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627-04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二
 职官考
  三公三师三孤
宋宁宗庆元后韩侂胄及史弥远贾似道专政皆官至
太师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宋以前三公三孤俱分为二
  至宋则国初及崇宁罕尝备官迄政和而一变其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627-0421b.png
  制今考宋始本纪庆元元年六月以侂胄为保宁
  军节度使四年五月加少傅六年十月加太傅嘉
  泰二年十二月加太师理宗保庆元年六月诏史
  弥远为太师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十
  月以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景定元年四月
  进少师度宗咸淳元年二月诏进太师平章军国
  重事六年六月帝礼异之曰师相而不名考宋自
  建隆以来生拜太师者惟赵普文彦博二人大观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627-0421c.png
  已降蔡京童贯辈用事一时并为之南渡后秦桧
  史浩皆以权臣特拜至末流而名爵益滥信乎朱
  子所云非祖宗法也
辽大裕悦府有大裕悦无职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
德者不授如南面之三公
 太祖以约尼氏裕悦受禅终辽世得重名者三人(耶/律)
 (赫鲁乌/哲仁先)谓之三裕悦
南面置三师府(本名三公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故称三师)有太师太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627-0421d.png
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又有掌印
又置三公府(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汉更名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唐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
(司/)有太尉司徒司空
  (臣/)等谨按辽史百官志公孤之官惟南面为沿古
  制若其见于北面者则首列文班司有太保(又有/林牙)
  (牙/署)所掌未详他如侍卫司护卫府及大横帐详衮司
  十二宫大小部族以至群牧围场各置太师等官
  皆别有所掌详见诸门并非公孤职也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627-0422a.png
金三师有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三公有太尉司徒司
空各一人
  (臣/)等谨按金公师之职至为尊重或兼都元帅或
  领三省事多系勋戚王公官不常置无其人则阙
  史册可考者太师十一人(乌页宗强宗贤宗磐宗/干宗弼张浩诺延温都)
  (图克坦克宁图克/坦恭赫舍哩执中)追赠者六人(宗杰宗敏宗雄宗/望大□图克坦贞)
  太傅二人(宗本萧/仲恭)太保五人(宗隽宗翰宗/固宗昂李石)太尉五
  人(鄂伦梧桐完颜匡/费摩达布萨师恭)追赠者二人(承晖富/察鼎寿)司徒一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627-0422b.png
  人(张通/告)追赠者一人(永/庆)司空二人(刘筈/高桢)
元三公有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
 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人太宗即位建三公
 世祖时其职常缺仅置太保一人成宗后三公并建
 无虚位又有大司徒大司空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
 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不恒有也
  (臣/)等谨按元史百官志谓元太祖时止置太师一
  人考本纪太祖四年遣太傅额特入中兴府招谕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627-0422c.png
  夏主是其时已有太傅不仅太师一人已也
  又按元史李孟传言司空司徒太尉自大德以来
  封拜繁多冒滥不可数计宜汰罢从之泰定帝纪
  泰定元年三月监察御史宋本等言太尉司徒司
  空三公之职滥假僧人及会福殊祥二院并辱名
  爵请罢之不报王坼续通考亦云仁宗时监察御
  史马祖常言司徒司空皆古三公之流人臣名爵
  无如此极践阼之初沙汰冗员尤慎此官近岁如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627-0422d.png
  沈宗摄汪元昌辈亦授司空司徒窃恐天下后世
  传为口实非便盖其后冒滥如此而百官志谓为
  不恒有亦未足据
明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侍上
左右备顾问咨机务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祖洪武初授李善长太师徐达太傅赠常遇春太
 保十三年罢丞相等官监察御史许士廉请置三公
 府不果惟蓝玉以凉国公尝领太傅三孤无兼领者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627-0423a.png
 建文永乐间罢公孤仁宗即位复设三公三孤官以
 公侯伯尚书兼之宣宗宣德三年敕太师张辅等各
 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但属虚衔为勋戚文
 武大臣加官赠官而已
  王世贞觚不觚录曰边帅无加宫保以上者嘉靖
  中阁臣不谙典故始以太子太保加大同总兵梁
  震继以太保加大同总兵周尚文而锦衣缇帅一
  荐加少保以至太保矣夫总兵一兜鍪将也缇帅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627-0423b.png
  三衙校士也而冒燮理寅亮之寄不亦重辱哉
  又盛事述曰勋臣加官以太师为极凡八人李韩
  公善长张英公辅朱保公永张英公懋张昌公鹤
  龄徐定公光祚独翊公郭勋初加太保再加太子
  太傅三加太傅四加太子太师五加太师成公朱
  希忠初加太子太傅再加太保三加太傅四加兼
  太子太师五加太师二公遍历三公近代所绝文
  臣以少师为极凡二十四人蹇忠定义杨文贞士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627-0423c.png
  奇杨文敏荣万文康安刘文穆吉吴荣襄中徐文
  靖溥刘文靖健马端肃文升李文正东阳费文宪
  宏杨文忠廷和梁文康储王公襄琼杨文襄一清
  张文忠孚敬夏文悯言严分宜嵩高新郑拱徐华
  亭阶李兴化春芳张蒲州四维申吴县时行独张
  江陵居正一加少保再兼加太子太傅三加少傅
  四加太子太师五加少师六加太傅七加太师遂
  真为三公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627-0423d.png
  又异典述曰师保兼东宫官或带本秩如少师兼
  太子太师之类或以小加大如少保兼太子太傅
  之类无大兼小者唯宣德初夏忠靖原吉以少保
  仍兼太子太傅欲优以二俸故也嘉靖初杨文襄
  一清以少师兼太子太傅亦官制一变也又公孤
  自相兼者京山侯崔元已加太傅左都督陆炳已
  加太保后复以圣诞元加少师炳加少傅元辞免
  炳至终身称太保兼少傅若真人礼部尚书陶仲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627-0424a.png
  文兼少师少傅少保并领三孤则古今所未有
  又曰洪熙中少师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黄淮例
  不兼宫臣其自东宫三太三少而进三孤者则削
  其旧衔如太子少傅杨荣太子太傅胡濙太子太
  保王直进少傅是也故景泰以前以孤卿兼宫秩
  为异少保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夏原吉仅一人
  自景泰备东宫三太而三孤俱有两职然成化初
  犹有不兼者曰少保孝贤彭时自是绝响矣成化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627-0424b.png
  而后以不兼宫秩为异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
  学士张璁亦仅一人
  又笔记曰高帝之世三公不以赠群臣惟开平王
  得赠者盖其时韩公加太师魏公加太傅而开平
  当得太保故耳宣英之世少师蹇义杨士奇杨荣
  少保夏原吉杨溥俱得赠太师盖一时特典而
  部尚书郭资
金濂工部尚书吴中后先赠伯则借
  军功为辞实三公不滥及耳非谓伯爵为优也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627-0424c.png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曰文臣至尚书满九年始加
  太子太保惟阁臣以辅弼之重不拘年岁或太宰
  间以六年得之他曹不得比也近唯长垣李司马
  以平播功从忧中加少保虽边功优异然他人以
  十二年得者李在田间得之其故官仅右都御史
  也且三孤必带宫衔而李竟无兼官盖自嘉靖初
  张永嘉始今再见于长垣
  宰相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627-0424d.png
宋宁宗开禧元年五月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序班丞相
之上三省印并纳其第
 时讨论典礼以平章军国事为名盖省重字则所预
 者广去同字则所任者专边事起乃命一日一朝省
 印亦归其第宰相不复知印
度宗咸淳元年二月平章军国事贾似道位在丞相上
 似道专权窃位日久尊宠日隆故与侂胄皆位在丞
 相上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627-0425a.png
辽北宰相府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南宰相府国舅五帐
世预其选掌佐理军国大政各有左右宰相及总知军
国事知国事
南面东京中京南京宰相府各有左右相左右平章政

 圣宗统和元年设
又南面中书省有大丞相左右丞相等官列于中书令
(详中书/省门)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627-0425b.png
金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等官俱属尚书省列尚书令下
(详尚书/省门)
元左右丞相等官属中书尚书二省(详中书省及/尚书省门)
 又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
 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谓之宰相云者
 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特宠以是名虽有是名
 而无授受宣命成宗大德九年以穆齐特等八人为
 之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627-0425c.png
  陶宗仪辍耕录曰内八府宰相八人特中书照会
  之任而已寄位于翰林之埽邻所职视草制若诏
  赦之文则非其掌也至于院之公事亦不得与焉
  例以国戚与勋贵之子弟充之
明初有右左相国右左丞相(仍元制/尚右)平章政事参知政
事等官属中书省后置殿阁大学士列六部之上遂为
相职(互见中/书省门)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罢中书省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627-0425d.png
 置四辅官(以王本杜祐龚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一月内)
 (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寻亦罢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
 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
 (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沈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十(徵耆/儒鲍)
 (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二十八年敕谕群臣以后嗣君毋得议
 置丞相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
 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惠帝建文中改大
 学士为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627-0426a.png
 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
 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奏事
 亦不得相关白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官旧臣升士
 奇为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
 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仁宗始置)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皆
 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帝景泰中
 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
 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627-0426b.png
 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
 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内阁大学士
 大学士掌献可替否奉承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荅
 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
 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
 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
 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627-0426c.png
 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裁
 量其可否斟酌入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
 之下避宰相之名故名内阁
  大学士刘健票拟宜密疏曰窃惟内阁之职所以
  承德弼违献可替否佐辅朝廷裁决政务与百司
  庶府职掌不同在祖宗朝凡有咨访论议或亲临
  幸或诏见便殿或奉天门或左顺门屏开左右造
  膝面谕以为常制如宣宗章皇帝屡幸内阁御座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627-0426d.png
  所在至今臣等不敢中坐英宗睿皇帝视朝将罢
  不时面召李贤宪宗纯皇帝亦常召李贤陈文彭
  时或遣司礼监太监如牛玉怀恩一二人到阁计
  议上有密旨则用御前之宝封示下有章疏则用
  文渊阁印封进直至御前开拆此臣等耳闻目见
  者也因循至今事体渐异朝参讲读之外不得复
  奉天颜虽司礼监太监亦少至内阁朝廷有命令
  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627-0427a.png
  至臣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
  之太监太监乃达至御前至于誊写之职例委制
  房中书一二人臣等虽时常戒饬而经历太多耳
  目太广岂能保无漏泄内阁文书多系机密凡事
  关得失利病职在辅导不敢阿顺缄默未免有所
  陈奏缘臣等不习楷书字画钝拙恐不能一一自
  写除事理重大者自行书写封进其馀仍乞容中
  书代写臣等亦当申严戒饬勿致漏泄若有咨议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627-0427b.png
  仍乞照祖宗故事或召臣等面谕或亲赐御批数
  字封下或遣太监密传圣意使有所尊奉庶情得
  通达事无漏泄实为便益
  廖道南殿阁词林记曰洪武中革去中书省分任
  五府九卿衙门中外章奏皆上彻御览每断大事
  决大疑臣下惟面奏取旨有所可否则命翰林儒
  臣折衷古今而后行之故洪武时批答皆御前传
  旨当笔永乐洪熙二朝每召内阁造膝密议人不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627-0427c.png
  得与闻虽倚毗之意甚专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
  委之他人也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
  书兼詹事蹇义夏原吉等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
  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及
  遇大事犹命大臣面议议既定传旨处分不待批
  答自后始专命内阁条旨然中每依违或径由中
  出及天顺复辟每事与内阁面议然后批行弘治
  末年总揽乾纲内阁条旨多孝庙御书事涉重大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627-0427d.png
  至廑宣问几复国初之旧今之建议者徒知批答
  当依内阁所条而不知有面议传旨故事或误以
  条为调谓调和之义也审尔则是漫无可否以听
  上裁惟恐见忤矣岂所望于以道事君者哉
  王世贞笔记曰内阁臣职在司内外制而已未有
  所谓调旨也自宣德中大学士二杨公与尚书蹇
  夏始有调旨之说而二杨复以位尊恶烦特奏以
  少詹事兼讲读学士王直王英专知诰敕然内阁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627-0428a.png
  实总之后直英出理部事以侍讲学士陈循马愉
  侍讲曹鼐代之寻革并入内阁弘治甲寅复奏以
  学士李东阳兼礼部右侍郎掌诰敕说者以为李
  公入阁地也李入阁太常卿程敏政代沿至吏部
  侍郎温仁和以忧归而大学士张桂等密疏不宜
  设自是遂罢
  又异典述曰中书陈龙正特阐揆职疏谓本朝不
  设宰相然今之辅臣上效启沃下倡寅恭职无不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627-0428b.png
  统世庙宝训云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古人每
  言如某者宰相才也夫明相职然后可辨相才相
  职云何居恒则位置六卿有事则谋定大将是也
  顷者辅臣常数人不为不盛然未闻有以搜访异
  才足民裕国安内攘外为己任而分至尊之忧者
  岂真无心报主退然甘让古名臣亦多谓票拟之
  外无他司习惯而安耳臣愚以为今后凡遇卿贰
  专阃员缺会推既上宜各以保举之事责之俾得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627-0428c.png
  各出目力各吐赤心并其平日胸中所识不拘大
  小文武山林隐逸但系真才悉令分别行能堪任
  何事堪举何职随时开奏岁月之间总计其所荐
  孰当所当孰多多称职则某辅知人少称职则某
  辅不逮将得人而兵戢寇弭即某辅功将非才而
  兵骄寇炽即某辅咎宋儒程颐言天下治乱责在
  宰相而张孚敬疏谓今之内阁宰相职也宣流德
  化必始自内阁谓此也或曰本朝权归六部遴拟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627-0428d.png
  文官吏部事推举将帅兵部事孰敢冒侵官之嫌
  不知拟推文武原出铨枢但所推当则宜入告尔
  后允而行之不当则宜入告尔后驳而更之惟夙
  昔注心临时始能辨其当否设铨枢所推终谬虽
  辅臣自举所知可也更议铨枢亦可也至自举之
  更议之而必无不当则非古人之论相所云一心
  正两目明者孰能堪其任哉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阁员初无定额洪武初吴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627-0429a.png
  伯宗以武英殿大学士复为翰林院检讨永乐初
  王文忠以庶吉士入翰林未几召同王直入内阁
  书机宜奏疏五年升修撰十四年进侍讲入阁在
  先授官在后嗣后始以翰林院衔直文渊阁然惟
  胡文穆靖彭文宪时商文毅辂修撰杨文敏荣编
  修其他黄文简淮以中书舍人杨文贞士奇以齐
  王府审理副陈汝静敬宗张子玉英以乡举金文
  靖幼孜以给事中胡若思俨以桐城知县俞纲以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627-0429b.png
  审理权谨以光禄署丞徐武功有贞以都御史李
  文达贤以主事王毅悯文薛文清瑄以御史高文
  义榖以中书舍人刘宇曹元以知县袁荣襄宗皋
  以长史杨文襄一清以总督张文忠孚敬方献夫
  桂萼二文襄霍文敏韬以主事席文襄以户侍许
  文简赞以吏书夏文悯言以给事中皆不由馆选
  自兹会推内阁冢宰掌院必列名至崇祯朝遂定
  为故事每次枚卜必内外兼推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627-0429c.png
  又曰初设内阁杨文贞士奇历二十三年官止五
  品后加至少师止兼兵部尚书华盖殿三官时蹇
  忠定义以少师为冢宰朝廷不欲文贞班居其上
  以存冢宰之体也陈芳洲循虽兼五官亦止户部
  尚书后李文达贤彭文献时商文毅辂相继领吏
  部尚书自后遂为首辅故事其以他官兼大学士
  者如杨士奇以礼侍兼华盖金糿孜以户侍兼武
  英陈山以户侍兼谨身张瑛以礼侍兼华盖黄淮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627-0429d.png
  以通政使兼武英杨荣以太常卿兼文渊徐有贞
  以武功伯兼华盖殿阁大学士自相兼者如陈循
  以华盖兼文渊高榖王文以谨身兼东阁胡广杨
  荣金幼孜以文渊兼翰林院学士其内阁诸殿次
  第自正统间始定其兼衔次第自天顺间始定然
  或以所兼保傅为等级或以部分为先后如杨荣
  以太子少傅谨身位少保黄淮武英下陈山无兼
  官以谨身位少保黄淮太子少保金幼孜武英下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627-0430a.png
  少保黄淮太子少保金幼孜以户部尚书位少傅
  兵部杨士奇下金幼孜又以户部杨溥无兼官以
  礼部位工部杨荣下王文以少保吏部位户部陈
  循工部高榖少保太子太傅下皆取所兼保傅为
  次序也张瑛以礼部华盖殿位户部谨身陈山下
  此则以部分为次序也
  又曰文渊阁未有言掌者徐有贞以武功伯领之
  遂改为掌文渊阁王世贞讥之以谓文渊阁不可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627-0430b.png
  掌也吏部左侍郎李贤为本部尚书兼翰林院学
  士掌文渊阁事则又不止武功也又考解缙入阁
  居七人之首其系衔亦曰掌文渊阁事则又不始
  于武功也
  又曰旧制红本到阁首辅票拟馀唯诺而已崇祯
  中御史倪元珙请分票其后本下即令中书分之
  首辅之权虽稍分然水火之端启而中书之弊种
  种矣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627-0430c.png
  又曰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而所不同者主票拟而
  不身与其事如高拱之兼掌吏部赵贞吉之兼掌
  都察院孙承宗之兼掌兵部俱出而启事入而调
  旨然惟高为首相二公皆非也事寄虽重犹判然
  两署独天顺间命徐有贞考察方面嘉靖间命李
  本分别尚书至大小九卿去留张璁奉敕肃清百
  僚韩广分别逆党则政自阁出矣然张权掌都察
  院事李因冢宰李默得罪去亦未可全谓之政出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627-0430d.png
  于阁也政出于阁者前则徐武功后则韩蒲州
  又曰内阁出为六卿者皆不带阁衔即出将如杨
  一清自家起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三边
  奉诏出阅九边如翟銮亦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
  史惟华盖大学士张瑛以原官掌南京吏部然诎
  之也文渊阁大学士孙承宗则亦以原官督理辽
  蓟津登军务自边累官至少师中极殿则出将入
  相者本朝惟中山高阳二公而已然中山带相衔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627-0431a.png
  而实不与机务则又似高阳独也
  又曰旧制辅臣在直辰入申出率以为常崇祯壬
  申后必二鼓始出及乙亥后遂至四鼓始出间有
  彻夜者周宜兴至始议轮一人宿精微科候传票
  精微科九间在午门外西庑其南兵科直房也
 所属有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掌奉旨书写书籍
 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
 页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627-0431b.png
 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制敕房中
 书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
 碑额题奏揭帖一应机密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俱
 无定员
 成祖永乐初选翰林文学之臣典机务诏策制诰皆
 属之而誊副缮正皆中书舍人分直入办事竣辄出
 宣宗宣德初始选能书者处于阁之西小房谓之西
 制敕房诸学士则居阁之东五楹专管诰敕具稿付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627-0431c.png
 中书缮进谓之东诰敕房而带知制诰衔则惟阁老
 与诸学士而已中书等官不敢僭也英宗正统后学
 士不能视诰敕悉委于中书序班译字等官世宗嘉
 靖二十年选各部主事大理寺评事带原衔直诰敕
 制敕两房四十四年两房员缺令吏部考选举人为
 中书舍人其直文华武英两殿供御笔札者初为内
 官职继以中书分直后亦专举能书者不必由部选
 自甲科监生生儒布衣能书者俱可为之若兼官至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627-0431d.png
 九列其在科目者则出而为卿佐以艺选者不过加
 服俸而已惟武世二庙稍有踰等至穆宗而始复为
 限量其至尚书者三人礼部张骏工部周惠畴张文
 宪至侍郎者三人礼部张电工部谈相王槐文宪官
 尚书时大学士李本为侍郎然供事如初
  徐学谟识馀录曰两房中书迁转至嘉靖初年始
  由阁下题请中书周令者温州人尝言成化年间
  授职彼时中书与阁下如同僚然投刺俱平交盖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627-0432a.png
  宣德以前本一堂相处今云西房即文渊阁也阁
  臣居中中书居东西两房各办其事已撤内库十
  间以西五间居阁下谓之文渊阁以东五间藏书
  籍而东房中书亦迁居之故今以阁下称中堂而
  东西非房矣犹称两房者沿旧名也凡阁下到任
  尚之两房答揖若六部之于各司无是体矣
  门下省
宋南渡后不置门下省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627-0432b.png
辽南面设门下省有侍中常侍散骑常侍给事中门下
侍郎等官
 所属起居舍人院左諌院符宝司(已上设官/详见各门)通事舍
 人院有通事舍人东上閤门司有东上閤门使副使
 (太宗会同/元年置)西上閤门司有西上閤门使副使东头承
 奉班有东头承奉官西头承奉班有西头承奉官通
 进司有左通进右通进登闻鼓院有登闻鼓使匦院
 有知匦院使诰院有诰院给事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627-0432c.png
金门下省
  (臣/)等谨按金史百官志太宗天会四年有三省之
  制海陵正隆元年罢门下省是其初置之而旋罢
  也
元门下省
  (臣/)等谨按元史高鸣传世祖至元七年议立三省
  鸣为侍御史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
  由中书出政移臣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627-0432d.png
  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
  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
  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但使贤
  俊萃于一堂连署参决自免失政岂必别官异坐
  乎故曰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省便帝深然
  之议遂罢而董文忠传云至元时礼部尚书谢昌
  元请立门下省封驳制敕以绝中书风晓近习奏
  请之弊帝锐意欲行之诏廷臣杂议三日奏以文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627-0433a.png
  忠为侍中及其属数十人今考百官志无门下省
  殆亦甫设而旋罢者耶
明不设门下省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门下省后附以侍中侍郎给
  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拾遗补阙典仪城
  门郎符宝郎弘文馆等官盖皆以类而及也以今
  考之明既不设门下省矣若侍中侍郎散骑常侍
  则金元明俱所不设典仪则应并入鸿胪寺城门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627-0433b.png
  郎则应并入留守司弘文馆则应并入弘文院故
  以给事中谏院(拾遗补/阙附)起居符宝郎载于门下省
  后
  给事中
辽给事中属门下省(已见门/下省门)
金给事中为内侍寄禄官属宣徽院(互见宣/徽院门)
元给事中为修起居注之职(详见起/居门)
明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627-0433c.png
稽察六部百司之职各科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
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
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洪武二十四年定
 凡制敕定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
 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
 违误吏科凡吏科引选则掌科(即都给事中以掌本/科印故名六科同)
 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付科画字内外官
 考察自陈后则与各科具奏拾遗纠其不职者户科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627-0433d.png
 监光禄寺岁入金榖甲字等十库钱钞杂物与各科
 兼涖之皆三月而代内外有陈乞田土隐占侵夺者
 纠之礼科监订礼部仪制凡大臣曾经纠劾削夺有
 玷士论者纪录之以核赠谥之典兵科凡武臣贴黄
 诰敕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画凭之制如吏科刑科
 每岁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数岁终类上
 一岁蔽狱之数阅十日一上实在罪囚之数皆凭法
 司移报而奏御焉工科阅试军器局同御史巡视节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627-0434a.png
 慎库与各科稽查宝源局而主德阙违朝政得失百
 官贤佞各科或单疏专达或公疏连署奏闻事虽分
 隶六科其重大者各科皆得通奏但事属某科则列
 某科为首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
 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其诸司奉
 旨处分事目五日一注销覈稽缓内官传旨必覆奏
 复得旨而后行朝参门籍六科流掌之登闻鼓楼日
 一人与锦衣卫官轮直监涖受牒则具题本封上遇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627-0434b.png
 决囚有投牒讼冤者则判停刑请旨凡大事廷议大
 臣廷推大狱廷鞫六掌科人皆预焉
 太祖甲辰岁统设给事中后数更其秩(与起居/注同)洪武
 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始分为六科科二人以年长
 者一人掌印九年定给事中十人十年属承敕监十
 二年改属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左右司谏各一人
 左右正言各二人十五年又置谏议大夫寻皆罢二
 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增至八十一人(初魏敏卓/敬等凡八)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627-0434c.png
 (十一人为给事中帝以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士之本源改为源士)未几
 复为给事中二十四年更定科员(各科分设员数共/四十人如前所列)
 建文时革左右给事中增设拾遗补阙成祖初革拾
 遗补阙仍置左右给事中寻改六科置于午门外直
 房涖事(六科衙门旧在砖门内尚宝司西永乐/中灾移午门外东西每夜一科直宿)都北
 京后南京亦设六科给事中各一人宣德八年增户
 科给事中一人专理黄册神宗万历九年裁兵科五
 人户刑二科各四人礼科二人十一年复设户兵刑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627-0434d.png
 三科各二人礼科一人
  给事中夏言请考选六科疏曰六科额设都左右
  给事中给事共五十八人中间事有繁简故官有
  增损然以司谏诤备献纳则六科之职均也祖宗
  以来额员俱备后来乃有不尽补者然遇都左右
  给事中缺五人以上则必奏请升补各科给事缺
  十五六人以上则必奏请选补永著为例在先朝
  五十八人一时补足当时侈为美谈盖增置谏垣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627-0435a.png
  自是盛代之事今六科在任止二十一人不及额
  数之半除都左右给事中之外惟给事中四人而
  已供事趋走日不暇给欲求优游侍从以尽文墨
  论思之长从容退食以致寅恭谋议之实不可得
  矣考之祖宗旧规凡给事中有缺止于进士年三
  十以上者考选奏补弘治间始以行人博士兼选
  正德间始以在外推官知县照御史例选补正德
  末年大臣畏忌新进敢言乃尽废进士考选之例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627-0435b.png
  陛下登极之诏依旧例给事中有缺于进士考选
  奏补御史有缺进士与行取人员相兼考选然应
  诏一行而旋复寝吏部亦尝奏请大臣阴行格阻
  往往以未尝经历世故藉口是不过欲得脂韦媕
  婀爱身固禄之流取其不为已害而已司马光曰
  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
  名节次则晓知治体今当用光言以为取人之则
  将现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
卷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627-0435c.png
  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查照旧规及
  见行事例具奏从公考选
  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科中事宜疏曰吏科之不
  振甚矣辞受取予士人之大节也文选以当铨扄
  户诚重之矣吏科即不关黜陟而是非之权在焉
  交通逢迎坦然不忌请一如文选杜门谢客可也
  饮食徵逐经明禁者屡矣近出差者以此得罪圣
  朝宽大原非以醉饱之过绳人要之非正务也请
卷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627-0435d.png
  一切谢绝息交省费可也大臣之去留一惟宸断
  而恒置疏保留保留非謏也而有时乎为謏继自
  今如岳正李贤之被诬刘健谢迁之被逐不妨偶
  议留之非是罢保留之举可也人材遗佚诚为可
  惜乃无故发端而突为荐扬之举荐扬非私也而
  有时乎为私继自今惟梦卜之求拊髀之叹奉旨
  公举者举之非是杜荐举之端可也至科中内外
  之转原非选择而一升之后低昂顿隔内者不数
卷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627-0436a.png
  年而卿贰外者栖迟藩臬或至数十年鞅掌浮沉
  请循内迁之典两司之卓荦者时时入为京卿而
  为卿寺者亦使回翔南北少迟其转使内外久速
  略相等可也升转之途本缘资俸而少有更变则
  訾议丛生有将转而告疾先期而给假者请自今
  掌印者非有真疾不许告病即告吏部于覆本中
  径云以今资俸合是某官回日不问接补何科升
  时止照今时之次使其真病何暇计官使或假托
卷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627-0436b.png
  不堕其术以杜侥倖而安义命可也是皆科中事
  体之当议者臣又闻衙门先进曰吏科失职掌者
  二其一堂上赴官科画本此累朝旧例也各科能
  守之即各部亦不以为屈而吏科独废其一大选
  事完科臣与部堂比肩而受赐此自来旧礼也兵
  科能守之兵部亦不以为亢而吏科独下坐二者
  宜复其旧可也
  春明梦馀录曰昔言官察官截然二项如宋时亦
卷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627-0436c.png
  尚如此监察御史初亦言事后惟察事至谏院左
  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此专为拾遗补
  阙之官凡奏疏涉弹击上即戒谕而不纳故唐宋
  言官奏疏绰有可观后世有纠劾而鲜规正盖以
  言官察官浑之为一也
  又曰洪武十七年九月给事中张文辅言自九月
  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劄凡
  一千一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帝谕廷臣
卷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627-0436d.png
  曰朕日总万几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岂
  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悉心封驳则
  庶事自无不当此稽查号件封驳奏章之例也正
  统中给事中张固言六科都左右给事中员缺乞
  选各科年深者以次升补英宗曰给事中乃近侍
  之官凡政令得失军民休戚百官邪慝举得言之
  况都左右给事中为之领袖非识达大体者不可
  畀也顾乃欲循资而用之不亦舛乎此都科不循
卷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627-0437a.png
  资俸之例也弘治六年谕凡百官考满如有不公
  许其伸理其科道官必待吏部考察后有失当方
  许指名纠劾此计后拾遗之例也崇祯二年谕六
  科迩来戎马倥偬机务烦剧明旨非不森严奉行
  尚多迟慢欲令计时集事法当委任责成尔等表
  里六曹旧有注销之规各委给事中一人查理六
  曹应行事务勒限奏报少有违玩立付白简定行
  责治尔等玩忽不遵或议论纷嚣掣肘误事一并
卷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627-0437b.png
  究处此六科注销之例也
  顾炎武日知录曰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
  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
  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科参六部之官无敢抗科
  参而自行者故给事中之品卑而权特重万历之
  时九重渊默泰昌以后国论纷纭而维持禁止往
  往赖抄参之力今人所不知矣
  谏院
卷五十二 第 34a 页 WYG0627-0437c.png
辽左谏院有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属门下省有
右谏院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属中书省
金谏院有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补阙左右拾
遗等官
  金史高汝砺传曰承安二年汝砺为左谏议大夫
  时遇奏事台臣亦令回避汝砺乃上言国家置谏
  臣以备侍从盖欲周知时政以参得失非徒使排
  行就列而已故唐制凡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
卷五十二 第 34b 页 WYG0627-0437d.png
  閤必遣谏官随之俾预闻政事冀其有所开说今
  省台以下遇朝奏事则一切回避与诸侍卫之臣
  旅进旅退殿廷论事初莫得闻及其已行又不详
  其始末遂事而谏斯亦难矣若曰非材择人可也
  岂可置之言责而疏远若此乞自今以往有司奏
  事谏官得以预闻庶望少补从之
元不设谏院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置谏院左右司谏各一人左右正
卷五十二 第 35a 页 WYG0627-0438a.png
言各二人十五年又置谏议大夫以兵部尚书唐铎为
之寻皆罢
  春明梦馀录曰唐制谏官随宰相入閤此最得为
  政之要至明革中书省乃并谏官裁之惟设六科
  以掌封驳宣德中廷臣请设谏官不允于是谏无
  专职此为缺典
  起居院
辽起居舍人院有起居舍人知起居注起居郎属门下
卷五十二 第 35b 页 WYG0627-0438b.png

金记注院修起居注掌记言动章宗明昌元年诏毋令
谏官兼或以左右卫将军兼宣宗贞祐三年以左右司
首领官兼为定制左右司属尚书省
 大定十二年十一月世宗屏侍臣与宰臣议事记注
 官亦退帝曰史官记人君善恶朕之言动及与卿等
 所议皆当与知其于纪录毋或有隐可以朕意谕之
  金史石琚传曰修起居注伊喇杰上书言朝奏屏
卷五十二 第 36a 页 WYG0627-0438c.png
  人议事史官亦不与闻无由记录帝以问右丞相
  石琚等琚对曰古者史官天子言动必书以儆戒
  人君庶几有畏也周成王剪桐叶为圭戏封叔虞
  史佚曰天子不可戏言言则史书之以此知人君
  言动史官皆得记录不可避也帝曰朕观贞观政
  要唐太宗与臣下议论始议如何后竟如何此正
  史臣在侧记而书之耳若恐泄漏机事则择慎密
  者任之朝奏屏人议事记注官不避自此始矣
卷五十二 第 36b 页 WYG0627-0438d.png
  完颜守贞传曰守贞为右谏议大夫时与修起居
  注张炜奏言唐中书门下入閤谏官随之欲其预
  闻有所开说又起居郎起居舍人每皇帝视朝左
  右对立有命则临阶俯听退而书之以为起居注
  自来左司上殿谏官修起居注不避或侍从官除
  授及议便遣始令避之比来一例令臣等回避及
  香閤奏陈言文字亦不令臣等侍立则凡有圣训
  及所议政事臣等无缘得知何所记录何所开说
卷五十二 第 37a 页 WYG0627-0439a.png
  似非本设官之义乞仍旧制从之
元起居注掌随朝省台院诸司凡奏闻之事悉记录之
世祖至元六年置起居注左右补阙
 先是中书省臣言前代朝廷必有起居注故善政嘉
 谟不致遗失即以和尔果斯图古勒充翰林待制兼
 起居注至是年始置左右补阙其后十五年改升给
 事中兼修起居注左右补阙改为左右侍仪奉御兼
 修起居注仁宗延祐时定置给事中兼修起居注二
卷五十二 第 37b 页 WYG0627-0439b.png
 人左右侍仪奉御同修起居注各一人
  元史本纪曰英宗至治二年十一月御史李端言
  朝廷虽设起居注所录皆臣下闻奏事目上之言
  动宜悉书之以付史馆从之
明初置起居注(时甲辰岁太/祖吴元年)虽设官而无定员洪武九
年定起居注二人后革十四年复置寻罢万历间命翰
林官兼摄之已复罢
  国朝典汇曰洪武五年以儒士杨训文为起居注
卷五十二 第 38a 页 WYG0627-0439c.png
  谕之曰起居之职非专事纪录而已要在输忠纳
  诲致主于无过之地而后为尽职也寻礼部尚书
  陶凯言汉唐宋皆有会要纪载时政以资稽考今
  起居注记言记事及奏事簿籍记载时政可以法
  当时训后世者宜依会要编类成书使议事者有
  所稽考从之
  春明梦馀录曰万历初大学士张居正请复修史
  职讲官日轮一人记注起居
卷五十二 第 38b 页 WYG0627-0439d.png
  符宝司
辽符宝司有符宝郎属门下省
金符宝郎掌御宝及金银等碑属殿前都点检司
元典瑞院掌宝玺金银符牌有院使四人同知佥院同
佥院判经历都事各二人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一

 世祖中统元年始置符宝郎二人至元十六年立符
 宝局十八年改典瑞监二十年省卿二人二十九年
卷五十二 第 39a 页 WYG0627-0440a.png
 仍置监卿二人成宗大德十一年升典瑞院定置官
 如前
  元史本纪曰成宗大德十一年十二月时武宗已
  即位中书省臣言旧制金虎符及金银符典瑞院
  掌之给则由中书事已则复归典瑞院今出入多
  不由中书下至商人结托近侍奏请以致泛滥出
  而无归请自后除官及奉使应给者非由中书勿
  给从之
卷五十二 第 39b 页 WYG0627-0440b.png
明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有卿一人少
卿一人司丞一人后增至三人
 太祖初设符玺郎吴元年改尚宝司以侍从儒臣勋
 卫领之非有才能不得调勋卫大臣子弟奉旨乃得
 补丞其后多以恩荫寄禄无常员都北京后南京亦
 设尚宝司卿一人
  中书省
宋度宗咸淳九年三月置机速房于中书省
卷五十二 第 40a 页 WYG0627-0440c.png
 时襄城既失贾似道复上书言事势如此非臣下驰
 驱联络气势将有大可虑者帝曰师相岂可一日离
 左右乃建机速房以革枢密院漏泄兵事稽迟边报
 之弊
辽南面中书省有中书令大丞相左右丞相知中书省
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中书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禄四年建政
 事省兴宗重熙十三年改中书省定置官如前又有
卷五十二 第 40b 页 WYG0627-0440d.png
 堂后官主事守当官令史
 所属中书舍人院有中书舍人(亦名政/事舍人)右谏院有右
 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
金中书省
  (臣/)等谨按百官志熙宗颁新官制大率循宋辽之
  旧海陵正隆元年罢中书省是其初固常有之也
元中书省有中书令一人
 太宗以相臣为之世祖以皇太子兼之(裕宗纪中统/三年封燕王)
卷五十二 第 41a 页 WYG0627-0441a.png
 (守中/书令)至元十年立皇太子行中书令(即裕/宗)大德十一
 年武宗已即位以皇太子(仁宗时为/皇太子)领中书令延祐
 三年(英宗时为/皇太子)复以皇太子行中书令置属监印二
 人
  辍耕录曰国朝故事正六品以下官中书奉敕署
  牒以命之牒具中书官位最重者令也署牒者自
  丞相以下而不敢以烦令惟皇太子立必带中书
  令枢密使皇太子既受册即中书上日独署一牒
卷五十二 第 41b 页 WYG0627-0441b.png
  明日省臣以其名闻天子即以宣拜超授五品官
  其人非素亲近有誉望取信于群臣不得也
右丞相左丞相居令之次令阙则总省事左右各一人
 国初职名未创太宗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世祖中
 统元年置丞相一人二年复置右左丞相各二人至
 元二年增置丞相五人七年立尚书省置丞相二人
 八年罢尚书省乃置丞相二人二十四年复立尚书
 省其中书省丞相二人如故二十八年再罢尚书专
卷五十二 第 42a 页 WYG0627-0441c.png
 任一相武宗至大二年复置尚书省丞相二人中书
 丞相二人四年尚书省仍归中书丞相凡二人自后
 因之不易文宗至顺元年专任右相其一或置或不
 置顺帝元统三年七月中书省奏请自今不置右丞
 相十月命巴延长台司诏天下至元五年十月加右
 丞相巴延为大丞相六年十月命托克托为右丞相
 复置左丞相至正十三年六月命皇太子领中书令
 如旧制二十七年八月以太尉特哩特穆尔为添设
卷五十二 第 42b 页 WYG0627-0441d.png
 左丞相
  元史顺帝纪曰至元四年安图言比者省官员数
  平章左丞各一人今丞相五人素无此例臣等议
  设二丞相臣等蒙古人三人惟陛下所命诏以安
  图为长史天泽次之其馀蒙古汉人参用勿令员
  数过多
  续弘简录曰文宗至顺元年以雅克特穆尔有功
  欲独相以尊异之谕省臣曰昔世祖尝以宰相一
卷五十二 第 43a 页 WYG0627-0442a.png
  人总庶务故政治出于一今雅克特穆尔为右丞
  相左丞相其勿复置
平章政事掌机务贰丞相官四人
 中统元年置平章二人二年增置四人至元七年置
 尚书省设尚书平章二人八年尚书并入中书平章
 复设三人二十三年诏清冗职平章汰为二人二十
 四年复尚书省中书尚书两省平章各二人二十八
 年罢尚书省增中书平章为五人而一人为商议省
卷五十二 第 43b 页 WYG0627-0442b.png
 事三十年又增为六人元贞元年改商议省事为平
 章军国重事至大二年再立尚书省平章三人中书
 五人四年罢尚书省归中书平章仍五年至顺元年
 定置四人自后因之至正七年置议事平章四人二
 十七年八月以枢密知院曼济为添设第三平章
右丞左丞副宰相号左右辖各一人
 中统二年置三年增为四人至元七年立尚书省中
 书右丞仍四人八年尚书并入中书省左右丞各一
卷五十二 第 44a 页 WYG0627-0442c.png
 人二十三年汰冗职右左丞如故二十四年复立尚
 书省右左丞各一而中书缺员二十八年复罢尚书
 省三十年设右丞二人而一人为商议省事至大二
 年复立尚书省右左丞二人中书右左丞五人四年
 罢尚书右左丞中书右左丞止设四人至顺元年定
 置右左丞各一人至正十二年二月以嘉鲁为添设
 左丞八月以哈玛尔为添设右丞十四年九月以吕
 思诚为添设左丞
卷五十二 第 44b 页 WYG0627-0442d.png
参政副宰相其职亚于右左丞官二人
 中统元年始置参政一人二年增为二人至元七年
 立尚书省参政三人八年尚书并入中书参政二人
 二十三年汰冗职参政二人如故二十四年复立尚
 书省参政二人中书参政二人二十八年罢尚书省
 参政至大二年复置尚书省参政二人中书参政二
 人四年并尚书省入中书省参政三人至顺元年定
 参政为二人至正十二年三月以乌兰哈达为添设
卷五十二 第 45a 页 WYG0627-0443a.png
 参知政事七月又以秉彝为添设参政
参议中书省事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其治曰
参议府
 中统元年始置一人至元二十二年累增至六人大
 德元年止置四人后遂为定额
  续弘简录载世祖至元五年诏许衡等考定官制
  并集公卿议省院台行移之体衡曰中书佐天子
  总国政院台宜具呈时商挺在枢密高鸣在台皆
卷五十二 第 45b 页 WYG0627-0443b.png
  不乐欲定为咨禀因大言以动之曰台院皆宗亲
  大臣若一忤祸且不测衡曰吾论国制耳何与于
  人相质于帝前帝曰朕意亦与衡合其制遂定至
  大元年诏曰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朕
  即位以来励精求治爰立辅相以总中书期年于
  兹大效未著今特命塔斯布哈为右丞相奇塔特
  布济克为左丞相统百官平庶政便者举行弊者
  革去大小机务并听中书省区处诸王贵戚不得
卷五十二 第 46a 页 WYG0627-0443c.png
  阻挠近侍官属及内外诸司事不由中书议者毋
  隔越奏闻寻省臣言铨选钱榖他司乞毋干预帝
  曰已降制书令诸人勿干中书之政他日或有乘
  朕遗忘持内降文记及传旨至中书者其执之以
  来朕将加罪至顺元年敕累朝宫分官属并由中
  书拟奏
  胡粹中曰中书政本元既有中书令矣复立左右
  丞相则丞相特中书令之佐职耳既以令为虚设
卷五十二 第 46b 页 WYG0627-0443d.png
  左右丞相为正宰相而复设平章政事则又以平
  章为宰相贰矣然平章政事非宰相而何名之不
  正莫此为甚至其末流丞相而遥授焉则冗滥极
  矣
 所属有左右司郎中各二人员外郎各二人都事各
 二人中统元年置左右司至元十五年分置两司各
 司所掌吏礼房之科有九(一南吏二北吏三帖黄四/保举五议礼六时政记七)
 (封赠八牌/印九好事)知除房之科有五(一资品二常选三台院/选四见官选五伯勒赫)
卷五十二 第 47a 页 WYG0627-0444a.png
 (选/)户杂房之科有七(一定俸二衣裴三羊马四置/计五田土六太府监七会总)
 粮房之科有六(一海运二攒运三边逮/四赈济五事故六军匠)银钞房之科
 有二(一钞法/二课程)应办房之科有二(一饮膳/二草料)右司所掌兵
 房之科有五(一边关二札木齐三/铺马四屯田五牧地)刑房之科有六(一/法)
 (令二弭盗三功赏四/禁治五枉勘六关讼)工房之科有六(一攒造军器二/常课鞋疋三岁)
 (赐四营造五/应办六河道)
 又有断事官掌刑政之属国初尝以相臣任之其名
 甚重其员数增损不常其人则皆御位下及中宫东
卷五十二 第 47b 页 WYG0627-0444b.png
 宫诸王各投下集赛台等人为之共置四十一人(中/统)
 (元年一十六位下置三十一人至元六年十七位下/置三十四人七年十八位下置三十五人八年始给)
 (印二十七年分立中书尚书两省而断事官随省并/置二十八年十八位下置三十六人并入中书省三)
 (十一年增二人/后定置如上)首领官经历知事各一人
 又有检校官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牍稽
 失之事官设四人大德元年置照磨掌磨勘左右司
 钱榖出纳营膳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中统元
 年置二人至元八年省为一人管勾掌出纳四方文
卷五十二 第 48a 页 WYG0627-0444c.png
 移缄縢启拆之事邮递之程期曹属之承受兼主之
 中统元年置二人至元三年定为一人架阁库管勾
 掌庋藏省府籍帐案牍凡备稽考之文即掌故之任
 至元三年置三人其后增至员数不一至顺初定为
 二人蒙古架阁库管勾一人回回架阁库管勾一人
 又有客省使(详客/省门)
  赵天麟论都省职掌曰臣闻车舆之枢要在于管
  辖衣裳之提纲系于要领要领不可以兼衽袂之
卷五十二 第 48b 页 WYG0627-0444d.png
  资管辖不可以兼衡辕之用窃见中书内省密迩
  皇宫今也汴梁以北北京以南西界长安东穷辽
  海釐毫细务靡不相烦升斗微官亦来取决岂非
  管辖兼辕衡之用要领兼衽袂之资乎伏望载崇
  都省申以大名谏院隶焉六部隶焉随朝九品以
  上亦阶隶焉选才德无玷地望极清者为中书令
  其丞相平章丞辖参政以至府之参议院之谏官
  暨印官都事之司咸冠以左右之号凡都省移文
卷五十二 第 49a 页 WYG0627-0445a.png
  于行省以咨付付之行省移文于都省以咨呈呈
  之凡都省事关行省行省一切合禀事务咨呈于
  都省都省判送六部拟而呈之转资行省以行凡
  随朝九品以上及外路受宣命以上官都省注之
  如此则寄任益崇政事益简矣
  续弘简录载世祖至元五年十月卫辉路总管陈
  祐上书言中书政本责成之任宜专伏见频年以
  来建官分职可谓备矣曰中书曰御史曰枢密曰
卷五十二 第 49b 页 WYG0627-0445b.png
  制国用曰左右部夫承命宣制奉行文书铨叙流
  品编齐户口均赋役平讼狱此左右部之责也通
  漕运谨出纳充府库实仓廪百姓富饶此制国用
  之职也备军政严武卫辟疆场肃号令谨先事之
  防消未形之患士马精强敌人畏服此枢密之任
  也若夫屏贵近退奸邪强公室杜私门纠劾非违
  肃清朝野非御史不能也总百揆平万几求贤审
  官献可替否内亲同姓外抚四夷绥之以利镇之
卷五十二 第 50a 页 WYG0627-0445c.png
  以静立经国之远图建长世之大业孜孜奉国知
  无不为以作新太平之化非中书不可也盖中书
  腹心之寄御史耳目之司非中书无以尊上非御
  史无以肃下臣请诸路军民钱榖之官宜委中书
  迁转其赏罚黜陟一听于中书其善恶能否一审
  于御史如此则官有定名之实法有画一之规矣
明中书省有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以
统领众职
卷五十二 第 50b 页 WYG0627-0445d.png
 先是太祖甲辰正月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右左相国
 洪武元年改为右左丞相其后九年汰平章政事参
 知政事十三年正月遂罢中书省
 所属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检校照磨管勾参
 议府参议参军断事官断事经历知事都镇抚司都
 镇抚考功所考功郎(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𨽻大都/督府吴元年革参议府洪武元)
 (年革考功所二年革照磨检校所断事官/七年设直省舍人十人寻改中书舍人)
  春明梦馀录曰唐宋设官并置三省三省皆宰相
卷五十二 第 51a 页 WYG0627-0446a.png
  也一曰中书省二曰门下省三曰尚书省凡朝廷
  有大政令则由门下省奏上发中书省看详仍发
  门下省下尚书省施行故尚书拜相则曰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者是也当时政体互相钤辖事权常
  分使门下尚书二省坚持官守不相阿纵则宰相
  之权初亦甚轻但看详由于中书则主张庶事皆
  由其手其权安得不日渐隆重哉故唐宋时即有
  宰相如元载卢杞秦桧贾似道者盖由此也近时
卷五十二 第 51b 页 WYG0627-0446b.png
  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有员
  缺亦送揭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
  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
  患日深故自世宗以来宰相未有能保全身名而
  去者
  中书科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中书省内有中书舍人宋史
  职官志据之而庆元以后无可考者辽有中书舍
卷五十二 第 52a 页 WYG0627-0446c.png
  人院属中书省金不设中书舍人元有直省舍人
  属中书省若中书科之名始见于明永乐时盖自
  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后特设此署与内阁所属
  制诰东西房诸中书舍人职有攸分故改马端临
  考中书舍人旧目为中书科仍附中书省后
明中书科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劵等事官二
十人
 凡草请诸翰林宝请诸内府左劵及勘籍归诸古今
卷五十二 第 52b 页 WYG0627-0446d.png
 通集库诰敕勘合籍初用二十八宿后用急就章为
 号诰敕之号曰仁义礼智公侯伯藩王一品二品用
 之曰十二支曰文行忠信文官三品以下用之曰千
 字文武官续诰用之皆以千号为满满则复始王府
 及驸马都尉不编号土官以文武类编凡大朝会则
 侍班东宫令节朝贺则导驾侍班于文华殿册封宗
 室则充副使(其乡会试间有差/遣充授并如科员)大祀南郊则随驾而
 供事员无正贰印用年深者掌之
卷五十二 第 53a 页 WYG0627-0447a.png
 洪武七年初设直省舍人十人隶中书省九年为中
 书舍人十年与给事中皆隶承敕监建文中革中书
 舍人改为侍书入文翰馆隶翰林院成祖复旧制寻
 设中书科署于午门外定额二十人(其恩荫带俸/者不在额内)
  邱浚大学衍义补曰唐武德二年改内史舍人为
  中书舍人此中书舍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隶
  于中书省故以中书舍人为名我朝罢中书省尚
  仍其旧名名虽同而实则异也盖前代之中书与
卷五十二 第 53b 页 WYG0627-0447b.png
  翰林学士分掌内外制诰以为两制盖属文之官
  也我朝之中书舍人则专以书写为职耳书者六
  艺之一汉人谓之小学以试学童为吏者也夫人
  能之无庸设官设之始自今日盖以玉言所系之
  重前代乃属笔于吏胥殊无慎重之意祖宗以此
  设官盖有深意必得素通儒术深明六书之义心
  正笔端如柳公权所云者居之庶不汗王言耳苟
  粗识偏傍而学术无素者尚不足以当此况又粗
卷五十二 第 54a 页 WYG0627-0447c.png
  率侧媚而流品非清者哉
  (臣/)等谨按明史职官志中书舍人内附有洪武九
  年置承敕监设令一人丞二人十年改令丞为承
  敕郎设二人给事中中书舍人咸隶焉后罢司文
  监设令一人丞二人十年罢考功监设令一人丞
  二人十八年罢皆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地属清切
  职同中书附载于此
  行中书省
卷五十二 第 54b 页 WYG0627-0447d.png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有行台省在尚书省门吏部
  之前盖魏晋以来多兼令仆故行台列于尚书宋
  辽不置无论已金以尚书省为宰相间设行台其
  制近古季世权宜乃立行部行院元则大政总于
  中书尚书偶设即罢行省皆蒙中书之号复有行
  枢密院行御史台明因设有督抚布政使之官因
  时建置职任悬殊不能混为一职今以行中书省
  附于中书之末行尚书六部附于尚书之末行院
卷五十二 第 55a 页 WYG0627-0448a.png
  附于枢密院行台督抚附于御史台分省分院亦
  各附载如此变通旧例𣲖别支分各从其类则近
  代之沿革损益庶秩然有条而不紊云
元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每省丞相一人平章二人右丞左丞各一人参知政事
二人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
 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
卷五十二 第 55b 页 WYG0627-0448b.png
 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
 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
 行尚书省寻复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四年
 复如旧旧制参政之下有签省之属后罢不置丞相
 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所属郎中员外郎都事各二人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五年罢随路鄂啰官/设参政阿里签行省事于)
卷五十二 第 56a 页 WYG0627-0448c.png
 (河南等路立省二十八年以河南江北系冲要之地/又新入版图宜于汴梁立省以控治之遂署其地统)
 (有河南十/二路七府)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
 (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边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西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置十五年并入福建/行省十七年仍置省于龙兴府而)
 (福建自为行省治泉州二十二年以福建行省并入/江西二十三年又以福建省并入江浙本省统有十)
 (八/路)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一年右丞相巴延伐/宋行中书省事于襄阳寻以)
 (别将分省鄂州为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十三年取潭/州即署省治之十八年复徒置鄂州统有三十路三)
 (府/)陜西等处行中书省(中统元年以商挺领秦蜀五/路四川行省事三年改立陜)
卷五十二 第 56b 页 WYG0627-0448d.png
 (西四川行中书省治京兆至元三年移治利州十七/年复还京兆十八年分省四川寻改立四川宣慰司)
 (二十一年仍合为陜西四川行省三十三年/四川立省本省所辖之地惟陜西四路五府)四川等
 处行中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陜西至元十八年以陜/西行中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
 (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府)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置治辽阳统有)
 (七路/一府)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中统二年立行省于中兴/十年罢之十八年复立二)
 (十二年复罢改立宣慰司二十三年徙置中兴省于/甘州立甘肃行省三十一年分省按治宁夏寻并归)
 (之本省治甘州路/统有七路二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太祖定/都于哈喇和)
 (林河之西因名其城曰和林立元昌路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改)
卷五十二 第 57a 页 WYG0627-0449a.png
 (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各一人至大/四年省右丞相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设)
 (官如上治和宁路/统有北边等处)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即古南诏之取/地初世祖征)
 (以为郡县尝封建宗王镇抚其军民至元十一/年始置行省治中庆路统有三十七路五府)征东
 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以征日本国命高丽王/置省典军兴之务师还而罢大德三)
 (年复立行省以中国之法治之既而王言其非便诏/罢行省从其国俗至治元年复置以高丽王兼领丞)
 (相得自选属官治沈阳/统有二府一司五道)
 各省属官检校所检校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架阁
 库管勾一人理问所理问副理问各二人知事一人
卷五十二 第 57b 页 WYG0627-0449b.png
 提控案牍一人都镇抚司都镇抚副都镇抚各一人
  元史崔彧传曰至元二十年彧以刑部尚书上疏
  言时政十八事请在外行省不必置丞相平章止
  设左右丞相以下庶几内重不致势均谓非隆其
  名不足镇压者奸臣欺罔之论也疏奏命议行之
  又百官志曰顺帝至正十二年正月江西江浙行
  省皆除添设平章陜西行省除添设右丞闰三月
  置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于剔州以淮西宣慰
卷五十二 第 58a 页 WYG0627-0449c.png
  司两淮盐运司扬州淮安徐州唐州安丰蕲黄皆
  隶焉除平章二人右丞左丞各一人参政二人及
  首领官以下共二十五人至十一月始铸淮南江
  北等处行中书省印给之是年江浙行省添设右
  丞参政四川行省添设参政十六年五月置福建
  等处行中书省于福州铸印设官一如各处行省
  之制罢帅府开省署十年九月置山东行省铸印
  与之十八年福建行省右丞分省建宁参政分省
卷五十二 第 58b 页 WYG0627-0449d.png
  泉州二十三年三月置广西行省又置胶东行省
  于莱阳总制东方事二十六年八月置福建江西
  等处行中书省
中书分省
 济宁分省(至正十/一年置)彰德分省(十二年二月置十五年/四月除右丞相左丞相)
 (各一/人)陵州分省(十七年/七月置)冀宁分省(十七年十一月置/二十三年八月罢)
 (二十七年九月复置升总管为参/政凡事必咨大同分省而后行之)保定分省(二十七/年八月)
 (置/)山东分省(二十七年/九月置)大同分省(二十七年/九月置)真定分
卷五十二 第 59a 页 WYG0627-0450a.png
 省(二十七年/十月置)
明初置中书分省自平章政事以下略同中书省寻改
为承宣布政使司(官数职掌详/布政使司门)
 初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行中书省戊戌岁置中书
 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有平章
 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其属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
 都事检校照磨管勾正副理问知事(寻改知事为/提控案牍)
 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
卷五十二 第 59b 页 WYG0627-0450b.png
 河南陜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遂
 罢行中书省
  尚书省
宋理宗宝祐元年二月罢尚书省创置呈白房
  (臣/)等谨按呈白房似不可以当尚书省亦犹机速
  房不可以当中书省也特因类载之以备缺略耳
辽南面尚书省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
 太祖时又尝置左右尚书
卷五十二 第 60a 页 WYG0627-0450c.png
 所属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
金尚书省尚书令一人左右丞相各一人平章政事二
人左右丞各一人参知政事二人
 大定九年李石拜尚书令诏曰太后兄弟惟卿一人
 故命领尚书事军国大事涉于利害议其可否细务
 不烦卿也世宗在位几三十年令凡四人张浩以旧
 官完颜守道以功图克坦克宁以顾命石以定策他
 无及者
卷五十二 第 60b 页 WYG0627-0450d.png
 所属左司掌本司奏事总察吏户礼三部受事付事
 兼带修起居注官回避其间记述之事每月朔朝则
 先集是月秩满者为簿名曰阙本及行止簿贴黄簿
 并官制同进呈御览毕则受而藏之每有除拜凡尚
 书省所不敢拟注者则一阙具二人人以听制授焉
 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国初置左右司侍郎熙宗天/春三年始更名旧凡视朝执)
 (政官亲执奏自海陵天德二/年诏以付左右司官为定制)都事二人掌本司受事
 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省内宿直检校架阁
卷五十二 第 61a 页 WYG0627-0451a.png
 等事(海陵贞元二年左右司官宫中出身并进士令/史三色人内通选三年以监察御史相应人取)
 (次禀奏不/复拟注) 右司掌本司奏事总察兵刑工三部受
 事付事兼带修注官回避其间记述之事有郎中员
 外郎各一人又都事二人所掌同左司 袛候郎君
 管勾官掌祗候郎君谨其出入及差遣之事(章宗承/安二年)
 (以前走马郎君拟注泰和中令以左右/女直都事兼哀宗正大间改用亲从人) 架阁库(大/定)
 (二十一年设仍/以都事提控之)掌察左右司大程官追付文牍并提
 控小都监给受纸笔有管勾同管勾各二人(正大间/各省一)
卷五十二 第 61b 页 WYG0627-0451b.png
 (人/) 提点岁次所掌岁赐出入钱币之事左右司郎
 中员外郎兼之 堂食公使酒库掌受给岁赐钱总
 领库事使一人掌贰使事副一人 直省局掌都堂
 之礼及官员参谢之仪有局长掌贰局长有副局长
 又有管勾尚书省乐工
元尚书省丞相二人平章二人参政三人
 至元七年立八年罢二十四年复立尚书省平章参
 政各二人右左丞各一人二十八年罢至大二年复
卷五十二 第 62a 页 WYG0627-0451c.png
 立尚书省丞相二人平章三人右左丞各一人参政
 二人四年罢
  (臣/)等谨按仁宗纪载武宗至大二年八月立尚书
  省诏太子兼尚书令饬百官有司振纪纲重名器
  夙夜以赴事功是尚书省亦有尚书令也志失载
  又按元代设尚书省类用言利之臣先是世祖锐意
  富国立制国用使司制国用使阿哈玛特善言利
  试其事辄效奇其才遂罢制国用使司立尚书省
卷五十二 第 62b 页 WYG0627-0451d.png
  以阿哈玛特敏珠尔丹等为之旧制铨选各官吏
  部按资品呈尚书省由尚书省咨中书省然后闻奏阿
  哈玛特擢用私人不由部拟不关白中书以尚书
  省奏定条画颁天下寻并入中书省二十四年又
  以敏珠尔丹言自制国用使司改尚书省颇有成
  效仍分两省以僧格特穆尔为平章等官诏天下
  除行省与中书议行馀并听尚书省从便以闻二
  十五年僧格言自立省以来仓库诸司无不钩考
卷五十二 第 63a 页 WYG0627-0452a.png
  宜置徵理司专治合追财谷又言湖广钱榖已责
  偿于平章约苏穆尔他省欺盗者必多请以参知
  政事实都等十二人理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
  肃安西六省耗失之数给兵使以为卫二十六年
  僧格又言初以省部成案皆钱榖所系令赴御史
  台照刷近检左右司文簿凡经照刷者遗漏尚多
  当令御史就省部稽查并书姓名于卷末苟有遗
  漏易于归罪乃笞御史四人御史赴省部检阅者
卷五十二 第 63b 页 WYG0627-0452b.png
  掾令史与之抗礼台纲遂废僧格既专政凡铨调
  内外官皆任已出而宣敕尚由中书乃请今后宣
  敕并付尚书省由是以官为市纲纪大坏二十八
  年诛僧格并其党约苏穆尔等罢尚书省大德十
  一年诏复立尚书省分理财用仍俾其自举官属
  御史台臣言今四方地震水灾岁仍不登百姓重
  困又增置有司滥设官吏殆非益民之事且综理
  财用在人为之若止命中书未见不可不听至大
卷五十二 第 64a 页 WYG0627-0452c.png
  二年尚书省言中书尚有逋欠钱粮应追理者宜
  存断事官十人馀皆并入尚书省又往者大辟狱
  具尚书省议定令中书省裁酌以闻宜依旧制又
  变易钞法用官六十四人皆素习于事既己任之
  乞勿拘例授以宣敕制皆曰可诏天下敢有沮挠
  尚书省事者罪之以尚书省条画诏天下省臣复
  言古者设官分职各有攸司方今地大民众事益
  繁冗若省臣总挈纲领庶官各尽厥职其事岂有
卷五十二 第 64b 页 WYG0627-0452d.png
  不治自今省部一切皆令从宜处置大事或须上
  请得旨即行又累朝格例前后不一执法之吏轻
  重任意请自太祖以来所行政令九千馀条删除
  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又三宫内降之旨曩中
  书省奏请勿行臣谓宜仍旧行之倘于大事有害
  则复奏请中书之务乞以尽归臣等又至元二十
  四年凡宣敕亦尚书省掌之今议从尚书省任人
  而以宣敕散官委之中书三年六月诏太尉右丞
卷五十二 第 65a 页 WYG0627-0453a.png
  相托克托太保左丞相三宝努总治百司庶务并
  从尚书省奏行十月敕尚书省事繁重诸司有才
  识明达者并从尚书省选任枢密院御史台及诸
  有司毋辄奏用违者论罪四年正月仁宗即位罢
  尚书省托克托三宝努约苏巴拜王罴皆伏诛孟
  克特穆尔流南海此尚书省罢复之始末也
明不设尚书省
  行尚书省
卷五十二 第 65b 页 WYG0627-0453b.png
金熙宗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废齐国降封刘豫为蜀王
置行台尚书省于汴
 天眷元年八月以河南地与宋遂改燕京枢密为行
 台尚书省三年五月复取河南地仍移置尚书行台
 于汴京
  (臣/)等谨按百官志所载行尚书省止详于汴京今
  以地理志考之则有贞祐二年十月置大名府路
  行尚书省以帝纪考之则有抚州北京(章宗承安/二年三月)
卷五十二 第 66a 页 WYG0627-0453c.png
  (命尚书户部侍郎温昉行六部尚书于抚州九月/以胥持国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行省于北京)
  (是/也)博索路上京益都(宣宗兴定元年四月以权参/知政事辽东路完颜伊尔必)
  (斯为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博索路权东/路宣抚使富察乌锦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
  (府于上京九月以元帅右监军必喇阿/□岱权参知政事行省于益都是也)以列传考
  之则有大名陜西河北东平平阳(贞祐元年以富/珠哩德裕为参)
  (知政事兼签枢密院事行省大名三年以左丞相/布萨端兼都元帅行省陜西以侯挚为参知政事)
  (行尚书省于河北四年郝定为乱邳滕之路不通/诏摰行省于东平以招诱之以胥县权尚书左丞)
  (行省于平/阳是也)有邳州京兆(定兴二年复遣侯挚行省/河北寻诏权移邳州行省)
卷五十二 第 66b 页 WYG0627-0453d.png
  (四年以巴古喇权尚书/右丞行省于京兆是也)有卫州巩昌(哀宗正大二/年复以胥鼎)
  (平章政事行省于卫州八年/授完颜仲德巩昌行省是也)有閺乡京东路陜州
  京东山东路邓州徐州陈(天兴元年元共入饶风/移图克坦乌登行省閺)
  (乡以备潼关复以侯摰为平章政事行省于京东/以完颜呼沙呼行省于陜州国安用降以为平章)
  (政事行省于京东山东等路汴京被围以内族锡/林权参知政事行省于邓州二年完颜赛布行省)
  (于徐州哀宗走归德拜钮祐禄/纳绅参知政事行省于陈是也)至汴京之行尚书
  省地理志及海陵纪并云天德二年十二月罢而
  宣宗纪载有泰和六年四月诏平章布萨揆领行
卷五十二 第 67a 页 WYG0627-0454a.png
  省于汴是既罢之后又尝设矣若所设官员志亦
  不载第云皇统二年定行台官品皆下中台一等
  耳
元行尚书省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
 省至武宗至大二年九月以尚书省条画诏天下改
 各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
  (臣/)等谨按武宗纪既改各行中书为行尚书即于
卷五十二 第 67b 页 WYG0627-0454b.png
  是月立行工部领行工部三人行工部尚书二人
  仍令尚书右丞相托克托兼领之是亦为理财而
  设也已详见中书省门兹不赘
明不设行尚书省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