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045-03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二十一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震下/兑上)
 伊川先生曰随序卦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夫说豫
 之道物所随也随所以次豫也为卦兑上震下兑为
 说震为动说而动动而说皆随之义女随人者也以
 少女从长男随之义也又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045-0398b.png
 中泽随而动随之象也又以卦变言之乾之上来居
 坤之下坤之初往居乾之上阳来下于阴也以阳下
 阴阴必说随为随之义凡成卦既取二体之义又有
 取爻义者复有更取卦变之义者如随之取义尤为
 详备(易/传)
随元亨利贞无咎
 伊川先生曰随之道可以致大亨也君子之道为众
 所随与己随于人及临事择所随皆随也随得其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045-0399a.png
 则可以致大亨也凡人君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
 之徙义临事而从长皆随也随之道利在于贞正随
 得其正然后能大亨而无咎失其正则有咎矣岂能
 亨乎(易/传)
  龟山杨氏曰随无故也有亨之道焉然随非其正
  虽道通而志行君子不与也故利贞乃无咎(易/说)
  白云郭氏曰随有随之王有随之者有随于内有
  随于外者随之主大矣而随之则小也随于内小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045-0399b.png
  矣而随于外则大也以随之成卦言之刚来随于
  内而柔上随于外二三得刚而随以动四五得柔
  而随以说此随之义也六爻无不随者矣然谦卦
  一谦而得四益为吉随卦一随具四德而无咎非
  无咎不足于吉也盖谦之得失在人事人事以吉
  为善随之得失在道道以无咎则不失不可一槩
  论也(易/说)
  新安朱氏曰随从也以卦变言之本自困卦九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045-0399c.png
  居初又自噬嗑九来居五而自未济来者兼此二
  变皆刚来随柔之义以二体言之为此动而彼说
  亦随之义故为随己能随物物来随己彼此相从
  其通易矣故其占为元亨然必利于正乃得无咎
  若所随不正则虽大亨而不免于有咎矣春秋传
  穆姜曰有是四德随而元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
  今案四德虽非本义然其下云云深得占法之意
  (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045-0399d.png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
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伊川先生曰卦所以为随以刚来而下柔动而说也
 谓乾之上九来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乾之上以
 阳刚来下于阴柔是以上下下以贵下贱能如是物
 之所说随也又下动而上说动而可说也所以随也
 如是则可(一有/以字)大亨而得正能大亨而得正则为无
 咎不能亨不得正则非可随之道岂能使天下随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045-0400a.png
 乎天下所随者时也故云天下随时 君子之道随
 时而动从宜适变不可为典要非造道之深知几能
 权者不能与于此也故赞之曰随时之义大矣哉凡
 赞之者欲人知其义之大玩而识之也此赞随时之
 义大与豫等诸卦不同诸卦时与义是两事(一作与/豫卦以)
 (下诸卦不同时义是两事事一作与豫/等诸卦不同时与义是两 并易传) 礼孰为大
 时为大亦须随时当随则随当治则治当其时作其
 事便是能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寻常人言随时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045-0400b.png
 且和同只是流徇耳不可谓和和则已是和于义故
 学者患在不能识时时出之亦须有溥博渊泉方能
 出之 自画卦垂衣裳至周文方备只为时也若不
 是随时即一圣人出百事皆做了后来者没事又非
 圣人智虑所不及只是时不可也只归之自然则无
 可观更无可玩颐(并入关/语录)
  蓝田吕氏曰随有从而无违也刚来下柔者随自
  否来乾之上九下居坤之初六也以刚下柔物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045-0400c.png
  以随我也物不说则我不动我所以随物也君子
  不过时而已矣以道徇身随时也以身徇道亦随
  时也惟变所适无往而非义故曰随时之义如不
  合于义天下靡然成风亦往随之以取凶咎非所
  谓随时之义也故必大亨无咎然后可随
  龟山杨氏曰一阳在下刚来而下柔也动而说合
  二体言之也刚不下柔则亢动而不说则括夫如
  是人孰随之故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所以为随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045-0400d.png
  随而大亨贞则为随之主而天下随之以为时矣
  若泰之时君子以其汇征是也夫趋变无常而各
  当其可非夫可与权者其孰能之其义岂不大矣
  哉(易/说)
  兼山郭氏曰刚自上来而成震柔自下往而成兑
  故震动而兑说不止于人道而言凡受命赋形于
  天地之间者无不为随也盖震东方之卦也万物
  随之以生兑西方之卦也万物随之以成其出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045-0401a.png
  其入也孰不随之故春生之夏长之秋成之冬藏
  之随也圣人东作西成亦随也五载一巡守亦随
  也随之大岂一端而已耶(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随不止于人道而言震东方
  之卦也万物随之以生兑西方之卦也万物随之
  以成其出入也孰不随之故春生之夏长之秋成
  之冬藏之随也圣人东作西成亦随也五载一巡
  守亦随也随之大岂一端而已耶伊川曰凡人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045-0401b.png
  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之徙义众人之随己巳
  之随人与临事而择所随皆随也雍曰随之成卦
  以初九上六来往成震兑动说而有随王辅嗣以
  震为刚而兑为柔是刚下柔如咸卦男下女之说
  不言初九上六之义若如王氏言则刚来下柔之
  卦居易之半矣何独于随言之也且天下之理不
  动则无所随不说则不能随所以致动而说者初
  九上六之力也圣人论上下卦则言男女阴阳及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045-0401c.png
  论爻则言刚柔随蛊二卦不以初上之变论之则
  刚来下柔与刚上柔下之义终不可明也然随之
  道大而天地小而人民细而虫鱼草木无不有随
  不能以言尽要其归则随时而已至如尧舜随于
  揖让汤武随于征伐伊周随于致君孔孟随于设
  教以圣人之随其不同已如此况天地万物之随
  乎盖道与时会则圣人随之易地皆然也是以圣
  人所任者道而不能违者时故曰随时之义大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045-0401d.png
  哉(易/说)
  汉上朱氏曰随自否来上九之初刚人之所随柔
  随人者也上九过刚而不反君子小人相绝非道
  也刚来下于柔柔往而随之下动而上说所以随
  也自初九言之君子之道为众所随人君屈己以
  随善者也自上六言之臣下之奉命学者之徙义
  临事之从长无非随也故曰随此以刚柔相易合
  两体而言随也上九之初大者亨也其亨以贞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045-0402a.png
  上九过刚尝有咎矣无咎者善补过也大者亨以
  贞利于正也又善补过至于无咎天下岂不动而
  说以随之乎故曰元亨利贞无咎此以初九一爻
  言随之道也易传曰随之道利在于正随得其正
  然后能大亨而无咎失其正则有咎矣岂能亨乎
  春秋传穆姜往东宫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
  之随姜曰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有四德
  者随而无咎盖穆姜时以元亨利贞为随之四德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045-0402b.png
  夫子作彖辞然后明元亨利贞者大亨正非若乾
  之四德也夫天下之随君子者随其正也君子之
  动者随其时也时无常是以正为是君子得其正
  天下是之是之斯随之矣天下之物静而在下莫
  如泽也惊蛰既至雷动于泽中泽气随之下者上
  静者动谁为之哉时也故曰大亨贞无咎而天下
  随时然随时之义非达权知变者不能尽或因或
  革或损或益人之所说不以强去人所不说不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045-0402c.png
  强留如天地之随时乃无咎矣故曰随时之义大
  矣哉天下随时王昭素曰旧本多不连时字王弼
  亦曰得时则天下随之矣随之所施唯在于时也
  胡旦曰王肃本作随之篆字之为□时为□转隶
  者增日为时胡说为长在卦气为惊蛰二月中故
  太玄准之以从(易/传)
  新安朱氏曰随刚来而下柔以卦变卦德释卦名
  义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王肃本时作之今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045-0402d.png
  从之释卦辞言能如是则天下之所从也随时之
  义大矣哉王肃本时字在之字下今当从之(本/义)
  伊川先生说说而动动而说不是不当说说而动
  凡卦皆从内说出去盖卦自内生动而说却是若
  说说而动却是自家说他后他动不成随了我动
  彼说此之谓随 又曰动而说成随巽而止成蛊
  (语/录)
  东莱吕氏曰乾之上来居坤之下坤之初往居乾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045-0403a.png
  之上 又曰人之性本同一有所随便分善恶如
  尧之朝舜禹为善人之宗共鲧为恶人之主方未
  有所随则同此人也一步随舜禹则为善人之归
  一步随共鲧则为恶人之党是为善为恶为正为
  邪皆在举步间不可汎有所随盖随人不是小事
  须元亨利贞乃无咎如比之亲辅人必须原筮元
  永贞乃无咎 大凡随虽小随大柔随刚阴随阳
  下随上必是上有以先之天下之理未有无感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045-0403b.png
  应故刚来而下柔然后柔动而说如尧舜之圣只
  是舍己从人必须我有可随之道然后能使人随
  我至于变时雍则人来随我矣随时之义大矣哉
  不曰随君子而曰随时者盖君子与造化为一随
  时所以随君子也 又曰随时之义大矣哉先辈
  谓易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只是一时字如
  孔子大不可名孟子只以圣之时尽之如中庸只
  说一时中易传曰凡赞之者欲人知其义之大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045-0403c.png
  而识之也只教人玩识时字(并易/说)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伊川先生曰雷震于泽中泽随震而动为随之象君
 子观象以随时而动随时之宜万事皆然取其最明
 且近者言之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君子昼则自强不
 息及向昏晦则入居于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随时
 适其宜也礼君子昼不居内夜不居外随时之道也
 (易/传) 凡易卦有就卦才而得其义者亦有举两体便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045-0403d.png
 得其义者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此是就卦才而
 得随之义泽中有雷随此是就象上得随之义也(周/行)
 (已/编) 随卦言君子向晦入宴息解者多作遵养时晦
 之晦或问作甚晦字曰此只是随时之大者向晦则
 宴息也更别有甚义(刘元承/手编)
 横渠先生曰人到向道后俄顷不舍岂暇安寝然君
 子向晦入燕处君子随物而止故入燕处然其仁义
 功业之心未尝忘但以其物之皆息吾兀然而坐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045-0404a.png
 以为接无以为功业须亦入息(经学/理窟)
  蓝田吕氏曰雷入于泽退藏不用如日之向晦群
  动皆息君子不得不随
  龟山杨氏曰雷在泽中其动息矣故君子以是向
  晦入宴息夫日出而作晦而息人之所同然者君
  子则知随时之义者也众人则由之而不知耳处
  随之义至于晦明动息而不违况出处之大致乎
  (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045-0404b.png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礼昼不居内夜不居外亦随
  时也雍曰夫君子一动一静至于宴息犹有随焉
  大者可知也此盖因其小者足以见随之大不然
  君子之道宴息而已乎(易/说)
  汉上朱氏曰雷降于兑息于坤坤晦也泽中有雷
  向晦也天地之动静阴阳之明晦自大观言之昼
  夜之道也君子随时之道著而易见者莫若随昼
  夜也昼则向明而动作夜则向晦而宴息自有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045-0404c.png
  地以来未有能违之者知此则知用天地阴阳矣
  君子日用而知小人日用而不知(易/传)
  新安朱氏曰雷藏泽中随时休息(本/义)
  东莱吕氏曰雷震于泽中泽随震而动随之至也
  震者时也泽随震而动犹人之随时然泽中有雷
  则时本自有初非外物也凡随者必与之为一始
  为随之至孔门弟子善随夫子莫如颜子至奔逸
  绝尘瞠若乎后犹未能一夫子步亦步趋亦趋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045-0404d.png
  竟有颜子之步又有夫子之步有颜子之趋又有
  夫子之趋亦未为随之至向晦入宴息晓便起晦
  便息饥便食渴便饮尧舜便禅让汤武便征诛八
  元便举四凶便逐姑举一事以明之则知事事皆
  如饥食渴饮昼作夜息不费思量本无一事祇为
  见得理明时到自应天下之理既如渴饮饥食昼
  作夜息理甚明白初无难知惟人自见不明往往
  求之至难不可卒晓之处故多辛苦憔悴而无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045-0405a.png
  殊不知天下本无事所以然者以其不善推之故
  也此之谓不受命(易/说)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伊川先生曰九居随时而震体且动之主有所随者
 也官主守也既有所随是其所主守有变易也故曰
 官有渝贞吉所随得正则吉也有渝而不得正乃过
 动也出门交有功人心所从多所亲爱者也常人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045-0405b.png
 情爱之则见其是恶之则见其非故妻孥之言虽失
 而多从所憎之言虽善为恶也苟以亲爱而随之则
 是私情所与岂合正理故出门而交则有功也出门
 谓非私昵交不以私故其随当而有功 既有随而
 变必所从得正则吉也所从不正则有悔吝 出门
 而交非牵于私其交必正矣正则无失而有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言凡所治务能变而任正不胶柱也处
 随之初为动之主心无私系故能动必择义善与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045-0405c.png
 同者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九凡有所随皆以柔顺刚也居随
  之始独以刚下柔官有渝也官守也所守不流于
  邪变而从正故吉也上无偏应又守之以正无所
  交而不可故出门交有功也
  龟山杨氏曰居随之初以时为大宜有渝者也知
  守而不知变则失时矣初九阳刚而震体能有渝
  者也然而渝不以正咎孰大焉故正乃吉也夫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045-0405d.png
  随时之义而蔽于昵己之私则所失多矣故出门
  交而后有功不失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刚来随于内者也在内之随主于初
  九夫以乾刚之性岂能变其所守哉能变而从动
  虽未至随之大已为动之主矣易曰变则通此随
  之成卦所以有取于初之变也能变其所守是以
  得贞而吉二三得刚而后动刚亦得二三而后动
  刚柔相须以动故出门交而有功也出门交兑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045-0406a.png
  后随道成而不失随之大也盖初虽为主于内特
  动之主未为随耳伊尹幡然而改是为出门交有
  功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乾为君巽为命四受命于君以帅
  其属官之象也初应四动其属也初随四四随事
  事有变动刚而不知变不足以随事渝变也故曰
  官有渝变有正否变而不正惟官是随非交修不
  逮也不知大亨正无咎也九四变而正以刚下柔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045-0406b.png
  其道足以使人随之初九随之者随其正也不随
  其不正也正则吉故曰从正吉也人之情随同而
  背异随亲昵而背疏远故朋友责善或牵于妾妇
  附耳之语溺于私也初在内安之又比于二二初
  相易皆失正私昵之为害也故戒之以出门交有
  功四艮为门初舍二出交于四出门也出门交之
  不失其正何往而无功故曰不失其正也易传曰
  随当而有功(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045-0406c.png
  新安朱氏曰卦以物随为义爻以随物为义初九
  以阳居下为震之主卦之所以为随者也既有所
  随则有所偏主而变其常矣惟得其正则吉又当
  出门以交不私其随则有功也故其象占如此亦
  因以戒之(本/义) 官有渝随之初主有变动然尚未
  深 问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官是主字
  之义是一卦之主首变得正便吉不正便凶先生
  曰是如此又曰这必是变了只是要出门交有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045-0406d.png
  却是变(语/录)
  东莱吕氏曰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官主
  守也大率随人必胸中先有所主宰若无主宰一
  向随人必入于邪至于变所守以随人尤非小事
  若所随不得其正则悔吝而不得其吉矣此随人
  之初尤不可忽故圣人教人以随之本言人先内
  有所主然后可以随人或变而随人惟正而后吉
  也出门交有功非特处事如此学者为学亦如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045-0407a.png
  今之为学自幼至长多随所习熟者为之皆不出
  窠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象又赞以不失也
  者常人多谓亲䁥之言必不误我随之必可无失
  殊不知亲昵蔽于爱其为我谋也必不尽公且如
  与亲昵论官职则必多劝我进少劝我退从之岂
  不失乎如与亲昵论财利则必多劝我受少劝我
  辞从之岂不失乎惟利害不相及之人往往说得
  依公合理吾能随之所以多有功而不失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045-0407b.png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伊川先生曰二应五而比初随先于近柔不能固守
 故为之戒云若系小子则失丈夫也初阳在下小子
 也五正应在(一作/居)上丈夫也二若志系于初则失九
 五之正应是失丈夫也(一无/也字)系小子而失丈夫舍正
 应而从不正其咎大矣二有中正之德非必至如是
 也在随之时当为之戒也 人之所随得正则远邪
 从非则失是无两从之理二苟系初则失五矣弗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045-0407c.png
 兼与也所以戒人从正当专一也(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徇昵己之私忘天下之公故偏系而
  不能兼与也六三阴柔小子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二初不能动今居动之中者得初
  九而后动也故舍应从初非得已也亦随之小者
  耳是以有系小子失丈夫之象方其未动之时虽
  欲应五岂可得哉然终无绝五之志以急于托初
  之动未能兼与故也与夫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045-0407d.png
  专者异矣是以所系虽小而无凶咎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四艮为少男有乾父坤母小子也初
  震为长男有巽妇夫也随利于正初九正也九四
  不正也二与四同功以情言之柔必随刚阴必随
  阳初九九四皆阳刚也其能兼与之乎四虽在上
  不正也初虽在己之下正也六二系情于四比初
  不专虽与之相比而情不亲虽有中正之德而所
  随非其人其失在于不能权轻重也故曰系小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045-0408a.png
  失丈夫弗兼与也临事择义于六二六三见之(易/传)
  新安朱氏曰初阳在下而近五阳正应而远二阴
  柔不能自守以须正应故其象如此凶吝可知不
  假言矣(本/义) 小子丈夫程说是(语/录)
  东莱吕氏曰凡人既要随君子又要随小人终必
  为小人之归故象曰弗兼与也伊川云人之所随
  得正则远邪从非则失是无两从之理二苟系初
  则失五矣弗能兼与也此数句最当朝夕看且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045-0408b.png
  宣政间蔡京为相有一给事中封驳稍多以是罢
  黜所亲或问蔡曰是亦相门出也何故罢之蔡曰
  彼既欲为好官又欲为好人此虽奸人之言然正
  合弗兼与也之意可以为世戒也(易/说)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
舍下也
 伊川先生曰丈夫九四也小子初也阳之在上者丈
 夫也居下者小子也三虽与初同体而切近于四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045-0408c.png
 系于四也大抵阴柔不能自立常亲系于所近者上
 系于四故下失于初舍初从上得随之宜也上随则
 善也如昏之随明事之从善上随也背是从非舍明
 逐暗下随也四亦无应无随之者也近得三之随必
 与之亲善故三之随四有求必得也人之随于上而
 上与之是得所求也又凡所求者可得也虽然固不
 可非理枉道以随于上苟取爱说以遂所求如此乃
 小人邪谄趋利之为也故云利居贞自处于正则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045-0408d.png
 谓有求而必(一无/必字)得者乃正事君子之随也 既随
 于上则是其志舍下而不从也舍下从上舍卑而从
 高也于随为善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舍小随大所求可得必守正不邪乃吉
 (易/说)
  龟山杨氏曰阳刚丈夫阴柔小子也不系二而系
  四系丈夫也虽有所系而所随者上与夫失丈夫
  者异矣盖亲仁尚贤随之上也合污世同流俗随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045-0409a.png
  之下也三虽未足以与权而志舍矣亦君子所与
  也故有求斯得然随而有求求在外者也君子之
  求求在我而已故虽有得不若居正之为利(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二随于内者也六三随于外者也
  随之道贵知变知变故能随时非六三之智优于
  六二也时之不同耳方其不能动之时则不得不
  随于初及其居动之极则不得不随于说此六三
  系丈夫失小子之义盖尽初九出门交有功之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045-0409b.png
  也虽小有失于内而其于随之大者盖有得也故
  曰随有求得有得则利居正以守之故利居贞然
  初自守而变而三自变而守易地观之皆一道也
  志舍下者六三于斯时志在于随而不在于动故
  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先儒旧读舍音舍张弼读舍与乾九
  二时舍也之舍同辞曰利居贞象曰志舍下也以
  舍训居弼读为长三四相比近也四三无应宜相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045-0409c.png
  亲也以阴承阳以下随上顺也三宁失其亲比而
  顺者而系情于初以初正四不正也故曰系丈夫
  失小子三柔不能自立而随初是去昏而随明背
  非而随是违不善而从善得随之宜也初亦以三
  同体而又下之故三之随初有求而得艮为手求
  也初三相易得正也三苟知随而已不知自处以
  正人将拒我其能久乎盖随人宜以柔处已当以
  正三六之随利居贞也此三所以系初欤巽为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045-0409d.png
  系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丈夫谓九四小子亦谓初也三近系
  四而失于初其象与六二正相反四阳当任而已
  随之有求必得然非正应故有不正而为邪媚之
  嫌故其占如此而又戒以居贞也(本/义)
  东莱吕氏曰此爻却与六二政相反六二随小人
  失君子六三却是随君子失小人盖六三之失小
  人乃是得处所以言随有求得如病以去为得疮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045-0410a.png
  以溃为平利居贞者今人多言谄媚君子无害不
  知谄君子与谄小人无异古之人亲附君子之心
  虽切而守道之心甚坚使其一向直前则君子亦
  未必与我盖君子易事而难说玩味利居贞之义
  则知君子不可苟随也六二既失君子随小人固
  不足论至六三既能随君子而圣人又教之以利
  居贞盖随君子而不能利居贞则君子所见于我
  无预以是知随人者不可无所主也邵尧夫所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045-0410b.png
  君子不可以强合此正得利居贞之意孔门弟子
  最得此三字如孔子欲正名子路曰子之迂也奚
  其正子路所见虽未至然亦不肯遽舍所疑而从
  圣人大抵孔门问答多尔易传上随下随之义最
  好令人能上随则一步高一步下随则一步下一
  步如修身如为学一向随上则高明如饮酒如佚
  乐一向随下则卑陋矣爻言利居正象言志舍下
  也能决志舍下则能上随矣(易/说) 又曰系丈夫失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045-0410c.png
  小子随有求得失即得也(己丑/课程)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随有获其
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以阳刚之才处臣位之极若于随
 有获则虽正亦凶有获谓得天下之心随于已为臣
 之道当使恩威一出于上众心皆随于君若人心从
 已危疑之道也故凶居此地者奈何唯孚诚积于中
 动为合于道以明哲处之则又何咎古之人有行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045-0410d.png
 者伊尹周公孔明是也皆德及于(一无/于字)民而民随之
 其得民之随所以成其君之功致其国之安其至诚
 存乎中是有孚也其所施为无不中道在道也惟其
 明哲故能如是以明也复何过咎之有是以下信而
 上不疑位极而无逼上之嫌势重而无专强(一作/权)
 过非圣人大贤则不能也其次如唐之郭子仪威震
 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诚孚而处无甚失也非明哲
 能如是乎 居近君之位而有获其义固凶能有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045-0411a.png
 而在道则无咎盖明哲之功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阳居阴利于比三则凶也处随之世
 为众所附苟利其获凶之道也能以信存道则功业
 可明无所咎矣(易/说)
  蓝田吕氏曰六二六三随彼则失此能知所择则
  无不得也六三以柔随刚得其所求故曰随有求
  得九四以刚帅柔而从己以力驱三而使随如禽
  之获故曰随有获随阴求于阳恐入于不正故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045-0411b.png
  居贞阳帅于阴以力制物终必畔之守此不变取
  凶之道贞者守而不变之义也然三亦无应我以
  正帅虽若力制久则信之故曰有孚在道以明何
  咎
  龟山杨氏曰九四震兑之交动而说也动而说而
  天下随之随有获也履近君之位任大臣之责危
  疑所集也虽有获其义凶矣非有孚在道而明足
  以与权其能无咎乎故孔子曰明功也昔周公东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045-0411c.png
  征而罪人斯得以至东人欲其留西人欲其归可
  谓随有获而天下随之矣然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夫何咎之有非有孚在道以明宁有是夫(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四居尊近之位有刚健之才天下
  之所说随亦足以致人之随者也故为随之有获
  者六三随有求得盖随人而有得者九四随有获
  盖以得人之随为获也夫尊近之臣势疑于君又
  获天下之随守此为贞则凶矣是必有至诚之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045-0411d.png
  大明于天下足以使天地人鬼万世无疑焉斯无
  咎矣文王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谓有获矣
  方且以服事殷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已是以万
  邦作孚而天下万世称其德焉非有孚在道者乎
  其义凶者非九四诚有是凶也若贞固守之其义
  有得凶之理也明功者有孚在道明随之功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三不随四四据而有之获也获难辞
  也二与三当随五为四所隔下而从初四在大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045-0412a.png
  之位处可惧之地与五争三能无凶乎三四易位
  正也虽正亦凶义不可有三故曰贞凶象曰其义
  凶也然四终不可以有三乎曰非不可有也动而
  有孚于道无意于有三而三自随之可也初九其
  行以正所谓道也道之所在故初九为随之主四
  动正与初相应有孚在道也四正而诚孚于道则
  三亦唯正之随岂唯有三而二亦随初是率天下
  以随五而成随之功也三四易位成离离为明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045-0412b.png
  明则无获三之咎无咎则无凶可知故有孚在道
  者明之功也易传曰孚诚积中动必合道故下信
  而上不疑古人有行之者伊尹周公孔明是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九四以刚居上之下与五同德故其
  占随而有获然势陵于五故虽正而凶惟有孚在
  道而明则上安而下从之可以无咎也占者当时
  之任宜审此戒(本/义)
  东莱吕氏曰天下皆随于己当危疑之地虽正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045-0412c.png
  凶惟至诚于道自然无咎所以至诚无咎者为其
  自诚而明故也伊川所以引伊尹周公孔明皆以
  其明哲而诚故可处危疑之地然又如燕之慕容
  恪亦当主少国危之时内有强臣外有强宗惟慕
  容恪能以至诚自守故能全燕之社稷而无纤毫
  之咎正得有孚在道一爻之象象曰随时之义大
  矣哉此危疑之地本自当凶然君子处此自有转
  移换易之理此所谓吉人吉其凶凶人凶其吉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045-0412d.png
  曰居大臣之位处多惧之地若有心于得民之说
  此固奸臣所为不可论至如中正之大臣为民心
  所随虽贞犹凶要必有处之之道有孚在道以明
  何咎是也有孚在道此一句最好看盖有孚诚于
  中即所为合道见善又明何咎之有何咎与无咎
  不同乃伊尹周公孔明事也有孚在道以明董仲
  舒曰为人臣而不知春秋必陷篡弑之祸为人君
  而不知春秋必被首恶之名其始莫不自以为善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045-0413a.png
  而不知其非自以为善则似有孚不知其非则不
  能在道以明又如释氏之湛然不动道家之精神
  专一亦近于有孚只为无在道以明(易/说)
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伊川先生曰九五居尊得正而中实是其中诚在于
 随善其吉可知嘉善也自人君至于庶人随道之吉
 惟在随善而已下应二之正中为随善之义 处正
 中之位由正中之道孚诚所随者正中也所谓嘉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045-0413b.png
 其吉可知所孚之嘉谓六二也随以得中为善随之
 所防者过也盖心所说随则不知其过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处随之世而刚正宅尊善为众信故吉
 或曰孚于二则吉(易/说)
  蓝田吕氏曰随之为义惟恐不中不正九五处尊
  而位正中至美之德信于物者也
  龟山杨氏曰二五皆正中也孚于正中善之至也
  吉孰加焉故曰孚于嘉吉(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045-0413c.png
  白云郭氏曰九五之于随所谓信以成之者也亦
  所谓安而行之者也故能无事于随不优不迫居
  中履正孚于嘉而已嘉美德也美德孚于天下无
  外内之限岂尧所谓钦明文思允恭克让光被四
  表之德哉岂舜所谓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之德哉
  位正中者天下之人莫知其有为之迹所可见者
  位正中而已孔子言尧无能名舜恭己南面之意
  也或谓孚于六二则与屯其膏同人号咷无以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045-0413d.png
  安足以见随时之大哉(易/说)
  汉上朱氏曰阳为美九五位正中美无以加于是
  矣故曰孚于嘉吉者诚信孚于二也二正中也五
  不有其美随六二之中道则得物之诚二乐告以
  善故能不过而止于至善观乎位正中则知孚于
  二而吉矣道之中天地万物所不能违有之则生
  无之则死故谓之至善谓之至美虽子路之勇禹
  之大智舜之明德不能加毫毛矣易传曰自人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045-0414a.png
  至于庶人随道之吉惟在随善而已下应六二之
  正中随善之义也或问阴亦有美矣何谓阳为美
  曰阴含阳以为美者也至兑而阴见阳伏至坤而
  万物虚阳美尽则阴之美亦尽故嘉之会者谓乾
  亨也坤品物咸亨者含弘光大也坤岂能专之是
  以坤三含美以从王天保归美以报上(易/传)
  新安朱氏曰阳刚中正下应中正是信于善也占
  者如是其吉宜矣(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045-0414b.png
  东莱吕氏曰九五孚于嘉吉此正当以六二六三
  参看大凡病有粗有细六二一爻随小人固不足
  道六三既知随君子又不可以非道随之必居正
  然后可然六三一爻病粗者易见九五居正中之
  位则随用皆嘉善又恐随之太过伊川云随以得
  中为善随之所防者过也盖心所悦随则不知其
  过矣此正病之细者最难看此数句学者当玩味
  置之座右盖人只言能从君子便是趋向已是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045-0414c.png
  外无事殊不知虽所从得君子犹自大有事在六
  三之随四九五之随二所随者皆得君子也然三
  所戒者以谓不能自守其正而欲苟悦君子则便
  与谄媚无异此其失犹易见至于九五所戒则谓
  虽无谄媚之心而慕用君子之心太过见得君子
  无事不善件件随之则亦非得中矣此其失则难
  知也传所谓中实者九居五之中则为中实盖随
  善而不中实则名为随善何益于己如人为学见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045-0414d.png
  前辈若不中实则见如不见中实乃为学之根本
  (易/说) 又曰随九五传居尊得正而中实是其中诚
  在于随善中不实岂能随善(己丑/课程) 又荅张敬夫
  书云易传随孚于嘉义最宜精玩盖多为其乐善
  美意所移易得侵过尔又宾主资禀皆明快则欠
  相济之义尤易得侵过也(见别/集)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
穷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045-0415a.png
 明道先生曰随之上六才与位皆阴柔随之极也故
 曰拘系之乃从维之(又从而/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唯太王
 之事民心固结而不可解者其他皆不可如是之固
 也(刘绚/师训)
 伊川先生曰上六以柔顺而居随之极极乎随者也
 拘系之谓随之极如拘持縻系之乃从维之又从而
 维系之也谓随之固结如此王用亨于西山随之极
 如是昔者太王用此大亨王业于西山太王避狄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045-0415b.png
 难去豳来岐豳人老稚扶携以随之如归市盖其人
 心之随固结如此用此故能亨盛其王业于西山西
 山岐山也周之王业盖兴于此上居随极固为太过
 然在得民(一有/心字)之随与随善之固如此乃为善也施
 于他则过矣 随之固如拘系(一无/系字)维持(一无/持字)随道
 之穷极也(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居随之极在一卦之外而不应于内
  非知随者也故拘系之乃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045-0415c.png
  二宜无不从者其伐崇也至于执讯连连所谓拘
  系之乃从也其卒也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所谓
  维之也此文王所以亨于西山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舍己从人不咈人以从己之欲随民
  之道也随民之极则民之随也亦如是而已方文
  王之三分天下有其二固有不随者也至于其化
  自北而南皆有德以维其心中心悦而诚服者此
  亨于西山之道也故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045-0415d.png
  思不服方是时民归之若自拘系之又从而维之
  见其归之固如是也必也有以拘系有以维絷岂
  文王之道哉而上六所言乃上穷之民将从文王
  之维无孑遗者也大哉随乎舍己从人随也达则
  兼善天下亦随也不当时命而独善其身亦随也
  故始之言父子夫妇朋友之随而终之以文王之
  成王道皆随时之义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舍己从人不咈人以从己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045-0416a.png
  欲随民之道也随民之极则民之随也亦如是而
  已方文王之三分天下有其二固有不随者也至
  于其化自北而南皆有德以维其心此亨于西山
  之道也故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方
  是时民归之若自拘系之又从而维之也必也有
  以拘系有以维絷岂文王之道哉而上六所言乃
  上穷之民将从文王之维无孑遗者也大哉随乎
  舍己从人随也达则兼善天下亦随也不当时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045-0416b.png
  而独善其身亦随也故始之言父子夫妇朋友之
  随而终之以文王之成王道皆随时之义也雍曰
  上六随道之成尽动而说随之义故如水之就下
  兽之走圹各从其类拘系而来莫之能禦也为之
  主者乃从而以道维之而已观二老之归文王孟
  子曰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夫其归也如父子
  相拘而来岂非拘系之谓乎至于虞芮之讼亦非
  文王有以系之也然文王发政施仁必先于鳏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045-0416c.png
  孤独视之如伤使无冻馁是为维之之道盖非文
  王有心于其间随时之义当然耳孟子言朝觐狱
  讼讴歌之归舜禹亦由是也说者谓有不从者必
  拘系之乃从此宜齐桓晋文之所不为而谓文王
  为之乎(易/说)
  汉上朱氏曰上六随之穷也穷则变变则不随然
  而随者非礼义拘系之又从而维持之不能也三
  上相应三有艮巽艮手拘之也巽绳系之也上穷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045-0416d.png
  反三复成巽乃从而系维之也拘之使不动系之
  使相属系维之使不得去三坤也坤为众众之悦
  随上六固结有如此者昔周之太王用此爻以亨
  于西山杖策而去随之者如归市非得民之随岂
  能使已穷而更随至于不可解乎兑西也艮为山
  乾五为王三上往来不穷亨也先儒以此为文王
  之爻误矣故易传正之曰周之王业盖兴于此(易/传)
  新安朱氏曰居随之极随之固结而不可解者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045-0417a.png
  诚意之极可通神明故其占为王用亨于西山亨
  亦当作祭享之享自周而言岐山在西凡筮祭山
  川者得之其诚意如是则吉也穷极也(本/义) 王用
  亨于西山言诚意通神明神亦随之如况于鬼神
  乎之意 又曰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
  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若他书则真是事实
  孝弟便是孝弟仁便是仁易中多有不可晓处如
  王用亨于西山此却是享字只看王用亨于帝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045-0417b.png
  则知此是祭祀山川底意思如公用亨于天子亦
  是享字盖朝觐燕飨之意易中如此类甚多后来
  诸公解只是以己意牵强附合终不是圣人本意
  易难看盖缘如此(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上六拘系之此正民随君学者随贤
  拘系而不可解随之极者也太王邠民随之者如
  归市正合此爻所以亨于西山也非特太王如有
  客诗言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045-0417c.png
  白驹诗言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
  朝亦合此爻(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045-0417d.pn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