得菩萨名。如是取众生如我身,常不舍
离,是名常心利益。」此示废异智。

经曰「何以故非」至「不名菩萨」者,此第四,明不颠倒
思。己外见生,竟有何失,而言非?故即自释言:「若菩萨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89a 页
起众生相等,则不名菩萨。」我等四执是分别,分别之心,
即菩萨正障。既有正障,故非菩萨。今明菩萨无我等相,
则自惑已亡。心无颠倒,故能常化也。初我相,就内身
破;次三相,就外境破。有我相,故无涅槃;若有众生
等见,故无慈悲,故非菩萨。今无四见,明有悲智,有悲智
故,则是菩萨。故无著论曰:「若以烦恼取众生命人想,
转彼则有我想,及于众生中,有众生想转,菩萨于彼不转,
已断我见,故得自行平等相故。行谓五阴行,信解自他平
等故。」

经曰「复次须菩提」至「行于布施」者,此下第二,答
「云何修行」。然无著世亲名高印度,奇才卓荦,昆季师
资,并学冠当时,位隆上忍,悲云外作,慧炬内融。注法泽
而洽群萌,秉智灯而辉巨夜。皆以修多罗藏秘密难通,各
畅述所知,制兹经论。虽复筌蹄异唱,阙旨无违,庶返迷
方,殊途一致耳。然世亲所制,后魏翻行,无著注述,后随
方释。前论则行之已久,取则者成林;后论乃创始流传,
知闻者适有一二。今先依无著,后述世亲。师递相承,以
为其次。无著论曰:「彼诸波罗蜜有二种果:一未来,二
现在。」案:论即以二果释经三句。「未来果者,施得大
福报,戒得释梵报,忍得大伴助大眷属,进得果报不断,定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0a 页
得生身不可损坏,慧得诸根猛利,于大人众得自在等。现
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养,及现法涅槃等。云何释经三
句?论云:若求未来果故行施,为住物行施,如所施物还
得彼物果」,此为所除。经言:「不住于物,应行布施。」
物即事也。此不住者,是能除。无著论云:「此为依义,显
示对治住著故。应行施者,此为说相,谓说檀等故。」
又云:「若求未来尸罗等果故行施,为有所住行施,此为所
除。经言:无所住应行布施。」「无所住」者,此是能除。
案:能求即有取障,能除即无相修。此之两句,但约未来
果以释。论云:「若求现在果信敬供养等故行施,为住色
声香味触行施」,此为所除故。

经曰「不住色」等,此为能除。若求现法涅槃故行施,
为住法行施,此为所除。故经言:不住于法应行布施。此
为能除。此一句约现在果以释。此解与旧释硕反,应知。
若依世亲论释,以一偈摄此三句经文。偈云:「自身及报
恩,果报斯不著,护存已不施,防求于异事。」故摄三句
者。论曰「不住于事者,谓不著自身。无所住者,谓不著
报恩。报恩者,谓供养恭敬种种等门。不住色等者,谓不
著果报。」下半偈解不住意。此三句经,即为三别相传
解释。前二句,约现在;后一句,约未来。正解修行有三,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1a 页
即教离三障:一不行障,二僻行障,三倒行障。依世亲论,
初令不著自身,即离初障;次令不著报恩,离第二障;后令
不著果报,离第三障,即为三重。不住于事者,此初句也。
即不著自身,住犹是著。论云:谓不住自身,故事著五阴
身事。此有二种:一以菩萨善知自身本空无物,但是假
名;二知身无常,不久磨灭,何足可保?是故不著。若著
自身,则有二过:一畏身不活,拥财向己,不肯布施,即是
悭贪;二者设行布施,心有取想,不到彼岸,即是其障。今
既不住行施,即离初障也。经曰「无所住」等者,世亲论
云:「不住报恩」。报恩者,谓以少施而求大报。若报他
报,名为僻行。一者因僻,不以悲智为方便故;二者果僻,
不以佛果为所求故。今既以二行为因,求三德果,故离第
二障也。故无所住也。此二据现在也。

经曰「不住色布施」等者,论曰:「不著果报」,此一据
未来,无著约现在。正报是受体,在法尘;依报是受资,即
五尘。生死之受,实苦计乐,所以是倒;为生受体,求受之
资,故亦名倒。今令不住五尘,即舍依报;不住法尘,即舍
正报。为求佛果德而行施者,即菩萨正行也。问:行乃尘
沙,何故唯论布施?答:为明菩萨行者。若行一行,即摄
一切行,故举一檀以摄诸行也。世亲、无著皆以三檀具摄
六度。故论说言:「六波罗蜜所摄一切檀那性故。」一
者,资生檀,摄布施一度,此名体相当也。二者,无畏檀,
摄戒、忍两度。世亲论云:「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畏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2a 页
故。」于已作恶布施舍心者,无报怨心故。不令他怖,
忍施无畏施也。于未作恶不生怖畏故者,而不犯戒,起恶
加物,戒施无畏也。三者,法檀摄进、定、慧三度,身心不
倦故是进,善知识故是定,如实说法故是慧。故论偈曰:
「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
住。」此答云何修行竟。

经曰「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者,自
下答第三降伏心问。虽答伏心,即是成上修行。上所以
不著三事者,良由内有不取相心故。若依外国疏释,此下
但答第三问,不兼成上二问。然束为两节,初明发起无心
可以相,下明发起无疑心。于中五重:一立本,二利益,三
举譬,四合喻,五劝行。此立本也。「应如是布施」者,应
如上不见三轮,行无相施。「不住相想」者,谓施者、受者
财物相,此为所住,即所取也。想谓能取三轮想,此谓能
住,即能取也。相是遍计所执性,即相结;想是依他起性,
即粗重结。此二种结,即菩萨正障。若作无性观,观遍计
所执,本末无相,故相结灭,即不住相也。观依他,本来无
生,故粗重结灭,即不住想也。若行诸度,离诸度相想,即
降伏执相心,成无相行也。

经曰「何以故」至「不可思量」者,此第二,释利益也。
「何以故」者,住相何损?舍相何益?而今不住故。又若
离施相想者,云何能成施福?故即释云:「若菩萨不住相
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此答明福难量也。何者?有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3a 页
相是俗,无相是真。有相行施,但感世间之报,其福有穷;
无相行施,远招出世之果,其福无量。此于三轮,虽离相
想,非无平等惠而行布施,故不可量也。

经曰「须菩提」至后「佛言如是」者,此第三,举譬。前
虽法说,义犹未彰,故引空为喻,成福德多。故无著论曰:
「如是建立不住已,或有菩萨贪福德故,于此不堪为令堪
故。世尊显示不住,行施福聚甚多,犹如虚空。有三因
缘:一遍一切处,谓于住不住中福生故;二宽广高大殊胜
故;三无尽究竟不穷故。」若相传解空有三义,故不可
量:一性常,二体一,三容受。无相布施类空亦尔。一常
而不变,二众相寂灭,三体合众德。备此三义,故不可量
也。文中两重:一问东方,二类馀九。为彰因满,如空无
限故。东方三重:一问,二答,三述。此问也。东方空体
论□远近,可思量不?答述可知。次问九方,类以可解。

经曰「须菩提」至「不可思量」者,此第四,合喻。无相
布施,如空三德,故云亦如是。

经曰「佛复告」至「行于布施」,此第五,劝行也。但应
如我上来教汝离于相想而行施者,必成大果功德之聚,如
空无限也。上来答问标宗略说竟。

经曰「须菩提」至「见如来不」者,此下第二,因答断
疑。即开宗广释。世亲论曰:「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罗断
生疑。」三重:一约正行断疑,二约正教断疑,三约正果
断疑。此第一,约正行也。六重:一问,二答,三释,四印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4a 页
妄,五显真,六结实。此第一,问也。疑者云:若为菩提而
行施者,此即有相;若无所为,即施空无益。前来既行忘
相之深因,应招无相之妙果;今既见有相之身,则因非无
住明矣。为断此疑,故为斯问也。相即三十二相,可以此
相见真体不?佛及问善吉者,凡有三义:一明理体平等,
契者便通。若佛独说,似有我见,与居己无我故,令弟子
说也。二为接下情,若佛独说,则近行之流咸生自绝。既
见下人能说,则便依修。故《地论》云:何故菩萨说,增长
诸菩萨力故。三明毕竟断疑,要须反问,令其取解也。

经曰「须菩提言」至「得见如来」,此第二,答也。先
总,后别。明须菩提承佛加被,善知法身体是无为,但可
显了,非修所得,故云「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若以相
见如来,有二过失:一同轮王有三十二相故,二同有为有
三相故。故论云:「何以故?如来名无为法身故。」

经曰「何以故」至「即非相」者,此第三,释。显何以故
者,问前「不也」意。即释云「如来所说相即非相」故。所
说化身俗谛相,即非法身胜义相,故云「即非相」也。

经曰「佛告」至「皆是妄语」者,此第四,印成有为
虚妄也。前明善吉说妄称理,下如来自说成前义实。故
世亲论云:「示现彼处三相无故。」案:彼处即法身处,
离生、住、灭,故言无;凡说俗相非真实体,故云妄语。无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5a 页
著论云:「第一义中相具足为虚妄,相非具足不虚妄。」

经曰「若见」至「非妄语」者,此第五,显真也。若见有
为之三相,非是无为之实相,为人说者,此非妄语,此达妄
入真也。

经曰「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者,此第六,结实也。
「如是诸相非相」者,牒前化相非真;「则见如来」者,结实。
明菩萨善知如来法身,即相无相,离相證实,故见如来。
故无著论曰:「此为显现。谓相应三昧及摄散心时,于彼
相中,非相见故。」世亲论云:「菩萨如是知如来为佛菩
提,行于布施。」此明菩萨,如是通达,行离相因,得无
为果,不名执著也。断初正行疑竟。

经曰「须菩提」至「生实相不」者,次第二,约正教断
疑。先问,后答。此问也。疑者云:前说不住之因既不可
得,则深而难行。后说无相之果又是无为,则妙复难得。
是则如来在世,深行难解,乃得利益。未来末世,机根浅
薄,颇有闻经,行无住之深因,得无相之妙果。不如其不
得,则如来有徒说之过。于中五重:一标章,二举信,三时
节,四闻教,五重问。可知。

经曰「佛告须菩提」至「生实相不」者,此答也。答意
者,虽复末世,必有信者,谓凡圣二人具足三德,于此深
义,决信不疑,即成如来不空说法也。答中,先遮无,后示
有。此遮无也。佛将说有以杜疑,先遮无以正问,故言莫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6a 页
作是说。

经曰「佛复告」至「法欲灭时」者,此示有也。示有中,
先示比信,后示證信。比信则依于戒福慧。又初明戒福,
举供诸佛;后明智慧,则说二空。良以福从田生,智由境
发。田中之上,莫胜如来;境界之深,岂过空理?是以举
佛胜田,彰福广大;明空境妙,显智幽微。比信六重:一信
时,二信德,三信依,四信体,五信因,六信果。此第一,信
时也。未来末世法欲灭时者,佛者,佛灭度后第五五百年
也。依《大集月藏经》,第一五百年,解脱得坚固;第二五
百年,禅定得坚固;第三五百年,智慧得坚固;第四五百
年,造塔寺得坚固;第五五百,斗诤坚固。若以正像皆千
年者,即第五五百年,经云:末世故。若正法只五百年者,
则第四五百年,经云:法欲灭时故。无著论曰:「正法欲灭
时者,谓修行渐灭时」也,则第四五百年。

经曰「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此第二,信德也。依无
著论云:「戒等三学」。与福德对,彼智慧并是福门,而两
说者,戒是止相,福修义,所以二说。持戒者,清禁自居,
防息三业;修福者,随事造修,备积众善。此二即比信之
德。无著论曰:「功德者,少欲等功德等为初,乃至三摩提
等,即福德也。智慧者,鉴照空有,令心无滞,即證信之德
也。」

经曰「于此修多罗章句」者,此第三,信依也。「修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7a 页
多罗」即此经也。「章」言大分,「句」论委细。前说不
住因为一章,后说无相果为一章。故云「章句」者,因中不
住色等之流,果中相即非相之类。依无著论:「修多罗句
说者,谓所有义。」则以所诠为说,能诠为句。

经曰「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者,此第四,信体也。信
行无住之深因,必招无相之妙果。又信法有实益,实有信
人。

经曰「佛复告」至「而种善根」者,此第五,明信因。两
重:一反释,二顺解。此初也,两重:一非少供诸佛,二少
种善根,树因久也。

经曰「佛复」至「种诸善根」者,此顺释也。一供事多
佛,二多种善根。明植福深。问:前信德中云持戒,今言
供佛者何?答:持戒清洁称可,圣心则为法供,此无违。

经曰「闻是」至「生净信」者,此第六,信果。信果有
三:一信微,二證重,三因诚。此初,信微也。显信少而福
多,故云「乃至一念」也。

经曰「须菩提」至「是诸众生」者,此第二,證重也。世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8a 页
亲论曰:彼持戒等人,诸佛如来非见果比知□…



□…□事此何为福德□…□正言殑伽,此翻为□
…□许河中沙数世界,一沙为一世界□…□

经曰「须菩提」至「何况其沙」者,第二□…□诸河是
□…□河尚无数,况乃其沙?

经曰「佛言」至「得福多不」者,此第三,问施也。一恒
之沙为第一多,一沙复为一河为第二多,诸恒之中复各有
沙,为第三多,诸沙之中一沙复为一界,为第四多。若
人施宝同于此□,所生之福,得为多不?

经曰「须菩提言甚多」至「得福甚多」者,此第四,答施
也。宝多福胜,故甚多也。

经曰「佛告须菩提」至「阿僧祇」者,此第五,比胜,正
明经胜用也。此明施宝虽多,但是有流而生福少;持经虽
少,能感菩提而生福多。此乃染净悬殊、升沉不类,故言
金刚般若经疏¶ 第 299a 页
胜前无量也。无著论名此一段为「摄取福德」也。

经曰「复次」至「如佛塔庙」者,此第六,释胜。明此经
之胜成,生福多也。五重:一明经力,能令物尊;二辨经
体,从真流出;三显经教,诸佛同说;四举经用,为灭惑本;
五论经福,诸善中胜。初能令物尊。四重:一令处尊,二
令人贵,三释人贵,四释处尊。此令处尊也。世亲论云:
「一者所说处,随何等说此经,令生尊重奇特相故。」无
著论名「等供养」。

经曰「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者,此第二,
令人贵也。世亲论云:「二者,能说人。随何等人能受持
及说,以尊重经论故。」何况者,一以无情况有情,谓以
地况人也;二□□况多,以一偈况尽受也。地无灵,说处
尚令尊重;人既有识,持者深须敬养也。世亲论云:「非七
宝等,随何处舍,随何人能舍,如是生敬重故。」案:舍
宝人处,不令人贵。故世亲论云:「此法门与一切诸佛如
来證法,作胜因故。」案:若不持说,不得菩提。由此义
故,处人尊贵也。

经曰「须菩提」至「希有之法」者,此第三,释人尊也。
是人者,即持经人也。得菩提果,名成最上,物不能并,故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0a 页
云第一。世间所无,名为希有。无著论名「难作」。

经曰「若是」至「似佛」者,此第四,释处尊也。「则为
有佛」者,一解,云经是正教法身,若持在心,是人身中即
有法身,此以持经之人为处。又解,则为有佛,即指持经
人为佛。佛本在世,自證此法,为人弘宣。若人受持此
经,随分取解,名为自觉;为人演说,则是觉他。障虽未
尽,亦得名佛。故经云:当知是人坐我坐处,即是如来也。
又有经之处,则为有佛,佛教不异经教也。圣既居中处可
尊□…□佛者,此明传经益也。既等如来故劝供养,宜作
佛□…□弟子者,即是菩萨,有佛显有,能说有□…□显
有,能受两圣居中,处可尊也。无著论名「起如来等
念」。□…□

经曰「尔时须菩提」至「云何奉持」者,此第二,明
此经体从□…□一双问,二双答,三双释。此双问也。
所以此中□…□虽复对佛演说,而未闻其名。既见有大
□…□愿欲。夫證真如者,得真般若,从真般若流□
…□流大悲,从大悲流化身,从化身流此经,故此法门□
…□流也。经真流故,持少福多;宝非真流,施多福少。
欲显此□…□情,初当何名,此经约文以求目,后我等云
何奉持约□…□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1a 页

经曰「佛告」至「波罗蜜」者,下双答。先答初问□…
□宣实,实之为名,本證实者,能流于名,寻名□…□之所
流还诠證实之智□…□中佛自答名金刚□…□


□…□罗蜜虽是世间法能□…□心。今言布施
及摄六度也。上来约有住断疑竟。

经曰「须菩提」至「应如是布施」者,此事二:约无住断
疑也。两重:一约外化,二约自行。外化两重:一约俗有
化□…□;二约真无住。此约俗有化也。疑云:若其无
住,为谁修行?若见众生可为,即名住者也。今明约俗,
可言有为,故言为利众生,应如是布施。案:若心存三事,
则利物有限;若能不见三事,方为大利也。

经曰「须菩提言」至「即非众生」者,此约真无住也。
众生相者,即众生□…□非众生相者,明其体空,色心
俱不可□…□无相即。答言:如来说一切众生即□…□
众生名非众生者,正显名空体既空□…□也。故世亲论
曰:「假名及三□,如来离彼相,诸佛无彼二,以见实
法故。」□明得二空外化耳。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2a 页

经曰「须菩提」至「不异语者」者,次约自行断疑。世
亲论曰:「此中有疑,于證果中无道,云何彼于果能作
因?」为断此疑者,云理中无教,云何藉教而能得理?
此疑从上,如来实见□今□…□不住,而能为因,此乃圣
者所知,非凡能测,但依教修也。欲显此行,可信可證,故
举四语以劝之。于中两意:一劝信,二防过。此□…□说
真智实语,说四谛,即人空,如实语说□…□事,此乃境有
四种,故语有四非。谓如来语□…□及小乘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以不虚□…□等,此何所显示,欲令信如来
故能忍。于中真语者,为显世谛相故,即苦谛。实语者,
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于中实语者,此行烦
恼,此行清净故。案:此二语则说世间染净,即集谛□…
□者,为第一义谛相故,即灭谛。不异语,为第一义谛。
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即道谛。案:此二语则说出世间
清净。

经曰「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者,
此防过也。前既□…□畏守言失道,为防彼故。所得法
者,即二空理,□…□不即理故。言无实教,必顺理故。
无妄语□…□喻兴道处无言,故舍船之譬作。无著
论□…□如言说性故执著。为遣此故,经言:须菩提,
如来正觉法及说□…□无实无妄。无实者,如言说,性非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3a 页
有故;无妄者,不如言说,自性有故。

经曰「须菩提」至「亦复如是」者,此第三,双约有住、
无住断疑。世亲论曰:「复有疑,若圣人以无为真如法得
名,彼真如一切时一切处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则
非不住。若一切时处实有真如,何故圣人可得,凡夫不
得?为断此疑,故说斯喻也。」无著论「显乏受□…□
对治」。两重:初一法喻。明有住,喻凡夫,即外凡也。
□…□以不定故,引入闇以况之。问曰:外凡本□…□一
以常在闇中,亦得言人。故经云:从闇入□…□次三,
对圣人,为出显凡为人依。无著论「为报行施,便著于事,
欲乐苦受中,不解出离。犹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后
一法喻,显无住,喻圣人。闇以譬惑,明即喻智,色喻真
如。若心有住,是有惑无智。若心无住,是有智无惑。真
虽不隔于惑智,其惑不灭,不可以證真。亦如色虽不隔于
明闇,其闇不灭,则眼不能见色。若如是,有智者得,
无智者不得,何关真如遍不遍也?于中皆初□…□前
文可知。后喻内如人有目者,世亲论□…□慧种子,
明有见体也。夜分已尽者,世□…□光明者,如能治法现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4a 页
前故。若如是,目譬□…□见种种色者,理事斯鉴,故
云见。无著论亦同此说。

经曰:「复次」至「读诵修行」者,从上初恒以来至明经
用。此下第三,次劝修行。两重:一劝修,二美业。劝修
四重:一教因,二示果,三举劣,四显胜。此教因也。于此
法门者,此修行处,即教道也。受持读诵者,修行事也。
世亲论云:「依彼名字,得成闻慧。此有三种:一受、二持、
三读诵。受持修行,依持法故。读诵修行,依闻慧
广。」□…□亦名闻慧,此则修行,为总受持。读诵□
…□读诵是思慧,修行是修慧。又复受是信□…□修慧。
又复受持等是智慧门,广说者是慈悲□…□慈悲则外
化。无著论说:「受者习诵故,持者不忘故。」论名一
段,为如来忆念。

经曰:「则为如来」至「功德聚」者,此示果也。知见如
前释。悉觉者,即分别后智,出眠梦之表故言觉。此明照
俗,前显證真,此乃将明修福之转胜故,先言得福之无边
也。无著论名「摄福德」。

经曰:「须菩提」至「以身布施」者,此举劣也。两重:
一舍身,二时大舍中,先舍,后结。前明舍身。直明持经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5a 页
有□…□慧成就。今明修行见理,三慧得成,以三□…□
校量也。世亲论云:「以事胜故」。案:即舍恒□…□即
百千万亿劫故。

经曰:「若复有人」至「为人广说」者,□…□不谤
者,即信也。直尔生信,犹胜舍身,况能持经,固难为喻
也。又不谤者,明信心胜;受持诵等,明智慧胜;广为人
说,明慈悲胜。

经曰:「须菩提」至「无边功德」者,此第二,美业。明
依此经而修,则三慧转胜,近除三障,当获二果。未成佛
以来,备受人天胜报,功业成办,多所饶益。欲修行之用,
以劝修行之心也。文中有九:一境界深、二依止大、三满
界种、四持正法、五难信闻、六处□…□障、八速證果、
九果报大。此境界深也。无□…□者,所诠之理深,
心口所不及,非凡小之境界也。□…□称量者,智慧波罗
蜜,上极虚空故,权衡不能准,不可称量也。□…□有等
及胜故,无边功德者,馀五波罗蜜,傍尽十方故,弘扬不能
测,无边功德也。世亲论曰:「非馀者,境界故。」

经曰:「此法门」至「最上乘者说」者,此明依止大。此
成前不可称义法门者,即此般若无相法门,运出三乘之
表,故曰大乘。过两障之外,故称最上。无著论云:「馀乘
不及,故最上;烦恼障智障净,故最胜。」又为三贤菩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6a 页
萨,通说法身,故曰大乘。说彼报身,故称最上。又为地
前人说,名为大乘。以发心故,为大地已去菩萨说故,
名为最上。以□…□有三:一者,下说四谛十二缘等,即
二乘;二者,上□…□上说,说三无性,即一乘。此经为发
后二乘者说□…□依大人说故。又此法门为大乘人
学所依处,故名依止大。又诸□…□故名依止。大乘
者,有五义:一者乘体,即真如佛性体,能出离故;二者乘
因,谓福慧二行,能引出真如性故;三者乘摄,谓一切众
生,皆可济度故;四者乘障,谓皮肉心三惑,是处所离故;
五者乘果,谓无上菩提,是乘所至,无过此故。

经曰:「若有人」至「无量功德聚」者,此有满界种也。
即三种佛性:一自性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
初即真如界,次是菩提心,后明六度行。案:初□…□
即名界,后二名种。此乃依真如界,发心行种故。今名
□…□无边无量之福,此与三性相应故。圆满界种□…
□悉知见者,此叹修行。不可思等者,别释无量等□
…□菩提者,此明持正法。正法即菩提,菩提名觉。觉有
四种:一应觉,谓二空真如,应须觉故。二正觉,无分别智
是觉体故。三觉分,谓度十地及道品等,是觉因故。四令
觉,谓十二部教,令得觉故。初是觉缘,二是觉体,三是觉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7a 页
因,四是用。若受持读诵此经,即持令觉。依正教修正
行,即摄持觉分。依正行生真智,即摄持正觉。依真智證
真如,是摄持应觉。摄持即荷担。问:菩提非色法,云何
名担?解云:非色故不同世担,□…□及广度众生,即二
处荷负,岂非担耶?世亲论□…□释弃担能担中立。
云「五阴粗重常恼,故名为担,如佛所说,何谓担?五
阴是担,诸阿罗汉,此担已除,以是故言弃担。能担者,是
佛法中二种功德担应担。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一切
诸漏尽,不悔解脱等诸功德,是名自利。信、戒、舍、定、
慧、等诸功德,能与他人,是名利他。复次,譬如大牛壮
力,能负重载,此诸阿罗汉亦如是。得无漏根力觉道,能
担佛法大事担。以是故名能担。」案:此经亦以自利、
利他以为荷担。菩提既以悲、智为体,即为二利。

经曰:「何以故」至「无有是处」者,此明难信闻。两
重:一未明小乘难,二显凡夫难。若乐小法者,即二乘人
□…□轮,无受大之机故。若有我见等即外道□…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8a 页

□…□此明净三障,谓惑业报。无著论「名灭罪
为人轻贱者立」,何以故?下释:持经之人,应可尊重,
何以为人轻贱故?答:意先世有,后报重罪。以此身上,
闻经持说,能转重业,现世轻受,未来苦报,因即不牵。非
谓持经,招此轻贱也。若尔,既有重罪,何得闻经?答:以
其先身罪福并造。既有罪故,应入恶道;以兼馀福,故
得闻经。若能深达,相应轻报亦尽□…□现受人轻为人
贱故,转报障先罪灭故□…□障。世亲论曰:「及远离诸
障故」。

经曰:□…□速證果。三重:一举劣,二彰胜,三
比胜。燃灯佛前者,谓□…□。燃灯之前,今引
长时供佛功德,与来世少时持经之善共相比较,显经力
胜,速證菩提。从始至末,四事供养,故无空过。此举劣
也。「若复有人」下,此举胜也。后末世者,谓佛灭之
后。别本云:于末世五十岁时,持经之善,胜供佛者何?
此有四义:一者,三世诸佛,以般若为母故;二者,供养诸
佛,多起人相故;三者,以但生福德□…□佛有限故。
今明持经发解,远离众相称□…□云法供养者,诸供中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09a 页
胜,持经之福多,事□…□世亲论云:「复能速證法
故」。今以事佛福为一分,持经福为百分,事佛一分
□及经福百中之一分。次以百中一分为千,亦不及中之
一分。后云□□故云乃至。

经曰:「须菩提」至「疑惑不信」者,此明得大报。两
重:一显因多,二明果大。无著论云:「此显示彼福体及果
不可测量故」。此因多也。我若具说者,世、出世报,皆
持经得者,可名具说。今但论出世,故名不具。所以但说
持经,得出世报者,恐凡小闻说世报□…□近果,远舍菩
提,永失本心,名为狂乱不信。即凡□…□

经曰:「须菩提」至「亦不可思议」者,此果大也。□…
□法门。果报者,即出世间十王三身之果。十王□…
□思三身大果,则体用大而难测。论曰:「成种种势力,得
大妙果报故。」上来第一,周明立菩萨行体竟。

经曰:「尔时须菩提」至「云何降伏其心」者,此下第
二,周断菩萨行障。先问,后答。此初问也。无著论云:
「何故复发起此初时问也?」论自释云:「将入證道菩
萨,自见得胜处,作是念:我如是住、修行、伏心,我灭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0a 页
度众生,为对此故,须菩提问。」世亲论曰:「何故前说
三种修行,今复重说,此有何胜?偈言: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此则障于心,违于不住道。」

经曰:「佛告须菩提」至「一切众生」者,此下答问。□
…□疑,此破障也。两意:初慈,后智。此慈也。一无边
慈,所及广远故,二无等慈,二乘不能行故,已如前释。此
第一慈也。经曰:「令入无馀涅槃界」者,此第二慈也。

经曰:「如是灭度」至「即非菩萨」者,此下明智。前明
毕竟智,即是常心;后明真实智,即不颠倒心。此初智也。
三意:一标前二心,明化俗有慈悲;二「而无」下明缘真有
智慧;三「何以故」下释意。

经曰:「何以故」至「□…□」者,此第二智。两意:
一难,二通。何以故者□…□生,犹如我身,何故复言
无我人等?若实无我□…□住修行等也。以此推之,似
当有我,而为菩萨,何故说云无我等故?故云何以。实无
有法,下通也。通意,始从种性,终尽法云。于内心中超
我心分别者,皆是障道。不以此心,名为菩萨,故曰实无。
即应难云:若起我心,非菩萨者,起何等心,名为菩萨?应
举住。答:通达无我、无我法者,名为菩萨。广如下说。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1a 页
案:此一段经文,即标上答「云何住」,经文亦应具有「修
行」、「降伏」,但义有文无,何故如是?夫心为行元□
…□其心必知有行,故略之耳。又复前文,但遣著末□…
□有过,故异于前,非烦重也。故世亲论曰:「若菩萨于自
身三种修行,生如是心,我住于菩萨大乘,我如是修
行,我如是降伏其心。菩萨生此分别,则障菩提行故。」无
著论中亦同此说。又存自者,不能忘观;存他者,不能忘
境。其欲自他两灭者,莫若境观双尽。是故如来标前无
度以尽境,引令无发以尽观。境尽故绝于所度,观尽故绝
于能度。所度绝则他我灭,能度绝则自我亡。二我之执
既除,障道之累自息。若如此,岂有一我名为菩萨而发心
乎?

经曰:「须菩提」至「三□…□」者,此第二断情疑。
两重:一约菩萨,二约如来。菩□…□二就化生,三依严
土。得记展转四重:一断有菩萨□…□三如来有得疑,四
断如来无得疑。有菩萨疑,四重:一问,二答,三述,四成。
此问也。疑意云:若今时菩萨是无,昔日亦应是无。
若昔有者,今亦应有。昔若无者,释迦菩萨不应依燃
灯以得道;今若无者,弥勒不应依释迦以受记。只可无自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2a 页
体神我菩萨,可无非色非心假名菩萨。为断此疑,故为斯
问。前说燃灯,今复重说,二文何别?案:前则疑法可取,
今则疑人能取,文虽大同,疑则不一。

经曰:「须菩提」至「□…□」,此答也。善吉既玄悟圣
旨,故答以无得;既无所取,故□…□得菩萨提者,此
有二义:一者,菩萨尔时犹在性地,□…□实證无生真理,
故言无得。二者,初地已去,得无生实證,不见一法是菩
提,而为智證,方得授记,故言无得。所以明此二者,此经
前后具说二种人故。又《佛藏》《华严》《发菩提心》等,
诸经中皆明供佛,以有所得故,佛不授记。末后遇燃灯
佛,方得授记,以无所得故。又《大品经》《名字》《集散》
《十无》《烧城喻》四品中,广明有菩萨无菩萨义,五阴、十
二入、十八界中无菩萨,三毒、十二因缘中无三世,六度、
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中无,
乃至善不善□…□常等诸观中亦无,如是一一法非菩萨,
诸法和□…□如是说即真说般若,如是观即是真行般若。
闻如是说不惊不畏,即住阿鞞跋致性中。后言即空离空,
无菩萨行般若;即般若离般若,无菩萨行般若;五阴、六度
乃至实际一一法中,无菩萨行般若;诸法和合中,亦无菩
萨行般若。如是所见,无法亦不可得,亦无有生,无有无,
于是法中,通达无疑。是名菩萨住无生法忍。五阴、假名
菩萨得是法故,名行般若。此是世俗故,说第一义中
□…□是无生菩萨得是法故,便得授记,发菩提心。论□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3a 页
…□无解、无相、无念、无取、无舍、无垢、无净,乃至空中
□…□名为空。若菩萨如是知阴、界、入性,即不取著,是
名法忍。菩萨以是忍,故得授记。忍如是等说,岂有一菩
萨体实不空,而得授记也?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至「得菩提」者,此述也。
美其言得,故署言如是。以燃灯时行非上故,不得授记。

经曰:「须菩提」至「释迦牟尼」者,此成其义也。二
意:一返释,二顺成。此反释也。授者,示其果;记者,定
其时。燃灯既遥,授以当来,明释迦未即成于囊日,故
□…□授记,燃灯行非上。后时者,授记后时方得佛也。
□…□得果也。此明有所得,故不记。

经曰:「以实」至「释迦牟尼」者,此□□也。正以
无所得心,悟无生忍,故燃灯记我得佛也。前有所得,行
非是上;今无所得,乃名为上。有得即地前,无得即地上
也。依《首楞严经》,授记有四:一不现前授记,二现前,三
发心,四无生忍。经但列四名,不配位地,而解者不同,就
位上下。不现前者,谓三贤菩萨,积行未远,虽未现證,宜
与授记。故现前者,谓初地菩萨,见解现前,而得授记。
发心者,二地已去,七地已还,发心修道,而得授记。
无生忍□…□法云悟无生忍时,而得授记。又解,不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4a 页
现前者,佛□…□去其不在会者,皆亦得佛也。现前者,
即在会,面与记也。发心者,或在外凡,或住三贤,或
在初地,当发心时,即得授记也。无生忍者,或在初地,或
在八地,而得记也。摩那婆者,此云无方行人,旧来相传,
译者亦云,仍重真谛,译为有意年少。如《因果经》
说,善慧仙人因五大梦,欲问普光佛,于其中路,住五百婆
罗门,论议得胜。彼五百各施一银钱,尽用买花,如经具
说。佛授善慧记已,犹见善慧□…□鹿皮衣,如来欲令舍
此服仪,即便化地以为淤泥□…□行而地浊深,心自念
言:云何乃令千辅轮足蹈此而□…□,以用布施,不足
淹泥,仍又解发,亦以覆之,如来即便蹈之而度。因记之
曰:汝后得佛,当于五浊恶世,度诸人天,不以为难,必如
我也。善慧即时解一切法空,得无生忍,身升虚空。说偈
赞佛讫,白普光佛言:我昔在山,得五奇梦:一者,梦卧大
海;二梦枕须弥山;三梦海中一切众生入我身肉;四梦手
执日;五梦手执月。愿为我说此梦之相。普光佛说:梦卧
大海者,汝身即时,在于生死大海之中。枕须弥□…
□,得般涅槃相。一切众生入身肉者,当于生死大海为□
…□处。手执日者,智慧光明,普照法界。手执月者,以
方便智,入于生死;以清凉法,化导众生,令离恼热。此梦
因缘,是汝将来成佛之相也。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5a 页

经曰:「何以故」至「即实真如」者,此第二,断无如来
疑。疑云:前举燃灯,明法不可取;今举燃灯,明人不可
得。若尔,本以菩萨修万行故,而得菩提,故名如来。今
既无菩萨得法,将非一向无如来故,故言「何以故」。此疑
意谓,行未满,果未圆,未成佛者是法身。为断此疑,即答
云:如来者,如来即实真如也。此明法身如来,真实不
倒,□…□不倒故如理,不同报佛,报佛修得。法佛性净
实者,非颠倒义。故真如者,不变异故。称理故不倒,
常故不变。此明人无别体,即以法为人,未證故名法,如
已證故名如来。名虽不同,其体一也。法既实有,即知如
来不无。无著论曰:「如清净故,名为如来;清净如,名为
真如。」

经曰:「须菩提」至「不实语」者,此第三,断如来有得
疑。先举疑,后正断。此举疑也。疑云:前无菩萨故,可
使无得菩提者,今既有如来,则如来自證菩提,疑不当理,
故不言实。

经曰:「须菩提」至「得菩提」者,此正断□…□语。
前说菩萨得菩提,彼为不实;今谓如来得菩提,此□…
□实无有法,佛得菩提也。菩提以真如为其体,真如者,
妙有妙无,非因非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难以觉观求,
不可以身心得,而谓如来。得之于色心,求之以觉观,此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6a 页
不实也。故言实无有法,佛得菩提。故《维摩经》云:菩提
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
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经曰:「须菩提」至「三菩提」者,第四,断如来无得疑。
四重:一标有得;二遣虚实;三示虚实;四譬虚实。此标
有得也。前明如来无所得,或谓如来一向不得菩提。为
断此疑,□…□来所得菩提。如来者,即报身如来;所得
菩提者,得报果也。世亲论云:「非实有为相故,报佛如来
非三相故。有为相者,谓五阴相。彼菩萨法,无色等相
故。」

经曰:「于是中不实、不妄语」者,此第二,遣虚实也。
疑云:前言有得非实,今言有得非虚,此何谓也?为断此
疑故,明报佛菩提,无世间虚妄等相可得,故不实;而有法
界净色可證,故不妄语。又彼法身如如,非世间虚妄等
相,故不实;即是菩提相,故不妄。故世亲论偈言:「彼即
非非人,以不虚妄故。」不妄语,若以言取,即□□实。
不实,即遣有相,中有谤;不妄,即遣无相,中无谤。

经曰:「是故如来」至「皆是佛法」者,此第三,示虚
实。初引说,后正示。此引说也。一切法者,谓真如法,
是一切诸佛所得法,一切法中如如为自体故。问:真如应
一,云何言一切?解云:如如非多法,故言一切。故论云: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7a 页
「彼法如来所證,故言一切诸佛法。」故此举所得,示不
妄语。

经曰:「须菩提」至「名一切法」者,此正示虚实也。然
真如是诸法之通体,诸法于如,有违有顺。顺则真持,违
则真离。所持,真处有;所离者,真处无。真处有者,是一
切法,亦名佛法;真处无者,虽是一切法,而非佛法。故
云:即非一切法。此则一切世□…□妄等法,非如如真实
法故,是名一切法者,即是如如真实法。故此举不得,示
不实也。故无著论云:「显一切法法如清净故,如者遍一
切法故。」

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者,此第四,譬
虚实也。先立,后答。此立也。前明大身,显报佛无取;
今辨大身,彰法身无相。大身虽同,而所显各异。故无著
论云:「为入證道故。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妙身大身,
如是等显示入證道时,得智慧故离慢。」论言:「云何
得智?有二种智:谓摄种性智及平等智。若得智已,得生
如来家,得决定绍佛种,此为摄种性智。此智已,能得妙
身。」论云:「平等智复有五种平等因缘:谓粗恶平等,
法无我平等,断相应平等,无希望心相应平等,一切菩萨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8a 页
證道平等。得此等故,得为大身,摄一切众生大身故。」
世亲论云:「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故论释大有二
义:「一者,遍一切处,故名大,此约法身;二者,功德大,故
名大,此约应身。」遍故名大,明真如为一切法通体;功
德大,明报身出遇世间、出世间。法身称妙,出二障之外;
报身名妙,契二空之理。与无著释殊,彼□…□得摄种姓
智,故妙;得平等智,故大。今言妙者,属报身;大者,约法
身。亦不乖前旨。

经曰:「须菩提言」至「说名大身」者,此答释也。说人
身妙大者,引佛所即说法身为人身也。则非大身者,非是
相报身。世亲论云:「无有诸相故,是名非身。大者,有真
如体,如是即名妙大身。」说名大身者,即是法身法也。
此名法身为所依,报身为能依。身者,依止义。法身依自
性身,报身依法身、化身。如《摄论》说。上来第一,约得
记断疑。

经曰:「佛言」至「非菩萨」者,次第二,约化生断疑。
无著论名「离慢」。经曰,證菩提者,是自行;度众生
者,是化他。昔无菩提,则无自行;今无菩萨,谁化众生
耶?两重:一标疑起问,二答释正断。初中复两:一就教
无总标,二约理无正问。前则无边慈,后则如实智。此总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19a 页
标也。「菩萨亦如是」者,上来就佛明法身菩提,对彼情
执,彰有虚实。自下还明菩萨行相,有是有非,与上法身
无异,故云亦如是。我当灭度众生,此是慢者,非实菩萨。
无著论云:「若菩萨有众生念,则不得妙身大身故。」

经曰:「佛言」至「名为菩萨不」者,此约理无□□也。
于五阴中,颇有实我,为菩萨不?

经曰:「须菩提言」至「名为菩萨」者,此答释正断也。
两意:一依理答无,二引说正断。此答无也。明阴、界、入
中,本来空寂,无有一法,岂得有我名为菩萨?

经曰:「是故」至「无寿者」者,此引说也。众生无故无
所度,主宰无故无能度,寿者无故无恒度。此三若寂,即
是人空。人既是空,何有菩萨而度众生?

经曰:「须菩提」至「是不名菩萨」者,次第三,约严土
断疑。疑曰:若无菩萨者,谁起心修行清净佛土,自他两
利耶?为断此疑,三重:一标疑,二正断,三示真。此
标疑也。

经曰:「何以故」至「是名庄严佛国土」者,此正断也。
上言庄严,显所严之土不可取;今说庄严,明能严之人不
可得。所严不可取,即显法空;能严不可得,即显人空。
人法既空,何有菩萨能严佛土乎?故世亲论曰:「不达真
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所以是
倒,由不达真法界故。若起此心,即是颠倒。非菩萨者,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0a 页
起何等心,名为菩萨?

经曰:「须菩提」至「真是菩萨菩萨」者,此示真也。□
…□二空,名真菩萨。成生自熟,严净佛土也。初无我
者,即人空;无我法者,即法空。菩萨菩萨者,显有二智:
一知世间智,知凡夫;二知出世间智,知圣人。以慈悲故,
不舍世间;以智慧故,不取流尽。如是二处不著,故重菩
萨菩萨,亦凡夫圣人二菩萨。凡即三贤,圣即十圣。故无
著论云:「为于彼二种无我中二种正觉故。」世亲论曰:
「此言摄世谛菩萨」,是故重说菩萨菩萨。上来约菩萨
断疑竟。

经曰:「须菩提」至「有佛眼」者,此第二,约如来断疑。
世亲论曰:「复有疑,前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
为菩萨,不见清净佛国土,何以故?以不见诸法名为佛
故。若如是,或谓诸佛如来不见诸法?」为断此疑,故说五
眼。无著论曰:「为见智净具足,故经说肉眼等。」又上
言不见者,但人法体空,无定性可见,非谓佛不能见。故
世亲论曰:「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
彼颠倒。」两重:一即果断疑,二可以三十二相下推因
断疑。即果三重:一约应身断疑,二约化身断疑,三约法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1a 页
身断疑。应身两重:一约智身,二约福身。智身三重:
一出体,二显用,三判境。此初,出体也。无著论曰:「为
见智净具足,故经言如来有肉眼不?」如是等肉眼,以人中
净眼为体,缘障肉色为境;天眼以天中净眼为体,缘障外
色为境,无著论曰「色摄」。慧眼以如理智为体,缘真谛为
境,无著论云「第一义谛摄」。法眼以如量智为体,缘俗谛
为境,无著论云「世谛摄」。佛眼以无功用智为体,缘一切
法为境,无著论云「一切种一切应知摄」。佛在人中生,
故有肉眼;常在三昧故有天眼;得不思议空智,故有慧眼;
随机说法,故有法眼;以一念相应慧知一切法,故有佛眼。
通局云何肉天二眼,凡圣通有?后之三眼,唯圣非凡?大
小者,前三,通大小乘;后二,大非小。若尔,小乘人得法
眼净,此云何通?解云:此乃见法生灭,远离我相名净,非
谓五眼中,善知根欲性,名为法眼也。因果者,前四,通因
果;后一,唯果。对治者,肉天二眼,对治皮惑;慧眼破肉
惑;法眼亦伏亦断心惑,如断初地,伏二地;佛眼清净,断
三惑尽。修、报者,肉眼唯报得,无著论云「法果」。天眼,
亦报亦修,无著论同得。馀三,修得。五眼中各二,一问
二答可知。

经曰:「佛言」至「如来悉知」者,此第二,显用也。展
转三意:初问答沙,次问答界,后正显用。前二可知。显
用中,无著论云:「为教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若干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2a 页
种心者,出所知也。谓摄心、乱心、垢心、净心,三毒四倒
等,条绪繁广,故以若干总之。广如《大品经.佛母品》说。
无著论云:「若干种者,谓染净也。」如来悉知者,正显
智用,如来智净,所以悉知。但心细难知,尚能尽知,况复
粗色也。

经曰:「何以故」至「是名为心住」者,此第三,判境也。
两重:一就境显倒,二即性名虚。此就境显也。何以故
者,众生心性,各各不同,何故如来以一心知?故如来说
诸心住者,明住六尘,皆为非心住者,远离四念处。故非
住,是名心住者。明住六尘者,是颠倒心故。又真谛解说
诸心住者,是三相心住。皆非心住者,有为诸法不停,故
非心住。是名为心住者,即是法性真实心住。即问:云何
知法性心是真实心住耶?解云:馀心有为虚妄三相,迁移
不得,名住法性;不动不变,故名心住也。

经曰:「何以故」至「未来心不可得」者,此即性相空
也。何以故者,何以得知诸心有住,皆非住故。即答云:
过去心已灭,空故不可得;未来心未有,空故不可得;现在
心虚妄分别,念念不住,即体是空,故不可得。无得以为
得,此为虚妄。然诸心虽妄,唯佛体妄,故能知之,心非倒
也。上来约智身断疑竟。

经曰:「须菩提」至「得福多不」者,次约福身断疑。故
无著论说:「福自在具足故。」三重:一问,二答,三述。
此问也。「疑云:若前心是倒,此心修福,为倒非倒。如真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3a 页
是倒,不应名善;如真非倒,何以依倒而生?为断斯疑,示
现心住虽倒,福德非倒。偈言:佛智慧根本故。」无相
之礼,能生佛智,故非倒也。又复此礼依智而起,故不倒
也。

经曰:「须菩提」至「甚多」者,此答也。若为报行施,
则心福俱倒;以不求思报,二俱非倒。故云:以是因缘得
福多。

经曰:「佛言」至「福德聚福德聚」者,此□…□是。
如是者,述也。「若福德有实」下,释。时众复疑:闻向福
德非倒,便谓前三千恒沙亦应非倒。为是故,佛即告善
吉,若福德有实,如来则不说福德聚福德聚。此明
若前福德即实我,上亦不应说二种福德。不可闻此福与
佛智为本,便谓前福亦实。若福德有实者,即有相。若五
度为般若所持而有相者,佛即不说为福德聚。以是无相,
故说为福德聚。初福德聚是有相,重福德聚是无相也。

经曰:「须菩提」至「见不」者,第二,次约化身断疑。
两重:一约化体,二约化用。此化体也。两重:一约八十
种好,二约三十二相。两章,各三:一问,二答,三释。寻
文可知。此问好也。世亲论曰:「复有疑,若诸佛以无为
法得名,云何诸佛成就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而名为佛」
也?案:此若佛是色,不应以真如为名;若佛非色,不应身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4a 页
有相好。为断此疑,故发斯问也。法身如来可以色身见
不?无著论云:「为好具足故」。

经曰:「须善提言」至「色身见」者,此悟化真之不一,
故答以不应也。此假异破一。

经曰:「何以故」至「具足色身」者,此释。何以故者,
明不应意。真身是体,化身是用,色身即非色身,以化入
真也。说名色身,不离法身。而有色身,从真起化也。此
乃体用相依,未曾相离也。不得见化谤真,闻真疑化也。

经曰:「佛言」至「说名诸相具足」者,此约三十二相断
疑。唯前三重可解也。无著论云:「为相身具足故」。

经曰:「佛言」至「有所说法耶」者,此约化用断疑。疑
曰:若如来具足色身,成就相好,不可得见,云何言如来说
法?为断此疑,两重:一断疑,二生信。断疑三重:一出
疑,二遮疑,三释疑。此出疑。汝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即
理离理,有名教可说耶?

经曰:「须菩提莫作是念」者,此遮疑也。汝勿谓如来
即理离理,有言说也。

经曰:「何以故」至「不能解我所说故」者,此释疑。何
故遮汝莫作是念故,故言何以故。理外无说,而谓有说,
此不解也。依执口言,则为谤也。

经曰:「何以故」至「是名说法」者,转释不解义。何故
不解?即言说法说法者故。初一说法即教,彼一说法即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5a 页
义故。世亲论曰:「一者所说法,二者所有义。」无法可
说者,推俗以入真,于法界外无法。为说所说,即第一义
空,无自性可得故。言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者,从体以起
用,谓从众清净法界流大悲,从大悲流化身,从化身流出
经也。

经曰:「尔时」至「生信心不」者,此生信也。前明有
信,信于因證果;今明生信,信于人法。世亲论曰:「复有
疑,若言诸佛说者,是无所说法,不离于法身,亦是其无
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为断此疑,善吉请问答
意,偈言:『所说说者深,非无能信者』。」此明有圣人,
能非凡夫也。两重:一问,二答。此问也。问中三意:一
人,二时,三于是法生信不?所以有此问者,前明法身,是
说者深;次明言教,所说复深。既二重并深,未来恶世众
生根钝,云何能信?广已如上约正教断疑中具说。

经曰:「佛言」至「非不众生」者,此答信也。先答,后
释。非众生者,信此经者,非凡夫众生,无著论云「第一义
故」。非不众生者,虽非虚妄凡夫众生,非不是因中圣人
众生也。无著论曰「世谛故」。

经曰:「何以故」至「是名众生」者,此释也。众生者,
凡夫,无信众生。又众生者,圣人,有信众生。如来说非
众生者,说非凡夫众生;是名众生者,是能信圣人众生也。

经曰:「佛言」至「三菩提耶」者,此第三,约法身断疑。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6a 页
疑曰:證果下者有上,證果上者无上。前说实无有法得菩
提,无上之名,因何而立?为断此疑,故为斯问。答:意明
菩萨有二种:一者法身,体非作法;二者报身,修善方有。
不可闻法身非修,便谓不须修道,道亦不可修得。于中三
重:一约法身果断疑,二约法身因断疑,三约法身业断疑。
出离真如为果,一切善法为因,解脱众生为业。约果四
重:一问,二答,三述,四释。此问也。汝等意谓如来法
身,要修道方得耶?彰体满也。

经曰:「须菩提言」至「三菩提」者,此答也。法身本
寂,何有可證能證也?无著论云:「此显示菩提自相故,菩
提解脱相故,彼中无微尘,许法有体,是故亦无可得,亦无
所有。应知。」

经曰:「佛言」至「三菩提」者,述也。诸法本寂,烦恼
性空,烦恼既空,有何可断?空即是灭,何须别證?此灭
即无上菩提也。

经曰:「复次」至「三菩提」者,此释也。三重:一体无
等,二净无等,三道无等。此体无等也。体即法界也。在
圣不高,居凡不下。众生成佛,亦不增不减,佛亦不灭。
故云:平等无有高下,释平等也。既云平等,故无上也。
此约性净,不增不减。无著论云:「无高下者,显示一切诸
佛第一义中寿命等无高下故。」

经曰:「以无众生」至「三菩提」者,此净无等也。以无
众生等故,因时自性清净,果时无垢清净。净既无等,即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7a 页
无上也。此明二空。无著论云:「显示菩提,于生死法平
等相故。」前未约性净释无上也。

经曰:「一切善法」至「菩提」者,此道无等,即方便净。
两意:一摄体,二显用。此摄体也。世亲论云:「又彼法有
无上方便,以一切善根满足故,说阿耨菩提。」无上方
便,即福智圆满,故云无上。无著论云:「显示菩提道
故」。以因无上,故得菩提。然菩提有四:一信乐出世,
即伏心菩提;二者见位,虽见如如,是出世初无分别智;三
者十地,受菩萨灌顶,位犹有馀后无分别智。此三种菩
提,犹有上下,不名无上。唯佛菩提,是出世后无分别
智,乃名无上。

经曰:「须菩提」至「是名善法」者,此显用也。善法
者,是出世善法。世亲论曰:「以无有漏法故,是故名为善
法。」说非善法者,非世间善法。世亲论云:「彼法无有
漏法,故名非善。」无著论云:「此安立第一义相故。」
是名善法者,结是出世善法也。世亲论曰:「以决定无漏
善法故。」此因既无等,故果无上也。

经曰:「须菩提」至「所不能及」者,次第二,约法身因
断疑。疑曰:若一切善法满足得菩提者,则所说教法,不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8a 页
能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说法是无记法故。云何以无
记因得菩提果?此是萨婆若多部所执,彼宗以名味句为
教法体,名等性是无记,故为此疑。若大乘宗出教体者,
《佛地论》说。为断此疑,明汝法是无记,而我法是记。
何者?正记即是发起善,本从真实生,末还显真实,所以
一切法宝胜无量珍宝也。于内三重:一举施,二持经,三
比胜。歌罗分者,此义翻为口胜。如析一毛为百分,一分
为歌罗。明持经功德,有大势力,唯取一歌罗分,亦胜施
福。优波尼沙陀者,此义翻为因胜。明持经功德,成无漏
因。布施善根,但成有漏因也。《中论》以四义释。世亲
论曰:「云何为胜?一者数胜,如经百分不及一等故;二者
力胜,如经不及一歌罗分故;三者无似胜者,此福德中,数
不相似,此福不可数故,如经所不能及故;四者因胜,因果
可不相似,此因果胜彼因果故,如经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
及一故。」

经曰:「须菩提」至「度众生耶」者,次第三,约法身业
断疑。世亲论云:「复有疑,若是法平等相无高下者,云何
如来名度众生?」为断此疑故,五重:一条疑,二遮止,
三出过,四显德,五释成。此初条疑。莫谓我为能度,他
为所度。无著论曰:「为安立第一义教授故,经言如来颇
作念等。」

经曰:「须菩提」至「如来度」者,此遮止也。佛及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29a 页
众生俱不离法界,故无能度、所度。又复己外无众生,故
无所度。众生外无己,故能度。今言度者,此乃依世俗故
说,非为胜义故。世亲论曰:「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不离于法界。」故此有二义:一以平等法
界,离自他增减相故;二以不出,如来虽度假名众生,不将
出法界之外。故云:实无有生,如来度者。《花严经》云:
不增众生界,不减众生界。此就法身真实,无增减也。
《大品》《小品》中皆说一切众生本来清净,假令诸佛于百
千劫,唱言众生,而无一实众生可得。以此验之,平等理
中,无众生异佛而相度也。故《诸法无行经》云:佛不得佛
道,亦不度众生,凡夫强分别,作佛度众生。是人于佛法,
则为甚大远。又若佛度众生,是则佛还度佛,法界还度法
界。以此而推,即法身上有此众生名字,非法界外有别可
度,故不增不减。经云:或覆法身,名为众生。无著说亦
同此说。

经曰:「佛言」至「寿者相」,此出过也。若佛起心,
谓法界之有五阴所成虚假众生而可度者,是则如来犹有
我执,岂名为佛?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作是念,我当
度众生,即著众生相,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住于身见
中。案:此即与凡同,故云则有我相。

经曰:「须菩提」至「以为有我」者,此显德也。如来说
我非我者,显佛说我随俗,故说而不取我,故曰即非。此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0a 页
乃圣与凡殊。毛道凡夫生者,以为有我者,婴愚凡夫,说
我取我,随言起著,故云以为有我,则凡与圣别也。毛道
凡夫者,此依梵,正言云婆罗必栗托仡(鱼乞反)那;婆罗,
此云愚;必粟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总言愚异
生,义译名凡夫。案:梵毛言缚罗,愚名婆罗,此译人之
失。言毛道,取依能断。经云:愚夫异生,罗什译经直云
凡夫。此乃不善梵音,讹于清浊,失在此耳。

经曰:「须菩提」至「是故言毛道凡夫生」者,此释成
也。生者,起也。凡夫起我,取生死法,故曰生者;不取随
顺法界圣人法,故说非生;「是故」下结凡夫起我,故曰凡
生。上来从五眼以来依果断疑竟。

经曰:「须菩提」至「得见如来不」者,此第二,推因断
疑。展转五重:一断执因比果疑;二断谤因无报疑;三断
迷常谤果疑;四断化真一异疑;五断动静相违疑。此初疑
也。先长行,后偈颂。长行五重:一问,二答,三述,四难,
五成。此问也。疑曰:前说如来不可以相知,若可以相
知,应可以福感。为断此疑,故问:汝可以同凡之伪相,观
异化之法身不?

经曰:「须菩提」至「得见如来」者,此答也。法身非色
比,智理不能知,不可以福能感相,便谓以相比法,此明相
非真也。

经曰:「佛言」至「见如来」者,此述也。善吉所谈理
当,所以再言如是也。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1a 页

经曰:「佛言」至「应是如来」者,此难也。若以相观法
身,则轮王应是佛。若观王不见佛,则都相非法身。故论
曰:「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来,诸佛唯法身,转轮王非
佛。」

经曰:「是故」至「得见如来」者,此结成。相报非法
身。

经曰:「尔时世尊」至「彼识不能知」者,此偈颂也。此
有四意:一为摄持妄失,前于长行散说已广,时众或散乱
遗妄,不忆次第,故以偈略说,令得忆持。二者前长行广
说为钝根者,令得解故;此偈略说,为利根者,摄多义故。
三者为显邪正方便,若邪方便,但约相观无相;若正方便,
约无相观无相。今令离邪修正故,说此两偈显邪非正也。
四为时众一闻之中,有钝根者,未得解了,如来慈悲,不辞
疲倦,故重为说也。此偈两重:初偈,明邪境邪观;后偈,
显正境正观。前中,初半行显邪境。邪境者,小乘明佛唯
约二种:一取色,谓相好身;二取声类,谓长时无间,闻不
重义。所以小乘具足色声为佛者,色对眼,声对耳。但受
化之徒,因见色闻声,次见圣道,故一切小乘,同执色声以
为真佛。若但色相无说,如轮王也;若但有说无相,如二
乘弟子,并是佛也。今大乘中,若以色声求佛,即成邪境,
良以法身,绝众相故。是人行邪道者,此句显邪行。是
人,即凡夫、二乘人,由约色声起见闻等,谓见如来,故是
邪行。何以故?法身如来是无分别智所證见故。不能见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2a 页
如来者,此句显邪得。若以见闻等行,不得无德,但得妄
境,不见法身,故云「不能见如来」也。

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者,下一偈,明正境正观。
此二句明正境。彼如来妙体即法身,此明真身境。诸佛
者,即应化二身,此明智悲境。法体不可见者,此句明正
观。法体非色,故不可以眼见也。又,不与四人共见,故
不可见。一、凡夫如生盲,故不见;二、二乘如始生婴儿,
不见日轮;三、空散乱菩萨,如翳眼人见色不明;四、深行
菩萨,如罗縠中,视见不明。了此四人,既不见故,即显如
来能见。若尔,何法能见?应云无分别智称境而见,彼识
不能知者,谓虚妄颠倒,六识不能知也。此显正得。识既
不知,何法能知?应答云:三无性观知。故世亲论曰:「唯
见色闻声,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识境故。」此
偈一句,释经两句,可知。

经曰:「须菩提」至「菩提」者,次第二,断谤因无报疑。
无著论曰:「若尔,如来虽不应以相具足见,应相具足为因
得菩提。」世亲论曰:「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
大菩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则失福德,及失果报。」
为断此疑,六重:一遮果无,二遮因灭,三量遮力,四出遮
因,五领遮理,六答遮义。此遮果无也。先问,次遮。此
问也。可以修成相好,成就得法身菩提也。「莫作是念」
者,此遮也。明法身菩提,定不为福相成就。故云莫作是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3a 页
念,而法身不无。此遮也。

经曰:「须菩提」至「断灭相」,此第二,遮因灭。先牒,
次遮,后释。此?失因。若言失因,即说断灭也。此下一
段经,依无著《般若论》云:「于心具足中,为不住生死涅槃
故。」经言:汝作念发行菩萨乘者,如是等。论云:「于
法不说断灭相者,谓如所住法而通达,不断生死影像法,
于涅槃自在,行利益众生事。」案:此由慈悲故,不断生
死;由智慧故,不舍涅槃。论云:「此中为遮一向寂静故,
显示不住涅槃。」案:此异二乘。论云:「若不住涅槃,
应受生死苦恼。为离此著故,乃至是故菩萨取福德
等。」案:此异凡夫。「莫作是念」者,此遮也。若说断
灭,则不成发心。「何以故」至「不说断灭相」者,此释也。
既发心故,则不说断灭也。然断不断义,凡有二种:一事,
二理。若就事者,则有能断智、所除障。智渐增,惑转减。
智增故,二障除;惑减故,三德备。若就理者,菩萨毕竟不
见生死、涅槃二相可得;若见生死可尽,涅槃可得,即断常
二见,岂中道正解?而对治中言断生死、得涅槃者,此尽
断无所断,得无所得。虽断非断,故断;虽得非无得,故
得。虽得非无得,故得在于无得,可无得以得之;虽断非
无断,故断在于无断,可无断而断之。是故,菩萨常知,于
二而无二也。今以明菩萨得无生忍,所修诸善,与法性相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4a 页
应,转更精胜,终成佛地,毕竟常住,不同小乘,舍灭身智。
故云:菩萨发心,不说断灭也。

经曰:「须菩提」至「所得福德」者,此第三,量遮力也。
向虽云福不断灭,而未知何时不断。今明菩萨得无生时,
功德不断,转更增广。无著论亦同此说。故引此喻,显转
胜不断也。「知一切法」者,有为无有流无流三性等法。
「无我」者,约分别性;「得无生」者,约依他性。又复无我
有二:谓无人我及无法我。约无识者,说人无我。何以
故?于外道所执二十种身见中,无有识者可得也。约三
无性,说法无我。何以故?三无性中,平等一味,无有一
法可为我也。无著论云:「如来于有为法,得自在故,无彼
生死法我,故名无我者。」无生者,约因果及自他皆不
成,故说无生。无著论曰:「非业烦恼力生故。」无生法
忍者,无生法,谓无生无灭、不断不常之法,是所修真如境
也。忍者,是能观之相名,或是般若,当体立名也。若小
乘说,但有法无人,唯忍于法,故名法忍。若大乘说,但以
真如为法,谓三无性,本来不生,是般若所缘,故名无生法
忍。忍者,即是忍受坚固,不可破坏。又忍有二:一为无
间道故说忍。何以故?智未起时,一切烦恼,熏习于心。
至智起时,能解烦恼。至得所对之惑不能间碍般若,所经
烦恼,虽复正对,亦不能间,故名般若为无间道。二为无
碍道,以其坚固,惑不能坏也。

经曰:「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取福德故」者,此第四,出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5a 页
遮因。前约不灭,以明得;今约不取,以明舍。以不取相
故,不感有为果报,所以胜前福也。无著论云:「显示不住
生死,若住生死,即受福聚。」

经曰:「须菩提」至「不取福德」者,此第五,领遮理也。
别本中,善吉问不受理。但领前也,问亦不妨。由菩萨不
取相故,则知不感有漏之果,故云不取也。无著论曰:「此
有何义?以世尊于馀处说,应受福聚故。」

经曰:「佛言」至「取福德」者,此第六,释遮义。受不
取者,菩萨知有二种无我,名之为受;而不著相,故言不
取。偈言:「是福德无报,如是受不取。」故是福诸即无
漏之福。若菩萨依菩提心,修福慧二行,及真如观,内外
贪爱,即便除灭。是故菩萨所修福德,无有执取。此无漏
业,不招报故,故言不取。世亲论曰:「无彼有漏报,是故
此福受而不取。」取者有三:一谓离菩提心,起诸善业;
二但修福德,不修智慧;三但修俗观,不修真观。由此
三义,故名为取。论云:「取者,彼福德得有漏果报,故彼
福德可呵,名之为取。」是故菩萨取福德者,结上受无
漏果报福也。无著论云:「以方便应受,而不应取。」

经曰:「须菩提」至「不解我所说义」者,此第三,断迷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6a 页
常谤果疑。一遮,二释遮。疑曰:若菩萨福德之因,不受
世间报者,云何如来有去、来、坐、卧同世威仪,为众生受
用?既四义三相递易更迁,此若名常,谁其无常?为断此
疑,若有人者,即凡小人也。约彼化身,而执法身有来去
等,而非常者,此不解我所说也。此明法身于三位不动,
一道前,二道中,三道后。今言去来者,即化身佛。故世
亲论曰:「去来化身佛,如来常不动,于是法界处,非一亦
非异。」案:常不动者,即法身也。无著论说:「行者,谓
去来;住者,馀威仪。」不解我说者,此有四种:一依不
了义经;二依言不依义;三以文字为胜不以义;四但得闻
慧,未得修慧。由此义故,不解所说。

经曰:「何以故」至「名如来」者,此释意也。更晓不解
之意,故云。何以故?如来者,即法身也。体是常住,无
生无灭,非三世摄。约现在,望过去不灭,故无所至去也;
约现在,望未来世不生,故无所从来也。有无损减故,无
所至去;无增益故,无所从来也。以如是法,如是智,故名
如来也。约此法说如,约此智名来。即境智无著,别变异
故名如来。

经曰:「须菩提」至「宁为多不」者,此第四,断化真一
异疑。疑曰:若应佛有去来,真佛不去来者,未知二佛为
一为异?若一,不应有去来等异;若异,未知供养应佛为
得福不?为断此疑,故前论云:「于是法界处,非一亦非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7a 页
异。」此明如来三界受生,或时一、异。今既惑尽,住佛
界中,法界平等,无有二相,故能證之。人亦无一、异,其
犹微尘,未碎则有彼此;既碎为末,则无方所。以况诸佛
烦恼尽时,无有一异。以无异故,供养应佛,其福无量。
世亲论曰:「世界作微尘,此喻示彼义,微尘碎为末,示现
烦恼尽。」于中三重:一破粗为细,二推有入无,三障
尽说益。前中复二:初问,次答。此问也。世界作尘,是
尘从界出,譬法身垂迹,则化从法生,此为多不?

经曰:「须菩提」至「甚多世尊」者,此答也。尘多遍
空,化周法界,故云甚多。

经曰:「何以故」至「是故佛说微尘众」者,此第二,推
有入无。两重:一破相结;二破粗重结。相结谓尘界,粗
重谓二见。相结两重:先破微尘,后破世界。微尘四重:
一徵,二释,三證,四结。何以故者,此徵也。若微尘碎
末,无有体者,何故答云甚多故?若是微尘众,实有等者,
释也。若实有别物是尘众者,佛应依其自体,立具自名。
不应依他微尘,而立众名。由众无异体,不可自立故。约
微尘而假立名,故言若复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也。
「何以故」等者,此證也。何以故者,何以得知微尘假说无
自体故。此有三义:一若离微尘无有别聚不成。二由邻
虚不成,就聚亦不成。邻虚不成就者,若一分为聚,则无
实邻虚,何以故?邻虚复由多物成故。三若具分聚,集成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8a 页
邻虚者,既无大物一切诸物,但唯守本,如邻虚大,无增长
义,以此义故,无有聚。无有聚故,亦无大千世界也。鞞
世师说邻虚是实是常,无有方分,此虽常无异,而为失不
殊,何者?如一时七尘共聚,如具是实,一分触耶?具分
触耶?若一分触,中间一尘,向外有六万之分,则如一分。
若具分尘触,则外边六尘,向内同为一体。有方之一分,
则是假。而如实同为一体,复不可积小,以成其高。用此
而推,则邻虚是假,故曰尘众,则如尘众,非实也。是名
者,结但假施设也。

经曰:「世尊」至「是故佛说三千大千世界」者,次破世
界。五重:一立虚,二破实,三转假,四入真,五推妄。此
立虚也。若离能成之尘,所成之界,微尘决非是实,故世
界亦假,同前可知。

经曰:「何以故」至「是一合相」者,此破实也。若尘界
并空,云何两说?故小乘执聚分是实,聚是假名,譬如己
指是实,权是假名。若今执界为有物,即界如微名,即与
界分之执同,故言是则一合相。若作此执,即同外道,为
有分执,亦名具分执。若界分不合,则是非实。

经曰:「如来说」至「佛说一合相」者,此转假也。合是
触义,若合是具分触,则世界量等邻虚;若合是一分触,则
世界终无别体。故一合亦非一合也。而名一合者,但假
施设也。又非一合相者,有三义:一所执之聚无所有,能
执亦不得成。二无物中,强生分别执以为有执,不当类,
是故非执。三是非理恶执。此三并是非执,故言非一合
也。是名一合相者,此为显真依正智。依正智者,分是实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39a 页
有,聚是假名有,故说一合相也。真正智者,名聚物三种
平等,实无所有,此一合相执与一合相同无所有,故说一
合相也。无著论曰:「此须菩提安立第一义谛故。」

经曰:「佛言」至「则是不可说」者,此入真也。此明尘
虽空,而不坏假名说诸法相,法界平等,非一非异,非有非
无,此乃證智所知,非言能述。故无著论曰:「世言说故
有,彼搏取第一义故,彼法不可说也。」

经曰:「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者,此推妄也。言说
者,凡情之妄取,依名起执,不依于义。故无著论:「彼小
儿凡夫如言说取,非第一义也。」

经曰:「何以故」至「为正语不」者,次破粗重结。先
举,次释。何以故者,举也。凡夫有著,可取尘界;如来无
取,何故亦说界及尘故?下释。先破人见,后破法见。人
见三重:一问,二答,三释。此问也。人法是境,见则是
心。境则遍计所执,见则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是无,依他
起性是虚。无则不可断灭,虚则不可灭无,显可灭义,故
为此问。有人谓佛先说有我,后得无我,为正语不?正语
有三:一依了教语,二顺道理语,三不生谤心语。若依此
三,名为正语。

经曰:「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者,此答也。若谓如来,
约有约无,说我见等,翻前三正,并非正语,故云不也。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0a 页

经曰:「何以故」至「寿者见」者,释也。先释,后结。
此释也。若外道约有起此四见,若二乘约无起此四见。
于二乘为障无见,于菩萨为障。今明我法本空,二见寂
灭,无断无證,实无所有。所见有无,既不成就;能见之
心,亦不得有。不同愚小,故曰即非。故无著论云:「此等
显示,如所不分别,外道说我,如来说为我见故,安置人无
我。」此释即非我见,是名我见等者,结不同愚小也。
明此四见,以有为性亦无,以无为性亦无。虽有无不同,
并皆非见,但随虚妄而说见也。世亲论曰:「见我即非见,
无实虚妄见」故。

经曰:「须菩提」至「不住法相」者,此破法我见非见
故。无著论云:「又为说有此我见故,置法无我。」先举
能对法,后明所破障。此举法也。「于一切法」者,总举。
无著论云:「显示于何法不分别。」「如是知者」,无著论
云:「此显示增上心故」;「如是见者」,「增上智故」;「是信
解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也。」论又解云:「若
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
三摩提故。胜解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故名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1a 页
胜解。」又释如是知者,谓世俗智。如是见者,谓出世智。
如是信者,谓约前二智出生世、出世定。俗智者,即学真
如方便得闻惠故。真智者,即契真如,无分别修惠智也。
世定即小乘九次第定,出世定即三空门也。又如是知者,
知境界得法无我尔炎地故。如是见者,通达人无我故。
如是信者,随顺法界故。如是不住法相者,无著论云:「此
正显示无分别故。」案:不著前三能对法,亦不取三相
也。又不住法相者,于人法二处无适住著故。故世亲论
曰:「此是微细障,见真如远离」也。

经曰:「何以故」至「是名法相」者,此破障也。何以故
者,何故如是不住法相故。又何以法相不得生起故。法
相法相者,谓真相俗相也。又地前地中所破相如是等,如
来说即非法相者,即世、出世法相,能取所取,实无所有,
不可言说,故非法相也。又世俗法,非出世法相。出世法
非世法相。馀如上说。

经曰:「须菩提」至「无量阿僧祇」者,此第三,明障尽。
说益四重:一量说力,二问说相,三答不取,四證不取。此
量说力也。谓明如来由化身显说功德无穷,故说譬格量。
于中有两:一明上人下功德,谓财施;二下人行上功德,谓
持说。此之二福,由法故有胜劣,不由人也。此是初门,
或约福慧二行,故言菩萨摩诃萨。或约二利,或约悲
智,名摩诃萨。前来明施,并有限量。今明无量,故显福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2a 页
胜也。胜有二义:一财多,二人胜。此明上人行七宝
施,故是下品功德。善男女等者,此是第二下人,于此《般
若经》持说一偈者,此上品功德。胜彼无量等者,正格量
也。此明下人行法,犹胜上人行于馀行,何况上人行此上
法,所得功德,故不可量也。此由法施无量、无尽、无漏故
胜。如上具释。

经曰:「云何为人演说」者,此问说相也。未知化佛说
法之时,为自显化身而说,为不显化身而说,此云何?若
显我是化身,则受化众生,于佛及所说法,即不生尊重心,
谓是幻化故,由不尊人故,不受正法。不受,则有大损也。

经曰:「须菩提而不名说」者,此答不说也。而不名我
是化身,为人说法也。由不显自身是化故,令众生于佛起
尊重心,受所说法。由尊人重法故,生无量功德也。论偈
曰:「诸佛说法时,不言是化身。」

经曰:「是名为说」者,此證不说,而不名说也。别本
云:如如不动。又由智,故说此经;由悲,故不言化。此说
及不显说,即是正说。故云:是名为说。又起众生尊重恭
敬心,由此二义,令众生得正行及恭敬行,故言:是名为说
也。此乃益常故,名为不动。论偈曰:「以不如是说,是故
彼说正」也。

经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者,此下第五,断动静相
违疑。先控引,后偈颂。此控引也。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3a 页

经曰:「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者,此偈颂也。世
亲论曰:「复有疑,若诸佛如来常为众生说法,云何言如来
入涅槃?」案:此则乖前说。何者?若入涅槃,则不说
法;若恒说法,则不入涅槃。为断此疑,故说此偈。论偈
曰:「非有为非离,诸如来涅槃,九种有为法,妙智正观
故。」此明诸佛涅槃,不在有为,不离有为。以智故,不
住有为;以悲故,不离有为。世亲论云:「何故诸佛示现世
间行,而不住有为法中耶?」案:有为法中,有九种无常
相,即是颠倒,是故不住。虽复在中,不为所染。论云:
「九种有为法,妙智正观故。」「一切有为法」者,此一句
统举诸法有三相迁者,皆名有为。则一切有为,不出九
种,如星等者,正出喻体。有为虽众,九种统之。何等为
九?即譬九法。

九喻者:一星,二翳,三灯,四幻,五露,六泡,七梦,八
电,九云。如经所列。九种法者:一见,二相,三识,四器,
五身,六受,七过去法,八现在法,九未来法。故世亲论
曰:「见相及于识,器身受用事,过去现在法,亦观未来
世。」即以九喻,对于九法,如其次第可知。依无著论:
「束此九法以为四种有为相:所谓自性相,著所住味相,随
顺过失相,随顺出离相。」前之三喻,各譬一法,是自性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4a 页
相,谓相尘识,各有自体故。次一约喻,显著所住味相,谓
器世间识所变作无体实故。次露、泡二喻,显随顺过失
相,谓无常苦恒逐故。后之三喻,显随顺出离相,谓二空
无分别智,离妄攀缘得出离故。故无著论云:「如是知三
世行转生已,则通达无我故。」

如星者,此喻诸见,亦六内入。世亲论曰:「譬如如星
宿,为日所映,有而不现。能见心净亦尔。」案:能见则
诸见。无著论云:「共相见识」也。法性常有,为见所
覆,有而不现。如星夜烛,日出便隐,诸见亦尔。虽覆法
性,智即生灭,故如星也。

翳者,世亲论曰:「如目有翳,则见毛轮等色。」非
有此喻能遍计心,实无人法,妄计人法。无著论云:「人法
我见如翳,应如是见,何以故?以取无我义故」,犹尘
也。世亲论喻,相即所见,外入但识变作,似而非实,妄说
为有,故如翳见,此喻所遍计。

灯者,喻六识,我爱为体。世亲论云:「依贪爱法住
故。」无著论说:「渴爱润取缘故。」炽然光依油炷新
灭,识亦如是,依爱而住,念念无常。

幻者,喻器。即器世间,无实为性,盛贮为用。世亲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5a 页
论云:「器世间种种差别,无一体实故。」案:此由众生
业幻故,见种种世界差别,随众生受用妄尽。即无著论
云:「味著颠倒境界故,彼如幻,应如是见。何以故?以颠
倒见故。」

露者,喻身,以根尘为体。世亲论说:「以少时住
故。」无著论云:「彼露譬喻者,显示相体无有,以随
顺无常故。」露但夜阴,见日便晞,身虽暂停,逢死必坏。

泡者,喻所受用事。世亲论云:「以受相因,三法不定
故。」案:因即是行。无著论云:「泡譬喻者,显示随顺
苦体以受,如泡故。若有受,皆是苦。生故,是苦苦;破灭
故,是坏苦;不相离故,是行苦。」

梦者,世亲论云:「又如梦,过去法亦如是,以唯念
故。」谓诸法已灭,非證智境。但为忆持所缘故,应观
如梦。梦中无有五识證知,若已觉时,意识复灭。但忆念
摄持,体无所有,以非有法故,譬之如梦。

电者,喻现在法。论曰:「又如电,现在法亦如是,刹
那不住故。」譬如电光,缘聚所作,不由功用,念念自
灭,现法亦尔。虽是有法,由功用起,不由功用,自然消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6a 页
灭,以无恒随,非安心处,故喻之如电。

云者,喻未来法。世亲论曰:「又如云,未来法亦如
是。以于子时,阿赖耶识与一切法为种子根本故。」此
明无始时也。故《摄论》曰:此界无始时,一切法依止等
故。谓未来果报,从种子生,阿赖耶识生故。未来果时,
但名种子,遍满本识,应观如云在空,满空而未有雨,已
竟,云即散灭。若果报起,种子便谢。故未来法约果未
有,故无所有,如云时未雨也。故以譬云。上来偈竟。

世亲论曰:「观此九种,得何功德?成就何智?论
偈云:观相及受用,观于三世事,于有为法中,得无垢
自在。」论释有三:一观有为法,以观见相识,即前三
法见,谓清净识。相是色阴,识是识阴,此三是因。见者,
依识缘相,故起生死。所以此三是因也。二者,观受用即
是果,果是生死。生死有三:一受用处,谓器世界;二能受
用,即是身;三所受用,即苦乐。舍此三是果,即中间三
法。三者,观有为行,以何等法,三世转差别故。即前因
果不离三世,谓由过去无、明行二因,感现在五果,复由现
在三因,感未来生、老死二果。此即十二因缘。如别具
述。观此因果等三,即是三解脱门观;若见此九种无人无
金刚般若经疏¶ 第 347a 页
法,即空解脱门;观此九种皆空,离于十相,即无相解脱
门;若见此空及无相,由此九法成故,即知此九法不可愿
求,即无愿解脱门。观前二,是真观;观无愿,是俗观。约
空、无相二观,故起般若;约无愿观,起大悲。若但起般
若,不起大悲,即同二乘;若但起大悲,不起般若,即同凡
夫。若依般若,约俗行者,此行不起菩萨垢,由了别有为
过失故,谓忘三事而行俗行故。若约俗行真行者,亦不生
菩萨垢,由不怖畏涅槃故。何以故?能了别涅槃功德
故。若并行真、俗二行,菩萨于生、死涅槃,得无碍自在,
谓无住处涅槃。此并行异前,依真行俗,依俗行真者,谓
并行自利利他,即八地方成,初地菩萨犹未能恒尔也。如
来得此九观,所以不动。上来广明经体彰即坐之益竟。

经曰:「佛说」至「信受奉行」者,此下大文第三,流通
也。列众多少,已如上释,不复重论。两圣对扬,四部蒙
益。是故心喜而身跃,信受以流通也。若向前述者,信则
序分,依禀圣言故;受则正宗,奉持所说故;奉行则流通,
津遐代故。

金刚般若疏卷下


〔录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