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046-03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六十六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艮下/震上)
 伊川先生曰小过序卦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
 小过人之所信则必行行则过也小过所以继中孚
 也为卦山上有雷雷震于高其声过常故为小过又
 阴居尊位阳失位而不中小者过其常也盖为小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046-0356d.png
 过又为小事过又为过之小(易/传) 子曰先进于礼乐
 野人也言其质胜文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言其文
 质彬彬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言若用于时救文之
 弊则吾从先进小过之义也(少日所闻/诸师友说)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伊川先生曰过者过其常也若矫枉而过正过所以
 就正也事有时而当然有待过而后能亨者故小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046-0357a.png
 自有亨义利贞者过之道利于贞也不失时宜之谓
 正过所以求就中也所过者小事也事之大者岂
 可过也于大过论之详矣飞鸟遗之音谓过之不远
 也不宜上宜下谓宜顺也顺则大吉过以就之盖顺
 理也过而顺理其吉必大(并易/传)
  白云郭氏曰大过四刚二柔刚过之象小过二刚
  亦曰过者盖刚实其中则为过矣是以圣人贵夫
  居柔而用刚故中孚而后有小过颐而后有大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046-0357b.png
  也(易/说)
  新安朱氏曰小谓阴也为卦四阴在外二阳在内
  阴多于阳小者过也既过于阳可以亨矣然必利
  于守贞则又不可以不戒也卦之二五皆以柔而
  得中故可小事三四皆以刚失位而不中故不可
  大事卦体内实外虚如鸟之飞其声下而不上故
  能致飞鸟遗音之应则宜下而大吉亦不可大事
  之类也(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046-0357c.png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
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
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

 伊川先生曰阳大阴小阴得位刚失位而不中是小
 者过也故为小事过过之小小者与小事有时而当
 过过之亦小故为小过事固有待过而后能亨者过
 之所以能(一作/求)享也 过而利于贞谓与时行也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046-0357d.png
 当过而过乃非过也时之宜也乃所谓正也 小过
 之道于小事有过则吉者而彖以卦才言吉义柔得
 中二五居中也阴柔得位能致小事吉耳不能济大
 事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大事非刚阳之
 才不能济三不中四失位是以不可大事小过之时
 自不可大事而卦才又不堪大事与时合也有飞鸟
 之象焉此一句不类彖体盖解者之辞误入彖中中
 刚(一作/实)外柔飞鸟之象卦有此象故就飞鸟为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046-0358a.png
 事有时而当过所以从宜然岂可甚过也如过恭过
 哀过俭大过则不可所以在小过也所过当如飞鸟
 之遗音鸟飞迅疾声出而身已过然岂能相远也事
 之当过者亦如是身不能甚远于声事不可(一作/能)
 过其常在得宜耳不宜上宜下更就鸟音取宜顺之
 义过之道当如飞鸟之遗音夫声逆而上则难顺而
 下则易故在高则大山上有雷所以为过也过之道
 顺行则吉如飞鸟之遗音宜顺也所以过者为顺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046-0358b.png
 宜也能顺乎宜所以大吉(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时宜用过虽过正也 失其所安者必
 矫其所为以求安过于自大其势必危过于自损可
 以获吉故曰上逆而下顺飞鸟之象(并易/说)
  蓝田吕氏曰小过过于小事者也二柔居二体之
  中有二柔以辅之小者过也君子之过皆以济其
  不及然后可以会于中大过以济其大不及小过
  以济其小不及者济所以亨也时过则过以过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046-0358c.png
  正故利贞飞鸟张翼于外以举其身则外虚而内
  实矣小过二阳居中四阴在外以翼之阳实阴虚
  故有飞鸟之象焉凡事之过则声远闻而实不称
  如飞鸟遗之音也飞鸟不宜上宜下上穷而下有
  止也过慢过奢则凶不宜上也过恭过俭则吉宜
  下也上偪下则可下僣上则不可也
  白云郭氏曰小过之亨盖以小者过则亨是以可
  小事也过以利贞故能与时偕行而无违非利贞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046-0358d.png
  则虽小过亦不能有行矣此小过所以莫先于利
  贞也可大事者刚也柔可小事而已二五柔中故
  小事则吉三四刚而不中故不可大事凡刚非二
  五皆非得位故言刚失位而不中也中孚虚中而
  实外舟虚之象也小过中实而外柔飞鸟之象也
  飞鸟遗音能下不能上上则逆也下则顺也逆则
  无适而非凶此顺所以为大吉也由是言之则小
  过之义可过于下不可过于上可过于顺不可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046-0359a.png
  于逆可过于柔不可过于刚故不及其君遇其臣
  所以为小过之无咎欤(易/说)
  汉上朱氏曰小过与中孚相易其卦四阴二阳阳
  为大阴为小小者过也六五过四而亨于外六二
  过三而亨于内盖事有失之于偏矫其失必待小
  有所过然后偏者反于中谓之过者比之常理则
  过也过反于中则其用不穷而亨矣故曰小过亨
  彖曰小者过而亨也此以四阴之中举六二六五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046-0359b.png
  言小过也小过自临来明夷变也临九二之三六
  三之二成明夷二过乎三也明夷初九之四成小
  过五过乎四也二过乎三正也五过乎四不正也
  不正者矫其失而过正也正者时所当过过所以
  就正也所谓时者临之兑秋也震春也明夷之离
  夏也坎冬也小过之艮终始也过与时行而六二
  之正不动惟六二不动乃能小过而亨利贞也君
  子制事以天下之正理所以小过者时而已譬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046-0359c.png
  寒或过于阴暑或过于阳冬裘夏葛无非正也故
  曰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此以六二言小过也二五
  之柔皆得中也五得中得尊位过而在上者也二得
  中得正过而在下者也巽为事正则吉小过之道
  不以位之上下于小事有过而不失其正则吉柔
  得中也九四刚失位九三刚而不中震为作阳为
  大作大事非刚得位得中不能济失位则无所用
  其刚不中则才过乎刚是以小过之时不可以作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046-0359d.png
  大事故曰小事吉不可作大事此以二三四五言
  小过也明夷离为鸟初往之四自下而升有飞鸟
  之象四易坤成坤震震为声声往于上而止于下
  飞鸟遗音之象巽为风飞鸟遗之音逆而上则难
  顺而下则易上逆也故不宜上下顺也故宜下小
  过之时事有时而当过所以从宜不可过越已甚
  然亦岂能过哉譬如飞鸟溯风决起而上腾其音安
  能远过俄顷而止矣大者如是则吉不然必凶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046-0360a.png
  不可犯也故曰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
  上宜下大吉此复以初九之四言小过也中孚肖
  乾小过肖坤故二卦为下篇之正郑康成曰中孚
  为阳贞于十一月子小过为阴贞于六月未法于
  乾坤以卦气言之为立春故太玄准之以差(易/传)
  又曰明夷之离为小过之飞鸟 又曰小过晋变
  离为飞鸟震为音艮为止晋上之三小过离去震
  在若飞鸣而音止故飞鸟遗之音上阴乘阳故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046-0360b.png
  宜上下阴顺阳故宜下大吉俗说或以卦象二阳
  在内四阴在外有似飞鸟舒翼之象妄矣(并丛/说)
  新安朱氏曰小者过以卦体释卦名义与其辞柔
  得中以二五言刚失位以三四言上逆下顺以卦
  体言(本/义) 小过大率是过得不多如大过便说独
  立不惧小过只说这行丧用都只是这般小事伊
  川说那禅让征伐也未说到这个大槩都是那过
  低过小底飞鸟遗音虽不见得遗音是如何大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046-0360c.png
  且恁地说 小过是过于慈惠之类大过则是刚
  严果毅底气象 问飞鸟遗之音本义谓致飞鸟
  遗音之应如何先生曰看这象似有羽虫之孽之
  意如贾谊鵩鸟之类 小过小者过而亨也不知
  小者指甚物事(并语/录)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
 伊川先生曰雷震于山上其声过常故为小过天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046-0360d.png
 之事有时当过而不可过其故为小过君子观小过
 之象事之宜过者则勉之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是也当过而过乃其宜也不当过而过则过矣
 (易/传)
 横渠先生曰过恭哀俭皆宜下之义(易/说)
  蓝田吕氏曰山上有雷未升于天震动一山则有
  馀震动天下则不足此小者过也过犹不及君子
  不取于三者许其过者可过于厚不可过于薄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046-0361a.png
  白云郭氏曰凡物之过者非其物也事之过者非
  其事也过则其象变矣如泰之过不为泰否之过
  不为否也惟行之过恭不失其为行丧之过哀不
  失其为丧用之过俭不失其为用是则为可过之
  道所谓宜下大吉也故凡可过者过之则不为失
  不可过而过之斯为过矣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
  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此其所以为可过也欤自道
  论之三者犹为道之小者故称小过(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046-0361b.png
  汉上朱氏曰雷出地上其壮乘乾山上有雷小有
  所过也君子有时而小有所过者三巽乎上下而
  过行过乎恭也震巽为号咷而上六过之丧过乎
  哀也巽为高坤为吝啬处高而吝啬逼下已甚矣
  初六过之用过乎俭也时当小过君子不得不小
  有所过以矫正一时之过考父之过恭高柴之过
  哀晏平仲之过俭非过于理也小过乃所以为时
  中也(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046-0361c.png
  新安朱氏曰山上有雷其声小过三者之过皆小
  者之过可过于小而不可过于大可以小过而不
  可甚过彖所谓可小事而宜下者也(本/义) 山上有
  雷小过是声在高处下来飞鸟遗之音也是自高
  处放声下来故为小过 行过恭丧过哀用过俭
  皆是宜下之意(并语/录)
初六飞鸟以凶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伊川先生曰初六阴柔在下小人之象又上应于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046-0361d.png
 四复动体小人躁易而上有应助于所当过必至过
 甚况不当过而过乎其过如飞鸟之迅疾所以凶也
 躁疾如是(一有/则字)所以过之速且远救止莫及也 其
 过之疾如飞鸟之迅岂容救止也凶其宜矣不可如
 何无所用其力也(并易/传)
  白云郭氏曰卦彖言飞鸟之象飞鸟之音而初上
  又明飞鸟之凶中实外柔飞鸟之象也上逆下顺
  飞鸟之音也迅疾多过飞鸟之凶也别而言之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046-0362a.png
  不同合而言之则飞鸟皆有是三者之义也初六
  以柔居下其道顺也从刚而应四则舍顺而从逆
  飞鸟上逆之过也是以有凶飞鸟之过一往不及
  反虽欲救止之末如之何矣故曰不可如何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明夷离为鸟初之四飞鸟也以如师
  能左右之曰以四动体而躁初艮体不正柔而止
  不当过也正应在四为四所以不当过而过其过
  至甚如飞鸟迅疾虽欲救止不可如何其凶必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046-0362b.png
  坎为可四以之坎毁不可也兑口如何也与鼎信
  如何也同象是为恶成而不及改者易传曰小人
  躁易而上应助过速且远不容救止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初六阴柔上应九四又居过时上而
  不下者也飞鸟遗音不宜上宜下故其象占如此
  郭璞洞林占得此者或致羽虫之孽(本/义) 初六飞
  鸟以凶只是取其飞过高了不是取遗音之义
  中孚有卵之象小过中间二画是鸟腹上下四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046-0362c.png
  为鸟翼之象鸟出乎卵此小过所以次中孚也(并/语)
  (录/)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象曰不及
其君臣不可过也
 伊川先生曰阳之在上者父之象尊于父者祖之象
 四在三上故为祖二与五居相应之地同有柔中之
 德志不从于三四故过四而遇五是过其祖也五阴
 而尊祖妣之象与二同德相应在他卦则阴阳相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046-0362d.png
 过之时必过其常故异也无所不过故二从五亦戒
 其过不及其君遇其臣谓上进而不陵及于君适当
 臣道则无咎也遇当也过臣之分则其咎可知 过
 之时事无不过其常故于上进则戒及其(一作/其及)君臣
 不可过臣之分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与其上比于阳不若下遇于阴与其上
 合于五不若退附于初宜下之义也无应于上故能
 免咎臣居己下犹不可过况其他乎(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046-0363a.png
  蓝田吕氏曰六二过于初而处于内故曰过其祖
  遇其妣不进于上而安于下故曰不及其君遇其
  臣祖在初妣处内君居上臣居下也以阴居阴妣
  也臣也行有加于初而得之于内礼知有所尊而
  安于下所以无咎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阳之在上者父之象尊于父
  者祖之象四在三上故为祖又曰五阴而尊祖妣
  之象也雍曰过其祖而遇其妣谓二之遇五也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046-0363b.png
  及其君遇其臣谓五之遇二也过祖之妣尊妣也
  不及之臣自卑也尊妣而自卑则二五虽俱为阴
  柔而君臣之分不乱所谓行过乎恭也是以无咎
  二五非正应而相从故言遇遇则所谓小过非大
  得志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三乾在上为父四为祖五坤阴居尊
  位配乎祖妣也曰祖曰妣既过之称六二中正祖
  尊也妣亦尊也祖不中正于义当过妣中而过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046-0363c.png
  义不可也过则失中矣故遇之遇不期而会五不
  应二以中相会故遇之言过而适与中相当也五
  君之位坤居之坤臣也过而适及于臣之分则可
  过而及于君过臣之分也于义为有咎故不可不
  戒易传曰遇当也过臣之分其咎可知(易/传)
  新安朱氏曰六二柔顺中正进则过三四而遇六
  五是过阳而反遇阴也如此则不及六五而自得
  其分是不及君而适遇其臣也皆过而不过守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046-0363d.png
  得中之意无咎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所以不及
  君而还遇臣者以臣不可过故也(本/义)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伊川先生曰小过阴过阳失位之时三独居正然在
 下无所能为而为阴所忌恶故有(一作/所)当过者在过
 防于小人若弗过防之则或从而戕害之矣如是则
 凶也三于阴过之时以阳居刚过于刚也既戒之过
 防则过刚亦在所戒矣防小人之道正已为先三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046-0364a.png
 失正故无必凶之义能过防则免矣三居下之上居
 上为下皆如是也 阴过之时必害于阳小人道盛
 必害君子当过为之防防之不至则为其所戕矣故
 曰凶如何也言其甚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居阳以刚而应于上为众所疾非过为
 防慎人或戕之凶之甚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圣人之所以为防者礼而已惟礼足
  以防人亦足以防己遇人而不知防则从或戕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046-0364b.png
  外守己而不知防则从或戕于内伤害既至其凶
  如何信不可逃也君子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皆所以防之耳九三以阳居刚为道过矣过
  而不知防是以凶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九三刚正而应上六应则过五五中
  也中不可过三戒在小不忍用刚以过中故弗过
  宜正己自守防小人则吉兑泽坤土止之防也三
  不防乃舍所守从之刚过乎中上或戕害之矣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046-0364c.png
  为戈兵已动失正戕之也戕者外伤之如何兑口
  也与初六如何同象不能守正见戕于外其凶果
  如何也晋阳处父易狐射姑之班伯宗言于朝而
  诸大夫莫若皆过之而弗防故及于难(易/传)
  新安朱氏曰小过之时事每当过然后得中九三
  以刚居正众阴欲害者也而自恃其刚不肯过为
  之备故其象占如此若占者能过防之则可以免
  矣(本/义) 中字小过两卦鹘突不可晓小过尤甚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046-0364d.png
  云弗过防之则是不能过防之也四字只是一句
  至弗过遇之与弗遇过之皆是两字为绝句意义
  更不可晓(语/录)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象曰弗过遇
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伊川先生曰四当小过之时以刚处柔刚不过也是
 以无咎既弗过则合其宜矣故云遇之谓得其道也
 若往则有危必当戒惧也往去柔而以刚进也勿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046-0365a.png
 永贞阳性坚刚故戒以随宜不可固守也方阴过之
 时阳刚失位则君子当随时顺处不可固守其常也
 四居高位而无上下之交虽比五应初方阴过之时
 彼岂肯从阳也故往则有厉 位不当谓(一作/故)处柔
 九四当过之时不过刚而反居柔乃得其宜故曰遇
 之遇其宜也以(一无/以字)九居四位不当也居柔乃遇其
 宜也当阴过之时阳退缩自保足矣终岂能长而盛
 也故往则有危必当戒也长上声作平声则大失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046-0365b.png
 意以夬与剥观之可见与夬之象文同而音异也(并/易)
 (传/)
 横渠先生曰道非刚亢故无咎有应于下故曰弗过
 遇之过此以往难无以除故危而必戒不可常然故
 勿用永贞一云九四以阳居阴而乘九三之刚非其
 过也乃适与之遇尔故无咎若率是而往必危以为
 戒终不可久故勿用永正当思奋尔(易/说)
  蓝田吕氏曰小过之时柔过而刚不及九三九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046-0365c.png
  所以皆弗过九三以阳当位阴之所疾阳德不竞
  不能胜阴虽防之至不免受戕之凶九四阳不当
  位不与阴争故无咎弗过遇之阳不过阴势不可
  长终必危矣故往厉必戒始遇终危安可长守以
  为正故勿用永贞
  白云郭氏曰九四以阳居柔无过也故无咎无咎
  无过遇之而已遇之者下顺乎柔不以刚自居也
  若舍柔用刚以是而往危之道也故必戒焉勿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046-0365d.png
  永贞贵夫知时而已时不可过而过之故有往厉
  之戒时可小过焉又不可以斯道永贞也此过之
  与时偕行者也位不当者所谓刚失位而不中也
  刚失位而不中是以弗过而遇之也或得位而中
  斯为大有为之君尚何往厉之戒乎故往厉之戒
  特处九四之道耳终非可久之贞也观爻辞之义
  则遇为小事而过为大事故上六弗遇过之所以
  为亢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046-0366a.png
  汉上朱氏曰四不当位以刚履柔为得宜矣故无
  咎四下应初则过二二中也弗可过也知二不可
  过乃与五遇五亦中也弗过二则与中适相当遇
  得其道矣若去柔用刚进而之五往则危厉故必
  以用刚为戒往之五成离戈兵之象不动兑为口
  戒也小人过君子之时不戒而用刚鲜不为祸故
  丁宁之既曰必戒又曰勿用永贞当随时处顺不
  可固守其正是以终无咎也然盛衰相循无小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046-0366b.png
  常过君子之理巽为长陆震曰小者之过终不可
  长也戒而慎之以俟其复(易/传)
  新安朱氏曰当过之时以刚处柔过乎恭矣无咎
  之道也弗过遇之言弗过于刚而适合其宜也往
  则过矣故有厉而当戒阳性坚刚故又戒以勿用
  永贞言当随时之宜不可固守也或曰弗过遇之
  若以六二爻例则当如此说若依九三爻例则过
  遇当如过防之义未详孰是当阙以俟知者终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046-0366c.png
  可长爻义未明此亦当阙(本/义) 九四弗过遇之过
  遇犹言加意待之也上六弗遇过之疑亦当作弗
  过遇之与九三弗过防之文体正同(语/录)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象曰密云不
雨已上也
 伊川先生曰五以阴柔居尊位虽欲过为岂能成功
 如密云而不能成雨所以不能成雨自西郊故也阴
 不能成雨小畜卦中已解公弋取彼在穴弋射取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046-0366d.png
 也射止是射弋有取义穴山中之空中虚乃空也在
 穴指六二也五与二本非相应乃弋而取之五当位
 故云公谓公上也同类相取虽得之两阴岂能济大
 事乎犹密云之不能成雨也 阳降阴升合则和而
 成雨阴已在上云虽密岂能成雨乎阴过不能成大
 之义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不能畜刚止健凡言自我西郊进而不
 已也柔得中小事吉故曰公弋取彼在穴非及物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046-0367a.png
 功且不能摧敌止暴也三止于下隐伏之象故曰在
 穴小过有飞鸟之象故因曰取彼在穴雨必蒸聚自
 下而上则其润泽周普今自西而东趋其所应其施
 未光也已上亦尚往之义(易/说)
  蓝田吕氏曰小畜一阴不足以固三阳阳尚往而
  莫之畜小过二阳在内四阴足以固之阴上于阳
  为已甚而阳不足故皆足以致密云而不雨也六
  五得位阴之盛者且在二阳之上故应斯象自我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046-0367b.png
  西郊阴生于西阴盛阳弱而不交也四公位也九
  四比于六五不交于五而下应于初故曰公弋取
  彼在穴穴幽阴在下谓初也弋射飞鸟而反取在
  穴不交于五而应于二也
  白云郭氏曰雨之润泽万物非小道也岂小过柔
  中之君能尽其道哉虽与二为遇亦可小事而已
  故言雨则密云自我西郊方兴而未有润泽之功
  盖见其不可大事也公弋取彼在穴者弋取小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046-0367c.png
  故能有在穴之获在穴之获谓二之遇也君臣之
  遇固非小事然未能大得君未足以泽及天下故
  为小也若乾之二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大
  矣已上者言阴道已上行而未雨盖君臣俱柔之
  象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兑泽之气上而为云兑盛阴也故为
  密云泽降为雨小过自明夷变初九往四成兑泽
  气已上而未降云虽密而无雨故曰密云不雨已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046-0367d.png
  上也言阴过阳君子之泽未能下也四在内外之
  交而见天际郊之象四兑西也五震东也巽风扬
  之云自西往东由阴而升阴唱则阳不和不雨之
  象故曰自我西郊三公位明夷三坎为弓离为矢
  初之四成巽巽离为丝以丝系矢弋也弋取物之
  器也坎兑为穴坎幽隐也艮为手取也彼谓二六
  二在穴中有中正之德处于幽隐九三君子俯而
  取之往助于五然六二六五同为阴类二虽取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046-0368a.png
  岂能济大事乎小过之时柔得尊位二阳在下为
  阴所过不能成功三下取二用力多矣亦岂能济
  哉谓四阳为我二阴为彼以阳为主也若中孚阳
  谓阳则谓五曰我自谓曰吾谓二曰尔尊卑之义
  小畜彖曰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其辞与小过六五同盖小畜所畜者小小过则所
  过者小皆不可以作大事过之则畜之矣二卦虽
  殊而大者为小者所畜而不得施则一也故关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046-0368b.png
  明曰小畜一卦之体当小过一爻之义然则畜之
  一也小大之时异焉(易/传)
  新安朱氏曰以阴居尊又当阴过之时不能有为
  而弋取六二以为助故有此象在穴阴物也两阴
  相得其不能济大事可知已上太高也(本/义) 三父
  四祖五便当妣过祖而遇妣是过阳而遇阴然而
  阳不可过则不能及六五却反回来六二上面
  密云不雨大槩是做不得事底意思弋是俊壮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046-0368c.png
  意却只弋得这般物事(并语/录)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象曰弗遇过之
已亢也
 伊川先生曰六阴而动体处过之极不与理遇动皆
 过之其违理过常如飞鸟之迅速所以凶也离过之
 远也是谓灾眚是当有灾眚也灾者天殃眚者人为
 既过之极岂惟人眚天灾亦至其凶可知天理人事
 皆然也 居过之终弗遇于理而过之过已亢极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046-0368d.png
 凶宜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不宜上而上乃自取之灾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上六阴过而极至于已亢飞鸟不下
  离于网罗之象故曰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非独
  天灾亦有已过故曰有灾眚
  白云郭氏曰知不可大事而遇之者二四之无咎
  也知不可大事而过之者上六之灾眚也鸟之飞
  也多失之过鸟飞之过则离凶焉非独天灾亦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046-0369a.png
  取耳上六当过之时不知处过之道至于亢极其
  凶宜矣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其
  斯之谓与(易/说)
  汉上朱氏曰上六不与五相当失中也又动而过
  之则甚矣而况处小过之极于时为已亢乎故曰
  弗遇过之上动成离离为飞鸟为目巽为绳以绳
  为目网罟之象其违理过常犹鸟飞过甚自离于
  网罟故曰飞鸟离之凶动则不正故凶离有伏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046-0369b.png
  灾也弗遇过之灾乃自取非天也人也而曰灾眚
  者过之极穷之灾也于时已亢也人事过越如此
  使知时而守正未必能免已亢故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六以阴居动体之上处阴过之极过
  之已高而甚远者也故其象占如此或曰遇过恐
  亦只当作过遇义同九四未知是否(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