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音释¶ 第 83b 页
御录宗镜大纲卷六       两六

夫如上所说祖教同诠凡曰有心皆得成佛
如今现见众生何不成佛答若以众生眼观
只见众生界有馀若以佛眼观乃知诸佛界
无外故知无明妄风鼓心海而易动本觉真
性睡长梦而难惺是以首楞严经云汝之心
灵一切明了未曾暂昧而迷者目击而不知。

如法华经云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
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
自活甚为痴也。

是知十方诸佛中无有一
佛不信此心成佛二十八祖内无有一祖不
见此性成祖如今闻而不成祖佛者皆为信
不及见不谛故但学其语不照其心但执其
解不深其法经云信是道原功德母见即无
疑故但入宗镜方悟前非心光透时馀瑕自
音释¶ 第 84a 页
尽。

涅槃经云二十五有有我者自实名我
所谓一切诸法体实一切众生有如来藏能
为佛因名有佛性如一切色中皆有空性然
非独有情具如来之正性一切诸法中皆有
安乐性所以云若以肉眼观无真不俗若以
法眼观无俗不真又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
众生但法身即是真如流转五道即是随缘
名曰众生是差别义又由随缘即不变故夺
差别令体空则末寂也由体空差别故夺不
变令随缘故本寂也以全本为末故本便隐
全末为本故末便亡也是则真如随缘成众
生时未曾失于真体故令众生非众生也众
生体空即法身时未曾无众生故令法身非
法身也故二双绝二既互绝则真妄平等无
可异也故云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
音释¶ 第 84b 页
成立寂灭非无之众生常不异真而显现故
知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入法界体性
经云佛问文殊汝知法界耶如是世尊我知
法界即是我界又问汝岂不乐法界耶文殊
曰世尊我不见一法非法界者更何所乐持
世经云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异者诸佛不
出于世也何者以觉一切法平等故名为佛
大集经云诸众生界及法界若能平等观无
异不生分别一二数是名菩萨不退印又云
若有菩萨不离凡夫能知圣法以凡夫心观
察圣法。

无生义云众生身中有佛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坐宝莲华与佛无异但为烦恼
所覆故未能得用此是具有佛知见根性未
有知见用即时犹故愚乃至譬如小儿具有
大人六根与大人不异在其身中而未能有
音释¶ 第 85a 页
大人用至渐长大复须学问乃有大人知见
力用也若根性是有作用岂无如种子本甘
结果非苦只恐不知有自认作凡夫真性常
了然未曾暂隐覆如佛言如来实无秘藏何
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
见故知但是众生不了自称为秘然虽无秘
藏而有密语密语难解唯智能知。

如经云
凡真实法不舍自相取于馀相若舍非正觉
成等正觉则非真实正觉者曾无有时不成
正觉故知一切众生皆住觉地非是舍不觉
而取正觉则一觉一切觉常成正觉无有不
觉时如虚空湛然无有成坏若执有成不成
斯属情见若以智照何往不真念念而常见
法身尘尘而尽成佛国但以自眼有医妙见
不通违背巳灵沉溺家宝虽同一性要以智
音释¶ 第 85b 页
明得失在人精粗任巳故知众生之识相续
不断但由精粗分其升降耳。

如华严疏云
一切法有二一是所迷谓缘起不实故如幻
缘成故无性二是能迷遍计无物故如空妄
计故无相又以不觉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
承当但起无明空成倒想如夜绳不动疑之
为蛇闇室本空怖之有鬼故知本无迷悟妄
有升沉昔迷悟而似迷今悟迷而非悟但以
内见自隔客尘所遮于体上分远近之情向
性中立凡圣之量如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云
梵天问文殊师利比丘云何亲近于佛答言
梵天若比丘于诸法中不见有法若近若远
是则名为亲近于佛大集经云不觉一法微
相者乃能了知如来出世无出之出即是佛
出是以若不见一法常见诸佛则千里同风
音释¶ 第 86a 页
若见一法不见诸佛则对面胡越故知背心
合境顿起尘劳背境合心圆照法界何者心
是所依法是能依能依从所依起如水是所
依波是能依离水无波离心无法又心是能
生法是所生如木能生火木是能生火是所
生离木无火离心无法故知不即心为道者
如千人排门无一得入若了心顿入者犹一
人拔关能通万汇得宗镜之要者其斯谓乎。

是知虽有佛性久翳尘劳须以止观熏修
乃得明净如贫女得藏中之宝犹力士见镜
里之珠方亲悟自心妙觉圆满又如何行于
止观得契真修但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境各
各性离即妄心自息此名为止常作此观不
失其照故名为观斯则即止即观即观即止
无能所观是名止观如先德云法性寂然名
音释¶ 第 86b 页
止寂而常照名观非能所观有其二事所以
华严经颂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
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疏
释云一离妄取如彼净空无云翳故斯即真
止二触境无滞如彼净空无障碍故斯即真
观此观不作意以照境则所照无涯此止体
性离而息妄故诸取皆寂若斯则不拂不莹
而自净矣无净之净乃冥契法原不修之修
则闇蹈佛境矣故知唯一心真智是我本身
湛然常存现前明净自然以智慧觜啄破无
明㲉飞出三界自在无碍此时方得见性了
然更有何法而堪比对问诸佛心遍一切众
生心能现凡心众生身遍一切诸佛身能作
圣体为复转动互遍而成为当一体答若言
转动即成造作若言互遍则有二心是以常
音释¶ 第 87a 页
住一心犹若虚空之体凡圣二号还同空里
之华青黄起灭虽殊匪越太虚之性迷悟升
沉有异未离真觉之原又如一室千灯光光
涉入一镜万像影影交罗非异非同不来不
去达斯旨者唯佛洞知是以万有即真无转
变相。

大智度论问云若五阴空无佛即是
邪见云何菩萨发心求作佛答曰此中言无
佛破著佛想不言取无佛相若有佛尚不令
取何况取无佛邪见又佛常寂灭无戏论相
若人分别戏论常寂灭事是人亦堕邪见离
是有无二边处中道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
相即是佛何以故得是诸法实相名为得佛
大般若经云诸菩萨众尚不得法何况非法
尚不得道何况非道又云于生死法不起不
堕于诸圣道不离不修释云于生死法不起
音释¶ 第 87b 页
者自性常空故不落离边不堕者不随流转
故不落即边于诸圣道不离者性常相应故
不落断边不修者天真具足故不落常边如
清凉疏云不著一多能立一切者不著于有
能安立故即真俗镕融谓世俗幻有之相相
本自空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
非常有斯有未曾不空空是有空非断空此
空何尝不有有空空有体一名殊名殊故真
俗互乖迢然不杂体一故空有相顺冥然不
二一与不一不即不离镕融无碍菩萨智契
其原所以迥绝无寄而善修安立又云良以
事虚揽理无不理之事理实应缘无碍事之
理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终日知见而
无知见也乃至菩萨悲智相成出没无碍悲
故常行世间智故不染世法。

问一切真俗
音释¶ 第 88a 页
等法各有理事通别行相果报历然云何未
入斯宗恐成空见答得本方了末执末则违
宗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若但修有为事行不
达自心无为则迷事失宗果归生灭若体理
行事双照无违只恐一向偏修理事俱失如
大宝积经云假使造宝塔其数如恒沙不如
刹那顷思惟于此经又只为一心是万行之
原因兹能起同体之悲无缘之化如起信钞
云若信一味空理则欣厌都绝若信一向法
相则圣凡悬隔斯皆不能起行修进今令信
一心是凡圣之原但由迷悟使之有异是则
必能起行修进望佛果故是知真心不守自
性随缘升降果报历然又随缘不失自性缘
假无实境智冥寂所以起信论云所谓虽念
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
音释¶ 第 88b 页
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
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云果报不失即须具
修万行若云性不可得当知唯是一心且万
行之初无先五戒若依事相报在人天藏教
但證无常通教空无自性别教历别因果不
融唯圆教观心即具法界所以大涅槃经云
虽信别相不信一体无差别相名信不具信
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闻亦
不具足何谓信不具未了一法即一切法信
岂圆耶何谓戒不具未知戒性如虚空戒岂
具耶何谓闻不具未闻如来常不说法是谓
具足多闻闻岂具耶若入宗镜宁唯戒善乃
至诸佛果德菩萨万行靡有一法而非所被
则念念了知法法圆满且如五戒者戒从心
生心因戒立若心不起为四德万行之基若
音释¶ 第 89a 页
心妄生作六趣三涂之本则无善而不摄无
恶而不收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门
束此五戒为三乘即对三无失(身无失口无失意无失)
三不护(意不护身不护口不护)三轮不思议化(身业轮口业轮
意业轮)三密(身放光口说法意入定)三轨(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三
身(法身报身化身)三佛性(住自佛性引出佛性至得佛性)三般若(文字
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涅槃(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圆净涅槃)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德等(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无量三法
门横竖无边际与虚空法界等亦是无尽藏
法门亦是无量义三昧举要言之即是一切
佛法也。

问法身无像真土如空皆是一心
无别依正云何教中广谈身土答只于自心
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义名身自心性
义名土如裕公云心则诸佛證之以为法身
境则诸佛證之以为净土则二皆所證智为
音释¶ 第 89b 页
能證慈恩疏云问净土以何为体答准摄论
云以唯识智为体为佛及菩萨唯识智为体
即金刚般若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
若佛地论以佛自在无漏心为体非离佛净
心外别有实等净心色也又云色等即是佛
净心所感离佛自心之外别无能感如是假
实之色皆不离佛净心即此净心能显假实
之色如无量寿疏云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
之与泥沙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
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

问一切身土八微
所成(八微者即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八法)云何唯心而无质碍
答执色极微有质碍性是小乘宗非通大旨
人水鬼火岂在异方毛海芥山谁论巨细一
尘一识万境万心矣若迷心而观色则通塞
宛然若了色而明心乃是非绝矣所以古德
音释¶ 第 90a 页
云若知色即空观色非耶若迷色不空观色
是耶若知空即色观空非耶若观空异色观
空是耶此乃解惑异途自分妍丑何关色空
二境以辩邪正耶若晓此宗途常色观而恒
正若迷斯旨趣虽空观以恒邪且夫众生不
了二空皆为执心色实有观心不妙照境无
功既不解即色明空又不能微细剖析罔知
粗细色聚焉穷真妄心原。

又经明一切世
间净秽国土皆是菩萨行所成众生业共感
若娑婆缘熟即华藏是娑婆若华藏缘熟即
娑婆是华藏若无行无感世界不成则离心
之外更无一法。

又夫一切诸法随缘幻生
体用俱无隐显互起或多中现一一中现多
若不知起尽之根由则任运但随境转或随
好境而忻集或逐恶缘而怖生若能明了一
音释¶ 第 90b 页
切凡圣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印众怖
潜消若论大旨尚不得一净何况多门此乃
一心真如不守自性随缘对处有浅有深或
垢或净不可滞理妨事守一疑诸迷卷舒之
门起通局之见虽同一旨约相差别不无虽
云有异顺体一如不动何者若言其一安养
宝方娑婆邱陇若言其异十方佛国一道清
虚若言其有无边净刹犹若虚空若言其无
妙土交罗如天帝网所以精超四句妙出百
非道不可以一言诠理不可以一义宣故。

问真心无形妙体绝相云何有报化庄严等
事答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庄严具以
金作具体用全同从心现色性相无二如起
信论问云若佛法身无有种种差别色相云
何能现种种诸色答以法身是色实体故能
音释¶ 第 91a 页
现种种色谓从本巳来色心无二以色本性
即心自性说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说
名法身依于法身一切如来所现色身遍一
切处无有间断十方菩萨随所堪任随所愿
乐见无量受用身无量庄严土各各差别不
相障碍无有断绝此所现色身一切众生心
意识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故
知所现一切依正二报供具庄严等无边佛
事皆从一心而起如华严经云以从波罗密
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佛境界清净解所生
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刚法
无碍心所生一切铃网解一切法如幻心所
生一切坚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来座心
所生一切佛众宝妙座供养佛不懈心所生
一切宝幢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佛所住
音释¶ 第 91b 页
一切宝宫殿无著善根无生善根所生一切
宝莲华云一切坚固香云一切无边色华云
一切种种色妙衣云一切无边清净栴檀香
云一切妙庄严宝盖云一切烧香云一切妙
鬘云一切清净庄严具云皆遍法界出过诸
天供养之具供养于佛其诸菩萨一一身各
出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皆充满法界
虚空界其心等于三世诸佛以从无颠倒法
所起解深密经云尔时曼殊室利白佛言世
尊如来成等正觉转正法轮入大涅槃如是
三种当知何相佛告曼殊室利善男子当知
此三皆无二相谓非成等正觉非不成等正
觉非转正法轮非不转正法轮非入大涅槃
非不入大涅槃何以故如来法身究竟净故
如来化身常示现故释曰非成等正觉者以
音释¶ 第 92a 页
法身究竟净故离常现故入第一义谛故非
众生见闻故非不成等正觉者以化身常示
现故离断见故约世俗谛故随机熟有情心
见故然法报虽分真化一际又法身普遍有
二一随相各别遍以法身遍在一切大小相
中不坏相故二圆融总摄遍以法身无相能
融一切有相总摄归一体故色身即体之用
遍智身修成如体之遍遂则十身布影散分
十刹之中一体分光不动一尘之内色身如
日之影随现世间智身似日之光照临法界
又佛身诸根一一相好皆遍法界以诸根体
同故若眼为门诸根相好及佛刹土莫不皆
是一眼中现如经云众生身中有如来眼如
来耳等以佛法身共众生性无别体故皆从
无性而起起不违真因法界而生生不碍事
音释¶ 第 92b 页
所以一切诸佛于一切世界皆是得菩提处
若以真身则称性遍周若以应身则随机普
现所以天亲云广略相入者诸佛有二种身
一法性法身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
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显法性法身此二
种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
入法身无相故则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
即是法身也法身无知故则能无不知是故
一切种智即是真实智慧也。

肇论云用即
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
之寂主于用也寂用元是一体同从理出而
有异名也非谓离用之外别有一寂为用之
主也故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
不失虚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如镜鉴
像虚不失照似日游空照不失虚又不动等
音释¶ 第 93a 页
觉建立诸法则寂而常用不坏缘生而观实
相则用而常寂斯乃千差万用别相异名俱
同出一真心体矣所以又云经称圣人无为
而无所不为无为故虽动而寂无所不为故
虽寂而动虽寂而动故物莫能一虽动而寂
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动逾寂物莫能
一故逾寂逾动法性如是动寂难量焉能一
其寂而二其动哉故名不能名相不能相矣。

华严经颂云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
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
法华经偈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
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则法身为一切法之印
无有一法出此印文。

如大宝积经云化乐
天王白佛言世尊彼实际者遍一切处无有
一法而非实际世尊谓菩提者亦是实际世
音释¶ 第 93b 页
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离自性故乃
至五无间业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无自性
五无间业亦无自性是故无间业亦是菩提
是以了心本性自体无生从无生中建立诸
法观无性之心说无性之教随净缘而无性
成佛随染缘而无性为凡不见纤尘暂出性
空之理未有一念能违平等之门所以大般
若经偈云有法不成有法无法不成无法有
法不成无法无法不成有法释曰有不成有
无不成无者以一体故无能成所成有不成
无无不成有者自既不成焉能成他故知各
无自体互不成就大集经云一切诸法究竟
无生一切诸法无性无生无起无出是以缘
不生因因不生缘自性不生自性他性不生
他性自性不生他性他性不生自性是故说
音释¶ 第 94a 页
一切诸法自性无生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云
尔时普华菩萨语舍利弗汝入灭尽定能听
法耶答言善男子入灭尽定无有二行而能
听法也大德舍利弗汝信诸法皆是自性灭
尽否答言如是诸法皆是自性灭尽之相我
信是说普华曰若如是者则舍利弗常一切
时不能听法何以故以一切诸法常是自性
灭尽相是以诸法本空但是缘起缘会则似
有缘散则似无有无唯是因缘万法本无生
灭如真金随工匠而器成即金体不变似虚
谷任因缘而响发与法性无违如有颂云如
人掘路土私人造为像愚人谓像生智者言
路土后时官欲行还将像填路像本无生灭
路亦非新故是知但是一土生灭唯是因缘
例如一心万法更无前后何者掘路成像时
音释¶ 第 94b 页
土亦不减坏像填路时土亦不增以不失本
土故如成佛时心亦不增为凡时心亦不减
以心随缘时不失自性故又像生但是缘生
像灭唯从缘灭像无自体故如成佛但是净
缘生为凡亦是染缘起凡圣本无生故是知
万法从缘皆无自性本未曾生今亦无灭如
文殊师利观幻颂云此会众善事从本未曾
为一切法亦然悉等于前际所以正作时无
作以无作者故当为时不为以无自性故任
从万法纵横常等未生之际假使群生出没
不离无性之宗。

庄严菩提心经云佛言菩
提心者非有非造离于文字菩提即是心心
即是众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萨修菩提心
是则心外无菩提何所求耶菩提外无心何
所得耶如华严经云知一切法无相是相相
音释¶ 第 95a 页
是无相无分别是分别分别是无分别非有
是有有是非有无作是作作是无作非说是
说说是非说不可思议知心与菩提等知菩
提与心等心及菩提与众生等又颂云虽尽
未来际遍游诸佛刹不求此妙法终不成菩
提故知心法妙故当体即是若向外远求则
失真道所以善财遍巡诸友不出娑罗之林
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离一念无生性海。

问菩提之道不可图度约一期方便宁无
指示如何是菩提之相答若约究竟菩提体
常冥寂如净名经云寂灭是菩提离诸相故
若以无相之相于方便门中不无显示令初
发菩提心人分明无惑故如先德云谓寂照
无二为菩提相犹如明镜无心为体鉴照为
用合为其相亦即禅宗即体之用自知即用
音释¶ 第 95b 页
之体恒寂知寂不二为心之相又云理智相
摄以离理无智离智无理如珠之明故以珠
是体明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明不离珠
珠不离明故。

问即心成佛之宗曹溪正意
见性达道之旨灵鹫本怀如今信不及人谓
不现證古今悟者请垂指南答若亲见无一
人而非佛若不信无一佛而非人迷则常作
佛之众生悟则现證众生之佛人佛不异妄
见成差迷悟虽殊本性恒一。

故云了了识
心惺惺见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
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戒律心净
心即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万法莫染
一物心性虽空含真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
佛如是则十方诸佛同一法身若欲念外施
功心外求佛便落他境无有得时遂即前后
音释¶ 第 96a 页
情生凡圣缘起徒经时劫枉用功夫所以华
严论云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
等见。

华手经云一切法如即是如来如来
即是一切法如心净佛现则云佛来佛亦不
来心垢不现即云佛去佛亦不去斯即来而
非来去而非去佛既无来去心亦不生灭如
是解者可见真佛矣故金刚经云若人言如
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则知
若人若法俱不出一如之道如是通达六根
所对无非见自性如如佛矣此以不见为真
见见实为真佛肇法师云佛者何也盖穷理
尽性大觉之称也生法师云以见实为佛如
是则亦名真见道亦名真供养问如何是真
供养答契如理之心无见佛之想了自法身
音释¶ 第 96b 页
是真供养宝积经云真供养者无佛想无能
见佛何况供养若供养佛当供养自身问自
身如何供养答若舍巳徇尘是名违背能回
光返照随顺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养故维
摩经云无前无后一时供养此是运无舍无
得之意起一际平等之心则遍十方供养一
切如来尽法界含灵一时受润如是之供施
莫大焉所以宝雨经云如理思惟即是供养
一切如来问云何如理思惟答但一切不思
惟是真思惟以顿悟一心无法可思量故是
以十方诸佛證心成道故称如理若了自心
能顺佛旨即是供养一切如来若不依此如
理悟心能随事施为心外见佛设经多劫皆
不成真实供养为背诸佛指授故如华严经
颂云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
音释¶ 第 97a 页
不名为供养云何真实法所谓了心真如无
生之旨故是以思益经问云谁能供养佛佛
言能通达无生际者文殊般若经云佛问文
殊汝云何供养佛答言世尊若幻人心数灭
我则供养佛台教云供养佛者只是随顺佛
语今顺佛教修三观心(空观假观中观)即是供养佛
为破五住得解脱故(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见一切住地
无明住地)即供养法三谛理和(真谛俗谛第一义谛)即供养
僧又众行心资观智心即供养佛观智心开
发境界即供养法境智心和即供养僧此是
真实供养亦名法供养。

问岂无他助之力
发自智照之心答无正无助非自非他若以
智求智则成解解背图宗若起照心照则立
境随照失旨皆是影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
自然无心合道合道则言语道断无心则境
音释¶ 第 97b 页
智俱閒。

所以祖师西来只为直示众生令
自知有顿入凡圣平等真原如胜天王般若
经云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得心微细
作是思惟世间炽然大火之聚所谓贪欲火
瞋恚烟愚痴闇云何当令一切众生皆得出
离若能通达诸法平等名为出离如实知法
犹如幻相善观因缘而不分别是以若欲舍
劣就胜厌异忻同欲令凡圣一伦垢净平等
者无有是处但明宗镜万法自齐即究竟出
离三界火宅义亦是与诸子同住秘密藏义
如云若夫以齐而齐不齐者未齐矣以齐而
齐于齐者未齐焉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
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
凫截鹤于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
平等则青松绿蕙不见短长鹏翥蜎飞自忘
音释¶ 第 98a 页
大小如肇论云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
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诚以不异
于异故虽异而不异耳乃至经云般若与诸
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庄子南华经云
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
断性短非所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
而后同也若能如上了达同异二门或诸佛
出世不出世众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无高
下皆绝疑矣若执同则滞寂若执异则两分
迷此同异二门皆智不自在金刚辩宗云以
有镜故男女之像于中现以有法身故而能
处处应现往只缘镜中本无像所以能现男
女像佛身本无身所以能现一切身众生机
感无缘之慈任运能应若定有身即为所碍
音释¶ 第 98b 页
肇论云佛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耳故一切
菩萨皆以无所得为方便能入无量无边尘
劳幻网以心外无法故方成无所得慧若心
外有一毫所得云何成无缘之慈同体之化
以宗镜明故能广照世间观生也如石女之
怀儿观住也若阳燄之翻浪观异也同浮云
之万变观死也犹狂华之谢空是以深达无
生知皆无我空生空灭幻坠幻升悯彼愚迷
盲无慧目遂乃发无能作之智照开无所舍
之檀门秉自性空之戒心具无所起之精进
圆无所伤之法忍修无所住之禅门了无身
而相好庄严达无说而纵横辩说游戏性空
之世界建立水月之道场陈列如幻之供门
供养影响之善逝遍习空华之万行施为谷
响之度门降伏镜像之魔军大作梦中之佛
音释¶ 第 99a 页
事广度如化之含识同證寂灭之菩提问绝
待真心本无名相云何成佛又作异生若云
随顺世法立此假名又因何法而得成立答
实际理中本无凡圣可得以一切众生迷无
性理以无性故不觉起妄于真空中妄立名
相故名为凡了名相空复称为圣凡圣之号
因五法成犹如幻化名相非真且如幻以术
成形因业有术业俱假形幻同空但有迷悟
之名本无凡圣之体五法者瑜伽论云一名
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真如古释云名相妄
想三法成凡正智真如成圣凡夫心惑不达
名相空故妄计为有迷有不空名之为妄从
妄起心名之为想正智者觉知名相本来空
寂以知空故妄想自息息妄归真显理分明
正智现前不立名相故名正智即此正智心
音释¶ 第 99b 页
性真故即名真如故知但是一法无中执有
成凡达有本空成圣不唯五法乃至恒沙义
出无边理恒一道此唯心之道即是如来行
处步步履法空故亦是摩诃衍处念念无所
得故如持世经云一切法是如来行处如来
行处是无行处故知若了人法二空见真唯
识性即常在三昧住真法界矣。


御录宗镜大纲卷六

** 音释


(音符水鸟)

(胡桂切香草)

(音彭大鹏)

(陟卢切飞举也)

(乌员
切)。

(形去声脚胫)
音释¶ 第 10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