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358a 页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三
大唐翻经沙门释靖迈撰
秦符氏都长安
沙门昙摩特。此言法海。西域人。善持律藏妙
入契经。以符秦建元三年岁次辛未。共竺佛
念于长安译十诵比丘戒本(一卷)授尼二岁
坛文(一卷)。凡二部(合二卷)惠泽笔受。
沙门释惠常。戒轨严峻慧善毗尼。共昙摩特
竺佛念等。以符秦建元四年岁次壬申。于长
安译比丘尼大戒(一卷)。
沙门鸠摩罗佛提。此言童觉。西域人。以符秦
建元五年至七年岁次乙亥。共竺佛念佛护
等。于长安安邺寺译四阿含暮抄经一部(二
卷三 第 358b 页 T55-035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58.png)
沙门僧伽跋澄。此云众现。罽宾国人。毅然有
渊懿之量。历寻名师备集三藏博览众经。暗
诵毗婆沙贯其妙旨。浪志游方观风弘化。以
符秦建元十七年岁次乙酉来入关中。共释
道安等。译杂阿毗昙婆沙论一部(一十四卷)。尊
者婆须蜜所集论一部(十卷)。僧伽罗刹集经(三
卷)合三部二十七卷。至建元二十一年岁次
己丑讫。佛图罗察传语。沙门敏智及黄门
郎赵文业笔受。
沙门昙摩蜱。此言法爱。印度人。器宇明敏
志好弘诱。以符秦建元十八年岁次丙戌。与
竺佛念共于长安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抄一
部(五卷)。
沙门昙摩难提。此言法喜。兜祛勒国人。龆年
离俗。聪慧夙成。研讽经典以专精致业。遍
观三藏暗诵阿含。博识洽闻靡所不综。外国
远近咸共推伏。少而观方遍涉诸国。常以弘
化为务。以符秦建元年中达于长安。坚先闻
提誉深见礼接。以建元二十年岁次戊子。坚
遣道安集义学僧。请难提译中阿含经(五十
九卷)。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阿育王太子法益
坏目因缘经(一卷)。僧伽罗刹集经(三卷)。三法度
经(二卷)。总五部合一百一十四卷。沙门竺佛
念度语慧嵩笔受。
秦姚氏都常安
沙门竺佛念凉州人。弱年离俗。志业清高外
和内朗。通鉴明敏综习群经尤工苍雅。家世
西河洞晓方语。梵秦音义莫不博洽。符秦建
卷三 第 358c 页 T55-035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58.png)
二代为译人之宗。然念自符秦建元十年岁
次戊寅。讫至姚秦译出耀论(二十卷)菩萨璎
珞经(一十二卷)。十住断结经(一十一卷)。鼻柰耶
经(十卷)。十地断结经(十卷)。菩萨处胎经(五卷)。大
方等无相经(五卷)。持人菩萨经(三卷)。菩萨普处
经(三卷)。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王子法益坏目
因缘经(一卷)。中阴经(二卷)。十诵比丘尼戒所出
本末(一卷)总一十三部合八十二卷。
沙门昙摩耶舍。此言法称。罽宾国人。少而好
学长而弥笃。神爽高雅该览经律。陶思八禅
游心七觉。明悟出群幽鉴物表。欲苦节求果。
天神悟云。何不观方弘化而独守小善。于是
历游诸国。遂以旷济为怀。常有圣僧或五或
三。执锡自空诣法称谈话。以晋安帝隆安年
中达于广州。于白沙寺为清信女张普明译
差摩经(一卷)。又以姚秦弘始九年岁次丙午至
十六年岁次癸丑。于长安译舍利弗阿毗昙
一部(二十二卷)。秦太子泓亲管理味沙门释道
摽制序凡二部二十三卷。
沙门鸠摩罗什婆。此言童寿。本印度人。父以
聪敏见称。龟兹王闻以女妻之。而生于什。
什居胎日母增辩慧。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义
旨亦通。至年九岁与外道论义。辩挫其邪锋。
咸皆愧伏。年十二有阿罗汉奇之。谓其母曰。
常守护之。若年三十五不破戒者。当大兴佛
法度无数人。又习五明论四韦陀典。阴阳星
算必穷其妙。后转习大乘数破外道。远近诸
国咸谓神异。母生什后亦即出家。聪拔众尼
卷三 第 359a 页 T55-03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59.png)
大阐秦都。于汝自身无利如何。什曰。菩萨之
行利物亡躯。大化必行炉镬无恨。从此已后
广诵大乘洞其秘奥。西域诸王请什讲说。必
长跪座侧命什蹋而登焉。符坚建元九年岁
在丁丑。太史奏云。有星现外国。当有大德
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有罗什襄阳有
道安将非此耶。后果遣将军吕光等率兵七
万西伐龟兹。光与什同来。什在道数言应变
光尽用之。光于是即据西凉亦请什留。至姚
秦弘始三年。兴灭乃召方入长安。秦主兴厚
加礼之。延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别馆安置。敕
僧䂮等八百沙门咨受什旨。兴卑万乘之心
尊三宝之教。于草堂寺共三千僧。手执旧经
而参定之。莫不精究洞其深旨。时有僧睿兴
甚嘉焉。什所译经睿并参正。什以姚秦弘始
四年岁次辛丑。起译大品经(二十七卷)。大集经
(二十四卷)。放光般若经(二十卷)。小品经(十卷)。华首
经(十三卷)。检诸罪福经(十卷)。妙法莲华经(七卷)。
贤劫经(七卷)。十住经(五卷)。思益梵天问经(四卷)。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持世经(四卷)。维摩
诘所说经(三卷)。佛藏经(四卷)。菩萨藏经(三卷)。称
扬诸佛功德经(三卷)。禅经(三卷)。禅经秘要法(三
卷)。禅法要解(二卷)。阿阇世经(二卷)。阿兰若习禅
法经(二卷)。禅要经(二卷)。发菩提心经(二卷)。自在
王经(二卷)。善信摩诃神咒经(二卷)。新首楞严经
(二卷)。梵网经(二卷)。大善权经(二卷)。无量寿佛经
(一卷)。弥勒下生经(一卷)。弥勒成佛经(一卷)。金刚
般若经(一卷)。诸法无行经(二卷)。菩提经(一卷)。仁
卷三 第 359b 页 T55-03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59.png)
因缘观经(一卷)。菩萨诃色欲经(一卷)。杂譬喻经
(一卷)。须摩提菩萨经(一卷)。文殊悔过经(一卷)。比
丘应法行经(一卷)。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一卷)。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大金色孔雀王经(一卷)。庄
严菩提心经(一卷)。佛弟子化魔子偈诵经(一卷)。
太白魔王坚信经(一卷)。开化魔经(一卷)。魔业经
(一卷)。过魔法界经(一卷)。佛问阿须轮大海有减
经(一卷)。魔王变身经(一卷)。东方善华世界佛座
震动经(一卷)。陀罗尼法门六种动经(一卷)。佛迹
现千辐轮相经(一卷)。佛脐化出菩萨经(一卷)。往
古生和佛国愿行法典经(一卷)。佛謦咳彻十方
经(一卷)。过去无边光净佛土经(一卷)。佛变时会
身经(一卷)。无量乐佛土经(一卷)。王后为蜣螂经
(一卷)。佛心总持经(一卷)。猕猴与婢共戏致变经(一
卷)。水牛王经(一卷)。雀王经(一卷)。兔王经(一卷)。菩
萨身为鸽王经(一卷)。佛昔为鹿王经(一卷)。牧牛
经(一卷)。虚空藏菩萨问持经几功德经(一卷)。观
世音经(一卷)。弥勒菩萨本愿待时成佛经(一卷)。
灯指因缘经(一卷)。观普贤菩萨经(一卷)。睒本起
经(一卷)。观佛三昧经(一卷)。宝网经(一卷)。文殊师
利问菩提经(一卷)。乐璎珞庄严经(一卷)。请观世
音经(一卷)。思惟要略法经(一卷)。持地经(一卷)。菩
萨戒本(一卷)。十诵比丘戒本(一卷)。大智度论一
部(一百卷)。般若经论集一部(二十卷)。成实论一
部(十六卷)。十住毗婆沙论一部(十四卷)。大庄严
论一部(十五卷)。十住论一部(十四卷)。中论(四卷)。
百论(二卷)。十二门论(一卷)。马鸣传(一卷)龙树菩
萨传(一卷)。提婆菩萨传(一卷)。婆薮槃豆传(一卷)。
卷三 第 359c 页 T55-03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59.png)
经合四百二十一卷。僧睿僧肇道恒等笔受。
然什词喻婉约出言成章。神情鉴彻傲岸出
群。应机领会。鲜有其匹。且笃性仁厚汎爱为
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
沙门佛驮耶舍。此云觉名。罽宾国人。操行
贞白戒节坚固。仪止祥淑视瞻不凡。五明四
韦之论。三藏十二之典。特悟深致流辩无滞。
以姚秦弘始年达于姑臧。什先师之劝兴往
邀。兴即敕迎并有赠遗。笑而不受曰。明旨既
降便应载驰。檀越待士既厚。脱如罗什见处
未敢闻命。重使敦喻方至长安。兴自出迎。别
立新省于逍遥园四事供养并皆不受。时至分
卫一食而已。耶舍为人赤髭善毗婆沙。时人
号为赤髭毗婆沙。什既师之亦称大毗婆沙
师。兴凡所供给衣服卧具满三间屋不以关
心。兴为货之造寺。耶舍自姚秦弘始五年岁
次壬寅创译。至十五年岁次壬子。译长阿含
经(二十二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四分戒本
(一卷)。四分律(四十五卷)。四部合六十九卷。解座
兴施布绢万匹悉皆不受。竺佛念等笔受。
沙门弗若多罗。此云功德华。罽宾国人以戒
节见称。备通三藏。专精十诵。计念四禅。以
姚秦弘始年中振锡入镐。姚主兴待以上宾
之礼法师罗什亦挹其风仪。厚相崇敬特异
常范。至弘始六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七日。集
义学僧数百人。请于长安中寺译十诵律一
部(五十八卷)。罗什度语。
西秦乞伏氏都菀川
卷三 第 360a 页 T55-03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0.png)
沙门法坚或云坚公。为量弘普利物戒心。
以乞伏西秦太初年间。于河南国为乞伏乾
归译。方等王虚空藏所问经(五卷)演道俗业经
(一卷)。菩萨所生地经(一卷)。孛经(一卷)。贤首经(一
卷)。太子须大拿经(一卷)。僮迦叶解难经(一卷)。睒
子经(一卷)。无涯际持法门经(一卷)。灌佛经(一卷)。
除恐灾患经(一卷)。七女本经(一卷)。妇人遇辜经
(一卷)。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一十四部合
一十八卷。如须大拿经等在江陵辛寺译。庾
爽笔受馀十部见始兴录非唯西秦译也。
北魏元氏都中山
沙门释昙觉。一云慧觉。凉州人。墙仞连霄
风神爽悟。戒地清拔慧鉴通微。于于殿国
得贤愚经梵本。以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
岁次乙酉。于高昌郡天安寺译一部(十五卷)。
沙门释昙耀。恒安石窟通乐寺僧。自少出家
器宇崇峙。风鉴闲约戒行坚贞。以魏太武皇
帝太平真君七年。信崔皓邪佞崇重寇谦
残害释种毁废佛法。未盈数年太武遭恶疾。
自生悔愧即诛崔皓埋之都市。以口为厕令
众秽之。太武帝崩子文成立。称兴安元年兴
隆佛法。至和平三年岁次壬寅。昙耀为昭玄
统。慨前陵废欣今再兴。自于北台石窟寺。对
印度沙门集诸大德译。净度三昧经(一卷)。付法
传(四卷)。凡二部合五卷。
沙门吉迦夜。此云何事。西域人。游化戒虑导
物在心。以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岁次壬子。为
僧统昙曜译杂宝藏经等五部合二十五卷。刘孝标笔受。谓杂宝藏经(十三卷)。付法藏因
卷三 第 360b 页 T55-03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0.png)
萨十地经(一卷)。方便心论(二卷)。
北凉沮渠氏都姑臧
沙门释道龚。虚心广运弘利为道。以北凉河
西王神玺永初年间于张掖为蒙逊译。悲华
经一部(十卷)。宝梁经一部(二卷)。
沙门法众。高昌郡人。亦以北凉沮渠氏永初
年中。于张掖为河西王蒙逊译。大方等檀特
陀罗尼经一部(四卷)。
沙门僧伽陀。西域人。意存兼济化诱居怀。以
北凉沮渠永初年中。于张掖为蒙逊译。慧上
菩萨问大善权经一部(二卷)。
沙门昙摩忏。或云昙无谶。此云法丰。中印
度人。六岁出家日诵万言。初学小乘五明诸
论。后遇白头禅师教以大乘。十日交诤方悟
大旨。遂专大乘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
号为大神咒师。以北凉沮渠玄始元年岁次
壬子至姑臧。赍涅槃经前分(十卷)。并菩萨戒止
于传舍。虑失经本𣏞之而卧。夜乃有神人牵
谶堕地。谶谓为盗。如是三夕。乃闻空中声曰。
此是如来解脱之藏何为枕之。谶惭悟乃安
高处。果有盗者夜捉提举竟不能胜。明旦谶
持不以为重。盗谓圣人悉来拜谢。逊闻谶名
厚遇请译。遂以玄始三年岁次甲寅记译。至
玄始十年辛酉。译大般涅槃经一部(四十卷)。大
方等大集经一部(三十一卷)。悲华经一部(十卷)。
菩萨地持经一部(十卷)。菩萨戒经一部(八卷)。优
婆塞戒经一部(六卷)。方等大云经一部(六卷)。虚
空藏经一部(五卷)。佛本行经一部(五卷)。金光明
卷三 第 360c 页 T55-03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0.png)
(四卷)信善经一部(二卷)。无为道经一部(二卷)。胜
鬘经(一卷)。罗摩伽经一卷(一卷)。须真天子经(一卷)。居
士请僧福田经(一卷)。文陀竭王经(一卷)。功德宝
光菩萨经(一卷)。腹中女听经(一卷)。决定罪福经
(一卷)。菩萨戒本经(一卷)。菩萨戒坛文(一卷)。总二
十三部合一百四十八卷。慧嵩笔受。道俗数
百人问难。谶释疑滞清辩若流。涅槃三译乃
讫。
安阳侯沮渠京声蒙逊从弟。为人博识涉猎
经史。阅意内典奉持五戒。绝于妻室不拘荣
利。常随昙摩谶译经。西至于殿从印度法
师佛驮斯那咨问道义。斯那天才聪朗。诵半
亿偈经明了禅法。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
安阳从那受学禅法。诸秘要术口说梵本东
归于凉。以北凉永和年中。译禅法要解一部
(二卷)。魏灭凉后南奔建康以宋孝武帝孝建
元年达至京邑。即以孝建二年岁次乙未。于
杨都竹园寺及钟山定林上寺。又译治禅病
秘法(二卷)。净饭王般涅槃经(一卷)。八关斋经(一
卷)。普明王经(一卷)。佛大僧大经(一卷)。生死变识
经(一卷)。忿和檀王经(一卷)。长者音悦经(一卷)。贤
者律仪经(一卷)。进学经(一卷)。优婆塞五戒经(一
卷)。耶祇经(一卷)。摩达经(一卷)。五百梵志经(一卷)。
旃陀越经(一卷)。五反覆大义经(一卷)。迦叶禁戒
经(一卷)。弟子死复生经(一卷)。弟子事佛吉凶经
(一卷)。五苦章句经(一卷)。释种问优婆塞经(一卷)。
波斯匿王丧母经(一卷)。菩萨誓经(一卷)。中阴经
(一卷)。佛母般泥洹经(一卷)。[(序-予+林)/女]夷比丘经(一卷)。梵
卷三 第 361a 页 T55-03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1.png)
(一卷)。末罗王经(一卷)。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
经(一卷)。观世音观经(一卷)。谏王经(一卷)。清信士
阿夷扇经(一卷)。弟子慢为耆域述经(一卷)总
三十五部合三十六卷。丹阳尹孟顗见而
奇之资赡隆厚。其所译之经讽诵既久。对众
弘宣文无滞碍。
沙门浮陀跋摩。或云佛陀。此言觉铠。西域
人。志操明直聪悟出群。虽复遍集三藏偏善
毗婆沙论。常诵此部用为心要。以北凉永和
五年岁次乙亥。为河西王子虔译。毗婆沙论
一部(一百卷)。道泰笔受。属魏灭凉经书被焚失
四十卷。今唯六十卷在。
沙门释道泰。译大丈夫论一部(二卷)。入大乘论
一部(二卷)。
沙门释智猛。雍州新丰县人。禀性端厉明行
清白。少袭法服修业专诚。讽诵之音以夜续
日。志度宏邈情深佛法西寻灵迹。以北凉永
和年中自西而返。涂经玉门即于凉土译。般
泥洹经一部(二十卷)。
失译人名经五部(一十七卷)。僧祐新集及释道
安凉土录。并云是凉代失译人名。今还附入
凉世目录。虽不知译人名。庶知译时代也。大
忍辱经(十卷)。不退转经(四卷)。金刚三昧经(一卷)。
金轮王经(一卷)。贤劫五百佛名(一卷)。
宋刘氏都建康
沙门佛陀什。此言觉寿。罽宾国人。少受业于
弥沙塞部。专精律品兼达禅要。以宋废帝荥
阳王景平元年岁次癸亥七月到于杨都。法
卷三 第 361b 页 T55-03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1.png)
僧徒闻什善律众请译出。即以其年冬于龙
光寺译为三十四卷。并戒本(一卷)。羯磨(一卷)。合
三十六卷。于阗沙门智胜传语。沙门竺道生
慧严等笔受。侍中王练为檀越。
沙门昙摩蜜多。此言法秀。罽宾国人。生而
连眉。为人沈邃甚有慧鉴。常有善神潜形密
护。每之国境神必托梦告其王知。去亦如之。
誓以游方教化为志不拘名利。初到燉煌即
立禅阁。植柰千株开园百亩。学禅定众趋
者如云。以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岁次甲子。来
至建业于祇洹寺译。禅秘要经(五卷)。五门禅要法(一卷)。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虚空藏菩
萨观经(一卷)。诸法勇王经(一卷)。佛升忉利天为
母说法经(一卷)。转女身经(一卷)。象腋经(一卷)。郁
伽长者所问经(一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总一十部合一十二卷善咒术传画迦毗罗
像形。
沙门畺梁耶舍。此言时称。西域人。性刚直寡
嗜欲。善三藏多所谙知。尤工禅思。以宋文帝
元嘉元年岁次甲子达于京邑。帝深加赏敕
住钟山道林精舍。译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一卷)。译。无量寿观经(一卷)。沙门僧含笔受。
沙门伊叶波罗。此云自在西域人善通三藏
解贯四含。以宋文帝元嘉年中游于彭城。为
比徐州刺史王仲德译杂阿毗昙心论一部
(一十一卷)。刺史亲自笔受。
沙门释智严凉州人。弱冠出家精勤为业。纳
衣宴坐蔬食永岁。不受别请分卫自资。晋义
卷三 第 361c 页 T55-03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1.png)
观山见严禅思。即请还都。然严道化所被幽
显咸伏。先于西域得经梵本未译。以宋文帝
元嘉四年岁次丁卯。于杨都枳园寺共宝云
等译。普曜经(八卷)。无尽意菩萨经(六卷)。生经(五
卷)。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菩萨璎珞本业
经(二卷)。毗罗三昧经(二卷)。阿那含经(二卷)。四天
王经(一卷)。善德婆罗门问提婆达多经(一卷)。一
音显正法经(一卷)。调伏众生业经(一卷)。善德优
婆塞经(一卷)。法华三昧经(一卷)。净度三昧经(一
卷)总一十四部合三十六卷。然严未出家前。
曾受五戒有所亏犯。后受大戒疑不得戒。遂
汎海至印度国。咨问罗汉比丘。时罗汉不决
为诣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甚喜焉。
沙门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铠。罽宾国人。即其
国王之少子也。洞明九部博晓四含。深达律
品妙入禅要。诵经百馀万言。罽宾王薨众请
绍位。恐为戒障遂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
人世。仪形感物见者发心。以宋文帝元嘉年
中达于建业。文帝慇勤问曰。弟子常欲斋而
不杀。迫以身徇物不获从志。法师将何以教
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
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
令不威。若不剋己苦躬将何为用。帝王以四
海为家兆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布
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无劳力。
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百谷滋繁桑麻郁
茂。如此持戒斋亦大矣不杀亦众矣。宁在阙
半日之食全一禽之命。然后方为弘济耶。帝
卷三 第 362a 页 T55-03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2.png)
之际矣。敕住祇桓寺供给隆厚。即以元嘉
年。于杨都译菩萨善戒经(二十卷)。杂阿毗昙心
论(十二卷)。四分比丘尼羯磨(一卷)。优婆塞五戒
略论(一卷)。三归及优婆塞戒(一卷)。沙弥威仪(一
卷)。五门禅要用(一卷)。经律分异记(一卷)。总七
部合三十八卷證第二果。
沙门宝云西凉州人。自少出家精勤硕学。志
韵刚洁不偶世群。求法恳恻忘身殉道。遂以
晋隆安年初西寻灵迹。经罗刹之野闻天鼓
之音。礼释迦影迹受罗汉之语。历游西方善
梵书语。印度字音训释辞句悉皆备解。后来
长安复至江左。诸翻译人传译梵语于云为
最。初与智严共同出经。严既迁化云独宣译。
以宋文帝元嘉年中。于六合山寺。译佛本行
赞经传(七卷)。付法藏经(六卷)。佛所行赞经传(五
卷)。新无量寿经(二卷)。新净度三昧经(二卷)。总
四部合十五卷。沙门慧观等友而善之。
沙门僧伽跋摩。此言众铠。印度国人。少而弃
俗戒德清峻。善解律藏尤精杂心。器宇宏肃
道俗敬异。其所译经并文义详允梵宋不差。
彭城王刘义康。崇其戒范请以为师。名重京
邑。以宋元嘉十年岁次癸酉。于长干寺译阿
毗昙毗婆沙论(一十四卷)。萨婆多摩德勒伽毗
尼(十卷)。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集(一卷)。龙树菩
萨劝发诸王要偈(一卷)。请圣僧浴文(一卷)。总五
部合二十七卷。宝云传语。道场寺慧观笔
受。
沙门求那跋陀罗。此言功德贤。中印度人。幼
卷三 第 362b 页 T55-03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2.png)
杂心莫测涯际。方悟佛法崇深投簪落彩。
专精志业博通三藏。慈和恭恪事师尽礼。舍
小学大则深悟幽旨。以宋文帝元嘉十二年
来至杨都。帝深重之敕住祇洹寺。至宋元嘉
二十年岁次癸未。于杨都瓦官寺译。杂阿含
经(五十卷)。众事分阿毗昙(十二卷)。楞伽阿跋多罗
宝经(四卷)。央掘魔罗经(四卷)。过去现在因果经
(四卷)。释六十二见经(四卷)。大方广宝箧经(二卷)。
现在佛经(三卷)。菩萨行方便神通变化经(三卷)。
净度三昧经(三卷)。相续解脱了义经(三卷)。大
法鼓经(二卷)。阿兰若习禅经(二卷)。胜鬘师子吼
一乘大方便经(一卷)。无量寿经(一卷)。宾头卢突
罗阇为优陀𤥻王说法经(一卷)。般泥洹经(一卷)。
八吉祥经(一卷)。无忧王经(一卷)。出无量持门经
(一卷)。三小劫经(一卷)。四食经(一卷)。十二游经(一
卷)。十二头陀经(一卷)。三因缘经(一卷)。异处七处
三观经(一卷)。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一卷)。十二品
生死经(一卷)。十报法三统略经(一卷)。罪福报应
经(一卷)。六斋八戒经(一卷)。四人出现世间经(一
卷)四品学法经(一卷)。申兜本经(一卷)。舅生经(一卷)。
那先经(一卷)。日难经(一卷)。君臣经(一卷)。鞞摩肃
经(一卷)。鹦鹉经(一卷)。负债为牛经(一卷)。越难经
(一卷)。那赖经(一卷)。二侨士经(一卷)。释摩男本经
(一卷)。阿兰那经(一卷)。老母经(一卷)。树提伽经(一
卷)阿遬达经(一卷)。大意经(一卷)。目连降龙王
经(一卷)。阿难见伎乐啼哭无常经(一卷)。舍利弗
等比丘得身作證经(一卷)。佛往慰迦叶病经(一
卷)。请槃特比丘经(一卷)。佛命阿难诣最胜长者
卷三 第 362c 页 T55-03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2.png)
洹经(一卷)。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一卷)。阿那律七
念章经(一卷)。杂藏经(一卷)。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菩萨呵欲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诸法无行经
(一卷)。贫子须赖经(一卷)。无量义经(一卷)。杀龙济
一国经(一卷)。无涯际持法门经(一卷)。堕珠著海
中经(一卷)。当来选择诸恶世界经(一卷)。阿难陀
目祛尼阿离陀经(一卷)。佛入甘露调正意经(一
卷)。过去行檀波罗蜜经(一卷)。本行六波罗蜜经
(一卷)。第一义五相略集(一卷)。总七十八部合一
百六十一卷。慧观等笔受。弟子法勇传语。
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尝请讲华严经。跋
陀自愧未善宋言。遂旦夕礼忏求观世音。忽
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头来谓陀曰。何故
忧耶。陀以意对。答曰。不须多忧。即便以剑
易于陀首更安新头问曰。得无痛耶。答云。不
痛。既悟心神喜悦。于是就讲辩注若流。后
还杨都。属帝宴会王公毕集。帝欲试其机辩
并解人意不。帝见其白首而谓之曰。师今日
不负远来之意。自外如何唯有一在。贤即答
言。慕化远来天子恩遇垂三十载。今年七十
一唯一死在。帝大悦敕命近御而坐。兼工咒
术既善大乘。时人号曰摩诃乘。
沙门昙无竭。此言法勇。姓李。幽州黄龙人。幼
为沙弥。禅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所重。尝闻
法显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以宋武
帝永初元年。招集同志释僧猛等二十五人。
共游西域二十馀年。自外并死唯竭独还。于
罽宾国得梵经本。元嘉末年达于杨都。手自
卷三 第 363a 页 T55-036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3.png)
沙门释慧简。以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岁次丁
酉。于鹿野寺译灌顶药师琉璃光佛经(一卷)。
商人求财经(一卷)。阎王五天使经(一卷)。善生子
经(一卷)。懈怠耕者经(一卷)。释迦毕罪经(一卷)。贫
穷老公经(一卷)。杀身济贾人经(一卷)。舍卫城中
人丧子发狂经(一卷)。譬喻经(一卷)。请宾头卢法
经(一卷)。阿难见水光瑞经(一卷)。咒愿经(一卷)。瞿
昙弥记果经(一卷)。学人乱意经(一卷)。窃为沙门
经(一卷)。佛母般泥洹经(一卷)。长者子六过出家
经(一卷)。猎师舍家学道事经(一卷)。瞿昙弥经(一
卷)。旃阇摩暴志谤佛事经(一卷)。二老男女见佛
出家得道经(一卷)。真为沙门经(一卷)。佛涅槃后
诸比丘经(一卷)。大力士出家得道经(一卷)。总二
十五部合二十五卷。
沙门功德直西域人。道契既广善诱日新。以
宋大明六年岁次壬寅到荆州。为沙门释玄
畅译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无量门破魔陀罗
尼经(一卷)。畅刊正文义。词旨婉密。而畅舒手
出香掌中流水。莫之测也。
沙门竺法卷印度人。志性弘简开利为务。以
宋明帝太始年中。于广州译无尽意经(十卷)。
海意经(七卷)。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宝顶经
(五卷)。阿述陀菩萨经(一卷)。三密底耶经(一卷)。总
六部合二十九卷。
沙门释朔公。于宋代在南海郡。译濡首菩
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
沙门释道严。于宋世译璎珞本业经(二卷)。佛
藏大方等经(一卷)。总二部合三卷。
卷三 第 363b 页 T55-036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s0090/buddhist/T55-0363.png)
沙门释勇公。于宋世译空净三昧经(一卷)。车
匿经(一卷)。劝进学道经(一卷)。梵女首意经(一卷)。
总四部合四卷。
沙门释法海。于宋世译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一卷)。寂调意所问经(一卷)。
沙门释先公。于宋世译月灯三昧经(一卷)。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