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七
卷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628-004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七
 郊社考
  郊
明太祖吴元年八月圜丘成
 先是丙午岁命有司营建庙社至是告成圜丘在京
 城东南正阳门外钟山之阳为坛二成上成广七丈
 高八尺一寸四出陛各九级正南广九尺五寸东西
卷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628-0044d.png
 北广八尺一寸下成周围坛面皆广二丈五尺高视
 上成陛皆九级正南广一丈二尺五寸东西北杀五
 寸五分二成上下甃砖及四面阑干皆以琉璃为之
 壝去坛十五丈高八尺一寸甃以砖四面为棂星门
 南三门中广一丈二尺五寸左一丈一尺五寸五分
 右九尺五寸东西北门各一皆广如右门外垣去壝
 十五丈门制同南三门中广一丈九尺五寸左一丈
 二尺五寸右一丈一尺九寸五分东西北门各一亦
卷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628-0045a.png
 广如右门四面直门外各为甬道其广皆视门天库
 五间在外垣北南向神厨五间西向库五间南向宰
 牲房三间天池一俱在外垣东北隅坊二在外垣外
 横甬道东西燎坛在内壝外东南丙地高九尺广七
 尺开上南出户四年三月改筑圜丘坛二成上成面
 径四丈五尺高五尺二寸下成四围坛面皆广一丈
 六尺五寸高四尺九寸上下二成通径七丈八尺高
 一丈一寸壝去坛四面各九丈八尺五寸外垣去壝
卷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628-0045b.png
 南十三丈九尺四寸北十一丈东西各十一丈七尺
 壝高五尺外垣高三尺六寸
  太祖实录曰吴元年十一月上沐浴出观圜丘顾
  谓起居注熊鼎等曰此与古制合否对曰小异上
  曰古人于郊扫地而祭器用陶匏以示俭朴周有
  明堂其礼始备今予创立斯坛虽不必尽合古制
  然一念事天之诚不敢顷刻怠矣
洪武元年二月定郊社礼
卷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628-0045c.png
 先是敕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臣曰朕诞膺天命统
 一海宇首建郊社宗庙以崇祀事顾草创之初典礼
 未备其酌古今之宜务在适中定议以闻至是中书
 省臣李善长傅瓛学士陶安等各具沿革以进遂定
 郊社宗庙礼岁必亲祀以为常
 九年五月将有事于方丘适有晋王妃之丧帝命翰
 林侍讲学士宋濂考古制以闻濂对曰按王制丧三
 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丧服傅云宫中
卷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628-0045d.png
 有丧三月不举祭既葬而祭宋真宗时有内丧太常
 礼院言准礼宜祭天地社稷夫郊社之礼国之大事
 圣人所重虽有三年之丧亦不敢废示有尊也帝然
 之遂定三年之丧不废郊社之礼
  李善长等圜丘说曰天子之礼莫大于祀天故有
  虞夏商皆郊天配祖其来尚矣周官大司乐冬至
  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
  帝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
卷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628-0046a.png
  配上帝礼之见于遗经者可考也秦汉而后先王
  之礼变易尽矣魏晋以来郊丘之说互有不同宗
  郑元者以为天有六名岁凡九祭宗王肃者则以
  天体惟一安得有六一岁二祭安得有九虽因革
  不同大抵多参二家之说唐时用王说时从郑议
  宋则天地或合祭或分祭元于亲郊之礼不数见
  今当遵古制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冬至则祀昊天
  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大岁从祀
卷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628-0046b.png
十一月始祀上帝于圜丘
 三年正月增祀风云雷雨礼如太岁七年七月增设
 天下神祇坛于南北郊
 帝以祭祀省牲于神坛甚迩揆之人心殊为未安礼
 部尚书崔亮请远神坛二百步亮复奏大祀宜躬省
 牲中祀小祀请依旧典令太常卿礼部官省牲帝曰
 朕既斋戒以事神于省牲岂惮劳耶于是凡亲祀皆
 躬省牲后定大祀躬省牲中小祀则命官三年帝以
卷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628-0046c.png
 郊祭之牲与群祀牲同牢刍牧不足以别祀天之敬
 乃因其旧地改作而加绘饰中三间以养郊祀牲左
 三间以养后土牲右三间以养太庙社稷牲馀屋以
 养山川百神之牲凡大祀牺牲前一月帝躬视涤养
 继命群臣更日往视岁以为常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旧制岁以十二月朔旦驾
  亲临阅牲以后每夕轮一大臣继视自五府五部
  通政翰林堂上官不司刑者皆与焉凡兔房鹿槛
卷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628-0046d.png
  羊□牛枋猪圈周行历视出入皆骑卒火甲人等
  护卫每夕钟定人静乃出至中宵始回城门启钥
  以入次早复命用骑卒自宣德年始
  (臣/)等谨按太祖定制大祀前一月省牲至十二年
  改孟春合祀故省牲于岁前十二月朔嘉靖以前
  皆遵之
二年八月建望祭殿
 帝以郊社祭有定期或遇风雨不便行事且以亵神
卷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628-0047a.png
 因谕礼官考求前代之制礼部尚书崔亮言考宋祥
 符九年议郊祀值雨雪则就太尉斋厅望祭元经世
 大典载社稷坛壝外垣内北垣之下建屋七间南望
 二坛以备风雨曰望祀堂请依此制于圜丘方丘坛
 南皆建殿九间社稷坛北建殿七间为望祭之所遇
 风雨则于此望祭从之
 三年五月建斋宫于圜丘之西方丘之东前后皆为
 殿左右各小殿为庖湢之所缭以都垣垣内外为将
卷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628-0047b.png
 士宿卫之所外环以渠前为棂星门为桥三左右及
 后门各一桥一
  太祖实录曰洪武十年建观心亭于宫城上时致
  仕翰林学士承旨宋濂来朝帝语之曰人心易放
  操存为难朕日酬庶务罔敢自暇况有事于天地
  宗庙社稷尤用祇惕是以作为此亭名曰观心致
  斋之日端居其中吾身在是吾心即在是却虑凝
  神精一不二庶几无悔卿为朕记之傅示来裔
卷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628-0047c.png
  (臣/)等谨按明祖既建斋宫于郊坛复作观心亭于宫
  城上盖先期致斋则居亭中祭前一日乃宿斋宫
  耳观帝语宋濂语祇敬祀事之意于此可见
十一月祀上帝于圜丘以仁祖配
 初南北郊之祀群臣屡请举配典帝谦让未许且曰
 俟平庆阳议之是年八月庆阳平至是以冬至将行
 郊祀礼群臣复固请乃许之礼部因言先时郊祀以
 未举配天之礼故礼成复诣太庙恭谢今既议举配
卷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628-0047d.png
 典庙谢之礼宜不行惟先祭三日诣太庙以配享告
 从之至期先三日诣仁祖庙告以今月十四日冬至
 恭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谨请皇考作主以配祀日奉
 仁祖配位设正坛第一成之东西向陈设同昊天上
 帝惟不用玉
三年二月命郊祀日陈户口钱谷籍于坛下
 太常少卿陈昧言按周礼天府孟冬祀司民司禄而
 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盖民食皆命于天故民数
卷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628-0048a.png
 有拜受之礼今圜丘郊祀宜以户口钱粮之籍陈于
 台下礼毕藏之内府以见拜受民数谷数于天之义
 亦圣朝一代之制也从之
四年正月建郊坛于中都
 先是三年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定为中都筑新城门
 十有二立圜丘于洪武门外立方丘于左甲第门外
六年十一月冬至卜郊
 时帝不豫乃改郊祀于闰十一月十五日
卷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628-0048b.png
十年十一月始合祀天地于奉天殿
 是年秋帝感斋居阴雨览京房灾异之说谓分祭天
 地情有未安命作大祀殿于南郊及冬至以殿工未
 成乃合祀于奉天殿亲制祝文以人君事天地犹父
 母不宜异处遂定每岁合祀于孟春为永制
十一年十月大祀殿成
 即圜丘旧址建大祀殿十二楹中四楹饰以金馀施
 五采正中作石台设上帝皇地祇神座于其上每岁
卷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628-0049a.png
 正月中旬择日合祭帝具冕服行礼奉仁祖配享殿
 中殿前为东西庑三十二楹正南为大祀门六楹接
 以步廊与殿庑通殿后为库六楹以贮神御之物曰
 天库皆覆以黄琉璃瓦设厨库于殿东稍北宰牲亭
 井于厨东又稍北皆以步廊通殿两庑后缭以周墙
 正南为石门三洞以达大祀门为内坛外周垣九里
 三十步石门三洞南为甬道三中神道左御道右王
 道道两傍稍低为从官之道斋宫在外垣内西南东
卷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628-0049b.png
 向其后大祀殿复易以青琉璃瓦云
 明年又建神乐观于郊坛之西以处乐舞生观有太
 和殿祭则先期演乐于此帝亲为文勒石焉
十二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
 正殿三坛昊天上帝皇地祇坛俱南向仁祖配位坛
 西向丹陛东为坛曰大明西向西曰夜明东向两庑
 坛各六星辰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次
 五岳次四海西则风云雷雨次五镇次四渎天下山
卷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628-0050a.png
 川神祇坛二分设于海渎之次各坛陈设仍旧仪惟
 仁祖配位用苍璧前期皇帝致斋五日至期奠玉帛
 进俎三献俱先上帝次地祇次仁祖命魏国公徐达
 等分献从坛礼毕还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是祭
 也自斋誓百官至将祭之夕天宇澄霁升坛星纬昭
 焕祥飙庆云光彩爚煜帝心甚悦敕中书省臣胡惟
 庸等曰有国者必以祀事为先其礼起于古先圣王
 周旋上下进退奠献莫不有仪然仪必贵乎诚而人
卷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628-0050b.png
 心叵测至诚者少不诚者多若文太过使礼烦人倦
 而厌弗享非礼也朕周旋祀事十有一年见其仪太
 繁乃以义起更其仪式合祀天地上下胥悦若有肸
 蚃答于朕心尚其夙夜无怠以答神明之休祐复亲
 作大祀文并歌九章以纪之
  大祀文略曰天性自然而常者三纲五常也圣人
  度人情而措彝伦不逆其性务从于善每闻昔君
  钦若昊天莫敢有怠朕即位以来祀天飨地奉宗
卷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628-0050c.png
  庙社稷当斋期必有风雨临祭乃敛每以为忧京
  房有言郊祀鬼神必天道雍和神乃答若有飘风
  骤雨是为未善于是命三公度土工部役梓人于
  南郊创大祀殿合享朕度古人南郊祭天以阳生
  之月北郊祭地以阴生之月独以义起不知至阳
  祭之至阴之月至阴祭之至阳之月于理可疑且
  扫地而祭其来甚远尚质不华令天地之享与人
  大异将人之飨亦执古不变乎古则污尊抔饮茹
卷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628-0050d.png
  毛饮血巢居穴处今可行乎殆必不然因定岁祭
  天地于首春三阳交泰之时合祀天地前期致斋
  五日内二日以告仁祖三日正斋风和日暖及夜
  升坛山川草木不摇江海不波太阴中天神恍临
  降故合祀宜也
  邱浚大学衍义补曰祀典载于经者莫先舜典舜
  受命之初类于上帝不言后土者言天则地在其
  中分祀天地之说始见于周礼然六经言天必与
卷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0628-0051a.png
  地俱孔子言郊多与社并天与地并祭犹父与母
  同牢也岂得谓渎乎夫类于上帝经有明言舍周
  而从虞又何不可哉圣祖初得天下南北郊分祀
  行之数年风雨不时天多变异乃断自宸衷复为
  合祭之礼而以正月行事凡所谓六宗山川群神
  皆各为坛以从祀盖复有虞之典于四千馀载之
  后行之百年神祇响答休徵屡应其克享天地之
  心而遍致明灵之格者非一日矣
卷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0628-0051b.png
二十一年三月增修南郊坛位并更定礼仪
 于大祀殿丹墀内叠石为台四东西相向以为日月
 星辰四坛又于内壝之外亦东西相向叠石为台凡
 二十各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台之上
 琢石为山形凿龛以置神位以为岳镇海渎风云雷
 雨山川太岁天下诸神及历代帝王之坛坛后树以
 松柏外壝东南凿池凡二十区冬月藏冰以供夏秋
 祭祀之用其历代帝王及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
卷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0628-0051c.png
 山川月将城隍诸神并停春祭每岁八月中旬择日
 祭之其朝日夕月禜星之祭悉罢仍命礼部更定礼
 仪著为常式
二十六年定傅制誓戒仪
 凡大祀前三日百官诣阙如大朝仪傅制官宣制云
 某年月日祀于某所尔文武百官自某日为始致斋
 三日当敬慎之傅制讫四拜各退先是三年翰林学
 士朱升等奉敕撰斋戒文曰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
卷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0628-0051d.png
 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
 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专一其心严畏
 谨慎不思他事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大祀七
 日前四日戒后三日斋中祀五日既进览帝曰凡祭
 祀天地社稷宗庙山川等神为天下祈福宜下令百
 官斋戒若自有所祷不关民事者不下令又曰致斋
 以七日五日为期太久人心易怠止临祭斋戒三日
卷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0628-0052a.png
 务致精专著为令又定大祀前七日陪祀官诣中书
 省受誓戒曰皇帝有事于某所百官其听誓戒各扬
 其职不共其事国有常刑三年命礼部铸铜人一高
 尺有五寸手执牙简大祀则书斋戒三日中祀则书
 致斋三日太常司进寘于斋所四年复定亲祭郊庙
 斋五日社稷群祀斋三日降香斋一日郊祀先祭六
 日百官沐浴宿官署翌日昧爽朝服诣奉天殿丹墀
 受誓戒毕丞相暨太常官诣城隍发咨以祀期遍告
卷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0628-0052b.png
 百神复诣各祠庙坛所行香三日次日帝告庙请配
 享礼毕仍还斋宫五年命诸司各置木牌刻文其上
 曰国有常宪神有鉴焉祭祀则设之六年复定凡祭
 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早百
 官于奉天门观誓戒牌次日告庙退处斋宫致斋三
 日享宗庙正祭前四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
 为始致斋三日祭社稷日月星辰太岁风云雷雨岳
 镇海渎山川等神致斋二日如前仪凡傅制降香遣
卷六十七 第 15a 页 WYG0628-0052c.png
 官代祀先一日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遣官七年定
 制凡大祀前期四日太常卿至天下神祇坛奠告中
 书丞相诣京师城隍庙发咨次日皇帝告庙请配享
 二十一年定制斋戒前二日太常司官宿于本司次
 日奏请致斋又次日进铜人傅制谕文武百官斋戒
 是日礼部太常司官檄城隍神遍谓天下当祀神祇
 仍于各庙焚香三日是年复定傅制誓戒仪历朝咸
 遵之
卷六十七 第 15b 页 WYG0628-0052d.png
 初大祀乐章为儒臣所撰帝以其过于文缛特亲制
 乐章八年始用于郊坛又以凡亲祀还宫宜用乐舞
 前导命儒臣撰乐章以致敬慎监戒之意于是翰林
 上所撰神祥神贶酣酒色荒禽荒诸曲凡三十九章
 曰回銮乐歌其辞皆存规戒舞分三队队皆八人礼
 部图其制以上命乐工肄习之
 祭服亲祀郊庙日月服衮冕祭星辰社稷太岁风云
 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先农皆皮弁服群臣陪祭各服
卷六十七 第 16a 页 WYG0628-0053a.png
 本品梁冠祭服省牲大祀皮弁服中祀常服凡祀执
 大圭郊庙罢奠镇圭八年定登坛脱舄之礼郊祀庙
 享前期一日有司以席藉地设御幕于坛东南门外
 及设执事官脱履之次于坛门外西阶侧祭日入幕
 次脱舄升坛其升坛执事导驾赞礼读祝并分献陪
 祀官皆脱舄于外以次升坛供事协律郎乐舞生依
 前跣袜就位毕降坛纳舄从之(嘉靖十七年享庙皇/后助祭遂罢脱舄礼)
 (后不/复行)
卷六十七 第 16b 页 WYG0628-0053b.png
  (臣/)等谨按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崇礼乐
  诏儒臣修礼书在位三十馀年每遇祭祀斋戒省
  牲必诚必敬其祖训有曰凡祀天地祭社稷享宗
  庙精诚则感格怠慢则祸生故祭祀之时皆当极
  其精诚不可少有怠慢其风云雷雨师山川等神
  亦必敬慎自祭勿遣官代祀以垂训子孙虽南郊
  合祀覆屋于坛以孟春行礼有乖古义然亦必审
  度十馀年而后改制以行其心之所安不可谓非
卷六十七 第 17a 页 WYG0628-0053c.png
  精虔之至也若夫釐正祀典凡天王太乙六天五
  帝之类皆为革除而诸神封号悉改从本称一洗
  矫诬陋习其度越汉唐宋诸君远矣
惠帝建文元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
 帝始郊见上帝如岁时之礼岁前十二月躬省牲于
 南郊是月戊寅御奉天殿誓戒百官是夕宿于文华
 殿斋宫己卯出舍皇邸尚膳进素食庚辰子夜合祀
 天地配以太祖罢仁宗配位
卷六十七 第 17b 页 WYG0628-0053d.png
成祖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北京郊坛成
 建于正阳门南之左缭以周垣周九里三十步规制
 礼仪悉如南京惟增祀天寿山于北岳坛十九年正
 月甲子命皇太子诣坛奉安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
 神主甲戌大祀礼成
  (臣/)等谨按成祖屡幸北平遇郊祀先期自行在遣
  官赍书谕太子令代祭略曰永乐某年正月某日
  大祀天地于南郊命尔行礼其洁精致斋恪恭乃
卷六十七 第 18a 页 WYG0628-0054a.png
  事礼毕太子亦遣官复命率以为常至是建都北
  平始罢南京郊祀国有大事则遣官告祭云
仁宗洪熙元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
 敕曰太祖受命上天肇兴皇业太宗中兴宗社再奠
 寰区圣德神功咸配天地易曰殷荐上帝以配祖考
 朕崇敬祖考永惟一心今年正月十五日大祀天地
 神祗奉皇祖皇考配神仍著典章垂范万世
宣宗宣德八年正月诣斋宫罢早朝
卷六十七 第 18b 页 WYG0628-0054b.png
 故事先一日诣郊坛皆朝百官后乃行帝谕礼官明
 旦早行不视朝既至南郊躬诣神厨遍阅诸祭品至
 暮旗手卫请放烟火不许谓侍臣曰朕早来不视朝
 之故盖一心对越无暇他及今又暇观烟火乎
武宗正德十年正月有事南郊逮暮成礼
 是夜漏下二鼓帝始还宫十二年将郊先期降谕郊
 事毕幸南海子观猎诸臣咸上疏谏不听至日祀礼
 甫毕遂幸南海子纵猎夜半始入御奉天殿行庆成
卷六十七 第 19a 页 WYG0628-0054c.png
 礼
十四年正月卜郊
 先是太常寺奏定正月十二日郊祀帝幸太原未回
 请改卜日内批改次日既而又命改卜礼科给事中
 邢寰等疏言祖宗以来郊祀必于正月上旬所以重
 一岁之首务而昭莫大之敬也今改而又改日复一
 日疑且未定不惟隳祖宗相循之制且非祇畏天地
 之道伏望皇上如期回銮以成大礼御史牛天麟等
卷六十七 第 19b 页 WYG0628-0054d.png
 亦以为言俱不报二月始祀天地于南郊祀毕幸海
 子大猎十五年以征宸濠如南京十二月还京师始
 郊初献疾作不克成礼而罢
世宗嘉靖六年正月大祀礼成罢庆成宴
 先期礼官以宴请帝曰郊祀庆成次日设宴乃祖宗
 朝故典盖以上帝监歆君臣欢会其礼不可废也今
 四方灾异非常方欲上下同加修省恐多费劳民可
 暂免一年以见朕奉天恤民之意惟四夷使臣赐宴
卷六十七 第 20a 页 WYG0628-0055a.png
 如故
九年二月议南北郊分祀
 帝既定明伦大典益覃思制作之事郊庙百神咸欲
 斟酌古法釐正旧章乃问大学士张璁书称燔柴祭
 天又曰类于上帝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以形体主宰之异言也朱子谓
 祭之于坛谓之天祭之屋下谓之帝今大祀有殿是
 屋下之祭帝耳未见有祭天之礼也况上帝皇地祇
卷六十七 第 20b 页 WYG0628-0055b.png
 合祭一处亦非专祭上帝璁言国初遵古礼分祭天
 地后又合祀说者谓大祀殿下坛上屋屋即明堂坛
 即圜丘列圣相承亦孔子从周之意帝复谕璁二至
 分祀万代不易之理今大祀殿拟周明堂或近矣以
 为即圜丘实无谓也璁乃备述周礼及宋陈襄苏轼
 刘安世程颐所议分合异同以对且言祖制已定无
 敢轻议帝锐欲定郊制会给事中夏言请举亲蚕礼
 帝以古者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适与所议
卷六十七 第 21a 页 WYG0628-0055c.png
 郊祀相表里因令璁谕言陈郊议言乃上疏言国家
 合祀天地又为殿而屋之及太祖太宗之并配诸坛
 之从祀举行不于长至而于孟春俱不应古典宜令
 群臣博考诗书礼经所载及汉宋诸儒匡衡刘安世
 朱熹等之定论以见太祖国初分祀之旧制陛下称
 制而裁定之此中兴大业也疏入未下礼科给事中
 王汝梅等诋言说非是帝切责之乃敕礼部令群臣
 各陈所见且言汝梅等举召诰中郊用牛二明是合
卷六十七 第 21b 页 WYG0628-0055d.png
 祭天地夫用二牛者一帝一配位非天地各一牛也
 又或谓天地合祀乃人子事父母之道拟之夫妇同
 牢此言亵慢已甚又或谓郊为祀天社稷为祭地古
 无北郊夫社乃祭五土之祇犹言五方帝耳非皇地
 祗也社之名不同自天子以下皆得随所在而祭之
 故礼有亲地之说非谓祭社即方泽祭地也璁因录
 上郊祀考议一册时詹事霍韬深非郊议且言分祀
 之说惟有周礼莽贼伪书不足引据于是言复上疏
卷六十七 第 22a 页 WYG0628-0056a.png
 言周礼一书于祭祀为详大宗伯以祀天神则有禋
 祀实柴槱燎之礼以祀地祇则有血祭薶沈副辜之
 礼大司乐冬至日地上圜丘之制则曰礼天神夏至
 日泽中方丘之制则曰礼地祇天地分祀从来久矣
 故宋儒叶时之言曰郊丘分合之说当以周礼为定
 今议者既以大社为祭地则南郊既不当祭皇地祇
 何又以分祭为不可也合祭之说实自莽始汉之前
 皆主分祭而汉之后亦间有之宋元丰一议元祐再
卷六十七 第 22b 页 WYG0628-0056b.png
 议绍圣三议皆主合祭而卒不可移者以郊赉之费
 每倾府藏故从省约安简便耳亦未尝以分祭为非
 礼也今之议者往往以太祖之制为嫌为惧然知合
 祭乃太祖之定制为不可改而不知分祭固太祖之
 初制为可复知大祀文乃太祖之明训为不可背而
 不知存心录固太祖之著典为可遵且皆太祖之制
 也从其礼之是者而已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周礼一
 书朱子以为周公辅导成王垂法后世用意最深切
卷六十七 第 23a 页 WYG0628-0056c.png
 何可诬以莽之伪为耶且合祭以后配地实自莽始
 莽既伪为是书何不削去圜丘方丘之制天神地祇
 之祭而自为一说耶于是礼部集上群臣所议郊礼
 主分祭者都御史汪鋐等八十二人主分祭而以慎
 重成宪及时未可为言者大学士张璁等八十四人
 主分祭而以山川坛为方丘者尚书李瓒等二十六
 人主合祭而不以分祭为非者尚书方献夫等二百
 六人无可□者英国公张崙等一百九十八人奏曰
卷六十七 第 23b 页 WYG0628-0056d.png
 臣等祇奉敕谕折衷众论分祀之义合于古礼但坛
 壝一建工役浩繁礼屋祭曰帝夫既称昊天上帝则
 当屋祭宜仍于大祀殿专祀上帝改山川坛为地坛
 专祀皇地祇既无创建之劳行礼亦便帝复谕当遵
 皇祖旧制露祭于坛分南北郊以二至日行事
  春明梦馀录曰国之大在祀而祀之大在郊自古
  礼残缺后儒穿凿而五帝六天合祀之说迄无定
  论则以不深考于经折衷于圣以准之也书曰肆
卷六十七 第 24a 页 WYG0628-0057a.png
  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又曰柴
  望秩于山川又曰柴望大告武成曰类曰柴皆祀
  天之礼也然必及于六宗山川群神而不及后土
  则郊必兼社之谓也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
  上帝以配祖考又曰圣人烹以享上帝周礼以禋
  祀祀昊天上帝记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皆
  举郊以见社也家语孔子曰天子卜郊则受命于
  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郊之必卜而
卷六十七 第 24b 页 WYG0628-0057b.png
  不及社兼社也此唐虞三代之制也儒者但见周
  礼有冬至祭圜丘夏至祭方泽之文遂主分祀之
  说不知周礼一岁之间祭天凡几正月祈谷孟夏
  大雩季秋明堂至日圜丘此外有四时之祭则固
  合祭者矣惟是周朔建子冬至圜丘适当献岁不
  妨迎阳报天而后命及于地故其礼比合祭稍加
  崇重此惟行周礼之时则可耳乃其合祀之礼则
  未尝废散见诸经及孔子之言可据也使祭而必
卷六十七 第 25a 页 WYG0628-0057c.png
  冬至也则何用卜之为故曰致敬不坛扫地而祭
  则又不必于圜丘方泽也以是而知周之未尝不
  合祭也由汉历唐千馀年分祀者惟魏文帝之太
  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元宗之开元
  四祭而已至宋郊祀皆合祭其不合祭者惟元丰
  六年一郊元祐诏议北郊彼时群臣方议合祀之
  非哲宗以问辅臣章惇曰北郊止可谓之社君子
  当不以人废言夫国之大事莫过于郊明太祖以
卷六十七 第 25b 页 WYG0628-0057d.png
  开天之圣改分祀为合祀此千古卓见故行之百
  五十馀年风雨调顺民物康阜至嘉靖一改而明
  遂衰建议者夏言也卒死于法抑太祖之灵弗歆
  乎
  时修撰姚涞议略云古之祭日于坛谓春分也祭
  月于坎谓秋分也其阴阳先后之序义则得矣从
  之可也若冬至夏至之祭臣于此窃有疑焉周人
  以建子之月为岁首故冬至祭天夏至祭地阴阳
卷六十七 第 26a 页 WYG0628-0058a.png
  之义先后之伦各有攸宜斯制礼之本意也今所
  用者夏正也如以一岁之月序之则夏至前而冬
  至后苟夏至祭地冬至祭天是先地而后天虽曰
  阳先阴后于义无嫌然实非一岁之事尊天之义
  岂其若此行周之礼不可以用今之时用今之时
  不可以行周之礼是其大者已碍而不通矣按是
  时主合祭者二百馀人涞议最当且曰断之于定
  鼎之时者圣祖也行之而安者二十年袭之于徙
卷六十七 第 26b 页 WYG0628-0058b.png
  都之日者太宗也行之而安者亦二十年承之于
  继世之后者列圣也行之而安也复百馀年天清
  地宴百神受职然则议郊礼于有明中叶固未可
  轻言分祭矣
十月圜丘成
 先是命户礼工三部偕言等诣南郊相择南天门外
 有自然之丘佥谓旧丘地位偏东不宜袭用礼臣欲
 于具服殿少南为圜丘言复奏曰圜丘祀天宜即高
卷六十七 第 27a 页 WYG0628-0058c.png
 敞以展对越之敬大祀殿享帝宜即清閟以尽昭事
 之诚二祭时义不同则坛殿相去亦宜有所区别乞
 于具服殿稍南为大祀殿而圜丘更移于前体势峻
 极可与大祀殿等制可于是建圜丘坛于正阳门外
 五里许大祀殿之南为制二成坛面砖用一九七五
 阳数及周围阑柱俱青琉璃边角用白玉石高广尺
 寸皆遵祖制内壝围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
 寸内四门南门外燎炉毛血池西南望燎台外垣周
卷六十七 第 27b 页 WYG0628-0058d.png
 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外门亦四南门外
 左具服台东门外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北门外
 正北泰神殿正殿藏上帝太祖之主配殿藏从祀诸
 神之主外建四天门东曰泰元南曰昭亨西曰广利
 又西銮驾库又西牺牲所其北神乐观北曰成贞北
 门外西北为斋宫迤西为坛门建方泽坛于安定门
 外之东亦二成是年十月圜丘工成明年夏北郊亦
 成分祀之制遂定
卷六十七 第 28a 页 WYG0628-0059a.png
  嘉靖祀典曰礼臣言圜丘之制大明集礼坛上成
  阔五丈存心录则第一层坛阔七丈集礼二成阔
  七丈存心录则第二层坛面周围俱阔二丈五尺
  盖集礼之二成即存心录之一层存心录之二层
  即集礼之一成矣臣等无所适从惟皇上裁定奉
  旨圜丘第一层径阔五丈九尺高九尺二层径十
  丈五尺三层径二十二丈俱高八尺一寸地面四
  方渐垫起五尺
卷六十七 第 28b 页 WYG0628-0059b.png
  于慎行谷山笔麈曰唐时明堂制度其宇上圜覆
  以清阳玉叶清阳色也玉叶亦瓦之类今大享殿
  及圜丘阑干皆用回青瓦亦清阳玉叶之类
十一月祀上帝于圜丘奉太祖专配
 先是给事中夏言疏言太祖太宗并配父子同列稽
 之经旨未能无疑臣谓周人郊祀后稷以配天太祖
 足当之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太宗足当之礼
 臣集议以为二祖配享百有馀年不宜一旦轻改帝
卷六十七 第 29a 页 WYG0628-0059c.png
 降敕谕欲于二至日奉太祖配南北郊岁首奉太宗
 配上帝于大祀殿大学士张璁翟銮等言二祖分配
 于义未协且录仁宗所撰敕谕并告庙文以进帝复
 命集议于东阁皆以为太庙之祀列圣昭穆相向无
 嫌并列况太祖太宗功德并隆圜丘大祀殿所祀均
 之为天则配天之祖不宜阙一臣等窃议南北郊及
 大祀殿每祭皆宜二祖并配帝终以并配非礼谕阁
 臣讲求璁等言古者郊与明堂异地故可分配今圜
卷六十七 第 29b 页 WYG0628-0059d.png
 丘大祀殿同兆南郊冬至礼行于报而太宗不与孟
 春礼行于祈而太祖不与心实有所不安帝复报曰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惟一天祖亦惟一祖故大
 报天之祀止当以高皇帝配文皇帝功德岂不可配
 天但开天立极本高皇帝肇之耳如周之王业武王
 实成之而配天止以后稷配上帝止以文王当时未
 闻争辩功德也因命寝其议已而夏言复疏言虞夏
 殷周之郊惟配一祖后儒穿凿分郊丘为二及误解
卷六十七 第 30a 页 WYG0628-0060a.png
 大易配考孝经严父之义以致唐宋变古乃有二祖
 并侑三帝并配之事望断自宸衷依前敕旨帝报曰
 礼臣前引太庙不嫌一堂夫配帝与享先不同此说
 无当仍命申议大学士张璁乃言郊祀之议圣见已
 决独臣不忍无言皇上信以分配之说尽古礼乎大
 祀殿非明堂之位孟春祈谷又非季秋大享之礼则
 未免有失于古也皇上信以并配之说非今宜乎太
 祖百有馀年之神座岂忍言撒文皇百有馀年配天
卷六十七 第 30b 页 WYG0628-0060b.png
 之报岂忍言废则又未免有失于今也窃以天地分
 祀宜从古礼彰我皇上善继善述之孝祖宗并配宜
 从今制彰我皇上不愆不忘之心疏入帝乃责璁前
 后变志非忠爱之道于是礼臣复上议南北郊虽曰
 祖制实今日新创请如圣谕俱奉太祖独配至大祀
 殿则太祖所创今乃不得侑享于中窃恐太宗之心
 有所未安宜仍奉二祖并配则既复古礼又存祖制
 礼意人情两不为失疏入复谕璁曰二至祀典自今
卷六十七 第 31a 页 WYG0628-0060c.png
 日始当奉太祖独配孟春特名祈谷实存祖制当如
 仁宗之旧可委曲依朕意行之璁对皇上议郊祀大
 典本求至当可行之道今议者以圜丘方泽皆以太
 祖配以为皇上新制以大祀殿祀上帝以二祖配以
 为祖宗旧制皆一时迁就之说非至当不易之论夫
 冬至报天之礼重孟春祈谷之礼轻天与帝一也大
 祀殿既可以二圣并配圜丘何独不可新制旧制之
 说臣之所不解也臣窃惟斯礼之议本因天地不可
卷六十七 第 31b 页 WYG0628-0060d.png
 并祭嫌于庞杂若祖宗并配原无可议况既有大祀
 殿又建圜丘同兆南郊益非礼制夫礼时为大古今
 异宜非可一律盖古圜丘因丘陵为之非积土而坛
 方泽因川泽为之非掘地而坎今仪文大备屋而祀
 之扫地之仪安可复用或谓屋祭为帝坛祭为天臣
 观思文之诗祭后稷配天而歌者也一诗之中天帝
 并称我将之诗祭文王配帝而歌者也一诗之中止
 称天而不称帝则天之与帝原自无异臣惟今日郊
卷六十七 第 32a 页 WYG0628-0061a.png
 祀之议有简易可行之道足可继承者因南郊大祀
 殿以祀昊天上帝配以二祖冬至大报天可也孟春
 祈谷可也万一雨雪届期亦可备而成礼北郊建坛
 以祀皇地祇亦以二祖配之明夏方有事北郊工役
 可徐图耳夫天地者古今之天地分而祀之三代之
 彝典也不可庞杂故臣将顺皇上为之祖宗者一代
 之祖宗功德俱隆并配天地当代之定制也孝子慈
 孙不可轻有拟议故臣不敢将顺皇上为之盖宜于
卷六十七 第 32b 页 WYG0628-0061b.png
 古而古宜于今而今惟求心之安而已帝意终不可
 夺乃下礼部申议疏且责之曰祖宗并配在礼为黩
 但朕所定祈谷原因曲全祖制与明堂举事不同依
 拟奉二祖并侑二至之祀奉皇祖独配礼仪俱从俭
 详拟以闻
 将郊祀帝谕夏言欲亲行奉安礼乃拟仪注以闻先
 期择捧主执事官十一员分献配殿大臣二员撰祝
 文备脯醢酒果制帛香烛前一日行告庙礼设神舆
卷六十七 第 33a 页 WYG0628-0061c.png
 香案于奉天殿神案二于泰神殿神案二于东西配
 殿香案一于丹墀正中设大次于圜丘左门外是日
 质明帝常服诣奉天殿行一拜三叩头礼执事官先
 后捧昊天上帝太祖高皇帝及从祀神主各奉安舆
 中至泰神殿门外帝乘辂至昭亨门礼官导至泰神
 殿丹墀报事官就舆捧神主升石座奉安于龛中帝
 诣香案前行三献礼如仪礼毕出至大次升座百官
 行一拜三叩头礼毕还宫
卷六十七 第 33b 页 WYG0628-0061d.png
十年正月祈谷于大祀殿奉太祖太宗配
 明初未尝行祈谷礼至是始以孟春上辛日行于大
 祀殿奉二祖配礼毕帝心终以为未当谕张璁曰自
 古惟以祖配天今二祖并配决不可法后世嗣后大
 报与祈谷止奉太祖配寻亲制祝文更定仪注改用
 惊蛰节礼视大祀稍杀帛减十一不设从坛不燔柴
 著为定式
十一年正月祈谷于上帝始命武定侯郭郧摄事
卷六十七 第 34a 页 WYG0628-0062a.png
 帝自即位岁亲郊遣代实自此始于是给事中叶洪
 言祈谷大报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无不亲郊成
 化弘治间或有故宁展至三月盖以郊禋礼重不宜
 摄以人臣谓俟圣躬痊改卜吉日行礼不从至十八
 年改行于大内之元极宝殿不奉配遂为定制是时
 礼部言往以正月之吉大祀天地入觐臣僚四品以
 上皆得陪祭今大报行于冬至祈谷举于孟春诸臣
 当觐者见集阙下请令四品以上皆得陪祀祈谷如
卷六十七 第 34b 页 WYG0628-0062b.png
 昔年大报例从之
 是年冬至尚书言以前此有事南郊风寒莫备乃采
 礼书天子祀天张大次小次之说请作黄毡御幄为
 小次每大祭所司以随值风雪则设于圜丘下帝就
 幄中对越陟降奠献以太常执事官代之命著为令
十三年二月诏更圜丘为天坛方泽为地坛
 礼部尚书夏言言圜丘方泽本法象定名未可遽易
 第称圜丘坛省牲则于名义未协今后冬至大报启
卷六十七 第 35a 页 WYG0628-0062c.png
 蛰祈谷祀天夏至祭地祝文宜仍称圜丘方泽其省
 牲及诸公事有事坛所称天坛地坛从之
十五年定进大报等祀日册仪
 旧制每岁十一月上旬钦天监具明年诸祭祀日于
 奉天门奏进嘉靖九年令以九月奏诸祀日自大报
 始是年帝亲定进祀日册仪每岁九月朔礼部尚书
 以大报及诸祀日告于皇帝前期宿于公署鸿胪卿
 请御殿设案于奉天殿中至日百官公服侍班皇帝
卷六十七 第 35b 页 WYG0628-0062d.png
 服皮弁礼部尚书具朝服捧祀日册自午门中道入
 立置于案皇帝就案先立定礼部尚书跪奏嘉靖几
 年分大报等祀日册请敬之皇帝搢圭取而恭视讫
 序班举案置于华盖殿中皇帝升座百官叩头如常
 礼
十七年十一月上皇天上帝泰号
 帝既上成祖睿宗尊号大享礼成拟加上帝及高皇
 帝后尊称先期诣郊坛预告于神祇还御奉天殿降
卷六十七 第 36a 页 WYG0628-0063a.png
 敕谕礼部以十一月朔旦行事至日帝诣南郊恭进
 册表上泰号曰皇天上帝于是改泰神殿曰皇穹宇
  (臣/)等谨按礼事天无文扫地而祭自尧舜以来数
  千百年从未闻为天加徽称者且昊天与皇天均
  天也又可意为隆降而妄事推崇乎当时礼仪册
  表虽皆帝所亲定然徒以取讥当时滋惑来世故
  不复采录云
穆宗隆庆元年正月罢祈谷
卷六十七 第 36b 页 WYG0628-0063b.png
 帝初即位用遗诏令礼臣议祀典兴罢于是礼臣言
 先农亲祭遂耕耤田即祈谷遗意今二祀并行于春
 未免烦数且元极宝殿在禁地百官陪祀出入非便
 宜罢祈谷止于先农坛行事从之
神宗万历三年十一月大学士张居正进郊祀新旧图

 疏言皇上肇举郊禋大典臣等谨辑郊祀新旧图考
 进呈旧礼者太祖所定新礼者世宗所定也按天地
卷六十七 第 37a 页 WYG0628-0063c.png
 之祭自周以来分合不一大率合祭为多国朝自洪
 武后皆合祭至嘉靖始建分祭之制议者咸以合祭
 为便顾兹重典未敢轻议谨辑为礼书二册首序分
 合沿革之由次具坛壝陈设规制图说次列仪注乐
 章而以臣等浅陋之见略述其概窃附于后以备圣
 明他日裁择帝嘉纳之
  附论新旧郊祀图考后曰国初天地分祀至洪武
  十年圣祖乃定为合祀之制每岁以正月上辛日
卷六十七 第 37b 页 WYG0628-0063d.png
  行礼于南郊大祀殿列圣遵行百六十馀年至世
  宗始按周礼古文复分建南北郊俱坛而不屋南
  郊以冬至北郊以夏至行礼二至之外复有孟春
  祈谷季秋大享岁凡四郊隆庆改元诏廷臣议郊
  祀之礼时议者并请罢祈谷大享复合祀天地于
  南郊先帝深惟三年无改之义独以祈谷大享在
  大内行礼不便从礼官议罢而分祀姑仍其旧盖
  亦有待焉耳夫礼因时宜本乎人情者也高皇帝
卷六十七 第 38a 页 WYG0628-0064a.png
  初制郊礼分祀者十年矣而竟定于合祀者良以
  古今异宜适时为顺故举以岁首人之始也卜以
  春初时之和也岁惟一出事之便也为屋而祭情
  之安也百六十馀年列圣相承莫之或易者岂非
  其至当允协经久而可守乎今以冬至极寒而祼
  献于星露之下夏至盛暑而骏奔于炎歊之中一
  岁之中六飞再驾以时以义斯为戾矣且成祖文
  皇帝再造宇宙功同开创配享百馀年一朝罢之
卷六十七 第 38b 页 WYG0628-0064b.png
  于人情亦有大不安者故世宗虽分圜丘之制而
  中世之后竟不能行虽肇举大享之礼而岁时禋
  祀止于内殿是斯礼在当时固已窒碍而难行矣
  况后世乎臣等愚昧窃以为宜遵高皇帝之定制
  循列圣之攸行岁惟一举合祀之礼而奉二祖并
  配斯于时义为协人情为顺谨稽新旧规制礼仪
  而略述其概俟圣明裁断焉
悯帝崇祯十四年正月祈榖于大享殿
卷六十七 第 39a 页 WYG0628-0064c.png
 是礼世宗一再举而罢至是复举其恭视坛位笾豆
 牲只俱如圜丘仪惟不散斋不出宿于郊斋宫不朝
 亥正三刻止升一灯明年上辛值元日乃改用中辛
  (臣/)等谨按明初诸帝日于宫中行拜天礼世宗用
  杨一清之言始罢不行惟正旦冬至圣诞节于奉
  天殿丹陛上行礼既定郊祀遂罢冬至之拜正旦
  圣诞节俱诣元极宝殿行礼隆庆元年罢元极宝
  殿仍行礼于奉天殿陛不用外执事祭品亦不取
卷六十七 第 39b 页 WYG0628-0064d.png
  给太常其后遂相沿不变云
太祖在位三十一年亲郊三十
 (洪武元年十一月庚子/ 三年十一月庚戌)   (二年十一月乙巳/四年十一月丙辰)
   (五年十一月辛酉/七年十一月辛未)   (六年闰十一月壬午/八年十一月丁酉)
   (九年十一月壬午/十二年正月己卯)   (十年十一月丁亥/十三年正月癸卯)
   (十四年正月乙未/十六年正月乙卯)   (十五年正月乙未/十七年正月丁未)
   (十八年正月辛未/二十年正月甲子)   (十九年正月甲子卯/二十一年正月辛)
   (二十二年正月丁亥/二十四年正月癸卯)  (二十三年正月己卯/二十五年正月乙未)
卷六十七 第 40a 页 WYG0628-0065a.png
   (二十六年正月辛酉/二十八年正月丁未)  (二十七年正月乙卯/二十九年正月壬申)
   (三十年正月丙寅/)   (三十一年正月壬戌/)
惠帝在位四年亲郊三
 (建文元年正月庚辰/ 三年正月辛未)    (二年正月辛未/)
成祖在位二十二年亲郊十七
 (建文四年七月壬午朔/ 二年正月乙卯) (永乐元年正月辛卯/ 三年正月庚戌)
   (四年正月丁未/六年正月辛酉)    (五年正月丁卯/七年正月乙卯)
   (八年正月己卯/十年正月丁酉)    (九年正月甲戌卯/十一年正月辛)
卷六十七 第 40b 页 WYG0628-0065b.png
   (十五年正月丁酉/二十年正月辛未)   (十九年正月甲戌未/二十一年正月乙)
   (二十二年正月戊子/)
仁宗在位一年亲郊一
 (洪熙元年正月丙戌/)
宣宗在位十年亲郊九
 (宣德元年正月丁未/ 三年正月甲子)    (二年正月庚子/四年正月己未)
   (五年正月癸丑/七年正月癸酉)    (六年正月丁丑/八年正月丁卯)
   (九年正月辛卯/)
卷六十七 第 41a 页 WYG0628-0065c.png
英宗先后在位二十二年亲郊十六
 (正统五年正月己未/ 七年正月甲戌)   (六年正月庚戌/八年正月丁卯)
   (九年正月辛酉卯/十一年正月己)  (十年正月丙戌酉/十二年正月癸)
 (天顺十三年正月丁酉/ 二年正月甲戌)  (十四年正月甲午/三年正月乙未)
   (四年正月丁亥/六年正月丁未)   (五年正月庚戌/七年正月丙午)
景帝在位八年亲郊七
 (景泰元年正月丙戌/ 三年正月丙午)   (二年正月庚戌/四年正月辛未)
   (五年正月甲子/七年正月壬午)   (六年正月戊午/)
卷六十七 第 41b 页 WYG0628-0065d.png
宪宗在位二十三年亲郊二十三
 (成化元年正月己未/ 三年正月己卯)    (二年正月戊申/四年正月甲戌)
   (五年正月乙丑/七年正月丙戌)    (六年正月己丑/八年正月庚戌)
   (九年正月丁未亥/十一年正月癸)   (十年正月丁酉午/十二年正月戊)
   (十三年正月庚戌/十五年正月丁卯)   (十四年正月甲戌/十六年正月甲午)
   (十七年正月丙戌/十九年正月丙午)   (十八年正月壬午/二十年正月丁酉)
   (二十一年正月乙未/二十三年正月庚戌)  (二十二年正月己未/)
孝宗在位十八年亲郊十八
卷六十七 第 42a 页 WYG0628-0066a.png
 (弘治元年正月丙午/ 三年正月甲子)    (二年正月辛未/四年正月己丑)
   (五年正月壬午/七年正月丁酉)    (六年正月己卯/八年正月乙未)
   (九年正月壬辰未/十一年正月丁)   (十年正月庚戌未/十二年正月辛)
   (十三年正月乙丑/十五年正月丙戌)   (十四年正月己未/十六年正月戊申)
   (十七年正月甲戌/)   (十八年正月乙未/)
武宗在位十六年亲郊十五
 (正德元年正月己丑/ 三年正月丁未)    (二年正月乙酉/四年正月丙午)
   (五年正月丁卯/七年正月己未)    (六年正月甲子/八年正月壬午)
卷六十七 第 42b 页 WYG0628-0066b.png
   (九年正月丁丑未/十一年正月乙)   (十年正月戊辰丑/十二年正月己)
   (十三年正月庚戌酉/十五年十二月丁)  (十四年二月丁丑/)
世宗在位四十五年亲郊十八
 (嘉靖元年正月己未/ 三年正月丁丑)    (二年正月乙卯/四年正月辛未)
   (五年正月乙未/七年正月丙戌)    (六年正月己丑/八年正月庚戌)
   (九年正月丁酉/十年正月辛卯)      (十一月己酉/十一月甲寅)
   (十一年十一月庚申/十四年十一月乙亥)  (十三年十一月庚午/十五年十一月辛亥)
   (十七年十一月辛卯/)  (十八年十一月丙申/)
卷六十七 第 43a 页 WYG0628-0066c.png
穆宗在位六年亲郊四
 (隆庆元年十一月癸亥/ 三年十一月甲戌)   (二年十一月戊辰/四年十一月己卯)
神宗在位四十八年亲郊三
 (万历三年十一月乙巳卯/ 十四年十一月癸)  (六年十一月辛酉/)
熹宗在位七年亲郊一
 (天启三年十一月丁巳/)
悯帝在位十七年亲郊七
 (崇祯元年十一月癸未巳/ 十二年十一月辛)  (八年十一月庚申亥/十三年十一月丁)
卷六十七 第 43b 页 WYG0628-0066d.png
   (十四年正月辛巳寅/十六年十一月壬)  (十五年正月辛巳/)
  (臣/)等谨按明初最严郊祀太祖以后无不亲郊者
  成祖北巡间令太子摄祀其以疾改卜郊止太祖
  洪武六年孝宗弘治二十六年两郊而已百馀年
  中肃奉明禋对越罔懈事天之诚唐宋诸君莫之
  逮也惟武宗末年屡以游豫改卜郊然亦未敢辄
  废世宗嗣服锐意制作改合祀为分祀罢二祖并
  配毅然排众议而为之以蕲合于三代之礼用意
卷六十七 第 44a 页 WYG0628-0067a.png
  可谓勤矣十三年南郊亲制大报歌亦有慎始图
  终之语乃分祀未几遂至遣代大享殿徒事改作
  而祈谷仍于内殿行事且皇天泰号徒奉虚称睿
  宗配天贻讥丰昵虽曰礼元极宝殿乃溺于方士
  幻妄之说非实有昭事上帝之诚也盖帝议礼之
  后喜事纷更始则博复古之虚名而诚意有所不
  至继乃崇尚玄修惑溺日深凡所改作皆废置不
  复再举而祖宗以来严恭寅畏之心荡然无存再
卷六十七 第 44b 页 WYG0628-0067b.png
  傅而至神宗怠弃益甚郊庙之祀数十年不一躬
  亲不可谓非帝启之也记曰惟圣人为能享帝孝
  子为能享亲理固不可易矣
圜丘大祀仪(洪武元/年定)
 先期皇帝散斋四日致斋三日陪祀执事官同前祀
 二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省牲视鼎镬涤溉次日
 有司陈设正坛第一成设上帝位南向玉用苍璧帛
 用苍色牲用苍犊笾豆十二簠簋各二豋一爵三坛
卷六十七 第 45a 页 WYG0628-0067c.png
 上设太尊二著尊牺尊山罍各一坛下设大尊一山
 罍二实以五齐三酒祝一同玉帛设于坛西第二成
 设大明位在东星辰位次之夜明位在西太岁位次
 之位用纯犊一币各一大明用赤夜明星辰太岁皆
 用白笾豆各十簠簋及豋同上帝东西各设著尊二
 牺尊二实以醴齐盎齐事酒至日清晨车驾至大次
 太常卿奏中严皇帝服衮冕奏外办皇帝入就位赞
 礼唱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中和之曲赞礼唱燔柴郊
卷六十七 第 45b 页 WYG0628-0067d.png
 社令升烟燔全犊于燎坛赞礼唱请行礼太常卿奏
 有司谨具请行事皇帝再拜皇太子及在位官皆再
 拜赞礼唱奠玉帛皇帝诣盥洗位太常卿赞曰前期
 斋戒今晨奉祭加其清洁以对神明皇帝搢圭盥手
 帨手出圭升坛太常卿赞曰神明在上整肃威仪
 升自午陛协律郎举麾奏肃和之曲皇帝诣昊天上
 帝神位前跪搢圭上香奠玉帛出圭再拜复位赞礼
 唱进俎协律郎举麾奏凝和之曲皇帝诣昊天上帝
卷六十七 第 46a 页 WYG0628-0068a.png
 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复位赞礼唱行初献礼皇帝
 诣爵洗位搢圭涤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出圭诣酒
 尊所搢圭执爵受泛齐以爵受执事者出圭协律郎
 举麾奏寿和之曲武功之舞皇帝诣昊天上帝神位
 前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读祝官捧祝跪读讫
 皇帝俯伏兴再拜复位亚献酌醴齐乐奏豫和之曲
 文德之舞终献酌盎齐乐奏熙和之曲文德之舞仪
 并同初献惟不用祝终献赞礼唱行分献礼分献官
卷六十七 第 46b 页 WYG0628-0068b.png
 诣盥洗位搢笏盥手出笏诣爵洗位搢笏涤爵拭爵
 以爵授执事者出笏诣从祀神位前搢笏上香祭酒
 奠爵出笏俯伏兴再拜复位赞礼唱饮福受胙皇帝
 升坛至饮福位再拜跪搢圭奉爵官酌福酒跪进太
 常卿赞曰惟此酒殽神之所与赐以福庆亿兆同沾皇
 帝受爵祭酒饮福酒以爵置于坫奉胙官奉胙跪进
 皇帝受胙以授执事者出圭俯伏兴复位皇太子以
 下在位官皆再拜赞礼唱彻豆协律郎举麾奏安和
卷六十七 第 47a 页 WYG0628-0068c.png
 之曲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在位官皆再拜赞礼唱
 读祝官奉祝奉币官奉币掌祭官取馔及爵酒各诣
 燎所唱望燎皇帝至望燎位半燎太常卿奏礼毕皇
 帝还大次解严驾还诣太庙报谢
  (臣/)等谨按洪武七年定大祀拜礼始迎神四拜饮
  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而毕又以旧仪
  太常司奏中严外办及盥洗升坛饮福受胙各致
  赞词又凡祀俱设爵洗位涤爵拭爵初升坛再拜
卷六十七 第 47b 页 WYG0628-0068d.png
  祭酒唱赐福胙之类俱为烦渎悉去之又定大祀
  分献礼皇帝行初献礼奠玉帛将毕分献官即行
  初献礼亚献中献亦如之又以古人祭用香烛所
  以导达阴阳以接神明无上香之礼命凡祭祀罢
  上香又帝亲祀皇太子留宫中居守亲王戎服侍
  从虽不陪祀仍一体斋戒其陪祀官文臣五品以
  上武臣四品以上若老疾疮疥刑馀丧过体气者
  皆不得与至元降臣高昌王岐王特加三品法服
卷六十七 第 48a 页 WYG0628-0069a.png
  陪祭则创见者后又制祭祀牙牌圆者给陪祀官
  长者给执事诸人佩以入坛无者不纳
南郊合祀仪(洪武十/年定)
 斋戒前期二日太常司官(今太/常寺)宿于本司次日具本
 奏闻致斋三日次日进铜人傅制谕文武官斋戒(不/饮)
 (酒不食葱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当日礼部官同太常司官
 于城隍庙发咨仍于各庙焚香三日告庙正祭前二
 日用祝文酒果奉先殿告仁祖配上帝皇祇省牲(用/牛)
卷六十七 第 48b 页 WYG0628-0069b.png
 (二十八羊三十三豕/三十四鹿二兔十二)正祭前二日太常司官奏闻明
 日与光禄司官省牲次日省牲毕复命就奏定分献
 官二十四员陈设(共二十/七坛)正殿三坛上帝(南/向)犊一豋
 一实以太羹笾十二实以形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
 脯白饼黑饼糗饵粉餈豆十二实以韭菹菁菹芹菹
 笋菹醓醢鹿醢兔醢鱼醢脾析豚拍𩛆食糁食簠簋
 各二实以黍稷稻粱玉用苍璧一帛一(苍色织成郊/祀制帛四字)
 皇祇(南/向)犊一豋一笾十二豆十二簠簋各二玉用黄
卷六十七 第 49a 页 WYG0628-0069c.png
 琮一帛一(黄色郊/祀制帛)仁祖配位(在东/西向)犊一豋一笾十二
 豆十二簠簋各二玉用苍璧一帛一(苍色郊/祀制帛)共设酒
 尊六爵九篚三于东南西向祝文案一于殿西(洪熙/以后)
 (改奉太祖太宗并祀正殿增一/坛加犊一酒尊二爵三帛篚一)丹墀四坛太明(在东/西向)
 犊一豋一笾十(无糗饵粉/餈下同)豆十(无𩛆食糁/食下同)簠簋各二
 帛一(红色礼神/制帛下同)酒尊三爵三篚一夜明(在西/东向)犊一豋
 一笾十豆十簠簋各二帛一(白/色)酒尊三爵三篚一星
 辰一坛(在东/西向)犊一羊三豕三豋一铏二盛和羹笾豆
卷六十七 第 49b 页 WYG0628-0069d.png
 各十簠簋各二酒盏三十帛一(白/色)酒尊三爵三篚一
 星辰二坛(在西/东向)陈设同东十坛北岳坛犊一羊一豕
 一豋一铏二笾豆各十簠簋各二酒盏十帛一(黑/色)
 尊三爵三篚一(永乐以后北岳坛增附/天寿山加酒盏十帛一)北镇坛陈设
 同东岳坛陈设同帛一(青/色)东镇坛东海坛陈设并同
 太岁坛陈设同帛一(白/色)帝王坛陈设同帛十六(白/色)
 盏三十山川坛陈设同帛二(白/色)酒盏三十神祇坛羊
 五豕五铏三(无太/羹)笾豆各八簠簋各二酒盏三十帛
卷六十七 第 50a 页 WYG0628-0070a.png
 一(白/色)酒尊三爵三篚一四渎坛陈设与北岳同帛四
 (黑/色)酒盏三十西十坛北海坛陈设与北岳同西岳坛
 陈设同帛一(白/色)西镇坛西海坛陈设并同中岳坛(钟/山)
 (附/)陈设同帛二(黄/色)酒盏二十中镇坛陈设同帛一(黄/色)
 酒盏十风云雷雨坛陈设同帛四(白/色)酒盏三十南岳
 坛陈设同帛一(红/色)酒盏十南镇坛南海坛陈设并同
 正祭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陪祀官
 分献官各就位导引官导皇帝至御位内赞奏就位
卷六十七 第 50b 页 WYG0628-0070b.png
 典仪唱燔柴瘗毛血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乐乐止内
 赞奏四拜(百官/同)典仪唱奠玉帛奏乐内赞奏升坛皇
 帝至上帝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玉帛跪进于皇帝右
 奠讫奏出圭至皇祇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玉帛跪进
 于皇帝左奠讫奏出圭至仁祖前奏搢圭执事官以
 玉帛跪进于皇帝右奠讫奏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
 进俎奏乐斋郎舁馔至内赞奏升坛至上帝前奏搢
 圭进俎出圭至皇祇前奏搢圭进俎出圭至仁祖前
卷六十七 第 51a 页 WYG0628-0070c.png
 奏搢圭进俎出圭奏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奏
 乐内赞奏升坛至上帝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
 于皇帝右奏献爵出圭至皇祇前奏搢圭执事官以
 爵跪进于皇帝左奏献爵出圭诣读祝位跪读祝乐
 止读祝官取祝跪于皇帝右读讫乐作奏俯伏兴平
 身(百官/同)至仁祖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
 右奏献爵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仪
 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
卷六十七 第 51b 页 WYG0628-0070d.png
 亚献乐止太常卿进五殿西东向唱赐福胙内赞奏
 诣饮福位跪搢圭光禄司官以福酒跪进奏饮福酒
 光禄司官以胙跪进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
 奏四拜(百官/同)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坛彻馔乐
 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赞奏四拜(百官/同)乐止典仪唱
 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位奏
 乐执事官各执祝帛馔出内赞奏礼毕
圜丘大祀仪(嘉靖九/年定)
卷六十七 第 52a 页 WYG0628-0071a.png
 前期十日太常寺题请视牲次请命大臣三员看牲
 四员分献前期五日锦衣卫备随朝驾皇帝诣牺牲
 所视牲视牲前一日皇帝常服告庙至日视牲毕命
 大臣轮视如常仪前期四日皇帝御奉天殿太常寺
 奏祭祀进铜人如常仪博士捧告请太祖祝版于文
 华殿候皇帝亲填御名讫捧出前期三日皇帝具祭
 服以脯醢酒果诣太庙请太祖配神讫易服御华盖
 殿太常寺卿同光禄寺卿面奏省牲讫皇帝御奉天
卷六十七 第 52b 页 WYG0628-0071b.png
 殿百官具朝服听受誓戒傅制前期二日太常卿同
 光禄卿奏省牲如常仪(牛九北羊三豕/三鹿一兔六)是日锦衣卫
 具神舆香亭太常官具玉帛匣及香匣各设于奉天
 殿次日皇帝至奉天殿视填祝版(版以青/楮朱书)置玉帛于
 匣太常卿捧安舆内皇帝三上香行一拜三叩头礼
 毕锦衣卫官校舁至天坛太常卿奉安于神库前期
 一日免朝锦衣卫备法驾设板舆于奉天门下正中
 皇帝吉服告于庙出乘舆诣南郊由西天门入至昭
卷六十七 第 53a 页 WYG0628-0071c.png
 亨门外降舆礼部太常官导皇帝由左门入至内壝
 太常卿导皇帝至圜丘恭视坛位次至神库视笾豆
 至神厨视牲毕仍由左门出升舆至斋宫分献陪祀
 官叩头如常仪坛上陈设上帝(南/向)犊一苍玉一郊祀
 制帛十二(俱青/色)豋一簠簋各二笾十二豆十二苍玉
 爵三酒尊三青漆团龙篚一祝案一配帝(西/向)犊一奉
 先制帛一(白/色)豋一簠簋各二笾十二豆十二苍玉爵
 三酒尊三云龙篚一从四坛(俱在坛/之二成)大明(在东/西向)犊一
卷六十七 第 53b 页 WYG0628-0071d.png
 豋一礼神制帛一(赤/色)簠簋各二笾十豆十酒盏二十
 青瓷爵三酒尊三篚一夜明(在西/东向)陈设同礼神制帛
 一(白/色)星辰(在东西向北上曰五星曰/二十八宿曰周天星辰)犊一羊一豕一
 豋一铏一(实以/和羹)簠簋各二笾十豆十酒盏三十帛十
 (青色一赤色一黄色/一白色六黑色一)青瓷爵三酒尊三篚一云雨风
 雷(在西东/向北上)陈设同帛四(青色一白色一/黄色一黑色一)前期一日太
 常寺设香案于皇穹宇丹墀正中将事之夕三更一
 点礼部太常寺堂上官恭诣香案前尚书上香率各
卷六十七 第 54a 页 WYG0628-0072a.png
 官行一拜三叩头礼毕太常寺官九员分诣东西配
 殿各请从位神版出龛先雷师次风伯次雨师次云
 师次周天星辰次二十八宿次五星次夜明次大明
 捧至丹墀东西向立太常寺官一员诣殿中请太祖
 主出龛太常寺少卿一员恭捧西向立太常寺官三
 员请上帝神版出龛太常寺卿恭捧南向立礼部侍
 郎二员导引出殿先上帝次太祖次大明次夜明次
 五星次二十八宿次周天星辰次云雨风雷由圜丘
卷六十七 第 54b 页 WYG0628-0072b.png
 北门入转至午陛升坛先上帝次太祖次从位各依
 原序先后奉安于神座候皇帝至大次尚书率各官
 致词复命叩头出祭毕太常官如前捧请礼部侍郎
 导引入殿以次入于龛中奉安讫各官仍行一拜三
 叩头礼出正祭是日三鼓皇帝自斋宫乘舆至外壝
 神路之西降舆导引官导皇帝至神路东大次上香
 官同导引官捧神位官复命讫退(百官排班于神/路之东西以俟)
 帝具祭服出导引官尊皇帝由左棂星门入内赞对
卷六十七 第 55a 页 WYG0628-0072c.png
 引官导皇帝行至内壝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
 各司其事皇帝至御拜位内赞奏就位皇帝就位典
 仪唱燔柴唱迎帝神乐作内赞奏升坛导皇帝至上
 帝金垆前奏跪奏搢圭司香官捧香跪进于皇帝左
 内赞奏上香皇帝三上香讫奏出圭导至太祖金垆
 前仪同奏复位皇帝复位乐止内赞奏四拜傅赞百
 官同典仪唱奠玉帛乐作内赞奏诣神御前导皇帝
 至神御前奏搢圭捧玉帛官以玉帛跪进于皇帝右
卷六十七 第 55b 页 WYG0628-0072d.png
 皇帝受玉帛内赞奏献玉帛皇帝奠讫奏出圭导至
 太祖前奉搢圭奏献帛奏出圭奏复位皇帝复位乐
 止典仪唱进俎乐作斋郎舁俎安讫内赞奏诣神御
 前导皇帝至神御前奏搢圭奏进俎奏出圭导至太
 祖前仪同奏复位皇帝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
 乐作内赞奏诣神御前导皇帝至神御前奏搢圭捧
 爵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右皇帝受爵内赞奏献爵皇
 帝献讫奏出圭奏诣读祝位导皇帝至读祝位奏跪
卷六十七 第 56a 页 WYG0628-0073a.png
 传赞众官皆跪乐暂止内赞奏读祝读祝官跪读祝
 毕乐复作奏俯伏兴平身傅赞百官同读祝跪进祝
 版皇帝捧至御案篚内安讫(今读祝/官自安)内赞导至太祖
 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右皇帝受爵奏
 献爵皇帝献讫奏出圭奏复位皇帝复位乐止典仪
 唱行亚献礼乐作仪同初献惟不读祝奏复位乐止
 典仪唱行终献礼乐作仪同亚献奏复位乐止太常
 卿进立于坛之二成东向唱赐福胙内赞奏诣饮福
卷六十七 第 56b 页 WYG0628-0073b.png
 位导皇帝至饮福位光禄卿捧福酒跪进于皇帝左
 内赞奏跪奏搢圭奏饮福酒皇帝饮讫光禄官捧福
 胙跪进于皇帝左内赞奏受胙皇帝受讫奏出圭俯
 伏兴平身奏复位皇帝复位奏四拜傅赞百官同典
 仪唱彻馔乐作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帝神
 乐作内赞奏四拜傅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读祝官
 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恭诣泰坛皇帝退
 立于拜位之东典仪唱望燎乐作内赞奏诣望燎位
卷六十七 第 57a 页 WYG0628-0073c.png
 内赞对引官导皇帝至望燎位燎半内赞奏礼毕乐
 止(如遇风雪有司设黄毡小次于圜丘下皇帝恭就/小次对越行礼其升降上香奠献俱以太常执事)
 (官/代)内赞对引官导皇帝至大次易服礼部太常官捧
 神位安于皇穹宇皇帝还斋宫少憩驾还百官具朝
 服于承天门外桥南立迎驾皇帝入诣庙参拜如视
 牲还之仪百官随至奉天殿行庆成礼
 分献官仪(附/)
 皇帝行初献礼读祝讫奏俯伏兴平身赞引引分献
卷六十七 第 57b 页 WYG0628-0073d.png
 官由东西陛诣各神位香案前赞跪搢笏上香献帛
 献爵出笏复位亚终献仪同惟不上香献帛至典仪
 唱望燎各分诣燎炉前燎半赞礼毕
  (臣/)等谨按礼志洪武元年郊祀初献奏寿和之曲
  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终献奏熙和之曲并
  文德之舞后来虽两经分合仪并仍旧会典所载
  南郊合祀圜丘大祀二仪皆有乐无舞盖一时失
  载耳今录元年所定仪注于前以会典附后互存
卷六十七 第 58a 页 WYG0628-0074a.png
  之用补缺漏云
祈谷仪(嘉靖十/年定)
 前期五日皇帝诣牺牲所视牲先一日告庙及还参
 拜俱如大祀之仪次日以后命大臣轮视如常仪前
 期四日太常寺奏祭祀谕百官致斋三日皇帝亲填
 祝版于文华殿前期三日皇帝诣太庙请太祖配神
 以脯醢酒果行再拜一献礼前期二日太常卿同光
 禄卿奏省牲如常仪前期一日皇帝亲填祝版于文
卷六十七 第 58b 页 WYG0628-0074b.png
 华殿遂告于庙二鼓礼部尚书上香侍郎遵引太常
 卿捧进神版奉安于坛位俱如大祀之仪陈设上帝
 位犊一苍璧一帛一(青/色)豋一簠簋各二笾十二豆十
 二苍玉爵三酒尊三篚一祝案一配帝位同惟不用
 玉正祭日皇帝常服乘舆至昭亨门右皇帝降舆导
 引官导皇帝至大次具祭服出由左门入至陛上行
 祭礼如大祀之仪惟不燔柴皇帝还至庙参拜毕还
 宫
卷六十七 第 59a 页 WYG0628-0074c.png
圜丘遣官代祀仪(嘉靖十/二年定)
 前期太常寺具本请钦定遣官职名遣官受命报名
 谢恩斋宿如常仪先一日遣官及分献陪祀官各致
 斋于祭所是日先期太常寺陈设如图仪设遣官拜
 位于坛下内壝正中设遣官读祝位于坛上避御拜
 位近北陛设典仪赞引官位于遣官拜位之南赞引
 引遣官分献陪祀官各服法服候于坛壝外南向立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遣官
卷六十七 第 59b 页 WYG0628-0074d.png
 由内壝右棂星门入内赞赞就位位在坛下正中分
 献官稍前遣官就位典仪唱燔柴唱迎神奏乐内赞
 赞升坛遣官由西陛升至神御香案前赞跪搢笏遣
 官跪搢笏司香官捧香跪进于遣官左赞上香遣官
 三上香讫赞出笏至配帝前仪同赞复位乐止内赞
 赞四拜遣官四拜平身傅赞百官同典仪唱奠玉帛
 奏乐内赞赞诣神御前遣官升至神御前赞搢笏捧
 玉帛官以玉帛跪进遣官受玉帛奠讫赞出笏导至
卷六十七 第 60a 页 WYG0628-0075a.png
 配帝前仪同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进俎奏乐斋郎舁
 馔至内赞赞诣神御前遣官升至神御前赞搢笏进
 俎出笏导至配帝前仪同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
 献礼奏乐内赞赞诣神御前遣官升至神御前司尊
 者举幂酌酒捧爵官以爵受酒内赞赞搢笏捧爵官
 以爵跪进于遣官右遣官受爵赞献爵遣官献讫赞
 出笏赞诣读祝位位拟除一成中赞跪遣官降至读
 祝位跪傅赞百官皆跪乐暂止内赞赞读祝读祝官
卷六十七 第 60b 页 WYG0628-0075b.png
 跪读讫乐复作内赞赞俯伏兴平身傅赞百官同导
 至配帝前赞搢笏捧爵官以爵跪进于遣官右遣官
 受爵赞献爵遣官献讫赞出笏赞复位乐止典仪唱
 行亚献礼奏乐仪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
 终献礼奏乐仪同亚献乐止赞复位遣官复坛下拜
 位内赞赞四拜遣官四拜平身傅赞百官同典仪唱
 彻馔奏乐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
 赞赞四拜遣官四拜平身傅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
卷六十七 第 61a 页 WYG0628-0075c.png
 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位遣
 官退立拜位之东典仪唱望燎奏乐内赞赞诣望燎
 位近御位西北向立燎半内赞赞礼毕乐止
 
 
 
 
 
卷六十七 第 61b 页 WYG0628-0075d.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