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十六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a 页 WYG0352-04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己亥尽五日癸卯
十二月一日己亥朔赵樽克蔡州赵樽屯于麻城也被
命依前驻军蔡州会鄂州都统吴拱荆南都统李道进
取中原初樽离蔡州日留李询为知州而伪刺史萧楙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b 页 WYG0352-0452b.png
德入蔡州询遁去樽取新息县拱与道之信息皆不通
金人游骑日相望樽谓若驻军以待二都统甚善然旷
日持久非兵家必胜之道万一金人增兵虽欲复取蔡
州必难不如长驱而入之率兵疾趋迫城下楙德闻樽
至披城为寨相拒两日不出战己亥夜漏未尽樽将士
潜师入城楙德遂遁樽既再得城与众将议曰蔡州形
势之地敌所必争且陷伪久无楼橹雉堞荒榛如堤岸
萧楙德弃之去者知其不可守也今吾众不过曰朝廷
卷二百四十六 第 2a 页 WYG0352-0452c.png
有命使守之金人必再谋攻我在我者宜有以待之于
是稍加修治樽遂以复李询依旧为知州 知通州崔
邦弼降官放罢知通州崔邦弼闻金人陷秦州劫掠罄
尽又欲弃城遁去恐百姓不从己亥夜二更后遣人入
城内外纵火三十馀处乘諠闹出城渡江往福山通判
赵不悔已先期而遁料角统领官盛佺所统人随邦弼
出城因而溃去先是提举茶盐司得朝旨存留海门净
海两县船为料角探望及搬运钱粮而邦弼不悔占留
卷二百四十六 第 2b 页 WYG0352-0452d.png
装载宅库兵吏家属后为提举王班暗发邦弼不悔各
降两官放罢时邦弼已致仕盛佺亦降两官 吴拱等
收复邓州新除湖北京西北路招讨使吴拱荆南驻劄
御道诸军都统制李道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郝
最黄旗走报遣发将官刘革等十二月一日到邓州新
野镇地名龙鼻劫金兵寨栅杀死金兵弃头不砍其帅
投寨退走入邓州至十二月六日敌众弃城逃遁收复
邓州了当革等统押军马会合忠义首领孙显等粘踪
卷二百四十六 第 3a 页 WYG0352-0453a.png
追袭外委是胜捷
二日庚子得金国公牒报班师通好是日金国牒云大
金国都督府牒南宋镇江府正隆无道独意起兵以致
废殒别立新主正议班师依旧通好边上知此报御营
修卫使太傅和议郡王杨存忠侍卫马军御前诸军都
统制成闵中书舍人督视江淮荆襄参议军事虞允文
总领淮东军马钱粮朱夏卿刘奉以闻既而北垒亦具
亮之死状来求和 金国移牒三省枢密院大金大都
卷二百四十六 第 3b 页 WYG0352-0453b.png
督府牒宋国三省枢密院国朝自太祖皇帝创业开基
奄有天下迄今四十馀年其间讲信修睦兵革寝息百
姓安业不意正隆失德师出无名使两国生灵皆被涂
炭今奉新天子明诏已从废殒大臣将帅方议班师赴
阙各宜戢兵以修旧好须议移牒具如前事须牒宋国
之三省枢密院照验大定元年十一月三十日牒银青
荣禄大夫左领军督监开国公富察龙虎卫上将军右
领军都监图克坦右领军监军崇进左领军监潘国公图
卷二百四十六 第 4a 页 WYG0352-0453c.png
克坦仪同三司右领军副都督亟国公银青荣禄大夫右
领军大都督开国公太保左领军大都督齐国公 都
督府回金国牒牒云今月一日承来牒照验废殒事除
已缴奏外须议移文牒请照会绍兴三十一年一日侍
卫马步御前诸军都统制成闵御营宿卫使太傅和义
郡王杨存忠大夫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叶义问
 晁公忞败盟记曰是时行都府视江淮荆襄军马而
云督视诸路者以金人称大都督来议和故我不可示
卷二百四十六 第 4b 页 WYG0352-0453d.png
之以弱也
三日辛丑督府发捷旗到行在帝曰金亮既灭馀皆南
北之民驱迫而来彼复何罪令即日袭逐固可使只轮
不反然多杀何为但檄诸将迤逦进师会合京畿收复
故疆抚定吾民足矣 召虞允文赴行在允文既至入
见上殿慰劳有加允文奏曰此庙社神灵陛下英断将
士用命臣何力焉上嘉赏再三有旨论功行赏张振时
俊王琪盛新戴皋以功烈显著人转三官其将士亦以
卷二百四十六 第 5a 页 WYG0352-0454a.png
次推恩允文奏曰昨来采石事势危急臣于振等行阵
间许以重赏振等效死力战以三官恐未足酬其劳乞
回臣在身官职推赏振等上曰向江上得诸校致力其
功岂可忘寻改张振等正任承宣使观察使虞允文王
继论奏车驾进发而敌尚有在淮东西者今当督淮上
之兵断敌之归路发镇江建康之兵为掩袭之举可无
噍类上深然之命淮上措置而诸军已先过江 御制
完颜亮画赞金主曰亮独夫自大弑君杀母败盟犯寨
卷二百四十六 第 5b 页 WYG0352-0454b.png
残虐两国屡迁必败皇天降罚为无道戒
四日壬寅成闵收复杨州 禁止州郡科敛献纳之弊
臣寮上言窃以国家不得已而用兵调度费固不赀
陛下爱惜民力不忍一毫取之于民尽出内帑以佐国
用恩至渥也昨因臣僚援卜式故事乞风州富民使得
输财以助边困可其请而行之今州县长吏不务体此
乃科敛五等人户或以物力高下或计田亩多寡出作
本州献纳以为己功是岂知朝廷之意哉此风不止为
卷二百四十六 第 6a 页 WYG0352-0454c.png
扰未已臣愚欲望圣慈特赐宥旨如诸路州军欲助军
兴者不得辄科于民若上户自献助具以名闻当议推
赏以示旌劝使富者锐于乐输贫者免于横敛则天下
幸甚从之 边臣贺表表曰金人背盟方恣行于兵革
皇天震怒俾极就于诛夷宗社增休迩遐多庆(中/贺)窃以
朔方之患古今所同唯其空国而来必有涂炭之败然
淝水之战才快斩于苻融而澶渊之师乃独歼于达兰
至独夫之遭戮实旷古之罕闻恭惟皇帝陛下德备圣
卷二百四十六 第 6b 页 WYG0352-0454d.png
神资全勇智本大国而事小国盖自下以兼容体至仁
而伐不仁果何忧于弗克岂期跋扈敢肆凭陵悉驱番
汉之民入挠江淮之地毒流南北愤激人神爰假手于
群凶用倒戈于元恶风驱电扫行净洗于边尘地阔天
开期尽还于禹迹遂使车书之混一讫兴礼乐于升平
臣等猥守藩条豫闻边事方敌尚在曷胜臣子之忧今
王载宁永同天下之喜 赐新复州军赦尚书省牒刑
部门下朕以凉薄之资履艰难之运披图慨叹念未清
卷二百四十六 第 7a 页 WYG0352-0455a.png
九县之夷瞻仰焦劳讵敢忘一食之顷然而诚不足以
孚强敌德不足以保遗黎致承平之故区寖隔绝于异
域列圣之境未复两宫之狩莫回恨抱终天悲缠率土
痛心疾首陨涕汗颜兹金亮之干诛幸上天之悔祸爰
整濯征之旅往扬耆定之功群豪唱义以云从列郡闻
风而向应扶杖而须德化率多羸老之馀箪食以迎王
师复喜威仪之见遂日辟于百里曾不烦于一兵元恶
就屠馀党悉溃愿贾将率之馀勇尽还祖宗之旧疆重念
卷二百四十六 第 7b 页 WYG0352-0455b.png
中原之区久沦朔方之俗坠衣冠于涂炭变礼义于沦
湑头颅莫保于淫刑闾里悉空于重敛矧用胁从之暴
岂无诖误之人宜推存宥之恩诞布惟新之令可大赦
新复州军并限赦书到日以前罪人无轻重已发觉未
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祖宗皇
后陵寝自经隔绝久失展省本路招讨使到日同本处
官吏躬亲前去朝谒如法修举务在严洁以称朕孝思
追慕之意渊圣皇帝梓官及天眷尚在沙漠抱恨无穷
卷二百四十六 第 8a 页 WYG0352-0455c.png
若中原与诸国人能津致扶护来归者赐银绢五万疋
两如愿补授官资竟与推恩勘会白沟河忻代等处一
带系本朝旧界仰诸路招讨使统率大军到日不得越
境于戏天开地辟允臻恢复之期云施雨行式慰来苏
之望尚赖迩遐之众咸怀忠义之诚共集大勋永清四
海 林栗上宰相剳子允进军恢复剳子曰某昨日获
见敌中关牒退而深念金人于我有不戴天不反兵之
仇今又渝盟称兵践蹂两淮荼毒生灵暴骸满野潜师
卷二百四十六 第 8b 页 WYG0352-0455d.png
海道视我为机上之肉凭凌颠蹶亘古未闻祸极凶殚
自贻屠裂揆之常理其众若不投身归命便宜奔溃逃
归今乃按兵江壖议立新主从容移檄令我戢兵以愚
观之其说有二一者诸将玩兵之罪二者同乘舟遇风
之势何谓诸将玩兵之罪两军相持唯伺间隙设其国
中内乱千里之外势犹可乘今相距一江而彼有弑逆
之衅仓惶颠沛之间纵兵掩击殄其渠魁然后可以谢
两淮无辜之民洗国家积年之愤今淹留累日顾望不
卷二百四十六 第 9a 页 WYG0352-0456a.png
前使之成谋复来修好是将愚弄本朝犹以故吾待我
边臣见此文书又非降款为其受纳已堕计中传送朝
廷意将何待欲辞玩兵之罪其受纳已无可解何谓同
舟遇风之势亮之凶虐家怨亲离欲与俱忘固非一旅
然预谋弑逆不过数人覆手相残势当未已若去国未远
旦夕可归纵加刑诛岂能禁遏今已深入吾地结为死
仇京东河北山西陜右皆吾旧民久怀响应闻亮之死
已倒戈所未下者特其帅长尚有未真之人势亦不能
卷二百四十六 第 9b 页 WYG0352-0456b.png
久立则亮之馀众退无所归虽欲来降惧不免死苟相
推奉以冀生全共为文移缓我师旅万一其计得行是
一亮死一亮生也死亮凶残人所同弃生亮方急与人
同居为吾之患不又多乎此则同舟遇风势当然也详
其关牒尚有两名不书则其中同恶亦未监定经此数
日或走或降变故万端难以预度但在朝廷所以应之
如何耳辟如观奕遇其败势不能进攻两眼既成还须
自救利害之形岂不相远昔赤眉偶入长安所过残贼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0352-0456c.png
邓禹西讨久不进师光武敕之曰司徒尧也亡贼桀也
长安吏民遑遑无所依归宜以进讨禹犹执前意遂致
挫衄帝乃敕之曰赤眉无谷当自来东吾折箠笞之非
诸将忧也乃遣侯进屯新安耿弇屯宜阳敕曰贼若东
走可遣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遣新安兵会宜阳
及闻冯异渑池之捷帝乃自幸宜阳盛兵以邀其走路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乞降曰盆子将百万兵降陛下何
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及降帝令县厨赐食十馀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0352-0456d.png
万人皆得饱饫而已岂复有他望哉愚谓今日待敌人
计当出此宜敕诸将进军临之别遣重兵分出泗亳颖
寿规取汴京截其归路勿与之战使之前无所进退无
所归然后开以生还之路示以再生之信诸军但以受
纳降款若只是通好文字不得收接仍赐敌人军前诏
曰本朝至仁兼爱南北完颜亮称兵背约自取灭亡汝
等久苦暴居不保朝夕出于迫急实行天诛令穷困无
归朕岂忍杀已敕所在军府受汝投降诏到宜悉解甲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0352-0457a.png
放兵自诣军门降首各给本贯公凭听汝归业若其中
尚敢拒命听相捕斩前来依格支给赏赐如系金国契
丹渤海诸国人并令有司护送出境元有官资者量高
下授与职任不愿任者亦听从便若更猜疑理无容贷
诸军尅日会合屠剿朕虽赦汝恐无及矣昔汉光武受
铜马之降亲行其营以安反侧朕今自往为汝涵覆勿
复有疑我专为仁彼专为暴孟子有言率其子弟攻其
父母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0352-0457b.png
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今日之事又何疑焉
若失此时纵其北渡是禄山薨而庆绪兴思明弑而朝
义立中原涂炭不知何时而已也愚者千虑不胜拳拳
唯庙堂诸公垂听而择其中幸甚幸甚
五日癸卯诏戒饬群臣诏曰朕以逆亮渝盟侵犯王略
肆颁诏旨躬往视师久已戒严属兹进发凡远迩股肱
之郡小大文武之臣宜体朕心各惕尔职毋纵奸宄毋
虐善良无事征求无扰狱市内则辑宁于封部外则式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0352-0457c.png
遏于边疆共济大勋永底丕乂 成闵自镇江府渡江
追袭 遗史曰先是成闵在京西承金字牌令策应建
康成闵喜于得归兼程疾驰士卒冒大雨粮食不时多
死于道路湖北转运司以舟船载钱粮马料差汉阳军
监酒务杨某随军而军人自张家渡渡江遵陆皆不及
支初闵自行在率军马戍京西湖北也沿路犒设之物
不可胜计尽以归已不散士卒及回至镇江也有军中
子弟号康保义者因酒后曾显言于市中或告闵闵遣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0352-0457d.png
人捕康保义至即命斩之完颜亮之死也闵大军犹在
镇江不渡又七日乃渡驻于杨子桥之枢密行府闵遣
使臣李彪探伺金人回军动静闵令彪速回报枢密行
府曰成闵大军在杨子桥相持来日当大战矣彪不听
且曰必当到扬州城下探其动息方敢回闵力止之是
时金人已取天长路归闵之意欲作大战虚张其功绩
耳路人喧传金人已归扬州空虚故闵之诈不行乃以
马军司兵追袭李捧亦以神勇军追袭然不敢与金人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0352-0458a.png
相近是时泗州已被夏侯焚烧弃城而南故金人先遣
千户至泗州拆民居为三浮桥顷刻而成翌日军到皆
下马乘桥而过马不卸鞍皆涉淮而渡望之如云既渡
绝闵军到盱眙排列于淮之南岸声喏之金人笑曰传
语成太尉有劳相送金人在泗州住七日有三百人长
者一人告千户曰三百人各有归心不可弹压奈何千
户曰郎主虽死岂无王法千户之弟曰兄言失矣郎主
且死兄何不只在扬州而须北归邪彼各有父母妻子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0352-0458b.png
人心难留岂可以强绳之兄以为然三百人皆上马即
时驰去由是西城之兵皆上马争门驰出不可遏俄而
夹城人亦去成闵知金人尽去也乃列兵于淮之南岸
鸣金鼓教兵示耀武而还闻之者莫不大笑是时龟山
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往往是京东河北科配民
户令赴浙西州军送纳者犹有布袋盛贮者各题写起
发州县及平江府秀州诸处送纳官军粮送不继赖以
给军而统制将官归已者亦多矣成闵之众多福建江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0352-0458c.png
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差随
军转运使韩彦直为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淮北泗宿州
招讨使司随军转运副使袭涛为浙东西路通泰海州
沿淮制置京东东路招讨使随军转运使司向军权京
畿河北西路招讨使司随军转运判官吕擢兼京西北
路招讨使司随军转运判官
 
 
卷二百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0352-0458d.png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