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颜清臣韦城武传¶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3a 页

居士传十六

* 颜清臣韦城武传

** 颜清臣

名真卿。琅邪临河人也。举开元中进士。擢制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3b 页 X88-0213.png
科。天宝末年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举兵为诸郡倡。
扼其冲。大破贼。肃宗即位。赴行在。授宪部尚书。迁御
史大夫。立朝严重。直道而行。不畏疆禦。以是不容于
朝。屡外转。乾元初拜浙江节度使。清臣故信乐佛法。
尝受戒于湖州慧明。问道于江西严峻。时肃宗诏天
下立放生池。清臣为立碑。歌诵主德。助宣佛化。其文
曰。皇唐七叶。我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
以至圣之姿。属艰难之运。无少康一旅之众。当禄山
强暴之初。乾巩劳谦。厉精为理。推诚而万方胥悦。克
己而天下归仁。恩信侔于四时。英威达于八表。功庸
格天地。孝感通神明。故得回纥奚霫契丹大食盾蛮
之属。扶服万里决命而争先。朔方河东平卢河西陇
右安西黔中岭南河南之师。虓𧯘五年椎锋而效死。
摧元恶如拉朽。举两京若拾遗。庆绪遁逃巳蒙赤族
之戮。思明跧伏行就沸汤之诛。拯巳坠之皇纲。据再
安之宗社。迎上皇于西蜀。申子道于中京。一日三朝。
大明天子之孝。问安视膳。不改家人之礼。蒸蒸然。翼
翼然。真帝皇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巳而妪煦万类。勤
劳四生。乃以乾元二年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
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
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江诸道。
讫于升州之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
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盖所以宣皇明而广慈爱
也。易不云乎。信及豚鱼。书不云乎。鸟兽鱼鳖咸若。古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3c 页 X88-0213.png
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非陛下而谁。昔殷汤克
仁犹存一面之网。汉武垂惠才致衔珠之答。虽流水
救涸宝胜称名。盖事止于当时。尚介祉于终古。岂如
今者动者植者水居陆居。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
蒙福。乘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
前古。曾何髣髴。微臣职忝方面。生丁盛美。受恩寖深。
无以上报。谨缘皋陶.奚斯歌虞颂鲁之义。述天下放
生池碑铭一章。虽不足雍容明圣万分之一。亦臣之
情恳也。敢刻金石著其辞曰。明明皇帝。临下有赫。至
德光大。乾元启赜。纬武勘乱。经文御历。孝感神明。义
形金石。仁覆华夏。恩加蛮貊。道冠巍巍。威深虩虩。遘
兹多难。克广丕绩。庆绪致诛。史明辟易。人道助顺。天
道恶逆。扑灭之期。非朝伊夕。乘此宝祚。永康宗祐。业
盛君亲。功崇列辟。交禅之际。粲然明白。回映来今。孤
高往策。去杀流惠。好生立辟。率土之滨。临江是宅。遂
其生性。庇尔鳞翮。环海为池。周天布泽。致兹忠厚。罔
弗怡怿。动植依仁。飞沉受获。流水长者。从称往昔。宝
胜如来。畴庸允格。德力无竞。慈悲孔硕。相时传闻。尚
赖弘益。矧在遭遇。其忘敷锡。真卿勒铭敢告。凡百文
成。复上表肃宗乞御书其碑额。肃宗诏曰。朕以中孚
及物。亭育为心。凡在覆载之中。毕登仁寿之域。四灵
是畜。一气同依。江汉为池。鱼鳖咸若。卿慎徽盛典。润
色大文。能以懿文。用刊乐石。体含飞动。韵合铿锵。成
不朽之立言。结好生之上德。倡而必和。自古有之。情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4a 页 X88-0214.png
发于衷。予嘉乃意。所请者依。德宗朝官太子太师。为
宰相卢𣏌所嫉。李希烈反请遣清臣往宣诏旨。希烈
欲降之万方。终不屈。卒为贼所杀。年七十七。淮泗平
子頵硕以其丧归。将易棺以葬。发之。颜色如生(唐书.鲁公
文集.镡津集)。

** 韦城武

名皋。京兆万年人也。生弥月。父饭僧祈福。一
胡僧不召而至。坐之庭中。既食。乳母抱儿出。胡僧忽
升阶谓儿曰别久无恙乎。儿目僧而笑。众诘其故。胡
僧曰。此儿诸葛武侯后身也。夙有惠于蜀。他日当为
蜀帅。受蜀人之福。吾与之有旧。故来相视。父因以武
字之。巳而起家帅府。为监察御史。德宗朝知陇州行
营留事。朱泚反。署为御史。城武斩其使。遣兄平乃弇
赴行在授陇州剌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贞元初移
剑南西川节度使。治蜀二十有一年。数出师破吐蕃。
服南诏。府库既实。三年一复其民赋。蜀人安之。封南
康郡王。雅信乐佛法。请清凉国师著法界观元镜一
卷。尝作鹦鹉舍利记曰。元精以五气授万类。虽鳞介
羽毛必有感清英淳粹者矣。或炳耀离火。或禀奇苍
精。皆应乎人文以奉若时政。则有革彼禽类习乎能
言。了空相于一念。留真骨于巳毙。殆由元圣示现。感
于人心。同夫异缘。用一真化。前岁有献鹦鹉鸟者。河
东裴氏以此鸟名载梵经。智殊常类。常狎而敬之。始
告以六斋之禁。比及辰后非时之食。终夕不视。或教
以持佛名号者。当由有念以至无念。则仰首奋翼若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4b 页 X88-0214.png
承若听。其后或俾之念佛。则默然而不答。或谓之不
念即唱言阿弥陀佛。历试如一。曾无爽异。予谓其以
有念为缘生。以无念为真际。缘生不答为缘起也。真
际离言言本空也。每虚室或曙发和雅音。穆如笙竽。
念念相续。闻之者莫不洗然而嘉善矣。以今年七月
悴而不怿。巳而日甚。驯养者知其将尽。乃鸣磬告曰。
将西归乎。为尔击磬。尔其存念。每一击磬。一称阿弥
陀佛。暨十击磬而十念成。敛羽委足不震不仆。奄然
而绝。按释典十念成往生西方。又云得佛慧者殁有
舍利。遂命火以阇维之法。馀烬之末果得舍利十馀
粒。炯尔耀目。莹然在掌。识者惊视。闻者骇听。时有高
僧慧观常诣五台山巡礼圣迹。闻说此鸟。涕泪悲泣。
请以舍利于灵山用陶甓建塔。旌其异也。予谓。古之
所以通圣神。阶至化者。女娲蛇躯以嗣帝。中衍鸟身
而建侯。纪乎策书。其谁曰语怪。而况此鸟有宏于道。
圣證昭昭。胡可默也。是用不愧。直书于辞。顺宗朝王
叔文等乱政。城武上表请太子监国。暴叔文等之奸。
巳而太子遂受禅。叔文等皆罢黜。是岁卒于西川。赠
太师。谥忠武。蜀民思其德。立庙祀之(唐书.宣室志.佛祖通载)

知归子曰。记称颜公少遇道士陶八。八得鍊神之术。
期以他日待公于罗浮。公既死。有人至罗浮见二客
围棋。一客顾之曰。烦寄一书于北山颜氏。乃受书而
还。其子得书大惊曰。此先太师手笔也。公之得仙。无
足异者。然予读公书。其于佛法信向久矣。若韦公者。
颜清臣韦城武传¶ 第 214c 页 X88-0214.png
其亦颜公之亚也。故合而论之。

汪大绅云。如此大人物。却以两篇文字作对合而
传之。抑何妙远不测。曰慈悲心所发故。宏法深心
所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