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629-044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二
 兵考
  兵制
明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
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
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
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629-0443d.png
 公侯伯皆领都督以统禁兵后又以文臣或内臣提
 督京营外设卫所都指挥使司以辖镇守之军征戍
 则又设总兵副将恭将游击之属文臣统兵者或为
 经略或为总督巡抚及兵备道清军同知之属
  (臣/)等谨按都督有三等曰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
  督佥事皆以公侯伯为之是为世官副都督则流
  官矣明初勋臣尚充恭游后止充两广湖广漕运
  三总兵又次第皆革总兵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629-0444a.png
  皆曰总兵征伐之事公侯伯充总兵名曰挂印将
  军其在外镇守地方武臣原无挂印自洪熙元年
  始颁各镇总兵恭将佩印初制总兵无专官有事
  则命将事已即归后因边境多事遂留镇守其镇
  守内臣则始永乐时辽东开原及山东等处而自
  后遂多添设嘉靖时尽数取回边境肃清沿及末
  季京营全任中官外镇必设监视一代弊政莫此
  为甚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629-0444b.png
太祖辛丒岁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
军事
 先是太祖自和州渡江所下之地置各翼元帅府以
 总制军民丙申六月既下集庆置行枢密院于太平
 总制各翼军马已置帐前五翼元帅府五部都先锋
 至是改为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为之而在外者尚
 仍其旧寻以其权太重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
 佥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629-0444c.png
癸卯二月申明将士屯田之令
  (臣/)等谨按帝于戊戌冬立管领民兵万户府谕省
  臣曰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
  武今所定郡县民间武勇之才宜精加简拔编缉
  为伍立民兵万户府领之俾农时则耕暇则练习
  庶几寓兵于农之意后洪武二十一年九月敕天
  下卫所屯田岁得粮五百馀万石二十五年二月
  诏天下卫所军以十之七屯田盖初制在外兵马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629-0444d.png
  尽是屯军官俸兵粮皆于是出帝尝曰吾养兵百
  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故京师屯田有以远田三
  亩易城外民田一亩者一代屯政此其初制今因
  已见田赋考故述其缘起如此
丁未三月罢诸翼统军元帅置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
 十七卫曰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
 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
洪武元年立军卫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629-0445a.png
 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军卫度天下要害之地系一
 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
 千一百二十八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
 户所每百户设总旗二名小旗十名大小联比以成
 军
四月禁宦官预政典兵
十二月定优给将士例
 先是乙巳七月令从渡江士卒被创废疾者养之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629-0445b.png
 者赡其妻子至是定为例
四年闰三月收故元旧军𨽻北平诸卫
 先是命平章胡廷美招集王巴拜散亡士卒凡占籍
 在元年者听为民二年以后者籍为军至是命侍御
 史商皓往山东北平收故元五省八翼汉军按籍得
 十馀万户每三户出一分𨽻北平诸卫十二月籍方
 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无田种之民尝充
 船户者十一万馀人𨽻各卫为军是后所招集者或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629-0445c.png
 留京师或发往各卫所守禦随宜分𨽻焉五年李文
 忠获故元军士千馀令旧校李巴延布哈领之以𨽻
 羽林卫六年皓复招集王巴拜将卒简壮勇者为驾
 前先锋
五月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
 用宝符为金牌二中书省大都督府各藏其一有诏
 发兵省府以牌入内府出宝用之走马符牌以铁为
 之共四十金字银字者各半藏之内府有急务调发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629-0445d.png
 使者佩之以行寻改金牌为金符上篆为阴阳文仍
 增金符二字(金符之制阔三寸长一寸五分上钑二/凤下钑二麒麟牌首为圆窍贯以红丝)
 (带走马符牌之制阔二寸五分长五寸上钑二飞龙/下钑二麒麟牌首为圆窍贯以红丝绦文曰符令所)
 (至即时奉行/违者必刑)凡军机文书自大都督中书省长官外
 不许擅奏有诏调军省府同入覆奏然后纳符请宝
 其有不行约会者以奸臣论
十一月定所管逃军降罚之例
 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629-0446a.png
 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四万七千九百馀人
 诏天下诸司追摄之至是又以逃亡者众请立法惩
 戒凡小旗逃所𨽻三人降为军上至总旗千户百户
 皆视逃军多寡夺俸降革其从征在外者罚尤严十
 三年五月复申明之
  兵志曰是年都督府奏京师士卒之数凡二十万
  七千八百二十五人
五年二月令凡一家父子兄弟从军者免其父兄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629-0446b.png
 至二十三年正月命一户二军者免一人为民次年
 诏归附达军及边民为军无丁男者除其役三十一
 年惠帝即位诏兴州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
 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
是年颁律令于各卫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护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在外都卫
为都指挥使司
 先是既立内外卫所而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629-0446c.png
 青州四卫为都卫后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卫
 以统属诸卫至是悉改为都指挥使司北平陕西山
 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
 南凡十三甘州大同福建行都指挥使司三俱𨽻大
 都督府至十五年增置贵州云南两都司
  (臣/)等谨按兵志作行都指挥使司二甘州大同而
  已无福建实录则云行都司三甘州大同福建续
  通鉴纲目三编则作行都司三西安大同建宁西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629-0446d.png
  安当即甘州建宁当即福建考兵志于前军都督
  府所属各卫内原以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两列
  之则此之是三而非二明矣
十三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帝惩胡惟庸之叛革中书省因改大都督府为五府
 𨽻外卫于都司而都司及内卫各以其方𨽻五府惟
 亲军不属遂为定制五都督总兵籍而不与调发兵
 部得调发而不治兵后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629-0447a.png
 二十一留守司二内外卫四百九十三守禦屯田群
 牧千户所三百五十九仪卫司三十三(自仪卫司以/下旧无后以)
 (次添/设)宣慰使司二招讨使司二宣抚司六安抚司十
 六长官司七十(原五/十九)番边都司卫所等四百七(后作/四百)
 (六十/三)
  (臣/)等谨按太祖之立五府在南京至成祖永乐十
  八年则又立五府于北京而南京之卫多调往北
  京志中于南北五府所统诸卫所皆分列之今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629-0447b.png
  恭列于后以便检阅
 洪武时南京左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左卫镇南卫
 水军左卫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沈阳左卫沈阳
 右卫在外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诸卫俱详/史志不再)
 (述/)
 永乐时北京左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左卫镇南卫
 骁骑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俱从南/京分调)在外三
 都司同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629-0447c.png
 洪武时南京右军都督府统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
 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
 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
 永乐时北京右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右卫虎贲右
 卫武德卫(俱从南/京分调)在外直𨽻宣州卫(旧无/后设)陕西都司
 陕西行都司(洪武十二年添设则按添设在十二年/而分府在十三年 前段当已列入而)
 (兵志中却/未列也)四川都司土官四川行都司(旧无/后设)土官广
 西都司云南都司土官贵州都司土官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629-0447d.png
 洪武时南京中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中卫神策卫
 应天卫广洋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在外直𨽻扬州
 卫和州卫(后改宁夏/中屯卫革)高邮卫淮安卫镇海卫滁州卫
 太仓卫泗州卫寿州卫邳州卫大河卫沂州卫金山
 卫新安卫苏州卫仪真卫徐州卫安庆卫宿州千户
 所中都留守司凤阳右卫凤阳中卫皇陵卫凤阳卫
 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远卫洪塘千户所河
 南都司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629-0448a.png
 永乐时北京中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中卫神策卫
 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俱自南/京分调)蕃牧千户所(添/设)
 在外直𨽻同前各卫而宿州亦升为卫又分旧属河
 南都司之潼关归德武平三卫又添设庐州镇江六
 安徐州左建阳五卫又有汝宁以下至莒州等十六
 千户所(具详史志/不备列)中都留守司(与前/同)河南都司
 洪武时南京前军都督府统在京天策卫(后分为保/安卫及保)
 (安右/卫)龙骧卫豹韬卫龙江卫(后改龙/江左卫)飞熊卫在外直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629-0448b.png
 𨽻九江卫湖广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
 司广东都司
 永乐时北京前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前卫龙骧卫
 豹韬卫(俱从南京分调前按留守前/卫志文于南京 府中不载)在外直𨽻(同/前)
 广都司土官湖广行都司兴化留守司福建都司福
 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
 洪武时南京后军都督府统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
 武卫江阴卫蒙古左卫(革/)蒙古右卫(革/)在外北平都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629-0448c.png
 司北平行都司(后为大/宁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北平
 三护卫(后俱为/亲军)山西三护卫(后俱/革)
 永乐时北京后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后卫鹰扬卫
 兴武卫(俱自南京分调后按留守后/卫志文于南京 府中不载)大宁中卫大宁
 前卫会州卫(旧𨽻北平行都司又有从北平/山西等卫改调及新添设者)富峪卫
 宽河卫(旧大宁/后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改昭/陵卫)忠义左右
 前后四卫义勇中左右前后五卫武成中卫蔚州左
 卫在外直𨽻(旧为北平都司有三护卫后俱亲军其/不系北平旧卫者俱永乐以后添设)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629-0448d.png
 蓟州卫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以上北/平旧卫)密云
 中卫后卫(以旧密云/一卫分)开平中屯卫兴平左屯右屯中
 屯前屯后屯五卫延庆卫(旧为北平都司居/庸关千户所俊改)东胜左
 右二卫镇朔卫涿鹿卫(旧为河南/宁国卫)定边卫神武右中
 二卫忠义中卫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德州卫宁山
 卫(旧属河/南都司)大同中屯卫沈阳中屯卫定州卫(以上旧/为北平)
 (山东山西河南等处/卫所永乐时调改)天津卫(以下/添设)天津左卫天津右
 卫(旧青州/左护卫)通州左卫右卫涿鹿左卫中卫河间卫潼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629-0449a.png
 关卫(旧属河/南都司)德州左卫(又有梁城至蒲州十三千/户所具详史志不备述)
 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
 自北京建五府后凡南京所属之卫仍皆分𨽻北京
 五府(按史志又载永乐后南京五府所属之卫名皆/与前相仿则知永乐时所云分调者当是分其)
 (半而调北京非南京遂全无此卫也内左军中较旧/添龙虎左卫旧为成都右护卫宣德六年改又有龙)
 (江右卫亦旧所无前军中较旧添豹韬左卫旧为成/都中护卫亦宣德六年改而在外所统之各都司则)
 (皆不载盖自改建后在外之都司自/专属北五府不得仍属南五府矣)
  (臣/)等谨按以上所列南北五府所属之各卫皆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629-0449b.png
  洪武永乐分载者以见重定兵制之大纲也至其
  中卫所之添革改调及各处土官属之统辖者原
  自永乐而后随时损益不专成祖一朝盖史志固
  统全代而列之也
  又按除亲军外凡各卫所俱分属五府矣惟武功
  中左右卫以匠役𨽻工部永清左右彭城三卫皆
  无所属其后诸陵设卫不𨽻五府亦不称亲军五
  府以中左右前后为序南以总兵坐中府北以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629-0450a.png
  兵坐后府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兵部掌兵政而军旅征伐
  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
  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至将属于
  五府而兵又总于京营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
  犬牙相制
五月诏军民已有定籍有以民为军者禁之
 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629-0450b.png
 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僣伪诸降卒谪发
 以罪迁𨽻为兵者其军皆世籍
  (臣/)等谨按律严人户以籍为定而军民遂分会典
  云官军头目无得巧立名色径行勾提百姓充军
  民户亦不得诈称各官军人贴户躲避差役洪武
  十五年有戍卒言故元将校宜取为兵帝以版籍
  已定岂可复扰命徙其卒于他卫可谓无二三者
  矣考王圻续通考中载军籍抽丁议一篇内言取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629-0450c.png
  兵之途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有籍选籍选者拔
  之编户者也当即所谓民兵其制起于后非洪武
  时初制
十五年三月颁军法定律
 凡管军指挥千户到任务必先知卫所官旗军马之
 数每月三次阅视违者夺其俸及兵卫队伍老幼优
 给与宫禁守禦之令凡二十九条
十一月榜谕天下都司不得擅兴营建私役军士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629-0450d.png
  (臣/)等谨按至十七年正月诏天下城隍俱令军士
  修理勿得役民二十六年四月又诏凡有创修须
  奏闻差人相度准令守禦或所在人民筑造盖以
  公事营建则以兵代民惟不得私役耳然其端既
  开安得尽以公而不以私厥后京营兵既困于工
  役而在外者亦多役军士矣
十六年九月命给事中及国子生各卫舍人分行天下
清理军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629-0451a.png
  (臣/)等谨按此明代清理军伍之始是时兵政脩明
  无勾扰之弊迨其后法日弛而弊日滋勾军之害
  不可胜举而兵亦日弊矣
十九年六月抚恤从征军士
 诏士卒战伤者除其籍复其家土军赐复三年改为
 贴户死亡者复十年其除籍者仍复三年将校阵亡
 其子世袭加一等
二十一年六月谕武臣存恤军士仍赐军士护身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629-0451b.png
 时帝闻世袭武官有苛刻不恤军士者特敕谕戒之
 又述军士始终艰难之故与夫抚绥爱养之道为护
 身敕颁示军士永为遵守至八月御制八谕饬武臣
 一曰守边之将抚军以恩二曰边境城隍务宜高深
 三曰修筑城池葺理以渐四曰操练军士习于閒暇
 五曰军士顿舍勤于点视六曰体念军士勿得加害
 七曰事机之会同僚尽心八曰沿海卫所严于保障
 十月又制保身敕赐武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629-0451c.png
二十一年令卫所覈实军伍有匿已子以养子代者不
许是年秋令卫所造军户籍又置军籍勘合
 帝以军伍有缺遣人追取往往鬻法扰民乃诏自今
 卫所将逃故军姓名乡贯编成图籍送兵部照名行
 取不许差人又诏天下郡县以军户类造为册具载
 丁口之数取丁则按籍追之无丁者止又命兵部置
 军籍勘合遣人分给内外卫所军士谓之勘合户由
 其中开写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及在营丁口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629-0451d.png
 数如遇点圈以此为验底簿则藏于内府
  兵志曰凡军卫掌于职方而勾清则武库主之有
  所勾摄自卫所开报先覈乡贯居址内府给批下
  有司提本军谓之根捕提家丁谓之勾补(按图书/集成所)
  (载凡内外勾解到部其定卫断发及遇缺投充收/补与重冒存恤等项属职方司其根捕勾补及清)
  (理挨查改编等项属武库司若职/方司有首补者即行武库司住勾)间有恩恤开伍
  者洪武中令应补军役生员遣归卒业宣德中上
  虞人李志道充楚雄卫军死其孙宗皋宜继时已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629-0452a.png
  中乡试尚书张本言于帝得免如此者绝少户有
  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军士应起解者皆
  佥妻有津给军装解军行粮军丁口粮之费其册
  单编造皆有恒式初定户口收军勾清三册嘉靖
  中又编四册曰军贯曰兜㡳曰类卫类姓其勾军
  另给军单盖终明世于军籍最严然弊政渐丛而
  扰民日甚矣
二十二年三月令天下军丁习匠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629-0452b.png
 帝以军卫营作劳民命各卫所置局每百户选四人
 以正军之弱者分习技艺
二十三年复遣官清理天下将卒部伍
  (臣/)等谨按至二十五年计内外武官兵马之数京
  官二千七百四十七员军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
  人马四千七百五十一匹外官万三千七百四十
  二员军九十九万二千一百五十四人马四万三
  百二十九匹可谓盛矣自后则惟有递减耳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629-0452c.png
二十四年定勾补军士之令
 令垛集军故户止一丁者勾有丁贴户起解军去原
 籍远者解京该府遣人押送若路顺及去京远者从
 便解发
二十六年三月定卫所额军收补军士及老病军人除
豁之例
 是时定凡天下都司并卫所城池军马数目以诸司
 职掌刋布中外凡内外卫所军士皆有定数其勾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629-0452d.png
 逃故补役户丁兑换老疾除豁绝户皆以定例行之
二十七年四月命罪谪充军者为恩军
二十九年十月选屯田军士更代京卫老疾士卒
三十年四月定武官役军之制
 帝以武官多私役军卒踰法制命礼部考定其从人
 额数指挥使同知佥事四人千户三人百户以下二
 人皆于正军伍内取用三日轮番更直下直则归队
 伍操练卫所值厅六人守门二人守监四人守库一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629-0453a.png
 人止选老军充之岁一更著为令
成祖入立重定垛集军更代法
 洪武中户三丁以上垛正军一名别有贴户正军故
 贴户丁补役至是令正军贴户轮流更代贴户止一
 丁者免之当军之家免一丁差役已令坐勾军有见
 任官及生员吏典等户止三丁者免勾四丁以上者
 以一丁补伍
  (臣/)等谨按此事兵志止书成祖即位所更定实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629-0453b.png
  则云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事考太祖于是年五
  月崩惠帝嗣立而靖难兵起所称洪武三十二年
  实建文元年七月则当三十一年十二月尚未称
  兵何得即定制度盖永乐时所脩之实录大抵非
  信史也
永乐元年二月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以卫六十
一守禦千户所三𨽻之
闰十一月始命内臣出镇及监京营军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629-0453c.png
  宦官传曰太祖颁祖训内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
  尝镌铁牌置宫门内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
  斩敕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建文帝嗣位御内臣
  益严诏在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及燕师逼江北
  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已
  即位后遂多所委任永乐元年内官监李兴奉敕
  往劳暹罗国王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
  八年都督谭青营有内监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629-0453d.png
  肃马骐镇交趾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盖明世宦
  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
  永乐间始
二年四月更定天下卫所屯田守城军士
 视其地之夷险要僻以量人之屯守多寡临边而险
 要者则守多于屯在内而夷僻者则屯多于守地虽
 险要而运输难至者亦屯多于守
五年六月严禁卫所官私役军士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629-0454a.png
七年五月置边城调军勘合
 帝以边戍调遣止凭敕书虑或有诈乃以勇敢锋锐
 神奇精壮强毅克胜英雄威猛十六字编勘合百号
 制敕调军及遣将比号同方准行
十二年四月颁军中赏格
 赏功之制太祖时大赏平定中原征南诸将及云南
 越州之功赏格虽具然不豫为令惟洪武二十九年
 命沿海卫所指挥千百户获倭一船及贼者升一级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629-0454b.png
 赏银五十两钞五十锭军士水陆擒杀贼赏银有差
 永乐时以将士久劳命礼部依太祖升赏例恭酌行
 之其能立奇功者升二级头功升一级次功不升初
 洪武中定诸司职掌凡军功赏赐之等有三曰加赏
 曰给赏曰量赏其赏之轻重次第率临时取旨亦不
 豫为令至是再举亲征详定赏罚号令又立功赏勘
 合定四十字曰神威精勇猛强壮毅英雄克胜兼超
 捷奇功奋锐锋智谋宣妙略刚烈效忠诚果敢能安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629-0454c.png
 定扬名显大勋编号用宝印绶监收贮应用其稽功
 之法甚严凡交锋之际突入贼阵透出其背杀败贼
 众者敢勇入阵斩将搴旗者本队已败贼众能救援
 别队克敌者受命能任其事出奇破贼成功者皆为
 奇功齐力前进首先败贼者前队交锋未决后队向
 前破贼者皆为头功凡建立奇功头功其亲管头目
 即为报知妄报者治以重罪行营下营之时擒获奸
 细者升赏准头功馀俱次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629-0454d.png
十八年十一月建五军都督府于北京其在应天者称
南京以各卫所分𨽻二京
 时北京建在南诸卫多北调以孝陵济川广洋中水
 军左右龙江左右江阴横江天策英武飞熊广武应
 天等卫留守南京神策镇南骁骑沈阳虎贲豹韬龙
 骧鹰扬兴武龙虎武德和阳沈阳右等卫调守北京
 留守中左右前后五卫官军分守南北二京
  (臣/)等谨按其馀分辖各卫所之目已附详洪武时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629-0455a.png
  条下
  又按兵志永乐十九年迁都后其京营之在南者
  命中府掌府事官守备南京节制在南诸卫所洪
  熙初以内臣同守备宣德末设恭赞机务官景泰
  间增恊同守备官成化末命南京兵部尚书恭赞
  机务视五部特重
定三大营之制
 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皆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629-0455b.png
 备于永乐时初太祖于京城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
 四十八卫卒已分为五军都督府成祖迁都增京卫
 为七十二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
 之五军岁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兵番上京师𨽻之
 设提督内臣一武臣二掌号头官二大营坐营官一
 把总二中营坐营官一步队把总各一左右掖哨官
 如之又有十二营掌随驾马队官军设把总二又有
 围子手营掌操练上直叉刀手及京卫步队官军设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629-0455c.png
 坐营官一统四司以一二三四为号把总各二又有
 幼官舍人营掌操练京卫幼官及应袭舍人坐营官
 一四司把总各一此五军营之部分也已得边外降
 丁三千立营分五司一掌执大驾龙旗宝纛勇字旗
 负御宝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军一掌执左右二十
 队勇字旗大驾旗纛金鼓上直官军一掌传令营旗
 牌御用监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军一掌
 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军上直官军一掌杀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629-0455d.png
 虎手马轿及前哨马营上直明甲官军随侍营随侍
 东宫官舍辽东备禦回还官军提督内臣二武臣二
 掌头号官二坐司官五见操把总三十四上直把总
 十六明甲把总四此三千营之部分也已征交趾得
 火器法立营肄习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皆视三
 千营亦分为五军中军坐营内臣一武臣一其下四
 司各监鎗内臣一把司官一把总官二左右掖哨皆
 如之又因得都督谭广马五千匹(当时谓之/谭家马)置营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629-0456a.png
 五千下掌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军坐营内
 臣武臣各一其下四司各把司官二此神机营之部
 分也居常五军肄营阵三千肄巡哨神机肄火器(即/鎗)
 (手/)大驾征行则大营居中五军分驻步军在内骑军
 在外骑外为神机神机外为长围周二十里樵采其
 中三大营之制如此
  (臣/)等谨按三大营之立明史无岁月可考据王圻
  续通考云永乐八年北征始分步骑为五军至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629-0456b.png
  十二年北征既归京师则为五军大营考是年四
  月帝发京师七月还至榆木川崩岂至此时师还
  始为立营乎盖五军本太祖旧制靖难师起及数
  次北征皆用其制以为征行而岁调中都山东等
  四处之兵来京𨽻之则十三年已有此诏其非二
  十二年始立为营明矣明史稿云八年北征分步
  骑为五军既旋师五军营之名遂不易然考五年
  初定交趾神机营立于此时而五军营似尚当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629-0456c.png
  前其得降丁三千以为三千营当在立五军之后
  立神机之前昭代典则书于元年十月之下未知
  是否幼官舍人营之外又有殚忠效义营掌操练
  京卫报效舍人馀丁舍人营曰殚忠馀丁营曰效
  义(兵志亦云二营/永乐时设后废)国朝典汇云北征之时别选轻
  骑为前哨以游击将军督之又有骠骑神威鹰扬
  轻车将军之名分督精卒不𨽻五军其番上之军
  始于永乐十三年而仁宗初年方著为令史志盖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629-0456d.png
  括始末言之耳
  又按五军营内之幼官舍人营者明初立君子舍
  人二卫选文臣子侄居君子卫武臣子侄居舍人
  卫昼则侍从夜则直宿更番此即勋卫之始也后
  不用文臣子侄故专言舍人营凡舍人承袭皆于
  五府试验年二十以上方许比试一试不中食半
  俸再试不中降充军盖明初将材皆储于此故其
  严如此神机营南京亦增设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629-0457a.png
仁宗洪熙元年始命武臣一人总理营政
是年令军户重役者止并一处其丁尽户绝者豁除之
其先为事充军后为官者免补伍
闰四月整饬神机营缺伍
 从阳武侯薛禄言选内地卫所军士补之
四年二月令天下卫所军士免原籍户下一丁在营军
馀亦免一丁
  (臣/)等谨按会典时以军士征调当自备衣装供给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629-0457b.png
  为难故有此制至五年正月又诏马军户内再免
  一丁以助给之
令天下官吏军旗公勘勾军无踪者豁免之(兵志作五/年实录在)
(四年/七月)
 尚书张本言中外卫所逃军自洪武以来勾取未获
 者终无完期请行天下所属官吏军旗人等从公保
 勘开豁从之六年令勾军有亲老疾独子者编之近
 地馀丁赴工逋亡例发口外为民者改为罚工一年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629-0457c.png
 以示优恤八年免苏州卫抑配军百五十九人已食
 粮止令终其身者千二百三十九人先是苏常军户
 绝者株连族党动以千计知府况钟言于朝又常州
 民诉受抑为军者七百有奇故特敕巡抚周忱清理
 之
五年十月以卫官职漕运次年十一月始令官军兑运
民粮
 从平江伯陈瑄言也东南之卒由是困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629-0457d.png
十二月选京卫军十万𨽻五府
 成国公朱勇言旧时五军每军步骑二万人后调大
 同等处备禦今五军总五万七千馀人而神机诸营
 比旧亦少请令兵部如旧取补帝命于京卫选士卒
 十万𨽻五军训练
六年七月编京卫军士丁口籍
 以军伍不实限卫所官两月内清理编丁口籍以五
 府官同科道二人理之以侍郎王骥总督验实勘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629-0458a.png
八年三月诏减军卫在营馀丁
 正军外每军留一馀悉遣归已复以幼军备操者不
 足三丁至七八丁者选一馀听治生给军装正军有
 故即令补伍毋再勾摄
  实录曰宣德五年工部尚书黄福上言足兵之道
  云今天下卫所之兵多有亡故有丁者追补之无
  丁者欠缺为今之计凡腹里卫所缺者莫若以附
  近郡县十丁以上田不及五十亩殷实民户选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629-0458b.png
  其边卫有缺以各处犯死罪者就近发补则士伍
  不空矣然又不可不养其锐必令所司免正军之
  杂役使专操屯存户下之老幼使治生产则有以
  养其生而又严禁私役掊克之害则于精锐之气
  有益命兵部行之
  (臣/)等谨按兵志言宣德时都指挥司与布按并称
  三司为封疆大吏而专阃重臣文武亦无定职世
  犹以武为重军政修饬其后军职冒滥为世所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629-0458c.png
  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
  疣弁帅如走卒盖明之中叶而后其视武职直奴
  𨽻之惟轻其任故鄙其官军政之不振此亦其一
  端也特附志于此
九年定平南方蛮贼赏例
 三级以上及斩获首贼俱升一秩馀加赏后至正德
 十六年定军官部下斩百级者升署一秩三百级者
 实授一秩四百级者升一秩馀功加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629-0458d.png
十月榜谕边境有愿奋勇效力剿贼立功者许赴官自

  (臣/)等谨按以边境言之自属郡国事然有明一代
  召募之令始此故载入兵制时以阿台等扰边故
  然亦以见兵力之渐顿矣盖兵政易敝而难修永
  乐宣德之间不过十馀年而振刷已难古人所以
  致谨于诘戎也
英宗正统元年分遣御史轩輗等清理天下军政赐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629-0459a.png
遣之
二年十月命成国公朱勇大选京军
 勇言五军营原操官军调遣及逃故者多乞于属卫
 及亲军卫分并三都司官军内选补十二月勇言奉
 命选拔各营精锐官军十五万一千有奇欲将续选
 行在锦衣卫等七十卫军与之相兼编伍训练然内
 有守陵守卫供役上直者帝命守陵守卫各存其半
 供役上直旗校𨽻锦衣卫官操其馀俱听训练补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629-0459b.png
十四年九月(时景帝/已即位)遣御史十五人募兵
 时斡拉将入寇兵部言迩者各营精锐尽遣随征宜
 急遣官分头召募官舍馀丁义勇起集民夫更替沿
 河漕运官军令悉𨽻神机等营
  (臣/)等谨按是时遣使募民壮详郡国兵
十月造赏功牌
 有奇功头功齐力之分以文臣主之贼平视此论赏
 凡挺身突阵斩将夺旗者与奇功牌生擒斡拉或斩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629-0459c.png
 首一级与头功牌虽无功而被伤与齐力牌
  兵志曰是后将士功赏视立功之地准例奏行北
  边为上东北边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
  贼又次之世宗时苦倭甚故海上功比北边尤为
  最
十二月分诸将为三大营
 总督军务尚书于谦言在京官军虽已选定第为三
 等若不分将官统领立营训练恐临敌之际兵不识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629-0459d.png
 将将不识兵强弱不分进退不一难以成功宜以石
 亨为一营范广副之杨洪为一营孙镗副之各统官
 军四万以柳溥为一营过兴副之统官军二万另选
 骁勇头拨二三千人为游兵使闲其节制于平时庶
 得其死力以禦敌从之
景帝景泰二年二月分大营军为三班
 时边事棘班军悉留京间岁乃放还取衣装总兵官
 石亨言京营诸军操备日久今声息稍宁宜令轮流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629-0460a.png
 取衣装尚书于谦言请分为三班常留两班在京北
 直𨽻保定河间天津各卫所俱放五十日河南山东
 俱放九十日淮扬凤阳等处放百日选都指挥指挥
 请敕领回依限赴操紫荆倒马白羊三关及保定诸
 城戍卒属山东河南者亦照此例逃者官镌秩三等
 卒尽室谪边卫至四年三月兵部言旧分三班疏放
 今十营操练久未疏放请分两班赴操亦从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629-0460b.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