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6a 页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十六

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

***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时左右六军使睹此庆云陈表奉贺。永泰元
年九月三日特进右龙武大将军知军事上
柱国徐国公臣刘仙智等上表。臣仙智等言。
昨日迎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伏
有庆云应见瑞呈五色彩散一天。抱慧日而
逾鲜。顺祥风而表圣。伏惟陛下以大道赖物
以至德临邦。精诚感神灵应斯降。臣等职忝
侍卫。久沐淳风亲睹祯祥。无任庆幸。谨诣右
银台门。奉表陈贺以闻。臣仙智等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谨言。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曰。不
二之门早传秘藏。重宣其义庶广其言。将敷
贝叶之文用启莲宫之会。天浮瑞色日丽庆
云。见以神通彰其瑞应。和平之兆庆慰同
怀。所贺知。从是初日至白月终。两上讲经二
时行道。饮食茶药并出有司。六律五声昼夜
不绝。至十六日西明散齐。鼓乐弦歌百戏
弥日。西明讲终陈表奉贺。永泰元年九月十
日西明寺上座沙门怀感等上表。西明寺上座
沙门怀感等言。特奉恩命令开百座讲仁王
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以今日经周设斋庆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6b 页 T55-0886.png
毕。凡是生灵不胜抃跃。伏惟陛下再造天地
明齐日月。垂衣之暇重译真经。圣心佛心同
归一理。唐言梵语不隔殊方。贯花之偈备闻。
传灯之僧可睹。金绳之界弥勒下生。玉京之
中轮王出见。秋天丽景稼穑将成。彩云浮空
祓氛必尽。吾君至圣佛力至慈。法润恒沙天
下幸甚。怀感等忝栖祇树喜跃无涯。稽首焚
香何阶上答。其功德数别状封进。谨奉表陈
谢以闻。沙门怀感等诚欢诚喜谨言。宝应元
圣文武皇帝批曰。师等演畅真经弘宣妙旨。
用滋仁寿拯护生灵。法会既终当同庆也。时
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分第列。士位至太师背
逆天恩。远自灵武合聚蕃丑冯陵泾阳。

敕下西明百座大德。同赴资圣寺百座道
场。永泰元年九月十七日。高品李希逸奉
敕。应先西明寺百座法师大德。并赴资圣寺
佛殿为国转经行道。其资圣寺百座法师良
贲五十座。依前讲说仁王般若护国密严等
经普及苍生。其京城诸寺观僧道等并二时
于当处转经行道。仍令三纲差了事僧专知
捡校。务在精修不得疏怠。尔时两街大德
百座法师准敕咸皆萃资圣寺。二时讲唱两
上转经行道。午时及与日暮。供设音乐无易。
于初夜后夜悉集大讲堂内。齐声称念摩诃
般若波罗蜜多。为国为家愿无忧惧。京城寺
观转念亦然。时制使关内河中副元帅司。徒
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郭子仪杖节
出师。亲总戎律发于帝里。洎彼泾阳冯恃
天威。赖兹经力两军交对。列阵相望。钲鼓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6c 页 T55-0886.png
发声剑戟如雪。时汾阳王单骑直出挺立军
前。感激一言怀恩屏退西戎北狄各自相攻。
浃旬之间王国大定。是知仁王护国般若。真
经圣心佛心子育万姓其义一也。然后收军
整律振旅还京亲对。天颜特蒙赐赍。敕资
圣寺百座道场。取闰十月二十三日。设无遮
斋以成庆散。是日也寺南门外陈布道场尽
正一坊。东西街内弈幕云布幡花丽天。尊容
焕然光照人里。饭僧既毕。六乐争陈百戏充
衢歌吹尽日。京城大德各䞋三十。不空三
藏赐九百匹绢帛绵䌽以充数焉侍者小僧
各十五匹。又特降恩旨赐资圣寺讲堂。名为
永泰善法之堂。御札题榜。此即万古千秋法
门故事也。自蕃戎入境。夜集僧徒于大讲堂
齐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志一心更无
异想。未盈累月果得清平。此乃圣力经威感
斯福应。翻经百座锡赍珍财。自佛法东流莫
尚于兹日也。至十一月一日恩旨荐臻 敕
不空三藏和上。故金刚三藏可赠开府仪同
三司。仍赐号大弘教三藏。已如前述。同日又
降鸿恩延及不空三藏。敕不空三藏莲宫释
种香界导师。性表真如学精秘藏。承绀园
之妙旨开示四依。译金口之微言津梁六趣。
身持梵夹远涉流沙。传灯益明甘露溥润。散
慈云于火宅扬慧日于幽涂。顷者躬问胜因
弘示方便。永决疑网滋予智芽。虽出尘之心
齐谢于名位。而褒崇之典式旌于贤哲。俾应
嘉命用叶朝章。可特进试鸿胪卿。仍赐号大
广智不空三藏。伏闻母以子贵俗礼恒规。师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7a 页 T55-0887.png
因弟荣释门罕有。恭受荣命喜惧感怀捧戴
屏营。陈表谢曰。永泰元年十一月五日特进
试鸿胪卿。三藏大兴善寺沙门大广智不空
表进。词曰。三藏沙门不空言。奉今月一日制
锡。故大和上金刚三藏可赠开府仪同三司
仍赠号大弘教三藏。不空特进试鸿胪卿仍
赐号大广智不空三藏。一雨自天润流根叶。
圆毫发艳照及幽明。捧戴傍惶悲喜交集。不
空诚欢诚喜以悽以惧不空闻。十号者表德
之殊称。九卿者象河之重位。故大和上道洽
传灯。诚以彰其遗烈不空法惭绍搆。虚并荷
于鸿私。犹燕石之混光。同齐竿之滥吹。荣
兼存殁宠及师资祇奉兢惊瞻言腼恧。况
出家落彩本志荣辱洁诚报国僧者通规。陛
下广运金轮曲收瓦砾。引安禅于中禁。旌
袖崇之殊礼。虽负山无力而践迹近宾。亏高
谢之法流。点少欲之清躅。是以面奏三让言
烦九重。冀殷鉴于恳诚。岂礭然之不拔。羊
车稚子惭广智而茫然。鹿苑卑材愧鸿胪而
甚矣。无任感戴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沙
门不空诚欢诚喜谨言。宝应元圣文武皇帝
批曰。和上道秘双林功超正觉。远从天竺来
布真言。顷得归依亲承付嘱。袖崇之典礼秩
攸先。俾增印绶之荣。式重师资之敬。兼申宠
赠庶表追荣也。表谢已讫答制又宣。存殁哀
荣但增感慰。次译。


* 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
右一部八卷。准永泰元年六月十八日敕。鄜坊等州都防禦使特进试太常卿使持节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7b 页 T55-0887.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7c 页 T55-0887.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8a 页 T55-0888.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8b 页 T55-0888.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8c 页 T55-0888.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9a 页 T55-0889.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9b 页 T55-0889.png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按传录所说。此经自晋至唐凡经三译。一西晋惠帝太熙元年庚戌之岁竺法护译。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两卷。亦名严净佛土经。文势多古语简理幽。二皇唐天后久视元年庚子岁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唐言喜学。于京清禅寺译。名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玄范法师笔受。复礼法师润文。体势类于华严。梵旨近于巧略。三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六年所译者也。翻译大德与虚空藏经同。御史中丞杜冕舍封请译。八年五月装写方成。端午之晨宝函封进。沙门不空言。伏奉恩旨翻译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天力护持卷轴功毕。證义笔受僧俗名字年月处所咸列终篇。今因端午之晨谨以进奉。不空诚欢诚悚。不空闻。开教者如来弘传者君主。施行佛事非圣主而谁。伏惟陛下回日月于黄道。垂雨露于苍生。沾润物情僧侣偏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89c 页 T55-0889.png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一部三卷(并宝钿函)
右不空先奉纶旨今译此经。天恩曲临并已成办。参校唐梵译定言音。年月处所笔受證义僧俗之名咸题卷中。文殊事迹缘起根由。始于发心至成正觉庄严净土。此经具载。诸佛理体菩萨行门。法界有情无生实相。分明表示。功德广大馀经罕俦。愿此胜因上资圣祚伏乞宣示寰宇以福生灵。特望天恩所是新置文殊院。大寺七僧小寺三僧。于文殊院中长时为国讲宣诵习。有阙续填。是使法灯继明不绝。灵神庶类孰不欢心。幸因轮王降诞之晨天人喜贺同欢之日。冀兹景福上益寿山。愿以法流添于圣海。谨随状陈进以闻。天恩允许请降墨敕依。大广智不空三藏和上。本讳智藏。号不空金刚。梵曰阿目祛跋日啰(二合)本西域人也。昔事大弘教金刚智三藏和上禀受真言。二十四年抠衣请益。大师殁后还诣五天。梵本瑜伽备皆披阅。周游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90a 页 T55-0890.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90b 页 T55-0890.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90c 页 T55-0890.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91a 页 T55-0891.png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 第 891b 页 T55-0891.png
论曰。自古高僧硕德宠遇殊恩。生时则荣殁则已矣。今大辩正三藏和上则不如是。生承恩渥历事三朝。授以列卿品加特进。及卧疾也劳问相仍。中使名医晨夕相继。特加开府封肃国公。洎乎薨焉上弥震悼。辍朝三日锡赠增优。授以司空谥大辩正仍号和上。先古未闻。城外茶毗寺中起塔不日不月悉成就焉。兼树丰碑纪其德行。冠绝今古。首出僧论。亚相作文。王傅书字。斯乃万代不朽也。此之所述略举大纲。若欲具知备如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表制集中广说。然所译经一百一十部都一百四十三卷。无失一部一卷。事历三朝准上敕文。编入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矣。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