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627-02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
 选举考
  吏道
宋宁宗嘉定七年七月诏省吏毋授参议官
八年五月诏赃吏毋得减年参选著为令
辽道宗太康九月十一月定诸令史译史迁叙等级
金制省令史选取之门有四曰文资曰女直进士曰右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627-0274b.png
职曰宰执子
 文资者旧惟听左司官举用熙宗皇统八年始定选
 进士勾补之制海陵正隆二年罢进士止于密院台
 及六部吏人内选充世宗大定元年以胥吏既多贪
 墨委之外路干事又不知大体徒多扰动二年罢吏
 人复用进士自是相沿不易而考满升除之制则章
 宗泰和八年卫绍王大安三年宣宗贞祐五年兴定
 五年时有更定焉女直省令史大定二十三年命以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627-0274c.png
 女直进士依汉儿进士例补省令史章宗明昌元年
 定制三考者与汉人两考者同除五年复以辛苦既
 同资考难异稍更其制宰执子省令史大定十二年
 定承荫及终场举人试补之制十七年又定三品职
 事官及宰执之子并在省宗室郎君试补之制二十
 八年二十九年又定宗室第二从亲第三从亲第四
 从亲及宰执子出职试补之制右职省令史译史皇
 统八年定考迁出职格正隆二年大定二年三年二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627-0274d.png
 十七年复更定之其外又有省女直译史省通事御
 史台枢密院令史译史部令史女直知法检法太常
 寺检讨省祗候郎君国史院书写内侍御直内直凡
 宫中诸局分承应护卫之类以及内外诸吏员其出
 职皆有成格虽前后略有损益而定制则莫能渝焉
世宗大定二年诏县吏阙令推举行止修举为乡里所
重者充
 至十二年又谕宰臣曰外路司吏止论名次上下恐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627-0275a.png
 未得人若其下有廉慎熟闲吏事委所属保举试不
 中程式者付随朝近下局分承应以待再试至章宗
 泰和八年以佥东京按察司事杨云翼言书吏皆不
 用本路人以别路书吏特荐申部类试中选者补用
三年定外路吏移转法
 时以外路司吏久不升转往往交通豪右为奸命与
 孔目官每三十月则一转移于他处后寻罢至章宗
 泰和四年佥河东按察司事张行信言自罢移转法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627-0275b.png
 后吏势寖重恣为豪夺民不敢言今又无朝差都目
 止令上名吏人兼管经历六案文字与同类分受贿
 赂吏目通历三十年始得出职常在本处侵渔不便
 遂诏依旧制三十月移转年满出职以杜把握州府
 之弊
七月诏吏人但犯赃罪罢者虽遇赦而无特旨不许复

 时又敕随朝司属吏员通事译吏勾当过杂班月日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627-0275c.png
 如到部者并不理算至宣宗兴定二年七月诏择明
 干官提控铨选无违失者与升擢令译史不任事者
 验已历俸月放满别选能者
命京府州县及转运司胥吏之数视其户口多寡增减

 先是户部郎中曹望之言随处胥吏猥多乞减其半
 诏胥吏仍旧但禁用贴书至是复有是命
二十九年八月(时章宗/已即位)定品官子孙试补吏员格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627-0275d.png
 臣僚言诸州府吏人不宜试补随朝吏员乞以五品
 以上子孙试补盖职官之后清勤者多故为可任也
 尚书省谓吏人试补之法行之已久若止收承荫人
 复恐不闲案牍或致败事旧格惟许五品职官子孙
 投试今省部试者尚少以所定格法未宽故也遂定
 制散官五品而任七品散官未至五品而执事五品
 其兄弟子孙已承荫者并许投试而六部令史内吏
 人试补者仍旧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627-0276a.png
章宗明昌二年五月诏御史台令史并以终场举人充
 时按察司书吏亦以终场举人内选补迁加出职同
 台部
  顾炎武日知录曰金史李完傅言尚书省令史正
  隆间用杂流大定初以太师张浩奏请始统取进
  士天下以为当今乞以三品官子孙及终场举人
  委台官辟用上纳其言选举志言终金之代科目
  得人为盛诸宫护卫及省台部译史令史通事仕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627-0276b.png
  进皆列于正班其以令史官至宰执者移刺道魏
  子平孟浩梁肃张万公粘割干特勒董师中王蔚
  马惠迪马谋柏伯通贾铉孙铎孙即康贾益谦皆
  有传
三年十一月改提刑司令史为书史
元制省部台院有掾史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宣使典吏
各路府州县有都吏目令史书史司吏典吏
世祖至元六年十月定上都等处岁贡数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627-0276c.png
 每岁上都等路贡令史二名儒人一名司吏一名北
 京等处岁贡或儒或吏一名十九年定按察司上路
 总管府每三年贡儒吏各一名下路总管府每二年
 贡一名儒吏递进
九年八月命吏人优暇读书
 按察司覃嘉言府县人吏虽曾入学至十岁以上率
 弃学业就吏礼义之教懵然未知以致受赃曲法遭
 罹刑宪今后各处人吏宜于簿书优暇之际从各处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627-0276d.png
 官长拘钤就师教训兼之读书但能涉猎一经一史
 参通义理亦足以正心修已革去趋利循习之弊矣
 从之
十九年定掾令史取充之制
 中书省掾于枢密院御史台令史内取台院令史于
 六部令史内取六部令史以诸路岁贡人吏补充内
 外职官材堪省掾及院台部令史者亦许擢用
定诸路岁贡吏法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627-0277a.png
 诸州府𨽻省部者儒学教授选本管免差儒户子弟
 入学读书习业非儒户而愿学者听遇按察司本路
 总管府岁贡之时于学生内选行义修明文学优赡
 通经史达时务者保申解贡各路司吏有阙于所属
 衙门人吏内选取委本路长官参佐同儒学教授考
 试习行移算术字画谨严语言辨利诗书论孟内通
 一经者为中式然后补充按察司书吏有阙府州司
 吏内勾补至岁贡时本州本路以上再试贡解凡诸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627-0277b.png
 岁贡吏当该官司于见役人内公选以性行醇谨儒
 吏兼通者为上才识明敏吏事熟闲者次之日月虽
 多才能无取者不许呈贡
  (臣/)等谨按元典章试选台院及按察司书吏首论
  行止次取吏能次计日月行止曰事父母孝曰友
  于兄弟曰勤谨曰廉洁曰谦让曰循良曰笃实曰
  慎默曰自来不曾犯赃私罪经断吏能曰行遣熟
  闲曰语言辨利曰通习条法曰晓解儒书曰算数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627-0277c.png
  精明曰字画端正
二十二年诏各道按察司岁贡儒吏各一人
 自二十三年为始每岁于书吏内贡儒人谙吏事吏
 人知经史者各一人以次籍记遇各部令史有阙补
 用若随路司吏及岁贡儒人先补按察书吏然后贡
 之于部按察书吏依先例选取考试惟以经史吏业
 不失章指者为中选至成宗元贞元年韶诸路有儒
 通吏事吏通经术性行脩谨者各路荐举廉访司试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627-0277d.png
 选每道岁贡二人省台委官立法考试必中程式方
 许录用大德二年诏宣慰廉访司自大德三年为始
 每道选儒吏兼通应转补各部寺监令史者岁贡二
 人依至元新格发遣到部试验收补武宗至大元年
 复从至元十九年制上路三岁贡二人下路二岁贡
 一人英宗至治二年又诏各道廉访司书吏先尽儒
 人不敷者吏员内充贡各历一考依例试贡
  郑介夫太平策略曰吏之与儒可相有而不可相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627-0278a.png
  无者也儒不通吏则为腐儒吏不通儒则为俗吏
  必儒吏兼通可以莅政临民汉书称以儒术饰吏
  治正此谓也今吟一篇诗习半行字即名为儒检
  举式例会计出入即名为吏吏则指儒为不识时
  务之书生儒则诋吏为不通古今之俗子儒吏本
  出一途析而为二遂致人员之冗莫甚于此时也
  久任于内者但求速化未知民瘼之艰难久任于
  外者惟务苟禄不谙中朝之体统今朝廷既未定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627-0278b.png
  取人之科当思所以救弊之策百官自三品以下
  九品以上并内外互相注授历外一任则升之朝
  随朝一任则补之外凡任于外者必由内发任于
  内者必从外取庶使儒通于吏吏出于儒儒吏不
  致捍格内外无分重轻矣
成宗大德九年诏凡选府州教授年四十以下愿试吏
员程式者依例试补各部令史
英宗至治元年二月诏吏员以九十月为满方许出职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627-0278c.png
违者监察廉访司紏察追改
文宗天历元年诏廉访司书吏以职官教授吏员乡贡
进士参用
顺帝至正六年四月诏左右二司六部吏属于午后讲
习经史
明初命有司设司吏许各保贴书二名其后定设掾史
令史书吏司吏典吏旋又设提控都吏通吏胥吏狱典
攒典各以政事繁简为额其签充之例以农民身家无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627-0278d.png
过年三十以下能书者选用若曾经各衙门主写文案
攒造文册及充𨽻兵与市民并不许滥充
  邱浚大学衍义补曰本朝入仕之途于科目监生
  之外有史员凡在外藩臬卫府州县任自辟举以
  六年或三年为满限至部分拨在内诸司以三年
  为考依资格叙用
太祖洪武十七年定在外二品衙门以下通吏等考满
升转格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627-0279a.png
十九年更定内外诸司吏员役满转补并以三年为满
  日知录曰大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举人出
  身第一甲第一名从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赐
  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
  八品赐同进士出身而一品衙门提控正七品出
  身二品衙门都吏从七品出身一品二品衙门掾
  史典史二品衙门令史正八品出身其与进士不
  甚相远也后乃立格以限其所至而吏员之与科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627-0279b.png
  第高下天渊矣故国初之制谓之三涂并用荐举
  一涂也进士监生一涂也吏员一涂也或以科与
  贡为二涂非也
二十六年诏凡户部吏不许用江西浙江苏松人
三十一年更定吏员出身事例并以九年考满出身
成祖永乐七年六月诏御史勿用吏员
 时车驾在北京命署吏部事兵部尚书方宾简御史
 之才者张循理等二十八人召至行在帝问其出身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627-0279c.png
 宾言循理等二十四人由进士监生洪秉等四人由
 吏帝曰用人虽不专一涂然御史国之司直必有学
 识达治体廉正不阿乃可任之若刀笔吏知利不知
 义知刻薄不知大体用之任风纪使人轻视朝廷遂
 黜秉等为序班仍谕自今御史勿复用吏人
  (臣/)等谨按成祖以刀笔之吏不可使任风纪斯言
  可谓得政体矣然如况钟之守苏州黄子威之守
  松江并治行超卓为一时良二千石似又未可概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627-0279d.png
  以吏少之也其他由掾史显者如滕𢡟德张度胡
  祯徐辉李友直李信徐晞李质郎本中万祺俱累
  官至尚书王钟刘本道李亨陈宁汪河叶春王春
  刘敏王诏吴复俱累官至侍郎乐韶凤累官至祭
  酒吕本累官至太常卿杨时习汪𢡟俱累官至大
  理卿黄政累官佥都御史余节累官御史中丞张
  苗累官通政使郝郁累官光禄卿平思累官陜西
  左参政盖其时资格未行选用之途尚宽士之艰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627-0280a.png
  于进取者不以就吏为耻而吏员儒士均得应举
  虽为两途未悬绝也及去开创稍远流品渐重士
  多以科目进高自矜许轩轾判然毋亦成祖此诏
  显为区别有以启之遂成积重难返之势与
宣宗宣德三年诏慎选吏员
 谕吏部曰往时选用严慎吏员授官者少比年吏典
 考满岁以千计不分贤否一概录用廉能几何贪墨
 塞路其精择之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627-0280b.png
七年定吏员类试之制
 凡吏员三考满当授官者吏部通引于内府会同六
 部都察院翰林院堂上官出题南北类试以锦衣卫
 堂上官及御史给事中监之其文义粗晓行移得当
 书写无谬三事俱可取者为一等二事可取者为二
 等三者俱无可取罢为民
宪宗成化十五年革贵州土吏
 初云南贵州四川土吏太祖时不与出身考满后仍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627-0280c.png
 回原衙门供役宣宗宣德元年令土吏考满到部发
 本布政司改调别衙门至帝成化四年诏云南土吏
 两考役满免送赴部即于本布政司给由照例调用
 至是以臣僚言革贵州土吏至孝宗弘治十三年并
 革四川永宁等处土吏改设流吏
世宗嘉靖十八年定考拣都吏之制
 每岁春秋二季吏部考试酌取其经考二次不中者
 即照本等参拨其馀各量原定繁简之缺分为急拨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627-0280d.png
 大拨二项以考列一二等者分别充补
神宗万历七年诏各边方督抚等衙门书吏及吏兵工
三部都吏令典并锦衣卫令典不得假军功效劳等名
希免初覆考
诏在外各布政司通吏听于令史内考选不许捐充
  谢肇浙五杂俎曰从来仕宦法网之密无如今日
  者上自宰辅下至驿递仓巡莫不以虚文相酬应
  而京师犹可外吏则愈甚矣大抵官不留意政事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627-0281a.png
  一切付之胥曹而胥曹之所奉者不过已往之旧
  牍历年之成规不敢分毫踰越而上之人既以是
  责下则下之人亦不得不以故事虚文应之一有
  不应则上之胥曹又乘隙而绳以法矣故郡县之
  吏宵旦竭蹶惟日不足而吏治卒以不振者职此
  之由也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627-0281b.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