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45-02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十一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坎下/坤上)
 伊川先生曰师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之
 兴由有争也所以次讼也为卦坤上坎下以二体言
 之地中有水为众聚之象以二卦之义言之内险外
 顺险道而以顺行师之义也以爻言之一阳而为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45-0215b.png
 阴之主统众之象也比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上
 君之象也师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下将帅之象
 也(易/传)
  东莱吕氏曰比与师当作一体看且以大体看既
  有众则必有比君道善群苟无善群之德则强凌
  弱众暴寡人将不能自安以小言之比卦当与师
  相表里始见三代兵农井田之所起师除九二一
  阳而五阴即五人为伍之象也比除九五一阳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45-0216a.png
  五阴即五家为邻之象也此是兵农为一当天下
  有事出则权专在将更无牵制之患天下无事入
  则权便归君更无尾大不掉之患(易/说)
师贞丈人吉无咎
 伊川先生曰师之道以正为本兴师动众以毒天下
 而不以正民弗从也强驱之耳故师以贞为主其动
 虽正也帅之者必丈人则吉而无咎也盖有吉而有
 咎者有无咎而不吉者吉且无咎乃尽善也丈人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45-0216b.png
 尊严之称帅师总众非众所尊信畏服则安能得人
 心之从故司马穰苴擢自微贱授之以众乃以众心
 未服请庄贾为将也所谓丈人不必素居崇贵但其
 才谋德业众所畏服(一作/严畏)则是也如穰苴既诛庄贾
 则众心畏服乃丈人矣又如淮阴侯起于微贱遂为
 大将盖其谋为有以使人尊畏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丈人刚过太公近之刚正刚中则是大
 人圣人得中道也太公则必待诛纣时维鹰扬所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45-0216c.png
 为刚过不得称大人(易/说)
  广平游氏曰师贞丈人吉故时称方叔元老克壮
  其犹也老者成德之称乞其言足以愈人之疾故
  曰艾宪其行足以助人之善故曰叟其更事多其
  作谋审其成德也尊其致道也远盖朝廷典刑所
  赖而非特可以行师也丈人者老者之尊称而法
  度所资也师之道以律为主故以丈人言之(易/说)
  白云郭氏曰师为众九二之师之象也贞正也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45-0216d.png
  之道正于一者也故师以贞为先丈人尊严老者
  之称故能虑善以动无轻敌贪利危国丧师之患
  所以唯丈人为吉也与武王维师尚父宣王方叔
  元老同义兵凶器战危事争逆德无全吉也故以
  丈人无失律丧师为吉以善补过为无咎(易/说)
  新安朱氏曰师兵众也下坎上坤坎险坤顺坎水
  坤地古者寓兵于农伏至险于大顺藏不测于至
  静之中又卦惟九二一阳居下卦之中为将之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45-0217a.png
  上下五阴顺而从之为众之象九二以刚居下而
  用事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为人君命将出师之
  象故其卦之名曰师丈人长老之称用师之道利
  于得正而任老成之人乃得吉而无咎戒占者亦
  必如是也(本/义)
  东莱吕氏曰师贞丈人吉无咎丈人者老成持重
  谙练之人如赵充国之比是也(纪/闻)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45-0217b.png
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伊川先生曰能使众人皆正可以王天下矣得众心
 服从而归正王道止于是也○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言二也以刚处中刚而得中道也六五之君为正应
 信任之专也虽行险道而以顺动所谓义兵王者之
 师也上顺下险行险而顺也○师旅之兴不无伤财
 害人毒害天下然而民心从之者以其义动也古者
 东征西怨民心从也如是故吉而无咎吉谓必克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45-0217c.png
 咎谓合义又何咎矣其义故(一作/固)无咎也(并易/传)
  蓝田吕氏曰师帅众有所治也丈人老成之称也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丈杖同用杖者即丈人
  故古者皆以老者为丈人也更事老成乃可以帅
  众治人而吉无咎矣必曰丈人者以刚中也用师
  者劳役其民而责之以死毒莫甚焉其劳乃所以
  求其佚其死乃所以保其生也故虽毒之而民从
  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45-0217d.png
  广平游氏曰用师之道将以正天下之不正也故
  师谓之征己不正其能正人乎此师之所以主乎
  贞也刚中而应任将之道也行险而顺兴师之义
  也仰顺乎天无违天以干时俯顺乎人无咈人以
  从欲兴师之顺如此则民之从之虽犯难而忘死
  矣故能以众正以众正之则人皆知其欲正己而
  已天下孰不趋于正哉其为王也孰禦故吉且无
  咎(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45-0218a.png
  龟山杨氏曰先王之制民居则为比闾族党州乡
  故比则众在内一阳在上为之主君象也伍两卒
  旅军师之制则众在外一阳在下为之主将帅之
  象也说卦曰坤为众故师比之象如此春秋传曰
  师能左右之曰以能以众正乃可以王矣若夫狙
  诈作使则诡道也虽足以取王者不为也夫刚中
  而应者以九二言也行险而顺合二体而言也兵
  凶器战危事用民于凶危可谓行险而毒天下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45-0218b.png
  然而为匹夫匹妇复雠则行险而顺矣故东征西
  夷怨南征北狄怨虽毒天下而民从可知也又何
  凶咎之有(易/说)
  白云郭氏曰刚中而应九二也行险而顺师之义
  也师道必正而后动众正于九二也能用众正之
  九二则可以王六五是也师者凶危行险之道故
  曰毒天下而必以顺动者盖有义存焉则民从之
  毒如药石之攻疾毒之所以除害也所谓诛其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45-0218c.png
  而吊其民东面而征西夷怨者也可谓善补兴师
  动众之过者矣(易/说)
  汉上朱氏曰坤众也五阴而一阳为之主利于用
  众二有震体震动也聚众而动之亦用众也周官
  自五人为伍积之至于二千五百人为师亦众也
  故曰师众也用师之道以正为本九二动之五正
  也苟动不以正出于忿鸷骄矜虽迫之以威非得
  其心也惟一本于正使众人皆得其正天下之民将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45-0218d.png
  归往之王者之道也师自复来初之二者也一变
  师二变谦三变豫四变比至比而得尊位可以王
  矣要终而言也故曰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丈人者尊严可信长者之称身在险中服其勤劳
  则众应之能以众正者也震为长之象言九二也
  武王之于尚父宣王之于方叔是己子夏传本作
  大人将帅之道不刚则慢而不肃刚而不中则暴
  而无亲刚中矣而上无柔中之主以应之则暌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45-0219a.png
  内顾动辄见疑已且不暇恤其能成功乎古者人
  君之用将既得其人矣跪而推毂付之斧钺进止
  赏罚皆决于外不从中制是以出则有功语天下
  之至险者无若师也师动以义而民从之虽至险
  而行之以顺也坎自初之二进而上行行险而顺
  也凡药石攻疾谓之毒师之所兴伤财害物施之
  天下至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以去民之害犹
  用毒药以攻疾虽曰毒之其实生之以此毒天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45-0219b.png
  而民安有不从者哉兼是五者惟九二乎是以吉
  而无丧败合于义而无咎也坎为险有为毒者险
  难之所伏也医师聚毒药以攻疾所以济险难也
  故又为药故曰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
  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在卦气为立夏四月故太
  玄准之以众(易/传)
  五峰胡氏曰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纣率
  其众七十万战于牧野武王鼓之维师尚父时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45-0219c.png
  鹰扬前者倒戈后者北其故何也纣不能正心以
  正天下故众莫为之用武王征之非富天下也正
  己而已矣(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师众也(至/)王矣此以卦体释师贞之
  义以谓能左右之也一阳在下之中而五阴皆为
  所以也能以众正则王者之师矣刚中而应又以
  卦体卦德释丈人吉无咎之义刚中谓九二应谓
  六五应之行险谓行危道顺谓顺人心此非有老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45-0219d.png
  成之德者不能也毒害也师旅之兴不无害于天
  下然以其有是才德是以民悦而从之也(本/义)○吉
  无咎谓如一件事自家做出来好方得无罪咎若
  做得不好虽是好事也则有咎无咎吉谓如一件
  事元是合做底自家做出来又好如所谓战则克
  祭则受福战而临事惧好谋成祭而恭敬齐肃便
  是无咎克与受福便是吉如行师之道既已正了
  又用丈人率之如此则是都做得是便是吉了还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45-0220a.png
  有甚咎○师彖辞亦是说得齐整处(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师彖刚中而应刚中言二也二以一
  阳为卦之主犹将帅也二虽刚中必待五之应犹
  将帅虽贤必待君为之应然后能成功也苟五不
  应师变为坎矣将帅临敌而上无君之应岂非天
  下至险乎(纪/闻)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伊川先生曰地中有水水聚于地中为众聚之象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45-0220b.png
 为师也君子观地中有水之象以容保其民蓄聚其众也(易/传)
  龟山杨氏曰地中有水容而能蓄也故君子体师
  之象以容民蓄众(易/说)
  兼山郭氏曰坤为地为众坎为险为法地所以容
  民法所以蓄众也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
  利非容民乎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非蓄众
  乎故自比闾族党州乡容民之道也自伍两卒旅
  师军蓄众之法也是以居则出入相友疾病相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45-0220c.png
  持容民之常也动则胜则相见败则相救蓄众之
  终也是以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
  胜师其有焉若夫黄帝太公寓之于八卦管仲制
  之为三军诸葛亮李靖因之为六出皆师之遗法
  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言地所以容民水所以蓄众大
  司徒有比闾族党州乡容民之道也小司徒有伍
  两卒旅师军蓄众之法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45-0220d.png
  汉上朱氏曰物之在天地閒至多者无若水也地
  中能有之师之象也故土虽致密而含通流泉河
  海之大不能出其涯涘君子宽以容民又有度量
  上下维持以蓄众系辞曰阳一君而二民阴二君
  而一民民谓阴爻也有阳爻则阴爻为民所谓容
  民者言内卦也坤为众所谓蓄众者言外卦也或
  曰隐至险于大顺伏师旅于民众井田之法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养民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45-0221a.png
  则可以得众矣(本/义)○川壅为泽坎为川兑为泽泽
  是水不流底坎下一画闭合时便成兑卦便是川
  壅为泽之象○问麻衣易是伪书其论师卦地中
  有水师容民蓄众之象此一义也若水行地中随
  势曲折如师行而随地之利亦一义也答曰易有
  精有蕴如师贞丈人吉此圣人之精画前之易不
  可易之妙理至于容民畜众等处因卦以发皆其
  蕴也既谓之蕴则包含众义有甚穷尽尽推去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45-0221b.png
  有也(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地中有水之象惟君子观之则见地
  之容水体之以容民畜众若小人观此象但见地
  中有水谓不防之则横流不可制必酷为法制御
  军苛刻而致乱矣象一耳而观者二焉此所以当
  观象(纪/闻)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伊川先生曰初师之始也故言出师之义及行师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45-0221c.png
 道在邦国兴师(一作/动众)而言合义理则是以律法也谓
 以禁乱诛暴而动苟动不以义则虽善亦凶道也善
 谓克胜凶谓殃民害义也在行师而言律谓号令节
 制行师之道以号令节制为本所以统制于众不以
 律则虽善亦凶虽使胜捷犹凶道也制师无法幸而
 不败且胜者时有之矣圣人之所戒也○师出当以
 律失律则凶矣虽幸而胜亦凶道也(并易/传)○师出以
 律否臧凶律有二义有出师不以义者有行师而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45-0221d.png
 号令节制者皆失律也师出当以律不然虽臧亦凶
 今人用师惟务胜而已(杨遵/道录)
 横渠先生曰师出以律师之始也体柔居贱不善用
 律故凶(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六行师之始以阴柔居之失律也
  龟山杨氏曰师出无名行师无制皆不能以律也
  初六师之始也故言师出之义甘誓曰左不攻于
  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牧誓曰不愆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45-0222a.png
  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
  焉此师律也不如是皆失律也刑戮随之矣虽足
  以幸胜犹凶道也故曰否臧凶言否则虽臧亦凶
  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春秋传晋荀首曰执事顺成为臧逆
  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
  否臧其律竭矣盈而以竭大且不整所以凶也且
  律者法也亦太师执同律以听军声之律或谓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45-0222b.png
  之出兵律与军法并用必谓否臧皆凶则人谋鬼
  谋百姓与能何取于易也初六坎也坎为法兵法
  曰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故有制之兵无能之将
  不可败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师之胜负上则系国家安危下则系
  亿兆人之命利害之大者无踰于此故戎为国之
  大事而洪范八曰师圣人戒谨之意为至深矣可
  无律以妄动而蹈至险之机乎禁暴诛乱虽不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45-0222c.png
  已而用之不可无律也故师之初六言师出以律
  以明用师莫先于律也犹卦辞首言师贞以明师
  之道莫先于贞也然失律否败其凶固宜或幸而
  胜虽臧亦凶者盖圣人明师之吉凶于有律失律
  之际不在于否臧幸不幸之閒也否臧幸不幸小
  人之事非丈人之道故圣人不取也汉武穷兵以
  讨匈奴仅有获焉而天下户口减半非臧凶欤计
  其所获曾未补十万分之一安知所谓中吉无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45-0222d.png
  之道哉(易/说)
  汉上朱氏曰坎坤为律律谓之法者度量权衡之
  法起于黄钟之九寸黄钟坎位也尔雅曰坎律铨
  也兵法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师
  出以律则教道素明兵卒有制胜敌之道也初六
  不正动则坤坎毁师失律之象也否臧失律也否
  读为可否之否刘遵曰否字古之不字也失律者
  为不善否臧则不善杜预亦曰否不也故辞曰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45-0223a.png
  臧象曰失律失律则凶矣或曰师出无名而以律
  可谓臧乎曰司马掌九伐之法不正而动是亦失
  律安得不凶春秋传晋荀首曰在师之临曰师出
  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
  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否臧其律竭也盈而
  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曰师之临者初六动而
  成兑也坤为众坎为律为川坤毁则众散坎毁则
  川壅而律竭(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45-0223b.png
  五峰胡氏曰刘虞吉德之主士民之所与也公孙
  瓒暴黠之将士民之所不与也然虞以十万之众
  声罪讨瓒而一败不振者以无律故也不以律虽
  臧亦凶矣李广(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律法也否臧谓不善也晁氏曰否字
  先儒多作不是也在卦之初为师之始出师之道
  当谨其始以律则吉不臧则凶戒占者当谨始而
  守法也(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45-0223c.png
  东莱吕氏曰师不以律不直曰凶而曰臧凶弟子
  舆尸不直曰凶而曰贞凶彼其所以敢弃师律者
  恃其臧也彼其所以敢侵帅权者恃其贞也其意
  以谓吾谋苟善何律之拘吾心苟正何帅之禀此
  所以弛纵专辄而至于凶(纪/闻)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
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伊川先生曰师卦唯九二一阳为众阴所归五居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45-0223d.png
 位是其正应二乃师之主专制其事者也居下而专
 制其事唯在师则可自古命将阃外之事得专制之
 在师专制而得中道故吉而无咎盖恃专则失为下
 之道不专则无成功之理故得中为吉凡师之道威
 和并至则吉也既处之尽其善则能成功而安天下
 故王锡宠命至于三也凡事至于三者极也六五在
 上既专倚任复厚其宠数盖礼不称则威不重而下
 不信也他卦九二为六五所任者有矣惟师专主其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045-0224a.png
 事而为众阴所归故其义最大人臣之道于事无所
 敢专惟阃外之事则专制之虽制之在已然因师之
 力而能致者皆君所与而职当为也世儒有论鲁祀
 周公以天子礼乐以为周公能为人臣不能为之功
 则可用人臣不得用之礼乐是不知人臣之道也夫
 居周公之位则(一有/能字)为周公之事由其位而能为者
 皆所当为也周公乃尽其职耳子道亦然惟孟子为
 知此义故曰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未尝以曾子之孝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045-0224b.png
 为有馀也盖子之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也○在师
 中吉者以其承天之宠任也天谓王也人臣非君宠
 任之则安得专征伐之权而有成功之吉象以二专
 主其事故发此义与前所云世儒之见异矣王三锡
 以恩命褒其成功所以(一有/威字)怀万邦也
 横渠先生曰怀爱万邦故所以重将帅(易/说)
  龟山杨氏曰九二以刚中之才分阃外之寄为师
  之主天吏也在师中吉则无逸德矣如是乃可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045-0224c.png
  承天宠也武王克商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
  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
  悦服所以锡命而怀万邦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九
  二刚胜之将能用中焉是以有功而宜膺宠锡者
  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二以至刚之才为一卦之主其行
  师用兵之道宜一以刚济矣而能用中焉此盖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045-0224d.png
  人主师之道也用中则吉而无过何咎之有是以
  王三锡命以宠其无咎之吉非攻战之功也昔禹
  之徂征也苗民逆命而班师振旅文王之命将也
  曰薄伐西戎宣王之北伐也曰薄伐猃狁此皆以
  用中为贵也用中故无过之可补又何必有战胜
  之功而后为吉乎春秋无义战圣人贬之久矣后
  世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辞而辟之其言有曰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045-0225a.png
  不为而况杀人以求之乎又曰我能为君约与国
  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观此则
  知杀获之功固非圣贤所尚矣是知中吉之宠为
  怀万邦之道不然以王命三锡民贼则天下被不
  仁之害适足以糜烂吾民尚何怀万邦之有是以
  古之仁贤之将率以安民和众为先耻为孙吴小
  人变诈之技视杀获首虏初无意焉其安疆埸之
  功后世蒙其利而人无知者师卦所谓丈人之徒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045-0225b.png
  欤史氏既不能暴白于天下徒誇大匹夫悍卒与
  夫权谋狙诈之士以资委巷之谈识者悲之安得
  师中之道发潜德之光哉(易/说)
  汉上朱氏曰卦五阴听于一阳在下而专制其事
  者也人臣惟在师可以专制然专制疑于擅权不
  专制无成功之理得中道乃吉而于义无咎九二
  刚居柔威和并用得中者也故能承天宠天宠者
  龙光也乾在上为天五坎为光二震为龙二之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045-0225c.png
  制以五宠之譬之地道含万物而化光非天之施
  乎惟在师得中乃能承天宠不然怙宠而骄必有
  凶咎莫敖自用得臣刚而无礼安能承天宠哉坤
  在上为邦四诸侯三公五乾为王九自四历三爻
  二有伏巽为命王三锡命怀万邦也古者诸侯入
  为天子之卿天子之卿为六军之将王锡命之至
  于三极数也然亦不过乎中万邦所以怀欤过则
  滥赏有功者不悦非所以怀来之九自五之二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045-0225d.png
  来也(易/说)
  五峰胡氏曰赵将李牧初守雁门之塞赵王听谗
  而罢之既而边境不安复命牧将牧请行其初志
  赵王听之牧乃受命于是利钝进退功罪赏罚牧
  皆专制赵王不得而与也故能一战而破灭三国
  边境清净夫不用则听命而退用之则专命而行
  得中道者也故吉而无咎其后牧禦秦师赵王罢
  之而不受命则恃专而失为臣之道矣见杀宜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045-0226a.png
  故象以承天宠为中吉也吴楚反景帝命周亚夫
  将三十六将军讨之亚夫言于帝曰楚人剽轻难
  与争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于是吴攻梁急梁求
  救于帝帝命亚夫救之亚夫守先谋不奉诏坚壁
  不出而遣轻兵绝吴楚粮道吴楚之兵卒困于梁
  饥死叛散遂以破灭惟其委之重而自任也专故
  能有成功吉无咎也虽然人臣有大功于天下奉
  身而退不为天下先可也亚夫绛侯之子复有大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045-0226b.png
  功又为辅相守正而行抗义不挠其居正也善矣
  然卒取死亡之祸者不知消息盈虚与时偕行之
  道也唐宪宗之讨淮西也既命裴度长御史往视
  师矣又命以为相使赏罚用命不用命又命往釐
  以既厥事信之深任之确恩礼有加而无怠所以
  能平逋寇宿贼威震诸藩合乎王三锡命怀万邦
  之义可以为天下后世法矣(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九二在下为众阴所归而有刚中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045-0226c.png
  德上应于五而为所宠任故其象占如此(本/义)○在
  师中吉言以刚中之德在师中所以吉○问或说
  师九二欲互说在师中吉怀万邦也王三锡命承
  天宠也何如先生曰圣人作易象只是大槩恁地
  不是恁地子细解释(并语/录)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伊川先生曰三居下卦之上居位当任者也不惟其
 才阴柔不中正师旅之事任当专一二既以刚中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045-0226d.png
 才为上信倚必专其事乃有成功若或更使众人主
 之凶之道也舆尸众主也盖指三也以三居下之上
 故发此义军旅之事任不专一覆败必矣○倚付二
 三安能成功岂惟无功所以致凶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阴柔之质履不以正以此率众固不能
 一师丈人吉非阴柔所禦(易/说)
  龟山杨氏曰师之或以众尸之也众尸之禀命不
  一而无功矣凶之道也六三上承众阴舆尸也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045-0227a.png
  凶唐九节度使之师不立统帅虽李郭之善兵犹
  不免败䘐则舆师之凶可知(易/说)
  白云郭氏曰师道尚专则正故五阴一阳成为师
  卦师臣道也故九五为比而九二为师观师之成
  卦则师之义得矣六三以柔居上非其才也位不
  中正非其任也欲众主师凶之道也师或有功而
  凶或无功而吉六三众主无功之凶也师之不善
  无以加此春秋迁延之役邲战之类是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045-0227b.png
  汉上朱氏曰九二以刚中之才行师上下当顺以
  听坎耳坤顺也六三在下卦之上又动而主之则
  尸其事者众也故曰师或舆尸坤为舆舆又训众
  三动得位尸之也坎变兑毁其师也故大者无功
  而凶荀卿论兵曰权出一者彊权出二者弱易传
  曰军旅之任不专一覆败必矣(易/传)
  五峰胡氏曰用师之道必以才德谋虑足以服人
  心如丈人者主之故能有成功若燕乐毅丈人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045-0227c.png
  而以骑劫代之若赵廉颇丈人也而以赵括代之
  李牧丈人也而以颜聚代之此以众人而尸丈人
  之事者也不败亡何待六之才德众人也而三之
  位则统帅也故圣人明舆尸无功之义(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舆尸谓师徒挠败舆尸而归也以阴
  居阳才弱志刚不中不正而犯非其分故其象占
  如此(本/义)○问师或舆尸伊川训舆尸为众主如何
  先生曰从来有舆尸血刃之说何必又牵引别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045-0227d.png
  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本时便疑如此说
  后来从乡先生学皆作众主说某甚不以为然今
  看来只是兵败舆其尸以归之义(语/录)
  东莱吕氏曰六三师或舆尸凶二师之主将帅之
  象也三居二之上位高者也军政当出于一非可
  使众主之也三苟自恃位高不肯屈己从二之令
  侵挠军政则令出于二其覆败必矣所以军中只
  论节制不论官爵(纪/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045-0228a.png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伊川先生曰师之进以强勇也四以柔居阴非能进
 而克捷者也知不能进而退故左次左次退舍也量
 宜进退乃所当也故无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师之
 常也唯取其退之得宜不论其才之能否也度不能
 胜而完师以退愈于覆败远矣可进而退乃为咎也
 易之发此义以示后世其仁深矣○行师之道因时
 施宜乃其常也故左次未必(一无/必字)为失也如四退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045-0228b.png
 乃得其宜是以无咎(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次之不战之地则不失其常(易/说)
  龟山杨氏曰兵凶器也先王以丧礼处之故上将
  军居右则师以右为主师之常也退而左次则失
  常矣然四以柔顺之资承乘皆阴不足为师之主
  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知力不足退而左次
  未为失常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四将不知师之可进而谓之进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045-0228c.png
  知师之可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固有画地而守
  与大乖其所之者亦师之常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贤哉六四之左次也师之进退理不
  可必可进而进可退而退则常道也六四以阴居
  柔力不能进而左次得其常也何咎之有故师之
  凶在内则伤财害民在外则覆军亡将内外无是
  焉虽左次无功亦谓之无咎可也彼不度德不量
  力而丧师者六四之罪人欤(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045-0228d.png
  汉上朱氏曰六四之动震为左日在地下暮夜之
  时师宿为次坎阻水也险难在下救者当倍道赴
  之动而左次阻水以自固岂用师之常哉宜有咎
  然六四柔能自正而下无应知其不可行量敌虑
  胜临事而惧未失坤之常也于义为无咎春秋书
  齐师宋师次于聂北救邢按兵待事卒能救邢何
  咎于次哉易传曰度不能进而完师以退愈于覆
  败远矣可进而退乃为咎也易发此义以示后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045-0229a.png
  其仁深矣(易/传)
  五峰胡氏曰齐威伐楚退师召陵赵充国讨先零
  固守不战汉高祖伐项羽舍荥阳成皋而趋宛叶
  朱隽讨韩忠解围而后复战皆左次也左次者不
  以气也必有义也不以力也必有谋也夫聚众而
  付以杀人之器岂得已哉能以谋义行之庶几其
  可胜矣此兵家之常也故无咎(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左次谓退舍也阴柔不中而居阴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045-0229b.png
  正故其象如此全师以退贤于六三远矣故其占
  如此知难而退师之常也(本/义)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
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伊川先生曰五君位兴师之主也故言兴师任将之
 道师之兴必以蛮(一作/戎)夷滑夏贼寇奸宄为生民之
 害不可怀来然后奉辞以诛之若禽兽入于田中侵
 害稼穑于义宜猎取则猎取之如此而动乃得无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045-0229c.png
 若轻动以毒天下其咎大矣执言奉辞也明其罪而
 讨之也若秦皇汉武皆穷山林以索禽兽者也非田
 有禽也任将授师之道当以长子帅师二在下而为
 师之主长子也若以弟子众主之则所为虽正亦凶
 也弟子凡非长(一有/子字)者也自古任将不专而致覆败
 者如晋荀林父邲之战唐郭子仪相州之败是也○
 长子谓二以中正之德合于上而受任以行若复使
 其馀者众尸其事是任使之不当也其凶宜矣(并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045-0229d.png
  弟子舆尸贞凶帅师以长子今以弟子众主之亦
 是失律故虽贞亦凶也(杨遵/道录)
 横渠先生曰柔居盛位见犯乃较故无咎任寄非一
 行师之凶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六五犯而后应可以奉辞伐罪体上
  居中虽长子之位然以柔御柔不足以令其属弟
  子舆尸者也改之则可守是不变必凶故曰贞凶
  弟子谓六三六四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045-0230a.png
  龟山杨氏曰田有禽害田也狝取之除害而已先
  王之用师犹是也故曰田有禽利执言无咎执言
  奉辞也奉辞则师出有名矣长子主器也一可以
  任重而帅师矣弟子凡非长子皆是也以是舆尸
  则禀命不一而无功虽正亦凶矣六五履尊位为
  兴师之主故言用将出师之道以为后世法(易/说)
  白云郭氏曰自古帝王兴兵动众盖未有无名之
  师也故六五言田有禽利执言田之有禽害稼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045-0230b.png
  故猎取之蛮戎寇贼害民也故执言以伐之执言
  奉辞也以兴师则无咎矣此论在师之君道非将
  帅之事也故虽鸣条之师牧野之战汤武必执言
  誓师明告其罪而后举也长子九二也以中行师
  得其道者也弟子六三也以舆尸而凶非独六三
  之罪也君使之不当也贞凶盖言舆尸之凶长子
  帅师无凶也然则师之君道无它焉执言专任而
  已师道贞则吉卦既言得丈人而后吉爻于此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045-0230c.png
  明弟子虽贞亦凶圣人之意其慎如此(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应二二为田震为稼坎为豕田豕
  害稼四时之田皆为去害二往之五成艮手为执
  伏兑为言执言者奉辞伐罪也六五柔中以任将
  帅二执言而行去民之害不得已而用师譬如田
  猎田既有禽然后取之田有禽则非无名兴师执
  言则我有辞于义无咎矣故曰田有禽利执言无
  咎然六五柔于用人不可不戒九二震为长子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045-0230d.png
  众而众从之者以刚居柔威克厥爱以中道行师
  也若五动成艮于震为弟于乾为子之三则坎毁
  既使二主师又使三主之舆尸也所任不一虽正
  亦凶九五正也艮手有上使之意上使不当也舆
  尸之凶圣人再言之者任将不可不重也易传曰
  自古任将不专而致覆败者如晋荀林父邲之战
  唐郭子仪相州之败是也(易/传)
  五峰胡氏曰邻敌居边塞不毛之地盗贼屏其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045-0231a.png
  心而从于教化不害良善其宜也邻敌若有侵犯
  于中国盗贼若有干犯于天下则是禽兽在田而
  侵犯稼穑也当声其罪而讨之若大禹之征有苗
  汤武之征桀纣汉高之伐项羽皆声其罪而后讨
  之故蛮夷率服天下响应为利大矣故无咎然任
  将之道必以名德才行足以率众者为之九二刚
  阳之才在下为师之主长子也若不任长子而以
  弟子众人庸才閒之未有不败者也以郭子仪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045-0231b.png
  光弼尚有相州之败况他人乎故吕蒙不肯与孙
  皎并为大督曰昔周瑜程普并将几败国事(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六五用师之主柔顺而中不为兵端
  者也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故为田有禽之象
  而其占利以搏执而无咎也言语辞也长子九二
  也弟子三四也又戒占者专于委任若使君子任
  事而又使小人参之则是使之舆尸而归故虽贞
  而亦不免于凶也(本/义) 前辈曾说易之取象似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045-0231c.png
  之比兴如此却是虚说恐不然如田有禽须是此
  爻有此象但今不可考○问师六五象曰长子帅
  师以中行也传云长子谓九二以中正之德合于
  上而受任以行夫以九之居二中则是矣岂得为
  正先生曰此只是错了一字耳莫要泥他(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
  弟子舆尸贞凶名正权专(己丑/课程)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045-0231d.png
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康节先生渔樵对问樵者问渔者曰人所谓才者有
 利焉有害焉者何也渔者曰才一也利害二也有才
 之正者有才之不正者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
 者也才之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曰不正则
 安得谓之才曰人之所不能而能之安得不谓之才
 圣人所以惜乎才之难者谓其能成天下事而归之
 正者寡也若不能归之于正才则才矣难乎语其仁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045-0232a.png
 矣譬犹药之疗疾也毒药亦有时而用也可一而不
 可再也疾愈则速已不已则害人矣平药则常日而
 用之可也重疾非所以能治也能驱重疾而无害人
 之毒者古今人所谓良药也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
 家小人勿用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时平治定
 用之则否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小人之才乎
 (邵子/外传)
 伊川先生曰上师之终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赏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045-0232b.png
 有功也开国封之为诸侯也承家以为卿大夫也承
 受也小人者虽有功不可用也故戒使勿用师旅之
 兴成功非一道不必皆君子也故戒以小人有功不
 可用也赏之以金帛禄位可也不可使有国家而为
 政也小人平时易致骄盈况挟其功乎汉之英彭所
 以亡也圣人之深虑远戒也此专言师终之义不取
 爻义盖以其大者若以爻言则六以柔居顺之极师
 既终而在无位之地善处而无咎者也○大君持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045-0232c.png
 赏之柄以正军旅之功师之终也虽赏其功小人则
 不可以有功而任用之用之必乱邦小人恃功而乱
 邦者古有之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师终必推赏然小人虽有功不可胙之
 以土长乱也承犹继世之承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上六用师之终赏功之时也以阴居
  上小人有功而被赏者也小人有功多与之邑可
  矣开国承家不可用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045-0232d.png
  龟山杨氏曰师之初用熊罴虎貔之士武王伐商
  虽微卢彭濮人有所不废至其终则崇德报功之
  时也故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小人则乱邦必矣
  此圣人之深戒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甚哉师道之难成也昔之为上者患
  不得其臣为下者患不得其君是以上下之志不通
  军国之情或异其所以为胜为负者何莫由斯道
  也是故有为节制之师任平土之政者有为乌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045-0233a.png
  之众驱白徒市人而战者有在师中吉成功而锡
  命者有听任之匪人舆尸而取败者有虚已委能
  使奉辞而伐罪者有好大喜功师出而无名者有
  受命专征而进止得以便宜者有束于中御之严
  而覆军弃师者自古以来考是而察其成败较然
  可见也故武成之终曰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
  而天下治与夫师之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殆
  非一日也其所由来久矣乐记曰武始而北出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045-0233b.png
  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
  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
  伐盛威于中国也尽师之道也呜呼大哉(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武成之终曰列爵惟五分土
  惟三又曰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则尽上六之义者
  其武王乎雍曰虽大君有命而小人不得开国承
  家者以小人无容众居上之德此武王所以必崇
  德而报功也崇德则小人勿用矣(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045-0233c.png
  汉上朱氏曰上六动乾在五上五君位大君也大
  君者号令之所自出也故履之上九临之六五皆
  曰大君上之三成巽巽为命大君有命也有命以
  正有功也有大功者开国使建国有小功者承家
  使受邑也四诸侯位震为长子主宗庙社稷开国
  者也二大夫为家初阴在下承之承家者也巽三
  在二四之中有开国承家之象上师之成宗庙之
  位古者赏人必于祖庙示不敢专故于上六并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045-0233d.png
  之六三不正为小人三之上小人用于上成坤必
  乱邦也行师之时贪愚皆在所使未必皆君子及
  其成功而行赏则君子当使之开国承家小人厚
  之以金帛优之以禄位不害其为赏功也盖胙之
  土万世之利尊有德所以示训若小人无厌有民
  人社稷其祸必至于乱邦周颂赉大封于庙言锡
  予善人也光武中兴臧宫马武之徒奉朝请而已
  得此道也然寇邓诸贤无尺寸之土亦过已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045-0234a.png
  曰小人易致骄盈况挟功乎汉之英彭所以亡也
  或问坤为土为国邑古亦有言之者乎曰周太史
  为陈侯之子筮之遇观之否观六四诸侯之位也
  坤为土变而为乾乾父坤母继父母之国者也故
  曰其代陈有国乎内卦坤为土风行地上不处者
  也故曰风行而著于土其在异国乎此皆以坤土
  为国也毕万将仕于晋遇屯之比初九变也辛廖
  占之曰震为土车从马公侯之卦又曰公侯之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045-0234b.png
  孙必复其始二大夫位也言自大夫复为诸侯以
  坤土动于下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师之终顺之极论功行赏之时也坤
  为土故有开国承家之象然小人则虽有功亦不
  可使之得有爵土但优以金帛可也戒行赏之人
  于小人则不可用此占而小人遇之亦不得用此
  爻也圣人之戒深矣(本/义)○问开国承家为是坤有
  土之象然屯之利建侯却都无坤止有震此又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045-0234c.png
  可晓○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旧时说只作论功行
  赏之时不可及小人今思量他既一例有功如何
  不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
  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便用他与之谋
  议经画耳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
  论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
  复数人他不与焉○问古人论功行封真个是裂
  土地与之守非如后世虚带爵邑也若使小人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045-0234d.png
  其间则诚有弊病先生曰势不容不封但圣人别
  有以处之未见得如何如舜封象则使吏治其国
  如此则若是小人亦自有以处之先生又云此义
  方思量得如此未曾改入本义且记取(并语/录)
  广汉张氏曰光武之不任功臣为三公盖鉴高帝
  之弊而欲保全之前史莫不以为美谈以予观之
  光武之保全功臣使皆得以福禄终身是个美矣
  然于用人之道则有未尽也盖用人之道先以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045-0235a.png
  说横于胸中则为私意非立贤无方之义矣高祖
  之待功臣诚非也如韩彭黥布之徒虽有大功要
  皆天资小人在易之师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盖于
  用师既终成功之后但当宠之以富贵而不可使
  之有国家而为政也高帝正犯此义是以不能保
  功臣之终为光武者要皆看吾大臣有如韩彭之
  徒者乎则当以是待之若光武之功臣则异于是
  (南轩集/史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045-0235b.png
  东莱吕氏曰师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
  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六居师之终功成之时也人君当功成之时志
  骄意满多用小人以适其欲如唐宪宗既平淮西
  之后用皇甫镈程异之类是也故圣人严为之戒
  焉(纪/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