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046-000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四十一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离下/巽上)
 伊川先生曰家人序卦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
 家故受之以家人夫伤困于外则必反于内家人所
 以次明夷也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
 尊卑长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卦外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046-0002b.png
 内离为风自火出火炽则风生风生自火自内而出
 也自内而出由家而(一无/而字)及于外之象二与五正男
 女之位于内外为家人之道明于内而巽于外处家
 之道也夫人有诸身者则能施于家行于家者则能
 施于国至于天下治治天下之道盖治家之道也推
 而行之于外耳故取自内而出之象为家人之义也
 文中子书以明内齐外为义古今善之非取象之意
 也所谓齐乎巽言万物洁齐于巽方非巽有齐义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046-0002c.png
 如战乎乾乾非有战义也(易/传)
  东莱吕氏曰大抵人之困穷当反于内故明夷之
  后次以家人盖伤于外者必反于家自昔圣贤所
  以成就如孟子所称傅说胶鬲之流皆自忧患中
  来后世人处忧患所以不能成就者只以其但知
  忧愁蹙迫而不能反于内所谓困而不学民斯为
  下者也伊川云正伦理笃恩义此两句最当看常
  人多以伦理为两事殊不知父子有亲夫妇有别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046-0002d.png
  所谓伦也能正其伦则道之表里已在矣常人多
  以用私为恩施公为义殊不知能恩其所恩即是
  义也若正笃二字尤当玩味盖伦理在彼正之在
  我恩义在彼笃之在我伦理初未尝乱人自不正
  耳恩义本未尝亏人自不笃耳若看得正笃两字
  可与论学矣(易/说)
家人利女贞
 伊川先生曰家人之道利在女贞女贞则家道正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046-0003a.png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
 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易/传)
  白云郭氏曰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故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则一家之治所以为治国治天
  下之本也而家人之道亦与治国治天下之道皆
  一也齐家自夫妇始故舜观厥刑于二女文王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然则利女贞者又家道之本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046-0003b.png
  此与诗首关雎言后妃之德同意(易/说)
  新安朱氏曰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外
  内各得其正故为家人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
  内正则外无不正矣(本/义)
  东莱吕氏曰大抵正于己其正尚未至惟及于人
  方谓之正故曰利女贞伊川曰正者身正也女正
  者家正也正不独身而能及人则家道成矣(易/说)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046-0003c.png
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伊川先生曰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
 处内也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
 地阴阳之大义也 家人(一无/人字)之道必有所尊严而
 君长者谓父母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
 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父子兄弟夫妇各得其道则家道正矣推一家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046-0003d.png
 道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则天下定矣(并易/传)
  蓝田吕氏曰家人治内之道也风能入火风自火
  出则火𫝑炽矣言行之化可以正家化自家出则
  家道盛矣
  龟山杨氏曰家人之义以顺为正故利女贞至于
  妇子嘻嘻则失家节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家人之名卦以二五也二五正男女
  之位而曰天地之大义者由人事言之则男女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046-0004a.png
  以为家人自道言之则天地男女一也故男女正
  有天地之大义存焉然圣人画是卦而名以家人
  者岂真一家之事而已哉内之脩身外之治国治
  天下大而至于天地之义举家人皆足以明之道
  之要者无以易此此圣人名卦之义也且家人之
  义以正家为主正家之主尊而严者父母也父母
  尽尊严之道以正一家则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
  夫妇妇而家道正矣家正则国治国治而天下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046-0004b.png
  其道一也故孟子曰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
  足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它焉善推
  其所为而己善推其所为斯足以究正家而天下
  定之义(易/说)
  汉上朱氏曰外巽内离离明也易传曰外巽内明
  处家之道然卦以长女中女为象者女以男为家
  家人以女为奥主故曰家人此合两体言家人也
  家人自遁来无妄变也互巽变离六二正离为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046-0004c.png
  女正位乎内也震变互坎六四正坎为男男正位
  乎外也女正位乎内然后男正位乎外女不正而
  能正其外者无有也天地坎正位乎北离正位乎
  南南北定位东西通气而天地化生万物故曰女
  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此
  以六四而下言家人利女贞也五君之位也乾九
  五者父也乾为刚严无妄坤居四上配乾五为母
  以坤变乾为离归尊于父父母之于家人其严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046-0004d.png
  君道家人犹臣妾也子之事父母妇之事舅姑鸡
  鸣而朝非君道乎易传曰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
  长则法度废故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此
  以九五而下言家人正家之道也乾为父坎为子
  父上子下父子正也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孟上仲
  下兄弟正也坎为夫离为妇夫上妇下夫妇正也
  乾为天五爻各得其位天下定也故曰父父子子
  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046-0005a.png
  此以上九而下推广正家之道也夫正家之道始
  于女正女正而后男正男女正而后父母严父母
  严而后家道正家正而后天下定家者天下之则
  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身故彖辞如此在卦气为五月故太玄准之以居
  (易/传)
  新安朱氏曰以卦体九五六二释利女贞之义严
  君亦谓二五天下定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046-0005b.png
  兄三弟以卦画推之又有此象(本/义) 问家人有严
  君焉程传云家人之道必有尊严而君长者谓父
  母也如此则严君作两字说旧来诸家只作一字
  说如何先生曰所尊严之君长也(语/录)
  东莱吕氏曰彖以卦才言二居内卦之中女之正
  也九五居外卦之中男之正也然正位二字最当
  看天下事如器用若去合顿处顿便无一事所以
  乖争陵犯缘于不合顿处顿了故男本当在外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046-0005c.png
  本当在内知其在内而位之于内知其在外而位
  之于外则一家自然无事矣天之所以上地之所
  以下其义亦不外此也推而言之为君者止于仁
  为臣者止于忠各止其所当止则天下无馀事矣
  (易/说)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伊川先生曰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
 动不可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046-0005d.png
 出故所言必有物所行必有恒也物谓事实恒谓常
 度法则也德业之著于外由言行之谨于内也言慎
 行脩则身正而家治矣(易/传)
 横渠先生曰家道之始始诸饮食烹饪故曰风自火
 出 家人之道在于烹爨一家之政乐不乐平不平
 皆系乎此(并易/说)
  上蔡谢氏曰或问言有物而行有常如何是有物
  曰妄则无物是不诚也不诚无物诚者物之终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046-0006a.png
  终始者有常之谓也物则是个实存诚则有物问
  敬是存诚之道否曰须是体便见得(语/录)
  广平游氏曰欲齐其家先脩其身知风之自也易
  于家人曰风自火出而君子以言有物行有常可
  不谓所自乎(易/说)
  龟山杨氏曰风自火出由内及外以风天下之象
  也言忠信则有物行笃恭则有常无稽之言是无
  物也暴慢邪僻是无常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046-0006b.png
  白云郭氏曰风外也火内也风自火出由内而之
  外也脩身内也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是犹风自
  火出之道也言有物而行有常君子之脩身也非
  礼勿言则言有物矣非礼勿动则行有常矣是以
  乾之九二自庸言之信庸行之谨终至于尽君德
  家人自言有物行有常终至于正家而天下定其
  义一也故孟子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又曰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也其是之谓乎(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046-0006c.png
  汉上朱氏曰巽风离火风自火出也说卦巽为木
  为风黄帝书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又曰火疾生风
  盖风火同生于木风自火出由内及外家人之象
  夫风缘火火缘木未始相离君子体之故言有事
  实行有常度自初至五体噬嗑颐中有物言有物
  也无妄震为行六四行不失正行有常也言行有
  法则家人化之(易/传)
  新安朱氏曰身脩则家治矣(本/义) 风自火出家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046-0006d.png
  是火中有风如一堆火在此气自薰蒸上出是也
   或问风自火出如灯燄上气出如何荅曰固是
  此卦之大象指炉中火曰亦如此火气上薰炙也
  (语/录)
  东莱吕氏曰火炽则风生火既炽则不患风不猛
  德既盛则不患家不化故君子观象治家惟善于
  言行而已知风化之行在己不在外故自反之于
  身夫身之所出者不过于言行故言有物而行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046-0007a.png
  常物者有事之谓常人信口而发及究其实更无
  一事故君子有事而后有言故曰有物常人之行
  行之于始而不能行之于终惟君子终始如一故
  有常夫言之无物犹可以欺外至于在家之人则
  必究其实故在家之言尤不可以无物行之无常
  犹可以饰一时至于在家之久则必暴露故在家
  之行尤不可以无常伊川云一言一动不可易也不
  可易三字最当看人才怀不可易之心则言自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046-0007b.png
  有物行自然有常凡看易传须当细看且如看家
  人传正家之本在正其身须是体我正身如何正
  身之道一言一动不可易也须是体我不可易者
  如何如巽顺于事而由正道常人读此等处只平
  读过若要实看须是深体(易/说)
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伊川先生曰初家道之始也闲谓防闲法度也治其
 有家之始能以法度为之防闲则不至于悔矣治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046-0007c.png
 者治乎众人也苟不闲之以法度则人情流放必至
 于有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无
 所不至能以法度闲之于始则无是矣故悔亡也九
 刚明之才能闲其家者也不云无悔者群居必有悔
 以能闲故亡耳 闲之于始家人志意未变动之前
 也正志未流散变动而闲之则不伤恩不失义处家
 之善也是以悔亡志变而后治则所伤多矣乃有悔
 也(并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046-0007d.png
 横渠先生曰男处女下悔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九以刚居始闲有家者也禁之于
  未然不伤乎恩故悔亡
  龟山杨氏曰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辩内外男位
  乎外女位乎内男不入女不出所以闲有家也家
  人之初闲而有之所以谨始也始之弗闲则终必
  乱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此圣人防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046-0008a.png
  微杜渐蚤辨之道也苟乱而后治之危而后保之
  不亦晚乎家人之道能闲于初故能有家而悔亡
  象言志未变者治家之道志于家道未变之初所
  谓制治于未乱故能终无变也有家如此有国者
  亦无以异矣(易/说)
  新安朱氏曰初九以刚阳处有家之始能防闲之
  其悔亡矣戒占者当如是也(本/义)
  东莱吕氏曰司马温公家训曰教妇初来教子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046-0008b.png
  孩正家须正之于始乃易为力故王弼言当治之
  于始也伊川言群居必有悔夫群居相聚则忌刻
  疾害无所不有故于群居之时最见悔处若不常
  自检点则乖争陵犯无所不有须防之于始而后
  可亡其悔象曰志未变也伊川云于正志未流散
  之前而闲之正之一字最要看夫人之心本正迨
  夫流散然后失正于其正未变之前而闲之何往
  而不正哉(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046-0008c.png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伊川先生曰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率以情
 胜礼以恩夺义唯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
 礼故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阴
 柔之才而居柔不能治于家者也故无攸遂无所为
 而可也夫以英雄之才尚有溺情爱而不能自守者
 况柔弱之人其能胜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为妇
 人之道则其正也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也(一本/也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046-0008d.png
 (上有则其/正三字)以柔顺处中(一本无/此五字)故在中馈则得其正
 而吉也妇人居中而主馈者也故云中馈 二以阴
 柔居中正能顺从而卑巽者也故为妇人之贞吉也
 (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柔顺中正得女之正也妇人无遂事
  从人而已故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易/说)
  白云郭氏曰彖言夫夫妇妇六二所谓妇妇者也
  妇人从夫无遂事妇之道也居中主馈妇之职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046-0009a.png
  诗所谓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是也二者六二之
  所以贞吉也然正家者夫也从夫者妇也故以顺
  巽为吉(易/说)
  汉上朱氏曰二主妇之位坤得位上从乾五乾夫
  道也地道无成妇人从夫无所遂事者顺也故曰
  无攸遂坎水离火而应巽木女在中当位烹饪而
  主馈事顺也故曰在中馈顺以巽者妇人之正也
  正则吉故曰贞吉六二不动而吉者以此故曰六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046-0009b.png
  二之吉顺以巽也诗曰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孟
  子之母曰妇人之礼精五饭羃酒浆养舅姑缝衣
  裳而已矣故有闺门之脩而无境外之志(易/传)
  新安朱氏曰六二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本/义)
  东莱吕氏曰六二女正位乎内者也女之处乎内
  必有所听命而不敢专故无得自遂然此一爻伊
  川则以为二以阴柔之才而居阴无所为而可朱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046-0009c.png
  子发之说则以为女在内无所遂如大夫无遂事
  之𩔖若以彖辞看当从朱子发说盖九五一爻在
  外专说男子则此爻专为女子说(易/说)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象曰家人嗃嗃
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伊川先生曰嗃嗃未详字义然以文义及音意观之
 与嗷嗷相𩔖又若急束(一作/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
 主治乎内者也以阳居刚而不中虽得正而过乎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046-0009d.png
 者也治内过乎刚则伤于严急故家人嗃嗃然治家
 过严不能无伤故必悔于严厉骨肉恩胜严过故悔
 也虽悔于严厉未得宽猛之中然而家道齐肃人心
 祗畏犹为家之吉也若妇子嘻嘻则终至羞吝矣在
 卦非有嘻嘻之象盖对嗃嗃而言谓与其失于放肆
 宁过于严也嘻嘻笑乐无节也自恣无节则终至败
 家可羞吝也盖严谨之过虽于人情不能无伤然苟
 法度立伦理正乃恩义之所存也若嘻嘻无度乃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046-0010a.png
 度之所由废伦理之所由乱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
 甚则致败家之凶但云吝者可吝之甚则至于凶故
 未遽言凶也 未失也者虽嗃嗃于治家之道未为
 甚失若妇子嘻嘻是无礼法失家之节家必乱矣(并/易)
 (传/)
 横渠先生曰位为过中则履非得宜与其慢也宁严
 (易/说)
  蓝田吕氏曰九三以阳居阳尚刚严以治家者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046-0010b.png
  法不闲于始恩不得于众纯以严治家人所以嗃
  嗃也嗃嗃者欢言以聚议也治家而不免家人议
  之悔且厉也彼虽议我我未失道悔厉犹吉也若
  过于刚严责善已甚贼恩之至皆有离心妇子嘻
  嘻失治家之节终吝道也嘻嘻嗟怨之声也
  龟山杨氏曰家人有严君焉而九三所以限制内
  外未失也妇子以顺说为事而至于嘻嘻则失节
  矣盖刚过非妇子之道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046-0010c.png
  白云郭氏曰嗃嗃刚严之意也嘻嘻欢悦之情也
  刚严之道悔厉由生虽非中道而终吉无凶欢悦
  之情固人所喜而以恩掩义分日以乱情爱虽隆
  终吝之道也九三过中故或悔厉然圣人之道贵
  有终与其失家节而终吝固不若终吉而悔厉未
  为失也由是而言则闲家之道当以严分为先此
  家人所以称严君欤然有嗃嗃之严使无悔厉虽
  王假有家之道不过于此是虽非九三所能尽实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046-0010d.png
  自嗃嗃积而致之耳(易/说)
  汉上朱氏曰三内之主也嗃嗃陆法言曰严厉猊
  易传曰有急速之意阳居三刚正过中巽为风为
  号离火炎上声大且急严厉之象骨肉之情望我
  以恩而治家太严伤恩矣能无悔乎拂其情矣能
  无厉乎然法度立伦理正小大祗畏以正得吉未
  为大失也故辞曰家人嗃嗃悔厉吉象曰未失也
  坎子离妇三动不正与二相易离成震兑离目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046-0011a.png
  震动也兑说也坎兑为节坎动兑见失节也目动
  声出而说嘻嘻也喜乐无节其终必至于乱伦渎
  理荡而不反虽欲节之有不得而节者吝也故辞
  曰妇子嘻嘻终吝象曰失家节也二者治乱之别
  京房曰治家之道于此分矣(易/传)
  新安朱氏曰以刚居刚而不中过乎刚者也故有
  嗃嗃严厉之象如是则虽有悔厉而吉也嘻嘻者
  嗃嗃之反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为应故两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046-0011b.png
  之(本/义) 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
  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
  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礼而后和
  盖礼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
  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都是此理(语/录)
  东莱吕氏曰九三以阳处阳是以严治家者也夫
  治家之道与其失于宽宁失于严严则无宽裕雍
  和之道而有悔厉然未至于有失故终则吉宽则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0046-0011c.png
  失治家之节大节既失纵溢放肆何所不至故虽
  见其宽裕终必吝矣大抵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
  其易也宁戚治家之道主乎严故与其嘻嘻宁若
  嗃嗃此爻如对两家而言且如入一家见其父子
  夫妇济济有礼则可以知其必兴见其嘻嘻然以
  歌舞为乐则可以知其必败(易/说)
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伊川先生曰六以巽顺之体而居四得其正位居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0046-0011d.png
 其正为安处之义巽顺于事而由正道能保有(一无/有字)
 其富者也居家之道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则为大吉也
 四高位而独云富者于家而言高位家之尊也能有
 其富是能保其家也吉孰大焉 以巽顺而居正位
 正而巽顺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者也富家之大吉也(并/易)
 (传/)
 横渠先生曰柔顺在位故能长保其富(易/说)
  蓝田吕氏曰六四以阴居于巽下承乎九五以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0046-0012a.png
  为正无非无仪者也家人之顺皆若是则家道富
  盛无所不足故大吉
  龟山杨氏曰柔而巽顺妇德也故内和理而家可
  长久矣故富家大吉犹诗所谓宜其家人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君子脩身齐家由内出外至于巽体
  家道成矣故六四富家大吉九五王假有家上九
  威如终吉也六四之富岂金玉布帛而已哉盖必
  有其道矣其道何如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0046-0012b.png
  妇是也家道之富无以加于此故其为吉莫大焉
  然得其道谓之顺失其道谓之逆父父子子顺也
  父不父子不子逆也彖言家人家道正则父子兄
  弟夫妇各安其分而无逆焉故曰顺在位也在礼
  亦曰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易之所谓
  富犹礼之所谓肥也礼以人之肥家之肥国之肥
  天下之肥是谓大顺象言顺在位则礼之大顺是
  也齐景公曰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0046-0012c.png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夫有国有家者以有粟为国
  矣而有不得而食者其富有甚于粟也孔子于家
  人之彖言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及对景
  公则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则知家人之道推之
  国则国治道一而已(易/说)
  汉上朱氏曰六四本无妄之三进而在位巽体而
  顺三阳为实积其上富家也上有承下有应巽以
  事上则亲顺以接下则从夫奢则不逊而富者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0046-0012d.png
  之府六四如此故能安处其位有家之实阳为大
  正则吉富家大吉也治家之道以刚正威严为善
  戒在于柔顺故家人初三五皆吉上九威如终吉
  二与四柔也于治家无取故二以柔顺卑巽者妇
  人之正也非男子所宜也四巽体而顺在位者满
  而不盈保其家者也非治家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阳主义阴主利以阴居阴而在上位
  能富其家者也(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0046-0013a.png
  东莱吕氏曰六四以六居四是以阴居阴顺也又
  是巽体亦顺也富者人之所忌当家道富盛之时
  最是难处既为富家又迫近九五刚暴之君正在
  多难之地惟六四则可免盖无好胜之心而以和
  易处富自然得吉何者人道恶盈而好谦六四乃
  处富之道以其巽顺而已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
  灵公退见史䲡而告之史䲡曰子必祸矣子富而
  君贪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0046-0013b.png
  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䲡曰然子臣可以免
  富而能臣必免于难上下同之此六四之谓也(易/说)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伊川先生曰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
 又其应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
 五君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
 之道脩身以齐家家正则天下治矣自古圣王未有
 不以恭已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0046-0013c.png
 天下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已于外二正家于内内
 外同德可谓至矣 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
 顺从而已必致其心化诚合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
 家交相爱也能如是者文王之妃乎若身脩法立而
 家未化未得为假有家之道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有应在二得男女内外家道大正足以
 化成天下故王假之(易/说)
  蓝田吕氏曰九五以刚处尊居中体巽以道治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0046-0013d.png
  家上下相亲法行而恩浃有严君之治焉故曰王
  假有家得治家之本矣末不足忧故曰勿恤吉
  龟山杨氏曰刚中而巽极有家之道也天子理阳
  道后治阴德天下之内治后听之也故夫夫妇妇
  而家道正家正而天下定矣此非闲有家者所及
  也故勿恤吉(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五父道也父母为严君故父与王
  其道一也况家国之治宁有二乎是以非王道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0046-0014a.png
  至不足以有家非有家未见其能正天下也此家
  人之道所以正家而天下定矣勿恤吉者王假有
  家毋忧天下之不定也天下定则吉孰大焉然父
  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同大顺而无逆焉者
  交相爱之义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乾为王假至也王极乎有家之道
  正家以定天下则至矣故曰王假有家五刚而巽
  乎外二柔而顺乎内中正相应心化诚合则上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0046-0014b.png
  内外互相亲睦故曰交相爱也交相爱者相与于
  中之象也王假有家达之天下至于交相爱则天
  下不劳而治矣勿恤乎吉可也五动成离有伏坎
  坎为忧恤不动坎伏正则吉三代之王正心诚意
  脩乎闺门之内不下席而天下治何所忧哉故辞
  曰勿恤吉象曰交相爱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假至也如假于太庙之假有家犹言
  有国也九五刚健中正下应六二之柔顺中正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0046-0014c.png
  者以是至于其家则勿用忧恤而吉可必矣盖聘
  纳后妃之吉占而凡有是德者遇之皆吉也(本/义)
  问家人卦王假有家先生曰有家之有只是如夙
  夜浚明有家亮采有邦之有谓有三德者则夙夜
  浚明于其家有六德者则亮采于其邦有是虚字
  非如奄有四方之有也(语/录)
  菄莱吕氏曰九五以阳居上体之中男正位乎外
  者也夫男正者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0046-0014d.png
  治家之道无一不至然后为至如尧舜文王是也
  故曰王假有家夫王者之治天下必先正其家故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齐其家文
  王刑于寡妻其于治家之道无纤毫不至家道既
  至则天下不劳而自治矣故曰勿恤吉若家道未
  至则安得而不忧乎伊川云有家之道既至则勿
  恤而吉既之一字寓意深矣象曰交相爱也言有
  家之道至则内外相爱而无一毫之不善矣夫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0046-0015a.png
  谓勿恤吉者非谓懈怠而不理也盖家道未成则
  朝夕之间警恐畏惧未尝少宁家道既成则勿恤
  可知矣(易/说)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伊川先生曰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
 本治家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
 久而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已且不能常守也况
 欲使(一作/使众)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0046-0015b.png
 情爱之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
 礼法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
 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在
 有孚威如二者而已故于卦终言之 治家之道以
 正身为本故云反身之谓爻辞谓治家当有威严而
 夫子又复戒云当先严其身也威严不先行于已则
 人怨而不服故云威如而吉者能自反于身也孟子
 所谓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也(并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0046-0015c.png
 横渠先生曰以阳居尊故威如身脩而家齐故终吉
 (易/说)
  蓝田吕氏曰上九以刚居终有始有卒道可继也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反身不严人将安信故有
  孚威如终乃吉也
  龟山杨氏曰家之本在身故威如之吉反身之谓
  也上九家道之成也巽而以顺终反身而诚者也
  故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所谓有孚威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0046-0015d.png
  终吉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家人之始在于闲及其能成在于信
  究终始不可变者威如之吉而已威自我出也孟
  子曰家之本在身故威如之吉克保其终者非反
  诸其身盖不能也象既明言有物而行有常而此
  又言反身之谓者家人之道所以成始成终者脩
  身而已且恩爱人之常情父子兄弟夫妇之间所
  不能无而过之者多矣至于明信严分或为情爱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0046-0016a.png
  所夺则家人严君之义未尽其道故上九以有孚
  威如终之威如之吉未备君子必自反也然是道
  也内之则可以正心脩身外之则可以治国治天
  下惟明家人终始之义允执其中而内外之道至
  矣是以诗首关雎则见文王化天下之道所谓王
  假有家者也圣人序诗之意盖亦深矣(易/说)
  汉上朱氏曰上三有孚之道以下未孚也故威如
  威如者九在上刚严之象上九动而正家人见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0046-0016b.png
  九三孚之始也威如终则正而见信威如终吉也
  上九卦之终坤为身九动反正反身之谓也威非
  外求反求诸身而已反身则正正则诚诚则不怒
  而威夫诚所以动天地者也况家人乎圣人以治
  家之道莫尚于威严虑后世不知所谓威严者正
  其身也或不正而尚威怒则父子相夷愈不服矣
  安得吉故于上九发之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
  妻子石庆家人有过辄不食家人谢过而后复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0046-0016c.png
  亦反身也易传曰慈过则失严恩胜则掩义长失
  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乱者未之有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上九以刚居上在卦之终故言正家
  久远之道占者必有诚信严威则终吉也威如之
  吉谓非作威也反身自治则人畏服之矣(本/义)
  东莱吕氏曰上九专于恩则失之偏故济之以威
  则得其中然吾之威严不出于孚诚则亦刚暴之
  威而已故必出于至诚则其威乃威也故得其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0046-0016d.png
  道之终吉治家而无威严则不能常久威严而不
  孚信则人不服故有孚威如则吉也在我者不先
  有孚信而以威严率人则人将曰夫子教我以正
  夫子未出于正也何以致家之齐乎象曰反身之
  谓天下之事无过反身必曰反身者谓孚自我出
  不当任威当反观吾之诚否可也因是而推之则
  凡莅政治民千条万绪无过自反而已(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