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69a 页
居士传四十六


*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袁伯修。名宗道。号香光居士。湖北公安人也。弟中郎。
名宏道。号石头居士。小修。名中道。号上生居士。三人
同母生。母龚氏。日诵金刚经。一日有巨蛛自梁下。绕
经行数匝。俄对经蹲而伏。母曰尔听经来耶。乃诵经。
至六如偈。蛛微动若作礼状。终卷视之。巳化去矣。因
为龛葬之。建小塔焉。三人少以文名。长而皆好禅宗。
万历中先后举进士。伯修官至右庶子。中郎为吴江
知县。听断敏决。公庭鲜事辄喜游山水。后为礼部主
事。谢病归。筑园城南。植柳万枝。号曰柳浪。与诸禅人
游处其中。初学禅于李卓吾。信解通利。才辩无碍。巳
而自验曰。此空谈非实际也。遂回向净土。晨夕礼诵
兼持禁戒。伯修.小修亦同时发愿。中郎因博釆经教
作西方合论。圆融性相入不二门。书成。伯修序之曰。
香光子避嚣山刹。修习净业。有一禅人阔视高步。过
舍而谈。见案上有石头居士新撰净土合论。阅未终
篇。抗声言曰。若论此之法门。原用接引中下之根。何
者。中下人根智慧轻微。业力深重。以忆佛念佛获生
净土。如顽石附舟可以到岸。诚宜念佛。至于吾辈洞
了本源。此心即是佛。更于何处觅佛。此心即是土。更
于何处见土。于实际理中觅生佛去来生死三世之
相。无一毛头可得。才说成佛巳是剩语。何得更有分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69b 页 X88-0269.png
净分秽。舍此生彼之事。香光子闻而太息曰。若汝所
言。止图口角圆滑。不知一举足将坠于火坑也。若约
理而言。世间一蚤一虱皆具有如来清净觉体。无二
无别。乃至诸佛成等正觉。證大涅槃。本体未曾增得
一分。众生堕三涂。趋生死海。本体未曾减却一分。如
如之体常自不动。生死涅槃等是妄见。亦无如来亦
无众生。于此證入。亦无能證之人。亦无所證之法。泯
绝心量。超越情有。大地无寸土。佛之一字向何处安
著。至于进修法门。于无修證中修證。于无等级中等
级。千差万别。虽位至等觉。尚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之
处。从上祖师所以呵佛斥教。一切皆遮者。止因人心
执滞教相。随语生解。不悟言外之本体。漫执语中之
方便。所谓数他家宝已无分文。其或有真实修行之
人。不见佛性。辛苦行持。如盲无导。止获人天之果。不
生如来之家。于是诸祖知其流弊。遂用毒手。刬其语
言。塞其解路。拶其情识。令其苦参密究。逆生灭流。生
灭流尽。取舍念空。始识得亲生父母。历劫宝藏。却来
看经看教。一一如道家中事。然后如说进修。以佛知
见净治馀习。拜空花之如来。修水月之梵行。登阳燄
之阶级。度谷响之众生。不取寂證是谓佛种。正如杲
日当空行大王路。不同长夜趋走攀荆堕棘。岂谓一
悟之后即同极果。如供奉问岑大虫。果上涅槃天下
善知识證否。岑曰未證。奉曰何以未證。岑曰功未齐
于诸圣。奉曰若尔何得名为善知识。岑曰明见佛性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69c 页 X88-0269.png
亦得名为善知识也。宏辨禅师曰。顿明自性。与佛同
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
不一口便饱。沩山曰。初心从缘。顿悟自理。犹有无始
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
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后世不识教意。不达祖
机。乃取喝佛骂祖破胆险句以为行持。昔之人为经
论所障。犹是杂食米麦不能运化。后之人饱计禅宗
语句。排因拨果越分过头。是日取大黄巴豆以为茶
饭也。自误误人。弊岂有极。是以才入此门。便轻十方
如来。莫不自云无佛可成。无行可修。见人念佛则曰自
性是佛。见人修净土则曰即心是净。言参禅则尊之
九天之上。言念佛则蹂之九地之下。全不思参禅念
佛总之为了生死。同是出苦海之桥梁。越界有之宝
筏。事同一家。何胜何劣。参门之中所悟亦有浅深。念
佛之众所修亦有高下。自达摩西来立此宗门。传灯
录中如麻如粟。同云入悟。其实迥别。至若般若缘深。
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截流。或见根宗于片言。或
显威用于一喝。一闻千悟。得大总持。或有怀出世之
心。具丈夫之志。舍彼尘情。究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
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如此三十年四十年。或遇
明师痛与针劄。偷心死尽。心花始开。此后又须潜行
密修。销融馀习。法见尚舍。何况非法。若赵州除粥饭
是杂用心。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四十年打成
一片。兢兢业业如护头目。直至烟消灰灭。自然一念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0a 页 X88-0270.png
不生。业不能系。生死之际随意自在。诘其所證。恐亦
未能超于上品上生之上。何以明之。龙树菩萨宗门
之鼻祖也。得大智慧。具大辨才。住持佛法。故世尊数
百年前于楞伽会上遥为授记。然亦不过曰證初欢
喜地。往生安乐国而巳。而经中上品上生。生于彼间
一刹那顷。亦證初地。良以上品上生解第一义还同
禅门之悟。深信因果还同禅门之修止。是念佛往生
别耳。其或悟门巳入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难胜习。
一念不尽即是生死之根。业风所牵。复入胞胎。如五
祖戒出为东坡。青草堂再作鲁公。隔阴之后。随缘流
转。道有消而无长。业有加而无减。纵般若缘深不落
三涂。而出房入房亦太辛苦。还视中下往生之众。巳
天地不足喻其否泰矣。况后世宗风日衰。人之根器
亦日劣。发心既多不真。功夫又不纯一。偶于佛祖机
锋知识语言。或悟得本来成佛处。当下即是处。意识
行不到语言说不及处。一切不可得。即不可得亦不
可得处。将古人语句和会无不相似。既得此相似之
解。即云驰求巳歇。我是无事道人。识得烦烦如幻。则
恣情以肆烦恼。识得修行本空。辄任意以坏修行。谓
檀本空也。反舍檀而取悭。谓忍本空也。反听随而置
忍。言戒则曰本无持犯。何必重持轻犯。言禅则曰本
无定乱。何必舍乱取定。听情任意。踏有谈空。既云法
尚应舍。何为复取非法。既云真亦不求。何为舍之求
妄。既云修观习定皆属有为之迹。何独贪名求利偏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0b 页 X88-0270.png
合无为之道。爱憎毁誉之火才触之而即高。生老病
死之风微吹之而巳动。争人争我。说是说非。甚至以
火性为气魄。以我慢为承当。以谲诈为机用。以诳语
为方便。以放恣为游戏。以秽言为解粘。赞叹破律无
行之人。侮弄绳趋尺步之士。或至经年不拜一佛。经
年不礼一忏。经年不转一经。反看世间不必看之书。
行道人不宜行之事。使后生小子专逞聪明。惟寻见
解。才有所知即为一超直入。更复何事。轻狂傲慢。贡
高恣睢。父既报雠子遂行劫。写乌成马辗转差谬。不
念世间情欲无涯堤之尚溢。如何日以圆滑之语大
破因果之门。决其防藩导以必流。自误误人。安免沦
坠。若不为魔所摄。定当永陷三涂刀山剑树报其前
因。披毛戴角酬还宿债。莫云我是悟达之人。业不能
系。夫谓业不能系。非谓有而不有。正以无而自无。生
既随。境即动。死安得不随业受生。眼前一念嗔相即
是怪蟒之形。眼前一念贪相即是饿鬼之形。无形之
因念甚小。有形之果报甚大。一念之微识田持之。历
千万劫终不遗失。如一比邱以智慧故身有光明。以
妄语故口流蛆出。一言之微得此恶报。虽有智慧终
不能消。况今无明烦恼炽然不断。欲以相似见解消
其恶业冀出三涂。无有是处。乡使此等不得少以为
足。常如说以修行。终不自言我巳悟了。即心是佛。岂
可复同中下念佛求生。了达生本无生。不妨炽然求
生即心是土。莲邦不属心外。不释礼拜。不舍念诵。智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0c 页 X88-0270.png
力行力双毂并进。方当踞上品之莲台。坐空中之宝
阁。朝饭香积。夕游满月。回视胎生之品。彳亍宝地。不
闻法语。不见法身。象马难群。鸡凤非类。何况人天小
果瓮中蚊虻者哉。而乃空腹高心著空破有。卒以偏
执之妄解。撄非常之果报。不与阿弥作子。却为阎罗
之囚。不与净众为朋。却与阿旁为伍。弃宝林而行剑
树。舍梵音而听叫号。毫发有差天地悬隔。可不哀与。
故知此道险难未易行游。成则为佛。败则为魔。王虏
分于弹指。卿烹别于丝毫。苦乐之分宜早择矣。况今
代悟门不绝如线。禅门之中寂寥无人。止有二三在
家居士。路途端直可以流通此法。然既为居士。不同
沙门释子。犹有戒律缚身。方置身大火之中。浸心烦
恼之海。虽于营干世事内。依稀得一入门。而道力甚
浅业力甚深。即极粗莫如淫杀之业。犹不能折身不
行。何况其细。生死之间安能脱然。故知念佛一门于
居士尤为吃紧。业力虽重。仰借佛力免于沉沦。如负
债人藏于王宫。不得抵偿。既生佛土。生平所悟所解
皆不唐捐。纵使志在参禅。不妨兼以念佛。世间作官
作家犹云不碍。况早晚礼拜念诵乎。且借念佛之警
切。可以提醒参禅之心。借参门之洞彻。可以坚固净
土之信。适两相资。最为稳实。如此不信。真同下愚。石
头居士少志参禅。根性猛利。十年之内洞有所入。机
锋迅利。语言圆转。自谓了悟。无所事事。虽世情减少
不入尘劳。然嘲风弄月登山玩水。流连文酒之场。沉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1a 页 X88-0271.png
酣骚雅之业。懒慢疏狂。未免纵意。如前之病未能全
脱。所幸生死心切。不长陷溺。痛念见境生心。触途成
滞。浮解实情未能相胜。悟不修行必堕魔境。始约其
偏空之见。涉入普贤之海。又思行门端的。莫如念佛。
而权引中下之疑。未之尽破。及后博观经论。始知此
门原摄一乘。悟与未悟皆宜修习。于是釆金口之所
宣扬。菩萨之所阐明。诸大善知识之所发挥。附以已
意。千波竞起。万派横流。诘其𣿬归皆同一源。其论以
不思议第一义为宗。以悟为导。以十二时中持佛名
号一心不乱念念相续为行持。以六度万行为助因。
以深信因果为入门。此论甫成。而同参发心持戒念
佛者遂得五人。共欲流通。以解宗教之惑。香光识劣
根微。久为空见所醉。纵情肆志有若狂象。去年沉湎
之后。亲游鬲子地狱。烈火洞然。见所熟谈空破戒亡
僧。形容尪羸跛足而过。哭声震地。殆不忍闻。及寤身
毛为竖。亦遂发心归依净土。后读此论。宿疑冰释。所
以今日不惮苦口。病夫知医。浪子怜客。汝宜尽刬旧
日知见。虚心诵习。自当有入。生死事大。莫久迟疑。于
是禅人悲泪交集自云。若不遇子。几以空见赚过一
生。子生我矣。恳求案集作礼而去。巳而中郎起故官。
再迁至稽勋司郎中。移病归。抵家不数日。入荆州城。
宿于僧寺。无疾而卒。小修官南礼部郎中。乞休老于
家。居常勤于礼诵。一夕课毕趺坐。忽入定。神出屋上
飘然乘云。有二童子导之西行。俄而下至地。童子曰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1b 页 X88-0271.png
住。小修随下。见地平如掌。光耀滑润。旁为渠。广十馀
丈。中有五色莲。芳香异常。金桥界渠栏楯交罗。楼阁
极整丽揖。问童子此何地卿何人。曰予灵和先生侍
者也。问先生为谁。曰君兄中郎也。今方伫君有所语
可疾往。复取道抵一池上。有白玉扉。一童子先入。一
童子导过楼阁二十馀重。至一楼下。楼中人下迎。其
颜如玉。衣如云霞。长丈馀。见小修喜曰弟至矣。谛视
之则中郎也。上楼交拜。有四五人来共坐。中郎曰。此
西方边地。信解未成。戒宝未全者多生此。亦名懈慢
国。上方有化佛。楼台前有大池。可百由旬。中有妙莲。
众生生处。既生则散处楼台。与有缘净友相聚。以无
淫声美色胜解易成。不久进为净土中人。小修问兄
生何处。中郎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时。
今居净土矣。终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
宝阁。尚需进修耳。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论。
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
刹土。诸佛说法皆得往听。此实为胜。遂携小修而上。
倏忽千万里。至一处光耀无障蔽。皆以琉璃为地。界
以七宝树。皆旃檀吉祥。出众妙花作异宝色。下为宝
池。波扬无量。自然妙声。其底沙纯以金刚。池中众宝
莲叶五色光。池上隐隐危楼回带。阁道旁出。皆有无
量乐器演诸法音。中郎曰。汝所见净土地行众生依
报也。过此为法身大士住处。甚美妙千万倍于此。神
通亦千万倍于此。吾以慧力游其间。不得住也。过此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1c 页 X88-0271.png
为十地等觉所居。吾不得而知。过此为妙觉所居。唯
佛与佛乃能知之。语罢复至一处。光耀逾前。坐顷之。
中郎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
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
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
亲所见者多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
理不能生戒。定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
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当相晤。一入他途。
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
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
能生此土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我与汝
空王劫时世为兄弟。乃至六道莫不皆然。幸我得善
地。恐汝堕落。方便神力摄汝至此。净秽相隔。不得久
留。时伯修巳没。因问其生处。中郎曰。生处亦佳。汝后
自知。忽凌空而逝。小修起步池上。忽若坠水。跃然而
醒。时万历四十二年十月望也。小修自为记如此。初
伯修有子曰登。年十三病痞将终。语中郎曰。死矣。叔
父何以救我。中郎曰。汝伹念佛即得往生佛国。此五
浊世。不足恋也。登遂合掌称阿弥陀佛。诸眷属同声
助之。顷之登微笑云。见一莲华色微红。俄而云华渐
大。色鲜明无与比者。俄而云佛至。相好光明。充满一
室。顷之气促。伯修曰。汝但称佛之一字可也。登称佛
数声。合掌而逝(明史.明文偶钞.西方合论序.白苏斋集.珂雪斋外集.狯园.金刚新异录)

知归子曰。明万历间。莲池大师以净土法门倡于云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2a 页 X88-0272.png
栖。谨持诵。严戒律。从之游者彬彬多践履笃实之士
焉。同时卓吾老人亦以禅导后进。而学喜师心。行无
辙迹。流末滔滔。老人安得不任其咎。予读袁氏兄弟
早岁文。大率掉弄知解。依违光景。心窃病之。巳而得
见中郎西方合论。三复之不厌。而伯修所为序。忏悔
切深。辟荆榛。由坦道。甚矣。袁氏兄弟之善补过也。学
者观此。可以自鉴矣。

汪大绅曰。夫子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也。袁氏兄弟其庶矣乎。觉心悲心怎地广大真切。
大绅又与允初书曰。承劝看西方合论。当检出来
看。检不出。当借阅也。袁氏禅非敢遽断为口头。得
法于龙湖。龙湖不无狂魔入肺腑之證。至袁氏一
转而为轻清魔。坠在轻安快活里作科臼。日流在
光滑滑处。生知生见。无个银山铁壁时节。后来知
无所得。归心净土。真是奇特。然不可以是之故于
宗门净土妄生高下也。须知宗门中事。释迦佛所
说是这个。弥陀佛所说是这个。弥勒所说也是这
个。无二无分别也。若然则大家在这里过活尽彀
了。为甚要生西方。要生兜率。曰此愿轮也。又为甚
赞叹西方者倍于兜率。曰生人而有人欲生天。亦
有天欲生西方。则人天之欲净矣。人天欲净。正好
了当这个。所以尽十方法界愿轮之大。莫大于往
生西方也。乘此轮愿者切不可随语生解。随语生
解便起一分计较心。这计较心是六道轮回之根。
袁伯修中郎小修传¶ 第 272b 页 X88-0272.png
非往生净土之因也。欲生兜率者请从布袋和尚
诗入。欲生西方者请从丰干诗入。此正因也。布袋
是弥勒化身。丰干是弥陀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