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457-011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学案卷九
           馀姚 黄宗羲 撰
白沙学案二
 通政张东所先生诩
张诩字廷实号东所南海人白沙弟子成化甲辰进士
第养病归六年不出部檄起之授户部主事丁忧累荐
不起正德甲戍拜南通政司左参议又辞一谒孝陵而
卷九 第 1b 页 WYG0457-0119d.png
归卒年六十白沙以廷实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已为
大以无欲为至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其观于天地
日月晦明山川流峙四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生无
非在我之极而思握其枢机端其衔绥行乎日用事物
之中以与之无穷观此则先生之所得深矣白沙论道
至精微处极似禅其所以异者在握其枢机端其衔绥而
已禅则并此而无之也奈何论者不察同𩔖并观之乎
文集儒有真伪故言有纯驳六经四书以真圣贤而演
卷九 第 2a 页 WYG0457-0120a.png
至道所谓言之纯莫有尚焉者矣继此若濂洛诸书有
纯者有近纯者亦皆足以羽翼乎经书而启万世之蒙
世诚不可一日而缺也至于圣绝言湮著述家起𩔖多
春秋吴楚之君僭称王者耳齐桓晋文假名义以济其
私者耳匪徒言之驳乎无足取也其蓁芜大道晦蚀性
天莫甚焉非荡之以江海驱之以长风不可以入道也
故我白沙先生起于东南倡道四十馀年多示人以无
言之教所以救僭伪之弊而长养夫真风也其恒言曰
卷九 第 2b 页 WYG0457-0120b.png
孔子大圣人也而欲无言后儒弗及圣人远矣而汲汲
乎著述亦独何哉虽然无言二字亦著述也有能超悟
自得则于斯道思过半矣然则六经四书亦剩语耳矧
其他乎而世方往往劝先生以著述为事而以缺著述
为先生少之者盖未之思耳今则诗集出焉而人辄以
诗求之文集出焉而人辄以文求之自非具九方皋之
目而能得神骏于雌黄牝牡之外者或寡矣诩诚惧夫
后修者复溺于无言以为道也因摭先生文集中语仿
卷九 第 3a 页 WYG0457-0120c.png
南轩先生传道粹言例分为十𩔖而散入之其间性命
天道之微文章功业之著修为持治之方经纶干运之
机靡不灿然毕具辑成名曰白沙先生遗言纂要凡十
卷庶观者知先生虽寻常应酬文字中无非至道之所
寓至于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无非至教盖可触𩔖而长
焉由是观之先生虽以无言示教而卒未尝无言是以
言焉而言无不中有纯而无驳其本真故也是可以佐
圣经而补贤传矣(白沙遗言/纂要序) 昔吕原明尝称正叔笑
卷九 第 3b 页 WYG0457-0120d.png
人专取有行不论知见又说世人喜说某人只是说得
又云说得亦大难而以为二程学远过众人𩔖此夫知
之真则守之固不真而固冥行而已矣梦说而已矣吾
恐其所谓介者非安排则执滞抑何以得乎无思无为
之体执乎日往月来之机通乎阳舒阴惨之变化神之
心而妙之手以圆成夫精微广大之道也哉(介石/记) 予
少从先君宦游临川沿塘植柳偃仰披拂于朝烟暮雨
之间千态万状可数十本塘之水微波巨浪随风力强
卷九 第 4a 页 WYG0457-0121a.png
弱而变化可数十丈莺燕之歌吟鱼虾之潜跃云霞之
出没不可具状则境与心碍既块然莫知其乐之所以
稍长读昔人柳塘春水漫及杨柳风来面上吹之句则
心与句得又茫然不知其妙之所寓近岁养疴之馀专
静久之理与心会不必境之在目情与神融不必诗之
出口所谓至乐与至妙者皆不假外求而得矣(柳塘/记)
子思所谓至诚无息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意全
体呈露妙用显行惟孔子可以当之在学者则当终日
卷九 第 4b 页 WYG0457-0121b.png
乾乾也至于心无所住亦指其本体譬如大江东下沛
然莫之能禦小小溪流便有停止才停止便是死水便
生臭腐矣今以其本体人人皆具不以圣丰而愚啬此
孟子所以道性善而程子以为圣人可学而至也学者
不可以不勉也范书格物真阴阳不住之说正孔子博
文之意欲其博求不一之善以为守约之地也其意旨
各有攸在(复乾/亨) 士之所守义利毫末之辨以至生死
趋舍之大实在志定而守确坚之一字不可少也至于
卷九 第 5a 页 WYG0457-0121c.png
出处无常惟义所在若坚守不出之心以为恒斯孔子
所谓果哉也其可乎(复曹/梧丹) 天旋地转今浙闽为天地
之中然则我百粤其邹鲁与是故星临雪应天道章矣
哲人降生人事应矣于焉继孔子绝学以开万世道统
之传此岂人力也哉若吾师白沙先生盖其人也先生
以道德显天下天下人向慕之不敢名字焉共称之曰
白沙先生先生生而资禀绝人幼览经书慨然有志于
思齐间读秦汉以来忠烈诸传辄感激赍咨继之以涕
卷九 第 5b 页 WYG0457-0121d.png
洟其向善盖天性也壮从江右吴聘君康斋游激厉奋
起之功多矣未之有得也暨归杜门独扫一室日静坐
其中虽家人罕见其面如是者数年未之有得也于是
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
涯海曲忘形骸捐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焉于是
自信自乐其为道也主静而见大盖濂洛之学也由斯
致力迟迟至于二十馀年之久乃大悟广大高明不离
乎日用一真万事本自圆成不假人力其为道也无动
卷九 第 6a 页 WYG0457-0122a.png
静内外大小精粗盖孔子之学也濂洛之学非与孔子
异也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诚
之其理无二而天人相去则远矣由是以无思无为之
心舒而为无意必固我之用有弗行行无弗获有弗感
感无弗应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故病亟垂绝不以目而
能书不以心而能诗天章云汉而谐金石胡为其然也
盖其学圣学也其功效绝伦也固宜或者以其不大用
于世为可恨者是未知天也天生圣贤固命之以救人
卷九 第 6b 页 WYG0457-0122b.png
心也救人心非圣功莫能也圣功叵测其可以穷达限
耶且治所以安生也生生而心死焉若弗生也吾于是
乎知救人心之功大矣哉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韩子
曰孟子之功不在禹下此之谓也先生虽穷为匹夫道
德之风响天下天下人心潜移默转者众矣譬如草木
一雨而萌芽者皆是草木盖不知也其有功于世岂下
于抑洪水驱猛兽哉若此者天也非人力也(白沙先/生墓表)
 谏议贺医闾先生钦
卷九 第 7a 页 WYG0457-0122c.png
贺钦字克恭别号医闾世为定海人以戎籍𨽻辽之义
州卫少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登成化丙
戌进士第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谓此时游
乐是为乐忧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寻即告病归白
沙在太学先生闻其为已端默之旨笃信不疑从而禀
学遂淡然于富贵故天下议白沙率人于伪牵连而不
仕则以先生为證搆小斋读书其中随事体验未得其
要潜心玩味杜门不出者十馀年乃见实理充塞无间
卷九 第 7b 页 WYG0457-0122d.png
化机显行莫非道体事事物物各具本然实理吾人之
学不必求之高远在主敬以收放心勿忘勿助循其所
谓本然者而已故推之家庭里闬间冠昏丧祭服食起
居必求本然之理而力行之久久纯熟心迹相应不期
信于人而人自信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见先生即
吐实曰不忍欺也城中乱卒焚劫不入其坊先生往谕
之众即罗拜而泣曰吾父也遂解散其至诚感人如此
正德庚午十二月卒年七十四先生之事白沙悬其像
卷九 第 8a 页 WYG0457-0123a.png
于书室出告返面而白沙谓先生笃信谨守人也别三
十年其守如昨似犹未以冻解冰释许之盖先生之于
白沙其如鲁男子之学柳下惠与
言行录门人于衢路失仪先生曰为学须躬行躬行须
谨隐微小小礼仪尚守不得更说甚躬行于显处尚如
此则隐微可知矣 门人有居丧而外父死或曰礼三
年之丧不吊先生曰恶是何可已服其服而往哭之礼
(言不易三/年之服) 善恶虽小须辨别如睹黑白 教诸女
卷九 第 8b 页 WYG0457-0123b.png
十二条曰安详恭谨曰承祭祀以严曰奉舅姑以孝曰
事丈夫以礼曰待娣姒以和曰教子女以正曰抚婢仆
以恩曰接亲戚以敬曰听善言以喜曰戒邪妄以诚曰
务纺织以勤曰用财物以俭 有来学者言学些人事
也好先生曰此言便不是矣人之所学唯在人事舍人
事更何所学 问静极而动者圣人之复岂常人之心
无有动静乎曰常人虽当静时亦不能静 此理无处
不有无时不然人惟无私意间隔之则流行矣为学先
卷九 第 9a 页 WYG0457-0123c.png
要正趋向趋向正然后可以言学若趋向专在得失即
是小人而已矣 古之政事学问一贯事耳今人学自
学政自政判而为二故所学徒诵说而已未尝施之政
事政事则私意小智而已未尝本之学问也故欲政事
之善须本之学问 白沙后有书来谓其前时讲学之
言可尽焚之意有自不满者圣人之法细密而不粗率
如人贤否一见之便不言我已知其为人必须仔细试
验考察之今人一见便谓已得其实真俗语所谓假老
卷九 第 9b 页 WYG0457-0123d.png
郎也 为学之要在乎主静以为应事建功之本 读
书须求大义不必缠绕于琐碎传注之间 骄惰之心
一生即自坏矣 有一世之俗有一方之俗有一州一
邑之俗有一乡之俗有一家之俗为士者欲移易之固
当自一家始 今人见人有勉强把捉者便笑曰某人
造作不诚实我尝曰且得肯如此亦好了如本好色把
持不好色如本好酒把持不饮酒此正矫揉之功如何
不好若任情胡行只管好色饮酒乃曰吾性如此此等
卷九 第 10a 页 WYG0457-0124a.png
之人以为诚实不造作可乎 世教不明言天理者不
知用之人事言人事者不知本乎天理所以一则流于
粗浅一则入于虚无 有以私嘱者先生正理喻之因
谓门人曰渠以私意干我我却以正道劝之渠是拖人
下水我却是救人上岸 世风不善豪杰之士挺然特
立与俗违拗方能去恶为善 静有资于动动有资于
静凡理皆如此如草木土石是静物便皆自足不资于
动物如鸟兽之𩔖便须食草栖木矣故凡静者多自给
卷九 第 10b 页 WYG0457-0124b.png
而动者多求取故人之寡欲者多本于安静而躁动营
营者必多贪求也 人于富贵之关过不得者说甚道
理 今之读书者只是不信故一无所得 事之无害
义者从俗可也今人以此坏了多少事 天地间本一
大中至正之道惟太过不及遂流于恶如丧葬之礼自
有中制若墨氏之薄后世之侈皆流于恶者也故程子
曰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
 吏目邹立斋先生智
卷九 第 11a 页 WYG0457-0124c.png
邹智字汝愚号立斋四川合州人弱冠领解首成化丁
未举进士简庶吉士孝宗登极王恕为吏部尚书先生
与麻城李文祥寿州汤鼐以风期相许是冬值星变先
生上言是皆大臣不职奄宦弄权所致请上修德用贤
以消天变不报又明年鼐劾阁臣万安刘吉尹直中官
语以疏且留中鼐大言疏不出将并劾中官中官避匿
寻有旨安直皆免先生与文祥鼐日夜歌呼以为君子
进小人退则吉虽在不足忌也吉阴使门客徐鹏魏璋
卷九 第 11b 页 WYG0457-0124d.png
伺之会寿州知州刘概寓书于鼐言梦一叟牵牛入水
公引之而上牛近国姓此国势濒危赖公复安之兆也
鼐大喜出书示客璋遂劾鼐概及先生俱下诏狱先生
供词某等往来相会或论经筵不宜以寒暑辍讲或论
午朝不宜以一事两事塞责或论纪纲废弛或论风俗
浮薄或论生民憔悴无赈济之策或论边境空虚无储
蓄之具议者欲处以死刑部侍郎彭韶不判案获免谪
广东石城吏目至官即从白沙问学顺德令吴廷举于
卷九 第 12a 页 WYG0457-0125a.png
古楼村建亭居之扁曰谪仙其父来视责以不能禄养
箠之泣受辛亥十月卒年二十六廷举治其丧方伯刘
大夏至邑不迎大夏贤之初王三原至京先生迎谓曰
三代而下人臣不获见君所以事事苟且公宜请对面
陈时政之失上许更张然后受职又谓汤鼐曰祖宗盛
时御史纠仪得面陈得失言下取旨近年遇事惟退而
具本此君臣情分所由间隔也请修复故事今日第一
著也二公善其言而不能用识者憾之
卷九 第 12b 页 WYG0457-0125b.png
奉白沙书克修书来问东溟几万里江门未盈尺妄以
道冲而用之不盈之意答之未知先生之意果然耶不
然则作者为郢书解者为燕说矣京师事智自知之但
先生所处是陈太丘柳士师以上规模晚生小子脚根
未定不敢援以为例耳然亦当善处之计不至露圭角
也朱子答陈同父书云颜鲁子以纳甲推其命正得震
之九四先生所推与之合耶果若此爻其于朱子何所
当耶幸教
卷九 第 13a 页 WYG0457-0125c.png
读石翁诗乾坤谁执仲尼权梗敢删从己酉年大笠蔽
天牛背稳不妨相过戊申前(某录石翁诗止/得己酉年所作)
 御史陈时周先生茂烈
陈茂烈字时周福之莆田人年十八即有志圣贤之学
谓颜之克已曾之日省学之法也作省克录以自考登
弘治丙辰进士第奉使广东受业白沙之门白沙语以
为学主静退而与张东所论难作静思录授吉安推官
考绩过淮寒无絮幕受冻几殆入为监察御史袍服朴
卷九 第 13b 页 WYG0457-0125d.png
陋蹩躠一牝马而自系风纪之重所过无不目而畏之
以母老终养供母之外匡床敝席不办一帷身自操作
治畦汲水太守闵其劳遣二力助之阅三日往白守曰
是使野人添事而溢口食也送之还日坐斗室体验身
心随得随录曰儒者有向上工夫诗文其土苴耳吏部
以其清苦禄以晋江教谕不受又奏给月米上言臣家
素贫寒食本俭薄故臣母自安于臣之家而臣亦得以
自遣其贫非诚有及人之廉尽已之孝也古人行佣负
卷九 第 14a 页 WYG0457-0126a.png
米皆以为亲臣之贫尚未至是而臣母鞠臣艰苦独至
臣虽勉心力未酬涓滴且八十有六来日无多臣欲自
尽尚恐不及上烦官帑心窃未安奏上不允母卒亦卒
年五十八白沙谓时周平生履历之难与巳同而又过
之求之古人如徐节孝者真百鍊金孝子也先生为诸
生时韩洪洞问莆人物于林俊俊曰从吾从吾者彭韶
字也又问曰时周洪洞曰以莆再指一书生耶俊曰与
时周语沈疴顿去其为时所信如此
卷九 第 14b 页 WYG0457-0126b.png
 长史林缉熙先生光
林光字缉熙东莞人成化乙酉举人己丑会试入京见
白沙于神乐观语大契从归江门筑室(阙/)山往来问学
者二十年白沙称其所见甚是超脱甚是完全盖是李
大厓而外无有过之者尝言所谓闻道者在自得耳读
尽天下书说尽天下理无自得入头处终是閒也甲辰
复出会试中乙榜授平湖教谕历兖州严州府学教授
国子博士襄府左长史致仕年八十一卒初先生依白
卷九 第 15a 页 WYG0457-0126c.png
沙不欲仕晚以贫就平湖踰十年官满来归母氏无恙
再如京师将求近地养亲未及陈情遂转兖州于是奏
请改地冢宰不许未及一年而母氏卒白沙责其因升
斗之禄以求便养无难处者特于语默进退斟酌早晚
之宜不能自决遂贻此悔胸中不皎洁磊落也又言定山
为窘所逼无如之何走去平湖商量几日求活一齐误
了也然则平湖之出亦白沙之所不许况兖州乎其许
之也太过故其责之也甚切耳
卷九 第 15b 页 WYG0457-0126d.png
记白沙语先生初筑阳春台日坐其中用功或过几致
心病后悟其非且曰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
省事差失毫釐间盖验其弊而发也 曾论明道论学
数语精要前儒谓其太广难入叹曰谁家绣出鸳鸯谱
不把金针度与人 先生教人其初必令静坐以养其
善端尝曰人所以学者欲闻道也求之书籍而弗得则
求之吾心可也恶累于外哉此事定要觑破若觑不破
虽日从事于学亦为人耳斯理识得为己者信之诗文
卷九 第 16a 页 WYG0457-0127a.png
末习著述等路头一齐塞断一齐扫去毋令半点芥蒂
于胸中然后善端可养静可能也始终一竟勿助勿忘
气象将日佳造诣将日深所谓至近而神百姓日用而
不知者自此迸出面目来也
 州同陈秉常先生庸
陈庸字秉常南海人举成化甲午科游白沙之门白沙
示以自得之学谓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苟由
我于子何有焉先生深契之张东所因先生以见白沙
卷九 第 16b 页 WYG0457-0127b.png
有问东所何如白沙曰余知庸庸知诩年五十以荆门
州同入仕莅任五日不能屈曲即解官杜门不入城郭
督学王弘欲见之不可得同门谢祐卒而贫先生葬之
病革设白沙像焚香再拜而逝年八十六
 布衣李抱真先生孔修
李孔修字子长号抱真子居广州之高第街混迹阛阓
张东所识之引入白沙门下先生常输粮于县县令异
其容止问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之曰何物小民乃与
卷九 第 17a 页 WYG0457-0127c.png
上官为礼复拱手如前令怒笞五下竟无言而出白沙
诗驴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谁如何乂两手刚被长官笞
所由作也父没庶母出嫁诬先生夺其产县令鞫之先
生操笔置对曰母言是也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礼敬
诗字不蹈前人自为户牖白沙与之论诗谓其具眼尝
有诗曰月明海上开樽酒花影船头落钓蓑白沙曰后
廿年恐子长无此句性爱山水即见之图画人争酬之
平居管宁帽朱子深衣入夜不违二十年不入城儿童
卷九 第 17b 页 WYG0457-0127d.png
妇女皆称曰子长先生间出门则远近圜视以为奇物
卒无子葬于西樵山西樵人祭社以先生配先生性不
凿相传不慧之事世多附益之或问子长废人有诸陈
庸曰子长诚废则颜子诚愚霍韬曰白沙抗节振世之
志惟子长张诩谢祐不失
 谢天锡先生祐
谢祐字天锡南海人白沙弟子筑室葵山之下并日而
食袜不掩胫名利之事纤毫不能入也尝寄甘泉诗云
卷九 第 18a 页 WYG0457-0128a.png
生从何处来化从何处去化化与生生便是真元处卒后
附祀于白沙按先生之诗未免竟是禅学与白沙有毫
釐之差
 何时振先生廷矩
何廷矩字时振番禺人为郡诸生及师白沙即弃举子
业学使胡荣挽之秋试必不可白沙诗云良友惠我书
书中竟何如上言我所忧下述君所趋开缄读三四亦
足破烦污丈夫立万仞肯受寻尺拘不见柴桑人丐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457-0128b.png
能欢娱孟轲走四方从者数十车出处固有间谁能别
贤愚鄙夫患得失较计于其初高天与深渊悬绝徒嗟

 运使史惺堂先生桂芳
史桂芳字景实号惺堂豫之鄱阳人嘉靖癸丑进士起
家歙县令徵为南京刑部主事晋郎中出知延平府以
忧归再补汝宁迁两浙盐运使以归先是岭表邓德昌
白沙弟子也以其学授傅明应先生读书鹿洞傅一见
卷九 第 19a 页 WYG0457-0128c.png
奇之曰子无第豪举为圣门有正学可勉也手书古格
言以勖先生戄然向学之意自此始其后交于近溪天
台在歙又与钱同文为寮讲于学者日力留都六载时
谭者以解悟相高先生取行其所知而止不轻信也其
学以知耻为端以改过迁善为实以亲师取友为佽助
若夫抉隐造微则俟人之自得不数数然也天台曰史
惺堂苦行修持人也天台以御史督学南畿先生过之
卒然面质曰子将何先天台曰方今为此官者优等多
卷九 第 19b 页 WYG0457-0128d.png
与贤书便称良矣先生厉声曰不图子亦为此陋语也
子不思如何正人心挽士习以称此官耶拂衣而起天台
有年家子宜黜而留之先生曰此便是脚根站不定朝
廷名器是尔作面皮物耶天台行部值母讳日供帐过
华先生过见之勃然辞去谓天台曰富贵果能移人兄
家风素朴舍中所见居然改观矣其直谅如此天台又
曰平生得三益友皆良药也胡庐山为正气散罗近溪
为越鞠丸史惺堂为排毒散先生在汝宁与诸生论学
卷九 第 20a 页 WYG0457-0129a.png
诸生或谒归请益即辍案牍对之刺刺不休谈毕珍重
曰慎无弁髦吾言也激发属吏言辞慷慨遂平令故有
贪名闻之流涕翻然改行郡有孝女不嫁养父先生躬
拜其庐民俗为之一变其守延平七日忧去而尽革从
前无名之费若先生者不徒讲之口耳矣
 
 
 
卷九 第 20b 页 WYG0457-0129b.png
 
 
 
 
 
 
 
 明儒学案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