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7b 页


居士传五十四


*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 严仲悫

法名大参。自号𨍏轹道人。嘉兴人也。嗣法于
天童费隐和尚。其自叙云。参道人恒喜顺风扬帆。随
缘放旷。偶游双径。遇闻谷大师。授以向上一著。苦究
三载。了无所入。适阅法眼指帘公案。忽然身心世界
尽情脱落。祖师关捩彻底掀翻。再谒闻谷大师.憨山
大师.天隐和尚。皆承许可。复见密云老人。老人举杖
便作倒身势。老人植杖即起身据坐。老人横杖抽身
便走。老人赶趁转身向曰。咄哉老僧。又来泥里洗土
块。老人便休。隐居二十八载。费隐容和尚首嗣老人
法席。乃往问曰。古人道百尺竿头进步。百尺竿头即
不问。如何是进步处。容便打云。向这里转身。道人云
这犹是百尺竿。未是进步在。容又打云。不知进退汉。
道人云。山猫原是短脚的。容云这畜生。道人作虎跳
势。容云莫捏怪。道人作擒僧势。哮吼而出。容即上堂
云。今日诸人莫撒沙。试听山僧一指述。嘉禾有个老
鼠子。偷却上天一粒粟。惯向诸方弄爪牙。惹得清风
香拂拂。独是山僧不近情。白棒掀天直打出。且转身
一句又作么生道。道人掩耳出堂后。容将如意云付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7c 页 X88-0287.png
汝表信。道人举手接云没手人得接。容曰接了也。道
人展两手。容曰流传去也。𨍏轹便礼拜而出。尝自图
其影。费隐为之赞曰。斗笠不遮眼。锄头不著地。何似
山中人。了了心无绪。腰束裙而宽。手露臂而冷。欲行
不行。前头无门。凿开虚空一窍。许大地人在此屙矢
放溺。是𨍏轹平日之受用。呵呵大笑把起锄头。须放
下草鞋。何不脱来卖。咄咄咄。明月清风得自在。仲悫
礼谢。费隐不顾便与一踢。费隐曰。好像一只狂狗。仲
悫曰早被我一口。其友周知微病笃。仲悫往视。道及
家事。仲悫云。公一生学道得力处正在此际。不得杂
念。知微即举拳曰是甚么。仲悫曰也是閒言语。知微
点首曰。愿与兄世世结为道中骨肉。仲悫曰蓦直去。
知微即坐椅而逝(𨍏轹机缘)

** 宋文森

名世隆。长洲人。父学程。梦文殊抱子授之而
生。故初名曰文。年四岁听父读金刚经。即能诵四句
偈。既长补诸生。年五十馀。遭家多故。郁郁成疾。偶触
华严经无著无缚解脱句有会。遂长斋断欲。日诵金
刚经。月馀病起。中秋夕见堂前角灯光不透脱。不觉
感慨默坐。参究久之。忽汗下通身。胸中廓然。作偈曰。
主主宾宾无主宾。分明指点愈迷津。偶然风触灯中
火。却遇当家旧主人。又曰。今日方知吾丧吾。凡情圣
解一齐枯。亲朋问我如何是。者也之乎只字无。顷之
闻天笠珍禅师宗风甚盛。欲往咨决。适师过苏之大
云庵。文森往谒。既见即云。龙脑薄荷香闻天下。师云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8a 页 X88-0288.png
可要乾矢橛么。随问云如何是乾矢橛。文森云八面
春风。师云来此作么。文森云。不求佛不求法。要讨个
了当。师厉声曰万劫千生不得了。文森言下有省。师
寻去之杭州南涧。文森再往谒之。师曰向在甚么处
得这个消息。文森曰向在孟夫子饭糗茹草章曾打
一个辊。曰如何。文森曰。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
妨万物常围绕。语未毕师击几云。可惜一个庞公尚
打作两橛。文森顿省前过。明年再往南涧谒师。在堂
中有问未生前面目者。文森应曰。螺髻峰少顷进见。
师云。好个螺髻峰。只恐未肯点头在。因举六祖师秀
菩提树话问和尚如何道。师云。掀倒菩提树。打翻明
镜台。髑髅都粉碎。处处绝尘埃。文森云也不过到此。
师拂衣而起。拍文森肩曰。如今可把六祖神秀并老
僧与居士缚做一束。抛向钱塘江里去。文森顿悟临
济吃三顿痛棒意旨。遂口占偈云。生前面目绝追求。
螺髻峰高解点头。一句顿超三顿棒。凡情圣解付东
流。居三年。师过苏泊舟盘门。呼文森往谓曰。老僧九
坐道场。欲来一休歇。了彻人莫如居士。老僧有末后
付嘱。可承当此事。既去遂遣两僧赍拂子授之。师行
至谢村。遂沐浴更衣坐逝。康熙四十一年。文森得脾
疾。示禅客曰。末后何必有句。末后何必无句。刀山剑
树上翻身。镬汤炉炭中躲避。无端七十馀年。总是逢
场作戏。今日尚要卖弄一番。咄你看这粉碎枯髅。那
有一点西来之意。其妻疾亟。以告文森。不往。第传语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8b 页 X88-0288.png
云。子去。我且行矣。遂后妻数刻而逝(城南遗稿)

** 毕紫岚

名奇。江南歙人也。少避难之杭州。寓僧舍。阅
金刚般若经。始知信向。继阅祖师语录。疑之。有堂头
僧教看南泉斩猫公案。久之闻斧声有省。颇自负。寻
入马首山。有醒愚禅师者结茅山居。灰头土面。紫岚
一见以机语相接。醒愚微哂而巳。明日复往见请益。
醒愚徵前语。指其负堕处。令参一归何处。居数月。其
所亲访得之要与俱归。紫岚归。参究甚力。行止不少
閒。阅五年。偶阅岩头语大悟。再谒醒愚。醒愚笑曰。今
日始知吾不欺汝也。自是常居僧舍。持佛戒。终日瞑
坐。自号懒庵。夜卧不梦者二十年。其妻至辄引避。子
死亦弗哭也。居苏州支硎山德云庵最久。尝示禅客
云。参话头有法。不可不知。何谓法。一念真疑无閒断
是也。何谓一念真疑。如雪岩云。尽三百六十骨节。八
万四千毛窍。并作个赵州无字。一提提起。如一团热
铁。如一堆烈𦦨相似。并无昏沉散乱之相可得。又如
高峰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世间一切万法总归一
法。毕竟归在何处。决定要讨个分晓。此之谓一念真
疑也。你若道赵州无字。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若起心
动念。便不是赵州无字矣。又万法归一。一者心也。一
归何处。乃是处而无处。无处而处。若真有处则不是
不是也。如此云云。谓之第二念。尽落知解。知解愈精
去道愈远。近世驰声走誉者都从第二念而入。外面
看时句句般若。其实皆是意识依通。认贼为子。可不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8c 页 X88-0288.png
哀耶。何谓无间断。今日也一念真疑而参。明日也一
念真疑而参。不论年。那管月。但时时刻刻一念真疑
而参。必要实證实悟。大法现前而后巳。此之谓无间
断也。若果如是一念真疑。如是无间断。自然有日。不
期而然。话头参破而明心见性矣。又云。古圣道涅槃
心易晓。差别智难明。此两句最元最微。非大法现前
不知其故。而今诸方尽作世谛解会。谓打一七二七
略有省入。即知此心为涅槃心。从此讨机缘。论公案。
这则明白。那则誵讹。那则明白。这则誵讹。必要推敲
逐个透尽。此则谓之差别智。故曰涅槃心易晓。差别
智难明也。这般的都是地狱汉。何以故。都是将意识
为涅槃心。都是学得胡言汉语为差别智耳。所以诸
方付法之后。将机缘公案揣摩得依稀彷佛。向人前
拿三说七。指白道黄。以为得大机显大用。冤哉冤哉。
佛法安得不平沉耶。好教尔知。大凡真参话头者。不
到大彻大悟断不敢开口妄谈佛法。一大彻大悟。纵
有百千机缘万亿公案。当下一串穿起挂在眉边。若
也未能。则是不曾大彻大悟。而汝揣摩得依稀彷佛。
向人前拿三说七指黄道白者。尽是汝意识堆中狼
藉粪秽也。是以懒庵改曰。涅槃心一晓。差别智全明。
高流异衲。谛听谛听。其他论著颇多。此其最切者。康
熙四十七年终于德云庵。庵主如珏为之殓。收其遗
书。有别传录八卷行世(别传录.毕居士传)

知归子曰。近世士大夫学禅者颇众。然多掠影宗门
严仲悫宋文森毕紫岚传¶ 第 289a 页 X88-0289.png
掉弄知解。求其真实参悟者盖难其人。诸方希图外
护。付嘱如麻。适足为门风玷耳。严宋诸君苦心斯道。
既有历年邂逅因缘。卒明大法。盖犹有杨李之风焉。
紫岚之论禅病最为深痛。善学者由是而求之。其于
邪正之界不昭如白黑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