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四 第 1a 页 WYG0352-02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四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十五年三月尽十月
绍兴十五年知叙州邵隆卒初邵隆知商州值和议定
割商州为外境隆不悦常密遣兵马以盗劫之金人诉
于秦桧桧心恨愤除知辰州未赴改知叙州至是饮酒
卷二百十四 第 1b 页 WYG0352-0213d.png
暴卒或云桧密使人鸩杀之人皆巷哭为之罢市
三月敷文阁待制周金及马观国史愿送还金国
五月金人遣使来贺生辰
十月严抑为大金贺生辰国信使曹涭副之 观文殿
学士祈请国信使宇文虚中死于金国行状曰公讳虚
中字叔通登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五年除起居舍人国
使院编修官六年正月同知贡举四月除通直郎中书
舍人尝议备边非策论事无所畏惮当权者忌之除河
卷二百十四 第 2a 页 WYG0352-0214a.png
北河东陕西宣抚使司参谋事上书极谏曰臣伏睹陛
下恢睿圣英武之略绍祖宗之谋将仁义之师复燕云
之故境不以臣愚不肖使参与机事臣被命之初意谓
朝廷未有定议欲命臣经度相视攻守形势公赞庙算
及至河北诸路见朝廷命将帅调兵旅励器械转移钱
粮已有择日定举之说臣既与军政苟有所见岂敢隐
埋辄举利害仰干渊听臣闻用兵之策必先强弱虚实
知彼知已当图万全今论财用多寡指宣抚司所置便
卷二百十四 第 2b 页 WYG0352-0214b.png
为财用有馀若沿边诸郡帑藏空虚则略而不问论士
卒之强弱视宣抚司所驻便言甲兵精锐若沿边诸郡
士不练习武备刓缺则置而不讲夫边圉无应敌之具
府库无数日之粮虽孙吴复生亦未可举师是在我者
未有万全之策也用兵之道禦攻者易攻人者难守城
者易而攻城者难守者在内而攻者在外在内者为主
而常逸在外者为客而常劳逸者必安劳者必危今宣
抚司兵约有六万边鄙可用不过数千契丹九大王耶
卷二百十四 第 3a 页 WYG0352-0214c.png
律淳者智略辐凑素得志国主委人信而不疑今欲亟
进兵于燕城之下使契丹自西山以轻兵绝吾粮道又
自营平以重兵压我营垒我之粮道不继耶律淳者激
励众心坚城自守则我亦危殆矣在我无万全之策在
彼亦未可必胜兹事一举乃安危存亡之所系岂可轻
议乎且中国与契丹谋和今踰百年间有贪惏不过欲
得关南十县而止耳间有傲慢不过对中国使人稍倨
礼节而止耳女真侵削以来向慕本朝一切恭顺今舍
卷二百十四 第 3b 页 WYG0352-0214d.png
恭顺之契丹不封殖拯救为我藩篱而远踰海外引强
悍之女真以为邻域女真藉百胜之势嘘喝骄矜不可
以礼义交也不可以言说诱也视中国与契丹拿兵不
止鏖战不解胜负未决强弱未分持卞庄两取之说引
兵踰古北口抚有矫捷之众系缧契丹君臣雄据朔漠
侈心不止越逸疆圉凭陵中夏以百年怠惰之兵而当
新锐难敌之勇以寡谋持重久间安逸之将而角逐于
血肉之林巧拙异谋勇怯异势臣恐中国之边患未有
卷二百十四 第 4a 页 WYG0352-0215a.png
宁息期也譬犹富人有万金之产与寒民为邻欲买吞
以广其屋居乃引强人而谋曰彼之所处汝居其半彼
之所蓄汝取其全强盗从之寒民既亡虽有万金之富
日为切邻强人所窥欲一夕高枕安卧其可得乎臣之
愚见窃以为喻望陛下思祖宗创业之难念邻城百年
之盟好下臣此章使百僚廷议倘臣言可采乞降诏旨
罢将帅还朝无开边隙俾中国衣冠礼义之俗永睹太
平臣昧死尽言不胜战慄时王黼当国见疏大怒捃拾
卷二百十四 第 4b 页 WYG0352-0215b.png
公以他事降为集英殿修撰督战益急公又条上十一
议其大略有曰契丹昨来女真愿为附庸女真不纳求
附朝廷观其意盖是畏女真爱中国避强悍归仁义今
西夏以重兵压云中狡谋窥伺托为存亡继绝之言其
意甚远若契丹北为女真所拒南为中国所弃收合馀
烬翻然决计乘夏人聚兵之时割地以为约续粮以过
兵不惟王师入燕为所牵制亦恐他日西北边事未宁
之甚今日为国家大计须期永久安逸不费兵马钱粮
卷二百十四 第 5a 页 WYG0352-0215c.png
公私事力坦然无北顾之忧费省力暇逾于昨来与契
丹通好时方为稳便若连兵不解征战防托或灭辽之
后调发劳费乃过于未用兵以前其利害不可不计又
上二十议略曰臣伏见朝廷昨以耶律淳擅立遣兵巡
边骑卒相侵互有胜负前此屡曾招纳已于盟好有违
迨王师那回雄州王介儒来寻旧好书牒往复皆有明
文其于女真又违近约若二国脱有兴灭即边事不可
不防所有元约女真夹攻悠久利害臣不敢与知今复
卷二百十四 第 5b 页 WYG0352-0215d.png
文涿州勾引契丹人使空牒差人往约女真虽民心归
仁天道助顺王师无战可保万全但恐秋高马肥北兵
或聚若只坐待意外功绩不为自治之规切恐临事失
机贻患在后且言郭药师可令带同知燕山以恩礼留
之京师复尽使挈致家属居于赐宅缓急有用只可单
骑遣行事毕便归然今日事几与前日不同似不必更
放前去脱鱼于渊恐滋后患时朝廷锐于摧服契丹故
公及守禦之策委曲详备欲因参幕议幸一止之议上
卷二百十四 第 6a 页 WYG0352-0216a.png
不报然而亦以公言为忠七月除宣和殿学士上复欲
以公参谋寻改宝和殿学士十一月除大学士河北河
东路宣谕使公上言云中州郡疆界遥阔方一收复每
岁应副财用必三倍于太原又须建置堡塞关垒不下
数百处今财力匮乏何所从出屯戍军马系抺直取疆
界亦倍于何处挪移乞罢收复之议以息中国之力寻
赴阙有旨至内殿同宰执班奏事是日报尼堪兵迫太
原上顾公曰王黼不用卿封殖契丹以为藩篱今金人
卷二百十四 第 6b 页 WYG0352-0216b.png
兵两路并进卿料事势如何公云敌兵虽炽然羽檄召
诸路兵入援结人心使无涣然凭藉祖宗积累之厚陛
下强其志勿先自怯决可保无虞今日之事宜先降罪
已诏更革弊端俾人心悦天意回则备禦之事将帅可
以任之上命公就草诏公奏言臣未得旨昨晚已草就
候进呈上令展读公又列出宫人斥乘舆服御物罢应
奉司罢西城所罢六尚局罢大晟府内臣寄资等十馀
事于所草诏上览之曰一 一可便施行今日不吝改过
卷二百十四 第 7a 页 WYG0352-0216c.png
公再拜泣下令下人心大悦乃宣和七年罪已诏也其
略曰百姓怨怼而朕不知上天震怒而朕不悟有识者
比为陆贽感泣山东将士之诏云雄州奏郭药师劫蔡
靖吕颐浩等降金人公与南阳公入对上谓南阳公曰
今梁方平已在浚州守桥南阳公奏言内臣主兵恐将
兵不附欲更差人为大将而梁方平副之上曰何灌见
作管军可令团结京城二万人同守浚州众议尼堪兵
势方炽河阳桥最为要害而守禦未得人欲召熙河姚
卷二百十四 第 7b 页 WYG0352-0216d.png
师古秦凤种中令以本路兵会于郑洛外为河防之援
而内卫王室上顾公曰卿与姚师古种师中如兄弟宜
以一使名护其军遂以资政殿大学士为军前宣谕使
上曰卿不须自陜州以西可只在畿甸驰檄召两人众
议谓永安陵寝未有兵卫护上曰此却是宇文虚中职
事可自滑州分地分以东属何灌以西属宇文虚中即
大河一带有守把而诸陵有护卫三省枢密院议二太
子少今大兵属尼堪谋臣猛将皆在而所召西兵须两
卷二百十四 第 8a 页 WYG0352-0217a.png
浃旬可至即谓兵将欲于河灌守河阳及护陵寝却令
公守北京及浚州公奏言尼堪兵虽盛未攻下太原必
不先下太行其来必缓二太子兵亦不下十万既至燕山
其来必速上曰浚州不可少何灌以防二太子卿既召
二镇兵则护陵寝用何兵公奏言京东西路及鄜延环
庆兵已邀击金人文字到已旬日惟京西兵未团结不
若团结起发以护陵寝及滑州以西河阳浮桥旬日可
办候姚师古种师中兵至臣却与同护京城以西上曰
卷二百十四 第 8b 页 WYG0352-0217b.png
如此稳当自郑州向去西京黄河岸一带皆迫近陵寝
又恐尼堪兵经由此路极可忧卿且以祖宗陵寝为念
公乞对毕即行上曰卿且召姚师古种师中只令移文
人急递公乞御前差使臣赍文字前去公又奏种师道
老将有谋今閒居长安臣与之有契分欲乞召师道同
团练西京军马及本路保伍于黄河岸桥诸陵寝措置
守把讫与师道同入护京师臣只今行文字下陜西漕
臣应副师道轻赍钱物今沿路召募人兵前来公陛下
卷二百十四 第 9a 页 WYG0352-0217c.png
辞即出门徽宗内禅渊圣即位徽宗幸淮浙南阳公为
行宫副使时尼堪以重兵围困太原日久公驰檄河北
诸将邀击金人遂往河东河阳泽潞间措置太行山设
守备诸处募兵并未至而二太子兵马已从浚州渡河
且元指挥援兵并赴宣抚司童贯处时贯已随从徽宗
幸淮浙公往陜西促姚师古种师道兵马且檄令直赴
京城应援王室不得遵禀贯节制又以便宜令河阳守
臣节度泽路西京守臣节制汜水关郑州时朝廷遣马
卷二百十四 第 9b 页 WYG0352-0217d.png
忠将数千人往团柏镇公遇之于汜水关以便宜劄付
马忠令引兵回救京城马忠遂由郑州东门进兵救京
畿与敌骑遇于道士店攻获其首领军声大振先是敌
骑至城下放兵四掠至郑州为忠所破遂将其他小寨
收敛为以西路遂通师道古及其他西兵并得至京城
无阻公亦星夜归护京城至郑州之东阻抄掠游骑不
得进遂收合散卒间道以趋且移文河东帅府约会兵
黄河上又于宿亳以来得东南兵二万五千人以便宜
卷二百十四 第 10a 页 WYG0352-0218a.png
起致仕官李邈令统领于汴河上前进与李邈相先后
行至陈州门驻兵渊圣遣中使持御笔令公赴阙遂从
门外钓上入城先是姚平仲劫寨失利西兵俱溃金人
复引兵逼城公既至福宁殿奏事渊圣宣谕陜西援兵
今已俱溃不守欲遣人奉使为朕分辨劫寨非朝廷意
乃是姚平仲擅兴兵兼探康王平安大臣皆不肯行事
势危殆卿可往否公再拜曰主忧臣辱臣岂敢辞渊圣泣
下慰勉再三公即往都亭驿见金使王芮芮与言不逊
卷二百十四 第 10b 页 WYG0352-0218b.png
公依所得旨再三说谕遂送王芮出城因赍书复议请
和公渡濠桥道逄甲骑如踏云梯攻具蔽地而来公间
关冒锋刃而进既至敌营露坐风埃烈日中自已至申
金人数次以全装人马注矢露刃周匝围绕一行皆失
色公不为之动久之乃引公入见康王于军中蒙圣语
面谕金人先一日堆马草于阶前若两三日城中无使
人来烧草为号将路允迪以下并不存留且来攻京城
今喜得大贤来敌金人来相贺方知如此次日陪侍康
卷二百十四 第 11a 页 WYG0352-0218c.png
王到敌帐见二太子者言语不逊礼节倨傲公以义礼
逊谢之至晚金帅复遣人随公将文字入城要越王李
邦彦吴敏李纲曹晟金银骡马之类又欲御笔画定三
镇界至方退军时渊圣令公再奉使止令曹晟前去军
前外馀并作意度子细说谕并不应副兼奉渊圣旨须
管于卿处要康王归京公再出城与帅长相见及张邦
昌等退公独留金帅之前专达渊圣手书再三以理说
谕遂以次日获从康王归阙即拜公签书枢密院事制
卷二百十四 第 11b 页 WYG0352-0218d.png
曰国家设中天紫极之辅以应泰阶之缠列右府洪枢
之司以总万兵之政虽文武之道有异而安危之计不
殊眷时谋谟之臣必授英杰之佐某官志穷精奥识造
几微雅志渊深而足以与权懿文炳蔚而足以华国早
由英誉荐历要涂摛藻扬华密起鳌宫之胄参畴婉画
坐谈武帐之兵比资方叔克壮之猷应召虎来宣之命
有严共武之服不战屈人之兵兹衔命于金人仍通和
于邻好敏于应对卒以解纷其参管于密庭共图画于
卷二百十四 第 12a 页 WYG0352-0219a.png
兵柄伫宠隽烈克鬯皇威本精神以折冲运帷幄以决
胜勉推平日之议论用济一时之事功公力辞不受谓
国步方艰捐躯效节臣子之分不可因此受宠数乞收
还成命渊圣遣中使宣押谕以藉卿终使事在卿去就
甚高而国之利害所系强敌在郊卿何辞以违朕意即
其家传宣至数四公惶惧受命自是凡三往军前金人
约公观师公为送饯使是日夜分至敌营翌日早其帅
遣人语公云枢密不稍空我亦不稍空(如中国人/称脱空)今特
卷二百十四 第 12b 页 WYG0352-0219b.png
促日归国顷之举火为号诸营甲骑皆出遂行北去继
与金帅相见说及三镇公泣下不言诸帅变色言两朝
和好枢密却不喜莫是有不好公事公云三镇说不得
哽噎教皇帝难割舍为太原有太宗皇帝影殿保州有
上皇祖坟岂忍令人家子孙将坟墓割与邻人诸帅云
这事有商量时吕颐浩何沂等在坐皆闻此语公遂再
三说此语云如何得个意到本朝皇帝处诸帅云得及
得回书对渊圣前开拆果有将来别有详酌之语敌既
卷二百十四 第 13a 页 WYG0352-0219c.png
退时徽宗驻跸镇江得报宣召南阳公至行宫寝堂出
公奏状徽宗曰虚中自二月上旬三往金人寨中第一
次明劫寨非朝廷之意乃西兵贪利遂止其攻城再往
奉迎康王还阙并取到吕颐浩等初七日与城下为盟
令印押誓书并说令退师二太子喜虚中以至诚相待
初约四月一日归国再三说谕遂肯初十日退时令虚
中至日亲来观看初十日五更如约往相见二太子帐
前吹笛声锣步骑兵北去如飞至巳时豁然一空当日
卷二百十四 第 13b 页 WYG0352-0219d.png
约行一程以上此事可喜虚中口辨有智略了此一段
事今已除签书枢密院事南阳公顿首谢初金人之来
重兵骁将尽属尼堪二太子者得郭药师为军锋遂先
至京城下及二太子退诸公以为泰然无事公独以尼
堪为深忧乃奏陈乞厚为堤备京畿作塘泺河北河南
联民召募忻代太原失业人及陜西善战者每一万人
为一军棋布近辅大张形势廷臣无助者及议追击二
太子悉遣在京军兵渡河袭逐行方整龊而尼堪已至
卷二百十四 第 14a 页 WYG0352-0220a.png
泽潞据太行下瞰河津河阳始大骇遂令所遣兵未远
去且守卫王室再为闭城坚守之计其后议者不复闻尼
堪泽潞事专以不追击二太子归罪执政故公罢政出
知青州陛辞上密遣人赐金带茶药锦绮公又论青州
与金人为邻外控海道当措置堤备牵制州郡又上疏论
京东盗贼屯聚至数十万东路尤被其害臣初到界首
交割之后体问得馀党散在山谷与已受招安之人皆
未宁谧州县所忧正在此数月青州以南连接泰山往
卷二百十四 第 14b 页 WYG0352-0220b.png
往数百里人烟断绝今本路濒海与金国对境北又接
滨沧边面皆通行敌马若不于耕桑正忙之时速与慰
安人情窃虑奸人复出盗已一面作奉圣旨遍牒本路
又乞置骑近通西路为一万骑及阅习事势饰治器甲
为将来应援河北入卫王室之计朝廷忌功者论公不
已公虽已报代上疏论当厚为金人堤备且言臣踪迹
孤危一路必禀承乞促代者曾孝序之来其言鲠切并
无三省所沮未几果以言落职奉祠时南阳公从徽宗
卷二百十四 第 15a 页 WYG0352-0220c.png
来归因入对渊圣曰卿弟虚中二月初止金人攻城与
二太子为誓约说令还师岂不是社稷功虚中善料事
势欲留在枢府而大臣坚不见听亦是恐有伏阙之事
且令作帅朝辞出门朕遣人赐以金带茶药锦绮之属
更不敢令人知却恐须要夺了南阳公顿首谢且奏言
虚中近已罢帅奉祠盖缘言者谓城外为盟非二太子
止是河北贼魁虚中妄以河北之寇作金人以冒退师
之功金人自燕中举兵直至京邑今日乃谓止是河北
卷二百十四 第 15b 页 WYG0352-0220d.png
之寇言者所论如此大臣曾辨明否上曰大臣且幸卿
弟不在眼前岂复更与辨明南阳公出知江宁公来依
之虽居閒废亦上疏论车驾临幸江宁当用民兵之法
措置便宜责在长安总专其属应于两税盐酒并听支
用知通将官分治军民同为训练其言详备恳切疏奏
不报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