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629-08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
 经籍考
  (臣/)等谨案马端临以经史子集分部汇目为经籍
  考其所采录悉本历代史志以及王尧臣崇文总
  目而评论则以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
  为宗又复旁参众说折以己见凡著作之本末流
  传之真赝文理之纯驳约略皆有考焉若王圻续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629-0831b.png
  通考不论书之存佚一切捃摭汎滥无徵则大失
  端临矜慎之初指矣今(臣/)等奉
命续纂通考经籍一门谨从端临之例经史子集各就
  见存以类编次伏惟我
皇上右文稽古近
敕儒臣采辑永乐大典并访求遗佚编为四库全书凡
  总目所载宋代遗编多有端临未及著录者今皆
  一一补入而辽金元明四代之书亦悉据四库全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629-0831c.png
  书按次编录至端临于每类之前各载史志部卷
  总数盖依馆阁书目之旧其书之存佚不可知姑
  录之以备考也今亦以宋明史志总数列前其辽
  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亦即于卷
  首标识焉又每类之中或删其目或易其名皆参
  诸四库全书而于焉考稍为变通以归允当其间
  议论自宋元明诸儒外近世则采自顾炎武王士
  正朱彝尊诸人为多其他论说之有当者亦具载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629-0831d.png
  之至若书之见解或有异同人之出处不无讹舛
  谨加案语辨證于后凡历代储藏采访之规以及
  编纂缮锓之事宋则断自理宗以后与辽金元明
  四代列为总叙一篇以冠卷首亦如端临之例云
  总叙

理宗淳祐元年八月诏求遗书
淳祐十一年六月诏求遗书并山林之士有著述者并
卷一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629-0832a.png
许上进
 秘书省上言乞辟校勘检阅等官仍行下诸路漕司
 所部州县应有印本书籍解赴册府以补四库之阙
 及故家巨族必有遗书山林名儒岂无著述许令投
 进照格推赏从之
  (臣/)等谨案马考称淳熙四年秘书少监陈骙等以
  中兴馆阁藏书前后搜访部帙渐广爰仿崇文总
  目类次书目计见在书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
卷一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629-0832b.png
  嘉定十三年诏秘书丞张攀等续修书目又得一
  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较之崇文所载均有加焉
  又称诸郡诸路刻板而未及献者不预此理宗时
  所以汲汲求书不已也然自是以后书目亦不复
  修其卷帙多寡不可考矣
 宋史艺文志序曰宋旧史自太祖至宁宗为书凡四
 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无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
 复合为一志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
卷一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629-0832c.png
 千九百七十二卷
  (臣/)等谨案马考止取嘉定以前书铨而志之其时
  宋之全史未出搜采不能无遗今核宋史艺文志
  所载并有嘉定以前之书而马考未著录者其总
  数虽具于正史而书已散佚名目徒存不皆可考
  云

太宗大同元年三月取晋图籍历象石经悉送上京
卷一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629-0832d.png
 辽史文学传序曰辽起松漠太宗以兵经略方内礼文
 之事多所未备及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
 度渐以修举
圣宗开泰元年八月那沙国乞赐儒书诏赐易诗书春
秋礼记各一部
兴宗重熙十三年六月诏编集国朝上世以来事迹等

 命罕嘉努与耶律庶成录约尼汗至重熙以来事迹
卷一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629-0833a.png
 集为二十卷进之十五年复命罕嘉努曰古之治天
 下者明礼义正法度我朝之兴世有明德虽中外向
 化然礼书未作无以示后世卿可与庶成酌古准今
 制为礼典罕嘉努既被诏博考经籍自天子达于庶
 人情文制度可行于世者撰成三卷进之
  臣等谨案罕嘉努本传又称诏译诸书罕嘉努译
  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以进盖重熙十五年以后
  事也
卷一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629-0833b.png
二十三年十月幸新建秘书监
  (臣/)等谨案辽史称兴宗于是年十月幸新建秘书
  监王圻续通考但云新建秘书监而不言幸误也
道宗清宁元年十二月诏设学颁五经传疏
六年五月监修国史耶律白请编次御制诗赋仍命曰
为序
十年十一月诏求乾文阁所阙经籍命诸儒臣校雠
  (臣/)等谨案王圻续通考作八年十一月今据本纪
卷一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629-0833c.png
  改正
咸雍十年十月诏有司颁行史记汉书
  (臣/)等谨案道宗崇尚经籍史不一书本纪又称大
  安二年正月召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诰王师
  儒等讲五经大义四年四月西幸召枢密直学士
  耶律俨讲尚书洪范五月命燕国王延禧写尚书
  五子之歌谨附识于此

卷一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629-0833d.png
太祖天辅五年十一月诏克辽中京以礼乐仪仗图书
文籍先次津发赴阙
太宗天会五年四月以宋图书与大军北还
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八月以女直字孝经千部付点检
司分赐护卫亲军
九月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扬子文中子刘子
及新唐书命颁行之
 帝谕宰臣曰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使女直人知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629-0834a.png
 仁义道德所在耳
  (臣/)等谨案王圻续通考作二十四年九月今据本
  纪改正
二十六年三月制明安穆昆皆先读女直字经史然后
承袭
 从亲军完颜奇纳言也因曰但令稍通古今则不敢
 为非尔
章宗明昌二年四月学士院进唐杜甫韩愈刘禹锡杜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629-0834b.png
牧贾岛王建宋王禹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耒秦观
等集二十六部
五年正月诏求遗书
 凡崇文总目内所阙书籍悉购之寻又置宏文院译
 写经书
泰和元年十月敕有司购遗书
 敕曰宜偿其价以广搜访藏书之家有珍惜不愿送
 官者官为誊写毕复还之仍量给其直之半是年又
卷一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629-0834c.png
 定秘书郎为二员掌经籍图书
四年十月诏亲军三十五以下习孝经论语

太宗八年六月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集
经史
 从中书令耶律楚材请也召儒士梁涉充长官以王
 万庆赵著副之
世祖至元元年二月敕选儒士编修国史译写经书起
卷一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629-0834d.png
馆舍给俸以赡之
四年二月改经籍所为宏文院
五年十月敕从臣托果斯等录毛诗孟子论语
六年九月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
十年正月立秘书监掌图史经籍
十二年九月以伊实特穆尔为御史大夫括江南诸郡
书板及临安秘书省书籍
 秘书监上言本监应收经籍图书书画等物见数不
卷一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629-0835a.png
 教失落又言江南诸郡多有经史书籍文板俱令收
 拾见数不教失散
十三年二月诏收宋临安图籍典故文字
 时宋初奉表降诏谕临安凡秘书省图籍典故文字
 尽仰收拾又命宣慰使焦友直收拾宋秘书省图籍
 寻以江南运到经史子集文字书画等物俱付秘书
 监收掌遇有检阅于秘书监开取用毕还监
十五年四月以集贤大学士许衡言遣使至杭州等处
卷一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629-0835b.png
取在官书籍板刻至京师
二十七年正月复立兴文署掌经籍板
  (臣/)等谨案王士点等秘书监志称至元十一年以
  兴文署𨽻秘书监掌雕印文书又称十三年以兴
  文署并入翰林院元史本纪及百官志俱未载惟
  纪其复立兴文署属集贤院而始建中废以及改
  𨽻年月均未详考今据秘书监志辑其大略如此
成宗大德七年三月布哷齐岳铉等进大一统志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629-0835c.png
 先是至元二十二年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
 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立局置属
 编纂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
 年至是缮写始就总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进呈藏
 之秘府
  (臣/)等谨案元所修大一统志最为繁博明焦竑国
  史经籍志惟载其目今已散佚无存
十一年八月(时武宗/已即位)中书右丞博啰特穆尔以国字译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629-0835d.png
孝经进命刻板摹印诸王以下咸赐之
 诏曰此乃孔子之微言自王公逮于庶民皆当由是
 而行
武宗至大四年六月(时仁宗/已即位)刋行贞观政要
 帝览贞观政要谕翰林侍讲阿琳特穆尔曰此书有
 益于国家其译以国语刋行俾蒙古色目人诵习之
仁宗延祐四年四月以大学衍义译国语
 先是帝为太子时有进大学衍义者命詹事王约等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629-0836a.png
 节而译之帝曰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因命与图象孝
 经列女传并刋行赐臣下至是翰林学士承旨和搭
 拉都哩默色刘赓等译大学衍义以进帝复令翰林
 学士阿琳特穆尔译以国语五年八月复以江浙省
 所印大学衍义五十部赐朝臣
五年十一月锓行唐陆淳所著春秋纂例等书
 集贤大学士库春言唐陆淳著春秋纂例辨疑微旨
 三书有益后学请令江西行省锓梓以广其传从之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629-0836b.png
文宗天历二年二月立奎章阁学士院命儒臣进经史
 是年立艺文监𨽻奎章阁学士院专以国语敷译儒
 书及儒书之合校雠者俾兼治之又立艺林库专一
 收贮书籍广成局专一印行祖宗圣训凡国制等书
 皆隶艺文监
  (臣/)等谨案本纪但云是年立艺文监及艺林库广
  成局其职掌之制未详今参以陶宗仪辍耕录所
  载较为详晰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629-0836c.png
九月敕翰林国史院官同奎章阁学士采辑本朝典故
准唐宋会要著为经世大典
 继又命赵世延赵世安领纂修经世大典事至至顺
 二年四月纂修成凡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
  (臣/)等谨案元修经世大典今已散佚无存
 元秘书监志曰至正二年五月准监丞王道关奏窃
 谓古之书库有目图画有题所以谨储藏而便披玩
 也伏睹本监所藏多系金宋流传及四方购纳古书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629-0836d.png
 名画不为少矣专以祗备御览也然自至元迄今库
 无定数题目简帙宁无紊乱应预将经史子集及历
 代图画随时分科品类成号他时奉旨庶乎供奉有
 伦因得尽其职也合无行下秘书库依上编类成号
 置簿缮写凡在库书(经一百二十一部一千二十三/册史七十九部一千七百二十)
 (四册集五十七部一千七百二十四册道书三百三/部四百二册医书一十四部一百七十一册方书八)
 (部一百五/十二册)先次送库书十二部四百七十八册(经六/部一)
 (百一十三册史四部七十/五册集二部一百九十册)后次发下书一千一百五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629-0838a.png
 十四部一万六百三十四册(经二百四十四部二千/一百四十五册史一百)
  (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四十三册子一百二十二部七/百一十二册集四百六十三部五千九百三十四册)
  (法帖四十二部/二百一十七册)续发下书六百四十二部七千五百
  一十册(经一百六十六部一千九百四十六册史四/十六部一千二百七十册子二十六部七十)
  (三册集一百二十部二千五十三册类书九十六部/九百三十一册小学六十八部二百二十八册志书)
  (三十三部三百三十册医书五十一部四百六十一/册阴阳书二十五部一百三十册农书一十二部三)
 (十七册兵书五部二十一册释道书/三部二十二册法帖一部一十册)
  (臣/)等谨案元代藏书可考者止秘书监志书目一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629-0838b.png
   卷今撮录于此
   陶宗仪辍耕录曰元至正六年朝廷开局修宋辽
   金三史诏求遗书有以书献者予一官江南藏书
   多者止三家庄蓼唐其一也继命危学士朴特来
   选取其家虑恐兵遁图谶干犯禁条悉付祝融氏
   及收拾烬馀存者又无几矣蓼唐尝为宋秘书小
   史其家蓄书数万卷且多手抄者经史子集山经
   地志医卜方技稗官小说靡所不具书目以甲乙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629-0838c.png
  分十门
  陆深金台纪闻曰元时州县皆有学田所入谓之
  学租以供师生廪饩馀则刻书工大者合数处为
  之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

太祖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入元都收图籍
十三年七月以翰林院典籍司藏书
 初洪武三年设秘书监丞典司经籍至是从吏部之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629-0838d.png
 请罢之而以其职归之翰林院典籍至十五年又设
 司经局属詹事院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刋辑之事
 立正本副本贮本以备进览又有古今通集库亦以
 藏书
十四年三月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
成祖永乐四年四月遣使购遗书
 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藏书解缙对以尚多缺
 略帝曰士庶家少有馀赀尚欲积书况朝廷乎遂命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629-toc.png
 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访购唯其所欲与之勿较
五年十一月诏编永乐大典成
 先是命解缙纂集类书为文献大成已而嫌其未备
 乃命姚广孝等重修至是告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三
 十七卷赐名永乐大典
  (臣/)等谨案明修是书最为浩博永乐六年诏复写
  一部未完而辍至嘉靖中乃续缮成之今原册尚
  存所缺仅什之一其中诚多世不经见之书第依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630-0001a.png
  韵缀字蹖杂不伦无当于柱下之藏也乾隆三十
  八年我
皇上特命儒臣详加校勘完善者存之散见者裒之芟
  芜除谬区别至精凡书佳者悉已缮录汇入四库
  次则标存名目列于书末真是编之大幸矣
十七年三月遣使取南京文渊阁书运致北京
 帝在北京遣侍讲陈敬宗至南京起取文渊阁所贮
 古今书籍自一部至百部以上各取一部北上皇太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630-0002a.png
 子乃遣修撰陈循如数赍送得一百匮督舟十艘载
 以赴京
宣宗宣德四年十月幸文渊阁与杨士奇等讨论经史
因赐士奇等诗
 时秘阁贮书约二万馀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
 十七
  (臣/)等谨案焦竑经籍志称宣德以来世际升平笃
  意文雅广寒清暑二殿及东西琼岛游观所至悉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630-0002b.png
  置典坟盖是时尝命缮录书籍分贮各殿以备观
  览也
英宗正统六年六月诏编文渊阁书目
 杨士奇等上言文渊阁见贮书籍有祖宗御制文集
 及古今经史子集之书自永乐中南京取来向于左
 顺门外北廊收贮未有完整书目近奉旨移贮于文
 渊阁东阁臣等逐一点勘编置字号辑成文渊阁书
 目请用广运之宝钤识仍藏于文渊阁永远备照庶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630-0002c.png
 无遗失制曰可
  朱彝尊曰宋靖康二年金人索秘书监文籍莭次
  解发见丁特起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笔亦云
  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析之馀
  尽归于燕元之平金也杨中书惟中于军前收集
  伊洛诸书载送燕都及平宋王承旨构首请辇宋
  三馆图籍宋之实录正史皆完当时敕平章政事
  太原张易兼领秘书监事有诏许京朝官假观由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630-0002d.png
  是言之文渊阁藏书乃合宋金元所储而汇于一
  益以明永乐间南都所运百匮考正统六年编定
  目录凡四万三千二百馀册若永乐大典一书多
  至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皆藏诸皇史宬不与
  焉缥缃之富古所未有其后典守不严岁久被窃
  万历三十三年内阁制敕房辨事大理寺左寺副
  孙能传中书舍人张萱䓁奉阁谕较理纂辑书目
  则并累朝续添书籍入焉然大半残阙较之正统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630-0003a.png
  目录则十仅存二三尔崇祯甲申之变散佚转多
  矣
  (臣/)等谨案文渊阁书目盖本当时阁中存记册籍
  故所载多不著撰人名氏又有册数而无卷数惟
  略记若干部为一橱若干橱为一号以千字文为
  次自天字至往字凡得二十号五十橱今以永乐
  大典对勘其所收之书世无传本者往往见于此
  目亦可知其储庋之富第士奇等承诏编录不能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630-0003b.png
   考订撰次俾观者漫无考稽牵率殊甚独藉此编
   之存尚得略见一代秘书之名数耳至于朱彝尊
   所论盖深惜其典守非人致多散佚且以奉诏编
   目可以言而不言为士奇罪也又首叙金元开国
   收集图书并具述有明一代藏书始末均可与正
   史参證故备录之
武宗正德十年十一月命修补藏书
  大学士梁储等请检内阁并东阁藏书残阙者令中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630-0003c.png
 书胡颐典籍刘伟及原管主事李继先等次第修补
 从之自是书籍亡失多矣
  谢肇浙五杂俎曰内府秘阁所藏书皆倒摺四周
  外向虽遭虫鼠啮而中未损但文渊阁制既卑狭
  而牖复暗黑抽阅者必秉炬以登内阁老臣无暇
  留心及此徒付管钥于中翰涓人之手渐以汨没
  良可叹也
  王肯堂郁冈斋笔麈曰文渊阁藏书皆宋元秘阁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630-0003d.png
  所遗虽不甚精然无不宋元板者典籍既不知爱
  重阁老亦漫不检省往往为人窃去今所存仅千
  百之一矣
世宗嘉靖十一年七月南京国子监刋修二十一史成
 初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等请校刻史书欲差官
 购索民间古本部议恐滋烦扰帝命将监中十七史
 旧板考对修补仍取广东宋史板付监(案宋史为成/化十六年两)
 (广总督朱/英所刻)辽金二史原无板者购求善本翻刻至是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0630-0004a.png
 以成祭酒林文俊等表进
  顾炎武曰宋时止有十七史明则并宋辽金元四
  史为二十一史辽金二史向无刻本南北齐梁陈
  周书人间传者亦罕故前人引书多用南北史及
  通鉴而不及诸书亦不复采辽金者以行世之本
  少也
  (臣/)等谨案元史则洪武三年已有刋本故是时议
  弗及之又万历中北监刻十三经二十一史其板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0630-0004b.png
  视南稍工而较勘未精讹舛弥甚且有不知而妄
  改者详见顾炎武日知录中
 明史艺文志序曰明御制书文内府镂板而儒臣奉
 敕修纂之书及象魏布告之训卷帙既黟文藻复优
 当时颁行天下外此名公卿之论撰骚人墨客一家
 之言其工者深醇大雅卓卓可传即有怪奇驳杂出
 乎其间亦足以考风气之正变辨古学之源流识大
 识小掌故备焉挹其华实无让前徽可不谓文运之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0630-0004c.png
 盛与前史兼录古今载籍以为皆其时柱下之所有
 也明万历中修撰焦竑修国史辑经籍志号称详博
 然延阁广内之藏竑亦无从遍览而赝书错列徒滋
 伪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为釐次勒
 成一卷凡卷数莫考疑信未定者宁阙而不详云
  (臣/)等谨案焦竑国史经籍志书虽详博然但据古
  人著录未尝目见本书多有唐宋所逸而竑反采
  录略无欠缺者此未足徵信也至于有明一代艺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0630-0004d.png
  文著述则固详具正史焉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