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445-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四
  议开泇河疏(万历三十一年/)   李化龙
臣看得河入中原以湍流抉浅土溃溢四出所至则靡
从古以为患矣迄于今日施治尤难盖南虞陵北虞运
水性无常势不能必出中道人力角之互有胜负堵塞
挑浚岁以为常所谓劳费无已数逢其害者也臣自莅
事以来于沿河上下方数千里逐一周视下淮徐观两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445-0565b.png
渎之合流上凤泗望二陵之佳气乘舟而游市城之中
逆流而溯决口以上出萧砀经兰仪过东长入曹单因
之稽堤工脉水势询之故老咨之土人乃始知河势之
大凡而得施工之次第也兹谨会同凤阳抚臣李三才
按臣高攀枝盐臣蒋以化山东抚臣黄克缵按臣严一
鹏议得河自开归而下合运入海其路有三由兰阳道
考城至李吉口过坚城集入六座楼出茶城而向徐邳
是名浊河为中路由曹单经丰沛出飞云桥泛昭阳湖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445-0566a.png
入龙塘出秦沟而向徐邳是名银河为北路由潘家口
过司家道口至何家堤经符离道睢宁入宿迁出小河
口入运是为符离河为南路此三路者近代以来河所
递行之道也较而言之南路虽近陵然有隋堤障其上
有九冈十八洼隔其中有归仁堤护其下于陵无害也
第其北扼于山南近于淮倘下流淤塞不逆流而上则
溃堤而南是皆能乱淮乱淮则久之而淮亦淤淮淤而
沮洳之患上及陵园矣且全河下宿迁徐邳运道不免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445-0566b.png
告涸则南路者利不胜害者也北路虽近运然太行堤
足障惊涛徐吕洪足束乱流且汶泗有接漕艘之利也
第其下流往往溃堤堤溃而鱼沛之间城郭夷纤路坏
非直殃民亦且梗运则北路者利害正等者也惟中路
则不南不北既远于陵亦济于运有利无害称全善焉
前督臣排群议而断之独合三省以兴兹役亦谓得算
假令不惜大费必竟全功一劳永逸岂不休哉乃以资
用乏工程减以故狂澜已回下流复益陵麓虽云亢爽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445-0566c.png
运道尚在梗塞盖所得已多直全利未收耳然则为今
日计守行堤开泇河事所必出无容再计矣惟是泇河
之议向来数议竟成画饼谈者恐以为疑乃臣则以为
其善有六而其不必疑有二今之称治河难者谓往代
止避其害今且兼资其利故河由宿迁入运则徐邳涸
而无以载舟是以无水难也河由丰沛入运则曹堤坏
而无以过纤是以有水难也泇河开而运不借河有水
无水第任之耳疏瀹排决皆无庸矣善一黄河者运河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445-0566d.png
之贼也用之一里则有一里之害避之一里则有一里
之利以二百六十里之泇河避三百三十里之黄河二
洪自险镇口自淤不相关也善二河之当治固不问其
济运与否而皆不容已者也顾运借河则河为政河为
政则河得以困我当不惮劳费而治之运不借河则我
为政我为政则我得以相河当熟察机宜而治之夫熟
察机宜之与不惮劳费也其利害较然睹已善三先年
估全工以三百九十万估半工以二百六十万即前督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445-0567a.png
朱衡开新河百四十里费亦以四十万也今直以二十
万开二百六十里比之全工则二十之一比之半工则
十之一比之新河亦事半而功倍者也善四江之北山之
东患水极矣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矣召募
行而富民不苦于赔穷民且得以养春荒而役兴麦
熟而人散以仲淹之堤湖代汲黯之发仓此即国计无所
裨计犹且为之也善五粮艘过洪约在春尽盖畏河涨
之为害也运入泇河而安流逆浪早暮无妨过洪之禁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445-0567b.png
可弛参罚之累可免即运军不至以赶帮失事所全多
矣善六运不借河则河防遂疏恐遂恣横流而沼凤泗
也柰何夫开封归德上下千里未闻济运未闻不治河
也彼直为民禦灾而若此矣何况乎为陵捍患其何防
之敢疏无疑者一徐州天下咽㗋处也柰何一日而令
其索莫荒凉安所称重地乎夫太王迁岐盘庚迁亳第
审利害安问重轻且徐沼于河直须时耳徐民安土重
迁闻泇河之役且刺心隐痛曰夺其利也此如蛾赴火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445-0567c.png
蝇趋饧大利在前害不暇顾一日而洪水暴至城沼民
鱼悔之晚矣泇河开而徐城之贸迁化居者必且移之
泇口必且移之沿河上下即土著者利所不在必且择
高土而居之即使水能破城必且为鱼者少此为曲突
徙薪于徐而出之罟获陷阱者也无疑者二故泇河之
开无俟再计而知其可行者也至其分工则自李家巷
至刘昌庄全挑新河八里建闸一座该夏镇郎中梅守
相淮徐道副使刘大文督率徐属河防运同许一城徐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445-0567d.png
州知州张执管理刘昌庄至万家庄计长八十一里内
除韩庄等处二十里六分旧渠免挑外该全挑新河一
十六里浚旧河四十四里四分建闸一座滚水灞一座
筑堤二十七里该夏镇郎中梅守相济宁道副使傅良
谏督率兖州府运河同知汪兆龙清军同知刘师朱滕
县知县张鹏翼峄县知县凌志魁管理万家庄至黄林
庄计长四十里内浚旧河三十八里三分全挑新河一
里一分建闸三座又分直河工内王市东全挑新河三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445-0568a.png
十里该南旺主事沈孚先带管兖东分巡道副使陈简督
率兖州府管张秋河通判许仲誉沂州知州王许费县
知县董三边剡城县知县陈黉生管理黄林庄至直河
出口计长一百三十一里内除梁城纪家田家集共
七十里旧河深阔免挑并王市东新河三十里派山东
助挑外实浚旧河四里五分全挑新河二十六里建闸
三座减水闸一座滚水坝五座该中河郎中刘不息淮
徐道副使刘大文督率邳宿河防同知许从坤扬州府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445-0568b.png
管河通判赵性粹邳州知州周世臣管理其单县帮修
大行堤北面土工长六十九里南面护埽长二十四里
该兖西道参政来三聘济宁道副使傅良谏督率兖州
府带管黄河通判许重誉曹县知县成伯龙单县知县
屈允高管理以上五工总责成曹河道按察使汪可受
会同司道提调往来稽覈其合行事宜则㨿司道府县
会议共十三款臣当以次径行无容琐渎大抵河之所
来荡析沈浸为害非常河之所去膏腴肥美为利亦非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445-0568c.png
常年来拮据无已北移之南南移之北河之害一治河
之害十河之害有补治河之害无补河之害止在河沿
两岸方数百里治河之害且漫衍直省方数千里不止
矣总之先年止恐伤运使河不得北近且又恐伤陵使
河不得南南北迫狭几无藏身之所盖微独民苦即河
亦苦之矣泇河既成运已不借河河复不近陵臣以为
自此以后但北守太行堤南守隋堤中间萧砀丰沛城
郭所在各高起堤防以自救任河游衍容与于其中每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445-0568d.png
年相度水行何方但蠲其租入而赈以银榖计费且不
及治河之一二而他所省且复不赀此为不治而得其
大者也惟是河近北堤终有齧堤梗运之虞则请以俟
来岁倘其时和年丰而民可使耶则无难大挑浊河以
开中路不惮一劳足收长利倘其天灾人害而民难用
耶则不妨死守行堤以救目前虽乏远略亦弭近忧至
于司道所称泇河下流由嵎头集经落马湖北岸至宿
迁尽避黄河诸险事亦可行当为后图倘异日财力有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445-0569a.png
馀再举此役则运道所经黄河者不过入海二百里之
安流耳彼其强弩之末力何能为斯亦国家之上事已
除将应开应浚河道地里绘图贴说明白另封进呈圣
览外缘系决河骤挽非易运道艰阻可虞恳乞圣明俯
从末议亟开泇河酌浚故道以济新运以拯灾民事理
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 疏入得旨该部知道
  遵旨备陈河工疏(万历三十二年/) 李化龙
臣看得河自去年决苏家庄入昭阳湖穿夏镇以南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445-0569b.png
漕渠坏南阳以下之运堤而鱼济一带且震于邻此其
不可不治也明矣故臣议开泇不已复议保堤保堤不
已仍议分黄盖谓并力于堤则堤一决而全河北势恐
至于穿漕兼以分黄则堤纵决而水已分自不至于害
运盖臣之分黄袪民灾也亦以保运道也比新河放水
旬日之间冲刷倍于原挑分水已及五分臣计河势已
成因而塞之使全河南行则不值南阳之漕堤可治即
李家口之运道可清一了百了矣盖臣之塞决袪民灾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445-0569c.png
也亦以保运道也当其时使臣得力督于上诸臣皆并
力于下夫料如云畚锸如雨埽急逼水水急刷河半借
水力半借人力时月之间筑坝塞决苟幸竣事申严北
岸三堤之守使其游衍于萧砀百里之间何全河之不
容何全害之不可去哉不意臣以家难不能督工诸臣
以臣不在工各有懈志遂至以众为政百不如法物力
不齐工程不速挑淤不净守堤不坚始以张采庄之浅
终以单县堤之决水落河淤塞终难就工遂为不了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445-0569d.png
工局又为不结之局矣当其分水自七月之终以至九
月之初白浪滔滔分流南下即决堤以后水犹汇湖而
下上灌无多鱼台城池南阳运道居然无恙而环丰城
以达于沛境巳得平土而居之自非涨有所分何以害
仅止此则分黄之于保运固未为无补未为非策也惟
是河行堤北终非久计再淤再徙害且叵测臣不得不
为渐不可长时不可失之请而陛下且有经画料理以
待新臣之命矣臣荒迷草土何宜复预河事而时已入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445-0570a.png
冬不敢不移檄责成以俟后来今据诸臣会议若谓塞
决之工虽及强半而全河之淤已减初形且时入冬水
已落矣无复冲刷之势矣不挑而塞则有逆行之患即
小挑而塞亦有别决之虞且议河者最难画一防河者
最易推诿若开河不大将来数百里之间一堤失守且
借口自解矣故不得不议大挑也议钱粮则以四十万
议人夫则以二十万初议请之内帑又以为不得已之
计盖知左藏之储非可以幸得也再议复河夫之额仿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445-0570b.png
助夫之例又以为民穷财尽非所忍言盖知灾疲之民
非可以重困也于是不得已而较量于行运之难易更
以治泇为𦂳著若将以缓急分先后者夫今黄河起溜
回空粮船及官民船只又皆由泇以行然皆由连汪湖
出口耳明春黄更溜湖且涸则无泇真是无漕矣故直
河改挑支渠也王市添砌石阑也大泛口之治溜彭家
口之治浅也真急工之不可缓者臣已檄行司道刘不
息梅守相汪可受卜汝梁等分工并作矣不宁惟是即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445-0570c.png
南阳连堤臣亦檄行司道李之藻傅良谏等勘估修整
矣倘诸臣各暨厥心力年内外竣事则明年运事尚不
至于无漕总之所难仍在黄河之工耳盖黄河者臣难
之新臣亦难之何以言臣之难也夫钱粮至四十万人
夫至二十万亦谓非常之原矣臣即经画料理千百其
方终不能离丧次而之河滨也今尚未有措处然纵使
有处何以兴工夫目不亲为阅视倘一有错误则四十
万金皆为虚费矣身不亲为弹压倘一有噪呼则二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445-0570d.png
十万众皆仇雠矣兴工至此害岂但河故曰臣之难也
何以言新臣之难也夫治河者荒度于野集议于众移咨
于远请事于朝冬初而作春尽而罢乃为及时乃不废事
今臣已不能出门一步矣时已入冬行且及春新臣此
时犹未点用何时视事何时阅河何时议工何时请钱
粮何时集夫役盖冬前不至则大挑已无及春前不至
即分水亦不能故曰新臣之难也夫不独黄河之难也
即运河之工业已纷纷制作矣而总河之臣不一经目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445-0571a.png
不一措足群情何以鼓舞人心得毋怠玩倘至误事便
是无漕故运河之难也与黄河一也总之以臣尸居其
间而新臣不至耳故臣不得不为经画不为料理以仰
副九重之命臣又不得不备述其难急为之请以免堕
误两河之工倘新臣以此时用以年内至亟为相度早
行陈请或夫料凑手急大挑以回狂澜于既倒也则一
劳永逸尚可以收平成之效于目前或时日无及姑分
黄以俟水势之自定也则休养生息亦可以需子来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445-0571b.png
劝于后日不然耽延日久玩愒愈深岂惟黄河无底定
之期即运河亦难保无稽迟之患矣为此据实上请伏
乞皇上亟点新臣早来视事并乞敕下工部复请将目
前现做工程责成该管司道上𦂳趱做如致误事责各
有归则河事幸甚臣幸甚 疏入得旨工部知道
  时政疏(万历三十四年/)     沈 鲤
臣屡疏乞休未蒙俞允柴然一躯病伏床榻感时触事
不胜忧国之念将终缊而不言则恐一旦长毕目且不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445-0571c.png
瞑故昧死一言然犹嗫嚅累日而后敢出诸口也何以
故臣老臣也事在可缓必不敢轻易进言以自取周章
之议又帷幄亲密之臣也言在可已尤不敢激昂立论
以轻扰君父之心惟臣今所处之地乃关系民生休戚
国家理乱而又适际中流急渡之时夫是以宁逆人主
之颜而不敢缄默取容为燕雀处堂之安也请敬陈之
臣闻治天下者贵审势今天下时势何如哉天变于上
人离于下骎骎乎有乱之形矣不及今尚可为之时而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445-0571d.png
主臣一意百倍励精将朝廷号令政事力加整顿何由
易危而为安转乱而为治譬诸医之治病而遇十分虚
损之人非以十全大补之剂能有起死回生之效也乃
今犹泄泄然视之而徐徐焉图之者岂以天下本无
事而臣言不足信乎臣老悖诚不足与虑天下事其言
诚无足采取也而在朝则文武诸官亦尽怀把人漆室
之忧不但臣也在国则农工商贾与庠序学校之士出
议于巷入议于室者又不止朝臣也即在采𣙜中使亦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445-0572a.png
尚有五六老成不忍见民间疾苦者兹所谓左右近臣
不比于外廷疏远也在勋贵戚畹与国同休其忧国视
常人更切也在藩服则又有天潢之派以山河带砺之
盟而欲传百千万世与天壤无极者兹所谓同姓一家
又不比于勋戚异姓也皇上试以其兼听并观之心而
仿古设铎建鼗之意或显诏以求直言或密察以观舆
论讵不皆忧臣之忧道臣之辞乎即口语不能皆一直
婉或有不同其孰敢保天下终无事乎夫内外臣民人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445-0572b.png
人皆有忧乱之心而备乱犹可不亟乎犹可不申严号
令以振作积玩之人心犹可持诸司章奏留中不发发
而不以常期乎犹可使诸司当事之臣日有补牍之繁
人有掣肘之苦而不得自举其职乎犹可使中外衙门
无处不有缺官无官不是权管而因以慢令致期误民
误事乎犹可使海内贤才一一皆老死林下而见谓无
仁贤之国乎犹可不照常行取补足台谏以自广大其
聪明乎犹可使天地不交股肱失职如日行阴雾中而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445-0572c.png
不见阳光如常处严冬时而不行春令乎盖自古忧国
之臣未乱而言无其形也常苦于言之不听既乱而言
形已成矣又苦于听之无及夫与其听之无及也则宁
备而不用乎昔唐德宗时海内殷富天下宴然过今远
甚一朝变起遂至乘舆播迁几不保其宗社此建中四
年十月幸奉天事及广德元年十月幸陜州事也一展
卷可知矣唐以前宋以后覆辙相寻有甚于此者臣不
敢历历言之矣夫天下皆知其将乱而至尊居九重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445-0572d.png
上不见不闻臣实有不忍者故辄敢尽言之语云赐不
幸言而中臣惟愿所言之不中不愿其多言而偶中也
盖臣既不能借青蒲一膝之地以吐其一腔忠赤又不
能剖心自明而所凭惟纸上陈言倘天鉴终不可回臣
终亦无目可瞑矣臣不胜战慄恐惧之至 疏入帝不

  请召还言事诸臣疏(万历三十四年/)姜士昌
臣窃见大学士沈一贯沈鲤相继去国舆论无不快一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445-0573a.png
贯而惜鲤夫一贯招权罔利大坏士风吏道恐天下林
居贞士与已龃龉一切阻遏以杜将来即得罪张居正
诸臣皇上素知其忠义注意拔擢者皆摈不复用甚则
借他事处之其直道左迁诸人久经迁转在告者一贯
亦摈不复用在廷守正不阿魁磊老成之彦小有同异
亦巧计罢之且空部院以便于择所欲用空言路以便
于恣所欲为空天下诸曹与部院言路等使人不疑至
于已所欲为所欲用者又无不可寘力而得志所不欲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445-0573b.png
者辄流涕语人曰吾力不能得之皇上善则归已过则
归君人人知其不忠夫鲤不肥身家不择利便惟以众
贤效之君较一贯忠邪远甚一贯既归货财如山金玉
堆积鲤家徒壁立贫无馀赀较一贯贪廉远甚一贯患
鲤邪正相形借妖书事倾害非皇上圣明几至大误臣
以为辅臣若一贯憸邪异常直合古今奸臣卢杞章惇
而三矣然竟无一人以鲤一贯之贤奸为皇上正言别
白者臣窃痛之且一贯之用由王锡爵所推毂今一贯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445-0573c.png
去以锡爵代首揆是一贯未尝去也锡爵素有重名非
一贯比然器量褊狭嫉善如雠高桂赵南星薛敷教
纳陛
于孔兼高攀龙孙继有安希范谭一召顾宪成章
嘉祯等一黜不复顷闻锡爵有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
所请召还诸臣然后敦趣就道不然恐锡爵无复出理
也至论劾一贯诸臣如刘元珍庞时雍陈嘉训朱吾弼
亦亟宜召复以为尽忠发奸者之劝至于他臣以触忤
被中伤异同致罢去者请皆以次拂拭用之说者谓皇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445-0573d.png
上于诸臣虽三下明诏意若向用实未欲用者臣独以
为不然皇上初尝罢傅应祯余懋学邹元标艾穆陈思
孝吴中行赵用贤朱鸿谟孟一脉赵世卿郭惟贤王用
汲等后又尝谪魏允贞李三才黄道瞻谭希思周弘礿
江东之李植曾乾亨冯景隆马应图王德新顾宪成李
懋桧董基陈鸣冈饶申郭实诸寿贤顾允成彭遵古薛
敷教吴正志王之栋等旋皆擢用顷年改调铨曹邹观
光刘学曾李复阳罗朝国赵邦桂洪文衡等于南京亦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445-0574a.png
俱渐还清秩而邹元标起自戍所累蒙迁擢其后未有
一言忤主而谓皇上忽复怒之而调之南而锢不复用
岂不厚诬皇上也哉盖皇上本无不用诸臣之心而辅
臣实决不用诸臣之策也说者谓俗流世坏宜用洁清
之臣表率之然古今廉相独推杨绾杜黄裳以其能推
贤荐士耳王安石亦有清名乃用其学术驱斥诸贤竟
以祸宋为辅臣者可不鉴于此哉 疏入帝怒镌士昌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445-0574b.png
  乞休第二疏(万历三十六年/)   叶向高
臣谨奏窃惟臣求去之意诚以受事数月莫展一筹政
本何地辅弼何官而可汶汶容容苟且度日反覆思维
不能安处下情未伸愈增郁结忧愁困苦生意槁然即
欲扶病入直而几务方殷万难展布铨臣问臣曰庶官
旷矣职何以修计臣问臣曰边军噪矣饷何以处台臣
问臣曰宪署空矣要紧各差急何以应诸如此类臣皆
不能置对身居此地当任此责即臣自忖自思亦不能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445-0574c.png
自恕而敢望天下之恕臣乎人情有所冀而不得必有
后言矧合天下如焦如焚之心举天下至急至危之事
尽责之臣等而臣等实无以副疑端一启则猜度滋多
悠悠之谈何所不至今同官既巳坚卧而欲使臣以孑
然之身当四海九州之望顾影无侣呼天无门臣诚莫
知其死所矣功名富贵臣已灰心报主酬知臣待来世
惟望皇上哀臣怜臣亟赐臣归臣即身先朝露敢忘圣
恩不胜激切祈恳之至 疏入得旨方今国家时事多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445-0574d.png
艰正赖卿恊赞匡济岂可恝然求去宜即出入阁辨事
不允所辞吏部知道
  乞振朝纲疏(万历三十六年/)   周起元
臣仰惟皇上临御以来英明果毅一号一令悉禀裁夺
自以为无太阿倒持魁纲失驭之病矣近以静摄日久
百凡庶政有渐流于下移而莫觉者夫蔽明之奸行于
下而不韪之名归吾君甚可痛也臣不敢渎引谨以二
三时事诸臣所焦舌而陈者申之近者贤令李嗣善蒙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445-0575a.png
释人人加额至若满朝荐等救万人之命功在嗣善上
而梁永等戕万人之命罪又浮于冯进朝乃嗣善获宥
而朝荐长囚则以进朝而波及嗣善也罪阉不付廷理
是以恩纶垂涣而中寝也则朝荐等之不获宥盖皇上
之左右幽絷之也然而禁良令之名则皇上受之矣旧
制驸马体统甚隆今驸马冉兴让以被辱逃已蒙显罚
顾妇寺负辜未闻重创公主不能以保其夫天子不能
以庇其女炀灶售奸其何疑焉是兴让之覆冤莫照盖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445-0575b.png
皇上之左右壅抑之也然而辱戚臣之名则皇上受之
矣今以四海之蓄加以矿税之括入三殿箭楼久乖龙
见之期累年不得报竣何也良由大工未竣墨胥家于
是贪珰家于是税使又几幸以免掣而家于是乃别立
一种忌讳邪说以默耸而逗遛是工役之不得早就轮
奂也皇上之左右因此以为利也然而废朝常之名则
皇上受之矣放弃诸臣批鳞者不罪触权者永锢窃窥
皇上原无成心第废臣鲠直之性多为奸珰所恨在廷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445-0575c.png
一二宵小图报效于权门者又从而媒糵焉是以有伪
学之牍有说事之单大察有林下党人之款又虑台省
中为之发愤而明其不然则先设依傍之名目以震慑
之甚且造为蜚语曰考选时某人推毂某欲科即科欲
道即道不惟布之道路且明告君父使人忧谗畏讥不
敢昌言昭雪而护持正人者日益寡一任披擢残蹂躏
莫敢谁何而后愉快又广为之挑怨一切不得于舆评
者皆归其祸始于草野曰是某林下所搆害也如汤宾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445-0575d.png
尹者其迹已见诸如此类难以枚举是以怨毒益腾而
忌且怒之者日益众护持既寡忌怒又众即大小臣工
虚心旁观者渐至荧听且咎诸贤之不隐鳞戢羽而为
此孤愤也是以正势渐孤又有奸人阴通于禁中安排
谤讪而中止之是废臣之不获赐环也盖皇上之左右
挫遏而沈沦之也然而锢忠良之名则皇上受之矣此
数者皆叔季苟且之纰政非熙朝所宜见也皇上清夜
思维必不愿被此名今皆冒而行之昭之臣庶垂之史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445-0576a.png
册天下后世以皇上为何如主然实非皇上之本情由
左右近习为搆斗或于酣乐之馀为有心之蒙蔽或以
閒暇之际为无心之簸弄岁月浸淫落其术中而不觉
久之且习为故然矣伏乞皇上收揽乾纲释满朝荐等
于囹圄加杨应吉等以刑治大役立限报竣淹滞尽赐
振拔此不过顷刻一转念而叔季纰政变而为熙朝盛
事天下后世称英君谊辟必归皇上矣臣一念朴忠忘
其忌讳补牍陈言仰垂清览臣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445-0576b.png
疏入帝不纳
  宫僚径去揭(万历三十七年/)   叶向高
臣伏见左春坊庶子冯有经以被言求去二十九疏未
蒙批发遂于昨日申时具本亲诣文华门叩辞将坊印
送至閤中臣不敢受有经留印而去臣不得不为奏闻
窃念臣子进退当候君命近者挂冠径去者已多虽明
旨森严加以重罚终不能禁此在诸臣之罪信无所逃
矣但杜门经岁哀请频烦九阍茫然终无一报固从来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445-0576c.png
未有之事也进既不可退又不能拘系絷维无所倥诉
亦从来未有之苦也古称人君之德曰使臣以礼曰体
群臣今日诸臣望皇上之体之者切矣皇上以为处分
使得以礼进退是诸臣之幸也不然彼穷迫无聊自甘
愆罪臣子不足惜而其如国家之体何哉夫功名爵禄
人情所甚爱洁身勇退人情所甚难今使人弃其所甚
爱而就其所甚难则亦足以观世道矣伏望省览至于
冯有经之送印辞官并望圣裁非臣所敢拟也 奏入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445-0576d.png
帝不纳
  请革解䌷白粮积弊疏(万历三/十九年)  徐必达
臣于十月十四日接到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张惟任揭
为江南重役未苏上方玉食难缓恳乞特申功令以恤
民艰以便趱运事内言东南小民解纳白粮之苦详且
悉矣臣详读而细分析之内有属于起运之弊者则漕
臣得而禁之如大户派兑有宦户之拖赖扇扬验包有
官役之需索雇觅船只有舟人之揽骗告领水脚有吏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445-0577a.png
书之扣尅及押运官之索骗渡江过淮之迟延皆漕运
御史所能查禁者即张惟任所谓处置调停立法革蠹
无敢烦庙议者也又有属于收米之弊臣寺得而禁之
如厂仓之堆垛仓役之勒索搬运之狼籍使费之侵耗
则臣寺管仓之卿丞皆能查禁者亦无敢烦庙议者也
至于军先民后之故套皇店皇木及黄马水殿官座等
船之挟诈淮安通州盘验之阻滞索土宜索常例讲铺
垫讲耗增攫金盗木之陋习则漕臣难以施其禁臣等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445-0577b.png
不得预其事不得不仰恳天威而严为禁革何也军先
民后朝廷原无此令原因军粮船九千馀只其势盛其
人众白粮船不过数百其人少其势弱以众欺寡以强
欺弱势所必致且军官武猛多纵容军卒以图索骗遂
成故套不知白粮乃玉食之供各宫之膳其视军储之
粮尊卑轻重盖天渊矣安可以军粮船而先于白粮船
乎皇店皇木黄马水殿官座等船虽皆属于朝廷而所
载货物不甚多原与白粮船重载不同且河路狭窄止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445-0577c.png
此一线之水彼驾船运木皆骄夫悍卒藉属朝廷驾言
上用不容白粮船先行必需索重贿方许其行一近其
船即称磕损勒要赔补小民唯唯不敢申诉此挟诈之
所由兴也淮安通州皆关隘之所恐有夹带向许盘验
但官不自验委之下吏巡拦之夫明知其无夹带必需
索足愿方放过关此阻滞之所由病也至于索土宜索
常例讲铺垫讲耗增加二加三闻各仓属于此门者有
之而非臣寺诸仓之弊此四等之弊皆漕运御史之所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445-0577d.png
不及禁臣寺之所不能知惟仰天威赫然严示白粮船
乃上供玉食宜先于军粮船不许军粮船压之在后仍
行漕运御史制成宪牌上刻奉旨白粮船在前军粮船
在后不许搀越违者重治数字无论军民船只各立牌
一面则各船官军方知畏惧而不敢仍称军先民后之
故习矣皇店之货皇木之牌皆非重载速行之差不许
阻当白粮船如有阻当许漕运御史及地方抚按官拿
究则挟诈之弊可塞淮安通州二关验得白粮船无夹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445-0578a.png
带即便放行不许耽迟时刻仍严行户部转行各关部
臣禁戢下役毋得指称查验刁诈留难或以白粮船既
载粮米难以夹带亦可免其盘验则阻滞之患可免至
于北门收米人役如有索常例讲铺垫等弊许运粮人
等诉告于巡视衙门参提重治则骗害之端可息此皆
仰仗皇上之威灵独断而非臣等所能为力者也又照
得军运之船必待旧运船回方能兑新运之米若民运
之船则在在皆有人人可雇不必借于旧船而吏书作奸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445-0578b.png
通同经纪埠头受人嘱托豫指某人之船受其雇值利
为已有及至见米船尚未到即欲追退其值而托辞
赶船掉臂逃走矣一帮之内一船未到别船俱不得行
一府之中一县未完别县俱不得发此起运之所以迟
而军船或得以争先也近见张惟任牌行有白粮府县
以雇觅船只俱要见船立约交银装载勿许吏书积棍
把持作奸指虚舟而延夙害违定限以误运期如有仍
前积蠹该县不时揭报以凭拿治吏书坐赃究革等因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445-0578c.png
诚得革弊之源速运之要以后郡县永永遵守一应白
粮船俱限于十二月内发运则军粮船俱在后不得与
之相争自无阻滞之患张惟任所谓横舟黄流望洋无
策覆溺虞危冱寒守冻买车推挽搬运狼籍之弊无自
而有矣其巡漕御史尤当先一年内八月间即领敕出
城料理运事斯来岁不患乎仓猝而难措此则先时而
执其机不惟民运可早而军运亦可早而过淮不出三
四月之外矣此又在于都察院之早题请而皇上之早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445-0578d.png
俞允也盖一速而万事俱速者也又查得军运船回空
其迟速责在押运把总与各卫指挥千百户今则收粮
一完缴有荐疏各官即轻骑先归而回空之船任其优
游于天津淮德之间卖桅篙以充朝夕而听其船之沈
于泥沙且并其板而卖之船既不回粮何由兑须严责
运粮官押令空船俱到方许回家换班不则仍行参究
庶乎空船得以早回而新运不敢误事纵之惟漕运御
史早出国门则军民之粮均得早兑此又探本之论先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445-0579a.png
事之要策也 疏入得旨户部知道
  乞裁藩邸求请疏(万历四十年/)  周起元
臣接邸报见福王一本为比例恳乞赐给盐井茶银奉
圣旨著查照潞王例行该部知道钦此臣窃叹福藩之
拙于自谋陛下之薄于爱子也陛下以天下为家未有
不保其民而保其子者福藩之所为邀恩宠而算锱铢
者亦既不遗馀力而攘利矣犹觊及四川之盐井乎试
思今日四川如何景象乎播土征魂尚作春闺之梦建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445-0579b.png
昌戍血复染瘴草之烟水西伏戎时露跋扈之形众豕
入苙每怀走圹之想蜀固羸国也天未厌祸又剥利以
佐灾无乃不可乎顷者皇太后遗诏蒙陛下推广孝思
加惠四海维二三老臣曾莅蜀者力陈盐课之累是以
恩诏盐井有课无井者著抚按官议豁蜀人方引领
望泽而可顿壅德意乎夫陵谷尚迁徙无常盐水历几
时而盈竭异又历几时而咸淡异非永永浚于不涸之
源也井败课存灶户之赔纳不堪相率弃业逃亡矣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445-0579c.png
额且不能取盈往往派赔州郡以足京边之需彼土之
官自抚按而下莫不计露于捉襟而筹穷于借筋矣潞
府之例旧称难支福藩之富无容再益前者求开盐厂
今者复求盐课长此不已意欲何极将扣之额徵之内
乎抑增之额徵之外乎扣之则军国馈饷之需岁有常
数不可亏缩也增之则巴蜀罢敝之馀倍算加缗又必
不能输应也况陛下圣子神孙振振方兴今日引潞藩
以为例他日必有引福藩以为例者陛下又将同之以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445-0579d.png
概为赐乎抑异之而靳其予乎异之则等属天潢之派
未可厚薄视也同之则尽括惟正之供又未必足为宗
室赡也臣窃谓福藩之规规此请也于殖货则利于德
义则愆陛下之沾沾此爱也于私情则牵于法制则违
夫素约之家常有馀饶兼并之室日惧不给何者奢俭
之致异也计福藩所入不为不厚矣以好善为乐则保
有令名以节啬为实则永不乏匮陛下何不裁之以义
教之以俭俾知国家有一定之赋分封无滥乞之规事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445-0580a.png
必师古法以制情不以反汗为嫌收回成命则福藩沐
皇上之慈爱更倍于锡予之恩其为子孙黎民之利不
亦溥乎臣又有请焉一人作法天下之则也凉贪之弊
其应不爽陛下年来务鸠聚而广诛求藩王象之又何
责焉愿皇上下明制遵太朴爱人力惜国用为散财发
粟之仁捐货利之私行见风声一倡臣庶景从天子不
言有无而诸侯王敢于言多寡者未之有也此躬行之
效身教之说陛下诚能俯采臣言翻然更始则薄海内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445-0580b.png
外咸仰圣明毓德于青宫者将习睹节用之规而消欲
贿之萌况屏翰于列藩者其敢听宵小之谋而恣无厌
之请哉臣区区上陈不胜屏息待罪之至 疏入帝不

  劾税监高寀疏(万历四十一年/)  周起元
臣谨奏福建税监高寀素行贪残甚于别珰历年海商
一切贵重美丽奇巧之珍百入于寀与参随未必一贡
于朝廷臣生长其地耳而目之久矣溪壑既盈虐声久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445-0580c.png
著不意益肆鸱张大开狼噬尅削闾阎殚膏竭髓皇上
取用各项物料即一草一木莫不按数予值而寀剡刳
楼船连舸接舳揭百尺之桅穑穷雕饰之极丽所取物
料槩欲白没彼市鬻贸易之夫挟赀几何令一旦尽付
乌有谁能甘之相率控取自无足怪何乃简枭雄以作
威陈利兵而相向挥刀戮二十馀人又放火延烧二十
馀家越日披坚执锐统率骁骑乘守卫之偶撤径弄兵
于辕门抚臣袁一骥节制一方寀不能遂其竭泽之贪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445-0580d.png
夙怀忿愤按剑要挟副使李思诚佥事吕纯如将虎须
以解厄寀复留而要盟皇上试思从来税监最贪最狼
最毒如高淮梁永陈奉孙朝杨荣辈曾有杀人放火节
钺要留方面如寀之大逆不道者乎臣读抚按疏揭参
以乡人见闻不觉发指而继之以痛哭也近者邢洪持
兵器于禁地卢受假虎威于票拟皆漫不处分今寀又
见告矣所当亟行两观之诛用雪万民之忿非仅撤回
械锁可以了事者臣闻省会人情汹汹莫不欲得寀而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445-0581a.png
甘心焉赖巡方与在事诸臣安辑抚绥幸未告变臣恐
防川不决决必滔天宿火不发发必燎原万一戈矛起
于肘腋海滨因而摇动倭夷乘以生心寀粉骨不足惜
皇上岂善为社稷计乎寀之言曰多进孝顺便可保全
首领寀以累年之括搜挟百万盖藏出其珍玩绮縠歌
舞角抵享用作乐之剩赀可以结左右之欢而及于宽
政倘一遂其奸是皇上不惜太阿之重而仅易此阿堵
也示之臣庶昭之史册亏累令名岂浅鲜哉 疏入帝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445-0581b.png
不纳
  劾三党疏(万历四十一年/)    李 朴
臣惟朝廷设言官假之权势本责以紏正诸司举刺非
法非欲其结党逞威挟制百僚排斥端人正士也今乃
深结戚畹近侍威制大僚日事请寄广纳赂遗亵衣小
车遨游市肆狎比娼优或就饮商贾之家流连山人之
室身则鬼蜮反诬他人此盖明欺至尊不览章奏大臣
柔弱无为故猖狂恣肆至于此极臣谓此辈皆可斩也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445-0581c.png
孙玮汤兆京李邦华孙居相周起元各争职掌则群攻
之今或去或罚惟存一居相犹谓之党夫居相一人耳
何能为彼浙江则姚宗文刘廷元辈湖广则官应震吴
亮嗣黄彦士辈山东则亓诗教周永春辈四川则田一
甲辈百人合为一心以挤排善类而赵兴邦辈附丽之
陛下试思居相一人敌宗文辈百人孰为有党耶乃攻
东林者今日指为乱政明日目为擅权不知东林居何
官操何柄在朝列言路者反谓无权而林下投閒杜门
御选明臣奏议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445-0581d.png
乐道者反谓有权此不可欺三尺竖子而乃以欺陛下
哉至若黄克缵赃私巨万已败犹见留顾宪成清风百
代已死犹被论而封疆坐死如陈用宾科场作奸如韩
敬趋时鬻爵如赵焕犹为之营护为之称冤国典安在
哉望俯察臣言立赐威断先斩臣以谢诸奸然后斩诸
奸以谢天下宗社幸甚 疏入帝心善之会叶向高方
从哲谓朴言过当乃下部院议罚
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