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352-01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一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十二年八月十日庚午尽其日
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懿节皇后梓宫及皇太后归自金
国入楚州界 金国以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梓宫及皇太
后邢皇后中涂上仙至是皇太后及三梓宫入楚州界
卷二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352-0192b.png
初皇太后与乔贵妃皆在郑皇后殿中相序为姊妹约
先遭遇者当援引既而贵妃先遭遇遂荐太后太后亦
得幸故二人相得甚欢徽宗北狩二人皆从及金人欲
还太后也乃遣高中尉曰中尉今去江南往复万里兹
有酒一杯为劝如何高中尉许之贵妃遂出黄金五十
两劝酒一杯高中尉辞金贵妃曰且与中尉路中买果
子此不足为礼也愿中尉照管善抵江南高中尉受之
贵妃曰姊妹有生死之别欲举酒一杯以送行又何如
卷二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352-0192c.png
高中尉许之贵妃乃举酒以劝太后曰姊姊此归见而
郎为皇太后矣宜善自保重妹妹永无还期当死于此
太后恸哭贵妃亦哭太后举手接杯欲饮贵妃一手执
杯而复缩以一手止之曰未可妹妹更有一语太后曰
如何贵妃曰姊姊到快活处莫忘了此中不快活太后
曰不敢忘今日贵妃方授杯太后执杯饮釂大恸哭不
止天眷之在旁者皆哭太后自清河而下是时官吏迎
接者皆列在楚州沿淮既入境即登宝舟朝夕倍道而
卷二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352-0192d.png
进金字牌促有司行期者踵相接也 车驾如临平镇
迎皇太后 车驾如临平镇奉皇太后也是日上入幄朝
见宰臣及文武百官班幄外起居如仪上初瞻慈容喜
深感极泪湿龙绡军卫驩声动天地父老童稚携持夹
道拥观以手加额咸感叹曰复见圣神母子之重驩如
此也初太后见将相大臣班列于道顾左右孰是韩世
忠金国皆知其名左右指世忠太后嘉叹久之
二十三日癸未车驾至自临平镇金人遣使来聘送梓
卷二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352-0193a.png
宫及太后来使副凡十一人各有名色 徽宗皇帝梓
宫至自金国 蔡鞗北狩行录曰丁未年二月七日太上
初出青城三月二十八日起发随行宗族官吏远触炎
热不谙风土饮食不时北至燕山病者几半尽出所有
衣物命李宗言货易药物修合给赐十救八九寓止燕
京延寿寺宗室嗣濮王仲理以下别居山路僧舍有粮
食不给形体裸裼之人太上闻之恻然谓姜谔曰神器
流离宗族若此甚悯念之卿为子细取索等第具一赐
卷二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352-0193b.png
目来若将军前所送生绢一万疋除给散随住亲族官
吏等外尽周之言讫不觉泣下谔亦呜咽流涕具目以
闻遣姜谔散之干里雅布会城南面陈南北利害叙结
好休兵之意兴灭继绝之道辞发涕零义形于色北人
旁观植立若堵无不感叹至有挥涕者元帅无语但首
肯者久之行在统属谓之都管有职小卑官充其任者
既足统辖即合押班起居御药杨师道具此以闻太上
曰自有本朝离压不可为在此间顿改旧制自燕京迁
卷二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352-0193c.png
居金部相府院每思宗社寝膳俱废一日谓都尉蔡鞗
曰宸极失御播越至此览观以前载记厄运之困古今
未有荷天眷祐建炎中兴亿兆攸归奄有江左虽居沉
劫思有以少助继天之作今草得一书欲厚遣本路都
统求通于左副元帅卿为我与秦桧商量更润饰之恐
有未至鞗曰圣述高妙非臣等所及是时秦桧亦寓中
京初大金军至城下以议上高号邀请渊圣皇帝遂留
宿青城而正朔不叙请议至二月六日有异姓之命翼
卷二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352-0193d.png
日太上同太上皇后嫔妃诸王驸马应皇族尽出遂易
置君乃令城中共举前乞立张邦昌桧职在御史奋不
顾身历数张邦昌平日履行身为宰辅奉使不死国难
而欲主氶大器非桧所闻不能尽忠于本朝何以效节
于大国乞立赵氏以慰人心不从既而太上北迁知桧
等辈欲立赵氏谓蔡鞗曰天祚吾宋宋必有主今圣虑
若此定膺昭格(阙/)文章理胜虽游夏不能措辞于其间
明日具酒肴邀本路都统与之后闻其书云云某自
卷二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352-0194a.png
比来众所鄙弃独荷左右见怜故知英雄度量与俗不
同也尝欲通书于左右而自卜自疑因循至今某闻惟
大英雄之人然后能听大度之言敢略陈固陋为左右
留神省察古之君子莫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故有国
士者止能安一国之人有天下之士然后能安天下之
人是以尧舜禹汤之君而辅以皋夔稷契之臣则日月
所照风雨所及莫不被其泽载在典籍昭然可考不在
一二陈也且以近事言之昔唐之太宗起自晋阳奄有
卷二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352-0194b.png
天下征伐荒外西破高昌北擒颉利可谓王者之师莫
强乎天下也而远思长久之计如突厥稽首戴恩常为
北藩故唐之亡也终沙陀以雪国耻又匈奴冒顿单于
围高祖于白登七日不食当时若欲取之如俯拾地芥
冒顿单于不贪近利以为远谋使高帝得归奉祭祀故
得岁受缯币举中国珍宝玉帛奉约结好后匈奴国乱
单于争立终得宣帝拥护呼韩近契丹耶律德光责石
氏之失约长驱至汴举石氏宗族迁之北荒然中国之
卷二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352-0194c.png
地亦不能守以致糜烂灰烬数十年之间生灵肝脑涂
地而终为刘智远所有比之唐太宗冒顿单于其英雄
度量岂不万万相去远哉先皇帝初理兵于辽东不避
浮海之勤而请命于下吏蒙先皇帝约为兄弟许以燕
云适云中妄人啸聚不逞某之将臣㦏懦怀首鼠之两
端某以过听惑于谬妄之说得罪于大国之初深自克
责黜去大号传位嗣子自知甚明不敢怨尤近闻嗣子
之中有为彼人之所推戴者非嗣子之贤盖祖宗德泽
卷二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352-0194d.png
在人至厚至深未易忘也不审左右欲法唐太宗冒顿
单于受兴灭继绝之名享岁币玉帛之好保国活民为万
世法耶抑欲效耶律德光使生灵涂炭而终为他人所
有耶若欲如此则非其所知若欲如彼当遣一介之使
奉咫尺之书谕嗣子之大计使子子孙孙永奉职贡岂
不为万世之利也哉伏惟左右以命世之才当为大之
时必能听大度之言也昔者有为赵使秦者秦王问赵
可伐欤赵使对曰里人有好色者好色之患世所共知
卷二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352-0195a.png
而母言之则为贤母妻言之则为妒妇今日之事大类
是矣惟麾下多贤必能审处言欲尽意不觉腼缕伏望
台慈以照察幸甚幸甚太上天姿好学经传无不究览
尤精于班史下笔洒洒有西汉之风每谓行在诸臣曰
北狩以来无书时一阅目一日闻外有贷书者以衣易
之春秋博士废之久矣诸王有得此书阅者太上闻之不
怿宣谕蔡鞗曰春秋之书多弑君弑父之事为人臣子
者岂宜观哉鞗顿首从容对曰春秋者鲁之史记也周
卷二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352-0195b.png
德既衰君臣失守上下无别孔子所以惩恶劝善以正
褒贬使后世知惧凡君子之所疑而不决者至春秋而
后定故司马迁曰春秋礼仪之大宗也为人君不知春
秋者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臣而不知为人臣而不知
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遇变事而不知其权愿陛
下试取一观之他日鞗因奏事太上谓曰比取春秋读
之始知宣圣之深意恨见此书之晚自是披览不倦凡
所理乱兴废之迹贤君忠臣之言行莫不采探其华实
卷二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352-0195c.png
深涉其源流钩纂枢要而编节之改岁籥而成书臣尝
侍万寿节宴太上赋诗以寄渊圣许令和进因用亲仁
善邻事太上曰此春秋特蒙宣示以为荣观太上皇有
所见闻未尝隐情每闻献纳喜见于颜数令杨思道宣
谕曰若志虑未及不惜见教崇奉祖宗本乎天性非勉
强伪为之也每西望伫目久之谓左右陵寝在何处泣
数行下遇忌辰辍膳流涕尽日出入追慕不已有献新
者必荐而后尝虽在蒙尘不忘教子以义方之训每下
卷二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352-0195d.png
程后诸王问安必留之坐而赐食或赐诗属对有两联
今附于左太上曰方当月白风清夜故郓王楷对曰正
是霜高木落天太上曰落花满地春光晚萃王植对曰
芳草连云暮色深皆类此宗室晋郡王孝骞以下九百
四人朝廷遣起韩州同居相见之日为之感动抚问再
三至于流涕遣杜遵道计买薪米均行给赐莫不安居
差孝骞仲晷(阙/)宗室有挟私恨而致词者纷争不已全
失礼容降诏曰日来宗子不遵宪度失于长幼之序各
卷二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352-0196a.png
挟私积以成仇怨争讼不已岂不知身寄他乡复有聚
会何幸如之故阅礼仪之言用劝无知之辈且曰君义
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恭所谓六训今则不然造六逆
者有之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
义所谓六逆也特申庭训之方以示睦亲之义宗室可
体此意分明开谕使同姓晓然知所训诫如尔后敢以
来到韩州事陈诉者并以罪罪之母作食言各令知悉
杨师道侍燕间宣谕师道曰近日随行官吏等悉皆穷
卷二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352-0196b.png
困使我伤心初出青城仓皇之间了无一物得赍行适
卿等皆弃捐父母妻子冒涉风霜而随予今坐见如此
不能赈济为之奈何宣谕讫遂泣下左右之人无不感
动者遂令有司具状申明金国乞给赐衣物从之阙浣
濯之衣太上皇后进绢十疋然绍述神考之志未尝忘
怀适有货王安石日录者闻之欣然辍而易之庚戌中
元徙居五国城乘舟而行凡四十六日至东路都统习
国古乃奉朝命减落随行官吏诸色人等不许尽行将
卷二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352-0196c.png
带太上力恳不从召而谕之曰公等冒风霜涉险阻忧
乐固当同之今者朝命如此事属他人无如之何已再
三力恳竟不可回令选爱者使随行公等皆甘苦之人
岂有爱憎之别君臣之间彼此不能尽其事一面请诣
所属言讫泣下官吏等亦号呼而出应宗室不许随行
内有神考亲侄晋康郡王孝骞嫡孙和义郡王有奕等
六人皆乞随侍从之族属有出入不节而致物议纷纷
者太上闻之降诏戒饬曰艰难之际谨慎为先若复出
卷二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352-0196d.png
入不节言语轻易或为狂药所困举止取灾有失事体
古之人谓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系
焉而今而后戒之慎之各宜杜门省事骨肉之间以礼
过从恐閒惹物议自取悔尤既贻亲忧何以自处谆谆
诲谕使务体恤圣度如天下有细过其以闻者情恕之
如刘定宰羊不如法薛安造饭减剋太上曰羁旅他邦
不欲口腹罪人知取戒励亦可警众又五国贝勒巴纳
达下通事庆格遣一人审覆太上曰初无此事恐复误传
卷二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352-0197a.png
北人闻之莫不加手于额太子鄂啰欢遣人奉书上欲
于内侍中求晓事能干人才俊爽者二人所须却请批
谕当便应办太上览书不说曰若应副谁可遣者若不
应副五太子不可违遣王佃陈思正往回书云承谕内
侍本亦乏材不免于众中选择二人前去皆自汴京随
逐至此艰苦万状久处贫穷敢望优容不胜万幸纸尾
之谕甚荷雅意然以物易人岂其本心哉又按班贝
勒之夫人致书于太上并惠药物亦求内侍答曰承谕
卷二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352-0197b.png
乃荷不外以本局分秪有一二人难以辍那送示药物
虽出厚贶以无官应命不敢辍留好学不倦移晷忘食
而动静语默之间必有深诲焉因观唐史至李泌传复
读不已泌谒肃宗于灵武披冒榛莽复立朝廷尽忠致
力于献纳之道位至宰相而数为权幸所嫉遂令张玮
录其传以赐韦后癸丑六月二十四日沂王㮙驸马都
尉刘文彦首告谋反金国蔡鞗是日闻之萃王植驸马
都尉宋邦先径令途中闻达太上惊惶未以为然翌日
卷二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352-0197c.png
遣鞗渡河以询虚的既济则千户贝勒安塔哈者已陈
兵河滨二逆拨发往彼帐前矣尽得其所陈之详鞗归
太上即令奉亲属及一行臣僚合议徐王棣以病不能
出馀皆预然此已闻有不测之议至是而皆悚慄鞗曰
吾侪前日不死国难二帝播迁已有愧于前人不意逆
党出于至亲至爱之间捐躯效命正在今日鞗身以贯
高自处愿诸公尽力以徇急难少有退避者神殛之言
辞慷慨坐皆泣下莫不怀奋发心至七月中旬彼遣两
卷二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352-0197d.png
使前来勘问太上遣植同鞗见来使欲太上渡河便又
遣徐王棣宋邦先再往至则尚执前议乃请渊圣及信
榛驸马都尉尚于辰内侍王若冲同鞗从植再三力恳
彼使方许明日至行宫之侧鞗所寓之地而引问焉群
臣力拒往返诘问三日之间二人气折自承诬枉案上
复遣前使以谕太上一面处置太上曰二子悖逆虽自
诬告天伦之属岂忍为之使曰若如此自有宣命并死
之使归鞗上数疏深自悔祸以畏天戒太上嘉纳之以
卷二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352-0198a.png
诰答曰老夫自闻男㮙等有诬告之事深悟众叛亲离
反求诸已罔知所措若非洗心革虑则何以全身远害
优过悔尤愿惟一体其害尚轻苟使坐累诸人复何面
目可以自存适览上疏嘉谋谠论非卿不闻此语而此
后凡所见闻虽属微末勿惜吐露若隐而不言言而不
从高天后土神之听之况昔人所谓以国士遇我者报
之当何如以此食言千万无隐一日以书宣示李康曰
予平日待蔡鞗以国士今日报我殊不愧德康读其书
卷二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352-0198b.png
而奏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各尽其道
今陛下蒙尘之际遽罹诬告不责彼而求已而能虚怀
晦德改过不吝得禹闻善言则拜之道太上曰予之不
德岂可以上比禹汤康对曰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陛下上畏天戒下恤人民则禹汤何愧哉臣闻诸故老
曰熙宁富弼为相有于神宗之前言灾异皆天数非政
之得失所致者弼闻之叹曰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
何事不可乃上疏愿益畏天远谗佞近忠良神宗亲书
卷二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352-0198c.png
答诏曰苟非意在爱君志存王室何以臻此敢不置之
枕席铭诸肺腑终老是戒太上稽首而言曰神宗听言
如是康曰陛下天性至孝每于忌辰辍膳思泣愿陛下
益广绍述之意太上曰是吾志也后榜鞗书于坐侧金
国送到今上皇帝进奉金银等物见之泣下谓行在群
臣曰荷天眷命未忘赵氏中兴之主而继焉今日信至
可谓幸会老夫晚年复睹盛际使我回得一日瞑目足
矣群臣皆再拜称庆药材留充备用其馀并赐一行亲
卷二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352-0198d.png
属官吏皆鼓舞再拜受赐行宫有回禄之扰嫔御之内
及沿烧者本位陈乞聚夫修盖太上曰正是农时岂可
妨废止令修盖行宫那容应办宗室仲晷等八百馀人
自咸州徙居上京至有阙食死于道路者太上闻之悲
不自胜谓左右曰此辈何辜至此于是令李括宣谕蔡
鞗草表一通候有回期欲乞同归北狩未有行期以批
语赐王若冲曰一自北迁于今八年所履风俗异事不
谓不多深欲记录未有其人询之蔡鞗以谓学问文采
卷二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352-0199a.png
无如卿者高居东山躬耕之馀为予记之善恶必书不
可隐讳将为后世之戒谦虚待下随行群臣不一小大
未尝召呼每有遣使则温颜慰谕善为篇章自北狩以
来伤时感事形于歌咏者千有馀首以二逆告变之后
举畀炎火以今所谓灰烬之馀者仅有数十篇类之为
别集好生之德泽及禽兽每闻有网捕者必买而释之
仍戒励曰羽毛之属喜生恶死与人何殊今伊予皆在
絷维之中当求诸己欲归之心顷刻不忘每令张玮张
卷二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352-0199b.png
尧臣询访之少有嘉音喜见于色近梁举善等至录得
绍兴与左丞相书本进呈大悦北狩行录终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