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630-01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
 经籍考
  经(乐/)
宋史艺文志乐类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乐类五十四部四百八十七卷
  吴澄曰经出于汉而乐独亡其书疑多是声音乐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630-0159d.png
  舞之节少有辞句可诵故秦火之后无传诸儒不
  过能言乐之义而已
  焦竑曰汉志以礼乐著之六艺皆非孔氏之旧也
  然今所传三礼为汉遗书而乐六家不可复睹矣
  窦公大司乐章既见于周礼河间献王之乐记亦
  录于小戴则古乐不复有书而诸史相沿至取乐
  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以充乐部而欲与圣经埒
  可乎虽然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儒者睹礼乐崩坏
卷一百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630-0160a.png
  痛为惋惜不知贾人之铎谐黄钟之律庖丁之刀
  中桑林之舞牧童之吹叶闺妇之呜砧悉闇与音
  会乐固未尝亡也宋李照胡瑗改铸钟磬冀还之
  古蜀人房庶盖深非之谓上古气与声朴后世稍
  稍更易而其意自存金石钟磬也易为方响丝竹
  琴瑟也易为筝笛匏笙也易之以木土埙也变而
  为瓯击鼓而为革贯板而为木于用亦甚适已第
  令由今之器寄古之声去其惉懘靡曼而一归雅
卷一百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630-0160b.png
  正非识礼乐之情者不能也
  朱彝尊曰周官成均之法所以教国子乐德乐语
  乐舞三者而已乐德则舜典命夔教胄子𢾗言已
  括其要乐语则三百篇可被弦歌者是乐舞则铿
  锵鼓舞之节不可以为经大约存其纲领然则大
  司乐一章即乐经可知乐记如冠礼有义丧服有
  傅即谓于今具存可也

卷一百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630-0160c.png
熊朋来瑟谱六卷
 朋来见经解类
余载韶舞九成乐补一卷
 载字大车天历时人尝为福州路儒学录以养亲辞
 官隐居终身
刘瑾律吕成书二卷
 瑾见诗类

卷一百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630-0160d.png
张敉舞志十二卷
 敉初名献翼见易类
  朱载堉曰舞有文武文用羽籥武用干戚是也周
  礼舞大夏即文舞秉翟尾以为容故为之夏禹贡
  徐州厥贡羽畎夏翟翟乃雉属尔雅释鸟有九雉
  名一曰鸬二曰鹞三曰鷮四曰鳪五曰鷩六曰海
  雉七曰山雉八曰雗雉九曰鵫雉雉绝有力曰奋
  五彩成章曰翚南方曰𠷎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
卷一百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630-0161a.png
  方曰鷷此四方雉名也夫雉身有文章性又耿介
  故先王贵之其用不一用于五玉三帛之属贵其
  性也用于山龙华虫宗彝藻火之属贵其文也诗
  曰左手执籥右手秉翟书曰舞干羽于两阶此之
  谓欤夫云门咸池五英六茎尚矣若大章韶濩象
  武则皆文舞盖进退揖让以为仪周折规矩以为
  节手舞足蹈以为态使人兴感于至德也而先儒
  之惑者因诗有植其鹭羽之说遂云用鹭因易有
卷一百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630-0161b.png
  鸿羽为仪之说遂云用鸿不知易象所喻变风所
  指并非文舞之正例也第用翟亦分文武翟羽柄
  长三尺其端龙口中植翟尾三茎文舞用之柄长
  五尺其端龙项下垂雉羽五层武舞用之或用彩
  缯之帗或用彩羽之旌或用白羽之翿或用红缨
  之旄随时引舞所持以别文武二舞而已武用干
  戚何也干戚礼器也干与兵器之盾不同兵器之
  盾以革饰之者致其用也礼器之干以漆饰之者
卷一百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630-0161c.png
  昭其象也戚与兵器之钺不同兵器之钺以铁为
  之者取其利也礼器之戚以木为之者取其义也
  夫干者君子所以为卫也戚者君子所以为断也
  周礼大司乐之属有司干者所掌舞器即所谓干
  戚也朱干玉戚以象武功故有执干而舞仗戚而
  舞董之靺师旄人先王制器尚象有精意有仪文
  张敉是书首制度次舞名次舞容次舞节所以昭
  文德象武功者于斯略见
卷一百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630-0161d.png
刘绩六乐说(无卷/数)
 绩见礼类
张敔雅乐发微八卷
 敔饶州人嘉靖时官礼部员外郎
  (臣/)等谨案明永乐中有张敔字伯起合肥人由贡
  生除御史仕至按察司佥事盖别是一人此张敔
  见朱载堉律吕精义第五卷及明史陆粲傅
倪复钟律通考(无卷/数)
卷一百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630-0162a.png
 复字汝新上元人正统举人累官知南安府事学通
 经史尤邃于钟律
湛水水古乐经传三卷
 若水见礼类
  若水自序略曰补乐经何为者也以乐经之缺而
  拟补之也乐记其傅也经亡而傅存犹幸告朔之
  饩羊也然而论其义理而遗度数则乐之本废矣
  夫礼之起在节文节文者升降揖让之谓也度数
卷一百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630-0162b.png
  者律吕声音之谓也予在西樵隐居无事间取诸
  家律吕之说而窃损益以文之拟为古乐经一篇
  而以乐记诸篇见于载籍者列于后以为之传焉
  经以定其度数传以发其义理而乐其可知矣或
  曰王通续经至今为诮而吾子又有是作焉不亦
  取讥于天下后世矣乎曰述之也非作之也拟之
  也非续之也夫何诮
黄佐乐典三十六卷
卷一百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630-0162c.png
 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人正德进士官至少詹事事
 迹具明史文苑传
  佐自述曰观豫之象则雷出地奋即合乐之律自
  下而上可知矣观夔之言则琴瑟下管即云和孤
  竹之属可知矣观诸商颂依我磬声则击石拊石
  合于呜球可知矣观于春秋万入去籥则万舞干
  戚合于英韶可知矣凡此皆大司乐成均之法也
  孰谓五经具在而乐独无傅耶矧夫歌奏相命声
卷一百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630-0162d.png
  变成方即谓之乐记之经可也
  (臣/)等谨案佐乐典凡五种乐均十二卷乐义九卷
  大司乐义三卷乐记解十一卷末一卷为诗乐
韩邦奇苑洛志乐二十卷
 邦奇见易类
  黄虞稷曰邦奇殚精四十年而成是书门人潼关
  张大猷为之编次刋行
  黄宗羲曰邦奇著述之大者为乐律一书始锓之
卷一百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630-0163a.png
  日有九鹤舞于庭传其术者为杨椒山手制十二
  律管吹之而其声合今不可得其详然声气之元
  在黄钟之长短空围而又不能无疑邦奇依律吕
  新书注中算法黄钟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十
  一分用圆田术三分益一得一十二以开方法除
  之得三分四釐六毫强为实径之数不尽二毫八
  丝四忽以径求积自相乘得一十分九釐九毫一
  丝六忽加入开方不尽之数得一十二分以管长
卷一百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630-0163b.png
  九十分乘之得一千八十分为方积之数四分取
  三为圆积八百一十分盖蔡季通以管长九寸为
  九十分故以面积九分乘之得八百一十分其实
  用九无用十之理凡度长短之言十者皆分九为
  十以便算也今三吴程路尚以九计可知矣则黄
  钟长九寸者八十一分以面积九分乘之黄钟之
  积七百二十九分也
蔡宗兖律同二卷
卷一百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630-0163c.png
 宗兖字我斋山阴人正德进士言兴化府教授
刘濂乐经元义八卷
 濂字浚伯南宫人正德进士由杞县知县擢监察御
 史
  乐律志曰濂谓三百之诗以词意寓于声音以声
  音附之词意读之则为言歌之则为曲被之金石
  管弦则为乐乐经不缺三百篇皆乐经也因拟三
  百篇为宫商二调定乐器之品为宫商角徵羽具
卷一百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630-0163d.png
  六律旋宫之法为阳为阴成尺量之法为累黍容
  黍以夷则无射为二变调与古今诸儒之说颇异
邓文宪律吕解注二卷
 文宪号念斋新会人官晋江县教谕
李文利大乐律吕元声六卷附律吕考注四卷
 文利字乾远号两山莆田人成化举人官思南府儒
 学教授
  (臣/)等谨案文利本之刘恕通鉴外纪长孙无忌隋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630-0164a.png
  志并吕氏春秋谓黄帝命伶伦取竹制律阔三寸
  九分而吹之为黄钟之宫曰含少因而详加考證
  正司马迁九寸之误而作其凡前知庐江县李元
  校补之嘉靖三年其门人四川巡抚苑承銮进其
  书于朝王廷相韩邦奇皆精心乐律者不以其说
  为然详见乐考
季本乐律纂要一卷
 本见易类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630-0164b.png
  本自述曰天地之气阳生于子以渐而进至已而
  极阴生于午以渐而退至亥而穷此自然之运也
  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气有升以弱为降阴气
  常降以强为升如谓气以渐而自子升至于亥律
  以渐而自黄钟短至于应钟而其所升所短之差
  多寡异数至于应钟与黄钟之律相隔四寸二分
  三釐其交接之际亦太相悬矣岂有天地循环无
  端之气而可以往而不返言哉蔡元定知其说之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630-0164c.png
  不通也曰阳之升始于子至亥而后穷上返下阴
  之升始于午至已而后穷上返下律于阴则不书
  故终不复始亦近于卮词矣圣人特以声之和者
  无所取衷故假候气以为则耳
李文察李氏乐书十九卷
 文察字廷谦平和人嘉靖时官同知辽州事上书进
 郊庙大礼召为太常典簿
  黄虞稷曰嘉靖十七年五月文察同知辽州进其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630-0164d.png
  书于朝时议谓其于乐理乐声多前人所未发且
  于人声中考定五音以为制律候气之本法似径
  捷深合虞书依永和声之旨请令文察与太常知
  音律者选能歌舞生百馀人恊同肄习诏授文察
  太常寺典簿并同肄业
  李文察自序略曰作乐必以律吕者盖本于书律
  和声之一言也彼言律而兼吕阴统乎阳也律吕
  乐之筌蹄得鱼者忘筌得兽者忘蹄得乐者亦可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630-0165a.png
  忘律吕乎非律吕无以正乐之声滞律吕无以得
  乐 之意得意在律吕前制律在得意后异代制
  乐万代同理非得其意能之乎君子未考律吕先
  得乐意得歌声之和而乐意得矣
  (臣/)等谨案福建通志文察好古明经会得乐书遂
  审声候气洞悉音律以著诸篇今改其书凡古学
  筌蹄九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青宫乐调三卷典
  乐要论三卷乐记补说一卷四圣图解二卷大旨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630-0165b.png
  本史记律书与周官大司乐职文而自为之说
孙应鳌律吕分解二卷律吕发明二卷
 应鳌见易类
韦焕雅乐考二十卷
 焕常熟人嘉靖中官福建仙游县教谕
王邦直律吕正声六十卷
 邦直字子鱼即墨人嘉靖中官盐山县县丞
朱载堉乐律全书(无卷/数)律吕正论四卷 律吕质疑辨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630-0165c.png
(无卷/数)
 载堉郑恭王厚焥之世子
  (臣/)等谨案载堉为何瑭外孙承文定之绪论所作
  乐律全书凡十一种律吕精义内外篇各十卷律
  学新说四卷乡饮乐谱六卷其乐学新说算学新
  说操缦古乐谱旋宫合乐谱六代小舞谱二佾缀
  兆图零星小舞谱七种则皆不分卷至律吕正论
  乃其草创之本而律吕质疑辨惑则与律吕精义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630-0165d.png
  互相阐发者也
  载堉自序律吕精义略曰六艺残缺声调数术知
  之者鲜班志文藻足以动人失于辩而非实继作
  者或失之疏略或失之冗琐舍本存末于乐何益
  唐书独志历而遗律宋史摭其末而遗其源蔡元
  定律书每条所引古人旧说乃经也本也其各条
  辨论乃传也末也宋志悉删其本读者不知此论
  从何而发虽密犹疏也夫乐者声音之学也律者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630-0166a.png
  度数之学也伶工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
  能言其义齐鲁韩毛能言诗之义而不知其音太
  史公律书其最要者末后生钟分百三十五字耳
  班固释五音曰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
  为四声纲也释六律曰黄钟者阳气施种于黄泉
  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此书论声调数术不敢忽
  略而不敢藻饰者盖恐蹈舍本存末之弊也
  又自序乐学新说略曰汉时窦公献古乐经其文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630-0166b.png
  与周官大司乐同然则乐经未尝亡也乐官之属
  凡二十分为三类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为一类
  盖大夫士之明乐者而为国子师若伶伦后夔是
  也礼记所谓大司成疑即此官也乐师疑即乐正
  也大胥大学长也小胥小学长也大师小师瞽矇
  视瞭四官为一类若师挚师旷师冕师涓等是也
  周制一命为下士二命中士三命上士四命下大
  夫五命中大夫此大司乐为中大夫每官有正有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630-0166c.png
  副其长若干佐必倍之若大司乐中大夫二人则
  乐师下大夫四人乃其佐也乐师又有佐焉上士
  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又其佐也所撰新说凡四种
  一曰律学二曰乐学三曰算学四曰音学前二者
  律书之本原后二者律书之支𣲖所以羽翼是书
  者也夫算学谓之新说何也如周径积羃相求之
  类旧则疏而新则密平方不用商除立方不显廉
  法之类旧则繁而新则简旧以勾股为末专明九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630-0166d.png
  章新以勾股为首专明历律此其异也
  又总论歌舞曰古人学歌以永之一字为众妙之
  门学舞以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所谓歌者五声
  六律千变万化举要言之不过一气永长而已所
  谓舞者三回九转四纲八目举要言之不过一体
  旋转而已太祖命侍臣熊鼎曰乐以人声为主人
  声和则八音谐斯训也即舜命夔意也李文察曰
  永为声气之元乃人心之中声也第志微瞧杀固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630-0167a.png
  不能永而粗厉猛愤亦不能永必心平气和不疾
  不徐不刚不柔然后有永声歌到有永处而天地
  之气已在我矣按古者天子用八佾士用二佾庶
  人无佾数独以一人舞周礼乐师掌教国子小舞
  所谓小舞以其无佾数独一人舞故名之小舞非
  异于大舞也朱子曰唐人舞状有四曰招曰摇曰
  送其一疑即是上转盖招为内转摇为外转送为
  下转总不外转之一字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630-0167b.png
汪浩然琴瑟谱三卷 八音摘要二卷
 浩然琼州人
  (臣/)等谨案浩然自称广东琼州府正乐生员盖乐
  生也
许珍律吕新书分注图纂十三卷
 珍字时聘号静庵天长人卷首叶良佩序有掌教吾
 庠之语据太学题名碑良佩嘉靖进士浙江太平人
 则珍乃太平学官也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630-0167c.png
吕怀律吕古义三卷 箫韶考逸二卷
 怀见易类
张凤翔乐经集注二卷
 凤翔见礼类
  凤翔自序略曰礼乐至周而大备周礼大司乐文
  则周公所著也汉初魏窦公献古经其文与大司
  乐合而学士大夫率沿为礼家言无专学也古学
  庸存于戴记至程子始尊信表章而古者由学入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630-0167d.png
  道之大法始赖以存古乐虽亡而周公所著之经
  固存于世观大备于成周而乐其可知也窃取程
  子之意乃表而出之俾专于乐者考焉
  陆元辅曰凤翔述周官大司乐以下诸官而为之
  注末以小戴礼乐记诸篇附焉
瞿九思乐经以俟录(无卷/数)
 九思见春秋类
  朱彝尊曰瞿氏论乐史学迁序之虽经镂板卷帙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630-0168a.png
  未定非完书也
袁应兆大乐嘉成一卷
 应兆字瑜石江宁人崇祯举人官休宁县教谕
邵储古乐义十二卷
 储里贯无考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630-0168b.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