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45-02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十三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乾下/巽上)
 伊川先生曰小畜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物相比附则为聚聚畜也又相亲比则志相畜小畜
 所以次比也畜止也止则聚矣为卦巽上乾下乾在
 上之物乃居巽下夫畜止刚健莫如巽顺为巽所畜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45-0255b.png
 故为畜也然巽阴也其体柔顺唯能以巽顺柔其刚
 健非能力止之也畜道之小者也又四以一阴得位
 为五阳所说得位得柔巽之道也能畜群阳之志是
 以为畜也小畜谓以小畜大所畜聚者小所畜之事
 小以阴故也彖专以六四畜诸阳为成卦之义不言
 二体盖举其重者(易/传)○或以小畜为臣畜君以大畜
 为君畜臣先生云不必如此说大畜只是所畜者大
 小畜只是所畜者小不必指定一件事便是君畜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45-0256a.png
 臣畜君皆是这个道理随大小用(杨遵/道录)○又曰小畜
 是所畜小及所畜虽大而少皆小畜也不必专言君
 畜臣臣畜君(唐棣/录)
  东莱吕氏曰或问小畜一卦如何看曰以卦观之
  柔以巽顺之道畜刚以爻观之阳不受畜在人分
  言之卑之畜尊下之畜上固当以巽顺之道然有
  刚明之才者亦岂可受畜于人耶(易/说)○又曰小畜
  传止则聚矣心散则道不积(己丑/课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45-0256b.png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伊川先生曰云阴阳之气二气交而和则相畜固而
 成雨阳倡而阴和顺也故和若阴先阳倡不顺也故
 不和不和则不能成雨云之畜聚虽密而不(一有/能字)
 雨者自西郊故也东北阳方西南阴方自阴倡故不
 和而不能成雨以人观之云气之兴皆自四远故云
 郊据四而言故云自我畜阳者四畜之主也(易/传)○畅
 中伯问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曰西郊阴所凡雨须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45-0256c.png
 倡乃成阴倡则不成矣今云过西则雨过东则否是
 其义也所谓尚往者阴自西而往不待阳矣(唐棣/所编)
 自东自北而风则雨自南自西则不雨何者自东自
 北皆属阳(坎卦/本阳)阳倡而阴和故雨自西自南阴也阴
 倡则阳不和螮蝀之诗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是阳
 来倡也故雨螮蝀在东则是阴先倡也莫之敢指者
 非谓手指莫敢指陈也犹言不可道也易言密云不
 雨自我西郊言自西则是阴先倡也故云虽密而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45-0256d.png
 雨(语/录)
 横渠先生曰自我西郊刚阳之气进而不已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刚德天德也天德畜之则止不能畜
  则失圣人之所以为圣以能畜天德而已然畜有
  二道有止而畜之者畜之大也故为大畜有入而
  畜之者畜之小也故为小畜舍是皆不能畜矣能
  大畜天德则理非不亨小畜疑于未亨故言亨也
  密云不雨言畜之而未及用也自我西郊明其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45-0257a.png
  我畜之也自我畜之而未及用君子成己之道未
  至于成物所以为小畜(易/说)
  汉上朱氏曰小畜以阴畜阳惟九三一爻受畜所
  畜者寡矣履以柔履刚六三不有其位履之而不
  处也(丛/说)
  新安朱氏曰巽亦三画卦之名一阴伏于二阳之
  下故其德为巽为入其象为风为木小阴也畜止
  之之义也上巽下乾以阴畜阳又卦唯六四一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45-0257b.png
  上下五阳皆为所畜故为小畜又以阴畜阳能系
  而不能固亦为所畜者小之象内健外巽二五皆
  阳各居一卦之中而用事有刚而能中其志得行
  之象故其占当得亨通然畜未极而施未行故有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象盖密云阴物西郊阴方
  我者文王自我也文王演易于羑里视岐周为西
  方正小畜之时也筮者得之则占亦如其象云(本/义)
  ○小畜言以巽之柔顺而畜三阳畜他不住大畜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45-0257c.png
  则以艮畜乾畜得有力所以唤作大畜小畜亨是
  说阳缘阴畜它不住故阳得自亨横渠言易为君
  子谋不为小人谋凡言亨皆是说阳到得说阴处
  便分晓说道小人吉亨字便是下面刚中而志行
  乃亨○问尝见人说此卦作巽体顺是小人以柔
  顺小术畜君子故曰小畜不知如何先生曰易不
  可专就人上说且就阴阳上看分明巽畜乾阴畜
  阳故谓之小若配之人事则为小人畜君子也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45-0257d.png
  为臣畜君也得为因小小事畜止也得不可泥定
  一事说(并语/录)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
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伊川先生曰言成卦之义也以阴居四又处上位柔
 得位也上下五阳皆应之为所畜也以一阴而畜五
 阳能系而不能固是以为小畜也彖解成卦之义而
 加曰字者皆重卦名文势当然单名卦唯革有曰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45-0258a.png
 亦文势然也○健而巽以卦才言也内健而外巽健
 而能巽也二五居中刚中也阳性上进下复乾体志
 在于行也刚居中为刚而得中又为中刚言畜阳则
 以柔巽言能亨则由刚中以成卦之义言则为阴畜
 阳以卦才言则阳为刚中才如是故畜虽小而能亨
 也○畜道不能成大如密云而不成雨阴阳交而和
 则相固而成雨二气不和阳尚往而上故不成雨盖
 自我阴方之气先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其功施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45-0258b.png
 行也小畜之不能成大犹西郊之云不能成雨也(并/易)
 (传/)○密云不雨尚往则气散先阴变风气随风散(语/录)
  蓝田吕氏曰小畜大畜据其所自得也所得有小
  大故谓之大畜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畜之小
  者也刚上而尚贤畜之大者也以巽畜健所畜小
  也以止畜健所畜大也云自东而徂西则雨自西
  徂东则不雨阴生于西阳生于东阳往交阴阴能
  固之乃雨阴往交阳而阳不应则何从而雨故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45-0258c.png
  我西郊者言云自西而徂东也
  龟山杨氏曰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四以
  阴居阴柔得位也为一卦之主而上下应之以阴
  畜阳也阳大而阴小小者畜也此以六四一爻言
  之也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合一卦之才言之
  也盖小者畜则无亨之道所畜亦小矣合一卦之
  才则三阳健而进一阴体巽而上行九五刚得中
  与之合志则志行矣是以亨也云者气之上升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45-0258d.png
  一阴畜之未能上达故密云不雨尚往也往则交
  通咸和而为雨矣西郊阴所也东多风西多雨阴
  阳之义故诗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自我西郊则
  亦朝隮于西之意有雨之兆焉特施未行而已言
  未则非终不行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初之应四而曰上下应者阳道过盛
  喜于从阴虽非其位而其志皆应之也刚中二之
  天德也志行四之巽志也刚德居中而巽志行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45-0259a.png
  以亨也尚往者其道方行行犹未已也施未行者
  泽未下也密云尚往则泽有必下之理君子成已
  有必能成物之道尽其道则为大畜施未行故为
  小畜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柔自姤进而上行至四得位上下五
  刚说而应之说则见畜矣一柔畜五刚则小畜大
  臣畜君也五爻非所应亦曰应之阴者阳之所求
  也故曰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此以六四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45-0259b.png
  小畜之义也下乾健也上巽顺也九二九五刚中
  也健而济之以巽则易入刚不过乎中则志行于
  上下两者得则柔道亨而阳为阴所畜矣故曰健
  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此以两体二五言小畜之
  才也兑盛阴也密云者兑泽之气上行也雨者阳
  为阴所得相持而下者也六四志在畜君以往为
  尚畜君者好君也不得于君其能畜乎故曰密云
  不雨尚往也此再以六四言小畜也乾天也在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45-0259c.png
  外之交而见天际郊之象兑西也我者内为主柔
  自下升天地之理阳倡则阴和西郊阴也密云不
  雨阴先倡也以臣畜君虽尚往也然不待倡而先
  之则其施未行施者膏泽下流也柔得位待倡而
  往则君施行矣故曰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圣人言
  此示臣强之戒且曰阴畜阳小畜大终不可以成
  大事乾天下之至健至难畜者非刚健笃实辉光
  日新其德岂能畜之在卦气为四月故太玄准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45-0259d.png
  以敛(易/说)
  新安朱氏曰小畜柔得位至曰小畜以卦体释卦
  名义柔得位指六居四上下应谓五阳健而巽至
  乃亨以卦德卦体而言阳犹可亨也密云不雨尚
  往也言畜之未极其气犹上进也(本/义)○尚往是阴
  包他不住阳气散了做雨不成所以云尚往也○
  问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先生云此是以巽畜乾巽
  顺乾健畜他不得故不能雨凡雨者皆是阴气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45-0260a.png
  凝结得密方湿润下降为雨且如饭甑盖得密了
  气郁不通四畔方有湿汗今乾上进一阴止他不
  得所以彖中云尚往也是指乾欲上进之象到上
  九则以卦之始终言畜极则散遂为既雨既处阴
  德盛满如此所以有君子征凶之戒(并语/录)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伊川先生曰乾之刚健而为巽所畜夫刚健之性唯
 柔顺为能畜止之虽可以畜止之然非能固制其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45-0260b.png
 健也但柔顺以扰系之耳故为小畜也君子观小畜
 之义以懿美其文德畜聚为蕴畜之义君子所蕴畜
 者大则道德经纶之业小则文章才艺君子观小畜
 之象以懿美其文德文德方之道义为小也(易/传)
  广平游氏曰风行天上柔巽之上行也君子观象
  于此则美其文德也天以刚健故其事武地以柔
  顺故其事文风之柔无所不入地类也故有文德
  之象舜之格有苗文德之懿也诗称仲山甫柔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45-0260c.png
  维则令仪令色则所以畜宣王者文德而已矣故
  有明哲保身之说异乎伊尹之于成汤太甲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小畜之时以柔畜刚故君子以懿文
  德孔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则畜刚莫尚
  乎文德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巽之畜乾阴之畜阳非可大也君子
  体之懿文德而已与夫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者异矣六四之畜正也犹巽从而后能之使非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45-0260d.png
  而行是妾妇之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文德美德也坤言文在中而文言曰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然则
  畜之道必先畜美德以成己而后可见于事业也
  大畜之以畜其德则天德之大皆止而畜之矣乾
  之不言所利犹大畜以畜其德坤利牝马之贞犹
  懿文德也风行天上是为巽入之道是我入而畜
  之也天在山中则为来畜于我大小之辨如此(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45-0261a.png
  汉上朱氏曰天刚德文柔德风行天上刚为柔所
  畜小者畜也君子以是懿文德传言太虚无碍大
  气举之(易/传)
  新安朱氏曰风有气而无质能畜而不能久故为
  小畜之象懿文德言未能厚积而远施也(本/义)○风
  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言畜它不住且只逐
  些子发泄出来只以大畜比之便见得大畜说多
  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小畜只是做得这些个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45-0261b.png
  德如威仪文辞之类○问风行天上小畜象义如
  何曰天在山中大畜盖山是坚刚之物故能力畜其
  三阳风是柔软之物止能小畜之而已耳(并语/录)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伊川先生曰初九阳爻而乾体阳在上之物又刚健
 之才足以上进而复与在上同志其进复于上乃其
 道也故云复自道复既自道何过咎之有无咎而又
 有吉也诸爻言无咎者如是则无咎矣故云无咎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45-0261c.png
 善补过也虽使爻义本善亦不害于道不如是则有咎
 之义初九乃由其道而行无有过咎故云何其咎无
 咎之甚明也○阳刚之才由其道而复其义吉也初
 与四为正应在畜时乃相畜者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理而升进之于应也
  蓝田吕氏曰乾体本上乃今居下求复者也乾虽
  求复当畜之时巽阴固之而求获乎复然乾体当
  复自道也巽虽固乾其体则巽六四以阴居阴独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45-0261d.png
  为正应以斯而复虽若犯上其义则吉无所疑也
  龟山杨氏曰六四阴得位为一卦之主而初与之
  为应受畜于四者也过未形而畜之其复自道矣
  夫何咎之有故其义吉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天德之大而人畜之虽曰小畜亦已
  艰矣唯早辩者易为力而不能早见者难为功故
  小畜虽同而有初九九三之异也易为力则复自
  道复自道则鲜失焉是以其义吉而无咎也然小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045-0262a.png
  畜之道何与于复而初九九二曰复何哉盖大畜
  畜而无失无失故无复小畜未能无失是以不免
  有复也学者不能大畜则有小畜不能小畜则有
  复虽初无异道盖力行有浅深耳(易/说)
  汉上朱氏曰圣人欲明阳不受畜于阴之义故以
  履小畜二卦反复明之小畜履之反初本在上二
  本在五三本在四故初二皆以复言之三受畜而
  不得复者也初者九之位九之位正也正者君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045-0262b.png
  之道初九不受畜而复四犹未为得所宜有咎然
  由正道而复四亦以柔道下之何其咎哉于义吉
  也(易/说)
  五峰胡氏曰郭子仪虽为鱼朝恩所忌然朝闻命
  夕引道信命而行复自道者也是以奸邪莫之能
  害而终吉也若李光弼因谗邪之间遂拥众不朝
  则不能复于道矣(易/说)
  新安朱氏曰下卦乾体本皆在上之物志欲上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45-0262c.png
  而为阴所畜然初九体乾居下得正前远于阴虽
  与四为正应而能自守以正不为所畜故有进复
  自道之象占者如是则无咎而吉也(本/义)○问初九
  复自道何其咎吉此爻与四相应正为四所畜者
  乃云复自道何邪曰易有不必泥爻义者如此爻
  只平看自好复自道便吉复不自道便凶自无可
  疑者矣○复自道之复与复卦之复不同复卦言
  已前不见了这阳如今来复复自道是复它本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45-0262d.png
  从那道路上去如无往不复之复(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小畜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九二牵
  复吉九阳也阳非久为阴所畜者也故其志皆欲
  进复于上焉然则安于豢养而不复进者非可耻
  邪(纪/闻)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伊川先生曰二以阳居下体之中五以阳居上体之
 中皆以阳刚居中为阴所畜俱欲上复五虽在四上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045-0263a.png
 而为其所畜则同是同志者也夫同患相忧二五同
 志故相牵连而复二阳并进则阴不能胜得遂其复
 矣故吉也曰遂其复则离畜矣乎曰凡爻之辞皆谓
 如是则可以如是若已然则时已变矣尚何(一有/教字)
 乎五为巽体巽畜于乾而反与二相牵何也曰举二
 体而言则巽畜乎乾全卦而言则一阴畜五阳也在
 易随时取义皆如此也○二居中得正者也刚柔进
 退不失乎中道也阳之复其势必强二以处中故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045-0263b.png
 强于进亦不至于过刚过刚乃自失也爻止言牵复
 而吉之义象复发明其在中之美(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初反自道三为说辐二以汇征在中故
 未为失(易/说)
  蓝田吕氏曰巽虽固乾而九五阳得尊位与二同
  物二不敢进牵五求复居中无邪又不失乾当复
  之义
  龟山杨氏曰二之与五以刚畜刚非如初九之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45-0263c.png
  六四也故牵而后复所以吉者以其在中也居小
  畜之时以刚畜刚非其道宜于自失矣而二五皆
  刚而中故不自失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不能辨之于早至二尤艰矣故牵而
  后复也牵者强勉之义虽无自复之易然强勉能
  复犹为吉也非二有刚中之德亦将自失矣(易/说)
  汉上朱氏曰小畜以一阴畜五阳五本二之位五
  动则二应同志者也二乾体刚健五巽体柔巽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45-0263d.png
  进而欲复其所五以同志牵挽而复之巽为绳为
  股艮为手牵复也二牵挽而后复者畜之已深不
  若初九自道而复为易然在小畜之时五能下之
  引类自助为得中道二复而在中亦不自失其正
  而吉两得之也易传曰同患相忧二五志同故相
  牵连而复二阳并进则阴不能胜得遂其复矣(易/传)
  新安朱氏曰三阳志同而九二渐近于阴以其刚
  中故能与初九牵连而复亦吉道也占者如是则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45-0264a.png
  吉矣亦者承上爻义(本/义)
  东莱吕氏曰易传云二五皆阳刚为阴所畜俱欲
  上复阳之复其势必强二以处中故虽强于进亦
  不至于过刚元祐诸贤似当深体此义(己丑/课程)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伊川先生曰三以阳爻居不得中而密比于四阴阳
 之情相求也又昵比而不中为阴畜制者也故不能
 前进犹车舆说去轮辐言不能行也夫妻反目阴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45-0264b.png
 于阳者也今反制阳如夫妻之反目也反目谓怒目
 相视不顺其夫而反制之也妇人为夫宠惑既而遂
 反制其夫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故说辐
 反目三自为也○夫妻反目盖由不能正其室家也
 三自处不以道故四得制之不使进犹夫不能正其
 室家故致反目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近而相比故说辐而不能进反为柔制
 故曰反目非其偶也故不能正其室(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45-0264c.png
  蓝田吕氏曰九三一爻虽比六四当畜之时阴为
  主故三阳不得进上虽巽体以阳居上阴之盛者
  与三合志畜之愈固说辐而行反目不媒者也
  龟山杨氏曰重刚而不中则身不行道矣身不行
  道不行于妻子故舆说辐夫妻反目舆说辐不能
  有行也切比于四为阴所畜不行于妻子也至于
  夫妻反目则正家之道可知矣故曰不能正室也
  (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45-0264d.png
  白云郭氏曰大畜有止畜之义说辐则止而不行
  也小畜入而畜之有复之象焉复贵早辩过中则
  危矣此牵复之后所以言说辐也说辐则害于行
  道故又有夫妻反目之象夫妻反目道不行于一
  家何以正天下是如辐坏而车不能行也孔子曰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与此同求
  其所以然盖本于不能正室不能止室者其身不
  正故也是以君子必笃于成已而后可以成物为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045-0265a.png
  故也大畜舆说輹止于二也良马逐行道于三也
  小畜牵复于二未为成德故说辐于三不能行也
  輹可说者也辐不可说者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子夏传虞翻本辐作輹当作輹上九
  九三本相应若动而成震坤其舆也阳画舆下横
  木也为輹九三见畜不可动兑为毁折舆说輹矣
  其能进乎震为夫离为妻为目巽为多白眼九三
  刚而不中见畜而怒故反目相视妻制其夫男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045-0265b.png
  失位不能正室也三四巽离有家人象故以室言
  之妻齐也敌夫之辞震离同象故曰夫妻初二畜
  于巽而复独九三畜于六四而不复者九三失道
  比于四而悦之也阳无失道阴岂能畜之圣人详
  言此者为阳畜于阴之戒易传曰未有夫不失道
  而妻能制之也春秋传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
  归妹之暌史苏占之曰车脱其輹归妹外卦震也
  上六变离震毁车脱其輹与此爻及大畜九二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45-0265c.png
  象(易/传)
  新安朱氏曰九三亦欲上进然刚而不中迫近于
  阴而又非正应但以阴阳相说而为所系畜不能
  自进故有舆说辐之象然以志刚故又不能平而
  与之争故又为夫妻反目之象戒占者如是则不
  得进而有所争也程子曰说辐反目三自为也(本/义)
  ○小畜但能畜得九三一爻而已九三是迫近它
  底那两爻自牵连上来(语/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45-0265d.png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伊川先生曰四于畜时处近君之位畜君者也若内
 有孚诚则五志信之从其畜也卦独一阴畜众阳者
 也诸阳之志系于四四苟欲以力畜之则一柔敌众
 刚必见伤害唯尽其孚诚以应之则可以感之矣故
 其伤害远其危惧免也如此则可以无咎不然则不
 免乎害矣此以柔畜刚之道也以人君之威严而微
 细之臣有能畜止其欲者盖有孚信以感之也○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45-0266a.png
 既有孚则五信任之与之合志所以得惕出而无咎
 也惕出则血去可知举其轻者也五既合志众阳皆
 从之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阴居阴其体不躁故曰有孚能上比
 于五与之合志虽为群下所侵被伤而去怀惧而出
 于义无咎(易/说)
  龟山杨氏曰柔得位得柔巽之道也为一卦之主
  而下当三阳之进势不足畜之则伤而去惕而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45-0266b.png
  矣然得柔巽之道有孚也上承九五与之合志则
  下不能害也虽惕而出终无咎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以人畜天以柔畜刚非天下之至诚
  其孰能与于此此六四有孚之道也六四以有孚
  之道主于中又且惕然知惧此其所以免害而血
  去且无咎矣盖一柔五刚有害而伤之之理故也
  上合志者合九五有孚之志故志行也唯其上合
  志是以能畜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45-0266c.png
  汉上朱氏曰五君位体巽四近而相得以正相比
  臣畜君者也四不系应于初诚信孚于上有孚也
  三阳务进而上四以一阴乘之若畜之以力阴阳
  相伤可不惕惧乎唯诚信孚于上而与上之志合
  则物莫之伤而惕惧远矣伏坎为血为加忧巽为
  多白眼惕也血去惕出者四五相易合志之象象
  辞不言血去盖惕出则血去可知九五之刚六四
  在下止畜其欲非诚信感之上下志合是婴龙鳞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45-0266d.png
  也岂能畜哉惟其有孚志合守正而见信故以此
  处上下之际而无咎自古人臣得位上畜乎君下畜
  乎众君子不如六四之有孚未有不伤霍光之于
  魏相萧望之卒见伤也(易/传)
  五峰胡氏曰汉明帝察察刚急治楚王英狱无辜
  连逮不可胜数群臣希旨无敢以情恕者独侍御
  史寒朗心伤其冤出万死为无辜一言其言发于
  忠诚恻怛有孚者也其情既伸其辞既达其义既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045-0267a.png
  明故帝卒从其言死罪免而恐惧亡矣正君心救
  无辜何咎之有(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以一阴畜众阳本有伤害忧惧以其
  柔顺得正虚中巽体二阳助之是有孚而血去惕
  出之象也无咎宜矣故戒占者亦有其德则无咎
  也(本/义)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伊川先生曰小畜众阳为阴所畜之时也五以中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045-0267b.png
 居尊位而有孚信则其类皆应之矣故曰挛如谓牵
 连相从也五必援挽与之相济是富以其邻也五以
 居尊位之势如富者推其财力与邻比共之也君子
 为小人所困正人为群邪所厄则在下者必攀挽于
 上期与同进在上者必援引于下与之勠力非独推
 己力以及人也固资在下之助以成其力耳○有孚
 (一有/而字)挛如盖其邻类皆牵挛而(一无/而字)从之与众同欲
 不独有其富也君子之处艰厄惟其至诚故得众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45-0267c.png
 之助而能济其众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六四为众阳之主已能接之以信挛如
 不疑则亦为众所归故曰富以其邻(易/说)
  蓝田吕氏曰九五为二所牵二中无邪乾体当复
  不能深距者也然阳居尊位全盛之势可以及邻
  邻志不同均富及之冀为吾用邻为四与上也
  龟山杨氏曰刚巽乎中正有孚也居得尊位刚巽
  以畜而上下从之挛如者也挛如言从之固也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45-0267d.png
  而与之共天位食天禄能富以其邻者也六四柔
  得位而不尊为小畜之主三阳下进不足以畜之
  故伤而去惧而出虽与上合志能无咎而已唯九
  五以刚巽乎中正而众阳从之故能富以其邻而
  不独富也夫小畜以柔畜为主而九五以刚者以
  其居巽体故也居巽之极故虽刚而不过(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五合六四诚信之志挛众刚而畜
  之是富以其邻者也富以其邻则以畜众为富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045-0268a.png
  以独智为富矣此明畜之君道如大舜善与人同
  取诸人以为善是也易言富以其邻者乾之象也
  不富以其邻者坤也乾大也坤吝啬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近四相得无应以分其志有孚也
  易言交如者异体交也言挛如者同体合也四五
  同巽体君臣合志挛如也小畜一阴畜五阳常恐力
  不足而见伤五于畜时虽得尊位而不能畜以其
  富也委之于邻并力而畜之有孚挛如则众阳皆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045-0268b.png
  为我所用矣阳实为富阴虚为贫四虚五实而五
  与之共位食禄四得尽其心能以富用其邻也以
  如师能左右之曰以相比为邻巽离亦邻也富以
  其邻不独富谓富善人也(易/传)
  五峰胡氏曰舜既受尧之命有天下而尧朝旧臣
  如共工欢兜伯鲧佐尧治天下其执权利之日久
  矣舜江海陶渔之人也虽以尧命听居其上其志
  未尝不欲专命使舜不得有为于天下也然舜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045-0268c.png
  天德居天位其有孚可知固将分天职与天下圣
  贤共治之分天禄与天下圣贤共食之列天位与
  天下圣贤共守之岂奸邪之臣所能遏哉是以九
  官命而不仁者远矣挛如富以其邻此之谓也(易/外)
  (传/)
  新安朱氏曰巽体三爻同力畜乾邻之象也而九
  五居中处尊势能有为以兼乎上下固为有孚挛
  固用富厚之力而以其邻之象以犹春秋以某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045-0268d.png
  之以言能左右之也占者有孚则能如是也(本/义)
  富以其邻以上合志是说上面巽体同力畜乾邻
  如东家取个西家取个取上下两画也此言五居
  尊位便动得那上下底挛如如手把挛住之象○
  孚有在阳爻有在阴爻伊川谓中虚信之本中实
  信之质○问小畜卦以一阴而畜五阳而九五乃
  云富以其邻是与六四之阴并刀而畜下三阳不
  知九五何故反助阴邪先生曰九五上九皆为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045-0269a.png
  所畜又是同巽之体故反助之也(并语/录)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伊川先生曰九以巽顺之极居卦之上处畜之终从
 畜而止者也为四所止也既雨和也既处止也阴之
 畜阳不和则不能止既和而止畜之道成矣(一作畜/道之成)
 (也/)大畜畜之大故极而散小畜畜之小故极而成尚
 德载四用柔巽之德积满而至于成也阴柔之畜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045-0269b.png
 非一朝一夕能成由积累而至可不戒乎载积满也
 诗云厥声载路妇贞厉妇谓阴以阴而畜阳以柔而
 制刚妇若贞固守此危厉之道也安有妇制其夫臣
 制其君而能安者乎○月望则与日敌矣几望言其
 盛将敌也阴已能畜阳而云几望何也此以柔巽畜
 其志也非力能制也然不已则将盛于阳而凶矣于
 几望而为之戒曰妇将敌矣君子动则凶也君子谓
 阳征动也几望将盈之时若已望则阳已消矣尚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045-0269c.png
 戒乎○既雨既处言畜道积满而成也阴将(一作/既)
 (一有/则字)极君子动则有凶也阴敌阳则必消阳小人抗
 君子则必害君子安得不疑虑乎若前知疑虑而警
 惧求所以制之则不至于凶矣(并易/传)
  广平游氏曰以臣畜君至于和且至则畜道成矣
  犹当尚德以载之不可以贤临之也尚德者无所
  不用德也故象以为德积载何则君臣夫妇人合
  也人合者易以睽故虽贞而厉若恃此以行而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045-0269d.png
  止则阴疑于阳月盈而逼矣故虽君子之道犹为
  凶也所谓有疑者阴疑于阳之谓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三阳下进一阴畜之不能固故密云
  不雨尚往也至上九则往极矣故既处夫阴阳和
  则雨而妇以顺为正虽畜而至于雨以是为正则
  厉矣夫月溯日以为明者也望则与日敌矣故几
  望则不可过君子至是而犹征焉则凶之道也盖
  小畜以阴畜阳为主其极必有疑阳之战故戒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045-0270a.png
  如此(易/说)
  白云郭氏曰小畜密云不雨之象至上九畜道成
  而后既雨也既雨则小畜之道尽矣是安于畜者
  也故曰既处君子于成终之际未尝不思戒焉戒
  而尚德则无颠覆之忧妇人以顺为贞不知尚天
  德之大以持守之是以危也几望将盈也将盈之
  时居位之极知进不知退是以征凶有所疑者盈
  满皆有疑之时故君子戒之孔子言知及之仁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045-0270b.png
  守之所谓尚德者如此夫畜德既成尚戒其失况
  畜之未成者乎(易/说)
  汉上朱氏曰大畜畜之以止畜极则散小畜畜之
  以巽极则畜道成矣上九动而畜三九三止而见
  畜坎见兑泽流既雨也既雨则阳与阴和矣九三
  不往而还其所既处也既处则不进矣阳刚健既
  雨既处岂一日畜之哉柔巽易入阳说而受制则
  刚者退避柔者尚之积之甚微至于载之而有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045-0270c.png
  知也坎为轮乾阳德也而在下巽阴德也而在上
  阳反载之矣巽为妇当以柔巽从夫为德阴而畜
  阳柔而畜刚非德之正以是为正守而不变危厉
  之道譬之月也望则阴道盛满即复亏而成巽巽
  畜乾岂妇德哉坎为月离为日在兑西月望之时
  也六四未中几望也君子上九也阴盛阳消君子
  有害动而去之则正征以正行也然不可动动则
  凶故不得已而处有所疑也巽为不果疑也可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045-0270d.png
  者其唯小畜之初乎(易/传)
  五峰胡氏曰东汉阉宦之盛自孝和永元中郑众
  始得与闻政事且宦者出入禁闼以奉承为事者
  也昵比则易以亲顺事则易以信其后遂得天宠
  日侵朝权至永兴之时中官近习手握王爵口含
  天宪政令一由之出矣然贤者犹或用势已张而
  未成也及元熹之末遂党锢贤智举不得进其势
  于是乎成矣所以及此者以其昵比顺事足以惑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045-0271a.png
  媚人君而桓灵之君心与之同性与之合既雨既
  处也彼赵忠张让之徒岂知其非日以益甚终受
  诛戮固其宜矣妇贞厉也虽然阉竖也而执国柄
  政自己出侵逼人主月几望矣陈蕃窦武以区区
  之力不复顾虑诵言诛之欲以一日而夺百有馀
  年凭藉之权不亦难乎孔子曰有所疑者戒当时
  君子必知疑虑徐思所以制之则不至于凶矣(易/外)
  (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045-0271b.png
  新安朱氏曰畜极而成阴阳和矣故为既雨既处
  之象盖尊尚阴德至于积满而然也阴加于阳故
  虽正亦厉然阴既盛而抗阳则君子亦不可以有
  行矣其占如此为戒深矣(本/义)○上九爻辞殊不可
  断若人占得此爻则吉凶未可知然易占法有活
  法圣人因事教人如有是德而得是爻则为吉无
  是德而得是爻则不应须如此看乃活如舆说辐
  夫妻反目一爻可谓不好然能以刚自守则虽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045-0271c.png
  此爻而凶不应矣○上九虽是阴畜阳至极处和
  而为雨毕竟阴制阳是不顺所以虽正而厉○既
  雨既处言便做畜得住了做得雨后这气毕竟便
  透出散了德积是说阴德妇人虽正亦危月才满
  便亏君子到此亦行不得这是那阴阳皆不利底
  象(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既雨既处尚德载而继之曰妇贞厉
  周公之忧惧有以也(己丑/课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045-0271d.pn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