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351-045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四
            宋 徐梦莘 撰
 炎兴下帙
  起绍兴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癸酉尽十一月十四
  日己未
九月二十九日癸酉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兼枢密院事朝廷方除赵鼎都督川陜荆襄诸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351-0458d.png
军未行伪齐谋大举宰相朱胜非乞持馀服罢去留鼎
拜相仍降诏抚谕四川诏曰朕顾怀蜀道屡困敌兵
选建枢臣往加督护方选日以临遣偶防秋而戒严乃
命以相居中仍遥领西南军务既总司于朝政益增重
于使权迟俟来春改图近弼绥尔众士膺副朕怀比命
属僚就宣德意 知鼎州程昌禹上庙堂书极论遣使
都督川陜荆襄未便程昌禹谓除赵鼎都督川陜荆襄
未便鼎虽拜宰相不行深虑别议遣使乃商𣙜其利害
卷一百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351-0459a.png
极论其所以未便曰昌禹尝谓古今利害特在于名实
之间责实有利无害徇名有害无利昌禹尝深究其源
非谓朝廷遣使乐于徇名亦非奉使者其才不能责实
势使然耳使命一出张官置吏不下数百员与夫屯师
聚兵之费当取给于州县州县比年所至匮乏常赋之
入曾不足以自赡矧有馀赀以供使司之用一被督责
必合辨具不过重费鞭朴以取于民官吏苟非其人夤缘
为奸殆有不胜其扰者至于诸路兵力初不足恃使命
卷一百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351-0459b.png
一出于所部军马又须抽摘随行赴置司去处州县一
或有警不过告急于使司相去既远应接每不及以至
调发人夫征取财赋行过郡邑仓库一空应报文移日
不暇给其间至有将懦兵骄稍加纪律则滋长敌势为
害一方又有未易言者如是则使命之出将以保州县
而州县反被其扰将以抚百姓而百姓反受其弊将以治
盗贼而盗贼愈长其恶可谓有害无利矣朝廷凡使事
之毕亦尝计其岁月所费以较其利害多寡乎比者又
卷一百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351-0459c.png
睹遣都督川陜荆襄诸军事得之道涂谓朝廷因献言
者以今日大计在于图秦故特遣大臣出领使事昌禹
切谓朝廷急于图秦辍枢臣使远方固可以膺重任而
成大功然以其势考之岂能使之责实虽负伊周不出
之才恐未免徇名而有害无利也昌禹备员武陵首尾
五年川陜事体粗闻其略试言之且张宣抚入蜀之初
责任非不专事力非不胜财用非不富士马非不强当
时人心又皆鼓勇乐于赴功而累年之间迄无功效徒
卷一百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351-0459d.png
上下怨憾以谓四川初无盗贼之扰止缘宣抚使入蜀
以扰之宣抚入蜀而人被其扰亦岂为宣抚者固欲重
困州县乎盖张官置吏屯师聚兵官吏之所赡给将士
之所犒劳所过所留征求调发势有不得不然者耳况
今五路陷没四川危动民力已困财用已竭强敌垂涎
且有吞蜀之意以今事势较之张宣抚入蜀之初为何
如州县凋弊似亦极矣乃欲以大臣出使将带官吏摘
抽诸军又入蜀地征求调发号曰图秦切恐秦未暇图
卷一百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351-0460a.png
而腹心腋肘之变先起矣昌禹所以妄意谓未易责实
近于徇名而有害无利也抑尝闻乃者富平之战骑兵
凡十五万士马亦可谓强矣而竟致败衄今四川士马
不过吴玠部曲耳何所恃以图秦乎昔曹操以百万之
众蔽流而下吴之群臣已为迎降之说操于图吴势若可
必矣周瑜以谓今使北土已安果无内忧始能旷日持
久来争疆场今北土既未平定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为操后患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
卷一百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351-0460b.png
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而操冒行之擒
操宜在今日其后果有赤璧之败今都督之求图秦也
东土已安而果然无内患乎南寇已平而果无后患乎
中国士众果能习水土而不生疾病乎昌禹愿朝廷鉴
此审处利害而行之无令轻举妄动近于徇名而无实
也至如近复襄阳等州都督之行就当措置拨军屯守
军势愈分昔吕蒙为孙权论徐州曰今操远在河北不
暇东顾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今得徐州操
卷一百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351-0460c.png
后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关帅
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用策后果擒关今朝廷复襄邓
州亦犹权之取徐州也取之为易守之为难能保强敌
之不争乎孰若命大臣或大将益重兵聚赀粮守荆州
以据长江之险今天下根本大势实在长江保守长江
以固根本然后可以图秦保蜀料理襄汉经略中原随
宜度势以次施设今根本不固遽欲掇大臣于数千里
之外以孤军抗强敌期以复西秦残破之区昌禹谓四
卷一百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351-0460d.png
川民财已竭兵力已弱人心已动而都督又将入蜀万
一强敌乘我间隙或压以重兵或传以伪檄则事有未
易言者其所系岂小哉昌禹初闻枢相赵公出使赵近
世伟人也忠义激昂慨然有康济四海之志然事势如
前所陈昌禹实忧其行切意枢相洞达利害已久身为
大臣义当徇国不敢辞避耳今闻大拜脱或别议遣使
愿试以昌禹所陈更加订论熟计利害而行之且命大
臣或大将守荆州以固根本在今非上策岂亦易事特
卷一百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351-0461a.png
不得已用兵非有五万之众钱粮非有三年之储且将
不暇岁月责以近效亦岂能使之胜其任也荆南前日
以二万人守之亦可今春金人取和尚原关师古既叛
阶州一带无人控扼上流势须益兵也昌禹以事干国
计不敢缄默或谓昌禹言轻不足信伏望更加采访自
是不别遣使 金州人攻承州知楚州樊序宾弃城而
走是时改高邮军为承州金人攻承州而楚州守臣遁
走也
卷一百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351-0461b.png
十月朱师亮军于明州刘豫声言遣徐文来犯海道乃
命师亮以兵一千屯于明州 张俊为浙江西东宣抚
司军于镇江府边报金人与刘豫合军大举欲侵淮甸
遣韩世忠以兵渡江发张俊兵驻于镇江府军士多夺
取士民舟船如被寇盗是役也乌珠屯于天长军刘麟
屯于旴𣅿军 孟庾为行宫留守兰整边顺临安府弹
压赵鼎建亲征之议乃差留守及弹压官是时亲征之
议犹未定也 召张浚为资政殿大学士领万寿
卷一百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351-0461c.png
观兼侍读召不许辞免日下起发手书赐浚曰卿去国
累月未尝弭忘考循事绩简在朕心想卿志在王室益
纾筹策毋庸固辞便可就道夙夜造朝嘉谟嘉猷伫公
入告
十三日戊子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镇十数里遇金人
铁骑二百馀世忠与通方立马议所以待之有三四十
骑直冲世忠世忠与战不利金人有骁将独战世忠力
疲通自后击敌将世忠坠马几被执通救之世忠复得
卷一百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351-0461d.png
马回顾金人百馀骑几得世忠通据陂坂扼其路以弓
箭当之世忠得还奏通之功乞优异推恩授武功大夫
吉州刺史世忠缴其诰命再奏乞重赏通以劝将士遂
落阶官授吉州刺史 解元败金人于高邮军尽俘执
以归解元及在高邮金人来侵未至三四十里元先知
之逆料金人翌日食时必至城下乃伏百人于路之侧
又伏百人于城之东北岳庙下自引四百人伏于路之
一隅令曰金人以高邮无兵不知我在高邮即轻易而
卷一百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351-0462a.png
进俟金人过我当先出掩之伏要路者见我麾旗则立
帜以待金人进无路必取岳庙路走矣若果然则伏者
出众皆诺又密使人伏樊良俟金人过则决河岸以阻
其归路食时金人果径趋城下元密数之有一百五十
骑乃以伏兵出麾旗以招伏要路者伏兵皆立帜以待
金人大惊踌躇无路遂向岳庙走元率兵追之金人前
遇兵无所施其技尽被擒凡得一百四十八人金牌与
执事居其半是时董皎在天长亦有功元与皎各加正
卷一百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351-0462b.png
任观察使 马(阙/)复元官除枢院副都承旨马在融州
仙溪也张浚都督陜右不远万里遣人持赀币招之书
中专以同济国事为言且曰上之待公不轻虽缘谗毁
终必保全公荷圣恩如此可不图报乎马以刘子羽昔
年在真定有隙今在宣募不往复书谢之绍兴三年召
为都督府参议官道遇疾丐祠四年奉祠居信州九月
召赴川陜都督府禀议差充详议官引见上殿奏对称
旨乃复元官拱卫大夫利州观察使除枢密副使承旨
卷一百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351-0462c.png
 牛皋徐庆败金人于庐州城下金人与伪齐连兵攻
淮西安抚使仇悆尽发宣司戍军一千以拒之既而败
亡无一还者即乞师于湖北岳飞飞遣腹心将徐庆牛
皋为援皋庆引十三骑先至城下入城谒悆坐未定斥
堠报金人五千馀骑将逼城时湖北军马未到悆色动
不安皋曰无畏也为公退之即与庆出城迎见敌军遥
谓之曰牛皋在此尔等安敢来敌帅曰我知牛公在湖
北路已赴诏命此中安得牛公皋乃免胄张旗帜敌人
卷一百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351-0462d.png
相视失色皋察其有惧意舞稍先登敌人奔溃皋以十
三骑追袭五十里是时敌人大军十馀万去庐州百里
而屯一夕皆遁悆骇叹且亲书保明赞其威望神勇谢
于岳飞飞不悦而移其功以卑庆皋亦无慊色淮西人
以为恨
二十三日戊戌诏幸江上抚军金人在淮甸张俊军镇
江府促渡江出战有迟疑未渡之意朝野惊恐亲征之
议起于赵鼎见上屡请车驾早幸江上上皆有旨肯之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351-0463a.png
即退为中官阻止至是鼎至请上亲征且曰军民百姓
皆望陛下亲征唯中官未肯行若陛下一幸江上则诸
军皆尽力禦敌矣中官未见陛下亲征之利也臣欲乞
陛下发遣近上中官赴都堂臣具酒礼待之谕以祸福
然后亲征可决上从之遂发左右亲近十数人诣都堂
鼎具酒礼以宗庙社稷安危之计谕之且曰诸公见上
可赞成其事俟退敌回銮则共享安逸之福众诺之议
遂定即命草诏诏曰天地之大义莫重于君臣尧舜之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351-0463b.png
至仁无先于孝悌一自衣冠南渡北骑日侵五品弗明
两宫未返念有国有家之道必在正名尽事父事兄之
诚讵宜安处将时巡于郡国以周视于军师尔其慎守
封圻严戒侵扰虔共乃职谨俟朕行 戒谕州县诏朕
以逆臣刘豫称兵南向寇警既闻神人共愤朕不敢复
蹈往辙为退避自安之计而重贻江浙赤子流离屠戮
之祸乃下罪已诏亲总六师临幸江滨督励将士然兴
师十万日费千金动众劳人惧所不免此恻然疾怀尚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351-0463c.png
觊监司帅臣与夫郡邑大小之臣夙夜究心体朕此意
凡借贷催科有须于众者毋或纵吏并缘为奸凡盗贼
奸宄辄生窥伺者务绝其萌毋令窃发其或乘时抢攘
恣无名之敛容奸玩寇失讯察之方至使吾民横罹困
苦有一于此必罚无赦候军事稍平当遣廷臣循行郡

二十四日己亥车驾发临安府车驾进发诸大将有献
俘于行在者戮于秀州时张守方知福州闻而上疏曰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351-0463d.png
凡所献俘使皆金人或外国借助则宜剿除俾无遗肓
至于两河山东诸路之民皆陛下赤子也刘豫驱迫以
来诚非得已臣谓俘内有佥军宜谕以恩信以示不杀
贷而归之或愿留者听其便不惟得先王胁从罔治之
义而刘豫之兵可使不战而自溃虽日杀而驱之亦不
复为用矣后相继诸将进击金人败衄而去
二十七日壬寅幸平江府加赠陈东欧阳彻秘阁修撰
与恩泽两资赐田十顷车驾至平江府宰相奏事上因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351-0464a.png
论黄潜善汪伯彦当国杀布衣陈东欧阳彻事深自悔
恨曰朕至今痛恨之虽各赠五官与有服亲恩泽犹未
足以称朕悔往之意遂各赠朝奉郎秘阁修撰更与恩
泽两资拨赐田十顷虽死者不可复生追痛无已
三十日乙巳仇悆克寿春府仇悆为淮西安抚使刘豫
侵淮西悆遣将会合孙晖兵击败之复取寿春府
十一月十三日戊午金人陷滁州金人侵入于是据滁
州而居之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351-0464b.png
十四日己未张浚知枢密院事行状曰是日除枢密院
事奏曰人道所先惟忠与孝一亏于己覆载不容自昔
怀奸欺君妒贤卖国当时闾巷细民莫不深怨嫉愤不
食其肉者至若一心事上守正尽忠虽天下后世皆知
企慕称叹思见其人焉盖忠义人心之所同故好恶久而
自定臣以区区浅薄之才幼被家训粗知义方平居立
身以此自负偶缘遭遇寖获使令陛下任之太专待之
过厚而有怨于臣者致毁之备至有求于臣者责望之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351-0464c.png
或深上赖圣智全微纵臣奉使无状岂不自知至于加
臣以大恶之名陷臣于不义之地隳臣子百世之节贻
孀亲万里之忧言之呜咽痛愤而已今陛下知其情伪
保庇孤忠许以入侍旋擢筦在臣毁首碎身无一论报
然而公议之所劾训辞之所戒传之天下副在史官臣
复何颜取玷近列于是赐诏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351-0464d.png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