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626-02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一
 钱币考

  钱
太祖洪武元年三月命户部及各行省铸洪武通宝钱
 先是辛丑岁(元至正二十一年/太祖方称吴国公)二月置宝源局于应
 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文为一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626-0235b.png
 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设官专管甲辰岁(元/至)
 (正二十四年/太祖称吴王)江汉既平乃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
 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使铸之至是遂令户部及
 各省铸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当十钱重一两当
 五重五钱当三当二重皆如其当之数小钱重一钱
 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而严私铸之禁
  明会典曰洪武间铸钱则例当十钱一千个铸钱
  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觔六两五钱当五钱二千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626-0235c.png
  个铜觔同前当三钱三千三百三十三个铜六十
  五觔九两二钱五分折二钱五千个小钱一万个
  铜觔并同当十每千之数每铜一觔外增火耗一
  两铸小钱一百六十文当十钱一十六个当五钱
  三十二个当三钱五十四个折二钱八十个各折
  小钱一百六十文铸匠每名一日铸当十钱一百
  二十六个当五钱一百六十二个当三钱二百三
  十四个折二钱三百二十四个小钱六百三十个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626-0235d.png
  (臣/)等谨按洪武实录置宝源局铸大中钱乃太祖
  未即位建元时事盖明祖将建国号意在大中既
  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有大中之号也明
  会典及万历会计录皆以为洪武初王圻续通考
  亦袭其误今据实录订正
四年二月改铸大钱为小钱
 宝源局所铸大中通宝大钱皆铸京字于背后多不
 铸民间以二等大钱无京字者不行故改为小钱以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626-0236a.png
 便之
六年十一月令私钱作废铜送官偿以官钱
 应天府言私铸有碍钱法乃诏自今遇有私铸钱许
 作废铜送官每觔给官钱一百九十文偿之诸税课
 内如有私钱亦为更铸
八年三月罢宝源局铸钱
 先是元年七月命户部及各行省罢铸未几复开至
 是行用宝钞遂罢宝源局铸钱明年六月并罢各省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626-0236b.png
 宝源局十年五月复命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
 兼行百文以下止用钱二十年又令停铸
  (臣/)等谨按明初设立钱局在京曰宝源在外曰宝
  泉(始名货/泉后改)然在外亦称宝源局会典曰洪武九年
  罢各布政司宝源局大政记曰洪武二十二年并
  置各省宝源局是也厥后在京亦有宝泉局春明
  梦馀录曰国初鼓铸专属工部宝源局天启二年
  始增设宝泉局属户部是也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626-0236c.png
十年八月置宝泉库
二十二年六月收废铜铸钱更定钱式并置各省宝源

 工部尚书秦逵言铸钱本与钞兼行不宜停罢请收
 废铜铸造以便民用从之且诏更定钱样乃定制生
 铜一觔铸五等钱各若干文(详前/会典)明年十月复定钱
 制每小钱一文用铜一钱(实录会典俱/无此二字)二分馀四等
 钱依小钱制递增至二十六年七月以铸钱扰民复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626-0236d.png
 罢各布政司宝源局在京则仍旧鼓铸
  (臣/)等谨按会典载是年令造小钱一十文至五十
  文以便民用每生铜一觔铸小钱一百六十云云
  万历会计录名山藏泳化类编春明梦馀录所载
  并同夫钞有几十文至百文者钱无论大小一文
  自一文耳而曰一十文至五十文此何说耶查实
  录则是年四月造小钞以便民用自一十文至五
  十文六月更定钱样乃有生铜一觔铸小钱一百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626-0237a.png
  六十云云截然两事会典直并为一诸书亦遂习
  而不察也又是年定制生铜一觔铸小钱一百六
  十是每文重一钱也明年复令小钱一文用铜一
  钱二分盖比旧加重故云馀四等钱依小钱制递
  增也然王圻续通考与傅维鳞明书食货志皆有
  一钱二字而实录会典俱直云用铜二分不容顿
  减至此查会典洪武间则例小钱一万个铸钱连
  火耗用生铜六十六觔六两五钱则每文总应重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626-0237b.png
  一钱有零于每文用铜二分之说不合当有脱误
二十六年定在京在外铸钱例
 凡在京铸钱行移宝源局委官于内府置局每季计
 算人匠数目合用铜炭油麻等料行下丁字库等放
 支铸完收贮奏闻差官类进司钥库交纳在外各布
 政司一体鼓铸工部类行各司行下宝源局委官监
 督人匠照在京则例铸就于彼处官库收贮听用各
 处炉座钱数北平二十一座每岁铸钱一千二百八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626-0237c.png
 十三万四百文广西一十五座半每岁铸钱九百三
 万九千六百文陕西三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二千三
 百三万六千四百文广东一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一
 千一百三十七万二千四百文四川一十座每岁铸
 钱五百八十三万二千文山东二十二座半每岁铸
 钱一千二百一十二万二千文山西四十座每岁铸
 钱二千三百三十二万八千文河南二十二座半每
 岁铸钱一千三百一十二万二千文浙江二十一座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626-0237d.png
 每岁铸钱一千一百六十六万四千文江西一百一
 十五座每岁铸钱六千七百六万八千文
  傅维鳞明书食货志曰洪武时天下共开钱炉三
  百二十五座岁铸钱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一万四
  千八百文后多盈缩不可得而考云
  (臣/)等谨按炉座钱数详载诸司职掌惟不开云贵
  湖广福建四处至弘治十六年始照浙江等处定
  例俱行开铸至明书所载炉座总数与诸司职掌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626-0238a.png
  微有不合
成祖永乐六年铸永乐通宝钱
 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
 永乐通宝钱
宣宗宣德八年十月令工部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
布政司铸宣德通宝钱
十年十二月(时英宗/已即位)弛用钱之禁
 自洪武二十七年以钞法阻滞严禁用钱至是梧州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626-0238b.png
 知府李本奏律载宝钞与钱兼行今两广交易用钱
 即问违禁民多不便乞照律听其兼行从之景帝时
 以钞法不通复申钱禁旋听民相兼行使
景帝景泰七年以内外私铸者多通行禁约
 中兵马司指挥胡朝鉴奏在京买卖惟用永乐钱苏
 松等处多伪造来京货卖其钱俱杂锡铁在京军匠
 人等亦私铸造乞通行禁约从之至宪宗成化十三
 年六月刑部奏市用新钱多苏松常镇杭州临清人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626-0239a.png
 铸造四方商贩收买奸弊日滋宜移文各处抚按禁
 约自后事发即以为首并工匠依律问罪其为从及
 知情买使者枷示一月并家属编戍军民分别问遣
 职官有犯奏请处治从之
英宗天顺三年三月琉球国王请将货价给赐铜钱不

 先是洪武时禁金银铜钱等物不许出番沿海军民
 私用与外番交易及官司纵容者悉治以罪永乐中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626-0239b.png
 屡用以颁赐外番(永乐十九年四月侍讲邹缉言朝/廷岁令天下有司铸铜钱遣内官)
 (赍往外番及西北买马收货所出常数千万而所取/曾不及其一二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乃竭天下)
 (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宣德因之自是外番利中国之钱遂
 有借端勒索及公行请乞者正统四年八月福建巡
 按成规奏琉球使臣于廪给外茶盐醯酱等勒折铜
 钱辄肆詈殴礼部请治通事之罪帝令戒谕之景泰
 四年十二月礼部奏日本国附进物例应给直考宣
 德八年赐例今所进物增数十倍难如前例给直计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626-0239c.png
 其贡物时直甚廉请估时直给之于是除银钞绢布
 外给钱五万馀贯五年正月日本使臣允澎奏蒙赐
 附进物件价值比宣德间十分之一乞照旧给赏帝
 命加铜钱一万贯允澎犹以为少更加绢布给之至
 是礼部言琉球国王尚泰久奏请将附搭物货照永
 乐宣德间例给赐铜钱铜钱系中国所用难以准给
 宜照旧折支绢布等物从之至成化五年二月日本
 使臣元树奏乞赐铜钱五千贯礼部执奏不与帝特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626-0239d.png
 准与五百贯十年四月琉球使臣沈满志等朝贡仍
 以钞绢酬其自贡物直满志乞如旧制折给铜钱不
 许
  马欢瀛涯胜览曰瓜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
  港国亦使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
  珠宝换易
  (臣/)等谨按外国既贪得中国铜钱亦有自铸中国
  年号钱用之者朱国祯涌幢小品云日本亦用铜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626-0240a.png
  钱只铸洪武通宝永乐通宝若自铸其国年号钱
  则不能成
四年准兼用古钱制钱禁民挑拣
 令民间除假钱锡钱外凡历代并洪武永乐宣德钱
 及折二当三依数准使不许挑拣至成化十六年十
 二月大兴县民何通上言前京师钱价每银一钱仅
 易八十文钱贵米贱军民安业比因伪钱盛行银一
 钱增至一百三十文钱贱米贵而又拣选太甚小民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626-0240b.png
 所得佣直不能养赡乞出榜禁约户部奏准九门税
 课衙门收钱除破碎伪造外其馀不拘年代但系囫
 囵钱即便行使不许刁难挑拣仍出榜禁约令两厂
 五城缉访究治
宪宗成化元年(会典作三年/据实录改)七月诏通钱法凡商税课
程钱钞中半兼收
 每钞一贯折钱四文至六年令各处船料钞每贯折
 钱二文十年四月准巡视江西侍郎原杰奏户口食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626-0240c.png
 盐兼收钱钞每钞一贯折钱二文
三年四月申命文武官军折色俸饷钱钞兼支
 先是户部以钱法不通请令天下诸司凡徵收支给
 钱钞兼用至是有沮之者户部遂奏请申明是令至
 明年乃令京官折俸钞三钱七每钱二文折钞一贯
十七年二月严禁私铸私贩
 令京城内外买卖交易止许行使历代及洪武永乐
 宣德旧钱每钱八十文折银一钱不许将私铸搀和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626-0240d.png
 如违及贩卖并私造之人依律究治告捕者赏知情
 不首者事发连坐仍行各处行钱地方通为禁约
孝宗弘治三年六月命天下诸司发所贮洪武永乐宣
德钱与历代钱兼行
 自二年九月户部言洪武永乐宣德钱皆积不用宜
 疏通之请以充官吏折俸其折收商税户口钱令半
 收历代钱半收洪武等钱如无洪武等钱者以二当
 一得旨准拟至是乃令发库贮洪武等钱与历代钱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626-0241a.png
 相兼行使至十六年(会典作/十八年)二月又令尽发两京并
 各处库贮洪武等钱同弘治通宝支给官俸物价武
 宗正德二年八月南京户部奏近来税课钱解部必
 历代钱与洪武等钱中半但洪武等钱库贮虽多给
 领尚少况弘治通宝鼓铸未完市未行使解户措办
 不及官府收受亦难若令折纳旧钱二文愈见负累
 请自今不拘中半之数新旧俱暂收受俟弘治通宝
 铸完日照例中半兼收从之六年(会典会计录/俱作五年)二月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626-0241b.png
 给事中李铎奏钱法弊于私铸请将新铸低钱倒好
 皮棍等项名色尽革不用将洪武永乐洪熙(二字疑/衍洪熙)
 (短祚未曾开铸至/嘉靖始补铸之)宣德弘治通宝及历代真正大样
 旧钱相兼行使不许以二折一有仍踵前弊者各罪
 如律从之七年正月司礼监张永奏洪武等钱暨历
 代钱例得兼行但内无关给外无徵收致令民间以
 二折一物价腾贵乞将内外库贮见钱敕户部议奏
 关给徵收庶官民两便户部覆准榜谕军民人等不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626-0241c.png
 分年代远近钱样大小但系囫囵铜钱每七文作银
 一分不许以二折一仍请将职官折色俸给以十分
 为率一分折钱九分关银在京九门税课在外各钞
 关并官府买办估价里甲收受钱粮俱收历代旧钱
 与国朝钱相兼使用仍行内府天财库将收积洪武
 等钱与近铸弘治通宝查出会计关支
  (臣/)等谨按弘治初即令发各处所贮洪武等钱与
  历代钱兼行至张永请发库钱时已历二十馀年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626-0241d.png
  而永奏直云内无关给外无徵收然则前此云云
  皆具文也夫欲钱之通利则发尤急于收顾发之
  者屡矣而卒艰于发者中官靳之也观弘治正德
  间大学士刘健等屡奏司钥库铜钱该部奏请支
  用内官展转推延至今不发是其明證矣然则张
  永非内官乎何以独请发曰争利相倾往往而有
  司钥库太监忌承运库之擅利而请收钱承运库
  太监忌司钥库之擅利而请收银(俱正德/二年事)如此者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626-0242a.png
  不一而足也京师之病内官为梗矣外省谁实为
  之曰辇毂之下虽令不从外省尤鞭长不及自皆
  泄泄从事而诏命多废格矣
十六年二月铸弘治通宝钱
 先是二年九月户部请令宝源局并各省开局鼓铸
 弘治通宝帝以各处开铸未免纷扰惟宝源局铸钱
 令工部看详以闻工部言今民间洪武等钱俱不用
 (陆容菽园杂记曰洪武钱民间全不/行余幼时常见有之今不复见一文)倘铸弘治通宝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626-0242b.png
 而更不行徒费无益乃止至是又令议铸钱户部乃
 议令两京各省照诸司职掌所载多寡之数(详洪武/二十六)
 (年/)请损益之北京照初年北平旧数南京地广宜增
 一倍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西广西陕西广东四川
 俱照旧数湖广视浙江福建视广东云贵视四川每
 岁陆续铸造得旨准行三月给事中张文陈铸钱事
 宜谓户部言旧未行钱地方务要设法举行臣以为
 自来钱法不通之处势难骤变且诸司职掌不开云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626-0242c.png
 贵闽广四处宣德年亦止行浙江等四处必有深意
 宜先将两京样钱发前地暂一行之势能渐革开铸
 未晚若习俗难变姑听顺之又户部言山陕贵州俱
 系兵荒之处合量减铸查去年天下水旱灾伤共二
 百七十馀处莫如一切量减待岁丰民安别议所宜
 奏入令仍照原议行明年六月南京吏部侍郎杨守
 阯
奏南京宝源局当铸弘治通宝二千五百六十六
 万所费不少见今灾伤特甚乞暂停铸造命量减原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626-0242d.png
 数三分之一十八年五月帝令户部查弘治通宝己
 未铸数目户部言各处所铸才十之一二帝以铸造
 已久何止有此数令工部仍再看详并查费过工料
 之数奏闻六月(时武宗/已即位)给事中许天锡等陈鼓铸事
 宜十条其一处铸匠顷所取山东盗铸充军金山等
 到局适在赦原乞暂留铸造待教成各匠乃遣其一
 考铸法铸钱须兼用钖则其液流速而易成乞每铜
 一觔量加好锡二两有将铅锡抵铜以盗论其一计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626-0243a.png
 物料金山等铸法只用生铜少加锡镴以石炭代木
 炭以松香代桐油及少用黄蜡硫黄稻草数束而已
 如牛蹄磁末沥青焰硝等项悉合减革其一惜浪耗
 每文削下铜屑至二三分漫弃可惜乞敕委官置淘
 沙之器将灰土铜末淘出作正支用工部覆议金山
 等除豁军役暂留教习如或逃逸仍依原拟谪戍馀
 如议行后又题准铸弘治通宝每文重一钱二分至
 正德二年弘治通宝尚未铸完四年御史段家奏陕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626-0243b.png
 西被灾乞暂停鼓铸工部覆议各省灾伤铸钱宜一
 概停止四月乃令各处暂停铸钱七月乃诏行洪武
 永乐宣德弘治通宝等钱
  (臣/)等谨按实录洪武三年十二月潭州民艾立五
  等以私铸钱论死帝特命免死杖发宝源局充工
  后成化十四年八月亦曾特赦私铸人死罪以父
  母年老故也至正德初则以盗铸充军金山等铸
  法利便遂除豁军役留局教习矣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626-0243c.png
世宗嘉靖六年铸嘉靖通宝钱
 奏准铸造嘉靖通宝一千八百八十三万四百文南
 京宝源局铸造二千二百六十六万八百文每文重
 一钱三分又令工部照永乐宣德间例差官于直𨽻
 河南闽广铸钱解司钥库备用每钱七百文准银一
 两至十八年十月补铸嘉靖制钱未足之数户部议
 分派南北工部监造十九年八月工部覆议铜锡等
 料俱出南京且工巧而物贱遂俱命南京工部铸造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626-0243d.png
 二十年五月工部奏铸造制钱得不偿失请暂停止
 从之二十三年正月复命工部铸嘉靖通宝钱依洪
 武折二当三当五当十式各三万文三十二年十一
 月谕工部铸洪武至正德纪元九号钱每号一百万
 锭嘉靖纪元号一千万锭每一锭五千文内工部六
 分南京工部四分各分铸十二月以户工二部言铸
 钱工本不敷准将嘉靖通宝每年陆续造进是年定
 例令黄铜照例行户部买办锡麻等料行甲字等库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626-0244a.png
 关支炸炭工食等项工部料价支给以本部侍郎提
 督本司员外郎监造四十二年题准每钱一千文旧
 重七觔八两今重八觔每铜五万觔锡五千觔铸钱
 六百万文共重四万八千觔除耗四千觔仍扣剩铜
 锡三千觔凡进钱务秤足数方许运进司钥库交收
 后盗铸日滋死罪日报终不能止帝患之问大学士
 徐阶阶陈五害请暂停止铸钱应给钱者悉与银四
 十三年十一月帝乃鞫治宝源局匠役侵料减工罪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626-0244b.png
 令该局铸造暂行停止
  明会典曰嘉靖中铸钱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
  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觔水锡四千
  七百二十八觔铸匠工食每钱百文给银三分八
  釐
  范守己肃皇外史曰嘉靖初从廷议命宝源局及
  南京云南铸造嘉靖制钱发民间贸易既而所铸
  不一有金背火漆旋边等名民颇通行久之言官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626-0244c.png
  建言铸旋艰难工匠劳费请革去旋车以铝铴代
  从之于是铸工竞杂铅锡图便锉治而轮郭粗粝
  色泽惨暗与前大不侔矣奸徒仿效盗铸滥恶日
  滋贸易不通闾阎大困其盗铸日报死罪终不能
  止遂停止宝源局铸造
  (臣/)等谨按嘉靖时补铸先朝九号钱乃洪武永乐
  洪熙宣德正统天顺成化弘治正德九年号也其
  建文景泰两朝未经补铸内惟洪武永乐宣德弘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626-0244d.png
  治四朝原有旧铸之钱若洪熙正统天顺成化正
  德时史不言铸钱其流传后世者当由嘉靖时所
  补铸
十二月以私铸阻碍官钱谕户部区处钱法
 私铸之弊岁久难变正德间至有以四折一恶烂不
 堪者曰倒四(后又有倒三倒五折六折七等/名见嘉靖十二年四月孙锦奏)亦盛行
 焉嘉靖三年四月诏旧铸好钱每七十文当银一钱
 其私铸伪钱重论无贷至是帝谕户部闻市中俱用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626-0245a.png
 私铸前代旧钱及我朝通宝俱沮格不行其速议区
 处禁约于是户部条具五事一遵用制钱一严禁私
 铸一严禁私贩一体顺民情一督收官铸帝以钱禁
 私贩惟禁私铸之伪恶者馀不必禁所议中钱一百
 四十抵好钱七十奸弊终难禁革自今令市中惟用
 好钱以七十文抵银一钱与制钱相兼通用督收官
 铸若令私铸地方开铸则奸弊愈滋令查累朝未铸
 钱俱为补铸与嘉靖通宝兼用有敢阻抑不行者缉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626-0245b.png
 捕重治于是议准内外税课等项俱令兼收新旧制
 钱买办物料照例支给民间交易一体遵行敢有把
 持行市不遵行使者以违例治罪又令晓谕京城内
 外商贾铺行但有收积新钱限一月内尽数赴官出
 首照铜价给与价银免其私贩之罪例后敢有隐藏
 者事发照私铸为从例发遣仍前盗买贩卖者一体
 究治收过新钱即与销化贮库候铸造大明通宝取
 用又令晓谕京城内外行户除私铸新破铅铁等项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626-0245c.png
 首官易买不用外但系囫囵中样旧钱每一百四十
 文准银一钱与洪武等钱随便行使至十五年九月
 巡城御史阎邻等言国朝所用钱币有二曰制钱曰
 旧钱百六十年来二钱并用虽有伪造于原制犹不
 相远迩者京师之钱轻裂薄小触手可碎字文虽存
 而点画莫辨甚则不用铜而用铅铁不以铸而以剪
 裁每三百文才直银一钱制钱旧钱反为壅遏乞敇
 都察院榜示五城许以旧制二钱通行其伪造私藏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626-0245d.png
 者限半月自行销毁犯者捕论如律又言嘉靖八年
 尝申禁例而奸党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货翔
 踊其禁遂弛今又踵而袭之请密刺其首事者置之
 罪奸乃可戢也因以所获伪钱进呈帝亦恶其诡滥
 命亟行禁约敢有仍铸造使用及阻抑者缉捕重治
 三十二年十月计处钱法令凡系嘉靖制式以七文
 易银一分洪武等式及前代杂钱加倍违者科罪十
 一月大学士严嵩言去岁禁止铅锡薄钱止许用本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626-0246a.png
 朝制钱税课衙门遂专收嘉靖钱以致钱法不通闻
 内库积贮本朝制钱甚多其前代杂字旧钱大板儿
 等项亦恐年久浥烂请敕该库查发百千万支给在
 京官军俸粮则可省数十万之银而钱自流通矣帝
 乃令出库贮新旧钱八千一百万文折给俸粮先是
 民间行用滥恶钱率以三四十文当银一分其后加
 至六七十文狡伪者或剪楮夹其中猝不可辨三十
 三年乃诏公私用钱凡嘉靖钱以七文准银一分洪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626-0246b.png
 武等钱与前代杂钱上品者俱如嘉靖钱例其馀视
 钱高下或十文或十四文或二十一文准银一分一
 切私造悉行禁止时小钱行用久骤革之民颇不便
 俄又出内库钱给官俸不论新旧美恶悉以七文折
 算由是诸以俸钱市易者亦悉以七文抑勒予民民
 益骚然御史何廷钰因请许民用小钱以六十文当
 银一分其库贮旧钱折给官俸者宜如前诏分高下
 等差不宜俱比嘉靖钱为准疏下户部覆称滥钱法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626-0246c.png
 所当禁若官为令用之是开私铸之门其内库所发
 钱由门摊税课而入原以七文折收故不宜增数给
 俸廷钰愤其议见格乃疏讦户部郎中刘尔牧专已
 自用不念百姓之急且以谤毁激帝怒三月尔牧杖
 黜遂采廷钰议令钱法且从民便以嘉靖钱七文洪
 武等钱十文前代钱三十文当银一分行之十年再
 议然诸滥恶小钱以初禁之严虽奉旨开(志作/间)行竟
 不复用民间乃竞私铸嘉靖通宝与官钱并行焉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626-0246d.png
七年十二月诏赐京官节钱勿用钞
 内阁及一品赐钱二百文馀各有差朝觐官吏钱钞
 各半凡钞一贯折钱二十一文时礼部言旧制钞一
 贯折钱千文似太重弘治中每贯折钱十二文有奇
 又太轻请更定则例故有是命
三十二年严销毁之禁
 题准凡有销镕旧钱及今铸钱造作铜像铜器等项
 者比盗铸例科断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626-0247a.png
三十四年四月令云南开铸
 给事中殷正茂言两京铸钱以铜价太高得不偿费
 可采云南铜自四川运至岳州府城陵矶开铸户部
 覆言城陵矶五方杂遝恐奸宄易兴云南地僻事简
 即山鼓铸为便宜敇云南抚臣每年扣留盐课银二
 万两为铸本岁铸嘉靖通宝钱三千三百一万二千
 文令参政一员专理每年十月内铸完差官解贮太
 仓库备用从之至三十七年七月云南巡抚王炳奏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626-0247b.png
 乞罢之不听四十四年云南巡按王诤复言铸钱利
 少费多不若徵银解部部覆准行五月遂罢云南铸
 钱神宗万历四年三月云南巡按郭廷梧言滇中产
 铜不行鼓铸而反以重价远购海𧵅孰利孰害户部
 覆准复令开局铸钱八年题准云南既不用钱不必
 铸造其在库钱著贵州差人搬取充饷熹宗天启五
 年七月云南复开鼓铸七年四月准云南巡按朱泰
 祯奏颁给京师钱式令照样鼓铸并给副使孙同伦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626-0247c.png
 专理钱法敇书
四十年四月内库乏钱命取云南新钱进用以户部尚
书高耀执奏而止
 耀奏云南钱原备京边俸粮非进内藏数也帝乃止
 仍令两京发银二万两工部铸造进用至四十三年
 十一月以停止工部铸钱命户部每年将南京云南
 及税课司解收好钱一千万文送司钥库备用万历
 七年四月又以内库缺钱欲令该部铸造进用张居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626-0247d.png
 正言先朝铸钱原以便民用存一代之制铸成量进
 呈样非以供上用也万历二年铸造之初止进样钱
 一千万文后以一半进用已非本意今若以赏用缺
 钱径行铸造进用则是以外府之储取充内库大失
 旧制矣诸无益之费一切裁省庶国用可充不然以
 有限之财供无穷之用将来必有大可忧者奏入嘉
 纳之二十年十一月工部奏铸造制钱九万锭旧规
 以六分为率一分进司钥库五分进太仓计每年应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626-0248a.png
 铸送内库钱一万五千锭昨奉旨再送五千锭给事
 中刘宏宝执奏内供赏赉非加于昔而军兴取给太
 仓者万倍于昔奈何欲减太仓之额以增内供且内
 库进钱铺垫银岁费一千一百有奇炉商困苦不堪
 乞谕铸进如例从之
  (臣/)等谨按国家外府之储动有考覈而内库之积
  每难清釐实则用于外者皆经费所不可缺而用
  于内者多浮费之可省者也在外易于觉察故觊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626-0248b.png
  觎者常少即人主亦动有节度在内易于浮冒则
  恩倖既多请乞怂恿人主亦乐其便而不知节也
  于是费愈繁而势愈觉其不足常欲分在外之蓄
  贮以供在内之取携盖其始取之无禁而其后用
  之必竭弊有固然故损外益内实国计赢绌之一
  大关键也如高耀之奏分别款项而已居正格君
  乃畅其旨焉顾臣下能守法以争者少节用以裕
  邦储是在人主之以道制欲哉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626-0248c.png
四十二年九月复令崇文门宣课司商税收钱
 先是从主事花燧议每钱七文折收银一分行之半
 年而民间所积旧钱皆壅滞不行钱法遂坏于是给
 事中孙枝请复收钱之旧从之至穆宗隆庆元年三
 月令崇文门课钞三两以上者收银其三两以下及
 九门各城房号行户俱令收钱神宗万历五年十一
 月令崇文门收税二两以上者银钱中半其二两以
 下及各门税课五城房号等项尽数收钱明年十二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626-0248d.png
 月复令崇文门税银自三两以下尽数收钱三两以
 上银钱中半
  (臣/)等谨按嘉靖末年税课徵银而不徵钱钱法不
  行故自隆万以来收钱之例申令再三乃万历十
  八年六月御史冯应凤等议通钱法犹以公私不
  相流布为言谓官给之民则银钱恭用民输之官
  则尽去其钱宜通行内外官司一切收支徵解银
  钱相兼云云然则前此收钱之令屡下而折银者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626-0249a.png
  固自若也
穆宗隆庆四年三月铸隆庆通宝钱
 自二年五月南京户部以铸钱所费不赀题准停铸
 三年七月蓟辽总督谭纶奏今之议钱法者皆曰铸
 钱之费与银相当朝廷何利臣谓岁铸钱一万金则
 国家增一万金之钱流布海内铸钱愈多增银亦愈
 多此藏富之术也又谓钱虽铸民不可强夫今之钱
 惟欲布于下而不欲输于上故其权恒在市井而不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626-0249b.png
 在朝廷耳且识以年号亦不免有壅而不通之患请
 朝廷岁出工本银一百二十万分发两京各省所在
 开铸钱制必轻重适均每钱十文直银一分不足则
 稍重其制铸钱五文直银一分俱以大明通宝为识
 (后直𨽻巡按杨家相/亦请用此制俱不行)期可行之万世从前嘉靖等钱
 及历代钱或行或否悉听民便布钱之日令民得以
 钱输官则百姓皆以行钱为便矣至是年二月山西
 巡抚靳学颜奏钱与银异质而同用今用银而废钱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626-0249c.png
 钱益废则银益独行银独行则豪右之藏益深而银
 益贵银贵则货益贱而折色之办益难而豪右又乘
 其贱而收之时其贵而出之银之积在豪右者愈厚
 而行于天下者愈少再踰数年不知又何如矣今议
 者谓钱法之难有二一曰利不酬本一曰民不愿行
 此皆非也夫朝廷以山海之产为财以亿兆之力为
 工果何本何利哉诚令民得以铜炭赎罪而转运则
 水陆并济匠役则取之营军何患无本至不愿行钱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626-0249d.png
 者独奸豪耳若行法自朝廷贵近始一切事例罚赎
 征税赐予俸饷之类俱以银钱并行上以是施下以
 是纳何忧咈民章俱下所司至是乃令铸隆庆通宝
 钱每文重一钱三分明年十一月户部进隆庆制钱
 二百万文
令以新铸隆庆通宝量放京官折俸
 至六年议准在京文职官员折俸以十分为率九分
 支银一分支钱金背钱六釐每八文折银一分火漆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626-0250a.png
 钱二釐嘉靖旋边钱二釐俱每十文折银一分万历
 四年十二月给事中孙训言银库贮钱累千百万壅
 积何益宜令百官俸给四分支银六分支钱章下所
 司
四月令行钱听从民便不必纷扰
 先是京城内外钱法不通户部谓由税课徵银而不
 徵钱又民间止用制钱不用古钱私铸者多真伪混
 杂而讹言摇惑谓制钱且罢遂格不行也请仍禁滥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626-0250b.png
 恶伪钱勿用其制钱旧钱俱听相兼行使税课房号
 行户等银俱令收钱民间交易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如伪造及阻挠低昂价值者重罪之诏从其议至是
 大学士高拱言钱法不通由指点多端事体不一所
 致盖钱有定用乃可通行今旦议夕更迄无成说小
 民恐今日得钱而明日不用是以愈变更愈纷乱愈
 禁约愈惊疑臣惟钱法之行当从民便试观当年未
 议钱法而钱行近年议之而反不行其理可知也愿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626-0250c.png
 特降圣谕行钱但从民便不许更为多言乱民耳目
 则人心自定钱法自通帝曰钱法委宜听从民便不
 必立法纷扰自是钱法复稍稍通矣
神宗万历四年二月铸万历通宝钱
 谕户工二部万历通宝制钱照嘉靖式铸二万锭每
 文重一钱一分五釐内七分金背三分火漆与嘉靖
 隆庆等钱兼行仍以一千万文进内库两部照旧四
 六分铸工部请分八千锭行南京铸造从之至四月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626-0250d.png
 工部言铸钱宜以五铢钱为准用四火黄铜铸金背
 二火黄铜铸火漆务求铜质精美其粗恶者罪之大
 约铸钱一万文用银一十四两八钱九分零费多利
 少私铸自息帝令再议乃议铜价各减十分之一报
 可十一月工部进铸完新钱三百万内金背二百万
 火漆一百万十三年又铸万历通宝钱十五万锭内
 南京工部分铸六万锭二十七年四月以国用不足
 命宝源局多铸济用二十八年三月户部议广设钱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626-0251a.png
 局通行钱法奉旨著南北宝源局加工漆炉渐次增
 铸仍申明法例一应税赎俸饷商价等项俱银钱均
 搭收放有盗铸及阻挠者访拿重治以防壅滞
  明会典曰万历中铸钱则例金背钱一万文合用
  四火黄铜八十五觔八两六钱一分三釐一毫水
  锡五觔一十一两二钱四分八毫八丝铸匠工食
  三两六钱五分火漆钱一万文合用二火黄铜水
  锡觔两及铸匠工食并同前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626-0251b.png
四月诏各省一体开铸
 给事中周良寅条议钱法户部覆定四款一专监铸
 之官两京𨽻工部外省则主以右布政直𨽻各府则
 府同知悉听各抚按查核计处一申废铜之令军民
 家有废铜愿卖者听无铜者不许搜括亦毋转相首
 告一定折易之数宝源局铸钱已久不能尽变各省
 直止铸旋边每十文准银一分其行使旧钱地俱从
 民便一权简散之法内外各官四品以上二分支钱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626-0251c.png
 八品以上三分九品以下四分在官各役银钱均半
 凡存留钱粮春夏纸赎各不拘银钱兼纳从之诏通
 行各省直开铸每府发旋边样钱一百文直𨽻州五
 十文每文重一钱三分令照式铸造铸完呈样与本
 地旧钱相兼行使自是各省抚按竞陈鼓铸事宜五
 年二月江西巡抚潘季驯奏疏通钱法七事其一定
 责成各府同知入省铸钱旷废职务止令每季将银
 铜解司兑换新钱其一计工料铸钱一千一百文计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626-0251d.png
 工费银一两其一议旧钱收买低假旧钱改铸新钱
 其一议收发本省王府禄粮银钱兼发部覆旧钱相
 兼行使听民间折算王府禄粮愿领钱者听馀如议
 报可闰八月福建抚按庞尚鹏商为正条议钱法十
 四事其一计算工料每钱一千文费银九钱八分零
 其一兼用旧钱照原定文数折易但必须古钱无杂
 低假亦止许行之民间若钱粮赎罪俱用制钱其一
 劝导愚民闽省钱法久废卒然行之民或疑惧议将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626-0252a.png
 铺行诚实有身家者听其愿领铸钱存留官银以为
 资本即照原定折易之数以钱还官在官散银与铺
 行以易钱在铺行纳钱于官以抵银则人知钱与银
 并贵而铺行与民兼利矣十一月山西巡抚高文荐
 上钱法十议其一增钱局除太原已经开局其平阳
 潞安二府乃产铜出工之所宜各开局分铸其一计
 工料铜价每百觔银七两加以工匠杂费通共九两
 二钱约铸钱一万馀文毋子相权赢银十分之一六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626-0252b.png
 年七月湖广巡抚陈瑞条上钱法四事其一增置钱
 局除省城开局外再于荆衡二府各开一局分铸其
 一酌地供钱该省地理险远解运艰难钱当就近分
 发除省城钱局照数领钱外以后武汉黄德岳五府
 属解布政司承天郧襄辰常五府属解荆州府永长
 宝郴靖五府州属解衡州府庶解运易而脚价可省
 皆报可十二月户部奏各省铸钱经今二年未见奏
 报得旨申饬八年四月给事中万象春以内外钱法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626-0252c.png
 不行疏请将金背火漆旋边三样名色酌量归一通
 行省直铸造帝以三样铸钱京师行使已久听从民
 便不必改铸归一十年诏各处铸局暂行停止如钱
 法流通愿仍前鼓铸者听
  张学颜万历会计录曰顷以钱法不行乃命自京
  师达藩省官为鼓铸以便民然钱顾未尽流布者
  则以私铸盛而豪民阻挠市价为之梗也故于二
  者厉为之禁而收诸杂钱在官尽销而更铸之与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626-0252d.png
  用低假者有罚斯法立而钱不滞矣今京师常禄
  皆一分支钱九分支银此外无有以钱为俸者诚
  令诸藩郡县皆仿京师分数行之以为民率而常
  赋所入计其必宜用银者则徵之如故其夫马公
  费所供亿务令皆取诸钱即赎金亦兼输之行之
  久而钱不通者未之有也昔嘉靖中以内帑不足
  间发铜钱以抵年例今若一仿而行之亦疏通之
  术也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626-0253a.png
  张溥国朝经济录曰万历初从科臣议行天下省
  直一体开铸与在所旧钱兼行降钱式每百文重
  十三两每文重一钱三分必轮郭周正字文明洁
  以铜质厚即易为全美也盖仿古不爱铜惜工之
  意使私铸者无利不禁而自止诸省皆鼓舞称便
  以镵白金而用之固不如钱行之为便也顾开铸
  之初许借官帑银于州县收买黄铜鼓铸其红铜
  焺点成黄而用之而吏责民输铜销器毁成不尽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626-0253b.png
  给其直责铜急而铜价腾跃非产铜之地尤甚则
  是未得钱之利而已被铜之害也弊一及既开局
  工作之费物料之需诸翻砂看火提罐之人剉眼
  穿条熏色之匠与焺铜质雕钱模之工又多费不
  赀比钱始流民乐奉令则铜已告乏鼓铸不给是
  患不在于钱之不行而在于钱之不继不在于钱
  之不继而在于铜之不广钱不继而欲其如流泉
  之不穷者否也弊二无何私钱盛行滥恶满市而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626-0253c.png
  私铸之法明峻而不申听其兼使收买之科姑息
  而不立重以留难则是不患于真钱之不行而患
  于伪钱之错行伪钱错行而欲真钱通行而不壅
  者否也弊三及既行使诸解京贡赋之入固必精
  良白金即藩省禄给存留盐税薪俸工食之类又
  辄以钱不便行而不收所为张示告诘责之必行
  而罪其不行者非先之卖菜之佣则责之荷担之
  子虽设行铺名为倒换实恣留难见钱之出而不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626-0253d.png
  见其入则是壅抑之于上而责其必行于下勒收
  受于彼而不开倒换于此也而谁与行之民愚相
  扇闭匿观望而奸豪右族依托城社者又从而簧
  鼓之以济其私一日而下令二日而闭匿不三四
  日而中阻矣弊四诚原本初议于国家产铜之处
  开局鼓铸特设风宪大臣监督之以开其源而灌
  输之各省各省具如今部司议凡课程之征赃赎
  之锾举钱之收上而朝廷赉予之典宗室之禄百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626-0254a.png
  官之俸皆准银钱兼给又立行户令以白金倒换
  而称提之则敛于上而复散于下收于彼而提引
  之于此如泉之赴壑转注而不穷又严低钱行使
  之禁以峻防之废铜收之入于官而诸用银贝之
  地各从其故而不强其所不便庶四弊去而钱法
  其可行乎
五年十一月令各项商价银八钱二兼支
 至三十九年十月给事中周永春等奏据商人刘仲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626-0254b.png
 智等告称万历二十七年户部议商价搭钱支给以
 五十文作银一钱搭钱三分之一使官以五十文支
 给市亦以五十文行使上下通行可也今市价每银
 一钱易钱六十六文官仍以五十文给商每搭钱一
 万两商折银三千两窃见官吏俸粮搭钱俱照时价
 给散望敇下户部将未领价值及自四十年以后俱
 免搭钱如以制钱不宜阻挠应照时价算给不报
六年十二月更定制钱旧钱价值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626-0254c.png
 先是隆庆元年二月令国朝制钱及先代旧钱俱以
 八文折银一分至是给事中石应岳疏论钱法不通
 户部覆定钱价乃令嘉靖隆庆万历制钱每金背八
 文准银一分火漆旋边各十文准银一分洪武等项
 与前代旧钱各十二文准银一分相兼行使至十三
 年八月户部言今万历金背每银一分五文嘉靖金
 背银一分四文查初铸时皆一分十文火漆旋边亦
 如之今轻重不同如此安可不亟为区处宜以术散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626-0254d.png
 之将库贮万历金背俟各商领价给十之二以八文
 准一分其库贮隆庆金背亦酌量通给官俸商价阻
 挠者究治报可十五年六月户部奏嘉靖金背每五
 文折银一分万历金背每八文折银一分遵行已久
 近将嘉靖金背悉置不用专用万历金背由商贾设
 谋网利欲贵卖其所积以图目前之饶则偏重行之
 欲贱收其所弃以规日后之利则惑众阻之宜严行
 禁止得旨缉拿重治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626-0255a.png
九年十月曲江王府镇国将军勤□以私铸降为庶人
閒宅禁锢馀降禄墩锁有差
  (臣/)等谨按此后二十二年四月御史张蒲复言钱
  法之壅由王府私造官法难加请严禁王府责成
  长史等官则虽正勤□之罪终不足以禁绝之也
二十六年给事中郝敬条议钱法
 敬条议十四事其一责专官宜责成司道官赐敇使
 董钱法选廉干属官分理监铸每年差督钱御史一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626-0255b.png
 员巡视以钱法行滞注各官能否其一定规则有司
 征税除起运照旧收银外其馀存留支放者银钱中
 半不许一概收银纳户赴各铸局换钱每纹银一钱
 限换与八十五文该纳银一钱者止徵钱八十三文
 官给钱与铺户变卖亦照八十三文铺户卖与小民
 限八十一文小民自相交易限八十文如此则民有
 微息无不悦从矣一切俸薪工食俱银钱中半支给
 赃罚纸赎亦银钱兼收或全收钱敢有勒要全银希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626-0255c.png
 图收耗者巡按恭究其一广铸局大府一府一局量
 州县之数为炉之多寡小府则一道通设一局每钱
 一文定制一钱二分每铜连加锡一觔铸钱一百三
 十文有奇三年后钱多足用量议减局其一采矿铜
 云南陕西四川广东各有铜矿宜选廉干官为钱运
 使专理铜课禁缉私贩各省差官前往关领官铜回
 省转给各府铸造其各省支铜量各矿近便者坐派
 每岁支铜多寡即以地方银钱中半兼支之数起例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626-0255d.png
 如应支钱一万三千三百文者坐派铜一百觔铜须
 和锡钱始光润即于该省出锡地方每岁徵锡若干
 解钱运司收贮于各省领铜时照数派搭给领其一
 处工本查该府各属存留银两先一年十二月预借
 徵四分之一权充铸本钱成尽先给还每两照例算
 钱八百三十文该属领回兼银支放或即以准小民
 初年纳钱之数大约每银一两可铸钱一千二百文
 还抵之外馀三百七十文若因铜于矿所费更少即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626-0256a.png
 此推之天下那借子息已不下百万矣其一算岁息
 查每年运司给过某省铜锡若干即依铜一觔铸钱
 一百三十文起算比对本省该年应铸过钱若干又
 依每钱八十五文卖银一钱起算比对本省额银一
 半收钱之数即知各局一年该换过银若干如一省
 该存留支给银十万两即该一半换钱计四千二百
 五十万文该领过运司铜锡三十二万四千四百九
 十觔有奇该变卖过银五万两解京此其大约也其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626-0256b.png
 一听贩卖囤钱贩卖有禁盖恐钱少贩多民不足用
 今既广开铸局则贩卖者多钱愈疏通正宜听之帝
 善其言而不行
二十八年三月发宝源局样钱令湖广如式铸造
 百户李盘奏请于湖广开采鼓铸得旨著税监陈奉
 兼管给与宝源局样钱务采四火黄铜依样铸造其
 颁行地方务依该部题准凡存留等项俱令银钱相
 兼收使严禁私铸不许因而扰害地方至熹宗天启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626-0256c.png
 元年七月给事中赵时用奏前议置官泸州聚铜若
 铸则以荆州为便两处皆当置官专董其事命所司
 酌议速行三年闰十月御史吴之仁言铜产于蜀而
 荆州则商贩必经之路户部宜专差司官于荆州开
 局鼓铸买铜于蜀商人贩铜者以五分或四分赴该
 司上纳照时估领价其馀给票听卖铜觔无官票者
 如私盐之律请著为令铜价计省京师十分之七炭
 价工价计省十分之五铜钱解京即顺搭湖广粮船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626-0256d.png
 量予以值限一年全解得旨该部酌议五年四月乃
 命副都御史董应举为工部右侍郎专理铸钱建局
 荆州统率荆西道催攒铜料工程鼓铸司官亦著工
 部选差再于产铜处建一二局委贤能府佐官员鼓
 铸寻议给两淮盐课四十八万为铸本御史陈世埈
 疏言部臣不兼宪衔则控制无权当照工部右侍郎
 总督天下鼓铸钱法事务兼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之衔荆西道亦须加以管理通省钱法之衔重其专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626-0257a.png
 敕而一方鼓铸又不若各省直各自鼓铸而总其成
 于部院凡直省各择一监司加以管钱法敕衔各府
 清军官亦加钱法二字悉听钱法部院管辖凡行钱
 处所府道州县悉听节制凡铸钱行钱疏通阻滞钱
 法官悉听部院年终举劾必如是而职掌始明体统
 始正事权始一血脉始通得旨鼓铸大臣准兼宪职
 商人买钱止许在官炉处所如有私相贩买者照私
 盐律治罪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626-0257b.png
三十三年七月贵州议开铸
 巡按毕三才奏请行本布政司鼓铸制钱济用户部
 覆言立法贵乎因俗今举黔地从来未有之物一旦
 责以必行恐民俗不无少梗况各省铸钱不能通行
 旋即议罢恐黔省复蹈前辙合咨本省抚按转行所
 属酌夺如果可以行钱依式鼓铸每铜一觔铸钱百
 四十文每钱百文当银一钱街市贸易俱令银钱并
 用一应粮税纳赎等项以十分为率银七钱三其该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626-0257c.png
 给俸粮工食等亦如之敢有阻滞及盗铸者问以违
 例之罪倘彼中民情土俗果有万分掣肘不妨再议
 从之
  (臣/)等谨按万历八年以云南钱法不行而贵州见
  用制钱著搬取充饷不得云黔地从来未有之物
  而虑民俗之必梗也夫创制以前民用何一不从
  未有而至于有苟可以利民即民所诧为未有者
  要必导利而布之况泉货大利本易通行者乎大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626-0257d.png
  抵明自中叶以来议法不必尽当法立又不必尽
  行不自悟其不能行而但觉天下事多不可行则
  虽以钱法之必不可不通行者而常戛戛乎难之
  矣贵州不足道以云南而不能大收鼓铸之利天
  地之宝其亦有待而发欤
三十八年十月令各官缉获私铸附入考成
 工部奏准严禁私铸仍行连坐之法其各官获过私
 铸起数附入考成报部甄覈纪录至四十三年九月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626-0258a.png
 保定巡抚王纪疏言铸钱一节或市铜于聚铜之地
 或监铸于产铜之山或多设坑冶以导其源或兼收
 银钱以通其滞勿以铅锡耗钱之色泽勿以轻薄损
 钱之体制不出数年太仓充裕不此之务日据考成
 之法以督责恐有司无计措手赤子安所逃命天下
 之乱必自此始矣
四十六年十月委官支领库银发商买铜
 先是四十三年十二月给事中姜性等奏召商买铜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626-0258b.png
 每为奸棍侵欺莫若佥报在京土著殷实人户户部
 给批令其垫本赴产铜处收买到淮查验后量给价
 银馀候到京镕净补给此外有京师富商外省富民
 愿自备赀本办铜者亦准充商四十四年七月给事
 中归子顾又陈宝源局差官买铜五便至是户部乃
 请发银十万五千两给委督运主事听其发商买铜
 依工部价每觔一钱五釐共买真正四火黄铜一百
 万觔刻期解京鼓铸从之至天启六年十月户部奏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626-0258c.png
 商人领银侵欺者多限于半年内解铜到京如有稽
 迟提家属保人究追得旨依议七年九月(时悯帝/已即位)
 又从户部奏买运铜觔责之铜务监督不必给发官
 商一切商人给批兑本尽为报罢
光宗泰昌元年十二月(时熹宗/已即位)议铸泰昌通宝钱
 南京监督铸钱主事荆之𤦺疏言先帝虽在位未久
 而泰昌年号已播告天下宜从此至天启元年两京
 各省俱铸泰昌通宝次年方以天启通宝接铸从之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626-0258d.png
 明年乃补铸泰昌钱
熹宗天启元年二月颁天启钱式
 至明年三月工部进铸成天启钱一百万文
  陈悰天启宫词注曰司钥库检得天启钱数枚古
  色斑駮进至御前帝问昔年拟年号者谁左右以
  内阁及翰林官对帝怫然
  (臣/)等谨按天启年号魏元法僧梁永嘉王庄唐南
  诏王晟丰祐皆尝用之然皆不应有钱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626-0259a.png
八月铸大钱
 万历中郝敬尝请铸大钱或当十或当三十或当五
 十文曰大明通宝(王本作万/历元宝)旁铸当十等字样与小
 钱三七或四六兼行背文曰私铸者斩四邻籍没告
 者赏银一百两诬告者反坐其说不行至是蓟辽总
 督王象乾奏请于两京各省设局鼓铸所铸钱定以
 六百为一两兼铸当十当百当千三等大钱尽用龙
 文略仿白金三品之制当十者重二倍每百兼用四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626-0259b.png
 文当百者重五倍每千兼用四文当千者重十倍每
 万兼用四文至明年七月户部进新铸大钱令缉访
 私铸阻挠者重治之后有言大钱之弊者五年十月
 命两京停铸大钱专铸如式小钱以便行使十二月
 令大钱照旧行使不许讹传阻挠六年五月钱法侍
 郎靳于中以大钱民不愿行陈所以不行之故四条
 请晓谕禁约从之寻谕工部发银一万两差官收买
 大钱改铸小钱又令近畿各地方一切赋税等项及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626-0259c.png
 在京房号税课俱用大钱勒限收完改铸崇祯末年
 复令铸当五钱不及铸而国亡
是年始设户部宝泉局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明初钱法专属工部宝源
  局虞衡司员外郎监督其事至天启二年始增设
  户部宝泉局以右侍郎督理之名钱法堂加炉铸
  造以济军兴其政属于户部而工部之所铸微矣
  (臣/)等谨按梦馀录以此为二年事所载侯恂条议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626-0259d.png
  内则云元年事今两存之
二年二月命铸南京户部督理钱法关防
 万历四十六年五月给事中官应震言京师铜炭米
 价皆贵于南故留都钱用十二文为一分京师用钱
 六文为一分若委官留都立局铸造附进鲜船漕船
 载入京师则脚价不费而获倍利天启元年十月从
 钱法侍郎王德完议区画铸本十万有奇付南京铸
 钱至是乃命铸给关防至三年九月御史游凤翔言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626-0260a.png
 留都鼓铸旧弊有三新弊有四有出马之弊每铸用
 本银五千两铸出利钱一千两当出钱时司官先取
 钱八十万以入私囊馀者方除本利以还朝廷下而
 铸钱大使及炉头工匠各役无不染指此出马之弊
 也又有补秤之弊如铜一百觔兑出及铸成兑入只
 九十觔所少十觔不以铜补而以钱补每铜一两补
 小钱七文每文重七分共重四钱九分计已窃铜十
 之五矣由两而上可以类推此补秤之弊也又有对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626-0260b.png
 赏之弊钱有磋磨则有铜末分毫皆公家赀乃巧立
 名色令工匠搜括得铜末百觔则以半入官以半给
 赏工匠乘机作弊偷铜置之他处混充铜末官佯为
 不知与工匠均分此对赏之弊也三弊其来已久今
 又新添四弊南中每钱十二文准银一分今藉口铜
 贵搭放军粮只十一文是取之军者一也搭放商人
 只十文是取之商者二也给匠工食另铸一种细钱
 十不当七是取之匠者三也旧制铜七铅三今且铜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626-0260c.png
 铅对恭故钱色不黄而白又减去觔两致钱千文只
 重五觔四两是取之铜与铅者又不知若干文矣此
 四者皆新添之弊也欲救今日之钱法当究今日之
 钱官因劾户部主事马士英等请分别究处章下所
 司
六月陕西开铸
 巡抚吕兆熊议开铸请以募兵节省银借资开局部
 覆准行至五年十二月巡抚乔应甲奏本省铸钱有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626-0260d.png
 五便请于关中设局鼓铸从之六年十月户部奏陕
 西解到铸息仅以万计查天启二年曾以节省银一
 万五千两为该省铸本经今五年利应数倍该省从
 无报部理合清查得旨依议崇祯时巡抚练国事疏
 报开铸十年动过本银一万二千有奇获息银十万
 七千有奇(详后侯/恂条议)
三年正月四川巡按温皋谟条议蜀中钱法
 皋谟条安蜀八议一钱法宜通谓蜀与滇邻铜所聚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626-0261a.png
 也向所铸钱缘不肖有司尅铜添铅低假难用且钱
 粮征纳不肯收钱或收十放八出入不一钱故不行
 请依京制钱式务加精美每十文准银一分上下通
 行不得增减凡徵解给散等项与民间交易田产俱
 银钱各半其零星贸易一切用钱有司或侵尅阻挠
 以误军兴参处疏下所司至五年七月敕给四川按
 察司佥事魏良佐专督钱务关防
十月给事中解学龙请于江淮铸钱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626-0261b.png
 学龙言吕纯如在闽铸钱备赈而地方赖之汤道衡
 在江右设法鼓铸遂抵加派之大半今请于江淮各
 以一府佐领铸钱事必然有效盖舟楫络绎铜不难
 致也商贾杂遝钱不难散也鸡犬相闻私铸之弊不
 难禁也得旨议行
五年五月给事中解学龙请搜括库贮废铜铸钱
 学龙巡视厂库言节慎库旧贮废铜三万馀觔以之
 铸钱可得制钱近三百万得旨准行至十月遣工部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626-0261c.png
 主事徐伯徵搜铸南京旧铜十二月司礼监李永贞
 奏搜取现在之铜专官催解得旨南京废铜六分解
 京留四分供铸六年九月工部侍郎徐大化请领内
 廷馀铜十万觔付宝源局亲自督铸即以子钱上供
 而钱母仍留该局易银买铜从之七年三月工部言
 铜觔不敷乞查搜节慎库及太常寺库所贮旧铜器
 物并各衙门所有者皆资鼓铸报可
  (臣/)等谨按学龙原奏以无用为有用未为不可然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626-0261d.png
  搜括之说起而永贞辈拾其唾馀一时之骚扰可
  知矣至崇祯更化户部员外王守履言崔呈秀罪
  状可杀者四一借铸钱之说敢于毁太常之彝鼎
  是毁皇上之宗器云云(见崇祯长编天/启七年十一月)夫彝鼎几
  何即悉以供鼓铸无裨于太仓之一粟而弃宗祀
  蔑典常小人之无忌惮信亡国之乱政也
七年十二月(时悯帝/已即位)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
 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刋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626-0262a.png
 户工字样后又定钱式每文重一钱每千直银一两
 南都钱轻薄屡旨严饬乃定每文重八分
  顾炎武日知录曰自古铸钱若汉五铢唐开元宋
  以后各年号钱皆一面有字一面无字近年乃有
  别铸字于漫处者天启大钱始铸一两字崇祯钱
  有户工等字钱品益杂而天下亦乱
  (臣/)等谨按古钱固未尝别铸字于漫处然古今来
  无事不由质而文由简而繁钱文特其一端无足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626-0262b.png
  异也钱有不祥之兆唯诡异如四出及滥恶至风
  飘水浮诚非治世所宜有耳若式样得中铸造精
  好虽识官署分两于背亦复何害唐钱即背识地
  名
本朝亦用此制而天下和平未尝有所嫌忌也明末之
  乱不关钱法钱法之弊自在滥恶不在背字多铸
  一二也谓钱品杂而天下乱此与不应铸年号之
  说同属一偏之见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626-0262c.png
悯帝崇祯元年六月给事中黄承昊请销古钱
 自神宗初从佥都御史庞尚鹏议古钱止许行民间
 输税赎罪俱用制钱天启时广铸钱始括古钱以充
 废铜民间市易亦摈不用至是帝御平台召对承昊
 疏中有销古钱不用语大学士刘鸿训奏今河南山
 东山西皆用古钱若骤废之于民不便此乃书生见
 帝是之既而以御史王变言收销旧钱但行新钱于
 是古钱销毁顿尽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626-0262d.png
  顾炎武日知录曰太祖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
  相兼行使至嘉靖所铸之钱最为精工隆庆万历
  加重半铢而前代之钱通行不废予幼时见市钱
  多南宋年号后至北方见多汴宋年号真行草字
  体皆备间有一二唐钱自天启崇祯广置钱局括
  古钱以充废铜于是市人皆摈古钱不用而新铸
  之钱弥多弥恶旋铸旋销宝源宝泉二局祗为奸
  蠹之窟故尝论古来之钱凡两大变隋时尽销古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626-0263a.png
  钱一大变天启以来一大变也
  又曰汉自五铢以来为历代通行之货(金志谓之/自古流行)
  (之/宝)未有废古而专用今者唯王莽一行之耳宋史
  言自五代以来相承用唐旧钱金世宗大定十九
  年则以宋大观钱一当五用昔之贵古钱如此近
  年听炉头之说官吏工徒无一不衣食其中而古
  钱销尽新钱愈杂地既爱宝火常克金遂有乏铜
  之患自非如隋文别铸五铢尽变天下之钱古制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626-0263b.png
  不可得而复矣
  (臣/)等谨按边省奥区有至今尚杂用古钱者听从
  民便或以助制钱之所不及则谓古钱不必销可
  也必欲如隋文别铸五铢(亦是不欲/用年号)以复古制则
  泥古而偏矣
七月工部报南京钱息
 先是天启六年十月户部言今开局遍省直而铸息
 解到者止陕西河南二处仅以万计密云七千有馀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626-0263c.png
 浙江苏州山西则止千计福建且止百计湖广虽报
 有息并未解分文得旨省直抚按各将铸息多寡查
 明报解七年九月(时悯帝/已即位)山东巡抚李精白奏山
 东额定铸息四万两自天启七年六月止共得息银
 八千七百五十九两零未及部议二十分之一其难
 有四一曰买铜之难二曰差官之难三曰鼓铸之难
 四曰乐用钱之难请停止章下所司至是工部疏报
 本部差往南京铸钱郎中徐伯徵领过铸本七万九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626-0263d.png
 千二百五十两三运铸过钱六千万零五百一十万
 文照定例五十五文作银一钱值银一十一万八千
 三百六十二两零除铸本得利银三万九千一百一
 十三两六钱三分至九月户部疏报铸钱本息自崇
 祯元年正月起至九月十五日止铸过钱一万二千
 九百四十八万九千九百八十四文得息银二万六
 千四百五十三两二钱四分有奇八年给事中王家
 彦疏言初设钱局原为藉钱息济军兴惟天启二三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626-0264a.png
 年督臣李宗延陈于廷相继受事用过铜本二十万
 九千五十四两获息十二万八千六百六两八钱零
 四年旧督臣郑三俊用过铜本银一十四万三千四
 百四十一两四钱获息一十二万八千九百三十二
 两计得利七分八分不等为十馀年所仅见夫鼓铸
 非无利也利归胥役炉匠与官而上不得受也炉头
 工匠或隐屏两部或朋合诸夥册上莫辨其名或埋
 铜窖中或递钱出局夜间莫识其气私铸不已继必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626-0264b.png
 夹铸(邹漪启祯野乘曰吕维祺为南户部侍郎谓铸/钱速则利在官迟则夹铸多而利在下旧三十)
 (日一铸乃改十五日一铸连放盐米共十八日凡两/月三铸停炉之日必尽放匠役出之铸速而私钱少)
 私铸则乘官司之不觉至夹铸则每炉加铜数十觔
 官实与匠瓜分此弊盛于南厂而北亦然廉其人而
 用之并久任以专责成弊乃可得而釐也至于屏局
 舍约炉座以便省试削人数核出入严干掫以防夹
 带十日一领铜五日一交钱炉如流水使之工无旁
 及皆需其人而后行者也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626-0264c.png
  明史食货志曰天启时开局遍天下重课钱息崇
  祯元年南京铸本七万九千馀两获息银三万九
  千有奇户部铸钱获息银二万六千有奇其所铸
  钱皆以五十五文当银一钱计息取盈工匠之赔
  补行使之折阅不堪命矣
十月谕五城二县凡出纳俱以钱二分支收每钱六十
五文当银一钱
三年令各省开铸采铜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626-0264d.png
 御史饶京言铸钱开局本通行天下今乃苦于无息
 旋开旋罢自南北两局外仅存湖广陕西四川云南
 及宣密二镇而所铸之息不尽归朝廷复苦无铸本
 盖以买铜而非采铜也乞遵洪武初及永乐九年嘉
 靖六年例遣官各省铸钱采铜于产铜之地置官吏
 驻兵仿银矿法十取其三铜山之利朝廷擅之小民
 所采仍予直以市从之是时铸厂并开用铜益多铜
 至益少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请专官买铜户部议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626-0265a.png
 元籍产铜之人驻镇远荆常铜铅会集处所谓采铜
 于产铜之地也帝亦从之既又采绛孟垣曲闻喜诸
 州县铜铅荆州抽分主事朱大受言荆州上接黔蜀
 下联江广商贩铜铅毕集一年可以四铸四铸之息
 两倍于南三倍于北因陈便宜四事即命大受专督
 之
 时国用匮乏益讲鼓铸之利廷臣先后疏论钱法御
 史赵洪范言臣令楚时见布政司颁发天启新钱大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626-0265b.png
 都铜止二三铅砂七八其脆薄则掷地可碎也其轻
 小则百文不盈寸也一处如此他处可知其弊在鼓
 铸之时官不加严任凭炉头恣意插和私杂铅砂则
 铜价已强半润私囊矣窃去铜料盗铸私钱插入官
 钱混发则馀利又尽饱奸壑矣应严行禁约不许插
 和铅砂鼓铸既精行使自利钱法侍郎刘重庆陈钱
 法五条其一议敕通行以浚利源京铸通宝惟东过
 关宁北过沿边南不越德州西阻于山东山东一省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626-0265c.png
 或行或不行河以北则纯用杂假钱河以南则纯用
 古钱民之敢于违制由有司奉行不力也请悉令州
 县收纳折色钱粮每一钱徵钱七银三百姓未有不
 乐趋者矣其一分新旧以疏钱壅小民遵崇祯通宝
 为时王之制而万历旧钱或用或不用请遵万历初
 年之政立新旧分用一法每新钱一文当银二釐旧
 钱一文当银一釐其一清炉役以防奸弊炉头自昔
 年澄汰以来止存九十八名细查年猊籍贯尚不无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626-0265d.png
 一家占冒多役一名挂搭多人合再清查一家止充
 一炉不许兄弟并列一身止充一役不许引类呼朋
 当令人无庞杂则弊不乘于多指局不旁侵则穴不
 借于神丛矣户部尚书候恂陈鼓铸事宜八条其一
 议省铸局天启元年以辽饷匮乏增置户部宝泉局
 又令各省开铸每年坐定铸息共八十二万两徒存
 虚额无一践者诸局炉亦相继报罢止存湖广陕西
 四川云南密云宣大辽东等处崇祯二年以私钱殽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626-0266a.png
 杂通行禁止惟秦楚蜀滇四省系产铜地方未议概
 停后江西复请开局南京兵部操江及应天府亦各
 纷纷铸钱然皆自铸自用又大小不一其制于是滞
 镪愈多铜铅愈窘不独户部不得其尺寸之用而宝
 泉局亦已成眢井矣惟局省则铜源裕而钱制一则
 弊绝较诸广局之利虚实得失孰多也其一议禁私
 贩官价估有定例其价必平私买乘隙暗投其价多
 侈官买或有别费而给发不无稍缓私买并无破冒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626-0266b.png
 而交兑略不踰时其流弊必至铜尽归于私铸而官
 买束手矣今宜著为厉禁凡商人收买铜铅必告官
 给批方许运发除两京及滇蜀秦楚四省听从便往
 卖报官收买如无批及阑出他省事发依盗掘铜铅
 律人论罪货没官至私铸关头尤在点造请饬天下
 凡私设点炉者罪即比于私铸知而不举连坐其一
 议垂定制嘉靖钱重一钱三分崇祯元年改为一钱
 二分五釐至其铸法每钱一文必令用黄铜二钱剉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0626-0266c.png
 磨之馀只存一钱二分五釐如此而后可革减铜多
 铸之弊盖局中每有减铜多铸而创为补秤之说者
 实明许商匠之私铸而阴收其利今若著为定数按
 期报完则奸弊无所容矣其收钱每五千文为一锭
 上用行牌写炉头匠头及细钱人姓名各堆一处听
 督铸官照炉抽验遇有漏风缺边缩字等样细钱人
 重责钱轻色淡者责匠头沙眼多者责翻沙匠边粗
 糙者责滚剉匠磨不亮者责磨洗匠灰不净者责刷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0626-0266d.png
 灰匠选退钱搥碎回火如犯钱弊多者责炉头仍发
 看钱人挑选通同容隐看钱人重责如是则钱制既
 精殽杂自难若当五当十等钱镕造似易工本较省
 然私铸者竞为捷趋识微者谓非久道不铸可也其
 一议计本息泉局之钱原定六十五文估银一钱买
 红铜与窝铅配搭供铸定价红铜每觔一钱四分三
 釐窝铅每觔七分七釐计配成黄铜一百觔该价银
 十二两给炉头鼓铸应交钱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
卷十一 第 64a 页 WYG0626-0267a.png
 文其行使以六百五十文估银一两计共估银一十
 七两零九分四釐除各项支给二千二百九十五文
 估银二两五钱三分二釐零并除铜本外实存息银
 一两五钱六分一釐零计仅浮本银十分之一耳近
 据陕西抚臣练国事疏报自天启二年开铸起至崇
 祯四年止动过本银一万二千四百馀两获息十万
 七千八十两零则每年所得几与本银相准又查南
 部钱厂所得加五有奇盖铜铅出产辏集地方获息
卷十一 第 64b 页 WYG0626-0267b.png
 原自不赀今秦楚蜀滇四局现在议开姑未预画成
 数但令自行认报最少亦当以加五为率也至议者
 多谓万历中曾以钱五十五文作银一钱欲于六十
 五文内稍缩其数行之窃虑取利较奢则盗铸将如
 云而起耳
  傅维鳞明书食货志曰崇祯中内帑大竭命各镇
  有兵马处皆开铸以资军饷而钱式不一盗铸孔
  繁末年每银一两易钱五六千文钱有煞儿大眼
卷十一 第 65a 页 WYG0626-0267c.png
  贼短命官诸号因兆李自成之乱
  (臣/)等谨按启祯时滥恶伪钱尚有宽边大版金灯
  (见天启六年九/月薛凤翔记)胖头歪脖尖脚(见崇祯五年四/月刘重庆疏)
  号屡见章奏请严行禁绝而竟不能信乎开铸时
  但以钱少为患而其后又患钱之庞杂恶滥虽多
  而益贱也
十一年九月工部侍郎张慎言论开采鼓铸无益
 慎言疏言近以司农水衡告匮争议开采鼓铸臣以
卷十一 第 65b 页 WYG0626-0267d.png
 为果如诸臣之言国家获倍称之息亦无补于得失
 之数何也三十年前斗米有不及百钱者近年斗小
 而直踊以原斗较且将四百是今日金钱四万止抵
 前日一万之数也今不讲生粟之法而专恃开铸之
 术复何益乎且今日非钱少之患政钱多之患盖榖
 生则万物皆生榖贵则万物皆贵货少而日益贵货
 贵而钱日益贱也当年佣力者日得钱三十上下而
 可以饱妻子今倍于是而不能推此类具言之则边
卷十一 第 66a 页 WYG0626-0268a.png
 兵一日之饷三倍于往日而尚不足国家安得如许
 金钱饷之也况在民则不农而为盗在兵则日噪而
 叛剿饷之费再募之费尤不可纪极兵民尽为潢池
 之弄百姓因而不得耕而苦于加派征调者又无论
 矣若使兵不噪民尽归农百榖皆生现在之金钱臣
 以为足用若百姓不农且迫而为盗虽钱如江河之
 流臣以为不足且不止于钱之不足已计万历年京
 师制钱以六百抵银一两今则增至八百且有奇零
卷十一 第 66b 页 WYG0626-0268b.png
 河南山西有至一千四五百不等者此何故则钱多
 与私铸之为患也今无法使榖与货日多而钱日贵
 乃专讲生钱之法子母不相权本末不相称恐金钱
 无单行之理末重而尾不掉也
十六年十月令收买低钱销毁
 帝谕内阁近闻低钱甚多著司钥库及五城亲行收
 买该城动用房号银两该库动用新钱随收随碎类
 解该局鼓铸将收过数目一月一奏仍以收钱多寡
卷十一 第 67a 页 WYG0626-0268c.png
 为诸御史殿最至十一月又谕内阁近闻钱滥愈甚
 皆由经管官通未遵行姑再行申饬五城御史仍遵
 旨收买勒限十日内一奏其京城所有钱桌钱市著
 厂卫五城严行禁饬巡缉仍将获过起数一月一奏
 内阁奏收之尚苦无本近各官捐资助铸请即动用
 收买从之
  某氏谈往曰明朝京师钱价纹银一两买钱六百
  其贵贱在零几与十之间自崇祯践阼与日俱迁
卷十一 第 67b 页 WYG0626-0268d.png
  至十六年癸未竟买至二千矣夏秋间二千几百
  矣宣问由来云私钱搀入过多乃于九门特点御
  史严察督理街坊钱桌有私钱一文笞三十二文
  徒一年三文遣戍四文斩首其价额遵隆万以来
  旧例多一文亦斩复敕工部设石臼铁杵一见私
  钱不暇入炉镕化即刻捣碎九门搜简有挟入城
  者必斩小民贸易存剩敕令送入御史台奖之令
  至严也臼设于门杵悬于臼官坐吏守自朝至暮
卷十一 第 68a 页 WYG0626-0269a.png
  半月来小民无舍钱之侠肠贩商无触网之痴棍
  清对无聊乃出已橐买私钱捣之辰出午饭必欲
  班役持钱四五千捣碓两番将碎钱铜末积于杵
  臼之间为人观看匝月后各举报命云私钱收尽
  额外一文不敢增民皆遵制矣然皆塞责之词民
  间之钱价下趋更甚也凡卖换钱铺对面现付必
  如钦限如一两应买二千四百其一千八百则于
  桌下私授或少转再取以厂卫多人曾有照常交
卷十一 第 68b 页 WYG0626-0269b.png
  易擒去枭首故耳
  王逋蚓庵琐语曰明朝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曰
  黄钱每文约重一钱六分七十文值银一钱外省
  钱曰皮钱每文约重一钱百文值银一钱自崇祯
  六七年后其价渐轻至亡国时京钱百文值银五
  分皮钱百文值银四分甚至崇祯通宝民间绝不
  行使
本朝顺治四五年间崇祯钱百文止值银一分每钱重
卷十一 第 69a 页 WYG0626-0269c.png
  一觔值银二分五釐又崇祯末钱背有马形者颇
  重易使江南卒亡于马士英
 
 
 
 
 
 
卷十一 第 69b 页 WYG0626-0269d.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