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538b 页

历朝金刚经持验纪下卷
荆溪周克复重朗纂男周石校
吴郡陈济生皇士参

宋绍兴二年。宋承信。居秀州华亭县。患翻胃疾。数年
百药无效。忽夜梦一梵僧。谓曰。汝有宿冤。今生受此
病苦。凡世间男女。风瘫劳臌。盲聋瘖哑。疾病缠身。经
年累月。伏枕卧席。求死不得者。其魂多摄在阴司。考
较前生今世。所作罪恶。若能奉施金刚经。或自他书
写。或毕世受持。才举心念。遂感阴府官曹。先放魂魄
附体。次遇良医。其病即愈。承信睡觉省悟。明旦。令妻
焚香发愿。许施金刚经一千卷。复志心受持。随梦金
刚神赐药一丸。令吞之。次日病减。月馀全瘳。见者闻
者。合掌赞叹。夫众生从无始以来。起诸无明。造诸罪
业。由六根而生三毒。作千恶而感千灾。种种栽地狱
卷二 第 538c 页 X87-0538.png
根。缚冤对结。世岂有种黄连而不苦者哉。承信尽心
受持。识消智长。施经千卷。罪灭福生。般若是良药。如
来是大医王。勿当面错过(出金刚證果)

宋苏州朱进士。平生学举子业。未闻佛法。偶游虎丘
寺。闻佛印讲金刚经。至一切有为法四句。喜未曾有
因欲参究全经旨义。偶午睡。梦青衣押五人。朱随其
后。行二里许。至一大街。竟入巷门内。挂青布帘人家。
至厨房。桶内有汤。五人皆饮。朱亦将饮。青衣喝曰。听
佛法人不得饮。遂惊觉。乃信步行至大街。入巷果有
人家。与所梦合。朱扣门入。主人具言厨房。生六犬。内
有一死者。朱惊怖流汗。自谓若不闻佛法。入犬胎矣。
因专持念金刚经。寿至八十九岁。八月望日。遍请诸
山道友晤别。登后园树枝上。说偈曰。八十九年朱公。
两手劈破虚空。脚踏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遂化
去。冒宗起曰。人生五浊数十年。一日十二时中。一念
一动。作恶造业。刹那间不知凡几。大约一生之中。贻
数世之业。业愈多则劫愈深。朱公若一失足。犬业满
时。又不知复轮何物。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又云。此
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朱公得闻佛法。在
闻佛印讲经。故如来最重为人演说(出金刚證果)

宋淳熙元年。杨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日诵金刚经一
卷。太守莫濠。差赍币千馀贯。往行在寿朝贵。至瓜州
渡。郁三店投宿。三与兄郁二。谋财害命。埋离店五里
路旁。兴因违限。妻子禁责一年矣。及太守被召。赴行
卷二 第 539a 页 X87-0539.png
在。将抵瓜州。路旁忽见莲花一朵。令从者折之。斫之
不断。掘地四五尺。见花从死人口中出。眼犹能动。熟
视之乃兴也。掖归。次日方能言。具述客店谋害。埋地
十八月矣。太守问何以不死不饥。答曰。谋死被埋。昏
迷如梦。见一金刚神。将莲花插口中。沉睡至今。太守
叹曰。尝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自愧禁其妻子。且
念平日所理公案。岂尽无枉耶。即移牒杨州府官。释
兴妻子。拘郁二弟兄成狱。奏闻。郁二郁三处死。观此。
死埋地中。口内尚生莲花。则至心持经不乱者。其身
坐莲花台上。又何疑哉(出金刚證果)

宋绍兴府寄居郭承恩。将之温州参军任。诣天宁寺。
焚香发愿。挈家九口。到任之日。力行方便。设禁宰牛
俟考满回家。金书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养。比三
年考满。与同僚司法元珍。买舟涉海还乡。参军眷属
居前舱。司法居后舱。至绍兴府界。风涛大作。四面昏
黑。见海内鬼神。凿船为两段。前舱顺风抵岸。后舱沉
溺海中。盖司法受贿徇私。参军奉公执法。又承金刚
力耳。报应之理。善恶既分。祸福立判。一船凿为两段。
更为奇特。郭参军。到任三愿。诚风波中大法船也(出
感应记)。

宋范文正公。原籍四川成都。仕苏州府尹。遂寄居焉。
母亡三七。梦泣告曰。母以阳世造业。为泰山府君所
羁。日夕受苦难言。吾儿素孝顺。乞诵功德经一藏。救
拔母罪。幸勿迟疑。使母一入地狱。便永远不得超生
卷二 第 539b 页 X87-0539.png
矣。去复回顾嘱云。功德经。即金刚般若也。公昧旦惊
哭而醒。即沐浴斋戒。躬就玄墓禅林。延僧讽经七日。
至第六日夜。又梦母曰。缘儿至诚礼忏。感白衣大士
降凡。持经半卷。今母不但消罪。更得生天。皆佛力也。
明辰。儿入经堂。询之自知。公候法事完满。备䞋厚酬
众僧。因问第六日讽经。内有只持半卷者。众俱失色。
答曰。所礼经典。俱如数完。岂有只持半卷之事。旁有
一僧。从容告云。昨日大众念经。山僧倚立默看。至第
十六分。倏大人至拈香。便归厨作务。今承问。敢以直
对。公即稽手下拜。僧言莫莫。忽腾空不见。缁俗无不
瞻仰。公因是创设莫莫禅堂。以志灵异。至今不泯(出
灵山胜迹)。

宋冯侍御。日持诵金刚经三卷。至二十八岁。有他事
疏奏。是夜四更。忽见两使者追入冥府。王曰。汝寿合
至七十九。官至枢府。缘汝奏劄损民。当绝禄除算。冯
惊愕。告曰。某既阳寿未尽。乞赐再生。誓当毕世持经。
力行阴骘。王诫谕曰。凡当权柄。可置一簿。日间作事。
夜必书之。既不可书。必不可作。此延年术也。才举善
念。惠民恤物。必增福寿。稍怀刻剥。上帝随有严谴矣。
冯既再生。阴德日著。寿至九十八。官拜丞相。忽一日
卧疾。其第九子。方十一岁。出厅前。见牛头马面无数。
骇问何来。鬼吏答曰。吾等特来迎接阎摩天子。子以
所见白父。父笑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摩王。是吾职
也。颂曰。休将讼笔逞文华。回礼空王乐出家。巳发一
卷二 第 539c 页 X87-0539.png
心归大道。不须六贼苦拦遮。欢同妻妾终成疾。位至
公卿一似花。从此晚年凭慧剑。愿将名字寄丹霞。索
浴更朝衣坐化。又颂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顶上闻
钟。业镜将来灿破。翻身透出虚空。冯公以宰相为阎
摩。固是正报。亦非上果。然每日三卷。金刚不能敌他
事损民之一疏。吁。可畏哉(出金刚證果)

宋柴注。青州人。为寿春郡司理。因鞫谋命狱。一囚言。
离城三十里。歇客为生。每过客𢹂囊重独宿。夜分杀
之。投尸于白沙河中。前后不知若干人。惟谋一老妪
不得。注问其故。囚曰。是年老妪独来投宿。某与兄弟
见其行李不薄。至更深。遣长子推户。久乃还云。若有
人抵户不可启。某不信。携刀自行。及门。穴壁窥之。见
红光中一大人。与房上下等。背门而立。某惊惧失声。
几于颠仆。天将明。门方启。妪理发诵经不巳。问何经。
曰。金刚经也。乃知昨夜神人。盖金刚云(出金刚灵应)

宋德祐丙子。崇政华家山。华友。常持金刚经。甚有灵
验。是岁大元军马至。友以避难密祷于佛。是夜金刚
神赐梦云。尔前生杀人未偿。其人今托生和州历阳。
姓王名二。现在军中。尔当死其手。数不能救。趋避无
益。友次日端坐。诵经不辍。近午有二人入。将友缚之。
大呼王二相公。我当死汝手。一死不争。容诵经毕。便
就戮。军问何以知我姓名。友以梦告。王二曰。既金刚
神托梦。我与汝解却宿冤何如。复留衣别去。友遂诵
经数卷。忽无疾坐亡。嗟夫。大数巳定。虽宿结之冤恨
卷二 第 540a 页 X87-0540.png
巳消。而莫逃一死。然得免首领。安然坐逝。岂非善神
救护之功哉(出金刚灵应)

宋湖州城南。屠户陆翁。年二十三岁时。见一云水僧。
称教化有缘人。陆不领解。僧云。汝杀猪羊无数。何不
改业。陆曰。承袭祖业。遽难弃舍。僧曰。不改。则后世必
堕此类。观汝宿有善根。何不受持金刚般若。及妙法
莲华经。消除恶业。言讫。忽不见。陆遂省悟。誓不宰杀。
素食投师。绘像一轴。每日就佛前诵金刚经忏悔。惟
愿所杀众生。蚤生净土。未及五年。自能暗诵。年八十
一岁。预知卒日。沐浴端坐作颂而化。颂曰。六十馀年
专杀业。手提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赴菩提路。水里莲
华火里生。人生非善即恶。更无别径。可容参半以行。
我辈日尝间。自安自便。苟且依违。若以为无有大过。
即此便足直入迷涂。故狠恶之人。放刀證果。为力反
易而习气薰熟。不阴不阳。似梦似醒者。一刀两段。为
力反难(出金刚證果)

宋荆州江陵县。李玄宗女。十三岁时。梦一梵僧。谓曰。
汝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又云。世间善男子。善女
人。每日净心能诵一卷。阳间增寿。命终。即生天界。若
能究竟般若。直到涅槃彼岸。即或未达经意。死去阴
府亦不能拘录。当生富贵家。受诸胜报。玄宗女信之。
遂日诵金刚经三卷。年二十四。不愿有家。忽患伤寒。
三日卒。冥王照勘无罪。及见女子头上。有佛显现。王
云。此女有般若功。即放还魂。临放时。王嘱曰。汝父造
卷二 第 540b 页 X87-0540.png
业。致先减阳寿二纪。不久追来对證。因汝父好取生
鱼切鲙。今有鱼七千馀头。状诉索命。归问汝父。每夜
梦落网中。昼则头痛。此鱼求报也。女还魂白父。父惊
无措。遂偕女往天宁寺。斋百僧。断除荤酒。手书金刚
经四十九卷。书毕。玄宗忽梦数千青衣童子。向之拜
曰。我等被君杀戮。诉冤索命。今蒙写经功德。咸乘善
力。出离苦趣。生善道矣。君既释冤。又添遐算。后玄宗
自此持诵益虔。寿至百二十岁。无疾。沐浴坐逝。十三
岁女子。便能信梦中之语。一心受持。不愿适人。较之
壮夫耄叟。亲聆法座演说。尚生疑谤。岂不相隔云泥。
乃玄宗悔过书经。不特切鲙之罪业顿消。巳减之原
算仍还。而且冤结悉生善道。遐龄更得善终。此又孝
女自度度亲度物之弘力也(出金刚證果)

宋王迪功妻。日诵金刚经。至心向善。迪功好鹰猎。害
众生命。一日猎罢归家。适值其妻念经。因劝迪功。同
诵功德分第十五分。未及终卷。迪功竟诣厨房蒸炮
饮啖。后五年。迪功中风。经年卧床。一日自见二使者。
追命而卒。见阎摩王。怒责曰。汝受爵禄。何不福上增
脩。却好杀害生命。减算绝禄。令狱吏驱入镬汤。鬼吏
检簿告王。此人杀业虽重。生前曾与妻同念金刚经
一分。虽片纸重如丘山。合免罪放还。王敕于镬汤内。
取一杓汤淋其背。使知警戒。因得再活。后患背疽溃
烂痛楚。百药不治。呼妻佛前代誓。不敢再伤物命。且
愿手书金刚。斋素受持。迪功彼梦一僧。手摩其背三
卷二 第 540c 页 X87-0540.png
匝。天明其疽即痊。弥勒尊佛曰。刀割众生身上肉。自
家面上要添肥。与你黄金千万两。谁肯将刀割自皮。
王迪功虽有半分经之善因。不得信女为妻。能出镬
汤地狱哉(出金刚證果)

宋绍兴九年。明州王氏。日持念金刚经。怀孕二十八
月。多病羸瘦。深忧难产。偶倚门立。一异僧示之曰。汝
有善根。何不印施金刚经千卷。王氏印施如数。又斋
千僧。念金刚千卷。至夜三更。见金刚神以杵指王氏
腹。及觉。巳生二男在床矣。相貌圆满。令人欣羡。王氏
遂奉斋受持不辍。年至六十一岁。无疾而卒。见二使
者引见冥王。自供从幼持念金刚。经赐金床。命坐殿
侧。朗诵一遍。地狱辛酸之苦。一时停歇。王又问。何不
念咒。答云。世间无本。敕鬼吏。于藏中取咒本付王氏。
嘱曰。汝至阳间。展转流通。切勿遗坠。汝向后寿终。径
生极乐世界。不复来此处矣。王氏二七日还魂。后至
九十一岁。无疾坐化。其补阙真言曰。唵。呼嚧。呼嚧。社
曳。穆契莎诃。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无
上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生
净土。悲哉世人。两眼睛光落地。浑如大海去捞针。三
寸㗋气才回。依旧西风过驴耳。那得如王氏持经不
懈。不负真言传授。流通至今(出金刚證果)

宋蒋大士。江华县人。生熙宁甲寅二月廿七日。所居
近舜祠。从幼以亲炙圣容为幸。每过竭诚礼叩。既长。
孝父母。睦兄弟。日诵金刚经。崇宁癸未五月。豁然顿
卷二 第 541a 页 X87-0541.png
悟。遂别父母妻子。就浪石寺立坛演法。踰年。回首至
期。七日前尽蠲火食。升姹岩。趺坐而化。其徒于寺立
塔。至今真身不坏。冒宗起曰。蒋大士。以孝友至性。成
金刚不坏真身。较之偏空执见。成断灭之相者远矣
(出湖广通志)

宋道宁禅师者。潭州开福寺僧也。壮为道人。于崇果
寺执浴。一日将濯足。偶诵金刚经。至于此章句。能生
信心。以此为实。遂忘所知。忽垂足沸汤中。后祝发蒋
山。依雪窦老良禅师一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
白莲。闻五祖小参。举忠国师古佛净瓶。赵州狗子无
佛性话。顿彻法源。大观中。潭帅席公震。请住开福。衲
子景从。政和三年。十一月四日。净发沐浴。次日。斋罢
小参。勉众行道。辞语诚切。期初七示寂。至日酉时。跏
趺逝。阇维获舍利五色。归藏于塔。莲池师云。得道人。
预知时至。盖娑婆缘尽。净土缘熟。自然圣境冥现。如
远公七日。净观师二十七日之类。是也。世人生无实
德。死欲效颦。扭捏装点。取笑识者。甚则生身活焚。附
鬼著邪。流入恶趣。尤堪怜悯。古人往生。从无活焚其
躯者。愿智人普以告世。救诸愚民(出受持果报)

宋嵩明教。游康山。托迹开光。法席主者。以其少年锐
于文学。命掌书记。明教笑曰。我岂为汝一杯姜杏汤
耶。去之。居杭西湖三十年。杜门不妄交。嘉祐中。撰辅
教编。定祖图。正宗记。诣阙上之。翰林王公素。权开封。
复表荐于朝。仁宗下其书于中书。宰相韩公。参政欧
卷二 第 541b 页 X87-0541.png
阳公。阅其文。大为赞叹。书赐入藏。遂名闻天下。晚居
灵隐。每清旦诵金刚不辍。夜分诵观世音名号。临终。
安坐微笑。索纸作偈曰。后夜月初明。予将独自行。不
学大梅老。犹贪鼯鼠声(出金刚灵应)

宋释清虚。立性刚决。作事多戾。忽回心诵金刚经。无
有懈怠。尝于山林持讽。有七鹿驯扰其侧。声息而去。
又邻居失火。连楹灰烬。惟虚屋飙𦦨飞过。略无焦灼。
长安二年。游蓝田悟真寺北院。旧无井泉。远取于涧。
运致极劳。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持经灵验。乃就请
祈泉。即入弥勒阁。诵金刚彻夜不息。至三日后。忽见
玉女三人在阁西山腹。以刀划地。虚熟记其处掘之。
果获甘泉。四年。少林寺坐夏。山顶有佛室。甚宽敞。人
不敢到。云鬼神宅焉。有律师恃其戒行。夜往念律。见
一巨人。以矛剌之。狼狈下山。又有僧持火头金刚咒
者。时所推重。令赍香火。入坐持咒。俄而神出。以手握
足。投之涧下。七日不语。虚闻之曰。下趣鬼物。纵恶至
此。即往彼持十一面观音咒。夜闻堂东。有声甚厉。又
如两牛争斗。佛像皆振。咒既无效。还诵金刚般若。须
臾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龙二年。诏入内祈雨。
七日雨周千里。沟浍皆盈。屋墙尽没。其院水至即回。
诸异验不能尽述(出金刚灵应)

元无闻聪禅师。汝水香山人。至元元年辛巳。资福寺
无碍长老。请师注解金刚经。三十二分。时有紫云覆
寺。既毕。法座庭前。连产五色灵芝数本。所注经。流通
卷二 第 541c 页 X87-0541.png
至今。聪师每分注解外。各缀颂语。开人天眼。透金刚
山。宜有紫云瑞芝之应。亦有刻经。而板中流出舍利
者。皆智慧人。自结智慧果。非佛菩萨故现神通(出受
持果报)。

明永乐间。杨州如皋县。城北三十里。有孙公廿二者。
长斋建庵。晨昏庄诵金刚经三十卷。如是者四十年。
时当草昧。邑濒于海。无城郭。豺狼为害。或往来村墟。
听经声。辄俛首去。偶飓风大作。邻屋皆荡析。公诵经
如尝。庵岿然无恙。室无扄钥。诸檀那所施米谷钱帛。
勿论僧俗。遇乏槩分给之。深得不住布施之义。逝后。
乡人立祠耑祀。二百馀年以来。每值春秋祭赛。巫祝
必讽诵金刚经。以妥其神。今邮亭曰孙公铺者。其遗
趾也(出受持果报)

明宣德间。川西鹤观道士。陈入玄。志求长生。精思日
夜。祷神授法。夜梦一人。形貌异尝。自称执金刚神。谓
玄曰。尔求长生。速往珉山。礼智融和尚。当授汝法。玄
如言。往恳指示。融云。不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
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乎。玄问云。既如梦
幻。何谓长生。融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即
非如来。是名如来。玄于言下大悟。遂辞隐于瓦屋山。
虎踞岩。不废玄摄。日必诵金刚经。凡满数藏。历春秋
九十有八。一日集邻居隐者告曰。吾始求仙长生。今
竟幸得佛长生矣。顾诸公得我所得。言讫。瞑目而逝。
近山数百家。共建祠肖像祀玄。谓仙宗佛果。两得之
卷二 第 542a 页 X87-0542.png
也。苕中许宦。为四川观察。亲纪其事(出巾驭乘续集)

明严江。相城皮工也。中年弃业。于佛寺担斋饭。在路
专持金刚经。并念阿弥陀佛。不绝声。年六十馀。忽绝
粒。饮水一月。乃言曰。我当以某日某时去。至期沐浴
更衣。跏趺而化。焚之得舍利数合。其舌坚如金石。扣
之有声。时正德十三年事也。至柔莫如舌。心坚则舌
坚。此金刚不坏之实證(载相城志)

明正嘉间。滇南周廷璋。号楚峰。性淳朴。归依佛乘。生
不识衡量。治家不计生产有无。而雅好施。有辄散之
贫者。人与语多笑。或谑之。或至詈辱之。亦笑。每晨起。
必诵金刚弥陀观音经各一卷。时欣然自得曰。吾岂
藉是为行资哉。吾不离日用。不涉贪爱。庶几如是而
巳。尝昼寝疾。有胡僧入室。合掌作礼。倏不见。家人忧
之。谓翁且逝矣。俄而疾愈。年八十七。以清明日上冢
诀辞祖考。还谓其妇唐孺人曰。弥陀迎我。观音室利
亦至矣。又明日曰。观音食我一芋。谓我勿茹荤。斋五
日可西行也。自是每食一粥一蔬。至期沐而冠。令子
弟诵七宝如来名号。自诵经端坐而逝。翊日体香洁
如生(出金刚灵应)

明嘉靖间。少保戚公继光。为副总时。以倭乱。提兵守
禦三江。素虔持金刚经。虽在行间不废。一夕梦阵亡
亲兵某云。明日当令妻诣公。乞为诵金刚经一卷。以
资度脱。旦日兵妻果来吁。如梦中语。公次晨斋素为
诵经讫。是夜。兵妻梦夫语曰。感主帅为我诵经。但其
卷二 第 542b 页 X87-0542.png
中夹杂不用二字。功德不全。尚未得脱苦耳。兵妻明
旦。复以梦吁。公大讶。因忆诵经时。夫人遗婢送茶饼
至。公遥见挥手却之。口虽不言。而意中云不用也。公
时以语幕客。事遂传焉。滇彻庸禅师曰。予病中作梦。
神人持一簿云。此是录诵经杂念者罪过。余接按之。
皆书诵经搀杂俗念人等姓字。并罪过也。余亦在末
篇。读巳凛然。又谓余曰。若一卷经。搀杂两个念头。试
思一生所诵经。应搀杂多少念头。忽然梦醒。汗流浃
背。吁。此僧俗持经之烱戒也。屠长卿曰。通州顾少司
马养谦。为人高才倜傥。夫人先卒。广修佛事。数年后。
公有妾暴亡。经宿苏。哭不止。公问之。答曰。妾死入冥
府。见夫人闭一暗室云。我在此苦不可言。急作功德
救我。妾曰。夫人亡后。相公大作善事。都无益耶。夫人
曰。经忏荐度。在主者斋戒至诚。乃能灭罪增福。向者
沙门持诵堂上。相公饮奕室中。何益之有。公闻之亦
大哭。择聘戒德名僧。清净严肃。作道场三昼夜。此长
卿目睹而笔之者。饮奕且不可。况酒肉乎。近北京鹫
峰寺僧济舟。一日有青衣者访之。告曰。我地府无常
也。某老妪受地狱苦。不得脱。生前供养老师。今托求
念法华经一部。舟许之。随于七月十五日。在佛前。跪
讽法华经。至第五卷。渴甚。觅茶不得。厨有冷酒。舟饮
数口。仍至佛前。念完三卷。十六日。无常复来云。老妪
承师经力。金光巳射至地府。正将离狱。忽五卷经中。
满地狱皆作酒气。仍不能出。舟闻之。毛骨竦立。发愿
卷二 第 542c 页 X87-0542.png
至诚。为彼补诵。然则饮酒食肉持经。适增业耳(出新异录)

明嘉靖间。归安茅鹿门佣仆冯勤。日者占其天。问一
老僧。何以延年。老僧曰。若为下人。无力积德。惟拾焚
字纸。并念续命经。庶免短折。勤问续命经。老僧曰。即
金刚经也。乃置竹镊竹簏两事。日间遍历街巷。凡秽
恶字纸。悉镊簏中。涤以香水。曝乾焚灰。包送清流。虽
只字不敢遗忽。夜归跪念金刚经一卷回向。岁以为
尝。后渐知书。通文义。鹿门礼貌之。家道丰裕。子二孙
四。寿九十五。无疾化。书同文。天下通行易便。三教经
典。无不赖此。作践者。既有恶报。敬惜者。自获福因。老
僧教冯勤以延年。舍拾字念经。别无他法。道理实为
真切。工夫尤为捷径(出新异录)

明颜光裕。世袭业儒。一日同乡绅耆老。入金刚会听
经讲论。至暮而归。踊跃叹服。欲究其旨。以赴铨未暇。
后任太和县事。忽病。梦二青衣。拘入阴府。景象晦冥。
森严悽惨。少顷。见王。执簿吏曰。光裕阳寿巳尽。在生
业重好杀。恣意烹炙。且好食牛犬。即有无数生灵。对
执索命。王判押赴油火煎炼。牛头又入沸鼎。祇见莲
花遮体。滚沸澄清。鬼判禀王。合掌请见。果何功德化
斯罪业。令察善簿。祇有持论般若一日之功。植此金
刚不坏之体。王曰。善哉。延尔寿禄还魂。普劝世人奉
持。返魂巳经七日。自后课诵不辍。刻施金刚六千卷。
官历大参。年至七十。临终香闻里巷。苦口嘱戒子孙。
世代受持最上经典。言毕而逝。颜子六十六代孙。博
卷二 第 543a 页 X87-0543.png
士伯廉记(出金刚灵应)

明昆山周少岳。讳之程。五十丧明。其瞳子反背碧色。
昼如黑夜。自以为废于世矣。一心归依佛氏。以消宿
愆。每日清晨。庄诵金刚经三卷。诵则高声赞扬。客至
不为礼。积十五年。忽一日烱然见物。旋见旋晦。惊疑
未定。令家人视之。见左目眸子摇动。露光一发。二月
馀。碧瞳渐转。两眼清光尽复。比之少年。更能视远。少
岳感念金刚神力。诵经益虔。年至八十考终。其先代
百十六岁翁。号寿谊者。多有隐德。太祖召见便殿。诏
天下行乡饮礼。自翁始。少岳其八世孙也。孙日隆百
拜志。顾伯念曰。此余邑中近事。童年即闻之。今因集
灵应。恐语焉而不详。乃躬叩其的孙隆甫。出此授余。
采入以传信云(出金刚灵应)

明陈明远。兴化军人。尝举进士。过泗州。游普照寺。见
老僧敝衣。倚树读青纸书。书有光射百步许。就视则
金字金刚经。系以梁朝傅大士之颂者。僧顾明远曰。
子亦乐此耶。遂以授之。明年从父铸官海陵。忽病死。
将大殓。体复温。移刻乃苏。自言见四卒。深目虎喙。驱
之西北行。势甚暴。所经皆广野。尘埃扑面。如在雾中。
渐逼大河。府署严密。三卒先入。一守明远。须臾一僧。
乘空而来。即泗州所遇授经者。府主趋出迎之。旁睨
明远。僧呼明远前。使自忏悔。主乃诏吏放还。僧前导
游两庑。见囚系数百。更有禽兽诸虫。悉能人言。与囚
对辩。又坐沙门五六人。前列败坏饮食数十瓮。途中
卷二 第 543b 页 X87-0543.png
所遇。又见里中向日威势孔灼。到此不胜狼狈诸状。
俄及前所过广野。溪水涨甚。僧执杖端。以末授明远。
挈之行。始涉亦浅。中忽深陷。因惊呼而苏(出明远再生传)

明钱塘李时英。为南海钦州守。恒诵金刚经。隆庆丁
卯。为分考官。于闱中病死三日。初见金甲神。欲锁去
见泰山府君。城隍土地咸在。土地以李诵金刚经故。
坚不肯押字。金甲神怒。袖出火钉。长三尺馀。从土地
顶门钉入。立见焚烧尽。俄复本形。坚执不押如故。金
甲神曰。当同锁汝往泰山。旋见数鬼。称冤索命。呵时
英前世为九江守。受赇杀人。正急怖间。忆诵金刚经。
忽见吕祖师乘云而下。鬼俱奔逝。时英伏地乞哀。吕
祖曰。还我老君丹来。熟视曰。业重业重。可惜丹俱坏
尽矣。汝诵金刚。可求救六祖。忽然间。六祖至。睹时英
伏地。亦曰业重业重。待与五祖商量来。时英出一手。
曳六祖袈裟。片片飞金光。少顷。倏异香满鼻。闻空中
五祖六祖敕曰。诵经人且放还。随见前金甲神复至。
提时英一掷。汗下如雨而苏。时英出场。即弃官归湖
南净慈寺焚修。晨起必诵金刚。超度冤鬼。无疾终(出
新异录)。

明万历初。侍中钟公复秀。徐公遵寿。俱住京城罗家
巷。奉佛念金刚经。别院净室数间。二公联坐诵持。钟
家有二白鹅。闻经闻念佛。辄尾二公后。作声而行。逐
之不去。昂首若听。行止皆随木鱼声。逾数年。二鹅并
对经案立化。二公为󰢍于净业寺后地。号听经鹅冢。
卷二 第 543c 页 X87-0543.png
昔净影老沙门慧远。初在乡。养一鹅。相随听经。及远
入京。鹅留寺中。昼夜长鸣。其徒送入京。至寺门放之。
自能知远房。入驯狎。每讲经。入室伏听。泛说他事。则
鸣翔而出。合观二案。鹅之灵慧如此。彼诵经生杂想。
闻经若充耳者。诚异类不若矣(出新异录)

明万历间。苏州枫桥盛在德。从讲师悬明。受金刚经。
偶病殁。追赴冥司。则被仇鬼盛之化。告郡城隍逮对
也。在德理直。得观冥狱。释还时。见城隍降阶谕曰。我
生前。荆州人。姓曹。自登神箓。我母张太君。转世三度
矣。咸女身不育。若代我恳悬明师。虔诵金刚经。月上
女经各五百部。我母转男必矣。在德再生。礼请悬明。
诵满牒告。管东溟作序纪之。弥勒偈曰。即今现在双
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供养得他。何用别求功德。故
睒魔菩萨。割目救亲。沉疴即愈。慈心童子。发愿代苦。
火轮立消。黄梅养母有堂。载诸方册。莲池师云。世间
之孝三。出世之孝一。城隍巳登神位。犹然度母转男。
人子欲报劬劳。何不归依大道(出愓若斋续集)

明王泮。山阴人。万历甲戌进士。其伯父。抱幼儿戏于
门。儿臂带银镯。忽失之。时泮父适在傍。疑为所窃。泮
父不平。引神明为咒。取金刚经足践之。泮为诸生。屡
试高等。不得第。一日晓出城外。见两白须翁。相语曰。
大善寺前秀才王泮。应登上第。为其父亵污金刚经。
今削籍矣。泮不知何故。归问父。父语以前事。泮大惊。
忏悔于佛前。手书经一部。是年登贤书。归欲再书一
卷二 第 544a 页 X87-0544.png
部。未讫。上春官被放。至甲戌续书完经。始得第。赤水
屠隆。目击传其事(出巾驭乘续集)

明万历间。四明屠公隆。代推异才。知青浦县。狱中骤
有厉鬼乱狱囚。囚有因而毙者。狱吏以闻。屠为文以
谕狱神曰。神在。鬼安得尔。狱有冤死者。官之罪。囚何
尤。乃爇燎火庭内。密焚金刚经一部。而身坐狱。至夜
分。明日问狱吏卒。鬼杳然。遂绝迹。冒宗起曰。囚即未
死之鬼。鬼即巳死之囚。鬼复毙囚。业中造业。且挠乱。
是在动处簸弄。密焚金刚。却在不动处降伏。鬼杳然
而囚无恙。幽显俱度。非赤水那能具此卓识(出受持果报)

明海盐渔户。张元。与弟贞。撒网夜归。至青松塘。见水
面有异光。掩映星月。疑其下有蚌珠。遂没水取焉。得
石匣一枚。启之。乃金书金刚经。光彩异尝。元置之家
堂中。夜梦金甲神。语曰。汝前生为长水法师讲坛作
务人。因无道心。退堕至此。然夙因未泯。赐汝大法。当
精进持诵。元以不识字为辞。神令开口。以金丸投之。
香煖入腹。遂惊而觉。明旦启诵。熟如久习矣。时万历
甲申年。元叩达观大师。具陈其事。师更勉以诵经。必
回向西方。至丁丑七月。元谓亲识曰。我杀业除。莲台
现矣。无疾。端坐而化。世间具有根器之人。悟亦易入。
唤亦易醒。譬之以黍作饭。火候何难。又古来得道者。
多在愚钝朴鲁。而聪明伶俐者。反失之。张元兄弟。得
手在不识字上(出巾驭乘续集)

明大司𡨥姜公宝丹阳县人。在书室中。忽被二使。追
卷二 第 544b 页 X87-0544.png
入地府。一官峨冠博带。侍卫森严。问姜在生所作。宝
未对。旁出一官对曰。此人恶多善少。当为异类。鬼使
遂携牛皮披其身。三披三不能覆。王怪之。官对曰。此
人但闻金刚经题。馀无善业。姜哀恳求脱。如还阳世。
终身持经。王因其悔悟。遂放回生。宝自此持斋诵经。
折节缁门。讲究金刚大义。与人衍说不懈。一日告诸
亲曰。明午我当去矣。至期。果闻天乐异香。合掌而逝。
万历戊子。普门居士曹奉记。凡人诵经时。著一念夹
杂心。著一念退惰心。便终身不能得力。姜公从堕落
儆惕后。其讽持衍说。必有大过恒人者。故不特无明
罪业消陨。而且预知回寂。香乐来迎。般若之灵应何
(出巾驭乘续集)

明万历间。金坛王公方麓。病笃时烦躁。其子肯堂进
曰。大人平日存养功夫。正于此际得力。愿澄心听儿
转金刚经。方麓首颔颐解。命取经朗诵。听至无我相。
无人相四句。辄笑曰。烦恼本无。我相谁恋。遂合掌长
逝。古德有云。至人念念定慧。临终安得而乱。凡人念
念散乱。临终安得而定。方麓先生。宿称有养。病笃。尚
尔烦躁不免。然能一拨便转。其从前之识力可知。至
损庵公。于至尊弥留之际。毫不手忙脚乱。从容劝亲
听经。其终事大孝。迥出俗情。足为人子法也。昔文忠
欧阳公。易簧时。呼子弟诫曰。吾少以文章名世。力诋
浮图。迩来忽闻奥义。方将研究正果。不料赍志以殁。
汝等勉旃。无蹈后悔。令老兵于近寺。借华严经。诵至
卷二 第 544c 页 X87-0544.png
八卷。安然坐逝。又袁公宗道。暮年深悔所学所行。无
关生死。遂纯提念佛往生以示人。二公可谓终悟故
乡消息者矣(出受持果报)

明沈济寰。居嘉兴北丽桥。开青果店。每晨起。必持金
刚经。或出外。则一袋贮经悬胸前。不旷持诵。万历癸
巳冬。往洞庭山贩橘。太湖中流。陡遇龙风。湖面昏黑。
沈船漂荡如叶。橹楫尽失。巨浪如屋。高出于船丈馀。
巳陷没水底矣。呼号间。忽有巨力。提船而起。拔出波
间。夹送如飞。顷刻达翁家嘴。登岸。则岸人共见有两
金甲神行水中。左右擎船而来。船中人。知为金刚拯
救。共感沈德。号为青果沈佛家。昌宗起曰。黄蘖枝头。
有甚蜜果。沈翁业果證果。救已救人。才不是自了汉
(出新异录)

明万历间。嘉禾沈公光华。尝判两淮盐铁。归田日。偶
与同郡运同吴公淞。闲坐。从容递问日间所为。沈云。
晨朝茹素。持诵金刚经。积二十年。巳踰二藏。吴亦漫
然置之。居无何。吴忽晨起。疾驰诣沈。贺云。郎君南闱
必第矣。沈问何据。吴云。夜梦神言。郡中一士夫。以持
金刚经功德。其子应得隽。觉来。惟忆公当酬是梦。是
秋沈公子应明。果登应天乡荐。传闻沈公持金刚经
极虔。行住坐卧不息。尝往返东郭季子家。涂间一心
持诵。又以无四相心。修一切善法。累世积德。故子孙
蝉联科第。为禾郡冠族(出新异录)

明嘉兴莫晴虹。于经坊遇一晋陵人请经。口中喃喃
卷二 第 545a 页 X87-0545.png
诵金刚经。观其面目。甚是可畏。因问公何因缘。在路
诵经。其人曰。我善刀笔。久为代书。一日病死。至阎罗
王所。究问生前过恶。逞辩不服。王命狱卒。带仇对悉
至。质云。诸人被你状词累死。更有何言。我见无可抵
饰。遂高声念金刚经。王肃然起立。愈连声诵念不止。
王即命且放回。仇对尽呼号曰。受冤几载。无繇相报。
今既追到。决放不得。王曰。彼阳数尚未。因造恶拘来。
今高声诵最上乘法。冥府如何处置。姑放回阳。彼是
恶人。待其贯满。追偿汝命未晚也。以此因缘。改行从
善。且惧终逢仇对。故日诵金刚经。回向以超度之耳。
万历庚子秋九月。晴虹笔记。讼狱之害不小。刀笔之
业最大。世多细事参差。片言拂戾。彼此负气不平。幸
遇好人。从中劝解。忿恨便消。或投包讼扛讼之家。便
尔瞒天布谎。希图立准立差。因之取利。那顾原被破
钞倾家。且致讼中生讼。连岁牵缠。鬻妻卖子。不能了
事。性命从此结果。悔无及矣。讼师搆祸之惨毒如是。
阳法阴法。毋容轻贷。晋陵代书。倖以诵经再生。若非
回心向善。即金刚经。能常作护身符耶(出新异录)

明昆山邹軏。生而朴实。未常识字。虽小本营生。好行
方便。凡遇饥人残疾。盏饭数文。乐施不吝。一日途遇
化缘行者。诵金刚经。軏停腐担听之。牢记无我相。无
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句。出入不忘。一日偶病。
延僧诵金刚经。其胞弟轸。读书颖敏。有文名。放僻不
信鬼神。行多刻薄。是日以代兄礼忏。勉强从事。闻诵
卷二 第 545b 页 X87-0545.png
经至第十五分。心忽有悟。合掌称赞。吾儒未尝有此。
自此信心三宝。万历十一年十月初十。轸患时疫沉
迷。不省人事。旬日馀。独胸前未冷。突于床上霍然而
起。告家人曰。我被冥卒。押至阊门外。李作坊家为牛。
身尽白色。见金甲神云。轸得闻最上乘法。大有信心。
安得入此畜胎。以宝杵击首一下而醒。轸回阳。犹觉
顶门痛甚。遂与兄。日夕持斋讽经。踰十三年。轸无疾
先卒。七终。軏忽谓家人曰。明午圣人迎我往西方矣。
次日至午。异香腾空。沐浴更衣。端坐而逝。此案因传
闻之误。冒宗起刻与王载生稍异。余参顾伯念灵应
本定之。

明万历辛丑。顺城门内监张爱。晚年受持金刚经。届
易箦。家人嘱曰。莫忘持经念头。爱心服膺。口不能答。
睹二青衣押之。曰汝当往山东投胎。其行若飞。日中
巳到山东。见彼土山水。及受生父母。爱一心惟持经。
随押至一殿宇。心疑是东岳。而无牛头狱卒。殿上一
人。冠平顶冠。迎爱使前曰。汝合到此地投胎。爱称某
一生持金刚经。但愿往生。不愿投胎。冠者曰。汝持经
功少。爱云。曾闻十念成就。况某持经巳历数年乎。冠
者因顾两青衣曰。且送回持经。爱死巳九日。心尚煖
未殓。复苏遂离家住西山碧云寺。耑诵金刚。又十一
年。一日集众云。我以持经力。今西去矣。端坐逝。佛能
知群有性。穷亿劫事。不能化导无缘。张监持经愿往
生。卒得西去。固愿力相资。亦是因缘成就(出新异录)
卷二 第 545c 页 X87-0545.png

明嘉兴府。报忠坊。范氏仆。失记姓名。居士王载生幼
时。见其每日肩菜担。行市中。喃喃念诵不休。闻其蚤
起营趁。必先于佛前。焚香跪诵金刚数卷始出。晚必
赴金明寺佛殿。礼佛回向乃归。途次遇生命。每减钱
买放。逢丐乞病者。减口食施之。家主与之妻不愿。遂
听出家。投三塔大乘禅师。薙发为弟子。数年。辛勤作
务。凡禅堂苦役。悉身任之。未尝告倦。忽一日示疾。告
众曰。我夙生以诵金刚怠慢。故罚作人奴。今限满。当
往善地受生矣。遽瞑。凡人诵经。切须斋肃焚香。专志
讽持。供奉经典。必用锦袱瑶函。洁净几案。毋得放荤
酒杂处。并携入妇女房中。亵渎之罪。冥律最重。范仆
因怠慢金刚。而罚作人役。必其前生犹有善根。故能
毕世礼诵。以勤易怠。以虔易慢。往生善地。感应信不
诬也。又每见常人忽然雷击神诛。不惟旁观莫知所
以。即本家亦未悉其罪状。不知皆夙业有以取之。或
云。既是夙业。何不当时现报。而遗之来世。是则甲作
乙受。茫无干涉。奈何。曰现报为花。来报为果。或福报
未尽。业力尚迟。或现报难偿。世世受罚。若白起李林
甫诸人是也。知即不知。受则实受。形骸虽换。神识不
改。阴府固不分甲乙彼此耳(出新异录)

明万历辛亥间。淮北大商。胡燃。关中人。妻吴氏。挟赀
数十万。年四十。好善而无子。有僧化之曰。尔能刻金
刚经施舍一藏。定产麟儿。燃慨如其言。又施棺木一
藏。并掩骴骼之暴露者。如是者十馀年。功行圆满。延
卷二 第 546a 页 X87-0546.png
僧四十九众。建七昼夜道场。忽梦神人告曰。尔无忧
子之迟也。上帝细察尔愿诚否。始终无替念否。将择
福寿俱全者以升之。越一载。姬妾连举三子。皆聪颖。
夫妇年踰七十。家道益隆。天下修善人。最怕退转渗
漏。胡公愿力虽弘。上帝犹严体察。善行纯久。自获如
意福因也(出巾驭乘续集)

明宪副项希宪。初名德棻。梦巳为辛卯乡科。以污两
少婢。被主科名籍神乙去。遂力行种德事。捐赀恳友
高松声。精楷金刚经。刊板岁施之。凡十馀年。梦至一
所。见黄纸第八名。项姓。中字模糊。下为原字。傍一人
曰。审视。此汝天榜名次也。因易名梦原。万历壬子中
顺天乡试廿九名。巳未会试第二名。共疑名次不合。
迨殿试为二甲第五名。方悟合鼎甲数之。恰是第八
乡会榜纸俱白。殿榜独黄。尤为冥定云。按冒公宗起。
万历丙午。年十七。即信持太上感应篇。朔望庄诵无
间。戊午临场。病痬几殆。比入闱。昏昏如梦。夜燃烛。目
迷卷格不知从何处下笔。出闱沉卧竟日。不记一字。
榜后。例赴学院亲供。墨卷字字端楷。不似愦时笔。信
神助哉。已未下第。始发愿增注感应篇。每注一段付
梓。稿则焚之神前。因念好色损德尤甚。文人故犯者
更多。特于见他色美。起心私之条下。备陈报应。以助
猛省。当日佐公缮写。则辟疆之塾师南昌罗宪岳者。
辛酉归入泮。相别八年。戊辰新正二日。罗夜梦仙流
三人。一翁苍颜黄服。中立。二少年披紫衣。左右侍。老
卷二 第 546b 页 X87-0546.png
者出一册左顾曰。尔读来。左立者朗诵过。老者曰。该
中。旋顾右立者曰。试咏一诗。即应声云。贪将折桂广
寒宫。那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间迷眼汉。榜花一到
满城红。老翁笑而去。罗窃听。知此为嵩少感应篇内。
见他色美二句注也。醒作书寄辟疆。榜发公果中。但
未解榜花二字。及阅类书云。唐大中礼部放榜。姓僻
者。号榜花。今合观项公事。始信功名予夺。皆从色关
分别。可不慎哉。大抵杀盗淫三案。淫根尤为难拔。锋
刃在前。肉胸知恻。穿窬充类。自好不为。一溺欲海波
中。便尔没顶甘心。纵有红颜白发。恩情露水。与夫破
产败名。少衰中病。追悔无及。亦复不少。惟最易失足。
魄摄魂飞。在艳冶当前。勃然难制之一刻。此一刻内。
王法不及加。清议不足畏。名节不必顾。独有因果二
字。庶几足以制之。就因果中。又止功名一途。足以夺
之。不过片念忍持。遂能感孚天帝。较之半世黄卷青
灯。与他途累仁积德。事半功倍如是。人非至愚。胡不
痛加悔励耶。否则独擅风流。自称情种。由此减禄。由
此夺算。由此杀身。由此堕劫。又何苦以俄顷之欢娱。
博生死之祸害乎。淫报既重。则防淫之功。与导淫之
业。其报自当不轻。近如烟鬟秽史。早登鬼箓。金瓶媟
编。显受谴罚。实事彰彰。深足令人思且怖也(出受持果报)

明苏郡五峰文伯仁。工于诗画。待诏徵明之侄。偶诉
逃仆诣县。少憩民家。梦两青衣逮之。意县役也。随行。
至一公府。殿宇弘厂。似非人间。始惧。上有王者。呵曰。
卷二 第 546c 页 X87-0546.png
讼汝者众。奈何。文诉平生乃学究。无罪。王笑曰。忘之
矣。即令判官以一青丸摩其顶。寒沁彻心。恍悟前身
为正统年间管长陵宦者。冬凿池。杀蛰蛇百馀。俄有
群蛇攒啮焉。王又顾一判官曰。此一人耳。那能偿此
无数生命。查彼多生。岂无一善。判官出书数帙。阅之。
良久曰。有之矣。永乐中。彼曾向鸡鸣山廊。画罗汉二
尊。又写金刚经一部。王曰可矣。嘱云。汝数未尽。亟归
写经赎罪。度脱众生。乃寤。五峰素不信佛。自是发愿
写经念佛。寒暑不怠。冯具区载之快雪堂集。顾伯念
曰。五峰写经仅一卷耳。且在数世之前。而数世后犹
赖以再生。经曰果报不可思议。如是如是(出金刚灵应)

明万历甲寅年。二月。徽庠吴奕德。随叔闇生。读书临
塘寺。因叩普门大师有省。发愿斋素。书金刚经三十
部传施。才书三部。五月念九日。偶浴琴溪。得暴疾。一
夜气绝。因心热。家人不敢入棺。闇生为诵金刚经。越
八日。忽复活。起捧其腰。连呼跌痛不止。徐气定。询之。
云。我昨日浴溪中。忽见二青衣押我去。渐向幽暗处。
同行罪人甚众。冥卒各执铁棒笞其背。惟我生前诵
金刚经得不笞。渐至黑海边。海中似人似畜。奇形怪
状。头出头没。惊怖异尝。入一城。城内旁列栅栏。犯人
皆在栅内。引领外望。随见亡过弟妹。并来借银分用。
更乞金刚经一卷。曰家中为兄诵经送银来矣。顷果
至。遂分与之。二青衣促我前行。又进一小城。视城外
益狼狈。刑用刀锯。非人间所有。须臾。至阎君殿前。殿
卷二 第 547a 页 X87-0547.png
左曰四生司。右曰四死司。忽见一百八十馀人。向我
索命。茫然不省。鬼判引至清水潭。以水洗胸。五脏皆
见。方知是前生为将所误杀也。仍赴殿前辨理。言阵
头误杀。岂能偿还。阎君震怒。呼取极刑。划然地裂。有
火面碧身者。从中跃出。捧一大铛沸滚油。束我将投
之。忽闻诵金刚经声。有金光一道。照至森罗殿上。鬼
判跪云。西方到。阎君出迎。见空中二巨人。举杵入铛。
皆金莲华沸起。我发念若得生还。即偿书金刚经愿。
又发念三十卷外。更书一百八十卷。资度冤对。闻堂
上呼两黄帻者。送归。所行皆异前路。渐达光明。忽行
一峻岭。两黄帻扑我下。觉跌腰大痛而起。自是奕德
全家茹素。写施金刚。吴本如中丞记。王载生新异录
与唐宜之巾驭乘。稍殊。按优婆塞戒经云。若人以纸
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施人诵读。是名法
施。吴奕德发愿书经。即得西方救免油铛之苦。所谓
功不唐捐也。或曰。阵头误杀。岂能一一偿还。昔禅师
宿生误伤蚯蚓。果熟时。欣然偿以一命。大兵所过。玉
石俱焚。慈惨一念分头。动关生灵千万。慎之念之(出
巾驭乘续集)。

明天台王立毂。字伯无。领万历丙午乡荐。梦其父大
中丞公士性谕之。有十年五死之期。巳而事稍验。作
纪梦诗。乃于嘉禾三宝前。誓奉长斋。受天台杀盗淫
妄四戒。后任江西新淦县令。此事都废。戊午入觐。启
行之夕。复梦其父。儆戒叮咛。心甚忧之。一日舟次荻
卷二 第 547b 页 X87-0547.png
港。漏下二鼓。忽有二青衣持符。摄至一处。庄严若帝
居。同摄人数千。满庭中。有著械者。有衣冠者。主者冕
旒正坐。左右二宰官。各据案侧坐。傍侍者。状甚狞恶。
主者。呼王名。厉声叱曰。若阳算尽丙辰八月矣。延至
今者。斋戒力也。尔奈何弃之。命取簿以示。见名下年
月皆有注。至丙辰八月辄空。毂览毕。叩首曰。居官势
不得不尔。主者曰。固然。奈算尽何。命驱入狱。即有狞
状鬼来。若捽缚状。左坐宰官起立请曰。试取破戒后
事稽之。须臾侍者肩两巨簏至。皆令淦卷宗也。凡一
揭一柬。并平日偶书。方寸之纸俱在。皆有气腾上。有
黑色者。青色者。赤白色者。主者命各检一处。先检黑
与青成聚。次检白聚赤聚。巳而青者渐隐。黑者缩小
如箸。而赤者赫然独盛。毂旁睨聚中。见所刻金刚般
若。及好生编。社仓卷。俱在。主者览毕。声稍和。顾左官
曰。是尚知植德者。损五官。全其躯命可乎。乃命前狞
卒。抉其目置殿柱上。有光烱烱。毂念目巳被抉。安能
复视。忽然昏暗。宫殿吏卒。皆无所睹。第觉有人拍其
背曰。速去速去。少顷。一跌而寤。时巳鸡鸣。闻家人环
救声鬨。问之。云自二更。遂魇不寤。至今手足冰冷。口
齿坚合。医曰中寒厥。灌药凡七度矣。毂张目见灯火
如剌。了不可开。次日医进明目药。其夜梦有人。复以
钉钉目。痛楚滋甚。遂却医药。决意乞休归里。后日诵
金刚法华经。弃家修净业。庚申年一夕。梦观世音以
杨枝甘露点其睛。晨起礼忏。豁然见物。两目复明。历
卷二 第 547c 页 X87-0547.png
游云栖博山之门。再生又十二年。号璧如大师。冒宗
起曰。此一事可为惩鉴者三。一知破戒之必蒙谴。一
知植善之可续命。一知居官者片言寸动。皆为冥吏
所录。其青黑赤白之气。不可不时时在念也(出回生自记)

明阆州民龙义。佣力自给。偶省亲疾。见写金刚经。义
无故毁斥之。忽喑哑不能言。医祷无验。后又闻邻人
有念此经者。痛自责曰。我前谤经。得此哑病。今悔罪
愿终身敬奉。未知复能言否。自此每闻经声。即倚壁
而听。专心月馀。一日入寺。逢一老僧。敬而礼焉。僧问
何来。义指口哑。僧曰。吾为汝治之。以刀括舌下数次。
便能语。因与诵经。声同邻人无二。再过候之不遇矣。
壁有画像甚肖焉。寺僧曰。此须菩提也。义始悟菩萨
显应。遂立誓终身捧持大乘。画像礼拜(出笔乘)

明蔡槐庭。楚人。守嘉兴。洁已爱民。长斋奉佛。公暇惟
持金刚经。署内毫无长物。公体素羸。自言为诸生时。
遘危疾。贫无医药。与死为邻。发愿尽形诵持是经。渐
次痊愈。得发科甲。今以馀生作官。誓愿携此经而来。
亦携此经而去。故竟任。不畏强禦。视民如伤。食惟菜
腐。未尝市肉。衣但布袍。未尝市绢。每以是经。并戒杀
文。刊行劝化。夫士方埋头雪案时。矢志洁已爱民者
有之。一行作吏。便落应酬贿赂之中。上有所需。势不
能不取之下。贪以酷济。欲则不刚。鞭扑呼号。竭百姓
售妇卖儿之钱。曾不能博当途之色喜。可泣也。可叹
也。蔡公惟署无长物。故能视民如伤。不畏强禦。良足
卷二 第 548a 页 X87-0548.png
为后人服官之法。至莅任去任。只携金刚一卷。以视
琴鹤相随。止供娱乐者。更为实际课程(出新异录)

明万历中。黄梅汪公可受。于舟中礼梁皇忏。至第五
日。夜半有一石匣触舟。舟人以报公。取之启视。内有
三十二分金刚经。篆法各体。目所未睹。公携至北都。
戊午勒。石摩诃庵壁。每分后各系正书一段。俱一时
名笔。如黄慎轩焦弱侯董思白米友石邢子愿诸公。
妙楷精镂。备极庄严。士绅敲榻无虚日。碑遂漫漶。庵
住僧募赀搆石。思乞名笔重刊。泰昌九月。李少宗伯
腾芳。教习庶吉士。夜忽梦伽蓝神云。摩诃庵有金刚
经胜缘。乞公及门弟子完成。李公次日诣庵。见精石
二十板。巳磨砻在禅室矣。时馆中三十二人。如侯蒙
泽何象冈刘蓬玄陈居一姚孟尝顾九畴孔玉横陈
秋涛诸公。皆善书。公特以梦语诸公。各就石楷书一
分。捐俸募名手刻完。移置壁间。复还旧观。昔东坡跋
勾信道书金刚经曰。乙巳至今。二十八年。书经三十
二人。逝者几三之一。惟一念归向之善。历劫不磨。又
幼子过。书金光明经。资母往生。泣告东坡曰。书经之
劳微矣。敢望丰报。要当口诵而心通。手书而躬践。乃
能感孚佛祖。济拔冥幽。此皆得书经之大义者。吾辈
又不可不知也(出受持果报)

明万历间。卫辉二府文襄南元发。长洲人。素性耿直。
不信释氏。后因病。梦游冥府。始知地狱非虚。遂留心
内典。尤笃信金刚。每日早起。庄诵一过。家人伺其诵
卷二 第 548b 页 X87-0548.png
至二十分后。即为具餐。如是为常。与老友王公洪冈。
同在林下。相聚即背金刚经差一字。罚银一两。故两
公念诵极熟。日或数十卷。长君湛持公震孟为大魁。
亦尝手隶金刚勒石。有嘉定吴生者。一日卧于馆室。
梦入幽冥。惶怖无措。俄有人指入一小门。见殿宇严
丽中列龙藏。旁有甲士守护。启视梵帙庄严。卷卷标
文元发名字。询之云。皆文某平日所诵也。觉而述其
梦于同馆文先生。乃襄南之叔。方信灵异如此。自是
吴与文。亦持诵不辍。吴庾生曰。天下极信心之人。必
从不信心始。大抵大根器人。一拨便转。永不退堕。如
襄南是也(出吴庾生金刚果报驯)

明吴门朱恭靖公。家居时。有游僧乞食。斗粟一餐。是
辰僧连受三斋。市人骇之。声闻于公。公延入与语。僧
善谈因果。公曰。不知吾辈可免否。僧曰。冥报不择贵
贱智愚。而平施者也。公欲知身后因果。合祷于所信
鬼神。祈一梦。公留僧宿。如其言。有异兆。公夙兴告僧。
僧曰。必持金刚经。方可释也。公乃勤诵此经不懈。屡
有灵验。易箦前数日。告亲曰。吾受金刚经益。此行翛
然转生贵戚矣。八十一翁鲁川曹胤儒志(出金刚灵应)

明邓少峰。江西人。生于嘉靖已酉。每逢推命者。皆谓。
其少子少寿。遂发心诵金刚经。祈寿并祈子。至崇祯
壬午寿终九十五岁。生十三子。三十六孙(出受持果报)

明万历间桐乡吴君平。童年能孝。早失怙恃。馆灵隐
寺韬光房。累试不第。每念亲恩难报。痛泣不巳。有僧
卷二 第 548c 页 X87-0548.png
言人子欲报亲恩。写经为最。君平遂发心茹淡斋四
十九日。剌血写金刚经一卷。两臂胸前。共剌十一刀。
僧俗齐集观血经。莫不叹曰。先生诚心苦行。诸佛靡
不鉴馨。以此而酬罔极。胜功名之显扬万万也。但补
阙真言未写。君平复于胸前。剌一刀书讫。夜即梦见
父母在云端谓曰。赖尔剌血写经。孝心感格。我二人
超生净土矣。尔本无子。佛又遣一善童子继尔嗣。其
年果生一男。数月后。试以荤物。闭口不食。君平亦誓
毕生持斋诵经。身上刀痕。班班现在也(出灵隐寺纪事)

明吴县至德乡计仲伟。裔出旧家。幼即志超尘俗。年
十二。父欲为订姻。力辞至十七岁。择日将娶。复避入
山中。励志苦修。信持般若金刚经。父母不得巳。捐聘
吐亲。伟乃奉亲命而归。孑然一身。筑室供佛。惟讽诵
大乘经三十馀年。顺治壬辰。里有巨恶李禹吾。捏人
命诬伟。县令误断议绞。闻者冤之。方审时若聋若愦。
绝不辨答一言。次日亲友进监问故。曰我于彼时。竟
不省在堂审事。又问夹打痛否。曰我全不知痛苦。众
视其足。毫无所伤。但隐隐有金刚二字在上。人莫不
赞为诵经之力。直指李森先按苏。母氏控冤得白。禹
吾反坐毙于狱。今著有金刚解。现付梓(浙徐斗明记授)

明太仓高贵。居道观巷。业褙硬衬。卖制鞋铺。天启五
年六月。壁间所褙之衬。划然声如裂帛。飞入半空。观
者如堵。渐次堕落。更有数片。直飘向北城外普同塔
始下。僧取视之。悉为金刚经纸。盖因贵不识字。收取
卷二 第 549a 页 X87-0549.png
杂纸旧布。不分净秽。以之作衬。为人践履。图利而不
知造罪。故天神示儆如此。当今人奉惜字之训。吴门
社中举行更力。然而珍惜者少。亵慢者多。沟渠粪壤
之中。弃掷狼藉。不以为怪。不以为罪。稍有识人睹之。
心神俱恻。家大人曾作十劝以导世。今节略其文云。
一劝读书有力之家。延师肄业有资。食报诗书倍易。
如量力纠集同心。拾遗焚化。所费不多。植福更大。一
劝读书无力之家。贫贱乃士之常。攻苦希图上进。凡
遇废文。逐日收置器中。即道途随见。遗弃污秽。亦不
容当面错过。器满付之烈炬。投灰清流。是谓不费功
德。一劝发达缙绅之家。一介巳登仕籍。书香福泽巳
绵留神惜字。须塞其源。宜捐赀收买残书散帙。勿令
误落愚人。必遭狼戾。一劝现任服官之家。疏表启牍
既繁。呈揭文移更广。随处禁谕书役。不许只字轻抛
一切改抹诸稿。并考试文卷。事毕即升炎火。母为下
人窃。市敬字而更怜悯腹笥。尤为大德。一劝公门吏
书之家。一管得充效力。半命亦可荣身。所掌招详案
册。汗牛充栋。作践终遭天谴。敬崇日积阴功。欲为身
与子孙计者。所宜时刻醒惕也。一劝教授生徒之家。
达以是道为卿为相。穷以是道为师为友。义理固为
道脉。文字亦代圣言。门以内人。尚尔不知珍重。乃欲
责之悠悠行路者乎。拭几席。抹简器。悉应禁谕弟子。
一劝释道修行之侣。二氏设教倍尊。片楮流通加毖。
经忏符录。出自西方法宝。太上灵章。非庄肃焚香。不
卷二 第 549b 页 X87-0549.png
敢披阅捧持。乃恣供蠹残鼠啮。漫不经心。动称戒行
精严。即此懈忽巳甚。如行者道人。随缘募食。不若化
众捐赀拾字。人巳均沾福益。一劝经坊书肆各店铺
户。觅利可以兴家。积德方能裕后。每见经坊裹经。即
以残经。书肆包书。动用废书。字纸裹物。唯南货药材
尤甚。更有制造爆竹。糊窗覆瓮。堕落污泥。省费几何。
作孽重大。一劝书刻刷印等人。衣食所由仰赖。精神
亦宜护持。往往腾梓样稿。捐弃如遗。割补差讹。践踏
无忌。印板秽地杂投。陈编久抛腐朽。藉以资生。不思
爱惜。问心何忍。业报奚辞。一劝景德蜀山窑户。置器
以供世用。坚致毋取虚文。近造磁器。内外描写花鸟
人物不巳。益以年号斋名。又有采录词赋。福寿佛字。
时壶摹勒诗句更精。砂钵刻写心经。以为观美。日久
毁弃。永远亵渎。可不慎哉。今观高氏褙䞋之儆。前劝
详矣。犹未及此。益见天下为善无穷。造业亦无穷。斯
家大人同善录法戒书。所由校梓不倦。殷殷问世也。
男石附记(出金刚灵应)

明嘉定李绳之。字受伯。给谏玉海公子也。素茹斋。虔
信空王。日诵金刚经。持准提咒。不怠。崇祯辛未九月
廿二日。偕友人汪仲起。游城曲小径。突遇一人。持巨
斧至前。扼其吭。斫十数斧。方走去。巳而受伯故无恙。
止左臂两浅痕耳。时仲起及夹径居人。皆惊睹之。少
顷。家丁集縳其人至官。乃庄仆甘宠。负租税百金。度
不能还。而谋害之者。邑令萧山来公方炜廷鞫时。问
卷二 第 549c 页 X87-0549.png
宠何不直劈其首。曰我是时第见莲花数朵。不见其
首。连斫不著花。只得斫其茎。不知仅伤臂也(出金刚灵应)

明嘉兴府角里街。施峄阳。平日与东塔寺僧有恒交
契。峄阳年六十五。虽老且病。跪诵金刚经。日必数卷
为尝课。崇祯丙子。正月初八。跪诵未终卷遽卒。家人
开丧受吊。巳三日将钉棺矣。峄阳忽。还魂言曰。我死
去以诵金刚力。不历冥王所。竟留地藏王菩萨处。适
菩萨。谓我有一卷。经未竟诵。放回急完。可来此也。峄
阳气息奄奄。势不能自诵。复语家人。必请有恒上人
代诵。他人无益。偶恒赴别请。停一日须之。及恒至。峄
阳自挣起。听诵终卷。举手谢恒巳。笑化去(出新异录)

明杭城人。张守诚。字不易。昼夜虔诵金刚经。每出入
以囊贮经。悬佩胸前。崇祯壬午年。随伴北上贸易。途
遇响马。同伴受伤。张被一箭。正中胸前经袋。不致透
心。因得全命。此黄心符参军。语舍桴庵僧慧雨者。心
符。一号定通禅老。少读三教书。寄迹于商旅仕宦者。
二十馀年。晚修禅行。生平持诵金刚。屡遭大难。染危
症。悉得化脱(出受持果报)

明苏州卫挥使朱寿增。字叔高。持金刚经。每日无间
运粮入黄河。巫言必宰牲赛河神。否则有谴责。寿增
不可。但日诵经。必回向河神而巳。一日大风雨。龙斗
空中。桅篷苇席捲尽。万艘簸荡不可。制寿增焚香诵
经益虔须臾。风止雨霁。简较所部。数十百艘。无一破
漏者。至通州寓舍。每饭后。必酣寝一室中。一日偶不
卷二 第 550a 页 X87-0550.png
成寐。甫步出梁坏室。倾床亦碎矣。寿增每向人说。此
余诵金刚经之验。

明唐宜之。讳时。湖州人。以明经别驾寿阳。继辅襄国。
崇祯辛巳。二月初二日。闯贼破襄阳。宜之投端礼门
左井中。家人掖而出。气绝复苏。窃伤剿抚误国。负痛
上疏。娓娓数千言。时银台徐公宝摩。以字逾格。令汰
之本怀未畅。致奉提究。属余谳。余谓辅国与守疆异。
应末减未几三台覆奏。悉为昭雪。乞从宽典。宜之随
请假还里。而襄阳于季冬五日再陷矣。盖宜之精。通
般若。證不二果。举家眷属。皆能背诵金刚普门品。昼
则各持。夜则共集佛前。善气薰蒸。贯达幽显。初不死
于𡨥。继不死于井。而终亦不死于法。则讵可思议者
耶。冒宗起记(出受持果报)

明如皋冒起宗。字宗起。崇祯戊辰进士。童年列子衿
时。辄喜诵金刚经。辛巳调补襄阳。当献闯灰烬之馀。
降兵窟穴于肘腋。骄帅嵎负于腹心。羽书日儆。夜不
解带。宗起亦自分终陨绝地。犹然纂刻金刚受持果
报。乃以奄奄病骨。支撑三百六旬。濒死者数四幸免
乃解绶甫三月。襄阳复陷。当时共事者。非膏涂锋刃。
即法吏囊头。公独得生全归里。岂非金刚之慈荫哉
余辑持验纪。阅嵩少自叙。采入集中。

明江都庠生高孝缵。字子高。号申伯。乙酉。清兵破杨。
史阁部殉难。子高从容服衣巾。缢死于大成殿。顺治
十三年。又五月。其同庠黄忠荩子。自西门夜饮归。过
卷二 第 550b 页 X87-0550.png
学前。偶见一人从学中出。二绛纱灯前导。黄揖与语。
则宛然明时巾服也。初利其灯。与偕行。既而疑清时
焉得著明服。心悸之。辞别至再不许。因问黄曰。乃尊
安乎。黄曰。安叙生平甚款曲。黄既及门。询其姓名。曰
子高某也。黄忆其巳死。惧益甚。急欲叩扉自匿。高曰。
兄毋惧也。予与乃翁为密契。今有所托。烦为传语吾
族人。黄问所托云何。曰求为吾多诵金刚经耳。言讫
而去。黄因告其亲族及同社。皆乐助之。为延僧诵经
一藏回向焉。夫以高公大节昭著。谓宜超證人天。而
犹滞冥途。资诵大乘。后得解脱。则金刚经之功德为
何如丙申。余客广陵。胥浦友人路之谦记其事以相
授者。

明绣水钱永明室张氏。素诚心奉佛。日织一布。于布
机中。诵金刚经十卷以为尝课。一日正织间诵至不。
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巳于无量千万佛
所种诸善根句。忽停梭合掌。子妇觉其有异。呼之则
巳瞑目坐脱。曾无一日疾病。时万历庚申年七月初
四日也。王载生曰。正织布时。一心念经。如此织布。便
是织经。时时念念。只在般若之中。张氏允称纯修净
信者矣。忽焉坐脱。不沾疾苦。岂一梭一缕之所能致
(出受持果报)

明刘道隆母李氏。年四十发。心长斋奉佛。不解文字。
不能诵经。修整静室一间。供奉观音大士。及金刚经。
朝夕焚香礼拜。念佛千声为课。虽酷暑隆冬不辍也。
卷二 第 550c 页 X87-0550.png
冬天寒甚。家人以炭火置桌下。必挥使去之。捐资刻。
施金刚经。听人礼请。每遇诞日。诫子妇。母置酒席。惟
礼忏一日。或三日。如此者二十有五年。将终之前一
岁。用督纺所馀。延僧诵金刚经。大修功德。梦所奉大
士。持素珠一串示之曰。以此授汝。珠数乃汝往生净
土之期。梦中数之。得五十三颗。不解其义。至庚子五
月十三日。忽告家人曰。吾今日往西矣。可举家大声
念佛。助我西行。子妇辈。皆坐榻前念佛。面西端坐而
逝。道隆志曰。西方杳渺。愚何敢知。乃大士告期于一
载之前。定而有徵。斯亦可为奉佛诵经之劝(出金刚灵应)

明湖州府。唐别驾时侄女。归海宁杨云。云能文蚤逝。
夫家零替。别驾有老妾马氏。善绣佛。女相依为命。天
启甲子。随至凤阳官舍。女尝绣花鸟。别驾曰。汝既长
斋。宜绣佛绣经。摄心三宝。女发愿绣金刚经。未果。乙
丑正月。十三日之夕。陡然昏绝。马氏进汤水不纳。遍
体如冰。鼻无出息者竟夜矣。至天将晓。忽自云。我要
绣。马问故。女云。黄昏就枕时。自觉耳目口鼻。无不流
血。血流遍地。身卧其中。又见从傍拯救者。都无措手
处。忽金甲大神。振锡一声。蘧然作响问我云。汝还能
记绣经之愿否。答曰能记。又振锡一声。问云。汝能绣
经否。答云我要绣。遂得醒。即至心。刺绣金刚经。女素
羸弱。自是虽针工勤敏。诸病不侵。至崇祯壬申岁。始
得圆满。精巧密致。如笔写绫上。观者骤难辨其为绣
也。普贤广无边愿海。弥陀有六八愿门。上古诸佛先
卷二 第 551a 页 X87-0551.png
贤。皆因愿力成就。然发愿必须满愿。唐氏绣经未果。
虽非退转。巳涉因循。故昏瞆中。陡现恶相。锡声一振。
我慢顿除。从此针针相续。能从有像悟无相矣。不得
春风花不开。花荣须感春风力。请参斯语(出巾驭乘续集)

明崇祯间谭工部贞默母。严太夫人。持家有法。课诸
子。凛凛义方。夫贵子贵。布衣蔬食。好浮图言。于金刚。
妙法莲华。晨夕礼诵。晚岁则持华严。日必一卷。能为
子妇。讲解大意。生平无病。忽得疾。即知垂殁。但时值
壬申暑月。起更衣沐浴。礼佛曰。某一生敬佛。果有佛
缘。当令遗体气息不秽。随跏趺端坐。合掌而逝。逝后
七日。颜色含笑如生。丧次无一飞蝇。时时香气飘拂。
吊奠之众。莫不叹异。工部自作传纪。天下最贵者珍
宝犹有视为身外之物者。只此数尺色躯。尽男妇智
愚。无不加意修饰。晨夕濯水焚香。顶兰佩𦶜。更金珠
锦绣。极华丽以润色之。不以为费。不以为疲。果得长
留在世。庶几不负初心。谁料一旦无常。顷刻都成臭
秽。诚可叹可悲也。必如谭母临终。嘱付数言。方为爱
身榜样。宁直闺阁女子。所当奉为法座。即须眉丈夫。
亦宜顶礼则效(出新异录)

明秀水庠生濮可重妻王氏。子女各一。相继痘殇。氏
哭之过哀双目成瞽。遂专心持念金刚经。凡数岁。忽
诵经次。左目流水。痛割如裂。则豁然明矣。右目过数
日。亦然。因诵持愈笃。夜梦佛语曰。汝本无子。以诵经
故。赐汝一子。氏后果生子。因名经赐。冒宗起曰。诵经
卷二 第 551b 页 X87-0551.png
一门。忏悔一法。消除五苦。超越四生。王氏子女双殇。
自是先世罪业。菩提回向。破瞽添丁。金经即金针也
(出受持果报)

明湖州双林镇。沈春郊者。宦裔也。妻费氏少寡。织纺
自膳。持斋四十馀年。供养三世佛像一轴。檀香大士
一尊。晨昏功课。必诵金刚经一卷。持诸品咒。念佛千
声。炎寒不辍。崇祯戊寅年。其地疫疠盛行。婿张世茂
接氏往居其家。止携大士偕行。佛像仍留旧居。氏每
日课诵回向。注念虔切。祝愿此香。直达佛所。嗣母女
相依。迅速三载。辛巳春。氏所居楼。忽空中香绕数日。
粉墙突现世尊三像。庄严精妙。画工摹勒不及。远迩
诧传。瞻礼日众。或以净巾擦之。色愈光明。乙酉春二
月。氏忽告婿曰。吾欲返故居将往西方矣。入门。即洒
扫焚香。参佛诵经。至第三日早。沐浴更衣端坐念佛。
午刻大呼佛来。我巳登莲舟。今西行矣。别众而逝。年
七十有三。迄今现像巍然。今古未有。余亲睹其事。

明弘治间。嘉兴府真如塔𡉏。佥议大修。时一头陀僧。
名怀林曳。三丈长铁链。募二十馀年。塔工始毕。即回
首于塔中。至今肖像祀之。头陀初为苏州承天寺僧。
饮酒茹荤。蔑视戒律。于暑月乘凉。忽睹两冥卒。入系
其颈。则牌拘十馀人。头陀名亦列焉。怀林许赂二卒
楮锭。各若干。幸稍缓期七日。俟诸人拘齐偕往。二卒
许诺。头陀泣告徒众。市楮锭焚之。处分待尽。或曰。真
如某禅师。道行高。水路仅一日程。曷往求救。头陀如
卷二 第 551c 页 X87-0551.png
言诣师。痛哭陈乞。禅师曰。此间塔将颓矣。汝肯诚任
募化修葺。我当授汝法门。保鬼不能拘。也头陀即对
佛发愿。禅师手数珠与之曰。汝七日内勿睡。但住我
房转诵金刚经中。当知此处。即为是塔。二句足矣。头
陀如言。转诵。逾七日。两冥卒踉跄至禅师处。吁曰。有
合死僧逃此间。求指示方便。禅师曰。渠在房中。任汝
拘之。冥卒入。即惊出曰。房中止见一座宝塔。赫奕光
明。目谜不能略。开禅师曰。渠诵最上乘法。又发勇猛
大愿。虽天龙鬼神。奈之何。汝但回覆冥君。某僧某师
留之修塔。幽明功德分受。必不汝罪。两卒不得巳去。
头陀遂制铁链自锁。曳于道途。不惮隆冬酷暑。叩求
善信。竟得以再生馀年。完此大功德云。凡世顽狠造
业者无论。多有见善欲为之人。今日待明日。今年待
明年。悠悠忽忽。到老终无成就。直到眼光垂尽。喉气
欲绝之时。懊悔而殁。怀林方七日间。便能跳出人鬼
关头。因其一心怕死。求生甚迫。故能专勤讽经不寐。
现光明塔。宁直冥使踉跄无奈。即阎罗天子。亦应肃
容顶礼。所谓诚能动物。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天下善
果圆熟。不问岁月多寡。只在发愿勇猛。向往直前做
去。毫不迟疑顾恋。随其一念一事。自然感格佛祖帝
天。此古人今人。持验不爽之符节也(出新异录)

明南岳有大德僧楚石。博通三藏。专持金刚经为业。
人有礼之。乞佛法者。无贤愚贵贱。辄大声曰。好持金
刚经去。年一百七十一岁。始化。同时有白藤和尚。无
卷二 第 552a 页 X87-0552.png
极和尚。亦专劝化持金刚经。白藤终一百三十岁。无
极终一百二十四岁。俱正德间事。经云。祈寿命得寿
命。祈大涅槃得大涅槃。岂诳语耶(出受持果报)

明嘉靖四十三年。东南郡县大荒。苏州洞庭山某寺。
有唐白乐天所书金刚全卷。为镇寺至宝。是年寺众
饥。主僧不得巳。取此经。质山塘王宦米五十石。为食。
越岁。王宦呼主僧至家。愿舍前米作斋僧用。以经还
寺。僧归过湖。对众称扬王宦大德。舟众共求一看。才
展开时。风大作。竟揭经前数幅。飘空入云而去。僧懊
悔不巳。三年后。忽有一上官。闻此经名。陷主僧以他
事。禁狱逼献。经至。以非全卷不惬意。释僧罪。仍以经
还之。僧过湖。风又大作。昏黑舣舟。入一深村避风。登
岸索火。诣一老渔户家。壁间粘前所失经数幅。毫无
伤损。渔户姓姚。询之。但云。前三年。有火光一道堕田
中。惊视之。是字纸。因粘于壁。僧向经悲泣顶礼。呼护
法韦驮不休曰。非两番神风显异。此经必入权门。不
得完壁镇寺矣。因备述颠末。渔户惊感。遂改业务农。
又出重赀装裹。每岁遇得经还经之日。必往寺展礼。
寿八十二。无疾终。此视螺蛳千里送经还。更为神异。
渔户具有夙根。故得始终最上因果。彼陷僧逼经者。
冥报又不足言矣(出受持果报)

明庐山僧普静。年十馀岁。便思出家。夜梦金刚神抚
其背曰。尔后当成善知识。获正果报。自此投师剃度。
渐通内典。朝夕虔念金刚经。数十年如一日。忽梦神
卷二 第 552b 页 X87-0552.png
人告曰。经非如是诵。遂说一偈曰。有相相非真。无法
法亦坠。撇却旧窠臼。即巳了大义。师豁然醒悟。二六
时中。止于晨昏朗诵一遍。默将三十二分。趺坐静参。
四十年。未尝下榻。神复来告曰。是在个中矣。年逾九
十示寂。芳香竟夕。缁众皆见幡幢导引。披紫袈裟。持
木槵。翔空西去。冒宗起曰。佛有密度有显度。显度者。
幢盖来临是。密度者。使人心开目明是。然临了到底。
幢盖定来。龙华有期。灵山未散。又闻一僧。诵金刚甚
虔。发愿不记遍数。不限岁月。但求诵经时。返心内照。
耳无闻。目无见。念无夹杂。如是一卷。即为满愿。历诵
多时。目即不别视。耳终不能无他闻。此僧哀痛自责。
持诵不巳。一夕梦观音大士云。汝诵经甚虔。然耳根
何能顿塞。随以手摩僧顶。以二丸塞其耳。自后诵经。
耳目别无闻见。此余中表宗彦先。闻之一讲师者。大
士从耳根圆通證道。故应有是因缘。此与金刚神之
告普师。同一灵应(出受持果报)

明杭城有野僧广澈。号通天。向金省吾中丞。丐净地
诵经念佛。时张元洲尚书。有家庙。名资福。颇净。省吾
代求得之。广澈日则诵金刚经。夜则携灯笼。绕街念
佛。省吾一夕夜归。遇之。为书其灯笼曰。沙门广澈。念
佛通天。数年。于万历某年月日。回首庙中。湖广某藩
王。是夕梦一僧闯宫入曰。我杭州资福庙僧。来为王
子。王视其手执灯笼。有八字瞭如。惊寤。报生世子矣。
特遣尉至杭物色其事。则僧逝之夜。即王梦之。夕此
卷二 第 552c 页 X87-0552.png
所称福因厚重。夺舍以逝者耶(出新异录)

明万历间。楚高衲寒灰。讽经虔肃。句字清和。闻见竦
然起敬。尝于天皇寺。以香水金末和墨。写金刚经。至
第十六分。一夕忘点灯。几上若有微光。作楷书经。直
达子夜。偶腹饥思食。起忆灯烛。则眼前黑暗矣。惊呼
同房僧。取火视之。字画庄严。更胜平时手笔。按保宁
勇禅师云。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福因俱集。
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
矣。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矣。三意不散乱。
屏息万缘。则意业净矣(出受持果报)

明楚中戒僧法禅。发愿往庐山建庵修行。至九江。适
有西城外王西溪者。欲诵金刚经。闻僧名。即延请讽
诵。期满三年。奉经资三百两。后诵毕。止与百金。不能
建庵。且所得之财。强半布施。仅持空钵。偶值分封藩
王。舟抵九江。起夫递送。有富室雇僧充纤夫。时众舫
遇逆风。不能前。独僧牵挽之舟如驶。且足下腾空尺
许。王见惊骇。进询其故。僧茫然不知所对。王疑为妖。
欲加刑。僧益恐怖无措。然王虽欲加刑。而心终异之。
再四诘所从来。僧熟思良久。答曰。贫僧素无他术。惟
在王西溪家。诵金刚经三年耳。因述前事。王叹曰。金
刚灵应。乃如是哉。遂赐银三百两。终其建庵之愿。僧
受赐后。足不复履空矣。天启辛酉年。辞入庐山。不知
所终(出巾驭乘续集)

明崇祯如皋县治北。普度庵僧。周净山。生而胎斋。不
卷二 第 553a 页 X87-0553.png
愿婚娶。晨昏诵金刚经。极其诚信。时年方二十。与兄
同居。兄病将革。属以抚其幼妻及两襁褓子。因念爪
李为嫌。遂引刀绝阳。血去斗许。死而再生。兄闻之。一
恸而绝。净山躬耕养嫂侄者。凡二十年。逮两侄皆成
立有室。子母粗安。于是披剃出家。建草庵。为人讲说
金刚经。别有解悟。人益重之。庚辰岁会大饥。场灶鸠
众焚掠。经过其地。皆曰无惊我周师。即邻近避兵。雉
窜庵中者。悉得保全。年七十有五。端坐而化。气绝良
久。颈骨挺然不仆。懒庵居士余庚。详纪之。冒宗起曰。
为兄保孤。引嫌绝阳。如此力量。巳彻金刚大义。披拘
拘毁形灭性。避兄离母。必谓世法中无佛法。譬如离
波觅水。必无是理(出受持果报)

明万历间。归德府城外。水晶庵。有老尼。别号独目金
刚尼。因尝以金刚为业。失一目名此。天性淡薄。自粝
食粗衣外。人有所遗。尽分赡僧尼之不给者。每开期
会讲。善信环集。一士子问曰。金刚经何以有三十二
分。答曰。一以贯之。儒佛皆然。何得许多段落。说偈曰。
佛说金刚妙出群。一言了悟绝声闻。有人解得金经
旨。四八何须逐段分。一僧问曰。何以谓之金刚。答曰。
金刚人皆有的。何须恁般问。说偈曰。金刚果信是金
刚。百鍊千槌永不伤。粉碎虚空些子在。祗今惟见佛
毫光。又有人曰。师通晓佛义。何以不现男身。答曰。形
有男女。性无彼此。莫作差等观。说偈曰。男女何须辨
假真。观音出现果何人。皮囊脱尽浑无用。试问男身
卷二 第 553b 页 X87-0553.png
是女身。随问随应。灵敏异尝。远迩皈依者无算。年踰
七十。预示化期。鼻端有火。危坐瞑然而逝。示一偈云。
茶毗一去永归空。著处寻空便不空。我去我来仍是
我。电光泡影一般同。河南僧祥光。述所见以语居士
余庚者。按六祖闻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便豁然大
悟曰。此真空妙有法性。初祖之于慧可。心方纷动。尝
恐未息诸缘。才息诸缘。又惧顿成断灭。息诸缘是无
所住。不断灭是生其心。无住是真空。生心是妙有。六
祖悟此。更复何事。独目尼四偈。巳透夜半宗旨矣(出
受持果报)。

明常州尼僧慧贞。宦族之女。自幼言动不妄。愿出家。
父母听之。送入楞伽庵。遂朝夕持诵金刚经。有同庵
尼以秽事败。波及贞。时适患目。因愤恚俱瞽。如是三
载。诵经如故。一夜梦金刚神谓曰。汝行无亏。当还尔
明。晨起。两目忽开。历年九十。无疾坐化。昔崔相公群。
问如会禅师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师方病眼。公
讯曰。既云见性。奈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此
尼双瞳再朗。特明持验不爽。若论得道。却不在有眼
无眼(出金刚灵应)

大清金坛孝廉虞庶颜。家世忠孝。阖门奉佛。萧然头
陀。无意当世。生平常课。日诵金刚经。礼大悲忏。丁酉
冬。以仇家诬陷。逮赴金陵。众庶莫不冤之。送者多号
泣失声。庶颜神情湛如。但嘿诵金刚经不辍。既入狱。
楚毒备尝。庶颜如入禅定。但见伍伯纷拿于前。极力
卷二 第 553c 页 X87-0553.png
掠其股胫。竟无所伤。惟有黑痕数缳。坚如顽石而巳。
遂得昭雪。庶颜常刻观世音经。劝人持诵免劫。既及
于逮。人或疑事佛不灵。岂知精诚洞彻。竟身證金刚
不坏体耶。子山修甚孝。每夜。赤身露祷北辰下。一时
霜凝冰结。事解而后巳。使佛法无凭。则山修亦足死
孝。况庶颜乎。

大清吴县周德闻。字君升。性至孝。年逾五十。犹刲股
以救亲。母没。哀毁。长斋持金刚经。至三年。欲满若干
遍。礼忏回向。日夕勤渠。向苦目眚。殆不能视。至遍将
终。豁然复明。人以为孝感。亦经力也。有念珠。于路散
失数粒。时思忆之。忽于家中地上拾得。恰是故物。作
还珠记。益感神力加被。课诵靡间。

大清王有义。苏州阊门人。素行朴厚。日持金刚经。至
顺治庚寅。巳积二十二年矣。是年秋。镇帅王燝幕宾。
与义有旧。怜其贫。荐领沙船探海。实则贸易外洋诸
国也。八月廿日。自老沙出口。忽望海中有白布在空
摇曳。转篷往视。乃遭风舟覆者。尚有五六人。伏抱桅
木。将毙矣。救之达岸。入大洋。凡七日。行三千七百馀
里。至日本界。地名长岐。脱贷买货。至来岁二月初十
才回。发桨时。天色晴和。六七日间。约行二千里许。第
八日。忽西风大作。浪如山涌。大小桅连舵尽失。后稍
折去一截。漂没五十六人。时义正坐稍上。忽若有人
提入舱中。未几风浪略平。众编佳文席为篷。操橹作
舵。始得进口。壬辰四月十八。复过长岐。九月初一日。
卷二 第 554a 页 X87-0554.png
归帆将近普陀。众欲上山修忏。因东南风顺未果。又
行近阳山。望见山上。有白气长数里。咸惊疑未巳。忽
起飓风。飞掷篷木如乌鸟。猫鍊悉随浪去。顷刻船破。
溺死一百八十三人。仅活义及徐姓陈姓者三命。抱
住白藤。凭浪打上小洋山。明辰偶浮到一木箱。内有
火刀石二事。烟艾各一包。第三日。又浮到破釜半只。
三人欲烹水饮之。苦海味咸不堪用。旁见山石缝中。
出小泉颇清淡。渐取煮芦根为食。数日赖以不饥。但
大便闭塞。腹中胀。甚见水涯有草。叶长而大。掘之根
如萝卜。采作羹颇美。食过。腹鸣而泄。神气觉爽。徐云
此即吾乡杜大黄也。共拾薪起烟。望人驰救。半月后。
遇张明政巡船询知洋商。送上老沙港。三人得保馀
生。义归家。感金刚神力。早暮诵经弥笃。夫飘洋系亡
命所归。有义本分诚笃之人。何为履此危险。向非金
刚救拔。不死于五十六人中。必死于一百八十三人
中矣。徐陈二人。要亦有善根。故脱此大难欤。己亥义
请金刚经于余。自述前事。因详询其颠末而笔之。

大清武林袁应和。了凡先生之后。住吴山西北麓。年
六十一。持斋八载。日诵金刚经不彻。顺治辛丑五月
十三日子时。一陈姓家火起。西北风急。数刻延烧一
百六十馀家。将至袁居。其母八旬。兀坐楼中念佛。应
和亟负母下楼。心知不免。第大声朗诵金刚宝经。时
有陈见阳者。为人笃实。避火于袁居之墙角。见一片
红光。形如帏帐。从空降下。遮隔袁墙。倏尔不见。忽风
卷二 第 554b 页 X87-0554.png
转东南。火光轰天。四面绝无火星。得免于难。应和尚
长跪庭中念经甫毕。少顷人相称贺。见阳特述所见。
众皆悚然。应和自此持诵愈坚。会稽徐斗明过杭。亲
见其异。述而记之如此。

金刚持验纪下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