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457-01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学案卷八
           馀姚 黄宗羲 撰
白沙学案
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𦂳工夫全在涵养喜怒
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两先生之
学最近阳明后来从不说起何也薛中离阳明之高第弟
子也正德十四年上疏请白沙从祀孔庙是必有以知师
卷八 第 1b 页 WYG0457-0107b.png
门之学同矣罗一峰曰白沙观天人之微究圣贤之蕴充
道以富崇德以贵天下之物可爱可求漠然无动于中故
出其门者多清苦自立不以富贵为意高风之所激远矣
  简讨陈白沙先生献章
  尚书湛甘泉先生若水(别见/)
  举人李大崖先生承箕
  通政张东所先生诩
  给事贺医闾先生钦
卷八 第 2a 页 WYG0457-0108a.png
  吏目邹立斋先生智
  御史陈时周先生茂烈
  长史林缉熙先生光
  州同陈秉常先生庸
  布衣李抱真先生孔修
  处士谢天锡先生祐
  文学何时振先生廷矩
  运使史惺堂先生桂芳
卷八 第 2b 页 WYG0457-0108b.png
白沙学案一
 文恭陈白沙先生献章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之白沙里人身长八尺目光如星
右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自幼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
记常谓孟子所谓天民者慨然曰为人必当如此梦拊
石琴其音泠泠然一人谓之曰八音中惟石难谐子能
谐此异日其得道乎因别号石斋正统十二年举广东
乡试明年会试中乙榜入国子监读书已至崇仁受学
卷八 第 3a 页 WYG0457-0108c.png
于康斋先生归即绝意科举筑春阳台静坐其中不出
阈外者数年寻遭家难成化二年复游太学祭酒邢让
试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见先生之作惊曰即龟山
不如也飏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动京师罗一
峰章枫山庄定山贺医闾皆恨相见之晚医闾且禀学
焉归而门人益进十八年布政使彭韶都御史朱英交
荐言国以仁贤为宝臣自度才德不及献章万万臣冒
高位而令献章老丘壑恐坐失社稷之宝召至京阁大
卷八 第 3b 页 WYG0457-0108d.png
臣尼之令就试吏部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
讨而归有言其出处与康斋异者先生曰先师为石亨
所荐所以不受职某以听选监生始终愿仕故不敢伪
辞以钓虚誉或受或不受各有攸宜自后屡荐不起弘
治十三年二月十日卒年七十有三先生疾革知县左
某以医来门人进曰疾不可为也先生曰须尽朋友之
情饮一匙而遣之先生之学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
以四方上下往古来今穿纽凑合为匡郭以日用常行
卷八 第 4a 页 WYG0457-0109a.png
分殊为功用以勿忘助之间为体认之则以未尝致力
而应用不遗为实得远之则为曾点近之则为尧夫此
可无疑者也故有明儒者不失其矩矱者亦多有之而
作圣之功至先生而始明至文成而始大向使先生与
文成不作则濂洛之精蕴同之者固推见其至隐异之
者亦疏通其流别未能如今日也或者谓其近禅盖亦
有二圣学久湮共趋事为之末有动察而无静存一及
人生而静以上便邻于外氏此庸人之论不足辨也罗
卷八 第 4b 页 WYG0457-0109b.png
文庄言近世道学之昌白沙不为无力而学术之误亦
恐自白沙始至无而动至近而神此白沙自得之妙也
彼徒见夫至神者遂以为道在是矣而深之不能极几
之不能研其病在此缘文庄终身认心性为二遂谓先
生明心而不见性此文庄之失不关先生也先生自序
为学云仆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聘君学其于古圣贤
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
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无师友指引日靠书册寻之
卷八 第 5a 页 WYG0457-0109c.png
忘寐忘食如是者累年而卒未有得所谓未得谓吾此
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
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
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御勒也体
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
是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张东所叙先生为
学云自见聘君归后静坐一室虽家人罕见其面数年
未之有得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
卷八 第 5b 页 WYG0457-0109d.png
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捐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
焉盖主静而见大矣由斯致力迟迟至二十馀年之久
乃大悟广大高明不离乎日用一真万事本自圆成不
假人力无动静无内外大小精粗一以贯之先生之学
自博而约由粗入细其与禅学不同如此尹直琐缀录
谓先生初至京潜作十诗颂太监梁方方言于上乃得
授职及请归出城辄乘轿张盖列槊开道无复故态丘
文庄采入宪庙实录可谓遗秽青史宪章录则谓采之
卷八 第 6a 页 WYG0457-0110a.png
实录者张东白也按东白问学之书以义理须到融液
操存须到洒落为言又令其门人馈遗先生深相敬慕
寄诗疑其逃禅则有之以乌有之事阑入史编理之所
无也文庄深刻喜进而恶退一见之于定山再见之于先
生与尹直相去不远矣万历十三年诏从祀孔庙称先
儒陈子谥文恭
论学书复赵提学 执事谓浙人以胡先生不教人习
四礼为疑仆因谓礼文虽不可不讲然非所急正指四
卷八 第 6b 页 WYG0457-0110b.png
礼言耳非统体礼也礼无所不统有不可须臾离者克
已复礼是也若横渠以礼教人盖亦由事推之教事事
入途辙去使有所据守耳若四礼则行之有时故其说
可讲而知之学者进德修业以造于圣人𦂳要却不在
此也程子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外事与诚
心对言正指文为度数若以其至论之文为度数亦道
之形见非可少者但求道者有先后缓急之序故以且
省为辞省之言略也谓姑略去不为害耳此盖为初学
卷八 第 7a 页 WYG0457-0110c.png
未知立心者言之若以外事为外物累已而非此之谓
则当绝去岂直省之云乎 仆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
聘君学其于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
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无师友
指引惟日靠书册寻之忘寐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
未得焉所谓未得谓吾此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
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
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
卷八 第 7b 页 WYG0457-0110d.png
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
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
在兹乎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坐盖以吾所经历粗有
实效者告之非务为高虚以误人也 承谕有为毁仆
者有曰自立门户者是流于禅学者甚者则曰妄人率
人于伪者仆安敢与之强辩姑以迹之近似者言之孔
子教人文行忠信后之学孔氏者则曰一为要一者无
欲也无欲则静虚而动直然后圣可学而至矣所谓自
卷八 第 8a 页 WYG0457-0111a.png
立门户者非此𩔖欤佛氏教人曰静坐吾亦曰静坐曰
惺惺吾亦曰惺惺调息近于数息定力有似禅定所谓
流于禅学者非此类欤仆在京师适当应魁养病之初
前此克恭亦以病去二公皆能审于进退者也其行止
初无与于仆亦非仆所能与也不幸其迹偶与之同出
京之时又同是以天下之责不仕者辄涉于仆其责取
证于二公而仆自己丑得病五六年间自汗时发母氏
年老是以不能出门耳凡责仆以不仕者遂不可解所
卷八 第 8b 页 WYG0457-0111b.png
谓妄人率人于伪者又非此类欤
复林太守 仆于送行之文间尝一二为之而不以施
于当道者一则嫌于上交一则恐其难继守此戒来三
十馀年苟不自量勇于承命后有求者将何辞以拒之
与顺德吴明府 出处语默咸率乎自然不受变于俗
斯可矣
复张东白 夫学有由积累而至者有不由积累而至
者有可以言传者有不可以言传者夫道至无而动至
卷八 第 9a 页 WYG0457-0111c.png
近而神故藏而后发形而斯存大抵由积累而至者可
以言传也不由积累而至者不可以言传也知者能知
至无于至近则无动而非神藏而后发明其几矣形而
斯存道在我矣是故善求道者求之易不善求道者求
之难义理之融液未易言也操存之洒落未易言也夫
动已形者也形斯实矣其未形者虚而已虚其本也致
虚之所以立本也戒慎恐惧所以闲之而非以为害也
然而世之学者不得其说而以用心失之者多矣斯理
卷八 第 9b 页 WYG0457-0111d.png
也宋儒言之备矣吾尝恶其太严也使著于见闻者不
睹其真而徒与我哓哓也是故道也者自我得之自我
言之可也不然辞愈多而道愈窒徒以乱人也君子奚
取焉
与罗一峰 圣贤处事毫无偏主惟视义如何随而应
之无往不中吾人学不到古人处每有一事来斟酌不
安便多差却随其气质刚者偏于刚柔者偏于柔每事
要高人一著做来毕竟未是盖缘不是义理发源来只
卷八 第 10a 页 WYG0457-0112a.png
要高去故差自常俗观之故相云泥若律以道均为未
尽 君子未尝不欲人入于善苟有求于我者吾以告
之可也强而语之必不能入则弃吾言于无用又安取
之且众人之情既不受人之言又必别生枝节以相矛
盾吾犹不舍而责之益深取怨之道也 伊川先生每
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此一静字自濂溪先生主静发
源后来程门诸公递相传授至于豫章延平尤专提此
教人学者亦以此得力晦翁恐人差入禅去故少说静
卷八 第 10b 页 WYG0457-0112b.png
只说敬如伊川晚年之训此是防微虑远之道然自学
者须自量度如何若不至为禅所诱仍多著静方有入
处若平生忙者此尤为对证之药 学者先须理会气
象气象好时百事自当此言最可玩味言语动静使是
理会气象地头变急为缓变激烈为和平则有大功亦
远祸之道也非但气象好而已
答张汝弼 康斋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所以不受职而
求观秘书者冀得开悟主也惜乎宰相不悟以为实然
卷八 第 11a 页 WYG0457-0112c.png
言之上令就职然后观书殊戾康斋意遂决去某以听
选监生荐又疏陈始终愿仕故不敢伪辞以钓虚名或
受或不受各有攸宜尔
与林君 学劳攘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
与林缉熙 终日乾乾只是收拾此心而已此理干涉
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得此把柄入手更
有何事往古来今四方上下都一齐穿纽一齐收拾随
卷八 第 11b 页 WYG0457-0112d.png
时随处无不是这个充塞色色信他本来何用尔脚劳
手攘舞雩三三两两正在勿忘勿助之间曾点些儿活
计被孟子打并出来便都是鸢飞鱼跃若无孟子工夫
骤而语之以曾点见趣一似说梦会得虽尧舜事业只
如一点浮云过目安事推乎此理包罗上下贯彻终始
滚作一片都无分别无尽藏故也自兹已往更有分殊
处合要理会毫分缕析义理尽无穷工夫尽无穷书中
所云乃其统体该括耳夫以无所著之心行于天下亦
卷八 第 12a 页 WYG0457-0113a.png
焉往而不得哉
与贺克恭 人要学圣贤毕竟要去学他若道只是个
希慕之心却恐末梢未易凑泊卒至废弛若道不希慕
圣贤我还肯如此学否思量到此见得个不容已处虽
使古无圣贤为之依归我亦住不得如此方是自得之
学 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
实能此四者可以言学矣 接人接物不可拣择殊甚
贤愚善恶一切要包他到得物我两忘浑然天地气象
卷八 第 12b 页 WYG0457-0113b.png
方始是成就处 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
有商量处
与谢元吉 人心上容留一物不得才著一物则有碍
且如功业要做固是美事若心心念念只在功业上此
心便不广大便是有累之心是以圣贤之心廓然若无
感而后应不感则不应又不特圣贤如此人心本体皆
一般只要养之以静便自开大
与何时矩 宇宙内更有何事天自信天地自信地吾
卷八 第 13a 页 WYG0457-0113c.png
自信吾自动自静自阖自辟自舒自卷甲不问乙供乙
不待甲赐牛自为牛马自为马感于此应于彼发乎迩
见乎远故得之者天地与顺日月与明鬼神与福万民
与诚百世与名而无一物奸于其间呜呼大哉前辈云
铢视轩冕尘视金玉此盖略言之以讽始学者耳人争
一个觉才觉便我大而物小物尽而我无尽夫无尽者
微尘六合瞬息千古生不知爱死不知恶尚奚暇铢轩
冕而尘金玉耶 禅家语初看亦甚可喜然实自儱侗
卷八 第 13b 页 WYG0457-0113d.png
与吾儒似同而异毫釐间便分霄壤此古人所以贵择
之精也如此辞所见大体处了了如此闻者安能不为
之动但起脚一差立到前面无归宿无准的便日用间
种种各别不可不勘破也
与张廷实 时矩语道而遗事秉常论事而不及道时
矩如师也过秉常如商也不及胥失之矣道无往而不
在仁无时而或息天下何思何虑如此乃至当之论也
圣人立大中以教万世吾侪主张世道不可偏高坏了
卷八 第 14a 页 WYG0457-0114a.png
人也
诗直是难作其间起伏往来脉络缓急浮沉当理会处
一一要到非但直说出本意而已文字亦然古文字好
者都不见安排之迹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其间体
制非一然本于自然不安排者便觉好柳子厚比韩退
之不及只为太安排也(论诗/文)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
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更无别法也即此便是科
卷八 第 14b 页 WYG0457-0114b.png
级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
古之作者意郑重而文不烦语曲折而理自到
见子长寄定山先生诗可是率尔定山岂可辄寄以诗

复李世卿 君子以道交者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
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已不遵道而好与人交
恶在其能交也
与崔楫 弃礼从俗坏名教事贤者不为愿更推广此
卷八 第 15a 页 WYG0457-0114c.png
心于一切事不令放倒名节道之藩篱藩篱不守其中
未有能独存者也
与李德孚 大抵吾人所学正欲事事点简今处一家
之中尊卑老少咸在才点简著便有不由已者抑之以
义则咈和好之情于此处之必欲事理至当而又无所
忤逆亦甚难矣如此积渐日久恐别生乖戾非细事也
将求其病根所在而去之秪是无以供给其日用诸儿
女婚嫁在眼不能不相责望在已既无可增益又一切
卷八 第 15b 页 WYG0457-0114d.png
裁之以义俾不得妄求此常情有所不堪亦乖戾所宜
有也昔者罗先生劝仆卖文以自活当时甚卑其说据
今时势如此亦且不免食言但恐欲纾目前之急而此
货此时则未可售者不知何如可耳
与湛氏泽 承示近作颇见意思然不欲多作恐其滞
也人与天地同体四时以行百物以生若滞在一处安
能为造化之主耶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
运用得转耳学者以自然为宗不可不著意理会 自
卷八 第 16a 页 WYG0457-0115a.png
然之乐乃真乐也宇宙间复有何事 飞云之高几千
仞未若立本于空中与此山平置足其颠若履平地四
顾脱然尤为奇绝此其人内忘其心外忘其形其气浩
然物莫能干神游八极未足言也 么久处危地以老
母在堂不自由耳近遣人往衡山问彼田里风俗寻胡
致堂住处古人托居必有所见倘今日之图可遂老脚
一登祝融峰不复下矣是将托以毕吾生非事游观也
 三年之丧在人之情岂由外哉今之人大抵无识见
卷八 第 16b 页 WYG0457-0115b.png
便卑阘得甚爱人道好怕人道恶做出世事不得正坐
此耳吾辈心事质诸鬼神焉往而不得泰然也耶 学
无难易在人自觉耳才觉退便是进也才觉病便自药
也 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
佳处也
示学者帖 诸君或闻外人执异论非毁之言请勿相
闻若事不得已言之亦须隐其姓名可也人气禀习尚
不同好恶亦随而异是其是非其非使其见得是处决
卷八 第 17a 页 WYG0457-0115c.png
不至以是为非而毁他人此得失恒在毁人者之身而
不在所毁之人言之何益且安知已之所执以为是者
非出于气禀习尚之偏亦如彼之所执以议我者乎苟
未能如颜子之无我未免是已而非人则其失均矣况
自古不能无毁盛德者犹不免焉今区区以不完之行
而冒过情之誉毁者固其所也此宜笃于自修以求无
毁之实不必以为异而欲闻之也
语录三代以降圣贤之人邪说并兴道始为之不明七
卷八 第 17b 页 WYG0457-0115d.png
情交炽人欲横流道始为之不行道不明虽日诵万言
博极群书不害为未学道不行虽普济群生一匡天下
不害为私意为学莫先于为已为人之辨此是举足第
一步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矣故疑者进
道之萌芽也信则有诸已矣论语曰古之学者为已
夫道无动静也得之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苟欲静即非静矣故当随动静以施其功也 善学者
主于静以观动之所本察于用以观体之所存 治心
卷八 第 18a 页 WYG0457-0116a.png
之学不可把捉太𦂳失了元初体段愈甚道理不出又
不可太漫漫则流于汎滥而无所归 但得心存斯是
敬莫于存外更加功大抵学者之病助长为多晦翁此
诗其求药者欤
题跋书漫笔后 文章功业气节果皆自吾涵养中来
三者皆实学也惟大本不立徒以三者自名所务者小
所丧者大虽有闻于世亦其才之过人耳其志不足称
也学者能辨乎此使心常在内到见理明后自然成就
卷八 第 18b 页 WYG0457-0116b.png
得大
次王半山韵跋 作诗须将道理就自己性情上发出
来不可作议论说去离了诗之本体便是宋头巾也
赠彭惠安别言 忘我而我大不求胜物而物莫能挠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山林朝市一也死生常变
一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一也而无以动其心是名曰
自得自得者不累于外物不累于耳目不累于造次颠
沛鸢飞鱼跃其机在我知此者谓之善学不知此者虽
卷八 第 19a 页 WYG0457-0116c.png
学无益也
题采芳园记后 天下未有不本于自然而徒以其智
收显名于当年精光射来世者也易曰天地变化草木
蕃时也随时绌信与道翱翔固吾儒事也
著撰仁术论 天道至无心比其著于两间者干怪万
状不复有可及至巧矣然皆一元之所为圣道至无意
比其形于功业者神妙莫测不复有可加亦至巧矣然
皆一心之所致心乎其此一元之所舍乎昔周公扶王
卷八 第 19b 页 WYG0457-0116d.png
室者也枑文亦扶王室者也然周公身致太平延被后
世枑文战争不息祸藏于身者枑文用意周公用心也
是则至绌莫如意而至巧者莫踰于心矣
安土敦乎仁论 寓于此乐于此身于此聚精会神于
此而不容或忽是谓之曰君子安土敦乎仁也比观泰
之序卦曰履而泰然后安又曰履得其所则舒泰泰则
安矣夫泰通也泰然后安者通于此然后安于此也然
九二曰包荒用冯河是何方泰而忧念即兴也九三曰
卷八 第 20a 页 WYG0457-0117a.png
艰贞无咎则君子于是时愈益恐恐然如祸之至矣
是则君子之安于其所岂直泰然而无所事哉盖
将兢兢业业惟恐一息之或间一念之或差而不
敢以自暇矣 无后论 君子一心足以开万世小
人百惑足以丧邦家何者心存与不存也夫此心
存则一一则诚不存则惑惑则伪所以开万世丧邦
家者不在多诚伪之间而足矣夫天地之大万物之
富何以为之也一诚所为也盖有此诚斯有此物则
卷八 第 20b 页 WYG0457-0117b.png
有此物必有此诚诚在人何所具于一心耳心之所
有者此诚而为天地者此诚也天地之大此诚且可
为而君子存之则何万世之不足开哉作俑之人既
惑而丧其诚矣夫既无其诚而何以有后耶 或曰
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之妙不容言道至于可言则
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
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可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
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言皆不足以得言曰道不
卷八 第 21a 页 WYG0457-0117c.png
可以言状亦可以物乎曰不可物囿于形道通于物有
目者不得见也何以言之曰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
人得之为人状之以天则遗地状之以地则遗人物不
足状也 禽兽说 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
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饥能食渴能饮
能著衣服能行淫欲贫贱而思富贵富贵而贪权势忿
而争忧而悲穷则滥乐则淫凡百所为一信气血老死
而后已则命之曰禽兽可也 道学传序 学者不但
卷八 第 21b 页 WYG0457-0117d.png
求之书而求之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
者而勿以闻见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
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 赠容
一之序 恐游心太高著迹太奇将来成就结裹处既
非寻常意料所及而予素蹇钝胡能追攀逸驾仰视九
霄之上何其茫茫生方锐意以求自得亦将不屑就予
又安知足履平地之果为何如也 赠张廷实序 廷
实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已为大以无欲为至即心观
卷八 第 22a 页 WYG0457-0118a.png
妙以揆圣人之用其观于天地日月晦明山川流峙四
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生无非在我之极而思握其
枢机端其衔绥行乎日用事物之中以与之无穷 城
隍庙记 神之在天下其间以至显称者非以其权欤
夫聪明正直之谓神威福予夺之谓权人亦神也权之
在人犹其在神也此二者有相消长盛衰之理焉人能
致一郡之和下无干纪之民无所用权如或水旱相仍
疫疠间作民日汹汹以干鬼神之谴怒权之用始不穷
卷八 第 22b 页 WYG0457-0118b.png
矣夫天下未有不须权以治者也神有祸福人有赏罚
失于此得于彼神其无以祸福代赏罚哉鬼道显人道
晦古今有识所忧也 云潭记 天地间一气而已诎
信相感其变无穷人自少而壮自壮而老其欢悲得丧
出处语默之变亦若是而已孰能久而不变哉变之未
形也以为不变既形也而谓之变非知变者也夫气也
者日夜相代乎前虽一息变也况于冬夏乎生于一息
成于冬夏者也夫气上蒸为云下注为潭气水之未变
卷八 第 23a 页 WYG0457-0118c.png
者也一为云一为潭变之不一而成形也其必有将然
而未形者乎默而识之可与论易矣厓先生承箕将
孝廉李大厓先生承箕 李承箕字世卿号大厓楚之
嘉鱼人成化丙午举人其文出入经史跌宕纵横闻白
沙之学而慕之弘治戊申入南海而师焉白沙与之登
临吊古赋诗染翰投壶饮酒凡天地间耳目所闻见古
今上下载籍所存无所不语所未语者此心通塞往
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欲先生深思而自得之不可以
卷八 第 23b 页 WYG0457-0118d.png
见闻承当也久之而先生有所悟入归筑钓台于黄公
山读书静坐其中不复仕进自嘉鱼至新会涉江浮海
水陆万里先生往见者四而白沙相忆之诗去岁逢君
笑一回经年笑口不曾开山中莫谓无人笑不是真情
懒放怀又衡岳千寻云万寻丹青难写梦中心人间铁
笛无吹处又向秋风寄此音真有相视而莫逆者盖先
生胸怀洒落白沙之门更无过之乙丑二月卒年五十
四唐伯元谓其晚节大败不知何指当俟细考
卷八 第 24a 页 WYG0457-0119a.png
文集诗雅颂各得其所而乐之本正可以兴可以群可
以怨而诗之教明孔子之志其见于是乎先生诗曰从
前欲洗安排障万古斯文看日星其本乎一笑功名卑
管晏六经仁义沛江河其用乎时当可出宁须我道不
虚行只在人其出处乎所谓吟咏性情而不累于性情
者乎 先生不著书尝曰六经而外散之诸子百家皆
剩语也故其语曰他年得遂投閒计只对青山不著书
又曰莫笑老慵无著述真儒不是郑康成
卷八 第 24b 页 WYG0457-0119b.png
 
 
 
 
 
 
 
 明儒学案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