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627-048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四
 职官考
  御史台
宋御史台中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
察御史六人(已详焉端临考间有未/定员数今从职官志补)
辽南面御史台(太宗会同/元年置)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
 又殿中司有殿中殿中丞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尚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627-0488b.png
 食局尚衣局各有奉御
金御史台御史大夫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鞫官府
公事凡内外刑狱所属理断不当有陈诉者付台治之
御史中丞贰之
 又侍御史二人掌奏事判台事治书侍御史二人掌
 同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二人每遇朝对立于龙墀之
 下专劾朝者仪矩凡百僚假告事具奏目进呈监察
 御史十二人掌纠察内外非违刷磨诸司察帐并监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627-0488c.png
 祭礼及出使之事其属典事二人架阁库管勾一人
 检法四人狱丞一人
 世宗大定二年敕御史台检察六部文移稽而不行
 行而不当者皆举劾寻又诏御史台自三公以下官
 僚善恶邪正当审察之八年令监察御史分路刺举
 善恶以闻尚书省具监察御史才能者疏名进呈以
 听制俟任满御史台奏其能否仍视其所察公事具
 书于解由以送尚书省十九年制纠弹之官知有犯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627-0488d.png
 法而不举者减犯人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二十
 一年令监察职事修举者与迁擢不称者大则降罚
 小则决责仍不许去官二十九年二月章宗已即位
 敕御史台自今监察令本台辟举任内不称职者亦
 从奏罢御史台奏台官不得与人相见盖为亲王宰
 执怙势之家恐有私徇则无以访知民间利病官吏
 善恶诏自今许与四品以下相见三品以上如故明
 昌四年敕自今御史台奏事修起居注并令回避承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627-0489a.png
 安二年敕御史台纠察謟佞趋走有实迹者泰和元
 年制猛安谋克并𨽻按察司监察御史止按部纠举
 有罪则并坐监临之官又御史台奏在制按察司官
 比任终遣官考核然后尚书省命官覆察之今监察
 御史添设员多宜分路巡行每路女直汉人各一人
 同往从之二年谕御史台诸诉事于台当以实闻不
 得辄称察知三年诏监察等察事可二年一出又诏
 遣监察御史分按诸路所遣者女直人即以汉人朝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627-0489b.png
 臣偕遣者汉人即以女直朝臣偕七年敇尚书省自
 今初授监察者令进利害帖子以待召见宣宗贞祐
 元年九月减定监察御史十二人二年定监察御史
 黜陟格(王圻续通考载黜陟格以所察大事至五小/事至十为称职数不及且无切务者为庸常)
 (数内有二事不/实者为不称职)兴定元年九月更定监察御史失察
 法三年定御史上下半月勾检省中制敕文字四年
 减监察御史四人五年更定监察御史违犯的决法
 又敇监察所弹事同列不得与闻著为令元光二年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627-0489c.png
 罢行省所置监察御史兼弹之职
 又所属登闻检院有知登闻检院同知登闻检院掌
 奏御进告尚书省御史台理断不当事又有知法(女/直)
 (汉人各/一人)海陵正隆二年诏尚书省凡事理不当者许
 诣登闻检院投状院类奏览讫付御史台理问哀宗
 正大元年诏登闻检院毋锁闭防护听有冤者陈诉
 又登闻鼓院有知登闻鼓院同知登闻鼓院事掌奏
 进告御史台登闻检院理断不当事宣宗承安二年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627-0489d.png
 以谏官兼知法二人(女直汉人/各一人)
  (臣/)等谨按登闻鼓院虽非御史台所属而所掌略
  与登闻检院同故附载之元明仿此
  又按百官志有审官院(承安四年设卫绍王大安/二年罢之若注拟失当令)
  (御史台/官论列)知院一人掌奏驳除授失当事(随朝六品/外路五品)
  (以上官除授并送本院审之补阙拾遗监察虽/七品亦送本院或御批亦送禀惟部除不送)
  知审院事一人又掌书四人(女直汉人各二人以/御史台终场举人择)
  (充/)虽暂设旋罢亦并其职于台官特附录焉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627-0490a.png
元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有御史大夫中
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二人
 所属经历一人都事二人照磨一人承发管勾兼狱
 丞一人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人
 世祖至元五年始立台建官官七人有大夫中丞侍
 御史治书侍御史典事等又检法二人狱丞一人七
 年改典事为都事十九年罢检法狱丞二十七年始
 置经历一人成宗大德二年令御史台稽察枢密院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627-0490b.png
 案牍仁宗皇庆元年增中丞为三人二年减一人英
 宗至治二年增大夫一人后定置官如上顺帝至正
 五年以贺惟一为大夫赐名太平旧制台非国姓不
 授故特赐蒙古名
  元史张雄飞传曰雄飞言于世祖曰古有御史台
  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
  奸邪不职者即听纠劾如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帝善之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627-0490c.png
  廉希宪传曰阿哈玛特言庶务责成各路钱榖付
  之转运必绳治之事何由办希宪曰立台察古制
  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
  政事无大于此者若欲罢之必使上下专恣贪暴
  公行然后可耶阿哈玛特语塞
  董文用传曰至元十六年阿里布复请行台呈行
  省比内台呈都省例诏集朝臣议之文用曰御史
  台譬如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一旦摧抑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627-0490d.png
  之则风采薾然无复望矣伊寔特穆尔亦言其不
  可事遂寝
  崔彧传曰至元十九年彧言台臣今惟御史有言
  臣以为台官皆当建白又选用台察若由中书必
  有偏徇合从本台选择御史初用汉人十六人今
  用蒙古十六人相参巡历从之
 又殿中司殿中侍御史二人至元五年始置凡大朝
 会百官班序其失仪失列则纠罚之在京百官到任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627-0491a.png
 假告事故出三日不报者则纠举之大臣入内奏事
 则随以入凡不可与闻之人则纠避之
 又察院监察御史三十二人司耳目之寄任刺举之
 事至元五年始置御史十一人悉以汉人为之八年
 增置六人十九年增置一十六人始参用蒙古人为
 之二十二年参用南儒二人至正三年诏作新风宪
 在内之官有不法者监察御史劾之在外之官有不
 法者行台御史劾之岁以八月终出巡四月中还司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627-0491b.png
  辍耕录曰监察御史署衔无御史台三字以为天
  子耳目之官非御史大夫以下可制也行台则不
  然
 登闻鼓院(至元十/二年立)如为人杀其父母兄弟夫妇冤无
 所诉听其来击其或以细事唐突者论如法
  (臣/)等谨按元史百官志至正十七年七月置四方
  献言详定使司掌考其所陈之言择其善者以闻
  于上而举行之详定使副使掌书记各二人中书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627-0492a.png
  官提调之虽非御史台所属而所掌近于谏官故
  亦如金之审官院附载焉
明都察院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
史又十三道监察御史(江西浙江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
(陜西湖广山西各/八人云南十一人)共一百十人
 所属经历司经历都事各一人司务厅司务二人(初/设)
 (四人后/革二人)照磨所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
 (初设六人/后革五人)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627-0492b.png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
 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搆党作威福乱政
 者劾凡百官猥葺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
 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
 司贤否黜陟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
 平之其奉敇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敇行事
 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
 面劾或封章奏劾凡差在内两京刷卷监临乡会试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627-0492c.png
 及武举巡视光禄京营仓场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
 闻鼓(后改/科员)在外巡按(北直𨽻二人南直𨽻三人宣大/辽东甘肃各一人十三省各一)
 (人/)清军提督学校(两京各一人万历/时南京增设一人)巡盐(两淮两浙/长芦河东)
 (各一/人)茶马(陜/西)巡漕巡关(宣德四年设立钞关御史/至正统十年始遣主事)
 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
 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
 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
 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辨之诸祭祀坛场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627-0492d.png
 省其墙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
 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朝会
 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
 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六部至重然有专司而都
 察院总宪纲惟所见闻皆得纠察诸御史纠劾务明
 著实迹开写年月毋虚文泛诋讦拾细琐出按复命
 都御史覆其称职不称职以闻凡御史犯罪加三等
 有赃从重论十三道各协管两京直𨽻衙门而都察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627-0493a.png
 院衙门分属河南道独专诸内外考察(浙江道协管/中军都督府)
 (在京府军左金吾左金吾右金吾前留守中神策应/天和阳广洋武功中武功后茂陵十二卫牧马千户)
 (所及直𨽻庐州府庐州六安二卫江江西道协管前/军都督府在京府军前燕山左龙 左龙江右龙骧)
 (豹韬天策宽河八卫及直𨽻淮安府淮安大河邳州/九江武清龙门各卫 福建道协管户部宝钞提举)
 (司钞纸印钞二局承运广惠广积广盈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天财军储供用行用各库在京金吾后武城)
 (中飞熊武功左武功右武功前献陵景陵裕陵泰陵/十卫及直𨽻常州池州二府定边开平中屯二卫美)
 (峪千户所尚四川道协管工部营缮所文思院御用/司设神宫 衣都知等监惜薪司兵仗银作巾帽针)
 (工器皿盔甲军器宝源皮作鞍辔织染柴炭抽分竹/木各局僧道录司枉京府军济州大宁前蔚州左永)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627-0493b.png
 (清左五卫蕃牧千户所及直𨽻松江府广德州金山/怀来各卫神木千尸所播州宣慰司石砫酉阳等宣)
 (抚司天全六番招讨司军陜西道协管后军都督府/大理寺行人司在京府 后鹰扬兴武义勇右横海)
 (江阴康陵昭陵八卫敢勇报效二营韩秦庆安化四/府及直𨽻和州保定左右中前四卫 云南道协管)
 (顺天府广备库在京羽林前通州二卫及直𨽻永平/广平二府通州左通州右涿鹿涿鹿左涿鹿中密云)
 (中密云后永平山海卢龙抚宁东胜左东胜右大同/中屯营州五屯延庆延庆左延庆右万全左万全右)
 (各卫居庸关黄花镇宽河武定各千户所光河南道/协管礼部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太常寺 禄寺鸿)
 (胪寺尚宝司中书舍人钦天监太医院司礼尚膳尚/宝直殿等监酒醋局钟鼓司教坊司在京羽林左留)
 (守前留守后神武左神武前彭城六卫伊唐周郑四真/府及两准盐运司直𨽻扬州大名二府扬州高邮仪)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627-0493c.png
 (归德宁山潼关神武右各卫泰州通州汝宁各千户/所 广西道协管通政司六科在京燕山右燕山前)
 (大兴左腾骧左腾骧右武骧左镇南沈阳左会州富/峪忠义前忠义后十二卫及直𨽻安庆徽州保定真)
 (定四府安庆新安镇武真定各卫紫金关倒马关广/昌各千户所 广东道协管刑部应天府在京虎贲)
 (左济阳武骧右沈阳右武功左武功右孝陵长陵八卫/及直𨽻延庆州开平中屯卫 山西道协管左军都)
 (督府在京锦衣府军右留守左骁骑左骁骑右龙虎左/龙虎右大宁中义勇前义勇后英武水军左十二卫)
 (晋府长史司及直𨽻镇江太平二府镇江建阳沈阳/中屯各卫平定蒲州二千户所 山东道协管宗人)
 (府兵部会同馆御马监典牧所大通关在京羽林右/永清右济川三卫及中都留守司辽东都司直𨽻凤)
 (阳府徐滁二州中都留守左留守中凤阳凤阳中凤/阳右皇陵长淮怀远徐州滁州泗州寿州宿州武平)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627-0493d.png
 (沂州德州德州左保定后沈阳中各卫洪塘千户所/ 湖广道协管右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在京留守)
 (右武德忠义右虎贲右广武水军右江淮永陵八卫/辽梁岷吉华阳五府荆襄楚三府长史司及兴都留)
 (守司直𨽻宁国府宁国宣州神武中定州茂山各卫/ 贵州道协管吏部太仆寺上林苑监内官印绶二)
 (监在京旗手卫及长芦盐运司大宁都司万全都司/直𨽻苏州河间顺德三府保安州苏州太仓镇海蓟)
 (州遵化镇朔兴州五屯忠义中河间天津天津左天/津右宣府前宣府左宣府右开平保安右蔚州永宁)
 (各卫嘉兴吴淞江梁城沧州/兴和长安龙门各千户所)
 初太祖吴元年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中丞侍
 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察院监察御史经历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627-0494a.png
 都事照磨管勾洪武四年御史台进拟宪纲凡四十
 条帝亲加删定颁给群臣九年汰侍御史及治书殿
 中侍御史十年七月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十三
 年专设左右中丞左右侍御史寻罢御史台十五年
 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
 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陜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
 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或五人或三四人十六
 年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627-0494b.png
 右佥都御史各二人经历一人知事一人惠帝建文
 元年改设都御史一人革佥都御史二年改为御史
 府设御史大夫改十二道为左右两院止设御史二
 十八人成祖复旧制永乐元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
 十九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阯三道仁宗洪
 熙元年称行在都察院同六部又定巡按以八月出
 巡宣宗宣德十年罢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英宗正
 统中去行在字世宗嘉靖中以清屯增副都御史三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627-0494c.png
 人寻罢穆宗隆庆中以提督京营增右都御史三人
 寻亦罢
  明史职官志曰洪武十五年每道铸印二文曰绳
  愆纠缪一畀御史久次者掌之一藏内府有事受
  印以出既事纳之二十三年左副都御史袁泰言
  各道印篆相同虑有诈伪乃更铸监察御史印曰
  某道监察御史印其巡按印曰巡按某处监察御
  史印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627-0494d.png
  明典汇曰永乐时命吏部简南京御史之才者得
  张循理等二十八人询其出身循理等二十四人
  由进士监生洪秉等四人由吏帝曰古者用人虽
  不专于一途然御史乃朝廷耳目之寄须用有学
  问识达治体者安可用吏此选司之弊遂黜秉等
  为序班命御史勿再用吏
  (臣/)等谨按职官志有登闻鼓楼洪武元年以监察
  御史一人监登闻鼓后令六科以锦衣卫轮直已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627-0495a.png
  见给事中门
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各一
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贵州九道
各御史二人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四道各御史三人(嘉/靖)
(后不全设恒以/一人兼数道)
 所属司务经历都事照磨各一人(隆庆四年/革都事)司狱二
 人(嘉靖三十七/年革一人)
 凡刷卷巡仓巡江巡城屯田印马巡视粮储监收粮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627-0495b.png
 斛点闸军士管理京营比验军器皆叙而差之清军
 则偕兵部兵科覆后湖黄册则偕户部户科
提督操江一人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
  行御史台
  (臣/)等谨按辽金二代不设行御史台惟元乃有之
  若明之总督巡抚即行御史台之职考之纪志总
  督之名自正统四年王骥征麓川始后以军兴因
  地增设巡抚之名始于洪武中遣皇太子巡抚陜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627-0495c.png
  西永乐十九年遣官巡行天下盖大灾重事则遣
  行视谓之巡抚迄事而止无定员也宣德时以关
  中江南等处地大而要命官更代巡抚自是遍置
  其后遂命专以都察院堂上官为之具详于左
元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浙江江西湖广三省统江东
江西浙东浙西湖南湖壮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十道大
夫一人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二人又察院监察
御史二十八人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627-0495d.png
 所属经历一人都事二人照磨架阁库管勾承发管
 勾兼狱丞各一人
 至元十四年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寻徙杭州
 又徙江州二十三年迁于建康以监临东南诸省统
 制各道宪司而总诸内台(初置大夫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一人统淮东)
 (淮西湖北浙东浙西江东江西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十五年增江南湖北岭南广西福建广东三道二)
 (十三年以淮东淮西山南三道拨/𨽻内台三十年增海北海南一道)大德元年定为江
 南诸道行御史台设官如前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627-0496a.png
 察院至元十四年初置监察御史十人二十三年增
 蒙古御史十四人又增汉人御史四人后定置如前
  百官志曰顺帝至正十六年移行台于绍兴二十
  五年闰十月御史大夫鄂勒哲特穆尔奏江南诸
  道行御史台衙门尝奉旨于绍兴路开设近因道
  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北江西福建等处凡有
  文书北至南台风信不便径申内台未悉事情虚
  实宜于福建置分台给降印信俾各道文书由分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627-0496b.png
  台以达内台于事为便从之
陜西诸道行御史台统汉中陇北四川云南四道官数
与江南行台同惟监察御史止二十人
 至元二十七年始置云南诸路行御史台官止四人
 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京兆为陜西行台延祐元
 年罢二年复立设官如前
明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有提督
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及经略总理赞理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627-0496c.png
巡视抚治等员
 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
 相统属文移窒碍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如提
 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重者加总
 督他如整饬抚治巡治总理等项皆因事特设其以
 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者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
总督
 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一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627-0496d.png
 人(洪武时尝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元年置十/四年罢永乐间设漕运总兵官宣德中又遣侍郎)
 (都御史少卿等官督运至景帝景泰二年因漕运不/继始命副都御史王竑总督因兼巡抚淮扬庐凤四)
 (府徐和滁三州驻淮安宪宗成化八年分设巡抚总/漕各一人九年复旧武宗正德十三年又分设十六)
 (年又复旧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以倭警添设提督军/务巡抚凤阳都御史四十年归并改总督漕运兼提)
 (督军务神宗万历/七年加兼管河道)
 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人(嘉靖二十/九年置先)
 (是蓟辽有警间遣重臣巡视或称提督至是以边患/益甚始置总督开府密云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
 (兼理粮饷万历九年加兼巡抚顺天等处十一年复/旧熹宗天启元年置辽东经略经略之名自此始庄)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627-0497a.png
 (烈帝崇祯四年并入总督十/一年又增设总督于保定)
 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人(正统元年/始遣佥都)
 (御史巡抚宣大景泰二年宣府大同各设巡抚遣尚/书石璞总理军务成化弘治间有警则遣正德八年)
 (设总制嘉靖初兼辖偏保二十九年去偏保定设总/督宣大山西等处衔三十八年令防秋日驻宣府四)
 (十三年移驻怀来隆/庆四年移驻阳和)
 总督陜西三边军务一人(弘治十年遣重臣总督陜/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以)
 (左都御史王越任之十五年以后或设或罢至嘉靖/四年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为总督开府固)
 (原防秋驻/花马池)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627-0497b.png
 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一
 人(永乐二年遣给事中雷瑱巡抚广西十九年遣郭/瑄艾广巡抚广东景泰三年苗寇起以两广宜协)
 (济应援乃设总督成化元年兼巡抚事驻梧州正德/十四年改总督为总制寻改提督嘉靖四十五年另)
 (设广东巡抚止兼巡抚广西驻肇庆隆庆三年又设/广西巡抚除兼职四年革广东巡抚改为提督两广)
 (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广东万历/三年仍改总督加带管盐法)
 总督四川陜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一人(正德五年/设寻罢嘉)
 (靖二十七年以苗患又设总督四川湖广贵州云南/等处军务四十二年罢天启元年以土官奢崇明反)
 (又设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广西/五省总督四年兼巡抚贵州)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627-0497c.png
 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一人(嘉靖三十/三年以倭)
 (犯杭州置四/十一年革)
 总督陜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一人(崇祯/七年)
 (置或兼七省十二年/后俱以内阁督师)
 总督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一人(崇祯十/四年设)
 总督保定地方军务一人(崇祯十/一年设)
 总督河南湖广军务兼巡抚河南一人(崇祯十/六年设)
 总督九江地方兼制江西湖广军务一人(崇祯十/六年设)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627-0497d.png
总理
 总理南直𨽻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一人(崇祯八/年设与)
 (总督或/分或并)
 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一人(永乐元年遣尚书治河/自后间遣侍郎都御史)
 (成化后始称总督河道正德四年定设都御史嘉靖/二十年以都御史加工部职衔提督河南山东直𨽻)
 (河道隆庆四年加提督军务万历五/年改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八年革)
 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一人(宣德五/年初命)
 (侍郎总督粮储兼巡抚景泰四年定遣都御史嘉靖/三十三年以海警加提督军务驻苏州万历中移驻)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627-0498a.png
 (句容已复/驻苏州)
巡抚
 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一人(永乐初遣尚/书治两浙农)
 (事以后或巡视或督鹾有事则遣嘉靖二十六年以/海警始命都御史巡抚浙江兼管福建福兴建宁漳)
 (泉海道地方提督军务二十七年改巡/抚为巡视二十八年罢三十一年复设)
 巡抚福建地方兼提督军务一人(嘉靖二十六年既/设浙江巡抚兼辖)
 (福兴漳泉等处三十五年以闽浙道远又设提督军/务兼巡抚兴漳泉福宁海道都御史后改巡抚福建)
 (统辖/全省)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627-0498b.png
 巡抚顺天等府地方兼整蓟州等处边备一人(成化/二年)
 (始专设都御史赞理军务巡抚顺天永平二府寻兼/抚河间真定保定凡五府七年兼理八府八年以畿)
 (辅地广从居庸关中分设二巡抚其东为巡抚顺天/永平二府驻遵化崇祯二年又于永平分设巡抚兼)
 (提督山海军务其/旧者止辖顺天)
 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管河道一人(成化/八年)
 (分居庸关以西另设巡抚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提督紫荆倒马龙泉等关驻真定万历七)
 (年兼管/河道)
 巡抚河南等处地方兼管河道提督军务一人(宣德/五年)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627-0498c.png
 (遣兵部侍郎于谦巡抚山西河南正统七年以右副/都御史王来巡抚湖广河南景泰七年始专设河南)
 (巡抚万历七年兼管河/道八年加提督军务)
 巡抚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关军务一人(宣德五/年以侍)
 (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三年始命都御史专/巡山西镇守雁门天顺成化间暂革寻复置)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
 一人(正统五年始设巡抚十三年定遣都御史嘉靖/四十二年加督理营田万历七年兼管河道八)
 (年加提/督军务)
 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一人(正统元年设旧驻辽/阳后地日蹙移驻广)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627-0498d.png
 (宁驻山海关/后又驻宁远)
 巡抚宣府地方赞理军务一人(正统元年命都御史/出巡塞北因奏设巡)
 (抚兼理大同景泰二年另设大同巡抚后复并/为一成化十年复分设十四年加赞理军务)
 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初与宣府共一巡抚/后或分或并成化十)
 (年复专设加/赞理军务)
 巡抚延绥等处赞理军务一人(宣德十年遣都御史/出镇景泰元年专设)
 (巡抚加参赞军务成化九年徙/镇榆林隆庆六年改赞理军务)
 巡抚宁夏地方赞理军务一人(正统元年以右佥都/御史郭智镇抚宁夏)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627-0499a.png
 (参赞军务天顺元年罢二年复设/去参赞隆庆六年加赞理军务)
 巡抚甘肃等处赞理军务一人(宣德十年命侍郎镇/守正统元年甘凉用)
 (兵命侍郎参赞军务景泰元年定设/巡抚都御史隆庆六年改赞理军务)
 巡抚陜西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宣德初遣尚书侍郎/出镇正统间命右都)
 (御史陈镒王文等出入更代景泰初耿九畴以刑部/侍郎出镇文移不得径下按察司特改都御史巡抚)
 (成化二年加提督军务后改/赞理驻西安防秋驻固原)
 巡抚四川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一人(宣德五年命/都御史镇抚)
 (后停遣正统十四年始设巡/抚万历十一年加提督军务)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627-0499b.png
 巡抚湖南等处地方兼赞理军务一人(正统三年命/都御史贾谅)
 (镇守以后或侍即或大理卿出抚景泰元年定设巡/抚都御史兼赞理军务万历八年改为提督军务十)
 (二年仍/为赞理)
 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一人(永乐后间设巡抚镇/守成化以后定为巡)
 (抚或有时罢遣嘉靖六年始/定设四十年加兼理军务)
 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一人(弘治十年/始设巡抚)
 (正德十一年改提督军务嘉靖四十五年定巡抚衔/所辖南安赣州南雄韶州汀州并郴州地方驻赣州)
 巡抚广东地方兼赞理军务一人(永乐中设巡抚后/以总督兼巡抚事)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627-0499c.png
 (遂罢不设嘉靖四十五年复另设/巡抚加赞理军务隆庆四年又罢)
 巡抚广西地方一人(广西旧有巡抚沿革不/常隆庆三年后专设)
 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
 贵粮饷一人(正统九年命侍郎参赞军务十年设镇/抚天顺元年罢成化十二年复设嘉靖)
 (三十年加兼理军务四十三年改赞/理隆庆二年兼抚建昌毕节等处)
 巡抚贵州兼督理湖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一
 人(正统十四年以苗乱置总督镇守贵州湖北川东/等处景泰元年另设贵州巡抚成化八年罢十一)
 (年复设正德二年又罢五年又复设嘉靖四十二年/裁革总督令巡抚兼理湖北川东等处提督军务)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627-0499d.png
 巡抚天津地方赞理军务一人(万历二十五年以倭/陷朝鲜暂设寻为定)
 (制/)
 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天启元年设崇祯/二年罢三年复设)
 巡抚安庐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崇祯十年设十六年/又增设安太池庐四)
 (府巡/抚)
 巡抚偏沅地方赞理军务一人(万历二十七年以征/播暂设寻罢天启二)
 (年后或置或罢/崇桢二年定设)
 巡抚密云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崇祯十/一年设)
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627-0500a.png
 巡抚淮扬地方赞理军务一人(崇祯十/一年设)
 巡抚承天赞理军务一人(崇祯十/六年设)
抚治
 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一人(成化十二年以/郧阳襄阳流)
 (民屡叛遣都御史安抚因奏设官抚治之万历二年/以抚治事权不专增提督军务兼抚治职衔九年裁)
 (革十一/年复设)
赞理
 赞理松潘地方军务一人(正统四/年暂设)
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627-0500b.png
  春明梦馀录曰天下设巡抚都御史洪武未有也
  太祖不欲以重臣令典钱粮兵马永乐十九年敕
  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十三人各同给事中
  一人巡行天下是谓巡抚宣德间令巡抚官每岁
  八月一赴京议事盖不欲疏逖以悬机重景泰四
  年始差都御史其意尚在执持风纪有故则入参
  庙议而握纛之柄则有司存自是则曰整饬曰提
  督曰总制曰镇守又复典兵部尚书侍郎之职兼
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627-0500c.png
  都御史百僚群将俯首听一人之谋似于兼制少
  疏故复以巡按权参杀之然表里异同痛痒不相
  关而司锋镝者每掣肘不能自尽近年失事并罪
  抚臣诚得肯綮矣天顺间石亨曹钦请罢巡抚正
  德间刘瑾取回巡抚彼固借私以逞要亦不为无
  说然使其置布腹心则其为毒又不可胜言矣
  学士院(翰林国史集贤弘/文等院及诸学士)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所载学士院官制不一今以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627-0500d.png
  宋史考之南渡后有显文阁学士以辽金元明四
  史考之则各有翰林院即端临所谓学士院之翰
  林至若史官及集贤弘文马考分𨽻中书门下省
  今考辽金各有国史院元以翰林院兼之则端临
  所称史官金有集贤弘文二院元有集贤院明有
  弘文馆以其无所𨽻属故与国史并附辑于翰林
  之后此则随类变通者也其殿阁诸学士仍从旧
  例
卷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627-0501a.png
宋度宗咸淳元年六月名理宗御制之阁曰显文置学
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官
辽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官有北面都林牙承旨北面
林牙左林牙右林牙
  (臣/)等谨按辽史百官志林牙修文告是时尚未有
  汉制也
南面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官有翰林都林牙南面
林牙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祭酒知制诰
卷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627-0501b.png
  (臣/)等谨按百官志有翰林画院见圣宗开泰七年
  翰林画院待诏陈升翰林医官见天祚帝保大二
  年提举翰林医官李奭云
金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掌制撰词命凡应奉文
字衔内带知制诰(直学士/以上同)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
林侍讲学士翰林直学士翰林待制分掌词命文字分
判院事衔内亦带知制诰翰林修撰掌与待制同(自直学/士至修)
(撰俱不/限员)又有应奉翰林文字
卷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627-0501c.png
 海陵天德二年命翰林学士院自侍读学士至应奉
 文字通设汉人十人女直契丹各七人
元翰林兼国史院承旨六人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侍讲
学士直学士各二人
 属官待制五人修撰三人应奉翰林文字五人编修
 官十人检阅四人典籍二人经历都事各一人
 世祖中统初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未立官署至元六
 年置承旨三人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各
卷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627-0501d.png
 二人十四年增承旨一人十六年增侍读学士一人
 十七年增承旨二人二十年省并集贤院为翰林国
 史集贤院二十一年增学士二人二十二年复分立
 集贤院二十三年增侍讲学士一人二十六年置官
 吏五人掌管教习亦思替非文字二十七年增承旨
 一人大德九年改典簿为司直置都事一人至大元
 年置承旨九人皇庆元年改司直为经历延祐元年
 别置回回国子监学以掌亦思替非官属归之五年
卷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627-0502a.png
 置承旨八人后定置官如前
蒙古翰林院掌译写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并用蒙古
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承旨七人学士侍读学士侍
讲学士直学士各二人待制四人修撰二人应奉五人
经历都事各一人承发架阁库管勾一人
 其属二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俱详国/子监门)
 至元八年始立新字学士于国史院十二年别立翰
 林院置承旨直学士各一人待制二人修撰一人应
卷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627-0502b.png
 奉四人十八年增承旨一人学士三人二十九年增
 承旨侍读学士各一人三十年增管勾一人大德九
 年增司直都事各一人皇庆元年设官二十有八延
 祐二年改司直为经历后定置官如前
明翰林院翰林学士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
讲各二人史官修撰编修检讨(无定/员)庶吉士(亦无/定员)五经
博士九人(世袭/别见)典籍二人侍书二人(不常/设)待诏六人(不/常)
(设/)孔目一人
卷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627-0502c.png
 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
 备天子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诸书
 编纂六曹章奏皆奉敕而统承之诰敕以学士一人
 兼领(正统中王直王英以礼部侍郎兼学士专领诰/敕后罢弘治七年复设正德中白钺费宏等由)
 (礼部尚书入东阁专典诰敕嘉靖/六年复罢以讲读编检等官管之)大政事大典礼集
 诸臣会议则与诸司参决其可否车驾幸太学听讲
 凡郊祝庆成诸宴则学士侍坐于四品京卿上侍读
 侍讲掌讲读经史修撰编修检讨谓之史官掌修国
卷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627-0502d.png
 史凡天文地理宗潢礼乐兵刑诸大政及诰敕书檄
 批荅王言皆籍而记之以备实录国家有纂修著作
 之书则分掌考辑撰述之事经筵充展卷官乡试充
 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收卷官凡记注起居
 编纂六曹章奏誊黄册封等咸充之庶吉士读书翰
 林院以学士一人教习之五经博士初置五人各掌
 专经讲议继以优给圣贤先儒后裔世袭不治院事
 侍书掌以六书供事待诏掌应对孔目掌文移
卷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627-0503a.png
 吴元年初置翰林院设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修撰
 编修典簿洪武二年增设承旨待制应奉典籍等官
 十三年增设检阅十四年革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
 检阅典簿设孔目五经博士侍书待诏检讨令编修
 检讨典籍同左春坊左司直即正字赞读考驳诸司
 奏启平允则署其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
 某官某列名书之十八年更定员数(如前所列独/未有庶吉士)
 侍读先侍讲建文时仍设承旨改侍读侍讲两学士
卷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627-0503b.png
 为文学博士设文翰文史二馆文翰以居侍读侍讲
 侍书五经博士典籍待诏文史以居修撰编修检讨
 改孔目为典簿及中书舍人为侍书以𨽻翰林又设
 文渊阁待诏及拾遗补阙等官成祖初复旧其年九
 月特简讲读编检等官参预机务(简用无/定员)谓之内阁
 然解缙胡广等既直文渊阁犹相继署院事至洪熙
 以后杨士奇等加至师保体绝百僚始不复署正统
 七年翰林院落成学士钱习礼不设杨士奇杨荣公
卷五十四 第 31a 页 WYG0627-0503c.png
 座曰此非三公府也二杨以闻乃命工部具椅案礼
 部定位次以内阁固翰林职也(嘉隆以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院以后则)
 (竟称内/阁矣)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
 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即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
 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六部/皆然)侍郎则兼侍读侍讲学
 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詹/事)
 (少詹事带学士衔春坊大学士不常设庶子谕德/中允赞善洗马等则带讲读学士以不至编检衔)
  廖道南殿阁词林记曰国朝两制悉归本院非鸿
卷五十四 第 31b 页 WYG0627-0503d.png
  胪历显秩者不得掌而以中书主誊写吴元年十
  二月开读诏赦前期本院官承制草诏及文武官
  除授合用诰命敕命皆即日撰写故学士陶安宋
  濂辈皆曰知制诰于时封拜无虚日安等常撰拟
  诰命千馀首以待而犹不足乃使诸儒士在馆者
  分局代为之其后定一考封赠之制初除授所领
  诰敇皆革去于是其务稍省矣永乐初内阁七人
  掌内外两制杨荣金幼孜诸人自署职衔亦曰知
卷五十四 第 32a 页 WYG0627-0504a.png
  制诰用洪武时故事也仁宗始命内阁专典内制
  而择学士一人专管文官诰敕正统以后罢之文
  官诰敕皆属内阁如永乐时弘治七年复设以学
  士年深或尚书侍郎兼者为之亦得以知制诰自
  署两制遂稍分矣
  又曰本院官特清贵旧不轻改擢学士官虽五品
  序秩于尚书之上洪武三年以太常寺卿魏观为
  侍读学士六年以兵部尚书乐韶凤为侍讲学士
卷五十四 第 32b 页 WYG0627-0504b.png
  吏部尚书詹事为学士承旨八年以广西按察司
  佥事答禄与权为修撰十三年以山西右布政使
  赵新为修撰十六年以佥都御史茹太素为检讨
  三十四年以佥都御史凌汉为左赞善盖本院革
  承旨后为五品衙门庶僚以学行著闻而改擢者
  品秩大都由尊及卑盖崇儒右文之体当如是也
  永乐初进高庙实录犹先学士王景而后及礼部
  尚书李至刚其尊重可知曾𣒊以状元及第官侍
卷五十四 第 33a 页 WYG0627-0504c.png
  从将二十年始得侍讲学士帝顾左右曰曾𣒊也
  与学士矣意犹谓其早也是时燕邸左长史金忠
  不得厕名翰林惟拜工部宣宗虽擢张瑛入翰林
  以尝为詹事府旧僚采故也景帝兴自郕邸其左
  长史仪铭亦官止礼部左侍郎未有遽擢为学士
  者其后一日拜六学士时人以为名器之滥窃谓
  慎重名器当自本院始
 史官自洪武十四年置修撰三人编修检讨各四人
卷五十四 第 33b 页 WYG0627-0504d.png
 其后由一甲进士除授及庶吉士留馆授职往往溢
 额无定员嘉靖八年复定讲读修撰各三人编修检
 讨各六人皆从吏部推补如诸司例然未几即以侍
 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其选因改御史胡
 经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七人俱为编修以后
 仍循旧例由庶吉士除授卒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
 选推官知县为编修检讨盖亦创举非常制也
  殿阁词林记曰自吴元年置院以来官不必备惟
卷五十四 第 34a 页 WYG0627-0505a.png
  侍从儒学之臣最重必如所谓明仁义礼乐通古
  今治乱文章议论可以决疑定策论道经邦者始
  可处之故洪武永乐宣德间虽待诏孔目不轻授
  人凡居是职者咸知自重若遽鳃鳃焉有出位之
  图殊非建官之意也尝考周官内史掌王八柄之
  法以诏王治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邱
  浚曰八柄诏于冢宰内史复掌以诏王盖史官公
  论之所出爵禄废置生杀予夺之柄有所不公直
卷五十四 第 34b 页 WYG0627-0505b.png
  以笔之吴澄谓内史为翰林之职盖以其策命诸
  侯孤卿大夫犹学士之草制诏也然谓之史乃掌
  文书赞治之名今制并史馆于翰林其亦此意与
  春明梦馀录曰明改学士院为翰林院凡代言之
  官(学/士)经筵之职(讲/读)秘书之属(五经博/士典籍)著作起居之
  任(侍书/待诏)并属于翰林至升转之例初编修九年升
  侍讲检讨九年升修撰既升修撰矣与状元径授
  修撰者又皆九年方升中允成化二年童缘以修
卷五十四 第 35a 页 WYG0627-0505c.png
  撰升谕德后遂为例至弘治中改正必二十六七
  年方升五品学士(此载在杨文/襄召对录者)故当时词臣回翔
  禁林晓畅典故及至宣麻卓有可观
 庶吉士自洪武初有六科庶吉士十八年以进士在
 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者俱称庶吉士永乐二
 年始定为翰林院庶吉士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
 者为之三年试之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
 不得留者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宣德五年
卷五十四 第 35b 页 WYG0627-0505d.png
 始命学士教习万历以后掌教习者专以吏礼二部
 侍郎二人
  殿阁词林记曰洪武初以诸进士未更事欲优待
  之俾观政于诸司候谙练然后任之其在本院承
  敇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经庶常吉士之义俱改
  称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则仍称进士永乐
  初择本院庶吉士二十五人暨首甲三人俾进学
  内阁周忱自陈愿与其列遂增忱为二十九人命
卷五十四 第 36a 页 WYG0627-0506a.png
  学士解缙领其事宣德中三科进士选入翰林为
  庶吉士者二十八人犹有选入六科近侍诸衙门
  庶吉士十二人其出旧科者一萧镃也惟镃授编
  修是科以后始定庶吉士止入翰林然四年七年
  十年进士皆不选自宣德以前留官翰林者鲜兼
  授部属中书等官正统间始有授科道者成化后
  不授中书正德辛未丁丑止授科道而无部属辛
  巳仍复兼授焉盖国初最重庶吉士之选虽二甲
卷五十四 第 36b 页 WYG0627-0506b.png
  第一人及会元或选而不预或预而不留其严如
  此
南京翰林院学士一人不常置以翰林坊局官署职孔
目一人
  国史院
辽南面国史院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修撰修国史等

  (臣/)等谨按帝纪太宗会同四年诏有司编始祖奇
卷五十四 第 37a 页 WYG0627-0506c.png
  善汗事迹圣宗统和八年北府宰相室昉进所撰
  实录二十卷帝诏凡已奏事附日历细事不书兴
  宗重熙中命耶律古裕萧罕嘉努等编辽国上世
  事迹及诸帝实录道宗太康初进上之清宁五年
  耶律孟简疏言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
  垂后世乃编耶律赫噜乌哲休格三人行事以进
  遂命置局编修皆辽史之可考者至于道宗初罢
  史官预闻朝议俾问宰相而后书之则大失记言
卷五十四 第 37b 页 WYG0627-0506d.png
  记动之意矣
金国史院有监修国史掌修国史事修国史掌修国史
判院事同修国史二人(女直汉人各一人承安四年更/拟女直一人罢契丹同修国史)
编修官八人(女直汉人各四人明昌元年罢/契丹编修三人添女直一人)检阅官又
修辽史刋修官一人编修官三人
 国史院先尝以谏官兼其职明昌元年诏谏官不得
 兼恐以其奏章私溢已美故也
元国史院以翰林兼之(已见/前)
卷五十四 第 38a 页 WYG0627-0507a.png
 中统三年敕王鹗集廷臣商𣙜史事至元元年敇选
 儒士编修国史起馆舍给俸以赡之十年以翰林院
 纂修国史敕采录累朝事实以备编集皇庆元年帝
 谓省臣曰人言御史台任重朕谓国史院其任尤重
 盖御史台是一时公论国史院是万世公论于是升
 翰林兼国史院为从一品文宗至顺二年帝欲取国
 史阅之编修官吕思诚曰国史记当代人君善恶自
 古无天子取观之理遂止
卷五十四 第 38b 页 WYG0627-0507b.png
明以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详见学/士院)
  集贤院
金集贤院设知集贤院同知集贤院司议官咨议官等
 宣宗贞祐五年置司议咨议二官俱不限员
元集贤院掌提调学校徵求隐逸召集贤良凡国子监
元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悉𨽻焉大学士五
人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各二人又经历一
人都事二人待制修撰兼管承发架阁库各一人
卷五十四 第 39a 页 WYG0627-0507c.png
 国初集贤与翰林国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二年
 分置两院置大学士三人学士一人直学士二人典
 簿一人二十四年增置学士一人侍读学士一人待
 制一人寻又置院使一人大学士二人学士三人侍
 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一人直学士二人司直待制各
 一人二十五年增都事修撰各一人元贞元年增院
 使一人大德十一年置院使六人经历二人至大四
 年省院使六人皇庆二年省汉人经历一人后定置
卷五十四 第 39b 页 WYG0627-0507d.png
 官如前
 所属国子监有祭酒等官国子学有博士等官(俱详/国子)
 (监/门)兴文署署令一人以翰林修撰兼之署丞一人以
 翰林应奉兼之至治二年罢置典簿一人掌提调诸
 生饮膳与凡文牍簿书之事
  弘文院
金弘文院有知院同知弘文院事又有校理掌校译经

卷五十四 第 40a 页 WYG0627-0508a.png
明弘文馆学士洪武三年置以胡铉为学士又命刘基
危素罗复仁王本中眭稼皆兼弘文馆学士未几罢
 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右以翰林学士杨溥
 掌阁印寻并入文渊阁
  殿阁诸学士
辽南面宣政殿学士(穆宗应历元年有/宣政殿学士李浣)观书殿学士(道/宗)
(寿隆初王鼎为/观书殿学士)昭文馆直学士(杨遵勖子晦为/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
大学士(太祖时韩延徽为/崇文馆大学士)乾文阁学士(道宗咸雍五年/王观为乾文阁)
卷五十四 第 40b 页 WYG0627-0508b.png
(学/士)
  (臣/)等谨按以上皆百官志考李浣见穆宗纪馀皆
  载列传中若职掌与员数则志不详其昭文崇文
  两馆学士虽非殿阁衔以与弘文院同故并载于
  此
金益政院哀宗正大三年置于内廷以学问该博议论
宏远者数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备顾问讲尚书通鉴
贞观政要名则经筵实内相也未几罢
卷五十四 第 41a 页 WYG0627-0508c.png
  (臣/)等谨按益政院虽无学士之官实为学士之职
  与弘文院同故并载于此
元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四人侍书学士承制学士供
奉学士各二人
 首领官参书典签各二人照磨一人属官授经郎二
 人
 文宗天历二年立于兴圣殿西命儒臣进经史之书
 考帝王之治大学士二人寻升为学士院大学士至
卷五十四 第 41b 页 WYG0627-0508d.png
 参书多以他官兼领其职至顺元年增定如前顺帝
 至元六年十一月罢奎章阁学士院至正元年九月
 立宣文阁不置学士惟授经郎及监书博士以宣文
 阁系衔云
 所属群玉内司天历二年始置掌奎章图书宝玩及
 凡常御之物监司司尉亚尉各一人佥司司丞各二
 人典簿一人
  (臣/)等谨按元典章又有昭文馆大学士百官志不
卷五十四 第 42a 页 WYG0627-0509a.png
  载附见于此
明左右春坊亦有大学士
 洪武二十五年始以参议董伦为之景帝以后不常
 设(详詹事/府门)
 
 
 
 
卷五十四 第 42b 页 WYG0627-0509b.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