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十二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352-041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二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国史院编修官员兴宗采石战胜录曰完颜亮及其国兵前
来南牧其身先出汝州(京西/道)示欲出襄汉上流(缺/)朝廷果从
三司发精兵五万人合荆鄂之兵凡三十二万(缺/)先是虞侯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352-0419d.png
作天官属上殿先论敌欲南牧之计必五道为出蜀口欲出
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之计沮汝非用骑之地他日正兵必
出淮西奇兵出海道(庚辰耳/木子是)是年冬奉使又明年一月回其
年敌必南牧盖已授甲造船必为南渡之计申言前论疏之
语上曰记得卿此言极是是年五月十九日金使上殿有
奏言欲得两淮之地欲得将相大臣朝廷骇愕议所以发兵
是时金主以兵驻汝阳(汝/州)以避暑为名诈示渡汉江从上流
以窥吴会朝廷发成闵领近卫五万人来戍襄汉上出金使
卷二百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352-0420a.png
悖语令宰相就都堂命侍从台谏论所以备敌之策时
宰相宣上语云今日更不问和与守直问战当如何庙
论欲遣成闵往遣禁卫兵禦襄汉上流虞侯云不须得
发兵如此之多敌必从上流下恐发禁卫想兵益少朝
廷内虚异时无兵可为两淮之用兵行未几旬日得报
金主回汴虞侯曰金主已去留五千人殿后兵(五万/众)
止江池之间欲留此为用若上流兵胜日江鄂间应援
淮西是时无人为之助其说卒不用至九月间敌以五
卷二百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352-0420b.png
万众兵出淮东刘锜拒之于楚州青江口金主自提重
兵号五十万精甲自寿春(寿/州)渡淮王权拒之二将不敢
战望风奔遁敌才与南兵相接王权退自安丰(属庐/州)
合淝又退至拓皋而中军已退至濡须(和州入/江口)虞侯见
事急知二将必退回遂率四五侍从又同白宰相说王
权退师已临江口必败国是诸公云非敢退所以导敌
深入当其冲令邵宏渊出其右李显忠出其左夹攻之
虞侯率四五侍从辨其不然此权必为走计时朱杨犹
卷二百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352-0420c.png
不以为然(倬/椿)明日得报权果渡江朝廷震骇(十七日白/宰相十八)
(日王/权申)十九日上命叶枢密(义/问)督视江淮军马同命虞侯
参谋军事二十一日陛辞上慰劳甚渥云卿本词臣不
当遣以卿谙军事故也二十二日出临安是日得报刘
锜兵走至瓜洲尽弃淮东之地敌追驰至皂荚林(瓜洲/之前)
锜之副将员琦小捷乃托病过江十一月初四日锜兵
大败于瓜洲(刘汜/之役)江淮之间民皆奔走是时金主以重
兵临采石已数日知建康张焘屡遣官来催督府措置
卷二百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352-0420d.png
虞侯与叶枢密六日到建康是夜被旨罢王权以李显
忠代之督府诈以檄召权来议事夜遣侯持檄池州唤
李显忠分付人马令会于采石盖权兵来采石未定初
七日发建康初八日早去采石馀路十五里闻鼓声振
野问道傍人云是金主临江昨刑白黑马各一祭天取
今日过江虞侯见道傍茶房酒店官军閒坐虞侯呼之
其说与道傍人言合虞侯又问云既是金主过江因甚
却在这里众军皆言王权使在淮西每日只打锣未尝
卷二百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352-0421a.png
得接战我辈皆是马军却使我弃马步走过江如今已
无马我辈不会走厮杀随行官吏多欲回虞侯云须要
去江上看兵势盖上遣我来当进不当退有进言者云
事败至此舍人与一担担何也虞侯不听虞侯至采石
诸将皆无战意公方会合诸将士诘之曰我闻王节使
淮西每日打锣不打鼓终日如此虞侯慰劳曰权不战
教汝辈不成事今汝辈半死半活至此不易众皆唯唯
然王权已罢兵权管你辈不得我是朝廷官家差我担
卷二百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352-0421b.png
银犒设你门今日节度观察至副校尉官皆担来你辈
食官禄官养汝辈三十年不知能戮力一战否众曰我
们也要战但无人主此事虞侯与说我今日只办两眼
随你们成得功大与你填大底官诰立得功小填小底
官诰若死于此则当同死于此若你们走我亦随你去
你们道走去任去我便去见官人说某人统制以下某
人肯杀某人不肯杀诸军大欢曰今日有分付大家去
厮杀于是方布阵摆戈船是时江北敌兵甚众极目四
卷二百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352-0421c.png
望上下流二三十里不绝鼓声振地虞侯即马至岸口
见北岸一高台台上有大红绣旗黄旗各二左右中立
有大红盖有一人服金甲披大床上坐其上众云此金
主也兵号四十万马数倍之虞侯遂与诸将议与统制
官张振王琪戴皋时俊盛新列马军步军为阵静以待
之分戈船为五以其二傍东西岸行东护岸西里敌船
其一驻中流载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中以待不测摆
布仅毕忽闻敌中发喊金帅亲执小红旗麾数百舟绝
卷二百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352-0421d.png
江而来顷刻间有十数舟近南岸渡敌登岸与官军战
公往来行间公令时俊先登军皆死斗斩敌过半岸上
之敌皆投拜战于江中死以百万数天色晦亮犹未退
会官军在淮西有溃散三百人自光州路转江而至虞
侯拊劳之授以旗鼓设为疑兵敌果以为援兵至鼓声
乃已却打梆子声敌引馀舟遁去或欲引水军掩其前
断其归路虞侯以为不可所谓归师勿遏是也恐或官
军一伤我军少何以己之敌万里入战如此之势不止
卷二百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352-0422a.png
今日一战若官军少则明日何以为敌但以强弩袭其
后追射之敌兵多伤至夜师旋计岸上之死三千七百
馀人射死万户一人生获千户五千女真三百馀人馀
皆正军健者星夜遁去即夜具奏旧将去新将未至决
不敢引去是日椎牛张酒以劳军有说舍人宣赞者及
见枢密院人吏在虞侯前甚恭问之云乃中书舍人非
武臣舍人也将军乃尽礼致恭至夜半仍令布阵在于
将士待敌败兵已稍希敌至辰以来凡再鼓公举旗挥
卷二百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352-0422b.png
出海船五分之二其半向北岸上流直杨林河口诸将
或问公何故遂说与诸将当时只合将船守杨林口不
合放敌令出命统制盛新引船直杨河口只于江心下
泊船敌箭所不到处戒之曰若敌船至杨林河出即齐
向射之必争于死无令一船行出岸如河口未有船出
即用克敌神臂弓射北军于是盛新受令于江心住船
齐力射敌应弦而倒者万数敌见船无归路即时从下
放火自焚官军亦于河口上流以火焚船其馀舟凡一
卷二百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352-0422c.png
百八十馀只亮陆遁去至午间遣一小舟令张千持书
至书意似与王权有约其策似于用间亟以已发遣王
权之事报之以绝其意遣探马渡江至暮归(初九/夜)说金
主焚龙凤车(官人/所乘)斩船作头二人(责船/致败)鞭梁大使一百
(名求来采/石引亮者)连夜往瓜洲与金主书意合虞侯谓显忠曰
敌惩采石之败控大兵往合瓜洲之兵镇江无战备我
当往措画之患兵少今采石敌既慌手脚必不敢窥伺
又兼江长岸分屯防禦甚多其实𦂳要不过数处都统
卷二百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352-0422d.png
能任责辍一处兵马应副如何又须得百馀船战舰方
可集事显忠略无难色欣然一一应副至建康见叶枢
知府尚书张杰闻虞侯至步行来问劳苦甚勤曰真谓
赖公庇昨完颜亮要初十日来此会饭不知觉杰却去
那里诸公会议遣官往镇江措置张目向虞公曰冯员
仲二公参帷幄之谋不行虞侯已建大功可任此责虞
侯笑曰去不妨然记得一小话人得一鳖欲以计杀而
食之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竹稍于其上与鳖誓曰能渡
卷二百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352-0423a.png
此活汝鳖知主人计以杀之勉力爬沙竟渡主人曰汝
能此渡河甚好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仆之此行无
乃类是诸公大笑是日泰州以急告虞侯至镇江谒刘
信叔刘病已革虞侯问之刘执虞侯手曰朝廷养兵二十
年我辈一技无所施今日成大功乃出于朝廷一中书
舍人我辈愧当死矣先遣一将救泰州连日大风未能
行侯与杨存中成闵谋曰敌已瞰江经画守禦之备不
可缓今舟船久系岸万一临时或有不堪驾用误事率
卷二百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352-0423b.png
临按试是时江船既止有战舰二十四只相计李显忠
商量今移时俊军于马家渡辍李拴一全军一万六
千人又分戈船百艘来会京口(十日/五日)三十日习水战耀
兵命战士踏戈船上下流如飞北岸帅长皆凭垒纵观
骇愕皆曰南军有备急遣人扬州报亮亮跨马即至列
坐诸帅长会议为必渡之举有帅长前曰南军有备未
可轻举向睹所来舟楫迅駃如飞此宁能当之且采石
江面方此为狭甚而我军犹不利不如徐为之谋以俟
卷二百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352-0423c.png
其隙亮震怒拔剑数之曰汝罪当死者数矣我即不谋
汝今沮吾军事尚可恕乎帅伏地涕泣交流哀告久之
亮曰我且赦汝汝与诸帅议来旦各要船百只即渡江
违令者斩之诸帅退曰南军如此岂宜轻举轻则送死
亮狠不容吾等说明日必杀我不如先下手为强也遂
定谋杀亮夜即其居帐中连发三箭射中了又欲射亮
已而问曰你是江南人是自家人万户答曰自家人金
主曰我自去年煞是无道理事今日饶我也由你辈杀
卷二百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352-0423d.png
我也由你辈不若早早跪下万户一人直入即其帐中
杀之并其帐中妃侍五人并杀梁大使郭副留(药师/之子)
海古勒(马/钦)李恭正通四人皆为谋来南者尽焚其尸是日
初二日虢州签军雷正来告虞侯即日同杨存中成闵
渡江至瓜洲措置后日金之大将以檄来请和公是日
往行在奏事两淮之民自镇至平江见公船过焚香拜
投鸣指初六日奏事毕初十日车驾幸建康明年二月
十八日还临安 归正官张棣正隆事迹记完颜亮自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352-0424a.png
己巳冬十二月杀兄亶而自立守旧都于会宁越明年
诛夷稍定下求言诏敕中外公卿大夫至于黎庶之贱
皆得以书进于阙庭是时上封事者多言陈以会宁僻
在一隅官难于转输民艰于赴诉宜徙居燕山以应天
地中亮深然之即日使官左相张浩右相张通古役天
下夫匠百万肖京师之髣髴营都于燕山迄三年而成
至壬申夏驾始幸之遂以渤海辽阳府为东京山西大
同府为西中两京大定府为北京东京曰开封府为南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352-0424b.png
京燕山为中都府曰大兴改元以之赦告天下亮以渐
染中国之风颇有意于书一日读晋书至苻坚传废卷
失声而叹曰雄伟如此秉史笔者不以正统本纪归之
列传而已悲夫又一日与翰林丞旨云颜宗秀左参知
政事蔡松年语朕每遐稽前史博考废兴见开创之
君雄材大略兼弱攻昧混一区宇躬膺大宝慨焉慕
之觉汉高辈去人不远二子皆以唯唯而对至正丁丑春二
月御武德殿吏部尚书李通刑部尚书胡励翰林直学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352-0424c.png
士萧兼赐坐而语朕昨夕夜已三鼓梦二青衣持牒称
上帝宣朕遂策小将军(乃亮小乌/骓马也)腰弓矢随彼前而既
行之次但入踏空转时到一门青夜指之曰天门朕随
入马行数里之地宫极严慄朕欲从马而入前有二金
甲谓之曰非人间下马可步趋及殿垂帘如有待一朱
衣曰下拜而就跪朕皆随之但闻殿上语如婴儿令青
衣持宣授朕曰天策上将令征某国朕谢而出复上马
见兵如鬼者左右前后杳无边际发一矢射之出众以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352-0424d.png
大喏而应之朕亦喏之故惊愕而觉然而大喏之声犹
在于耳朕立遣人于马厩视所策小将军但身汗如水
收箭袋而数之亦失其一朕大异之岂非天假手于我
令取江南也然而君父臣子之语毋泄于外众称贺戊
寅夏五月亮御薰风殿宣吏部尚书李通翰林丞旨翟
永固宣徽使敬嗣晖翰林直学士韩汝加四人及庭者
问吏部尚书李通朕欲迁都汴京将宫室重修加兵江
右使海内一统卿意如何通以阿谀面从惟佞是务对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352-0425a.png
以正合天时人事不可失也亮深悦之徐问翰林丞宣
翟永固永固对以燕都始成未数载帑藏之匮乏未补
百姓之疮痍未痊岂可再营汴都而重劳民力况江南
乃继好之邦以厚币礼陛下岂可无名出师而重劳征
伐在臣谓二事俱不可亮曰非老奴婢所知复问宣徽
使嗣晖对以臣与李通所奏同问翰林直学士韩汝加
汝加对以臣与翟永固所奏同亮怒永固汝加之咈意
遂退及门复宣殿侧听旨二子以为重则刀锯轻则鞭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352-0425b.png
笞必不能免继宣翰林待制綦戬污使亮怒霁消赦而
释之明日谢李通为右丞晖为恭知政事永固知亮之
罪已惧而乞辞解官己卯春三月遣左相张浩右参政
嗣晖起天下军民夫匠民夫限五丁役三工匠限三丁
役两统计二百万运天下林木花石营都于汴将旧营
宫室台榭虽尺柱之不存片瓦之不存更而新之至于
丹楹刻桷雕墙峻宇壁泥以金柱石以玉华丽之极不
可胜计是年冬遣翰林士讲学一生入朝觐本隐画工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352-0425c.png
于中间节写临安之城邑市井及吴山之秀立其图以
进亮亮遣人于坐间软屏而图写之城邑间兵火残毁
于吴山绝顶写以策马而立焉徐令翰林修撰蔡圭作
诗书其上曰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大江封提兵
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亮诡曰御制亮每与左
补阙马海古勒面坐图穷拾迹指画其处所白其胜槩亮
乃奋髯箕踞不胜其志之锐明年庚申春正月再役天
下军民匠不限丁而尽起之委右丞李通提控军造器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352-0425d.png
于燕山之西北隅遣工部尚书苏保衡侍郎韩锡郎中
张参预造战船于通州潞河是月二十三日翰林乙药
祁使奉封事谏亮其略曰臣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
则北有造军器之烦劳南有修大内之重役百姓以久
苦转输不胜瘦毙臣愿陛下权罢其一俟一成而再计
之兼来岁害气在进不利行师伏望陛下以天下为念
社稷为心曲随臣请亮怒令擒而杀之祁使神色自如
而再请曰臣年七十死固足矣惟恐陛下将来不及臣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352-0426a.png
更欲语已为左右刀刺其颊以杖穿之执缚而去祁使
以朝章受刑辞色终不改刃行之次烈风大作砂石鼓
舞人面不可观者迨三日而止是年秋八月委户部尚
书梁球先计女真契丹奚家三色之军不限丁而尽役
之修长者为正军矮弱者为伊勒希共得二十四万以
一伊勒希副一正军两为一里为一十二万馀计中原
汉家渤海之地一十七路于内除燕山中都路造军器
南京开封路大内俱免差焉馀十五路每路签汉军一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352-0426b.png
万人遂委吏部侍郎高怀正兵部郎中萧彦良户部主
事王修翰林修撰郑之𥅆登文检院使王淑曰右司郎
中王佥东平转运使王肃翰林修撰杨伯仁翰林待制
刘仲渊修起居注刘元旨都史徐之万太府少监李天
吉翰林应奉李希颜殿中侍御史高公挺户部员外郎
曹节等分路带银牌而出曰焉目差签军使冬至十月
签差始会定女真契丹奚家三色之军通计为二十七
万取有唐治分为二十七军其所授正副户各有差遂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352-0426c.png
以五十户为富勒珲百户为穆昆千户为明安万户为
都统至十一月委正番明安所签定女真契丹奚家军
内拾其精锐者十取一二至都统所复三取一及燕山
亮自试其果能射者得五千人目曰硬军其甲各以五
色绒线穿之亮自每日自负曰所签者数十万但可张
其势取江南者此五千足矣辛巳二月亮率文武并百
官驾幸洛汝百姓以父行而子留泣号盈城三日不绝
夏四月驻跸北邙自改曰太平五月复临于汝以取牛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352-0426d.png
马水草之便至秋七月始临汴百官具法驾陈九节仪
迎亮于南勋门亮入门暴雨大作仪制乐音皆不能举
至内承天门雷风迅作拔去一匆门未及开关柝击三
守门吏死入门复霁秋八月皇太后谏亮不可亲征亮
怒令护御将军持嘉彦忠杀母于太后宫越数日亮后
图克坦氏及太子光瑛再谏怒亦欲诛后与子惧隐于宫
中三日亮赦而出自母谏死百官钤口结舌无更言者
秋九月亮御正隆殿宣诸大臣问曰众多宰职不能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352-0427a.png
朕为一路统军右丞刘谔率尔而对曰臣愿请之亮喜
即拜为果胜军万户都统越日拜特进张彦忠为步军
都统以孟州防禦使王彦章副之将兵十道出陜右击
剑外拜工部尚书苏衡为水军都统昭武大将军完颜
镇嘉副之将兵七万辎重随焉自海州飞棹而下拟钱
塘江而出期以三旬迎亮于大江之南是月起天下签
军分路请甲而从征焉西则河中京兆南则大名相州
东则济南东平三军请甲之次同日反回者一十二万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352-0427b.png
步军都统张彦忠止将兵三万出海道右丞刘谔止将
万人出汉上馀则并会于黄河之南亮领焉冬十月王
友起于大名耿京起于济南陈俊起于太行乘时而啸
聚者处处有之亮首知大名之乱拊髀而叹曰朕兵未
行辄挠其后虽匹夫匹妇不可留即遣都舍音将兵万
人于大名多与少尽洗之大名之众闻风而自溃焉舍
音杀居民三十万口灭族者一千七百馀家是月上旬
拜右丞李通为大都督兵部尚书郭安国为先锋将兵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352-0427c.png
十馀万亲征淮上是日亮衣橘红袍马以金甲从新家
门而出亮后图克坦氏及太子光瑛拜送亮为之掩泣者
久之俗有语曰天使之不自由矣中旬渡江淮见项羽
庙下马入谒呵责久之未旬兵临于江上是日因辽阳
府签军万人叛归策立葛王褒于东京改元大定是时
中原之民知褒虽立尚在沙漠度亮虽存驻军淮上中
原无主皇皇如也其间豪杰辈不待本朝之命改金正
朔为本朝正朔至亮死于淮甸褒徙于燕山方抚定焉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352-0427d.png
是月金相张浩知褒抚定黄河迤北之地使人笔录褒
赦具以报敌亮得之于路以鞭击而叹曰是子福过我
也朕平昔有意俟江南平定之后取武成一戎衣而有
天下大定朕欲改之此子为我先矣徐令人取一册亮
果预书久之敕南京枢密院遣先锋郭安国纳丹珠将
兵数千自黄河北州县无少长而尽洗之此相州闻亮
死方止至十一月亮以内乱所扰知军意之二三战船
之不至大江之不可渡或有鸡肋之意然未形于牙齿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0352-0428a.png
间又恐贻笑万世遂筑渡江台于江之岸北欲渡万人
于大江之南然后作还军计是日宣威胜军万户耶律
劝农语曰尔将军兵俟来日朕欲自救其部族苟失其
数当从军法耶律自度所统军已不及半惧亮之必诛
与子寝殿宿直将军穆尔谋穆尔格请以计弑亮上下
皆从之明日乘亮未起军突于帐前集箭射之亮疑本
朝掩袭令取视之愕然曰军变矣披衣而前已为穆昆
呼沙呼射亮仆地众执而缢之都督李通亦为乱军所
卷二百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0352-0428b.png
杀三军遂四散而归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