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a 页 WYG0445-016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明臣奏议卷十
  制科议(弘治十年/)       王 鏊
臣惟国家设科取士之法可谓精密矣先之经义次之
论表终之策问行之百五十年宜得其人卒未闻有如
古之豪杰者出于其间而文词终有愧于古虽人才高
下系乎时然亦科目之制为之也夫科目之设天下之
士群趋而奔向之人才之高下士风之淳漓率由是出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b 页 WYG0445-0163d.png
三代取士之法今未暇论唐宋以来科有明经有进士
明经即今经义之谓也进士则兼以诗赋当时二科并
行而进士得人为盛名臣将相皆于是出则明经虽近
正而士之拙者为之谓之学究诗赋虽近于浮艳而士
之高明者多向之谓之进士诗赋虽浮艳然必博观泛
取出入经史百家盖非诗赋之得人而博古之为益于
治也宋王安石为相黜诗赋崇经学科场以经义论策
取士可谓一扫前代之陋也然士专一经白首莫究其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a 页 WYG0445-0164a.png
馀经史付之度外其学诚专其识日陋其才日下盖不
过当时明经一科耳后安石言初意驱学究为进士不
意驱进士为学究盖安石亦自悔之矣今科场虽兼策
论而百年之间主司所重惟在经义士子所习亦惟经
义以为经义即通则策论可无俟乎习矣近年颇尚策
论而士习既成亦难猝变夫古之通经者通其义焉耳
今也穿凿支离以希合主司之求人才之不如古其实
由此也然则进士之科可无易乎曰科不俟易也经义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b 页 WYG0445-0164b.png
取士其学正矣其义精矣所惜者其途稍狭不能尽天
下之才耳臣愚欲于进士之外别立一科如前代制科
之类必兼通诸经博洽子史词赋乃得预焉有官无官
皆得应之其甲授翰林次科道次部属而有官者则递
升焉如此天下之士皆将奋争于学虽有官者亦翘翘
然有兴起之心无复专经之陋矣或曰今士子一经俱
不能精如馀经何曰制科以待非常之士也以科目收
天下士以制科收非常之才如此而后天下无遗才故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a 页 WYG0445-0164c.png
曰科不俟易也 议奏帝不纳
  论传奉疏(弘治十四年/)     马文升
臣惟人君之大柄莫先于惜名器国家之首务莫急于
节财用仰惟太祖高皇帝奄有天下之初稽古建官各
有定员非效劳任事者额外未尝轻授一官彼时事无
不立而政无不修所以府库之财用有馀虽遇兵荒未
尝告乏列圣相承咸率是道未闻有传奉之官至成化
年间始开传奉之门而冗官为之渐多十六年因遇星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b 页 WYG0445-0164d.png
变廷臣论奏奉宪宗皇帝圣旨传奉文职大小官员除
勋戚功升荫授录用不动外其馀及儒士都寄名放回
有缺取用内有为事妄冒并乞恩升授的查来定夺各
衙门匠官精通艺业的存留著支半俸钦此钦遵纶音
一下中外欢欣鼓舞咸以为虽汉武轮台之诏亦不能
过但当时傅升官员尚有退之未尽者恭遇皇上嗣登
宝位之初俯从言官之请但系傅奉官员尽行裁退天
下欣然称颂仁明奈何近年以来大小官员传奉者复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4a 页 WYG0445-0165a.png
多其他亦有白衣人送中书处食粮习字出身得授中
书舍人者前项传升等官十年该支俸粮动至数万石
皂𨽻银不止万馀两况今亲藩至三十馀府而郡王将
军中尉郡主郡君县君仪宾等项不下千数所用禄粮
通该百万石有馀而两京军职比之洪武永乐年间员
增数倍加以军国之费所以内外仓廪空虚帑藏匮竭
一遇兵荒动至卖官鬻爵而措之无方矣且国家贡赋
有限皆小民脂膏以此有限之脂膏供彼无功之庸辈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4b 页 WYG0445-0165b.png
月计不足岁计有馀则天下生灵岂有不困而府库之
财岂有不竭者哉本部尝上请乞退此等冗官人等以
省财用俱未蒙俞允亦有留中未出者伏望皇上大奋
乾刚俯从群议将额外传升及乞恩所升官员及中书
处习字人数除勋戚并进药有效书写制敕及大臣并
经筵讲读官子孙外其馀通行裁革閒住或止许冠带
荣身随艺供事仍乞今后凡有代替乞恩传奉升官之
人断之以义不徇所请以塞倖门而戒奔竞庶名器不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5a 页 WYG0445-0165c.png
滥而国用少足矣 疏入得旨你每再查议停当来说
  灾异陈言疏(弘冶十/)      林 俊
臣闻云南等处地震山崩灾变异常今年正月初一日
陜西延安朝邑等二十馀处同时地震决非泛泛循省
可以消此大变者也考之前古汉和帝永元二年则宫
闱之应安帝建光元年则内侍之应晋元帝大兴元年
则柄臣之应今宜皆无是也惟兵祸之应汉光武时则
武溪蛮反晋成帝时则苏峻乱宋仁宗时则元昊不庭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5b 页 WYG0445-0165d.png
方今敌人久聚河套兵祸之结已兆于斯万一制胜无
常可忧非细而草泽之间又保必无相煽而起者乎臣
观近时用费日奢科差日重人民日贫颇无固志如荆
州瑞州九江等处乌合强徒轻窃名号敌杀官兵况内
地人民之苦有加数倍者乎则不但北敌可忧远壤内
地均可忧也汉宣帝本始年间地震诏问经学贤良方
正之士无敢端言其所以然宋儒胡氏谓地妻道也著
见如此若有敢言使宣帝戒惧有以善处则霍家之祸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6a 页 WYG0445-0166a.png
无由成矣夫宣帝贤君也霍光有辅遗之功有房闼之
亲小心恭慎贤臣也谓帝而不念光家谓光之家容有
祸耶事不可料政亦类此则所谓宫闱内侍柄臣者臣
望陛下静思而善处之未有谨而太过者也他如斋醮
之设亵天黩神不惟无福实足招灾南京苏州织造花
样太巧松江大红布太仓洗白布太细古人谓之服妖
费财劳人灾或由此至于占役当清冗食当汰工作当
止供应当省赏赐当节俭德当谨逸欲当戒佞幸当远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6b 页 WYG0445-0166b.png
贤士君子当亲皆陛下所宜留情尽已以修人事回天
变者也伏望独断宸衷如元气运行妙于无迹则宗社
幸甚 疏入帝从之
  论欺罔疏(弘治十四年/)     周 玺
臣窃见近日右副都御史洪钟题称新开潮河川工程
己完乞要赏赐有功官军等因奉圣旨该部看了来说
钦此钦遵议者皆谓洪钟忍心流毒已逃既往之诛无
实冒功复望将来之赏舆情未惬公道难容臣待罪言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7a 页 WYG0445-0166c.png
官义不容默窃照洪钟先于弘治十二年冬奏要于潮
河川凿山改水筑立重关计料程限可用千人之力不
过半年之期如半年之外事不能成成功之后差官阅
实不为国家经久大利则治臣之罪臣虽万死亦不敢
辞续该兵部题奉钦依已行钦遵修筑去后即今工程
已过二年未见成效况本官行事乖戾天毒降灾压死
无辜人命数多穷竭民力糜费财用言官交章弹劾累
次曾经该部奏要停止节奉圣旨潮河川已有前旨了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7b 页 WYG0445-0166d.png
不必停止钦此钦遵臣仰窥节次诏旨无非轸念边方
惟怀永图垂宗社亿万无彊之休也有君如此何忍负
之惟洪钟者一介凡庸叨蒙委任正宜感恩图报以死
勤事上体皇上深谋远虑之心下副自巳经久大利之
计顾乃率意妄为肆行欺罔计其今年四月差锦衣卫
千户牟兵前去踏勘得洪钟䟎工甚急就使今夏凿深
止可容放小水诚恐日后沙石草木淤塞巡按御史张
垣亦奏称工程尚多相隔等情至今未及一月遽尔奏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8a 页 WYG0445-0167a.png
成乞要赏赐纵有拔山盖世之雄亦安能仓猝成就如
此之速观其奏称初意止欲分泄水势以免冲城及六
七月大水猛发难料临期于新堤之傍分减水势使二
处分流水势必缓庶无冲城决地之患等情又称新开
河道尚存第一崖岸水尽开凿除量留工价委付分守
兵备等官候夏秋大水过后临期相度水势分数再加
修筑宽广用石包砌堤堰比之原奏第二第三寨之间
山凹川水冲聚散流入关凿而通之则皆由此而入无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8b 页 WYG0445-0167b.png
复冲激关口之患外高内低约馀二丈凿为两涯水行
其间则沛然就下无复横流因而疏之以达密云而至
通州则有水之时十解运船可至其地水小之时小船
亦可常行因之水运得免山东河南北直𨽻之民转输
于崇山峻岭之间其利不小等语前后所奏转换支吾
自相矛盾又闻所修砖城亦将冲倒若遇大水猛发旋
筑旋坏终无了期贻害匪轻大利安在自弘治十二年
二月兴工至弘治十四年五月已经两度夏秋曾遇大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9a 页 WYG0445-0167c.png
水此时洪钟何不相度水势必待分守兵备等官后来
修筑即其本心自知前功洪不可成欲免后患既不服
罪输情痛省已咎乃敢文过饰非重为欺罔以无益微
劳耸惑圣听以难成大役退托他官虽称乞赏官军其
实豫为已地欺罔之罪法所难容况今奏称雁尾山等
处系伊抚属地失火延烧周围七十馀里逼近禁山臣
恐洪钟先年压死人命数多荷蒙宽宥今又烧山烈石
致伤和气故皇天震怒火灾逼近惊动陵寝然地道尚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9b 页 WYG0445-0167d.png
静神体宜安今民怨天怒火逼禁山我祖宗在天之灵
岂能安耶是岂可独归罪于地方官军谓非洪钟烧山
烈石之所致欤伏望皇上以天变为畏以人言为恤以
祖宗陵寝为念通查洪钟先年原奏事成之后差官阅
实不为国家经久大利治臣之罪原由仍选差科道公
正官员前去从实体勘果有大利如洪钟先年所言具
奏升赏若是苟简成功侥倖目前图免后患亦必拿送
法司明正典刑以为欺罔之戒以雪苍生之怨仍乞敕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0a 页 WYG0445-0168a.png
该部计议遣官祭告陵寝以安祖宗在天之灵如此则
国法昭明神人胥庆而先年无辜压死之冤不致含愤
幽坏矣 疏入帝从之
  会计天下钱粮奏(弘治十五年/)  韩 文
臣等窃惟因地制赋乃立国之大经量入为出实理财
之要道故禹贡承六府之修而分土作贡成周以九赋
敛财贿必九式均节之降是而后若汉唐盛世或度官
量吏以赋民税或计丁授田以立租调是皆能推本末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0b 页 WYG0445-0168b.png
之义以适敛散之宜者也洪惟太祖高皇帝混一海宇
疆理之盛远过前代贡赋之制取准哲王不可尚已然
洪武年间建都金陵当时供给之大南京为重各边次
之自永乐以来定跸燕都其后供给之大京师为重南
京次之而各边又次之然洪武年间供给南京止于湖
广江西浙江应天宁国太平及苏松常镇等处而已供
给各边止于山西陜西及河南山东北直𨽻等处而已
今天下司府州除陜西山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1a 页 WYG0445-0168c.png
四川八布政司隆庆保安二州钱粮俱本处存留起运
边方备用内福建广东止有起运京库折粮银两一项
其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常镇庐凤淮扬既供南京又
供京师北直𨽻河南山东既供京师又供各边则是前
项五布政司两直𨽻地方昔之供亿者一而今之供亿
者二昔之常赋甚简而今之常赋甚繁然不特常赋之
繁而已正统以前国家费用减省故百凡输纳皆不出
常额之外自景泰至今国家供用日盛科需日增有司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1b 页 WYG0445-0168d.png
应上之求不得已往往于额外加徵派纳如河南山东
等处之添纳边粮浙江云广等处之添买香蜡金两皆
先年所无者由是观之则知今日国用之急民力之穷
诚为可忧也虽然所可忧者不过据已往之用计近日
之费耳若计近日以逆将来之费又有可忧者焉何则
往者年丰岁登运河昜达边方无调发之久州县无流
徙之多有司得以藉先年之积制一岁之用或徙有以
均无或用丰而补歉犹之可也今太仓无数年之积而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2a 页 WYG0445-0169a.png
冗食者加于前内帑缺现年之用而给费者日伺于后
征需已极而郡县旱潦之不时输送已穷而边方请给
之不已顾后瞻前朝不谋夕万一他日河流少止漕运
迟误边郡有警军饷空虚则京储求岁入三百七十万
之数固难猝至边饷须四百万两之银亦难遽集不幸
复加数千里之水旱通行赈贷连十数万之军旅皆欲
饷给是时欲赋之民而民困已极欲借之官而官帑已
虚不知乂将何所取给哉所谓又有可忧者正以此也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2b 页 WYG0445-0169b.png
臣等猥以菲才叨司国计今天下仓库处处空虚军民
在在疲惫昼夜思维策无所施伏望皇上悯天下民物
凋敝之馀念国家财赋需用之急须先事以豫图斯有
备而无患如蒙俞允乞敕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堂上官并科道掌印官公同计议京通粮储支费
日增如何节之使不滥费太仓银库亏损日滋如何制
之使得充实内库告乏累取天下银两以实之然随实
随虚何以得常实而缓急之不误厨料缺用屡借别项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3a 页 WYG0445-0169c.png
银两以给之然随给随缺何以得减省而民困之少苏
各边军储如何调度使小民免征输之苦各运司盐课
如何撙节使边警得仓猝之用禄米庄田如何处置可
以应无已之求马房草料如何经画可以省无穷之费
速香黄蜡以何年为中制可行而不滥取布疋收受以
何例为准则可守而不害民河南山西存留粮之短少
何以补助湖广等处存留粮之足否何以查处以至天
下灾伤蠲免税粮又何以处分使有恤民之实通行议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3b 页 WYG0445-0169d.png
处停当开立条件奏请定夺施行如此庶于圣政有补
而天下苍生咸被其泽矣伏望皇上悯天下民穷财尽
之极体祖宗节用爱人之心少留睿览断自宸衷俯赐
施行臣工胥庆此外凡供应兴造之浩繁量为减省近
臣贵戚之赏赉少加撙节如此庶几存一分国有一分
之益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而于邦计亦大有所赖矣
臣等不胜悃恳之至 奏入得旨卿等所议事宜深切
时弊重京储另旨发落省供应均禁例已有旨行了清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4a 页 WYG0445-0170a.png
盐法等再奏来说其馀都准议行
  请皇太子御经帖疏(弘治十五年/) 马文升
臣谨奏恭惟皇太子殿下年渐长成天资英伟内外宫
臣朝夕辅导讲读学有进益此诚宗社无疆之休后世
臣民之福也但臣等叨任大臣臣文升臣圭俱任东宫
保傅自弘治十一年三月初六日皇太子初出读书于
文华殿获睹睿颜之后至今五载止是正旦冬至及每
月朔望日于文华殿门外朝参相去颇远仰惟皇上嗣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4b 页 WYG0445-0170b.png
登大宝日决万几犹每月三御经筵令翰林儒臣讲读
经书以隆圣学而追古帝王今皇太子当进学之时虽
日出读书止在左春坊与二三内阁大臣及东宫并翰
林院讲读等官相接且去处颇狭未甚从容考之古者
帝王之教太子左右前后罔非正人出入起居罔有不
钦此所以教谕而德成也臣等愚见以为欲请皇太子
照皇上御经筵故事每月三次初六十六二十六出御
文华殿令臣等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鸿胪寺掌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5a 页 WYG0445-0170c.png
印正官并二品以上官同内阁大臣东宫讲读等官侍
班讲书其侍卫将军等项比皇上御经筵之日减半庶
臣等得睹皇太子之睿颜而皇太子亦识臣等之愚貌
收敛身心严威渊穆相接日久自然度量益宏识见益
广日就月将以至于缉熙光明之地睿德益盛而帝王
之域有不难造矣臣等惓惓犬马愚诚如此伏乞圣明
留意裁处宗社幸甚臣等幸甚 疏入帝不纳
  巡抚事宜疏(弘治十五年/)    马文升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5b 页 WYG0445-0170d.png
臣等查得先该户部奏准各处巡抚官员每年八月以
里一次赴京议事续准兵部咨为公务事照得各处巡
抚官员每年在边者于四月内腹里者于八月内到京
议事缘近日各处地方中间贼情未甚宁息者若令一
概赴京诚恐缺人误事合无行移各处巡抚官员其斟
酌各该地方如果平安别无紧要事情妨占照例议事
若是地方贼情尚未宁息军民未得安辑有事难以摘
离宜将应议事件明白条陈径自奏请定夺等因具题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6a 页 WYG0445-0171a.png
奉圣旨是各处正要用人且都不必来钦此备咨前来
臣猥以菲材谬膺重寄夙夜忧愓思图报称惟欲军民
安妥地方宁静其一应合行有益军民事务除遵依钦
奉敕谕内便宜处置事理陆续施行及会同钦差镇守
陜西太监等官计议停当节次具奏外今将合议事件
开列具本谨题请旨一重守令以广德泽窃惟致治莫
安民安民在择守令盖守令者亲民之官得其人则
庶民皆安养而天下无不治矣皇上爱民之心无异于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6b 页 WYG0445-0171b.png
舜禹宰相赞理之勤有同于伊周然而治不古若而小
民不蒙郅治之泽者盖以守令不得其人而已矣守令
之不得其人者由作之无其法而已矣窃见今之守令
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往往多得其人由监生除授者鲜
有能称其职揆其所自其监生坐监并在吏部听选二
十馀年方得出身比至除授之时年已五十以上须发
皓然神志昏倦其意以为在任不久又将黜退升用之
例谅不我及所以惟务贪赃之计罔有治民之心虽有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7a 页 WYG0445-0171c.png
吏部考察黜退之例及臣与巡按御史按察司拿问之
严然今日之黜退者为因老耄贪婪后来之除授者又
有老耄阘茸之甚于前所退者盖以国子监所养人材
不过如此若止仍旧考察数数黜退而不知所以更张
遴选之则小民送旧迎新徒为劳费夫用贤所以育民
而贤才之盛未有过于进士也以进士而除授今人皆
以为幸登黄甲辄除外任有辜父母之望而灰士子之
心殊不知设科所以求贤求贤所以为民以年幼进士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7b 页 WYG0445-0171d.png
而任守令民情世故无不练达他日或居藩臬或补内
任辅世长民绰有馀裕是亦作养人材之一端也陜西
地方比之各处大有不同其同知判官县丞主簿近年
部运各处边方夏秋税粮相继往来并不在任止有知
州知县独员处事若非得人事何克济伏望皇上敕吏
部今后各处知州知县有缺照依己故大学士李贤奏
准事例每选将在部听选举人不分到部年月日远近
及监生中年未老耄资质英俊者通行考选学问老成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8a 页 WYG0445-0172a.png
文移颇通堪任正官者并将各部观政进士照依甲数
挨次取用除京任外其馀相兼举人监生除授知州知
县其进士到任之后果有廉名政绩昭著者不分三年
六年仍令挨次擢用知州量升郎中知县量升主事御
史评事或令巡按御史并布按二司官于所属官员内
廉名素著才能出众堪任知州知县者各举所知三五
员各另径自具奏吏部定夺授职在任若有贪酷事发
连坐举主之罪以后知州知县有缺俱照此例除选如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8b 页 WYG0445-0172b.png
此庶使守令皆得其人而太平之治可期矣一添风宪
以抚流民臣闻防祸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盖
祸患未萌以治术防之而有馀祸患已成虽兵戈除之
而不足此古人所以图难于其易而消患于未然也窃
照汉中府地方广阔延袤千里人民数少出差甚多其
河南山西山东四川并陜西所属八府人民或因逃避
粮差或因畏当军匠及因本处地方荒旱俱各逃往汉
中府地方金州等处居住彼处地土可耕柴草甚便既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9a 页 WYG0445-0172c.png
不纳粮又不当差所以人乐居此不肯还乡目今各处
流民在彼不下十万以上去岁因满四等反叛臣恐乘
机啸聚为患地方已令按察司佥事孙逢吉前去彼处
查勘现数造册收照行仰各该官司抚恤禁治听其自
在生理候丰年省令回还此等之徒若逼赶𦂳急又恐
激变为患若听令在彼居住难保久远无虞况汉中山
势之险尤甚于竹房流民之多不减于襄邓虽尝委官
巡视终是责任未专必须添官以专其任庶使地方可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19b 页 WYG0445-0172d.png
保无虞查得河南为因南阳之间流民甚多添除参议
佥事各一员奉敕专一抚治近于荆襄南阳之间又蒙
钦命都御史一员以总其事是皆思患豫防防微杜渐
之意也如蒙乞照河南事例或添除或就于按察司佥
事内专委一员请给敕书前去汉中府就带家小专一
在彼往来巡视抚治前项流民其一道分巡事务亦令
本官管理及会同守备汉中府都指挥张顺操练军马
守护城池禁革奸弊防察不虞务要处置有方不许偏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0a 页 WYG0445-0173a.png
执误事如此庶使责任专一而地方可保无虞矣一增
课钞以瞻军用窃惟理财之方有经常之道有权时之
宜经常之道可行于无事之日权时之宜则施于财匮
之秋也若拘经常之道而不知权时之宜则军国之用
有不足而瞻军之需有不充矣照得陜西所属卫所官
军除沿边外其腹里军人月粮该支一石者止关本色
六斗其馀四斗折支钞贯其军职不分沿边腹里四六
关支本色六分折钞四分及查得官军折俸折粮并各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0b 页 WYG0445-0173b.png
王府及将军仪宾并司府州县官员折俸通共一年该
用钞一千七十六万五千四百六贯今所属每年止收
额设户口食盐课程钞共九百五十八万七千四百九
十四贯所收不及所用一年共欠少一百一十七万七
千九百一十二贯而灾伤减免者不在其数且陜西官
军披坚执锐卧雪眠霜比之各处官军劳逸不同其妻
子在卫全资月粮俸米养赡为因粮饷不足减半折支
钞贯今所折钞贯亦因不敷有一二年不得关支者四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1a 页 WYG0445-0173c.png
五年不得关支者纵得关支一年钞贯亦不得易买数
月之粮又兼要买补马匹置备军装或典卖妻子或揭
借财物艰难困苦相继逃亡月粮折支钞贯人情已有
不堪钞又不得关支尤非事体若不行权时之宜另行
设法整理诚恐年复一年困苦嗟怨益为罢弊将何以
蓄养锐气而使折冲禦侮也臣看得西安府在城四门
一日之间各处贩卖柴薪等项牛骡车不下五百馀辆
及看得陜西河南客啇贩卖马骡一年之间亦不止数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1b 页 WYG0445-0173d.png
万馀匹俱从潼关经过前项车辆马骡亦令投税若将
马骡车辆量加纳税钞是亦权时增广钞贯之一端也
如蒙乞敕户部计议转行陜西布政司将西安府在城
四门所进柴薪等项车辆照依在京事例每大车一辆
纳钞四贯小车一辆纳钞二贯其马骡委西安府首领
官员于潼关收报每马一匹纳钞十贯每骡一头纳钞
五贯每季将二项所收钞贯俱送布政司官库收贮以
备官军折色俸粮支用候年终将通收过钞贯数目布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2a 页 WYG0445-0174a.png
政司造册奏缴户部查照其收钞去处按察司分巡官
不时巡视敢有作弊者就便拿问如律如此庶使课钞
颇增而官军俸粮折色不致匮乏矣一抚军士以蓄锐
气窃惟克敌制胜莫先于军士之效劳养锐蓄威必在
乎衣食之充足盖军士在边必衣食充足而复可以蓄
养其锐也照得陜西腹里卫所军士俱在三边采备有
一年一次回卫休息者有十八个月回卫休息者又有
一家正军馀丁二三名在边操备者其在卫馀丁又要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2b 页 WYG0445-0174b.png
种纳屯粮子粒守城等项差使且以在边军士言之既
有官给骑操马匹赴边之日彼处总兵副参等官每军
一名又要脚力或马或骡一匹头其军士既无营生又
无产业止靠月粮六斗养赡置备军装整理盘缠亦皆
仰给于此惧怕到边责打只得原籍户下津贴财物置
买前去比至则边方该管官旗或指以买置旗号缨头
为名或假以修理城垣门楼为由节次科敛逼迫无柰
乂将原买脚力马骡变卖出办未及一年使用尽绝或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3a 页 WYG0445-0174c.png
又有倒死官马随要买赔逼迫𦂳急只得揭借或本管
指挥千百户彼处副参等官马匹钱物马一匹还银二
三百两者有之银一两还本利三四两者有之比至回
卫各官家人随即前来索取在卫官员惧其势要只得
监追或典卖妻子或揭借月粮归还前去赔马一匹已
至破家荡产倘再倒死将何所买赔因此而逃亡者十
常八九所以各边军士日见缺少且以官马倒死责令
赔补固为良法其马之倒死若不论其急病瘦损倒死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3b 页 WYG0445-0174d.png
之分一概令军士赔补诚恐年复一年艰难益甚又不
止于逃亡之患而恐有意外之虞矣罢弊军士莫甚于
斯况在边军士多有衣不遮体食不充口瘦损尪羸形
容枯槁总兵等官略不介意臣在石城目所亲睹如此
而欲望其用命效劳克敌制胜盖亦难矣所以一遇兵
戎犯边多有不能支持必须奏讨京军若不肯著实优
恤蓄养锐气诚恐因循年久益加困弊敌人窥伺我军
虚实拥众犯边重有以贻国家之大患也臣每念及此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4a 页 WYG0445-0175a.png
深为寒心如蒙乞敕兵部计议行移各边太监总兵都
御史等官今后将所属官军领骑操马匹置立印信文
簿每月三次点视臕息肥壮者列为一等臕息瘦者列
为一等若三次点视俱瘦以后马匹倒死者著令买补
以戒军士不肯用心喂养之弊其三次臕息肥壮遇有
𦂳急病證倒死者免其追赔以苏军士艰难之苦如果
例该买补本军在边艰难者行移原卫著落户下馀丁
买补完备本都司差人解送前去若是各军将及下班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4b 页 WYG0445-0175b.png
倒死马匹者就仰回卫从容置买上班之日骑坐赴边
及遇有缨头旗号损坏须该置备者令总兵巡抚等官
设法措置买办应用如果无处措置行移陜西都布二
司派属买办解去并不许分毫科扰于军及非奉奏准
事例亦不许擅自投使酷害其各军士上班脚力随其
贫富或骡或驴或二人共买驴者各听从其便总兵等
官俱不许追究逼迫及不许仍前放债于所管军士令
家人前去各卫取讨逼军逃窜果有前项奸弊许巡按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5a 页 WYG0445-0175c.png
御史指实具奏区处仍用心优恤军士作兴锐气务令
得所不致逃亡如此庶使军士感激而可以成克敌制
胜之功矣一清军丁以杜勾扰窃惟发册清取军人不
许差官擅勾所以绝勾扰之弊而立长久之法也然法
立既久不能无弊若不随时斟酌严为禁治则前法愈
坏奸弊愈生而民有不胜其害矣矣近该陜西布政司
清军委官左参政于璠呈查得节据西安府耀州等州
蒲城等乡军丁惠林等各告称各有户丁应当泸州利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5b 页 WYG0445-0175d.png
州清州等卫所军没有告称在营现有正军身力精壮
又有馀丁三四丁者七八丁者十四五丁者甚至二三
十丁者俱各种田买卖家道富实因怪原籍户丁不来
供给往往买嘱卫所官旗捏称老疾逃故等项递年发
册勾扰及至解卫为因军伍不缺将解去户丁为奴驱
使者有之耕种田地者有之甚至将盘缠衣服等项尽
数拘收入已放回者亦有之又有告称正军回还取讨
盘缠不一二年军妻又回取讨军妻回卫不五七月馀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6a 页 WYG0445-0176a.png
丁又来取讨者原籍人丁为因办纳粮差家道贫窘无
从措办只得将田地房屋典卖者有之将男女头畜货
鬻者有之及至打发起程稍不如意辄便回卫发册勾
取又有告称正军馀丁人丁回还出卖自已房屋田地
因与房族亲戚及邻里人等争竞雠恨在心回卫妄取
别房人丁者有之妄取同名同姓者亦有之此等情节
往往赴官诉告分豁所司因见兵部发册清勾难于主
张只得依文解去查理原籍抛下田地无人耕种遗下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6b 页 WYG0445-0176b.png
粮差无人办纳又累里甲佥点大户管解及到卫所投
文官吏又要拜见钱物旗甲索取馈送土宜彼既有丁
只得放回往回数千馀里动经半年之上破家荡产甚
可哀怜查得钦降军政条例内开正军在营已有壮丁
就收补伍不许原籍勾取有司体勘是实回报原卫将
在营已有壮丁就收入军卫不许违例勾扰降依奉外
今各该官吏故违前例往往听受在营军丁贿嘱辄与
发册清勾非惟紊烦官府抑且扰害人民照得陜西布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7a 页 WYG0445-0176c.png
政司每岁该清军士不下数十万馀各该卫所发册之
弊固有而利州泸州二卫青川一所发册之弊尤多呈
乞通行四川前项卫所禁约等因到院窃详卫所缺军
发册清取户丁理固当然军伍不缺行文勾扰原籍民
实受害且陜西人民递年供给各边粮草兼以累岁旱
荒薄收财力皆困凋弊已极今前项卫所军人不思原
籍人丁艰苦因怪不与供送盘缠辄便捏故清取连年
扰害不得安生诚为可恨除前项清勾军人行令参政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7b 页 WYG0445-0176d.png
于璠暂解户丁前去查理及行四川按察使禁约外诚
恐各处卫所亦有此弊如蒙乞敕兵部行移天下卫所
各将现在并逃亡等项军人备查的确乡贯充军来历
现在者要开应役正军并在营馀丁姓名口数每一布
政司并直𨽻各府各另类造文册一本差人赍送本部
照清册事例转发各该布政司并南京直𨽻府分收照
以后各处卫所发册清勾军人到彼先行比对原降文
册如在卫原造有空閒馀丁数人又清取户丁显是挟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8a 页 WYG0445-0177a.png
雠作弊所清户丁免其查解仍行彼处清军按察司官
员再行本卫查理如果在卫有丁就将作弊之人并该
管旗吏先行提问如律干碍本官奏请提问不许管军
管事著令带俸差操若是在卫原先止有一丁今开逃
故者亦要开写某年月日逃故许解户丁前去补役仍
通行各处巡抚巡按并清军官员严加禁约所属卫所
不许接受财物听从本卫当军之人因怪原籍不与供
送盘缠捏作逃故一概发册清勾扰害果有逃故例该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8b 页 WYG0445-0177b.png
清勾者卫所官员务要取勘明白方许造册送部清勾
如此庶使在卫军人无雠捏之弊而原籍户丁免勾扰
之害矣一存远军以实兵备窃惟陜西关中重地北连
河套西抵番夷南通汉中东接襄邓安危所系诚为不
轻比之他方尤当轸念况敌人犯边必先于此方今急
务惟在兵部兵若不足以战则不能胜以守则不能固
今陜西腹里卫所军士以十分为率逃亡等项已有三
分以上除各边操备及屯田外现在守城正军每卫或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9a 页 WYG0445-0177c.png
二百名或一百名甚至止有五六十名又皆老弱尪羸
不堪守战若非宣德正统年间将本处充发远方不服
水土远年清勾军人编发附近卫所收操及将巩固临
洮延安庆阳人民选作土军则陜西军士诚为之缺少
而各边操备者益为之不敷矣近年缺少各边操备逃
故及死损军士为因腹里军少无从拨补文移往来终
无裨益查得陜西西安等府所属县分人民先年为事
充军多有发编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处卫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29b 页 WYG0445-0177d.png
所者为因水土不服多为烟瘴所侵随到随死不可胜
计及至各卫所移文清取过二年或三年方得起到解
彼又为前项之故复多死亡仍行原籍清勾其户丁与
解人惧瘴烟死亡之患两怀恋土之心彼此通因或逃
走外郡潜入番夷一二十年不得到卫原籍人丁惧怕
清解全家逃亡者有之其南方之人发充陜西当军逃
故等项发册清勾者亦多畏惧此间地方苦寒不肯前
来著役间有解到又多气体瘦弱不甚操调到卫未久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0a 页 WYG0445-0178a.png
随即在逃虽有清勾之名全无解补之实军伍空缺两
无所益如蒙乞敕兵部计议将陜西人民先发四川云
贵广东广西福建地方充军者除四川贵州现今有例
仍令解补应当外其云南两广福建年久逃故原卫无
丁户丁屡到屡死屡解屡逃者行仰陜西布按二司清
军官员将前项卫所远年清勾当解户丁如果屡次解
发到彼死亡者仍照比先不服水土事例收发陜西三
边缺军卫所补伍操备若云南两广福建有充陜西卫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0b 页 WYG0445-0178b.png
所军役远年逃故清勾不到者即令收发本处邻近卫
所当军仍行两处清军官员责令各该卫所将名伍彼
此开除操备之后但有在逃者仍发原卫当军如此庶
使军士各服水土而无死亡之患卫所不致缺军而有
操守之实矣一禁通番以绝边患窃惟欲绝边方之患
当禁启患之源盖边患不能以自生必因人以启召之
也照得陜西洮岷河州西宁等处卫所沿边番夷即古
之吐番其性谲诈叛服不常历代以来屡为边患洪惟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1a 页 WYG0445-0178c.png
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抚治四夷示之以威怀之以
德彼皆顺服岁时进贡其所用食茶铁锅铜器罗段等
物奏奉明文方才给与及许令各该番人四时前来各
边交易买卖委官管领当时法度严明军民遵守不敢
私自通番以取其利其各族番人亦尽知我边情虚实
一向畏服不敢为恶其后有等各边无知军民及军职
子弟甚至守备官员往往亦令家人将铁锅食茶段疋
铜器等货买求把守关隘之人公然私出外境进入番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1b 页 WYG0445-0178d.png
族易换彼处所产马匹等物以致番人将所得铁锅段
疋置造军器及战袄等项遂萌侵犯之心或因争论价
值将通番汉人杀死同去之人因是违法不敢告官番
人畏惧汉人报雠亦不敢前来交易曰肆抢劫渐成雠
隙及各寨堡把守官军因见邻近有等本分不曾为恶
吐番却又妄称本族抢劫等情恐吓赔偿财物因而激
变随同各族为恶引惹边患皆由于此甚至有等近边
土人居民因与番人结亲或通吐番冒名进贡贪图赏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2a 页 WYG0445-0179a.png
赐往来情熟专为缉探边方一应事情动辄传与所以
各边番人益加生拗不听抚化节次为恶抢杀人畜物
件若不严加禁约诚恐各边官军互相仿效一概通番
积习年久重贻边患未便如蒙乞敕都察院查照洪武
永乐年间福建广东下海通番事例出给榜文发仰洮
岷河州西宁但系邻近番人去处张挂晓谕今后但有
置买铁锅铜器罗段私茶等货潜出外境进入番族货
卖及各寨军人将良善不曾为恶族诈称抢劫恐吓财
御选明臣奏议 卷十 第 32b 页 WYG0445-0179b.png
物并与番人结亲传报腹里事情者事发勘问明白本
身处死全家军发极边卫分民发腹里卫分充军若军
职及守备官员纵容弟侄儿男通番买卖者指挥千百
户镇抚亦发边卫充军守备官员奏请定夺如此庶使
法度严明人知惊惧而边患为少息矣 疏入帝不纳
 
 
御选明臣奏议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