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a 页 WYG0630-01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
 经籍考
  经(经解/) (四书/)
宋史艺文志经解类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不著录/者九部)
(一百四/十六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诸经类四十三部三十四卷四书类五十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b 页 WYG0630-0148d.png
九部七百十二卷

岳珂刋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
 珂字肃之号倦翁汤阴人居于嘉兴鄂忠武王飞之
 孙敷文阁待制霖之子也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
 制置使
  张萱曰宋相台岳珂家塾刋本与九经总例相同
黄仲元四如讲稿六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a 页 WYG0630-0149a.png
 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人咸淳进士授国子监典
 簿不赴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
 以终
六经奥论六卷
 旧题郑樵撰樵字渔仲莆田人居夹漈山中因以为
 号绍兴中以荐召对累官枢密院编修事迹具宋史
 儒林传
  (臣/)等谨案是书内天文辨一条引及樵说称夹漈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b 页 WYG0630-0149b.png
  先生论书一条引朱子语录且称朱子之谥必非
  樵所著也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卷首题曰明本者宋时刋板多举
  其地之首一字如建本杭本之类此盖明州所刋
  本即今宁波府也
五经图六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a 页 WYG0630-0149c.png
 不著撰人名氏

熊朋来五经说七卷
 朋来字兴可南昌人宋咸淳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
 官事迹具元史儒林传
  陆元辅曰易说一卷诗书说一卷春秋说一卷三
  礼说二卷大小戴记说一卷杂说一卷豫章自六
  经以至篆韵揲法无不精究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b 页 WYG0630-0149d.png
何异孙十一经问答五卷
 异孙里贯无考

蒋悌生五经蠡测六卷
 悌生字叔仁福宁州人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
周洪谟群经疑辨录三卷
 洪谟字尧弼四川长宁人正统进士累官礼部尚书
 太子少保谥文安
卷一百五十七 第 4a 页 WYG0630-0150a.png
邵宝简端录十二卷
 宝见春秋类
  黄虞稷曰嘉靖四年应天巡抚吴廷举上终养南
  京礼部尚书邵宝简端录学史二书以资启沃诏
  下有司
王崇庆五经心义(无卷/数)
 崇庆见易类
  (臣/)等谨案崇庆解易曰议卦书曰说略诗曰衍义
卷一百五十七 第 4b 页 WYG0630-0150b.png
  春秋曰断义礼记曰训释共五卷统名曰心义云
王恕石渠意见四卷拾遗二卷补阙一卷
 恕见易类
陈深十三经解语四十七卷
 深见礼类
蔡汝楠说经劄记六卷
 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人嘉靖进士累官南京工
 部侍郎明史文苑传附见高叔嗣传中
卷一百五十七 第 5a 页 WYG0630-0150c.png
陈士元五经异文十一卷
 士元见易类
  士元自序略曰汉初文字兼行篆𨽻后世易以今
  文予读十三经注疏及秦汉晋唐书所载经语有
  与今文异者辄私识之辑十一卷
邓元锡五经绎十五卷
 元锡字汝极南城人嘉靖举人万历中以翰林待诏
 徵未至而卒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卷一百五十七 第 5b 页 WYG0630-0150d.png
  本传略曰元锡之学渊源王守仁不尽宗其说时
  心学盛行元锡力排之故生平博极群书而要归
  于六经所著五经绎等书行世
朱睦㮮五经稽疑六卷
 睦㮮见春秋类
郝敬谈经九卷
 敬见易类
周应宾九经考异十二卷附九经逸语一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6a 页 WYG0630-0151a.png
 应宾鄞县人万历进士累官礼部尚书
  (臣/)等谨案是书所谓九经者以五经四书合而为
  九非古之所谓九经也
陈耀文经典稽疑二卷
 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历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
吴继仕七经图七卷
 继仕字公信徽州人
冯保经书音释二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6b 页 WYG0630-0151b.png
 保字永亭号双林深州人嘉靖中秉笔司礼太监隆
 庆及万历之初最用事事迹具明史宦官傅
孙矿月峰评经十六卷
 矿字文融号月峰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许顺义六经三注粹抄(无卷/数)
 顺义字如斋晋江人
五经纂注五卷
 旧题竟陵钟惺纂注
卷一百五十七 第 7a 页 WYG0630-0151c.png
  (臣/)等谨案是书删节经文谬陋太甚当是书肆托
  名之本
郑鄤峚阳草堂说书七卷
 鄤号峚阳武进人天启进士改庶吉士
冒起宗拙存堂经质二卷
 起宗字宗起如皋人崇祯进士
蒋鸣玉五经圭约(无卷/数)
 鸣玉字楚珍号中完金坛人崇祯进士官台州府推
卷一百五十七 第 7b 页 WYG0630-0151d.png
 官
陈世浚经髓七卷
 世浚字学元闽县人
陈际泰五经读五卷
 际泰见易类
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
 井鼎日本国人书首题西条掌书记山井鼎撰
  右经解
卷一百五十七 第 8a 页 WYG0630-0152a.png

真德秀四书集编二十六卷
 德秀字希元浦城人庆元进士累官户部尚书进资
 政殿学士谥文忠从祀孔子庙庭
  刘才之序略曰西山所编中庸大学本之朱子集
  注附以诸儒问辩间又断以已意详采精择诚后
  学所愿见者已锓之梓为衍其传惟论孟二书阙
  焉叩之庭闻则云已经点校但未编集是论孟固
卷一百五十七 第 8b 页 WYG0630-0152b.png
  未尝无成书也一旦论诸堂上学正刘朴溪承谓
  读书记中所载论孟与今所刋中庸大学凡例同
  其他如文集衍义等书亦有可采摭者因勉其汇
  集成书至是西山所编之四书为大全不惟有以
  成西山点校之初志抑使天下学者得是书而读
  之皆曰自吾建学始庶知沿流而溯源夫岂小补云哉
或问小注三十六卷
 旧题朱子撰
卷一百五十七 第 9a 页 WYG0630-0152c.png
  (臣/)等谨案是书宋以来皆不著录诸儒传朱子之
  学者亦无一人言及之康熙壬午始有陈彝则家
  刻本称名徐方广所增注郑任钥又为重刋而附
  以已说并作后序反覆力辨信为朱子书马考载
  朱子之言曰集注后来改定处多遂与或问不相
  应又无工夫修得云云是或问尚未暇改何暇又
  作小注殆近人所依托也
四书问目(无卷/数)
卷一百五十七 第 9b 页 WYG0630-0152d.png
 旧题考亭朱元晦先生讲授门人云庄刘钥睦堂刘
 炳述记前有永乐壬寅其九世孙刘文序
  (臣/)等谨案朱彝尊经义考刘钥有四书集成刘炳
  有四书问目并注已佚则问目独出于炳不应兼
  题钥名又刘文序自述尝任丰城尉考丰城县志
  载明一代典史六十三人亦无所谓建阳刘文殆
  亦其后人所依托也
钱时四书管见十三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0a 页 WYG0630-0153a.png
 时见书类
  朱彝尊曰钱氏四书管见有孝经而无孟子与朱
  子所定四书不同
赵顺孙四书纂疏二十六卷
 顺孙字和仲号格庵缙云人度宗时官资政殿大学
 士福建安抚使
  顺孙自序略曰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
  严浑然犹经也因编取朱子诸书及诸门人讲解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0b 页 WYG0630-0153b.png
  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注下以便观省名曰纂疏
  洪天锡序曰朱子于论孟既成集义又作详说既
  约其精者为集注又疏其所以去取之意为或问
  其后集注日以精密而或问遂不复修文公自谓
  集注乃集义之精一字称轻等重不可增减格庵
  赵公又取文公口授及门人私淑与集注相发明
  者纂而疏之间以所闻附于后如援先儒与诸家
  之说有随文直解不以先后为高下者有二说俱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1a 页 WYG0630-0153c.png
  通终以前说为正者有二说相须其义始备不可
  分先后者此纂疏所以有功于后学也
  纳喇性德曰格庵赵氏四书纂疏共二十卷前有
  清源洪天锡序而陵阳牟子才又分序之其书一
  以朱子为归不杂异论于大学中庸先之以章句
  次以或问间以所闻附其后又以语录暨诸儒发
  明大义者注其下于论语孟子则一本集注而采
  或问集义详说语录所载分注焉昔朱子之为章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1b 页 WYG0630-0153d.png
  句也大学则宗程子会众说而折其中中庸则以
  已意分之复取石子重集解删其繁名以辑略其为
  集注也取二程张范二吕谢游杨侯尹十一家之
  说辑为要义更名曰精义载更集义又本注疏参
  说并会诸家之言为训蒙口义更名曰详说然后
  约其精粹为集注而于集注章句之外记其所辩
  论取舍之意别为或问若是其严密也朱子自言
  集注如等上称来无异不高不低又言添减一字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2a 页 WYG0630-0154a.png
  不得然学者非由集义详说或问语录以观其全无
  由审章句集注之精粹则是书之有功于朱子多矣
  黄溍作阡表曰公父少傅卫公雷师事考亭门人
  滕先生璘授以尊所闻集公以得于家庭者溯考
  亭之源委纂疏所由作也

刘因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
 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至元中徵授承德郎右赞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2b 页 WYG0630-0154b.png
 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
四书辨疑十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据苏天爵安熙行状盖为宁晋陈
  天祥所作朱彝尊经义考曰四书辨疑元人凡有
  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文
  氏成甫长文并浙人云峰一宗朱子其为偃师陈
  氏之书无疑所说当矣其称偃师者元史称陈天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3a 页 WYG0630-0154c.png
  祥因兄祐仕河南自宁晋家洛阳尝居偃师南山故也
胡炳文四书通二十六卷
 炳文见易类
  炳文自序略曰四书通何为而作也惧夫读者得
  其词未通其意也六经天地也四书行天之日月
  也子朱子平生精力之所萃而尧舜禹汤文武周
  孔颜曾思孟之心之所寄也其书推之极天地万
  物之奥而本之皆彝伦日用之懿也合之尽于至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3b 页 WYG0630-0154d.png
  大而析之极于至细也言若至近而涵至永之味
  事皆至实而该至妙之理学者非曲畅而旁通之
  末易谓之穷理也余潜心五十馀年会其同而辨
  其异会之庶不失其宗辨之庶不惑于似也余不
  敢自谓能通朱子之意后之通者倘恕其僭而正
  其所未是则余之所深冀也
  邓文原序略曰汉世定论经傅于白虎观因名白
  虎通汉末封司马迁后为史通通之义尚矣新安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4a 页 WYG0630-0155a.png
  云峰胡先生之为四书通也悉取纂疏集成之戾
  于朱子者删而去之有所发挥者则附已说于后
  如谱昭穆以正百世不迁之宗不使小宗得后大
  宗者惧其乱也
  (臣/)等谨案江南志曰馀干饶鲁之学本出朱子而
  说多牴牾炳文深正其非作四书通以发其未尽
  之蕴
张存中四书通證六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4b 页 WYG0630-0155b.png
 存中字德庸新安人
  胡炳文序略曰北方杜缑山有语孟旁通平水薛
  寿之有四书引證皆失之太繁且各有未完处友
  人张德庸精加雠校删冗而从简去非而从是又
  能完其所未完者合而名之曰四书通證以附余
  四书通之后学者于余之通知四书用意之深于
  通證知四书用事之审
  存中自序略曰四书集注明理用事简明为尚至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5a 页 WYG0630-0155c.png
  集成而理晦矣胡云峰去其晦而取其明则理通
  矣今赵氏笺义出而事益繁存中不揆僭越去其
  繁而存简则事亦通矣
史伯璿四书管窥八卷
 伯璿字文玑温州平阳人
  (臣/)等谨案志称伯璿嗜学强记博通经史及诸子
  百家之书著窥外编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
  度名物为学者传诵又有四书管窥辨诸说之与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5b 页 WYG0630-0155d.png
  朱子相悖者
许谦读四书丛说四卷
 谦见书类
  吴师道序曰许君师仁山金先生履祥仁山师鲁
  齐王先生柏从登北山何先生基之门北山则学
  于勉斋黄公而得朱子之傅者也君上承渊源虽
  见仁山甚晚而天资纯敏妙理融于言表成说具
  于胸中奥者白之约者畅之要者提之异者通之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6a 页 WYG0630-0156a.png
  画图以形其妙析段以显其义丛说一编其有裨
  于集注也审矣
倪士毅重订四书辑释二十一卷
 士毅字仲宏歙县人
  汪克宽序曰紫阳集诸儒之大成作为集注章句
  或问以惠后学而其词浑然犹经于是真氏有集
  义祝氏有附录蔡氏赵氏有集疏纂疏而吴氏集
  成最晚出同郡定宇陈栎云峰胡炳文睹集成之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6b 页 WYG0630-0156b.png
  书辗转承误莫知所择乃各摭其精纯刋繁补缺
  定宇著四书发明云峰著四书通而定宇晚年欲
  合二书而一之未遂也友人道川倪氏实游定宇
  之门乃荟萃二家之说鸠僝精要考订讹谬名曰
  四书辑释学者由是而求朱子之意则思过半矣
朱公迁四书通旨六卷
 公迁见诗类
袁俊翁四书疑节十二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7a 页 WYG0630-0156c.png
 俊翁字敏齐袁州人
王充耘四书经疑贯通八卷
 充耘见尚书类
詹道传四书纂笺二十八卷
 道传临川人始末无考

四书大全三十六卷
 永乐十三年胡广等奉敕撰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7b 页 WYG0630-0156d.png
蔡清四书蒙引十五卷
 清见易类
  刁包曰自金溪迄姚江凡学其学者莫不厌薄朱
  注肆意妄解其于四子书穿凿决裂甚矣大全后
  惟蒙引专以发明朱注为主朱注者四书功臣蒙
  引又朱注功臣也
章一阳四书正学渊源十卷
 一阳号元江兰溪人嘉靖中官漳州训导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8a 页 WYG0630-0157a.png
  萧阳复序曰金华何文定先生虽后朱子生而口
  传心授得之勉斋自是而传之王文宪金文安许
  文懿仅二百年间四先生踵武相承凡四子书悉
  为之阐微疏奥以翼朱注国朝采集大全书中湖
  其源流所自谓非朱氏之适傅不可也元江裒而
  辑之章分句释以附于朱注而傅注益显先生司
  训于漳绍乃祖枫山之家学殆闻四先生之风而
  兴起者乎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8b 页 WYG0630-0157b.png
刘剡四书通义二十卷
 剡字用章休宁人
郑晓四书讲意(无卷/数)
 晓见书类
吕楠四书因问六卷
 楠见易类
高拱问辨录十卷 日进直讲五卷
 拱见春秋类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9a 页 WYG0630-0157c.png
薛应旂四书人物考四十卷
 应旂字仲常武进人嘉靖进士官至陜西按察司副使
孙慎行元晏斋困思钞三卷
 慎行字闻斯武进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葛寅亮四书湖南讲九卷
 寅亮钱塘人万历进士
万尚烈四书测六卷
 尚烈字思文南昌人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9b 页 WYG0630-0157d.png
毛尚忠四书会解十卷
 尚忠字子亮号诚庵嘉善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
 史
沈守正四书说丛十七卷
 守正见诗类
鹿善继四书说约(无卷/数)
 善继字伯顺定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寇慎四书酌言三十一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0a 页 WYG0630-0158a.png
 慎字永修号礼亭同官人万历进士官至苏州府知
 府
姚舜收四书疑问十一卷
 舜牧见易类
陈禹谟经籍异同三卷 经言枝指一百卷
 禹谟字锡元常熟人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
 司佥事
章世纯四书留书六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0b 页 WYG0630-0158b.png
 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天启举人官至柳州府知府明
 史文苑傅附见艾南英傅中
鲁论四书通义三十八卷
 论字孔壁号西麓江西新城人天启中以贡生授颍
 州州同官至福州府同知
徐养元赵渔同编四书集二十八卷
 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俱唐山人
陈仁锡四书考二十八卷 四书考异一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1a 页 WYG0630-0158c.png
 仁锡见易类
谭贞默三经见圣编一百八十卷
 贞默字梁生号扫庵嘉兴人崇祯进士官至国子监
 祭酒
张自烈四书大全辨三十八卷附录六卷
 自烈字尔公宜春人崇祯末南京国子监生
  陆元辅曰尔公以大全成于明初督促而成择之
  不详故辨其异同实以存疑而已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1b 页 WYG0630-0158d.png
徐邦佐四书经学考十卷补遗一卷 陈鹏霄续考一

 邦佐字孟起钱塘人鹏霄字天羽山阴人
陈际泰四书读十卷
 际泰见易类
桑拱阳四书则(无卷/数)
 拱阳字晖升蒲州人崇祯举人
乔中和图书衍五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2a 页 WYG0630-0159a.png
 中和见易类
  (臣/)等谨案是编为四书讲义而名之为图书衍者
  凡四书所言皆以五行八卦配合之也
  右四书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2b 页 WYG0630-0159b.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