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351-04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七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五年闰二月乙巳朔尽五月
闰二月一日乙巳诏戒饬群臣朕惟先王之时小大之
臣咸怀忠良故能竭诚体国毕力公正时有举措丕应
傒志用以经理国家无往而不济朕甚慕之间者总师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351-0480d.png
前路大敌内侵此宜臣子恐惧自竭不忘夙夜而乃奉
命不虔偷情自若顾于国家若秦人视越人肥瘠委质
而仕当如是乎朕念狃于旧俗乃薄其过失先训告而
后刑罚古之道也而今而后其共砥砺式悛尔心慕事
主之匪躬思为臣之大戒务尽忠赤以公灭私庶天下
之务靡不毕举敢有弗共自干宪章令出惟行必罚毋
悔可令刑部镂板遍牒行下仰监司守贰县令太守出
榜于治所晓谕施行 折彦质为兵部侍郎兼枢密都
卷一百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351-0481a.png
承旨 杨政为泾原路安抚使杨政字直大怀德军人
起身寒微貌甚陋时人号为杨尅毯初为统制官下虞
候每统制饮宴政不吃其馀食众虞候劝之曰此物极
好何不食之政曰我所请者仓米方为极好食之可常
而有味安用此为此非当食之物且不可为常识者器
重之既贵得其故妻相待如初公论称美以龙神位四
厢都指挥使武康军承宣使为泾原路安抚使野史曰
杨政怀德军人为吴玠统制官从玠败金人于和尚原
卷一百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351-0481b.png
仙人关有功累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武康军承宣
使五年除泾原路安抚使九年除熙河路经略使十年除
利州路安抚使知兴元府金陷陜西政走四川加侍卫
亲军马步都虞候武当军节度使遣统制邵俊败金人
于陇州汧阳县牧牛岭十三年来朝加检校少保归镇
二十一年进太尉二十六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二十七
年薨年六十 程昌禹知江州江西沿海制置使程昌
禹以右朝散大夫徽猷阁待制知江州江西沿江制置
卷一百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351-0481c.png
使 王琰主管侍卫马军司王琰至行在主管侍卫马
军司以其军𨽻韩世忠未几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
陈琳叛王德追至无为军生擒以归陈琳者张琦之裨
将也勇力过人屯于芜湖县劫张琦以众奔伪齐王德
追至无为军境上获之以归
四月太庙神主至自温州 韩世忠进军楚州赐韩世
忠诏览奏欲依旧留屯淮甸誓与敌人决于一战已悉
朕迫于彊敌越在海隅每慨然有恢复中原之志顾以
卷一百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351-0481d.png
频年事力未振而郁郁如此自去冬敌人深入卿首挫
其锋鼓我六师逐迫其众既致潜师引遁而卿复率兵
移屯淮甸进取之师特此为甚朕甚嘉之前日恐老小或
有未便委卿相度今得所奏益见忠诚虽古名将殆无
以过使朕悚然兴叹以谓有臣如此祸难不足平也古
人有言阃外之事将军制之今既营屯安便控制得宜
卿可施置自便勿复拘执至于军饷等事已令三省施
行方此酷暑将士良劳行饬使人赍赐夏药抚问卿并
卷一百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351-0482a.png
宜知之 岳飞进军鼎州张俊以都督收杨么先遣岳
飞军于鼎州吴锡军于桥口俊即欲进兵或说俊曰不
可追而胜则捕一渔人耳如有不胜则都督为诸将轻
矣俊曰奈何或曰不如先张声言诸军人马各已差人
犒设矣唯岳制直之军当躬入其军中是以犒设而进
也或不胜犹有说焉俊从之未几以辅逵代吴锡俊驻
潭州
五月孟庾知枢密院事 朱胜非免丧除观文殿大学
卷一百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351-0482b.png
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中书舍人 胡寅上疏论当复
雠不当讲和胡寅为中书舍人适遇朝廷议遣何苏等
使于金国祈请和好寅谓当修政事不宜与雠讲和乃
上疏极论其事乞不讲和好挥戈北向蹀血金廷用复
雠怨曰臣窃闻遣使人云中已有定议臣愚陋蒙陛下
擢寘从辨职在献纳虽小事未当犹合上闻况遣使体
大纵不预初议苟心有所未安岂敢缄默辄行论奏伏
望陛下留神省察昔孔子作春秋以示万世人君(阙/)
卷一百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351-0482c.png
之术无不备载而其大要则在父子君臣之义而已鲁
桓公为齐所不共戴天之雠而庄公者乃桓公之子也
非特不能为父雪耻又与齐通好元年为齐主王姬四
年及齐狩于禚五年会齐同伐卫八年及齐同围郕九
年及齐盟于蔇是年为齐杀子纠仲尼恶之备书于策
以著其释怨通和之罪岂非为后世永鉴乎金人者惊
动陵寝戕毁宗庙劫质二帝涂炭祖宗之民乃陛下之
雠也顷者误国之臣自知其才术不足以戡定祸乱而
卷一百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351-0482d.png
又贪慕富贵是故诪张为幻遣使求和以苟延岁月九
年于此其效何如彼之一身叨爵窃位而去曾何足道
而于陛下圣德国家大计亏丧多矣所幸陛下智勇日
跻灼然独见于邪言久惑之后奉将天讨罪状刘豫再
安国步渐图恢复天下忠臣义士闻风兴起各欲自效
以佐丕烈譬如人行万里登车出门又如枝梧厦屋初
正基柱存亡治乱实系此时今乃蹈庸臣覆辙践已失
之谋犯孔子之戒循鲁庄之事忘复雠之义陈自辱之
卷一百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351-0483a.png
辞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或谓不少有贬屈其如二帝何
臣应之曰自建炎丁未至绍兴甲寅以来卑辞厚礼以
问安迎请为名而遣使者不知几人矣知二帝所在者
谁欤见二帝之面者谁欤得金人之要领者谁欤因讲
和而能息敌兵者谁欤臣但见丙午而后通和之使归
未息肩而黄河长淮大江相次失险矣臣但闻去年冬
使者还言敌人帖服国势奠安形于章奏传播远近曾未
数月而刘豫称兵犯顺矣金人者知中国所重在二帝
卷一百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351-0483b.png
知中国所畏在劫质知中国所惧在用兵则常示欲和
之意平吾所恨而中国坐受此饵既久而后悟也天下
以为自是改图必矣何为复出此谬计耶苟曰姑为是
尔岂有修书称臣厚费金帛而成就一姑为之事也苟
曰以二帝之故不得不然则前效可考矣况岁月益久
敌情益骄必无可通之理也臣尝思之陛下与金人绝
则臣下无所得而人主为义举若通和则利归臣下而
人主受其恶故凡愿奉使通和者皆身谋非国计也陛
卷一百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351-0483c.png
下可不据孔子之论而决此策乎自王安石废黜春秋
天下学士不知尊向一旦乱臣贼子接迹于四海遭逢
陛下为信此书孔子之志将伸于今日臣愿陛下考笔
削之意断当今之事只行一二大者则美名必辉映千
古矣当今之事莫大于边境之乱也欲纾此怨必殄此
雠而不用讲和之事贤方毕集民富国治挥戈北向躏
金人之庭然后复雠之义得而人子之职举臣等驽下
伸眉吐气食息世间亦预荣矣苟为不然以中国万民
卷一百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351-0483d.png
之君而称臣于雠敌则宰辅而下皆其陪臣也借使金
人欣然讲解以一将军数万众驻兵泗水之上欲陛下
面相结约歃血而退不知陛下何以待之则又欲变置
吾之大臣分部吾之兵将割吾之土地而取其租赋有
一于此其能从之则无以立国不从则隳败和好将何
据而可臣实戆昧思之不通是以略具古义浼渎聪听
惟陛下试加采择或合圣意即以世雠当复无可通之
义明降指挥寝罢奉使之命刻印销印俄顷之间初无
卷一百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351-0484a.png
害日月之明适足彰陛下之无我也免累圣德误国大
谋不胜区区纳忠之至贴黄臣契勘自金人跳梁以来
天下之论或以谓必讲和议或以谓必须用兵二说谬
扰无一定之论伏睹自建炎元年至今前后所遣使命
若宇文虚中王伦朱弁郭允迪魏可行崔纵洪皓龚璹
张邵前后祈请非不切至近又遣潘致尧高公绘韩肖
胄刘松年章谊孙近魏良臣王绘相继入国窃料金人
回书必无果决之言决有信从之语殆欲款我耳伏望
卷一百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351-0484b.png
圣明深赐洞察祈请十年略无显效议和决不可成则
臣言或可以备收录取进止五月十三日三省同奉圣
旨中书舍人胡寅论事辞旨剀切深得献纳论思之体
可令学士院降诏奖谕寅具奏谢曰臣奏论使事寻蒙
宰执召至都堂面传圣谕以为论议剀切得论思献纳
之体乃令学士院降诏奖谕者狂言上渎方惧罪戾天
高听卑遽蒙开纳襄勉以劝臣下臣荣耀增激愚衷(中/)
(谢/)臣闻天下有至公之心有正直之论违正论拂公心
卷一百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351-0484c.png
以行其邪说虽当悟及事已败坏世已陵迟然后悔之
则无及已姑以近事明之方王安石得志托大有为之
说大有为之说者孟子之言也岂不美哉当时元勋旧
德皆言祖宗旧法不可变改安石斥之为流俗而其说
盛行自今观之其所谓有为者乃所以召乱其所谓流
俗者皆贤才也使祖宗灼知于司马光辞枢密副使之
时而退王安石罢新法则尚有崇观之乱乎及蔡京秉
政托继志述事之说继志述事孔子之言也岂不美哉
卷一百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351-0484d.png
当时忠臣义士皆以新法害民当遵元祐蔡京斥之为谤
讪而其说盛行自今观之其所谓继志述事乃所以遂
其私意其所谤讪者此忠言也使上皇灼知于陈瓘论
列之时而退蔡京复元祐则尚有宣靖之祸乎天下之
理一是一非出于是则入非出于非则入是理不并立
人无两存此人才邪正之所由分而国家治乱之所由
判自古如此岂惟今哉金人深入以来和战两议肇于
孝慈在位之日两议不决驯致北狩自今观之敌人之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351-0485a.png
不可与和亦易见也而和议之说不息非特通和金人
又欲通和刘豫和之一字实怀二心以国与人亦不恤
岂不过甚矣哉原其所本起于耿南仲昌言之正犹王
安石大有为之论蔡京继志述事之说而尊主庇民疾
仇殄恶不欲和者亦犹司马光不以王安石为然陈瓘
不以蔡京为是八年于此此正论不胜监观前事识者
忧之尚赖陛下险阻备尝灼知情伪于和议辈皆已试
用了无加效此策不足中兴断自宸衷舍非从是严降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351-0485b.png
诏旨罪状反贼声罪致讨一振国威岂于金人尚肯通
使臣禀性素愚误以文字上简圣知擢置纶闱仍使献
纳适睹何藓之事深恐和说复行国论顷危士气沮丧
所系不细遂具陈奏陛下宪天聪明灼见忠志曲赐褒
论以来众言使天下忠义之士皆知陛下雪耻复仇之
意用贤才修政事厉兵选将骎骎北向以为迎二帝之
实大计一定邪说不行中兴可期宗社之福岂独微臣
忝窃恩诏以为今日美谈而已哉恭惟奎壁之光下照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351-0485c.png
蔀屋谟训之懿远播寰区顾臣何人仰承大赐臣敢不
益坚志罄谋猷庶殚毫发之劳用答乾坤之施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351-0485d.png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