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5b 页


居士传四十一


*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 杨邦华

名嘉袆。江西泰和人。万历中诸生也。少好学。
于书无所不窥。巳而潜心内典。年十三持不杀戒。蚤
虱无所伤。至二十馀入南京国子监。俄疾作。梦游地
狱。见地藏菩萨于冥阳殿。觉而放诸生物。延僧诵经。
唱佛号。巳而谓人曰。吾将逝矣。青莲花现吾前。非净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5c 页 X88-0255.png
土境乎。遂昼夜唱佛号不绝。命侍者息烛曰。吾常在
光明中。不须烛也。问何所见。曰莲开四色。问见弥陀
否。曰见弥陀现千丈身。问观音。曰身与弥陀等。惟不
见势至耳。言讫忽跃起拈香曰。弥陀经功德不可说
不可说不可说。吾巳得上品生矣。寂然而逝(往生传)

** 唐体如

名廷任。浙江兰溪诸生也。天性醇悫。躬孝友
之行。巳而觉世无常。倾心至道。参云栖宏公。受念佛
三昧。遂力行之。阅十三年如一日。年六十。当仲冬之
旦。谓诸子曰。新春十有一日吾行矣。至期。盥漱整衣
端坐手结印口称佛号微笑而逝。事在万历三十一
(往生传)

** 戈以安

钱塘人。事云栖宏公为师。法名广泰。事亲孝。
好行阴德。晚岁奉佛甚虔。与僧元素结春秋二社为
念佛会。诵华严经。巳而曰。吾大限迫矣。当为西归计。
遂闭一室习禅诵。晨夕不辍。预尅归期。前二日家人
来视甚悲。以安曰。生必有灭。奚悲为。吾方凝神净域。
面觐弥陀。若等勿以情爱乱我正念。请元素至。共唱
佛号。及期而化(往生传)

** 孙叔子

江南桐城人。父镜吾居士。读云栖弥陀疏抄。
喟然叹曰。至哉妙用。旋乾转坤。所谓十世古今始终
不离于当念。其惟念佛一门乎。铸阿弥陀佛像。按四
十八愿以为庄严。像成送之云栖。因乞法名为广寓。
称弟子叔。子年十二从焉。遂受五戒。法名大圩。归而
断荤血。弃科举业。修念佛三昧。勤苦不惜身命。俄见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6a 页 X88-0256.png
两比邱持莲花立于前曰。孺子善哉。一心净土。复见
化人诵金刚经一昼夜。乃瞿然起坐曰。弥陀观音皆
来迎我。结金刚拳印。高唱阿弥陀佛数声。泊然而寂。
有净土十二时歌传于世。其室中岁产瑞芝。卒之岁
有大如斗者。其色或如金。或如玉。或如赤白轮(往生传.云
栖法汇)。

** 朱纲

顺天贡士。官终府同知。专修净业。日诵佛名三
万声。积十五年。一日坐榻上。方提珠诵佛名。忽异香
满室。曰佛来也。遂逝(往生传)

** 郭大林

汤阴人。亦专志净业。年七十六。一日谓其子
曰。明午吾去矣。无疾而逝(往生传)

** 刘通志

顺天人。精勤念佛。年五十二得疾。念益切。其
法侣李白斋先卒。通志绝而复苏。谓家人曰。白斋与
我当同生净土。巳维舟相待矣。为我易衣挂念珠于
项。从之。遂逝(往生传)

** 郝熙载

钱塘诸生。为人忠信不欺。晚归云栖之教法。
名广定。居家禅诵无间。巳而得疾。一日忽举首视窗
外。谓其子曰。今者别一乾坤矣。夜半云。佛坐莲花台
现吾前。吾往矣。遂逝。事在万历三十九年(往生传)

** 杜居士

遗其名。顺天宛平人也。隐西山瑞光寺侧古
斋堂中三十年。专志念佛。对人惟合掌称佛号。预知
将终。礼忏九日。诵至忏中恳切语。辄流涕哽咽。遂绝
食。日饮水少许。忏毕坐脱。浃旬始殓。颜色如生。有五
色云盘旋屋上。山中人传异之(往生传)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6b 页 X88-0256.png

** 吴大恩

浙江仁和人。仁慈好施。恤孤穷。护生命。乡里
称之。巳而皈心佛法。晨夕诵经唱佛号。一日别众跏
趺而逝。神色焕然。室有香气。事在万历四十年(往生传)

** 吴用卿

名继勋。江南新安人。性沉毅。嗜善若渴。晚修
净业。持往生咒唱佛号。日有定课。尝失足堕江中。有
物籍之。流十里跃而登舟。众以为神。巳而患背疽。持
诵自若。俄而正念示寂(往生传)

** 张爱

万历间中官也。晚持金刚经。阅数年病死。至一
王者所。谓曰。汝合向人间受胎。答曰爱持金刚经。愿
生净土。不愿受胎。王者曰。汝持经功少。奈何。爱曰。曾
闻十念成就。况其久乎。王者曰。且放还听持经去。既
苏。遂去之西山碧云寺专诵金刚经。又十一年。一日
集众曰。我以持经力。今西去矣。沐浴更衣端坐而逝
(金刚新异录)

知归子曰。右录云栖往生传而稍附益之。大都闻云
栖之风而兴者也。其他学士大夫名节炳著者别有
传。呜呼。自东林以来。乐邦之化莫盛于斯矣。孟子曰。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况于亲
炙之者乎。予于宏公亦云。

汪大绅云。今者别一乾坤矣。如语者。实语者。不诳
语者。不到此地步。修行尚少證验在。何以明为如
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以十法界观之。便是十个
乾坤。佛法界是佛乾坤。菩萨法界是菩萨乾坤。缘
觉法界是缘觉乾坤。声闻法界是声闻乾坤。此是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6c 页 X88-0256.png
四圣法界也。即为四圣乾坤。天法界是天乾坤。修
罗法界是修罗乾坤。人法界是人乾坤。旁生法界
是旁生乾坤。饿鬼法界是饿鬼乾坤。地狱法界是
地狱乾坤。此是六凡法界也。即为六凡乾坤。修行
到得超凡入圣时候。圣境自然现前。岂非别有一
乾坤耶。何以明其證验。以十法界之因观之。一念
起处于十恶境上生心即是地狱界因。念念不断
便造了地狱乾坤。于悭妒境上生心即是饿鬼界
因。念念不断便造了饿鬼乾坤。于痴淫境上生心
即是畜生界因。念念不断便造了畜生乾坤。于五
戒境上生心即是人界因。念念不断便造了人乾
坤。于下品十善境上生心即是修罗界因。念念不
断便造了修罗乾坤。于上品十善境上生心即是
天界因。念念不断便造了天乾坤。于四谛境上生
心即是声闻界因。念念不断便造了声闻乾坤。于
十二因缘境上生心即是缘觉界因。念念不断便
造了缘觉乾坤。于六度境上生心即是菩萨界因。
念念不断便造了菩萨乾坤。于无上菩提境上生
心即是佛界因。念念不断便造了佛乾坤。由此观
之。从乐邦生心念念不断。有不往生者乎。有不往
生者必其所发之因未真也。必其念佛有间断也。
故曰修行尚少證验在。赞叹此语。一以坚人决定
心。一以发人精进心。
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 第 257a 页 X88-025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