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26-01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
 田赋考
  官田
宋宁宗嘉定二年三月罢漳泉福三州兴化军卖废寺

 初闽以福建八郡之田分三等膏腴给僧寺道院中
 下者给土著流寓高宗绍兴二年始令民请买民甚
卷六 第 1b 页 WYG0626-0146d.png
 便之至是复罢
理宗淳祐九年正月诏以官田三百亩给表忠观旌钱
氏功德仍禁止樵采
  (臣/)等谨按周密癸辛杂识曰穆陵念史弥远拥立
  之功思以政地处其子宅之然思不立奇功无以
  压人望会殿步司狱芦荡以为可以开为閒田裨
  国饷时宅之为都司遂创括地之议一应天下河
  田围田圩田没官田等并行拨𨽻本所名田事所
卷六 第 2a 页 WYG0626-0147a.png
  仍辟官分往江浙诸郡打量时淳祐丁未郑清之
  当国时也以宅之为提领官右司赵与膺为参详
  官计院汪之野为检阅赵与訔谢献子并为主管
  文字诸郡又各差朝士分任其事怨嗟满道死于
  非命者甚众行之期年有扰无补宅之除副枢于
  是刘垣赵汝腾黄自然力陈不可皆以罪去后一
  年宅之终于位遂并官田归安边所令都司提领
  焉考丁未淳祐七年也是年四月以郑清之为太
卷六 第 2b 页 WYG0626-0147b.png
  傅右丞相兼枢密院使时史嵩之已罪废故理宗
  欲以宅之处政地再报拥立之德然括地之事纪
  志俱失载宅之亦不立傅至九年二月以史宅之
  同知枢密院事则见于纪文与杂识合安边所置
  于宁宗开禧三年详见正考
景定元年十二月诏华亭奉宸庄𨽻外廷以助军饷
 以漕司拘催骚扰拨𨽻外廷至三年又诏昨赐公主
 田以秀丰庄二万九千有奇充影堂祭祀馀悉拨𨽻
卷六 第 3a 页 WYG0626-0147c.png
 淮东总所以助军饷
四年二月置官田所十月命浙西六郡置公田庄
 丞相贾似道以国计困于造楮富民困于和籴思有
 以变法而未得其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
 吴势卿献买公田之策似道乃命殿中侍御史陈尧
 道等疏请祖宗限田之制以官品计项以品格计数
 下两浙江东西和籴去处先行归并诡析后将官户
 田产逾限之数抽三分之一回买以充公田但得一
卷六 第 3b 页 WYG0626-0147d.png
 千万亩之田则岁有六七万石之入其于军饷沛然
 有馀可免和籴可以饷军可以住造楮币可平物价
 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兴矣从之乃诏买公田命
 会子课日增印五十万贯充买置官田所以刘良贵
 提领陈訔为检阅先于平江江阴安吉嘉兴常州镇
 江六郡行之亩起租满石者偿二百贯九斗者一百
 八十贯以下以次递减五千亩以上以银半分官告
 五分度牒二分会子二分半五千亩以下以银半分
卷六 第 4a 页 WYG0626-0148a.png
 官告三分度牒二分会子三分半千亩以下度牒会
 子各半五百亩至三百亩全以会子是岁田事成每
 石官给止四十贯而半是告牒民失产而得虚告持
 之而不得售六郡骚然所遣刘良贵等又恣为操切
 廖邦杰之在常州害民尤甚至有本无田而以归并
 抑买自经者分置庄官催租州县督收及时运发由
 是六郡买田三百五十馀万亩浙西安抚魏克愚言
 取四路民田立限回买所以免和籴而益邦储议者
卷六 第 4b 页 WYG0626-0148b.png
 非不自以为公且忠也然未见其利而适见其害近
 给事中徐经孙奏记丞相言江西买田之弊甚详若
 浙西之弊则尤甚于经孙所言者因历述其为害者
 八事疏奏不省
五年三月选官充官田所分司
 贾似道言公田已成若复以州县总之恐害不除而
 利不可久请以江阴平江𨽻浙西宪司安吉嘉兴𨽻
 两浙运司常州镇江𨽻总所每岁输租官仓时减二
卷六 第 5a 页 WYG0626-0148c.png
 分水旱别议仍立四分司以主管公田系衔平江嘉
 兴安吉各一员常州江阴镇江共一员每乡置官庄
 一所民为官耕者曰官佃为官督者曰庄官庄官以
 富饶者充应两岁一更每租一石明减二斗不许多
 收毗陵澄江一时迎合止欲买数之多凡六七斗皆
 作一石及收租之际元额有亏则取足于田主或田
 有硗瘠及租田顽恶之处又从而责换于田主其祸
 尤惨
卷六 第 5b 页 WYG0626-0148d.png
 是岁七月彗见于东方下诏求言京学生萧规叶李
 等三学六馆皆上封章及前秘书监高斯得亦驰驿
 上封事谢枋得校文江东方山京校文天府亦皆陈
 买田之失未几皆被谴
度宗咸淳四年六月诏罢浙西诸州公田庄官
 以差置庄官弊甚罢之令诸郡公租以三千石为一
 庄听民于分司承佃盗易者以盗卖官田论其租于
 先减二分上更减一分至五年三月又诏浙西六郡
卷六 第 6a 页 WYG0626-0149a.png
 公田设官督租有差
十年十一月(时恭帝/已即位)括邸第戚畹及御前寺观田令输

 侍御史陈坚殿中侍御史陈过等奏今东南之民力
 竭西北之边患棘而邸第戚畹御前寺观田连阡陌
 亡虑数千万计皆巧立名色尽蠲二税不可不加釐
 正望与二三大臣亟议行之十二月诏边费浩繁吾
 民重困贵戚释道田连阡陌安居暇食有司覈其租
卷六 第 6b 页 WYG0626-0149b.png
 税收之
恭帝德祐元年三月诏公田为民害十有馀年自今并
给田主令率其租户为兵
  宋史食货志曰宋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
  水利大兴而诸籍没田募民耕者皆仍私租旧额
  每失之重输纳之际公私事例迥殊私租额重而
  纳轻承佃犹可公租额重而纳重则佃不堪命州
  县胥吏与仓库百执事之人皆得侵渔于耕者季
卷六 第 7a 页 WYG0626-0149c.png
  世金人乍战乍和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
  国用常苦不继于是因民苦官租之重命有司括
  卖官田以给用其初弛其力役以诱之其终不免
  于抑配此官田之弊也嘉定以后又有所谓安边
  所田乃籍没权倖者而围田湖田之在官者皆𨽻
  焉收其租以助岁币至其将亡又限民名田买其
  限外所有谓之公田初议欲省和籴以纾民力而
  其弊极多其租尤重宋亡遗患犹不息也
卷六 第 7b 页 WYG0626-0149d.png
金制凡官地明安穆昆及贫民请射者宽卿一丁百亩
狭乡十亩中男半之
熙宗天眷元年二月诏罢来流水混同江护逻地与民
耕牧
 三月又以禁苑隙地分给百姓皇统七年正月以西
 京鹿囿为民田
海陵贞元元年七月赐朝官京城隙地徵钱有差
正隆元年二月括官地授明安穆昆户
卷六 第 8a 页 WYG0626-0150a.png
 遣刑部尚书赫舍哩罗索等十一人分行大兴府山
 东真定府拘括系官或荒閒牧地及官民占射逃绝
 户地戍兵占佃宫籍监外路官本业外增置土田及
 大兴府平州路僧尼道士女冠等地以授所迁之明
 安穆昆户令民请射而官得其租
世宗大定十年四月禁侵耕围场地
 至十一年正月谓宰臣曰往岁清暑山西因近路禾
 稼甚广无畜牧之地命五里外乃得耕垦今闻民皆
卷六 第 8b 页 WYG0626-0150b.png
 去之他所甚可矜悯其令依旧耕种二十年四月又
 以行幸道隘扈从人不便诏户部沿路蝢舍侧近官
 地勿租与民耕种五月谕有司曰白石门至野狐岭
 其间淀泺多为民耕植者而官民杂畜往来无牧放
 之所可差官括元荒地及冒佃之数
十七年六月命拘籍官田
 邢州男子赵迪简言随路不附籍官地及河滩地皆
 为豪强所占而贫民土瘠税重乞遣官拘籍冒佃者
卷六 第 9a 页 WYG0626-0150c.png
 定立租课复量减人户税数庶得轻重均平诏付有
 司将行而止寻以近都明安穆昆所给官地率皆薄
 瘠豪民租佃官田岁久往往冒为己业令拘籍之又
 谓省臣曰官地非民谁种然女直人户自乡土三四
 千里移来尽得薄地若不拘刷良田给之久必贫乏
 其遣官察之又谓参知政事张汝弼曰先尝遣问女
 直土地皆云良田及朕出猎问之则谓自起移至此
 不能种莳斫芦为席或斩刍以自给卿等其议之省
卷六 第 9b 页 WYG0626-0150d.png
 臣奏官地所以人多蔽匿盗耕者由罪轻故也乃更
 条约立限令人自陈过限则人能告者有赏遣同知
 中都路转运使张九思往拘籍之至十九年十二月
 谓宰臣曰亡辽时所拨地与本朝元帅府已曾拘籍
 矣民或指射为无主地其间播种岁久若遽夺之恐
 民失业因诏括地官张九思戒之复谓宰臣曰朕闻
 括地事所行极不当如皇后庄太子务及秦汉以来
 长城燕子城之类止以名称便为官地此田百姓为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26-0151a.png
 己业不知几百年矣所执凭验一切不问其相邻冒
 占官地复有幸免者能使军户稍给民不失业乃朕
 之心也至二十一年十月帝与张仲愈论冒占田事
 又令俟丰年括籍官地二十二年省臣复以为奏帝
 曰本为新徙四明安贫须刷官田与之若张仲愈等
 所拟条约太刻恐民苦之可为酬直且先令明安穆
 昆人户随宜分处计其丁壮牛具合得土田实数给
 之不足则以前所刷地二万馀顷补之复不足则续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26-0151b.png
 当议时有落兀者与婆萨等争懿州地六万顷以皆
 无据验遂没入官
二十一年三月诏山后冒占官地十顷以上者皆籍入
官均给贫民
 先是二十年四月诏大定初赐故太保阿里中都路
 田百顷及前所赐山东路地百四十顷拘收入官十
 月又以山后之地皆为亲王公主权势之家所占转
 租于民命宰臣察之至是陈言者言豪强之家多占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26-0151c.png
 夺田者帝曰前参政纳合椿年占地八百顷又闻山
 西田亦多为权要所占有一家一口至三十顷者以
 致小民无田可耕徙居阴山恶地何以自存其令占
 官地十顷以上者皆括籍入官均赐贫民省臣又奏
 椿年明安三合故太师耨碗温敦思忠孙长寿等亲
 属七十馀家所占地三千馀顷帝曰至秋除牛头地
 外仍各给十顷馀皆拘入官山后招讨司所括者亦
 当同此二十二年八月以赵王永中等四王府冒占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26-0151d.png
 官田罪其长史府掾安次新城宛平昌平永清怀柔
 六县官皆罚赎有差
七月命宗室户徙河间者回纳旧地
 谓宰臣曰前徙宗室户于河间拨地处之而不回纳
 旧地岂有两地皆占之理自今当以一处赐之至次
 年九月又诏河间宗室未徙者令尽徙于平州无力
 者官津发之土薄者易以良田
二十二年命招复梁山泺流民官给以田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26-0152a.png
 先是二十一年三月帝谓宰臣曰山东路所括民田
 已分给女直屯田人户复有籍官閒地依元数还民
 仍免租税八月尚书省奏山东所刷地数帝曰黄河
 已移故道梁山泺水退地甚广民昔尝恣意种之今
 官籍其地而民惧徵租逃者甚众若徵其租而以冒
 佃不首罪之固宜然遽取之恐致失所可免其徵赦
 其罪别以官地给之至是乃有是命时御史台奏大
 名济州因刷梁山泺官地或有以民地被刷者帝谓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26-0152b.png
 宰臣曰虽曾经通检纳税而无明验者仍当刷问有
 公据者付本人时又有人户执契据指坟垄为验而
 亦拘在官者委官验实亦偿以官田
二十七年命有司拘刷随处官豪家多占官地与贫难
无地者每丁授五十亩馀佃不尽者方许豪家验丁租

二十九年五月(时章宗/已即位)再定告请承佃官地限
 时有司以贫民请佃官地过期数足请再立限限外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26-0152c.png
 告者宜却之止付元佃兼平阳一路地狭人稠官地
 当尽数拘籍验丁以给贫民帝曰限外指告多佃官
 地者当却之如无主不愿承佃方许诸人告请其平
 阳路宜计丁限田如一家三丁己业止三十亩则更
 许存所佃官地一顷二十亩馀者拘籍给付贫民七
 月谕尚书省曰唐邓颍蔡宿泗等处水路膏腴之地
 若验等级量立岁租宽其徵纳之限募民佃之公私
 有益今河南沿边地多为豪民冒占若民或流移至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26-0152d.png
 彼就募令耕不惟贫民有赡亦增羡官租其给丁壮
 者田及耕具而免其租税八月尚书省奏河东地狭
 稍凶荒则流亡相继窃谓河南地广人稀若令招集
 他路流民量给閒田则河东饥民减少河南且无旷
 地矣命从所请九月又奏在制诸人请佃官閒地者
 免五年租课今乞免八年则或多垦从之十一月又
 奏民验丁佃河南荒閒官地者如愿作官地则免税
 八年愿为己业则免租三年并不许典卖若豪强及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26-0153a.png
 公吏辈有冒佃者限两月自首免罪而全给之其税
 则视其邻地定之以三分为率减一分限外许诸人
 告指给之制可
章宗明昌元年二月谕濒水民地已种莳而为水浸者
以所近官田对给之
三年六月命民户己业中有官地者许验数对易
 尚书省奏旧牧马地久不分拨以致军民起讼差官
 往各路定之南京六万三千五百二十馀顷陜西三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26-0153b.png
 万五千六百八十馀顷凡民户有凭验己业及宅井
 坟园已改正给付而其中复有官地者亦验数对易
四年正月谕点检司行宫外地及围猎之处悉与民耕
虽禁地亦听民持农器出入
 先是复州合厮罕关地方七百馀里因围猎禁民樵
 捕同知复州军事内族齐言其地肥衍请赋民开种
 世宗为弛禁田收其利至是有是谕至六年二月又
 敕有司行宫侧及猎所有农者勿禁承安四年三月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26-0153c.png
 诏自蒲河至长河及细河以东常所经行地官为和
 买令百姓耕之仍免其租税泰和四年八月幸太极
 宫弛围场远地禁纵民耕捕樵采八年二月谕有司
 方农作时虽在禁地亦令耕种
泰和元年九月以官田给国子生
 时更定赡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六十亩岁支
 粟三十石国子生人百八亩岁给以所入官为掌其
 数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26-0153d.png
哀宗至大六年十二月罢附京猎地百里听民耕稼
元制凡官田不科夏税
世祖中统二年七月谕河南管军官于近城地量存牧
埸馀听民耕又敕怀孟牧地听民耕垦
 其后至元元年四月御苑官请广牧地诏牧地分给
 农之无田者四年七月申严京畿牧地之禁
至元七年六月立籍田大都东南郊
十四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相威奏请召佃公田仍减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26-0154a.png
其租从之
二十年十一月立司农司掌官田及邸舍人民
二十一年十二月中书省言江南官田为权豪寺观欺
隐者多宜免其积年收入限以日期听人首实踰限为
人所告者徵之以其半给告者从之
 至三十三年七月复以江南𨽻官之田多为强豪所
 据立营田总管府其所据田仍履亩计之
二十二年二月用右丞卢世荣言回买江南土田
卷六 第 16b 页 WYG0626-0154b.png
二十三年二月诏江南诸路学田昔皆𨽻官复给本学
以便教养
 时江浙行省算钱榖甚急鬻所在学田输其直于官
 利用监臣彻里使江南见之谓曰学有田以供祭祀
 育贤才安可鬻耶遂奏罢之次年闰二月诏设江南
 各路儒学提举司以钩考江西学田所入羡馀贮之
 集贤院以给有才艺之士二十七年正月立兴文署
 掌经籍板及江南学田钱谷二十九年正月诏江南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26-0154c.png
 州县学田其岁入听其自掌春秋释奠外以廪师生
 及士之无告者贡士庄田则令覈数入官
  (臣/)等谨按元太宗始得中原用中书令耶律楚材
  言以科举选士世祖既定天下国子祭酒许衡请
  自都邑至州县皆设学校资善大夫王鹗奏立十
  道提举学校官仁宗延祐间复斟酌旧制行之故
  其时有学田有贡士庄田凡为养士计者意甚盛
  也然世祖至元中权臣屡欲毁法诸生廪食或不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26-0154d.png
  继迨顺帝至元元年十一月彻尔特穆尔复入中
  书首议罢科举及学校庄田御史吕思诚等及参
  政许有壬争之不可得于是敕以所在儒学贡士
  庄田租给宿卫衣粮并罢科举矣
二十八年命江淮寺观田宋旧有者免租续置者输税
六月宣谕江淮民恃总统嘉木揭喇勒智力不输租者
依旧徵输
 自是之后累朝申禁不一凡寺观田非宋旧有及先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26-0155a.png
 朝所赐者并令输租又成宗元贞二年二月诏江南
 道士贸易田者输田商税大德七年七月罢江南白
 云宗摄所其田令依例输租九年二月免天下道士
 赋税十年正月以南台御史言江南寺观田亩历年
 诏免税赋上亏公额下侵民利其所录民户或罹饥
 寒为其徒者坐视不恤乞于秋成之时验其顷亩减
 半徵之以备凶岁推赈其民庶几利害稍均不加费
 于官府也乃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司汰其民归州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26-0155b.png
 县僧归各寺田悉输租武宗至大四年十月(时仁宗/已即位)
 禁诸僧寺毋得冒侵民田泰定帝泰定四年九月禁
 僧道买民田违者坐罪没其直
 初帝用嘉木揭喇勒智为江南释教总统二十三年
 正月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嘉木揭喇
 勒智修寺嘉木揭喇勒智重赂僧格擅发宋陵攘夺田
 二万三千亩私庇平民不输公赋者二万三千户至是
 始有此谕至二十九年三月僧格既诛省台臣乞并嘉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26-0155c.png
 木揭喇勒智正典刑帝犹贷其死而给还其人口土
 田至成宗大德三年七月中书省言江南诸寺佃户
 五十馀万本皆编民自嘉木揭喇勒智冒入寺籍宜
 加釐正从之仁宗时又有白云宗总摄沈明仁强夺
 民田二万顷诳诱愚俗十万人私赂近侍延祐六年
 十月中书省请汰其徒还所夺民田七年二月(时英/宗已)
 (即/位)明仁坐罪诏籍江南冒为白云僧者为民
成宗即位诏曲阜林庙天下郡县庙学书院田及贡士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26-0155d.png
庄供祭祀修庙宇
 时集贤学士阎复上疏言曲阜守冢户昨有司并入
 民籍宜复之其后诏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
 千亩皆复之请也
元贞元年十一月诏江浙行省括隐漏官田
大德三年凡在官之田许民佃种输租
六月罢大名路所献黄河故道田输租
十二月理荆湖公田租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26-0156a.png
 时公田为民害而荆湖尤甚部内实无田随民所输
 租取之户无大小皆出公田租虽水旱不免宣慰使
 立智理威上其事于朝集贤学士阎复亦言公田租
 重宜减以贷贫民于是遣使理之凡官无公田者始
 随俸给之民力少苏
七年正月以伊都诸处牧马地为民所垦者亩输租一
斗太重减为四升
十二月命江南浙西官田奉特赐者许中书省回奏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26-0156b.png
十一年九月(时武宗/已即位)令诸赐田悉还官
 时诸王公主驸马及诸人赐田悉令还官惟太师伊
 彻察喇自世祖积有勋劳以前后所赐合百顷与之
 至武宗至大三年九月台臣复言比者近幸为人奏
 请赐江南田千二百三十顷为租五十万石乞拘还
 官从之泰定帝泰定元年平章政事张圭上言天下
 官田岁入所以赡卫士给戍卒自至元三十一年以
 后累朝以是田分赐诸王公主驸马及百官宦者寺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26-0156c.png
 观之属遂令中书酬直海漕虚耗国储其受田之家
 各任土著奸吏赃官催甲斗级巧名多取又且驱迫
 邮传徵求饩廪折辱州县偿补逋负至仓之日变鬻
 以归官司交忿农民窘窜臣等议惟诸王公主驸马
 寺观如所与公主僧格刺吉及普安三寺之制输之
 公廪计月值折支以钞令有司兼领输之省部给之
 大都其所赐百官者之田悉拘还官著为令时不能
 从三年十月中书省言养给军民必藉地利世祖建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26-0156d.png
 大宣文宏教等寺赐永业当时已号虚费而成宗复
 搆天寿万宁寺较之世祖用增倍半若武宗之崇恩
 福元仁宗之承华普庆租𣙜所入益又甚焉英宗凿
 山开寺损兵伤农而卒无益夫土地祖宗所有子孙
 当共惜之臣恐兹后藉为口实妄兴工役徼福利以
 逞私欲惟陛下察之帝嘉纳焉后文宗天历二年十
 月诏诸王公主官府寺观拨赐田租除鲁国大长公
 主听遣人徵收外其馀悉输于官给钞酬其直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26-0157a.png
  (臣/)等谨按元时多以官田分赐臣下纪传所载有
  世祖中统二年八月赐窦默等田为永业四年八
  月赐刘整田二十顷至元十六年正月赐昝顺田
  十八年赐郑温常州田三十顷二十一年赐相威
  近郊田二千亩二十二年赐李昶徐世隆田各十
  顷时安南国王陈益稷来归赐汉阳田五百顷又
  赐王积翁田八十顷二十五年赐叶李平江田四
  千亩二十九年赐高兴大都田千亩武宗至大二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26-0157b.png
  年赐特尔格江州稻田五千亩英宗至治三年赐
  拜珠平江田万亩时巴延有旧赐河南田五千顷
  以二千顷奉帝师祝釐八百顷助给宿卫自取不
  及其半文宗天历元年拨赐雅克特穆尔太平王
  江东道太平路地五百顷至顺二年又赐龙庆州
  水硙土田及平江松江江阴芦埸荡山沙涂沙田
  因请以圩田五百顷有奇粮七千七百石愿增为
  万石入官所得馀米赡其弟顺帝至元元年二月
卷六 第 23a 页 WYG0626-0157c.png
  以蓟州宝坻田赐巴延三年三月以苏州田二百
  顷赐剡王齐齐克图至正四年六月赐托克托松
  江田为立稻田提领所以领之十三年七月又赐
  托克托东泥河田一十二顷其赐公主者则武宗
  至大二年赐鲁国大长公主平江稻田一千五百
  顷文宗至顺元年赐鲁国大长公主平江田五百
  顷顺帝至正九年七月赐公主不答昔你平江田
  五十顷至于寺观赐田尤为侈滥世祖中统二年
卷六 第 23b 页 WYG0626-0157d.png
  六月赐僧子聪怀孟邢州田各五十顷八月赐庆
  寿海云二寺陆地五百顷成宗大德五年二月赐
  昭应宫兴教寺地各百顷上都乾元寺九十顷万
  安寺六百顷南寺百二十顷仁宗初赐大普庆寺
  田八万亩延祐三年正月赐上都开元寺江浙田
  二百顷华严寺百顷七月赐普庆寺益都田百二
  十顷泰定帝泰定三年十月赐太天源延圣寺吉
  安临江田千顷文宗天历二年十一月赐集庆万
卷六 第 24a 页 WYG0626-0158a.png
  寿两寺平江田百五十顷至顺元年四月以所籍
  张圭诸子田四百顷赐护圣寺顺帝至正七年十
  一月拨山东地土十六万二千馀顷属护圣寺又
  文宗纪至顺元年四月亦有括伊都般阳宁海閒
  田十六万二千九十顷赐护圣寺事恐两朝赐予
  不应若是之多且同或者已赐复还而后复赐也
  续纲目止载至正朝事
武宗至大二年六月从皇太子言禁诸赐田者驰驿徵
卷六 第 24b 页 WYG0626-0158b.png
租扰民
 至仁宗皇庆二年四月台臣言诸王驸马寺观臣僚
 土田每岁徵租极为扰民请革其弊制曰可延祐元
 年五月禁诸王支属径取分地租税扰民
仁宗延祐七年二月(时英宗/已即位)括勘崇祥院地其冒以官
地献者追其直民地献者归其主
泰定帝泰定三年正月以山东湖广官田赐民耕垦人
三顷仍给牛具
卷六 第 25a 页 WYG0626-0158c.png
顺帝至正十六年三月台臣言系官牧马草地俱为权
豪所占今后除规运总管府见种外馀尽取勘令大司
农召募耕垦岁收租课以资国用从之
明初官田皆宋元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
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
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
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
  (臣/)等谨按明史食货志所列官田之目如此其云
卷六 第 25b 页 WYG0626-0158d.png
  没官田断入官田者盖多指苏松嘉湖言之名为
  官田实民田耳东南财赋重地沃壤厚敛皆出于
  此未可与皇庄牧地诸在官之田并论也今以入
  田赋总制馀屯田详屯田类职田详职官考惟学
  田皇庄等载于此云
太祖洪武二年二月耕籍于南郊
 御史寻适请耕籍田享先农以劝天下遂建坛于南
 门外坛南为籍田北为神仓成祖永乐时建坛北京
卷六 第 26a 页 WYG0626-0159a.png
 一如其制田在观耕台南护坛地六百亩供黍稷及
 荐新品物又地九十四亩有奇额税四石七斗收贮
 神仓以备旱涝又令坛官种一百九十亩坛户种二
 百六十六亩七分
七年减圣庙田租
 衍圣公孔希学言先世田兵后多芜而徵赋如故乞
 减免从之其后孝宗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言
 衢州圣庙祭田洪武初轻则起科后改徵重税请仍
卷六 第 26b 页 WYG0626-0159b.png
 改轻以供祀费诏可又景帝景泰二年命给还颜孟
 二庙祭田六十顷复增给二十顷佃户各十家庄烈
 帝崇祯十六年赐先贤仲子之后田六十馀顷庙户
 三十一以奉祭祀
十年十月赐百官公田
 时赐勋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
 千顷又赐公侯暨武臣公田又赐百官公田以其租
 入充禄指挥没于阵者皆赐公田勋臣庄佃多倚威
卷六 第 27a 页 WYG0626-0159c.png
 捍禁帝召诸臣戒谕之其后给赐之例各王府有庄
 田在京王府有养赡及香火地公主郡主及夫人有
 赐地公侯伯有给爵及护坟地有特赐者有世守者
 有退出者制亦不一
十四年二月覈天下官田
十五年四月定天下学田之制
 时天下郡县并建庙学帝谕礼部尚书刘仲质曰凡
 府州县学田租入官者悉归于学以供祭祀及师生
卷六 第 27b 页 WYG0626-0159d.png
 俸廪仲质奏前代学田多寡不同宜一其制乃诏定
 为三等府学一千石州学八百石县学六百石应天
 府学一千六百石各设吏一人以司出纳师生月给
 廪膳米一石
二十四年八月给公侯岁禄归赐田于官
成祖永乐三年令开垦官湖作官田每亩夏税麦二升
秋粮三斗
英宗正统五年十一月覈诸王刍牧侵地还之民
卷六 第 28a 页 WYG0626-0160a.png
 明时官田为民厉者皇庄之外莫如诸王勋戚中官
 庄田为甚太祖洪武初令民间赋税有常额诸人不
 得于诸王驸马功勋大臣及各衙门妄献田土山场
 窑冶遗害于民违者治罪至仁宣之世乞请渐广大
 臣亦得请没官庄舍然宣德三年宁王权请灌城为
 庶子耕牧地赐书援祖制拒之至是命行在户部检
 视各王刍牧地具顷亩方向及原㨿人民庄宅田地
 共三千馀顷列图以闻遂以一百八十八顷给郕王
卷六 第 28b 页 WYG0626-0160b.png
 祁钰馀拨神机三千等营刍牧所侵夺民地悉给还
 之其后八年庆成王美埥请民田十二顷为妃茔神
 道亦以违制病民却其奏九年定制顺天府所属地
 土有限今后公侯驸马伯等官不许奏请田地天顺
 二年敕皇亲公侯伯文武大臣不许占官民田地违
 者坐以重罪其家人及投托者悉发边卫永远充军
  明史食货志曰英宗时诸王外戚中官所在占官
  私田或反诬民占请案治比案问得实帝命还之
卷六 第 29a 页 WYG0626-0160c.png
  民者非一乃下诏禁夺民田及奏请畿内地然权
  贵宗室庄田坟茔或赐或请不可胜计复辟后御
  马太监刘顺进蓟州草埸进献由此始矣
  (臣/)等谨按英宗实录载正统六年三月故太监刘
  顺有庄田塌房果园草场二十六所生时尝进蓟
  州草场十所计地四百六十八顷是刘顺进草场
  在正统六年以前非复辟后事
十三年命有司勘寺观田给民耕
卷六 第 29b 页 WYG0626-0160d.png
 初太祖洪武十四年十一月覈天下废寺田没入官
 十五年令天下僧道常住田土不许典卖至是令诸
 寺观田除洪武时置者悉令州县查勘还民废寺观
 所遗之产令拨给招还无业及丁多田少之民户二
 十亩三丁以上者三十亩亩科正粮一斗俱为官田
 户绝仍拨给贫民毋许私售至景帝景泰三年令各
 寺观田量存六十亩为业馀拨小民佃种纳粮宪宗
 成化十六年令福建僧寺田除徵粮及百亩以下馀
卷六 第 30a 页 WYG0626-0161a.png
 给无田民承种世宗嘉靖八年废寺观田召人承买
 九年各寺观庄田亦立庄头收解州县给领不许僧
 道自行收租
天顺八年(时宪宗/已即位)始立宫中庄田
 自仁宗洪熙时有仁寿宫庄其后又有清宁未央宫
 庄至帝天顺三年以诸王未出阁供用浩繁立东宫
 德王秀王庄田二王之藩地仍归官至是以没入曹
 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
卷六 第 30b 页 WYG0626-0161b.png
 郡县给事中齐庄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置立庄
 田与贫民较利弗听宪宗成化十三年仁寿太后庄
 户与民争田帝欲徙民塞外大学士商辂奏止之
宪宗成化四年三月诏中外势家毋得擅请田土
 时虽有是诏然仍多请乞者太后弟锦衣指挥周彧
 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閒田命刑部
 郎中彭韶偕御史季琮覈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
 劾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
卷六 第 31a 页 WYG0626-0161c.png
 以劝力农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
 地臣诚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
 罪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
 言官论救得释给事中李森等亦奏先朝敕皇亲强
 占军民田者罪无赦投献者戍边一时贵戚莫敢犯
 比给事中邱宏奏绝权贵请乞亦既俯从乃外戚周
 彧求武强武邑田六百馀顷翊圣夫人刘氏求通州
 武清地三百馀顷诏皆许之何与前敕悖也彼溪壑
卷六 第 31b 页 WYG0626-0161d.png
 难厌而畿内膏腴有限小民衣食皆出于此一旦夺
 之何以为生且本朝百年来户口日滋安得尚有閒
 田不耕不稼名为奏求实豪夺而已帝善其言而赐
 者仍不问至六年五月巡视河南户部侍郎原杰奏
 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军民就淤垦种今奸徒
 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而有之请自
 今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从之孝宗弘治三年闰九
 月复申禁凡皇亲并权势家奏乞土地一切不行仍
卷六 第 32a 页 WYG0626-0162a.png
 究主谋之人并榜谕军民及旗校管庄人妄将民田
 投献者照天顺成化时例科罪六年敕王府及功臣
 家赐田令佃户照原定则例将应纳子粒每亩银三
 分送州县转领不许自受
  (臣/)等谨按周彧请田事彭韶传谓以田归民李森
  传谓赐者仍不问二说不同然既以韶为邀名方
  命而下诏狱则田亦未必归民也森传似得其实
十七年令军民承佃官田
卷六 第 32b 页 WYG0626-0162b.png
 各处军民有愿佃空閒官地荒田及山场水洲者城
 市官田每阔一丈长三丈岁纳米一石附近城郭好
 地每阔二丈岁纳米一石山场水洲俱照旧例起科
  (臣/)等谨按明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以阔
  一丈长三丈讣之才得十二步而纳米一石如积
  十二步之二十而成亩则应税二十石矣近郭减
  半犹十石地之所产安得有此疑讹
二十二年四月清畿内勋戚庄田
卷六 第 33a 页 WYG0626-0162c.png
孝宗弘治二年正月收已故内臣赐田给百姓
 时又令顺天等六府入官田土俱拨与附近无田民
 耕种起科人不过三十亩
是年命戒饬庄户罢仁寿宫庄还之草场凡侵牧地者
悉还其旧
 户部尚书李敏等以灾异上言畿内皇庄有五共地
 一万二千八百馀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二
 共地三万三千馀顷管庄官校招集群小称庄头伴
卷六 第 33b 页 WYG0626-0162d.png
 当占地土敛财物稍与分辨辄被诬奏民心伤痛入
 骨乞革去管庄之人付小民耕种亩徵银三分充各
 宫用度帝命戒饬之又因御史言还草场及侵牧地
 时蓟州民田多为牧马草场所侵又侵御马监及神
 机营草场皇庄贫民失业草场亦亏故额屡遣给事
 中周旋侍郎顾佐熊翀等往勘皆不能决因命大理
 少卿张泰偕锦衣官会巡抚周季麟复勘泰密求得
 永乐间旧籍参互稽考田当归民者九百三十馀顷
卷六 第 34a 页 WYG0626-0163a.png
 而京营及御马监牧地咸不失故额奏入驳议者再
 尚书韩文力持之留中未下及武宗即位文再请始
 出泰奏流亡者咸得复业至世宗嘉靖时户部侍郎
 王軏覈九门苜蓿地以馀地归之民勘御马监草场
 釐地二万馀顷募民以佃房山民以牧马地献中官
 軏釐归之官其后神宗惑中贵言将察核畿辅牧地
 大学士沈鲤言近年以来百利之源尽笼于朝廷常
 恐势极生变况此牧地岂真有豪右隐占新垦未科
卷六 第 34b 页 WYG0626-0163b.png
 者奸民所传未足深信遂止
敕诸王辅导官导王请地者罪之
 定制献地王府者戍边时奉御赵瑄献雄县地为东
 宫庄户部尚书周经劾其违制下瑄诏狱故有是命
 既而复从镇司言遣官勘实经等复争之曰太祖太
 宗定制閒田任民开垦若因奸人言而籍之官是土
 田予夺尽出奸人口小民无以为生矣既而勘者及
 巡抚高铨言閒田止七十顷悉与民田错于是从经
卷六 第 35a 页 WYG0626-0163c.png
 言仍赋之民治瑄罪时又有崇王见泽乞河南退滩
 地二十馀里经言不宜予又兴王祐杬前后乞赤马
 诸河泊所及近湖地千三百馀顷经三疏争之竟不
 许既而帝又以肃宁诸县地四百馀顷赐寿宁侯张
 鹤龄
其家人因侵民地三倍且殴民至死下巡抚高
 铨勘报铨言可耕者无几请仍赋民不许时王府勋
 戚庄田例亩徵银三分独鹤龄奏加徵二分且概加
 之沙碱地经抗章执奏命侍郎许进偕太监朱秀覆
卷六 第 35b 页 WYG0626-0163d.png
 覈经言地已再勘今复遣使徒滋烦扰昔太祖以刘
 基故减青田赋徵米五合欲使基乡里子孙世世颂
 基今兴济笃生皇后正宜恤民减赋俾世世戴德何
 乃使小民衔怨无已也顷之进等还言此地乃宪庙
 皇亲柏权及民恒产不可夺帝竟予鹤龄如其请加
 税而命偿权直除民租额经等乃复諌曰东宫亲王
 庄田徵税自有例鹤龄不宜独优权先朝妃家亦戚
 畹也名虽偿直实乃夺之天下将谓陛下惟厚椒房
卷六 第 36a 页 WYG0626-0164a.png
 亲不念先朝外戚帝终不纳自是奏献不绝乞请亦
 愈繁徽兴岐衡四王田多至七千馀顷会昌建昌庆
 云三侯争田帝辄赐之
十八年十月(时武宗/已即位)建皇庄七
 其后增至二十馀处诸王外戚求请及夺民田者无
 算
武宗正德十六年(时世宗/已即位)遣官勘诸皇庄罢之
 先是外戚邵喜乞庄田户部左侍郎秦金述祖制请
卷六 第 36b 页 WYG0626-0164b.png
 按治帝宥喜命都察院禁如制至是金言西汉盛时
 以苑囿赐贫民今奈何剥民以益上乞勘正德以来
 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彻管庄之人帝称善即
 从其议给事中底蕴复言奸民妄指军民田为閒田
 投献权倖奏建皇庄或奏讨为庄田管庄官校倚势
 侵夺害民之弊遂命兵科给事中夏言御史樊继祖
 户部主事张希尹往顺天各府查勘各庄土田共二
 十万九百一十九顷二十八亩外旧侵民业二万二
卷六 第 37a 页 WYG0626-0164c.png
 百二十九顷言因极陈皇庄为民厉自是正德以来
 投献侵牟之地颇有给还民者而宦戚辈复中挠之
 户部尚书孙交造皇庄新册额减于旧帝命覈先年
 顷亩数以闻改称官地不复名皇庄诏所司徵银解
 部然多为宦寺中饱积逋至数十万以为常
  夏言疏云各宫庄田祖宗以来未之有也惟天顺
  八年以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太监曹吉祥抄没
  地一处拨为宫中庄田其地原额一十顷一十三
卷六 第 37b 页 WYG0626-0164d.png
  亩初吉祥占过军民地二十四顷八十七亩共三
  十五顷立庄今次查勘又占过民田四十顷见在
  共七十五顷此则宫闱庄田之始而数年间侵占
  之数过于原额已十倍矣举此一处其他可知至
  成化间惟增宝坻县王甫营庄田一处原系会州
  卫草场弘治间止增丰润新城雄县庄田三处至
  弘治十八年十月先帝践祚之初一月之间建立
  皇庄七处曰大兴县十里铺皇庄曰大王庄皇庄
卷六 第 38a 页 WYG0626-0165a.png
  曰深沟儿皇庄曰高密店皇庄曰婆婆营皇庄曰
  六里屯皇庄曰土城皇庄自此之后设立渐多而
  皇庄之名始著其在昌平州则有苏家口皇庄在
  三河县则有白塔皇庄在真定府宁晋县则有铺
  头村皇庄大刘村皇庄在隆平县则有大灰窑皇
  庄在新河县则有仙汪庄皇庄在南宫县则有皇
  庄村皇庄此皆正德元年之所设也又东安县则
  有南葛里皇庄宝坻县则有李子沾皇庄通州则
卷六 第 38b 页 WYG0626-0165b.png
  有神树皇庄武清县则有灰蜗口皇庄王庆陀皇
  庄静海县则有四当口皇庄此皆正德二年之所
  设也至正德四年则立大兴县三里河皇庄二处
  五年则立六里屯皇庄一处七年则立武清县尹
  儿湾大直沽皇庄二处八年则立昌平州楼子村
  皇庄静海县卫河两岸皇庄青县孙儿庄皇庄保
  定府安州骟马庙皇庄清苑县阎庄社皇庄九年
  则又立安肃县龙花社皇庄数年之间设立皇庄
卷六 第 39a 页 WYG0626-0165c.png
  如此之夥共计占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五顷四
  十六亩皇庄既立则有管理之太监有奏讨之旗
  校有跟随之名色每处至三四十人其初管庄人
  员出入及装运租税俱自备车辆夫马不干有司
  正德元年以来权奸用事朝廷大坏于是有符验
  之请关文之给经过州县有廪饩之供有车辆之
  取有夫马之索其分外生事巧取财物又有言之
  不能尽者及抵所辖庄田处所则不免擅作威福
卷六 第 39b 页 WYG0626-0165d.png
  肆行武断其甚不靖者则起盖房屋架搭桥梁擅
  立关隘出给票帖私刻关防凡民间撑驾舟车牧
  放牛马采捕鱼虾螺蚌莞蒲之利靡不括取而邻
  近地土则展转移筑封堆包打界址见亩徵银本
  土豪猾之民投为庄头拨置生事帮助为虐多方
  掊尅获利不赀输之宫闱者曾无十之一二而私
  入囊橐者盖不啻十八九矣此可为太息流涕者
  今读敕旨犹有曰系皇庄者解部类进臣等窃有
卷六 第 40a 页 WYG0626-0166a.png
  疑焉盖谓今四海九州之赋贡山林川泽之物产
  凡所以纳之司农输之内帑何者非所以奉一人
  者乎孟子曰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何者
  非所以奉重闱慈闱四宫乎祖宗以来宫闱一切
  供用自有成规顾可屈万乘之尊下同匹夫以侵
  畎亩之业辱宫壸之贵杂于闾阎以争升斗之利
  其何以示天下训后世也哉且皇之一字加于帝
  后之上为至尊莫大之称今奸佞之徒假之以侵
卷六 第 40b 页 WYG0626-0166b.png
  夺民田则名其庄曰皇庄假之以罔求市利则名
  其店曰皇店又其甚者假以阻坏盐法则所以贩
  之盐名曰皇盐即此三言足以传笑天下贻讥后
  世仰惟陛下一切扫除敕该部大臣查照臣等勘
  报文册将在京附郭大兴县等地方各宫庄田原
  不系占夺民田不满数十顷者请改为各宫亲蚕
  厂公桑园名额令有司种植桑柘以备宫中蚕事
  其馀一应庄田尽弛以利民或勒归户部造入版
卷六 第 41a 页 WYG0626-0166c.png
  籍令民照旧输粮以为在官地土仍榜示中外尽
  削皇庄及各宫庄田之名则一洗四朝之弊永垂
  百代之休矣
禁勋戚奏讨奸民投献者又革王府所请山场湖陂
 德王请齐汉二庶人所遗东昌兖州閒田又请白云
 等湖山东巡抚邵锡按新令却之语甚切直帝从部
 议但存藩封初请庄田其后有奏请者不听又定凡
 公主国公庄田世远者存什之三
卷六 第 41b 页 WYG0626-0166d.png
 时户部侍郎王軏出覈勋戚庄田请如周制计品秩
 别亲疏以定多寡非诏赐而隐占者俱追断尚书梁
 材因采其言奏成周班禄有土田禄由田出非常禄
 外复有土田今勋戚禄已踰分而陈乞动千万请申
 禁之自特赐外量存三之一以供祀事帝命并清已
 赐者额外侵据悉还之民势豪家乃不敢妄请乞
世宗嘉靖六年武定侯郭勋奏徵草场租从之
 初太祖设草场于大江南北牧放官马洪武三十年
卷六 第 42a 页 WYG0626-0167a.png
 又置北平辽东山西陜西甘肃诸草场成祖永乐中
 又置草场于畿甸及顺圣川等处宣宗宣德以后庄
 田日增草场日削至是勋以边警为词奏免诸场牧
 放悉徵租以充公费馀贮太仆买马至八年准户部
 奏正阳等九门外苜蓿草场地除种苜蓿外馀地召
 佃每亩上则徵银五分中则四分下则三分御马草
 场等处每亩徵银三分穆宗隆庆六年定陜西苑马
 寺牧地每顷川地徵银六钱坡地四钱山地三钱自
卷六 第 42b 页 WYG0626-0167b.png
 是营马皆专仰秣司农岁费至十八万而草场益废
 议者争以租佃取赢浸淫至神宗时敝坏极矣
  (臣/)等谨按草场地乃马政所最重考诸会典及兵
  志以陜西一省计之明初土田三十一万五千顷
  有奇而草场至十三万三千顷有奇弘治时土田
  止二十六万顷有奇其时草场已不及原额之半
  而副都御史杨一清覈之犹得十二万八千顷有
  奇此刍牧赖以不乏而马政得益修也自召佃之
卷六 第 43a 页 WYG0626-0167c.png
  说起谋国者但知广耕以尽地利不知荒地之租
  所得有几而牧马无所不得不别为筹策于是养
  马裱马诸秕政行民既病而国亦耗矣故知召佃
  徵租鮿生一隅之见非通识也
三十九年遣御史沈阳清夺隐冒庄田万六千馀顷
 时承天六庄二湖地八千三百馀顷领以中官又听
 校舍兼并增八百八十顷分为十二庄至穆宗时始
 领之有司兼并者还民
卷六 第 43b 页 WYG0626-0167d.png
  (臣/)等谨按魏时亮傅十二庄作三十六庄又领之
  有司兼并还民者以中官张尧请乃不果时亮极
  谏不纳与食货志互异
神宗万历十九年十二月诏定戚臣庄田(会典作/九年)
 自穆宗隆庆二年从御史王廷瞻言复定勋戚田世
 次递减之限勋臣五世限田二百顷戚畹七百顷至
 七十顷有差世绝爵除者悉追夺还官又著令宗室
 买田不输役者没官皇亲田俱令有司徵之如勋臣
卷六 第 44a 页 WYG0626-0168a.png
 例虽请乞不乏而赐额有定徵收有制民害少衰止
 至是复更定庄田五服递减法勋臣五世止二百顷
 如旧戚臣以见在官品为始见留地数为准系二世
 者分三次递减系三世者分二次递减至五世止留
 一百顷为世业如世绝爵除仍留五顷给守坟者其
 制视旧稍宽然其后议减者辄奉诏姑留不能革也
 是时帝赉予过侈求无不获潞王寿阳公主恩最渥
 而福王分封括河南山东湖广田为王庄至四万顷
卷六 第 44b 页 WYG0626-0168b.png
 群臣力争乃减其半王府官及诸阉丈地徵税旁午
 于道扈养厮役廪养以万计渔敛惨毒不忍闻驾帖
 捕民格杀庄佃所在骚然给事中官应震姚宗文等
 屡疏谏皆不报
熹宗天启元年正月御史王心一请罢奉圣夫人客氏
香火土田不报
 至六年十月加赐太监魏忠贤从子良卿庄田一千
 顷时桂惠瑞三王及遂平宁国二公主庄田动以万
卷六 第 45a 页 WYG0626-0168c.png
 计而忠贤一门横赐尤甚
悯帝崇祯十二年兵部郎张若麒请收兵残遗产为
官庄分上中下亩纳租八斗至二三斗有差
  日知录曰明末官田所存者惟卫所屯田学田勋
  戚钦赐庄田三者犹是官田南京各衙门所管草
  场田地佃户亦转相典卖不异民田苏州一府惟
  吴县山不曾均为一则至今有官山私山之名官
  山每亩科五升私山每亩科一升五勺
卷六 第 45b 页 WYG0626-0168d.png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