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 第 1a 页 WYG0629-018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
 乐
  乐器
  丝之属(雅部/)

 宋时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故
 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斲宜子细辨之
卷一百十 第 1b 页 WYG0629-0184d.png
  陶宗仪辍耕录曰宋斲琴名手蔡睿朱仁济卫中
  正(庆历中/道士)赵仁济(兴国/中)马希仁马希先(一作仙/崇宁中)
  渊(绍兴/初)金公路(即金道/绍兴初)陈亨道(高宗/朝)严樽马大夫
  梅四官人龚老(应/奉)林杲(东/卿)
  崔遵度作琴笺其略曰世之言琴者必曰长三尺
  六寸象期之日十三徽象期之月居中者象闰前
  世未有辨者至唐协律郎刘贶以乐器配诸节候
  而谓琴为夏至之音至于泛声卒无述者愚尝病
卷一百十 第 2a 页 WYG0629-0185a.png
  之因张弓附案泛其弦而十三徽声具焉况琴瑟
  之弦乎是知非所谓象者盖天地自然之节耳又
  岂止夏至之音而已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者太极之节也四时者两仪之节也律吕者四时
  之节也昼夜者律吕之节也刻漏者昼夜之节也
  节节相受自细至大而岁成焉节气之自然者也
  气既节矣声同则应既节且应则天地之文成矣
  文之义也或任形而著或假物而彰日星文乎上
卷一百十 第 2b 页 WYG0629-0185b.png
  山川理乎下动物植物花者节者五色具矣斯任
  形者也至于人有五性而不著以事观之然后著
  日有五色而不见以水观之然后见气有五音而
  不闻以弦考之然后闻斯假物者也是故圣人不
  作易而能知自然之数不作琴而能知自然之节
  何则数本于一而成于三因而重之故易六画而
  成卦及其应也一必于四二必于五三必于六焉
  气气相召其应也必矣卦既画矣故画琴焉始以
卷一百十 第 3a 页 WYG0629-0185c.png
  一弦泛桐当其节则鉴然而号不当其节则泯然
  无声岂人力也哉且徽有十三而居中者为一自
  中而左泛有三焉右泛有三焉其声杀而已弦尽
  则声减及其应也一必于四二必于五三必于六
  焉节节相召其应也必矣易之画也偶三为六三
  才之配具焉万物由之而出虽曰六画及其数也
  止三而已矣琴之画也偶六而根于一一者道之
  所生也在数为一在律为黄钟在音为宫在木为
卷一百十 第 3b 页 WYG0629-0185d.png
  根在四体为心众徽由之而生虽曰十三及其节
  也止三而已矣卦之德方经也蓍之德圆纬也故
  万物不能逃其象徽三其节经也弦五其音纬也
  故众音不能胜其文先儒谓八音以丝为君丝以
  琴为君愚谓琴以中徽为君尽矣夫徽十三者盖
  可闻者也苟尽弦而考之乃有二十三徽焉是一
  气也丈弦具之尺弦亦具之岂有长短大小之限
  哉盖万物本于天地天地本于太极太极之外以
卷一百十 第 4a 页 WYG0629-0186a.png
  至于无物圣人本于道道本于自然自然之外以
  至于无为乐本于琴琴本于中徽中徽之外以至
  于无声是知作易者考天地之象也作琴者考天
  地之声也往者藏音而未弹来者专声而忘理琴
  笺之作也庶乎近之苟其阙也请俟君子
 辽雅乐器丝有琴
 金登歌乐琴瑟在前琴十宫县乐琴二十有七(详/后)
 元登歌乐琴十宫县乐琴二十七设于东西县内(制/详)
卷一百十 第 4b 页 WYG0629-0186b.png
 (后/)太宗十二年始命制登歌乐十六年太常用金掌
 乐许政所举大乐令苗兰指授工人造琴十张世祖
 至元三年宫县乐器成琴二十有七
  辍耕录曰元斲琴名手严古清(恭字子安樽之/孙梅四之婿)
  溪云施谷云施牧州
  赵孟頫琴原曰琴也者上古之器也所以谓上古
  之器者非谓其存上古之制也存上古之声也世
  衰道微礼坏乐崩而人不知之耳琴丝音也非丝
卷一百十 第 5a 页 WYG0629-0186c.png
  无以鸣然而丝有缓急声有上下非竹无以正之
  竹之为音一定而不易是以用之正缓急而定上
  下也是故音有十二均调琴之法亦十有二而世
  俗一之黄钟之均一宫二啇三角四徵五羽六七
  比一二大吕太蔟如之夹钟之均二宫三啇四角
  五徵一羽六七比一二姑洗如之中吕之均三宫
  四啇五角一徵二羽六七比一二蕤宾林钟如之
  夷则之均四宫五啇一角二徵三羽六七比一二
卷一百十 第 5b 页 WYG0629-0186d.png
  南吕如之无射之均五宫一啇二角三徵四羽六
  七比一二应钟如之如之者非同之也如其徽之
  应而缓急不同也苟为不同则曷从而正之曰以
  管正之也黄钟之均一弦为宫吹黄钟之管以合
  一弦而后弦正自是以降以大吕合大吕以太蔟
  合太蔟莫不正矣夹钟之均二弦为宫合之无以
  异也中吕之均三弦为宫合之无以异也夷则之
  均四弦为宫无射之均五弦为宫合之亦无以异
卷一百十 第 6a 页 WYG0629-0187a.png
  也此十有二均之大略也夫一弦为宫者至五弦
  而止五弦而止者五音之外不可和也二弦为宫
  者一弦还而为羽羽不可以浊也故以六弦代之
  三弦为宫者一二还而为徵羽徵羽不可以浊也
  故以六七代之其正体不出乎五弦也其所以七
  弦者亦清声还宫也至于四弦为宫者则羽不足
  矣不亦穷乎曰羽在三弦七徽之上以按声求之
  亦清声也此琴之大略也
卷一百十 第 6b 页 WYG0629-0187b.png
  柳贯夷门老人杜行简基碣铭略曰北汴南杭皆
  宋故都黎献耆长往往犹在余所识张君君锡杜
  君行简则以汴人而皆客杭最久延祐初朝廷首
  起君锡为大乐署丞将次及行简而君锡死又数
  年行简亦死行简研穷律本分别音节悲忧愉快
  概发于琴晴朝月夕人境俱胜觞咏方适促弦鼓
  一再行岩溜清而畹兰洁也学其学者其抑按吟
  猱皆有指法可传
卷一百十 第 7a 页 WYG0629-0187c.png
  吴澄赠琴士李天和序曰新淦李天和儒宦之裔
  少倜傥任侠客四方即襄阳而家焉游艺之暇寄
  迹于丝桐子嵩寿年十八已善继昭文之纶蚤慧
  可尚已天历二年秋自襄来淦于冬之仲命其子
  造吾门贻书评三操之书考五弦之合意若就正
  于野叟夫术业有专攻天和于琴卓业也叟腐儒
  耳颇究心礼乐之名数而非习于其艺者恶足与
  议哉叟之所知盖曰匠师之目虽巧而不能不资
卷一百十 第 7b 页 WYG0629-0187d.png
  于规矩以成方圆乐师之耳虽聪而不能不资于
  六律以正五音琴工之调弦也间二则按九徽问
  一则按十徽宫之于徵商之于羽徵之于半啇皆
  九徽间二而协角之于半官必进半徽焉商之于
  徵角之于羽徵之于半宫羽之于半商皆十徽间
  一而协宫之于角必退一徽焉按律定声则然也
  若审之以耳而不资于律譬犹恃目力之巧不用
  规矩而能成方圆者叟有所不能也至于琴操之
卷一百十 第 8a 页 WYG0629-0188a.png
  古不古此又关系乎天地之气运国家之政化尤
  未易以虚言也乐调之声随天地之气运而淑慝
  天地之气随国家之政化而醇醨三皇五帝三王
  之盛如春之发生夏之长养秋之成熟一时民庶
  熙熙皞皞于洪钧坱圠之内陶然太和充满六合
  其发于声乐而为咸英章韶夏濩咸尽善尽弄后
  世蔑以加周衰诸侯放恣周末战国纷争礼乐久
  已沦废及秦燔灭诗书礼乐遂灭绝而无馀汉兴
卷一百十 第 8b 页 WYG0629-0188b.png
  不能汲汲讲求以复于古陵夷极于晋隋唐初用
  祖孝孙乐直谓乐声无预治乱是自安于今而无
  意于古也开元成一代之典岂能耻其所因之陋
  礼且苟也而况于乐乎宋世讲求亦屡至大观之
  大晟乐而定斯时何时也国家之政化若何天地
  之气运若何而可为此事哉宜其听者之昏睡而
  厌闻也沿袭逮今不过掇拾唐宋之绪而已夫乐
  有八音革木不分五声姑未论金石之声舂容匏
卷一百十 第 9a 页 WYG0629-0188c.png
  竹之声条畅惟丝声不然大乐之瑟俗乐之筝一
  弹一声简短易歇古者升歌四工四瑟倡一和三
  连四为一然后可配他乐之一声今之瑟韵取声
  于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而有吟猱绰注泛指等类
  以衍长其声一琴之中而与古乐四瑟之倡叹同
  意惜其音调虽非教坊俗乐之比而终未脱郑卫
  之窠臼以今三操北操稍近质江操衰世之音也
  浙操兴于宋氏十有四传之际秾丽切促里耳无
卷一百十 第 9b 页 WYG0629-0188d.png
  不喜然欲讳护谓非亡国之音吾恐唐诗人之得
  笑倡女也鸣呼此关系乎两问气运之大数岂民
  间私相传习之所能变移者哉天和精于其艺达
  于其本试取三操参互损益之以庶几乎古当今
  君明臣良超越前代但所在郡邑吏贪谬而民愁
  怨犹不免亏伤天地之和此云政化孚接由上而
  风乎下由近而渐乎远贪谬易而循良愁怨转而
  康乐于此之时所改之操乘革乖为和之休运其
卷一百十 第 10a 页 WYG0629-0189a.png
  近于古也不期然而然矣叟虽期耋尚幸须臾无
  死冀得一闻此音也天和父子将北游京师人物
  部会宁无奥学卓识愿质明君良相之制作者倘
  出余言谂焉其必不以为野叟之耄古也嵩寿行
  书此为赠琴士李天和序
 明制郊丘庙社文庙乐器各用琴十殿中韶乐同殿
 内侑食乐琴四王国宗庙乐琴八太祖吴元年命于
 湖州采桐梓制琴瑟洪武中赐朝鲜国王庙社乐器
卷一百十 第 10b 页 WYG0629-0189b.png
 琴二永乐三年复请颁赐倍给之
  明会典曰中和韶乐琴十张每张用桐木面梓木
  㡳长三尺六寸六分黑漆身临岳焦尾以铁力木
  为之肩阔六寸尾阔四寸七弦俱带轸其面有徽
  十三底有雁足护轸各二用殊红漆几承之
  王圻续通考曰制琴式斲桐为面以梓为底冰弦
  玉轸漆质金徽长三尺六寸六分首阔六寸通足
  中高二寸七分旁各高二寸腰广四寸一分通足
卷一百十 第 11a 页 WYG0629-0189c.png
  中高二寸旁各高一寸五分七弦十三徽如鼓乐
  则用七徽至七徽半而止取中之声也
  彭时笔记曰庚辰(罪惟录曰/天顺四年)四月六日上御南薰
  殿召王翱李贤等五人入侍命内侍鼓琴瑟者凡
  三人其年皆十五六者上曰琴音和平足以养性
  曩在南宫自抚一二曲今不暇矣所传曲调得于
  太监李永昌经事先帝最精于琴事三人者皆不
  及也贤等对曰由此不已亦可致精因皆叩头曰
卷一百十 第 11b 页 WYG0629-0189d.png
  愿皇上歌南风之诗以解民愠幸甚
  陆启浤客燕杂记曰崇祯戊寅(十一/年)上于宫中鸣
  琴制于变时雍等曲取尚书语为之内局造琴五
  百床内监张姓者专主琴务遍访知音之士
  陈恭尹崇祯御制琴歌序略曰庄烈帝尝宴坐便
  殿鼓翔凤之琴其琴流落人间济南李家实搆藏
  之
  陆树声清暑笔谈曰琴材以轻松脆滑谓之四善
卷一百十 第 12a 页 WYG0629-0190a.png
  取桐木多年者木性都尽液理枯劲则声易发而
  清越凡木皆本实而枝干虚惟桐木枝坚实宜用
  以制琴或有谓琴材取枯朽不胜指者此不可晓
  也
  曹昭格古要论曰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
  阳背日者为阴不论新旧桐木置之水上阳面浮
  阴面沉反覆不易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
  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底
卷一百十 第 12b 页 WYG0629-0190b.png
  面俱用桐木谓之纯阳琴古无此制近世为之取
  其暮夜阴雨弹之不沉然不能达远声不能实也
  琴桌须用维摩样高二尺八寸可入漆于桌下阔
  可容三琴长过琴一尺许桌面郭公砖最佳玛瑙
  石南阳石永石者尤好
五弦琴 七弦琴 一弦琴 三弦琴 九弦琴
  (臣/)等谨按琴制古惟五弦七弦宋太宗加为九弦
  又作两仪琴二弦更有一弦三弦者皆非古也大
卷一百十 第 13a 页 WYG0629-0191a.png
  晟乐府罢一三九弦不用是矣并七弦罢之则过
  矣后复俱用金元并沿袭之五七弦自属雅器一
  三九弦似不应入雅部然金元俱已并列雅部必
  如王圻续通考分隶雅俗未免割裂因时为制故
  应比而书之至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太宗增琴阮
  弦各二朱文济独执不可二乐后竟废不行叶氏
  于金元袭用固应不晓然通考载宋中兴乐志论
  元大晟乐府尝罢之今复俱用是南渡后未尝废
卷一百十 第 13b 页 WYG0629-0191b.png
  也叶氏顾未悉耶
 金登歌乐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
 二宫县乐一弦琴三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六
 元登歌乐琴十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太/宗)
 (十六年/始造)斲桐为面梓为底冰弦木轸漆质金徽长三
 尺九寸首阔五寸二分通足中高二寸七分旁各高
 二寸尾阔四寸一分通足中高二寸旁各高一寸五
 分俱以黄绮夹囊贮之琴桌髹以绿宫县乐琴二十
卷一百十 第 14a 页 WYG0629-0191c.png
 有七(至元三/年造)一弦者三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六
 制同登歌登歌钟一簴在殿前楹之东一弦三弦五
 弦七弦九弦琴五次之磬一簴在前楹之西一弦三
 弦五弦七弦九弦琴五次之宫县一弦琴列路鼓之
 东西(东一/西二)三弦五弦七弦九弦次之

 辽雅乐器丝有瑟
 金登歌乐瑟四宫县乐瑟十二
卷一百十 第 14b 页 WYG0629-0191d.png
 元登歌乐瑟四宫县乐瑟十二其制底面皆用梓木
 面施彩色两端绘锦长七尺首阔尺有一寸九分通
 足中高四寸旁各高三寸尾阔尺有一寸七分通足
 中高五寸旁各高三寸五分朱丝为弦凡二十有五
 各设柱两头有孔疏通相连以黄绮夹囊贮之架四
 髹以录金饰凤首八登歌瑟二在前楹东五琴之东
 二在前楹西五琴之西(此句史无明文以陈设次序/合之乐器总数知有脱误详)
 (后按/语)宫县瑟翼柷敔(左柷右敔设/县中之北)之东西至元三年
卷一百十 第 15a 页 WYG0629-0192a.png
 宫县乐器成瑟十有四
  (臣/)等谨按礼乐志三云设登歌乐于殿之前楹钟
  一虡在前楹之东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五
  次之瑟二在其东笛一籥一篪一在琴之南巢笙
  和笙各二次之埙一在笛之南闰馀匏排箫各一
  次之皆西上磬一虡在前楹之西一弦三弦五弦
  七弦九弦琴五次之埙一在笛之南七星匏九曜
  匏排箫各一次之皆东上东西对待陈设多寡不
卷一百十 第 15b 页 WYG0629-0192b.png
  伦是可疑也志二明云琴十瑟四箫笛籥篪各二
  巢笙和笙各四七星九曜闰馀匏各一埙二今琴
  则东西各五箫埙则东西各一闰馀七星九曜三
  匏东一西二位置与数目俱合矣尚有二瑟一笛
  一籥一篪二巢笙二和笙俱安在宁得不与东一
  例陈设于西乎且在西之埙亦云在笛之南则西
  之有笛可知而笛竟安在然则本文于前楹西五
  琴之下亦必有瑟二在其西笛一籥一篪一在琴
卷一百十 第 16a 页 WYG0629-0192c.png
  之南巢笙和笙各二次之二十三字而文仪始备
  也史有阙文不容妄补若灼见脱漏何可不求详
  耶
  元史儒学传曰熊朋来为教授调律吕协歌诗以兴
  雅乐每燕居鼓瑟而歌以自乐尝著瑟赋二篇
 明制郊丘庙社文庙乐器各用琴四殿中韶乐同殿
 内侑食乐瑟二王国宗庙乐同洪武中赐朝鲜国王
 庙社乐器瑟二永乐三年复给之
卷一百十 第 16b 页 WYG0629-0192d.png
  明会典曰中和韶乐瑟四张每张用梓木为质长
  七尺首广一尺三寸五分尾广一尺一寸黑漆边
  体以粉为质绘云文首尾绘以锦文二十五弦各
  有柱皆朱弦内一弦黄置于红漆架
  王圻续通考曰瑟式以桐木为之绘锦长七尺首
  阔一尺一寸九分通足中高四寸旁各高三寸尾
  阔一尺一寸七分通足五寸旁各高三寸五分底
  首对岳山有一圆窍径三寸横四寸尾底后一方
卷一百十 第 17a 页 WYG0629-0193a.png
  窍径四寸长五寸面上两头各有小眼二十五孔
  疏通以系其弦弦长一丈二十四弦俱以未弦中
  一弦名曰君弦以黄色总二十五弦各设一柱游
  移上下以笙和其音云凡瑟弦与琴弦不同琴以
  徽为十二律弦为七声每一声中具十二律故弦
  止用七足矣瑟弦每一弦止为一律与钟磬音律
  同
  朱载堉律吕精义曰曲礼云士无故不彻琴瑟瑟
卷一百十 第 17b 页 WYG0629-0193b.png
  乃士庶通用俗以为僭误矣好古之士诚欲造瑟
  当于太常寺雅乐器中求其样制如不可得只照
  筝样最妙盖瑟与筝大小虽异而样制相同也长
  短高底比筝加半倍可也首尾广狭比筝加一倍
  可也上弦设柱亦与筝同但音调不同耳古称清
  庙之瑟朱弦此天子礼乐非诸侯而下所敢僭士
  庶学瑟只用冰弦可也不独士庶虽卿大夫乡饮
  乡射亦不可僭又元史乐志瑟面施彩色两端绘
卷一百十 第 18a 页 WYG0629-0193c.png
  锦此系近代俗制非古制也古称锦瑟不过用锦
  一幅置于瑟尾以衬弦耳后人穿凿遂绘锦焉殊
  不知诗所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盖皆通漆为饰
  无绘锦之说也琴瑟一体表里通漆琴用玉徽瑟
  用锦衬庶几古人瑶琴锦瑟之制
  又曰世儒以瑟为二十五弦者众矣然未必合于
  先王之制盖由夫具二均之说不明耳古之所谓
  中清二均者是也今之所谓中清二均则非也噫
卷一百十 第 18b 页 WYG0629-0193d.png
  此理深奥苟非知音者不能喻之也喻之而不解
  故也古所谓二均者具丈夫童子之二调而分男
  女老少之声今所谓二均者乃以黄弦界于朱弦
  之中分内外各十二弦以应十二律而黄弦为君
  不弹古无是说也乐记曰宫为君盖乐以宫为主
  亦犹人道以君为尊而宫音岂可以不弹不弹则
  无君君斯亢而有悔矣夫弦乐以声为本犹君以
  政令宣示天下也今乃阳以黄色别之以示其尊
卷一百十 第 19a 页 WYG0629-0194a.png
  而阴欲置之无用之地使其无声以丧其本岂可
  哉既有黄钟之宫而又添设黄色之弦命曰君弦
  于义安取原其为说之由盖以二十五弦其数奇
  若除中弦则内外各十二以配律吕之数此不知
  音者穿凿之说耳今人信之不疑岂不谬哉鼓瑟
  之工古用瞽矇为之彼既无目安识黄弦耶以此
  證之则其穿凿益可见矣其说不知起于何时乐
  记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初未尝有黄弦居中
卷一百十 第 19b 页 WYG0629-0194b.png
  之说而庄子曰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文子亦曰二
  十五弦各以其声应二子皆周人也其言最古必
  有所本如果中弦不弹则不可谓之二十五弦皆
  动也淮南子曰今夫调弦者鼓之而二十五弦皆
  应是汉人未尝有中弦不弹之说也杜氏通典曰
  颂瑟二十五弦尽用之是唐人亦未有中弦不弹
  之说也文献通考曰宋朝太常瑟用二十五弦具
  二均之声以清中相应双弹之第一弦黄钟中声
卷一百十 第 20a 页 WYG0629-0194c.png
  第十三弦黄钟清应其按习也令左右手互应而
  所谓第十三弦者即中弦耳盖亦未尝不弹也元
  史乐志登歌乐器瑟用朱丝为弦凡二十有五各
  设柱亦不言黄者居中央上自周汉下至宋元考
  诸载籍皆未有是说不知从何而得之夫黄弦于
  瑟最为害理而太常习久莫觉其非虽礼乐大事
  非敢出位妄言然既知其误亦不敢不言也
  丝之属(夷部/)
卷一百十 第 20b 页 WYG0629-0194d.png
胡琴 胡瑟
 辽制每谒拜木叶山即射柳枝诨子部唱番歌前导
 弹胡琴瑟和之已事而罢
 元宴乐器有胡琴制如和必斯(详/后)卷劲龙首二弦用
 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天乐部有胡琴二天魔舞亦
 用之达达乐器亦有胡琴
  杨维桢张猩猩胡琴引序曰胡琴在南为第二弦
  子在北为今名亦古月琴之遗制也教坊弟子工
卷一百十 第 21a 页 WYG0629-0195a.png
  之者众矣而称绝者鲜独胡人张猩猩者绝妙于
  是时过余索金刚瘿(胡琴/名)作南北弄故为制胡琴
  引
 明四夷舞乐器胡琴二撺掇乐器二弦二
七十二弦琴(增/)
 明万历二十八年西洋人利玛窦来献其音乐其琴
 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鍊铁为
 之弦各有柱端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
卷一百十 第 21b 页 WYG0629-0195b.png
箜篌
 辽散乐器有箜篌大乐器有大箜篌小箜篌卧箜篌
 元宴乐器有箜篌制以本阔腹腹下施横木而加轸
 二十四柱头及首并加凤喙云和乐箜篌十六云和
 乐后部箜篌四天乐部箜篌二
 明丹陛大乐(洪武三/年定)箜篌四四夷舞箜篌二其制用
 梓木为身阔五寸厚六寸直长四尺八寸并柄上雕
 龙头中嵌花板雕盘龙一俱沈香色描金附以乌木
卷一百十 第 22a 页 WYG0629-0195c.png
 引条系二十弦下横施引手并描金沈香色龙头通
 长二尺二寸五分上施乌木轴子二十中有柱子用
 乌木制成竹节两末雕龙头描金长一尺二寸五分
 两龙头下各垂彩线帉錔东宫乐器箜篌二制同
 正统六年赐干拉达达汗乐器内有箜篌一
二十弦(增/)
 明朝贺丹陛乐(洪武二十/六年定)二十弦八中宫女乐同朔
 望朝参二十弦二大宴丹陛乐同
卷一百十 第 22b 页 WYG0629-0195d.png
  (臣/)等谨按二十弦古无此乐器名文献通考于大
  小箜篌条下但言七弦云云十三弦云云未尝指
  言大者几弦小者几弦于𥪡箜篌则云二十二弦
  元礼乐志不著弦数而云加轸二十即弦数可知
  明会典乃明言二十弦则二十弦殆即箜篌之俗
  名也会典于大乐及东宫乐器俱只有箜篌而无
  二十弦王圻续通考载丹陛大乐中宫女乐等俱
  只有二十弦而无箜篌意者同物异名而称之或
卷一百十 第 23a 页 WYG0629-0196a.png
  不一耶明史乐志有箜篌复有二十弦然错出而
  未尝并列是一是二不能无疑姑附列于箜篌之
  后更俟详考云
琵琶
 辽大乐器有大琵琶小琵琶其大乐七声四旦二十
 八调皆以琵琶弦叶之(详乐/制)散乐器亦有琵琶皇帝
 生辰乐次酒三行琵琶独弹曲宴宋使乐次酒四行
 琵琶独弹圣宗与臣下饮会或命后妃以下弹琵琶
卷一百十 第 23b 页 WYG0629-0196b.png
 送酒天祚射熊宴饮亲御琵琶
 元宴乐器有琵琶制以木曲首长颈四轸颈有品阔
 面四弦面饰杂花云和乐琵琶二十云和乐后部琵
 琶四天乐部琵琶二天魔舞亦用琵琶达达乐器亦
 有之
 明朝贺丹陛乐琵琶四后加倍中宫女乐同朔望朝
 参琵琶二大宴丹陛乐琵琶六后减四四夷舞琵琶
 二其制用铁力木为质梓木面板凤眼二匙头并项
卷一百十 第 24a 页 WYG0629-0196c.png
 通长三尺五分阔一尺二寸五分匙头并项一轴子
 四扶手山口各一皆用乌木四弦背有乌木椿揪二
 上施抹金铜环并钩搭负以绿绒匾绦匙头上施粉
 线帉錔一大小斑竹品十二乌木拨一用牙嵌迎引
 面板施描金盘龙文朝贺用素东宫乐器琵琶二制
 同正统四年赐斡拉达达汗乐器内有揪木面乌木
 里琵琶一六年赐其太师淮王额森琵琶七年又赐
 汗花黎紫檀木琵琶十四年帝在迤北郕王因斡拉
卷一百十 第 24b 页 WYG0629-0196d.png
 使回亦赐额森以琵琶景泰元年额森设宴饯
 上皇自弹琵琶奉酒天顺七年赐迤北汗及太师巴
 拉等琵琶
  王同轨耳谈曰京师瞽者李近楼籍锦衣千户善
  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绝妙平生羁愁
  哀怨及人已胸中事皆于鸣弦铁拨发之令人发
  上指泪交下忽作鱼山梵呗泠然孤僧云水复作
  苏台围猎凄然百兽鸣嗥有言瞽者习琵琶穿被
卷一百十 第 25a 页 WYG0629-0197a.png
  作二孔寒夜舒手出其中时时弄拨故几于神若
  此
二弦琵琶(增/)
  明田汝成炎徼纪闻曰牂牁辰沅间峒蛮弹二弦
  琵琶
三十六弦琵琶 七十二弦琵琶(俱增/)
  元刘郁西使记曰壬子岁(宪宗/二年)皇弟实喇统诸军
  奉诏西征凡六年拓境几万里丁巳岁取报达国
卷一百十 第 25b 页 WYG0629-0197b.png
  获其王合法里金珠珍贝不可胜计琵琶三十六
  弦初合法里患头痛医不能治一伶人作新琵琶
  七十二弦听之立解
  元史郭侃传曰侃从宗王锡里库西征至部破其
  城得七十二弦琵琶
凤琶(增/)
  元杨维桢常命侍儿歌白雪之词自倚凤琶和之
  盖凤首箜篌之类
卷一百十 第 26a 页 WYG0629-0197c.png
大五弦 小五弦(俱增/)
 辽大乐器有大五弦小五弦散乐器亦有五弦
  胡兆凤韫光楼杂志曰琵琶形制不同唐裴神符
  赵璧所弹五弦史盛六弦郑喜子七弦北齐李慅
  李德忱所造八弦郭侃破西戎得七十二弦琵琶
  然拨运之二初不系弦之多寡也昔人工此者数
  吕阿(或作/荷)香杨太真段师善本裴兴奴元世祖时
  有李宫人最善此技揭曼硕袁伯长王继学皆为
卷一百十 第 26b 页 WYG0629-0197d.png
  作诗继学所谓一曲六么天上谱者当属四弦旧
  制杨廉夫元宫词云北幸和林幄殿宽句丽女侍
  倢伃官君王自赋昭君曲敕赐琵琶马上弹按郑
  仁趾高丽史乐志所载乐品琵琶弦五则倢伃所
  弹斯五弦矣
  (臣/)等谨按文献通考云搊琵琶五弦又云大琵琶
  六弦小琵琶五弦以五弦即琵琶也然辽大乐器
  既有大小琵琶复有大小五弦(其制本/唐丝乐)则截然二
卷一百十 第 27a 页 WYG0629-0198a.png
  物矣据唐书礼乐志云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
  出究不知与小琵琶何以异也
三弦(增/)
 明撺掇乐器有三弦二(王圻续通考作/二弦似误刻)正统六年赐
 斡拉达达汗乐器内有三弦一幅七年复赐之
  (臣/)等谨按三弦今直谓之弦子
十四弦(增/)
  宋孟珙蒙鞑备录曰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
卷一百十 第 27b 页 WYG0629-0198b.png
  以十四弦等弹大官乐等四拍手为节

 辽散乐器有筝大乐器有搊筝皇帝生辰乐次酒六
 行筝独弹曲宴宋使乐次酒七行筝独弹
 元宴乐器有筝云和乐筝十有六云和乐后部筝四
 天乐部筝二天魔舞亦用之其制如瑟两头微垂有
 柱十三弦达达乐器亦有之
 明正统六年造中宫朝参乐器内有筝十四年帝在
卷一百十 第 28a 页 WYG0629-0198c.png
 迤北郕王遗斡拉达达汗以筝亦以筝赐其太师额
 森
𥱧
 元宴乐器有𥱧云和乐𥱧十有六云和乐后部𥱧四
 安和乐𥱧二天魔舞亦用之其制如筝而七弦有柱
 用竹轧之达达乐器亦有𥱧
 明朝贺丹陛乐筝六后加六大宴丹陛乐筝六后减
 四迎膳乐筝二太平清乐𥱧四二舞四夷舞各𥱧二
卷一百十 第 28b 页 WYG0629-0198d.png
 朔望朝参同中宫女乐𥱧十东宫乐器𥱧二其制用
 揪木为质长三尺九寸中虚四周乌木边上施九弦
 并柱子九面绘金龙并彩云文𥱧尾垂彩线帉錔二
 承以朱红漆架四角贴金彩色龙头四各垂彩线帉
 錔
  (臣/)等谨按元之𥱧制似即正考所载唐之轧筝也
  明乐志会典及王圻续通考乃俱不言搊弹之法
  又元志𥱧与筝并列筝古而𥱧晚出明革元制宜
卷一百十 第 29a 页 WYG0629-0199a.png
  存筝而去𥱧乃乐志会典续考所载俱有𥱧而无
  筝得毋即以𥱧为筝耶然筝十三弦元𥱧七弦而
  明𥱧九弦则制又各别据明实录所载固未尝无
  筝不知会典等何以不见此字若𥱧则字书又遗
  之
和必斯
 元宴乐器有和必斯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
 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天乐部
卷一百十 第 29b 页 WYG0629-0199b.png
 有和必斯二
 明正统四年赐斡拉达达汗花梨木和必斯一六年
 又给之十四年帝在迤北额森设宴必自弹虎拨思
 唱曲奉酒
  辍耕录曰达达乐器有浑不似
  俞琰席上腐谈曰王昭君琵琶坏使人重造而其
  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
  通雅曰元志和必斯云云即今之琥珀词也山陜
卷一百十 第 30a 页 WYG0629-0199c.png
  中州皆弹琥珀词其制似之盖浑不似之转语也
  丝之属(俗部/)
蔡邕琴
  宋姚宽西溪丛语曰莫承之琴池之侧有𨽻字云
  中平四年逐客蔡邕吴中斲
  (臣/)等谨按古器珍玩往往不显于当时而间出于
  后代前人纂录多不及知续书者必以时代为断
  限未免彼此遗漏今稍变通其例或汉唐名器至
卷一百十 第 30b 页 WYG0629-0199d.png
  宋元始见者即准宋元时物收载如雷琴亦前考
  所有而未备者复收补之总欲广蒐罗俾无阙逸
  云
雷琴
  西溪丛语曰滕达道蓄雷威琴中题云石山孙枝
  样剪伏羲将扶大隐永契神机徐浩书字类石经
  今归居氏矣又尝见一琴中题云唐大历三年仲
  夏十二日西蜀雷威于离花亭合又李巽伯云先
卷一百十 第 31a 页 WYG0629-0200a.png
  公得雷威琴钱氏物也中题云峄阳孙枝匠成雅
  器一听秋堂三月忘味故号忘味云为当代第一
  又长兄伯声云昔至渑池获一古琴中题云合雅
  大乐成文正音徽弦一泛山水俱深雷威斲欧阳
  询书陜郊处士魏野家藏后归渑人温氏子得之
  喜而不寐声又过忘味云伯声又云洛中董氏蓄
  雷琴一张中题云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
  惟石嶕峣状其声也其外漆下隐有朱书云洛水
卷一百十 第 31b 页 WYG0629-0200b.png
  多清泚崧高有白云圣朝容隐逸时得咏南薰此
  诗今见宋之问集又伊南田户店筼筜谷隐士赵
  彦安获一琴断文奇古真蛇蚹也声韵雄远中题
  雾中山三字人莫晓也后得蜀郡草堂閒话中载
  云雷氏斲琴多在峨眉无为雾中三山方知为雷
  琴矣
  何薳春渚纪闻曰东坡先生书琴事云家有雷琴
  破之中有八日合之语不晓其何谓也先生非不
卷一百十 第 32a 页 WYG0629-0200c.png
  解者表出之令后人思之耳盖古雷字从四田四
  田拆之是为八日也
  黄休复茅亭客话曰黄处士名延矩字垂范眉阳
  人也性僻而简常言家习正声自唐以来待诏金
  门父随僖宗入蜀至某四世矣琴最盛于蜀制斲
  者数家惟雷氏而已雷氏之琴不必尽善有琴瑟
  徽者为上金玉者为次螺蚌者抑又次焉所以为
  异者岳虽高而弦低虽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
卷一百十 第 32b 页 WYG0629-0200d.png
  无弦吟振之则有馀韵非雷氏者筝声绝无琴韵
  也又言隋文帝子蜀王秀造千面琴散在人间故
  有号寒玉韵磬响泉和志者(按前考谓此四琴皆/李勉制此说特异)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曰钱塘沈振蓄一琴名冰清
  腹有晋陵子铭云卓哉斯器乐惟至正音清韵古
  (桯史/作高)月澄(桯史/作苦)风劲三(桯史/作璅)馀神爽泛绝机静雪
  夜敲冰霜天击磬阴阳潜感否臧前镜人其审之
  岂独知政大历三年三月三日上底蜀郡雷氏斲
卷一百十 第 33a 页 WYG0629-0201a.png
  凤沼内书贞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士雄记声
  极清实山荏陈圣与名知琴少在钱唐从振借琴
  弹酷爱之后三十年圣与官太常会振侄述鬻冰
  清索百千不售未几述卒其妻得二十千鬻于僧
  清道转落于太一道士杨英久之圣与以五十千
  购得极珍秘之或以晋陵子杜牧之道号篆法类
  李义山笔亦莫可辨又不知士雄何人也
  岳珂桯史曰嘉定庚午余在中都燕李奉宁坐上
卷一百十 第 33b 页 WYG0629-0201b.png
  客有叶知几者以博古知音自名前旬日有士人
  携一古琴至李氏鬻之其名曰冰清断纹鳞皴制
  作奇崛识与不识皆谓数百年物腹有铭称晋陵
  子题云云又大历贞元云云(并同/上)李以质于叶叶
  一见色动掀髯叹诧以为至宝客又有忆诵渑水
  燕谈中有是否者取而阅之铭文岁月皆吻合良
  是叶益自信不诬起附耳谓主人曰某行天下未
  之前觌虽厚直不可失也李敬受教一偿百万钱
卷一百十 第 34a 页 WYG0629-0201c.png
  鬻者撑拒不肯曰吾祖父世宝此将贡之上方大
  珰某人固许我矣直未及半渠可售李顾信叶语
  绝欲得之门下客为平章莫能定余觉叶意知其
  有赝旁坐不平漫起周视读沼中字皆历历可数
  因得其所疑乃以袖覆琴而问叶曰琴之美恶余
  姑谓弗知敢问正元何代也叶笑未应座人曰是
  固唐德宗何以问为余曰诚然琴何以为唐物众
  哗起致请乃指沼字示之曰元字上一字在本朝
卷一百十 第 34b 页 WYG0629-0201d.png
  为昭陵讳沼中书正从卜从贝是矣而贝字阙其
  旁点为字不成盖今文书令也唐何自知之正元
  前天圣二百年雷氏乃预知避讳必无此理是盖
  为赝者徒取燕谈以实其说不知阙文之熟于用
  而忘益之且沼深不可措笔修琴时必剖而两因
  题其上字固可识又何疑焉众犹争取视见他字
  皆焕明实无旁点乃大骇李更衣自内出或以白
  之抵掌笑叶惭曰是犹佳琴特非唐物而已李不
卷一百十 第 35a 页 WYG0629-0202a.png
  欲逆勉强薄酬顿损值十之九得焉鬻琴者虽怒
  而无以辞也他日遇诸涂頩而过之今都人多售
  赝物人或赞美随辄取赢焉或徒取龙断者之称
  誉以为近厚此与攫昼何异盖真敝风也
  (臣/)等谨按古器每多赝作如李氏所得不录可也
  然前考于李勉响泉既灼知建中广明前后错缪
  而独必详载其说者盖疑以传疑且使鉴别真伪
  者得以推类考订今故仿其例存之
卷一百十 第 35b 页 WYG0629-0202b.png
  又按辍耕录载唐斲琴名手曰雷霄雷盛(五人中/独无雷)
  (威岂盛乃/威之讹耶)雷珏雷文雷迅是雷氏固世擅其能或
  概称雷琴而不著其名则其题铭虽唐代先后书
  家皆可不得执题铭者而疑斲琴者也今犹推一
  雷威而魏野之琴雷威斲欧阳询书是威实初唐
  人矣又安得于大历中尚有杂花亭之制乎如果
  以大历为真即欧阳之笔已谬西溪丛语乃并列
  之二者必居一于此矣
卷一百十 第 36a 页 WYG0629-0202c.png
响泉
  渑水燕谈录曰秀州祥符院僧智和蓄一古琴瑟
  瑟徽碧石细纹轸制作精巧音韵清越中刋李阳
  冰篆三十九字其略云南海夷岛产木名伽罗文
  横银屑其坚如石遂用作此临岳沈括笔谈朱长
  文琴谱著此琴即唐相汧公李勉所制响泉之名
  见李勉传元祐末和死州将以其琴匣送尚书礼
  部符太常掌管好事者时时鼓之
卷一百十 第 36b 页 WYG0629-0202d.png
  西溪丛语曰携李僧智和蓄一琴云和样天池上
  题云南溟夷岛产木有坚如石文横银屑者夷名
  曰伽陁罗余爱其坚人贵其异遂用作此临岳制
  五行行七字下横四字李阳冰书后智和死没官
  乃入乐府遂入禁中或云蔡叔羽以钱五万得之
  妄矣
  (臣/)等谨按梦溪笔谈云琴篆云南溟岛上得一木
  名伽陀罗其坚如石命工斲为此琴琴材欲轻松
卷一百十 第 37a 页 WYG0629-0203a.png
  脆滑谓之四善木坚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喻也
  夫琴材因不取坚如石者然以坚木作临岳于琴
  体无关于琴者亦无碍据前考云韦皋得响泉用
  祛陀罗木换临岳承弦命李阳冰篆之渑水燕谈
  及西溪丛语皆言用作临岳笔谈独谓用此木斲
  琴而疑其取材不当盖传闻不审未尝亲见其器
  读其文亦不知其即响泉也存中博物知音犹未
  免有此鉴赏议论良不易哉
卷一百十 第 37b 页 WYG0629-0203b.png
春雷 玉振
  李道谦甘水仙源录曰长春邱公来自海上应世
  祖皇帝之聘越金山而入西域弟子从行者十八
  人各有科品𨽻琴书科则真人冲和潘公也及南
  归居燕岁壬辰广阳坊居民有货其居者潘公贸
  之以为长春别馆建正殿翼以左右室筑琴台于
  殿之阴金有名琴二曰春雷曰玉振皆在承华殿
  贞祐之变玉振为长春所得命公蓄之故以名其
卷一百十 第 38a 页 WYG0629-0203c.png
  台观成以清逸名之潘公自号九华老人
金儒鸣玉 张钺三足
  周密云烟过眼录曰房山高克恭彦敬有二琴其
  一后题金儒鸣玉唐大中五年处士金儒斲此琴
  其名鸣玉下刻高士谈家宝藏六字已为人削去
  尚存书迹琴乃宣和御府故物后归于金高士谈
  者金人以与宋通被杀故或者恶而去之其色赤
  如新栗壳断文隐起如蛇虬奇物也其一三足鼎
卷一百十 第 38b 页 WYG0629-0203d.png
  峙皆美玉咸通中张钺斲款用小篆精妙又有铭
  文漫漶不可识
  (臣/)等谨按辍耕录载唐斲琴名手曰张钺江南人
  曰金儒大中进士
天风环佩
  明史诸王传曰明淮王祐棨有古琴名天风环佩
  其音殊绝宁王振濠求之不得遂与搆隙
开元供奉琴
卷一百十 第 39a 页 WYG0629-0204a.png
  明太常卿杨正经有二赐琴一为唐开元年供奉
  乐器
地字号阮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曰元了然居士素蓄东坡
  铁杖洎地字号阮真绝世之宝地字号阮亡宋之
  故物天地元黄此四阮为绝宝也泰和间秘于集
  中待诏孙安仁之姊以琴阮得入侍帝以此阮赐
  之安仁屡求之其姊以阮见寄旧制宫掖中侍人
卷一百十 第 39b 页 WYG0629-0204b.png
  不许与亲戚通耗安仁冒法得之其好事有如此
  者

 辽大乐器有筑
  匏之属(雅部/)

  叶梦得避暑录话曰宋大乐旧无匏土二音笙竽
  但如今世俗所用笙以木刻其本而不用匏埙亦
卷一百十 第 40a 页 WYG0629-0204c.png
  木为之是八音而为木者三也元丰末范蜀公献
  乐书以为言而未及行至崇宁更定大乐始具之
  旧亦无篪至是亦备虽燕乐皆行用
  周密齐东野语曰赵元父祖母齐安郡夫人徐氏
  幼随其母入吴郡王家又入平原郡王家尝谈两
  家侈盛之事翠堂七楹全以石青为饰专为诸姫
  教习声伎之所一时伶官乐师皆梨园国工吹弹
  舞拍各有总之者号为部头每遇节序生辰则于
卷一百十 第 40b 页 WYG0629-0204d.png
  旬日外依月律按试名曰小排当虽中禁教坊所
  无也只笙一部已是二十馀人自十月旦至二月
  终日给焙笙炭五十觔用绵熏笼藉笙于上复以
  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高丽铜为之靘以绿蜡
  (靘字韵书千定切音请注靘䒌青/果色也盖藏果者必以铜青故耳)簧煖则字正而
  声清越故必须焙而后可陆天随诗云妾思冷如
  簧时时望君煖美成乐府亦有簧煖笙清之语举
  此一事馀可想见也
卷一百十 第 41a 页 WYG0629-0205a.png
  元熊朋来五经说曰八音之有笙宜以竹称而乃
  以匏称是所重在匏也古者造笙必以曲沃之匏
  汶阳之竹汉太学槐市各持方物列磬悬匏八音
  之匏于卦为艮于风为融于气为立春匏音湫以
  立清阙之则清廉者鲜矣匏音正则人思敬不正
  则忠敬者鲜矣为礼乐之官者尚申请而改正之
  (臣/)等谨按顾炎武日知录曰土鼓乐之始也陶匏
  祭之大也国语伶州鸠曰匏以宣之瓦以赞之据
卷一百十 第 41b 页 WYG0629-0205b.png
  叶氏熊氏之说当时大乐久已不知匏土音之名
  八其谓之何耶
 辽雅乐器匏有笙大乐器有大笙小笙散乐器亦有
 笙皇帝生辰乐次酒五行笙独吹曲宴宋使乐次酒
 六行笙独吹合法曲
 元至元三年制宫悬乐器成笙二十有七二十三年
 太常卿呼图克约苏奏太庙笙匏岁久就坏遂补造
 笙匏三十有四宴乐器有笙其制以匏为㡳列管于
卷一百十 第 42a 页 WYG0629-0205c.png
 上管十三簧如之(按此疑即/闰馀匏)安和乐笙二天乐同大
 明殿中设巨笙一
 明郊丘庙社文庙乐器各用笙八朝贺丹陛乐笙四
 后增至十二殿中韶乐同中宫女乐笙十四朔望朝
 参笙四大宴丹陛乐同殿内侑食乐笙六后减二文
 武二舞笙二迎膳乐进膳乐各笙二太平清乐笙四
 东宫朝贺乐器笙四王国宗庙乐同宴乐笙二洪武
 中赐朝鲜国王庙社乐器笙二永乐三年复给之嘉
卷一百十 第 42b 页 WYG0629-0205d.png
 靖十年命浙江采紫竹花斑竹成造方丘月坛笙簧
  明会典曰大乐韶乐各笙十二攒每攒用紫竹十
  七管下施铜簧参差攒于黑漆木匏中有觜项亦
  黑漆上垂彩线帉錔东宫笙制同
  又曰凡乐舞生所用乐器俱从工部成造遇有损
  坏随时修理惟笙簧每年工部预期差拨笙匠赴
  神乐观逐一展视修理
  王圻续通考曰笙式以紫竹为之取紫竹长短一
卷一百十 第 43a 页 WYG0629-0206a.png
  十有七内开气眼外用篾作一箍箍之令管不散
  下以松杨木接竹脚脚内施簧簧用好响铜薄片
  鹊舌尖头上用黄蜡和栗青作点头如春夏时蜡
  少栗青多秋冬时蜡多栗青少务要依时和调点
  轻则声清点重则声浊将簧贯于匏中古制以匏
  今旋木为斗中植一柱用牛角为盖上钻孔十七
  通用黑漆漆之即古匏端边有短嘴又浆项势如
  壶嘴刻通两合令气通入亦以漆漆之贯于短嘴
卷一百十 第 43b 页 WYG0629-0206b.png
  但呼吸簧动而声发也此乃攒笙之法四八及十
  一管为四以右手食指及左手大食指按其孔馀
  孔皆开二及十管为上以左右手大食指按其孔
  馀孔皆开四入应十二十五管为尺以左手食指
  及中指按其孔馀孔皆开一三七及十一管为工
  用左右手大指及食指按其孔馀孔皆开十二十
  四管为合十三应十四二十四为六清浊相应合
  与六相为用以左手食指中指按其孔馀孔皆开
卷一百十 第 44a 页 WYG0629-0206c.png
  律吕精义曰谨按匏者瓠属大者可为瓢小者可
  为笙今之圆葫芦是也壶亦瓠属大者可盛酒小
  者可盛药今之亚腰葫芦是也太古之世仪物未
  备故用匏以为笙用壶以为尊至三代圣王送出
  智巧滋彰乃用胶漆角木之制以代匏金锡模范
  之作以代壶礼有壶尊乐有匏笙盖象其本形存
  其旧名耳非必真用匏及壶也夫既不用匏壶而
  犹谓之匏壶何也不忘本也其名古雅未可废也
卷一百十 第 44b 页 WYG0629-0206d.png
  譬如麻冕虽不用麻而犹谓之麻冕皮弁虽不用
  皮而犹谓之皮弁琴尾非焦而曰焦尾书首非简
  而曰简首此类众多难尽举也姑以诗礼二经证
  之八月断壶之壶则直壶也清酒百壶之壶则未
  必直壶也匏有苦叶之匏则直匏也匏竹在下之
  匏则未必直匏也然先儒之惑者疑今之笙非直
  匏音谓必用匏而后八音备噫是岂知麻冕从众
  之义哉盖臣初亦疑焉尝命良工列簧匏中而吹
卷一百十 第 45a 页 WYG0629-0207a.png
  之终不如代匏之为妙也由是始悟匏之为言即
  今笙斗之别名耳谓之匏是也谓之斗非也木代
  匏者其制甚精其来亦远非三代之圣人决不能
  为先儒以为世俗之制误矣闻今溪洞诸蛮犹用
  匏以为笙穴管之间盬而漏气其音终不若中国
  之笙也凡为雅乐笙竽属者刻木作匏形以代之
  可也不作匏形而作长底则与俗笙无异斯不可
  也必欲仍用真匏斯亦理之不通者也以木代匏
卷一百十 第 45b 页 WYG0629-0207b.png
  其法有二或用直匏为质者或不用真匏只像匏
  形亦可也臣尝取世俗所吹十七簧笙截去笙斗
  之下段削去笙嘴及周遭之漆而后截去葫芦之
  上段将削过笙斗陷于葫芦中用胶漆灰布以固
  其口缝惟匏不漆尚质故也此是一法又一法用
  桐木旋作匏身取其轻也用枣木钻作匏面取其
  硬也中间实处亦同常笙若不实则费气而难吹
  也匏外安笙嘴名曰味形如鹅项代匏并味皆髹
卷一百十 第 46a 页 WYG0629-0207c.png
  以黑漆也笙管曰修檛用紫竹为之中挝最长馀
  挝渐短各于按孔上刻律吕之名俗笙周遭之管
  有阙不连而向内者二孔指入其中按之雅笙则
  不然也周遭之管如环无端孔皆向外指不入内
  此其异也若夫铜簧响眼之制亦如世俗常法而
  笙匠所共晓不必细述然与俗笙异者惟若匏之
  形音律不同耳是故雅乐笙箫诸品皆须吹律议
  定传曰匏竹尚议此之谓也
卷一百十 第 46b 页 WYG0629-0207d.png
竽笙 巢笙 和笙
 辽雅乐器匏有竽
 金登歌乐巢笙二和笙二宫县乐巢笙竽笙各十有
 司摄祭则宫县巢笙竽笙各八
 元登歌乐巢笙四和笙四皆以斑竹为之元髹底置
 管匏中施簧管端参差如鸟翼大者曰巢笙次曰和
 笙管皆十九簧如之皆韬以黄囊宫县乐巢笙十竽
 十竹为之与巢笙皆十九簧惟指法各异登歌巢笙
卷一百十 第 47a 页 WYG0629-0208a.png
 和笙各分列于午陛东西乐榻上宫县巢笙竽笙各
 分列于通街之东西巢笙在歌工之次箫次之竽又
 次之
  王圻续通考曰按尔雅笙十九簧者曰巢十三簧
  者曰和元制皆十九簧登歌之用巢笙四宫县之
  用巢笙十和笙宫县不用惟登歌则用四
  律吕精义曰匏音之属曰竽曰笙古云笙大者谓
  之巢小者谓之和又云笙大者谓之竽小者谓之
卷一百十 第 47b 页 WYG0629-0208b.png
  笙先儒以为大竽三十六簧小竽二十四簧大笙
  十九簧小笙十三簧其说尚矣然除周礼外诗书
  及仪礼惟有笙而无竽尔雅所谓大笙十九簧者
  疑即竽乎所谓小笙十三簧者疑即笙乎然则先
  儒所谓三十六簧长四尺二寸者恐无此理何以
  知其无此理也簧多必用大匏不惟吹气有限不
  能遍及而手亦难持也窃疑十九簧者其名曰竽
  又名曰巢十三簧者其名曰笙又名曰和盖此二
卷一百十 第 48a 页 WYG0629-0208c.png
  器各有二名故也
  又曰按元史乐志云竽与巢笙皆十九簧惟指法
  各异盖依旋宫本法大律生小律者例用正律小
  律生大律者借用倍律故晋志曰音声之体务在
  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其于本音恒为无爽此
  之谓也人多未晓是故详载如左 十九簧竽上
  下相生(倍多正少/是名小竽) 黄正生黄倍(俗呼浊/合字)黄倍生
  林倍(俗呼/浊尺)林俗生太正(俗呼/正四)太正生太倍(俗呼浊/四字)
卷一百十 第 48b 页 WYG0629-0208d.png
  太俗生南俗(俗呼/浊工)南倍生姑正(俗呼/正一)姑正生姑倍
  (俗呼浊/一字)姑倍生应倍(俗呼/浊凡)应倍生蕤正(俗呼/勾凡)蕤正
  生蕤倍(俗呼浊/勾凡)蕤倍生大正(俗呼/亚四)大正生大倍(俗/呼)
  (浊亚/四)大倍生夷倍(俗呼浊/亚工)夷倍生夹正(俗呼/亚一)夹正
  生夹倍(俗呼浊/亚一)夹倍生无倍(俗呼浊/亚凡)无倍生仲正
  (俗呼/上字)仲正生仲倍(俗呼浊/上字)仲倍生黄正(俗呼/合字)此十
  九簧循环无端是故添减不得 十九簧笙上下
  相生(正多倍少/是名大笙) 黄正生林正(俗呼/清尺)林正生林倍
卷一百十 第 49a 页 WYG0629-0209a.png
  (俗呼/浊尺)林倍生太正(俗呼/正四)太正生南正(俗呼/清工)南正生
  南倍(俗呼/浊工)南倍生姑正(俗呼/正一)姑正生应正(俗呼/清凡)
  正生应倍(俗呼/浊凡)应倍生蕤正(俗呼/勾凡)蕤正生蕤倍(俗/呼)
  (浊勾/凡)蕤倍生大正(俗呼/亚四)大正生夷正(俗呼/亚工)夷正生
  夷倍(俗呼浊/亚工)夷倍生夹正(俗呼/亚一)夹正生无正(俗呼/亚凡)
  无正生无倍(俗呼浊/亚凡)无倍生仲正(俗呼/上字)仲正生黄
  半(俗呼/六字)黄半生黄正(俗呼/合字)此十九簧循环无端是
  故添减不得 金笙皆十七簧盖俗乐之笙也隋
卷一百十 第 49b 页 WYG0629-0209b.png
  文帝时何安建议废旋宫法由是以来习雅乐者
  惟尚苟简不务精深故去二簧止吹一调十七簧
  者既兴十九簧者遂废近代太常雅乐亦用世俗
  之笙误矣以笙代律定弦庶几便于用排箫耳
凤笙
 明洪武七年郊丘庙社乐器增用凤笙四
  匏之属(夷部/)
胡卢笙
卷一百十 第 50a 页 WYG0629-0209c.png
  桂海虞衡志曰胡卢笙两江峒中乐
  溪蛮丛笑曰潘安仁笙赋曲沃县匏汶阳瓠(字误/应作)
  (孤/)筱皆笙之材蛮所吹葫芦笙亦匏瓠馀意但列
  管六与说文十三簧不同耳
兴隆笙
 元宴乐器有兴隆笙制以楠木形如夹屏上锐而面
 平缕金雕镂枇杷宝相孔雀竹木云气两旁侧立花
 板居背三之一中为虚匮如笙之匏上𥪡紫竹管九
卷一百十 第 50b 页 WYG0629-0209d.png
 十管端实以木莲苞匮外出小橛十五上𥪡小管管
 端实以铜杏叶下有座狮象绕之座上匮前立花板
 一雕锼如背板间出二风口用则设朱漆小架于座
 前系风囊于风口囊面如琵琶朱漆杂花有柄一人
 按小管一人鼓风囊则簧自随调而鸣中统间回回
 国所进以竹为簧有声而无律玉宸乐院判官郑秀
 乃考音律分定清浊增改如今制其在殿上者盾头
 两旁立刻木孔雀二饰以真孔雀羽中设机每奏工
卷一百十 第 51a 页 WYG0629-0210a.png
 三人一人鼓风囊一人按律一人运动其机则孔雀
 飞舞应节殿廷笙十延祐间增制不用孔雀
  辍耕录曰兴隆笙在大明殿下其制植众管于柔
  韦以象大匏工鼓二韦橐按其管则簧鸣簨首为
  二孔雀笙鸣机动则应而舞凡宴会之日此笙一
  鸣众乐皆作笙止乐亦止
  王祎兴隆笙颂序曰惟世祖皇帝统一函夏功成
  治定乃肇制大乐以用诸朝廷其器有曰兴隆笙
卷一百十 第 51b 页 WYG0629-0210b.png
  者实上所自作或曰西域之所献而天子加损益
  焉者也其制为管九十列为十五行每行纵列六
  管其管下植于匮中而匮后鼓之以鞲自匮足至
  管端约高五尺仍镂版凤形绘以金彩以围管之
  三面约广三尺加文饰焉凡大朝会则列诸轩陛
  之间与众乐并奏每用乐工二人一以按管一以
  鼓鞲以达气出声以叶众音而乐之奏成矣
葫芦乐器(增/)
卷一百十 第 52a 页 WYG0629-0210c.png
  明马欢瀛涯胜览曰古里国以葫芦壳为乐器红
  铜丝为弦唱番歌相和而弹音韵堪听
芦笙(增/)
  田雯黔书曰每岁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
  笙于前以为导女振铃以应之其笙截芦为管者
  六通其节而栉比之长者四尺以次而杀短至三
  尺参差若羽窍其短者孔六以达于长以指扪之
  而又截竹径尺衡绾于六管之衔而吹之一呼一
卷一百十 第 52b 页 WYG0629-0210d.png
  吸声若驾鹅之嘹汉长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
  置以簧簧以响铜为之恒用火炙亦古制之遗也
  匏之属(俗部/)
七星匏 九曜匏 闰馀匏
 金登歌乐七星匏一九曜匏一闰馀匏一
 元登歌宫县俱七星匏一九曜匏一闰馀匏一十三
 簧者曰闰馀匏九簧者曰九曜匏七簧者曰七星匏
 馀制皆与巢笙和笙同其陈设之次闰馀匏在东七
卷一百十 第 53a 页 WYG0629-0211a.png
 星匏九曜匏在西
  (臣/)等谨按旧唐书音乐志女娲氏造笙列管于匏
  上内簧其中此匏之音所自始也唐以后笙竽之
  类皆以木代匏而漆之元则以斑竹为之而世几
  无匏音矣说详于前若金元之七星匏九曜匏闰
  馀匏既系登歌乐宫悬乐似不应列于俗部然考
  诸正史前后皆无之殆俗乐耳又考字书匏从夸
  包声取其可包藏物也而世或作匏或作瓟此亦
卷一百十 第 53b 页 WYG0629-0211b.png
  如竹之属有觱栗史志或作筚篥世俗相沿遂通
  用焉详见于后
  竹之属(雅部/)
箫 排箫 箫管
 辽雅乐大乐散乐器皆有箫鼓吹乐前后部各箫二
 十四横吹乐前后部同
 金登歌乐箫二宫县乐箫十有司摄祭宫县乐箫八
 鼓吹乐前部第一箫二十四后部第二同前部第二
卷一百十 第 54a 页 WYG0629-0211c.png
 箫二十四又二十四后部第一同黄麾仗第一节第
 二引箫二第二节前部鼓吹箫二十四第三节前部
 鼓吹第二箫二十四又二十四第七节后部鼓吹同
 第八节后部鼓吹第二箫二十四皇太子前部鼓吹
 箫六后部鼓吹同
 元登歌乐箫二宫县乐箫十其制编竹为之每架十
 有六管阔尺有六分黑戗金鸾凤为饰鍮石钉铰以
 黄绒紃维于人项左右复垂红绒绦结架以木为之
卷一百十 第 54b 页 WYG0629-0211d.png
 高尺有二寸亦号排箫韬以黄囊登歌排箫东西各
 一东与闰馀匏西与七星匏九曜匏同列宫县箫在
 巢笙之次宴乐箫制如笛五孔云和乐排箫四箫管
 二云和乐后部排箫箫管各二
  (臣/)等谨按元乐器别无管制则所称箫管直是一
  物盖即如笛五孔之箫因其单管而即以箫管名
  之也元制率皆沿袭辽金辽金箫制虽不得其详
  即此推之大抵登歌宫县雅乐之箫皆系排箫散
卷一百十 第 55a 页 WYG0629-0212a.png
  乐鼓吹等箫则皆单管之箫也
 明郊丘庙杜文庙乐器各用箫八朝贺丹陛乐箫四
 后增至十二殿中韶乐同又排箫(史志误/刋作笙)四中宫女
 乐箫十四朔望朝参箫四大宴殿内侑食乐箫六后
 减二增用排箫一丹陛乐箫四东宫乐器箫二王国
 庙乐宴乐同洪武中赐朝鲜国王庙社乐器箫二永
 乐三年复请倍给之
  明会典曰大乐箫十二管每管以紫竹为之长一
卷一百十 第 55b 页 WYG0629-0212b.png
  尺九寸六孔前五后一间缠以弦线里以锡箔无
  㡳直吹之东宫箫制同中和韶乐箫长一尺八寸
  又排箫四架每架高一尺五分广一尺一寸五分
  用竹十六管其下参差列于朱红漆木匾架二面
  俱戗金凤文
  王圻续通考曰制凤箫式以木为椟椟高一尺阔
  一尺二寸两面朱质戗金凤各对戗金云䌽文藻
  中虚贮管管十有六协钟磬之数一管长九寸二
卷一百十 第 56a 页 WYG0629-0212c.png
  管八寸二分三管四管七寸四分五管七寸一分
  六管六寸五分七管六寸二分八管六寸九管五
  寸五分十管五寸三分十一管四寸八分十二管
  四寸六分十三管四寸五分十四管四寸二分半
  十五管四寸十六管三寸七分各管俱径三分有
  奇围九分南雍志又云一管长九寸二管三管俱
  八寸二分四管五管俱七寸二分六管六寸七分
  七管八管俱五寸九分九管十管俱五寸一分十
卷一百十 第 56b 页 WYG0629-0212d.png
  一管四寸五分十二管四寸四分十三管四寸十
  四管十五管俱三寸二分十六管三寸其管吹之
  为合左右比者为四为一为上为尺为工为六为
  五皆两两相应与太常所肄者不同 制箫式以
  竹为之长一尺九寸五分管围三寸吹窍至后孔
  离六寸六分后孔与前五孔皆离一寸一分六孔
  俱径二分八釐下有穿绳离二寸二分管上开窍
  名曰山口径二分深半分皆开箫之法也吹窍前
卷一百十 第 57a 页 WYG0629-0213a.png
  五孔后一孔南雍志音乐考云吹法气粗则声大
  而滞气缓则声哑而散吹嘘匀则声雅而淡空下
  一孔则为四为大按后一孔则为工为哉按上二
  孔则为尺为宣空下三孔则为上为圣馀仿此
  律吕精义曰谨按十三经注疏毛诗周颂箫管备
  举条下引尔雅释乐云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
  郭璞曰箫大者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
  管长尺二寸一名籁又引风俗通云箫参差象凤
卷一百十 第 57b 页 WYG0629-0213b.png
  翼十管长二尺其言管数长短不同尔雅疏亦引
  风俗通云舜作箫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
  今本风俗通但作长一尺复与唐儒所见之本不
  同臣愚以为于理皆通盖古本风俗通言二尺者
  指倍律也今本风俗通言一尺者指正律也雅言
  十管疑有脱文当从郭注作十六管者是矣隋书
  乐志曰箫十六管长二尺而无二十三管之箫今
  则兼从二书之说其长二尺者为大箫谓之言其
卷一百十 第 58a 页 WYG0629-0213c.png
  长一尺者为小箫谓之筊大小二等皆十六管以
  笔竹或笙竹佳者带皮用之于多竹中择取天生
  两端圆匀合外径之数者最佳不必削治但揩拭
  极先净两端截齐勿令伤损其质若夫内径或修
  治之使合规度可也两端莭以朱漆外则不漆文
  选所谓因其自然而绛唇错杂也除边管外其馀
  诸管两旁略削使平平处使鳔则固不然则不固
  也上有二束象牙为之随器大小状类腰带铜钉
卷一百十 第 58b 页 WYG0629-0213d.png
  间饰文选所谓带以象牙而罗鳞捷猎也箫字奇
  篆作□象形字从□会意先秦古制观此可考
  世有排箫以木为椟戗金云凤其形陋可笑也蔡
  邕谓箫有底以蜡实之增损则和此乃汉末卖饴
  锡者所吹俗器非古之箫也刘濂曰箫乃十二律
  之本体虞廷最重之器故曰韶箫长短并列有似
  凤翼故曰凤箫一管一音无事假借其十二管长
  短俱如本律或用加倍即凤箫制也此言得之矣
卷一百十 第 59a 页 WYG0629-0214a.png
  而又曰或长俱如黄钟以蜡次第实之亦何误耶
  又曰陈旸乐书云宋朝太常箫皆密底十六管从
  右手为头次第吹之至左成曲又云以律管通底
  造成洞箫十二律皆清声与颂埙同律协和亦依
  底箫从右手起黄钟至林钟自夷则以上即开窍
  次第至夹钟清而止其音尤清亮与底箫清正相
  参用之臣谨按礼记少仪曰籥执之尚左手古注
  以为左手执上上阳也右手执下下阴也凡吹箫
卷一百十 第 59b 页 WYG0629-0214b.png
  管籥篴皆尚左手古之制也然则排箫长管当在
  左手短管当在右手宋朝旧制盖失之矣陈旸所
  载箫图长短一般而非参差盖蜡塞为清浊或开
  窍于背后新旧二种相参用耳故其形状与今异
  也元史乐志排箫有椟每架黑漆戗金鸾凤今之
  排箫亦然惟饰以朱漆耳由是遂悟大明集礼所
  载之箫盖即宋制之底箫也大明会典所载之箫
  盖即元制之椟箫也古制箫则不然上文所载大
卷一百十 第 60a 页 WYG0629-0214c.png
  小二箫是也臣愚窃谓宋之底箫元之椟箫其制
  皆陋不可为法宜法古制可也

 辽雅乐器竹有籥
 金登歌乐籥二宫县乐籥十
 元登歌乐籥二宫县乐籥十其制如笛三孔缠以朱
 县垂以红绒绦结韬以黄囊登歌乐东西各一在琴
 之南笛之次宫县籥在竽之次
卷一百十 第 60b 页 WYG0629-0214d.png
 明郊丘庙社乐器各用籥四
  律吕精义曰籥者五声之上宰八音之领袖十二
  律吕之本源度量权衡之所由出故先王重之执
  之以舞贵其义也后世乐学失传籥之制度无考
  乃误以籥为笛之类今籥三孔形类横笛失之远
  矣殊不知籥即古所谓律黄钟之籥也苟非有取
  于是而但取其类笛然则八音之器众多先王何
  独贵此而执之以舞乎周礼籥师掌教国子舞羽
卷一百十 第 61a 页 WYG0629-0215a.png
  吹籥春秋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杜氏注云内舞去
  籥恶其声闻则是文舞吹籥以舞明矣近世文舞
  虽执籥而籥师不吹是故籥失其制亦不能成声
  矣有志于复古者当使吹籥以舞可也然竹音诸
  器惟籥最难吹吹之最难和籥和而后谓之和故
  许氏说文曰龠者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和谐
  吹字皆从龠旁是也吹法三孔尽闭缓宫急徵启
  下一孔缓商急羽启中下二孔缓角急为和启上
卷一百十 第 61b 页 WYG0629-0215b.png
  下二孔缓为中也宋徽宗宣和元年有人曾献古
  籥一枚左手食指按上一孔右手食指按中一孔
  右手中指按下一孔吹之其声悉协音律诏颁行
  之元史乐志亦载吹籥之工则今失传尚未久耳
  又按郑注周礼郭注尔雅皆云籥三孔惟毛传以
  为六孔夫毛乃先进郑郭系后进二说虽殊不可
  偏废也宜兼从之
  又曰三孔籥每孔下各添一孔是为六孔之籥简
卷一百十 第 62a 页 WYG0629-0215c.png
  兮传谓籥六孔者即此器也黄钟六孔之籥吹法
  六孔尽闭缓为黄急为林自下启第一孔缓为大
  急为夷启第二孔缓为太急为南启第三孔缓为
  夹急为无启第四孔缓为姑急为应启第五孔缓
  为仲急为黄清启第六孔缓为蕤急为大清五声
  六律七始十二均皆备于六孔之启闭馀律皆仿
  此
  (臣/)等谨按洪武元年定制未尝有籥七年始增用
卷一百十 第 62b 页 WYG0629-0215d.png
  之然会典载大乐韶乐制度独无此器王圻续通
  考亦祗载文舞所执之籥而吹籥之制阙如证以
  朱氏之说则明代祗有舞籥而无吹籥矣金元尚
  兼备吹籥舞籥明初亦尝增置不知后来何以复
  废也

  避暑录话曰宋政和间郎官有朱维者善音律尤
  工吹笛虽教坊亦推之流传入禁中蔡鲁公尝同
卷一百十 第 63a 页 WYG0629-0216a.png
  执政奏事及燕乐将退上皇曰亦闻朱维吹笛乎
  皆曰不闻乃喻旨召维试之使教坊善工在旁按
  其声鲁公与执政会尚书省大厅遣人呼维甚急
  维不知所以既至命坐于执政之末尤皇恐不敢
  就位乃喻上语维再三辞郑枢密达夫在坐正色
  曰公不吹当违制维不得已以朝服勉为一曲教
  坊乐工皆称善遂除维为典乐
 辽散乐器有笛皇帝生辰乐次酒五行鼓笛进鼓吹
卷一百十 第 63b 页 WYG0629-0216b.png
 乐后部笛二十四横吹乐前后部各二十四
  辽乐志曰散乐以三音该三才之义(天音杨地音/抑人音中)
  四声调四时之气(春声曰平夏声曰上/秋声曰去冬声曰入)应十二管
  之数截竹为四窍之笛以叶音声而被之弦歌
 金登歌乐笛二宫县乐笛十有司摄祭宫县乐笛八
 鼓吹乐前部第二笛二十四后部第二同黄麾仗第
 一节笛一第三节前部鼓吹第二笛二十四第七节
 驾后辅龙直笛十四第八节后部鼓吹第二笛二十
卷一百十 第 64a 页 WYG0629-0216c.png
 四皇太子后部鼓吹笛六
 元登歌乐笛二宫县乐笛十其制断竹为之长尺有
 四寸七孔亦号长笛缠以朱丝垂以红绒绦结韬以
 黄囊登歌笛东西各一在琴之南宫县笛在埙之次
  元礼乐志曰至元六年太保刘秉忠奏奉旨搜访
  旧教坊乐工得笛色曹楫
 明郊丘庙社文庙乐器各用笛四朝贺殿中韶乐笛
 十二丹陛乐同中宫女乐笛十四朔望朝参笛四大
卷一百十 第 64b 页 WYG0629-0216d.png
 宴殿内侑食乐笛四迎膳乐同丹陛乐笛二进膳乐
 同太平清乐笛四大驾卤簿同东宫仪仗笛二亲王
 郡王仪仗同王国庙乐笛二迎膳乐同
  明会典曰大驾卤簿笛四管截竹为之六窍长一
  尺六寸亲王郡王仪仗各笛二管制并同东宫仪
  仗笛二管长一尺五寸中和韶乐笛十二管每管
  以细竹为之红漆长一尺五寸前一孔后六孔旁
  二孔
卷一百十 第 65a 页 WYG0629-0217a.png
  王圻续通考曰笛式以竹为之竹长一尺六寸围
  二寸二分上开一大窍名曰吹窍窍径三分半吹
  窍至第一孔离三寸二分馀孔皆离五分下有一
  穿绳对开二小眼第六孔至穿绳眼离一寸二分
  绳至本一寸三分吹窍至末六寸此开笛之法也
  除吹窍凡六孔 南雍志音乐考云笛面六孔按
  谱吹之自与箫合按上五孔得四孔下五孔得工
  按上二孔得上按下三孔得六上下俱按得合馀
卷一百十 第 65b 页 WYG0629-0217b.png
  仿此
  律吕精义曰谨按周礼笙师掌教吹篴读为荡涤
  之涤风俗通曰笛者涤也盖篴与笛音义并同古
  文作篴今文作笛其名虽谓之笛实与横笛不同
  尝考古制籥篴二物大同小异籥之吹处类今之
  箫篴之吹处类今之楚吹处不同此所以异名也
  笙师条外笛不经见故儒者或疑笛非雅器殊不
  知雅音之笛与籥同类古人多以籥呼之笛之名
卷一百十 第 66a 页 WYG0629-0217c.png
  虽隐而其器未尝无也左传曰象箾南籥广雅曰
  籥七孔谓之笛毛诗传曰籥六孔其或曰七孔者
  连吹孔而言也凡此之类非指三孔之籥且注疏
  家解籥曰如笛三孔而短然则解笛当曰如籥六
  孔而长是知笛与籥同类观此可考也杜子春云
  笛五孔马季长云笛四孔京君明加一孔为五孔
  又云近世羌人所造许氏说文云羌笛三孔风俗
  通云笛七孔汉邱仲造以此观之汉儒似不识笙
卷一百十 第 66b 页 WYG0629-0217d.png
  师所掌之笛矣古笛三孔与今笛异而与俗呼楚
  者颇相类而不同盖俗则二孔古则三孔也或谓
  笛从羌起非也羌笛今横吹者是也张博望入西
  域始传摩诃兜勒之曲自汉以来惟鼓吹部用之
  不入雅乐近代太常误以横吹为笛而呼笛为长
  箫故朱子语录曰今呼箫者乃古之笛惟排箫乃
  古之箫可谓知言矣古无横笛盖胡乐欤或曰汉
  武时邱仲所造即横笛耳笙师之笛失传久矣大
卷一百十 第 67a 页 WYG0629-0218a.png
  抵音有南北器有楚夏吕氏春秋曰有娀氏始为
  北音涂山氏始为南音周公召公取之以为周南
  召南诗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此之谓欤然则籥
  乃北音礼记所谓夏籥是也笛乃楚音左传所谓
  南籥是也俗呼为楚有以也夫

 辽雅乐器竹有篪
 金登歌乐篪二宫县乐篪十有司摄祭篪八
卷一百十 第 67b 页 WYG0629-0218b.png
 元登歌乐篪二官县乐篪十其制髹色如桐叶七孔
 缠以朱丝垂以红绒绦结韬以黄囊登歌篪东西各
 一在琴之南籥之次宫县篪亦在籥之次
 明郊丘庙社文庙乐器各用篪四朝贺殿中韶乐同
 大宴殿内侑食乐篪二王国宗庙乐同
  明会典曰中和韶乐篪四管每管用大竹为之长
  尺有五寸间缠铜丝三道红漆面吹窍一六孔前
  一后四头一近头又二小孔
卷一百十 第 68a 页 WYG0629-0218c.png
  王圻续通考曰篪式以竹为之竹长一尺四寸围
  五寸二分面上一吹窍径五分横四分前后有五
  孔横底二孔共六孔吹窍至后一孔离二寸五分
  后一孔至前一孔离一寸一分馀三孔皆如此孔
  皆径二分半正面开二小眼穿绳相并第六孔至
  绳眼离九分凡吹时用左手无名指挽其绳左而
  吹之此开篪之法除吹窍连底横共六孔
  律吕精义曰近代太常以横笛代篴以单箫代籥
卷一百十 第 68b 页 WYG0629-0218d.png
  其所谓排箫者妄加木椟已违汉唐旧式而所谓
  篪籥者尤粗鄙可笑也尝于好事之家见一古器
  铜色若漆状类诗筒中空而两端有底底中心皆
  无孔前面左右皆三孔共为六孔孔径约一分半
  惟居中一孔翘然上出可径三分后面有铭三字
  字皆古篆甚奇其文曰黄钟篪两端围径大小与
  开元通宝钱同横排钱十四枚则与篪之长同所
  谓大篪长尺四寸者也律家相传以为开元钱之
卷一百十 第 69a 页 WYG0629-0219a.png
  径即古黍尺之一寸信矣径一寸者所谓围三寸
  也以蔑探之其中空处约径七分筒厚一分半吹
  之呜呜然其声和雅盖三代之物希世之宝也按
  说文云篪管乐也从龠篪声或从竹作篪尔雅大
  篪谓之沂(读如/银)注云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
  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广
  雅云八孔郑司农注周礼云篪七孔盖不数其上
  出者故七也按朱子诗传曰篪长尺四寸围三寸
卷一百十 第 69b 页 WYG0629-0219b.png
  七孔一孔上出径三分凡八孔横吹之今观此器
  连吹孔惟七孔先儒以为八孔盖因广雅之说而
  遂误也惟郑司农以为七孔者得之矣尔雅注云
  寸三分名曰翘寸字未详疑传写之误欤当从朱
  傅作径字者是也此器与今太常之篪不同真乃
  古人制作今太常篪围径太粗而又长大盖误用
  大尺非古黍尺也吹孔不在中间而在右傍其底
  左端有孔前面四孔后面一孔又有穿绳二小孔
卷一百十 第 70a 页 WYG0629-0219c.png
  共九孔其制与古铜篪不同
  又曰凡诸乐器勿用朱红不惟俗气且非士庶所
  通用也元制篪用绿漆色如梧桐之叶而缠以朱
  丝虽无俗气不如只用退光黑漆益清然又不如
  斑竹紫竹本色尤清朱丝亦不可用若恐裂损则
  于未漆之先间用牛筋缠之漆毕不显可也诸乐
  器皆仿此
  竹之属(夷部/)
卷一百十 第 70b 页 WYG0629-0219d.png
觱篥 头管
 辽大乐散乐器俱有觱篥皇帝生辰乐次酒一行觱
 篥起歌曲宴宋使乐次同横吹乐前后部各觱篥二
 十四
 金歌吹前后部第二各觱篥二十四黄麾仗第一节
 第二引觱篥一第三节前部鼓吹第二觱篥二十四
 第七节驾后辅龙直觱篥十五第八节后部鼓吹第
 二觱篥二十四皇太子前后部鼓吹各觱篥六
卷一百十 第 71a 页 WYG0629-0220a.png
 元乐音王队第七队觱篥三寿星队礼乐队第七队
 并同说法队第七队觱篥六又宴乐器有头管其制
 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云和乐头管二十有八
 云和乐后部头管六安和乐头管二天乐部同天魔
 舞亦用头管
  (臣/)等谨按马氏引陈氏乐书云觱篥以竹为管以
  芦为首九窍后世以其旋宫转器以应律管因谱
  其音为众器之首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为头管
卷一百十 第 71b 页 WYG0629-0220b.png
  是头管即觱篥故马氏以头管之名系之觱篥之
  下也或谓乐书言觱篥九窍元志谓头管七窍二
  器似有不同然乐书固云大者九窍以觱篥名之
  小者六窍以风管名之注又云今教坊所用上七
  空后七空是更有十窍者盖其制虽有不一而其
  器未尝不同辽金但称觱篥而不称头管元志乃
  并称之其实一物而已王圻续考分觱篥头管为
  二盖但知其异名而不知其同实耳且于觱篥祇
卷一百十 第 72a 页 WYG0629-0220c.png
  云乐音王队用之亦属疏漏
 明朝贺丹陛乐头管四后增至十二中宫女乐头管
 十四朔望朝参头管四大宴丹陛乐头管四后减二
 四夷乐舞头管二迎膳乐太平清乐并同东宫乐器
 头管二亲王郡王仪仗各头管四王国朝贺乐同
  明会典曰大乐头管十二管每管以乌木为之长
  六寸八分九孔前七后二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
  梢无㡳直吹之东宫亲王郡王乐器头管制并同
卷一百十 第 72b 页 WYG0629-0220d.png
  瀛涯胜览曰祖法儿国其王出入吹筚篥而行
大角 画角
 辽鼓吹乐后部大角百二十
 金黄麾仗第一节第二引角四皇太子卤簿大角一
 十八
 明大驾卤簿画角二十四东宫仪仗画角十二亲王
 仪仗同郡王仪仗画角十
  明会典曰大驾卤簿金龙画角二十四枝木质黑
卷一百十 第 73a 页 WYG0629-0221a.png
  漆戗金为饰上节宝相花中节缠身单龙云文下
  节八宝双海马东宫亲王郡王仪仗画角制并同
  按头管本以竹为管故列为竹之属明制以乌木
  为管仅用籚梢则已为木之属矣至画角全系木
  质列之竹属殊失其实然前考于双角长鸣中鸣
  簸逻迥等俱不言何物所作但云簸逻迥制类胆
  瓶则非竹所能为可知矣马氏于木之属所载寥
  寥其中绝无吹器岂以古制木属取音与竹属殊
卷一百十 第 73b 页 WYG0629-0221b.png
  别而吹器皆本箫管之制故虽以他物为之者亦
  必列为竹属耶重变前例仍以画角等附于竹属
  云
  都卬三馀赘笔曰谯楼画角之曲有三弄相传为
  曹子建所作其初弄曰为君难为臣亦难难又难
  再弄曰创业难守成亦难难又难三弄曰起家难
  保家亦难难又难今角音之呜呜者皆难字之曳
  声耳
卷一百十 第 74a 页 WYG0629-0221c.png
长鸣
 辽鼓吹乐前部长鸣百二十
 金鼓吹前部第一长鸣百二十黄麾仗第二节前部
 鼓吹长鸣百二十皇太子前部鼓吹长鸣八
中鸣
 辽横吹乐前部中鸣百二十
 金鼓吹乐前部第二中鸣百二十黄麾仗第三节前
 部鼓吹第二中鸣百二十皇太子前部鼓吹中鸣八
卷一百十 第 74b 页 WYG0629-0221d.png

 辽鼓吹乐前后部各笳二十四横吹乐前部笳二十
 四又二十四
 金鼓吹前后部第一第二各笳二十四后部第一又
 笳二十四黄麾仗第一节第二引笳二第二节前部
 鼓吹笳二十四第八节后部鼓吹同第三节前部鼓
 吹第二笳二十四又二十四第七节后部鼓吹同皇
 太子前部鼓吹笳六后部鼓吹笳四
卷一百十 第 75a 页 WYG0629-0222a.png
羌笛
 元宴乐器有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
  (臣/)等谨按马氏云羌笛五孔此与古异
 明四夷舞乐器有羌笛二
  智通雅曰横吹本因长笛以名笛更因篪生亦未
  必出于羌也或其曲调有自羌传者
横吹
 辽横吹乐前部大横吹百二十后部小横吹百二十
卷一百十 第 75b 页 WYG0629-0222b.png
 四
 金鼓吹乐前部第一大横吹百二十后部第一小横
 吹百二十黄麾仗第一节第二引大横吹一第二节
 前部鼓吹大横吹百二十第七节后部鼓吹小横吹
 百二十皇太子前部鼓吹大横吹十二后部鼓吹小
 横吹十
横管
 明二舞乐器有横管二
卷一百十 第 76a 页 WYG0629-0222c.png
  (臣/)等谨按马氏云横吹笛之类也此横管殆即横
  吹欤
龙笛
 元宴乐器有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
 衔同心结带云和乐前行龙笛二次龙笛二十有八
 云和乐后部龙笛六安和乐龙笛四天乐部龙笛一
 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说法队每第一队各用龙
 笛三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每第七队并同说法
卷一百十 第 76b 页 WYG0629-0222d.png
 队第七队用龙笛六天魔舞亦用之
  律吕精义曰近代雅乐误以横笛为古之篴而饰
  之以涂金龙首其去古制益远不可法也
 明朝贺丹陛乐龙笛四大宴丹陛乐同东宫乐器龙
 笛二亲王郡王仪仗各四
  明会典曰大乐龙笛十二管每管以竹为之两末
  牙管束长一尺七寸五分一孔在前其后七孔无
  底横吹之贴金木龙头垂彩线帉錔东宫仪仗龙
卷一百十 第 77a 页 WYG0629-0223a.png
  笛二管制同亲王郡王仪仗各笛四管制如前长
  一尺七寸鹿角管东两未龙口衔红绿帉錔
羌管
 元安和乐有羌管二
  (臣/)等谨按元礼乐志则曰羌管舆服志则曰羌笛
  皆安和乐器也将笛字误刋作管抑同物而异名
  欤
卢沙增
卷一百十 第 77b 页 WYG0629-0223b.png
  桂海虞衡志曰卢沙猺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
  管贯之
芦笛(增/)
  元袁桷竹枝词我郎南来得少妇芦笛声声吹鹧
  鸪
  竹之属(俗部/)
拱辰管
 辽鼓吹乐前后部横吹乐前部各管二十四
卷一百十 第 78a 页 WYG0629-0223c.png
  (臣/)等谨按前考竹之属雅部有管而辽鼓吹横吹
  乐各有管似不应列之俗部即移入俗部亦未见
  其必为拱辰管也然辽金制度相沿辽之鼓吹前
  后二部与横吹前后二部大抵即金之鼓吹前部
  第一第二与后部第一第二分为四节者耳其乐
  器不无增减进退而次序尚有排此而可考证者
  观辽鼓吹前部管在铙鼓之次箫笳之前而金鼓
  吹前部第一之供辰管如之辽鼓吹后部管在羽
卷一百十 第 78b 页 WYG0629-0223d.png
  葆鼓之次箫之前而金鼓吹前部第二之拱辰管
  如之辽横吹前部管在羽葆鼓之次箫笳之前而
  金鼓吹后部第一之拱辰管如之则其非雅部之
  管而即拱辰管可知矣
 金鼓吹前部第一第二各拱辰管二十四后部第一
 同黄麾仗第二节前部鼓吹第三节前部鼓吹第二
 第七节后部鼓吹各拱辰管二十四皇太子前后部
 鼓吹各拱辰管
卷一百十 第 79a 页 WYG0629-0224a.png
长笛 短笛 尺八笛
 辽大乐器有长笛尺八笛短笛
号笛(增/)
 明永乐十二年颁军中号令夜间以笛声为号正统
 四年赐斡拉达达汗乐器内有号笛一
简子
 元寿星队乐器制详革属鱼鼓
戏竹
卷一百十 第 79b 页 WYG0629-0224b.png
 元宴乐器有戏竹制如籈长二尺馀上系流苏香囊
 执而偃之以止乐云和乐戏竹二云和乐后部同
 明丹陛大乐有戏竹二朝贺大宴朔望朝参迎膳乐
 皆用之中宫女乐同东宫乐器诸王仪仗各戏竹二
  明会典曰大乐戏竹二红漆竹长六尺贴金木龙
  头长七寸口衔红竹丝二十四茎各长四尺五寸
  上有彩线帉錔东宫制同诸王戏竹上垂红绿帉
  錔馀并同
卷一百十 第 80a 页 WYG0629-0224c.png
空钟(增/)
 以竹为之因风得声盖鸽铃之类(增/)
  方以智浮山集曰击太平鼓放空钟小儿杂戏也
竹筒(增/)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曰淮西村人多作炙手歌以
  大长竹数尺刳去中节独留其底筑地逄逄若鼓
  声男女把臂成围抚髀而歌亦以竹筒筑地为节
  木之属(雅部/)
卷一百十 第 80b 页 WYG0629-0224d.png
(止/) 敔(籈/)
 辽雅乐器木有柷敔
 金登歌乐柷一敔一宫县乐同登歌柷在金钟(金钟/在午)
 (陛/东)北稍西敔在玉磬(玉磬在/午陛西)北稍东宫县柷在县内
 道东敔在道西
 元登歌乐柷敔各一宫县乐同柷以桐木为之状如
 方桶绘山于上髹以粉旁为圆孔纳椎于中椎以杞
 木为之撞之以作乐敔亦制以桐木状如伏虎彩绘
卷一百十 第 81a 页 WYG0629-0225a.png
 为饰背有二十七锄铻刻下承以槃用竹长二尺四
 寸破为十茎其名曰籈栎其背以止乐登歌柷敔在
 殿门内东西相向宫县左柷右敔设县中之北
 明郊丘庙社文庙乐器祝敔各一朝贺殿中韶乐大
 宴侑食乐王国宗庙乐并同
  明会典曰中和韶乐柷一以木为之状如斛面方
  二尺深一尺七寸有足四面绘山水树木后面有
  一孔椎柄曰止敔一以木为之状如伏虎背刻二
卷一百十 第 81b 页 WYG0629-0225b.png
  十七龃龉长二尺五寸有座以红漆竹栎之其半
  析为二十四茎名为籈
  王圻续通考曰柷式以木为之其形如桶上阔二
  尺四寸下阔一尺九寸深一尺八寸中虚有底三
  面绘山树人物像一面有一窍如之窍下画海水
  窍径四寸五分止俗呼为槌以梓木为之柄长二
  尺四寸 敔式以木为之状如伏虎身长三尺首
  高一尺二寸五分尾高一尺一寸背刻二十七龃
卷一百十 第 82a 页 WYG0629-0225c.png
  龉绘黄色黑文载以方趺朱髹外有一籈截竹为
  之长二尺四寸中破一尺二寸为十茎上未破一
  尺二寸用篾作箍箍则分其阴阳
  律吕精义曰尔雅所以鼓祝谓之止注云柷如漆
  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挏之
  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文献通考云柷如漆桶方
  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旁开孔内
  手于中击之以举乐宋仁宗时礼官言郑康成以
卷一百十 第 82b 页 WYG0629-0225d.png
  为投椎其中撞之撞击之法宜用康成之说奏可
  又尔雅所有鼓敔谓之籈注云敔如伏虎背上有
  二十七锄铻刻以木长尺栎之籈者其名文献通
  考云敔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龃龉碎竹以击
  其首而逆戛之以止乐又云宋因唐制用竹长二
  尺四寸析为十二茎先击其首次三戛龃龉而止
  (唐以来先击首后栎背共六声/古法不击首止戛三声今后之)与旧用木栎龃龉
  者异矣虽曰因时制宜要之非有意义孰若复古
卷一百十 第 83a 页 WYG0629-0226a.png
  制之为愈哉谨按柷敔戛击之法尔雅旧说最是
  唐宋妄改之皆非也今但从尔雅旧说可也 柷
  用揪木造其形类板斗板厚五分口方二尺四寸
  底方一尺八寸深亦如之下有趺高广二寸旁有
  孔圆径六寸纳手于中持椎柄以撞击椎形如柺
  首长一尺柄长一尺八寸底中心开一窍仅容椎
  柄透出底外铁轴贯之令摇动拔不出故名曰止
   敔用楸木造其形类板箱而覆长三尺六寸广
卷一百十 第 83b 页 WYG0629-0226b.png
  一尺八寸高一尺底向上其下有趺高广二寸此
  乃座也座上有物形如睡虎伏地而卧脊背上有
  二十七齿形如锯齿名曰龃龉通以揪木刻成戛
  敔物形如界尺长尺广寸厚分名曰籈亦以揪木
  为之
  木之属(俗部/)
拍板
 辽散乐器有拍板
卷一百十 第 84a 页 WYG0629-0226c.png
 金黄麾仗第七节驾后辅龙直乐器有拍板一
 元宴乐器有拍板其制以木为板以绳联之云和乐
 前行板二次板八安和乐天乐各板二乐音王队寿
 星队礼乐队说法队每第一队各用板一寿星队第
 七队同天魔舞亦用之
 明朝贺丹陛乐拍板八中宫女乐同朔望朝参拍板
 二大宴丹陛乐同后减一文武二舞四夷舞各板一
 迎膳乐进膳乐大平清乐并同大驾卤簿板四东宫
卷一百十 第 84b 页 WYG0629-0226d.png
 仪仗板二又乐器板一亲王仪仗乐器各板一郡王
 同王国朝贺乐花梨木拍板一宴乐迎膳乐并同天
 顺七年赐迤北汗柏板等物
  明会典曰大乐板四串用铁力木六片长一尺一
  寸上阔一寸九分下阔二寸五分联以青丝绦垂
  䌽线帉錔大驾卤簿同东宫仪仗板二串又乐器
  板一串制并同亲王郡王仪仗乐器各板一串红
  绿帉錔馀制同
卷一百十 第 85a 页 WYG0629-0227a.png
  通雅曰事有数千年相袭以讹而究不知正者不
  少矣柷敔之用其一也郭璞云柷如漆桶敔如伏
  虎云云其用之也乐之初击柷三声以作之乐之
  末戛敔三声以止之自马融郑元李循白虎通其
  说皆然唐六典协律郎举麾鼓柷而乐作偃麾戛
  敔而后止遗法举羽或提灯笼是已然则柷敔之
  用果此六声而已耶总因尚书合止柷敔误解合
  为始合止为终止也合止者合而止之一字一转
卷一百十 第 85b 页 WYG0629-0227b.png
  或数止焉节之谓也吾观时乐得之矣时之度曲
  可以使人人一律者板为之也版有眼故加节焉
  十番之奏一声版二声鱼皆以木为之取其音清
  裂不为众乐所掩夫柷敔之声犹是也伶州鸠曰
  革木一声木音直非若金石之铿锵革之闛鞈丝
  竹之嘹喨绵长可悦也不过挏栎相击砉然而止
  正如版鱼用为节奏曲之迟疾视此为准雅相之
  声近乎拉飒悄然以辅柷敔之间此度曲之所谓
卷一百十 第 86a 页 WYG0629-0227c.png
  大衬小衬也柷敔不得其用今乃用铜钹杖鼓以
  补之琴瑟设而不作亦以不知版眼也琴曲中有
  入慢则有趋可知矣今之单弹琴者犹度清曲也
  使其引喉转声以意长短不合拍按岂可听乎琴
  与瑟合遂与六琴六瑟合遂与众乐合皆恃拍按
  之节以一之若专以静远缓细为高无复版眼则
  竟可随意短长是为能与众合耶人之用声声有
  常止止以更气止以言乎齐也合止明矣春官教
卷一百十 第 86b 页 WYG0629-0227d.png
  舂牍如柷小舂谓之应以应大舂所倡之节又云
  牍以应柷则柷非三声而毕可知也房庶曰金石
  钟磬也而变为方响丝竹琴箫也而变为筝笛木
  柷敔也而贯之为版马贵与亦编九拍版六拍版
  于柷敔之后胡以代抃唐名乐句宋以檀若桑为
  之非明徵乎贵与亦疑之而不敢决耳
响板(增/)
 元天魔舞乐器有响板
卷一百十 第 87a 页 WYG0629-0228a.png
  (臣/)等谨按此与拍板并列而不详其制据纪云宫
  中赞佛则按舞奏乐岂如今佛寺所用欤
木瓠(增/)
  宋墨庄漫录曰苏阴和尚作穆护歌又地理风水
  家亦有穆护歌皆以六言为句而用侧韵黄鲁直
  云黔南巴𤏡间赛神者皆歌穆护其略云听唱啇
  人穆护四海五湖曾去因问穆护之名父老云盖
  木瓠耳曲木状如瓠击之以节歌
卷一百十 第 87b 页 WYG0629-0228b.png
杵臼(增/)
  明田汝成炎徼纪闻曰龙家盖徙笮駹氏之裔人
  死以杵击椎塘和歌哭椎塘者臼也
  (臣/)等谨按此亦前考春杵之遗意
木鱼(增/)
  本襌诵之具后十番乐器用之
  八音之外

卷一百十 第 88a 页 WYG0629-0228c.png
 辽大乐器有贝二
海螺
  陈悰天启宫词注曰番经厂内官于英华殿作佛
  事鸣锣鼓吹海螺诸乐器
象管
  宋齐东野语曰紫霞翁(宋宗室/名未详)尝自品象管作霓
  裳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非人间曲也
桃皮觱栗
卷一百十 第 88b 页 WYG0629-0228d.png
 辽横吹乐前后部各有桃皮觱栗二十四
 金鼓吹乐前后部第二各有桃皮筚篥二十四黄麾
 仗第三节前部鼓吹第二第八节后部鼓吹第二并
 同皇太子前部鼓吹桃皮筚篥四
吹叶
 辽大乐器有吹叶
  张舜民使北记曰胡人吹叶成曲以番歌相和音
  韵甚和
卷一百十 第 89a 页 WYG0629-0229a.png
  炎徼纪闻曰牂牁辰沅间峒蛮暇则吹芦笙木叶
  为乐又蔡家相传春秋时楚俘蔡人之裔男女吹
  木叶而索偶
红牙笙(增/)
 辽太宗天显七年唐遣使遗红牙笙
红牙拍板
  宋陆游诗曰凭教后苑红牙板引上西川绿锦茵
  宋友仁研北杂志曰赵子固每醉歌乐府执红牙
卷一百十 第 89b 页 WYG0629-0229b.png
  以节曲红牙拍板也
鹤骨笛(增/)
 元萨都拉有鹤骨笛诗
椰壳筒(增/)
 明永乐七年命太监郑和至占城国其酋拥番兵椎
 鼓吹椰壳筒出郊迎诏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