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易经蒙引 卷八上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a 页 WYG0029-02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经蒙引卷八上
             明 蔡清 撰
 下经
(兑下/震上)
归妹
 兑下震上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则不择所偶而
 惟情之动也非正也若咸之二少相与则正也以少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b 页 WYG0029-0249b.png
 女从长男丑在少女也○其情又为以说而动说只
 是情所向不问理所在故亦非正也○不曰妹归而
 曰归妹归者在妹也如渐则曰女归矣大凡少女谓
 长女为姊长女谓少女为妹妹字本非谓年少女子
 也惟此妹字则是指年少女子盖以对长男言也非
 是谓第三女也
征凶无攸利
 以理言之归妹固当得征凶无攸利以卦言之则位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a 页 WYG0029-0250a.png
 不当而柔乘刚亦当得征凶无攸利此如未济亨柔
 得中也小过可小事不可大事之类并蹇解二卦彖
 辞取义是皆兼理之所在及卦之所向而取一说皆
 主归妹一事言故彖传本义云男女之交本皆正理
 惟若此卦则不得其正也盖男女皆凶而无攸利也
 何也不正则男女俱为不正岂但妹乎其不主凡事
 之占者何也承归妹言稽实待虚也一说依本义与
 彖则另自位不当与柔乘刚而取何必专主归妹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b 页 WYG0029-0250b.png
 事且曰征则是泛指征行言与小畜月几望君子征
 凶同义盖总言其不可以有行耳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在家人则曰天地定位此天地之大义也而男女之
 各正位乎内外此义即天地之大义也在归妹则曰
 阴阳交感天地之大义也而男室女家之交感此义
 亦即天地之大义也○其下文云天地不交而万物
 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此正以明归妹之所以为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a 页 WYG0029-0250c.png
 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此正以明归
 妹之所以为天地之大义处○归妹人之终始也此
 人字兼母与子言本义云生育者人之始此人字又
 专指子言归妹人之终始正所谓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也
悦以动所归妹也
 上节特因归妹二字说其正理至此方说出卦名义
 内所不足之意○既云又以卦德言之则不复仍拘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b 页 WYG0029-0250d.png
 少女长男之义而当自为一义矣○人之男女相从
 但是以悦而动便是女子自嫁便是失身盖虽是两
 情俱悦两地俱动然以情以理在女子一边尤为丑
 也分明是女不取行媒而自归于人故为归妹也○
 所归妹也盖云所以为归妹也古文省字在孔子彖
 传象传中尤多○一说所归在妹言女先动也然云
 所归在妹则似云不在男然则男亦有归乎○云峰
 注一曰女说而男动一曰阴说而阳动此恐未然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a 页 WYG0029-0251a.png
 拘于上节意矣以他卦彖传例之如蒙山下有险一
 义也险而止又一义也如讼上刚而下险一义也险
 而健又一义也如鼎象也一义也以木巽火亨饪也
 又一义也推此义可见其皆不以上段意贯说也矣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卦象卦德只见卦名归妹之义未见归妹之所以征
 凶而无攸利处故复以卦体之位不当释征凶柔乘
 刚释无攸利也却有一疑未解卦象以少女而从震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b 页 WYG0029-0251b.png
 之长男卦德又为以悦而动则皆非正也既非正便
 自征凶无攸利矣而乃必曰位不当释征凶柔乘刚
 释无攸利不知果是文王本义否朱子晚年所以欲
 更定本义者盖为此类也乎○征凶无攸利俱以归
 妹言本义自明白位不当也言自二至五皆不得正
 行不以正非礼法之所容也其凶必矣○柔乘刚也
 言以柔乘刚刚柔易位是为妇制其夫夫屈于妇所
 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也何所利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a 页 WYG0029-0251c.png
泽上有雷归妹
 雷动则泽水为之摇漾如女子可挑而动者故为归
 妹象
君子以永终知敝
 知字重此句承归妹字而专就此一事说故本义曰
 君子观其合之不正合之不正语意分明推之则无
 不皆然永终只是久后之意非永其终也○此以合
 之不正者言君子知此则其合之必以正矣如此说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b 页 WYG0029-0251d.png
 方见君子体易处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娣与妹不同少女曰妹少妇曰娣○参义曰古者天
 子诸侯大夫之娶其嫡必以其侄娣从则娣者从嫡
 以适人者也○隆山李氏曰古者诸侯一娶九女又
 曰圣人制礼必以侄娣充媵者所以广国嗣使所自
 出者一同而无他异也○又汉杜钦说王凤论九女
 曰礼一娶九女所以极阳数广嗣重祖也娣姒虽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a 页 WYG0029-0252a.png
 不复补所以养寿塞争也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后
 嗣有贤圣之君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又
 曰不以礼为之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来异态异态
 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是以晋献被纳谗
 之谤申生蒙无罪之辜○跛能履不足以远到也仅
 能承助其君而已○征吉言虽止于承助其君然于
 其分则吉矣○征吉如卦辞说征凶无攸利例只从
 归妹上说若九二利幽人之贞则明说开去○阳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b 页 WYG0029-0252b.png
 在女子亦为贤正之德此又可见阳之所以为贵处
 圣人于阴阳所以有贵贱淑慝之目者岂偶然哉○
归妹以娣以恒也
 以恒起下文意
跛能履吉相承也
 明不能自主事亦足以承助其君也○此爻言以贤
 正之女而为娣之贱仅能承助其正室而不能大有
 所为亦犹跛之能履而不能以远到也○然在其分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a 页 WYG0029-0252c.png
 为善故其占为征吉
九二眇能视
 眇能视承上爻而言一则女贤而非正室仅能承助
 正室而已一则女贤为正室矣而其配不良亦不能
 大成内助之功也故一则为跛能履一则为眇能视
 其薄命不偶亦鲁卫兄弟也○此处眇能视跛能履
 不必分高下如履九三一爻两句并说又岂可分浅
 深乎○若论二之贤则固贤于初初仅阳刚二则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b 页 WYG0029-0252d.png
 而且中也
利幽人之贞
 或说是谓当固守其贤正之德故象传曰未变常也
 看来不然观爻下本义云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
 者也既已能守正了又令固守其正何邪本旨只是
 言幽人得此占则利为其所处与九二同故也但九
 二是既嫁之贤女而幽人是不仕之贤人所处似乎
 不同然其为不偶则同故爻易圣人有取焉盖幽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a 页 WYG0029-0253a.png
 无贤君正犹九二无贤夫也所谓有美井无善汲有
 贤才无明王是已○利幽人之贞言其守正不出利
 也不然亦终不能有为耳
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未变常也总是抱道守正而不改也未变常三字解
 出幽人之贞意○初曰归妹以娣以恒也此之未变
 常亦即初之恒也盖其为阳刚之德一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b 页 WYG0029-0253b.png
 须字本义初用须待之义后云或曰须是女之贱者
 此又一义也盖须与娣不同女之贱者为须妇之卑
 者为娣○易之德莫盛于阳刚中正莫驳于阴柔不
 中正归妹六三曰阴柔而不中正又为说之主女之
 不正人莫之娶者也蒙六三曰阴柔不中正女之见
 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此类尚多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迟归有时谓愆期之志如此也○迟归有时欲得佳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a 页 WYG0029-0253c.png
 配也孟光是其人耶○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阳女
 之贤者也居上体女之贵重者也故不自轻而宁愆
 期○程子曰上体地之高也地高则亦自贵重矣○
 六四终必得良偶天下无无对之物时过有必行之
 理不至如三之为娣矣故正与六三相反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六五尚德而不贵饰只在柔中正取居尊帝女象也
 月几望吉吉宜家之谓也○尚德而不贵饰如何便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b 页 WYG0029-0253d.png
 为女德之盛无以加此盖女子贵饰者万万皆然不
 贵饰则自然贵德矣惟贵德故能不尚饰也所谓内
 重外轻也尚德之义何所不该必能敬不忽于夫子
 孝不衰于舅姑慈不略于妾媵恩尚周于姻族必能
 辅佐君子而不为牝鸡之晨鸣必能正位乎内而不
 致内顾之忧岂特不贵饰之一端遂足为女德之盛
 无以加哉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a 页 WYG0029-0254a.png
 君主也古者诸侯之妻称小君诸侯之女或称县主
 赵宋封其臣之妻为县君郡君者正祖此法也○君
 即是主故曰主母主翁又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
 谓也○唐朝命妇七级一淑人二硕人三令人四恭
 人五宜人六安人七孺人见纲目唐太宗长孙皇后
 亲蚕下我朝正从一品妻封夫人二品亦夫人三
 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
 六五以德礼为光华而不以衣服为容饰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b 页 WYG0029-0254b.png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其位在中以贵
行也
 上二句举爻辞下二句方释之此与讼九二不克讼
 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一例○其位在中是其
 贵也贵者德也以德而行自不尚饰矣凡能把外面
 许多事好歆艳的轻视了须是内面有个物事压得
 他底过方能如此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a 页 WYG0029-0254c.png
 上六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无应阴柔则非贤正之
 女矣居归妹之终则桃夭之时已过矣无应则莫有
 以为家者矣故曰(云云/)必云女者自上六言也○无
 攸利此句以占言自本爻言约婚不终已是不利了
 占而得此者亦无攸利而约婚不终也○承筐女之
 事也承筐无实则女之事无终矣刲羊男之事也刲
 羊无血则男之事无所终矣此约婚不终之象也先
 女而后男者辞系于上六故也无所终犹俗云无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b 页 WYG0029-0254d.png
 杀耳○一说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无应阴柔女也
 居归妹之终过时也无应无男配也明白是女承筐
 无实士刲羊无血之象○或曰据阴柔居归妹之终
 而无应何以见其曾约婚而又不终曰世间岂有女
 子至年长过时而全无约婚者乎俱据其阴柔居终
 又无应则虽约婚而不能终其事耳○按参义曰夫
 婚姻之礼成而厚其资送者女归之盛也为酒食以
 召乡党僚友者男婚之宜也今女之承筐是将而无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2a 页 WYG0029-0255a.png
 币帛为之实士之宴其新婚而刲羊未见其血焉者
 是男女之礼皆不备也所以为约婚不终之象愚按
 此说比程传为长但所谓男女之礼皆不备一句不
 切盖正是不成婚也成婚则女子筐中自实而男家
 自刲羊以待宾客矣今曰女承筐无实则是不成嫁
 耳士刲羊无血则是不成娶耳故曰约婚而不终者
 也○程传曰妇所以奉祭祀筐篚之实妇职所供也
 诸侯之祭亲割牲卿大夫皆然妇不能奉祭祀乃夫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2b 页 WYG0029-0255b.png
 不能承祭祀也妇不能奉祀则当离绝矣是夫妇之
 无终者也○按云峰云曰士曰女未成为夫妇也故
 本义不从而另自为说曰约婚而不终者也与程传
 所谓夫妇之无终者大不同○承筐之承与或承之
 羞承字同承奉也○看来参义之说有理爻辞分明
 谓女承筐士刲羊则此二句宜就实事上说○女子
 若嫁便有篚筐之资男子若娶便当刲羊以宴新婚
 及召乡党僚友而食之如旅即次丧其童仆之类虽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3a 页 WYG0029-0255c.png
 是象然皆就旅上取象则此之女承筐无实士刲羊
 无血亦宜就婚姻上说象明矣○语词若云凡婚姻
 之礼成室家之愿谐女则承筐是资男则刲羊以宴
 今者以言女之承筐也则无其实士之刲羊也则无
 其血是约婚而不终明矣○承筐无实是未尝承筐
 也○刲羊无血是未尝刲羊也
(离下/震上)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3b 页 WYG0029-0255d.png
 以明而动盛大之势也朱子曰明以动故丰谓以明
 心应事物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惟以
 明心应事物则何事不立何功不成故曰盛大之势
 也○朱子又曰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行而已徒
 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
丰亨
 参义曰诸卦言亨者或虽未亨而将有亨之时丰之
 言亨者丰即亨之时矣与既济之亨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4a 页 WYG0029-0256a.png
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言王者至此固可忧然亦不必忧但能守常不至过
 盛常如日之中焉则可以保其丰矣何以忧为盖自
 不至于有忧也宜日中者守中之谓也○双湖曰勿
 忧宜日中亦康节怕处其盛之意○丰之可忧者天
 运也勿忧宜日中者人事也人事所以保持天运圣
 人之贵人谋如此故先儒曰人谋孔臧亦可保持天
 命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4b 页 WYG0029-0256b.png
王假之尚大也
 王者际此丰亨之日抚此盈成之运以民则普天率
 土之广生聚日繁也以物则九州四海土赋之入充
 斥王府也故凡所以供耳目之需者率大其规模所
 以耸朝野之观者率大其铺张文物则益以辉煌而
 下视曩时之文物矣制度则益以宏丽而狭小向日
 之制度矣盖其居得为之位操得为之势而又当此
 得为之时凡百如意所谓不期侈而自侈者故曰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5a 页 WYG0029-0256c.png
 大也尚大正所谓王假之也尚大是所以有忧道也
 ○尚大也非是王者要尚大王者至此时则志欲日
 广其势自是尚大耳如汉武帝席文景富庶之后狭
 小汉家制度旋致海内之虚耗矣○系辞圣人一见
 丰字眉便皱了故曰(云云/)圣人之情见乎辞○参义
 曰当丰之时制作必欲其备仪文必欲其称此说失
 其旨矣若谓仪文制作之类必欲尚大则皆是理之
 当然者而何为有忧道乎引下文不来了亦绝无此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5b 页 WYG0029-0256d.png
 理据卦辞王假之亦不是句断处彖传申之曰尚大
 也所以明其可忧也是乃危之之辞而参义谬以为
 勉之之词
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宜照天下自王者言只如所谓照四国之意盖日惟
 其中方能遍照天下若过盛则如日之昃而天下之
 物有遗于所照之外者矣曰宜照天下所以申宜日
 中之意也○宜照天下以天下为心也不然明之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6a 页 WYG0029-0257a.png
 及者一己之私而已矣谓之天下者对一已而言也
 ○宜照天下言此心常在天下不敢以自有其盈盛
 也○参义曰夫盛极而衰治极而乱固天道也然亦
 必以人感之于下然后天应之于上有圣贤者能战
 兢惕厉常如蹈春冰履虎尾而不敢少懈焉则无衅
 蘖之萌动而可以引天休于永久所谓宜日中者此
 道也宜照天下欲其遍照而无遗也明有所遗则衅
 蘖萌于其间矣○初登于天照四国也是照四国自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6b 页 WYG0029-0257b.png
 登天而来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自照天下自宜
 日中而来无复疑矣但辞之所象则各有所在耳故
 当得其意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上言日中言当如日之中而不过此言日中则昃据
 日中之理数而言其既中则未有不昃者也盖日以
 中为盛月以盈为盛盛极而衰理必然也故日则昃
 月则食非惟日月天地之盈虚亦随时而消息天地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7a 页 WYG0029-0257c.png
 亦不能常盈而不虚也天地且然而况于人与鬼神
 其能常盛而不衰乎鬼神是天地之变化运动者如
 风云雷雨露凡阳嘘阴吹之类皆是要说得与天地
 日月不相犯○丰者日中之象也日中则昃故有忧
 道焉○所以宜日中而不至过盛者正以盛极则衰
 日中则昃也故为发明卦辞外意而同归于言不可
 过中也○两个日中不同一言当如日之中而不过
 盖带宜字看自是一样也一言日既中矣未有不昃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7b 页 WYG0029-0257d.png
 者是以日之中为盛之极耳分明强同不得同一夫
 子之言又同一卦彖传也两个日字才隔数字便两
 意截然读书者其可不随文以求其意○彖于宜日
 中是言当不至过盛彖传日中则昃一段是言其所
 以当不至过盛处盖以日中为盛日中则昃为盛极
 则衰也两个日中不同惟彖辞先之曰勿忧宜日中
 宜照天下也然后曰日中则昃便见得二义分明不
 假笺解矣设使不用宜照天下字出人或以日中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8a 页 WYG0029-0258a.png
 不好而不晓其义矣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方其时之息也则天地变化草木蕃则天地盈矣及
 其时之消也万类归根群动俱寂而天地虚矣时之
 所在天地不能违也时者气数也○日中则昃一段
 分明是卦辞本义所谓盛极当衰者夫盛极当衰者
 天运也宜日中者人事也人事有可以保持天运者
 ○此又发明卦辞外意言不可过中也○此段所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8b 页 WYG0029-0258b.png
 虽卦辞所未及然却与卦辞之意同以其辞所未及
 也故曰卦辞外意初九过旬灾也亦然彖传勿忧宜
 日中只言当不至过盛而未及所以当不至过盛处
 此段方以必然之理言之实彖辞之所未及也故曰
 卦辞外意谓辞外之意也虽曰辞外之意然实有此
 意但辞不及耳若彖辞全无此意在而孔子自出其
 意如此则本义不当言发明卦辞外意矣又不当继
 之曰言不可过中矣○彖宜日中本义曰当守常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9a 页 WYG0029-0258c.png
 不至过盛也传曰日中则昃一条本义曰言不可过
 中也所谓不可过中非即不至过盛之意乎但以本
 文是丰亨王假则曰不至过盛本文是日中则昃则
 曰不可过中义各有当○按初九象传本义云戒占
 者不可求胜其配亦爻辞外意与此一般爻辞言虽
 旬无咎此则言所以虽旬无咎者盖若过旬则灾矣
 故惟旬则无咎其戒占者不可求胜其配意则一耳
 盖谓之虽旬无咎则似有嫌于旬者故象传特中曰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9b 页 WYG0029-0258d.png
 过旬灾也辞若相悖意实相足○又按卦辞宜日中
 宜字是就人事说则此上所谓宜照天下亦当主人
 事说矣而语录乃谓易如此看不得只是如日之中
 则自然照天下不可将作道理说此意愚所未晓意
 或者传录之误乎
雷电皆至丰
 雷电皆至威照并行盛大之势
君子以折狱致刑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0a 页 WYG0029-0259a.png
 传曰折狱者必照其情实惟明克允致刑者以威于
 奸恶惟断乃成所谓威照并行也○明罚𠡠法以立
 法者言故曰先王折狱致刑以用法者言故曰君子
 ○狱之已成然后致之刑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初与四相应者也天下之相应者常非均敌如阴之
 应阳柔之从刚下之附上是也今初九与九四均是
 阳刚夫两贵不相事两贤或相阨此宜其不相得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0b 页 WYG0029-0259b.png
 然当丰之时明动相资所谓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
 则明无所用者也是则初九之遇其配主也其势分
 才力虽不相下而德则相成故不惟无咎而且行有
 尚○无咎者动矣而非明则动无所之明矣而非动
 则明无所用犹有咎也今明动相资则何咎哉行有
 尚者明动相资则明足以灼其理动足以致其用何
 事不立何功不成故行有尚○此爻虽旬无咎盖正
 是朋友丽泽之益○程传说虽旬无咎处甚得理但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1a 页 WYG0029-0259c.png
 末云同舟则胡越一心共难则仇怨恊力以此相證
 则可非本爻明动相资之意也○往有尚程传谓往
 而相从则能成其丰按本卦明以动故丰此则明动
 相资其有尚非指成其丰而何曰未然也本义云当
 丰之时明动相资则时已丰已如何又却说因明动
 而后成其丰盖彖传是言成卦之由爻辞是据见成
 之丰而言道理○此爻象占如何分别按本义云故
 初九之遇九四虽皆阳刚而其占如此也则遇其配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1b 页 WYG0029-0259d.png
 主虽旬是象无咎往有尚特是为占而设但象与占
 相为叫应不得截然分晓耳○一说上面都不要露
 出象字于讲作之际尤宜谨之此说有理○或问当
 丰之时明动相资如何样曰如当汉之盛也丙吉以
 宽治民魏相以严总职当唐之兴也有房玄龄之善
 谋杜如晦之善断之类又如汉之方兴也有子房之
 运筹于内有韩信之制胜于外唐之方兴也有房杜
 之善谋于内有英卫之善武于外○问同一初四相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2a 页 WYG0029-0260a.png
 应也在初则称四为配主在四则称初为夷主何也
 曰自下称上则曰配主自上称下则曰夷主
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势分才力既自相敌则相下不倦可也于是或一萌
 求胜之心则两贵不相事两贤或相阨其灾必矣此
 亦天下之通患故小象特发之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六二为离卦之主本至明也而为六五阴暗所蔽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2b 页 WYG0029-0260b.png
 明德抑而不伸不得以达于外正如明而见伤之义
 故日中见斗也○夫日正明者也而反见斗何耶蔀
 故也六二本明者也而反暗焉何也蔽于暗故也至
 于上六之自蔽亦如明夷上六之自伤而坠厥命矣
 ○六二本明而为暗主所蔽或者疑之以为如此则
 是有能夺其明之理曰不是夺其明只是蔽其明如
 明夷者明而见伤非只是受其蔽也不然明在我彼
 何能伤且下文折其右肱则受蔽之甚者矣然则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3a 页 WYG0029-0260c.png
 而受蔽之说复何疑
日中见斗
 程传云斗以昏见天原发微二十八宿有斗六星注
 谓南斗也又民星类亦有斗只五星又诗经维北有
 斗则北斗七星也又东斗四星西斗五星亦皆斗也
 斗盖星之著者故举以该其馀所谓斗以昏见至今
 历家所建十二辰俱以斗柄初昏所建为准○往得
 疑疾者人人而去之事事而更之格其外者也有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3b 页 WYG0029-0260d.png
 发若者积其诚意以感发之格其心者也此万世人
 臣事暗主之妙术大法也○往得疑疾有孚发若二
 句戒占者辞然亦以六二之虚中有孚也故以之戒
 占故曰虚中有孚之象吉字须从发若上说○往得
 疑疾若不度其势之不可而必回其惑开其蔽则有
 疑疾矣此须是有孚发若始得发若正因他暗昧而
 下此字○发若是形状之辞如云若发蒙耳相彷佛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4a 页 WYG0029-0261a.png
 沛一作旆谓幡幔也作旆为是○沬小星也洪武正
 韵注子夏易沬小星也王氏注微明也三极明者也
 上六暗之极者也我惟明而所应者暗甚则我之明
 反为其暗所蔽而不能以自达故为丰沛见沬之象
 若是则我之明亦废置而无用矣如折其右肱也然
 于我何尤所遇非其主耳故曰微明扬之帝尧则大
 舜雷泽之渔父耳微明哲之高宗则傅说岩野之胥
 靡耳蒙九二象传曰子克家刚柔接也旨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4b 页 WYG0029-0261b.png
丰其沛不可大事也
 谓不能有为以济大事也○非谓可小事也盖君臣
 之事皆大事也正所谓大事去矣及成吾大事之大
 事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六二以离明之德而上应六五之柔暗九四以刚明
 之德而上比六五之柔暗故均为丰蔀见斗之象本
 义云象与六二同者此也○夷主等夷也谓初九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5a 页 WYG0029-0261c.png
 徐氏曰四与初皆刚同德相应故初以四为配主四
 以初为夷主○等夷之义亦有旬字意东谷郑氏曰
 初视四为配以下偶上也四视初为夷降上就下也
 ○参义曰初称四为配主以四在位而尊上之也四
 称初为夷主以初同德而等夷之也○当丰而遇暗
 主下就同德此如文王当纣之世独与太公闳散之
 徒共事是也次则张华裴頠之徒亦近之犹有匡辅
 之忠在不是下就同德自营已事也○或说正如西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5b 页 WYG0029-0261d.png
 伯初间与九侯鹗侯共事商纣然下就同德与贤者
 恊力国家之事犹可支持也故曰吉
丰其蔀位不当也
 小注载或问亦是他本身不中正所致故象曰位不
 当也朱子曰也是如此也之一字不尽以为然也故
 本义并无此意盖位不当只是说他位近六五之柔
 暗处非其位如所谓当位疑也之例○日中见斗幽
 不明也此似可于六二便言之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6a 页 WYG0029-0262a.png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质虽柔暗若能来致天下之明谓吾虽不明而能用
 天下之明如是则明德之效归于我矣故曰有庆誉
 吉○庆誉谓福庆集于吾身而且有誉于天下也何
 吉如之○庆誉二字还作两义看盖能来章其效不
 止得美誉而已实得用贤之利也象传只曰有庆也
 举其重言誉在其中矣要之亦必有庆方有誉○庆
 誉便是吉也所谓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六五虽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6b 页 WYG0029-0262b.png
 贤明君子天下固多惟在舍己从人耳程传曰六五
 无虚己下贤之义圣人设此义以为教耳按六五柔
 中如何说无虚已下贤之义曰此卦下体为明上体
 为暗五只取柔暗象不复取虚中象矣本义亦曰故
 因其柔暗而设以此开之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上六以阴柔居丰极处动终明极而反暗者也程传
 曰以阴柔之质而居丰之极处动之终其满假躁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7a 页 WYG0029-0262c.png
 甚矣满假之甚者丰之极也躁动之甚者以动之终
 也又为明极而反暗者恃其明而反失之也所谓矜
 其善丧厥善如汉武帝是何等刚明然惟有恃明之
 意是以至于躬亲祀灶力求神仙至于方士尚公主
 何暗如之所谓往往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又秦
 始皇隋炀皆是汉武帝若非赏罚严明又有轮台之
 悔同归于无人不觌之凶矣○尝见今世所谓十分
 乖巧的人方做出呆痴的事明极反暗不其然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7b 页 WYG0029-0262d.png
 上九曰丰极曰动终是已曰何以谓之明极曰居丰
 能动岂不是明者在丰之极动之终便是明之极者
 矣○丰其屋直至三岁不觌一连意云峰曰阒静也
 ○参义曰虽时运之使然亦骄盈之所致
丰其屋天际翔也
 天际翔也即诗所谓如翚斯飞○翚许韦切飞举貌
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阒其无人非果无人也暗不见人也故曰自藏也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8a 页 WYG0029-0263a.png
 下文曰三岁不觌三岁言其久终不见人也凶之甚
 也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旅羁旅也羁字上本从四俗作西者非也此据洪武
 正韵注旅寓也与羁不同羁马络首也故不羁之士
 用羁字言不可羁系也与羁大不同○羁者寄也身
 寄于外而未获归也○吴氏应回曰旅非商贾之谓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8b 页 WYG0029-0263b.png
 凡客于外者皆是天子有天子之旅天王出居于郑
 是也诸侯有诸侯之旅公在楚是也大夫有大夫之
 旅陈文子去他邦是也圣贤有圣贤之旅孔子之辙
 环孟子之历聘是也旅岂一槩哉此言固是但首云
 天子有天子之旅天王之居于郑是也此言未然王
 者以四海为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巡幸所至谓
 之行在若天王出居于郑则变例矣为东周之君号
 令不及于天下无以为天下共主孔子所以作春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9a 页 WYG0029-0263c.png
 也而吴氏执以證天子之有旅失春秋之旨矣周公
 系此卦六五爻辞所以不取君象者正以天子无旅
 故也程传曰人君无旅旅则失位故不取君象义
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
 或说外指旅谓在羁旅间能得中而且顺乎刚也此
 说非涣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盖亦有取耶此彖传
 之例耳若不曰柔得中乎外则无以别于六二矣六
 二亦柔得中也彖传此类尚多参看自见○一说外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29b 页 WYG0029-0263d.png
 上体也谓柔中居上而又得阳助也然则以位言乎
 恐亦求之大深耳○曰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则与
 刚中而应者不侔矣曰止而丽乎明则与动而明明
 以动者不侔矣故只可小亨睽曰说而丽乎明柔进
 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意正相类○一
 说睽本无吉之理以卦德卦变卦体如是尚可小中
 吉也旅亦本无大通之理以卦体卦德如是则尚可
 小亨也故中溪张氏曰凡人处旅本无大通之理羁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0a 页 WYG0029-0264a.png
 旅而亨者虽大亦小也○艮止而离丽于明与说而
 丽乎明同只是内止外明也○或曰止而丽乎明固
 是内止外明然须得离字出谓内说外明是说丽乎
 明也内止外明是止丽乎明也此说未是盖如此则
 丽字反属艮与兑而不属离矣而可乎彖传曰止而
 丽乎明者言内既止而外又得明而丽之也得明而
 丽之便是我之明矣说而丽乎明亦然故本义曰艮
 止而离丽于明尽亦分晓而不可越矣○离本训丽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0b 页 WYG0029-0264b.png
 不训明因丽乎明故明也彖传是以如此立言但曰
 明便是说他明矣○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
 乎明就旅而言是本身既有柔中之德又能顺附乎
 阳刚则所如宜皆合矣内既静专而外又能灼夫物
 情则不迷于所往矣故在旅虽无大亨之可言小亨
 则有矣
旅贞吉
 旅之贞何如或曰观卦体之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1a 页 WYG0029-0264c.png
 卦德之止而丽乎明是亦正道所在也但能守乎此
 则吉耳故本义以为能守其旅之贞则吉然有一疑
 以卦体卦德如是仅得小亨乃又以此而得吉何欤
 又曰此如比初六有孚无咎及孚之至于盈缶则终
 来他吉之类耳曰彼则露出有孚在此则只云旅小
 亨随曰旅贞吉其卦德卦体乃彖传解经之辞也盖
 虚心以求则所谓守其旅之贞者即下文道无不在
 固自有其正不可须臾离之意耳不以羁旅而或离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1b 页 WYG0029-0264d.png
 便是守也非谓只守乎柔中顺刚止而丽明而已也
 依此则大过之时大矣哉亦不可以刚过而中巽而
 悦行为大过之才明矣○旅贞吉另说不必关上文
 为稳盖旅中自有旅之正道言亦必忠信行亦必笃
 敬必仁于僮仆义于同侣必礼以律身必智以照物
 道安往而不在哉○一说彖传举卦德卦体而继之
 曰是以小亨旅贞吉也不另解贞吉之义似以明卦
 德卦体即贞之所在耳且柔中矣而又顺刚内止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2a 页 WYG0029-0265a.png
 而又外明纵使泛言旅贞亦岂有外于此哉
旅之时义大矣哉
 一说承上文卦体卦德如是乃仅得小亨而又必守
 正则得吉此亦可见旅之难处而其时义为大矣一
 说主泛言旅之所以难处者盖一于刚则招祸九三
 是也一于柔则取辱初六是也然惟见得其难处故
 必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然后可以小
 亨又必守正然后可以得吉也○大抵小亨贞吉意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2b 页 WYG0029-0265b.png
 只可以旁证旅之时义之大时义之大意含在难处
 上如此求之自得其旨矣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慎刑如山慎者谨重之意故如山其要全在明上故
 加明字于慎字之上不留如火火势不留而往也○
 云峰分明言明如火慎如山此说正背本义亦不详
 之故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3a 页 WYG0029-0265c.png
 以阴柔居下位旅之志意污下而规模局促也如是
 则谁其予之故曰斯其所取灾盖人必自轻而后人
 轻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不徒曰灾而曰取灾不
 徒曰取灾而曰斯其所取灾明其琐琐之所致而非
 自外来者也○象传曰志穷灾也丘氏以为穷困者
 非也穷只是局促猥陋之义临川中溪之说皆得其
 旨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3b 页 WYG0029-0265d.png
 六二旅中之善要不出此三事而己以此爻柔顺中
 正其德全故其象占之善亦全此三句于爻初无逐
 句取象处只据其柔顺中正之德而言其理之所当
 得者有如此凡旅中好事皆备也○此爻辞象占不
 分象如此占亦如此本义或恐人偏认为象又或偏
 认为占故曰其象占如此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九三过刚则众莫之与不中则所处失当居下之上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4a 页 WYG0029-0266a.png
 则不能下人故程传以为自高之象以九四本义所
 谓用柔能下者对看见得是如此○贞厉义与大壮
 九三同盖过刚不中居下之上其心初亦非有邪也
 故曰虽正亦厉上文焚其次丧其童仆正是厉处
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下即童仆故继曰其义丧也不兼旅焚其次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旅于处不如即次之安即次之次是次舍也言己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4b 页 WYG0029-0266b.png
 所归宿正所谓就馆也旅于处只是旅其所可旅之
 处而不投非其所耳程传亦曰得其处止不若二之
 即次○得其资斧资斧只是一件物与巽上九同莫
 依程传分作二物亦莫依徐氏解作利斧只是资身
 之斧正是旅中所宜有之物○得其资斧只是有以
 自防又不如怀其资之裕矣盖二柔顺且中正四只
 用柔能下用柔则非本体自然柔顺者比能下固善
 但比之中正者亦少劣矣故其象之等差如此○徐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5a 页 WYG0029-0266c.png
 氏曰按汉书王莽遣王寻屯洛阳将发亡其黄钺其
 士房杨曰此经所谓丧其齐斧者也应邵云齐利也
 读如齐衰之齐资齐音同误作资有辨在下○双湖
 曰徐氏或曰(云云/)之义○然据正韵赍持也装也无
 训利者徐引应邵说非也○其心不快本义云非其
 正位者阳居阴位也又上无阳刚之与下惟阴柔之
 应旅岂能尽得意哉亦只旅于处得资斧而已矣
旅于处未得位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5b 页 WYG0029-0266d.png
 未得位起下文不可以非其正位意释旅于处○据
 彖传看然后爻辞三句自相叫应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本义六五柔顺文明又得中道为离之主数句总是
 文明之义盖六五为离主本体便是柔顺其德便文
 明且又得中道也雉性亦柔得中道亦受誉命之地
 也○雉文明之物便是誉命之象也说者多说得无
 来历得此爻者便是为射得雉明其当有誉命也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6a 页 WYG0029-0267a.png
 雉者未免于亡矢得功名者未免于小费也故曰射
 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一气说下○求功名者虽未免
 小费然身名由是显汨没一朝伸○所丧者小所得
 者多也故以一矢亡喻之○此爻何以取一矢亡之
 象曰凡若应举得官者孰能免小费此亦理必然圣
 人笔下岂容一字虚○一说一矢亡言其功名之遂
 亦不免于羁旅之费看来亦是先儒固为五不取君
 象未尝谓亦不以旅言也○得此爻者为射雉之象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6b 页 WYG0029-0267b.png
 易上下经诸爻无此例只是得此爻则为吉为凶为
 利何事为不利何事耳○一矢亡终以誉命是射雉
 之象也三句是一事
终以誉命上逮也
 誉命之命名也是在下之名非在上之命也故说得
 上逮也大舜微时玄德升闻是也六五明说不取君
 象○因此一命字照出命世之才之命字亦是名字
 义分明是名世也故读书解疑要有證佐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7a 页 WYG0029-0267c.png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本义过刚处旅之上离之极骄而不顺者正丧牛于
 易之义也○以鸟焚其巢起旅人先笑后号咷者正
 如鸟焚其巢而不得所安也
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程子曰谓不自闻知也○骄气方盛安能自知
(巽下/巽上)
巽小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7b 页 WYG0029-0267d.png
 本义既曰巽入也又曰能巽以入也盖入必以巽故
 曰巽入也二而一者也○阴为主故其占为小亨阴
 力量小故也○阴不利往其利往者从阳故也然所
 从不可不择故又戒以利见大人○大人一说泛言
 不指九五九五者自是彖传之意非文王本意故本
 义不及之耳○一说以大人为不取九五则所谓以
 阴从阳而利往者亦为不取卦体耶取则俱取不容
 以利见大人一句独为泛词矣本义不及此者岂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8a 页 WYG0029-0268a.png
 彖传之旨自明而本义所谓不可不择者亦自含九
 五大人之象耶
重巽以申命
 重巽二字重○此以字当为字用归妹以娣亦谓归
 而为娣也非谓嫁以娣也此独曰释卦义而不曰释
 卦名义何也且如习坎重险也兑说也本义皆曰释
 卦名义此独举义言者卦名曰巽不曰重巽重巽之
 义为申命之象故曰重巽以申命也非申命无以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8b 页 WYG0029-0268b.png
 重巽之义○止而巽动不穷也以无渐字本义亦只
 曰以卦德言渐进之义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
 据柔皆顺乎刚则为小亨利有攸往之义然其中又
 有五之刚巽乎中正而志行则又为大人之象而利
 见大人也○柔皆顺乎刚之刚兼二三五上言
随风巽
 朱子曰风是会入物事因言丘墓中棺木能翻动皆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9a 页 WYG0029-0268c.png
 是风吹盖风在地中气聚至出地面又散了见朱子
 语类
君子以申命行事
 行事带申命言不宜平等看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进退初六之象也利武人之贞为占者设以矫其弊
 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39b 页 WYG0029-0268d.png
 二本有不安之意若能善巽以处之则获安矣此爻
 辞之旨也○二以阳处阴既失其刚而所居在下位
 卑者多畏人故有不安之意○史巫程传曰通诚意
 于神明者也○云峰曰史职卜筮巫主祷祠盖皆通
 诚意于神明者也○冯氏曰周官史掌卜筮巫掌祈
 禳则史巫诚宜分为二○本义当巽之时不厌(云云/)
 己甚此二句总贴爻辞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二句
 不必以不厌其卑为贴巽在床下以不至己甚意贴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0a 页 WYG0029-0269a.png
 史巫纷若盖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不是两个时节
 也上六巽在床下丧其资斧亦是一时事但以巽在
 床下也而只用史巫纷若则其巽也为未至己甚若
 其巽在床下也而丧其资斧则其巽也为柔懦不立
 矣两句气势相连看然后可以得其旨○两个巽在
 床下皆是过于巽之义但看其所以过于巽者何如
 耳若史巫纷若如此而过于巽则可若丧其资斧则
 其过于巽也为不可盖上句且悬虚在○巽在床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0b 页 WYG0029-0269b.png
 而用史巫纷若则为过而不过所谓不至已甚也巽
 在床下而丧其资斧则为过而过矣所谓失其阳刚
 之德也○用史巫纷若只是取个道达诚意之象巽
 在床下亦只是过于巽之意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不
 必泥床下史巫之语只是假借之辞耳
巽在床下
 参义曰礼尊者当坐于床而卑者望立拜跪皆在床
 下○庞德公素有重名司马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1a 页 WYG0029-0269c.png
 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此亦巽在床下事实
 也○建安丘曰古者尊上坐于床卑者拜跪于床下
 床下卑之所处也○据本义九二巽在床下为占辞
 上九巽在床下为象辞○亦竭诚意以祭祀之吉占
 也○本爻主巽于人言此又兼巽于神言盖因史巫
 二字而云
纷若之吉得中也
 以其得中故自不至已甚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1b 页 WYG0029-0269d.png
九三频巽吝
 九三过刚不中既非下人之资居下之上又挟上人
 之势本非能巽者也其巽也特勉为之耳勉为之者
 非出于诚心不诚则不可久故频失而频巽○吝非
 巽之吝频失之吝也但云频巽则是频失矣○巽九
 三之巽亦如恒上六振恒之恒皆从卦来
频巽之吝志穷也
 巽非出于中心故勉为废失而致吝也非其本心则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2a 页 WYG0029-0270a.png
 故态复露矣故曰志穷也夫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
 为哉三虽彊巽然人之视已如见肺肝终不足以欺
 之矣谓之志穷诚穷矣哉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田获三品意与上文悔亡相蒙盖六四以阴居阴处
 上之下用柔能下也如是则所求必得以田则获乎
 三品矣故象传曰有功也○田获三品谓所田之多
 足以备三品之用非谓田时便有三品也此见所求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2b 页 WYG0029-0270b.png
 必得之意要之亦是占之象耳故恒九四田无禽本
 义云占者田无所获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其义
 可见矣此独不可以类推乎○本义云阴柔无应承
 乘皆刚宜有悔也○盖阴柔既不得已之力无应又
 不得人之力而上之所承下之所乘者又皆阳刚而
 非阴柔所能处固宜有悔矣然当悔之时用柔能下
 则所承乘之阳刚非独不之侵而反为之助虽曰无
 应而亦有应矣虽曰阴柔而实得助阳矣此所谓敬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3a 页 WYG0029-0270c.png
 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者所谓言
 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者故不但悔亡而且
 为有获也象传曰田获三品有功也可见与悔亡异
 义○一为乾豆炙之以为祭祀豆实奉神也○一为
 宾客奉宾也○一以充庖自奉也○田禽只有此三
 用○禽兼兽见礼记曲礼注云禽者鸟兽之总名也
 又曰鸟不可曰兽兽亦可曰禽○文献通考田猎𩔖
 引此三句而注云君尊宗庙敬宾客故先人而后己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3b 页 WYG0029-0270d.png
 又分别杀之三等自左膘而射达过于右肩腢为上
 杀以其贯心死疾肉最洁美故以为乾豆也射右耳
 (本笺云射当为达亦自左/射之达右耳本而死者)为次杀以其远心稍迟肉
 已微恶故以为宾客也不言自左者蒙上文可知射
 左股脾而达过于右胁为下杀以其中胁死迟肉又
 益恶充君之庖也凡射兽皆逐后从左厢而射之达
 于右胁独言射左脾则上杀达于右腢当自左胁也
 次杀右耳本当自左肩腢也不言自左举下杀之射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4a 页 WYG0029-0271a.png
 可推而知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九五刚健中正其德本无不善然以其巽体则苟且
 偷安之弊有不免焉虽然以其性体刚健中正终于
 奋厉而改图也故为贞吉悔亡而无不利以是观之
 是无初而有终矣然其改图也何如叮咛于其变之
 前揆度于其变之后其善于处变如此此所谓贞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4b 页 WYG0029-0271b.png
 此所以吉也○以有贞而吉也则无巽懦之失矣○
 此爻贞吉悔亡与咸九四等不同彼是因其不正而
 戒之是占此是以刚健中正自有其贞也是象○参
 义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则入于理者深而见于行
 者决○补注曰先庚三日是丁非甲干无初也后庚
 三日是癸干有终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上九是阳何以曰失其阳刚之德盖以其居巽之极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5a 页 WYG0029-0271c.png
 过于巽也过于巽则刚德丧矣爻辞二句当相连看
 不得断为二○虽贞亦凶言纵使施于当巽之地然
 过巽如此亦取凶也○过巽而取凶者以其柔懦而
 无立自轻而取侮也○一说虽贞亦凶谓其过巽亦
 未必有邪心也然非吉道矣
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本义正乎凶言必凶此正如春秋战不正胜之正及
 必有事焉而勿正之正同固必之义也正乎凶言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5b 页 WYG0029-0271d.png
 必其凶也
(兑下/兑上)
兑亨利贞
 本义一说刚中故说而亨柔外故利于贞则利贞者
 因其所不足而戒之之辞一说柔外故为说亨刚中
 故利于贞则利贞云者因其所自有而道之之词前
 说是程子所谓有涉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后说是
 程子所谓有言其所以利者以其有贞也要之总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6a 页 WYG0029-0272a.png
 欲占者之说以正耳依前说则利字重依后说则利
 字轻○此卦名兑兑只是说动以说者多失其正故
 文王系辞特吃𦂳于利贞之义欤前说长凡传注并
 存二说处大抵皆主前说意多○刚中故说而亨者
 刚中则无妄说宜其亨也柔外故利于贞者正恐其
 妄说也故曰盖说有亨道而其妄说不可以不戒
刚中而柔外(云云/)说之大民劝矣哉
 释卦辞虽只到说以利贞一句住然是以顺乎天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6b 页 WYG0029-0272b.png
 下亦承利贞言也说以先民悦以犯难皆说以正者
 也以卦体释卦辞而极言之通条是利贞之意先民
 而民忘劳犯难而民忘死即是民劝而悦之大者也
 刚中而柔外一句刚中字轻柔外重本义所谓柔故
 利于贞也○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盖天理人心正
 而己矣○民忘其劳民忘其死者贞之利也非效也
 说而不正则民不劝安在其为利○利亦亨意也兑
 亨主说之正者言故本义曰刚中故说而亨也○劳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7a 页 WYG0029-0272c.png
 民谓之先民者率民以趋事也○先民犯难皆圣人
 之不得己者如何却皆着个说字曰此见圣人立言
 之有味也言说而得其正则虽以劳民以犯难民亦
 且忘其劳忘其死而况于其所安为者乎圣人立言
 之意或如此非是人情所不得己者乃独为君子之
 所说也○丘氏曰夫逸与生人之所好劳与死人之
 所恶此常情也今乃忘其劳忘其死岂人之情也哉
 殊不知说以先民则劳之者正所以逸之也说以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7b 页 WYG0029-0272d.png
 难则生之所以为仁杀之亦所以为仁也○说以先
 民民忘其劳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也悦以犯难民
 忘其死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也○说以利贞
 则顺天应人(云云/)此王道之所以为大而与伯者之
 违道干誉致民于驩虞者不可同日论矣○悦之大
 民劝矣哉上文悦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
 其死此即所谓民劝也而说道之所以为大者此也
 ○民之说即贞之利也说之大者正也正则民劝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8a 页 WYG0029-0273a.png
 说大矣○此数说字尽归在上人说如云进以正可
 以正邦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之类皆从大处立议
 论耳
丽泽兑
 丽泽何以有兑象盖凡天下之不相说者尽由于不
 相同两泽相丽彼此相滋是虽无情之物实有相说
 之象故为兑象也○同气相滋同类相益兑象昭矣
 程传本义及诸家皆不及发其义岂亦知其无难晓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8b 页 WYG0029-0273b.png
 故耶○讲习只是一件事讲而又讲也○或曰讲是
 究其理习是践其事如习礼习射习乐之类在朋友
 间亦只是讲明而已到践其事处朋友亦如何相着
 力得如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皆是自习此曰朋友
 讲习吾见其专于知而不得兼夫行矣为仁由已虽
 践行处朋友所着力者亦只是讲说此无难辨
初九和兑吉
 初九阳刚则不失于柔媚处下则不失于上求无应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9a 页 WYG0029-0273c.png
 则不失于私系故得周其说而无偏党之弊和而得
 正也
行未疑也
 未有所疑者正也不正则有所疑矣○凡疑云者于
 理未顺也
九二孚兑吉悔亡
 刚中为孚居阴为悔此就爻言若以人言则孚者心
 也悔者事也但以孚而说有其诚心则上焉得君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49b 页 WYG0029-0273d.png
 焉得民内焉顺亲外焉信友诚固未有不动者也故
 虽有可悔之事而亦不见其为悔矣大德既备小疵
 奚恤孚○兑是象与初九和兑同例故本义以刚中
 为孚居阴为悔在前然后言占者以孚而说则吉而
 悔亡矣
信志也
 信志诚心也
六三来兑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0a 页 WYG0029-0274a.png
 六三阴柔不中正为兑之主上无所应而反来就二
 阳以求说凶之道也阴柔不中正说之妄者也又为
 兑之主深于说者也然位居下体则所说者宜在上
 以上无所应而反来就二阳以求说则有胁肩谄笑
 其色赧赧之病矣若是者能免于凶乎况初刚而正
 二刚而中彼虽求说未必得说也○兑之六三所谓
 沦于污贱而可耻者故凶盖无往而不得凶也
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0b 页 WYG0029-0274b.png
 只是阴柔不中正一句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商兑未宁者势之二也介疾有喜者志之一也始虽
 疑于势之二终则决其志于一本义云象占如此为
 戒深矣盖象如此而占如之○四上承九五之中正
 下比六三之柔邪不必以九五为在上之明君六三
 为在下之小人盖只是说在邪正之间耳九五是君
 子六三是小人俱作平等人看以下文介然守正疾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1a 页 WYG0029-0274c.png
 恶柔邪之义求之益可见爻辞非以九五为君而六
 三其所属之小人也商度所说四择所从之人也○
 参义曰如大臣之绝私党而忠其君学者之远损友
 而亲仁贤皆可喜也○徐氏曰一牵于柔则将沦胥
 而为小人之归矣岂不可畏哉商度未宁正天理人
 欲公私界限处不可不审所从也圣人以介疾有喜
 言之所以开视正道堤防邪心其意切矣
九四之喜有庆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1b 页 WYG0029-0274d.png
 有庆只是申喜字意夫当邪正两途疑于所从之际
 乃能介然守正而疾邪一向从好路上去在人君则
 有以宁谧国家在人臣则有以保其名位在君子则
 有以成其德业不坠其名节皆庆也皆可喜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剥谓阴能剥阳者也指上六盖阴柔小人内则蛊坏
 人之心术外则亏丧人之行业何剥如之剥之一字
 旨哉为人君者宜深味之○程传曰虽圣人在上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2a 页 WYG0029-0275a.png
 下未尝无小人如四凶处尧朝隐恶而顺命是也○
 又曰虽舜之圣且畏巧言令色安得不戒也说之惑
 人易入而可惧也如此
孚于剥位正当也
 正谓刚健中正当谓居尊位○爻辞是戒辞非指实
 说象传则指实说也与爻辞意不同爻辞下义当详
 ○此本义云与履九五同者盖履之九五位正当伤
 于所恃则凡事必行而无疑兑之九五位正当伤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2b 页 WYG0029-0275b.png
 所恃则密近小人而不畏皆危道也如唐玄宗明知
 李林甫之奸邪而犹用之盖一则恃己之聪明二则
 恃海内之平安谓其必不能为害故也圣人之言岂
 欺我哉不知但是恃聪明便是昏了但是安平便致
 危了
上六引兑
 上六引下二阳相与为兑人之从不从固未可必而
 彼之性质柔媚固如此也故圣人亦只下引兑二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3a 页 WYG0029-0275c.png
 与他○本义云九五当戒而此爻不言其吉凶愚谓
 毕竟有凶而无吉纵使人说之而得以乘时徼利亦
 凶道也害与利相因者也
上六引兑未光也
 未光者小人之道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3b 页 WYG0029-0275d.png
 
 
 
 
 
 
 
 易经蒙引卷八上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4a 页 WYG0029-02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经蒙引卷八下
             明 蔡清 撰
 下经
(坎下/巽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九来居二而得中得其所安也固有亨道六往居三
 得九之位柔而能刚也又上同于四有与也亦有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4b 页 WYG0029-0276b.png
 道上同于四三与四皆阴也谓得朋也○涣亨谓将
 来有必济之理刚来而即其所安柔得位乎上而有
 与则济涣当有日矣所以亨也○王假有庙于涣言
 此者天下之涣者皆在所当聚自王者言此其最大
 者也观大象益可见虽曰事神实与治道相关盖人
 本乎祖万事之原也故曰明乎郊社(云云/)掌乎○王
 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在庙中祭祀也○利涉大川木
 在水上有舟楫之象彖传曰乘木有功也程传曰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5a 页 WYG0029-0276c.png
 在水上乘木之象乘木所以能涉川也○利涉大川
 只是卦有此象遂著其占与益同例不必拘于涣易
 辞所取只是理象两端王假有庙据理取利涉大川
 据象取亦有兼取者○利贞本义云其曰利贞则占
 者之深戒也卦言利贞者多矣独此云其曰利贞则
 占者之深戒也独何意欤盖此卦上言亨矣言假庙
 矣言涉川矣然有不正则皆非矣皆失之矣故云峰
 曰祭祀而非正(云云/)深戒之亦为是也但欠兼亨意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5b 页 WYG0029-0276d.png
 观本义两又字可见不可没了亨意占者之深戒在
 他卦亦说得
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享帝于郊而立庙故知庙为祖庙也立庙便当有假
 庙之事矣但一立庙便已自有以聚祖考之精神亦
 非必至假庙然后聚其精神也故为皆所以合其散
 ○卦言假庙此又言立庙者假庙于聚涣之义为切
 立庙于聚神之涣为先象传岂以卦己言假庙故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6a 页 WYG0029-0277a.png
 此又追其始事而言欤○立庙对享帝则该假庙意
 矣○享帝立庙纲目唐高宗麟德二年乙丑冬十月
 车驾祭东都十二月祭泰山分注废藁秸陶匏用菌
 褥罍爵集览蒲越藁苏皆籍神席也藁苏除稳粒取
 程藁为席也苏与秸通音戛藁秸祭天席也蒲越祀
 帝席也○陶瓦尊也匏破匏为爵也皆太古之礼器
 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6b 页 WYG0029-0277b.png
 初六居卦之初涣之始也其拯之也易为力宜用拯
 也且初以柔居九二之下以理势言必能顺乎九二
 若仗九二之力以拯之是又得其马之壮也如是有
 以济其涣矣吉也○用拯且虚说马壮方言其拯之
 得其机会一说用拯马壮本文只是一连意言其拯
 之得马壮也本义细为体究故著既又二字如论语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本注亦分二意贴此说为
 长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7a 页 WYG0029-0277c.png
初六之吉顺也
 连用拯马壮皆出于顺九二矣只作一意说
九二涣奔其杌悔亡
 九二涣奔其杌是当涣来就其所安也杌人所凭以
 为安者也故以为象○古人席地而坐危坐势亦难
 久故有杌以凭老者所居犹宜有几如汉文帝赐吴
 王几杖成王凭玉几孟子隐几而卧之类今旧图画
 尚有坐床凭几者盖其来远矣○刚来而不穷不穷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7b 页 WYG0029-0277d.png
 得中也爻未有以卦变言者本义云盖九奔而二杌
 也○此爻以人事言假如当离散之时而出寓于外
 失其故居涣也然所寓之地乃是善地可以安也此
 便是涣奔其杌故悔亡
涣奔其杌得愿也
 当涣之时皆有愿安之心今九二涣奔其杌来就所
 安不谓得愿乎
六三涣其躬无悔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8a 页
 本义云阴柔而不中正(云云/)其占如此○六三亦未
 必其果能济涣与否但涣其躬则志在济时矣本义
 云志在济时最有斟酌盖其阴柔不中正虽得阳位
 才任俱未优惟六四虽阴柔然得正而又上承九五
 故为涣其群元吉○无悔亦且自其象言未能济时
 而无悔也○六三涣其躬九二涣奔其杌俱是象悔
 亡与无悔同是占或以此爻辞直是象而占在其中
 愚以六四爻例之六四本义云占者如是则大善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8b 页
 吉分明以元吉为占此亦当如其例大率此上四爻
 皆因涣以济涣者也盖上卦居上体三亦下之上故
 皆有济涣之任志在外也若不用志在外三字以解
 之则涣其躬亦无归著矣圣人解经片言只字岂偶
 然哉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按参义曰苏明允云涣之六四涣其群元吉夫群者
 圣人之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六四能涣小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9a 页
 之私群成天下之公道此所以元吉也是言也朱子
 深取之盖六三近君之臣当济涣之任天下之涣也
 常由人心之畔上而缔其私交然后王命壅而下权
 张六四当涣之时下无应与是能散其私党而专以
 事上者也故元吉也夫私党既散则公道行矣故其
 散而复聚者势合于一如丘陵之高所谓散其小群
 以成大群也若是者岂常人思虑之所及哉或曰以
 六居四非阳刚之才也而何能若是曰大臣之善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59b 页
 不一槩以九居二是刚中之臣固多善矣以九居四
 则势陵于君故多以陵上为戒也如六四者承九五
 之君乃柔顺之臣也臣之柔顺不专其权而惟杜绝
 私邪以布公道其为善亦大矣尹吉甫称仲山甫曰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岂非涣六四之心乎○按柔顺
 之说与本义居阴得正下无应与之说正契合○涣
 有丘匪夷所思盖其赞辞在六四既散小群自成大
 群在占者散小群已元吉至于成大群则其道益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0a 页
 光大而匪夷所思矣成大群还在散小群之后本义
 曰使所散者聚而若丘又曰则非常人思虑所及颇
 与解晋六五之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同例○语类
 曰涣其群当取老苏之说是散了小群队并作一个
 东坡谓合小以为大合大以为一又曰如太祖之取
 蜀取江南皆是涣其群涣有丘之义但不知四爻如
 何当得此义○又云涣其群言散小群做大群如得
 小物事几把解来合做一大把东坡说这一爻最好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0b 页
 缘他会做文字理会得文势故说得合
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散小人之私群成天下之公道所以为光大也此便
 是匪夷所思处○爻辞(云云/)要之只是涣其群元吉
 便已都了得下文涣有丘匪夷所思只是究竟而言
 以赞之耳故象传只用光大也一句便体贴爻辞无
 所遗矣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1a 页
 此涣字与三之涣躬四之涣群上之涣血皆取卦名
 而指义不同此之涣乃济涣也○程曰大号大政令
 也谓新民之大命救涣之大政汗谓如汗之出而不
 反书曰令出惟行弗惟反○参义曰人君当涣之时
 所宜散者莫大于号令居积也散其号令则万姓因
 王言之大而知王心之一矣散其居积则财散于上
 而民聚于下矣天下之大势其有不合于一乎○大
 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巽为风风之行有命令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1b 页
 象重巽以申命正取诸此○本义阳刚中正以居尊
 位(云云/)盖非阳刚中正则虽居尊位而不能涣非居
 尊位则虽有阳刚之德而无其权亦欲涣而不能○
 涣王居如陆贽(云云/)之意朱泚之叛德宗置琼林大
 盈库于行宫陆贽谏悉出二库货贿以给军实则(云/)
 (云/)是乃散小储而成大储损小宝而固大宝者也
王居无咎正位也
 王居无咎还是兼涣汗其大号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2a 页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本义云上九以阳居涣极能出乎涣又曰言涣其血
 则去涣其惕则出也
涣其血远害也
 上句用三字省下三字象传法例如此安得曲为之
 说耶故王居无咎一句为该涣汗大号亦无疑朱子
 语录不兼涣汗大号犹是欠处盖亦记录之误朱子
 既知以此例彼而乃又遗了一半决不然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2b 页
(兑下/坎上)
节亨苦节不可贞
 泽上有水其容有限盖泽水之上者也增则益矣故
 曰其容有限有限即节之义若江河则流通而不滞
 故多容○节固自有亨道矣又其体阴阳各半而无
 过不及之偏又二五皆阳刚而得中则是节之中而
 不至于苦者也故亨此即中正以通之理也○彖传
 曰刚得中本义曰二五皆阳盖言二五则中意自备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3a 页
 矣曰皆阳者阳刚正道善类也刚而且得中则是中
 正以通矣安得不亨○节字该两意有度数之节有
 德行之节如节以制度是以度数言者如不出户庭
 等是以德行言者节亨苦节之节都该两意同是节
 也○苦节不可贞汉上朱曰凡物过则苦味之过正
 形之过劳心之过思皆曰苦苦节则违性情之正物
 不能堪申屠狄之洁陈仲子之廉非不正也立节太
 苦不可贞也○陈仲子之廉见孟子人所知也申屠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3b 页
 狄之洁见刘向新序节士篇曰申屠狄非其世将自
 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圣人仁人之于天地
 间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狄曰
 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
 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故亡国残家非圣知也
 不用故也遂负石沉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乎如仁
 与智吾未见也诗云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此之谓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4a 页
 二句意相连总是见节之亨而非苦节之不可贞也
 ○说则锐于进遇险则其进有节是节道也而九五
 实得位以主节于上其所节者又皆中正而不至于
 苦是以通行于天下而无弊也此三句相连之意○
 说以行险朱子曰伊川之说是也说则锐进而有险
 在前进去不得故有止节之义节便阻节之义○程
 传曰人于所说则不知已遇艰难则思止方说而止
 为节之义○叶采近思录注云人惟说则易流见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4b 页
 而止则不至于流矣节之义也○中正以通通字只
 据理言本义云又坎为通非正意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主程传及建安丘氏注语录天秩有礼不宜用盖于
 伤财害民之义不切耳○程传曰天地有节故能成
 四时无节则失序矣圣人立制度以为节故能不伤
 财害民人欲之无穷也苟非节以制度则侈肆至于
 伤财害民矣○建安丘氏曰圣人立为制度量入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5a 页
 出无过取无泛用有损己益人之实而无剥下奉上
 之事故不伤财不害民矣○节以制度节是节制度
 是法度度本分寸尺丈广狭长短之数此则所该自
 广当取其意也○节以制度凡君子皆可能不必著
 圣人字如道千乘之国节用而爱民岂必皆圣人而
 后可能○天地节至不害民言节道之大也
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程传曰凡物之大小轻重高下文质皆有数度所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5b 页
 为节也数多寡度法制议德行者存诸中为德发于
 外为行人之德行当议则中节议谓商度求中节也
 ○参义曰制数度为粗为末议德行为精为本○以
 愚观之二者不可分轻重德行是立身事数度是应
 用事此当以振民育德常德行习教事例看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至于门庭亦宜曰门外之庭也
 而乃曰门内之庭程传亦然何也盖古者宫室门户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6a 页
 之制先儒必有考矣大抵门在外户在内孟子曰摽
 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则门在外可见中庸屋漏注曰
 户从东南入为室之户也则户在内可见此说且与
 朱子户庭主心门庭主事之说有合○室内户庭外
 ○时止而止者也
知通塞也
 在初九时则塞而未通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6b 页
 九二当可行之时谓处得中正乃出潜离隐之地也
 而失刚不正则自馁于进且上无应与则不能独进
 必矣故为知节而不知通为不出门庭之象此则所
 谓好从事而亟失时怀其宝而迷其邦者也不亦凶
 乎○朱子曰有可为之时乃不出而为之致失可行
 之道不是别更有凶此说似非吉凶为得失之报者
 恐是一时之言未必其终身之定论也○朱子曰户
 庭是初爻之象门庭是第二爻之象此是自内而外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7a 页
 之序谓初在第一步二在第二步初在内二稍外也
 故本义于初则曰居节之初未可以行于二则曰当
 可行之时
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失时即所谓好从事而亟失时者也失时极谓失时
 甚矣惜之也失时便是凶○士君子幼学将以壮行
 患不得其时耳今幸有其时而乃固泥不出失时极
 矣甚惜之之词也观象传或曰大得志或曰道大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7b 页
 是皆喜谈而快道之至于此独曰失时极圣人之心
 可知矣彼西山之夫磻溪之叟皆非其夙心之所期
 者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本义此无咎与诸爻异言无所归咎也○六三阴柔
 不中正以当节时非能节者当节而不节费于前则
 乏于后矣故戚嗟若戚无聊也是其自致耳何咎哉
 ○又以德行言之亦有不能守节而卒亦无以自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8a 页
 者如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也吁士君子立身一差
 万事瓦裂能免嗟若之咎哉○此无咎与诸爻异如
 革九四兑九二象传皆云信志也革则言人信其志
 兑则言已志之信亦词同而义异
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本义云此无咎与(云云/)咎也按古易经自经传自传
 此本义宜在爻辞下此处既明曰又谁咎也亦可无
 此本义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8b 页
六四安节亨
 本义柔顺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节者也盖五主节
 者也以其顺正以承五则其节也无所勉彊而自然
 故曰安节非谓臣节也节字总一般○程曰以阴居
 阴安于正也又曰节以安谓善彊守而不安则不能
 常○节斋曰安者顺而无勉彊之谓○坤卦本义云
 安顺之为也安节犹云安贞谓安于节也双湖曰顺
 正故安○本义上承九五一句亦重故象传曰安节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9a 页
 之亨承上道也盖自有五以主节于上四但承而行
 之者耳然非柔顺得正不作聪明乱旧章者则虽其
 所当承亦不能承而行之之安裕如此也故曰承上
 道也承上道须本柔顺得正言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本义云所谓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者也故其象占如
 此甘节者中正也吉往有尚者通也若非当位以节
 则亦不得伸其中正之节而通于天下矣但中正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69b 页
 重于甘节义为切且如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
 所仰也彖传必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亦此义也
甘节之吉位中也
 中兼正中则不苦而甘矣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易以道义配祸福而道义重于祸福习坎上六曰过
 涉灭顶凶矣又必曰无咎节上六曰苦节贞凶矣又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0a 页
 必曰悔亡理之得失尤重于事之吉凶也○前乎孔
 子而为周公曰苦节贞凶悔亡后乎周公而为孔子
 则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穷则不通矣正与中正以通者相反
(兑下/巽上)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程传曰在二体则中实在全体则中虚本义云以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0b 页
 卦言之为中虚以二体言之为中实用其说也○朱
 子曰一念之间中无形主便谓之虚事皆不妄便谓
 之实不是两件事○又曰敬则内欲不萌外诱不入
 自其内欲不萌而言则曰虚自其外诱不入而言则
 曰实只是一时事不可做两截看○朱子初间尝有
 谓中虚是无事时虚而无物自中虚发出外皆是实
 理所以曰中实此说今亦载大全中不知此正作两
 截看不作一时事看非是朱子之定说也且谓自中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1a 页
 虚发出皆是实理夫既云发出来则非中实矣此正
 朱子向日未定之见显然有证者学者安得但以为
 出于朱子而遂不敢有异同乎盖朱子语录出于记
 者之误处亦多○云峰曰实所以为信虚所以受信
 也亦未必然虚便是信对实而言则此其本也若谓
 之受信则信又别是一件自外入者也二阴在内四
 阳在外以一卦言之为中虚也二五之阳皆得其中
 以二体言之为中实也○下悦以应上上巽以顺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1b 页
 此上下交孚也○一说下悦以应上下之有孚也上
 巽以顺下上之有孚也分言之皆有中孚之义二说
 亦不相悖盖曰交孚便是两个孚合而为一个孚矣
 但卦中无有就上体取一义就下体取一义者卦名
 是卦体之名也当就全体取义主交孚之说为长○
 参义曰下悦以应上则心诚爱其君上巽以顺下则
 心诚爱其民君民二字恐未当
豚鱼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2a 页
 程曰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孚信能感豚鱼当无
 所不感矣○本义云豚鱼无知之物无知何独豚鱼
 曰诸畜中豕性至躁而騃豚又豕之稚者故最无知
 又诸般禽兽虽槩无知然犹与人同居霄壤之间同
 见日月同受风霜鱼则独居水中惟以水为乾坤与
 人世又隔一重故尤为无知○不曰感豚鱼而曰豚
 鱼吉承中孚云也中孚便有以孚于物矣不然乃为
 豚鱼之吉而不为中孚者之吉矣故豚鱼是承中孚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2b 页
 彖传曰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圣人固已着字眼在矣
 ○云峰曰或以豚(云/)为长况彖传信及豚鱼也可异
 论乎○但据云峰之说似只以豚鱼为一物未知豚
 鱼毕竟是二物耶或一物耶程传作二物而本义只
 云豚鱼无知之物意者其亦不以分为二为非耶○
 补注曰巽风兑泽也豚鱼河豚也河豚东拜则东风
 应信西拜则西风不爽唐诗河豚吹浪夜还风此即
 信及豚鱼也○原文王之意谓于难感者能感之则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3a 页
 是信之至矣既而悦亲信友获上治民无往而不孚
 所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特以豚鱼至为无知
 故假以为象耳且如古之有苗傲象真豚鱼也○至
 诚可感豚鱼岂必真有其事耶唐德宗谓张万福曰
 江淮草木亦知尔名岂草木真知万福之名耶至圣
 者莫如圣人圣人亦未尝必有感豚鱼之事泥者殆
 未足以语易○郑湘卿曰仁及草木言草木难仁也
 诚动金石言金石难诚也信及豚鱼言豚鱼难信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3b 页
 此说尽明白○利涉大川至信所以可涉险难者不
 侥倖以苟免不欲速以冒进言忠信行笃敬素患难
 行乎患难明则人与之幽则鬼神福之大川特举其
 至险者亦以卦有乘木舟虚之象也习坎有孚维心
 亨行有尚盖亦此理○利贞当管上文故本义云至
 信可感豚鱼涉险难而不可失其正盖感物不以正
 则为违道以干誉涉险不以正则为行险以侥倖○
 参义曰信苟不正则尾生白公亦谓之信也○吉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4a 页
 带豚鱼读盖豚鱼无知者也至信可以感之大川至
 险者也至信可以涉之两句似平或疑本义云占者
 能致豚鱼之应则吉而利涉大川似以豚鱼属有孚
 而以吉对利涉非也豚鱼之应是有孚所致者致豚
 鱼斯吉矣且又利涉故吉字只连豚鱼为句利涉自
 有一项本义云至信可感豚鱼涉险难亦自分明
柔在内而刚得中
 柔在内以一卦言之为中虚也刚得中以二体言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4b 页
 为中实也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孚乃化邦程传及中溪乃作化
 天下之万邦盖彖传邦极其广而言之所谓万邦作
 孚也如云当位贞吉以正邦也此邦字分明是指天
 下王用出征以正邦也岂亦但谓一侯国而已耶盖
 圣人话意自然向大处去洪钟无微音也此云孚乃
 化邦者自我一国既上下交孚则近者悦远者来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5a 页
 下孚之必矣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用此道也云
 霓之徯后南国之化行天下孚之为何如此上下指
 君与臣民也专指君臣者非○孚乃化邦风行四表
 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木在泽上既有乘木之象外实内虚又为舟虚之象
 皆卦象也○或曰外实内虚宜当作卦体曰需卦九
 五坎体中实为有孚取则为卦体中孚外实内虚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5b 页
 舟虚利涉取则为卦象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信而正则事皆天理所谓诚者天之道也孚贞应天
 之义不待多费辞矣○信而正者天之道也
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本义云风感水受中孚之象议狱缓死中孚之意○
 议狱缓死则至诚恻怛之意有以浃人之肌肤沦人
 之骨髓矣岂非中孚之意○议狱缓死上感而下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6a 页
 也○君子议狱有可生者生之求其生而不得则当
 死矣犹且缓之则其至诚恻怛之意自有以感乎下
 此说未尽○议狱缓死不是两事所以审求其情也
 所谓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俱无憾也故曰中
 孚之意○祥刑要览桂氏后序曰番易尉为人杀莫
 知主名捕吏诬执俞达者證佐皆具已承伏矣且谋
 连三弓手结款无一异词有某人不能无疑躬造府
 台府台请缓其事重立赏榜广布耳目俾缉正囚未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6b 页
 几果得龚立者以正典刑不然横致四无辜于死地
 余闻之瞿然敛衽因叹吾夫子三绝韦编特著议狱
 缓死之象于中孚而古之君子亦尽心于一成而不
 可变者焉○愚按此正所谓中孚之意盖恐其急于
 致刑而误杀不辜也正所谓求其生而不得然后死
 者与我俱无憾也钱若水亦尝议狱缓死后果得反
 案中孚二字如此贴之庶见亲切然议生于疑不疑
 何必缓哉故又曰不留狱二义并行而不悖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7a 页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初九当中孚之初上应六四夫相信之道贵乎审之
 于初六四可信者也初能于其志之未二时度其可
 信而遂一意以信之则得其所安而吉若复有他志
 焉则于其可信者不信于其不可信者信之是失其
 所度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此皆戒占者之辞初九
 本未见其有他处此爻辞只据初时说道理○有他
 不燕者我之心既有二于彼则彼之心亦不能以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7b 页
 于我矣而况信非其所信者乎故不得所安也本义
 谓之复有他焉亦承初字言也初也志未变而应四
 继也或志变而有他不如初时矣全是据初字言道
 理○其曰虞吉者犹家人初九闲有家例其曰有他
 不燕者犹比初六终来有他吉例皆是初爻之辞
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此虞吉作初九能度六四可信之说所以然者以其
 居初志未变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8a 页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四句都是象然有二意上二句言二五之交孚下二
 句言二五之所以交孚○好爵或以爵为天爵盖非
 也只是爵禄之爵其曰好爵谓得中亦犹云鹤在阴
 谓九居二耳非谓好爵就当懿德也北山移文亦有
 婴情好爵之句○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吾即我也
 皆指二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
 诸人岂亦有异义乎○中溪谓我爵谓五五为君位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8b 页
 故以爵言此句与本义好爵谓得中者悖矣又曰吾
 亦五也尔指二二偶于五也其说益谬不识主宾我
 不指二而指五何谓也且与上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又自相戾○参义曰物之相爱者莫如母子之同心
 而人之所慕者莫如王爵之可贵中孚之二以实感
 乎五而五亦以实感乎二其至诚之感通为何如
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朱子曰是两个都要此物事所以鹤鸣子和是两个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9a 页
 中心都爱所以相应如此象传虽独举其子和之然
 中心愿也又自是吾与尔靡之意于爻辞元无所遗
 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敌谓上九信之穷者如信而不知变则信斯穷矣穷
 不变通也故不足赖也○六三阴柔不中正与上九
 为应盖阴柔不中正则躁性无常又居悦之极悦极
 则无节而改其常又与上九信之穷者为正应夫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79b 页
 我之无恒应彼之不通在已既动不中度所应又全
 不足赖是以不能自主但见其或鼓而起又或罢而
 止或悲而泣又或喜而歌耳盖亦无可久之理也敌
 谓敌应无甚深义以六三而得上九之敌应非能主
 张我者是以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虽不言凶凶可
 知矣○本文得敌二字最重三虽阴柔不中正然使
 得善应而尚获其助而不至于颠倒其在古昔最著
 者如卫灵公之无道宜丧也而有王孙贾之徒辅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0a 页
 则亦不丧太甲始虽昏也得阿衡而克终刘禅之德
 至暗也得诸葛亮而延祚数十年故此爻圣人不得
 不罪其敌也凡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皆有此在
 已若阳刚中正则虽得敌之穷亦未必至此故象传
 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与爻辞互相发也○或鼓或
 罢是活字主击鼓言是奋发之意凡兵役都用鼓以
 进所以一众心而齐其力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0b 页
 六四居阴得正位近于君以是德而居是位所谓权
 不张而自大势不招而自集月几望象也设非居阴
 得正而徒位近于君则德不称其位君不信其忠亦
 不能有其盛也如云负且乘致寇至晋如鼫鼠贞厉
 是也故四之月几望必兼取四之居阴得正位近于
 君者有见于此也然以柔正之资而膺君上之任必
 能公尔忘私而不暇顾其朋友是谓马匹亡也马匹
 谓初与已为匹也○中溪谓月几望不处盈也其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1a 页
 非是盖本爻之意正谓其权任之隆而能乃心王室
 自绝私交所以无咎也而象传云马匹亡绝类上也
 无咎处正在马匹亡上不在月几望上此又关系不
 小宜详之○月几望马匹亡二句相唤应说方得其
 旨若并举对言则失之矣本义云居阴得正位近于
 君而不曰位近于君居阴得正者固有义矣曰所以
 能绝初以信五者亦以居阴得正也○方蛟峰曰晏
 子不入崔陈之党韩退之不污牛李之朋马匹亡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1b 页
 ○本义云马匹谓初与已为匹匹配也谓之马匹者
 程云古者驾车用四马不能备纯色则两服两骖各
 一色又大小必相称故两马为匹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九五刚健中正中孚之实又居尊位则中孚之主而
 下应九二与之同德是其孚之两相挛固也何咎之
 有说此爻要略与九二异盖九五是君上故本义言
 下应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2a 页
位正当也
 正指刚健中正中孚之实也当则指居尊位为孚之
 主者也正当宜分看履九五兑九五与此同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鸡曰翰音出曲礼注云翰长也鸡肥则鸣声长○居
 信之极而不知变所谓好信不好学者如有其理时
 势不足以副彼亦以为有是理也必要为之不度时
 不审势此谓信非所信而不知变亦犹鸡非登天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2b 页
 物而欲登天也甚言其难也○鸡非登天之物而欲
 登天夫鸡羽族宜能飞也而不能飞则变也乃以其
 有羽翼而彊欲飞而登天不知变也故为知信而不
 知变之象○贞凶盖亦以其所信者固亦正理所有
 也但不知变耳故云虽正亦凶
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何可长凶也知信而不知变如宋襄之仁尾生之信
 皆不可长必败于信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3a 页
(艮下/震上)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自可小事以下皆利贞之意○本义既过于阳可以
 亨矣盖以义而言阴固不可过于阳以势而言则既
 过于阳亦可以亨但以其有妨于义也故随戒以利
 贞(云云/)贞者义也以义用势也小者之宜也所谓与
 时行也下文所云皆其义也○凡谓小过之时者非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3b 页
 时小有过谓时当小过也如云大过之时亦岂时有
 大过耶大过小过都是人事但其时当然则谓之大
 过之时小过之时耳○卦之二五皆以柔而得中故
 可小事得中似可有事但以柔得中只可小事○三
 四皆以刚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卦惟二阳然下
 体之阳不居二而居三上体之阳不居五而居四皆
 失位也又三则以阳居下之上四则以阳居上之下
 皆不中也失位则权夺不中则善亏不可大事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4a 页
 或说失位便是不中又言不中者以应上句柔得中
 也然依同人曰柔得位得中大有曰柔得尊位大中
 则此之失位不中亦当为二义盖既并言便须有义
 在○一说失位不中固为二义但总是三以刚居下
 之上四以刚居上之下所谓失位者以此所谓不中
 者亦以此盖失位以时位言不中以才德言如乾九
 三重刚而不中不中固是居下之上也又曰上不在
 天下不在田亦是取居下之上也又不可以不在天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4b 页
 不在田就当不中说盖重刚不中以德行言上不在
 天下不在田以时位言○二五只言柔得中三四不
 止言刚不中而必曰刚失位而不中此尤见刚之不
 得志而不可大事处失位二字如何可轻看○三四
 言刚失位而不中二五独言柔得中而不言得位何
 也曰小过之时柔之所以可小事者不以位而以善
 也若小者既过而又用其势将反以壮败矣此彖传
 不言柔得位之意也○可小不可大宜下不宜上此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5a 页
 意大象传尽之○卦体内实外虚如鸟之飞其声下
 而不上截作两句方是○张曰中二爻内实象鸟之
 身上下四爻外虚象鸟之翼横飞之鸟身已飞过而
 有遗音耳○其声下而不上此于卦体无所取只据
 飞鸟言之其声皆下而不上○夫风实自上而起故
 鸢先风而翔于上以上先有风也久之然后风及于
 下以飞鸟声亦然皆先于上而后下○飞鸟多有声
 声皆下闻或曰既可以闻独不可上闻乎曰大抵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5b 页
 皆自上而下声音难逆风而上况鸟飞于空风力尤
 劲鸟声安得排风而上乎只是遗下耳或曰鹤鸣于
 九皋声闻于天亦有上闻者曰此以鸟音自然之理
 言彼则极其鹤声所闻之远言意各有主也其上章
 云声闻于野其意可见○又尝闻有人清晨自武当
 山而下天色甚霁初不闻雷声及至山下只见道路
 行潦问是何时雨则云正是今早雷雨大作而山上
 初不闻知以此推之虽雷声亦壅而不上闻也况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6a 页
 鸟音乎是皆风之为耳或说鸟喙向下故声皆下而
 不上○不宜上宜下此以人事之占言不指飞鸟遗
 音盖于鸟声难着宜字○宜下是敛退一步做事的
 意如此始大吉
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时谓小过之时小过之时可过于小而不可过于大
 可以小过而不可以甚过利贞者过小而不过大小
 过而不甚过之谓也故曰与时行时小过之时云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6b 页
  过于小如丧过乎哀行过乎恭用过乎俭也可以
 小过如哀不至灭性恭不至足恭俭不至豚肩不掩
 豆是也
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
下顺也
 有飞鸟之象一句是卦体上逆下顺以人事之理言
 所以以理而断其上逆下顺者以小者之过也阴可
 下而不可上也如行过乎恭固是宜下恭不至足恭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7a 页
 亦是宜下○本义云能致飞鸟遗音之应或以此问
 于朱子朱子曰看此卦以有羽虫之孽之意如贾谊
 鵩鸟之类故于初六复言之此又与中孚能致豚鱼
 之应不同中孚以德之感应言小过以占之应验言
山上有雷小过
 本义山上有雷其声小过语录云声在高处下来是
 小过之义飞鸟遗之音亦是自高处放下声来盖声
 在高处则去人远其声邈而微矣小过之象也今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7b 页
 雷声重者则只如在屋脊之上盖雷近则声洪远则
 声亦微矣雷出地奋则其声重矣雷在天上则高虚
 之表四达无障与山上有雷者又别不可以其更高
 于山而声反重为疑也乾九四在渊本义云龙之在
 是若下于田或跃而起则向乎天矣雷亦然雷在天
 上若更高于山然声达四远偏警群动又与在山上
 者不侔矣○参义曰雷行于空中则其声震暴若鸣
 山上则其声微小诗所谓殷其雷是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8a 页
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本义云三者之过皆小者之过是可小事意又云可
 过于小而不可过于大可以小过而不可甚过是宜
 下意皆所谓小过也○本义三者之过皆小者之过
 此就行丧用三字说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尧舜之
 禅受汤武之放伐等事则大者之过也○本义可过
 于小而不可过于大此就恭哀俭三字说正云峰所
 谓可过乎恭不可过乎傲可过乎哀不可过乎易可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8b 页
 过乎俭不可过乎奢也○本义可以小过而不可甚
 过此句意附在三个过字内或以附在恭哀俭者非
 也此三过字俱是小过之过亦正云峰所谓恐其恭
 之甚则为足恭哀之甚则为丧明俭之甚则为豚肩
 不掩豆也○嵩山晁氏徂徕石氏皆谓小过是矫时
 之弊以今论之君子所行皆欲适中而于此三者乃
 小过何欤岂非以其时当小过乃为宜乎故曰与时
 行也若大过而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是亦以其时当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9a 页
 然也不然斯为过当矣若一以为此君子矫时之弊
 而然岂得为义理之至当夫矫枉者过直此自常情
 所易犯者耳圣人教人岂必过直以矫枉邪君子时
 乎当小过则小过亦为中时乎当大过则大过亦为
 中○六十四卦既有小过则君子之于天下也自是
 有小过之时大过亦然
初六飞鸟以凶
 不好处全在飞字上是上而不下者也若飞鸟遗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89b 页
 音则下而不上此只言飞鸟鸟之飞只管过去○初
 六所以取此者以其阴柔性躁又上应九四志于上
 行又居过时则其躁也又过于躁其上行也又过于
 上行故曰上而不下者也以此取飞鸟象初六一飞
 鸟也○初六飞鸟之象就人事言之便是行只管过
 于傲丧只管过于易用只管过于奢如此安得不致
 凶其曰以凶者平庵曰以飞致凶
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0a 页
 所谓自取之也不可活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进则过三四而遇六五是过阳而反遇阴也所遇者
 阴则无彊盛之患过而不过者也不进则不及六五
 而自得其分是不及其君而适遇其臣也适遇其臣
 则无陵迫之嫌亦过而不过也然进可以为过不进
 宜不为过今而槩之以皆过何也盖六爻在小过之
 时皆有过之义但过得其宜者则虽过而不过过失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0b 页
 其宜者则为过而过矣○六二爻辞只据柔顺中正
 言所以为过而不过○云峰曰两遇字微不同遇其
 妣邂逅之遇也故本义曰反遇遇其臣适相当之遇
 也故曰适遇○本义释过其祖遇其妣云进则过三
 四而遇六五敢问三四皆为祖乎曰程传云阳之在
 上者父之象尊于父者祖之象四居三上故为祖五
 阴而尊祖妣之象而朱子语类亦曰三父四祖五便
 当妣○问先妣亦妣也此何以知其为祖妣曰晋六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1a 页
 二与六五相应则只取为先妣此承祖字来而与祖
 为对则是祖妣也故程传断以为祖妣本义云过阳
 而遇阴既以一阴一阳相对则祖与妣亦相对其为
 祖妣益无疑○朱子曰五便当妣也亦以其为六五
 也阴居尊也○重在阴字上若过而遇阳则过而过
 矣○进则过三四之阳以过也而遇夫六五则归宿
 处是阴过而不过也○遇其臣谓自得其臣之分也
 ○六二爻辞许多句只据其柔顺中正说来○曰祖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1b 页
 曰妣以阴阳之象言曰君曰臣以上下之象言义不
 相袭同是一六五也对三四言则为妣对六二言则
 为君
  过  遇  不及  遇
 云峰曰相过谓之过过是有心邂逅谓之遇遇是无
 心春秋公及宋公遇于清我所欲曰及不期而会曰
 遇及有心遇是无心遇字与及字相反过字与不及
 相反○不及其君此不及字当依春秋书法例看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2a 页
 对遇字言
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不及其君爻辞本自爻言其能然象传则复以理言
 其当然也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小过之时事每当过然后得中九三以刚居正众阴
 所欲害者也何以见众阴欲害九三盖九三刚正邪
 正不容两立况当小过之时阴多于阳又是小人道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2b 页
 长之日故小象程传曰阴长之时必害于阳小人道
 盛必害君子防之不至必为其所戕矣唐五王惟失
 此义故中武三思之害先儒谓为人君为人臣皆不
 可不知春秋今以此观之为人君为人臣亦皆不可
 不知易
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凶如何甚言其凶也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3a 页
 九四一爻占得之者当得无咎何也九四以刚处柔
 弗过于刚而适合其宜是过乎恭也过乎恭则过而
 不过矣所以无咎也若或更往则为过矣其过不为
 过恭而为过刚矣是有厉而当戒焉然道无定体事
 有异宜固亦有过乎刚之时且九三阳性坚刚或胶
 于永贞而不知变故又戒以勿用固守夫过恭亦当
 随时之宜也随时之宜者时宜过刚则犹用过刚也
 ○大抵时乎过恭则过恭为中时乎过刚则过刚亦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3b 页
 为中○周公系此爻以上句言弗过遇之又曰往厉
 必戒说得似太重了故复着勿用求贞一句以裁之
 然后于理为尽也○以刚处柔过乎恭矣过乎恭如
 何是合宜盖当过之时而过于恭过之得宜者也所
 谓过而不过也○一说以刚处柔是刚不用于刚而
 用于柔过乎恭也合乎宜也小过之时当然也○或
 曰弗过遇之若以六二爻例则当如此说若以九三
 爻例则过遇当如过防之义未详孰是当缺以俟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4a 页
 者○依九三爻例弗过遇之谓弗加意以待之也是
 不能过于恭也不能过于恭以往则厉矣故当戒道
 理皆同而句义异其本义上云当过之时以刚处柔
 过乎恭矣无咎之道也皆不用改动○不加意以待
 之如何便有厉盖当过之时每事当过然后得中也
 ○过遇为加意以待之此说出朱子小注
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本义云爻义未明此亦当缺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4b 页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六五以阴居尊阴柔既非有为之才居尊则又太高
 而过象传所谓已上也又当阴过之时时已过矣故
 不能有为为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象在我既不足
 以有为则以二是吾正应正应在远也于是弋取六
 二以为助焉但云弋取六二以为助则两阴相得其
 不能济大事亦不言可知矣○弋以生丝系矢而射
 也凡所射之物皆在远处故取弋义○密云不雨自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5a 页
 我西郊自六五而言其不能成大事也公弋取彼在
 穴自六五之得六二而言其不能共济大事也
密云不雨已上也
 本义云已上太高也此与乾上九之亢龙同意谓其
 过高志满不能下人以图事功上六本义云过之已
 高而甚远者也亦取此意其象传则云弗遇过之已
 亢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𤯝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5b 页
 本义云六以阴居动体之上处阴过之极过之已高
 而甚远者也盖阴性躁也动体已过又在动体之上
 阴过已过又是阴过之极故为过之已高而甚远者
 也是弗合其宜而一于过者也有如飞鸟之迅速而
 至于离之离之谓远去也在鸟则穿云没影者也○
 程传曰不与理遇动皆过之甚违理过常如飞鸟之
 迅速所以凶也离过之远也又曰灾者天殃𤯝者人
 为既过之极岂惟人𤯝天灾亦至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6a 页
弗遇过之已亢也
 已亢即本义过之已高而甚远之意
(离下/坎上)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既济事之既成也只缘既字不好此即康节怕处其
 盛之意所谓饮酒酩酊开花离披时节○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万物皆不能逃乎此数故邵子论易每到
 中半处便有回头却顾之意○为卦水火相交各得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6b 页
 其用参义曰水居上则受火之热火居下则能热乎
 水水火相为用也彼此相为用事之所以济也○六
 爻之位各得其正初阳二阴三阳四阴五阳上阴位
 各得正所处无有不正者亦事之所济也○既济之
 时好时节都过了只得小亨而己好时节既过不好
 事又将来故须利贞下文初吉终乱正是此意是言
 其所以小亨而利贞也○利贞与泰九三之艰贞无
 咎意同○初吉终乱此以时言与丰之日中则昃同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7a 页
 意彖传终止则乱其道穷也是兼人事言然人事所
 在即天运所在也如云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
 始天行也都是此理○本义云大抵此卦及六爻占
 辞皆有警戒之意时当然也○小者亨也谓于事之
 小者得亨而于大者不得亨也犹所谓小事吉云
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此卦初阳而二阴三阳而四阴五阳而上阴也卦辞
 本义六爻之位各得其正乃卦名之义此则移以释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7b 页
 利贞义又不同矣
初吉柔得中也
 指六二柔中则能持盈而守成谨畏而不怠故吉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中溪曰非终之能乱也于其终而有止心此乱之所
 由生也此又推其终之所以乱也○其道穷者治极
 生乱亦极则变之理也○丘云彖曰终乱而传曰终
 止则乱止则乱矣不止乱安从生玩一止字则知夫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8a 页
 子之于赞易也其旨深矣○凡看卦爻要识大旨如
 此卦本义云大抵此卦及六爻占辞皆有警戒之意
 时当然也而大象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皆大旨
 所在而圣人之情可见矣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夫盛极而衰理数然也故君子于既济之日便思患
 而预防之盖患是必有的一治一乱虽天运之常然
 须要尽人力以支持之惟尧舜有盛而无衰为得变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8b 页
 通之术也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全是凭初字说道理危者使平也○虽当既济之时
 尚在既济之初志意犹未至于尽隳纲纪犹未至于
 尽弛苟能谨惧犹可无咎彖传所谓初吉柔得中也
 亦是以其在初而能谨畏耳○曳轮濡尾亦言其凛
 凛之心有若此者若真曳轮则车不能前矣若真濡
 尾则狐不能济矣所谓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9a 页
 此只言其谨戒不虞之象有若此其亡其亡亦是此
 意○程传解曳其轮与未济同谓自止不进似亦可
 通然濡其尾一句难亦作自止说故本义不从分明
 与未济初六不同○无咎谓能保其济也临川谓不
 遽济而终可济此说未好盖己是既济了非缘此方
 得济也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六二以文明中正之德上应九五刚阳中正之君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99b 页
 常理度之宜得行其志也奈九五居既济之时治功
 既成而怠心生不能下贤以行其道二既不为五之
 求用则其志不能以自行有如妇之丧其车茀而不
 能行者然中正之道不可终废故既济之盛终有时
 而过中正之道终有时而行是为妇虽丧茀然不待
 追求之至于七日而自得也○七日言不久也十则
 终辞三则尤近
七日得以中道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0a 页
 道既在我不终穷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九三以刚居刚高宗伐鬼方之象也盖高宗当殷道
 之盛而兴伐国之师是既济而用刚也然必三年然
 后克之见用刚要在得已则已也○小人勿用不可
 用以伐国也小人而用以伐国胜则有杀人屠城之
 咎不胜则为舆尸涂地之凶故不可用○本义云小
 人勿用占法与师上六同皆主用人者言而小人遇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0b 页
 之亦不得用此爻也盖用人者既不用我则我亦不
 得为其用矣但要认所主一边○用此爻之用字与
 勿用不同○或者以为行师之时不择君子小人皆
 可用惟行赏之时不可用小人殊非圣人之意也圣
 人之意行师任人固不用小人及凯旋行赏亦不用
 小人夫行师不用小人则行赏之时无复小人之可
 赏矣而又有小人之不用者何也盖知人则哲惟帝
 难之容亦有小人杂在其间而有功者亦只宜优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1a 页
 金帛而不得开国承家也本义于师上六正如此解
 后有问者言帝王兴创之初不择君子小人皆用惟
 于事定颁封之后则不复用朱子以为然欲用其说
 解入本义而未果今按爻小人勿用则自其行师之
 际便戒用小人矣意者朱子终不以其说改入本义
 者其以此夫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者也本义云
 言其久而后克戒占者不可轻动之意○云峰曰三
 代之兵未尝用一小人用小人是平一乱而生一乱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1b 页
 也圣人此意甚微○中溪曰小人夷狄皆为阴类夷
 狄之祸远小人之祸近故作易者于用兵之后必以
 小人勿用戒之如师之上既济之三是也
三年克之惫也
 惫谓劳力费财之甚也正本义所谓言其久而后克
 戒占者不可轻动之意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六四既济之时以柔居柔畏惧之至能预备而戒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2a 页
 者也故为繻有衣袽终日戒之象细分之豫备贴繻
 有衣袽意戒惧贴终日戒意实则一事也○衣袽即
 戒备之具终日戒终日豫备也○又云程子曰繻当
 作濡传曰繻渗漏也舟有漏渗则塞以衣袽○朱子
 曰六四是心低小底人便能虑事柔善的人心不粗
 虑事细密刚果之人心粗不解如此○云峰胡氏曰
 乘舟者不可以无繻而忘衣袽亦不可谓衣袽已备
 遂恝然不知戒水浸至而不知则虽衣袽不及施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2b 页
 备患之其不失于寻常而虑患之念又不忘于顷刻
 此虑既济之道也○愚谓此说未尽善还作一串意
 看较自然故象传只提终日戒盖为其足该繻有衣
 袽也
终日戒有所疑也
 心不自宁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
 云峰胡氏曰本义于爻辞拳拳于时之一字时之过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3a 页
 如月已望而将至于晦之时乎时之始至如月方弦
 而将至于望之时乎○又曰福在天地间未尝不以
 与人非吝于纣而私于文王也文王实有以受之纣
 自无受之道耳○本义曰又当文王与纣之事故其
 象占如此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
 象传于此只出一时字而爻辞之义自不待多费辞
 而自明乃知圣人化工之笔非偶然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3b 页
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此正以时言大来字当玩有如川之方至日之方升
 意其与五之时已过者何如也
上六濡其首厉
 以全体言则居既济之极以二体言又在险体之上
 若以阳刚之资极谨畏之方犹惧不克而乃以阴柔
 处之不知敬慎是为狐涉水而濡其首之象也占者
 不戒其厉宜矣○濡其首即是厉厉字为占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4a 页
䷿(坎下/离上)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未济事未成之时也火水不交不相为用凡作事必
 有与之同心恊力者然后其事有济故水火不交不
 相为用为未济之象六爻之位皆失其正凡作事必
 以正乃往有功故六爻之位皆失其正亦为未济之
 义○此卦之辞大意谓未济终必济故亨然必敬慎
 乃克有济若不知敬慎如小狐之汔济而濡其尾犹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4b 页
 未济也何所利哉此皆以占言○小狐汔济濡其尾
 占之象也○小狐程传曰其老者多疑畏故履冰而
 听惧其陷也小者则未能畏慎故勇于济此说似有
 理○狐本小物也汉章帝怒窦宪曰国家弃宪如狐
 鼠耳以其小也○语类曰狐尾大濡其尾则不得济
 矣○狐之涉必揭其尾
未济亨柔得中也
 六五柔得中则能小心慎密而未济者以济矣故亨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5a 页
 慎密则续终矣亨何如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
 此中字与上文柔得中之中不同乃谓水中也与习
 坎求小得未出中也正类○未出中也程传据二而
 言朱子曰未出坎中不独是说九二一爻通一卦之
 体皆是未出乎坎险所以未济
濡其尾不续终也
 谓不能慎终如始以致濡尾而无成功也对汔济言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5b 页
 谓始也汔济终也以不谨而不克济是不续终矣
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此分明是说始虽不济终必济也盖卦之六爻皆失
 其正位故为未济然六爻皆以刚柔相应则又有互
 相为用之道是有终济之理也○朱子曰张敬夫说
 伊川之在涪也方读易有箍桶人以虽不当位刚柔
 应也为问伊川不能答其人云三阳失位伊川谓是
 不知此语火珠林上已有盖伊川不曾看杂书所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6a 页
 被他说动了今按三阳失位之说亦未尽自有本义
 在矣○又按宋史谯定传云程颐之父珦尝守广汉
 颐与兄颢皆随侍进成都见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
 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箍桶者先曰若尝学此乎因指
 未济男之穷以发问二程逊而问之则曰三阳失位
 兄弟涣然有所省翌日再过之则去矣其后袁滋入
 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耳滋入蜀访问久无所
 得已而见卖酱薛翁于眉邛间与语大有所得不知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6b 页
 所得何语也滋闽人按谯定所传之言为得本末敬
 夫所述或欠真切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火不能热乎水水不受火之热水火不交
 不相为用未济之象也其云水火异物各居其所乃
 谓下文辨物居方而生故露出异物字与所以为未
 济之象者无预○辨物居方所该甚广盖君臣上下
 大小各止其所之意不必言所以济未济也○本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7a 页
 云水火异物各居其所故君子观象而审辨之非专
 指审辨水火也承异物字而云也犹系传本义云上
 天下泽定分不易必谨乎此(云云/)非专上天下泽承
 定分不易而云也知此知所以解经矣
初六濡其尾吝
 初六以阴居下无才无位当未济之初又非其时故
 未能自进如狐之濡其尾然吝也
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7b 页
 本义极字未详或恐是敬字○语录又曰极字又言
 极则界至之谓○补注曰极宜作拯
九二曳其轮贞吉
 以二应五有君臣之分然二刚而五柔又有陵迫之
 嫌焉惟二居柔而得中为能自止于其分而不进则
 无陵迫之嫌而得为下之正矣故曰曳其轮贞吉不
 必说上未济意○本义云以九二应六五而居柔得
 中九六二字有义九二刚臣也六五柔君也故易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8a 页
 僭迫之嫌然赖其居柔得中故(云云/)爻辞俱不及未
 济道理九四六五亦然○程传曰刚过则好犯上而
 顺不足唐之郭子仪李晟当艰危未济之时能极其
 恭顺所以为得正而能保终吉也于六五则言贞吉
 光辉尽君道之善于九二则戒其恭顺尽臣道之正
 尽上下之道也
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中以心言正以事言故中重于正○九居二本非正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8b 页
 宜有僭迫之嫌矣以其居中能自止而不进是因中
 而得正也故曰中以行正也○就人事言是其才势
 俱嫌于陵迫然宅心中顺而能以义理自约也○中
 庸语类曰君子而时中与易传中所谓中重于正正
 者则必中之意同正者且自分别个善恶中则是恰
 好处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六三阴柔不中正无才无德居未济之时又非其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9a 页
 故为未济而征则凶也然以柔乘刚与所谓以刚乘
 险者不同将出乎坎与所谓未出中者不同故独为
 利涉大川也此据本义前说而绎其义如此○本义
 又云或疑利字上当有不字此说亦甚有理○或说
 以柔乘刚与履之说而应乎乾同意只是说有济险
 之道盖非也若依其说则陆行亦何不可乃独利于
 水浮而不可陆走何也盖以柔乘刚者以虚乘实也
 故利涉且与上文将出乎坎恊本义利于水浮之意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09b 页
 实如此○以柔乘刚一说谓以六居三又一说谓六
 三乘九二然考乘字之例则易无有就一爻上取乘
 义者当是以六三乘九二且本义首云阴柔不中正
 便己是以六三为柔了九二则曰以九二应六五便
 已是以九二为刚了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九四爻辞纯是占下二句亦是占之象○九四所谓
 贞者恐是因时顺理不汲汲以求济不违道以妄进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0a 页
 盖以不贞之资而当未济之时其为贞者自合如此
 然观本义似全不及未济之意恐宜从泛也○或云
 吉悔亡有赏于大国此便是未济者以济矣然必拘
 此义则如君子之光有孚吉云者终亦说合未济不
 得九二曳其轮亦然或又曰九二曳其轮则程传有
 说六五虚心以求下之助盖亦以求济也然在他卦
 如离之上九王用出征之类尽有不合卦名恐只当
 虚心以求之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0b 页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此非以高宗言乃是人臣事○一说受大国之赏谓
 其君赏之以大国如开国承家之义然于字不顺或
 曰有孚于饮酒以今文观于字亦似不通盖古文与
 今不同有如此者当以意求也○一说鬼方小夷中
 华大国也此云大国对鬼方言此变化气质之道
贞吉悔亡志行也
 志行亦不必说济缘他本不贞而有悔今乃能贞吉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1a 页
 而悔亡则其志行矣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六五文明之主居中应刚虚心以求下之助所谓贞
 吉无悔者自此而取所谓君子之光有孚者亦自此
 而取也但贞吉无悔是举其善以掩其不善也君子
 之光有孚吉则又纯举其善而言之非以申上义也
 ○观本义两又字可见○本义以六居五亦非正也
 亦字承九四言然文明之主居中应刚虚心以求下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1b 页
 之助有文明之德又有虚已下贤之善皆正道也故
 得贞而吉且无悔○无悔者其善如此虽有悔不为
 悔矣与悔亡不同此贞字是五所自有非本体全无
 正而却反之于正者故曰无悔而不曰悔亡程曰贞
 其固有非戒也○或曰君子之光见诸外者也有孚
 存诸中者也审如此则当先言有孚矣盖有孚就道
 理上说凡其光辉之外见者皆有孚之所在也故象
 传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爻辞吉兼有孚而象传独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2a 页
 言君子之光者言君子之光则有孚在其中矣○君
 子之光有孚吉此亦就文明之主及居中应刚而取
 但上云文明之主自其内德之明言此云君子之光
 则其明发越于施为之间矣所谓光晖之盛也上云
 虚心下贤只是一事之诚此云有孚只是见于施为
 者一一皆实德诚意之流行也○按程传曰上云吉
 以贞也下云吉以光也须细认之○看本义两个又
 字分明是两重意○光辉之盛与信实不妄非判然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2b 页
 为二也光晖之盛畅于四肢发于事业也信实不妄
 只是其畅于四肢发于事业者一一皆实德诚意之
 发越也孚虽著于外其实由中出无有无其实心而
 有其实事者○一说君子之光及有孚只在上面意
 中抽出同是取文明之主虚中应刚之义有孚亦只
 就虚心下贤说未知是否但觉本义两又字未贴
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晖者光之散要之不可于君子之光外别求个晖本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3a 页
 义解字义不得不然耳○光统言之也晖者光之散
 殊一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上九以刚明居未济之极夫刚明则有能济之才居
 未济之极又值将济之时占者于此复何为哉只宜
 有孚饮酒自信自养以听天命之自至耳所谓需君
 子以饮食宴乐正此意也○自信必自养自养乃见
 其自信也非两事故有于之一字在中而下句便只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3b 页
 云有孚矣○以刚明居未济之极则有必济之理如
 否之上九亦然故其本义云以阳刚居否极能倾时
 之否者也○濡其首有孚失是此又因而戒之惧其
 幸时之将济而放纵自恣无以承乎天命也○有孚
 失是此是字是一大事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圣人都只是教人不失是而已且不但易也传曰人
 之处患难知其无可奈何而故意不反者岂安于义
 命者哉此失是之谓也○按语类濡首分明是说野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4a 页
 狐过水今象却云饮酒濡首亦不知是如何只是孔子
 说人便不敢议他人便恁地不得又曰尝有人著书
 以彖象文言为非圣人之书只是如今也著与孔子
 分疏
 
 
 
 
易经蒙引 卷八上 第 114b 页
 
 
 
 
 
 
 
 易经蒙引卷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