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045-06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三十五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艮下/兑上)
 伊川先生曰咸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
 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
 后礼义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045-0687b.png
 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
 分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
 体合为夫妇之义咸感也以说为主恒常也以正为
 本而说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巽而动刚
 柔皆应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
 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艮体笃实止为
 诚悫之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说而上应男感之
 先也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也(易/传) 咸恒体用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045-0687c.png
 体用无先后(刘绚/师说)
 横渠先生曰咸之为道以虚受为本有意于中则滞
 于方体而隘矣拇腓股脢辅以一卦通体高下为言
 (易/说)
  新安朱氏曰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
  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 或问咸
  内卦艮艮止也何以皆说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
  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说动卦体虽是动妄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045-0687d.png
  动便不吉动之所以不吉者以其内卦属艮也
  咸就人身取象看来便也是有些取象说咸上一
  画如人口中三画有腹背之象下有人脚之象艮
  就人身取象便也似如此上一阳画有头之象中
  二阴有口之象所以艮其辅于五爻言之内卦以
  下亦有足象(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咸恒二卦须合看咸卦说中有正恒
  卦正中有说何故咸兑上艮下兑说艮止故说中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045-0688a.png
  有正恒震上巽下震动巽顺故正中有说咸卦少
  女少男故为说恒卦长女长男故为正(易/说)
咸亨利贞取女吉
 伊川先生曰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
 感也物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复甚焉凡君臣上下
 以至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则有亨通之理
 君臣能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则上下之
 志通以至父子夫妇亲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则和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045-0688b.png
 而亨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贞相感之道
 利在于正也不以正则入于恶矣如夫妇之以淫姣
 君臣之以媚说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不以正也
 取女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刚下二气感应相与
 止而说男下女之义以此义取女则得正而吉也(易/传)
  白云郭氏曰易卦六爻皆相应者有泰否咸恒损
  益既济未济八卦虽名义各有所主而其为道皆
  大咸以感为义盖无所不感故谓之咸感而无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045-0688c.png
  通是以言亨咸无不亨上也利贞以感次也夫妇
  之感人伦之始人道之大也是以以咸取女则无
  不吉然序卦言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
  下皆有咸之道者也圣人明人道故卦辞以男女
  为言而彖并天地万物言之所以尽卦之象也(易/说)
  新安朱氏曰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
  相感应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
  少男下于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045-0688d.png
  之时故其卦为咸其占亨而利贞取女则吉盖感
  有必通之理然不以贞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本/义)
  东莱吕氏曰咸亨利贞取女吉天下之理有通有
  塞以诚相感无所不通一或不诚则虽近而一家
  亦闭塞而不通故交相感乃亨然交相感三字言
  之甚易晓其所以交相感之理则难知也若我至
  诚必待彼至诚然后谓之交相感则是有待于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045-0689a.png
  彼或不诚则不能相感矣此说甚未安我苟至诚
  则天下自然相感初无待于外也然人之交相感
  易不得正故必利贞然后亨(易/说)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伊川先生曰咸之义感也在卦则柔爻上而刚爻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045-0689b.png
 柔上变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阴阳相交为男
 女交感之义又兑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刚下也
 阴阳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止而说止于
 说为坚悫之意艮止于下笃诚相下也兑说于上和
 说相应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
 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则吉也卦才如此大率感
 道利于正也 既言男女相感之义复推极感道以
 尽天地之理圣人之用天地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045-0689c.png
 圣人至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
 以和平由圣人感之也观天地交感化生万物之理
 与圣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咸感也其爻虽相应而辞多不吉顾其
 时如何耳说者多以咸恒配天地殊不知咸自可配
 天地故于序卦独不言咸咸既可以配天地则恒亦
 可以配天地皆夫妇之道也咸之为言皆也故语咸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045-0689d.png
 则非事咸感也不可止以夫妇之道谓之咸此一事
 耳男女相配故为咸也感之道不一或以同而感圣
 人感人心以道此是以同也或以异而应男女是也
 二女同居则无感也或以相说而感或以相畏而感
 如虎先见犬犬自不能去犬若见虎则能避之又如
 磁石引针相应而感也若以爱心而来者自相亲以
 害心而来者相见容色自别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
 风动之也圣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人欲老其老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045-0690a.png
 此是以事相感也感如影响无复先后有动必感咸
 感而应故曰咸速也(易/说) 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
 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
 心 有无一内外合庸圣同此人心之所自来也若
 圣人则不专以闻见为心故能不专以闻见为用无
 所不感者虚也感即合也咸也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
 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天地乾
 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045-0690b.png
 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感
 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在天在人其究一也惟屈信
 动静终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
 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并正/蒙)
  龟山杨氏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君
  臣上下而礼义有所错故上经始于乾坤乾坤万
  物父母也下经始于咸恒咸恒夫妇之义也艮山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045-0690c.png
  也兑泽也山泽通气而交感形焉卦之所以为咸
  也咸也者交相感之谓也与天地定位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异矣刚上而柔下刚柔之定位也柔
  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也止而说以卦之才
  言兑三索而得女艮三索而得男兑上艮下男下
  女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各止其所也夫妇
  之道止而不说则离说而不止则乱男不下女则
  刚不接非夫妇之正也故止而说男下女然后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045-0690d.png
  正取女吉也夫天地万物一体也情也者感而动
  也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以其无二
  故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蜀才曰此本否卦六升上上九降三
  是柔上刚下二气交感相与也 咸感也而谓之
  咸有以无心感者然后尽咸之义如天地之感也
  以气圣人之感也以心由所感之不同故咸之所
  通亦异如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言天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045-0691a.png
  之感也止而说男下女亨利贞娶女吉言人道之
  感也故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
  和平其大小亦异也故曰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
  之情可见矣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其或天欲雨
  而柱础润铜山倾而洪钟鸣无足疑也然天人之
  感终有以异乎曰圣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亦曰宪天之聪明而已(并易/说)
  和靖尹氏曰咸感也不言感而言咸盖咸有皆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045-0691b.png
  之义感只是感得同类也其感狭也若憧憧往来
  朋从尔思只是感得同类者故云未光大若二气
  感应以相与是咸也(语/录)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柔上变刚而成兑刚下变柔
  而成艮故曰柔上而刚下雍曰咸自否来六三上
  而成兑是柔上也上九下而成艮是刚下也柔上
  而刚下谓二爻之变也变所以成艮兑二气感应
  相与之道止而说咸感之情也男下女内外之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045-0691c.png
  也自咸感至男下女同释文王之辞自天地感而
  万物化生所以尽明一卦之象夫天地非感不能
  生万物圣人非感不能平天下则咸之为感虽天
  地不能外是又岂止男女夫妇而已哉故由所感
  以观之大而天地细而万物其情皆可得而见此
  咸所以通三才而无间不独以感人心为道也然
  文王之辞举其微而著者孔子极其大与幽远言
  之然后咸之道备孔子曰文不在兹乎信不诬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045-0691d.png
  (易/说)
  汉上朱氏曰咸感也不曰感者交相感也咸自否
  变乾天也坤地也六三之柔上上九之刚下天地
  之气感应而上下相与则亨矣故辞曰咸亨彖曰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此以三上交感
  六爻相应言咸所以亨也关子明谓咸者天地之
  交是也刚下柔而为艮之九三正也柔上刚而为
  兑之上六亦正也艮止也兑说也上下相感以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045-0692a.png
  则止而说矣相感之道利于正不正则沦胥以败
  男女相说朋友非义君臣不以道合非止而说也
  故辞曰利正彖曰止而说此以上六九三合艮兑
  二体言感之道当以正也艮少男感而来兑少女
  应而往匪媒不得待礼而行其感以正止而说者
  也取女如是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矣吉孰大焉
  故辞曰取女吉彖曰男下女此以二体申言感之
  道也夫二气相感人道相说不过于正而已故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045-0692b.png
  言曰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男下女者相感之一
  也无所不感者其唯天地乎二气交感雨泽时行
  动者植者自化自生兑为泽巽者万物洁齐之时有
  化生之象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无所不感
  亦若天地也否上九圣人也六三中位人心也上
  九之三圣人下感乎人心也三之上人心感乎圣
  人也乾变兑则刚者说天为泽则高者平不曰以
  心感人者感人以无心也张载曰有意于中滞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045-0692c.png
  方隅而隘其无心之谓乎且天地至大感则相与
  万物至众感则化生天地一气万物同体未有感
  而不动者也故曰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此以上三两爻合互体推之以尽咸感之道也
  在卦气四月故太玄准之以迎(易/传)
  新安朱氏曰咸感也释卦名义 以卦体卦德卦
  象释卦辞或以卦变言柔上刚下之义曰咸自旅
  来柔上居六刚下居五也亦通 天地万物之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045-0692d.png
  可见是极言感通之理(并本/义) 或问近略考卦变
  以彖辞考之说卦变者凡十九卦盖言成卦之由
  凡彖辞不取成卦之由不言所变之爻程子专以
  乾坤言变卦然只是上下两体皆变者可通若只
  一体变者则不通两体变者凡七卦随蛊贲咸恒
  渐涣是也一体变者两卦讼无妄是也七卦中取
  刚来下柔刚上柔下之类者可通至一体变者则
  以来为自外来故说得有碍大凡卦变须观两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045-0693a.png
  上下为变方知其所由以成之卦先生曰便是此
  处说得有碍且程传贲卦所云岂有乾坤重而为
  泰又自泰而变为贲之理若其说果然则所谓乾
  坤变而为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而
  变者其说不得而通矣盖有则俱有自一画而二
  二而四四而八而八卦成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
  二三十二而六十四而重卦备故有八卦则有六
  十四矣此康节所谓先天者也若震一索而得男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045-0693b.png
  以下乃是己有此卦了就此卦生出此义皆所谓
  后天之学今所谓卦变者亦是有卦之后圣人见
  得有此象故发于彖辞安得谓之乾坤重而为是
  卦则更不可变而为他卦邪若论先天一卦亦无
  既画之后乾一兑二离三震四至坤居末又安有
  乾坤变而为六子之理凡今易中所言皆是后天
  之易耳以此见得康节先天后天之说最为有功
   董铢问咸卦本义以为柔上刚下乃自旅来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045-0693c.png
  之六五上而为咸之上六旅之上九下而为咸之
  九五此谓柔上刚下与程传不同先生问所以不
  同何也铢曰此易中自有卦变耳先生曰须知程
  子说有不通处必著如卦变说方见得下落此等
  处当录出看(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咸感也止取女吉也君尊而臣卑夫
  倡而妇和上天下地理之常也然下天而上地则
  为泰男下女则为咸盖以位言则上下之分一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045-0693d.png
  而不可易以交感之道言则必在上者先感下则
  在下者斯应上如君必屈己以下臣男必屈己以
  下女是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
  下和平各有所感而无不应如行不著习不察之
  人徒见人心感而天下和平而不知各有所感观
  其所感一句最要看盖圣人巍然在上百姓林然
  在下须是看观其所感一句(易/说)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045-0694a.png
 伊川先生曰泽性润下土性受润泽在山上而其润
 渐通彻是二物之气相感通也君子观山泽通气之
 象而虚其中以受于人夫人中虚则能受实则不能
 入矣虚中者无我也中无私主则无感不通以量而
 容之择合(一作/交)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山上有泽非交感不能也感物之善莫
 若以虚受人有所系慕皆非正吉故六爻皆以有应
 不尽卦义而有所讥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045-0694b.png
  蓝田吕氏曰咸以无心感也咸之所感不一故咸
  之义又为感天与地相感故万物化生圣人与人
  心相感故天下和平理义者人心之所同然感无
  不应应无不同好色好货亲亲长长以斯心加诸
  彼未有不和不平者也天地万物形气虽殊同生
  乎一理观于所感则其情亦未尝不一也泽居下
  而山居高然山能出云而致雨者山内虚而泽气
  通也土灰候气可以知也故君子居物之上物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045-0694c.png
  交感者亦以虚受也
  龟山杨氏曰山藏疾泽钟水有虚受之象焉故君
  子体之以虚受人(易/说)
  兼山郭氏曰山之性包以畜止万物者也泽之性
  浸润以说万物者也二者皆以虚受而通气者也
  传曰山薮藏疾又曰虚穴来风有自然矣舜自耕
  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以为善及其终也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盖其推而上之如此(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045-0694d.png
  白云郭氏曰山生物也泽利物也天地之大亦相
  感而后万物化生况山泽乎是以交感而后生利
  万物也君子法之以虚受人惟虚故受受故能感
  不能感者以不能受故也不能受者以不能虚中
  故也充虚中之道故至于无所不感无所不通然
  后尽咸之道矣圣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盖本诸此言虚者本山泽有容之义盖卦无虚
  之象而咸有虚之义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045-0695a.png
  汉上朱氏曰泽在下而达之山上以兴云雨利万
  物者山体内虚泽气上通交感也君子以是屈己
  虚其中以受人之益故能受尽言能用大才能任
  大事(易/传)
  新安朱氏曰山上有泽以虚而通也(本/义) 或问君
  子以虚受人伊川注云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
  莫是要著意容之否曰非也以量者乃是随我量
  之大小以容人便是不虚了 山上有泽咸当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045-0695b.png
  伊川说水润土燥有受之义又曰土若不虚如何
  受得又曰上兑下艮兑上缺有泽口之象兑下二
  阳画有泽底之象艮上一画阳有土之象下二阴
  画中虚便是渗水之象(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山上有泽咸山高而上有泽焉是山
  泽通气也君子观象然后能以虚受人谷虚则有
  应伊川解虚以受人最当玩味若心不虚而中有
  私主所主者在官职则山林之言不受所主者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045-0695c.png
  山林则应世之言不受惟无所主故泛然无不受
  且如一江之阔只受一江之水如受两江之水则
  溢矣今之人只说与正人处至邪人已不能与处
  惟圣人无限量故不择合无邪无正皆能受之所
  以然者以其中心虚而无不受也大凡天下之理
  虚则能受实则不能受伊川云虚中者无我也中
  无私主则无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
  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此六句最当看(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045-0695d.png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伊川先生曰初六在下卦之下与四相感以微处初
 其感未深岂能动于人故如人拇之动未足以进也
 拇足大指人之相感有深浅轻重之异识其时势则
 所处不失其宜矣 初志之动感于四也故曰在外
 志虽动而感未深如拇之动未足以进也(并易/传)
  蓝田吕氏曰咸之六爻皆以身为之象下卦象下
  体上卦象上体初六最下而应九四四以心感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045-0696a.png
  初以足行然后相应不曰足而曰拇者初以阴居
  下静而未行足虽不行不害拇之能动盖心与四
  应而迹未应也
  龟山杨氏曰咸感也感而动者物皆然而人为之
  主故咸六爻之象皆取诸身而已初在下咸其拇
  者也在下而居艮体虽有应乎上未能进也故在
  外而已(易/说)
  兼山郭氏曰拇系于足无系于事功者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045-0696b.png
  白云郭氏曰咸之名卦盖取六爻无不相感故合
  一卦论之则足以见天地万物之情自六爻观之
  则所遇所感不同其咸分矣不足以见其大全犹
  耳目手足之用不同又安足以识人之大体哉各
  言其手足耳目之一用可也故咸之诸爻皆不能
  尽充咸之义各举其一偏言之也初之感四其感
  未深有志于感而已故曰志在外也外四也易之
  六爻上为首而初为足故初言拇而上言辅颊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045-0696c.png
  也然天地男女皆以二气相感而六爻言拇言腓
  虽一物亦有感而后用于此见万物之情无所不
  感矣又非特天地男女二体而已(易/说)
  汉上朱氏曰艮为指在下体之下而动为拇拇足
  大指也初感而动不能自止观其拇之动则知志
  在外矣虞翻曰志在外谓四也咸之初所感未深
  而志已先动动则四不应易传曰感有浅深轻重
  之异识其时势则所处不失其宜矣(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045-0696d.png
  新安朱氏曰拇足大指也咸以人身取象感于最
  下咸拇之象也感之尚浅欲进未能故不言吉凶
  此卦虽主于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动也(本/义)
  东莱吕氏曰初六虽与四相感然感之初者也感
  之初信未孚志未交此一爻只如此看甚分明当
  玩味志在外也一句今人与朋友亲戚交感但责
  人而不责己只说我诚意已孚而彼不应不知己
  之诚未孚如足指之方动安能感人此一爻不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045-0697a.png
  诚已孚而责人不应但以志尚在外而不能自足
  又曰六处咸之下是感之浅者也故以拇言象曰
  志在外也者常人之感人感之不入即止初六则
  不然谓感其拇是在我微未足感人也故志在于
  外无自己之心求为感通而后已(易/说)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伊川先生曰二以阴在下与五为应故设咸腓之戒
 腓足肚行则先动足乃举之非如腓之自动也二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045-0697b.png
 不守道待上之求而如腓先动则躁妄自失所以凶
 也安其居而不动以待上之求则得进退之道而吉
 也二中正之人以其在咸而应五故为此戒复云居
 吉若安其分不自动则吉也 二居中得正所应又
 中正其才本善以其在咸之时质柔而上应故戒以
 先动求君则凶居以自守则吉象复明之云非戒其
 不得相感惟顺理则不害谓守道不先动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居则吉趋则凶以男下女为正咸之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045-0697c.png
 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六二柔中虽居不往不失乎顺(一作/虽柔)
  (而居中不/失乎顺)
  龟山杨氏曰腓下体之中也二居下卦之中故有
  腓之象焉腓行则先动也艮以一阳止乎上而二
  以阴柔应于五说而不知止者也故凶然上承九
  三能顺而止则不害矣故虽凶居吉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腓腨肠也六二柔而中正何以有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045-0697d.png
  以其爻有艮巽是以居则得咸艮之义是以吉也
  伊川曰阴不可以先动腓应上而先动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咸之道至难言故文王明之以男女
  夫妇之道而六爻又以人之一身取义盖因其易
  明而可言者也然自拇而腓腓而股股而心心而
  脢脢而颊舌自下而上之象也腓腨肠也在足之
  上股之下腓动则足举而后随之足之力本诸此
  为下体之要下卦六二之象实似之二居止之中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045-0698a.png
  腓为动之主吉凶之责在此是以吉凶之义特在
  夫动止之间耳虽涉妄动之凶苟能居而止之亦
  不害顺感之道咸之六爻虽其应皆顺然妄动求
  感失居正虚受之义尤非艮止之宜圣人戒其违
  时是以不若居吉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腓腨肠也巽为股二在下体之中腓
  也腓行则先动躁之象二感五不能守道自止动
  而遽趋之躁动凶之道也若居位不动顺理以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045-0698b.png
  上之求不害也二动失位为疾有害之意坤顺也
  易传曰质柔上应故戒以先动求君则凶居贞自
  守则吉(易/传)
  新安朱氏曰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
  能固守者也二当其处又以阴柔不能固守故取
  其象然有中正之德能居其所故其占动凶而静
  吉也(本/义)
  东莱吕氏曰大抵君臣上下贵贱之间君当求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045-0698c.png
  臣不可求君上当求下下不可先求于上贵贱
  之理亦如此焉二与五正应五在上二在下六二
  柔顺说于上有如腓之好动动不知止凶之道也
  若不待五求而先自动则不能安分谄谀冒进惟
  能居守而不好动则可以吉象复明其顺不害者
  言长沮桀溺之徒乃与君相忘但不可先动使君
  倡而臣和可也盖上下君臣之间又不可隔绝而
  不通要得其求则顺而从之毫釐之间不可不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045-0698d.png
  (易/说)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伊川先生曰九三以阳居刚有刚阳之才而为主于
 内居下之上是宜自得于正道以感于物而乃应于
 上六阳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
 股者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随身而动者也故
 以为象言九三不能自主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执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045-0699a.png
 守者随于物也刚阳之才感于所说而随之如此而
 往可羞吝也 云亦者盖象辞(一作/体)本不与易相比
 自作一处故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
 上爻(一有/象字)辞也上云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
 不害也咸其股亦不处也前(一作/下)二阴爻皆有感而
 动三虽阳爻亦然故云亦不处也不处谓动也有刚
 阳之质而不能自主(一作立/一作处)志反在于随人是所操
 执者卑下之甚也(并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045-0699b.png
 横渠先生曰心宁静于此一向定叠前纵有何事亦
 不恤也休将閒细碎在思虑易曰何思何虑天下殊
 涂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天地之道惟有日月寒暑之
 往来屈伸动静两端而已在我精义入神以致用则
 细碎皆不能出其间在于术内已过未来者事著在
 心毕竟何益浮思游想尽去之惟图向去日新可也
 孔子以富不可求则曰从吾所好以思无益则曰不
 如学也故于咸三以见此义(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045-0699c.png
  蓝田吕氏曰九三刚而不中居下体之上力虽不
  任而无所自执股之象也
  龟山杨氏曰股身之下腓之上也九三居下卦之
  上股之象也股不足以有行随下而已故曰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三股系于上下之体而非制动之
  主徒介于上下之间而中有巽义故曰志在随人
  者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045-0699d.png
  白云郭氏曰足之力在腓而行之用在拇股无所
  事随之而已所应在上所随在下以是而往能无
  吝乎九三居止之极亦以随人尚不能处是其所
  执愈下者也以其不能自动而随人故特曰吝苟
  自动则凶矣君子于行止之间有道存焉孔子可
  以止则止至公山佛肸之召欲往而不往是以无
  九三执随之吝有六二居中之吉也然则咸腓之
  动往吝之随不得不深为之戒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045-0700a.png
  汉上朱氏曰巽为股股䏶也感上而动三阳才刚
  为内卦之主当位宜处说于上六而动亦若二阴
  爻然故曰咸其股亦不处也下比于二二腓也股
  动则腓动三在上反随二不能自止所执在下执
  其随者也非为上之道艮为手有执意随人谓二
  虞翻谓志在二是己故曰志在随人所执下也随
  二则感上而往亦吝虽不处也岂能往哉是以进
  退皆失其宜(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045-0700b.png
  新安朱氏曰股随足而动不能自专者也执者主
  当持守之意下二爻皆欲动者三亦不能自守而
  随之往则吝矣故其象占如此 言亦者因前二
  爻皆欲动而云也二爻阴躁其动也宜九三阳刚
  居止之极宜静而动可吝之甚也(并本/义)
  东莱吕氏曰观颐之初九可见九三之义颐之初
  九有刚阳之才不自知其刚阳之贵反与九四为
  应如人自有灵智之德反舍之而观其人之朵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045-0700c.png
  所以谓之观我朵颐咸之九三亦如此以九居三
  不自知其刚阳之才可贵以自处反慕上六舍阳
  从阴舍上从下是不能自贵反有随于人之动其
  吝可知故曰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
  不处也谓不能以贵自处而感于卑下也又曰志
  在随人所执下也谓九三以刚阳之才而不知自
  信不能使人从己而反从人也今之学者盖亦如
  此吾之性本与天地同其性吾之体本与天地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045-0700d.png
  其体不知自贵乃慕爵禄不知一体之中自有广
  大之道所谓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咸其股执其
  随者也(易/说)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伊川先生曰感者人之动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
 在下而动之微腓取先动股取其随九四无所取直
 言感之道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045-0701a.png
 当心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
 亡感不以正则有悔也又四说体居阴而应初故戒
 于贞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乃有
 悔也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𤾉无不通无不应
 者亦贞而已矣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憧憧往来朋
 从尔思夫贞一则所感无不通若往来憧憧然用其
 私心以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动所不及者
 不能感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有系之私心既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045-0701b.png
 主于一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通乎系辞曰天下
 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
 何虑夫子因咸极论感通之道夫以思虑之私心感
 物所感狭矣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
 虽百而其致(一有极字/一作极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
 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故贞其意则穷天下无不感
 通焉故曰天下何思何虑用其思虑之私心岂能无
 所不感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045-0701c.png
 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
 屈信明感应之理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
 故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
 成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感动也有感必有应凡
 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一有/所字)感复有
 应所以不已也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
 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045-0701d.png
 以往未之或知也前云屈信之理矣复取物以明之
 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信而后有屈
 观尺蠖则知感应之理也龙蛇蛰藏所以存息其身
 而后能奋迅也不蛰则不能奋矣动息相感乃屈信
 也君子潜心精微之义入于神妙所以致其用也潜
 心精微积也致用施也积与施乃屈信也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承上文致用而言利其施用安处其身所
 以崇大其德业也所为合理则事正而身安圣人(一/作)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045-0702a.png
 (贤/)能事尽于此矣故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
 知化德之盛也既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更以此语
 终之云穷极至神之妙知化育之道德之至盛也无
 加于此矣 贞则吉而悔亡未为私感所害也系私
 应则害于感矣憧憧往来以私心相感感之道狭矣
 故云未光大也(并易/传) 贞吉悔亡言感之不可以一
 心也不得只恁地看过更留心(语/录)
 横渠先生曰释氏以感为幻妄又有憧憧思以求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045-0702b.png
 者皆不足道也 感非有意咸三思以求朋此则不
 足道 圣人惟于屈伸有感能有屈伸所以得天下
 之物何用憧憧以思而求朋大抵咸卦六爻皆以有
 应不尽咸道故君子欲得虚受人能容以虚受人之
 道也苟晓屈伸心尽安泰宽裕盖为不与物校待彼
 伸则已屈然而屈时少伸时多假使乱亡横逆亦犹
 屈少伸多我尚何伤日月寒暑往来正以相屈故不
 相害尺蠖之屈以求伸龙蛇之蛰以存身人精义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2a 页 WYG0045-0702c.png
 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
 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
 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故曰贞吉
 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外诱之际将见
 感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
 可得而降也 以阳居阴非躁感于物者也然体兑
 性悦未免乎思以求朋之累也盖体悦之初应止之
 始己劳于上朋止于下故憧憧得朋未为光大不持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2b 页 WYG0045-0702d.png
 以正则有谄渎之悔(并易/说)
  蓝田吕氏曰居上体之下当一身之中以心感者
  也虽独与初应未能无心周物然以阳居阴制之
  以静所感于初者未深未涉于害故贞吉悔亡也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者有心于周物而未能无心
  犹自思焉天下何思何虑将无所不感斯所以光
  大矣
  龟山杨氏曰九四脢之下股之上心之位也不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3a 页 WYG0045-0703a.png
  心心无不该不可以位言也夫吉凶悔吝生乎动
  者也寂然不动心之体也故贞吉悔亡传曰心静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而物至则无潜形焉故
  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憧憧往来则动而与物交
  构而从尔思者朋而已匪其朋则思之不能及也
  故曰未光大也(易/说) 易于咸卦初六言咸其拇六
  二言咸其腓九三言咸其股九五言咸其脢上六
  言咸其辅颊舌至于九四一爻由一身观之则心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3b 页 WYG0045-0703b.png
  是也独不言心其说以谓有心以感物则其应必
  狭矣唯忘心而待物之感故能无所不应其繇辞
  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思皆缘其类
  而已不能周也所谓朋从者以类而应故也故孔
  子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
  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夫心犹镜也居其所而物
  自以形来则所鉴者广矣若执镜随物以度其形
  其照几何或曰思造形之上极过是非思之所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4a 页 WYG0045-0703c.png
  及故惟天下之至神则无思也无思所以体道有
  思所以应世此为不知易之义也易所谓无思者以
  谓无所事乎思云耳故其于天下之故感而通之
  而已今而曰不可以有思又曰不能无思此何理
  哉(荆州/语录)
  兼山郭氏曰九四失位而不中故有悔贞吉悔亡
  初嫌于失正也介于三五之二刚皆非已应故上之
  而往下之而来故有憧憧之象非若无心感之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4b 页 WYG0045-0703d.png
  大也朋者已应也憧憧之感朋从而已以语何思何
  虑则未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四失位过中非吉之象而咸道利
  贞九四之感初出于贞又以说道感人人之所愿
  从故吉也吉则悔亡矣许慎以憧憧为意不定此
  言憧憧则其感无定也朋从尔思言其类从而感
  也然思之所及者能感而从之思所不及者朋未
  从也且天地之间往来者非一岂志意之所能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5a 页 WYG0045-0704a.png
  虚己听之可也而欲皆以心思感之是以憧憧无
  定盖不知咸之大有在于何思何虑者也象言贞
  吉悔亡未感害者言九四本无贞吉悔亡之道而
  在咸则未为害者咸道利贞故也憧憧固不足以
  尽往来相感之道故未为光大往来之道系辞言
  之详矣(易/说)
  汉上朱氏曰九四感不以正则不诚不诚则害于
  感有悔也动则贞而吉其悔亡虽勉而至未为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5b 页 WYG0045-0704b.png
  害也何以知勉动而贞也故曰贞吉悔亡未感害
  也四兑感于初方来而说初艮从于四欲往而止
  是以九四憧憧劳思虑于往来之际而不能定也
  四阴初六亦阴故曰朋四居中在三之上心思之
  所在夫思之所至则从思之所不至则不从朋从
  尔思所感亦狭矣能无悔乎四动而正初九不应
  去其偏系之私心则诚诚则虚而无所不感动成
  坎离光大之象故曰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易传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6a 页 WYG0045-0704c.png
  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𤾉然无不通无不应
  者亦贞而已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易/说)
  新安朱氏曰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当三阳之
  中心之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
  理今九四乃以阳居阴为失其正而不能固故因
  占设戒以为能正而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
  不能正固而累于私感则但其朋类从之不复能
  及远矣感害言不正而感则有害也(本/义) 往来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6b 页 WYG0045-0704d.png
  感应合当有底憧憧是私感应自是当有只是不
  当私感应耳 问贞吉悔亡易传云贞者虚中无
  我之谓本义云贞者正而固不同何也曰某寻常
  解经只要依训诂说字如贞字作正而固仔细玩
  索自有滋味若晓得正而固则虚中无我亦在里
  面又问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莫是此感彼应憧憧
  是添一个心否曰往来固是感应憧憧是一心方
  欲感他一心又欲他来应如正其义便欲谋其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7a 页 WYG0045-0705a.png
  明其道便欲计其功又知赤子入井之时此心方怵
  惕要去救他又欲他父母道我好这便是憧憧底
  病 或说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云一往
  一来皆感应之常理也加憧憧焉则私矣此以私
  感彼以私应所谓朋从尔思非有感必通之道矣
  先生然之又问往来是心中憧憧然往来犹言往
  来于怀否曰非也下文分明说日往则月来月往
  则日来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安得为中心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7b 页 WYG0045-0705b.png
  之往来伊川说微倒了所以致人疑一往一来感
  应之常理也自然如此又问是憧憧于往来之间
  否曰亦非也这个只是对那日往则月来底说那
  个是自然之往来此憧憧者是加私意不好底往
  来憧憧只是加一个忙迫底心不能顺自然之理
  犹言助长正心与计获相似方往时又便要来方
  来时又便要往只是一个忙又曰方做去时是往
  后面来底是来如人耕种下种是往少间禾生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8a 页 WYG0045-0705c.png
  来 问憧憧往来如霸者以私心感人便要人应
  自然往来如王者我感之也无心而感其应我也
  无心而应周遍公溥无所私系是如此否曰也是
  如此又问此以私而感恐彼之应者非以私而应
  只是应之者有限量否曰也是以私而应如自家
  以私惠及人少间被我之惠者则以我为惠不被
  我之惠者则不以我为惠矣王者之感如王用三
  驱失前禽去者不以为恩获者不以为怨如此方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8b 页 WYG0045-0705d.png
  公正无私心又问天下何思何虑人固不能不思
  虑只是不可加私心欲其如此否曰也不曾教人
  不得思虑只是道理自然如此感应之理本不消
  思虑空费思量空费计较空费安排都是枉了元
  无益于事只顺其自然而已 憧憧往来自不妨
  如暑往寒来日往月来皆是常理只著个憧憧字
  便闹了 或问易传说感应之理谓凡有动皆为
  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如何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9a 页 WYG0045-0706a.png
  如日往则感得那月来月往则感得那日来寒往
  则感得那暑来暑往则感得那寒来一感一应一
  往一来其理无穷感应之理是如此曰此以感应
  之理言之非有情者云有动皆为感似以有情者
  言曰父慈则感得那子愈孝子孝则感得那父愈
  慈其理亦只一般 器之问程子说感通之理曰
  如昼而夜夜则复昼循环不穷所谓一动一静互
  为其根皆是感通之理木之问所谓天下之理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39b 页 WYG0045-0706b.png
  独必有对便是这话否曰便是天下事那件无对
  来阴与阳对动与静对一物便与一理对君可谓
  尊矣却便与民对人说棋槃中间一路无对某说
  道便与许多路为对因举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来与屈伸消长之说邵氏击壤集云上下四方谓
  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因说易咸感处伊川说得
  未备往来自还他有自然之理惟正静为主则吉
  而悔亡至于憧憧则私意为主而思虑之所及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0a 页 WYG0045-0706c.png
  朋从所不及者不朋从矣是以事未至则迎之事
  已过则将之全掉脱不下今人皆病于无公平之
  心所以事物之来少有私意杂焉则陷于所偏重
  矣(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九四居感之中正是心虚中虚感应
  之大者所以咸之一卦九四之爻最大贞之一字
  最好看伊川云贞者虚中无我之谓虚中无我四
  字固是贞只认此四字但识虚中无我又不识贞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0b 页 WYG0045-0706d.png
  字贞之一字果到虚中无我地位方见在易谓之
  贞在大学谓之正心此心一正则其所感者无有
  壅遏之患自然无往不吉而悔自亡若夫憧憧往
  来之人心既不正则往来不息乍形乍灭乍起乍
  伏本心既失己是私心则是随其朋类方始思得
  此思却有限量有思则有无思则无若到贞吉悔
  亡则穷天下之事无不感通系辞于九四一爻推
  广何思何虑一章指教学者何思何虑当如伊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1a 页 WYG0045-0707a.png
  川说然前说皆是心之正体未曾说下手处至
  于屈伸相感止以崇德也却是下手处象曰贞
  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所以贞吉
  悔亡由其思不出位未为外物所诱故正正者其
  良心良知之所在固无交感之害也局于小智憧
  憧起伏所以未光大以其无所有之光大反逐于
  物而私应蔽之盖心本光大至此则光大皆不见
  (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1b 页 WYG0045-0707b.png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伊川先生曰九居尊位当以至诚感天下而应二比
 上若系二而说上则偏私浅狭非人君之道岂能感
 天下乎脢背肉也与心相背而所不见也言能背其
 私心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
 无悔也 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为其存心(一作/志)
 未系二而说上感于私欲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九五处悦之中未免偏系之弊故不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2a 页 WYG0045-0707c.png
 感人心而曰(一无/曰字)咸其脢惟圣人然后能感人
 心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脢背肉也无思无虑故无悔然而非
  不为也不能而已与所谓寂然不动者异矣居得
  尊位比上而不能通天下之故则其志末矣非为
  上之道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辅嗣云脢者心之上口之下盖下之
  无憧憧之心上之无滕口之说可以无悔而已方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2b 页 WYG0045-0707d.png
  其论天地之感万物圣人之感人心于脢也何所
  取哉(易/说)
  白云郭氏曰子夏传曰在脊曰脢盖感于不思不
  动之地其道优矣是以无悔然不能舍脢之感而
  志夫体之大全未足以尽君人之道故曰志末也
  君人之道如之何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九五有伏艮下感六二艮为背脢郑
  康成曰背脊肉也虞翻陆震刘牧同易传曰与心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3a 页 WYG0045-0708a.png
  相背而不见者也故曰咸其脢九五得尊位背其
  私心以中正相感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
  天下之正而无悔故曰咸其脢无悔然于感之义
  犹有未尽者九五比于上六也卦以初为本上为
  末有所志则私矣虽志于末未为无所系也尽感
  之义者其惟去其所志虚中无我万物自归乎故
  圣人立象尽意又系之辞以明之也张载曰六爻
  皆以有应不尽卦义(易/传) 又曰有因前爻之动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3b 页 WYG0045-0708b.png
  为象者如咸九五咸其脢明夷之二夷于左股(丛/说)
  新安朱氏曰脢背肉在心上而相背不能感物而
  无私系九五适当其处故取其象而戒占者以能
  如是则虽不能感物而亦可以无悔也志末谓不
  能感物(本/义)
  东莱吕氏曰九五咸其脢大抵为学最要识向背
  若任私心而行私心所喜则感不喜则不感所见
  者感所不见者不感如此则所感浅狭六五虽咸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4a 页 WYG0045-0708c.png
  其脢然所感不大止无悔而已曷足为咸感之人
  君哉故象言志末也(易/说)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伊川先生曰上阴柔而说体为说之主又居感之极
 是其欲感物之极也故不能以至诚感物而发见于
 口舌之间小人女子之常态也岂能动于人乎不直
 云口而云辅颊舌亦犹今人谓口过曰唇吻曰颊舌
 也辅颊舌皆所用以言也 惟至诚为能感人乃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4b 页 WYG0045-0708d.png
 柔说腾扬于口舌言说岂能感于人乎(并易/传)
  蓝田吕氏曰脢与辅颊舌居心之上皆末也脢无
  情以无悔辅颊舌感不以诚而以言者也
  龟山杨氏曰兑三索而得女则上六兑之主也兑
  为口舌故咸其辅颊舌居感之终兑之上说之至
  也以说感人是滕口说而已非感人之道也然不
  言凶咎者以说感人未至于凶咎故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易称近取诸身独咸艮二卦言之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5a 页 WYG0045-0709a.png
  详而其成终者特异岂非咸极于说而艮终于止
  而已邪观艮其辅言有序为可知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易称近取诸身独咸艮二卦
  言之为详而其成终者特异岂非咸极于说而艮
  终于止而已邪观艮其辅言有序为可见矣雍曰
  咸之六爻莫善于脢莫不善于颊舌口舌感人小
  人之道也故中庸言声色之化民末矣是以圣人
  不为也然咸之道以身观之以男女观之以圣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5b 页 WYG0045-0709b.png
  和平天下观之以天地万物观之皆可得而见特
  举其至近而易明者则莫若人之一身也故六爻
  取象如此(易/说)
  汉上朱氏曰乾为首兑外为口内为舌艮止也兑
  说也上六兑感艮口动而上止者辅也辅上颔也
  九三乾艮感兑在首而说见于外面颊也兑口动
  而内见者舌也上三相感不离于辅颊舌三者而
  已不能以至诚感物徒发见于言语之间至于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6a 页 WYG0045-0709c.png
  弊而不已者也滕王昭素作腾腾传也上三相应
  腾口之象兑为说故曰腾口说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辅颊舌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上
  六以阴居说之终处感之极感人以言而无其实
  又兑为口舌故其象如此凶咎可知(本/义)
  东莱吕氏曰至诚方能感人上六以阴柔居卦之
  终专以口舌感人譬之巧言如簧其口虽不能辨
  其心终不感且如二帝未尝无典谟其所以感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三十五 第 46b 页 WYG0045-0709d.png
  者乃在典谟之外三王未尝无训诰其所以感人
  者乃在训诰之外孔子未尝无答问其所以感人
  者乃在荅问之外若无诚意而徒有典谟训诰荅
  问未免为滕口说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