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氏要览序¶
释氏要览序¶ 第 257b 页
释氏要览序¶ 第 257b 页

No. 2127

* 释氏要览序

功德主仙林住山坛主愚极
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
郎上轻车都尉崔(育林) 撰

昔我佛。妙正三身。圆成四智。不泥洹而自證。
运沤和以度人。敷显万法。指真实际。导诲群
性。了根本空。设三昧之门。严具足之相。尽有
为之执。归无生之忍。宗会觉海。实蕃净徒。迨
乎寂灭示往。结集垂言。经论以祖述。教法以
摽阐。其为大也。至极含受而不可限量。其为
小也。细而不遗视之弗见。穷无央之劫不可
坏。终内有之识不能称错综端绪。虽惟逮而
莫周。恢博开解。非超越而不至。将不由径俦
释氏要览序¶ 第 257c 页 T54-0257.png
为所依。则今要览可由而致之也。靡涉西流
知五竺之本末。不游法藏明万行之节制。动
息随用而立轨。修习知趣而不迷。包括微著。
诠乘谛以證之。昭灼品例。卷上下以匀之览
之者。犹若太阳升而万境廓然矣。谓曰。真如
非在句义。且夫一切之法。无碍相中。非学非
知。应学应知。去圣弥远。毛角差别。虽学虽
知然后不足罔有行(去声)向未臻而远离于学
可也。因地果位。系之在功。今 诚公大师。博
富于有闻。法施而留志。承佛威力。载集斯要。
曰智曰慧。孰谓不敏。时 皇宋天禧四载李
秋既望序而引之。


释氏要览卷上

建康天禧讲下聚公讲主助缘
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
赐紫沙门释道诚 集

道诚自委讲 京寺。东归维桑。始寓龙华禅
府。后住月轮兰若。中间十年。寂绝外事。唯读
藏经日为常课酬昔志也。然则临文昧义。犹
渴夫饮河。但能满腹。不知其深广焉。或见
出家人须知之事。随便抄录之。洎天禧三年
秋。

皇上覃昭旷之恩。普度我天下童行。因是。雠
文以类相从。兼益诸家传记书疏节文。分为
二十七篇。析为三卷。题曰释氏要览焉。且恤
创入法门者。皆所未知苟或玩此典。言藏诸
释氏要览序¶ 第 258a 页 T54-0258.png
灵府。则终身免窃服之诮矣。或通才硕学。岂
以诚之微而废 圣人之言也云尔。

* 篇目

准华严经云。菩萨有十种知。所谓知诸安立。
知诸语言。知诸谈议。知诸轨则。知诸称谓。知
诸制令。知其假名知其无尽。知其寂灭知一
切空。由是分为二十七篇。然则大小乘经律
论文句。参同皆十知所摄也。


* 姓氏
* 称谓
* 居处
* 出家
* 师资
* 剃发
* 法衣
* 戒法
* 中食

** 姓氏

西域记云。姓者。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氏
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也。释迦氏谱云。夫
姓氏之兴本。欲召诸质也。故随物类而命焉。

天竺种姓有四
一者刹帝利(谓弈世君王种)。二者婆
罗门(秦言外意谓净行志道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或在家出家。苦行而多恃己术。自我
慢人)。三者毗舍(或云吠舍。谓商贾之种)四者首陁(或云成达罗。谓田农之种)。
我佛释迦牟尼世尊即刹帝利之种也。长
阿含经云。贤劫初成未有日月。是时光音
天人下生。皆有身光。飞行自在。无有男女
尊卑亲疏之别。食自然地味。因食此物。乃
身光灭神通亡。贪心始萌。复生地饼地肤
地脂之味食。乃诸恶凑集。男女始形。地
生粳米。朝刈暮生。亦无糠糩。时人贪心增
长。皆预取厚藏。米遂不生。乃各占田土。学
耨种业。自此奸盗滋彰。无决断者。中有一
人。容质瑰伟。世所钦信。众议立为民主。号
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主)各愿输赋供亿(此祖税之
释氏要览序¶ 第 258b 页 T54-0258.png
始)故命氏刹帝利(此云土田主谓初分土田各有诤讼使主之)。

别姓有五
我佛释迦于三阿僧祇劫。修六
度万行因。或实报或示化。各随物类。别名
氏也。

一瞿昙氏
梵语正云瞿答摩。又云瞿昙弥
此云地最胜。谓除天外在地人类中最胜。
故经云。昔佛于劫初作国王禅位。师瞿昙
仙修道。常于一园游止。为贼所害。彼仙乃
殡尸取血。泥为两团。用器盛之。置于左右。
咒之满十月。左化为男。右化为女。乃命氏。
瞿昙始也。

二甘蔗氏
经云。昔有转轮王。名大自在。子
孙相承。合有八万四千王。最后王名大茅
草。垂老无子。乃委政大臣。自剃发出家。众
号王仙。极老不能行履。诸弟子辈时行乞
食。遂以草笼盛王仙悬于树。虞虎狼之害
也。有猎人望见谓是白鸟乃射之死。血沥
于地。诸弟子归见师被害。即共殡尸其血
沥之地后时忽生甘蔗二本。日炙开剖。一
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闻迎取归宫。养育
长成。以王种故。遂立为王。命氏甘蔗始也
(或梵云。乔答摩。或憍昙弥。二姓华言最胜。经音疏云。皆甘蔗王种也。顺正理论云。乔答摩种。生于日光)

三日种氏
经云即甘蔗王不受胎藏。因日
炙开剖。故名日种○大悲经云。姓日者为
离诸暗。而作光明故(今详二经前就本缘后约功德)

四舍夷氏
即甘蔗王摈出四太子。一名炬
面。二名金色。三名象众。四名尼拘罗(隋言别成)
四子初至雪山北。顿驾大树枝条蓊郁之
下。是故名奢夷耆耶。今言舍夷必。梵语讹
释氏要览序¶ 第 258c 页 T54-0258.png
略也。五分律云。近雪山北舍夷林。筑城营
舍。又瓶沙王始问佛生何国。佛言生舍夷
(今详。必因树命国。从国称氏)○法苑云。舍夷者。西方之
贵姓也。

五释迦氏
即彼四太子以德归人。不数年
间。郁为强国。父王悔忆。遣使往诏四子辞
过不归。父王乃三叹曰。我子释迦(华言能仁)长阿
含经云。释迦。秦言能。又译为直。谓直。林
(详此二译初从人后就处)今详。四太子俱命释迦。惟第
四尼拘罗是 我佛祖也。按经云。尼拘罗
有子名俱卢。俱卢有子名瞿俱卢。瞿俱卢
有子名师子颊。师子颊有四子。一净饭。
二白饭。三斛饭。四甘露饭(梵云首图驮那。此云净饭王。即
佛父也)。

出家人统姓
开元录云。秦晋已前。出家者
多随师姓。后弥天沙门道安云。凡剃发染
衣。绍释迦种。即无殊姓。宜悉称释氏。时皆
未然。洎译出阿含经云。佛告比丘。四大河
水入海。无复本名。同名为海。四姓之子。于
佛出家剃除须发。著三法衣。无复本姓。但
云沙门释子○弥沙塞律云。汝等比丘。杂
类出家。皆舍本姓。同称释子(今称沙门释者。盖天竺出家。外
道亦自称沙门。今以释字简之。或单称释亦可。若彼此是僧。即不用称。盖同一释家。法兄弟故)。

** 称谓

沙门
肇师云。出家之都名也。梵云。沙迦懑
(懑门字上声呼之)曩。唐言勤息谓此人勤修善品。息
诸恶故。又秦译云。勤行谓勤修善法行趣
涅槃也。或云沙门那。或云桑门。皆译人楚
夏尔○涅槃经云。沙门。此云。善觉○大方
释氏要览序¶ 第 259a 页 T54-0259.png
广宝箧经云。离诸缠聚。故名沙门○大庄
严经云。超过染著名沙门○正法念处经
云。心无所乐著。一切不希望。能脱一切贪。
是名为沙门○华首经云。如空无触碍。烟
尘无所污。我说沙门法。无染亦如是○宝
积经云。沙门者寂灭故。调伏故。受教故。戒
身净故。如实义故。得解脱故。离三十八法
故。坚心不动如地故。护彼我意故。于诸形
相无染著。如空中动手无所碍故。成就如
是多法故。名沙门○长阿含经云。沙门者。
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
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遇乐不忻。
能忍如地○瑜伽论云。有四沙门。一胜道
沙门。即佛等。二说道沙门。谓说正法者。三
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沙门。谓
诸邪行者(道即八支圣道也。若有其道。自行邪行。非生道器。故名污道)。五分律
云。佛始成道世皆称为大沙门。

比丘
梵语云。比丘。秦言乞士。谓上于诸佛
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
○肇法师云。因果有三名。一名怖魔。即因
出家时魔宫震动故。至果上名杀贼(有云。出家者
具正信正因。发勇捍心。求佛果大菩提。誓度一切众生。真实大心者。方能震动魔宫尔)。二因
中名乞士。果上名应供。三因中名破恶
(即持戒名破恶)至果上名无生○涅槃经云。能破烦
恼。故名比丘。破我等想。修戒定慧。度三有
四流。安处无畏道。故名比丘○大庄严经
云。破无明藏故名比丘○瑜伽论云。比丘
者。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具足别解脱律仪
众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勤精进故怖畏
释氏要览序¶ 第 259b 页 T54-0259.png
恶趣自防守故摄无损故名比丘○毗婆沙
论偈云。手足勿妄犯。节言顺所行。常乐守
定意。是名真比丘○杂阿含经偈云。所谓
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
比丘。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
畏。是则名比丘○大威德陀罗尼。有一长
者。名选择。投佛出家。剃发已时有尊者娑
难陁。唤云长者选择。答曰我今出家剃发
为比丘。非长者也。时婆难陀语曰。不但剃
发名为比丘。乃以偈说云。若断欲希望复
断诸漏尽。诸法无希望。不可说有法。随顺
向涅槃。随顺趣厌离。入信到彼岸。此成为
比丘。有四种比丘。一毕竟到道比丘。谓阿
罗汉。二示道比丘。谓三果圣人。三受道比
丘。谓初果向。四污道比丘。谓凡夫破戒者
(凡夫持戒比丘随信随戒法故。必在受道下称也。问污道比丘堪为福田否。答大婆沙论云污道比丘虽破
戒而不破见。虽破加行不破意乐信有因果如是正见意。乐九十六种外道所无。但施主于彼起正信。不
生嫌恶。自生大福矣)。

苾刍
梵语也。是西天草名。具五德。故将喻
出家人。古师云。苾刍所以不译者。盖含五
义故。一者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
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
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
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
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
常向佛日故○根本律百一羯磨本云。有
苾刍年八十岁满六十夏。若于别解脱经。
未曾读诵。不了其义。此名老小苾刍(别解脱经。即
释氏要览序¶ 第 259c 页 T54-0259.png
戒本也。此㪯隅尔)。


梵语具云僧伽。唐言众(今略称僧也)○中阿含
经云。何名众。答有若干姓异名异蔟。剃除
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从佛学道。是名
众○善见律云。等戒等见等智等众是为
僧○南山钞云。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
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
者。有二种。一理和。谓同證择灭故。二事和
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
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
和同悦。僧史略云。凡四人已上名僧。今一
人亦称僧者。盖从众名之也。亦如万有二
千五百人为军。一人亦称军也。

除馑男
康僧会注法镜经云。凡夫贪著六
尘。犹饿夫贪食。不知厌足今圣人断除贪
爱。除六情饥馑。故号除馑○分别功德论
云。世人饥馑色欲。比丘除此爱馑之想
故。

导师
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
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人说无生
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
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常乐故○大
法炬陀罗尼经云。以能不退菩提道。不断
绝菩提道。故名导师○商主天子所问经
云。何名导师文殊答云。住是道已。能令
众生得成熟。故名导师。

祖师
宝林传云。期城太守杨衒之。问达磨
云。西国相承称祖何义。达磨曰。明佛心宗。
行解相应。名为祖师(此士自达磨西来距曹溪能大师。六人得称祖师)
释氏要览序¶ 第 260a 页 T54-0260.png

禅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
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
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
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
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
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
无少取非取不取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
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
證故名禅师。

善知识
摩诃般若经云。能说空。无相。无作。
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
信乐。是名善知识○华首经云。有四法是
善知识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
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常能随顺
教化○瑜伽论云善知识具十功德。一调
伏。二寂静。三惑除。四德增。五有勇。六经
富。七觉真。八善说。九悲深。十离退。且初
调伏者。谓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定
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以慧相应烦
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
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多闻故。觉
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
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故。

长老
长阿含经云。有三长老。谓耆年长老
(年腊多者)。法长老(了达法性内有智德)。作长老(假号之者)○譬喻经
偈云。所谓长老者。未必剃须发。虽复年齿
长。不免于恶行。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
舍诸秽恶行此名为长老。我今谓长老。未
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
释氏要览序¶ 第 260b 页 T54-0260.png
年齿幼。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肇法
师云。内有智德可尊故名长老○恩法师
云。有长者老年之德名长老。

宗师
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
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

法主
阿含经云。佛为说法主。今古皆以说
法知法之僧。为法主。如僧睿。谓僧导曰。若
当为万人法主。宋孝武敕道。猷为新安寺
镇寺法主。

大师
师范也。大简小之言也○佛称三界
大师者○瑜伽论云。能化导无量众生令
苦寂灭。又云。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
号大师。若凡夫比丘。蒙敕赐号者○僧史
略云。肇自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十一月十
四日。延庆节。内道场谈论。左街。云颢赐
三慧大师。右街僧彻赐净光大师。可孚赐
法智大师。重谦赐青莲大师此为始也○
瑜伽论云。略有大师。五种功德。一于诸
戒行终无误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所学四
于善立善制中随所疑惑等皆能善断五教
授出离。

法师
杂阿含经云。何名法师。佛言若于色
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若于
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
法师○十住婆沙论云。应行四法。名法师
一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二决定
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三得禅定
智。于诸经法随顺无诤。四不增不损如所
说行○辩中边论。十种法师颂曰。谓书写。
释氏要览序¶ 第 260c 页 T54-0260.png
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及
思。修。

律师
律钞解题云。佛言善解一字。名律师。
一字者律字也○宝云经云。具足十法。名
律师。一善解毗尼所起。二善解毗尼甚深
处。三善解毗尼微细事。四善解毗尼此事
得彼事不得。五善解毗尼性重戒。六善解
毗尼制重戒。七善解毗尼制起因缘。八善
解声闻毗尼。九善解辟支毗尼。十善解菩
萨毗尼○十诵律云。持律人有七功德。一
能持佛内藏。二能善断诤。三持戒。四外道
顶住以律故。五不咨问他于众说戒无畏
故。六能断有疑故。七能令正法久住故○
善见律云。佛说持律人。即是功德根本。因
根故摄领诸法。

阇梨
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
今称阇梨。盖梵音讹略也○菩提资粮论
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南山钞云。能
紏正弟子行故。

胜士
月灯三昧经云。能净持戒。名胜士。

尊者
梵云。阿梨夷。华言尊者。谓德行智具。
可尊之者。

开士
经音疏云。开达也。明也。解也。士则士
夫也。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符坚。赐
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

大德
智度论云。梵语娑檀陀。秦言大德。律
中多呼佛为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从今
日从小下苾刍于长宿处应唤大德○此方
比丘若宣补者。僧史略云。即唐代宗大历
释氏要览序¶ 第 261a 页 T54-0261.png
六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
置十人。以为常式。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
字。此为始也○增辉记云。行满德高。曰大
德。

上座
五分律云。齐几名上座。佛言上更无
人名上座○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
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是中座自二十
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已上一切
沙门之所尊。敬名耆宿(准百一羯[序-予+(林/言)]云。虽夏腊六十。应须是知律。有
戒行者。方名耆宿)○毗婆沙论云。有三上座。一生年
上座。即尊长耆旧具戒名真生故。二世俗
上座。即知法富贵。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
眷属。虽年二十。皆应和合推为上座。三法
性上座。即阿罗汉。颂曰。心掉多绮语。染意
乱思惟。虽久住林园。而非真上座。具戒智
正念。寂静心解脱。彼于法能观。是名真上
座○十诵律云。具十法名上座谓有住处
(言住处者。婆沙论云。谓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令身心安住不动。故名上座住处矣)。无
畏。无烦恼。多知识多闻。辩言具足。义趣明
了。闻者信受。善能安痒入他家。能为白衣
说法。令他舍恶从善。自具四谛法乐。无有
所乏名上座○律中。僧坊上座(即律三网上座)僧上
(即坛上上座。或堂中首座)别房上座(即今禅居诸寮首座)住家上座
(即计齐席上座)○婆娑论云。夫上座者。心安住故不
为世违顺倾动。是名上座。

座主
摭言曰。有司谓之座主。今释氏取学
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古高
僧呼讲者为高座。或是高座之主。

上士
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
释氏要览序¶ 第 261b 页 T54-0261.png
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上士具二利。有大心大行。亦名大士)

上人
摩诃般若经云。何名上人。佛言若菩
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
○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
上人○十诵律云。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
三中间人。四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
为上人○古师云。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
人之上。名上人。

道人
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馀出家
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道者亦同此说)

贫道
智度论云。贫有二种。一财贫。二功德
法贫○瑜伽论云。出家品。智贫。财贫○指
归云。道则通物之称也。属三乘圣人所證
之道也。谓我寡少此道。故曰贫道(僧史略云。汉
魏两晋沙门对君王。亦只称贫道。如南齐时帝问王俭曰。先辈沙门对帝何称。正殿还坐否。俭对曰。
汉魏佛法未具。不见纪传自伪国稍盛皆称贫道。亦闻预坐)。

头陀
梵语杜多。汉言抖擞。谓三毒如尘。能
坌污真心。此人能振掉除去。故今讹称头
陀○善住意天子经云。杜多者。抖擞贪欲
嗔痴三界内外六入。若不取不舍不修。不
著。非是不著。我说彼人。名为杜多○头陀
十二功德。一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
乞。四一受食。五节量食。六中后。无饮浆。
七弊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十树下坐。十一
露地坐。十二长坐不卧(彼经广有说文)

支郎
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
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纤支亮。于中
谦。者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复多
释氏要览序¶ 第 261c 页 T54-0261.png
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
智囊。

缁流
此从衣色名之也。僧史略云。问缁衣
者色何状貌。答紫。而浅黑。考功记云。三入
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矣固知缁本出
绛雀头色。即紫赤色也。故梁净秀尼见圣
众衣。如桑熟椹。此乃浅赤深黑色也。

龙象
中阿含经。佛告邬陀夷若沙门等。从
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我说彼是龙象。

空门子
智度论云。涅槃有三门。一空门。二
无相门三无作门何者空门。谓观诸法无
我我所。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受者。是名
空。今出家人。由此门入涅槃宅。故号空门
子。

宗主
僧史略云。唐末寺皆立受依止阇梨
一员。今朝取秉律员。位最高者号宗主。盖
道俗之间。有诤不分曲直。告具剖断。令人
息诤故也。

僧录
僧史略云。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
僧录。即端甫法师为始也。法师德宗召入
禁中。与儒道论议。赐紫方袍。令侍大子于
东朝。顺宗重之若兄弟。宪宗待之若宾友。
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

副僧录
即昭宗乾宁中改首座为副僧录。
即觉晖为始也。

讲经论首座
史云。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
席之端。处僧之上故也。即唐宣宗署僧
辩章。为三教首座。此为始也今则以经论
学署首座也。
释氏要览序¶ 第 262a 页 T54-0262.png

僧正
史云。正者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
故。盖以比丘无法。若马无辔勒。渐染俗风
将。乖雅则故。择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
归乎正故云僧正。此以伪秦僧[(丰*力)/石]。为始也。
至梁普通六年敕法云。为大僧正(此加大字)

僧主
即南齐永明中。武帝敕法献为僧主
始也(所言主者犹僧官也)

国师
僧史略云。西域昔有尼犍子。学通三
藏。兼达五明。举国归依。乃彰斯号。此土则
比齐高僧法常演毗尼涅槃。通禅法。齐主
崇为国师。此为始也。唐神秀自则天召入。
历四朝号国师。慧忠肃代二朝入内说禅。
号国师。元和中敕署知玄曰悟达国师
(玄五岁便能吟诗。出家为沙弥。年十四讲涅槃经。时李啇隐有诗赠云。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年几只
携鉼。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若偏[襾/(革*月)]之国。则蜀后主赐
僧录光业为祐圣国师。吴越称天台德韶
为国师。江南署文遂为国大导师(如广知请读僧史略)


梵音具云。比丘尼。亦名除馑女。天竺以
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为始也。钞云。
今呼尼为阿姨师姨者此效佛召爱道也。
师姑(未详)尼有八敬法。去圣已远。不复遵行
繁不录也。

式叉摩那
此云学法女似今尼之长发也。
四分律云。十八岁童女应二岁学谓二岁
练身以六法练心(文多不载)

优婆塞
秦言善宿男。谓离破戒宿故。又梵
云。邬波索迦。唐言近事男。谓亲近承事诸
佛法故。天竺受五八戒。俗人称之亦云清
信士○瑜伽论云。具足三德一意乐净。谓
释氏要览序¶ 第 262b 页 T54-0262.png
于三宝远离疑惑。圆满戒法。求出世故。二
能作三宝事。三能引发同法○阿含经云。
圆满八支。谓信。戒。施。听法。受持。解义。如
说修行。

优婆夷
夷即女声字也。又云。邬波斯迦(名义同前)

七众
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此出家五众)优婆塞。优婆夷(此在家二众)○婆沙论
云。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
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
大毗婆沙论云。七众者。一苾刍。二苾刍尼。
三式叉摩那。四室利摩拿洛迦(唐言勤策男即沙弥也)
五室利摩拿理迦(唐言勤策女即沙弥尼也)。六邬波索迦。七
邬波斯迦。

道德
八正圣道七支戒德表里具足之称也
○论衡云。成名之谓道。立身之谓德。

名德
名者实也。实立而名从之。仲尼云。所
贵名实之名也。德者得也。所谓内得于己。
外得于人。常无所失。合而称之○阿含经。
呼舍利弗已下。为名德比丘○皎法师高
僧传序云。寡德适时名而不高实德潜光
高而不名。

** 住处

僧伽蓝摩
梵题也。或云。僧伽罗摩。此云众
园。五分律云。瓶沙王施迦兰陀竹园为始
也。园者生植之所。佛弟子居之。取生植道
本圣果之义也。或云毗呵罗。此云游止处。


华题也。释名曰寺。嗣也。谓治事者。相嗣
续于其内也。故天子有九寺焉。后汉明帝
永平十年丁卯佛法初至。有印度二僧摩
释氏要览序¶ 第 262c 页 T54-0262.png
腾法兰以白马驮经像。届洛阳。敕于鸿胪
寺。安置(鸿胪即司宾寺也。胡广释云。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道九宾也。秦有典客。
汉乃因之。至唐改为同文寺)。至十一年戊辰。敕于雍门外别
建寺。以白马为名。即汉土佛寺始也。吴孙
权立建初寺。为始也。


梵云罗摩。唐言院(出苑法师经音义)○西域记云。
波演那。此曰周围廊舍院。

道场
肇云。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隋炀
帝敕遍改僧居。名道场。

精舍
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曰精舍○艺文
类集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
居也。

招提
增辉记梵云。拓斗提奢唐言四方僧
物。但笔者讹。拓为招。去斗奢。留提。故称
招提。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

僧坊
韵林云。坊区也。苑师云。坊区院也。

鹿苑
又名鹿林在波罗柰国。佛成道初。转
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处。

鸡园
在摩竭陀国无忧王造是。小乘大众
部主。大天比丘出家(寺也)○中阿含经云。佛
灭后众多上尊名德比丘皆住鸡园。

雁塔
西域记云。昔有比丘见群雁飞翔。戏
言知时。忽有一雁投下自殒。众曰此雁垂
诫。宜旌厚德。于是瘗雁建塔。

支提
梵云脂帝浮都。或云制底制多。皆译
名灵庙○杂心论云。无舍利名支提。又名
灭恶生善处。

梵刹
梵者清净之义○经音云。梵云剌瑟
致。此云竽。今略名刹。即幡柱也○长阿含
释氏要览序¶ 第 263a 页 T54-0263.png
经云。若沙门于此寺中勤苦。得一法者。便
当竖幡告四远。今有少欲知足人居此。

奈苑
大唐内典录云。罽宾禅师法秀初至
燉煌。立禅阁于闲旷地。植柰千株。趋者如
云徒众济济。

金地
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布
黄金。买祇陀太子园建精舍请佛居之。

莲社
昔晋慧远法师(唐宣宗谥大觉法师)。雁门人。住庐
山虎溪东林寺。招贤士刘遗民宗炳雷次
宗张野张诠周续之等为会修西方净业彼
院多植白莲。又弥陀佛国。以莲华分九品
次第接人故称莲社。有云。嘉此社人不为
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莲华故名之。有云。远
公有弟子名法要。刻木为十二叶莲华。植
于水中。用机关。凡折一叶是一时。与刻漏
无差。俾礼念不失正时或因此名之。又称
净社。即南齐竟陵文宣王。纂僧俗行净住
法故。夫社者。即立春秋日后。五戊名社日。
天下农结会祭以祈谷。荆楚记云。四人并
结综会社。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何为。
天下求福报土。人非土不食。土广不可遍
敬故。封土以立社今释家结慕。缁白建法
祈福求生净土。净土广多。遍求则心乱乃
确指安养净土。为栖神之所。故名莲社净
社尔。

兰若
梵云。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唐言无诤
○四分律云。空静处○萨婆多论云。闲静
处○智度论云。远离处○大悲经云。阿兰
若者。离诸匆务故○十二头陀经云。佛言
释氏要览序¶ 第 263b 页 T54-0263.png
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共赞叹无量功德皆
由此生○肇师云。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
乎空闲故。佛赞住于兰若○宝云经云阿
兰若处。独静无人不为恼乱。乞食易得非
远非近多诸林木华果清净美水龛室安稳
故○兰若者。智度论云。远离处最近二里。
能远益善。去村一拘卢舍(此云鼓声)○律云。去村
五百弓。弓即寻也。西天法。凡四肘为一弓。
肘长尺八共长七尺二寸也五百弓为一拘
卢舍。积三千六百尺。成六百步。即二里也。


释名曰。草为圆屋曰庵。庵庵也。以自覆
庵也。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此方君子亦有居庵者咸荣绪。晋
书云。陶琰年十五便绝粒居草庵。戈可容身○逸士传云陶潜居蓬庵○神仙传云。焦光居草庵)。

草堂
始因罗什法师得名。先是长安自汉
废到秦兴三百馀年。朝市旷绝。虽数伽蓝
归向者少。姚兴世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于大寺中
搆一堂。以草苦盖于中译经因此名之也。

方丈
盖寺院之正寝也。始因唐显庆年中
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
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
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
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


释名曰房旁也。在堂两旁故○五分律
云比丘颇鞞起请听比丘受房舍施。佛遂
开许○十诵律云。房者或属僧(若今禅居寮舍也)
属一人(若今寺院内各各住持者)萨婆多论云若房始成。有
一新戒比丘。戒德清净。入此房中已毕施
主信施之心若起种种房舍庄严高广设有
一净戒比丘暂时受用已毕施恩以戒非世
释氏要览序¶ 第 263c 页 T54-0263.png
间法故。

雁堂
善见律云。毗舍离于大林为佛作堂。
形如雁子。一切具足。

禅室
中阿含经云。佛入禅室燕坐。又有呼
为禅斋。斋者肃静义也。如儒中静室谓之
书斋。或官员判吏静治之处。谓之郡斋。

萧寺
今多称僧居为萧寺者。必因梁武造
寺以姓为题也。唐李约自宫淮南买得梁
武寺额。萧子云飞帛大书萧字将归洛下
宅中匣于小亭号萧齐也。博知君子更为
正之。

香室
毗柰耶律义净三藏注云。西方名佛堂
为健陀俱胝。此云香室。不称佛堂佛殿者。
盖不欲亲触尊颜故(殿者即此方之制。上安𩿒鱼尾者是也。尾今呼为𩿒
吻讹也。灸毂子云。汉柏梁殿灾天火也。越巫献术取𩿒鱼尾置上以禳之。今则象也。若古制尾上更加铁
作水草之形。俗呼为攒鸟者。风俗通曰。古殿多刻莲荷菱叶之属水草所以厌火也)。

造伽蓝法
齐灵裕法师造寺诘十篇。且明
造寺方法准正教。谓避讥涉。当离尼寺及
市傍府侧。俾后无所坏。南山云。俗人既不
晓法。僧众当明示导。

护伽蓝神
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
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
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
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叹德。十四广目。十
五妙眼。十六彻听。十七彻视。十八遍视○
道世法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
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
(凡寺壁有画大神者即是此神也。或问世界之内伽蓝无数。何只十八神而能遍护耶。答一切神皆有无数
释氏要览序¶ 第 264a 页 T54-0264.png
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比丘经营精舍
律中佛大弟子。皆自经营
精舍。如大迦叶自蹋泥等。毗婆沙论问曰。
诸大弟子漏结已尽。何故恓恓有所经营。
答曰有五事一为(报佛)恩故。二为长养佛法
故。三为灭凡劣众自贡高故。四为将来弟
子。折伏憍豪故。五为发起将来福业故。

寺院三门
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
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
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
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
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
入也。

** 出家

出家由
瑜伽论云。在家。烦挠若居尘宇。出
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应舍一切于善说。
毗奈耶中正信舍家趣于非家○毗婆沙论
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
故。宜远离也。

出家难
(难字平声)杂阿含经云。有外道名阎浮车。
问舍利弗云。贤圣法律有何难事。舍利弗
言。唯出家难。问何难。答爱乐难。问云何。
答乐常修善难。问何名善法。答谓八正道。
若出家者。修习此道。不久疾得尽诸有漏
(八正道者正语。正业。正命。此三属戒。小乘以戒为先故。正定。正勤。正念。此三属定。定因戒得
故次也。正见。正思惟。此二属惠。惠因定发故)○秦本杂阿含经云。
夫出家者。名为难得。若起恶心。不名难
得。

出家以信为首
智度论云。佛言。若人有信。
释氏要览序¶ 第 264b 页 T54-0264.png
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
染衣。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大法海。如枯
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
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以
是义故。在佛法初善以信根故○起信论
云。信心有四种。一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
法故。二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
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信法有
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信僧能
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
学真如行故○唯识论云。信有三别一信
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
有德谓于三宝真实德中深信乐故。三信
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法中深信有力
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毗婆沙论云。有信
如手能取善法故。

出家越五道
注维摩经什法师云。凡夫能
出四趣。不能出于天趣。出家求灭。则五道
斯越(灭即涅槃也)○肇云。五道非无为之路也。

出家喜
什云。喜有二种。一有现世功德自
然忻预。二后得涅槃心常安悦○肇云。夫
扰乱出于多求。忧苦生于不足。出家寡欲。
扰乱斯无。道法内充故。怀喜有馀。

出家三法
什云。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
禅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
禅定能遮烦恼。如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
恼。毕竟无馀○道安法师大戒序云。世尊
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
智惠。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
释氏要览序¶ 第 264c 页 T54-0264.png
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
器也。惠者齐药病之妙医也。

发心即是出家
净名经云。汝得阿耨菩提
心。即是出家○什云。虽为白衣能发无上
心者。以心超三界。形虽有系乃真出家。具
足戒行矣(无上心者。兼载万有。不遗一物也)

出家正因
宝雨经云。于如来教中。正信出
家。非因王力所逼。不为贼抑。不为负债。不
怖不活邪命出家为希求正法以信出家。

出家五法
五德福田经云。一者发心出家。
怀佩道故。二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委弃
身命。遵崇道故。四永割亲爱。无适真故。五
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国王父母不听许不得出家
僧祇律云。净
饭王请佛。今后父母不听。不得与出家
(此因罗睺罗不告出家故)。何以故。父母恃子为荣故。佛于
是制戒。父母不许。不得出家○五百问经
云。出家者王法父母不听。为得戒否。答不
得○楞伽经云。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三等出家人
三千威仪经云。出家行。有始
终上中下业。下者。以十戒为本。尽形寿受
持。虽舍家缘。执作与俗人等。中者应舍作
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身口意业。未
能具足。清净。心结犹存。未能出离。比上不
足。比下有馀也。上者根心猛利。应舍结使
缠缚。禅定惠力。心得解脱。净身口意。出于
缘务烦恼之家。永处闲静清凉之室。是名
上等出家弟子。

问出家苦乐
中阿含经云。生闻梵志问佛
释氏要览序¶ 第 265a 页 T54-0265.png
言。在家出家。以何为苦。佛言在家者。以不
自在为苦。谓钱宝谷畜奴婢不增长。因此
忧愁。不自在故。苦也。出家者。以自在故
苦。谓随顺贪欲瞋恚愚痴。不守禁戒。因此
愁戚故。自在为苦也。又问二人以何为乐。
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谓钱宝谷畜奴
婢增长。因此欢喜。自在故乐也。出家者。
以不自在为乐。谓学道。不随贪欲瞋痴行。
随戒所制。无斗诤怨憎忧苦。有义利故。以
不自在为乐也(此因不随心行起三毒业。为戒所制。故云不自在也。以现招清净
名文言当来感天人乐果。故云乐也)。

佛不定答
叔迦经。叔迦婆罗门白佛言。在
家白衣。能修福德善根。胜出家否。佛言。我
于此中则不定答。若出家者。或有不修善
根。则不如在家。若在家者。能修善根。则胜
出家(盖胜出家不修善根污道之者)

出家行
涅槃经云。夫出家者。不应起恶。身
口相应。我弃父母妻子。知识出家。正是
信诸善觉时。非是修不善觉时○庄严法
门经云。金色女白文殊言。听我出家。文殊
语言。菩萨出家。非以自剃发为出家。若能
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出家。
非以自被染衣。自持戒行名出家。能令毁
禁者。安住净戒。是名出家。非以阿兰若处
独坐思惟。名出家。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
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守
护戒律名出家。若能广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为四无
量心。婆沙论云。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心怀平等。是舍相)。安置
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得入
释氏要览序¶ 第 265b 页 T54-0265.png
涅槃名为出家。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
涅槃。是名出家(文多不载)○大法炬陀罗尼经云。
出家行有三善一远离嫉妒(谓亲他胜于自无损。横生妒忌。是
名嫉妒)。随喜教示。二为他作时。不求果报。三
不坏损他以成已善。

出家人事务
僧祇律云。出家人。当少事少
务。莫为世人讥嫌失他善福○三千威仪
经云。出家所作事务有三。一坐禅。二诵经。
三劝化。众事若具足三事。是应出家人法。
若不行者是徒生徒死。惟有受罪之因○
观佛三昧经云。比丘常行四法。一昼夜六
时说罪忏悔。二常修念佛。不诳众生。三修
六和敬心。不恚慢。四具修六念。如救头燃
(六念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也。出深功德经云。此六念法。是菩提心生。菩提法故)
超日明经云。比丘有四法一常念如来。立
佛形像。二闻经深义。则信奉行。三虽不见
佛。晓了本无。四知十方佛则一法身。

佛留福荫末世弟子
佛藏经云。出家者。当
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有所须者。
如来白毫相光功德。百千万亿分中。留一
分供诸末世。弟子亦不能穷尽○菩萨本
行经云。佛自摩竭国。往毗舍离两国。人
及诸天龙神共献佛三千宝盖。佛受二千
九百九十九盖唯一盖不受。佛言持用覆
护后世弟子。令得供养。

** 师资


模范也。周礼师氏注云。教以道之称也
○指归曰。自具福行。有化他之相○周礼
云。为人之长。训物之规名师长○宝积论
释氏要览序¶ 第 265c 页 T54-0265.png
云。师长者。若能助益长秀圣者○律云。和
尚于弟子。当生儿想。弟子于和尚。当如父
想。又称师父(白虎通云父矩也。以法教子故)。师有二种。一亲
教师。即是依之出家。授经剃发之者。毗柰
耶。亦云。亲教二依止师即是依之禀受三
藏学者(但是依学一切事业乃至一日皆得称师)○五百问云。临
坛诸僧。皆得呼为师否。答无此理。不从受
法。尽不得称师。

和尚
指归云。郁波弟耶。此云常近此受持
(发正)记云。优婆陀诃此云依学○毗奈耶
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
故。称受业和尚○什法师云。梵语和尚此
名力生○舍利弗问经云。夫出家者。舍其
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
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
大焉○萨婆多律摄云。有二邬波陀耶一
初与出家二为受近圆(此即坛上和尚也四分云同和尚)○毗
婆沙论云。和尚有四种。一有法无衣食二
有衣食无法。三有法有衣食。四无法无衣
食。

师问来出家者
僧祇律云。新欲出家者。不
得便说乐事。应说一食一住。少食少饮。多
觉少眠。应问彼言汝能否。或答能。方可受
之。

律不许度者
僧祇律云。有年八十九十太
老七十。卧起须人。俱不听度○五分律云。
一切残疾恶状貌毁辱。佛法者皆不得度
圣朝有编敕违碍者为师宜慎之。

以貌择师
律云。时跋难陀在众。仪貌昂藏。
释氏要览序¶ 第 266a 页 T54-0266.png
舍利弗形容短小。有外道欲出家。窃作是
念。此小比丘智慧尚尔。况堂堂者乎乃投
跋难陀出家受戒后问师经律论。悉不能
通。外道却言佛法浅近。嫌诸比丘。反归本
道。


指归云。资者取法。助发已身行解故○
伯阳云。不善人善人之资。

小师
寄归传云。铎曷攞唐言小师(受戒十夏已前。西天皆
弥小师)。毗柰耶云。难陀比丘呼十七众比丘为
小师(此盖轻呼之也)。亦通沙门之谦称也。昔高僧名
僧导。为沙弥时。睿法师见而异之问曰。君
于佛法且欲何为导。对曰。愿为法师作都
讲。睿语曰。君当为万人法主。岂可对扬小
师乎。

弟子
求法传云。梵云室洒。此云所教。旧云
弟子○南山钞云。学在我后。名之弟。解从
我生。名之子。即因学者以父兄事师。得称
弟子。又云徒弟。谓门徒弟子略之也(司马彪曰徒弟
子也)。

度恶弟子
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
中断无量命根。终不畜养弊恶弟子。不能
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去声)自身。畜
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人作恶。能谤
无量善妙之法○菩萨善戒经云。度恶弟
子。则破坏法故名魔弟子。计此罪愆得不
慎之。

师资相摄
师。以财法定惠。自摄摄他。住持
不失资。以供养谏诤。亦是相摄○南山钞
云。佛法增益广大。实由师资相摄互相敦
释氏要览序¶ 第 266b 页 T54-0266.png
遇。财法两济日益业深行久德固皆赖矣。
比真教陵迟。惠风掩扇。俗怀悔慢。道出非
法。并由师无率诱之心。资阙奉行之志。二
彼相舍。妄流鄙境。欲令道光。焉可得乎
(举要言之)

师念弟子
僧祇律云。师。应作是念。当使因
我度故。修诸善法。得其道果○长阿含经
云。师长以五事视弟子。一顺法调御二诲
其未闻。三随其所闻令善义解。四示其善
友。五尽已所知诲授不吝○庄严论云。一
度令出家。二与其受戒。三禁断诸恶。四摄
持以财。五教授以法。

弟子事师
摄大乘论云。始终承奉不相离
异名事○四分律云。弟子看和尚当具四
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侍养承
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转相敬重赡
视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尸迦越经
云。弟子事师有五事。一当敬难之。二当知
其恩。三所教随之。四思念不厌。五当从后
称誉○长阿含经云。夫为弟子当以五事
敬事师长。一给侍所须。二礼敬供养。三尊
重戴仰。四师教诲敬顺无违。五从师闻法
善持不忘○毗奈耶第三十五卷。佛为高
胜比丘说事师法。略云。凡为弟子于师主
处常怀恭敬。有畏惧心。不为名闻不求利
养。当须早起亲问师之四大安隐。起居轻
利除小便器。每于半月观晒床席若不依
师得越法罪(好广知者自检读之)○毗奈耶云。弟子门
人才见师时即须起立若见亲教即舍依止
释氏要览序¶ 第 266c 页 T54-0266.png
(言见亲教舍依止者谓弟子在一处侍禀学师次忽受业师来即舍禀受来侍立受业师左右也)

教诃弟子
菩萨善戒经云为师不能教诃弟
子。则破佛法当堕地狱○毗奈耶云。弟子
有五事。方可教诃。一不信。二懈怠。三恶
口。四情无羞耻。五近恶知识。佛言但五法
有一。皆须教诃。比丘问佛。如何教诃。有五
法。一不共语。二不教授。三不同受用。四遮
其善事不与依止。五不与同房。

童子
智度论云。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
○寄归传云。白衣诣苾刍所。专诵佛典。求
落发。号童子。西天出家国无制止但投师
允可即和僧剃发即无童子行者之属今经
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
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
力四无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鸠摩罗伽
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
提是名童子。今就此方释之释名曰儿。年
十五曰童。童独也。自七岁止十五皆称童
子。谓太和未散故。

度小儿缘起
僧祇律云。佛住舍卫国。阿难
有一知识。合门疫死。唯有一小儿在。阿难
行过。小儿随后唤。阿难不闻。为世人讥云。
沙门他有强亲。今见孤遗不顾。小儿随入
祇园。阿难白佛。此小儿得度否。佛言汝作
何心度。答慈悯心。佛言得度(度此小儿。亦不作童子。便剃发号。
驱鸟沙弥)。

行者
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
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
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经中。多呼修行人。为
释氏要览序¶ 第 267a 页 T54-0267.png
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也。者即五蕴假者。
是能修行之人也。凡十六岁已上。应呼行
者。谓男生八岁毁齿。十六阳气全。以其有
意乐信忍。修净梵行故。自晋时已有此人。
如东林远大师下有辟蛇行者。

** 剃发

祠部牒
此牒。自尚书省祠部司出。故称祠
部。按僧史略云。唐会要曰。则天延载元年
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此为始
也。义取其善禳恶福解灾也○续会要云。
天宝六年五月。制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给
牒。此为始也。

剃发
律云。毁其形好。剃除须发。俾即发先
业。使异馀出家者○因果经云。过去诸佛。
为成就无上菩提故。舍饰好。剃须发。即发
愿言。今落发故。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
及以习障(此悉达太子。剃发之时言也)

周罗发
即今亲教和尚。最后为剃顶上发
也。梵语周罗。此云小结。且三界九地。烦恼
见修。所断有八十一品。即第九地末品烦
恼。名小结。微细难除。今此顶发。喻彼烦
恼。九十六种外道。皆不能尽除。唯佛弟子
能断故。亲教师最后剃者。表为除残结。令
出三界故。

父母拜
南山钞十二卷。法苑二十二卷。皆
云。剃发了。礼绕三宝。拜谢大众。及二师
已。然后在末座坐。父母诸亲。皆为作礼拜。
贺悦其道意。此亦如儒礼冠义曰。冠者。礼
之始也。凡冠日。见母母拜。见兄兄拜之。注
释氏要览序¶ 第 267b 页 T54-0267.png
云。以其成人而为礼。今人子出家事佛剃
发为礼之始也。父母设拜。以其出世而为
礼。抑又拜其法服戒体故也。亦是远袭我
佛之家风也。谨按根本毗柰耶律云。佛父
净饭王闻太子已成佛。在室罗伐城竹林
精舍。王乃裁书遣使。往请归国许之。王敕
群臣曰。一切义成将归乡。可修饰城隍。庄
严道路。于屈路陀林。造一精舍。尔时世尊
作是念。若我徒行入城。诸释必起慢心。应
以神变入城。即共诸声闻。涌在虚空。现诸
神变。将近城摄诸神通。唯佛去地一人许。
凌虚而行。民庶驰观。各相谓言。为父礼子
耶。为子礼父耶。时净饭王见太子仪相非
世。乃头面礼足。时诸臣民情。俱不忍共言。
云何尊父礼子之足耶。王曰。汝等不应作
是念。当初太子生时。无人扶持。四方各行
七步。于尔时我便礼其足。后于剡部树下
坐。日已过午。诸树影东。唯剡部树影不移。
荫太子身。我又礼其足。今当第三礼也。尔
时世尊就座坐。父王复礼佛足。对面而坐。
告大众曰。此是第四礼子足也。自后日来
即礼○本起经云。父王头面礼佛足者。一
者敬道。二者爱子故(今剃发后。父母拜贺。亦此二缘也)○摩耶
经云。尔时摩耶夫人(即佛母也)长跪佛前。五体
投地。说偈云。稽首头面礼。无上大法王
(此父母拜缘略引为證今国家有制。慎勿违之。五分律。佛言非我所制。馀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此谓
王法不得不依也。○萨婆多论云。比丘违王制者犯突吉罗罪)。

沙弥
此始落发后之称谓也。梵音讹也此
译为息慈。谓安息在慈悲之地故。又此人
释氏要览序¶ 第 267c 页 T54-0267.png
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故。又云。初入佛
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大毗婆
沙论云。室利摩拿洛迦唐言勤策男。谓此
人离四性罪。六遮罪。勤自策励不犯令清
净故○寄归传云。室罗末尼罗。唐。言求寂。
夫称寂者。即涅槃也。言此人出烦恼家。求
趣涅槃故。

才剃发便授十戒
寄归传云。西国出家具
有圣制。诸有发心出家者。师乃问诸难事。
难事既无许之摄受。或经旬月。令其解息。
师乃为授五戒。方名邬波索迦。此是创入
佛法之基。七众所摄也。师次为办缦条僧
脚崎下裙泸罗钵等。方请阿遮梨为剃发
师亲为著下裙。次与上衣令顶戴受著已
授与钵器授十戒。此名室罗末尼罗。方成
应法。为五众摄。堪消施利。若恐其十戒毁
破。大戒。不成此则妄负求寂之名。既不合
消常住受施。负债何疑。应依教而为济度。

三品沙弥
僧祇律云。佛制年不满十五。不
应作沙弥。后在迦维卫国。阿难有亲里二
小儿孤露阿难养育之。佛问何不出家。阿
难白佛言佛制不许度。佛问是二小儿。能
驱食上乌未答能。佛言听作驱乌沙弥。最
下七岁。至年十三者。皆名驱乌沙弥。若年
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今呼沙弥为法公也)若年二
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

沙弥亦名比丘
善见律云。如有檀越来。请
比丘沙弥虽未具戒。亦入比丘数。是为名
字比丘○涅槃经云。譬如幼年。初得出家。
释氏要览序¶ 第 268a 页 T54-0268.png
虽未受具。即堕僧数○四分律云。从大比
丘。下次第与沙弥房舍卧具。若利养随次
与之。

沙弥行
毗尼母论云。沙弥应知惭愧。善住
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当自慎身口卑
己敬人。常乐持戒。莫乐调戏。不应自恃才
力。复莫轻躁。应知羞耻。不说无定乱言。惟
庠序合理。知净不净。常逐二师。读诵经
法。一切众中。若有所作。皆不得违○五百
问经云。沙弥诈称大道人。受比丘一拜。是
名贼住○有沙弥七十二威仪经一卷。在
传字函。好善有请检读之。

** 法衣


释名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依以庇寒
暑也。左传曰。衣身之章也。白虎通曰。衣者
隐也。所以隐形也。文子曰。衣足以盖形。
以禦风寒也。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
法而作。故曰法衣(西天一切帛未剪者皆呼为衣)

二衣
谓听制二衣也○瑜伽论问云。何开
听谓佛于毗奈耶中。开许一切能无染污。
现所受用资生因缘。云何制止。谓佛于毗
奈耶中。制止一切自性罪法。违无罪法故
(向下听制篇义同此也。谓律中佛有听衣。制衣故云二衣也)

三衣
盖法衣有三也。一僧伽梨(即大衣也)。二郁多
罗僧(即七条也)三安陀会(即五条也。此是三衣也。若呼七条。偏衫。裙。为三衣
者。误之也)。慧上菩萨经云。五条名中著衣。七条
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四分律云。应
作安陀会。儭体衣。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
落著○增辉记云。三衣之名。无正翻译。皆
释氏要览序¶ 第 268b 页 T54-0268.png
从人强名之也。谓。见安陀会。有五幅。便唤
作五条。见郁多罗僧有七幅。便呼为七条。
见大衣条数多。故名杂碎衣也。夫大衣者。
三衣中主。最为珠胜故。若从用名。入王
宫时入聚落时衣也。七条名中价衣。谓不
贵大衣不贱五条故。若从用名入众衣也。
五条名下衣。谓在七条下故。若从用名园
中行道杂作衣也(园即寺院)○杂阿含经云。修
四无量者。并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僧祇
律云。三衣者贤圣沙门之摽帜也○四分
律云。三世如来。并著如是衣○智度论云。
佛弟子。住于中道。故著三衣○萨婆多论
云。欲现未曾有法故。九十六种外道无此
三名。为异外道故。著三衣○华严经云。为
舍离三毒故○戒坛经云五条断贪。身业
也。七条断嗔。口业也。大衣断痴。心业也。
○增辉记问云。何不增四。咸二。惟三也。答
三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今制三衣。表生
万善。取益物之义也。

统名
袈裟者。盖从色彰称也。梵音具云迦
罗沙曳。此云不正色○四分律云。一切上
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今略梵语也
又名坏色○业疏云。本作迦沙。至梁葛洪
撰字苑下方添衣。言道服也。

别名
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
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
忍辱铠。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又
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
不为见者生恶故。又名消瘦衣。谓著此衣
释氏要览序¶ 第 268c 页 T54-0268.png
烦恼消瘦故。又名离尘服。去秽衣。又名振
越。

大衣有三品九种
萨娑多论云。僧伽梨有
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
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
品衣。皆三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三条。
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增
辉记问。七条何品摄。答下品摄。以两长一
短作故(律中三衣。各有广长肘量既佛言度身而衣更不录也)

五部衣色
舍利弗问经云。摩诃僧祇部。勤
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著黄色
衣。昙无德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
胜。应著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
法化。应著皂色衣。迦叶弥部。精勤勇猛。摄
护众生。应著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
究畅幽密。应著青色衣(谨按四分律云上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
今昙无德部。即四分所宗自著赤衣。是南方正色。与诸部皆竞违佛制。今试论之。以累见天竺来僧衣
色證知皆似色也应是译人以坏色难名。故托指青黄赤皂等)。

问五部衣得取次著否
答舍利弗问经云。
有比丘罗旬。以薄福故。乞食不得。后以五
部衣。更互著之。便得大饮食。故佛言我法
出家。纯服弊帛。因罗旬故。听受种种衣。

紫衣
此非五部衣色。乃是国朝赐沙门故
今尚之。僧史略云。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
朗等九人。重译大云经毕。并赐紫袈裟。银
龟袋。此赐衣之始也。自后诸代皆行此赐。
至大宋太平兴国初。许四海僧入殿庭。乞
比试三学。下开封府。差僧證经律论义。十
释氏要览序¶ 第 269a 页 T54-0269.png
条全通。乃赐紫衣。号为手表僧。以其面手
进表也。寻因功德使奏。今天下一家。不须
手表求选敕依自此每遇 皇帝诞节。亲
王宰辅。节度下至正刺史。得上表荐所知
僧道紫衣惟两街僧录所荐得入内是日授
门下牒。给紫衣。四事。谓之帘前紫。此最荣
观也。然此衣。以国恩故得著。极不容易。
皆形相分。按东观奏记云。大中年。大安
国寺僧修会能诗应制。才思清拔。一日闻
帝乞紫衣。帝曰。不于汝怪但观汝相有阙
未赐也。及赐著归寺。忽暴病而卒。近代亦
屡有此人焉。

染色
律有三种坏色。谓。青。黑。木兰。钞云
青谓铜青。黑谓杂泥(即沟渎中泥)。木兰即树皮(此说坏新
衣之色也。今云。染色亦无出此三也。今详禅僧多著墨黪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黑衣摄缘用墨靛与
杂泥不远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摄以用铜青板缘杂墨染故)。

物体
准律有十种。不越布绢䌷三也。须是
厚熟致(密也)者○五百问经云。三衣得用生
绢作否答一切生物但不现身者得(律中遮此经开)

田相缘起
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释石
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
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增
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
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
养法身慧命也。

作法
毗奈耶云。僧伽梨。得两重作(义净云。僧伽胘。
唐言重复衣)。若三重作者。得恶作罪(自九条至二十五条。得用物夹作)
○四分律云。大衣七条。要割截作。若五
条。得襵叶作○准律。大衣服五日成。七条
释氏要览序¶ 第 269b 页 T54-0269.png
四日。成。五条二日成。限日不成。尼犯堕。
比丘犯突吉罗罪。非本工故○(僧祇)律云。若
作衣馀人助作。恐限日不成。应粗行针。急
成竟受持。后更细刺○南山大师章服仪
云。诸律成衣。随其丰俭。先其本制。如僧伽
梨。欲创裁者。二十五条。财少以次减之。乃
至九条七条。又不足乃缦作又云。今有情
缠嗜好。自迷针缕。动必资人。但论刺作之
纤媚。不计工价之高下。或有雇缝之直。倍
于衣价履历荒孀。讥过斯负(抄略不次)

明孔
三衣叶上不刺合处。谓之明孔。有云
若田畦入水之窦。按根本百一羯磨。净三
藏云。西国三衣。并皆刺合。唯东夏开而不
缝。详观律检。实无开法。

缦衣
梵音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氎量
以。三衣等。但无田相者是(西国氎幅只阔故)。自佛法
至汉。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识割
截法只著此衣。

贴相
此法自缦条起也。十诵律云比丘居
山野。许著缦条衣。不许著入聚落。应于衣
上。贴作田相。又云。比丘贫少衣。不能割
截应于衣上安贴。若五七九条。若过十五
条等。

纳衣
又名五纳衣。谓衣有五种故。十诵律
云。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
(酉夭人亡衣属以衣赠送至林却取施僧)四死人衣。五粪扫衣。此自
有五种。一道路弃衣(脱厄衣也)二粪扫处衣。三河
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
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午嚼
释氏要览序¶ 第 269c 页 T54-0269.png
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
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
扫衣也。律云。一切上色不得直用。并须染
作迦沙色。今言毳者即是细毛为衣也○
智度论云。佛意欲令弟子随顺道行。舍世
乐故。赞十二头陀。如初度五比丘。白佛当
著何等衣。佛言应著纳衣○十诵云。若纳
衣不贴田相。不诈披入聚落○此衣有十
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
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禳。七染易。
八难坏。九更不馀衣十不失求道。又云。体
是贱物离自贪故。不为盗所贪。常得资身
故。少欲者须济形苦故上士著之。

著衣功过
佛告阿难。衣有二种。谓可亲。不
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若损道
心。此不可亲。是故。或从好衣得道。或从
弊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智度论
云。佛言从今日。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
舍世间者。我听著价直十万两金衣。食百
味食。

袈裟五种功德
悲华经云。佛于宝藏佛前。
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入我法
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
三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
分。即得三乘不退。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
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生共相违背。
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
尊重。常得胜他。

八法信重
经云。袈裟圣人表式。随顺寂灭
释氏要览序¶ 第 270a 页 T54-0270.png
行。慈悲心。离欲者之所应服。是故。出家
者身披袈裟若未得沙门果者应以八法敬
重。何等八法。应起塔想。寂灭想慈悲想。如
佛想。惭愧想。令我来世离贪恚痴。具沙
门想。

受持衣法
毗奈耶云僧伽肱(大衣)是衣中主。
是故不得随处著用若入聚落时。乞食时。
随啖食时。入众时。礼制底时。听法时。礼拜
二师及礼同梵行者时。皆可披大衣。若嗢
多罗僧(七条)。应于净处著及诸作业(业谓习诵等事)。若
安咀婆娑(五条)。任于何处随意著用无犯○
五百问云。若无中衣(七条)。得著大衣上讲礼
拜。五条亦得著入众食礼拜等○十诵律
云。著大衣不得摙石土木草及扫地。敷坐
卧具不得脚踏不得曳地。若去村远。即叠
于肩上。近村有池。汪即洗手足。无水。以草
水叶拭尘土。然后著衣。

背著袈裟
即是以表为里易前归后也。北
僧多如此○五分律云。佛言若出村入村
若草木勾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恐曰
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著袈裟若
衣易坏听颠倒著衣。上下安钩纽。

钩纽
僧祇云。纽緤集要云。前面为钩。背上
名纽。先无此物。因佛制尼师坛。安左臂衣
下。则肩上无镇衣。不整齐。乞食时被风吹
落。佛遂许安钩纽。佛制一切金银宝物。不
得安钩纽上。惟许牙骨香木之属。

披袒
(祖即肉祖)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披即通覆
两肩。祖即偏露右臂)。佛言。随供食时。应偏袒。以便作
释氏要览序¶ 第 270b 页 T54-0270.png
事故。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福田相故
(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问许三师。入众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齐坐禅。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
使人见田相端严故。若对佛通披者。五百生堕铁甲地狱)。

作益
僧祇云。僧尼有戒德者。若俗人求破
袈裟段。欲禳灾者。听与小片。

偏衫
古僧依律制。只有僧祇支(此名覆膞。亦名掩腋衣)
长覆左膞及掩右掖盖儭三衣故即天竺之
仪也。竺道袒魏录云。魏宫人见僧袒一肘
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
因名偏衫(今开脊接领者盖遗魏制也)


此方之名周文王制也○西域记云。泥缚
些那。唐言裙(些字桑个切)○根本百一羯磨云。梵
语泥伐散那。唐言裙○诸律旧译。或云涅
槃(僧或云泥)洹僧或译为内衣。或云圌衣(圌音舡。即贮米圆
器似圌而无盖○盖取圆义)。

坐具
梵云尼师坛。此云随坐衣○根本毗
奈耶云。尼师但那。唐言坐具。净法师注云。
文言坐具。此乃敷具。坐卧皆得。佛制者。本
为儭替卧具。恐有所损。不拟馀用也○五
分律云。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著生具
○僧祇云。若在道行。得长叠中叠安衣囊
中。至本处当敷而坐。律应量作。长佛二[攗-鹿+(牙*牙)]
手。广一[攗-鹿+(牙*牙)]手半(佛一[攗-鹿+(牙*牙)]手长二尺四寸。此合长四尺八寸。广三尺六寸)
律云更增者。即向四边各益。如今坐具。四
缘有贴。即象也。不许单作。若新物作。当用
故物贴中盖坏其好也。若自无故物。又无
求处。不贴无过。记云。佛先许安左肩上镇
衣。因有外道。问一比丘曰。汝肩上片布。何
名何用。比丘答云。名尼师坛。是坐具。又问
释氏要览序¶ 第 270c 页 T54-0270.png
汝所披衣。何名。有何功德。答。忍辱衣。三
宝之相。上制夭魔。下降外道。又问。此衣
既有是功德可贵岂得以所坐之布居其
上。若汝自为。师何不教。若师教者。此法不
足可尊。比丘白佛。佛因制移安左臂衣下
(衣即三衣也。以此證是。触不得净用)。戒坛图经云。尼师坛。如塔
之有基。汝今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
良由五分法身因戒生故。

络子
或呼挂子。盖此先辈僧创之。后僧效
之。又亡衣名。见挂络在身故。因之称也。今
南方禅僧。一切作务皆服。以相不如法。诸
律无名。几为讲流非之。予因读根本百一
羯磨第十卷云。五条有三品。上者竖三肘。
广五肘。下者减半。二内名中。又佛言。安陀
会有二种。一者竖三肘。广五肘。二者竖二
肘。横四肘。此谓守持衣。最后之量限。盖三
(上盖脐下掩膝)因详颇详颇是今络子之量也。若
作之。但五幅。一长一短。或襵或贴。呼安陀
会。即免谤。一切处著。合律无过。实胜空
身矣(今详律言肘但用自肘盖度身而衣也。若用尺八之肘者下文即无臂短不及之言也)


钞云。袜亦是衣○四分律云。寒听着袜
(古今注云。自三代及秦皆著角袜。以带结至踝。洎魏文乃。更其样释名曰。袜未也。在脚未也。崔驷铭
曰。建子之月。助养和气)○五分律云。外道问衣。比丘
不知。乃被讥曰。沙门有何奇特。尚不知衣
相。云何知心。故于前文。委细注释尔。

** 戒法


智度论云。梵语尸罗。秦言性善○古师
云尸罗。此云戒以止过防非为义○增辉记
云。戒者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非也○优
释氏要览序¶ 第 271a 页 T54-0271.png
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
故○菩萨资粮论云。尸罗者。清凉义。离
心热恼故。安隐义。能为他世乐因故。安
静义。能建立止观故。寂灭义。得涅槃乐因
故。

二戒
毗尼母云。戒有二种。一出世间戒。二
世间戒。此世间戒。能为出世戒作因故。云
最胜。又云一依身口戒。二依心戒因依身
口戒得依心戒故。

三戒
一在家戒(即八戒)。二出家戒(即别解脱戒)。三道俗
共戒(五戒五聚戒)

二归戒
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
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
僧故(此就小乘别体住持三宝说也)

三归戒
五分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
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
归依也释云。归者趣也。依者投也○萨婆
多云。以三宝为所归境欲令救护不得侵
凌故○显宗论云。救济义。以归依彼。能息
无边生死苦轮大怖畏故○毗尼母云。有
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
戒。五具足戒○萨婆多论问云。若不受三
归依者。得受五戒否。答不得。要先受三
归。方得五戒○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
须忏悔。然后受三归。正是戒体后三结示
戒所归○优婆塞戒经云。长者善生白佛
言。先说有来乞戒者。先教三归。后施与戒
云何。佛言为破诸苦断烦恼受于无上寂
灭之乐。以是因缘。先受归依也。云何三归。
释氏要览序¶ 第 271b 页 T54-0271.png
夫佛为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也。法是坏
烦恼因真实解也。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
正解也○希有校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
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
供养。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
香华种种供养。其福虽多。不如有人以淳
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得。

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
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法苑珠林八十八
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
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
故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
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
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
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
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托名现意。如斯
而修不期果而果證。不羡乐而乐彰。若略
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
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
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
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
明可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费长
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文帝元嘉
年中。问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等。皆
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
为指南。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以
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闻渡江已来。
王遵周顗宰辅之冠盖。王濛谢尚人伦之
释氏要览序¶ 第 271c 页 T54-0271.png
羽仪。郤超王谧王坦王恭或号绝伦。或称
独步。谢敷。戴逵。范汪。孙绰。皆致心于天
人之际。靡非时俊清净之士。皆谓释氏之
教。无所不可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
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
此风教。遍于守内。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
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
于家。则百刑息于国。则陛下言坐致太平
是也○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
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
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
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
所应学。此为本故○大庄严经名五大施
弥勒问经论云。五戒名大施者。谓以摄取
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以能增
长种种功德故。

八戒
即前五戒。第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
着华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熏衣。八不自
歌舞。不得辄往观听九不过中食(此戒俗人受。从今
旦至明旦不犯为要期也)此八戒。名八关斋戒。言关者闭
也禁也。谓禁闭八罪不犯故○毗婆沙论
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
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
不言九也○文殊问经云。世间菩萨戒。八
戒是乎○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
诸佛父母也○毗婆沙论云。八戒名近住
谓近罗汉住。故又名长养。谓长养薄少善
根。有情。令其善根。增多故。如第六戒云。
不坐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梐下足。高
释氏要览序¶ 第 272a 页 T54-0272.png
尺六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
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也。僧祇律云。
有二种。一高大名高。二妙好名高。又八
种谓金银牙角辟支罗汉及僧床等(前纳体贵后纳人胜)
○问俗人受此戒者。着何服饰。答婆沙云。
着常所受用衣服皆得。问此人何众摄。答
报恩经云。以无终身戒。不名优婆塞但名
中间人(谓在七众下。不受戒俗人上也。名中间人)又名近住○顺正
理论云。前四是尸罗支。由此离性罪故。次
一是不放逸支。谓若饮酒心。则放逸必无
能护诸支故。后后是森约支。谓防憍逸随
顺厌心。能證律仪故。名八支戒。

十戒
有二种。一沙弥十戒。僧祇律云。一离
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妄语。
五离饮酒。六离处高广大床。七离着华鬘
璎珞涂身熏衣。八离作歌舞及往观听蓄
种种乐器。九离蓄金银钱宝。十离非时食
○二菩萨十戒者加前五戒。六不自赞毁
他。七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八不贪。九
不嗔。十不谤三宝(此十戒名无尽戒者。婆沙云。菩萨尸罗无我我所离一切所
得灭诸戏论故名无尽)。

三聚戒
即大乘菩萨戒也。一摄律仪戒。谓
恶无不离。起證道行。是断德因。修成法身
(此戒止是持作是犯)。二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即身口
意善。及开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
千助道行等。是智德因。修成报身果(此戒作是持止
是犯)。三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谓生无
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果
(此戒。作是持。止是犯)庄严论云。初一戒。以禁防为体后
释氏要览序¶ 第 272b 页 T54-0272.png
二戒。以勤勇为体。

受菩萨戒有五利
梵网经偈云。明人忍慧
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
见心观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
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
慧满

具足戒
即出家二众所受戒也。何名具足。
决定藏论云。比丘戒四分义摄。一者受具
足谓白四羯磨。二随具足。谓从此向后。随
一一戒。常持覆护故。三护他心具足。谓比
丘一分威仪具足名护他心。四具足守戒。
谓于小罪见畏不犯。若有犯者。悉皆发露
故。此具足戒有六聚。比丘二百五十条。尼
三百五十条。次释如左。

五篇名
一波罗夷(比丘四尼八)二僧伽婆尸沙(比丘
十三。尼十七)三波逸提(比丘一百二十。尼二百八)四提舍尼(比丘四尼
八)五突吉罗(比丘并尼各一百)六不定七灭诤。

七聚
加上五篇第六偷兰遮第七恶说。

六聚
增辉记云。若正结罪名。能招当果。即
五篇太少。不说偷兰。七聚太多。剩于恶说。
以恶说同吉罗忏罪。感果同故。今于五中
添偷兰遮。七中除恶说止有六矣。

波罗提木叉
华言别解脱言解脱者。即戒
所感果也。记云。道戒名解脱者。即七支。无
表思也。由断惑得名故。若事戒名解脱
者。即僧尼受戒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
因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毗尼母云。
波罗提木叉者。最胜义。诸善之本。以戒为
释氏要览序¶ 第 272c 页 T54-0272.png
根。诸善得生故。

制戒十益二意
僧祇律云。舍利弗白佛言。
有几利益。为弟子制戒。佛言有十利益。一
摄僧故。二极摄僧故。三令僧安乐故。四折
伏无羞人故。五有惭愧者。得安隐住持故。
六不信者令得信故。七正信者增益故。八
于现法中。得漏尽故。九未生诸漏令不生
故。十正法得久住。为诸天人开甘露门故
○摄大乘论云。如来制戒。有二意。一为声
闻自度故。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

受戒次第
报恩经优波离问佛云。若不受
五戒十戒。直受具足戒得否。佛言一时得
三种戒。又问若尔。何须次第。先受五戒。次
受十戒。后受具戒耶。佛言染习佛法。必
须次第。谓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
益。次受十戒。善根转深。后受具戒坚固难
退。如游大海。渐渐深入。入佛法海。亦复
如是。

得戒
婆沙论云。问别解脱戒。由何心得。答
曰普于一切有情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

熏戒种子
大小乘宗。计各一义。且小乘宗
经部云。受戒时。有四种思。一审虑思。二决
定思。此二思是意业。内自思惟。审决起增
上愿心故。三动身思。是身业。谓处跪等。四
发语思。则陈辞等。此二思。能发于色。至羯
磨竟(羯磨华辨事百论云。谓辨事道法。有成济故)。于审决二思上。熏
成心种子。于动发二思上。熏成色种子。通
于四思上。熏成色心种子(思者业也。有能招感当来果之功用故正
法念处经云。思为胜戒。因种子即因义也。又云。思胜故其果则大)次大乘宗者。
释氏要览序¶ 第 273a 页 T54-0273.png
有三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发起胜思。
此三思皆属心业。前二是加行。后一是根
本。此发起胜思具增上殊胜故。即于此思
上熏成种子。以防恶发善。功能为体○熏
义者。显识论云。譬如烧香熏衣。香体灭而
香气在衣。此香不可言有体灭故。不可言
无。香气在衣故○种子义论云。此相续变
异能感未来果报。是种子义。若相续无变
异。若变异无相续。俱非种子。但相续变
异。不相离故。成种子。

戒体
又名苾刍性。梵语三跋罗。俱舍明了
等论皆译为护。即是无表思(思即是第六识相应善思也。又名
无表色。有止恶防非功能。故云护)○金刚钞云。出戒体有三。
初克性出体。即无表思一法也。通种子现
行。次相应出体者。即同时二十二法。皆有
防恶发善功能故(二十二法者。谓。遍行五。一触。二作意。三受。四想。五
思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惠。善有十一。谓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
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并同时心王即意识也)。后眷属出
体者。即身口意三善业也○摄论云。菩萨
戒。以身口心三业为体。声闻戒以身口二
善业为体。

比丘称良福田
报恩经云。众僧者。出三界
之福田。谓比丘具有戒体。戒为万善之根。
是故世人归信供养种福。如沃坏之田。能
生嘉苗故。号良福田。

问但制七支
优婆塞戒经云。一切善不善。
法心为根本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
种。一身犯二口犯故。但制七支也(七支者。谓三身业
四口业也)○弥勒问经论云。造作名业○对法
释氏要览序¶ 第 273b 页 T54-0273.png
论云。身口七支业即自体名业意三业。但
名相应心。

戒果
优婆塞戒经云。戒果有二。一天乐。二
菩提乐。智者应求菩提。不求天乐○正法
念处经云。若持戒心。念天乐者。斯人污净
戒如杂毒水。以天乐无常寿尽必退当受
大苦。是故当求涅槃。

受戒始
大戒法本。自曹魏黄初三年壬寅。
已到许昌。以国家多事。寝经三十三年至
废帝(即高贵卿公也)登位改正元元年甲戌。天竺律
师昙摩迦罗上书。方兴受戒之事(逆推至佛法初到。后汉
求平十年丁卯。经一百七十八年。凡出家者。惟受三归戒故)。

立坛始
西天祇园。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
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院东南。置一坛。此
为始也。此土当宋元嘉七年庚午。天竺僧
求那跋摩(梁云功德铠)至扬都南林寺前竹园立
坛。为比丘受戒为始也。今称方等坛者。僧
史略云。盖以戒坛本出小乘教。小乘教中。
应人僧界法一一如律。若片乖违。则受者
不得戒临坛人犯罪。今方等法。是大乘教。
即不枸根缺缘差。但发大心。领纳即得戒。
可谓广大平等周遍矣。故称方等。或名甘
露坛者。甘露即喻涅槃也。戒为入涅槃初
门故。从果彰名也。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
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盖误
(要知坛式请看图经)

受戒轨仪
戒坛图经云。夫欲受戒者。先于
有智人所策发教于万境之上。起慈护心
故。婆沙云。由普于一切有情上。起善意乐
释氏要览序¶ 第 273c 页 T54-0273.png
无损害心得戒。若临集僧。当行法事。但
云。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者。沙弥素未曾闻。
不知何者。是上品心。此犹空雷发奇峰之
天。甘雨绝流金之地尔(上品心。即是于万境上。起慈护也)

持戒三乐
四分律本偈云。明人能护戒。能
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

持戒三心
瑜伽论云。一厌有为心。二求趣
菩提心。三悲悯有情心。

破戒五衰
中阿含经云。一求财不得。二设
得耗散。三众不爱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
地狱。

护戒事业
方等经云。不得祭祀鬼神。不得
轻于鬼神。不得毁坏神庙。假使有人祭祀。
亦不得轻于彼人。亦不得与彼往来(文多不载)

问俗人受三归后违失
问若俗人受三归
后。却祀鬼神为失归戒否。答优婆塞戒经
云。若人受三归戒后。为护舍宅。及身命。祀
鬼神者。不失。若志心礼外道鬼神者。名失。
若祠祀不得杀生命。

舍戒四缘
婆沙论云。尽形寿律仪。由四缘
舍。一舍所学(即舍戒)。二二形生(即男变女女变男时)。三断善
根(谓受恶戒邪见)。四舍众同分(即身死)或六缘同此(业疏问云。
此识种子即应能为未来后习何得言形终戒舍。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得尽形寿持今寿终则戒舍。
增辉记云。思心之上熏成种子设至命终心心所法传至中有思种功德招感善果。此终不失今言形终舍者。
但舍受戒时要期语者谓受戒言尽形寿能持不犯等语故顺正理论云于命终后虽有要期而不能生别解脱戒
无加行故无忆念故乃齐此舍矣)。

问舍戒已更得出家否
俱舍论云。若已舍
戒。亦不许更出家为于此毁损功用。由正
释氏要览序¶ 第 274a 页 T54-0274.png
法灭尽。毗那羯磨无故。更不得新护故。

** 中食

正食
四分律云。梵语。蒲阇尼。此云正食○
寄归传云。半者蒲善尼。唐言五啖食。谓饭
饼[麨]等○南山钞云。时药。谓报命支持勿
过于药。但饥渴名主病。亦名故病。每日常
有故。以食为药医之○顺正理论云。身依
食住。命托食存。食已能令身心适悦安泰
故○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
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中
故言中食。

不正食
四分律云。祛阇尼。此云不正食○寄
归传云。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
茎叶华果等。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
五若先食后五则前五随意啖之(今僧齐后不食果菜等是)


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谓。
受持齐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
名斋。

斋正时
毗罗三昧经云。佛为法慧菩萨说
四食时。一旦时。为天食。二午时。为法食。
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制日午为
法食。正时也○僧祇律云。午时日影过一
发一瞬。即是非时。


亦不正食摄○僧祇律云。粥出釜饘不
成字。始名不正食○增辉记云。小食者粥
是○读五部律文。粥之缘起有三。初僧祇
律云。佛住舍卫国。难陀母令作釜饘。逼上
汁自饮。觉身中风除食消。便作念。阇梨是
一食人。应当食粥。乃取多水少米。煎去二
释氏要览序¶ 第 274b 页 T54-0274.png
分。然后入胡椒荜拨。未盛满罂。持诣佛所
白言。唯愿世尊听诸比丘食粥。佛许。仍为
说偈(偈在后文)○次四分律云。佛在那频头国。
因㝹沙施粥。佛许之○后十诵律云。婆罗
门王阿耆达。施八般粥。谓乳酪胡麻豆摩
沙荏苏等。佛许之。

粥正时
四分律云。明相出始得食粥。馀皆
非时○婆沙论云。明相有三。初日照剡部
树身。天作黑色。二日照树叶。天作青色。三
日过树天作白色。三色中取白色为正时。
须舒手见掌文分明。始得食粥。

食体
用香味触三法为体。

食相
以变坏为相。谓入腹变坏。能资益。诸
根大种方成食相。

食事
婆沙论云。食于二时能作食事。一初
食时能消饥渴。二消化时。能益诸根大种。

食义
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
令不断坏。长养善法。又资益义。若未啖及
入腹。未消化并为患者。皆不成食义。至经
口入腹消化。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
肌。方成食义。

食三德
一轻软。二净洁。三如法。

六味
甘。辛。咸。苦。酸。淡。

八味
加上涩味不了味。

施食五常报
五福德经。佛言人持食施僧。
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
(彼经广有说文。此五常福报。若施者得当来报受者获现在乐)。若上座施食。应
诵偈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
得无碍辩。
释氏要览序¶ 第 274c 页 T54-0274.png

粥十利
僧祇律因难陀母。施众僧粥。佛说
偈云。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
风除饥渴消。是名良药。佛所说欲得人天
长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今析十利者。一色。二力。三寿。四乐。
五词清。俱舍云。词谓训释言词也。六辨。俱舍云。辨谓展转言无滞碍也。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消饥。十消
渴)。

食前唱密语
外道弟子。尸利鞠多。即树提
伽长者姊夫也。以毒和食请佛。及众斋。
佛知亦许之。佛语大众。待唱僧跋。然后可
食。由是众毒竟无所害○梵摩难国王经
云。夫欲施食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于是
佛令阿难临饭唱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
平等○寄归传云。三钵罗祛多。旧云僧跋。
讹也。

五观
(观去声。凡吃粥食。先须端想。诵之讫方食。盖自警也)。一计工多少。
量彼来处(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穫舂磨淘汰炊煮及成。用工甚多。一钵之饭。作夫流汗。
食少汗多○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二忖己德行全缺应
(毗尼母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随缺。则不宜全则可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
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随三恶道)。四正事良药为疗
形苦(形苦者。即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为医疗用扶持之。若食粥可云不正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应受此食(不食成病。道业何从。故假段食资身也。古
人云。先结款状既食不可忘于修道)。

食法
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食。譬如人身
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著○摩德伽论
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凡食限三匙为一
释氏要览序¶ 第 275a 页 T54-0275.png
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
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
普共成佛(准论。须口口作念。若省繁。但初口三匙。总念亦得)

食量
增一阿含经云。若过分饱食。则气急
身满。百脉不调。令心壅塞。坐卧不安。若限
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偈云。多食致
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
高下○经云。多食人有五苦。一大便数。二
小便数。三多睡。四身重不堪修业。五多患
不消化○大萨遮经偈云。啖食太过人。身
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
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穴/(爿*告)]窹。应时筹
量食。

食戒
苏悉底经云。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
应断食。于食有疑不须食。

出生
律云。众生食即为鬼子母也。毗奈耶
云。诃利帝母为求爱儿。佛为受三归五戒
已。白佛言从今何食。佛言勿忧。于剡部洲
有我弟子每食次。出众生食施汝。皆令饱
满○钞云。出生。或在等供前后随情安置。
今详若食是米面所成者。方可出之。或蔬
茹不用。缘物类不食翻成弃也。如爱道经
云。出生饼如指甲大。又出生偈云。汝等
鬼神众。我今施汝供。七粒遍十方。一切鬼
神共(以食出生时。默诵此偈)

施食
涅槃经云。佛化旷野鬼神。为受五戒
讫。白佛言。我及眷属。惟食腥血今佛戒
我不杀。云何存济。佛言从今当敕声闻弟
子随有修行处。悉令施汝饮食。于是制戒。
释氏要览序¶ 第 275b 页 T54-0275.png
从今比丘当常施旷野鬼神食。若有住处
不能施者。非我弟子(施食有二种。若施旷野鬼神者。即是同食寺院。佛令设
二供养位一旷野鬼神一鬼子母并取僧食呼名施之。若比丘各自备一斛食施者。即依焦面大士经。施与
饿鬼也)。

乞食
善见云。分卫。此云乞食○僧祇云。乞
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
法集云。出家为成道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
故○十二头陀经云。食有三种。一受请食。
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
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
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
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
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
是等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宝云经云。
凡乞食分为四分。一分奉同梵行者。一与
穷乞人。一与诸鬼神。一分自食○宝雨经
云。成就十法名乞食。一为摄受诸有情。二
为次第。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
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
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肇法师云。乞食
略有四意。一为福利群生。二为折伏憍慢。
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著。

长食
(长字平声)摩得勒伽云。白衣舍。早起作食
熟。未食先。留出家人分。是名长食○优
婆塞戒经云。若有人能曰曰立要。先施僧
食。然后自食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
缘。如是施主施中最上。亦得名为上施主
(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者。即讹。陀为檀。去钵底。留那故也。摄大乘论云。能破悭吝嫉妒
及贫穷下贱苦故。称陀。后得大富。及能引福德资粮故。称那。又呼檀越者檀者施也。谓此人行檀。能越贫
释氏要览序¶ 第 275c 页 T54-0275.png
穷海故○君子者礼记云。博闻强识而让。曰君子○长者。韩子云。重厚自居。曰长者。若天竺皆是大富者
称之○居士者。度论云。除四姓外。通名居士。此非所要恐计请忽有项问亦补缺布也)。

赴请
(宣律师云。下之赴上曰赴。上之赴下曰讣)。今之赴请仪式。行香
定座之事。皆道安法师布置也。南山钞。有
赴请设则篇。文多不录。大凡若到施主家
视之。或未安佛像及圣僧座。应告安置之。
诸比丘各须询问年岁(年岁即夏腊也)。大小次第坐
之○僧祇律云。坐讫。上座须劳问施主生
活等(劳去声)十诵律云住家上座(赴请众上座名住家)应好
观自徒众。莫令诸根散乱调戏。当净持威
仪令生檀越善心。斋讫应为赞叹饮食。如
法咒愿。应谢施主云。厚施如法。贫道何德
堪之○僧祇律云。请有二种。一僧次。二私
请。或得种种杂物施者。若僧次归僧。若私
请归己。

言语避讳
律云。有长者。先世压油为业。请
善法比丘斋。有小不惬。便讽云食味甚好。
唯少胡麻滓。既触讳长者遂不悦。佛于是
制戒(凡赴请。必先问宾宅中所讳)僧祇律云。斋家。慎勿喧
笑。及交头杂说。妄谈世事○法苑云。今
见哀孝之家比丘筵上。放情语笑谈说世
事。实为俗嗤仁者宜忌之。

斋不请强往
今时云掇斋也。鼻奈耶云。佛
游王舍城。诸长者或请一二比丘斋。其不
请自往者有四五。诸长者讥嫌(以食不足故也)佛制
戒云。不请强往者。犯波逸提。

行香
南山钞云此仪自道安法师布置○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
释氏要览序¶ 第 276a 页 T54-0276.png
○增一经云。有施主设供者。手执香炉白
言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然也○普达
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
父命子传香(故知行香非始今世)○大遗教经云。比丘
欲食时。当为施主烧香三呗。赞扬布施
(若今念如来妙色身三节文。出胜鬘经。今呼行香梵)○律中行香不许坐
受○三千威仪经云。为女人行香。恐触手
生染。故许坐受○受香偈云。戒定慧解知
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
无量无边作佛事(五分法身名香者。增一经云。佛言有妙香三种。谓戒香。闻香。
施香。此三种逆风顺风皆香。最为殊妙。无与等有。今详戒香为因。能生定惠二香。解脱解脱知见二香。
即果。从因以名之)。

梵音
梵云呗匿。华言止断也。由是外事已
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又云诸天闻
呗。心则欢喜。故须作之○十诵云。比丘
跋提于呗声中第一○长阿含经云。其梵
声有五种。一其音正直。二和雅。三清彻。四
深满。五周遍远闻○法苑云。夫呗者赞咏
之音也。当使清而不弱。雄而不猛。流而不
越凝而不滞。远听则汪洋以峻雅。近属则
从容以和肃。此其大致也。昔魏陈思王曹
子建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音。清响哀
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节。写为梵
(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音兹为始也○今
开经梵云。何于此经乃至广为众生说(出涅槃经
第二卷。迦叶菩萨问偈)○处世界如莲华乃至稽首礼无
上尊(出超日经。京师僧斋毕嚫后。亦如讲散。再焚香唱此偈了。僧方起。极生人善)
开戒律梵云。优波离为首。乃至诸贤咸共
(出四分律第一卷偈)○神迁五通人。乃至稽首礼诸
释氏要览序¶ 第 276b 页 T54-0276.png
(出四分律偈末)

表白
僧史略云。亦曰唱导也。始则西域上
座凡赴请。咒愿以悦檀越之心。舍利弗多
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
为表白之推轮也○梁高僧传云。夫唱导
所贵者。其事四焉。一声。二辩。三才。四博
也。非声无以警众。非辩无以适时。非才言
无可釆。非博语无依据(陈钱塘高僧真观有八能。则唱导一也)

疏子
即祝佛之文也。盖疏通施主今辰之意
也。夫祝辞不敢以小为大故修辞者。必须
确实。则不可𡘆诞诡妄。自贻伊戚○南山
抄云。比世流布。竟饰华辞。言过其实。凡竖
褒成贵族。贫贱赞踰鼎食。虚妄举事惟增
讹谄(清言弟子者。梁武帝云。表里俱净。垢秽惑累俱尽。信正不信邪故)

行净水
僧祇律云。读经受食唯用行之净
手。

嚫钱
梵语达嚫拿。此云财施。今略达拿。但
云嚫○五分律云。食后施衣物名达嚫○
转轮五道经云。转经不得倩人乃至斋食。
以达嚫为常法得福。

咒愿
今呼念诵回施也。十诵律云。佛言应
为施主种种赞叹咒愿。若上座不能。即次
座能者作。

说法
毗婆沙论云。食竟上座说法。有四事
益。一为消信施。二为报恩。三为说法令欢
喜。清净善根成就。四在家人应行财施出
家人应行法施(智度论云。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说是法施。又云。常以好语有所
利益是名法施。又云。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又云。若常以净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
心。不名福德)○增一经阿难云。一偈之中。便出三
释氏要览序¶ 第 276c 页 T54-0276.png
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曰。何者一偈。阿难
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
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
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
倒。是诸佛教。去愚去想。夫戒净者。意岂不
净。意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
灭。三十七品果便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
法乎(食后说法。其仪久亡。今浙僧食次诵一卷般若心经。亦是说法法施也)

食后漱口
根本百一羯磨。佛言。不应礼有
染苾刍。有染苾刍亦不应礼他。违者得越
法罪。优波梨白佛云何名有染。佛言染有
二种。一不净染。二饮食染。且饮食染者。若
食啖未漱口。设漱刷尚有馀津腻。是名有
染。若互礼招愆故。食后事须漱刷口齿。

嚼杨枝
僧祇律名齿木。嚼一头碎。用剔刷
牙齿中滞食也○毗奈耶云。嚼(杨枝)有五利。
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
痰癊○又五利。一除风。二除热。三令口滋
味。四消食。五明目○僧祇律云。若口有热
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百一羯磨云。
嚼杨枝须在屏处。不得显露。及往还洁净
处。或弃齿木。先以水洗。乃謦欬。或弹指警
觉。方可弃于屏处。若其异者。得越法罪。

制一食
僧祇云。如来以一食故。身体轻便。
得安乐住。汝等比丘。亦应一食。一食故身
体轻。便得安乐住○又佛制一食而有四
意。一为破自饿外道。二为育身中诸虫。三
为施主受用作福。四为资养色身大种将
进道故。
释氏要览序¶ 第 277a 页 T54-0277.png

中后不食得五福
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
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
无下风。五身得安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
知福不食。

绝食
佛本行集经云。若因断食当得大福
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藏中亦有休粮方法盖防比丘有难
事故。若不食则与自饿外道同俦也)。

中食论
弘明集。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曰。
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所昏
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
则荣名势利。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
浓。荣名虽日用。于心要无晷刻之累。妖
妍靡曼方之已深。甘旨肥浓。为累甚切。万
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圣人知不断此
三事求道无从可得不为之立法使而易从
也。若直言三事惑本。乃宜禁绝。而此三
事。是人情所惑甚。念虑所难遣。虽有禁之
旨事难卒从。譬于方舟济河。岂不欲直至
彼岸。河既急会无直济之理。不得不从邪
流。靡久而获至非不愿速事难故也。禁此
三事。宜有其端。何则食之于人。不可顿息
于其情性。三累莫甚故。以此晚食并置中
前。自中之后清虚无事。因此无事。念虑得
简。在始未专。在久自习。于是束八支。纡以
禁戒。靡曼之欲。无由得前荣名众累稍从
事遣。故云。往古诸佛。过中不食。盖是遣累
之筌罤。适道之捷径。而惑者谓止于不食
此。乃迷于向方。不知厥路者也。
释氏要览卷上
释氏要览序¶ 第 277b 页 T54-027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