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6c 页
翻译名义集七
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篇
*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 犍椎道具篇第六十
* 沙门服相篇第六十一
* 斋法四食篇第六十二
* 篇聚名报篇第六十三
* 统论二谛篇第六十四
*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裕师寺诰云。寺是摄十方一切众僧。修道境
界。法为待一切僧经游来往受供处所。无彼
无此。无主无客。僧理平等。同护佛法故。其中
饮食众具。悉是供十方凡圣同有。鸣钟作法。
普集僧众。同时共受。与檀越作生福之田。如
法及时者。皆无遮碍。是宜开廓远意。除荡鄙
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西域记云。诸僧伽
蓝。颇极奇制。隅楼四起。重阁三层。榱梠栋
梁。奇形雕榱。户牖垣墙。图画众彩。梁僧传
云。相传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
及毁坏。夜一白马。绕塔悲呜。即以启王。王即
停坏。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
则焉僧史略云。鸿胪寺者。本礼四夷远国之
邸舍也。寻令别择洛阳西雍门外。盖一精舍。
以白马驮经来故用白马为题。寺者释名曰。
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本是司名。西僧
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
号。准天人陆玄畅云。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7a 页 T54-1167.png
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化人
示穆王高四台。是迦叶佛说法处。因造三会
道场。又云。周穆王身游大夏。佛告彼土有古
塔可反礼事。王问何方。答在鄗京之东南也。
又问。周穆已后诸王建置塔寺。何为此土文
纪罕见。答立塔为于前缘。多是神灵所造。人
见者少。故文字少传。杨雄刘向寻于藏书往
往见有佛经。岂非秦前已有经塔。或名僧坊
者别屋谓之坊也。或名精舍者。释迦谱云。息
心所栖。故曰精舍。灵裕寺诰曰。非粗暴者所
居。故云精舍。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
精练行者所居也。或名道场。肇师云修道之
场。隋炀帝敕天下寺院。皆名道场。止观云。道
场清净境界。治五住糠显实相米。或名莲社
者。社即立春秋后五戊日名社。群农结会祭
以祈谷。白虎通曰。王者所以有社何为天下。
求福报土。非土不食。土广不可遍敬。故封土
以立社。往生传云。东晋远法师。憩迹庐阜。一
百二十三人缔结方外之游。于是相与而有
莲社之想焉。今之以莲社(云云)。盖其始也。
刹摩。正音掣多罗。此云土田。净名略疏云。
万境不同亦名为刹。垂裕云。盖取庄严差别
名之为刹。此乃通指国土名刹。又复伽蓝号
梵刹者如辅行云。西域以柱表刹示所居处
也。梵语刺(力割)瑟胝。此云竿。即幡柱也。长
阿含云。若沙门于此法中勤苦得一法者。便
当竖幡以告四远。今有少欲人。又法华云表
刹甚高广。此由塔婆高显大为金地标表。故
以聚相长表金刹。如法苑云。阿育王取金华
示穆王高四台。是迦叶佛说法处。因造三会
道场。又云。周穆王身游大夏。佛告彼土有古
塔可反礼事。王问何方。答在鄗京之东南也。
又问。周穆已后诸王建置塔寺。何为此土文
纪罕见。答立塔为于前缘。多是神灵所造。人
见者少。故文字少传。杨雄刘向寻于藏书往
往见有佛经。岂非秦前已有经塔。或名僧坊
者别屋谓之坊也。或名精舍者。释迦谱云。息
心所栖。故曰精舍。灵裕寺诰曰。非粗暴者所
居。故云精舍。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
精练行者所居也。或名道场。肇师云修道之
场。隋炀帝敕天下寺院。皆名道场。止观云。道
场清净境界。治五住糠显实相米。或名莲社
者。社即立春秋后五戊日名社。群农结会祭
以祈谷。白虎通曰。王者所以有社何为天下。
求福报土。非土不食。土广不可遍敬。故封土
以立社。往生传云。东晋远法师。憩迹庐阜。一
百二十三人缔结方外之游。于是相与而有
莲社之想焉。今之以莲社(云云)。盖其始也。
刹摩。正音掣多罗。此云土田。净名略疏云。
万境不同亦名为刹。垂裕云。盖取庄严差别
名之为刹。此乃通指国土名刹。又复伽蓝号
梵刹者如辅行云。西域以柱表刹示所居处
也。梵语刺(力割)瑟胝。此云竿。即幡柱也。长
阿含云。若沙门于此法中勤苦得一法者。便
当竖幡以告四远。今有少欲人。又法华云表
刹甚高广。此由塔婆高显大为金地标表。故
以聚相长表金刹。如法苑云。阿育王取金华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7b 页 T54-1167.png
金幡。悬诸刹上塔寺低昂。
罗摩。此云院。周垣小院。
招提。经音义云。梵云招斗提奢。唐言四方
僧物。但笔者讹称招提。此翻别房施。或云对
面施。或云梵言僧鬘。此翻对面施。音义云。体
境交现曰对。辍己慧他名施。后魏太武始光
元年造伽蓝创立招提之名。
僧祇。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
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
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馀界但得受用
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二十方常住。如僧家
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祇
物。三现前现前。谓僧得施之物。唯施此处现
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也。若未
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
罪。此二名现前僧物。
阿兰若。或名阿练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
多论翻闲静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
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
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肇云。忿竞生乎众
聚。无诤出乎空闲。故佛赞住于阿兰若。应师
翻空寂。苑师分三类。一达磨阿兰若。即华
严之初。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二名
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
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三名檀陀迦阿兰若。
谓沙碛之处也。
碛迁历切僧伽蓝。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
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殖道
芽圣果也。
罗摩。此云院。周垣小院。
招提。经音义云。梵云招斗提奢。唐言四方
僧物。但笔者讹称招提。此翻别房施。或云对
面施。或云梵言僧鬘。此翻对面施。音义云。体
境交现曰对。辍己慧他名施。后魏太武始光
元年造伽蓝创立招提之名。
僧祇。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
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
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馀界但得受用
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二十方常住。如僧家
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祇
物。三现前现前。谓僧得施之物。唯施此处现
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也。若未
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
罪。此二名现前僧物。
阿兰若。或名阿练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
多论翻闲静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
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
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肇云。忿竞生乎众
聚。无诤出乎空闲。故佛赞住于阿兰若。应师
翻空寂。苑师分三类。一达磨阿兰若。即华
严之初。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二名
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
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三名檀陀迦阿兰若。
谓沙碛之处也。
碛迁历切僧伽蓝。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
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殖道
芽圣果也。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7c 页 T54-1167.png
那烂陀。西域记曰。唐云施无厌。此伽蓝南。
庵没罗园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旁建伽蓝。
因取其称。从其实议。是如来昔行菩萨道时。
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怜悯众生。好乐周给。时
美其德号施无厌。大宋僧传云。那烂陀寺。周
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是九天王所造。西域
伽蓝无如其广矣。
庵罗园。阐义云。庵罗是果树之名。其果似
桃。或云似奈。此树开华。华生一女。国人叹
异。以园封之。园既属女。女人守护。故言庵
罗树园。宿善冥熏。见佛欢喜。以园奉佛。佛即
受之而为所住。
迦兰陀。善见律及经律异相云。是山鼠之名
也。时毗舍离王入山于树下眠。有大毒蛇欲
出害王。于此树下有鼠下来鸣令王觉。王感
其恩。将一村食。供此山鼠。乃号此村。为迦兰
陀。而此村中有一长者。居金钱四十亿。王即
赐于长者之号。由此村故。所以名为迦兰陀
长者也。三藏传云。园主名迦兰。先以此园。施
诸外道。后见佛又闻深法。恨不以园得施如
来。时地神知其意。为现灾怪。怖诸外道。逐之
令出。告曰。长者欲以园施佛。汝宜速去。外道
含怒而出。长者叹喜建立精舍。躬往请佛。
林微尼。或流弥尼。或蓝毗尼。或岚毗尼。此
云解脱处。亦翻断。亦翻灭。华严音义翻乐胜
圆光。由昔天女来故立此名。新云蓝軬(扶晚)
尼。此云监。即上古守园女名。
秣苏伐那。西域记云。唐言闇林。千佛皆于
此地说法。佛灭三百年有迦多衍那。于此制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8a 页 T54-1168.png
发智论。
阿奢理贰。西域记云。唐言奇特。
鸡头摩。竦疏释鸡园引智论云。昔有野火。
烧林。林中有雉。入水渍羽。以救其焚。纂要
云。即鸡头摩寺。
窣堵波。西域记云。浮图。又曰偷婆。又曰私
偷簸。皆讹也。此翻方坟。亦翻圆冢。亦翻高
显。义翻灵庙。刘熙释名云。庙者貌也。先祖
形貌所在也。又梵名塔婆。发轸曰。说文元无
此字。徐铉新加云。西国浮图也。言浮图者。此
翻聚相。戒坛图经云。原夫塔字此方字书乃
是物声。本非西土之号。若依梵本瘗(猗厉)佛
骨所。名曰塔婆。后分经。佛告阿难。佛般涅
槃荼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
当于拘尸那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
三层。上有轮相(云云)。辟支佛塔。应十一层。阿
罗汉塔成以四层。亦以众宝而严饰之。其转
轮王。亦七宝成。无复层级。何以故。未脱三界
诸有苦故。十二因缘经。八种塔并有露槃。佛
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
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轮王一。凡僧但蕉叶火
珠而已(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槃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相也)。
支提。或名难提脂帝制底制多。此翻可供养
处。或翻灭恶生善处。杂心论云。有舍利名塔。
无舍利名支提。文句云。支提无骨身者也。阿
含明四支徵。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
灭处也。
舍磨奢那。此云冢。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
累砖石。似窣堵波。但形卑小。
阿奢理贰。西域记云。唐言奇特。
鸡头摩。竦疏释鸡园引智论云。昔有野火。
烧林。林中有雉。入水渍羽。以救其焚。纂要
云。即鸡头摩寺。
窣堵波。西域记云。浮图。又曰偷婆。又曰私
偷簸。皆讹也。此翻方坟。亦翻圆冢。亦翻高
显。义翻灵庙。刘熙释名云。庙者貌也。先祖
形貌所在也。又梵名塔婆。发轸曰。说文元无
此字。徐铉新加云。西国浮图也。言浮图者。此
翻聚相。戒坛图经云。原夫塔字此方字书乃
是物声。本非西土之号。若依梵本瘗(猗厉)佛
骨所。名曰塔婆。后分经。佛告阿难。佛般涅
槃荼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
当于拘尸那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
三层。上有轮相(云云)。辟支佛塔。应十一层。阿
罗汉塔成以四层。亦以众宝而严饰之。其转
轮王。亦七宝成。无复层级。何以故。未脱三界
诸有苦故。十二因缘经。八种塔并有露槃。佛
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
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轮王一。凡僧但蕉叶火
珠而已(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槃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相也)。
支提。或名难提脂帝制底制多。此翻可供养
处。或翻灭恶生善处。杂心论云。有舍利名塔。
无舍利名支提。文句云。支提无骨身者也。阿
含明四支徵。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
灭处也。
舍磨奢那。此云冢。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
累砖石。似窣堵波。但形卑小。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8b 页 T54-1168.png
健陀俱胝。义净云。西方名佛堂。为健陀俱
胝。此云香室。
毗诃罗。此云游行处。谓僧游履处也。
满茶逻。(力个切)此翻坛。新云。正名曼茶罗。言
坛者。郑玄注礼云。封土曰坛。除地曰墠。
(常演)封者起土界也。坛之言坦也。坦明貌也。
汉书音义云。筑土而高曰坛。除地平坦曰场。
国语云。坛之所除地曰场。除扫也。周书曰。为
三坛同墠。墠除地也。说文云。野土也。尔雅
云。鹿之所息谓之场。诗云。九月筑场圃。注
云。春夏为圃。秋冬为场。场即平治土面。于上
治谷。
脱阇。资中翻幢。熏闻云。阇(视遮切)有作都音。
引尔雅云。阇谓之台。而言脱者。积土脱落也。
今所不取。盖是梵语故。
拘吒迦。此云小舍。
* 犍稚道具篇第六十
菩萨戒经云。资生顺道之具。中阿含云。所蓄
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辩正
论云。沙门者行超俗表。心游尘外。故应器非
廊庙所陈。染衣异朝宗之服。北山录云。簠
(音甫)簋(音轨祭器内圆外方)俎(庄吕切肉俎也)豆制度文章为礼
之器。升降上下周旋(先的)袭。(似立)为礼之
文。钟鼓管磬羽籥干戚(籥音药先王制舞。文以羽籥干戚。籥如笛。三孔而
短。干盾也。戚矛也)为乐之器。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为乐
之文。置兹则礼乐废矣。缮写缋刻香台法机。
为道德之器。髡祖拜绕禅讲斋戒。为道德之
文。弛兹则道德微矣。
犍(巨寒)椎。(音地)声论翻为磬。亦翻钟。资持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8c 页 T54-1168.png
云。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今须音槌
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椎字呼为
地也。后世无知因兹一误。至于钞文。一宗祖
教。凡犍槌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
本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今须依律论
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增一云。阿
难升讲堂击犍椎者。此是如来信鼓也。五分
云。诸比丘布萨时不时集妨行道。佛言。当唱
时至。若打犍椎。若打鼓吹螺。使旧住沙弥净
人打。不得多应打三通。若唱二时至。亦使沙
弥净人唱。住处多不得遍闻。应高处唱。犹不
知集更相语知。若无沙弥比丘亦得打。事钞
云。若寻常所行。生椎之始。必渐发声。渐希渐
大。乃至听尽。方打一通。佛在世时。但有三下。
故五分云。打三通也。后因他请。方有长打。
然欲初鸣时。当依经论。建心标。为必有感徵。
应至钟所礼三宝讫。具仪立念。我鸣此钟者。
为召十方僧众。有得闻者。并皆云集。共同和
利。又诸恶趣受苦众生。令得停息故。付法藏
传中。罽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入千头鱼中。
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罗汉为僧维那。依
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知是因缘遗信
白。令长打。使我苦息。过七日已受苦即息。江
南上元县一民时疾暴死。心气尚暖。凡三日
复苏。乃误勾也。自言至一殿庭间。忽见先主。
被五木缧械甚严。民大骇。窃问曰。主何至于
斯耶。主曰。吾为宋齐丘所误杀和州降者千
馀人。以冤诉因此。主问其民曰。汝何至斯
耶。其民具道误勾之事。主闻其民却得生还。
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椎字呼为
地也。后世无知因兹一误。至于钞文。一宗祖
教。凡犍槌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
本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今须依律论
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增一云。阿
难升讲堂击犍椎者。此是如来信鼓也。五分
云。诸比丘布萨时不时集妨行道。佛言。当唱
时至。若打犍椎。若打鼓吹螺。使旧住沙弥净
人打。不得多应打三通。若唱二时至。亦使沙
弥净人唱。住处多不得遍闻。应高处唱。犹不
知集更相语知。若无沙弥比丘亦得打。事钞
云。若寻常所行。生椎之始。必渐发声。渐希渐
大。乃至听尽。方打一通。佛在世时。但有三下。
故五分云。打三通也。后因他请。方有长打。
然欲初鸣时。当依经论。建心标。为必有感徵。
应至钟所礼三宝讫。具仪立念。我鸣此钟者。
为召十方僧众。有得闻者。并皆云集。共同和
利。又诸恶趣受苦众生。令得停息故。付法藏
传中。罽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入千头鱼中。
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罗汉为僧维那。依
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知是因缘遗信
白。令长打。使我苦息。过七日已受苦即息。江
南上元县一民时疾暴死。心气尚暖。凡三日
复苏。乃误勾也。自言至一殿庭间。忽见先主。
被五木缧械甚严。民大骇。窃问曰。主何至于
斯耶。主曰。吾为宋齐丘所误杀和州降者千
馀人。以冤诉因此。主问其民曰。汝何至斯
耶。其民具道误勾之事。主闻其民却得生还。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9a 页 T54-1169.png
喜且泣曰。吾仗汝归语嗣君。凡寺观鸣钟。当
延之令永。吾受苦惟闻钟则暂休。或能为吾
造一钟尤善。民曰。我下民耳。无缘得见。设见
之胡以为验。主沈虑曰。吾在位尝与于阗国
交聘。遗吾一玉瑞天王。吾爱之。尝置于髻。
受百官朝。一日如厕忘取之。因感头痛。梦神
谓我曰。玉天王寘于佛塔或佛体中。则当愈。
吾因独引一匠。𢹂于瓦棺寺凿佛左膝以藏
之。香泥自封。无一人知者。汝以此事可验。民
既还家。不敢辄已。遂乞见主具白之。果曰。冥
寞何凭。民具以玉天王之事陈之。主亲诣瓦
棺。剖佛膝果得之。感泣恸躄遂立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烈祖孝高皇帝。脱幽出
厄。以玉像建塔。葬于蒋山(智兴鸣钟事出法苑)。增一云。
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应法师
准尼钞云。时至应臂吒犍槌。应师释云。梵语
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檀
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
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
(陟瓜切椎也)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
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又
律中集僧有七种法。一量影。二破竹作声。三
作烟。四吹贝。五打鼓。六打犍槌。七唱诸大德
布萨说戒时到。事钞明入堂法。应在门外偏
袒右肩。敛手当心。摄恭敬意。拟堂内僧。并
同佛想缘觉罗汉想。何以故。三乘同法食故。
次欲入堂。若门西坐者。从户外旁门西颊。先
举左脚。定心而入。若出门者。还从西颊。先
举右脚而出。若在门东坐者反上可知。不得
延之令永。吾受苦惟闻钟则暂休。或能为吾
造一钟尤善。民曰。我下民耳。无缘得见。设见
之胡以为验。主沈虑曰。吾在位尝与于阗国
交聘。遗吾一玉瑞天王。吾爱之。尝置于髻。
受百官朝。一日如厕忘取之。因感头痛。梦神
谓我曰。玉天王寘于佛塔或佛体中。则当愈。
吾因独引一匠。𢹂于瓦棺寺凿佛左膝以藏
之。香泥自封。无一人知者。汝以此事可验。民
既还家。不敢辄已。遂乞见主具白之。果曰。冥
寞何凭。民具以玉天王之事陈之。主亲诣瓦
棺。剖佛膝果得之。感泣恸躄遂立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烈祖孝高皇帝。脱幽出
厄。以玉像建塔。葬于蒋山(智兴鸣钟事出法苑)。增一云。
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应法师
准尼钞云。时至应臂吒犍槌。应师释云。梵语
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檀
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
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
(陟瓜切椎也)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
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又
律中集僧有七种法。一量影。二破竹作声。三
作烟。四吹贝。五打鼓。六打犍槌。七唱诸大德
布萨说戒时到。事钞明入堂法。应在门外偏
袒右肩。敛手当心。摄恭敬意。拟堂内僧。并
同佛想缘觉罗汉想。何以故。三乘同法食故。
次欲入堂。若门西坐者。从户外旁门西颊。先
举左脚。定心而入。若出门者。还从西颊。先
举右脚而出。若在门东坐者反上可知。不得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9b 页 T54-1169.png
门内交过。若欲坐时。以衣自蔽。勿露形丑。须
知五法。一须慈敬重法尊人。二应自卑下如
拭尘巾。三应知坐起俯仰得时。四在彼僧中
不为杂语。五不可忍事应作默然。凡徒众威
仪事在严整清洁。轨行可观则生世善心。天
龙叶赞。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
令僧宝不断。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
者贤圣说法。二者贤圣默然。准此处众。唯施
二事不得杂说世论类于污家能说(能戏也)又贵
静摄。不在喧乱。诵经说法。必须知时。成论
云。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后裔住
持。愿遵斯式。
舍罗。四分。此云筹。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
长拳一肘。极粗不过小指。极细不得减箸。十
诵云。为檀越问僧不知数佛令行筹。不知沙
弥数。行筹数之。若人施布萨物沙弥亦得。虽
不往布萨羯磨处由受筹故。四分为受供行
筹通沙弥也。若未受十戒亦得受筹。以同受
供故。业疏三种行筹。一头露。二覆藏(以物覆筹)。三
耳语(耳畔劝勉)。事钞云。今僧寺中有差僧次请而简
客者。此僧次翻名越次也。即令客僧应得不
得。主人犯重。随同情者多少通是一盗。
隙弃罗。此云锡校。由振时作锡锡声故。十
诵名声杖。锡杖经又名智杖。亦名德杖。彰智
行功德故。圣人之幖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
幢。根本杂事云。比丘乞食。深入长者之家。遂
招讥谤。比丘白佛。佛云。可作声警觉。彼即呵
呵作声喧闹。复招讥毁。佛制不听。遂拳打
门。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对。佛
知五法。一须慈敬重法尊人。二应自卑下如
拭尘巾。三应知坐起俯仰得时。四在彼僧中
不为杂语。五不可忍事应作默然。凡徒众威
仪事在严整清洁。轨行可观则生世善心。天
龙叶赞。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
令僧宝不断。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
者贤圣说法。二者贤圣默然。准此处众。唯施
二事不得杂说世论类于污家能说(能戏也)又贵
静摄。不在喧乱。诵经说法。必须知时。成论
云。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后裔住
持。愿遵斯式。
舍罗。四分。此云筹。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
长拳一肘。极粗不过小指。极细不得减箸。十
诵云。为檀越问僧不知数佛令行筹。不知沙
弥数。行筹数之。若人施布萨物沙弥亦得。虽
不往布萨羯磨处由受筹故。四分为受供行
筹通沙弥也。若未受十戒亦得受筹。以同受
供故。业疏三种行筹。一头露。二覆藏(以物覆筹)。三
耳语(耳畔劝勉)。事钞云。今僧寺中有差僧次请而简
客者。此僧次翻名越次也。即令客僧应得不
得。主人犯重。随同情者多少通是一盗。
隙弃罗。此云锡校。由振时作锡锡声故。十
诵名声杖。锡杖经又名智杖。亦名德杖。彰智
行功德故。圣人之幖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
幢。根本杂事云。比丘乞食。深入长者之家。遂
招讥谤。比丘白佛。佛云。可作声警觉。彼即呵
呵作声喧闹。复招讥毁。佛制不听。遂拳打
门。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对。佛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69c 页 T54-1169.png
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
盏(仄限)口。安小镮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动
可一二。无人闻时。即须行去。五百问论。持锡
有多事。能警恶虫毒兽等。义净云。锡杖都有
三分。上分是锡。中木。下或牙角也。若二股六
镮是迦叶佛制。若四股十二镮是释迦佛制。
齐稠禅师在怀州王屋山。闻虎斗以锡杖解
之。因成颂云。本自不求名。刚被名求我。岩前
解二虎。障却第三果。又邓隐峰飞锡空中。解
于二阵。
刺竭节。此云杖。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
峰万峰去。
军迟。此云瓶。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瓷瓦
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西域记云。捃稚
迦即澡瓶也。旧云军持讹略也。西域尼畜军
持。僧畜澡灌。谓双口澡灌。事钞云。应法澡
灌。资持云。谓一斗已下。
钵里萨罗伐拿。此云滤水罗。会正记云。西
方用上白氎。东夏宜将密绢。若是生绢小虫
直过。可取熟绢四尺。捉边长挽两头刺著。即
是罗样。两角施带。两畔直怐(音冠似鼎铵也)。中安横
杖尺六。两边系柱。下以盆承。倾水时罐底须
入罗内。如其不尔虫随水落。堕地堕盆还不
免杀。僧祇虫细者三重漉。毗尼母应作二重
漉水囊。若犹有应作三重。不得夹作。恐中间
有虫难出。当各作捲逐重覆却方护生也。根
本百一羯磨明五种水罗。一方罗。用绢三尺
或二尺。随时大小作。二法瓶。阴阳瓶也。三君
迟。以绢系口以绳悬。沈于水中待满引出。四
盏(仄限)口。安小镮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动
可一二。无人闻时。即须行去。五百问论。持锡
有多事。能警恶虫毒兽等。义净云。锡杖都有
三分。上分是锡。中木。下或牙角也。若二股六
镮是迦叶佛制。若四股十二镮是释迦佛制。
齐稠禅师在怀州王屋山。闻虎斗以锡杖解
之。因成颂云。本自不求名。刚被名求我。岩前
解二虎。障却第三果。又邓隐峰飞锡空中。解
于二阵。
刺竭节。此云杖。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
峰万峰去。
军迟。此云瓶。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瓷瓦
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西域记云。捃稚
迦即澡瓶也。旧云军持讹略也。西域尼畜军
持。僧畜澡灌。谓双口澡灌。事钞云。应法澡
灌。资持云。谓一斗已下。
钵里萨罗伐拿。此云滤水罗。会正记云。西
方用上白氎。东夏宜将密绢。若是生绢小虫
直过。可取熟绢四尺。捉边长挽两头刺著。即
是罗样。两角施带。两畔直怐(音冠似鼎铵也)。中安横
杖尺六。两边系柱。下以盆承。倾水时罐底须
入罗内。如其不尔虫随水落。堕地堕盆还不
免杀。僧祇虫细者三重漉。毗尼母应作二重
漉水囊。若犹有应作三重。不得夹作。恐中间
有虫难出。当各作捲逐重覆却方护生也。根
本百一羯磨明五种水罗。一方罗。用绢三尺
或二尺。随时大小作。二法瓶。阴阳瓶也。三君
迟。以绢系口以绳悬。沈于水中待满引出。四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0a 页 T54-1170.png
酌水罗。五衣角罗。但取密绢方一塔手。或系
瓶口。或安钵中。滤水用也。
钵塞莫。或云阿哩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
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
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乃过
一子。具如彼经。
钵多罗。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谓
体色量三皆须应法。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
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
大受三斗。小受斗半。中品可知。又翻为薄。谓
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南山云。此姬周之斗
也。准唐斗。上钵一斗。下钵五升。五分云。佛
自作钵坏。以为后式。受时准十诵云。大德一
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受。常用故
(三说)若舍准衣。律云。比丘持木钵。佛言不应
持。如是钵此是外道法。
键(音虔)𨩲(音咨)。母论译为浅。铁钵经音疏云。
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鐼(音训)子。十诵律云。钵
半大键𨩲小键𨩲。四分律云。键𨩲入小钵。小
钵入次钵。次钵入大钵。或作捷茨建镃。并
梵音轻重。
俱夜罗。此云随钵器。法宝解云。即匙筋键
𨩲等。
浮囊。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
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鸟翎毛袋。
或赍巨牛脬。海船或失。吹气浮身。
* 沙门服相篇第六十一
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
是其相。道宗钞云。仪即沙门相也。削发坏衣
瓶口。或安钵中。滤水用也。
钵塞莫。或云阿哩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
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
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乃过
一子。具如彼经。
钵多罗。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谓
体色量三皆须应法。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
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
大受三斗。小受斗半。中品可知。又翻为薄。谓
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南山云。此姬周之斗
也。准唐斗。上钵一斗。下钵五升。五分云。佛
自作钵坏。以为后式。受时准十诵云。大德一
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受。常用故
(三说)若舍准衣。律云。比丘持木钵。佛言不应
持。如是钵此是外道法。
键(音虔)𨩲(音咨)。母论译为浅。铁钵经音疏云。
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鐼(音训)子。十诵律云。钵
半大键𨩲小键𨩲。四分律云。键𨩲入小钵。小
钵入次钵。次钵入大钵。或作捷茨建镃。并
梵音轻重。
俱夜罗。此云随钵器。法宝解云。即匙筋键
𨩲等。
浮囊。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
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鸟翎毛袋。
或赍巨牛脬。海船或失。吹气浮身。
* 沙门服相篇第六十一
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
是其相。道宗钞云。仪即沙门相也。削发坏衣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0b 页 T54-1170.png
是。体即沙门性也。无表戒法是。僧祇云。三衣
者。贤圣沙门之幖帜。四分云。三世如来并著
如是衣。大品明十二头陀。衣有二种。一者纳
衣。智论释云。好衣因缘故。四方追逐堕邪命
中。若受人好衣则生亲著。若不亲著檀越则
恨。又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贪著处。好衣因缘。
招致贼难。或至夺命。有如是等患。故受弊纳
衣法。二但三衣。智论释云。行者少欲知足。衣
趣盖形。不多不少。故受三衣。白衣求乐故多
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无耻。是故
佛弟子舍二边处中道。北山云。憍陈如弊服
五钱。须菩提华房百宝。俱圣人也。衡岳终身
一衲。玄景每曙更衣。俱高僧也。克不克在于
我。可不可不不在乎物也。
震越。应法师云。此翻玄服。应是卧具。释名
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以庇寒暑也。传云。
衣身之章也。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者
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涅槃云。
如世衣裳障覆形体。
袈裟。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从色得
名。章服仪云。袈裟之目。因于衣色。如经中坏
色衣也。会正云。准此本是草名。可染衣。故将
彼草目此衣号。十诵以为敷具。谓同毡席之
形。四分以为卧具。谓同衾被之类。萨婆多云。
卧具者三衣之名。大净法门经云。袈裟者。晋
名去秽。大集经。名离染服。贤愚名出世服。
真谛杂记云。袈裟是外国三衣之名。名含多
义。或名离尘服。由断六尘故。或名消瘦服。由
割烦恼故。或名莲华服。服者离著故。或名间
者。贤圣沙门之幖帜。四分云。三世如来并著
如是衣。大品明十二头陀。衣有二种。一者纳
衣。智论释云。好衣因缘故。四方追逐堕邪命
中。若受人好衣则生亲著。若不亲著檀越则
恨。又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贪著处。好衣因缘。
招致贼难。或至夺命。有如是等患。故受弊纳
衣法。二但三衣。智论释云。行者少欲知足。衣
趣盖形。不多不少。故受三衣。白衣求乐故多
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无耻。是故
佛弟子舍二边处中道。北山云。憍陈如弊服
五钱。须菩提华房百宝。俱圣人也。衡岳终身
一衲。玄景每曙更衣。俱高僧也。克不克在于
我。可不可不不在乎物也。
震越。应法师云。此翻玄服。应是卧具。释名
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以庇寒暑也。传云。
衣身之章也。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者
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涅槃云。
如世衣裳障覆形体。
袈裟。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从色得
名。章服仪云。袈裟之目。因于衣色。如经中坏
色衣也。会正云。准此本是草名。可染衣。故将
彼草目此衣号。十诵以为敷具。谓同毡席之
形。四分以为卧具。谓同衾被之类。萨婆多云。
卧具者三衣之名。大净法门经云。袈裟者。晋
名去秽。大集经。名离染服。贤愚名出世服。
真谛杂记云。袈裟是外国三衣之名。名含多
义。或名离尘服。由断六尘故。或名消瘦服。由
割烦恼故。或名莲华服。服者离著故。或名间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0c 页 T54-1170.png
色服。以三如法色所成故。言三色者。律有三
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
即树皮也。业疏云。听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
怨贼所剥故。章服仪云。条堤之相事等田畴。
如畦贮水而养嘉苗。譬服此衣生功德也。佛
令象此。义不徒然。五分云。衣下数破当倒
被之在雨中行水入叶中。应顺被之。章服
仪云。比见条叶。不附正仪。当马齿鸟足缝之。
即须顺左右条开明孔。不作即同缦衣。南山
问。比见西域僧来。多缝衣叶者何。答此佛灭
后将二百年。北天竺僧与外道同住。外道嫉
之。密以利刀。内衣叶中。同往王所。外道告
王。沙门释子。内藏利刀。欲将害王。因告检
获。由此普诛一国比丘。时有耶舍阿罗汉。令
诸比丘权且缝合为绝命难。此乃彼方因事
权制。非佛所开。故义净云。西国三衣并皆刺
合。唯东夏开而不缝。依律大衣限五日成。七
条四日成。五条二日成。限日不成。尼犯堕。比
丘突吉罗。业疏云。若有衣不受持者突吉罗。
下二衣有长者开将作从。悲华经云。佛于宝
藏佛前发愿。愿成佛时袈裟有五功德。一入
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
于三乘授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
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
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生共相违背。念
袈裟力寻生慈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
常得胜他。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争。念此
袈裟。生慈悲心。海龙王经龙王白佛。如此海
中无数种龙。有四金翅。常来食之。愿佛拥护
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
即树皮也。业疏云。听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
怨贼所剥故。章服仪云。条堤之相事等田畴。
如畦贮水而养嘉苗。譬服此衣生功德也。佛
令象此。义不徒然。五分云。衣下数破当倒
被之在雨中行水入叶中。应顺被之。章服
仪云。比见条叶。不附正仪。当马齿鸟足缝之。
即须顺左右条开明孔。不作即同缦衣。南山
问。比见西域僧来。多缝衣叶者何。答此佛灭
后将二百年。北天竺僧与外道同住。外道嫉
之。密以利刀。内衣叶中。同往王所。外道告
王。沙门释子。内藏利刀。欲将害王。因告检
获。由此普诛一国比丘。时有耶舍阿罗汉。令
诸比丘权且缝合为绝命难。此乃彼方因事
权制。非佛所开。故义净云。西国三衣并皆刺
合。唯东夏开而不缝。依律大衣限五日成。七
条四日成。五条二日成。限日不成。尼犯堕。比
丘突吉罗。业疏云。若有衣不受持者突吉罗。
下二衣有长者开将作从。悲华经云。佛于宝
藏佛前发愿。愿成佛时袈裟有五功德。一入
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
于三乘授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
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
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生共相违背。念
袈裟力寻生慈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
常得胜他。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争。念此
袈裟。生慈悲心。海龙王经龙王白佛。如此海
中无数种龙。有四金翅。常来食之。愿佛拥护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1a 页 T54-1171.png
令得安稳。于是世尊脱身卓衣。告龙王。汝
取是衣。分与诸龙。皆令周遍。于中有值一缕
之者。金翅鸟王不能触犯。持禁戒者所愿必
得。搜玄引大集。王问比丘不能说。遂羞堕地。
袈裟变白。法灭尽经云。沙门袈裟自然变白。
应法师云。韵作𣮫㲚。音加沙。葛洪字范始
改从衣。
僧伽梨。西域记云。僧迦胝。旧讹云僧伽梨。此
云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义净云。僧迦胝。
唐言重复衣。灵感传云。每转法轮。披僧迦梨。
南山云。此三衣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大
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为名。则曰
入王宫聚落时衣。乞食说法时著。萨婆多论
大衣分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两长一短
名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名
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
短名上品。会正记。问所以长增而短少者。业
疏云。法服敬田为利诸有表圣增而凡减也。
业疏云。今准十诵。加持应云。大德一心念我
比丘某甲。是僧伽梨(若干)条衣受(若干)长(若干)短
(割截揲叶)衣持(三说)会正记云。如缺大衣。下二衣有
长者。开将作从(去声)受持应加云。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此安陀会二十五条衣受四长
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僧祇云有缘须舍者具修威仪加法云)。大德一心念
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数。先受持
今舍(一说下二衣亦尔)。
郁多罗僧。或郁多罗僧。此译上著衣。即七
条也。南山云。七条名中价衣。从用云入众时
衣。礼诵斋讲时著。若受应加法云。此郁多
罗僧七条衣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如缺七条开将上下
取是衣。分与诸龙。皆令周遍。于中有值一缕
之者。金翅鸟王不能触犯。持禁戒者所愿必
得。搜玄引大集。王问比丘不能说。遂羞堕地。
袈裟变白。法灭尽经云。沙门袈裟自然变白。
应法师云。韵作𣮫㲚。音加沙。葛洪字范始
改从衣。
僧伽梨。西域记云。僧迦胝。旧讹云僧伽梨。此
云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义净云。僧迦胝。
唐言重复衣。灵感传云。每转法轮。披僧迦梨。
南山云。此三衣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大
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为名。则曰
入王宫聚落时衣。乞食说法时著。萨婆多论
大衣分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两长一短
名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名
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
短名上品。会正记。问所以长增而短少者。业
疏云。法服敬田为利诸有表圣增而凡减也。
业疏云。今准十诵。加持应云。大德一心念我
比丘某甲。是僧伽梨(若干)条衣受(若干)长(若干)短
(割截揲叶)衣持(三说)会正记云。如缺大衣。下二衣有
长者。开将作从(去声)受持应加云。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此安陀会二十五条衣受四长
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僧祇云有缘须舍者具修威仪加法云)。大德一心念
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数。先受持
今舍(一说下二衣亦尔)。
郁多罗僧。或郁多罗僧。此译上著衣。即七
条也。南山云。七条名中价衣。从用云入众时
衣。礼诵斋讲时著。若受应加法云。此郁多
罗僧七条衣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如缺七条开将上下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1b 页 T54-1171.png
二衣作从加法例上)。
安陀会。或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
身住也。南山云。五条名下衣。从用云院内行
道杂作衣。若受应加法云。此安陀会五条衣
受一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如缺五条开将上二衣作从。五分云。独住比丘三
衣中须有换易者。应具修威仪。手执衣心生口言加法云云)。菩萨经云。五条名
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戒坛
经云。五条下衣断贪身也。七条中衣断嗔口
也。大衣上衣断痴心也。华严云。著袈裟者。舍
离三毒。四分云。怀抱于结使。不应被袈裟。
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氎无田相者三衣
俱通缦也。佛法至此。一百八十七年出家未
识割截。秪著此衣。
尼师坛。或尼师但那。此名坐具。或云随坐
衣。业疏。佛言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畜之。长
四广三更增半磔手者。善见云。令于缕际
外增之(迦留陀夷身大坐不容故加半磔)十诵云。新者二重。故者
四重。十诵云。不应受单者离宿突吉罗。戒坛
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
分法身之基也。良以五分由戒而成。若无坐
具以坐汝身。则五分定慧无所从生。天神黄
琼云。元佛初度五人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
左臂。坐具在袈裟下(云云)。后度诸众。徒侣渐
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
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后为风飘。听以尼师坛
镇上。后外道达摩多问比丘。肩上片布持将
何用。答曰拟将坐之(云云)。达摩多云。此衣既为
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
(云云)。比丘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
安陀会。或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
身住也。南山云。五条名下衣。从用云院内行
道杂作衣。若受应加法云。此安陀会五条衣
受一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如缺五条开将上二衣作从。五分云。独住比丘三
衣中须有换易者。应具修威仪。手执衣心生口言加法云云)。菩萨经云。五条名
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戒坛
经云。五条下衣断贪身也。七条中衣断嗔口
也。大衣上衣断痴心也。华严云。著袈裟者。舍
离三毒。四分云。怀抱于结使。不应被袈裟。
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氎无田相者三衣
俱通缦也。佛法至此。一百八十七年出家未
识割截。秪著此衣。
尼师坛。或尼师但那。此名坐具。或云随坐
衣。业疏。佛言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畜之。长
四广三更增半磔手者。善见云。令于缕际
外增之(迦留陀夷身大坐不容故加半磔)十诵云。新者二重。故者
四重。十诵云。不应受单者离宿突吉罗。戒坛
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
分法身之基也。良以五分由戒而成。若无坐
具以坐汝身。则五分定慧无所从生。天神黄
琼云。元佛初度五人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
左臂。坐具在袈裟下(云云)。后度诸众。徒侣渐
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
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后为风飘。听以尼师坛
镇上。后外道达摩多问比丘。肩上片布持将
何用。答曰拟将坐之(云云)。达摩多云。此衣既为
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
(云云)。比丘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1c 页 T54-1171.png
臂。坐具还在衣下。但不得垂尖角如象鼻羊
耳等相。摩得勒伽云。若离宿不须舍。业疏云。
受应加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师
坛应量作。今受持(三说若舍准上)。
僧祇支。或僧却崎。西域记云。唐言掩腋。旧
或名竭支。正名僧迦鸱。此云覆腋衣。用覆左
肩。右开左合。竺道祖云。魏时请僧于内自恣。
宫人见僧偏袒。不以为善。遂作此衣施僧。因
缀于左边祇支上。因而受称。即偏衫右边。今
隐祇支名。通号两袖。曰偏衫。今作时须开后
缝截领。以存元式故也。
泥缚些(桑个)那。或云泥伐散那。西域记唐言
裙(云云)。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
也。集衣为襵(之涉切广雅襵襞也通俗文曰便缝曰襵)。束带以条。襵
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释名云。裙群也。
连接群幅也。
舍勒。应法师译云内衣也。半者言舍勒相短
似今短群也。小衣论虽不显于相。可类半泥
洹也。
迦絺那。明了论云。为存略故。但言迦提。此
翻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西域记以
迦提翻昂星。昂星直此月故。律钞引明了
论。翻为坚实能。感实能感多衣。衣无败坏故。
又名难活。以贫人取活为难。舍少财入此衣。
功德胜如以须弥大衣聚施也。或云坚固。又
云荫覆。古翻为赏善罚恶衣。赏前安居人。后
安居人不得也。亦翻功德衣。以僧众同受此
衣招五利功德。律中受此衣故。畜长财离衣
宿。背请别众食。食前食后至他家。四分云。安
耳等相。摩得勒伽云。若离宿不须舍。业疏云。
受应加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师
坛应量作。今受持(三说若舍准上)。
僧祇支。或僧却崎。西域记云。唐言掩腋。旧
或名竭支。正名僧迦鸱。此云覆腋衣。用覆左
肩。右开左合。竺道祖云。魏时请僧于内自恣。
宫人见僧偏袒。不以为善。遂作此衣施僧。因
缀于左边祇支上。因而受称。即偏衫右边。今
隐祇支名。通号两袖。曰偏衫。今作时须开后
缝截领。以存元式故也。
泥缚些(桑个)那。或云泥伐散那。西域记唐言
裙(云云)。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
也。集衣为襵(之涉切广雅襵襞也通俗文曰便缝曰襵)。束带以条。襵
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释名云。裙群也。
连接群幅也。
舍勒。应法师译云内衣也。半者言舍勒相短
似今短群也。小衣论虽不显于相。可类半泥
洹也。
迦絺那。明了论云。为存略故。但言迦提。此
翻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西域记以
迦提翻昂星。昂星直此月故。律钞引明了
论。翻为坚实能。感实能感多衣。衣无败坏故。
又名难活。以贫人取活为难。舍少财入此衣。
功德胜如以须弥大衣聚施也。或云坚固。又
云荫覆。古翻为赏善罚恶衣。赏前安居人。后
安居人不得也。亦翻功德衣。以僧众同受此
衣招五利功德。律中受此衣故。畜长财离衣
宿。背请别众食。食前食后至他家。四分云。安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2a 页 T54-1172.png
居竟应受功德衣。则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
受至十二月十五日舍。四分云。若得新衣。若
檀越施衣。若粪扫衣(四分云。粪扫者则非死人衣)。新物揲作
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即日来不经宿。不以
邪命得应法。四周有缘。五条作十隔用袈裟
色。受舍应鸣钟集僧羯磨。具出自恣篇。
憍奢耶。应法师翻虫衣。谓用野蚕丝绵作
衣。事钞云。即黑毛卧具。宁音义云。梵云高世
耶。译云野蚕绵。东天竺有国名乌陀。粳米欲
熟叶变为虫。虫则食米。人取蒸以为绵也。如
此丝绵者。名摩呵㕹多。此言大衣。衣甚贵
即大价之衣。感通传云。伏见西来梵僧咸著
布氎具。问答云。五天竺国无著蚕衣。由此兴
念著斯章服仪。
屈眴。(音舜)此云大细布。缉木绵华心织成。
其色青黑。即达磨所传袈裟。
睒婆。上或染切此云木绵。
劫波育。或言劫具。即木绵也。正言迦波罗。
此树华名也。可以为布。高昌名氎。罽宾国
南。大者成树已北形小。状如土蔡。有壳剖
以出华如柳絮。可纽女真(女真)以为布。
迦邻陀衣。细锦衣也。
兜罗绵。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
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绵。妒
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
杨华。或称兜罗毦(而使)者。毛毳也。熏闻云。谓
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
瞿修罗。此云图像。从其衣形而立名。若著
瞿修罗。则不著僧迦鸱。
受至十二月十五日舍。四分云。若得新衣。若
檀越施衣。若粪扫衣(四分云。粪扫者则非死人衣)。新物揲作
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即日来不经宿。不以
邪命得应法。四周有缘。五条作十隔用袈裟
色。受舍应鸣钟集僧羯磨。具出自恣篇。
憍奢耶。应法师翻虫衣。谓用野蚕丝绵作
衣。事钞云。即黑毛卧具。宁音义云。梵云高世
耶。译云野蚕绵。东天竺有国名乌陀。粳米欲
熟叶变为虫。虫则食米。人取蒸以为绵也。如
此丝绵者。名摩呵㕹多。此言大衣。衣甚贵
即大价之衣。感通传云。伏见西来梵僧咸著
布氎具。问答云。五天竺国无著蚕衣。由此兴
念著斯章服仪。
屈眴。(音舜)此云大细布。缉木绵华心织成。
其色青黑。即达磨所传袈裟。
睒婆。上或染切此云木绵。
劫波育。或言劫具。即木绵也。正言迦波罗。
此树华名也。可以为布。高昌名氎。罽宾国
南。大者成树已北形小。状如土蔡。有壳剖
以出华如柳絮。可纽女真(女真)以为布。
迦邻陀衣。细锦衣也。
兜罗绵。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
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绵。妒
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
杨华。或称兜罗毦(而使)者。毛毳也。熏闻云。谓
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
瞿修罗。此云图像。从其衣形而立名。若著
瞿修罗。则不著僧迦鸱。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2b 页 T54-1172.png
尼卫。此云里衣。
钦跋罗。即毛。
头鸠罗。此云细布。
刍摩。此云麻衣。西域记云。衣麻之类也。麻
形细荆芥。叶青色。西域麻少。多用草羊毛。
顩钵罗。西域记云。织细羊毛。
褐赖缡。西域记云。织野兽毛细软可得缉绩
故。以见珍而充服用。
兜那波吒。此云绢。
俱苏摩。此云华。
摩罗。此云鬘。苑师云。一切华通名俱苏摩。
别有一华。独名俱苏摩。此云悦意。其华大小
如钱。色甚鲜白。众多细叶圆集共成。应法师
云。西域结鬘师。多用苏摩罗华。行列结之以
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
以为饰好。正法念云。生天华鬘在额。
* 斋法四食篇第六十二
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
坏。长养善法。身依食住。命托食存。流入五脏
充浃四肢。补气益肌。身心适悦(食有三德。一轻软。二净洁。三
如法。味有六种。谓苦酸甘辛咸淡)。楞严云。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
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是故佛言。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槜李释曰。言
段食者。段谓形段。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
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起世经云。粗段微细食。阎浮提人。饭[麨]
豆肉等。名粗段食。按摩澡浴拭膏等名微细食。古译经律皆名搏食。说文搏圜也。礼云。无搏食。通俗文手团曰搏。
熏闻云。其义则局。如浆饮等不可搏故。于是后译皆云段食)言触食者。触谓触
对。取六识中相应触对前境而生喜乐。故名
触食(通慧云。如男与女相对为触。触能资身。故得食名。准僧祇。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2c 页 T54-1172.png
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自饱耶。起世经云。一切卵生得身故以触为食。流疏云。冷暖触等亦名触食)。言
思食者。思谓意思。取第六识相应思于可意
境生希望故(起世经云。思食者若有众生。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如鱼鳖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
馀众生。以意思润益诸根寿命者。此等用思为食。熏闻云。相应触及相应思者。皆心所遍行法中也。流疏云。思
想饮食令人不死。亦名思食)。言识食者。识即第八执持之相。
由前三食势分所资令此识增胜能执持诸根
大种故(起世经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若约三界
辨之。段食唯在欲界。以色无色无香味二尘。
馀之三食遍通三界(中阴但有三食。亦有段食。如杂心论云。如人中阴还食人中所
食香气也。但现阴粗。故多[藉-耒+糸]段食。中阴细故。多藉三食耳)。此乃总叙四食也。
僧跋。即等供之唱法也。寄归传云。三钵罗
祛多。旧讹云僧跋。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施
食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于是佛令阿难临
饭唱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平等。故庄严论
明。尸利鞠多长者受外道嘱。以毒和食。请佛
及众。佛知令阿难唱僧跋。唱已方食。唱已毒
散。事钞云。况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应
随喜。而人情忌。狭用心不等。或有闭门限碍
客僧者。不亦蚩乎。鸣钟本意岂其然哉。出家
舍著。尤不应尔。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坚护正
法。浮假之命不肯远通僧食。违诸佛之教。损
檀越之福。伤一时众情。塞十方僧路。传谬后
生所败远矣。改前迷而复道。不亦善哉(悭食独啖饿鬼
之业)。或问僧事有限。外容无穷以有限之食。供
无穷之僧事必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浅度。
琐人之短怀。岂谓清智之深识达士之高见。
夫四事之供养。三宝之福田。犹天地之生长
山海之受用。何有尽哉。故佛藏经云。当一心
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须者。如来白毫
思食者。思谓意思。取第六识相应思于可意
境生希望故(起世经云。思食者若有众生。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如鱼鳖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
馀众生。以意思润益诸根寿命者。此等用思为食。熏闻云。相应触及相应思者。皆心所遍行法中也。流疏云。思
想饮食令人不死。亦名思食)。言识食者。识即第八执持之相。
由前三食势分所资令此识增胜能执持诸根
大种故(起世经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若约三界
辨之。段食唯在欲界。以色无色无香味二尘。
馀之三食遍通三界(中阴但有三食。亦有段食。如杂心论云。如人中阴还食人中所
食香气也。但现阴粗。故多[藉-耒+糸]段食。中阴细故。多藉三食耳)。此乃总叙四食也。
僧跋。即等供之唱法也。寄归传云。三钵罗
祛多。旧讹云僧跋。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施
食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于是佛令阿难临
饭唱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平等。故庄严论
明。尸利鞠多长者受外道嘱。以毒和食。请佛
及众。佛知令阿难唱僧跋。唱已方食。唱已毒
散。事钞云。况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应
随喜。而人情忌。狭用心不等。或有闭门限碍
客僧者。不亦蚩乎。鸣钟本意岂其然哉。出家
舍著。尤不应尔。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坚护正
法。浮假之命不肯远通僧食。违诸佛之教。损
檀越之福。伤一时众情。塞十方僧路。传谬后
生所败远矣。改前迷而复道。不亦善哉(悭食独啖饿鬼
之业)。或问僧事有限。外容无穷以有限之食。供
无穷之僧事必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浅度。
琐人之短怀。岂谓清智之深识达士之高见。
夫四事之供养。三宝之福田。犹天地之生长
山海之受用。何有尽哉。故佛藏经云。当一心
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须者。如来白毫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3a 页 T54-1173.png
相中一分。供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尽。由
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诚护法。由道得利。以道
通用。寺寺开门。处处同食。必当供足。判无乏
少。凡受食时。应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
来处(大论云。复次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
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更无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
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德(乌故不欲见。行者自思惟。如此弊食。我若贪著。当堕地狱啖烧铁丸。从
地狱出当作畜生牛羊骆驼。偿其宿债或作猪狗。常啖粪除。如是观食。则生厌想)。二忖已德行。
全缺多减。三防心显过。不过三毒。四正事良
药。取济形苦。五为成道业。世报非意。事钞。
食不过三匙。初匙断一切恶。中匙修一切善。
后匙度一切众生。增一云。多食致苦患。少食
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
逋沙他。此云斋日。请观音经疏云。斋者齐
也。齐身口业也。齐者只是中道也。后不得食
者。表中道法界外更无别法也。中前得啖而
非正中。此得明表前方便。但似道之中得有
證义。故得啖也。亦是表中道法界外有法也。
阐义引祭统云。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
斋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
则不斋。不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
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今
释氏以不过中食为斋。亦取其防邪讫欲齐
不齐之义也。毗罗三昧经。瓶沙王问佛。何故
日中佛食。答云。旱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
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
同三世佛食故。今约理解。故云斋者秖是中
道。后不得食者。即佛制中后。不得食也。今表
初住初地圆證中道。心外无法如中后不食
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诚护法。由道得利。以道
通用。寺寺开门。处处同食。必当供足。判无乏
少。凡受食时。应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
来处(大论云。复次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
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更无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
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德(乌故不欲见。行者自思惟。如此弊食。我若贪著。当堕地狱啖烧铁丸。从
地狱出当作畜生牛羊骆驼。偿其宿债或作猪狗。常啖粪除。如是观食。则生厌想)。二忖已德行。
全缺多减。三防心显过。不过三毒。四正事良
药。取济形苦。五为成道业。世报非意。事钞。
食不过三匙。初匙断一切恶。中匙修一切善。
后匙度一切众生。增一云。多食致苦患。少食
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
逋沙他。此云斋日。请观音经疏云。斋者齐
也。齐身口业也。齐者只是中道也。后不得食
者。表中道法界外更无别法也。中前得啖而
非正中。此得明表前方便。但似道之中得有
證义。故得啖也。亦是表中道法界外有法也。
阐义引祭统云。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
斋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
则不斋。不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
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今
释氏以不过中食为斋。亦取其防邪讫欲齐
不齐之义也。毗罗三昧经。瓶沙王问佛。何故
日中佛食。答云。旱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
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
同三世佛食故。今约理解。故云斋者秖是中
道。后不得食者。即佛制中后。不得食也。今表
初住初地圆證中道。心外无法如中后不食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3b 页 T54-1173.png
也。中前得啖者。佛制中前非正食皆得啖
之。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
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报恩
经云。以无终身戒。不名优婆塞。但名中间人。
智论问曰。何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是
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
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
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
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
持八戒不过中食(云云)。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
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
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
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说言。
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减少。若布施持戒孝顺
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诸天
众。减损阿修罗(云云)。又提谓经明八王日。何
等为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
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
交代。故名八王日。
乌晡沙他。此云受斋。又云增长。谓受持斋
法。增长善根。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云。人所
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
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荣
名势利。二则妖奸靡曼。三则甘旨肥浓。荣
名虽日用于心。要无晷刻之累。妖奸靡曼。
方之已深。甘旨肥浓。为累甚切。万事(云云)皆
三者之枝叶耳。圣人知不断此三事故求道
无从可得。不为之立法而使易从也。若直言
三事惑本。并宜禁绝。而此三事是人情所惑
之。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
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报恩
经云。以无终身戒。不名优婆塞。但名中间人。
智论问曰。何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是
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
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
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
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
持八戒不过中食(云云)。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
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
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
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说言。
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减少。若布施持戒孝顺
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诸天
众。减损阿修罗(云云)。又提谓经明八王日。何
等为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
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
交代。故名八王日。
乌晡沙他。此云受斋。又云增长。谓受持斋
法。增长善根。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云。人所
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
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荣
名势利。二则妖奸靡曼。三则甘旨肥浓。荣
名虽日用于心。要无晷刻之累。妖奸靡曼。
方之已深。甘旨肥浓。为累甚切。万事(云云)皆
三者之枝叶耳。圣人知不断此三事故求道
无从可得。不为之立法而使易从也。若直言
三事惑本。并宜禁绝。而此三事是人情所惑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3c 页 T54-1173.png
甚。念累所难遣。虽有禁约之旨。事难卒从。譬
于方舟济河。岂不欲直至彼岸。河流既急。会
无直济之理。不得不从邪流靡。久而获至。非
不愿速。事难故也。禁此三事宜有其端。何则
食之于人不可顿息。于其情性所累莫甚。故
以此晚食并置中前。自中之后。清虚无事。因
此无事。念虑得简。在始未专。在久自习。于是
束八支。纡以禁戒。靡曼之欲。无由得前。荣名
众累。稍从事遣。故云。往古诸佛过中不食。盖
是遣累之筌[竺-二+(囚/弟)]。适道之捷径。而惑者谓。止于
不食。此乃迷于向方。不知厥路者也。处处经
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
得一心。四无有下风。五身得安稳。亦不作
病。四分戒云。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
蒲阇尼。四分律云。有五种蒲阇尼。此云正
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僧祇云。时食谓时得
食。非时不得食。多论云。从旦至中其明转盛。
名之为时。中后明没。名为非时。今言中食。以
天中日午时得食。僧祇云。午时日影过一发
一瞬。即是非时。宋文帝饭僧同众。御于地
筵。班食迟。众疑将旰不食。帝曰。始可中矣。
生公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
钵便食。众从之。帝大悦。
祛阇尼。四分云。五种祛阇尼。此云不正食。
谓枝叶华果细末磨食。
半者蒲善尼。寄归传云。唐言五啖食。谓饭
饼[麨]等。
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
等。寄归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五。若先
于方舟济河。岂不欲直至彼岸。河流既急。会
无直济之理。不得不从邪流靡。久而获至。非
不愿速。事难故也。禁此三事宜有其端。何则
食之于人不可顿息。于其情性所累莫甚。故
以此晚食并置中前。自中之后。清虚无事。因
此无事。念虑得简。在始未专。在久自习。于是
束八支。纡以禁戒。靡曼之欲。无由得前。荣名
众累。稍从事遣。故云。往古诸佛过中不食。盖
是遣累之筌[竺-二+(囚/弟)]。适道之捷径。而惑者谓。止于
不食。此乃迷于向方。不知厥路者也。处处经
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
得一心。四无有下风。五身得安稳。亦不作
病。四分戒云。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
蒲阇尼。四分律云。有五种蒲阇尼。此云正
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僧祇云。时食谓时得
食。非时不得食。多论云。从旦至中其明转盛。
名之为时。中后明没。名为非时。今言中食。以
天中日午时得食。僧祇云。午时日影过一发
一瞬。即是非时。宋文帝饭僧同众。御于地
筵。班食迟。众疑将旰不食。帝曰。始可中矣。
生公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
钵便食。众从之。帝大悦。
祛阇尼。四分云。五种祛阇尼。此云不正食。
谓枝叶华果细末磨食。
半者蒲善尼。寄归传云。唐言五啖食。谓饭
饼[麨]等。
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
等。寄归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五。若先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4a 页 T54-1174.png
食后五则前五随意啖之。今僧斋后不食果
菜是。
祛陀尼。或蹇茶。此云可食物。
钵和罗。应法师据自誓经云钵和兰。亦梵语
轻重耳。此云自恣食。应法师云坐臈臈饼。谓
夏罢献佛之饼。名佛臈食。又西方以佛从天
降下王宫之日。供养佛食。名佛臈食。会正记
云。即自恣日食待佛比丘。
分卫。善见论云。此云乞食。僧祇律云。乞食
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是则论
从梵语。律谓华言。两说未详。应法师云。讹
略。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言食堕在钵中
也。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
也。十二头陀明常乞食。大论释三种食。一受
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
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作是念。我是
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则嫌恨请者。彼为
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应请者不请。或自鄙
薄。懊恼自情。而生忧苦。是贪爱法则能遮道。
众僧食者。入众中当随众法断事料理僧事
处分作使。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乱
事。故受常乞食法。辅行云。诸律论文。乞食之
法不一处足。为福他故令至七家。肇法师云。
乞食有四意。一为福利群生。二为折伏憍慢。
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著。宝雨经云。乞
食成就十法。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三
为不疲厌。四为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
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
十为离我执。宝云经明乞食四分。一分奉同
菜是。
祛陀尼。或蹇茶。此云可食物。
钵和罗。应法师据自誓经云钵和兰。亦梵语
轻重耳。此云自恣食。应法师云坐臈臈饼。谓
夏罢献佛之饼。名佛臈食。又西方以佛从天
降下王宫之日。供养佛食。名佛臈食。会正记
云。即自恣日食待佛比丘。
分卫。善见论云。此云乞食。僧祇律云。乞食
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是则论
从梵语。律谓华言。两说未详。应法师云。讹
略。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言食堕在钵中
也。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
也。十二头陀明常乞食。大论释三种食。一受
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
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作是念。我是
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则嫌恨请者。彼为
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应请者不请。或自鄙
薄。懊恼自情。而生忧苦。是贪爱法则能遮道。
众僧食者。入众中当随众法断事料理僧事
处分作使。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乱
事。故受常乞食法。辅行云。诸律论文。乞食之
法不一处足。为福他故令至七家。肇法师云。
乞食有四意。一为福利群生。二为折伏憍慢。
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著。宝雨经云。乞
食成就十法。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三
为不疲厌。四为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
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
十为离我执。宝云经明乞食四分。一分奉同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4b 页 T54-1174.png
梵行者。一与穷乞人。一与诸鬼神。一分自食。
辅行云。昔有长者。名曰鸠留。不信因果。与五
百俱行远见丛树。想是居家。到彼唯见树神。
作礼已说己饥渴。神即攀手五指。自然出于
饮食。甘美难言。食讫大哭。神问其故。答曰。
有五百伴。亦大饥渴。神令呼来。如前与食。众
人皆饱。长者问曰。何福所致。答曰。我本迦叶
佛时极贫。于城门外磨镜每有沙门乞食。常
以此指。示分卫处及佛精舍。如是非一。寿终
生此。长者大悟。日饭八千僧。淘米汁流出城
外可以乘船。
怛钵那。此云[麨]。通慧指归云。谓将杂米[麨]
碎蒸曝。母论二种散[麨]。又将糖蜜持之。或言
糒(音备)与[麨]不同。后堂云。糒是釜煮连釜硬乾饭也。辅篇云。取乾饭[麨]三过磨筛作之。
称为糒也。孟子曰。舜糗饭茹菜。糗去久反
乾饭屑也。
迦师。后堂云。唐言错麦。慈和云。此人呼为
燕麦。南人呼为雀麦。南泉抄。以错麦为大麦。
十诵指迦师为小麦饭。事钞错麦与迦师一
物也。
修陀。此译云白。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天台禅师观心食法。既敷座坐已。听维那进
止鸣磬。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施作
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
后受此食。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
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
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观之者自恐
此身自旧食。皆是无明烦恼。润益生死。今之
辅行云。昔有长者。名曰鸠留。不信因果。与五
百俱行远见丛树。想是居家。到彼唯见树神。
作礼已说己饥渴。神即攀手五指。自然出于
饮食。甘美难言。食讫大哭。神问其故。答曰。
有五百伴。亦大饥渴。神令呼来。如前与食。众
人皆饱。长者问曰。何福所致。答曰。我本迦叶
佛时极贫。于城门外磨镜每有沙门乞食。常
以此指。示分卫处及佛精舍。如是非一。寿终
生此。长者大悟。日饭八千僧。淘米汁流出城
外可以乘船。
怛钵那。此云[麨]。通慧指归云。谓将杂米[麨]
碎蒸曝。母论二种散[麨]。又将糖蜜持之。或言
糒(音备)与[麨]不同。后堂云。糒是釜煮连釜硬乾饭也。辅篇云。取乾饭[麨]三过磨筛作之。
称为糒也。孟子曰。舜糗饭茹菜。糗去久反
乾饭屑也。
迦师。后堂云。唐言错麦。慈和云。此人呼为
燕麦。南人呼为雀麦。南泉抄。以错麦为大麦。
十诵指迦师为小麦饭。事钞错麦与迦师一
物也。
修陀。此译云白。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天台禅师观心食法。既敷座坐已。听维那进
止鸣磬。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施作
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
后受此食。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
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
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观之者自恐
此身自旧食。皆是无明烦恼。润益生死。今之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4c 页 T54-1174.png
所食皆是般若。想于旧食从毛孔次第而出。
食既出已。心路即开。食今新食照诸闇灭成
于般若。故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为
明證(大品经云。一切法趣味。是趣不过味。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所言一切法趣味者。味即是食。此
食即是不思议法界。食中含受一切法。食若是有。一切法皆有。食若是无一切法皆无。今食不可思议故尚不见是
有。云何当有趣尚不见是无。云何当有非趣。若观食不见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禅悦之食。而能通达趣
非趣法。即双照二谛。得二谛三昧法喜禅悦之食。是名食等)。以此食故。成般若食。
能养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脱。是为三德。照
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旧食之故。而有新食
之新。是名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得。毕竟空
寂。名之为空。观食者自那可食为新。既无新
食那可得食者。而不离旧食养身而新食重
益。因缘和合不可前后分别。名之为中。只中
即假空。只空即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议。
名为中道。又净名云。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
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什曰。一揣食。二愿食如见沙囊命
不绝也。三业食。如地狱无食而活。四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
* 篇聚名报篇第六十三
僧祇明五篇。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
提舍尼。五突吉罗。四分明六聚。开第三偷兰
遮。或明七聚。开第七恶说。今依事钞列释
六聚。并无正译。但用义翻。
一。波罗夷。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
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
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
住故。三者堕落。舍比身已。堕在阿鼻地狱
故。四分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
不复成比丘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
尸。众所不容受。以此当持戒。自古从众法绝
食既出已。心路即开。食今新食照诸闇灭成
于般若。故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为
明證(大品经云。一切法趣味。是趣不过味。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所言一切法趣味者。味即是食。此
食即是不思议法界。食中含受一切法。食若是有。一切法皆有。食若是无一切法皆无。今食不可思议故尚不见是
有。云何当有趣尚不见是无。云何当有非趣。若观食不见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禅悦之食。而能通达趣
非趣法。即双照二谛。得二谛三昧法喜禅悦之食。是名食等)。以此食故。成般若食。
能养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脱。是为三德。照
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旧食之故。而有新食
之新。是名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得。毕竟空
寂。名之为空。观食者自那可食为新。既无新
食那可得食者。而不离旧食养身而新食重
益。因缘和合不可前后分别。名之为中。只中
即假空。只空即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议。
名为中道。又净名云。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
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什曰。一揣食。二愿食如见沙囊命
不绝也。三业食。如地狱无食而活。四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
* 篇聚名报篇第六十三
僧祇明五篇。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
提舍尼。五突吉罗。四分明六聚。开第三偷兰
遮。或明七聚。开第七恶说。今依事钞列释
六聚。并无正译。但用义翻。
一。波罗夷。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
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
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
住故。三者堕落。舍比身已。堕在阿鼻地狱
故。四分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
不复成比丘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
尸。众所不容受。以此当持戒。自古从众法绝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5a 页 T54-1175.png
分义译名弃。目连问罪报经云。犯波罗夷罪
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
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此堕焰热地
狱。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他化天一昼夜。
二。僧伽婆尸沙。善见云。僧伽者为僧。婆者
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言尸沙者。云残。
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
故从境为名。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
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僧伽婆尸
沙罪。如不憍天寿八千岁。于人间数。二百三
十亿四十千岁。此堕大大叫地狱。人间八百
年。为天一日夜。
摩那埵。论云。秦言意喜。前虽自意欢喜。亦
生惭愧。亦使众僧欢喜。
阿浮诃那。善见翻为唤入众羯磨。或名拔除
罪根。母论云清净戒生得净解脱。
三。偷兰遮。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
后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
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明了论。解伦兰为
粗。遮即为过。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二
能断善根。所言过者。不依佛所立戒而行。故
言过也。偷兰遮罪。如兜率天寿四千岁。于人
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此堕嗥叫地狱。人间
四百年为天一昼夜。
四。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
障地狱。八热通为烧煮。八寒黑暗等通为覆
障。波逸提罪。如夜摩天寿二千岁。于人间数
二十一亿四十千岁。此堕众合地狱。人间二
百年。为天一昼夜。
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
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此堕焰热地
狱。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他化天一昼夜。
二。僧伽婆尸沙。善见云。僧伽者为僧。婆者
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言尸沙者。云残。
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
故从境为名。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
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僧伽婆尸
沙罪。如不憍天寿八千岁。于人间数。二百三
十亿四十千岁。此堕大大叫地狱。人间八百
年。为天一日夜。
摩那埵。论云。秦言意喜。前虽自意欢喜。亦
生惭愧。亦使众僧欢喜。
阿浮诃那。善见翻为唤入众羯磨。或名拔除
罪根。母论云清净戒生得净解脱。
三。偷兰遮。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
后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
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明了论。解伦兰为
粗。遮即为过。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二
能断善根。所言过者。不依佛所立戒而行。故
言过也。偷兰遮罪。如兜率天寿四千岁。于人
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此堕嗥叫地狱。人间
四百年为天一昼夜。
四。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
障地狱。八热通为烧煮。八寒黑暗等通为覆
障。波逸提罪。如夜摩天寿二千岁。于人间数
二十一亿四十千岁。此堕众合地狱。人间二
百年。为天一昼夜。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5b 页 T54-1175.png
尼萨耆。出要律仪。旧翻舍堕。声论尼翻为
尽。萨耆为舍。四分僧有百二十种。分取三十
因财事生犯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名尼萨
耆也。
五。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
以立名。僧祇云。此罪应发露也。提舍尼罪。如
三十三天寿命千岁。于人间数三亿六十千
岁。此堕黑绳地狱。人间一百年为天一昼夜。
六。突吉罗。善见云。突者恶也。吉罗者作也。
声论正音突悉吉栗多。四分律本云。式叉迦
罗尼。义翻应当学。胡国讹云尸叉罽赖尼。胡
僧翻守戒也。此罪微细持之极难。故随学随
守以立名。十诵云。天眼见犯罪比丘。如驶雨
下。岂非专玩在心。乃名守戒也。七聚之中。分
此一部。以为二聚。身名恶作。口名恶说。多论
问。何此独名应当学。答馀戒易持罪重。此戒
难持易犯。常须念学。故不列罪名。但言应当
学。犯突吉罗众学戒。罪如四天王寿五百岁。
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此堕等活地
狱。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俱舍颂云。等
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寿为一昼夜。寿量亦
同彼。极热中半劫。无间中劫全。傍生极一中。
鬼日月五百。頞部陀寿量如一婆诃麻百年
除一尽。后后倍二十。
* 统论二谛篇第六十四
教传东土(东标所至)。法本西域(西显所出)。当闻香以寻根。
故沿流而究原。辨佛陀僧伽之号。解菩提般
若之名。随机之语。虽曰无边。旨归之意。唯诠
二谛。今就集末。略开七门。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5c 页 T54-1175.png
* 一原宗
* 二释名
* 三辨义
* 四示体
* 五释相
* 六境智
* 七劝诫
一原宗者。中观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
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良以佛之说
法。语不徒然。凡所立言。咸诠实理。故闻法
者。悉有所證。以依二谛为机说故。如大论云。
有二种众生。一者知诸法假名。二者著名字。
为著名字众生故说无相。为知诸法假名众
生故说世谛。是以世俗显缘起之事。诸法历
然。故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
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
非显地狱之苦。此依俗谛也。真谛彰本寂之
理。一性泯然。所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
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
际。此依真谛也。二释名者。此二谛法。就能诠
名。谈真则逆俗。顺俗则乖真。以真是实义。审
实是真。俗是假义。审假是俗。故涅槃云。出世
人所知。名第一义谛。世人所知。名世谛。北山
录云。会极捐情之谓真。起微涉动之谓俗。真
也。者性空也。俗也者假有也。假有之有谓
之似有。性空之空谓之真空。此约事理对释。
昭明太子云。真谛离有离无。俗谛即有即无。
即有即无。斯是假名。离有离无。此为中道。此
约中边判释也。三辨义者。宗镜问曰。一心二
谛。理事非虚。證理性而成真。审事实而为俗。
皆具极成之义。不坏二谛之门。大小二乘。同
共建立。如何是极成之义。答所成决定不可
移易。随真随俗。各有道理。瑜伽论云。一有世
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世间极成真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6a 页 T54-1176.png
实者。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
惯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
火等。乃至苦唯是苦。非是乐等。乐唯是乐。非
是苦乐。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
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一切
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
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
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者。依止现比及至
教量极善思惟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
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
实。四示体者。二谛之法。明所诠体。如昭明
云。世人所知生法为体。圣人所知不生为体。
从人虽异其体不殊。故荆溪云。祇点一法二
谛宛然。俗则百界千如。真则同居一念。又起
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
法。二者义。此以一法。而分二义。谈实相不坏
于假名。论差别不破于平等。昭明云。真即有
是空。俗指空为有。宗镜云。俗谛不得不有。有
常自空。真谛不得不空。空但彻有。故十疑论
注云。说相而万法森罗实无所得。谈性而一
如寂灭不碍随缘。真是俗家之真。万法自泯。
俗是真家之俗。一性恒殊。以不坏假名故。则
彼此生灭差别。以说诸法实相故。则彼此生
灭自亡。祇于不一而明不二。故仁王云。于
解常自一(智照融通法性常一)。于谛常自二(圣人见真凡夫见俗)。了达此
一二真入圣义谛。故古德云。二谛并非双。恒
乖未曾各。二双显泯中。谓非真非俗。一双孤
雁掠地高飞。两个鸳鸯池边独立。又先德云。
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昧常现。是
惯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
火等。乃至苦唯是苦。非是乐等。乐唯是乐。非
是苦乐。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
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一切
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
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
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者。依止现比及至
教量极善思惟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
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
实。四示体者。二谛之法。明所诠体。如昭明
云。世人所知生法为体。圣人所知不生为体。
从人虽异其体不殊。故荆溪云。祇点一法二
谛宛然。俗则百界千如。真则同居一念。又起
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
法。二者义。此以一法。而分二义。谈实相不坏
于假名。论差别不破于平等。昭明云。真即有
是空。俗指空为有。宗镜云。俗谛不得不有。有
常自空。真谛不得不空。空但彻有。故十疑论
注云。说相而万法森罗实无所得。谈性而一
如寂灭不碍随缘。真是俗家之真。万法自泯。
俗是真家之俗。一性恒殊。以不坏假名故。则
彼此生灭差别。以说诸法实相故。则彼此生
灭自亡。祇于不一而明不二。故仁王云。于
解常自一(智照融通法性常一)。于谛常自二(圣人见真凡夫见俗)。了达此
一二真入圣义谛。故古德云。二谛并非双。恒
乖未曾各。二双显泯中。谓非真非俗。一双孤
雁掠地高飞。两个鸳鸯池边独立。又先德云。
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昧常现。是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6b 页 T54-1176.png
知各执则失。互融则得。各执则失者。如云有
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空住之则
慧心不朗。互融则得者。如云虽知诸佛国及
以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故十疑
论注云。圣人得其意也于随缘处而谈不变。
于成事处而说体空。故荆溪云。应知万法是
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此等
明文。皆论真俗之体一也。五释相者。妙玄云。
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
为俗谛。于义则足。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妙。
更须开祐则论七种二谛。释签解云。然此七
文散在诸经无一处具出。唯大经十二列八
二谛。章安作七二谛销之。初一是总。馀七是
别。经云。出世人心所见者。名第一义谛。世人
心所见者。名为世谛。疏云。总冠诸谛。世情多
种。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第一义谛。即是
诸教随情智也。经云。五阴和合。称名某甲。是
名世谛。解阴无阴亦无名字。离阴亦无。是名
第一义谛。疏云。名无名即生灭二谛(妙玄云。实有为俗实
有灭为真)。经云。或有法有名有实。是名第一义谛。
或有法有名无实。是名世谛。疏云。实不实即
无生二谛(妙玄云。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经云。如我人众生
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角等。阴界入。是名
世谛。苦集灭道。是名真谛。疏云。定不定二
谛。即单俗复真(妙玄云。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经云。世法
有五种。谓名世句世缚世法世执著世。是名
世谛。于此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义谛。疏
云。法不法亦是含中二谛也(妙玄云。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
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经云。烧割死坏。是名世谛。无烧割
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空住之则
慧心不朗。互融则得者。如云虽知诸佛国及
以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故十疑
论注云。圣人得其意也于随缘处而谈不变。
于成事处而说体空。故荆溪云。应知万法是
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此等
明文。皆论真俗之体一也。五释相者。妙玄云。
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
为俗谛。于义则足。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妙。
更须开祐则论七种二谛。释签解云。然此七
文散在诸经无一处具出。唯大经十二列八
二谛。章安作七二谛销之。初一是总。馀七是
别。经云。出世人心所见者。名第一义谛。世人
心所见者。名为世谛。疏云。总冠诸谛。世情多
种。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第一义谛。即是
诸教随情智也。经云。五阴和合。称名某甲。是
名世谛。解阴无阴亦无名字。离阴亦无。是名
第一义谛。疏云。名无名即生灭二谛(妙玄云。实有为俗实
有灭为真)。经云。或有法有名有实。是名第一义谛。
或有法有名无实。是名世谛。疏云。实不实即
无生二谛(妙玄云。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经云。如我人众生
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角等。阴界入。是名
世谛。苦集灭道。是名真谛。疏云。定不定二
谛。即单俗复真(妙玄云。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经云。世法
有五种。谓名世句世缚世法世执著世。是名
世谛。于此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义谛。疏
云。法不法亦是含中二谛也(妙玄云。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
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经云。烧割死坏。是名世谛。无烧割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6c 页 T54-1176.png
死等。是名第一义谛。疏云。烧不烧复俗单中
也(妙玄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经云。有八种苦。是名
世谛。无八种苦。故是第一义谛。疏云。苦不苦
二谛。亦是复俗单中(妙玄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
不空为真)。经云。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
名世谛。依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
疏云。和合二谛真俗不二复俗复中也(妙玄云。幻有幻
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又云若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
也。别接通五也。圆按通六也。圆接别七也。天台遂明四正三接之教法)。六境智者。起信
钞问云。境智为一为异。答云。智体无二。境
亦无二。智无二者。只是一智。义用有殊。约知
真处名为真智。约知俗处名为俗智。境无二
者。谓色即是空为真境。空即是色为俗境。由
是證真时必达俗。达俗时必證真。了俗无性
即是真空。岂有前后耶。况无心外之境。何有
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浑融为一法界。七劝诫
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
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
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谓一不一言二非二。
当以智解。勿以情执。故佛告阿难。自我往昔
作多闻士。共文殊师利。诤二谛义。死堕三涂。
经无量劫。吞热铁丸。从地狱出。值迦叶佛为
我解释有无二谛。迦叶佛言。一切诸法。皆
无定性。汝言有无。是义不然。一切万法皆
悉空寂。此二谛者。亦有亦无。汝但知文。不解
其义。当知二谛俗谛故有。真谛故无。体不
思议。奚可偏执。学佛教者当离情想。故佛藏
云。刀割害阎浮提人其罪尤少。以有所得心
说实相法其过弥甚。当知佛法不思议。唯教
也(妙玄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经云。有八种苦。是名
世谛。无八种苦。故是第一义谛。疏云。苦不苦
二谛。亦是复俗单中(妙玄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
不空为真)。经云。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
名世谛。依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
疏云。和合二谛真俗不二复俗复中也(妙玄云。幻有幻
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又云若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
也。别接通五也。圆按通六也。圆接别七也。天台遂明四正三接之教法)。六境智者。起信
钞问云。境智为一为异。答云。智体无二。境
亦无二。智无二者。只是一智。义用有殊。约知
真处名为真智。约知俗处名为俗智。境无二
者。谓色即是空为真境。空即是色为俗境。由
是證真时必达俗。达俗时必證真。了俗无性
即是真空。岂有前后耶。况无心外之境。何有
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浑融为一法界。七劝诫
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
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
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谓一不一言二非二。
当以智解。勿以情执。故佛告阿难。自我往昔
作多闻士。共文殊师利。诤二谛义。死堕三涂。
经无量劫。吞热铁丸。从地狱出。值迦叶佛为
我解释有无二谛。迦叶佛言。一切诸法。皆
无定性。汝言有无。是义不然。一切万法皆
悉空寂。此二谛者。亦有亦无。汝但知文。不解
其义。当知二谛俗谛故有。真谛故无。体不
思议。奚可偏执。学佛教者当离情想。故佛藏
云。刀割害阎浮提人其罪尤少。以有所得心
说实相法其过弥甚。当知佛法不思议。唯教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7a 页 T54-1177.png
相难解。幸冀后贤于佛圣教。研精覃思勿粗
略焉。
翻译名义续补。初编集时。意尚简略。或失翻名。或缺解义后因披阅再思索之。复述续补。后贤详悉。补十号篇。
明行足。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智论云一如
意。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识宿命通。六
无漏通。言神通者。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寂
然不动感而遂通。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
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一如意者。
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复四。一身飞
行如鸟无碍。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此没
彼出。四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
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
变。外道辈转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
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
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
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天眼通者。于眼得色
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
及下地。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
诸色无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从报得。二
从修得。是五道中天眼从修得。非报得。何以
故。常忆念种种光明得故(云云)。天耳通者。于耳
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能闻一切声天声人
声三恶道声。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忆念种
种声。是名天耳通。识宿命通者。本事常忆念
日月年岁至胎中乃至过去世中一世十世百
世千万亿世。乃至大阿罗汉辟支佛。知八万
大劫。诸大菩萨及佛知无量劫。是名识宿命
略焉。
翻译名义续补。初编集时。意尚简略。或失翻名。或缺解义后因披阅再思索之。复述续补。后贤详悉。补十号篇。
明行足。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智论云一如
意。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识宿命通。六
无漏通。言神通者。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寂
然不动感而遂通。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
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一如意者。
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复四。一身飞
行如鸟无碍。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此没
彼出。四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
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
变。外道辈转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
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
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
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天眼通者。于眼得色
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
及下地。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
诸色无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从报得。二
从修得。是五道中天眼从修得。非报得。何以
故。常忆念种种光明得故(云云)。天耳通者。于耳
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能闻一切声天声人
声三恶道声。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忆念种
种声。是名天耳通。识宿命通者。本事常忆念
日月年岁至胎中乃至过去世中一世十世百
世千万亿世。乃至大阿罗汉辟支佛。知八万
大劫。诸大菩萨及佛知无量劫。是名识宿命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7b 页 T54-1177.png
通知他心通者。知他心若有垢若无垢。自观
心生住灭时。常忆念故得。复次观他人喜相
嗔相怖相畏相。见此相已。然后知心。是为他
心智。无漏通者。如来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云。言无漏者。谓离四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见漏。以不取彼四种漏故。乃名远离诸漏。智
论问。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直知过去宿命
事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宿命)直知死此
生彼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名明(天明)直
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名通。若知漏尽更不
复生名明(无漏)。
佛陀肇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
也。其道虚玄固已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
形不可以像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
处言数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
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寞虚旷物莫能测。不
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其为至也亦以极矣。
何则夫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失之。是以则真者同真法伪者同伪如来冥
照灵谐一彼实相。实相之相。即如来相。无机
子叙六即佛曰。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
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智者祖师
明六即佛破二种见。栋其大过。六分因果之
事殊收彼不收。即显圣凡之理等。沈生死海。
如宝在暗而不失。升涅槃山。犹金出矿以非
得。不一不异。其道融通。无是无非。此智圆
妙。今述鄙颂式赞大献。庶几见闻咸得开悟
云尔。
一颂理即佛。
心生住灭时。常忆念故得。复次观他人喜相
嗔相怖相畏相。见此相已。然后知心。是为他
心智。无漏通者。如来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云。言无漏者。谓离四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见漏。以不取彼四种漏故。乃名远离诸漏。智
论问。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直知过去宿命
事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宿命)直知死此
生彼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名明(天明)直
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名通。若知漏尽更不
复生名明(无漏)。
佛陀肇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
也。其道虚玄固已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
形不可以像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
处言数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
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寞虚旷物莫能测。不
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其为至也亦以极矣。
何则夫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失之。是以则真者同真法伪者同伪如来冥
照灵谐一彼实相。实相之相。即如来相。无机
子叙六即佛曰。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
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智者祖师
明六即佛破二种见。栋其大过。六分因果之
事殊收彼不收。即显圣凡之理等。沈生死海。
如宝在暗而不失。升涅槃山。犹金出矿以非
得。不一不异。其道融通。无是无非。此智圆
妙。今述鄙颂式赞大献。庶几见闻咸得开悟
云尔。
一颂理即佛。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7c 页 T54-1177.png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
不知归。
二颂名字即佛。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
自蹉跎。
三颂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
亦无真。
四颂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
见华红。
五颂分真即佛。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
月朦胧。
六颂究竟即佛。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
一法新。
(续补)无量寿。智论云。无量有二。一者实无
量。诸圣人所不能量。如虚空涅槃众生性。是
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如
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滴数多少。诸佛菩萨能
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故言无量。是故天台
乃立四句。实有量而言无量。弥陀是也。实无
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是也。实无量而
言无量。如涅槃云唯佛与佛其寿无量是也。
实有量而言量。如八十唱灭是也。又以三身。
对凡立四句。故法华疏云。复次法身非量非
无量。报身金刚前有量。金刚后无量。应身随
缘则有量。应用不断。则无量。通途诠量。三句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8a 页 T54-1178.png
在圣。一句属凡。有量无常都非佛义。
㙠湿弗罗跋那。翻自在大声。
迦罗鸠村驮。此翻所应断已断此二佛名。
译师。唐太宗焚经台诗。门径萧萧长缘苔。
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
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
台。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唐义
净三藏题取经诗曰。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
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
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弹。后
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天类)提和越。汉言天地。易曰。天地设位而
易行乎其中矣。系词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
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其地理。
白虎通曰。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
也。地者易也。言生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
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自有十处。
质多罗。此翻杂地。
摩偷。此翻美地。此三天名。皆居须弥四埵
地岳。
五无间业。瑜伽第九云。一害母二害父三
害罗汉四破僧五出佛身血。
尸利夜神。此翻吉祥。
盎哦啰迦。此翻火星。
部(引)陀。此翻水星。
勿哩娑跛底。此翻木星。
赊乃以室折啰。此翻土星。
戍羯罗。此云金星。
祛勒迦。著谷麦篇。
㙠湿弗罗跋那。翻自在大声。
迦罗鸠村驮。此翻所应断已断此二佛名。
译师。唐太宗焚经台诗。门径萧萧长缘苔。
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
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
台。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唐义
净三藏题取经诗曰。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
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
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弹。后
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天类)提和越。汉言天地。易曰。天地设位而
易行乎其中矣。系词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
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其地理。
白虎通曰。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
也。地者易也。言生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
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自有十处。
质多罗。此翻杂地。
摩偷。此翻美地。此三天名。皆居须弥四埵
地岳。
五无间业。瑜伽第九云。一害母二害父三
害罗汉四破僧五出佛身血。
尸利夜神。此翻吉祥。
盎哦啰迦。此翻火星。
部(引)陀。此翻水星。
勿哩娑跛底。此翻木星。
赊乃以室折啰。此翻土星。
戍羯罗。此云金星。
祛勒迦。著谷麦篇。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8b 页 T54-1178.png
勿伽。此云胡豆即缘豆也。
塞毕力迦。此云苜蓿。汉书云。罽宾国多苜
蓿。
萨阇罗婆。或萨折罗婆。此翻白胶香。
那罗陀。那罗正云捺罗。此云人也。陀谓陀
罗。此云持也。其华香妙人皆佩之故名人持
华也。
末利。此翻黄色华。华如黄金色。
巨磨。此方翻为牛粪。
阿提目多伽。宗镜引摄论云苣胜本来是
炭。多时埋在地中。变为苣胜。西方若欲作涂
身香油先以华香取苣胜子聚为一处。淹令
极烂后取苣胜厌油油遂香也。
解脱。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
也。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短改度
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
故名解脱。又曰心得自在不为不能所缚。故
曰解脱。净名疏云。一真性。二实慧。三方便。
故经云。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若菩萨
住此解脱者。能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乃
至种种变现莫测。即是三种解脱不思议义。
何者诸菩萨有解脱即是真性。若菩萨住此
者。即是实慧能以须弥内于芥等即是方便。
大品云。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垂裕云。心
脱是俱。慧脱是惠。
智度。什曰。穷智之原。故称度。梵音中有母
义。
方便。什曰。智度虽以明照为体。成济万行。
比其功用。不及方便为父。梵音中有父义。方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8c 页 T54-1178.png
便有二种。一解深空而不取相受證。二以实
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
渐悟。方便义深而功重。故为父也。净名疏云。
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菩萨权巧用之。能
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荆溪云。法华
疏中。为显实故。分为三释。谓法用及门并秘
妙也。今此废二。但取法用者。门论趣入。秘妙
开权。今未开权。故缺后释。不取门者。菩萨可
入。二乘缺之。于菩萨中。且约当分复置传入。
故且不云。据理亦今。用门一意。以当分入
与法用同。故且唯用法用一意。又通秘教。亦
可具足用彼三意。论法华方便品。儒诗六义。
以思无邪为指归。释教五时开佛知见是究
竟。诚一化之高会。真诸佛之宗极。似太虚而
含众色。若渤澥以纳群流。由是管窥义天。蠡
酌法海。粗研味乎真诠。岂尘露于达士。初
辨品题。次论品义。初辨品题者。经云。诸佛法
久后要当说真实。文既屏其方便。题应号为
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
渐悟。方便义深而功重。故为父也。净名疏云。
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菩萨权巧用之。能
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荆溪云。法华
疏中。为显实故。分为三释。谓法用及门并秘
妙也。今此废二。但取法用者。门论趣入。秘妙
开权。今未开权。故缺后释。不取门者。菩萨可
入。二乘缺之。于菩萨中。且约当分复置传入。
故且不云。据理亦今。用门一意。以当分入
与法用同。故且唯用法用一意。又通秘教。亦
可具足用彼三意。论法华方便品。儒诗六义。
以思无邪为指归。释教五时开佛知见是究
竟。诚一化之高会。真诸佛之宗极。似太虚而
含众色。若渤澥以纳群流。由是管窥义天。蠡
酌法海。粗研味乎真诠。岂尘露于达士。初
辨品题。次论品义。初辨品题者。经云。诸佛法
久后要当说真实。文既屏其方便。题应号为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9a 页 T54-1179.png
真实。安以权名而立今品。如将县额以榜州
门。又佛起定。即自唱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此乃双叹权实。先达遂云。此华不有则已。有
则华果双含。此经不说则已。说则权实双辨。
经既双明权实题那单标方便。由此疑兴。先
达相继。共立七义。以伸题意。一权有显实之
功。法王初化机缘未熟隐实施权。权掩于实。
灵山妙唱普会权乘。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
王。彼秘被开。于今成妙。此权既有显实之功。
故结集家。号善权品。二名偏义圆。若标真实
则违方便。今品权名虽偏其实法体圆具。乃
彰权实之双美。三名体俱不转。此有四句。一
名转体不转。如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乃至第四名体俱不转。如云我等今者真是声
闻。名不转故名方便品。四显开权绝待。法华
开权显实。权外无实。法用能通当体秘妙。若
标真实。但成相待。为彰绝待之功。号方便品。
五彰诠迷之教。祖云。自非今经谁肯叹此诠
迷之教。由指迷染之心即是自行方便。则知
此权大有诠迷之力六施开一致。昔时所施
既施即实之权。今日所开。还开权即是实。乃
见施开之不二也。七拣异昔经。净名报恩虽
皆立方便之名。既是体外之权。岂同今品同
体方便。自昔所说不出此七。先师谓旧观缕
义失至当。自立附文原意二义。以伸品题。一
附文者。经家立品。附文旨趣。总别须分。何
哉。五字首题。法则权实总标。喻乃华果双举。
所以三周开显本迹二门。一部之文并皆不
出权实之法。今品若更双立权实之目。则与
门。又佛起定。即自唱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此乃双叹权实。先达遂云。此华不有则已。有
则华果双含。此经不说则已。说则权实双辨。
经既双明权实题那单标方便。由此疑兴。先
达相继。共立七义。以伸题意。一权有显实之
功。法王初化机缘未熟隐实施权。权掩于实。
灵山妙唱普会权乘。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
王。彼秘被开。于今成妙。此权既有显实之功。
故结集家。号善权品。二名偏义圆。若标真实
则违方便。今品权名虽偏其实法体圆具。乃
彰权实之双美。三名体俱不转。此有四句。一
名转体不转。如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乃至第四名体俱不转。如云我等今者真是声
闻。名不转故名方便品。四显开权绝待。法华
开权显实。权外无实。法用能通当体秘妙。若
标真实。但成相待。为彰绝待之功。号方便品。
五彰诠迷之教。祖云。自非今经谁肯叹此诠
迷之教。由指迷染之心即是自行方便。则知
此权大有诠迷之力六施开一致。昔时所施
既施即实之权。今日所开。还开权即是实。乃
见施开之不二也。七拣异昔经。净名报恩虽
皆立方便之名。既是体外之权。岂同今品同
体方便。自昔所说不出此七。先师谓旧观缕
义失至当。自立附文原意二义。以伸品题。一
附文者。经家立品。附文旨趣。总别须分。何
哉。五字首题。法则权实总标。喻乃华果双举。
所以三周开显本迹二门。一部之文并皆不
出权实之法。今品若更双立权实之目。则与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9b 页 T54-1179.png
总题无异。二原意者。言者所以在意。此经开
权显实意在于权。故云。过去诸佛以无数方
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非权无以明实。故令机
缘即于权法以晓真实。故曰不指所开无由说
实。具述施权意在开也。故记主释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云。示谓指示。指其见实之处。且见
实之处在何。在前偏权方便。今日说此方便
有真实相。此既即实之方便。乃异昔经之方
便。故得秘妙之名。是故经家题名方便。才言
方便即是真实。故身子疑云。何故殷勤称叹
方便。则知方便真开权之总号。诚显实之大
名矣。或者问曰。今由开权称方便者。净名既
未开权。安称方便。既称方便。权何不开。答彼
经言方便者。疏云。此品正明助佛阐扬善巧
权谋随机利物令入慧起根。故名方便。虽言
方便。机缘当座乌知所證亦方便焉。故昔方
便之名。权未开矣。次论品义者。吾祖预释品
题。乃立法用能通秘妙三种方便。今先通示。
然后别解且通示者。此三方便初二从昔教。
后一属今经。初名法用者。疏曰。方者法也。便
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
一实是规是圆。记云。初约能用三教得名。法
是所用。用是能用。虽法之与用俱通四教。但
有方圆差会之殊。故方便之称。从权立名。权
不即实。故对昔辨。成体外权非今品意。文中
举圆。即属真实。相对来耳。二名能通者。疏云
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
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
权显实意在于权。故云。过去诸佛以无数方
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非权无以明实。故令机
缘即于权法以晓真实。故曰不指所开无由说
实。具述施权意在开也。故记主释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云。示谓指示。指其见实之处。且见
实之处在何。在前偏权方便。今日说此方便
有真实相。此既即实之方便。乃异昔经之方
便。故得秘妙之名。是故经家题名方便。才言
方便即是真实。故身子疑云。何故殷勤称叹
方便。则知方便真开权之总号。诚显实之大
名矣。或者问曰。今由开权称方便者。净名既
未开权。安称方便。既称方便。权何不开。答彼
经言方便者。疏云。此品正明助佛阐扬善巧
权谋随机利物令入慧起根。故名方便。虽言
方便。机缘当座乌知所證亦方便焉。故昔方
便之名。权未开矣。次论品义者。吾祖预释品
题。乃立法用能通秘妙三种方便。今先通示。
然后别解且通示者。此三方便初二从昔教。
后一属今经。初名法用者。疏曰。方者法也。便
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
一实是规是圆。记云。初约能用三教得名。法
是所用。用是能用。虽法之与用俱通四教。但
有方圆差会之殊。故方便之称。从权立名。权
不即实。故对昔辨。成体外权非今品意。文中
举圆。即属真实。相对来耳。二名能通者。疏云
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
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79c 页 T54-1179.png
便。从能显得名。记曰次第二释。权属能通。三
教亦得名为方便。然虽不即以能为圆作远
诠故。所诠之圆。亦带能诠。为方便故。故知并
非今品意也。又云。今以三诠一。三为一实作
诠。故三名能诠。是则前之三教教行人理。悉
为能诠。又云。不破不即。从权入实。故得修
名。若于尔前二味三教利根菩萨。有显露得。
两教二乘。唯秘密得。由得入故。即称为门。三
名秘妙者。疏云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
方。即是真秘。点内衣里无价之珠。与王顶上
唯有一殊。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
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
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
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记
云。至第三释。方乃三权即是一实。指此即实
之权。方名今经方便。又云。第三释者。即今品
意。但前二释于昔但得名偏名门。秘而不说。
今开其偏门。即圆所也。故云秘妙。显露彰
灼。故云真秘。或问。妙乐记云。即权而实。为
所依体。即实而权。为当体体。不审第三秘妙
之名。为从所依立号。为从当体得名。答此由
当体即所依体。故云彼秘被开。于今成妙。又
云。第三文者。亦开前二。非能非所。及以能
通。并开成所所中善巧名为方便。故妙方便。
异于方法及能通门。又云。故隔偏之圆。亦有
体内方便。故名秘妙。秘妙之名。似同第三。然
其意则别。何者第三乃以开显为妙。此中乃
以独圆为妙。此拣今昔秘妙义异。谛思吾祖
崇建三释。若无初二。岂彰为莲故华以施权。
教亦得名为方便。然虽不即以能为圆作远
诠故。所诠之圆。亦带能诠。为方便故。故知并
非今品意也。又云。今以三诠一。三为一实作
诠。故三名能诠。是则前之三教教行人理。悉
为能诠。又云。不破不即。从权入实。故得修
名。若于尔前二味三教利根菩萨。有显露得。
两教二乘。唯秘密得。由得入故。即称为门。三
名秘妙者。疏云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
方。即是真秘。点内衣里无价之珠。与王顶上
唯有一殊。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
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
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
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记
云。至第三释。方乃三权即是一实。指此即实
之权。方名今经方便。又云。第三释者。即今品
意。但前二释于昔但得名偏名门。秘而不说。
今开其偏门。即圆所也。故云秘妙。显露彰
灼。故云真秘。或问。妙乐记云。即权而实。为
所依体。即实而权。为当体体。不审第三秘妙
之名。为从所依立号。为从当体得名。答此由
当体即所依体。故云彼秘被开。于今成妙。又
云。第三文者。亦开前二。非能非所。及以能
通。并开成所所中善巧名为方便。故妙方便。
异于方法及能通门。又云。故隔偏之圆。亦有
体内方便。故名秘妙。秘妙之名。似同第三。然
其意则别。何者第三乃以开显为妙。此中乃
以独圆为妙。此拣今昔秘妙义异。谛思吾祖
崇建三释。若无初二。岂彰为莲故华以施权。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0a 页 T54-1180.png
苟缺第三。乌显华开莲现而显实。体遍一化。
妙彰七轴。非发总持。谁唱斯义。钻仰坚高嗟
叹不足。次别释者。若约部教。初二属昔教。法
用能通。皆异体权。后一属今经。秘妙方便名
同体权。定此秘妙方便。破显之相。先德彝训。
或定为所破。或执是所显。天竺一宗。论同体
权。定为所破。一据莲华开喻。原佛出世意为
显实。由机未堪。权施昔教。此譬桃李华也。及
至法华。法既纯圆绝妙。遂指莲华。而立三喻。
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盖四时未说施权。
此名异体。今无量义既言从一清净道。施出
二三四。收昔异体。为今同体。权既从实而施。
故譬为莲故华。第二华开莲现。此开初句之
权华。乃显次句之莲实。故五佛章中各有开
权显实二科。开权是文叙昔教。以为显实之
所。故无量义经之同体。为今法华之所破。第
三华落莲成。此譬废权立实。都废序分即实
之权。独立正宗即权之实。次凭权暂用义。权
名权暂。用已还废实名实录。究竟指归。则知
十只之权。皆为所破。如心意识。既是事权。岂
属所显矣。三准祖师定解。如辅行云解同体
之权髻与实相之明珠。又义例云。如引法华
部。唯一实。文叙昔教以为所开。既云部唯一
实。故同体权为所破也(近人又谓。从名虽开。从义不开。如圆家破即法性之无
明。例今品开即实之权耳)。余观先德破同体权。一迷立喻。二
昧开权。初迷立喻者。为莲故华。如大师云为
十妙故。开出十粗。如为莲故华。此约法体。用
在于昔。皆属粗法。云何一概。以为莲故华。俱
喻妙法。乃见能譬立喻。淆混其次。所况为实
妙彰七轴。非发总持。谁唱斯义。钻仰坚高嗟
叹不足。次别释者。若约部教。初二属昔教。法
用能通。皆异体权。后一属今经。秘妙方便名
同体权。定此秘妙方便。破显之相。先德彝训。
或定为所破。或执是所显。天竺一宗。论同体
权。定为所破。一据莲华开喻。原佛出世意为
显实。由机未堪。权施昔教。此譬桃李华也。及
至法华。法既纯圆绝妙。遂指莲华。而立三喻。
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盖四时未说施权。
此名异体。今无量义既言从一清净道。施出
二三四。收昔异体。为今同体。权既从实而施。
故譬为莲故华。第二华开莲现。此开初句之
权华。乃显次句之莲实。故五佛章中各有开
权显实二科。开权是文叙昔教。以为显实之
所。故无量义经之同体。为今法华之所破。第
三华落莲成。此譬废权立实。都废序分即实
之权。独立正宗即权之实。次凭权暂用义。权
名权暂。用已还废实名实录。究竟指归。则知
十只之权。皆为所破。如心意识。既是事权。岂
属所显矣。三准祖师定解。如辅行云解同体
之权髻与实相之明珠。又义例云。如引法华
部。唯一实。文叙昔教以为所开。既云部唯一
实。故同体权为所破也(近人又谓。从名虽开。从义不开。如圆家破即法性之无
明。例今品开即实之权耳)。余观先德破同体权。一迷立喻。二
昧开权。初迷立喻者。为莲故华。如大师云为
十妙故。开出十粗。如为莲故华。此约法体。用
在于昔。皆属粗法。云何一概。以为莲故华。俱
喻妙法。乃见能譬立喻。淆混其次。所况为实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0b 页 T54-1180.png
施权始自华严。终乎般若。皆是隔历三谛。俱
为法华之实。而施四时三教之权。故名为实
施权。若独以此句。喻无量义经。则彰所喻法
缺略矣。二昧开权者。四时三教体外化他。机
未纯淑。覆权言实。故非究竟。属异体粗至今
方指昔未真实。执教偏情既遣即知当体本
妙。开此化他之法。全是自行之权。权实不二。
乃名同体。故祖师云。既显实已。全权是实。不
可谓之权非究竟。况祖师云。谁肯以三界有
漏识心。而为佛所称赞。既佛所赞。安非所显。
次定所显者。南屏一宗皆谓。世尊畴昔久转
法轮。所化之机既杂。所施之教不一。虽说三
教。不言此是即实之权。虽演圆乘未云斯是
即权之实。权实各逗。大小相隔。是故昔教名
异体权。后会灵山。宣妙法华。开昔隐秘之法。
为今微妙之教。权实圆融。故名同体。法既粗
妙相即。佛化事理俱圆。若为所破乃成开妙。
故记文云。第三释者。即开前二。非能非所。
及以能通。并开成所。可證秘妙非所开矣。其
如莲华三喻。辅行等文。复有五师消释义异。
一云对论自论有殊。若约偏圆相对。异体是
所破。同体是所显。例前三教三惑须断。圆教
三惑不断。就圆自论。须断四十二品。故同体
权。亦属所破。今谓偏圆对论。前三名权。圆教
属实。那得对论却以圆教。名同体权。不须破
耶。又今开权显实。开偏是圆。正当偏圆对论。
反以莲华三喻。谓之圆教自论破同体权。却
显今经都无开权之力乎。二云机情佛意。机
情虽开异体。佛意即是同体。今谓誇节唯在
为法华之实。而施四时三教之权。故名为实
施权。若独以此句。喻无量义经。则彰所喻法
缺略矣。二昧开权者。四时三教体外化他。机
未纯淑。覆权言实。故非究竟。属异体粗至今
方指昔未真实。执教偏情既遣即知当体本
妙。开此化他之法。全是自行之权。权实不二。
乃名同体。故祖师云。既显实已。全权是实。不
可谓之权非究竟。况祖师云。谁肯以三界有
漏识心。而为佛所称赞。既佛所赞。安非所显。
次定所显者。南屏一宗皆谓。世尊畴昔久转
法轮。所化之机既杂。所施之教不一。虽说三
教。不言此是即实之权。虽演圆乘未云斯是
即权之实。权实各逗。大小相隔。是故昔教名
异体权。后会灵山。宣妙法华。开昔隐秘之法。
为今微妙之教。权实圆融。故名同体。法既粗
妙相即。佛化事理俱圆。若为所破乃成开妙。
故记文云。第三释者。即开前二。非能非所。
及以能通。并开成所。可證秘妙非所开矣。其
如莲华三喻。辅行等文。复有五师消释义异。
一云对论自论有殊。若约偏圆相对。异体是
所破。同体是所显。例前三教三惑须断。圆教
三惑不断。就圆自论。须断四十二品。故同体
权。亦属所破。今谓偏圆对论。前三名权。圆教
属实。那得对论却以圆教。名同体权。不须破
耶。又今开权显实。开偏是圆。正当偏圆对论。
反以莲华三喻。谓之圆教自论破同体权。却
显今经都无开权之力乎。二云机情佛意。机
情虽开异体。佛意即是同体。今谓誇节唯在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0c 页 T54-1180.png
今经。佛意非适今也。据此祖意。对机开显虽
局法华。原佛密意。俱遍四时。是则机情。佛意
正约昔说。若约昔义。以断今经。其犹欲至湖
南。面行塞北。其心虽切。路愈远矣。三云法
本自妙。粗由物情。虽开异体之权。其实法体。
本自微妙。即是同体。今谓如记主云但开其
情。理自复本。又云。开何所开。即彼能覆。既
但破能覆之情。奚尝开所迷之法。四云约开
竟说。以辅行解同体之权髻既点迹门流通
之经。此约已开异体。成同体竟。今谓安乐行
品。文虽在后喻乃显前特点正宗开粗显妙。
斯言无旨。徒虚语耳。五云。同体为所开者。意
彰异体亦不可破。此语孟浪。吾惊怖其言犹
河汉而无极也。今覈昔人。由昧山家诸部文
义。致论开权。词繁理寡。今鳞比诸文。令冰解
冻释殊涂同归。初释喻。旧辨莲华。或专喻妙。
或兼比粗(馀华对辨。则莲华俱妙。就莲自分。华亦兼粗)。今究所喻。既有
权实。乃显能喻亦通粗妙。今先分所喻权实。
后辨能喻粗妙。分权实者。提挈刚要。大有
五义。一因果。二九一。三今昔。四真俗。五本
迹。初因果分者。以十界中前七如是属因是
权。果报二如是为实。二九一分权实。妙玄云。
馀华粗喻九法界十如是因果。此华妙喻佛
法界十如是因果。三约今昔分者。以昔为权。
将今为实。故妙玄云。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
权。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四约真俗分者。
空智照真为实。假智照俗为权。中智双照为
亦权亦实。中道双亡为非权非实。故妙乐云。
以对昔故须为四句。通论大刚。法相虽尔。
局法华。原佛密意。俱遍四时。是则机情。佛意
正约昔说。若约昔义。以断今经。其犹欲至湖
南。面行塞北。其心虽切。路愈远矣。三云法
本自妙。粗由物情。虽开异体之权。其实法体。
本自微妙。即是同体。今谓如记主云但开其
情。理自复本。又云。开何所开。即彼能覆。既
但破能覆之情。奚尝开所迷之法。四云约开
竟说。以辅行解同体之权髻既点迹门流通
之经。此约已开异体。成同体竟。今谓安乐行
品。文虽在后喻乃显前特点正宗开粗显妙。
斯言无旨。徒虚语耳。五云。同体为所开者。意
彰异体亦不可破。此语孟浪。吾惊怖其言犹
河汉而无极也。今覈昔人。由昧山家诸部文
义。致论开权。词繁理寡。今鳞比诸文。令冰解
冻释殊涂同归。初释喻。旧辨莲华。或专喻妙。
或兼比粗(馀华对辨。则莲华俱妙。就莲自分。华亦兼粗)。今究所喻。既有
权实。乃显能喻亦通粗妙。今先分所喻权实。
后辨能喻粗妙。分权实者。提挈刚要。大有
五义。一因果。二九一。三今昔。四真俗。五本
迹。初因果分者。以十界中前七如是属因是
权。果报二如是为实。二九一分权实。妙玄云。
馀华粗喻九法界十如是因果。此华妙喻佛
法界十如是因果。三约今昔分者。以昔为权。
将今为实。故妙玄云。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
权。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四约真俗分者。
空智照真为实。假智照俗为权。中智双照为
亦权亦实。中道双亡为非权非实。故妙乐云。
以对昔故须为四句。通论大刚。法相虽尔。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1a 页 T54-1181.png
别论今品。唯在第三亦权一半名方便品。五
约本迹分者。如私序云指久远之本果喻之
以莲。会不二之圆道。譬之以华。权实虽通五
义。今唯约界及与部教。以论开权矣。次明能
喻粗妙者。玄义序乎莲华。一为莲故华譬为
实施权。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三华落
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当历三喻引而伸之。且
夫莲华之喻唱出今经。本况妙法。而天台以
初为莲故华一句既譬为实施权。约此法体。
用在昔时。华喻粗法。故妙玄云。又诸教权实
未融为权。既融开权显实为实。由昔赴机权
掩于实。乃云异体。由是今经破此偏情。乃
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世尊既谈为实
施权。吾祖遂立为莲故华之喻。据此说在今
经。才唱为实施权。利根便知此权即实。由无
量义曾闻此权从实生故。已破异体之见但
未开显。钝根须假第二句华敷譬开权莲现
譬显实。故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记主释曰
指实为权。权掩于实。名方便门闭。今指权为
实。于权见实。名方便门开。此点法用能通。俱
成秘妙。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又云正
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由四时三教当体
秘妙。开已无外。粗法不存。义当于废。约法虽
开废同时。约喻乃先开后废。故分三句。彰始
终之有序。二释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昔
人引證开同体权。须晓祖师二处引用。疏證
能通方便。此取门义从前三教能通之门入
于圆所。故曰开方便门。记主遂云于昔但得
名偏名门。非谓于彼已明开门。若玄义中。證
约本迹分者。如私序云指久远之本果喻之
以莲。会不二之圆道。譬之以华。权实虽通五
义。今唯约界及与部教。以论开权矣。次明能
喻粗妙者。玄义序乎莲华。一为莲故华譬为
实施权。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三华落
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当历三喻引而伸之。且
夫莲华之喻唱出今经。本况妙法。而天台以
初为莲故华一句既譬为实施权。约此法体。
用在昔时。华喻粗法。故妙玄云。又诸教权实
未融为权。既融开权显实为实。由昔赴机权
掩于实。乃云异体。由是今经破此偏情。乃
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世尊既谈为实
施权。吾祖遂立为莲故华之喻。据此说在今
经。才唱为实施权。利根便知此权即实。由无
量义曾闻此权从实生故。已破异体之见但
未开显。钝根须假第二句华敷譬开权莲现
譬显实。故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记主释曰
指实为权。权掩于实。名方便门闭。今指权为
实。于权见实。名方便门开。此点法用能通。俱
成秘妙。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又云正
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由四时三教当体
秘妙。开已无外。粗法不存。义当于废。约法虽
开废同时。约喻乃先开后废。故分三句。彰始
终之有序。二释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昔
人引證开同体权。须晓祖师二处引用。疏證
能通方便。此取门义从前三教能通之门入
于圆所。故曰开方便门。记主遂云于昔但得
名偏名门。非谓于彼已明开门。若玄义中。證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1b 页 T54-1181.png
开权者。既于方便。即见真实。故以此證开权
相焉。三释辅行解同体之权髻与实相之明
珠。由安乐行约王赏赐喻佛授道。昔机与魔
共战。微有其功。但赐禅定解脱之法。如赏田
宅。法华大破魔网。至一切智。如王解髻明珠
赐之。昔时权掩于实。如髻覆珠。就机不知是
权。喻异体闭。今经赴机指昔三教权法。全是
秘妙方便。故决声闻之法。即是诸经之王。经
既以王喻佛。约佛开异体时无非同体。故曰
解同体之权髻矣。四释义例如引法华部唯
一实文叙昔教以为所开。天岳引此部唯一
实證破同体。今谓所叙粗法既点为妙。权实
相即能所圆融。故谓法华唯一实耳。五释科
目。五佛章门。皆有开权显实二科。前四则先
开权次显实。今佛乃先显实次开权。天岳乃
谓开权是文叙昔教。显实乃破同体权。今谓
才开权时。意已显实。但约说次第。开权言未
显实。显实方晓开权。立言垂范。遂分二科。故
法明讲主云。言无并出。语不顿施。殊有旨
哉。余慕法王之遗教。学而时习之。遂括古今
之论。以究权实之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
无乖商搉。编赠后贤。愿开佛慧。
刹摩。此云土田。璎珞云。土名贤圣所居之
处。天台释维摩佛国云。诸佛利物无量无边。
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馀国。方
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居。即因陀罗网无
障碍土。四常寂光。即妙觉所居。四土之名虽
出智者。四土之义本载经论。今伸遗教略开
七门。
相焉。三释辅行解同体之权髻与实相之明
珠。由安乐行约王赏赐喻佛授道。昔机与魔
共战。微有其功。但赐禅定解脱之法。如赏田
宅。法华大破魔网。至一切智。如王解髻明珠
赐之。昔时权掩于实。如髻覆珠。就机不知是
权。喻异体闭。今经赴机指昔三教权法。全是
秘妙方便。故决声闻之法。即是诸经之王。经
既以王喻佛。约佛开异体时无非同体。故曰
解同体之权髻矣。四释义例如引法华部唯
一实文叙昔教以为所开。天岳引此部唯一
实證破同体。今谓所叙粗法既点为妙。权实
相即能所圆融。故谓法华唯一实耳。五释科
目。五佛章门。皆有开权显实二科。前四则先
开权次显实。今佛乃先显实次开权。天岳乃
谓开权是文叙昔教。显实乃破同体权。今谓
才开权时。意已显实。但约说次第。开权言未
显实。显实方晓开权。立言垂范。遂分二科。故
法明讲主云。言无并出。语不顿施。殊有旨
哉。余慕法王之遗教。学而时习之。遂括古今
之论。以究权实之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
无乖商搉。编赠后贤。愿开佛慧。
刹摩。此云土田。璎珞云。土名贤圣所居之
处。天台释维摩佛国云。诸佛利物无量无边。
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馀国。方
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居。即因陀罗网无
障碍土。四常寂光。即妙觉所居。四土之名虽
出智者。四土之义本载经论。今伸遗教略开
七门。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1c 页 T54-1181.png
* 初凭文
* 二释名
* 三辨义
* 四定体
* 五示相
* 六对身
* 七解惑
初凭文者。维摩经云。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
国入佛智慧。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
天台释云。若对四土宛然相似。若别出者。思
益经云。东方之国。佛号日月光。有菩萨梵天
曰思益。白佛我欲诣娑婆世界。佛言。便往。汝
应以十法游于彼土。斯乃净圣来游秽土。又
智论云。秽土先施三乘。后显一乘。娑婆是。净
土先施三乘后显一乘。安养是。二有馀土。如
法华经。我于馀国作佛更有异名。智论云。有
净佛土出于三界。乃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
佛所闻法华经。三果报土。如仁王云。三贤十
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四常寂光。普贤
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其佛所住名常
寂光。二释名。初曰染净同居者。染净三种。一
迷悟分。九界迷逆名染。佛界顺悟名净。如妙
乐云。相约随缘。缘有染净故。又不二门云。法
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无明之与
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二情理分。不二门
云。故知刹那染体悉净。指要云。今之染净约
情理说。三凡圣分。净名疏云。六道鄙秽。故名
染。三乘见真故名净。三六共住染净同居。问
不二门云。一理之内而分净秽。别则六秽四
圣。通则十通净秽。然此染净净秽。文心解云。
染净从迷悟体用而言净秽约凡圣界如而
辨。今谓净名染净正约凡圣而分。云何净觉
却云净秽约凡圣界如而辨。又垂裕云。染净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2a 页 T54-1182.png
之名约正。净秽之名约依。二土凡圣共居通
名染净。此土砂砾充满别受秽名。彼土金宝
庄严别受净号。今谓净名疏云。四趣共住名
秽。无四恶趣名净。此从正报立依报名。云何
孤山却云染净之名约正。净秽之名约依。当
知染净从凡圣之心以立名。净秽约依正之
境而标号。问既从染净立同居名。还许亦从
净秽立同居乎。答染净是通名。净秽是别号。
故垂裕云。此方即染净秽土。安养即染净净
土。故知同居正从染净而立。若从通义。如净
名中身子见秽。梵王见净。乃是娑婆净秽同
居。又婆娑云。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
心清净者华开即见佛。此是安养净秽同居。
虽通此义名非正立。此染净土亦名凡圣同
居故。净名疏云。染即是凡。净即是圣。如疏文
云。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
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二
权。实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
信。通惑虽断。报身犹在。二权圣者方便有馀
三乘受遍真法性身。为利有缘愿生同居。若
实报及寂光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利有缘应
生同居。皆是权也。此等圣人与凡共住。故名
凡圣同居。二方便有馀土。言方便者。如禅门
云。善巧修习故名方便。此有三义。一真中。
净名疏云。二乘三种菩萨證方便道之所居
也。辅行云。所以在方便者并属空边。二真似。
妙玄云。别圆似解。未发真修皆名作意。三遍
圆。妙乐云。并以三教。而为方便。虽通三义正
从證真。立方便名。言有馀者。观经疏云。无明
名染净。此土砂砾充满别受秽名。彼土金宝
庄严别受净号。今谓净名疏云。四趣共住名
秽。无四恶趣名净。此从正报立依报名。云何
孤山却云染净之名约正。净秽之名约依。当
知染净从凡圣之心以立名。净秽约依正之
境而标号。问既从染净立同居名。还许亦从
净秽立同居乎。答染净是通名。净秽是别号。
故垂裕云。此方即染净秽土。安养即染净净
土。故知同居正从染净而立。若从通义。如净
名中身子见秽。梵王见净。乃是娑婆净秽同
居。又婆娑云。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
心清净者华开即见佛。此是安养净秽同居。
虽通此义名非正立。此染净土亦名凡圣同
居故。净名疏云。染即是凡。净即是圣。如疏文
云。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
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二
权。实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
信。通惑虽断。报身犹在。二权圣者方便有馀
三乘受遍真法性身。为利有缘愿生同居。若
实报及寂光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利有缘应
生同居。皆是权也。此等圣人与凡共住。故名
凡圣同居。二方便有馀土。言方便者。如禅门
云。善巧修习故名方便。此有三义。一真中。
净名疏云。二乘三种菩萨證方便道之所居
也。辅行云。所以在方便者并属空边。二真似。
妙玄云。别圆似解。未发真修皆名作意。三遍
圆。妙乐云。并以三教。而为方便。虽通三义正
从證真。立方便名。言有馀者。观经疏云。无明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2b 页 T54-1182.png
未尽。故曰有馀。净名疏云。若修二观。断通惑
尽。恒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
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馀国。亦
名果报。如辅行云。通有由因感果之报。未入
实报。又云。今文且说遍空遍假所感之报则
不如初住已上居果报土。又名法性。如智论
云。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三果报土。净名疏
云。报身所居依报净国名果报土。辅行云。言
果报者。从报果为名。亦号实报。观经疏云。行
真实法。感得胜报。净名疏云。以观实相。发真
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亦名妙报。如辅行
云。唯有别圆初地初住。获妙果报。又名胜妙
报。如止观云。违即二边果报。顺即胜妙果报。
亦名无障碍。观经疏云。色心不相妨。故曰无
障碍。净名疏云。一世界摄一切世界。一切世
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无尽藏。四
常寂光者。观经疏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
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
照俗照真名光。亦名果报。如文句云。同居有
馀自体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记云。故知
三土皆是證道色心报处。寂光既遍遮那亦
遍。此以妙色妙心果报也。问如辅行云。今论
感报。不论寂光。据此寂光岂名果报乎。答所
云寂光非果报者。三惑究尽。业报都亡。所以
寂光身土亡泯。虽无惑业之报。而为愿行之
果。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
道成妙觉居常寂光。问如垂裕云。中下寂光
摄在果报。不审四十一地生实报土。云何得
受寂光名耶。答净名疏云。前四十一地。若约
尽。恒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
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馀国。亦
名果报。如辅行云。通有由因感果之报。未入
实报。又云。今文且说遍空遍假所感之报则
不如初住已上居果报土。又名法性。如智论
云。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三果报土。净名疏
云。报身所居依报净国名果报土。辅行云。言
果报者。从报果为名。亦号实报。观经疏云。行
真实法。感得胜报。净名疏云。以观实相。发真
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亦名妙报。如辅行
云。唯有别圆初地初住。获妙果报。又名胜妙
报。如止观云。违即二边果报。顺即胜妙果报。
亦名无障碍。观经疏云。色心不相妨。故曰无
障碍。净名疏云。一世界摄一切世界。一切世
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无尽藏。四
常寂光者。观经疏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
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
照俗照真名光。亦名果报。如文句云。同居有
馀自体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记云。故知
三土皆是證道色心报处。寂光既遍遮那亦
遍。此以妙色妙心果报也。问如辅行云。今论
感报。不论寂光。据此寂光岂名果报乎。答所
云寂光非果报者。三惑究尽。业报都亡。所以
寂光身土亡泯。虽无惑业之报。而为愿行之
果。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
道成妙觉居常寂光。问如垂裕云。中下寂光
摄在果报。不审四十一地生实报土。云何得
受寂光名耶。答净名疏云。前四十一地。若约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2c 页 T54-1182.png
果报。名生实报。分见真理名常寂光。又彼记
云。约报论生。是故有边论于果报。约所入边
则非果报。但所入边即是见真。名常寂光。三
辨义。此约教门。辨四土义。复开五门。初论体
用。寂光是体。馀三属用。如释签云。诸佛寂
理。神无方所。所依寂境。号常寂光。是故沙
石七珍随生所感。又辅行云。常寂光土清净
法身无所庄严。无能庄严。为众生故而取三
土。二论事理。净名疏云。寂光是理。馀三是
事。此乃对分事理。若各分事理。如净名疏云。
诸土非垢。寂光非净。毕竟无说(此四俱理)。而说诸土
为垢。寂光为净。记云理论不当。垢之与净约
事唯有。寂光永净。三论能所。荆溪记云。但以
寂光而为所成。即以三土而为能成。故所成
唯一。能成有三。是则能所事别故也。四论凡
圣。准杂编云十界对土。有横有竖。若竖对者。
同居六凡。方便二乘。实报菩萨。寂光佛果
(横误为竖)。若横敌对。同居有六。凡圣同居故。方便
有四。无六凡故。实报有二。无二乘故。寂光唯
一。无菩萨故(竖误为横)。五论净秽。净名疏云。诸土
为垢。寂光为净。三惑覆蔽故为垢。三德究显
故为净。此约四土对论。若各分者。观经疏云。
五浊轻重同居净秽。妙宗释云。此净甚通。须
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
轻薄。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最净。如此
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馀经修众善行。
感安养土。其相天殊。杂编乃云。尝观鼓音之
外六经土相。其实是一。纵有依报大小不同。
此盖如来善权赴机随时之义也。良由凡夫
云。约报论生。是故有边论于果报。约所入边
则非果报。但所入边即是见真。名常寂光。三
辨义。此约教门。辨四土义。复开五门。初论体
用。寂光是体。馀三属用。如释签云。诸佛寂
理。神无方所。所依寂境。号常寂光。是故沙
石七珍随生所感。又辅行云。常寂光土清净
法身无所庄严。无能庄严。为众生故而取三
土。二论事理。净名疏云。寂光是理。馀三是
事。此乃对分事理。若各分事理。如净名疏云。
诸土非垢。寂光非净。毕竟无说(此四俱理)。而说诸土
为垢。寂光为净。记云理论不当。垢之与净约
事唯有。寂光永净。三论能所。荆溪记云。但以
寂光而为所成。即以三土而为能成。故所成
唯一。能成有三。是则能所事别故也。四论凡
圣。准杂编云十界对土。有横有竖。若竖对者。
同居六凡。方便二乘。实报菩萨。寂光佛果
(横误为竖)。若横敌对。同居有六。凡圣同居故。方便
有四。无六凡故。实报有二。无二乘故。寂光唯
一。无菩萨故(竖误为横)。五论净秽。净名疏云。诸土
为垢。寂光为净。三惑覆蔽故为垢。三德究显
故为净。此约四土对论。若各分者。观经疏云。
五浊轻重同居净秽。妙宗释云。此净甚通。须
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
轻薄。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最净。如此
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馀经修众善行。
感安养土。其相天殊。杂编乃云。尝观鼓音之
外六经土相。其实是一。纵有依报大小不同。
此盖如来善权赴机随时之义也。良由凡夫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3a 页 T54-1183.png
心想羸劣未能观大故。方便示小。为发观之
境。若生彼土所见俱大。今难霅川。既修偏行。
安获胜果。非独彰行人之偶报。抑亦显世尊
之妄说。因果不类徒虚语耳。二体㭊巧拙有
馀净秽。刊正记云。通人体色即空故巧。藏人
㭊色明空故拙。妙宗云。体观感净不专通人。
衍门三教。对三藏拙。俱明体法。通但空体。别
次第体。圆不次体。三人生彼。俱感净相。圆人
最净。又往生记引辅行云。次明体法。依门修
观亦应具含三种四门。三次第顿入实报净
秽。刊正云。别人渐修次第三观。登地入实。以
之为秽。圆人顿修一心三观。登住入实。以之
为净。妙宗云。若论实證。此土唯有圆圣所居。
别人初地。證与圆同。称实感报。有何优降。今
就教道十地不融。致使感土异于圆人。杂编
双取谓偏成非。次第顿入者。即别圆所修巧
拙二观也。实报净秽者。即地住所见融碍二
相也。良由别人久习次第虽回向圆修入地
之时。仍见一分染碍之色。名之为秽。圆人始
终唯修顿行。入住之时。但见此土融通之相。
号之为净。往生记破约教道说则见神智自
违辅行。义学之者当思审矣。四分證究竟寂
光净秽。妙宗钞云。若就别人同證圆实论寂
光者。唯约真因对圆极果。而分净秽。今论教
道诠于极果。但断无明一十二品。寂光犹秽。
圆知须断四十二品。名究竟净。往生记云。今
约分满相对。故合中下但名分證寂光犹秽。
妙觉上品真常究满方为极净。请观今文。诸
佛如来。所游居处极为净土。岂非分得究竟
境。若生彼土所见俱大。今难霅川。既修偏行。
安获胜果。非独彰行人之偶报。抑亦显世尊
之妄说。因果不类徒虚语耳。二体㭊巧拙有
馀净秽。刊正记云。通人体色即空故巧。藏人
㭊色明空故拙。妙宗云。体观感净不专通人。
衍门三教。对三藏拙。俱明体法。通但空体。别
次第体。圆不次体。三人生彼。俱感净相。圆人
最净。又往生记引辅行云。次明体法。依门修
观亦应具含三种四门。三次第顿入实报净
秽。刊正云。别人渐修次第三观。登地入实。以
之为秽。圆人顿修一心三观。登住入实。以之
为净。妙宗云。若论实證。此土唯有圆圣所居。
别人初地。證与圆同。称实感报。有何优降。今
就教道十地不融。致使感土异于圆人。杂编
双取谓偏成非。次第顿入者。即别圆所修巧
拙二观也。实报净秽者。即地住所见融碍二
相也。良由别人久习次第虽回向圆修入地
之时。仍见一分染碍之色。名之为秽。圆人始
终唯修顿行。入住之时。但见此土融通之相。
号之为净。往生记破约教道说则见神智自
违辅行。义学之者当思审矣。四分證究竟寂
光净秽。妙宗钞云。若就别人同證圆实论寂
光者。唯约真因对圆极果。而分净秽。今论教
道诠于极果。但断无明一十二品。寂光犹秽。
圆知须断四十二品。名究竟净。往生记云。今
约分满相对。故合中下但名分證寂光犹秽。
妙觉上品真常究满方为极净。请观今文。诸
佛如来。所游居处极为净土。岂非分得究竟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3b 页 T54-1183.png
寂光。正约圆家真因极果对分净秽。四明云。
别教教道深不可也。刊正记云。由分證寂光
方生实报。今约分證犹带无明。无明故秽。究
竟无明已尽故净。杂编难云。若尔则成秽属
实报。净属寂光。今谓无明分破證少分无相
故秽。无明全尽。證究竟无相故净。四定体先
达通以三道为下三土当体之体引辅行云。分
段三道谓见思惑为烦恼道。烦恼润业为业
道。感界内生为苦道。方便三道。谓尘沙惑。为
烦恼道。以无漏业。名为业道。变易生死。名为
苦道。实报三道谓无明惑为烦恼道。非漏非
无漏业为业道。彼土变易名为苦道。通以三
德。为所依体。苦道即法身。结业即解脱。烦恼
即菩提。先师乃谓。惑业是因。苦道是果。今之
土体三世间中。唯取苦道为国土一千当体
之体。还以三德为所依体。故荆溪云。既许法
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若寂光土。
观经既约四德释名。当以三德为土当体。理
无所存。遍在于事。乃以三土。为所依体。广慈
法师。准妙乐云本有四德为所依。修德四德
为能依。遂指修德三因。为当体。性德三法为
所依。今谓妙乐因释下方空中菩萨。所以将
身表智。以空表土。故明身土。今唯辨土安得
兼身。况将修德。以对理土。乃彰能所义颠倒
矣。五示相。此约教门。示四土相。初示一异
相。娑婆安养。垢净相别。故名异。方便有馀纯
清净境。故名一。净名疏云。三乘同以无言说
道。发真无漏。所感国土。一往相同。故言一
也。二示融碍相。方便虽是一相。无明未破。
别教教道深不可也。刊正记云。由分證寂光
方生实报。今约分證犹带无明。无明故秽。究
竟无明已尽故净。杂编难云。若尔则成秽属
实报。净属寂光。今谓无明分破證少分无相
故秽。无明全尽。證究竟无相故净。四定体先
达通以三道为下三土当体之体引辅行云。分
段三道谓见思惑为烦恼道。烦恼润业为业
道。感界内生为苦道。方便三道。谓尘沙惑。为
烦恼道。以无漏业。名为业道。变易生死。名为
苦道。实报三道谓无明惑为烦恼道。非漏非
无漏业为业道。彼土变易名为苦道。通以三
德。为所依体。苦道即法身。结业即解脱。烦恼
即菩提。先师乃谓。惑业是因。苦道是果。今之
土体三世间中。唯取苦道为国土一千当体
之体。还以三德为所依体。故荆溪云。既许法
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若寂光土。
观经既约四德释名。当以三德为土当体。理
无所存。遍在于事。乃以三土。为所依体。广慈
法师。准妙乐云本有四德为所依。修德四德
为能依。遂指修德三因。为当体。性德三法为
所依。今谓妙乐因释下方空中菩萨。所以将
身表智。以空表土。故明身土。今唯辨土安得
兼身。况将修德。以对理土。乃彰能所义颠倒
矣。五示相。此约教门。示四土相。初示一异
相。娑婆安养。垢净相别。故名异。方便有馀纯
清净境。故名一。净名疏云。三乘同以无言说
道。发真无漏。所感国土。一往相同。故言一
也。二示融碍相。方便虽是一相。无明未破。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3c 页 T54-1183.png
果报隔别。净名疏云。染净有馀。二种众生。见
有障碍。别圆地住。分破无明。依正互融一多
相即。故名融也。三示横竖相。旧释横竖句义
纷杂。惑乱学者。今分二义。冷然易解。初就土
自分。如妙玄云。若分别而言。谓方便在三界
外。若分别而言。谓实报在方便外。例此分别
谓寂光在实报外。故净名记。问三土之外何
殊太虚。答遍同理别。言理别者。法身即土。离
身无土。离土。无身。但真如实相。非智非境说
智说境。非身非土说身说土。约此分别义当
竖矣。若约相即。如妙乐云。岂离伽耶。别求常
寂。非寂光外。别有娑婆。净名记云。横解者。
如前所引法华经文。秖于此土而睹上二。故
小被斥见净不惊足指按地即其事也。约此相
即义属横焉。若约相摄。净名记云。既一土摄
一切土。故得此界遍摄下二。准此以胜摄劣
土亦横矣。二与教对分。妙乐记云。横论土体
与教相当。竖论约土用教多少。然其竖论如
止观云若以四谛。竖对诸土。有增有减。同居
有四。方便则三。实报则二。寂光但一。辅行释
曰。竖约设教对机。机既增减不同。致使教有
差别。四土对教优劣多少。故名为竖。此则土
相虽竖。教乃横说。故净名记云。然约横论。同
居具四。馀三渐减。同居机杂。遂设四教。方便
但以大乘训令修学。理唯别圆。盖为禀三藏
者始生方便。未习通门逗其为知故学遂谈
通教。以荡执情。实报约行證道同圆。但约有
馀用教之时教道化机说别异圆。具用二教。
方生实报。寂光上品。不须用教。但被中下故
有障碍。别圆地住。分破无明。依正互融一多
相即。故名融也。三示横竖相。旧释横竖句义
纷杂。惑乱学者。今分二义。冷然易解。初就土
自分。如妙玄云。若分别而言。谓方便在三界
外。若分别而言。谓实报在方便外。例此分别
谓寂光在实报外。故净名记。问三土之外何
殊太虚。答遍同理别。言理别者。法身即土。离
身无土。离土。无身。但真如实相。非智非境说
智说境。非身非土说身说土。约此分别义当
竖矣。若约相即。如妙乐云。岂离伽耶。别求常
寂。非寂光外。别有娑婆。净名记云。横解者。
如前所引法华经文。秖于此土而睹上二。故
小被斥见净不惊足指按地即其事也。约此相
即义属横焉。若约相摄。净名记云。既一土摄
一切土。故得此界遍摄下二。准此以胜摄劣
土亦横矣。二与教对分。妙乐记云。横论土体
与教相当。竖论约土用教多少。然其竖论如
止观云若以四谛。竖对诸土。有增有减。同居
有四。方便则三。实报则二。寂光但一。辅行释
曰。竖约设教对机。机既增减不同。致使教有
差别。四土对教优劣多少。故名为竖。此则土
相虽竖。教乃横说。故净名记云。然约横论。同
居具四。馀三渐减。同居机杂。遂设四教。方便
但以大乘训令修学。理唯别圆。盖为禀三藏
者始生方便。未习通门逗其为知故学遂谈
通教。以荡执情。实报约行證道同圆。但约有
馀用教之时教道化机说别异圆。具用二教。
方生实报。寂光上品。不须用教。但被中下故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4a 页 T54-1184.png
有圆乘设教之相。虽横就土自分成竖。若约
相即同居横具四土体相与四教旨。论其相
当。三藏谈于生灭。乃与同居无常相当。通教
谈乎幻化即空。乃与方便證真相当。别教从
事受名。乃与实报感果相当。圆教谈乎性德。
乃与寂光理体相当。横辨四教。无复优劣。故
名横矣。四示有无相。妙宗云。经论中言寂光
无相。乃是已尽染碍之相。非如太虚空无一
物。良由三惑究竟清净则依正色心究竟明
显。故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仁王称为法性五阴。亦是法华
世间相常。大品色香无非中道。是则名为究
竟乐邦究竟金宝究竟华池究竟琼树。又复
此就舍秽究尽取净穷源。故苦域等判属三
障。乐邦金宝以为寂光。若就净秽平等而谈
则以究竟苦域泥沙而为寂光。此之二说。但
顺悉檀。无不圆极。又净觉撰杂编云。且常寂
光者。实三德之妙性也。离为三法。合成一性。
一尚无一。岂有苦乐华胎之相乎。当知无相
之言。其语犹略。具足须云无相不相。所谓无
生死相。不涅槃相。强而名之称曰实相。今议
二师所论。与而言之。若依说示分别。如普贤
观示寂光土。乃以四德释三德法。故祖师判
寂光是理。馀三是事。约此就说分别。净觉乃
合分别之义。若约相即。所依理无所存。遍在
于事。故维摩疏。问别有寂光土邪。答不然。
祇分段变易即常寂光。四明乃合相即之义。
夺而言之。分别但解三土之外别有寂光。而
迷寂光亦遍三土。遂执寂光空空然诚不异乎
相即同居横具四土体相与四教旨。论其相
当。三藏谈于生灭。乃与同居无常相当。通教
谈乎幻化即空。乃与方便證真相当。别教从
事受名。乃与实报感果相当。圆教谈乎性德。
乃与寂光理体相当。横辨四教。无复优劣。故
名横矣。四示有无相。妙宗云。经论中言寂光
无相。乃是已尽染碍之相。非如太虚空无一
物。良由三惑究竟清净则依正色心究竟明
显。故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仁王称为法性五阴。亦是法华
世间相常。大品色香无非中道。是则名为究
竟乐邦究竟金宝究竟华池究竟琼树。又复
此就舍秽究尽取净穷源。故苦域等判属三
障。乐邦金宝以为寂光。若就净秽平等而谈
则以究竟苦域泥沙而为寂光。此之二说。但
顺悉檀。无不圆极。又净觉撰杂编云。且常寂
光者。实三德之妙性也。离为三法。合成一性。
一尚无一。岂有苦乐华胎之相乎。当知无相
之言。其语犹略。具足须云无相不相。所谓无
生死相。不涅槃相。强而名之称曰实相。今议
二师所论。与而言之。若依说示分别。如普贤
观示寂光土。乃以四德释三德法。故祖师判
寂光是理。馀三是事。约此就说分别。净觉乃
合分别之义。若约相即。所依理无所存。遍在
于事。故维摩疏。问别有寂光土邪。答不然。
祇分段变易即常寂光。四明乃合相即之义。
夺而言之。分别但解三土之外别有寂光。而
迷寂光亦遍三土。遂执寂光空空然诚不异乎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4b 页 T54-1184.png
太虚。故吾无取焉。然净觉杂编难四明云。今
问。此依正色心为体为用。若言体者。且妙玄
明体用权实中云。体即实相无有差别。用即
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妙乐指净缘为一切法。
岂非实体亦无净相。若言用者。则依正色心
正是下三土事。何得认为寂光之理邪。今谓
如指要云。夫体用之名本相即之义。故凡言
诸法即理者全用即体方可言即。辅行云。即
者尔雅云合也。若依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其
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故名为即。今谓
全体之用。方名不二。故释迦之王娑婆即毗
卢之处常寂。故文句云。同居有馀自体皆是
妙色妙心果报之处。荆溪释云。寂光既遍遮
那亦遍。此皆事理相即之明文。云何拨事别
求理邪。杂编又问。他引妙经疏云。常即常德。
寂即乐德。光即我净。是为四德秘密之藏。妙
乐云。本有四德为所依。修德四德。为能依。能
所并有能依之身。依于能所所依之土二义
齐等。方是毗卢遮那身土之相。以此为證。寂
光有相。不亦可乎。答此人但闻身土之名。便
作形相而解而不知四德为是何物。又云。须
了遮那本无身土。随顺世间强指妙觉极智
为身。如如法界之理为土。若消妙乐之文。应
云本有四德者理也。修德四德者智也。能所
并有能依之身。所依之土者谓性德之理为
所依。本觉之智为能依。又修德之理为所依。
始觉之智为能依。修性虽殊。讵存万有之境。
始本虽二。宁留五阴之形。故维摩疏云。法身
即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今谓。此释凡有二
问。此依正色心为体为用。若言体者。且妙玄
明体用权实中云。体即实相无有差别。用即
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妙乐指净缘为一切法。
岂非实体亦无净相。若言用者。则依正色心
正是下三土事。何得认为寂光之理邪。今谓
如指要云。夫体用之名本相即之义。故凡言
诸法即理者全用即体方可言即。辅行云。即
者尔雅云合也。若依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其
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故名为即。今谓
全体之用。方名不二。故释迦之王娑婆即毗
卢之处常寂。故文句云。同居有馀自体皆是
妙色妙心果报之处。荆溪释云。寂光既遍遮
那亦遍。此皆事理相即之明文。云何拨事别
求理邪。杂编又问。他引妙经疏云。常即常德。
寂即乐德。光即我净。是为四德秘密之藏。妙
乐云。本有四德为所依。修德四德。为能依。能
所并有能依之身。依于能所所依之土二义
齐等。方是毗卢遮那身土之相。以此为證。寂
光有相。不亦可乎。答此人但闻身土之名。便
作形相而解而不知四德为是何物。又云。须
了遮那本无身土。随顺世间强指妙觉极智
为身。如如法界之理为土。若消妙乐之文。应
云本有四德者理也。修德四德者智也。能所
并有能依之身。所依之土者谓性德之理为
所依。本觉之智为能依。又修德之理为所依。
始觉之智为能依。修性虽殊。讵存万有之境。
始本虽二。宁留五阴之形。故维摩疏云。法身
即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今谓。此释凡有二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4c 页 T54-1184.png
非。一能所不辨。妙乐因释下方空中菩萨。遂
以菩萨之身。以表能依之修德。以虚空土以
表所依之性德。安得唯释所表修性。全弃能
表身土乎。二修性不即。他以性德之理为所
依。本觉之智为能依。修德之理为所依。始觉
之智为能依。修德之理为所依。始觉之智为能依。今谓。本觉望修俱属乎性。修理望性俱
属于修。依其所解则成以性泯性以修会修。
非修性之不二焉当云全性起修。故所依之
土即能依之身。寂光是应身。全修在性。故能
依之身即所依之土。应身是寂光。方显身土
之齐等。乃见事理之无别矣。又云。若谓寂光
无相。便同偏真。犹如太虚者。斯由不知大小
二理智非智别也。如维摩疏云。大乘法性即
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今问。寂光
法身既俱无相。真寂智性为依何法既彰智
性之无依。显非卓识之明鉴也。杂编又云。
若据三身相即四土互具。必须身身即三。土
土具四。若然者法身寂土。岂得无相耶。通曰。
今为子论四土互具之义。若约事理相对论
互具者。寂具三土。乃全体起用。无相而相
也。三土具寂。乃全用是体相即无相也。今问。
全用是体可得无相。全体起用。应云有相。那
得一概言无相耶。杂编又云。问若三相不可
混同者。何故荆溪难云一一尘刹一切刹耶。
答此指刹性遍收。故云一切。如金錍即狭遍
义。狭何以遍。狭即性故。又如芥容须弥。芥何
以容。芥亦性故。此文但见事即是理。不见理
即是事。理不即事。安得芥纳须弥无伤树木。
以菩萨之身。以表能依之修德。以虚空土以
表所依之性德。安得唯释所表修性。全弃能
表身土乎。二修性不即。他以性德之理为所
依。本觉之智为能依。修德之理为所依。始觉
之智为能依。修德之理为所依。始觉之智为能依。今谓。本觉望修俱属乎性。修理望性俱
属于修。依其所解则成以性泯性以修会修。
非修性之不二焉当云全性起修。故所依之
土即能依之身。寂光是应身。全修在性。故能
依之身即所依之土。应身是寂光。方显身土
之齐等。乃见事理之无别矣。又云。若谓寂光
无相。便同偏真。犹如太虚者。斯由不知大小
二理智非智别也。如维摩疏云。大乘法性即
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今问。寂光
法身既俱无相。真寂智性为依何法既彰智
性之无依。显非卓识之明鉴也。杂编又云。
若据三身相即四土互具。必须身身即三。土
土具四。若然者法身寂土。岂得无相耶。通曰。
今为子论四土互具之义。若约事理相对论
互具者。寂具三土。乃全体起用。无相而相
也。三土具寂。乃全用是体相即无相也。今问。
全用是体可得无相。全体起用。应云有相。那
得一概言无相耶。杂编又云。问若三相不可
混同者。何故荆溪难云一一尘刹一切刹耶。
答此指刹性遍收。故云一切。如金錍即狭遍
义。狭何以遍。狭即性故。又如芥容须弥。芥何
以容。芥亦性故。此文但见事即是理。不见理
即是事。理不即事。安得芥纳须弥无伤树木。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5a 页 T54-1185.png
毛吞巨海不挠龙鱼乎。杂编又云。若无依正
之相。斯则理无所具。事无所存。岂可法身便
同灰灭。答小乘无相。犹如太虚无生法之理。
大乘无相譬若明镜具现像之性。像由形对
镜匪自殊。无谓镜具像性便云性已差别。今
谓若言但具于性不具于相。观音玄义安云
千种性相冥伏在心。又不二门云。理即名字
观行已有依正不二之相。呜呼霅川虽留意
于山家但解修性之相依未达事理之融即。
违法示徒后嗣绝矣。六对身。净名疏云。前二
是应。即应佛所居。良以王宫诞质。鹤树潜神。
现生灭相。说三藏法化同居土。名劣应身。洎
有馀国。现法性身。机兴应兴。机息应息。斯异
娑婆通佛灰断。既非果报但名胜应。第三亦
报亦应。即报佛所居。以他受用。称实感报。赴
于地住菩萨大机。故彼土佛亦名应也。后一
但是真净。非应非报。法身所居。此约土体横
对四佛。若竖论土。凡圣同居具现四身。方便
唯胜。故无劣应。其实报土。无二乘人。唯别圆
佛。寂光无机独妙法身。七解惑者或曰。维摩
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
净。心如形声。土如影响。祇须自净其心。何
假别求净土。答初言心净应辨理事。一者性
净。二者事净。且性净者。大集经云。一切众
生。心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结不能染著。
犹如虚空。此则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
宫俱为净土。二事净者。性虽本净心乃忽
迷。一念不觉。二障久翳。当修三观。以破三
惑。故仁王曰。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
之相。斯则理无所具。事无所存。岂可法身便
同灰灭。答小乘无相。犹如太虚无生法之理。
大乘无相譬若明镜具现像之性。像由形对
镜匪自殊。无谓镜具像性便云性已差别。今
谓若言但具于性不具于相。观音玄义安云
千种性相冥伏在心。又不二门云。理即名字
观行已有依正不二之相。呜呼霅川虽留意
于山家但解修性之相依未达事理之融即。
违法示徒后嗣绝矣。六对身。净名疏云。前二
是应。即应佛所居。良以王宫诞质。鹤树潜神。
现生灭相。说三藏法化同居土。名劣应身。洎
有馀国。现法性身。机兴应兴。机息应息。斯异
娑婆通佛灰断。既非果报但名胜应。第三亦
报亦应。即报佛所居。以他受用。称实感报。赴
于地住菩萨大机。故彼土佛亦名应也。后一
但是真净。非应非报。法身所居。此约土体横
对四佛。若竖论土。凡圣同居具现四身。方便
唯胜。故无劣应。其实报土。无二乘人。唯别圆
佛。寂光无机独妙法身。七解惑者或曰。维摩
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
净。心如形声。土如影响。祇须自净其心。何
假别求净土。答初言心净应辨理事。一者性
净。二者事净。且性净者。大集经云。一切众
生。心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结不能染著。
犹如虚空。此则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
宫俱为净土。二事净者。性虽本净心乃忽
迷。一念不觉。二障久翳。当修三观。以破三
惑。故仁王曰。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
寺塔坛幢篇第五十九¶ 第 1185b 页 T54-1185.png
居净土。登妙觉果方究竟净。最下凡夫。慎勿
叨滥。次云土净。须晓难易。婆沙论云。于此
世界修道有二。一者难行。在于五浊恶世。于
无量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此难无数。
尘沙说不可尽(十疑论明五种难事)。二易行道。谓信佛语
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阿弥陀佛愿力摄
持决定往生。名易行道。此七义门辨诸佛土。
纵数逾地尘皆理同镜象。舒虽万化横陈卷
实一法不立。编至此时。六十四岁。幸目未昏。
得书小字。绝笔自庆。遂述颂曰。
「 梵语星分难遍求
列篇举要会群流
总持三藏如观掌
颙望后贤为续周」
翻译名义集卷第七
夫翻译名义集者。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
云之所编也。此书来于此国也。盖于兹有年
矣。以故往往锓梓而传于世亦尚矣。粤有唐
本以之点捡。已广之本则多有脱简者。是故
考订而补其阙略也。又傍加倭点者。其点不
一准。请于处处之学校而写之者也。定知有
是处亦有非处。仰而俟明者之添削也。聊命
工寿木以广其传焉。
维时宽永五戊辰仲冬上旬
叨滥。次云土净。须晓难易。婆沙论云。于此
世界修道有二。一者难行。在于五浊恶世。于
无量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此难无数。
尘沙说不可尽(十疑论明五种难事)。二易行道。谓信佛语
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阿弥陀佛愿力摄
持决定往生。名易行道。此七义门辨诸佛土。
纵数逾地尘皆理同镜象。舒虽万化横陈卷
实一法不立。编至此时。六十四岁。幸目未昏。
得书小字。绝笔自庆。遂述颂曰。
「 梵语星分难遍求
列篇举要会群流
总持三藏如观掌
颙望后贤为续周」
翻译名义集卷第七
夫翻译名义集者。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
云之所编也。此书来于此国也。盖于兹有年
矣。以故往往锓梓而传于世亦尚矣。粤有唐
本以之点捡。已广之本则多有脱简者。是故
考订而补其阙略也。又傍加倭点者。其点不
一准。请于处处之学校而写之者也。定知有
是处亦有非处。仰而俟明者之添削也。聊命
工寿木以广其传焉。
维时宽永五戊辰仲冬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