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0b 页
善女人传卷下
* 明仁孝徐皇后
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
女诸生。太祖闻其贤。为王子棣聘焉。洪武九年。册为
燕王妃。从王之藩。居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靖难
兵起。王往大宁。李景隆攻城急。后亲率将校妻。擐甲
冑。挟矢石。登陴拒守。景隆卒不能破。建文四年七月。
王即帝位。十一月。册为皇后。尝言南北累年战𨷖。兵
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不
宜以新閒旧。又言帝尧施仁自亲始。帝辄嘉纳焉。居
常尊重大法。熏修无閒。常梦观世音菩萨授佛说第
一希有功德经。自为之序。曰。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
朔旦。吾焚香静坐阁中。阅古经典。心神凝定。忽有紫
金光聚。弥满四周。恍惚若睡。梦见观世音菩萨。于空
中现大悲像。足蹑千叶宝莲华。手持七宝数珠。在吾
前行。吾不觉乘翠云軿。张五色宝盖。珠幡宝幢。纷陈
前迎。飘飖悠扬。莫知所底。少焉行至一门。高敞弘丽。
非人间有。黄金题额。曰耆阇崛境。入门。群山环拥。翠
色凝黛。苍崖丹壁。巉然峭削。嵌岩嵚崟。参差㠍嶪。一
溪萦回。盘绕山麓。沿溪曲折。数十馀里。溪流澄湛。泓
渟寒碧。洞见毫发。琼华瑶草芝兰芙蕖牡丹芍药荼
[菧-氐+(林/糸)]丽春。含滋发晖路渐穷。转度一桥。墄以黄金玻瓈
𤥭璖白玉。有屋数十楹。覆于桥上。沈香为柱。栴檀为
梁。䌽色绘画极其华美。上榜曰般若之桥。黄金大书。
* 明仁孝徐皇后
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
女诸生。太祖闻其贤。为王子棣聘焉。洪武九年。册为
燕王妃。从王之藩。居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靖难
兵起。王往大宁。李景隆攻城急。后亲率将校妻。擐甲
冑。挟矢石。登陴拒守。景隆卒不能破。建文四年七月。
王即帝位。十一月。册为皇后。尝言南北累年战𨷖。兵
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不
宜以新閒旧。又言帝尧施仁自亲始。帝辄嘉纳焉。居
常尊重大法。熏修无閒。常梦观世音菩萨授佛说第
一希有功德经。自为之序。曰。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
朔旦。吾焚香静坐阁中。阅古经典。心神凝定。忽有紫
金光聚。弥满四周。恍惚若睡。梦见观世音菩萨。于空
中现大悲像。足蹑千叶宝莲华。手持七宝数珠。在吾
前行。吾不觉乘翠云軿。张五色宝盖。珠幡宝幢。纷陈
前迎。飘飖悠扬。莫知所底。少焉行至一门。高敞弘丽。
非人间有。黄金题额。曰耆阇崛境。入门。群山环拥。翠
色凝黛。苍崖丹壁。巉然峭削。嵌岩嵚崟。参差㠍嶪。一
溪萦回。盘绕山麓。沿溪曲折。数十馀里。溪流澄湛。泓
渟寒碧。洞见毫发。琼华瑶草芝兰芙蕖牡丹芍药荼
[菧-氐+(林/糸)]丽春。含滋发晖路渐穷。转度一桥。墄以黄金玻瓈
𤥭璖白玉。有屋数十楹。覆于桥上。沈香为柱。栴檀为
梁。䌽色绘画极其华美。上榜曰般若之桥。黄金大书。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0c 页 X88-0410.png
桥长数十丈。其高称是。度桥。纡折数十里。遥见三峰
靓秀。屹立相向。上摩云霄。树林蓊蔚。烟霞掩映。楼殿
隐隐。迥出林杪。更行数里许。复见一门。其上题金字
曰。耆阇崛第一道场。入门。布路皆琉璃黄金珊瑚玛
瑙。杂诸宝贝。丛篁茂树。枝叶繁盛。婀娜敷荣。葳蕤蔽
荫。异葩奇卉。秾艳绰约。芬芳条畅。嘉果美实殷红青
紫。的烁下垂。孔雀鹦鹉鹓鸾鸿鹄。飞舞锵鸣。复有异
鸟。音作梵声。清韵相和。路傍有广池。涌出五色千叶
莲华。大如车轮。香气浡浡。其下有凫鹥雁鹜鸳鸯鸥
鹭鵁鶄鸂鷘。游泳翱翔。渐至山半。有群女衣杂䌽缯
衣。分列两行。前秉幡幢。后列鼓吹。法乐具奏。韶韵铿
鍧。青狮白象。跄跄率舞。香华童子。金盘䌽篮。参献徘
徊。上至山顶。观世音导吾升七宝莲台。台上宫殿巍
峨。廊庑深邃。层楼叠阁。万户千门。金碧煇煌。华彩鲜
丽。雕甍绣闼。珠栱镂楹。宝窗玲珑。宝网羃历。阑干柱
础皆罗众宝。种种宝华。妆饰绚丽。缨络幡幢。璿玑错
落。天华轻盈。乍坠乍扬。异香馥郁。熏蒸播溢宝光凝
聚。煜然炫烂。成千百色。远览太空。浩无端倪。俯凌倒
景。群山在下。睹兹胜妙。叹未曾有。吾自念德本菲薄。
积何善因。而得至此。观世音微笑而言。此佛说法菩
提场。惟契如来道者。方得登此。后妃德禀至善。特为
接引以脱尘劳。如来常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为诸
经之冠。可以消弭众灾。诵持一年。精意不懈。可得须
陀洹果。二年得斯陀含果。三年。得阿那含果。四年。得
靓秀。屹立相向。上摩云霄。树林蓊蔚。烟霞掩映。楼殿
隐隐。迥出林杪。更行数里许。复见一门。其上题金字
曰。耆阇崛第一道场。入门。布路皆琉璃黄金珊瑚玛
瑙。杂诸宝贝。丛篁茂树。枝叶繁盛。婀娜敷荣。葳蕤蔽
荫。异葩奇卉。秾艳绰约。芬芳条畅。嘉果美实殷红青
紫。的烁下垂。孔雀鹦鹉鹓鸾鸿鹄。飞舞锵鸣。复有异
鸟。音作梵声。清韵相和。路傍有广池。涌出五色千叶
莲华。大如车轮。香气浡浡。其下有凫鹥雁鹜鸳鸯鸥
鹭鵁鶄鸂鷘。游泳翱翔。渐至山半。有群女衣杂䌽缯
衣。分列两行。前秉幡幢。后列鼓吹。法乐具奏。韶韵铿
鍧。青狮白象。跄跄率舞。香华童子。金盘䌽篮。参献徘
徊。上至山顶。观世音导吾升七宝莲台。台上宫殿巍
峨。廊庑深邃。层楼叠阁。万户千门。金碧煇煌。华彩鲜
丽。雕甍绣闼。珠栱镂楹。宝窗玲珑。宝网羃历。阑干柱
础皆罗众宝。种种宝华。妆饰绚丽。缨络幡幢。璿玑错
落。天华轻盈。乍坠乍扬。异香馥郁。熏蒸播溢宝光凝
聚。煜然炫烂。成千百色。远览太空。浩无端倪。俯凌倒
景。群山在下。睹兹胜妙。叹未曾有。吾自念德本菲薄。
积何善因。而得至此。观世音微笑而言。此佛说法菩
提场。惟契如来道者。方得登此。后妃德禀至善。特为
接引以脱尘劳。如来常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为诸
经之冠。可以消弭众灾。诵持一年。精意不懈。可得须
陀洹果。二年得斯陀含果。三年。得阿那含果。四年。得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1a 页 X88-0411.png
阿罗汉果。五年。成菩萨道。世人福德浅薄。历劫未闻。
后妃将为天下母。福器深厚。觉性圆明。妙堪付嘱。以
拔济生灵。乃以净瓶甘露水。起灌吾顶。但觉心身清
凉。万虑俱寂忆念明了。无所遗忘。遂出经一卷。令吾
随口诵之。即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也。吾诵一遍。大义
粗通。诵二遍。了然开悟。三遍。记忆无遗。观世音言。后
十年更相会。对吾犹若有所言。吾耸耳而听。忽闻宫
中人声。遽焉惊悟。且喜且异。悚然叹曰。此梦何其神
耶。亟取笔札书。所授经咒。不遗一字。但觉口有异香。
阁中香气絪缊。七日不散。天雨空华。三日乃止。由是
日夜持诵是经不辍。三十二年秋。难果作。皇上提兵
禦侮于外。城中数受危困。吾持诵是经益力。恬无怖
畏。皇上承天地眷佑。神明协相。荷皇考太祖高皇帝。
皇妣孝慈高皇后。盛德大福之所垂荫。三十五年。平
定祸难。奠安宗社。抚临大统。吾正位中宫。自揆德薄
能鲜。弗胜赞助。深惟昔日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
德经。一字一句。皆具实理奥义。微妙不可思议。盖旷
劫来人未得闻。佛以慈悲济渡。显示密因。有待其时。
今不敢自秘。用锓梓广施。为济苦之津梁。觉途之捷
径。作广大方便。利益世间。夫道不远人。人自离道。有
志于学佛者。诚能于斯究竟妙旨。则心融万法。了悟
真乘。超般若于刹那。取泥洹于弹指。脱离凡尘。即登
正觉。姑述为序。翼赞流通。以示妙道于无穷焉。时永
乐元年正月也。至五年七月。无疾坐逝。年四十六。遗
后妃将为天下母。福器深厚。觉性圆明。妙堪付嘱。以
拔济生灵。乃以净瓶甘露水。起灌吾顶。但觉心身清
凉。万虑俱寂忆念明了。无所遗忘。遂出经一卷。令吾
随口诵之。即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也。吾诵一遍。大义
粗通。诵二遍。了然开悟。三遍。记忆无遗。观世音言。后
十年更相会。对吾犹若有所言。吾耸耳而听。忽闻宫
中人声。遽焉惊悟。且喜且异。悚然叹曰。此梦何其神
耶。亟取笔札书。所授经咒。不遗一字。但觉口有异香。
阁中香气絪缊。七日不散。天雨空华。三日乃止。由是
日夜持诵是经不辍。三十二年秋。难果作。皇上提兵
禦侮于外。城中数受危困。吾持诵是经益力。恬无怖
畏。皇上承天地眷佑。神明协相。荷皇考太祖高皇帝。
皇妣孝慈高皇后。盛德大福之所垂荫。三十五年。平
定祸难。奠安宗社。抚临大统。吾正位中宫。自揆德薄
能鲜。弗胜赞助。深惟昔日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
德经。一字一句。皆具实理奥义。微妙不可思议。盖旷
劫来人未得闻。佛以慈悲济渡。显示密因。有待其时。
今不敢自秘。用锓梓广施。为济苦之津梁。觉途之捷
径。作广大方便。利益世间。夫道不远人。人自离道。有
志于学佛者。诚能于斯究竟妙旨。则心融万法。了悟
真乘。超般若于刹那。取泥洹于弹指。脱离凡尘。即登
正觉。姑述为序。翼赞流通。以示妙道于无穷焉。时永
乐元年正月也。至五年七月。无疾坐逝。年四十六。遗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1b 页 X88-0411.png
言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蓄外家。
帝大悲恸。为后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谥曰仁孝
皇后。后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
嘉言善行。作劝善书。下令颁行。天下诵之(明史第一希有功德
经序)。
* 夏云英
山东莒州人。幼聪慧。五岁能诵孝经。七岁读
佛经。法华楞严。皆能成熟。年十三。选为周世子宫人。
世子即位。是为宪王。元妃吕氏薨。遂专内政。国有大
事。多与裁决。宪王尝令作诗咏鹘。云英以箴进。劝王
推广德心。勿畜此以伤生类也。年二十二。有疾。求为
尼。受菩萨戒。习金刚密乘。永乐十六年六月。作偈示
众。吉祥而逝。有法华经赞七篇。及清端阁诗卷行世
(诗人传)。
* 周氏女者
梓潼周晓师女也。生而长斋。好诵佛经。年
十九。遂辟谷。日餐柏叶。成化五年。别父母。往江村口
白马寺。父母送之。至寺。登楼。趺坐而化。越数日。色身
俨然。寺僧为龛奉之。香火不绝。其后天启中。有裴应
举女者。亦梓潼人也。幼好趺坐。寡言笑。食惟柏叶。年
十三坐化。县人建刹奉之。屡现五色光云(陇蜀馀闻)。
* 王安人张氏
南京武选郎中山阴王畿之妻也。畿从
王文成公学。传致良知之教。当世号为龙溪先生。安
人少通诗易。明大义。既归龙溪。多所匡助。龙溪所善
同年友陈让。官绍兴司理。时方奉诏变卖废产以实
公储。司理择废寺上田百馀亩。书一帖。以遗龙溪。龙
帝大悲恸。为后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谥曰仁孝
皇后。后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
嘉言善行。作劝善书。下令颁行。天下诵之(明史第一希有功德
经序)。
* 夏云英
山东莒州人。幼聪慧。五岁能诵孝经。七岁读
佛经。法华楞严。皆能成熟。年十三。选为周世子宫人。
世子即位。是为宪王。元妃吕氏薨。遂专内政。国有大
事。多与裁决。宪王尝令作诗咏鹘。云英以箴进。劝王
推广德心。勿畜此以伤生类也。年二十二。有疾。求为
尼。受菩萨戒。习金刚密乘。永乐十六年六月。作偈示
众。吉祥而逝。有法华经赞七篇。及清端阁诗卷行世
(诗人传)。
* 周氏女者
梓潼周晓师女也。生而长斋。好诵佛经。年
十九。遂辟谷。日餐柏叶。成化五年。别父母。往江村口
白马寺。父母送之。至寺。登楼。趺坐而化。越数日。色身
俨然。寺僧为龛奉之。香火不绝。其后天启中。有裴应
举女者。亦梓潼人也。幼好趺坐。寡言笑。食惟柏叶。年
十三坐化。县人建刹奉之。屡现五色光云(陇蜀馀闻)。
* 王安人张氏
南京武选郎中山阴王畿之妻也。畿从
王文成公学。传致良知之教。当世号为龙溪先生。安
人少通诗易。明大义。既归龙溪。多所匡助。龙溪所善
同年友陈让。官绍兴司理。时方奉诏变卖废产以实
公储。司理择废寺上田百馀亩。书一帖。以遗龙溪。龙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1c 页 X88-0411.png
溪谋诸友。皆曰不求而得。受之何伤。安人独谏曰。君
平生所讲何学。无故受人田。恐亦非子孙之利也。龙
溪悚然。还其帖。中年无子。遂为夫置妾。巳而连举八
九子。或谓安人。奈非巳出何。安人笑曰。太姒百斯男。
岂出一巳耶。居常信奉佛法。虔事观音大士。埽一室。
日诵金刚经普门品。出入必祷。梦寐间屡获神应。尝
问龙溪致良知之教。与佛说为同为异。龙溪曰。良知
者心之觉。佛是觉义。即心是佛。致良知即是开佛知
见。同异非所论也。又问大士度一切苦厄。有诸。曰。此
事全凭念力。一念觉时。即名见佛。苦厄顿消。所谓自
性自度也。又问因果及轮回之理。曰。一念善因。终成
善果。一念恶因。终成恶果。止恶修善。不昧因果。是谓
修行。一念万年。无有生灭。即无轮回。安人恍然有悟。
年近七十。有疾。嘱付家事怡然而逝。龙溪伤之。私谥
之曰纯懿(龙溪集)。
* 陶氏
绍兴王德用妻也。平生不信佛法。无善行。一日
病笃。见二鬼卒语云。汝阳寿巳绝。当堕恶道。须臾地
狱现前。陶氏大惧。忽忆邻寺僧诵经。有金刚般若波
罗密七字。遂尽力诵持。至数千遍。地狱遂隐。俄有五
色光从口中出。空中隐隐有声曰。陶善女巳生善趣
矣。事在隆庆三年(金刚新异录)。
* 薛氏
武塘世家女也。母梦长庚八怀。而薛氏生。后归
周。生子五人而寡。专心净业。好施不倦。室中供观音
大士。香烟吐蕊。结成莲华。人皆见之。万历十五年五
平生所讲何学。无故受人田。恐亦非子孙之利也。龙
溪悚然。还其帖。中年无子。遂为夫置妾。巳而连举八
九子。或谓安人。奈非巳出何。安人笑曰。太姒百斯男。
岂出一巳耶。居常信奉佛法。虔事观音大士。埽一室。
日诵金刚经普门品。出入必祷。梦寐间屡获神应。尝
问龙溪致良知之教。与佛说为同为异。龙溪曰。良知
者心之觉。佛是觉义。即心是佛。致良知即是开佛知
见。同异非所论也。又问大士度一切苦厄。有诸。曰。此
事全凭念力。一念觉时。即名见佛。苦厄顿消。所谓自
性自度也。又问因果及轮回之理。曰。一念善因。终成
善果。一念恶因。终成恶果。止恶修善。不昧因果。是谓
修行。一念万年。无有生灭。即无轮回。安人恍然有悟。
年近七十。有疾。嘱付家事怡然而逝。龙溪伤之。私谥
之曰纯懿(龙溪集)。
* 陶氏
绍兴王德用妻也。平生不信佛法。无善行。一日
病笃。见二鬼卒语云。汝阳寿巳绝。当堕恶道。须臾地
狱现前。陶氏大惧。忽忆邻寺僧诵经。有金刚般若波
罗密七字。遂尽力诵持。至数千遍。地狱遂隐。俄有五
色光从口中出。空中隐隐有声曰。陶善女巳生善趣
矣。事在隆庆三年(金刚新异录)。
* 薛氏
武塘世家女也。母梦长庚八怀。而薛氏生。后归
周。生子五人而寡。专心净业。好施不倦。室中供观音
大士。香烟吐蕊。结成莲华。人皆见之。万历十五年五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2a 页 X88-0412.png
月得疾。医进乳糜。却之。遂断食。至九月六日。延僧礼
忏。曰四日足。吾事毕矣。设西方佛像。昼夜系念。令诸
子同唱佛名。妇女毋得入。至第五日晨起。索水盥手。
诵甘露真言。著新净衣。戴志公帽。长跪佛前。唱然香
赞佛偈。及三自归依。礼三拜。诵佛名一百八声。方午。
趺跏结印而化。神气熙然。家人闻莲华香。满室中。遗
令具龛。毋用棺椁。母迎眚神。毋烧纸钱。毋杀牲以祭。
诸子皆从之(往生集)。
* 方氏
桐城诸生吴应宾妻也。年三十而寡。秉节自誓。
专修净土。一老妪亦持戒。晨夕随侍。万历十三年。方
氏年五十矣。有小疾。呼老妪相对唱佛名。晨夕无閒。
既而具浴更衣。晨起然香礼佛。还坐一榻。泊然而化。
子用先。官至蓟辽总督。亦笃信佛法。师事紫柏老人。
盖母教使然也(往生集)。
* 陶氏
长水居士张守约之继室也。居士精修净土。一
蔬一饭。泊如也。陶氏自归张。亦课诵无閒。居士诣普
陀礼大士。陶氏谓二子曰。吾平日参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乃今始悟。娑婆缘尽。吾其行矣。剋期端坐而逝。
次日。居士归。成殓。俄而棺上出青莲华其数五(往生集)。
* 徐氏
嘉定陆生妻也。夫亡。笃志净业。旧有千金贷人。
焚劵不问。箧中服物。悉用布施。朝夕佛前礼诵。如是
十年。一夕忽呼侍者曰。看东方光发否。吾往生时至
矣。遂高声唱佛。合掌而逝(往生集)。
* 许氏妇
杭州人。为人谨厚。日课佛名。久而弥笃。一日
忏。曰四日足。吾事毕矣。设西方佛像。昼夜系念。令诸
子同唱佛名。妇女毋得入。至第五日晨起。索水盥手。
诵甘露真言。著新净衣。戴志公帽。长跪佛前。唱然香
赞佛偈。及三自归依。礼三拜。诵佛名一百八声。方午。
趺跏结印而化。神气熙然。家人闻莲华香。满室中。遗
令具龛。毋用棺椁。母迎眚神。毋烧纸钱。毋杀牲以祭。
诸子皆从之(往生集)。
* 方氏
桐城诸生吴应宾妻也。年三十而寡。秉节自誓。
专修净土。一老妪亦持戒。晨夕随侍。万历十三年。方
氏年五十矣。有小疾。呼老妪相对唱佛名。晨夕无閒。
既而具浴更衣。晨起然香礼佛。还坐一榻。泊然而化。
子用先。官至蓟辽总督。亦笃信佛法。师事紫柏老人。
盖母教使然也(往生集)。
* 陶氏
长水居士张守约之继室也。居士精修净土。一
蔬一饭。泊如也。陶氏自归张。亦课诵无閒。居士诣普
陀礼大士。陶氏谓二子曰。吾平日参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乃今始悟。娑婆缘尽。吾其行矣。剋期端坐而逝。
次日。居士归。成殓。俄而棺上出青莲华其数五(往生集)。
* 徐氏
嘉定陆生妻也。夫亡。笃志净业。旧有千金贷人。
焚劵不问。箧中服物。悉用布施。朝夕佛前礼诵。如是
十年。一夕忽呼侍者曰。看东方光发否。吾往生时至
矣。遂高声唱佛。合掌而逝(往生集)。
* 许氏妇
杭州人。为人谨厚。日课佛名。久而弥笃。一日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2b 页 X88-0412.png
呼家人与诀曰。吾将去矣。著净衣端坐。取天目白华
簪之。安然而逝(往生集)。
* 于媪
昌平于贵之母也。专修净业。至老弥笃。一日取
所著衣。浣濯甚洁。谓其子曰。将以某日往生净土。子
未之信。及期。置几庭中坐几上化去。空中隐隐有天
乐声。乡人皆闻之(往生集)。
* 王氏
名桂。德州人。诸生韩承业妻也。承业早死。桂绝
水浆七日。欲以身殉。其母力阻之。乃复食。遂长斋。断
诸盐味。寂处一室。泊如也。如是十馀年。承业将葬。桂
夜起严装。作书置几上。明辞世之志。从容出庭前。布
席东隅。面西趺坐。戒家人勿哗。须臾。口鼻间出三昧
火焚焉。异香弥旬。骨体耸植若铁。有莲华承趺。其席
不爇。取席下土以疗疾。无弗愈者。其舅韩绅殓之。与
承业合葬于城东。事在万历十八年(居易录)。
* 潘氏
名广潭。工部主事馀杭李阳春之妻也。工部故
好施。晚常诵西方佛名。既逝。踰年。见神于潘氏。登楼
启窗。作洪语曰。要修行。要修行。潘氏通古今。初好排
抵释教。晚而归礼云栖。断荤血。习禅定。夜常跏趺达
旦。兼修诸功德。散钱粟不訾。万历三十九年冬。得疾。
明年正月。自知不起。遗嘱家财。巳而谓人曰。吾三世
梵僧。今且偕大士而西矣。称佛名不绝口。屈三指而
化。及敛。支体轻软。貌如生(虞德园集)。
* 朱氏
仁和诸生孙标妻也。平生奉持斋戒。专修净土。
尝然灯礼佛。灯光烂然。化成五彩。有佛跏趺其上。及
簪之。安然而逝(往生集)。
* 于媪
昌平于贵之母也。专修净业。至老弥笃。一日取
所著衣。浣濯甚洁。谓其子曰。将以某日往生净土。子
未之信。及期。置几庭中坐几上化去。空中隐隐有天
乐声。乡人皆闻之(往生集)。
* 王氏
名桂。德州人。诸生韩承业妻也。承业早死。桂绝
水浆七日。欲以身殉。其母力阻之。乃复食。遂长斋。断
诸盐味。寂处一室。泊如也。如是十馀年。承业将葬。桂
夜起严装。作书置几上。明辞世之志。从容出庭前。布
席东隅。面西趺坐。戒家人勿哗。须臾。口鼻间出三昧
火焚焉。异香弥旬。骨体耸植若铁。有莲华承趺。其席
不爇。取席下土以疗疾。无弗愈者。其舅韩绅殓之。与
承业合葬于城东。事在万历十八年(居易录)。
* 潘氏
名广潭。工部主事馀杭李阳春之妻也。工部故
好施。晚常诵西方佛名。既逝。踰年。见神于潘氏。登楼
启窗。作洪语曰。要修行。要修行。潘氏通古今。初好排
抵释教。晚而归礼云栖。断荤血。习禅定。夜常跏趺达
旦。兼修诸功德。散钱粟不訾。万历三十九年冬。得疾。
明年正月。自知不起。遗嘱家财。巳而谓人曰。吾三世
梵僧。今且偕大士而西矣。称佛名不绝口。屈三指而
化。及敛。支体轻软。貌如生(虞德园集)。
* 朱氏
仁和诸生孙标妻也。平生奉持斋戒。专修净土。
尝然灯礼佛。灯光烂然。化成五彩。有佛跏趺其上。及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2c 页 X88-0412.png
将终。端坐合掌。称佛名不辍。及敛。貌如生(学佛考训)。
* 叶氏女
德州人。其父卖菜佣也。女生而知书。明丽若
神。及长。富贵家争欲聘之。女坚拒不许。日课女红以
给父母。时注目天际。端躬若思。人莫测也。一日晨起。
严饰。趋父母前肃拜。问其故。不答。但频视日景。及午。
忽入室阖户。手结印。跏趺西向。若入定者。母心动就
视之。则巳逝矣。事在万历四十六年。工部程先贞作
火莲行纪之(居易录)。
* 彭山圣姑者
四川叙州彭山县人也。不详其姓氏。生
而端洁。志慕空宗。尝欲舍俗出家。父母不许。嫁之前
村人家。既成昏。每夜灯灭后。其夫辄觉床中涌起墙
壁。不得近。如是经月。闻于姑。姑因伴宿。验之而信。遽
惊起。以诘圣姑。圣姑笑曰。安有是。是君家心有窒碍
故耳。如是又两月。夫族目之为妖。诉于县。县遣吏按
问。无异辞。命锢之山洞中。洞方广不喻丈。甚黝黑。既
送圣姑入。即运砖塞洞门。止留一窦。仅寸许。不通饮
食。隔数日探之。端坐无所苦。母兄怜之。遗以枣栗。圣
姑曰。吾腹中充然。不思食也。因谢去。越三月。其兄复
至。启窦则容光烂然。天华满席。不知所从来也。其兄
问曰。汝住此。岂有天人供养乎。当以何时得出。圣姑
曰。遇桓而开。于是远近传诧。圣姑之名。自此始矣。既
三年。适有山阴人徐桓。分巡西川。临其地。闻而入山
访之。圣姑曰。令郎君有大厄。方避雠丹阳道中。巳而
使至。果然。时徐夫人崇信佛道。遂下令毁洞门。迎圣
* 叶氏女
德州人。其父卖菜佣也。女生而知书。明丽若
神。及长。富贵家争欲聘之。女坚拒不许。日课女红以
给父母。时注目天际。端躬若思。人莫测也。一日晨起。
严饰。趋父母前肃拜。问其故。不答。但频视日景。及午。
忽入室阖户。手结印。跏趺西向。若入定者。母心动就
视之。则巳逝矣。事在万历四十六年。工部程先贞作
火莲行纪之(居易录)。
* 彭山圣姑者
四川叙州彭山县人也。不详其姓氏。生
而端洁。志慕空宗。尝欲舍俗出家。父母不许。嫁之前
村人家。既成昏。每夜灯灭后。其夫辄觉床中涌起墙
壁。不得近。如是经月。闻于姑。姑因伴宿。验之而信。遽
惊起。以诘圣姑。圣姑笑曰。安有是。是君家心有窒碍
故耳。如是又两月。夫族目之为妖。诉于县。县遣吏按
问。无异辞。命锢之山洞中。洞方广不喻丈。甚黝黑。既
送圣姑入。即运砖塞洞门。止留一窦。仅寸许。不通饮
食。隔数日探之。端坐无所苦。母兄怜之。遗以枣栗。圣
姑曰。吾腹中充然。不思食也。因谢去。越三月。其兄复
至。启窦则容光烂然。天华满席。不知所从来也。其兄
问曰。汝住此。岂有天人供养乎。当以何时得出。圣姑
曰。遇桓而开。于是远近传诧。圣姑之名。自此始矣。既
三年。适有山阴人徐桓。分巡西川。临其地。闻而入山
访之。圣姑曰。令郎君有大厄。方避雠丹阳道中。巳而
使至。果然。时徐夫人崇信佛道。遂下令毁洞门。迎圣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3a 页 X88-0413.png
姑。圣姑辞曰。罪谪未满。不可出也。徐曰。何时当满。曰。
遇宁而满。徐不敢强。塞洞门如故。久之。徐以迁去。寻
病归山阴。居四年。又有宁瑞鲤者。分巡浙江。繇叙州
经此山。闻其事。亲往见之。乞一言指示。圣姑曰。无他
指示。伹为我寄一信与徐副使可也。宁既入浙。过山
阴访徐。道其事。徐顿忆前语。急遣人入川迎圣姑。出
之洞中计其入洞时。巳十有八年矣。抵浙之日。为万
历三十九年。明年春。浙江布政使。吴用先迎圣姑至
官舍。供养三月。啖蔬果如常人。唯不矢溺而巳。问以
祸福。辄奇中。寻送还徐氏。缁白趋附。从而过江者。千
人。又一年。忽示微疾。语徐曰。吾将逝矣。当制一桶。坐
我其中。外加铜箍数围。三年箍断。归骨西川可也。徐
与诸眷属悲恋颇切。圣姑笑曰。死生去住。亦细故耳。
经画既定。圣姑沐浴更衣。便入桶中。有来送者。令各
念摩诃般若波罗密。遂合掌安坐而逝。常熟钱希言
客用先幕。审其事。又遇西川旅泊和尚。叙圣姑生平
甚核。因为书而传之(狯园)。
* 毛钰龙
麻城人。云南按察司佥事凤韶女也。适刘庄
襄公孙守蒙夫亡。事姑。居一小楼。足不踰阈六十馀
年。好读书。工诗。老而奉佛。崇戒律。李卓吾讲学龙湖。
欲要一见。不可。欲通书讲道。亦不可。乡人称曰。文贞
夫人(维风集明诗综)。
* 黄淑德
字柔卿。槜李人。少通文史。解音律。适屠氏。夫
亡。长斋奉佛。坐卧一小楼。年三十四。遘疾。合掌称佛
遇宁而满。徐不敢强。塞洞门如故。久之。徐以迁去。寻
病归山阴。居四年。又有宁瑞鲤者。分巡浙江。繇叙州
经此山。闻其事。亲往见之。乞一言指示。圣姑曰。无他
指示。伹为我寄一信与徐副使可也。宁既入浙。过山
阴访徐。道其事。徐顿忆前语。急遣人入川迎圣姑。出
之洞中计其入洞时。巳十有八年矣。抵浙之日。为万
历三十九年。明年春。浙江布政使。吴用先迎圣姑至
官舍。供养三月。啖蔬果如常人。唯不矢溺而巳。问以
祸福。辄奇中。寻送还徐氏。缁白趋附。从而过江者。千
人。又一年。忽示微疾。语徐曰。吾将逝矣。当制一桶。坐
我其中。外加铜箍数围。三年箍断。归骨西川可也。徐
与诸眷属悲恋颇切。圣姑笑曰。死生去住。亦细故耳。
经画既定。圣姑沐浴更衣。便入桶中。有来送者。令各
念摩诃般若波罗密。遂合掌安坐而逝。常熟钱希言
客用先幕。审其事。又遇西川旅泊和尚。叙圣姑生平
甚核。因为书而传之(狯园)。
* 毛钰龙
麻城人。云南按察司佥事凤韶女也。适刘庄
襄公孙守蒙夫亡。事姑。居一小楼。足不踰阈六十馀
年。好读书。工诗。老而奉佛。崇戒律。李卓吾讲学龙湖。
欲要一见。不可。欲通书讲道。亦不可。乡人称曰。文贞
夫人(维风集明诗综)。
* 黄淑德
字柔卿。槜李人。少通文史。解音律。适屠氏。夫
亡。长斋奉佛。坐卧一小楼。年三十四。遘疾。合掌称佛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3b 页 X88-0413.png
号而逝(维风集)。
* 王素娥
山阴人。适吏曹胡节。夫亡。笃志佛法。尝有诗
曰。礼佛焚香易。修行定性难。古来成道者。把铁铸心
肝。年四十一卒(维风集明诗综)。
* 施氏
长洲尤锡绶之妻也。善事舅姑。兼持斋戒。万历
三十五年忽病隔。日益尪瘵。诸医罔措。一日薄暮。强
起倚闾。俄有道姑从东来。过其门。数目施氏。从之乞
茶。施氏延入门。授以茶。问从何方来曰。南海因谓施
氏曰。娘子灾重。恐不久长。施氏以病告。道姑曰。此关
仓隔也。法不治。以汝夙有善根。吾当治之。即于衣带
间取一黑丸子授之。令于卧时服。因问娘子年几何
矣。曰三十二。问持斋乎。曰十三岁持斋。至二十二岁
而开。二十四岁复持。复七年而开。道姑曰。此是魔来
娆汝耳。病愈后。当复持之。勿再开也。遂出朱笔袖中。
向施氏眉心书一小符。曰。从此吁不至矣。施氏礼谢。
因问他日访师。家在何处。道姑曰。汝过南海。问妙海
道人。当自知之。即辞出门。转盼间巳不见矣。锡绶归。
施氏语之。锡绶惊曰。得非观世音菩萨乎。其夕取丸
服之明日脱然愈。进饮食如常。明年。遂请其姑刘氏
偕至补陀山。入寺门。见金书妙海宫三字榜。益信菩
萨慈悲救苦。真实不虚矣。其年秋。施氏饭罢。坐中堂。
又见一道姑。排户入。手持棕拂子。合掌问讯云。丐我
斋粮半升。施氏合掌答之延之坐。道姑问娘子。能受
戒乎。施氏曰。我固持斋人也。又问能念佛乎。曰时念
* 王素娥
山阴人。适吏曹胡节。夫亡。笃志佛法。尝有诗
曰。礼佛焚香易。修行定性难。古来成道者。把铁铸心
肝。年四十一卒(维风集明诗综)。
* 施氏
长洲尤锡绶之妻也。善事舅姑。兼持斋戒。万历
三十五年忽病隔。日益尪瘵。诸医罔措。一日薄暮。强
起倚闾。俄有道姑从东来。过其门。数目施氏。从之乞
茶。施氏延入门。授以茶。问从何方来曰。南海因谓施
氏曰。娘子灾重。恐不久长。施氏以病告。道姑曰。此关
仓隔也。法不治。以汝夙有善根。吾当治之。即于衣带
间取一黑丸子授之。令于卧时服。因问娘子年几何
矣。曰三十二。问持斋乎。曰十三岁持斋。至二十二岁
而开。二十四岁复持。复七年而开。道姑曰。此是魔来
娆汝耳。病愈后。当复持之。勿再开也。遂出朱笔袖中。
向施氏眉心书一小符。曰。从此吁不至矣。施氏礼谢。
因问他日访师。家在何处。道姑曰。汝过南海。问妙海
道人。当自知之。即辞出门。转盼间巳不见矣。锡绶归。
施氏语之。锡绶惊曰。得非观世音菩萨乎。其夕取丸
服之明日脱然愈。进饮食如常。明年。遂请其姑刘氏
偕至补陀山。入寺门。见金书妙海宫三字榜。益信菩
萨慈悲救苦。真实不虚矣。其年秋。施氏饭罢。坐中堂。
又见一道姑。排户入。手持棕拂子。合掌问讯云。丐我
斋粮半升。施氏合掌答之延之坐。道姑问娘子。能受
戒乎。施氏曰。我固持斋人也。又问能念佛乎。曰时念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3c 页 X88-0413.png
阿弥陀佛。道姑因说偈曰。声声口里念弥陀。不识弥
陀怎奈何。这句弥陀参不透。轮回那得出娑婆。施氏
问姑从何来。曰湖广人。住枯松塔里修行。自已功行
虽圆。尚有度人心未了。问娘子年多少。答三十三矣。
道姑曰。观汝相法。不当寿。遂出袖间一册。启之。皆篆
文靛色。谓施氏曰。汝算止二十九。因昔曾行三善事
故得有今日。一者。汝于十五年前。捐资铸金像一躯。
一者。尝施经板一片。一者。某年月日见路旁饥人。舍
饭一瓯。有此三善。获延三载。又曾遇肉身菩萨。点化
来。故幸免短折。施氏以妙海因缘告之。心计此道姑
容饰异前。而眸子炯然无别。因合掌下拜。哀求拯度。
道姑曰。能从我枯松塔里修行乎。施氏曰。舅姑且老。
不能也。道姑命取一瓯净水。用拂子梢洒其坐处。出
一竹篮。中有三足鼎。如蜀山窑色。高七八寸许。鼎中
复有一小炉。拨之中有奇香茀郁。贮净水鼎中。插花
四种。杏梅芙蕖紫萸。高四寸许。花上有燕雏蛱蝶飞
鸣其间。施氏异之。道姑曰。此鼎乃兜率宫中宝。非世
閒物也。于是命施氏名曰本贤。受以三戒。一断绝夫
妻恩爱。二破除无明烦恼。三割弃资生业缘。仍令吁
天。立誓施氏口占发愿文数十言。既毕。道姑举手掠
施氏发际。抽得青丝一簇。绾作小髻付之。曰汝夫归。
以此发遗之。前缘巳了。努力修行可也。施氏拜谢。方
举头顷。道姑巳灭。炉香花鸟都无有矣。施氏数其发。
得十五茎。盖自归施氏。至是年为十五年也。施氏自
陀怎奈何。这句弥陀参不透。轮回那得出娑婆。施氏
问姑从何来。曰湖广人。住枯松塔里修行。自已功行
虽圆。尚有度人心未了。问娘子年多少。答三十三矣。
道姑曰。观汝相法。不当寿。遂出袖间一册。启之。皆篆
文靛色。谓施氏曰。汝算止二十九。因昔曾行三善事
故得有今日。一者。汝于十五年前。捐资铸金像一躯。
一者。尝施经板一片。一者。某年月日见路旁饥人。舍
饭一瓯。有此三善。获延三载。又曾遇肉身菩萨。点化
来。故幸免短折。施氏以妙海因缘告之。心计此道姑
容饰异前。而眸子炯然无别。因合掌下拜。哀求拯度。
道姑曰。能从我枯松塔里修行乎。施氏曰。舅姑且老。
不能也。道姑命取一瓯净水。用拂子梢洒其坐处。出
一竹篮。中有三足鼎。如蜀山窑色。高七八寸许。鼎中
复有一小炉。拨之中有奇香茀郁。贮净水鼎中。插花
四种。杏梅芙蕖紫萸。高四寸许。花上有燕雏蛱蝶飞
鸣其间。施氏异之。道姑曰。此鼎乃兜率宫中宝。非世
閒物也。于是命施氏名曰本贤。受以三戒。一断绝夫
妻恩爱。二破除无明烦恼。三割弃资生业缘。仍令吁
天。立誓施氏口占发愿文数十言。既毕。道姑举手掠
施氏发际。抽得青丝一簇。绾作小髻付之。曰汝夫归。
以此发遗之。前缘巳了。努力修行可也。施氏拜谢。方
举头顷。道姑巳灭。炉香花鸟都无有矣。施氏数其发。
得十五茎。盖自归施氏。至是年为十五年也。施氏自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4a 页 X88-0414.png
是奉法益虔。吴门父老。皆传道其事(狯园)。
* 常氏女者
常州农家女也。生而丧母。年十二。父病且
殆。抚之曰。吾不及见汝成人矣。奈何。女悲父言。誓不
嫁。买地半亩。葬父毕。筑草舍墓旁以居。供观音大士
像。日焚香献华。诵西方佛名。以度亡者。暇则纺绩。易
薪米自给。弟无行。鬻墓地与人。女出钱赎之。巳而复
鬻与人。女复赎之。如是者三。岁大饥。盗入其室。劫以
刃。女被创委地。俄而光明照身。创痛顿平。寻光所起。
盖自大士像云。女仍守墓不去。为人决休咎屡验。人
或传其得道。尚书孙慎行家居。往谒之。麻衣斩然。如
初丧时。时年八十馀矣。晚度女弟子二人为尼。女既
殁。尼嗣守其庐。里人名之曰贞孝庵。事在万历中(息庵
剩言)。
* 张氏
秀水钱永明之妻也。奉佛诚笃。日织布一匹。随
诵金刚经十卷。以为常。一日方织。诵至不于一佛二
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巳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忽停梭合掌。家人觉其异。呼之。则巳瞑目坐脱矣。
事在万历四十八年(金刚新异录)。
* 祝氏
公安龚仲淳妇也。甥袁宏道兄弟。好谈佛法。祝
氏闻净土法门。信之。遂专持佛名。兼诵金刚经。一日
语诸子曰。佛言三日后当来迎我。及期。沐浴坐堂上。
诸眷属皆拱列。良久自言佛至。眉间放白毫光。长数
丈。又言见一僧相好庄严。自称须菩提。俄化为百馀
僧。或从旁谓曰。经中凡一百三十八须菩提。即此是
* 常氏女者
常州农家女也。生而丧母。年十二。父病且
殆。抚之曰。吾不及见汝成人矣。奈何。女悲父言。誓不
嫁。买地半亩。葬父毕。筑草舍墓旁以居。供观音大士
像。日焚香献华。诵西方佛名。以度亡者。暇则纺绩。易
薪米自给。弟无行。鬻墓地与人。女出钱赎之。巳而复
鬻与人。女复赎之。如是者三。岁大饥。盗入其室。劫以
刃。女被创委地。俄而光明照身。创痛顿平。寻光所起。
盖自大士像云。女仍守墓不去。为人决休咎屡验。人
或传其得道。尚书孙慎行家居。往谒之。麻衣斩然。如
初丧时。时年八十馀矣。晚度女弟子二人为尼。女既
殁。尼嗣守其庐。里人名之曰贞孝庵。事在万历中(息庵
剩言)。
* 张氏
秀水钱永明之妻也。奉佛诚笃。日织布一匹。随
诵金刚经十卷。以为常。一日方织。诵至不于一佛二
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巳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忽停梭合掌。家人觉其异。呼之。则巳瞑目坐脱矣。
事在万历四十八年(金刚新异录)。
* 祝氏
公安龚仲淳妇也。甥袁宏道兄弟。好谈佛法。祝
氏闻净土法门。信之。遂专持佛名。兼诵金刚经。一日
语诸子曰。佛言三日后当来迎我。及期。沐浴坐堂上。
诸眷属皆拱列。良久自言佛至。眉间放白毫光。长数
丈。又言见一僧相好庄严。自称须菩提。俄化为百馀
僧。或从旁谓曰。经中凡一百三十八须菩提。即此是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4b 页 X88-0414.png
也。诸眷属共焚香诵佛名。祝氏微笑而逝。阁中一九
岁婢方卧地。忽大呼起立。言见数金甲巨人。执幡幢
为夫人导。其幢柄拂面过。不觉痛失声。察之。伤痕宛
然。既殓。棺中时发异香。其姒陈氏。为人慈善。里中呼
为女圣。持五十三佛名甚谨。一日取经。命家僮别书
一纸。所置案不洁。僮复嗜饮。书未半。日方午。忽猛风
起。一黑衣神入室攫经。至陈氏所居楼前。巳而排空
直上。作霹雳声。市中人望见。若匹练然。巳有人自郊
外至。相去十馀里。犹望见之。宏道母龚氏。亦日诵金
刚经。一日诵经将半。梁间忽悬一巨蛛。绕经数匝。蹲
而伏。龚氏祝之曰。汝欲听经耶。遂终一卷。至六如偈。
蛛忽蠕动。若作礼状。视之。巳蜕去矣。因为小龛。以僧
法葬之(袁中郎集金刚新异录)。
* 张太宜人金氏
绵州人。普安知府张怀麓妻也。家世
贵盛。而自奉甚薄。中年失偶。教诸子有法度。子正道
正学。皆以科名显。太宜人晚得净土书。读之。遂注心
极乐。晨夕礼诵。一夕戒诸孙曰。尔辈好读祖父书。吾
其去矣。呼侍女焚香。端坐而逝。数日后。见梦于孙曰。
适从西方路来。始知太宜人实生净土云(白苏斋集)。
* 黄氏仆母者
常熟罟里村人也。平居持斋念佛。无他
异。万历四十二年秋。疾笃。将逝。曝旧蓝裙于庭。其裙
十二幅。忽现观音像十二面。面各不同。竹林鹦鹉参
错其间。经一昼夜。乃灭。遂瞑。年六十五(狯园)。
* 杨选一妻
南昌人。客居南京。年三十生子。即与夫别
岁婢方卧地。忽大呼起立。言见数金甲巨人。执幡幢
为夫人导。其幢柄拂面过。不觉痛失声。察之。伤痕宛
然。既殓。棺中时发异香。其姒陈氏。为人慈善。里中呼
为女圣。持五十三佛名甚谨。一日取经。命家僮别书
一纸。所置案不洁。僮复嗜饮。书未半。日方午。忽猛风
起。一黑衣神入室攫经。至陈氏所居楼前。巳而排空
直上。作霹雳声。市中人望见。若匹练然。巳有人自郊
外至。相去十馀里。犹望见之。宏道母龚氏。亦日诵金
刚经。一日诵经将半。梁间忽悬一巨蛛。绕经数匝。蹲
而伏。龚氏祝之曰。汝欲听经耶。遂终一卷。至六如偈。
蛛忽蠕动。若作礼状。视之。巳蜕去矣。因为小龛。以僧
法葬之(袁中郎集金刚新异录)。
* 张太宜人金氏
绵州人。普安知府张怀麓妻也。家世
贵盛。而自奉甚薄。中年失偶。教诸子有法度。子正道
正学。皆以科名显。太宜人晚得净土书。读之。遂注心
极乐。晨夕礼诵。一夕戒诸孙曰。尔辈好读祖父书。吾
其去矣。呼侍女焚香。端坐而逝。数日后。见梦于孙曰。
适从西方路来。始知太宜人实生净土云(白苏斋集)。
* 黄氏仆母者
常熟罟里村人也。平居持斋念佛。无他
异。万历四十二年秋。疾笃。将逝。曝旧蓝裙于庭。其裙
十二幅。忽现观音像十二面。面各不同。竹林鹦鹉参
错其间。经一昼夜。乃灭。遂瞑。年六十五(狯园)。
* 杨选一妻
南昌人。客居南京。年三十生子。即与夫别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4c 页 X88-0414.png
居。听夫置妾。自是长斋念佛。阅十五年。其年八月。疽
发于背。痛入骨。见一恶鬼持刀逼之。有大力神驱之
去。其痛顿息。旋谓夫曰。吾将行矣。有童子四人相迎。
可以清茶供之。问将何往。曰往。西方。合掌唱佛名而
逝(净土晨钟)。
* 钟氏仁和张后溪继室
也年四十丧夫。遂长斋。日诵
西方佛名。历四十馀载。居常每闻天乐鸣空。及唱佛
声。泰昌元年十二月。卧病数日。日饮汤一盏。明年元
旦。为家人言。莲华布地。幡盖悬空。尔曹亦见之乎。口
中唱佛名不辍。及暮。吉祥而逝(净土全书)。
* 吴氏女
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归心佛乘。事亲
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
字义。巳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
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
于梦中得通宿命。自言曾为宋高僧。此来专为父母。
年二十三。当成道果。崇祯四年。年二十三矣。闭关一
室。专修净土。仲冬之末。示微疾。作偈辞世。勉亲坚修
勿懈。日方午。索玉戒指佩之右胁而逝。将敛。红光溢
于面。母为理发。异香从顶中出。达于户外。经夕不散。
居四年茶毗。骨莹如玉。顶作黄金色。为起塔以奉之
(续往生集)。
* 卢氏
名福智。徽州程季清妻也。晚迁湖州。季清奉佛
甚虔。力修福业。卢氏竭资为助。长齐。日课佛名二三
万。约巳惠下。未尝詈人。崇祯五年。得危疾。请古德法
发于背。痛入骨。见一恶鬼持刀逼之。有大力神驱之
去。其痛顿息。旋谓夫曰。吾将行矣。有童子四人相迎。
可以清茶供之。问将何往。曰往。西方。合掌唱佛名而
逝(净土晨钟)。
* 钟氏仁和张后溪继室
也年四十丧夫。遂长斋。日诵
西方佛名。历四十馀载。居常每闻天乐鸣空。及唱佛
声。泰昌元年十二月。卧病数日。日饮汤一盏。明年元
旦。为家人言。莲华布地。幡盖悬空。尔曹亦见之乎。口
中唱佛名不辍。及暮。吉祥而逝(净土全书)。
* 吴氏女
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归心佛乘。事亲
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
字义。巳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
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
于梦中得通宿命。自言曾为宋高僧。此来专为父母。
年二十三。当成道果。崇祯四年。年二十三矣。闭关一
室。专修净土。仲冬之末。示微疾。作偈辞世。勉亲坚修
勿懈。日方午。索玉戒指佩之右胁而逝。将敛。红光溢
于面。母为理发。异香从顶中出。达于户外。经夕不散。
居四年茶毗。骨莹如玉。顶作黄金色。为起塔以奉之
(续往生集)。
* 卢氏
名福智。徽州程季清妻也。晚迁湖州。季清奉佛
甚虔。力修福业。卢氏竭资为助。长齐。日课佛名二三
万。约巳惠下。未尝詈人。崇祯五年。得危疾。请古德法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5a 页 X88-0415.png
师授五戒。咨净土法要。遂一意西归。季清为诵华严
经。至入法界品五十三门。为一一讲说。卢氏悉领解。
季清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毋犹
豫也。遂高声唱佛。夜以继昼。如是半月。其母及女来
问视。悉谢遣之。曰毋乱人意。十一月八日。忽睹莲华
现前。化佛垂手。身心踊跃。急索香水沐浴。西向叉手。
连称佛名。古胁而逝。时方午。及暮扪其顶。热可灼手。
年三十九。藕益法师为之传。系以赞曰。哀哉三界。爱
欲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莲华国土。永离尘情。此
缘能断。彼质斯成。勇矣智福。女中之英。一日一夜。净
念功殷。华台接引。眼识分明。子母恩爱。枯木寒冰。吉
祥善逝。长辞苦轮。我今随喜。愿共群伦。顿除爱网。證
入元门(灵峰宗论)。
* 叶小鸾
字琼章。吴江人。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季女也。
母沈氏。名宜修。伯姊名纨纨。俱工词翰。纨纨嫁赵田
袁氏。日诵佛经。年二十三。得疾。危坐唱佛名而逝。小
鸾四岁能诵楚辞。十二岁能诗。稍长能鼓琴。好临子
敬洛神赋。及藏真帖。焚香宴坐。洒如也。年十七字于
张生。行有日矣。俄而有疾。佛声朗然。须臾化去。七日
就木。举体轻软。事在崇祯五年。吴门有神降于乩。自
言天台泐子。在陈隋间为智者大师弟子。巳而转女
人身。堕鬼神道。遇大师接引。顿悟宿因。遂借乩示现。
阐天台止观法门。时绍袁甚念小鸾。遂迎泐师至家。
以。小鸾问。师曰。此月府侍书女也。其名寒簧。问今在
经。至入法界品五十三门。为一一讲说。卢氏悉领解。
季清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毋犹
豫也。遂高声唱佛。夜以继昼。如是半月。其母及女来
问视。悉谢遣之。曰毋乱人意。十一月八日。忽睹莲华
现前。化佛垂手。身心踊跃。急索香水沐浴。西向叉手。
连称佛名。古胁而逝。时方午。及暮扪其顶。热可灼手。
年三十九。藕益法师为之传。系以赞曰。哀哉三界。爱
欲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莲华国土。永离尘情。此
缘能断。彼质斯成。勇矣智福。女中之英。一日一夜。净
念功殷。华台接引。眼识分明。子母恩爱。枯木寒冰。吉
祥善逝。长辞苦轮。我今随喜。愿共群伦。顿除爱网。證
入元门(灵峰宗论)。
* 叶小鸾
字琼章。吴江人。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季女也。
母沈氏。名宜修。伯姊名纨纨。俱工词翰。纨纨嫁赵田
袁氏。日诵佛经。年二十三。得疾。危坐唱佛名而逝。小
鸾四岁能诵楚辞。十二岁能诗。稍长能鼓琴。好临子
敬洛神赋。及藏真帖。焚香宴坐。洒如也。年十七字于
张生。行有日矣。俄而有疾。佛声朗然。须臾化去。七日
就木。举体轻软。事在崇祯五年。吴门有神降于乩。自
言天台泐子。在陈隋间为智者大师弟子。巳而转女
人身。堕鬼神道。遇大师接引。顿悟宿因。遂借乩示现。
阐天台止观法门。时绍袁甚念小鸾。遂迎泐师至家。
以。小鸾问。师曰。此月府侍书女也。其名寒簧。问今在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5b 页 X88-0415.png
何处。曰。缑山仙府。问可招之至乎。师初不可。再三请
而后许之。小鸾至。绍袁问以去来事。小鸾曰。菩萨有
变易生死。众生有分段生死。儿犹在分段中。去时但
见金童玉女。建紫金幢。赤珊瑚节。大红流苏结为台
阁。赤猊驾桥。赤虬骖乘。尔时殊乐。不知苦也。问答未
竟。师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
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
老死忧悲苦恼。君谛听之。我当细讲。停乩良久。师曰。
善哉。割爱第一。小鸾作诗呈师曰。弱水安能制毒龙。
竿头一转拜师功。从今别却芙蓉主。永侍猊床沐下
风。且曰。愿从大师受记。不复往仙府矣。师因为审戒。
问。曾犯杀否。答。曾犯。师问如何。答。曾呼小玉除花虱。
也遣轻纨坏蝶衣。问曾犯盗否。答。曾犯。不知新绿谁
家树。怪底清箫何处声。问曾犯淫否。答。曾犯。晚镜偷
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问曾犯妄言否。答。曾犯。
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问曾犯绮语否。
答。曾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问。曾犯
两舌否。答。曾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
问曾犯恶口否。答。曾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
骂东风。问曾犯贪否。答。曾犯。经营缃帙成千轴。辛苦
莺花满一庭。问曾犯嗔否。答。曾犯。怪他道蕴敲枯砚。
薄彼崔徽扑玉。钗问曾犯痴否。答。曾犯。勉弃珠环收
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师曰。善哉。子所犯者。独绮语
一戒耳。遂与之戒。名曰智断。小鸾问何谓智。师曰。有
而后许之。小鸾至。绍袁问以去来事。小鸾曰。菩萨有
变易生死。众生有分段生死。儿犹在分段中。去时但
见金童玉女。建紫金幢。赤珊瑚节。大红流苏结为台
阁。赤猊驾桥。赤虬骖乘。尔时殊乐。不知苦也。问答未
竟。师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
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
老死忧悲苦恼。君谛听之。我当细讲。停乩良久。师曰。
善哉。割爱第一。小鸾作诗呈师曰。弱水安能制毒龙。
竿头一转拜师功。从今别却芙蓉主。永侍猊床沐下
风。且曰。愿从大师受记。不复往仙府矣。师因为审戒。
问。曾犯杀否。答。曾犯。师问如何。答。曾呼小玉除花虱。
也遣轻纨坏蝶衣。问曾犯盗否。答。曾犯。不知新绿谁
家树。怪底清箫何处声。问曾犯淫否。答。曾犯。晚镜偷
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问曾犯妄言否。答。曾犯。
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问曾犯绮语否。
答。曾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问。曾犯
两舌否。答。曾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
问曾犯恶口否。答。曾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
骂东风。问曾犯贪否。答。曾犯。经营缃帙成千轴。辛苦
莺花满一庭。问曾犯嗔否。答。曾犯。怪他道蕴敲枯砚。
薄彼崔徽扑玉。钗问曾犯痴否。答。曾犯。勉弃珠环收
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师曰。善哉。子所犯者。独绮语
一戒耳。遂与之戒。名曰智断。小鸾问何谓智。师曰。有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5c 页 X88-0415.png
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又问何谓断。师曰。断见思
惑。断尘沙惑。断无明惑。三智应修。三惑应断。菩萨有
智德。有断德。智断者。菩萨之二德也。小鸾曰。菩萨以
无所得。故得。应以无所断故断。师惊曰。吾不敢以神
仙待子也。可谓迥绝无际矣。遂字之曰绝际。其年秋
沈宜人亦逝。明年四月。绍袁再邀师。师引沈氏及纨
纨小鸾偕至。时师开无叶堂。度诸女人夙有慧根者。
沈宜人母子俱从师修净业。注生西方。既至。联吟古
诗一首。绍袁问小鸾在缑山。有诗作否。答曰。世法无
常。念念灭尽。如石火水沫。我𡩋为其动摇哉。倘到处
留迹。不巳劳乎。将别。复告父曰。父还要眼明手快。倩
种愁苗。乃八狱之本。一刀割绝。立地清凉。遂去。绍袁
叙其事。名曰窈闻(午梦堂集)。
* 唐氏
湖州唐时从女。海宁杨云妻也。云早逝。家落。唐
氏依从父以居。崇祯初。随至凤阳官舍。有老妾马氏
者。善绣佛。唐氏既长斋。因发愿绣金刚经。未果。一夕
忽暴卒。至天将晓。复苏。云我要绣。马氏在旁问故。唐
氏云黄昏就枕时。觉遍体流血。僵卧于地。忽金甲大
神振锡一声。问我云。汝还能记绣经之愿否。答曰。能
记。又振锡一声。问云。汝能绣经否。答云。我要绣。遂得
醒。乃绣金刚经一部。阅二年始完。精巧密致点画𨤲
然。唐氏体素羸。至是诸病悉除(巾驭乘续集)。
* 费氏
湖州双林镇沈春郊妻也。少寡。织纺自膳。持斋
四十年。供养三世佛画像。及檀香大士。日诵金刚经
惑。断尘沙惑。断无明惑。三智应修。三惑应断。菩萨有
智德。有断德。智断者。菩萨之二德也。小鸾曰。菩萨以
无所得。故得。应以无所断故断。师惊曰。吾不敢以神
仙待子也。可谓迥绝无际矣。遂字之曰绝际。其年秋
沈宜人亦逝。明年四月。绍袁再邀师。师引沈氏及纨
纨小鸾偕至。时师开无叶堂。度诸女人夙有慧根者。
沈宜人母子俱从师修净业。注生西方。既至。联吟古
诗一首。绍袁问小鸾在缑山。有诗作否。答曰。世法无
常。念念灭尽。如石火水沫。我𡩋为其动摇哉。倘到处
留迹。不巳劳乎。将别。复告父曰。父还要眼明手快。倩
种愁苗。乃八狱之本。一刀割绝。立地清凉。遂去。绍袁
叙其事。名曰窈闻(午梦堂集)。
* 唐氏
湖州唐时从女。海宁杨云妻也。云早逝。家落。唐
氏依从父以居。崇祯初。随至凤阳官舍。有老妾马氏
者。善绣佛。唐氏既长斋。因发愿绣金刚经。未果。一夕
忽暴卒。至天将晓。复苏。云我要绣。马氏在旁问故。唐
氏云黄昏就枕时。觉遍体流血。僵卧于地。忽金甲大
神振锡一声。问我云。汝还能记绣经之愿否。答曰。能
记。又振锡一声。问云。汝能绣经否。答云。我要绣。遂得
醒。乃绣金刚经一部。阅二年始完。精巧密致点画𨤲
然。唐氏体素羸。至是诸病悉除(巾驭乘续集)。
* 费氏
湖州双林镇沈春郊妻也。少寡。织纺自膳。持斋
四十年。供养三世佛画像。及檀香大士。日诵金刚经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6a 页 X88-0416.png
一卷。佛名千声。寒暑不辍。崇祯十一年。大疫。婿张世
茂迎费氏往居其家。止𢹂大士以行。费氏居一楼。日
课回向。祝愿此香。直达佛所。如是三载忽空中有香。
绕楼数日。粉墙上涌现三世佛像。庄严精妙。远迩诧
传。瞻礼日众。或以净巾擦之。色愈光明。又四年。一日
告婿曰。吾欲返故居。入门。即洒扫焚香。参佛诵经。至
第三日早。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午刻。大呼佛来也。我
行矣。别众而逝。年七十有三(巾驭乘续集)。
* 李氏
刘道隆之母也。年四十。长斋奉佛。除静室一间。
供奉观音大士。朝夕礼拜。唱佛名千声。虽大寒暑不
辍。刻金刚经以施人。每遇诞日。诫子妇毋置酒。惟礼
忏一日。
或三日。如是二十五年。将终前一岁。延僧诵
经七昼夜。梦所奉大士持素珠一串示之曰。以此授
汝。珠数乃汝往生净土之期。数之。得五十三。觉而识
之。至明年五月十三日。忽告家人曰。吾今日往西方
矣。可为我同声唱佛名。助我西行。子妇辈围坐榻前
齐声唱佛名。李氏面西端坐而逝。道隆述其事。为世
劝焉(金刚持验记)。
* 严氏
工部郎谭贞默母也。家世贵盛。布衣蔬食。以金
刚法华二经为常课。晚岁兼持华严。日必一卷。时为
子妇讲说大意。崇祯五年得疾。自知将终。方暑月。晨
起。更衣沐浴。向佛前祝曰。某一生奉佛。果有佛缘。当
令遗体不闻秽气。即跏趺端坐而逝。逝后七日。颜色
如生。异香拂然。飞蝇远避。吊奠之众。莫不嗟叹。贞默
茂迎费氏往居其家。止𢹂大士以行。费氏居一楼。日
课回向。祝愿此香。直达佛所。如是三载忽空中有香。
绕楼数日。粉墙上涌现三世佛像。庄严精妙。远迩诧
传。瞻礼日众。或以净巾擦之。色愈光明。又四年。一日
告婿曰。吾欲返故居。入门。即洒扫焚香。参佛诵经。至
第三日早。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午刻。大呼佛来也。我
行矣。别众而逝。年七十有三(巾驭乘续集)。
* 李氏
刘道隆之母也。年四十。长斋奉佛。除静室一间。
供奉观音大士。朝夕礼拜。唱佛名千声。虽大寒暑不
辍。刻金刚经以施人。每遇诞日。诫子妇毋置酒。惟礼
忏一日。
或三日。如是二十五年。将终前一岁。延僧诵
经七昼夜。梦所奉大士持素珠一串示之曰。以此授
汝。珠数乃汝往生净土之期。数之。得五十三。觉而识
之。至明年五月十三日。忽告家人曰。吾今日往西方
矣。可为我同声唱佛名。助我西行。子妇辈围坐榻前
齐声唱佛名。李氏面西端坐而逝。道隆述其事。为世
劝焉(金刚持验记)。
* 严氏
工部郎谭贞默母也。家世贵盛。布衣蔬食。以金
刚法华二经为常课。晚岁兼持华严。日必一卷。时为
子妇讲说大意。崇祯五年得疾。自知将终。方暑月。晨
起。更衣沐浴。向佛前祝曰。某一生奉佛。果有佛缘。当
令遗体不闻秽气。即跏趺端坐而逝。逝后七日。颜色
如生。异香拂然。飞蝇远避。吊奠之众。莫不嗟叹。贞默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6b 页 X88-0416.png
作传纪之(金刚持验记)。
* 黄太宜人李氏者
南京仪制主事建昌黄端伯之母
也。贤明仁慈。信乐佛法。晚岁诵金刚经地藏经日虔。
一夕梦趺坐山巅。佛光照身。觉谓其子曰。西方之期
至矣。无何示微疾。端坐而逝。南京破。端伯不降。见杀。
其妾范氏以丧归。巳而薙染。结庵麻姑山巅。老焉(建昌
志悬榻编)。
* 刘淑者
庐陵刘忠烈铎之女也。生之夕。香气满室。竟
夜不散。数月。即能端坐。不苟啼笑。四五岁。能诵孝经
论语。七岁。忠烈知扬州府。遘珰祸。被逮北上。母萧恭
人从淑涕泣请偕。既至京。剌血写表。将击登闻鼓入
奏。为母所抑。乃止。巳而忠烈死东市。淑引刀欲自刭。
为乳媪所持。得免。丧归既葬。遂发父遗书遍读之。好
天竺书。旁及孙吴兵法击剑之术。长归同县诸生王
次谐。生一子。而次谐夭。崇祯十七年张献忠陷湖南。
江西戒严。明年李自成陷京师。淑乃散家财募死士。
得数百人。合家丁为一队。悉以司马法部署之。将渡
江而北。为国讨贼。顾念孤军寡援。而诸节镇率怯懦。
不足恃。会有张帅者。统师自云南至。淑往见。出千金
犒其军。激以大义。共图恢复。而张帅心持两端。议不
合。淑怒。即筵閒拔剑。将斩张。一军皆哗。咸被甲。为左
右所排解。乃罢去。淑知事不就。遂跨马出营门。而尽
散所募卒。使归田里。自辟一小庵。手书曰莲舫。舍田
百亩。供僧度亡。长斋。诵佛经。以终身焉(邹漪所撰传)。
* 黄太宜人李氏者
南京仪制主事建昌黄端伯之母
也。贤明仁慈。信乐佛法。晚岁诵金刚经地藏经日虔。
一夕梦趺坐山巅。佛光照身。觉谓其子曰。西方之期
至矣。无何示微疾。端坐而逝。南京破。端伯不降。见杀。
其妾范氏以丧归。巳而薙染。结庵麻姑山巅。老焉(建昌
志悬榻编)。
* 刘淑者
庐陵刘忠烈铎之女也。生之夕。香气满室。竟
夜不散。数月。即能端坐。不苟啼笑。四五岁。能诵孝经
论语。七岁。忠烈知扬州府。遘珰祸。被逮北上。母萧恭
人从淑涕泣请偕。既至京。剌血写表。将击登闻鼓入
奏。为母所抑。乃止。巳而忠烈死东市。淑引刀欲自刭。
为乳媪所持。得免。丧归既葬。遂发父遗书遍读之。好
天竺书。旁及孙吴兵法击剑之术。长归同县诸生王
次谐。生一子。而次谐夭。崇祯十七年张献忠陷湖南。
江西戒严。明年李自成陷京师。淑乃散家财募死士。
得数百人。合家丁为一队。悉以司马法部署之。将渡
江而北。为国讨贼。顾念孤军寡援。而诸节镇率怯懦。
不足恃。会有张帅者。统师自云南至。淑往见。出千金
犒其军。激以大义。共图恢复。而张帅心持两端。议不
合。淑怒。即筵閒拔剑。将斩张。一军皆哗。咸被甲。为左
右所排解。乃罢去。淑知事不就。遂跨马出营门。而尽
散所募卒。使归田里。自辟一小庵。手书曰莲舫。舍田
百亩。供僧度亡。长斋。诵佛经。以终身焉(邹漪所撰传)。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6c 页 X88-0416.png
* 吴氏
济𡩋人。归唐氏。客居松江。初性暴。不能容人。年
四十三。归依冰铠禅师。遂持长斋。日诵金刚经。不下
小楼者六载。至四十九。忽告人曰。吾某日去矣。经云。
金刚不坏身。吾去后可留身三年。方验经言不虚也。
说偈曰。风捲云雾散。明月碧团圆。了然无挂碍。池内
现金莲。遂薙发。趺坐而逝。越三年。启龛。身果不坏。顶
发长半寸。提督梁公为漆身建庵。额曰坐化。今在府
学侧(现果随录)。
* 闻氏女
无锡甘露里人。闻见之季女也。五岁持斋。七
岁诵佛经。晨昏不辍。稍长剌绣文。易钱以供父母喜
施。能急人之困。母疾。祷于佛前。割股以疗母。病寻愈。
字比邻华氏。而华生夭。女请于父。将奔丧。父不许。以
死自誓。而后许之。遂如华氏。时女年十六矣。自是不
窥镜。不临庭栏。言不见齿。久之。其幼弟病亟。女曰。吾
父甚爱幼子。吾弟死。父不独生。死吾分也。迟之十年
矣。遂绝食三日。祷于佛前。愿代弟死。其弟果愈。遂不
复食。居三日。起坐。具栉沐。自定终制。取经卷数珠纳
怀中。复致语辞姑。微笑而逝。年二十六(居易堂集)。
* 陈妪
常熟人。居于城南。以纺为业。笃信佛法。随纺车
声唱阿弥陀佛。终日不绝口。如是三十年。一日忽向
其子曰。而不见空中宝盖幢幡乎。因拍手大笑。取汤
沐浴竟。合掌化去。事在顺治十年。翁尚书叔元方微
时。闻其事。亲往视之。见妪凝然危坐。室中香气袭人。
晚著净土约说。书其事以證笃(净土约说书后)。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7a 页 X88-0417.png
* 吕童女者
名化显江南盐城人也。其叔父子权。尝往
扬州上方禅智寺。问法于硕揆和尚。有省。归以告其
母灵月道人。道人喜。亦往上方请法。女年九岁。请与
祖母偕行。不许。啼泣数昼夜。不食。不得巳许之。先是
两年前。女照镜。忽自疑云。有这个臭皮囊。便有个影
子。倘没有这个臭皮囊。毕竟说话的是那一个。至是
道人举白和尚。和尚笑摩女顶曰。你是那一个。女应
云。你是那一个。和尚云。我是上方和尚。毕竟你说话
的是那一个。女直竖一指。巳而道人谓曰。脱一把火
烧了你。将甚么举。女云。烧了正好举。和尚复问云。毕
竟将甚么。举女乃拊和尚胸前三掌。适天𡩋和尚至。
举前话。天𡩋谓女云。你竖一指。是甚么道理。女叉手
向前。走两步。罢去巳而和尚复问女云。毕竟你竖一
指。是甚么道理。女云。与和尚相见了也。和尚甚异之。
一日。和尚拈起篦子云。是甚么。女云。和尚道看。和尚
抛下云。会么。女云。和尚今日瞥地。和尚云。道得也三
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女便喝。和尚便打。女问如何
是西来意。和尚云。脑后眉毛。颔下鼻子。会么。女云。鳌
鱼眨眼地翻身。和尚云。甚处得这消息来。女喝。和尚
亦喝。女礼拜。一日。其祖母问曰。你恁地会说。为甚得
个女身。女自指云。庄严观世音菩萨。祖母云。你道观
世音菩萨。是甚么面嘴。女以手作捋须势云。聻络腮
胡子。尝随祖母入佛殿。祖母指罗汉云。你是那一尊。
女努目咬牙。擎两拳。作鼓翼势云。你道我是那一尊。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7b 页 X88-0417.png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女云。道过了也。僧云。我要你道
个新鲜句子。女拈一茎草示之。僧无语。女掉臂而去。
一俗人问归依道教好。归依释教好。女云。释教好。俗
人云。释教有甚么好。女云。脑后看。居顷之随其祖母
还家。子权阅。其问答机缘内一则。有云。诸佛机。祖师
机。箭锋机。因问曰。毕竟是三个。是一个。女云。一个。子
权云。明明三个。如何说一个。女云。仔细脚下眉毛。子
权云。眉毛在眼上。因甚道脚下。女云。你鼻孔撩天。也
还不知。其季父子愚问。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
目。不答。强之。女云。不是我不道。只怕你不信。子愚曰。
安肯不信。因再举前问。女云。戒酒除荤。子愚咤曰。乱
谈乱谈。女云。我原说你不信。未几。子权死。一日子愚
思其兄。忽大哭。女在旁大笑。子愚瞋之曰。笑甚么。女
云。你哭甚么。子愚不顾。又大哭。女云。丈夫有泪不轻
弹。子愚云。只因未到伤心处。女双手搥胸云。苍天苍
天。其父故儒者。不甚信佛法。尝为子弟讲中庸。女问
云。道在何处。何谓率性。父云。道在五伦。此五伦者。禀
于生初。非从外得。了此五伦。是谓率性。一有不了。于
性有亏。是为外道。女云。如父言。何故又道。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之与臣。父之与子。果能
一刻不离否。一刻有离。如何便说不是道。父不能答。
女云。父欲求道。须恁取不可离者。毕竟是甚么。巳而
和尚遣人至。问近日水牯牛作么生。女云。怎瞒得和
尚。逾年。再往问云。向来水牯牛。山僧巳知之。此一年
个新鲜句子。女拈一茎草示之。僧无语。女掉臂而去。
一俗人问归依道教好。归依释教好。女云。释教好。俗
人云。释教有甚么好。女云。脑后看。居顷之随其祖母
还家。子权阅。其问答机缘内一则。有云。诸佛机。祖师
机。箭锋机。因问曰。毕竟是三个。是一个。女云。一个。子
权云。明明三个。如何说一个。女云。仔细脚下眉毛。子
权云。眉毛在眼上。因甚道脚下。女云。你鼻孔撩天。也
还不知。其季父子愚问。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
目。不答。强之。女云。不是我不道。只怕你不信。子愚曰。
安肯不信。因再举前问。女云。戒酒除荤。子愚咤曰。乱
谈乱谈。女云。我原说你不信。未几。子权死。一日子愚
思其兄。忽大哭。女在旁大笑。子愚瞋之曰。笑甚么。女
云。你哭甚么。子愚不顾。又大哭。女云。丈夫有泪不轻
弹。子愚云。只因未到伤心处。女双手搥胸云。苍天苍
天。其父故儒者。不甚信佛法。尝为子弟讲中庸。女问
云。道在何处。何谓率性。父云。道在五伦。此五伦者。禀
于生初。非从外得。了此五伦。是谓率性。一有不了。于
性有亏。是为外道。女云。如父言。何故又道。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之与臣。父之与子。果能
一刻不离否。一刻有离。如何便说不是道。父不能答。
女云。父欲求道。须恁取不可离者。毕竟是甚么。巳而
和尚遣人至。问近日水牯牛作么生。女云。怎瞒得和
尚。逾年。再往问云。向来水牯牛。山僧巳知之。此一年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7c 页 X88-0417.png
内。又作何行业。女云。圣人无两心。未几示微疾。索浴。
浴巳。薙发。易僧衣冠。登榻危坐。笑谓其父母曰。吾往
上方去也。便脱去。年十一(硕揆禅师语录)。
* 龚氏
庐州儒家女。正黄旂金光前妻也。光前起身戎
伍。不妄淫杀。龚氏少遭兵乱。即归心大法。日诵佛经。
光前亦从而化焉。顺治十年。光前从军福建。与龚氏
偕行。过杭州。闻具德和尚说法灵隐。俱往参问。受念
佛法门。十八年还京。驻钱塘江上。光前忽示疾。龚氏
欲延医。光前曰。吾昔与汝亲叩灵隐。今正欲作转身
计。求和尚證明耳。何以医为。龚氏笑曰。不意吾夫乃
能若此。遂移寓崇圣庵。命匠造二棺。谓光前曰。公先
往。吾徐行矣。光前即合掌而逝。龚氏遣使造灵隐。求
和尚为两人举火。饭僧修忏者七日。遂屏食饮。昼夜。
唱佛名。又七日晡时倦剧。倚棺而寐少顷。瞿然觉曰。
时至矣。端坐念佛。而化(净土全书)。
* 徐氏
馀姚人。乌山胡振岳妻也。年四十馀。丧夫。以家
事委诸子。每日晨起盥漱毕。入净室礼佛。唱阿弥陀
佛千声。如是二十馀年。一日忽谓家人曰。有金童玉
女。执持幡盖。下来迎我。越三日行矣。及三日之夕。集
家人与诀。无他言。属以念佛而巳。端坐而逝(净土全书)。
* 张寡妇
常熟人。居小东门外。安贫守节。专持佛号。不
择净秽。未尝少閒。以下痢终。遗一破裙。臭不可近。弃
之中流。忽见莲华交发。五色烂然。散布水面。见者惊
异。乃取裙还。送一庵。作佛座前案围。事在顺治间(果报
浴巳。薙发。易僧衣冠。登榻危坐。笑谓其父母曰。吾往
上方去也。便脱去。年十一(硕揆禅师语录)。
* 龚氏
庐州儒家女。正黄旂金光前妻也。光前起身戎
伍。不妄淫杀。龚氏少遭兵乱。即归心大法。日诵佛经。
光前亦从而化焉。顺治十年。光前从军福建。与龚氏
偕行。过杭州。闻具德和尚说法灵隐。俱往参问。受念
佛法门。十八年还京。驻钱塘江上。光前忽示疾。龚氏
欲延医。光前曰。吾昔与汝亲叩灵隐。今正欲作转身
计。求和尚證明耳。何以医为。龚氏笑曰。不意吾夫乃
能若此。遂移寓崇圣庵。命匠造二棺。谓光前曰。公先
往。吾徐行矣。光前即合掌而逝。龚氏遣使造灵隐。求
和尚为两人举火。饭僧修忏者七日。遂屏食饮。昼夜。
唱佛名。又七日晡时倦剧。倚棺而寐少顷。瞿然觉曰。
时至矣。端坐念佛。而化(净土全书)。
* 徐氏
馀姚人。乌山胡振岳妻也。年四十馀。丧夫。以家
事委诸子。每日晨起盥漱毕。入净室礼佛。唱阿弥陀
佛千声。如是二十馀年。一日忽谓家人曰。有金童玉
女。执持幡盖。下来迎我。越三日行矣。及三日之夕。集
家人与诀。无他言。属以念佛而巳。端坐而逝(净土全书)。
* 张寡妇
常熟人。居小东门外。安贫守节。专持佛号。不
择净秽。未尝少閒。以下痢终。遗一破裙。臭不可近。弃
之中流。忽见莲华交发。五色烂然。散布水面。见者惊
异。乃取裙还。送一庵。作佛座前案围。事在顺治间(果报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8a 页 X88-0418.png
闻见录)。
* 陆寡妇
常熟人。年二十。夫亡。持斋念佛。与人无竞。至
六十七而终。焚其衫裙。火气既绝。忽见金光迸出。灰
中俨然有佛像在焉。其数十。闾巷聚观。皆焚香膜拜。
事在康熙三年(果报闻见录)。
* 杨氏
张秩斯之妻也。父次弁。虞山严氏出。严家世学
佛。故杨氏自幼即归心大法。既适张。寻礼僧德真。受
三归五戒。断除爱欲。年二十七。病剧。发愿求生西方。
室中供接引佛像。高唱佛名。五日。室中闻栴檀香。至
七日。瞑目。顷之。见观音大士谓曰。莲池种子。巳有半
功。其半看汝手段。问从何处著力。答云撒手便行。即
合掌唱佛。趺坐而逝(续往生集)。
* 江氏
馀杭严讱公继室也。讱公故云栖弟子。奉西方
之教。江氏自归严。奉教甚笃。鸡鸣起。跪佛前唱佛千
声。次及诸经咒。凡爇香炳烛盥饮之事。胥自为之。不
以役侍婢。康熙七年三月六日晨课毕。俄而体惫。复
就寝移时。忽大声曰。观世音菩萨来矣。趣具汤洗沐
毕。就枕而逝。及殓。颜色红润。手足柔软。若委蜕者然。
(净土全书)。
* 超一子者
扬州殷氏女也。早寡。掩关学道。三年坐蜕。
遗诗偈一卷。其一诗云。静中无个事。反覆弄虚空。地
老天荒后。魂飞魄丧中。有师开道统。无法度愚蒙。忽
底虚空碎。夕阳依旧红。又有看花诗云。土来浇灌水
来栽。颠倒工夫任我来。满院春风花自语。不将颜色
* 陆寡妇
常熟人。年二十。夫亡。持斋念佛。与人无竞。至
六十七而终。焚其衫裙。火气既绝。忽见金光迸出。灰
中俨然有佛像在焉。其数十。闾巷聚观。皆焚香膜拜。
事在康熙三年(果报闻见录)。
* 杨氏
张秩斯之妻也。父次弁。虞山严氏出。严家世学
佛。故杨氏自幼即归心大法。既适张。寻礼僧德真。受
三归五戒。断除爱欲。年二十七。病剧。发愿求生西方。
室中供接引佛像。高唱佛名。五日。室中闻栴檀香。至
七日。瞑目。顷之。见观音大士谓曰。莲池种子。巳有半
功。其半看汝手段。问从何处著力。答云撒手便行。即
合掌唱佛。趺坐而逝(续往生集)。
* 江氏
馀杭严讱公继室也。讱公故云栖弟子。奉西方
之教。江氏自归严。奉教甚笃。鸡鸣起。跪佛前唱佛千
声。次及诸经咒。凡爇香炳烛盥饮之事。胥自为之。不
以役侍婢。康熙七年三月六日晨课毕。俄而体惫。复
就寝移时。忽大声曰。观世音菩萨来矣。趣具汤洗沐
毕。就枕而逝。及殓。颜色红润。手足柔软。若委蜕者然。
(净土全书)。
* 超一子者
扬州殷氏女也。早寡。掩关学道。三年坐蜕。
遗诗偈一卷。其一诗云。静中无个事。反覆弄虚空。地
老天荒后。魂飞魄丧中。有师开道统。无法度愚蒙。忽
底虚空碎。夕阳依旧红。又有看花诗云。土来浇灌水
来栽。颠倒工夫任我来。满院春风花自语。不将颜色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8b 页 X88-0418.png
向人开(池北偶谈)。
* 胡氏
杭州潘生妻也。生故长斋。既婚。胡氏亦长斋。未
几。生疾卒胡氏屏弃华饰。日惟买豆腐一钱啖之。虔
奉观音大士。晨夕梵诵。为女红。得钱辄以施僧。礼灵
峰寺僧为弟子。年四十一。预置一龛。其年六月既望。
移龛至家。具香汤。浴毕。入龛趺坐。手拈香三炷。请灵
峰僧为举火。俄顷火及龛。顶出五色光。香气四达。男
女送者数百人。莫不叹异。事在康熙三十年(旷园杂志)。
* 徐太宜人
钱塘徐浩轩之母也。平生奉佛甚谨。诵西
方佛名。绘像为图。旁累数千圈。记所诵数。每一图毕。
即纳黄布囊中。如是数岁。康熙三十四年卒。卒之日。
家人焚囊于盆。忽闻盆内爆然。视之见五色光起。布
成缁色。其上现楼阁栏楯。重叠周匝。中涌莲华数十。
华上各有一佛。合掌趺坐。复现诸天女。恭敬围绕。一
一皆如粉色画本。见者莫不惊叹。明日。掇灰。视囊背
所现诸形象。与囊面无异。惟佛后又有一老母。执拂
随行。浩轩为之记如此(信徵录)。
* 王氏
吴江。费元亮之母也。中年丧夫。信奉佛法。喜布
施。子元亮。中岁无子。王氏诣杭州天竺。祷于观世音。
遂有子。晚以家事委子妇。屏居一室。自㸑为食。留田
四。百亩。收其所入。以供施予。常苦不足。有来乞者。虽
乏少。必有以济之。或探其囊以去。亦弗问也。时𢹂杖
至门首。乡邻老妇辄近前诉所苦。王氏时脱簪珥为
助。年九十二。岁除得疾。语人曰。明朝是元日。不可令
* 胡氏
杭州潘生妻也。生故长斋。既婚。胡氏亦长斋。未
几。生疾卒胡氏屏弃华饰。日惟买豆腐一钱啖之。虔
奉观音大士。晨夕梵诵。为女红。得钱辄以施僧。礼灵
峰寺僧为弟子。年四十一。预置一龛。其年六月既望。
移龛至家。具香汤。浴毕。入龛趺坐。手拈香三炷。请灵
峰僧为举火。俄顷火及龛。顶出五色光。香气四达。男
女送者数百人。莫不叹异。事在康熙三十年(旷园杂志)。
* 徐太宜人
钱塘徐浩轩之母也。平生奉佛甚谨。诵西
方佛名。绘像为图。旁累数千圈。记所诵数。每一图毕。
即纳黄布囊中。如是数岁。康熙三十四年卒。卒之日。
家人焚囊于盆。忽闻盆内爆然。视之见五色光起。布
成缁色。其上现楼阁栏楯。重叠周匝。中涌莲华数十。
华上各有一佛。合掌趺坐。复现诸天女。恭敬围绕。一
一皆如粉色画本。见者莫不惊叹。明日。掇灰。视囊背
所现诸形象。与囊面无异。惟佛后又有一老母。执拂
随行。浩轩为之记如此(信徵录)。
* 王氏
吴江。费元亮之母也。中年丧夫。信奉佛法。喜布
施。子元亮。中岁无子。王氏诣杭州天竺。祷于观世音。
遂有子。晚以家事委子妇。屏居一室。自㸑为食。留田
四。百亩。收其所入。以供施予。常苦不足。有来乞者。虽
乏少。必有以济之。或探其囊以去。亦弗问也。时𢹂杖
至门首。乡邻老妇辄近前诉所苦。王氏时脱簪珥为
助。年九十二。岁除得疾。语人曰。明朝是元日。不可令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8c 页 X88-0418.png
儿孙辈有哭泣声。过是日可矣。及元日。既夕。沐浴更
衣。方二鼓。诸眷属围绕。王氏命启窗云。空中幡盖降
临。吾其行矣。遂取念佛珠系颈。称阿弥陀佛数声而
逝。事在乾隆十二年(此传至末皆闻见所及可徵信者)。
* 凌氏
法名善益。吴人张廷表之妻也。母叶氏。长斋四
十年。礼古潭和尚为师。日拜大方广佛华严经周而
复始者三。年八十一。梦罗汉现金色身。遂逝。凌氏年
四十馀。亦长斋。礼古潭为师。日夜六时行大悲忏法。
拜华严经凡再周。常以五更起。入佛堂。廷表为煮汤
果饷之。晚而专诵大悲咒阿弥陀佛号。求生西方。一
日见观音大士现像。遂示疾。谓其女曰。佛光满室。吾
其行矣。遂逝。年六十九。事在乾隆三十四年。女适朱
氏。奉法亦虔。课法华经。持西方佛号。其家人多从而
化焉。
* 余媪
徐州宗氏女。昭月和尚之母也。和尚既主扬州
高旻寺。迎媪至寺。辟一室居之。媪初入室。思家颇切。
与和尚言。辄道家事。和尚为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
劝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弗省。和尚遂匿弗见。媪召
之亦弗往。媪无可奈何。遂勉强持佛名。苦不能继。居
三年。稍益熟。遂发深信心。受菩萨戒。晨夕礼拜甚虔。
和尚往见媪。问颇思家否。媪曰。念佛好。不思家也。一
日。坐庭前。面塔唱佛名。忽心开。见金色世界。光耀无
际。墙璧树林。廓然摧灭。媪大喜。踊身即之。倏无所睹。
自此六根悄然。动静起居。不生二念。久之。梦至一人
衣。方二鼓。诸眷属围绕。王氏命启窗云。空中幡盖降
临。吾其行矣。遂取念佛珠系颈。称阿弥陀佛数声而
逝。事在乾隆十二年(此传至末皆闻见所及可徵信者)。
* 凌氏
法名善益。吴人张廷表之妻也。母叶氏。长斋四
十年。礼古潭和尚为师。日拜大方广佛华严经周而
复始者三。年八十一。梦罗汉现金色身。遂逝。凌氏年
四十馀。亦长斋。礼古潭为师。日夜六时行大悲忏法。
拜华严经凡再周。常以五更起。入佛堂。廷表为煮汤
果饷之。晚而专诵大悲咒阿弥陀佛号。求生西方。一
日见观音大士现像。遂示疾。谓其女曰。佛光满室。吾
其行矣。遂逝。年六十九。事在乾隆三十四年。女适朱
氏。奉法亦虔。课法华经。持西方佛号。其家人多从而
化焉。
* 余媪
徐州宗氏女。昭月和尚之母也。和尚既主扬州
高旻寺。迎媪至寺。辟一室居之。媪初入室。思家颇切。
与和尚言。辄道家事。和尚为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
劝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弗省。和尚遂匿弗见。媪召
之亦弗往。媪无可奈何。遂勉强持佛名。苦不能继。居
三年。稍益熟。遂发深信心。受菩萨戒。晨夕礼拜甚虔。
和尚往见媪。问颇思家否。媪曰。念佛好。不思家也。一
日。坐庭前。面塔唱佛名。忽心开。见金色世界。光耀无
际。墙璧树林。廓然摧灭。媪大喜。踊身即之。倏无所睹。
自此六根悄然。动静起居。不生二念。久之。梦至一人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9a 页 X88-0419.png
家。有妇坐草。媪惊曰。何为至此。吾方求生西方。八胎
出胎。大可畏也。急走出。瞿然而觉。晨起以告和尚曰。
吾生缘殆尽矣。其为我集僧唱佛名。送我西行。从之。
遂西向坐逝。事在乾隆二十七年。
* 谢贞女者
长洲诸生谢有煇之女也。字同县顾长源。
贞女年十八。而长源夭。泣涕请于父母。愿归婿家。父
母从其请。遂往。八门拜继姑。行庙见礼。既殓成服。自
是长斋奉。佛日有程课。布衣操作以度朝夕。继姑授
之田二十四亩。辞曰。吾家两世丧未葬。叔年幼。请以
为公田。从之。巳而会田所入。佐以私财。葬舅姑与其
夫而抚叔之子为已子。乾隆十一年 诏旌其门至
年七十生日。其子欲延宾为寿。不许寻得疾。卧床月
馀。忽语其子曰。治后事。后三日逝矣。及期。盥沐令侍
者焚香佛前。合掌称西方佛号而终。事在乾隆二十
九年。
* 顾天瑞妻陆氏
苏州城西大村人也。天瑞中年长斋。
偕里中翁媪为念佛会。陆氏亦长斋。日课佛名甚虔。
年六十三。得微疾。预知将终。沐浴易衣就寝。其姒俞
氏别室居。夜半。忽闻陆氏遥语云。吾先去。姆早晚好
来也。俞氏亟遣子视之。逝矣。俞氏故长斋。修净业。居
半载。无疾而逝。年七十二。天瑞后数年。别诸亲故。沐
浴唱佛名。亦无疾而逝。天瑞殁时在乾隆三十五年。
其邻金南溟亲见之。为予道其事。
* 曹氏
常州柏万安之母也。年六十四。病热。万安自苏
出胎。大可畏也。急走出。瞿然而觉。晨起以告和尚曰。
吾生缘殆尽矣。其为我集僧唱佛名。送我西行。从之。
遂西向坐逝。事在乾隆二十七年。
* 谢贞女者
长洲诸生谢有煇之女也。字同县顾长源。
贞女年十八。而长源夭。泣涕请于父母。愿归婿家。父
母从其请。遂往。八门拜继姑。行庙见礼。既殓成服。自
是长斋奉。佛日有程课。布衣操作以度朝夕。继姑授
之田二十四亩。辞曰。吾家两世丧未葬。叔年幼。请以
为公田。从之。巳而会田所入。佐以私财。葬舅姑与其
夫而抚叔之子为已子。乾隆十一年 诏旌其门至
年七十生日。其子欲延宾为寿。不许寻得疾。卧床月
馀。忽语其子曰。治后事。后三日逝矣。及期。盥沐令侍
者焚香佛前。合掌称西方佛号而终。事在乾隆二十
九年。
* 顾天瑞妻陆氏
苏州城西大村人也。天瑞中年长斋。
偕里中翁媪为念佛会。陆氏亦长斋。日课佛名甚虔。
年六十三。得微疾。预知将终。沐浴易衣就寝。其姒俞
氏别室居。夜半。忽闻陆氏遥语云。吾先去。姆早晚好
来也。俞氏亟遣子视之。逝矣。俞氏故长斋。修净业。居
半载。无疾而逝。年七十二。天瑞后数年。别诸亲故。沐
浴唱佛名。亦无疾而逝。天瑞殁时在乾隆三十五年。
其邻金南溟亲见之。为予道其事。
* 曹氏
常州柏万安之母也。年六十四。病热。万安自苏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9b 页 X88-0419.png
州驰归。视母气巳绝。唯胸前微温。家人治棺衾悉具。
万安悲恸。祷于白衣大士。诵白衣咒一万二千。愿减
巳寿一纪以益母。涕泪并下。其明日。索饮。阅数日。病
起。言始死时。为两吏所引。历土地城隍诸司。寻诣东
岳府。府君言。汝有子。为汝诚祷。仗大士力。贷汝死。命
吏引出放还。万安遂勤母修净业。除一室。供佛像。曹
氏遂长斋。日以初中后分入室。搯数珠。诵西方佛名
辄千万计。居十二年。年七十六。九月既望。晨兴。谓其
子曰。吾将去矣。可召诸亲属为别。明日亲属毕至。曹
氏悉与款语。戒诸子女。临去明勿哭。日饮汤四五盏。
至第三日昧旦。起坐。洗沐毕。易衣就枕而逝。事在乾
隆三十三年。
* 杨媪
杭州人。居北门外石灰坝。年五十馀。得风疾。僵
卧。呻吟彻昼夜。有旅亭师者。自京师还天目。过其居
其子为设斋。请入视母。媪频蹙曰。病甚。师莫有好方
能愈我否。师曰。有之。恐汝不肯服耳。媪曰。诚有之。安
肯不服。师曰病从身起。身从假合。汝能舍身。病自去
矣。媪曰。舍身奈何。师曰。汝伹将身放下。一心西向。系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大医王。能除一切众生之
病。但能至诚念佛者。阿弥陀佛。自来救汝。媪曰。佛果
来乎。师曰。来。但患汝念不切耳。既别去。媪遂持佛名。
默观西方。日益恳至。居五月。语其子曰。阿弥陀佛至
矣四日后。吾当西归。为我请旅亭师作别。师时在天
目。不至。及期。别请僧十人。共唱佛名。媪起坐。向西而
万安悲恸。祷于白衣大士。诵白衣咒一万二千。愿减
巳寿一纪以益母。涕泪并下。其明日。索饮。阅数日。病
起。言始死时。为两吏所引。历土地城隍诸司。寻诣东
岳府。府君言。汝有子。为汝诚祷。仗大士力。贷汝死。命
吏引出放还。万安遂勤母修净业。除一室。供佛像。曹
氏遂长斋。日以初中后分入室。搯数珠。诵西方佛名
辄千万计。居十二年。年七十六。九月既望。晨兴。谓其
子曰。吾将去矣。可召诸亲属为别。明日亲属毕至。曹
氏悉与款语。戒诸子女。临去明勿哭。日饮汤四五盏。
至第三日昧旦。起坐。洗沐毕。易衣就枕而逝。事在乾
隆三十三年。
* 杨媪
杭州人。居北门外石灰坝。年五十馀。得风疾。僵
卧。呻吟彻昼夜。有旅亭师者。自京师还天目。过其居
其子为设斋。请入视母。媪频蹙曰。病甚。师莫有好方
能愈我否。师曰。有之。恐汝不肯服耳。媪曰。诚有之。安
肯不服。师曰病从身起。身从假合。汝能舍身。病自去
矣。媪曰。舍身奈何。师曰。汝伹将身放下。一心西向。系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大医王。能除一切众生之
病。但能至诚念佛者。阿弥陀佛。自来救汝。媪曰。佛果
来乎。师曰。来。但患汝念不切耳。既别去。媪遂持佛名。
默观西方。日益恳至。居五月。语其子曰。阿弥陀佛至
矣四日后。吾当西归。为我请旅亭师作别。师时在天
目。不至。及期。别请僧十人。共唱佛名。媪起坐。向西而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19c 页 X88-0419.png
化。事在乾隆三十六年。
* 施贞女者
吴县人。年十馀。丧父依母兄以居。好清净。
不乐有家。木渎有王氏者。兄弟三人俱好道。事纯阳
真人谨。尝构乙云山房。习长生术。其少者曰志曾。既
长。亦不愿娶。其兄强为择妇。得贞女焉。居二年。志曾
殁。时贞女年二十。未嫁也。讣闻。遂毁容变服。长斋奉
佛。习女红自活。居六年。闻其姑卒。遂肩舆入王家。哭
拜。成服。顷之复还兄居。又八年。始辞兄诣王家。辟老
屋三间。自㸑为食。日常扃户。家中人时闻经声。罕睹
其面。岁馀有疾。其兄省之。贞女谓曰。兄少住吾将行
矣。巳而疾少间。家人为好语慰之。贞女曰。吾不复过
今日矣。顷之。遂逝。年三十七。事在乾隆四十一年。
* 陶善
字庆馀。予兄子希洛妇也。父冯翼。长洲贡生。母
冯氏。奉佛甚虔。善年十馀。从学于吴江任纯仁。颖敏。
善彊记。通等韵之学。为诗。语多秀出。与妹仁同塾。晨
夕酬倡。家有别墅在。灵岩山下。因园为坟。春秋祭毕。
辄留旬日。性爱萧寂。遇佳山水。一往有遗世志。时见
于诗。妹仁。字无锡嵇氏。婿夭。复许他氏。仁闻。怫郁久
之。得羸疾以殁。善痛妹之逝。益薄世味。辍诗不复为。
读大报恩经。感如来往昔苦行因缘。遂发大愿。愿證
无生法忍。手书是经。及金刚弥陀诸经。楷法端整。年
二十三。将嫁。犹日诵西方佛名不辍。著惭愧吟数十
首。多近里之言。既嫁。日与家人说苦空无常之法。欲
以童身自全。巳而家人皆大哗。乃修妇道。治生产。有
* 施贞女者
吴县人。年十馀。丧父依母兄以居。好清净。
不乐有家。木渎有王氏者。兄弟三人俱好道。事纯阳
真人谨。尝构乙云山房。习长生术。其少者曰志曾。既
长。亦不愿娶。其兄强为择妇。得贞女焉。居二年。志曾
殁。时贞女年二十。未嫁也。讣闻。遂毁容变服。长斋奉
佛。习女红自活。居六年。闻其姑卒。遂肩舆入王家。哭
拜。成服。顷之复还兄居。又八年。始辞兄诣王家。辟老
屋三间。自㸑为食。日常扃户。家中人时闻经声。罕睹
其面。岁馀有疾。其兄省之。贞女谓曰。兄少住吾将行
矣。巳而疾少间。家人为好语慰之。贞女曰。吾不复过
今日矣。顷之。遂逝。年三十七。事在乾隆四十一年。
* 陶善
字庆馀。予兄子希洛妇也。父冯翼。长洲贡生。母
冯氏。奉佛甚虔。善年十馀。从学于吴江任纯仁。颖敏。
善彊记。通等韵之学。为诗。语多秀出。与妹仁同塾。晨
夕酬倡。家有别墅在。灵岩山下。因园为坟。春秋祭毕。
辄留旬日。性爱萧寂。遇佳山水。一往有遗世志。时见
于诗。妹仁。字无锡嵇氏。婿夭。复许他氏。仁闻。怫郁久
之。得羸疾以殁。善痛妹之逝。益薄世味。辍诗不复为。
读大报恩经。感如来往昔苦行因缘。遂发大愿。愿證
无生法忍。手书是经。及金刚弥陀诸经。楷法端整。年
二十三。将嫁。犹日诵西方佛名不辍。著惭愧吟数十
首。多近里之言。既嫁。日与家人说苦空无常之法。欲
以童身自全。巳而家人皆大哗。乃修妇道。治生产。有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20a 页 X88-0420.png
身矣。晨兴仍课净业。以次阅法华楞严华严诸大乘
经。信解益利。其年秋。和予闭关诗十首。理事交融。深
心回向。居然现大家身而说法矣。其一云。无相光中
自有真。慈风披拂四时春。而今一著通消息。回向莲
邦稽首频。其二云。原来无实亦无虚。论道谈禅事也
馀。一句弥陀空自性。孰为是我孰为渠。其三云。冰泮
波塘水影定。照空万象慧光圆。须知行满功成后。鸟
语花香也自然。其四云。亭俯清流屋倚山。绿萝阴裹
掩松𨷂。閒来好辨归家路。免得临时无处攀。其五云。
净域神游明似日。杖头何用夜然藜。漫论十万八千
路。楼阁虚空更在西。其六云。行树何殊七宝林。枝头
也得听灵禽。自然说法东风里。演出百千微妙音。其
七云。夙夜惺惺彻底看。几番生灭总无端。前村雪后
梅花放。露出春光不可瞒。其八云。九十风光易寂寥
然灯朗照度春宵。烹茶非为清香味。适兴何妨一饮
瓢。其九云。此土结得莲社盟。八功德水莲花生。一心
不乱超凡品。定向乐邦净处行。其十云。勘破重关触
处真。从今不入旧迷津轮回六字无终始。流水行云
总是春。冬十二月免身。得一男。巳而感疾。自知不起。
时诵西方佛名。殁之前。请母为别。巳而曰。大和尚来。
吾去矣。侍者曰。如老人何。善曰。西方好。吾他日当迓
老人去也。时为乾隆四十五年正月辛丑。年二十有
五。予既为文祭之。复为之传。以附诸善女人之后云。
知归子曰。予读华严宝积法华维摩诸经。其閒现身
经。信解益利。其年秋。和予闭关诗十首。理事交融。深
心回向。居然现大家身而说法矣。其一云。无相光中
自有真。慈风披拂四时春。而今一著通消息。回向莲
邦稽首频。其二云。原来无实亦无虚。论道谈禅事也
馀。一句弥陀空自性。孰为是我孰为渠。其三云。冰泮
波塘水影定。照空万象慧光圆。须知行满功成后。鸟
语花香也自然。其四云。亭俯清流屋倚山。绿萝阴裹
掩松𨷂。閒来好辨归家路。免得临时无处攀。其五云。
净域神游明似日。杖头何用夜然藜。漫论十万八千
路。楼阁虚空更在西。其六云。行树何殊七宝林。枝头
也得听灵禽。自然说法东风里。演出百千微妙音。其
七云。夙夜惺惺彻底看。几番生灭总无端。前村雪后
梅花放。露出春光不可瞒。其八云。九十风光易寂寥
然灯朗照度春宵。烹茶非为清香味。适兴何妨一饮
瓢。其九云。此土结得莲社盟。八功德水莲花生。一心
不乱超凡品。定向乐邦净处行。其十云。勘破重关触
处真。从今不入旧迷津轮回六字无终始。流水行云
总是春。冬十二月免身。得一男。巳而感疾。自知不起。
时诵西方佛名。殁之前。请母为别。巳而曰。大和尚来。
吾去矣。侍者曰。如老人何。善曰。西方好。吾他日当迓
老人去也。时为乾隆四十五年正月辛丑。年二十有
五。予既为文祭之。复为之传。以附诸善女人之后云。
知归子曰。予读华严宝积法华维摩诸经。其閒现身
明仁孝徐皇后 第 420b 页 X88-0420.png
女人者。莫不具足智慧。成就庄严。超过一切诸声闻
道。盖众生根器。不可思议如此。至如大教东流。闺阁
英贤。后先辈出。不独五灯所录。照耀宗门。其一心净
业。勇脱苦轮者。皆韦提希之亚匹也。予故备录之。有
志斯道者。慎毋以女人自画哉。
善女人传卷下(终)
道。盖众生根器。不可思议如此。至如大教东流。闺阁
英贤。后先辈出。不独五灯所录。照耀宗门。其一心净
业。勇脱苦轮者。皆韦提希之亚匹也。予故备录之。有
志斯道者。慎毋以女人自画哉。
善女人传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