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耶律晋卿国宝传¶
耶律晋卿国宝传¶ 第 246c 页


居士传三十六


* 耶律晋卿国宝传

** 耶律晋卿

名楚材。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也。仕金为
开州同知。宣宗迁汴。完颜复兴守燕。辟为左右司员
外郎。元太祖既定燕。晋卿閒居久之。巳而太祖闻其
名。召置左右。日益信任。每从征伐。晋卿随事纳谏。务
止杀以全民命。太宗即位。拜中书令。军国大计悉取
决焉。于是均赋税。正官制。兴文学。覈工匠。平权量。给
符印。百度具举。遐迩悦服。元遂得抚定中原者。晋卿
之力也。晋卿于学无所不窥。尤倾心祖道。初年二十
耶律晋卿国宝传¶ 第 247a 页 X88-0247.png
馀。居燕。自以所得叩圣安澄公。澄公时见许可。其后
辄不以为然。晋卿请其故。澄公曰。公昔官要剧。予不
敢苦相钳锤。又儒者多不信佛法。唯搜摘语录以资
谈秉耳。今诚有志本分事。予安得不为苦口。虽然。吾
老矣。有万松老人兼通儒释。辨才无碍。可往见之。晋
卿遂谒万松秀公。屏绝人事。息心参究。虽祁寒大暑
不辍。迄三年而尽其道。秀公授以衣。名之曰从源。号
曰湛然居士。其后历官贵显。日应万务而神明淡泊。
如处深山中。一日秀公过其家。见晋卿方啖菜根饭
脱粟。曰不太俭乎。晋卿曰。昔燕京被围。绝粒六十日。
予守职如平常。及扈从西征六万馀里。备历险阻而
志不少沮。跨昆崙瞰瀚海而志不加大。盖汪洋法海
涵养之效有如此也。尝自题其象曰。别来十年五岁。
依旧一模一样。髭髯垂到腰间。双眉俨然眼上。龟毛
锥子画空虚。写破湛然閒伎俩。又曰。有发禅僧。无名
居士。人道甚似。我道便是。尘尘刹刹露全身。纸上毫
端何处避。当西征时。有司奏五台等僧徒有能咒术
及娴武略者可部以从军。晋卿止之曰。释氏高行者。
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證鹅珠。守死不
拔生草者。用之从军。岂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
志行。在彼既违佛旨。在此岂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从
军也。乃止。大夫萧守中曰。沙门不征不役。安坐而食。
耗国累民。必此类矣。请除之。晋卿曰。人之生也。有天
命焉。人力所不能予夺者也。世有辛苦而饥饿者。有
耶律晋卿国宝传¶ 第 247b 页 X88-0247.png
安逸而饱足者。修短苦乐寿夭穷通万状不齐。虽孔
明之智。项羽之勇。颜回之贤。尼父之圣。亦不能移其
毫发。岂彼沙门能穷吾民。耗吾国耶。故万世之在天
下。天与则生。天夺则死。沙门亦天地间一物耳。其亦
天养之也。天且宥之。子独不容。隘亦甚矣。太宗崩。皇
后称制。任用奥都剌合蛮。晋卿屡谏不听。寻以疾卒。
至顺初赠太师。追封广宁王。谥文正(元史.湛然居士集.清凉通传)

** 国宝

名安藏。畏兀人。世家别石八里。自号龙宫老人。
父腆藏帖材。护迪方燕坐作观音观。忽有人抱童子
付之。巳而其母有娠。及产红光发于屋。生五岁尝一
卧三昼夜始寤。问其故。云适见文殊为我说法。不觉
久耳。巳而从父兄问经义。即开解。九岁始从师力学。
十三能默诵俱舍论。至十五而孔释之书皆贯穿矣。
十九被徵入朝。以佛法见知世祖。进宝藏论元演集。
深被嘉叹。因劝上宜亲经史。以知古今治乱之由。正
心术以示天下向背之道。遂译尚书无逸篇.贞观政
要申鉴各一通以献。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寻商议中
书省事。每赐对必以开言路。广圣虑。慎刑节用为言。
世祖未尝不称善。至元三十年夏五月丁丑方宴居。
忽端坐若禅定者。左右扶就寝。至夜闻异香馥郁。即
视之。巳薨矣。有大星陨于庭。圆相凝室不散。顷之见
白毫光出西南去。辛巳阇维于国西南门之外。得五
色舍利不可胜计。诏收其遗书。得歌诗偈赞颂杂文
数十卷。命刻板行世。延祐二年赠太师。封秦国公。谥
耶律晋卿国宝传¶ 第 247c 页 X88-0247.png
文靖(程钜夫雪楼集)

知归子曰。晋卿于元佐。命功第一。察其本。知其所养
者裕矣。国宝出入儒释间。观其言论风旨。殆亦晋卿
之亚。与而元史逸之。其遗书不可得而见矣。为著其
大概如此云。

汪大绅云。叙学佛得力处曰息心参究。未得手时
工夫也。曰涵养之效。既得手时工夫也。大抵参究
之功须要外屏诸缘方易得手。得手后全要涵养
到纯一地步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