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457-00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学案卷四
             馀姚 黄宗羲 撰
崇仁学案
康斋倡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言心则以知觉与理为二
言工夫则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故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而后
为学问之全功其相传一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终不离此矩
矱也白沙出其门然自叙所得不关聘君当为别派于戏椎轮
卷四 第 1b 页 WYG0457-0064b.png
为大辂之始层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教谕娄一斋先生谅
  谢西山先生复
  郑敬斋先生伉
  胡凤仪先生九韶
  太常魏庄渠先生校
卷四 第 2a 页 WYG0457-0065a.png
  侍郎余讱斋先生祐
  太仆夏东岩先生尚朴
  教谕潘玉斋先生润
崇仁学案一
 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之崇仁人也父国子司业
溥先生生时祖梦有藤绕其先墓一老人指为扳辕藤
故初名梦祥八九岁已负气岸十九岁(永乐/己丑)觐亲于京
卷四 第 2b 页 WYG0457-0065b.png
(金/陵)从洗马杨文定(溥/)学读伊洛渊源录慨然有志于
道谓程伯淳见猎心喜乃知圣贤犹夫人也孰云不可
学而至哉遂弃举子业谢人事独处小楼玩四书五经
诸儒语录体贴于身心不下楼者二年气质偏于刚忿
至是觉之随下克之之功辛卯父命还乡授室长江遇
风舟将覆先生正襟危坐事定问之曰守正以俟耳既
婚不入室复命于京师而后归先生往来粗衣敝履人
不知其为司成之子也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
卷四 第 3a 页 WYG0457-0065c.png
众先生谓娄谅确实杨杰淳雅周文勇迈雨中被蓑笠
负耒耜与诸生并耕谈乾坤及坎离艮震兑巽于所耕
之耒耜可见归则解犁饭粝蔬豆共食陈白沙自广来
学晨光才辨先生手自簸榖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曰秀
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
门下一日刈禾镰伤厥指先生负痛曰何可为物所胜
竟刈如初尝叹笺注之繁无益有害故不轻著述省郡
交荐之不赴太息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
卷四 第 3b 页 WYG0457-0065d.png
矣吾庸出为天顺初忠国公石亨汰甚知为上所疑门
客谢昭效张觷之告蔡京徵先生以收人望亨谋之李
文达文达为草疏上之上问文达曰与弼何如人对曰
与弼儒者高蹈古昔明王莫不好贤下士皇上聘与弼
即圣朝盛事遂遣行人曹隆至崇仁聘之先生应召将
至上喜甚问文达曰当以何官官与弼文达曰今东宫
讲学需老成儒者司其辅导宜莫如与弼上可谕德召
对文华殿上曰闻高义久矣特聘卿来烦辅东宫对曰
卷四 第 4a 页 WYG0457-0066a.png
臣少贱多病杜迹山林本无高行徒以声闻过情误尘
荐牍圣明过听束帛丘园臣实内愧力疾谢命不能供
职上曰宫僚优閒不必固辞赐文币酒牢命侍人牛玉
送之馆次上顾文达曰人言此老迂不迂也时文达首
以宾师礼遇之公卿大夫士承其声名款门求见而流
俗多怪谤议蜂起中官见先生操古礼屹屹则群聚而
笑之或以为言者文达为之解曰凡为此者所以励风
俗使奔竞干求乞哀之徒观之而有愧也先生三辞不
卷四 第 4b 页 WYG0457-0066b.png
得命称病笃不起上谕文达曰与弼不受官者何故必
欲归需秋凉而遣之禄之终身顾不可乎文达传谕先
生辞益坚上曰果尔亦难留乃允之先生因上十事上
复召对赐玺书银币遣行人王惟善送归命有司月廪
之盖先生知石亨必败故洁然高蹈其南还也人问其
故第曰欲保性命而已己卯九月遣门生进谢表辛巳
冬适楚拜杨文定之墓壬午春适闽问考亭以申愿学
之志己丑十月十七日卒年七十有九先生上无所传
卷四 第 5a 页 WYG0457-0066c.png
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
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所谓敬义夹持诚明两进者
也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学者依之真有途辙可循
临川章衮谓其日录为一人之史皆自言已事非若他
人以已意附成说以成说附已意泛言广论者比顾泾
阳言先生一团元气可追太古之朴而世之议先生者
多端以为先生之不受职因敕书以伊傅之礼聘之至
而授以谕德失其所望故不受夫舜且历试诸艰而后
卷四 第 5b 页 WYG0457-0066d.png
纳于百揆则伊傅亦岂初命为相即世俗妄人无如此
校量官爵之法而况于先生乎此陈建通记拾世俗无
根之谤耳而薛方山宪章录复仍其谬又谓与弟讼田
褫冠蓬首短衣束裾跪讼府庭张廷祥有上告素王正
名讨罪岂容久窃虚名之书刘先生言予于本朝极服
康斋先生其弟不简私鬻祭田先生讼之遂囚服以质
绝无矫饰之意非名誉心净尽曷克至此然考之杨端
洁传易考先生自辞宫谕归绝不言官以民服力田抚
卷四 第 6a 页 WYG0457-0067a.png
守张瑰(番禺/人)因先生拒而不见瑰知京贵有忌先生者
(尹直/之流)欲坏其节行令人讼之久之无应者瑰以严法令
他人代弟讼之牒入即遣𨽻执牒拘之门人胡居仁等
劝以官服往先生服民服从拘者至庭瑰加慢侮方以
礼遣先生无愠色亦心谅非弟意相好如初瑰以此得
内贵心张廷祥(元/祯)始亦信之后乃释然此为实录也又
谓跋石亨族谱自称门下士顾泾凡(允/成)论之曰此好事
者为之也先生乐道安贫旷然自足真如凤凰翔于千
卷四 第 6b 页 WYG0457-0067b.png
仞之上下视尘世曾不足过而览焉区区总戎一荐何
关重轻乃遂不胜私门桃李之感而事之以世俗所事
座主举主之礼乎且总戎之汰甚矣行路之人皆知其
必败而况于先生先生所为坚辞谕德之命意盖若将
浼焉惟恐其去之不速也况肯褰裳而赴自附于匪人
之党乎此以知其必不然也
吴康斋先生语人须整理心下使教莹净常惺惺地方
好此敬以直内工夫也嗟夫不敬则不直不直便昏昏
卷四 第 7a 页 WYG0457-0067c.png
倒了万事从此隳可不惧哉 食后坐东窗四体舒泰
神气清朗读书愈有进益数日趣同此必又透一关矣
 圣贤所言无非存天理去人欲圣贤所行亦然学圣
贤者舍是何以哉 日夜痛自点检且不暇岂有工夫
点检他人邪责人密自治疏矣可不戒哉明德新民虽
无二致然已德未明遽欲新民不惟失本末先后之序岂
能有新民之效乎徒尔劳攘成私意也 贫困中事务
纷至兼以病疮不免时有愤躁徐整衣冠读书便觉意
卷四 第 7b 页 WYG0457-0067d.png
思通畅古人云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又云若要
熟也须从这里过然诚难能只得小心宁耐做将去朱
子云终不成处不去便放下旨哉言也 文公先生谓
延平先生终日无疾言遽色与弼常叹何修而至此又
自分虽终身不能学也文公先生又云李先生初间也
是豪迈底人后来也是琢磨之功观此则李先生岂是
生来便如此盖学力所致也然下愚末学苦不能克去
血气之刚平居则慕心平气和与物皆春少不如意躁
卷四 第 8a 页 WYG0457-0068a.png
急之态形焉因思延平先生所与处者岂皆圣贤而能
无疾言遽色者岂非成汤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之
功效欤而今而后吾知圣贤之必可学而学之必可至
人性之本善而气质之可化也的然矣下学之功此去
何如哉 夜病卧思家务不免有所计虑心绪便乱气
即不清徐思可以力致者德而已此外非所知也吾何
求哉求厚吾德耳心于是乎定气于是乎清明日书以
自勉 南轩读孟子甚乐湛然虚明平旦之气略无所
卷四 第 8b 页 WYG0457-0068b.png
挠绿阴清昼薰风徐来而山林阒寂天地自阔日月自
长邵子所谓心静方能知白日眼明始会识青天于斯
可验 与弼气质偏于刚忿永乐庚寅年二十从洗马
杨先生学方始觉之春季归自先生官舍纡道访故人
李原道于秦淮客馆相与携手淮畔共谈日新与弼深
以刚忿为言始欲下克之之功原道寻以告吾父母二
亲为之大喜原道吉安庐陵人吾母姨夫中允公从子
也厥后克之之功虽时有之其如卤莽灭裂何十五六
卷四 第 9a 页 WYG0457-0068c.png
年之间猖狂自恣良心一发愤恨无所容身去冬今春
用功甚力而日用之间觉得愈加辛苦疑下愚终不可
以希圣贤之万一而小人之归无由可免矣五六月来
觉气象渐好于是益加苦功遂日有进心气稍稍和平
虽时当逆境不免少动于中寻即排遣而终无大害也
二十日又一逆事排遣不下心愈不悦盖平日但制而
不行未有拔去病根之意反覆观之而后知吾近日之
病在于欲得心气和平而恶夫外物之逆以害吾中此
卷四 第 9b 页 WYG0457-0068d.png
非也心本太虚七情不可有所放物之相接甘辛咸苦
万有不齐而吾恶其逆我者可乎但当于万有不齐之
中详审其理以应之则善矣于是中心洒然此殆克己
复礼之一端乎盖制而不行者硬苦以理处之则顺畅
因思心气和平非绝无于往日但未如此八九日之无
间断又往日家和平多无事之时今乃能于逆境摆脱
惧学之不继也故特书于册冀日新又新读书穷理从
事于敬恕之间渐进于克已复礼之地此吾志也效之
卷四 第 10a 页 WYG0457-0069a.png
迟速非所敢知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力除閒气固守清贫 病体衰惫家务相缠不得专
心致志于圣经贤传中心益以鄙诈而无以致其知外
猊益以㬥慢而何以力于行乎岁月如流岂胜痛悼如
何如何 数日家务相因忧亲不置书程间断胸次鄙
吝甚可愧耻窃思圣贤吉凶祸福一听于天必不少动
于中吾之所以不能如圣贤而未免动摇于区区利害
之间者察理不精躬行不熟故也吾之所为者惠迪而
卷四 第 10b 页 WYG0457-0069b.png
已吉凶祸福吾安得与于其间哉大凡处顺不可喜喜心
之生骄侈之所由起也处逆不可厌厌心之生怨尤之
所由起也一喜一厌皆为动其中也其中不可动也圣
贤之心如止水或顺或逆处以理耳岂以自外至者为
忧乐哉嗟乎吾安得而臻兹也勉旃毋忽 屡有逆境
皆顺而处 枕上思在京时昼夜读书不间而精神无
恙后十馀年疾病相因少能如昔精进不胜痛悼然无
如之何兼贫乏无药调护只得放宽怀抱毋使刚气得
卷四 第 11a 页 WYG0457-0069c.png
挠爱养精神以图少长噫世之年壮气盛者岂少不过
悠悠度日诚可惜哉 一事少含容则一事差当痛加
克己复礼之功务使此心湛然虚明则应事可以无失
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不可须臾忽也苟本心为事物所
挠无澄清之功则心愈乱气愈浊梏之反覆失愈远矣
 观近思录觉得精神收敛身心检束有歉然不敢少
恣之意有悚然奋拔向前之意 晁公武谓康节先生
隐居博学尤精于易世谓其能穷作易之本原前知来
卷四 第 11b 页 WYG0457-0069d.png
物其始学之时睡不施枕者三十年嗟乎先哲苦心如
此吾辈将何如哉 一日以事㬥怒即止数日事不顺
未免胸臆时生磊块然此气禀之偏学问之疵顿无亦
难只得渐次消磨之终日无疾言遽色岂朝夕之力邪
勉之无怠 枕上思近来心中閒思甚少亦一进也
寝起读书柳阴及东窗皆有妙趣晚二次事逆虽动于
中随即消释怒意未形逐渐如此楷磨则善矣 大抵
学者践履工夫从至难至危处试验过方始无往不利
卷四 第 12a 页 WYG0457-0070a.png
若舍至难至危其他践履不足道也 枕上默诵中庸
至大德必受命惕然而思舜有大德既受命矣夫子之
德虽未受命却为万世帝王师是亦同矣嗟乎知有德
者之应则宜知无德者之应矣何修而可厚吾德哉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
倖灯下读中庸书此不肖恒服有效之药也 缓步途
间省察四端身心自然约束此又静时敬也 因㬥怒
徐思之以责人无恕故也欲责人须思吾能此事否苟
卷四 第 12b 页 WYG0457-0070b.png
能之又思曰吾学圣贤方能此安可遽责彼未尝用功
与用功未深者乎况责人此理吾未必皆能乎此也以
此度之平生责人谬妄多矣信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尽道也 因事知贫难处
思之不得付之无奈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未易能
也又曰贫而乐未易及也然古人恐未必如吾辈之贫
夜读子思子素位不愿乎外及游吕之言微有得游氏
居易未必不得穷通皆好行险未必常得穷通皆丑非
卷四 第 13a 页 WYG0457-0070c.png
实经历不知此味诚吾百世之师也又曰要当笃信之
而已从今安敢不笃信之也 以事难处夜与九韶论
到极处须是力消閒气纯乎道德可也倘常情一动则
去道远矣 枕上熟思出处进退惟学圣贤为无弊若
夫穷通得丧付之天命可也然此心必半毫无愧自处
必尽其分方可归之于天欲大书何者谓圣贤何者谓
小人以自警 自今须纯然粹然卑以自牧和顺道德
方可庶几嗟乎人生苟得至此虽寒饥死刑戮死何害
卷四 第 13b 页 WYG0457-0070d.png
为大丈夫哉苟不能然虽极富贵极寿考不免为小人
可不思以自处乎 凡事诚有所不堪君子处之无所
不可以此知君子之难能也胡生谈及人生立世难作
好人仆深味之嗟夫见人之善恶无不反诸已可也
途间与九韶谈及立身处世向时自分不敢希及中庸
数日熟思须是以中庸自任方可无忝此生只是难能然
不可畏难而苟安直下承当可也 读罢思债负难还
生理蹇涩未免起计较之心徐觉计较之心起则为学
卷四 第 14a 页 WYG0457-0071a.png
之志不能专一矣平生经营今日不过如此况血气日
衰一日若冉苟且因循则学何可向上此生将何堪于
是大书随分读书于壁以自警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
听于天此心须澹然一毫无动于中可也 倦卧梦寐
中时时警恐为过时不能学也 近晚往邻仓借榖因
思旧债未还新债又重此生将何如也徐又思之须素
位而行不必计较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然此心极难不敢不勉贫贱能乐则富贵不淫矣贫贱
卷四 第 14b 页 WYG0457-0071b.png
富贵乐与不淫宜常加警束古今几人臻斯境也 早
枕思处世不活须以天地之量为量圣人之德为德方得
恰好嗟夫安得同志共勉此事 早枕思当以天地圣
人为之准则因悟子思作中庸论其极致亦举天地之
道以圣人配之盖如此也嗟夫未至于天道未至于圣
人不可谓之成人此古昔英豪所以孜孜翼翼终身也
 人生但能不负神明则穷通死生皆不足惜矣欲求
如是其惟慎独乎董子云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
卷四 第 15a 页 WYG0457-0071c.png
天地流通往来相应噫天人相与之际可畏哉 凡事
须断以义计较利害便非 人须于贫贱患难上立得
脚住克治粗㬥使心性纯然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物我
两忘惟知有理而已 今日觉得贫困上稍有益看来
人不于贫困上著力终不济事终是脆愞 熟思平生
历试不堪回首间阅旧藁深恨学不向前身心荒怠可
忧可愧今日所当为者夙兴盥栉家庙礼毕正襟端坐
读圣贤书收敛此心不为外物所汩夜倦而寝此外非
卷四 第 15b 页 WYG0457-0071d.png
所当计穷通寿夭自有命焉宜笃信之 心是活物涵
养不熟不免摇动只常常安顿在书上庶不为外物所
胜 应事后即须看书不使此心顷刻走作 数日养
得精神差好须节节接续去莫令间断 精白一心对
越神明 苟一毫不尽其道即是自绝于天 夜大雨
屋漏无乾处吾意泰然 涵养本源工夫日用间大得
 夜观晦庵文集累夜乏油贫妇烧薪为光诵读甚好
为诸生授孟子卒章不胜感激临寝犹讽咏明道先生
卷四 第 16a 页 WYG0457-0072a.png
行状久之顽钝之资为之惕然兴起 中堂读倦游后
园归丝桐三弄心地悠然日明风静天壤之间不知复
有何乐 早枕痛悔刚恶偶得二句岂伊人之难化信
吾德之不竞遇逆境㬥怒再三以理遣盖平日自己无
德难于专一责人况化人亦当以渐又一时过差人所
不免呜呼难矣哉中庸之道也 枕上思晦庵文集及
中庸皆反诸身心性情颇有意味昨日欲书戒语云温
厚和平之气有以胜夫㬥戾逼窄之心则吾学庶几少
卷四 第 16b 页 WYG0457-0072b.png
有进耳今日续之云欲进乎此舍持敬穷理之功则吾
不知其方矣盖日来甚觉此二节工夫之切而于文集
中玩此话头益有意味也 七月初五日临钟帖明窗
净几意思甚佳平生但亲笔砚及圣贤图籍则不知贫
贱患难之在身也 人之遇患难须平心易气以处之
厌心一生必至于怨天尤人此乃见学力不可不勉
贫困中事事缠人虽则如此然不可不勉一边处困一
边进学 凡百皆当责已 昨晚以贫病交攻不得专
卷四 第 17a 页 WYG0457-0072c.png
一于书未免心中不宁熟思之须于此处做工夫教心
中泰然一味随分进学方是不然则有打不过处矣君
子无入而不自得然是难事于此可以见圣愚之分可
不勉哉凡怨天尤人皆是此关不透耳先哲云身心须
有安顿处盖身心无安顿处则日间扰扰于利害之中
而已此亦非言可尽默而识之可也 晴窗亲笔砚心
下清凉之甚忘却一身如是之窘也康节云虽贫无害
日高眠 月下咏诗独步绿阴时倚脩竹好风徐来人
卷四 第 17b 页 WYG0457-0072d.png
境寂然心甚平澹无康节所谓攻心之事 昨日于文
集中又得处困之方夜枕细思不从这里过真也做人
不得增益其所不能岂虚语哉 日来甚悟中字之好
只是工夫难也然不可不勉康节诗云拔山盖世称才
力到此分毫强得乎 处困之时所得为者言忠信行
笃敬而已 寄身于从容无竞之境游心于恬澹不挠
之乡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则庶几其有进乎
人之病痛不知则已知而克治不勇使其势日甚可乎
卷四 第 18a 页 WYG0457-0073a.png
哉志之不立古人之深戒也 男儿须挺然生世间
夜坐思一身一家苟得平安深以为幸虽贫窭太甚亦
得随分耳夫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先儒云道
理平铺在信乎斯言也急不得慢不得平铺之云岂不
是如此近来时时见得如此是以此心较之往年亦稍
稍向定但眼痛废书一年馀为可叹耳 处大事者须
深沉详察 看言行录龟山论东坡云君子之所养要
令㬥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大有所省然志不能帅
卷四 第 18b 页 WYG0457-0073b.png
气工夫间断甚矣圣贤之难能也 累日看遗书甚好
因思二程先生之言真得圣人之传也何也以其说道
理不高不低不急不缓温乎其夫子之言也读之自然
令人心平气和万虑俱消 涵养此心不为事物所胜
甚切日用工夫 看朱子六十后长进不多之语恍然
自失呜呼日月逝矣不可得而追矣 十一月单衾彻
夜寒甚腹痛以夏布帐加覆略无厌贫之意 閒游门
外而归程子云和乐只是心中无事诚哉是言也近来
卷四 第 19a 页 WYG0457-0073c.png
身心稍静又似进一步 近日多四五更梦醒痛省身
心精察物理 世间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奉
他可谓劳矣诚哉是言也 先哲云大辂与柴车较逐
鸾凤与鸱枭争食连城与瓦砾相触君子与小人斗力
不惟不能胜兼亦不可胜也 学易稍有进但恨精力
减而岁月无多矣即得随分用工以毕馀龄焉耳 读
奏议一篇令人悚然噫清议不可犯也 今日思得随
遇而安之理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岂以老大之故
卷四 第 19b 页 WYG0457-0073d.png
而厌于事也 累日思平生架空过了时日 与学者
话久大概勉以栽培自已根本一毫利心不可萌也
三纲五常天下元气一家亦然一身亦然 动静语默
无非自己工夫 看沤田晚归大雨中途雨止月白衣
服皆湿贫贱之分当然也静坐独处不难居广居应天
下为难 事往往急便坏了 胡文定公云世事当如
行云流水随所遇而安可也 毋以妄想戕真心客气
伤元气 请看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 看史
卷四 第 20a 页 WYG0457-0074a.png
数日愈觉收敛为至要 人生须自重 閒卧新斋西
日明窗意思好道理平铺在著些意不得 彼以悭吝
狡伪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体待之 诗云战战
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七十二岁方知此味信乎希
贤之不易也 夜静卧阁上深悟静虚动直之旨但动
时工夫尤不易云程子云五伦多少不尽分处至哉言
也 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也 午后看陆宣公集及遗书易一亲圣贤之言则心
卷四 第 20b 页 WYG0457-0074b.png
便一但得此身粗安顷刻不可离也 憩亭子看收菜
卧久见静中意思此涵养工夫也 夜卧阁思朱子云
閒散不是真乐因悟程子云人于天地间并无窒碍处
大小咸快活乃真乐也 无时无处不是工夫 年老
厌烦非理也朱子云一日未死一日要是当 于事厌
倦皆是无诚 虽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
 
 明儒学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