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0c 页
居士传四十四
* 管杨陶焦唐瞿传
** 管登之
名志道。太仓人。学者称东溟先生。为诸生。笃
学力行。隆庆初知府蔡公建中吴书院。以登之为师。
集诸生讲学。尝曰。世必有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之志。
而后可以载道。必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
不为之力。而后可以立身。闻者竦然。五年举进士。除
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以父忧归。服除。补刑部主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总缆威福六年。登之条上九事。
大旨在肃朝纲。通下情。革弊政。欲夺居正权归天子。
居正不悦。寻以员外郎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
南韶道。时广东多盗。登之实军伍。严连坐。分兵扼要
害。所部宴然。而言官希居正旨。劾之降盐课司提举。
明年外计。以老疾致仕。居正败。廷臣交章论荐起湖
广佥事。以母老乞归。初登之以选贡入京师。止西山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1a 页 X88-0261.png
碧云寺。阅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忽悟周易乾元用九
之义。反观身心浑同太虚。照见古今圣贤出世经世
乘愿乘力与时变化之妙用。以为理则互融。教必不
滥。或顺而相摄。或逆而相成。或閟实而彰权。或废权
以明实。种种出没种种张弛。各有条理难可思测。此
无他。龙德不可为首也。孔子无可无不可。子思亲承
家脉。故曰并育并行。川流敦化。孟子而后。全体太极
贯通三教者。周元公一人而巳。我圣祖揽二氏以通
儒各理其条贯。以儒治儒。以释治释。以老治老。与其
相参。不与其相滥。盖教理不得不圆。教体不得不方。
规欲圆即以仲尼之圆圆宋儒之方。而使儒不碍释
释不碍儒。极而至于事事无碍。以通并育并行之辙。
矩欲方亦以仲尼之方方近儒之圆。而使儒不滥释
释不滥儒。推而极于法法不滥。以持不害不悖之衡。
其生平论学大旨如此。尝著从先维俗议。其护法篇
云。释门于儒家护教者名曰佛法金汤。状其以外护
内若金城汤池之不可破也。盖佛法有内外二护。拈
花之顷。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属大迦叶。入灭之期。
以结集三藏十二部属阿难。又于刀兵劫后减尽还
增。起而轰扬三乘教法。属十六应供罗汉。三者总名
内护。而有所谓金汤外护者。则属之国王大臣。其重
有加于内护。此以折摄二门寄之也。盖护佛法于增
劫初减之时易。护佛法于减劫将终之时难。护增劫
初减时之佛法。但有摄而无折。护减劫将终时之佛
之义。反观身心浑同太虚。照见古今圣贤出世经世
乘愿乘力与时变化之妙用。以为理则互融。教必不
滥。或顺而相摄。或逆而相成。或閟实而彰权。或废权
以明实。种种出没种种张弛。各有条理难可思测。此
无他。龙德不可为首也。孔子无可无不可。子思亲承
家脉。故曰并育并行。川流敦化。孟子而后。全体太极
贯通三教者。周元公一人而巳。我圣祖揽二氏以通
儒各理其条贯。以儒治儒。以释治释。以老治老。与其
相参。不与其相滥。盖教理不得不圆。教体不得不方。
规欲圆即以仲尼之圆圆宋儒之方。而使儒不碍释
释不碍儒。极而至于事事无碍。以通并育并行之辙。
矩欲方亦以仲尼之方方近儒之圆。而使儒不滥释
释不滥儒。推而极于法法不滥。以持不害不悖之衡。
其生平论学大旨如此。尝著从先维俗议。其护法篇
云。释门于儒家护教者名曰佛法金汤。状其以外护
内若金城汤池之不可破也。盖佛法有内外二护。拈
花之顷。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属大迦叶。入灭之期。
以结集三藏十二部属阿难。又于刀兵劫后减尽还
增。起而轰扬三乘教法。属十六应供罗汉。三者总名
内护。而有所谓金汤外护者。则属之国王大臣。其重
有加于内护。此以折摄二门寄之也。盖护佛法于增
劫初减之时易。护佛法于减劫将终之时难。护增劫
初减时之佛法。但有摄而无折。护减劫将终时之佛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1b 页 X88-0261.png
法。则折摄必须并行。而末法中则折法更严于摄法。
邪法不折则正法不可得而摄也。正法以教理行證
全备为义。故护法者必有以鼓末法之人。通五时之
教。明一乘之理。修无漏之行。入涅槃之證。而后可当
金汤外护之名。吾观唐宋名贤作禅讲二家之金汤
者。护教护宗则有之。罕有达于护行护證之旨者也。
愚尝谓儒者不透孔子一贯之心宗。不见乾元用九
之天则。则断不可与护持如来正法。何者。言不能虑
其所终。行不能稽其所敝也。近有越僧欲续国初岱
宗佛法金汤编。予尝为之言。其大略曰。夫所贵于金
汤者。为其护持正法也。未有身不行正法而能护持
佛之正法者。欲续金汤。当知三重。一曰德行。二曰愿
力。三曰知见。德行欲密。大而忠孝全德。细而辞受纤
行。无败缺也。愿力欲坚。八风不能摇其愿。百鍊不能
移其力。有馀忍也。知见欲正。佛子必摄之以慈。魔子
必折之以威。勿以小仁贼大仁也。三重阙一则金汤
之量不完。虽使宗彻五纲。教通三藏。兼以舍宅为寺。
倾产饭僧之功。而如来之正法不属焉。况乎败类宰
官虚声居士。徒以尘羹涂饭之馀赞扬佛事。此佛门
之少正卯也。金汤云乎哉。晚尤究心楞严经。应诸方
扣击。益诣元奥。三十五年冬有疾。述孟子七篇。谓子
珍曰。当以残冬卒业于此。明年将逝。予欲无言。决矣。
至除夕始毕。明年七月病革。命侍者舁至中堂。端坐
而瞑。年七十有三(从先维俗议.楞严经蒙钞.明文偶钞)。
邪法不折则正法不可得而摄也。正法以教理行證
全备为义。故护法者必有以鼓末法之人。通五时之
教。明一乘之理。修无漏之行。入涅槃之證。而后可当
金汤外护之名。吾观唐宋名贤作禅讲二家之金汤
者。护教护宗则有之。罕有达于护行护證之旨者也。
愚尝谓儒者不透孔子一贯之心宗。不见乾元用九
之天则。则断不可与护持如来正法。何者。言不能虑
其所终。行不能稽其所敝也。近有越僧欲续国初岱
宗佛法金汤编。予尝为之言。其大略曰。夫所贵于金
汤者。为其护持正法也。未有身不行正法而能护持
佛之正法者。欲续金汤。当知三重。一曰德行。二曰愿
力。三曰知见。德行欲密。大而忠孝全德。细而辞受纤
行。无败缺也。愿力欲坚。八风不能摇其愿。百鍊不能
移其力。有馀忍也。知见欲正。佛子必摄之以慈。魔子
必折之以威。勿以小仁贼大仁也。三重阙一则金汤
之量不完。虽使宗彻五纲。教通三藏。兼以舍宅为寺。
倾产饭僧之功。而如来之正法不属焉。况乎败类宰
官虚声居士。徒以尘羹涂饭之馀赞扬佛事。此佛门
之少正卯也。金汤云乎哉。晚尤究心楞严经。应诸方
扣击。益诣元奥。三十五年冬有疾。述孟子七篇。谓子
珍曰。当以残冬卒业于此。明年将逝。予欲无言。决矣。
至除夕始毕。明年七月病革。命侍者舁至中堂。端坐
而瞑。年七十有三(从先维俗议.楞严经蒙钞.明文偶钞)。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1c 页 X88-0261.png
** 杨贞复
名起元。号复所。广东归善人。万历初登进士
第。授翰林院编修。累迁吏部侍郎。贞复早岁读书白
门。遇建昌黎允儒与之言学有省。允儒者近溪罗氏
弟子也。其后贞复官京师。近溪适至。遂受业称弟子。
时执政者不悦学。近溪遂南归。贞复叹曰。吾师老矣。
今者不尽其传。异时悔可及乎。乃移疾归依近溪以
卒业焉。居閒究心宗乘。慕曹溪大鉴之风。遂结屋韶
石。与诸释子往还。重刊法宝坛经。导诸来学。为之序
曰。六祖大鉴禅师。予东粤人也。得法黄梅。宏法曹溪。
是有法宝坛经之籍。东南人士家传人习。予随众读
诵。晚乃自谓有得于其见过知非之旨。孔子曰。巳矣
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何绝望至此哉。
盖过不在于过。凡吾人自以为善而帖然安之者。即
过也。何者。是皆识为之也。识生于习。孔子之所谓习
即佛之所谓业也。业识所现。智者过而不留。而愚夫
执以为是。以至认贼作子。丧真失常。是以孔子于其
门人仅许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于其交游仅与伯
玉欲寡其过而未能至。其自鸣亦仅曰五十学易可
以无大过矣。盖其难如此。凡吾人不见性体。即不能
见过。性体一见。过状历然。不能见过而自谓见性者。
欺也。不至见性而自谓见过者。亦欺也。见过者见性
之实也。见性如人之活。见过如人知痛痒。谓活人不
知痛痒。无是理矣。问人之活否。曰知痛痒矣。问人见
性否。曰知过矣。此孔子之旨也。亦佛之髓也。六祖坛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2a 页 X88-0262.png
经屡发之矣。于法达念法华三千部而责其负此事
业。全不知过。他日又语神会曰。吾常见自心过愆。不
见他人是非好恶。何不自知自见。乃问见与不见。至
哉言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直入此门方为真实。世
之学人树菩提而台明镜者。即以为贤。此有为之法
有漏之因。宜其麻木不知痛痒也。此经南中无板。故
重刻而序之。盖欲吾人由是经教以诣我孔圣见过
自讼之域。共證本来净诸业障而巳矣。其后有诏召
还。寻卒。所著有證学编行于世。多推明近溪论学之
旨云(曹溪志.明儒学案)。
** 陶周望
名望龄。号石篑居士。会稽人也。万历十七年
举会试第一。成进士。授编修。与同官焦弱侯相策发。
始研求性命之学。巳而请假归。过吴江与袁中郎论
学三日。上剡溪谒周海门。参叩甚力。每自抚膺曰。此
中终未稳在。一日读方山合论。手足忭舞。语弟奭龄
曰。吾往者空自生退屈也。海门尝致书诘其所得。周
望复书曰。窃闻华严十信。初心即齐佛智。佛智者无
待之智也。何阶级之可言哉。然必五十位升进。邻于
二觉。后契佛乘。孔子三十而立巳历信位矣。然必知
命耳顺以至从心。盖知见久汰而日销。习气旋除而
日净。如精金离矿经锻鍊而益露光芒。婴儿出胎加
岁时而自然充长。人形金体不异旧时。莹净魁梧新
新莫掩。然则放刀屠儿。献珠龙女。无待之智灯也。懒
安拽鼻。二祖调心。神化之实功也。以缘起无生为觉
业。全不知过。他日又语神会曰。吾常见自心过愆。不
见他人是非好恶。何不自知自见。乃问见与不见。至
哉言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直入此门方为真实。世
之学人树菩提而台明镜者。即以为贤。此有为之法
有漏之因。宜其麻木不知痛痒也。此经南中无板。故
重刻而序之。盖欲吾人由是经教以诣我孔圣见过
自讼之域。共證本来净诸业障而巳矣。其后有诏召
还。寻卒。所著有證学编行于世。多推明近溪论学之
旨云(曹溪志.明儒学案)。
** 陶周望
名望龄。号石篑居士。会稽人也。万历十七年
举会试第一。成进士。授编修。与同官焦弱侯相策发。
始研求性命之学。巳而请假归。过吴江与袁中郎论
学三日。上剡溪谒周海门。参叩甚力。每自抚膺曰。此
中终未稳在。一日读方山合论。手足忭舞。语弟奭龄
曰。吾往者空自生退屈也。海门尝致书诘其所得。周
望复书曰。窃闻华严十信。初心即齐佛智。佛智者无
待之智也。何阶级之可言哉。然必五十位升进。邻于
二觉。后契佛乘。孔子三十而立巳历信位矣。然必知
命耳顺以至从心。盖知见久汰而日销。习气旋除而
日净。如精金离矿经锻鍊而益露光芒。婴儿出胎加
岁时而自然充长。人形金体不异旧时。莹净魁梧新
新莫掩。然则放刀屠儿。献珠龙女。无待之智灯也。懒
安拽鼻。二祖调心。神化之实功也。以缘起无生为觉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2b 页 X88-0262.png
照。故不属断除。以佛知见为对治。故不落二乘耳。是
故道人有道人之迁改。俗学有俗学之迁改。凡夫于
心外见法。种种善恶执为实有。如魇人认手为鬼。稚
子怖影为物。迁改虽严。终成压伏。学道人善是已善
过是已过。迁是已迁改是已改。以无善为善故见过
愈微。以罪性本空故改过甚速。颜子有不善未尝不
知。知之未尝复行者是也。僧问古宿如何保任。曰一
翳在目空花乱坠。大慧亦言。学道人须要熟处生。生
处熟。如何生处。无分别处是。如何熟处。分别处是。到
此则过是过。善亦是过。分别是习气。饶你不分别亦
是习气。直得念念知非。时时改过。始有相应分。是真
迁善。是真改过。是名随心自在。亦名称性修行。先代
圣贤所有言说。总不出此。尚何置同异于其间哉。然
仆今日之病则在悟头未彻。疑情未消。解处与行处。
说处与受用处。未能相应。以此恻恻。居心不宁。老丈
何以救之。周望居常参一归何处公案。自言紧作课。
宽作程。一生再生。会有出头分。不敢求速效也。巳而
起前官。累迁左谕德。万历三十一年妖书事起。沈一
贯当国。欲藉以陷沈鲤.郭正域。周望诣一贯切责之。
又见朱赓不为救。慷慨数赓。愿弃官与沈郭同死。二
人皆心动。沈郭卒得免者。亦周望力也。顷之复乞归。
以祭酒徵不起。周望生平廉隅甚峻。进退以义。自奉
薄。布衣蔬食终其身。其为学久而益诚。未尝自是。每
曰。古人见性空以修道。今人见性空以长欲。晚而参
故道人有道人之迁改。俗学有俗学之迁改。凡夫于
心外见法。种种善恶执为实有。如魇人认手为鬼。稚
子怖影为物。迁改虽严。终成压伏。学道人善是已善
过是已过。迁是已迁改是已改。以无善为善故见过
愈微。以罪性本空故改过甚速。颜子有不善未尝不
知。知之未尝复行者是也。僧问古宿如何保任。曰一
翳在目空花乱坠。大慧亦言。学道人须要熟处生。生
处熟。如何生处。无分别处是。如何熟处。分别处是。到
此则过是过。善亦是过。分别是习气。饶你不分别亦
是习气。直得念念知非。时时改过。始有相应分。是真
迁善。是真改过。是名随心自在。亦名称性修行。先代
圣贤所有言说。总不出此。尚何置同异于其间哉。然
仆今日之病则在悟头未彻。疑情未消。解处与行处。
说处与受用处。未能相应。以此恻恻。居心不宁。老丈
何以救之。周望居常参一归何处公案。自言紧作课。
宽作程。一生再生。会有出头分。不敢求速效也。巳而
起前官。累迁左谕德。万历三十一年妖书事起。沈一
贯当国。欲藉以陷沈鲤.郭正域。周望诣一贯切责之。
又见朱赓不为救。慷慨数赓。愿弃官与沈郭同死。二
人皆心动。沈郭卒得免者。亦周望力也。顷之复乞归。
以祭酒徵不起。周望生平廉隅甚峻。进退以义。自奉
薄。布衣蔬食终其身。其为学久而益诚。未尝自是。每
曰。古人见性空以修道。今人见性空以长欲。晚而参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2c 页 X88-0262.png
云栖宏公。受菩萨戒。因与诸善友创放生会于城南。
以广云栖之化。作放生诗十首。以凡百畏刀杖。无不
爱寿命为韵。其一云。人生事肠腹。及与口舌三。二但
取饱软。一乃司吾馋。万钱饰盘筵。殉此径寸甘。下咽
了无知。理与木札兼。晚食美葵蓼。甚饥望齑盐。径寸
况易欺。何当信其婪。半脔偿一身。债主真不廉。人羊
须臾理。请君睹其凡。其二曰。毒茎烹肉肥。利刃藏鱼
窄。鱼肉岂不美。智者走弗食。吾有万世患。骜以取一
适。匕箸成戈矛。操之还自贼。君看几筵上。怨敌常绕
百。食肉作茎观。斯言心可剌。其三曰。介卢晓牛鸣。冶
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群鱼泣妻妾。鸡
鹜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慨。楚语既侏离。齐
音了难会。宁闻楚人肉。忍作齐人脍。可怜登陆鱼。噞
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何当破网罗。施
之以无畏。其四曰。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狗屠一
鸣鞭。众吠从之嚣。杀机翳胸中。灿然若悬杓。吾闻螳
螂蝉。能变琴者操。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调。因果苟
无徵。视斯亦巳昭。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其五曰。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杖。
寄书巳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
困极势未遒。苏馀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
何方绝网罗。向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
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华好安养。
微施岂怀报。往矣慎波浪。群蛙尤有情。鼓吹西窗傍。
以广云栖之化。作放生诗十首。以凡百畏刀杖。无不
爱寿命为韵。其一云。人生事肠腹。及与口舌三。二但
取饱软。一乃司吾馋。万钱饰盘筵。殉此径寸甘。下咽
了无知。理与木札兼。晚食美葵蓼。甚饥望齑盐。径寸
况易欺。何当信其婪。半脔偿一身。债主真不廉。人羊
须臾理。请君睹其凡。其二曰。毒茎烹肉肥。利刃藏鱼
窄。鱼肉岂不美。智者走弗食。吾有万世患。骜以取一
适。匕箸成戈矛。操之还自贼。君看几筵上。怨敌常绕
百。食肉作茎观。斯言心可剌。其三曰。介卢晓牛鸣。冶
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群鱼泣妻妾。鸡
鹜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慨。楚语既侏离。齐
音了难会。宁闻楚人肉。忍作齐人脍。可怜登陆鱼。噞
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何当破网罗。施
之以无畏。其四曰。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狗屠一
鸣鞭。众吠从之嚣。杀机翳胸中。灿然若悬杓。吾闻螳
螂蝉。能变琴者操。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调。因果苟
无徵。视斯亦巳昭。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其五曰。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杖。
寄书巳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
困极势未遒。苏馀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
何方绝网罗。向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
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华好安养。
微施岂怀报。往矣慎波浪。群蛙尤有情。鼓吹西窗傍。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3a 页 X88-0263.png
其六曰。昔有二勇者。操刀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
求肉乎。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因自食。举世
叹其愚。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其七曰。吾闻丰坊
生。赤章咒蚤虱。蚤虱食几许。讨捕巳酷烈。借问坊食
者。还当咒坊不。宏恕圣所称。斯言非佞佛。其八曰。生
食不可食。熟以过时败。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腥
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如
蝇秽中育。还以臭为爱。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坑
圊难久居。虫乎可为戒。其九曰。竖首横目人。竖目横
身兽。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悲哉肉世界。奚物获
长寿。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万人俱虎心。物命谁
当救。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彼此电露命。但当相
悯宥。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其十曰。食肉反有墨。
食糠反肥盛。薇蕨虽苦饥。甘脂亦生病。我痛思彼痛。
彼命如我命。勿憎质直语。质语应易听。又设问答著
放生解惑篇。甚详辨。文多不载。三十七年秋有疾。饬
治后事。三日而逝。谥文简。奭龄亦好禅学。崇祯中与
蕺山刘子讲学阳明祠。从之者甚众(明史.歇庵文集.行述.云栖法汇.
绍兴志.狯园)。
** 焦弱侯
名竑。应天人也。万历十七年举进士第。一有
司欲为建坊。弱侯谢之。请移赈饥民。除修撰。为东宫
讲官。进讲时有鸟飞鸣而过。皇太子目之。弱侯即辍
讲。皇太子改容听之。乃复讲如初。尝釆故事为养正
图以进。日有启导之益。为同官所嫉。用科场事被谪
求肉乎。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因自食。举世
叹其愚。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其七曰。吾闻丰坊
生。赤章咒蚤虱。蚤虱食几许。讨捕巳酷烈。借问坊食
者。还当咒坊不。宏恕圣所称。斯言非佞佛。其八曰。生
食不可食。熟以过时败。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腥
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如
蝇秽中育。还以臭为爱。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坑
圊难久居。虫乎可为戒。其九曰。竖首横目人。竖目横
身兽。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悲哉肉世界。奚物获
长寿。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万人俱虎心。物命谁
当救。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彼此电露命。但当相
悯宥。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其十曰。食肉反有墨。
食糠反肥盛。薇蕨虽苦饥。甘脂亦生病。我痛思彼痛。
彼命如我命。勿憎质直语。质语应易听。又设问答著
放生解惑篇。甚详辨。文多不载。三十七年秋有疾。饬
治后事。三日而逝。谥文简。奭龄亦好禅学。崇祯中与
蕺山刘子讲学阳明祠。从之者甚众(明史.歇庵文集.行述.云栖法汇.
绍兴志.狯园)。
** 焦弱侯
名竑。应天人也。万历十七年举进士第。一有
司欲为建坊。弱侯谢之。请移赈饥民。除修撰。为东宫
讲官。进讲时有鸟飞鸣而过。皇太子目之。弱侯即辍
讲。皇太子改容听之。乃复讲如初。尝釆故事为养正
图以进。日有启导之益。为同官所嫉。用科场事被谪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3b 页 X88-0263.png
出为福宁同知。再迁为南京司业。初弱侯师事耿天
台.罗近溪。巳而笃信李卓吾。往来论学始终无间。居
常博览群书。卒归心于佛氏。天台尝引程子斥佛语
以相诘。弱侯复之曰。伯淳斥佛。大抵谓出离生死为
利心。夫生死者所谓生灭心也。起信论有真如生灭
二门。未达真如之门则念念迁流。终无了歇。欲止其
所不能矣。以出离生死为利心。是易之止其所亦利
心也。苟止其所非利心。则即生灭而證真如。乃吾曹
所当亟求者。从而斥之可乎。时有唐子张者。先从近
溪学。巳而来谒。初见言知。弱侯曰。如为常见。是众生
法。再见言无知。弱侯曰。无知为断见。是二乘法。子张
怃然。弱侯因语之曰。人心之妙。囊括太虚。不可以有
无求。不可以取舍得。以无求之者摄心独坐一事不
理。静中光景了了可即。事物现前茫无凑泊。大慧呵
之为默照邪禅是也。以有求之者。认取识神以为家
宝。有可俟排有可著手辄生欢悦。不知认贼为子。百
劫千生辗转沦坠。楞严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元
沙诃之为昭昭灵灵的禅是也。夫此本地风光。无径
可寻。无门可入。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学者于口耳俱
丧之馀。言思路绝之际。瞥地一下。任伊说有说无。信
手拈来何所不可。若未曾实證此理。靠些知解为本
命元辰。不知此知头出头没时灭时生。生死流浪辗
转不休。于无生法忍还相契否。子既有意此道。便当
真参实悟。求正人指与出路。此正人。吾有一诀可以
台.罗近溪。巳而笃信李卓吾。往来论学始终无间。居
常博览群书。卒归心于佛氏。天台尝引程子斥佛语
以相诘。弱侯复之曰。伯淳斥佛。大抵谓出离生死为
利心。夫生死者所谓生灭心也。起信论有真如生灭
二门。未达真如之门则念念迁流。终无了歇。欲止其
所不能矣。以出离生死为利心。是易之止其所亦利
心也。苟止其所非利心。则即生灭而證真如。乃吾曹
所当亟求者。从而斥之可乎。时有唐子张者。先从近
溪学。巳而来谒。初见言知。弱侯曰。如为常见。是众生
法。再见言无知。弱侯曰。无知为断见。是二乘法。子张
怃然。弱侯因语之曰。人心之妙。囊括太虚。不可以有
无求。不可以取舍得。以无求之者摄心独坐一事不
理。静中光景了了可即。事物现前茫无凑泊。大慧呵
之为默照邪禅是也。以有求之者。认取识神以为家
宝。有可俟排有可著手辄生欢悦。不知认贼为子。百
劫千生辗转沦坠。楞严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元
沙诃之为昭昭灵灵的禅是也。夫此本地风光。无径
可寻。无门可入。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学者于口耳俱
丧之馀。言思路绝之际。瞥地一下。任伊说有说无。信
手拈来何所不可。若未曾实證此理。靠些知解为本
命元辰。不知此知头出头没时灭时生。生死流浪辗
转不休。于无生法忍还相契否。子既有意此道。便当
真参实悟。求正人指与出路。此正人。吾有一诀可以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3c 页 X88-0263.png
勘验。出离生死为正。流浪生死为邪。说无为法为正。
说有为法为邪。无门路无阶级为正。可以知知可以
说说为邪。中心行道而外不毁法为正。驾言无碍任
情恣肆为邪。子当如此辨别之。既得其人。死心蹋地
务求安身立命一著。方是究竟法也。居南京。以所学
倡后进。从者甚众。晚修念佛三昧。泰昌元年卒。年八
十一。赠谕德。崇祯末谥文端(憺园集.陶石篑集.明儒学案)。
** 唐宜之
名时。湖州人也。以诸生贡太学。出判寿阳。继
辅襄国。流贼破襄阳。宜之投端礼门左井中。家人掖
之出。绝而复苏。上书自讼。诏付三司究问。得白放还
家。宜之初参莲池。授以念佛法门。遂勤修净业。诸眷
属皆能覆诵金刚经及普门品。昼则各习所业。夜则
共集佛前回向以为常。尝言修净土者以观门为要。
须穿衣吃饭常在观中。或神游莲海。华中礼佛。或坐
瞻宝刹。佛光照身。净想既成。往生何待。遂专修佛观。
过南京长干寺。礼塔念佛。次见塔顶放白光。佛为现
相。如黄金色。一日坐禅堂。推窗忽见大海中涌一山。
佛坐其上。光明四彻。墙壁林木尽空不见。其精诚所
感如此。宜之工文章。既归心佛乘。每顺世语言说诸
法要。淮南李小有述广仁品。宜之为序曰。学者闻胞
民与物之说。亦有刻意推心引为同体。而无奈与自
身痛痒毕竟不同。譬如蒙镜照人。虽强以人面相逼。
而须眉终不能了了。古人在畎亩中。未有天下之任。
而念及一夫如已推沟。亦无奈其觉性明彻。众生痛
说有为法为邪。无门路无阶级为正。可以知知可以
说说为邪。中心行道而外不毁法为正。驾言无碍任
情恣肆为邪。子当如此辨别之。既得其人。死心蹋地
务求安身立命一著。方是究竟法也。居南京。以所学
倡后进。从者甚众。晚修念佛三昧。泰昌元年卒。年八
十一。赠谕德。崇祯末谥文端(憺园集.陶石篑集.明儒学案)。
** 唐宜之
名时。湖州人也。以诸生贡太学。出判寿阳。继
辅襄国。流贼破襄阳。宜之投端礼门左井中。家人掖
之出。绝而复苏。上书自讼。诏付三司究问。得白放还
家。宜之初参莲池。授以念佛法门。遂勤修净业。诸眷
属皆能覆诵金刚经及普门品。昼则各习所业。夜则
共集佛前回向以为常。尝言修净土者以观门为要。
须穿衣吃饭常在观中。或神游莲海。华中礼佛。或坐
瞻宝刹。佛光照身。净想既成。往生何待。遂专修佛观。
过南京长干寺。礼塔念佛。次见塔顶放白光。佛为现
相。如黄金色。一日坐禅堂。推窗忽见大海中涌一山。
佛坐其上。光明四彻。墙壁林木尽空不见。其精诚所
感如此。宜之工文章。既归心佛乘。每顺世语言说诸
法要。淮南李小有述广仁品。宜之为序曰。学者闻胞
民与物之说。亦有刻意推心引为同体。而无奈与自
身痛痒毕竟不同。譬如蒙镜照人。虽强以人面相逼。
而须眉终不能了了。古人在畎亩中。未有天下之任。
而念及一夫如已推沟。亦无奈其觉性明彻。众生痛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4a 页 X88-0264.png
痒呼吸相关。故不禁其焦肠轮转也。凡夫与众生虽
求亲而反隔。圣人与众生不求缘而自不隔。则觉与
不觉之分也。圣人经理民物如拯溺救焚。千方百变
皆是仁中之用。唯此觉性遍满法界是之谓仁耳。伊
尹天民之先觉者也。觉众生与我不隔。而又觉众生
不能与我不隔。如父与子不能一心。安能禁其焦肠
轮转乎。夫如是自不得不以天下为已任。故曰伊尹
圣之任者也。伊尹之任。盖自觉中来也。伊尹之任。天
下不独谓生民涂炭出之水火而巳。若以此为任。后
世豪杰将相皆然。安见其重哉。伊尹自思匹夫匹妇
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欲使天
下之人皆有匹夫匹妇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
而内之沟中之思。此之谓先觉觉后觉。其任天下如
此。故曰重也。盖众生不觉。非止于不觉而巳。不觉之
言不可胜言也。不知君父是我头目起爱戴想。则自
然欺慢。不知百姓是我血肉起调理想。则自然贪虐。
不知鸟兽鱼鳖是我手足指爪起保护。想则自然屠
戮。而诸受害之伦又不能觉知自性。起容受想。起平
等想。起慈悯想。于是欺者还欺。虐者还虐。屠戮者还
屠戮。合千百劫怨雠报施之惨祸。圣人大悲觉体了
了尽知尽见。譬如祖父见子孙残杀无巳。安能禁其
焦肠轮转乎。是故圣人或以王法明吉凶之影响。或
以天网昭祸福之不漏。或以三世因缘决因果之不
昧。灿然明备矣。然忧世之君子。惟恐众生聋聩易安。
求亲而反隔。圣人与众生不求缘而自不隔。则觉与
不觉之分也。圣人经理民物如拯溺救焚。千方百变
皆是仁中之用。唯此觉性遍满法界是之谓仁耳。伊
尹天民之先觉者也。觉众生与我不隔。而又觉众生
不能与我不隔。如父与子不能一心。安能禁其焦肠
轮转乎。夫如是自不得不以天下为已任。故曰伊尹
圣之任者也。伊尹之任。盖自觉中来也。伊尹之任。天
下不独谓生民涂炭出之水火而巳。若以此为任。后
世豪杰将相皆然。安见其重哉。伊尹自思匹夫匹妇
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欲使天
下之人皆有匹夫匹妇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
而内之沟中之思。此之谓先觉觉后觉。其任天下如
此。故曰重也。盖众生不觉。非止于不觉而巳。不觉之
言不可胜言也。不知君父是我头目起爱戴想。则自
然欺慢。不知百姓是我血肉起调理想。则自然贪虐。
不知鸟兽鱼鳖是我手足指爪起保护。想则自然屠
戮。而诸受害之伦又不能觉知自性。起容受想。起平
等想。起慈悯想。于是欺者还欺。虐者还虐。屠戮者还
屠戮。合千百劫怨雠报施之惨祸。圣人大悲觉体了
了尽知尽见。譬如祖父见子孙残杀无巳。安能禁其
焦肠轮转乎。是故圣人或以王法明吉凶之影响。或
以天网昭祸福之不漏。或以三世因缘决因果之不
昧。灿然明备矣。然忧世之君子。惟恐众生聋聩易安。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4b 页 X88-0264.png
犹必随其见之所到时有著述。而吾友小有起而辑
其大成。曰广仁品。小有慧根深厚一腔恺悌。先有仁
品行世。本以妙生戒杀为宗。自后但见忠孝慈廉之
事。则曰此其生机之布护也。但见贪饕淫纵之事。则
曰此其杀机之横流也。而广仁品又因以出焉。向使
小有非二十年至静中讨求。恍然得法界往来之路。
何以为众生之心如此。其焦肠轮转乎宜之。他所著
有莲华世界书.如来香频迦音等书刻行于世。尝自
营生圹。旋舍之栖霞寺中。遗言死后必用茶毗法。临
终现诸瑞相。正念而逝(金刚持验记.净土晨钟.广仁品序)。
** 瞿元立
名汝稷。苏州常熟人。以父文懿公荫为官。历
黄州知府。徙邵武。再守辰州。迁长芦盐运使。其在官
以名节自厉。清望归之。以太仆少卿致仕归。元立受
业于管东溟。学通内外。尤尽心于佛法。时径山刻大
藏。元立为文导诸众信。破除异论。其言曰。世之诞佛
者皆比于范缜之神灭也。而神灭非圣人所立教也。
夫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即心也。即道也。范围
天地。曲成万物。圣人所以参赞化育者也。是岂形之
所及也。唯圣人为能穷神。而庸愚固未尝亡。特不知
其即道耳。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知则一徇于形。
于是遗范围天地之广大而自局。弃曲成万物之微
妙而自秽。终日役役不过耳目口腹。圣人悯焉。故喻
之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谓之道。复
虑人之自画。而高远之谓非已所及也。故曰利用出
其大成。曰广仁品。小有慧根深厚一腔恺悌。先有仁
品行世。本以妙生戒杀为宗。自后但见忠孝慈廉之
事。则曰此其生机之布护也。但见贪饕淫纵之事。则
曰此其杀机之横流也。而广仁品又因以出焉。向使
小有非二十年至静中讨求。恍然得法界往来之路。
何以为众生之心如此。其焦肠轮转乎宜之。他所著
有莲华世界书.如来香频迦音等书刻行于世。尝自
营生圹。旋舍之栖霞寺中。遗言死后必用茶毗法。临
终现诸瑞相。正念而逝(金刚持验记.净土晨钟.广仁品序)。
** 瞿元立
名汝稷。苏州常熟人。以父文懿公荫为官。历
黄州知府。徙邵武。再守辰州。迁长芦盐运使。其在官
以名节自厉。清望归之。以太仆少卿致仕归。元立受
业于管东溟。学通内外。尤尽心于佛法。时径山刻大
藏。元立为文导诸众信。破除异论。其言曰。世之诞佛
者皆比于范缜之神灭也。而神灭非圣人所立教也。
夫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即心也。即道也。范围
天地。曲成万物。圣人所以参赞化育者也。是岂形之
所及也。唯圣人为能穷神。而庸愚固未尝亡。特不知
其即道耳。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知则一徇于形。
于是遗范围天地之广大而自局。弃曲成万物之微
妙而自秽。终日役役不过耳目口腹。圣人悯焉。故喻
之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谓之道。复
虑人之自画。而高远之谓非已所及也。故曰利用出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4c 页 X88-0264.png
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尧之所以尧穷此神也。桀之所
以桀昧此神也。是神者溯之无始。推之无终。岂形生
而始生。形灭而随灭哉。形有尽而神无穷。故曰原始
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
神之情状。而缜之言曰。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生而
神生。形灭而神灭。藉如缜言。操则存者存形与舍。则
亡者形亡。与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百髓九窍六脏谁
为然与。心不在焉。视而不见。梦说筑岩。岂目所瞩。处
今而忆昔。在吴而知越。何形之能然。缜亦不思甚矣。
缜之言。使人重形而遗神。沦胥以溺者也。谓形即神。
则舍形无我。舍形无我则凡形之所欲皆我之所欲。
而以礼义维之。是强也。是外铄也。神不灭而谓灭。则
尧桀均尽。颜蹠均生。均生则纵逸者自适。均尽则好
修者徒劳。于是示之以馀庆。戒之以百殃。则见以为
茫昧而难徵也。揭之以仁义。则以为仁义撄人心。揭
之以性善。则以为性恶。则以为善恶混几何。其能信
之。于是聿皇得丧徽缠。贪毒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
不可解。沉瀹昏衢莫能自出。旋复流浪为苦无已。如
来智入三世。圆应众机。五时说法。海墨不可胜纪。其
流入震旦者。才海墨之一滴。是为今一大藏。其语报
则徵之三世。其语性则尽之妙觉。知三世之报则尧
桀不均尽。知性觉之妙则性善无所疑。故下焉者得
其说必惕于三世之报。恶不俟惩而革。善不俟劝而
行矣。上焉者得其说。则妙契性善之真。居仁由义若
以桀昧此神也。是神者溯之无始。推之无终。岂形生
而始生。形灭而随灭哉。形有尽而神无穷。故曰原始
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
神之情状。而缜之言曰。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生而
神生。形灭而神灭。藉如缜言。操则存者存形与舍。则
亡者形亡。与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百髓九窍六脏谁
为然与。心不在焉。视而不见。梦说筑岩。岂目所瞩。处
今而忆昔。在吴而知越。何形之能然。缜亦不思甚矣。
缜之言。使人重形而遗神。沦胥以溺者也。谓形即神。
则舍形无我。舍形无我则凡形之所欲皆我之所欲。
而以礼义维之。是强也。是外铄也。神不灭而谓灭。则
尧桀均尽。颜蹠均生。均生则纵逸者自适。均尽则好
修者徒劳。于是示之以馀庆。戒之以百殃。则见以为
茫昧而难徵也。揭之以仁义。则以为仁义撄人心。揭
之以性善。则以为性恶。则以为善恶混几何。其能信
之。于是聿皇得丧徽缠。贪毒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
不可解。沉瀹昏衢莫能自出。旋复流浪为苦无已。如
来智入三世。圆应众机。五时说法。海墨不可胜纪。其
流入震旦者。才海墨之一滴。是为今一大藏。其语报
则徵之三世。其语性则尽之妙觉。知三世之报则尧
桀不均尽。知性觉之妙则性善无所疑。故下焉者得
其说必惕于三世之报。恶不俟惩而革。善不俟劝而
行矣。上焉者得其说。则妙契性善之真。居仁由义若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5a 页 X88-0265.png
耳听目视。何有撄我心哉。是以圣贤之教得如来而
大畅。惜哉缜之不讲。谓神灭形灭而诞佛也。惟如来
之教能穷此神之广大微妙。语其大则天地者无尽
大海之一沤耳。元会运世者无尽时劫之一瞬耳。语
其妙则无声无臭。此之空谛也。精一执中此之尸波
罗密也。一言演为无量义。竟古今而推之莫能竟也。
儒佛之是非。黄老之秘密。与夫百家之雄辨。一言蔽
之而有馀也。佐尧而尧。佐舜而舜。父以之而慈。子以
之而孝。护法以之而护诸众生。帝释以之而离爱。梵
天以之而胜慧。二乘以之而回向真乘。菩萨以之而
證入妙觉。四圣六凡无根不被。故其言必至于海墨
也。河沙妙德罔越穷神。故其要必归于一乘也。世出
世法莫不竭尽无馀矣。是以世之兴。王莫不尊尚。我
太祖太宗弥极绍隆。太祖既刻大藏于留都。太宗复
刻大藏于京师。列圣缵绪底今无替。至于列代名卿
宿儒。或行峻一世。或文雄百代。龙翰凤雏之彦。兰薰
雪白之贤。归命法流颐真灵筏者。数之更仆未易终
也。嗟乎四大假合也。百年旦暮也。昔之所历于今奚
存。今之所存又何可恃。至爱终离。大业终弃。神之未
穷。茫茫安托。适百里而不得其所托。则皇皇焉浩劫
之适。何翅百里七趣纷沓。所托非定。狃百年之得丧
而轻万劫之流浪。可不谓大哀耶。故济我于一时者
不及济我于一世者也。俾我一世得所安者不如使
我浩劫得所安者也。求济我于浩劫者非如来之教
大畅。惜哉缜之不讲。谓神灭形灭而诞佛也。惟如来
之教能穷此神之广大微妙。语其大则天地者无尽
大海之一沤耳。元会运世者无尽时劫之一瞬耳。语
其妙则无声无臭。此之空谛也。精一执中此之尸波
罗密也。一言演为无量义。竟古今而推之莫能竟也。
儒佛之是非。黄老之秘密。与夫百家之雄辨。一言蔽
之而有馀也。佐尧而尧。佐舜而舜。父以之而慈。子以
之而孝。护法以之而护诸众生。帝释以之而离爱。梵
天以之而胜慧。二乘以之而回向真乘。菩萨以之而
證入妙觉。四圣六凡无根不被。故其言必至于海墨
也。河沙妙德罔越穷神。故其要必归于一乘也。世出
世法莫不竭尽无馀矣。是以世之兴。王莫不尊尚。我
太祖太宗弥极绍隆。太祖既刻大藏于留都。太宗复
刻大藏于京师。列圣缵绪底今无替。至于列代名卿
宿儒。或行峻一世。或文雄百代。龙翰凤雏之彦。兰薰
雪白之贤。归命法流颐真灵筏者。数之更仆未易终
也。嗟乎四大假合也。百年旦暮也。昔之所历于今奚
存。今之所存又何可恃。至爱终离。大业终弃。神之未
穷。茫茫安托。适百里而不得其所托。则皇皇焉浩劫
之适。何翅百里七趣纷沓。所托非定。狃百年之得丧
而轻万劫之流浪。可不谓大哀耶。故济我于一时者
不及济我于一世者也。俾我一世得所安者不如使
我浩劫得所安者也。求济我于浩劫者非如来之教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5b 页 X88-0265.png
而何。姑未敢论受果登地第。能汎澜觉海。少溉馀润。
则契根根尘尘。靡不周遍法界。于是缠盖不能縻。阴
阳不能控。翛兮其翔。汩兮其集。究旷劫于刹那。拔九
类于半偈。莫尚于是矣。密藏.幻余二上人。以南北二
藏皆梵筴。流通不易。思刻方册。广其流通。拯溺之慈
甚盛。诸龙象敷美其事尽矣。予特恐世之诞佛者或
沮之。遂书此以辅韦驮氏之跋折罗杵云。又于佛前
说誓曰。愿毕我形寿。力荷此法藏。苟可效我力。靡所
不自竭。念昔佛菩萨。以此法藏故。剥皮以为纸。析骨
以为笔。书写此经卷。积如须弥山。今此真丹国。陟𨤲
莹于玉。无事以我皮。充此法藏用。使我皮可用。剥所
不敢辞。域有蒙氏笔。无事析我骨。使我骨可用。析所
不敢辞。我今虽食贫。檀赀当勉具。历仕及归农。随缘
力为办。不直此一生。愿尽未来际。常以此法藏。普度
诸众生。同时发愿者又有曾乾亨.傅光宅.唐文献.曾
凤仪.徐琰.于立玉.吴惟明.王宇泰.袁了凡共九人。其
文俱刻径山藏中。元立尝上溯诸佛。下逮宗门。撮其
语要为指月录。盛行于世。后终老于家。于时士大夫
学佛者所在多有。其不列于传者并著其大概如左。
朱兆隆。名国祚。秀水人。万历十一年登进士第第一。
天启朝拜武英殿大学士。在官侃侃持大体。进退以
礼。事具明史传中。居常自奉淡泊。日必阖户阅一卷
书。又静坐久之乃出。既乞休归。舟中人见之。知所阅
者乃金刚经也。巳而谓其子曰。我生平荣枯不较。顺
则契根根尘尘。靡不周遍法界。于是缠盖不能縻。阴
阳不能控。翛兮其翔。汩兮其集。究旷劫于刹那。拔九
类于半偈。莫尚于是矣。密藏.幻余二上人。以南北二
藏皆梵筴。流通不易。思刻方册。广其流通。拯溺之慈
甚盛。诸龙象敷美其事尽矣。予特恐世之诞佛者或
沮之。遂书此以辅韦驮氏之跋折罗杵云。又于佛前
说誓曰。愿毕我形寿。力荷此法藏。苟可效我力。靡所
不自竭。念昔佛菩萨。以此法藏故。剥皮以为纸。析骨
以为笔。书写此经卷。积如须弥山。今此真丹国。陟𨤲
莹于玉。无事以我皮。充此法藏用。使我皮可用。剥所
不敢辞。域有蒙氏笔。无事析我骨。使我骨可用。析所
不敢辞。我今虽食贫。檀赀当勉具。历仕及归农。随缘
力为办。不直此一生。愿尽未来际。常以此法藏。普度
诸众生。同时发愿者又有曾乾亨.傅光宅.唐文献.曾
凤仪.徐琰.于立玉.吴惟明.王宇泰.袁了凡共九人。其
文俱刻径山藏中。元立尝上溯诸佛。下逮宗门。撮其
语要为指月录。盛行于世。后终老于家。于时士大夫
学佛者所在多有。其不列于传者并著其大概如左。
朱兆隆。名国祚。秀水人。万历十一年登进士第第一。
天启朝拜武英殿大学士。在官侃侃持大体。进退以
礼。事具明史传中。居常自奉淡泊。日必阖户阅一卷
书。又静坐久之乃出。既乞休归。舟中人见之。知所阅
者乃金刚经也。巳而谓其子曰。我生平荣枯不较。顺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5c 页 X88-0265.png
逆一如。只得金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六字之力。又
时呼老邻说经中大意。天启四年预知将终。命酒自
酌。端坐而逝。鼻中玉箸下垂。久之乃隐。谥文恪。钟伯
敬。名惺。竟陵人。万历中进士。官礼部主事。出为福建
提学。一年以父忧归。服除不出。年将五十。自念人生
无常。佛性渐失。不觉悲泪。乃专精首楞严经。眠食造
次皆执卷熟思。与永新贺中男往复参订。成楞严如
说十卷。将殁前三日。告于佛。请大僧授五戒。法名断
残。愿生生世世为比邱优婆塞。遂逝。昆山王弱生。名
志坚。万历中进士。官终湖广提学。其学博通内外。与
弟平仲与游。并礼云栖宏公称弟子。弱生尝手写华
严经。至再晚修兜率观。卒于官。未卒前两月。嘉定徐
成民治阎罗事。言弱生巳注名上生兜率矣。既弱生
自官所寄所著弥勒忏归。乃验成民言不虚也。平仲
名志长与游名志庆。皆博学有高行。老于公车。其手
书华严经各一部。金坛王宇泰。名肯堂。父方麓。名樵。
万历中以南京右都御史致仕归。得疾苦躁。宇泰奉
金刚经进曰。愿大人澄心听儿诵经。方麓颔之。诵至
无我相无人相。方麓微笑曰。烦恼本空。我相何在。遂
起坐合掌而逝。宇泰既成进士。官翰林检讨。终福建
参政。平生博通教乘。尤精相宗。以慈恩成唯识疏既
亡。学者无所取證。乃创唯识證义十卷。书成力疾校
雠刻行于世。曰此龙华之羔雉也。初高原昱公以宇
泰之请演唯识俗诠。既成浙江布政使。吴体中施金
时呼老邻说经中大意。天启四年预知将终。命酒自
酌。端坐而逝。鼻中玉箸下垂。久之乃隐。谥文恪。钟伯
敬。名惺。竟陵人。万历中进士。官礼部主事。出为福建
提学。一年以父忧归。服除不出。年将五十。自念人生
无常。佛性渐失。不觉悲泪。乃专精首楞严经。眠食造
次皆执卷熟思。与永新贺中男往复参订。成楞严如
说十卷。将殁前三日。告于佛。请大僧授五戒。法名断
残。愿生生世世为比邱优婆塞。遂逝。昆山王弱生。名
志坚。万历中进士。官终湖广提学。其学博通内外。与
弟平仲与游。并礼云栖宏公称弟子。弱生尝手写华
严经。至再晚修兜率观。卒于官。未卒前两月。嘉定徐
成民治阎罗事。言弱生巳注名上生兜率矣。既弱生
自官所寄所著弥勒忏归。乃验成民言不虚也。平仲
名志长与游名志庆。皆博学有高行。老于公车。其手
书华严经各一部。金坛王宇泰。名肯堂。父方麓。名樵。
万历中以南京右都御史致仕归。得疾苦躁。宇泰奉
金刚经进曰。愿大人澄心听儿诵经。方麓颔之。诵至
无我相无人相。方麓微笑曰。烦恼本空。我相何在。遂
起坐合掌而逝。宇泰既成进士。官翰林检讨。终福建
参政。平生博通教乘。尤精相宗。以慈恩成唯识疏既
亡。学者无所取證。乃创唯识證义十卷。书成力疾校
雠刻行于世。曰此龙华之羔雉也。初高原昱公以宇
泰之请演唯识俗诠。既成浙江布政使。吴体中施金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6a 页 X88-0266.png
刻之为之序曰。众生念念执我。在在执法。古佛语之
曰无劳执也。此唯识耳。遮执之谈。何关表识。而逐影
伺声之流。乃至望识幢而生执。夫识真如之病与梦
也。病与梦诚非无。顾何得言诚是有。吾求之始。大觉
湛澄识于何生。吾求之终。佛智历然识向何灭。言思
路绝。拟议道穷。坐见八识恍然堕矣。随即名转义。不
等于斡旋。转即是智境。非立于对待。未转通智。全体
是识。病外无身。既转通识。全体是智。觉来无梦。如是
则天亲不得巳以有颂。护法不得巳以有论。高原上
人亦不得巳而有俗诠乎。体中。名用。先桐城人。从紫
柏老人游。复径山化城寺贮藏经板为流通计。叔父
应宾。官翰林编修。受云栖戒为优婆塞。敬信尤笃。云
栖碑志多出其手。华亭董元宰。名其昌。为诸生时参
紫柏老人。与密藏师激扬大事。遂博观大乘经。力究
竹篦子话。一日舟过武塘。念香岩击竹因缘。以手敲
张帆竹竿。瞥然有省。自后不疑从上公案。因读华严
合论。作偈云。帝网重珠遍刹尘。都来当念两言真。华
严论主分明举。五十三参钝置人。又云。儒衣僧帽道
人鞋。百劫庄严不受些。笑倒灵山临末会。生平伎俩
一枝花。万历中成通士。官至礼部尚书。告归。谥文敏
(明文偶钞.刻藏缘起.常熟志.密藏禅师遗稿附录.明史.金刚新异录.钟伯敬集.活阎君纪略.[薜/米]庵别录.金刚果
报.唯识證义序.唯识俗诠序.云栖法汇.画禅随笔)。
知归子曰。儒佛盛衰实相表里。曹溪之化盛而李翱
演复性之书。东林之教行而周子抉无极之秘。其发
曰无劳执也。此唯识耳。遮执之谈。何关表识。而逐影
伺声之流。乃至望识幢而生执。夫识真如之病与梦
也。病与梦诚非无。顾何得言诚是有。吾求之始。大觉
湛澄识于何生。吾求之终。佛智历然识向何灭。言思
路绝。拟议道穷。坐见八识恍然堕矣。随即名转义。不
等于斡旋。转即是智境。非立于对待。未转通智。全体
是识。病外无身。既转通识。全体是智。觉来无梦。如是
则天亲不得巳以有颂。护法不得巳以有论。高原上
人亦不得巳而有俗诠乎。体中。名用。先桐城人。从紫
柏老人游。复径山化城寺贮藏经板为流通计。叔父
应宾。官翰林编修。受云栖戒为优婆塞。敬信尤笃。云
栖碑志多出其手。华亭董元宰。名其昌。为诸生时参
紫柏老人。与密藏师激扬大事。遂博观大乘经。力究
竹篦子话。一日舟过武塘。念香岩击竹因缘。以手敲
张帆竹竿。瞥然有省。自后不疑从上公案。因读华严
合论。作偈云。帝网重珠遍刹尘。都来当念两言真。华
严论主分明举。五十三参钝置人。又云。儒衣僧帽道
人鞋。百劫庄严不受些。笑倒灵山临末会。生平伎俩
一枝花。万历中成通士。官至礼部尚书。告归。谥文敏
(明文偶钞.刻藏缘起.常熟志.密藏禅师遗稿附录.明史.金刚新异录.钟伯敬集.活阎君纪略.[薜/米]庵别录.金刚果
报.唯识證义序.唯识俗诠序.云栖法汇.画禅随笔)。
知归子曰。儒佛盛衰实相表里。曹溪之化盛而李翱
演复性之书。东林之教行而周子抉无极之秘。其发
管杨陶焦唐瞿传¶ 第 266b 页 X88-0266.png
轸迥殊而归宗非别。洎于明道推阐天人。研穷性命。
往往契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然而痛斥枯
禅。深排二乘。非独显提名教。抑且阴翼禅宗。虽排斥
之言不无太过。将愿力所凭别有深旨乎。降及象山.
慈湖.阳明.心斋诸先生。直契心源。痛除枝叶。宜乎登
少林之堂。饮曹溪之水。而乃曲为众生。严分经界。权
实互用。冥显难窥。越至明之末造。籓篱既撤。华梵交
宣。觐弥陀于数仞墙中。谒庖牺于菩提树下。大同之
化于是为昭然。或徒尚空言。终乖实相。长颟顸之习。
开闪烁之风。亦识法者所深惧也。予录自宋以来诸
先生。其一意宗儒者不敢旁滥。若出入二教。信向悫
诚。践履笃实者。釆其议论以导将来。如管杨以下诸
公其尤著者也。子思曰。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曰。夫
道一而巳矣。非忘言之伦。奚足以语于斯哉。
往往契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然而痛斥枯
禅。深排二乘。非独显提名教。抑且阴翼禅宗。虽排斥
之言不无太过。将愿力所凭别有深旨乎。降及象山.
慈湖.阳明.心斋诸先生。直契心源。痛除枝叶。宜乎登
少林之堂。饮曹溪之水。而乃曲为众生。严分经界。权
实互用。冥显难窥。越至明之末造。籓篱既撤。华梵交
宣。觐弥陀于数仞墙中。谒庖牺于菩提树下。大同之
化于是为昭然。或徒尚空言。终乖实相。长颟顸之习。
开闪烁之风。亦识法者所深惧也。予录自宋以来诸
先生。其一意宗儒者不敢旁滥。若出入二教。信向悫
诚。践履笃实者。釆其议论以导将来。如管杨以下诸
公其尤著者也。子思曰。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曰。夫
道一而巳矣。非忘言之伦。奚足以语于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