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六
卷八十六 第 1a 页 WYG0932-05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八十六   宋 潘自牧 撰
  仙道部
   神仙
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不食五榖吸风饮露乘风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至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
狂风振海而不能惊(同/上)至人倚不拔之柱行不关之涂
卷八十六 第 1b 页 WYG0932-0578b.png
禀不竭之府学不死之师(淮南/子)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
上作蜚廉桂馆益寿延寿馆(通/鉴)蓟子训与一老翁摩挲
铜人语曰适见铸此已五百岁矣(后汉蓟/子训传)
传记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大戴礼易/本命篇)
初平丹溪人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
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索之不
得见后在市有道士善卜乃就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
有牧儿是卿弟非耶初起即随道士寻见兄弟悲喜问
卷八十六 第 2a 页 WYG0932-0579a.png
羊何在初平曰近在东初起往视了不见羊但见白石
无数还曰无羊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便乃俱往
初平言叱叱羊起初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曰我弟
得神通如此吾可学否初平曰唯好道便得初起便弃
妻儿留就初平共服松脂伏苓至千日能坐能立在日
中无影有童子之色后还乡诸亲死亡略尽乃去以方
教授南伯逢易姓为赤初起改为鲁班初平改为赤松
子其后传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神仙/传)王乔有三同姓
卷八十六 第 2b 页 WYG0932-0579b.png
名有王子晋王乔有叶令王乔令食肉芝王乔乃蜀中
神仙也(王氏神/仙传)男之高仙曰真人女曰元君(太平/广记)蓬莱
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莫到(续仙/传)河东须曼都好道出
家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篱有数里而止
月之旁甚寒悽怆(论/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嫦
娥窃而食之奔入月宫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王充/论衡)江妃
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
交甫不知其神也遂下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
卷八十六 第 3a 页 WYG0932-0579c.png
以与交甫受而怀之趋去数十步视而怀空无佩顾二
女忽然不见(列仙/传)毛女字玉姜形体生毛秦始皇宫人
也秦亡入山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在华阴山中(列/仙)
(传/)西王母者金王母也厥姓缑氏女子之登仙得道者
咸𨽻焉(集仙/录)萼绿华者女仙也上下青衣颜色艳整(真/诰)
鲁妙典女道士生而好道入九嶷山仙去(三洞/珠囊)谢自然
女道士入洞庭山无疾而化有云鹤之瑞仙去(同/上)女几
者陈市上酒妇也随仙人居女几山(女仙/录)麻姑与王方
卷八十六 第 3b 页 WYG0932-0579d.png
平降于蔡经家麻姑是好女年十八九许于顶上作髻馀
发垂之至腰手似鸟爪(神仙/传)
集飘飘戏九垓(选游/仙诗)冠霞登䌽阁解玉饮椒庭(乐府升天/行文选)
仙排云出(神仙/诗)风餐委松柏云卧恣天行(升天/行)饮清岑之玉
醴兮餐沆瀣以为粮(张衡思/玄赋)遗世玩道绝粒茹芝(孙绰天/台赋)
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寻不死之福庭(同/上)闻至人
之休风齐天地于一指(秋兴/赋)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
弃俗登仙(东方/朔赞)至人无已先天地而御六气列仙神化隘宇
卷八十六 第 4a 页 WYG0932-0580a.png
宙而遗万物(岑文/夲)有时驱猛虎虚室使仙童(杜/诗)云卧游
八极玉颜已千霜(李/白)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白侍/郎)
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绀发
丝并致韶容花共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飞烟几见桑
海变莫知龟鹤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轩昊旧为
侣松乔难比肩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形骸既无束
得丧亦都捐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鴳悬(白傅/集)吴葛仙翁
步行水上衣履不湿(白/帖)绵日月而不老配日月而长存
卷八十六 第 4b 页 WYG0932-0580b.png
(同/上)如烟非烟不知处(韦应/物集)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
下仙步日月分明到世间碧云何处来时路(同/上)中有一
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餐霞浆朝出青霄礼玉堂夜扫白
云眠石床(刘长/卿)解形而遗世乘白云而上宾(唐文/粹)不践
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梁食始觉神骨清(同/上)妾巫
山之女也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宋玉/赋)上古既无世所未
见瑰姿伟态不可胜赞(神女/赋)婆娑乎人间(同/上)灵姬顾我
笑粲然启玉齿(郭景纯/游山诗)聘王母于银台(选思/玄赋)
卷八十六 第 5a 页 WYG0932-0580c.png
本朝金鼎销红日丹田老紫芝(诗话/总龟)玉宇清风来处远
仙家白日静中长(欧公/诗)衣裳飘飖薄烟雾泊然冲虚𦕈
无营(栾城/集)至人本无梦梦则亦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
浮云烟(诗/话)先生去后应难老乞与贫儒换骨丹(同/上)
   洞府
传真仙之福庭天地之下府号曰金庭不死之乡养真
之灵境也(仙传/拾遗)王屋山有洞天神仙之府 五台山道
家紫府洞也东峰有离岳大球西峰有丽农瑶室南峰
卷八十六 第 5b 页 WYG0932-0580d.png
有洞光珠树北峰有玉洞琼芝中峰有自明之金环光
之璧(并列/仙传)
集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内(郭景纯/游仙诗)山岳神秀玄圣游
化灵仙窟宅(孙绰天/台赋)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韩/文)有地
在壶中无人知地脉(刘宾/客)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唐/文)
(粹/)
   十洲(并序/)
序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
卷八十六 第 6a 页 WYG0932-0581a.png
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
并是人迹所希绝处又知东方朔非世上人是以延之
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方物之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
尝随师之主履行北至朱陵扶桑之厥渠海冥夜之丘
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
赤县而游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
天涉历八极于是矣未若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
天洞视百方北极钩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大夏
卷八十六 第 6b 页 WYG0932-0581b.png
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空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
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之所识如此愧不足以
酬广大
   祖洲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
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死者以草覆之皆
当时活研末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苑中多枉死者
横道有鸟如乌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
卷八十六 第 7a 页 WYG0932-0581c.png
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鬼谷
先生云臣闻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琼田内或名为
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本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
然曰可采得之否乃使徐福发童男童女各五百人率
载楼船等入海寻祖洲遂不返福道士也字君房后亦
得道
   瀛洲
瀛洲在东大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对会稽郡去西岸
卷八十六 第 7b 页 WYG0932-0581d.png
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高玉石且千丈出泉如
酒味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
仙家风俗似吴中山川如中国也
   玄洲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
三十六万里有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
多风气响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大玄仙官宫室宫室
各异饶金石紫芝又是三天所治之处
卷八十六 第 8a 页 WYG0932-0582a.png
   炎洲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
兽似豹青色其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
尽而兽不燃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如皮
囊即以铁锤锻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
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黄菊花服之尽
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
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常见此山
卷八十六 第 8b 页 WYG0932-0582b.png
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
时人号为火光浣布也国人衣服之若有垢污以水浣
之终不洁净唯以火烧两食久振摆之其垢自落洁白
如雪亦多仙家居处
   长洲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已之地地方五千里去岸二
十万里上饶山川又多大树树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
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上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又有
卷八十六 第 9a 页 WYG0932-0582c.png
风山山常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玄洲
玄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
玄涧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五芝亦得
长生不死上多仙家
   流洲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
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晶
卷八十六 第 9b 页 WYG0932-0582d.png
状割玉如泥亦多仙家
   生洲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七十万里地方二千五
百里去西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芝
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
之水味如酪至良洲者也
   凤麟洲
凤麟洲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弱水绕之
卷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2-0583a.png
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凤麟数万各各为群又有
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
作胶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
之弦连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处使力士掣之
他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所损也天汉三年帝幸北海
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灵胶四两及吉光毛裘武
帝受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用也以为西国虽
远而上贡者不奇稽留使者未遣久之武帝幸华林园
卷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2-0583b.png
射虎而弩弦断使者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
弦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终日不脱
如未续时其胶色青如碧玉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
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濡入火不焦帝于是乃悟厚谢使
者而遣去又益思方朔之远见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
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泥杯
是白玉之精光明照夜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
而水以满杯中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秦始皇时
卷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2-0583c.png
西胡献切玉刀无复常满杯耳知此胶之所出从凤麟
洲来剑之所出从流洲并是西海中所有也
   聚窟洲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崙二十
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神仙灵官宫第比门
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尘铜头铁额之兽洲
上有大山有鸟如人象因名之为人鸟山旁多大树与
枫木相类而林芳叶香闻数百里此为返魂树亦能自
卷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2-0583d.png
作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振神骇伐其木根置于玉
釜之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锡状令可丸之名曰惊
精香或名之为振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
死香一种数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
香气乃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如此后延
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
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其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又献
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似狸而色黄命国使以
卷八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2-0584a.png
呈帝见使者抱之以其羸细秃悴怪其所贡之非也问
使者曰此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于百禽
者不必计之以大小是以神麟生为巨象之主鸾凤必
为大鹏之宗百足之虫制于螣亦不在于巨细也臣国
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
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将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将贱
儒墨而贵道德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贡神香
步天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飞沙
卷八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2-0584b.png
契阔遥途辛苦蹊路于今七十三年矣香神起妖残之
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是养生之要助
政平化岂图陛下反不之贵乎是臣国占风之谬矣今
日仰鉴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淫色口多
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
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忿然不平又问使者猛兽何
方而伏百禽食啖何物膂力何取其所生何乡耶使者
曰猛兽所出或出昆崙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生天露
卷八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2-0584c.png
其寿不赀食气饮露解人言语仁惠忠恕当其仁也爱
护蠢动不犯虎豹以下当其威也一声叫发千人伏息
牛马恐骇惊断绊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立
兴风云吐漱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蛇附处于太山之
厩役御狮子名曰猛兽盖神化无常能为大禽之宗主
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长兽者也灵香虽少斯更生之
神物也疫病灾死者能超之乃闻香气者即活也芳又
特甚故难歇也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
卷八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2-0584d.png
者乃指兽命发一声兽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声霹
雳又两目䃱磹交光精气冲天良久方止帝登时颠蹶
掩耳震动不能自止时卫者虎贲武士俱失仗伏地诸
内外牛马犬豕之属皆绝绊离系放荡惊骇久许而定
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来乃
相屈积聚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
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
失使者及猛兽所在遣四出寻讨不知所止到后元封
卷八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2-0585a.png
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千百亡者大半试取月支神香
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日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
是信其神物也乃更秘录香复一旦又失之检函封印
如初无复香也帝逾时懊恨不礼待使者益贵方朔之
遗语自愧求少君之不勤惭卫卿之复去向使厚待使
者必有所益也
    右十洲
   沧海岛
卷八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2-0585b.png
沧海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海四面绕岛各五千里水
皆沧色仙人谓之沧海者也岛上专是大山积石有名
石象八石石脑石桂英流月黄子石胆之辈百馀种皆
生于岛服之得神仙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水色正黑谓
之溟海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上有九老丈人九
天真主盖太上真人之所居唯飞仙能到其处耳
   昆崙
一号曰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地方一万里去
卷八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2-0585c.png
岸十三万里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
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洲之谷此四
角大山寔昆崙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宫王母
告周穆王云山去咸阳三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
千里上有三角山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曰
昆崙山三角其一角千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
西名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昆崙宫其一角有积金为
大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
卷八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2-0585d.png
户山承渊山入有墉城金台玉楼相映如流精之阙光
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青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
母之所治也其北海外又有钟山在北海之子地隔弱
水之北一万九千里高一万三千里上方七千里周旋
三万里自生千芝及神草四十馀种上有金台玉阙亦
元气之所舍大帝君治处也钟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
蛟龙山西有劲草山东有束木山四山钟山之枝干也
四山高钟山三万里宫城五所如一登四面山下望见
卷八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2-0586a.png
钟山耳四面山帝君之城域也又仙人出入道径自一
路从平邪山东南入冗中乃至内长生岛中紫石室宫
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众记之
   方丈
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面各五千里上
面专是龙所聚者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
群仙若欲升天者往来此洲受太上玄生箓仙家数十
万琼田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石泉山有九原
卷八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2-0586b.png
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扶桑
在东海之东岸一万里复得碧海广狭浩汗与合东岸
大碧水既不咸苦止作碧色甘香味扶桑在碧海之中
地方百里上有太帝太真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
如桑又有椹子树长者数千丈径三十馀围树两两同
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仙人食其椹一体皆作
金色飞翔玄虚其树虽大其叶其椹如中夏桑也但椹
卷八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2-0586c.png
希而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地生紫金玉如诸
夏之瓦石其仙官变化万端盖无所形或有分形为百
身十丈者
   蓬丘
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北到中山
北阿门外乃天帝君总九天之维贵无比焉山源周回
其外四城其中高山当心有似于昆崙也皆禹治洪水
既毕乃乘蹻车度弱水而到此祠上帝于此阿归大功
卷八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2-0586d.png
于九天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里数高下其字科
斗书非汉人所了今丈尺里数皆禹时书也不但刻劘
五岳诸山名亦然其所刻之处独高耳(东方朔十/洲三岛记)
   十大洞天
本朝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
治之所(云笈七签天/地宫府图)
第一王屋山天檀峰绝顶高一百二十里洞周回一万
 里名小有清虚之天即杜仲王褒为小有天王清虚
卷八十六 第 18a 页 WYG0932-0587a.png
 真人所理在洛阳河间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云笈/云西)
 (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周回一万里名大有空明之天即司季
 王为大有仙人所理系台州黄岩县(云笈云清/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高二千丈洞周回三千里名太玄总真之
 天即王方平真人所理在梁州成都府西一千里接
 西界(云笈云未详所在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
第四西玄山高二千七百丈洞周回一千里名三玄极
卷八十六 第 18b 页 WYG0932-0587b.png
 真之天即裴真人所理系华州入西番界(云笈云恐/非人迹所)
 (及/)
第五青城大面山高三千六百丈洞周回二千里名宝
 仙九室之天即宁真人所理黄帝问道于希夷真君
 授黄帝龙蹻经之处在蜀州青城县(云笈云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天台赤城山高一万八千丈洞周回五百里名上
 清玉平之天即桐柏王真人所理葛玄仙翁炼丹得
 道处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在台州天台县(云笈云台/州唐兴县)
卷八十六 第 19a 页 WYG0932-0587c.png
 (属玄州仙/伯治之)
第七罗浮山高三千六百丈洞周回五百里名朱明曜
 真之天是蓬莱之一岛也尧时洪浮海而来泊于罗
 山二山相合故曰罗浮山即抱朴子葛翁炼丹得道
 处在惠州博罗县(云笈云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茅山高一千七百丈洞周回一千五百里名金坛
 华阳之天洞中有生黄金坛高一百丈紫玉宫室皆
 上清真人游息之境昔名句曲山因茅君炼丹得道
卷八十六 第 19b 页 WYG0932-0587d.png
 故曰茅山在升州句容县(云笈云紫阳/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周回四百里名左神幽墟之天一名包
 山在太湖水中夏禹治水平后藏灵宝五府于此洞
 中今在苏州洞庭湖口(云笈云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苍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成德隐真之天即徐来
 勤真人所理在台州仙居县(云笈云号成德隐/玄之祠在处州)
    右李思聪洞渊集
   三十六小洞天
卷八十六 第 20a 页 WYG0932-0588a.png
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
(云笈/七签)
第一霍桐山高三千四百丈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之
 天即郑思远韩众许映真人为司命府君所理在福
 州长溪县(云笈云仙人/王纬治之)
第二东岳太山高四千丈洞周回一千里名蓬玄空峒
 之天即太昊为青帝治东岳主万物发生考校死魂
 鬼神之所历代帝王封报功封禅之岳上应娄奎之
卷八十六 第 20b 页 WYG0932-0588b.png
 精下镇鲁地之分野系在兖州奉符县(云笈云/乾封县)
第三南岳衡山高四千丈洞周回二千里名朱陵太虚
 之天即神农为赤帝治南岳者上帝降玉册宝印赐
 注生真神永镇灵岳即吾皇比寿之山上应翼轸玑
 衡之精故云衡山下镇楚地之分野系在衡州衡山
 县
第四西岳华山高七千丈洞周回二千里名太极总仙
 之天即少昊为白帝治西岳巨灵神手擘其上足决
卷八十六 第 21a 页 WYG0932-0588c.png
 其下以通河流救民洪波之难仙掌之形灿然莹目
 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地之分野系在华州华阴县
 (云笈云郑/子真治之)
第五北岳恒山高二千九百丈洞周回二千里名太一
 总玄之天即颛顼为黑帝治北岳其名有五一曰兰
 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微台五曰太
 一宫上应毕昴之精下镇燕地之分野主五榖蕃熟
 之司在定州恒山县
卷八十六 第 21b 页 WYG0932-0588d.png
第六中岳嵩山高七千丈洞周回一千里名上帝司真
 之天即圣祖为黄帝治中岳主德分精黄老驻跸上
 有仙人贝多之树玉女织锦之台石髓琼环玉人金
 像上应柳星之精下镇周地之分野在洛京登封县
 (云笈云仙人/邓云山治之)
第七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虚灵太妙之天即玉皇
 真人所理黄帝曾问道于真人授帝三一之经见传
 于世严君平佐理此山系嘉州峨眉县(云笈云名虚/陵洞天真人)
卷八十六 第 22a 页 WYG0932-0589a.png
 (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高三千九百丈洞周回一千七百里名仙灵
 咏真之天古名天子三嶂山昔周成王时有万辅先
 生字君孝跨白驴入山结草为庐舍炼丹得道故曰
 庐山即王长二真人所治并赵升在江州(云笈云名/曰洞灵真)
 (人周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有二百八十峰洞周回一百八里名丹山
 赤水之天其山有四门上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
卷八十六 第 22b 页 WYG0932-0589b.png
 明秦时驱山塞海鬼神劳役奔入四明山不出因名
 鬼藏山在明州(云笈云在赵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阳明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极玄太元之天禹
 穴藏书处系越州山阴县(云笈云会稽山洞北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真德之天是鬼谷子
 授苏秦佐国之术处有祠堂今在长安(云笈云名曰/德洞天仙人)
 (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天宝极真之天即洪崖
卷八十六 第 23a 页 WYG0932-0589c.png
 先生炼丹得道所又吴真人许真君拔宅上升之处
 在洪州新建县(云笈云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大围山洞周回三百里名好生玄上之天系潭
 州丰陵县(云笈云小伪山洞/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鬵山高七千丈洞周回三百里名天柱司玄之
 天此是左慈真人炼丹得道之处即皇朝圣祖九天
 司命所理系舒州怀宁县(云笈云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太元师真之天即正
卷八十六 第 23b 页 WYG0932-0589d.png
 一真人张天师炼丹得道处在信州贵溪县(云笈云/名贵玄)
 (司真天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升玄化真之天
 山高三百仞是武夷君所理在建州崇安县(云笈云/真人刘)
 (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高三千里周回一百八十里名太秀
 法乐小有之天古名群玉峰昔汉武建坛授上清箓
 感天降玉笥因而名之洞中有木郁杏花之坞太秀
卷八十六 第 24a 页 WYG0932-0590a.png
 天王所治有三十六峰二十四涧即汉九真人杜昙
 求萧子云炼丹得道上升处有赤松峰飞仙石养素
 台系临江军新滏县(云笈云真人/梁百鸾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周回四百里名容成太王之天在温
 州永嘉县(云笈云仙人/梁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长曜宝元之天
 即禹帝镇此山及葛玄真人所治部先生得道之处
 系台州黄岩县(云笈云仙人/商丘子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4b 页 WYG0932-0590b.png
第二十都峤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宝玄之天在溶
 州普泞县(云笈云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周回七百里名琼秀长真之天在
 溶州(云笈云在和州含/山县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勾漏山洞周回三百里名玉关宝桂之天即
 葛真人炼白丹砂处在溶州北流县(云笈云仙人/钱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朝真太虚之天六
 九孔子为太极上真公所理即何侯真人之宅会虞
卷八十六 第 25a 页 WYG0932-0590c.png
 舜分金液上升之处在道州延庆县(云笈云仙人/严真人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洞阳隐观之
 天系潭州长沙县(云笈云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洞真太虚之天系
 岳州平康县(云笈云在岳州/陈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百里名大酉华妙之天即尧
 时善卷先生宅唐时张果修处辰州沅陵县(云笈云/尹真人)
 (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5b 页 WYG0932-0590d.png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金庭崇妙之天在
 越州剡县(云笈云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丹霞之天即
 南极王方平真人会麻姑于此蔡经宅并上升处在
 建昌军南城县(云笈云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玄都祈仙之天即
 黄帝驾火龙上升处在处州缙云县
第三十青田山洞周回五百里名青田大鹤之天即青
卷八十六 第 26a 页 WYG0932-0591a.png
 牛道士得道处在处州青田县(云笈云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钟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朱湖太生之天即马
 明先生所理在升州上元县(云笈云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之天在
 润州句容县(云笈云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周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之天在
 杭州馀姚县(云笈云在荆州当/阳县翁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山有两目左目高三千丈右目高
卷八十六 第 26b 页 WYG0932-0591b.png
 五百二十丈洞周回一百里名杨太微玄盖之天在
 杭州(云笈云翁/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周回十馀里名白马玄光之天秦
 时有千馀人入洞避难后不出皆得道即黄平瞿真
 人炼丹上升处在鼎州武陵县(云笈云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高一千丈洞周回五百里名金华洞
 元之天即黄初平真人遇赤松子叱石为羊得道处
 在婺州金华县上应婺星故名金华山(云笈云戴/真人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7a 页 WYG0932-0591c.png
    右李思聪洞渊集
   七十二福地
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
 其间多得道之所(云/笈)
第一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地真人谢允治之)
第二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重华治之)
第四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7b 页 WYG0932-0591d.png
第五西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第六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第七玉留山(在东海近蓬莱岛多真人/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第八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第九郁木洞(在玉笥山南是茧子云侍郎隐处至今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地仙赤鲁班主之)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至今/雨夜多闻钟声磬声属蔡真人治之)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二大若岩(在温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8a 页 WYG0932-0592a.png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第十四灵墟(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所隐之处)
第十五沃州(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治之)
第十六姥岑(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魏显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薇山属马仙人治之)
第十九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北安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卷八十六 第 28b 页 WYG0932-0592b.png
第二十一马岭(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治之)
第二十二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所隐之处)
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处)
第二十四青玉坛(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之处)
第二十五光天坛(在南衡岳源头/凤真人所治处)
第二十六洞灵源(在南岳邓先/生所隐之处)
第二十七洞宫山(在建州閺𨽻镇五/岭黄山公治之)
第二十八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
卷八十六 第 29a 页 WYG0932-0592c.png
第二十九三皇泉(在温州横汤县真/人鲍察所治之处)
第三十烂柯山(在衢州西安县王质/先生所隐之处)
第三十一勤溪(在建州连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处)
第三十二龙虎山(在信贵县/巨君主之)
第三十三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黑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泉源(在罗浮山仙人/华子期治之)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处州处化县/仇季子治之)
第三十六閤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之处)
卷八十六 第 29b 页 WYG0932-0592d.png
第三十七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处)
第三十八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孙/真人所治之处)
第三十九东白泉(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处)
第四十钵地(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第四十一论山(在沦州丹徒县/是真人治之)
第四十二毛公坛(在苏州长沙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第四十三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卷八十六 第 30a 页 WYG0932-0593a.png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第四十六绿萝山(在郎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第四十八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庄先生治之)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之处)
第五十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真/人安期生治之)
第五十二马蹄山(在饶州都阳县孙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卷八十六 第 30b 页 WYG0932-0593b.png
第五十三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第五十四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子所游处)
第五十五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第五十六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相户治之)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百元治之)
第五十八商谷山(在商州是西/浩仙人隐处)
第五十九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第六十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州/北季明先生治之)
卷八十六 第 31a 页 WYG0932-0593c.png
第六十一长白山(在齐州长山县/是毛真人治之)
第六十二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赵真人治之)
第六十三茭湖渔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此处)
第六十四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山/南岳夫人沿之)
第六十五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第六十六甘水(在黔南宁/真人治之)
第六十七(在汉州赤须/先生治之)
第六十八余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戌/石真人所治之处)
卷八十六 第 31b 页 WYG0932-0593d.png
第六十九云山(在邵州武冈县/仙人卢生治之)
第七十邙山(在东都洛阳县/魏真人治之)
第七十一芦山(在福州连江县/谢真人治之)
第七十二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王真人治之)
    右见云笈七签天地宫府图
   蓬壶阆苑海上五岳灵山
广乘山者天之东岳也在东海之中为五岳发生之首
 上有碧霞之阙琼树寒林紫雀翠鸾碧藕白橘莫可
卷八十六 第 32a 页 WYG0932-0594a.png
 名状即青帝天君灵威仰统领仙官兵吏万众镇此
 山主岁星之精居九气青天之内矣
长离山者天之南岳也在南海之中上有朱宫经阙赤
 室丹房朱草红芝霞高金体莫可名状应天下初得
 道神仙皆诣此宫营形浴质销阴炼阳为长生久视
 之道即赤帝天君赤熛怒统领仙官神吏万众镇此
 山主荧惑之精居二气丹天之内矣
丽农山者天之西岳也在西海之中山有白华之阙三
卷八十六 第 32b 页 WYG0932-0594b.png
 素之城玉泉之宫瑶林瑞兽莫可名状即白帝天君
 白招拒统领仙官神吏镇此山主太白之精居七气
 素天之内矣
广野山者天之北岳也在北海弱水之中形如昆崙酆
 都罗山合为阴气之主上多琼楼宝阙金液龙芝莫
 可名状即黑帝天君叶光纪统领仙官神吏镇此山
 主辰星之精居五气玄天之内矣
昆崙山者天之中岳也在八海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
卷八十六 第 33a 页 WYG0932-0594c.png
 盖上广下狭三成而上与天齐日月黄赤二道交会
 其上三光行焉东曰昆崙西曰玄圃北曰阆苑南积
 石山大山水泉山北户山四面各一万里上有琼
 华之阙光碧之堂瑶池翠水即西王母统众仙居焉
 海中四岳为枝干十洲四岛入海大川围绕其侧绝
 顶之高上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金城千里地生金
 根之树琼柯之林紫雀翠鸾碧桃白李百宝妙严莫
 可纪述即黄帝天君含枢纽统领天大圣众镇此山
卷八十六 第 33b 页 WYG0932-0594d.png
 皆与五岳名山相连常有神仙往来考校生籍上主
 镇星之精居于中元一气天中焉其外海之五岳即
 天地之五镇造化之五岳即五气之宗祖矣
   道士(附女道士/)
史有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云刘秀当为天子(后光武/纪论)
嵩山道士寇谦之脩张道陵之术自言尝遇老君降命
谦之继道陵为天师魏主起天师道场重坛五层给道
士一百二十人衣食每月设厨会数千人(通鉴宋营/阳王纪)
卷八十六 第 34a 页 WYG0932-0595a.png
问三教优劣李谦曰佛日也(北史魏/本传)上召天台道士司
马承祯问以阴阳数术(睿宗/纪)睿宗崩以上女万安公主
为女官欲以追福(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杨妃乞为女官号太真
(天实/三年)上受三洞法箓于衡山道士刘女静(唐武宗会/昌六年)
主问道士王栖霞何道可致太平(晋纪天福八/年并同上)
传记风局清古(集异/记)
集风餐委松柏云卧恣天行(选乐府/升天行)玄真高踪万古同
(陈子/昂)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先合心将元
卷八十六 第 34b 页 WYG0932-0595b.png
化并(李太/白集)茹芝炼玉学轻身(元次/山)咽𠻳元和津所思烟
霞微(杜/)张道士嵩南之有道者通古今学有文武长材
迹寄老子法中为道士(韩送张/道士序)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
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寻流尊/师不遇)洗妆拭面着冠帔
白咽红颊长眉青(华山/女诗)真风道骨玄格高情冥鸿孤鹤
不可云喻(元微之见韩文送毛/仙翁十八凡序注)书出步虚三百韵蕊珠
文字在人间(元微/之)岁计芝田熟晨裴月帔寒(李义/山诗)叶润
灵津凝华霄极(同/上)如来凿七窍若都遗四肢(白侍/郎)性灵
卷八十六 第 35a 页 WYG0932-0595c.png
閒似鹤颜状古如松道心精微真学奥秘为仙列上首
与儒流争衡(并同/上)得崆㠓之道与汗漫之游(白/帖)藉草饭
松屑焚香读道书(王维/集)有道者其神则清双眸朗畅四
气和平长江月影太华松声(同/上)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
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鹤老难知岁松寒未作花
洞中不可见何处化丹砂(刘长/卿)萝月延虚步松花醉宴
(同/上)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常夜
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孟东/野)松骨轻自飞鹤心高
卷八十六 第 35b 页 WYG0932-0595d.png
不群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同/上)闻炼师之名者足以
激励风俗睹鍊师之容者足以脱落氛埃(唐文/粹)玄标仙
骨 偕真道冥鍊形游化 游心于千载之表骋思于
九流之域 水其心云其身 素琴在右黄庭在左
徜徉高空 轩裳钟鼎于我如浮云大位遐年在生为
逆旅 鹤骨松貌(并同/上)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王建/集)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同/上)泥灶煮灵液扫
坛朝玉真(张文/昌)餐空御白云(贾浪/仙)䌽云不散烧丹灶白
卷八十六 第 36a 页 WYG0932-0596a.png
鹿时藏种玉田(钱起/诗)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
冠带改换人间情(道士司马/退之诗)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
(同/上)楼观本记曰周穆王因尹真人草楼之观召逸人居
之谓之道士平王东迁置七人汉明帝永平七年置三
十七人晋惠帝度四十九人审此则是自周而有也(事/物)
(纪/原)
本朝百尺松梢几飞步鹤栖枝上礼虚皇(诗/话)
   脩养
卷八十六 第 36b 页 WYG0932-0596b.png
子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庄/子)
史沐浴玄德禀仰太和(班孟坚/叙传)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
引接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乌(佗别传曰吴普/从佗学微得其)
(力魏明帝呼之使为禽兽普以年老手足不能及粗以/其法语诸医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全饮)
(食无损东/汉本传)王真年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云
卷八十六 第 37a 页 WYG0932-0596c.png
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之方𠻳舌下泉咽之(后/汉)
(本/传)
传记食气者常有少容(玉符/经)志若流水居若空城(妙真/经)
真人道士常吐纳以和六液(太上三/元经)断谷茹芝(茅君/内传)
集含天地之醇和吸日月之光采(嵇康/琴赋)挹以玄玉之水
𠻳以华池之浆(孙绰天/台赋)化心养精魄隐几习天真(李太/白)
鍊冰雪之容延金石之寿纳沆瀣之精率逍遥之性
缄縢六志扃鐍百骸 吸新吐故以鍊藏专志积精以
卷八十六 第 37b 页 WYG0932-0596d.png
专心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披沆瀣精凝为冰
雪容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栖山卧云鍊气绝
食滋味不接于口尘埃不染于心 斋心受箓服气鍊
形暑不流汗冬不挟纩肤体颜色冰清玉温未识者望
之疑神仙中人也(并出/白帖)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元微/之集)
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粮稻(同/上)食柏鍊玉颜(元稹/集)叩尔玄
关保其真宅(柳/文)斋心已恬愉澡身自光明沈沈帘帏下
蔼蔼灯烛青四支动用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趣舍叩
卷八十六 第 38a 页 WYG0932-0597a.png
齿集神灵伊子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
乃和平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
气并(李义/山诗)精神如太阳霍然照清都四支为琅玕五藏
为璠玙颜如芙蓉顶为醍醐天地相终始浩漫为娱下
顾人间溷粪蝇蛆(皇甫/湜)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
似绵(王建/集)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姚少/监)讲论参同深
到底停腾姹女立成银(方雄/飞)不味稻粱食始觉神骨清
(道士司马/退之诗)
卷八十六 第 38b 页 WYG0932-0597b.png
本朝服饵既久毛骨清丹颜益少方瞳明 绿发方瞳
瘦骨轻(并欧/公集)槁死三彭仇澡换五滑肠清骨凝绿髓丹
田发幽光(东坡/诗)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栾/城)
   得道
子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
以挈天地伏羲得之以袭气毋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
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崙冯夷得之以游
卷八十六 第 39a 页 WYG0932-0597c.png
大川肩吾得之以处泰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
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以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
少广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
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庄/子)
(大宗/师)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淑真/训)体本抱神以游于天
地之樊(淮南子/精神训)
史履操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
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灵之外道
卷八十六 第 39b 页 WYG0932-0597d.png
迈前烈声高自古(旧唐书道/士知远传)
集步八闲而为宇节四运之常氛(魏文帝/大暑赋)贯元虚于太
素薄紫微而疏戾 澄神元漠流栖心太素域(俱陆/机赋)
神太素逍遥方外(阮藉/诗)恣语乐以终日等 寞于不言
(孙绰天/台赋)道风秀出(任彦/升表)夜后不闻龟喘息秋来惟长鹤
精神(白乐天赠/王山人诗)身轻得道羽化升天(白/帖)鹤骨松貌泉停
谷虚寓形人间天地无累与扶桑公陶隐居遥为师友
(唐蒋/防文)
卷八十六 第 40a 页 WYG0932-0598a.png
   鍊丹
子合金丹之大药鍊八石之精英尤忌凡俗闻见则仙
物不成 丹砂服之令人飞行长生 九丹仙药之上
(俱抱/朴子)
史寡妇清得丹穴而擅其利(史/记)葛洪闻跤趾出丹求为
勾漏令(晋/书)陶洪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
无药物帝赐黄金朱砂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
之体轻(梁/书)高宗时道士刘合还丹成而上之咸亨中卒
卷八十六 第 40b 页 WYG0932-0598b.png
惟有空皮而背上开拆有似蝉脱(唐/书)山人柳泌能合长
生药诏泌居兴唐观炼丹药(通鉴唐/宪宗纪)
传记成王时濮人献丹砂(周/书)仙药之上者丹砂(孝经援/神契)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
是为蟾蜍(张衡/灵宪)丹砂木精得金乃并(参同/契)魏伯阳撰参
同契以周易爻象论作丹之意(三洞/珠囊)丹砂朱之朴(广/志)
之一月三虫出(太上元/变经)丹砂外包八石内含金精先禀
气于甲受气于丙出胎见壬结魄成庚(太清炼/灵丹经)丹砂服
卷八十六 第 41a 页 WYG0932-0598c.png
火化为黄银能轻能神能黑能白能暗能明一斛人
擎力难胜举万斤遇火轻速上腾鬼神寻求莫知所在
(青霞/子论)马明王服丹半剂为地仙展转百馀年乃白日升
天也(神仙/传)魏伯阳与弟子三人作丹成与犬犬死弟子
曰先生可服之而死二人下山求葬具伯阳即起再以
丹纳犬及弟子口中皆起仙去(葛洪神/仙传)变凡为仙丹之
力也(太平/广记)身生羽翼飞行轻举莫不皆因服丹 五灵
三使之药九光七曜之丹 神仙大丹异名三十四种
卷八十六 第 41b 页 WYG0932-0598d.png
出世十三种非世所用二十种(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
集夫交梨火枣者是飞腾之药也君侯若能剪除荆棘
绝去人我泯是非则二树生君心中矣亦能开花结实
叶茂枝繁食之一枚则景光万里(许远游与/王逸少书)守丹灶而
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选别/赋)方士炼玉液(杂体/诗)安期鍊五
(游山/诗)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家事丹砂诀(杜/)金丹
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救病身(韩/集)淮南王仙去鸡犬舐
药器以升仙(白/帖)将延金石之寿以炼冰雪之肤 吸而
卷八十六 第 42a 页 WYG0932-0599a.png
蝉脱吞则翼生 与我一丸药光辉有五色服之四五
日身轻生羽翼(白帖载/古诗)应得丹霜饵春来黑发新 长
生只要一丸丹(王/建)金丹驻少年 洞里丹砂日采还(姚/合)
   道士补朝官
史墨敕以郑普思为秘书监叶静能为国子祭酒(通鉴/唐中)
(宗/纪)
传记史崇玄附太平公主授鸿胪卿(朝野/佥载)唐高宗时叶
静能入直翰林为国子祭酒 唐玄宗时叶法善授银
卷八十六 第 42b 页 WYG0932-0599b.png
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尹愔拜谏议大夫(事物/纪原)
   观宇
史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上作蜚廉桂馆益寿延寿馆
(通鉴/汉武)魏主起天师道场(寇谦/之)重坛五层(同上宋/营阳王)诏山人
柳泌居兴唐观炼药(唐宪/宗纪)
传记列真之宇(白/帖)列仙游馆(同/上)周穆王尚神仙召尹轨
杜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所因号楼观盖道观之初
也隋炀帝改为玄坛后复曰观(事物/纪原)
卷八十六 第 43a 页 WYG0932-0599c.png
集精庐(陈伯/玉集)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司空/图诗)
   道士授封
传记后周武帝时卫元嵩封蜀郡公(事物/纪原)
唐玄宗时叶法善封越国公(事物/纪原)
   道士赐紫
传记唐中宗神龙初加叶静能金紫之阶未颁紫衣(事/物)
(纪/原)朝野佥载曰史崇玄附太平公主衣紫罗裙帔 唐
代宗时李泌乞为道士赐紫衣道士赐紫自李泌始(并/同)
卷八十六 第 43b 页 WYG0932-0599d.png
(上/)
   道士赐谥
传记后汉张道陵有天师之称 梁陶洪景死赐谥贞
白先生元魏世祖赐寇谦之天师之号 唐王知远赠
升玄先生 唐玄宗赐李含光曰玄静先生(并出事/物纪原)
   道术
子左慈以气禁水水为逆流一二丈禁水著中庭露之
大寒不冰(抱朴/子)
卷八十六 第 44a 页 WYG0932-0600a.png
史王乔有神术为叶县令每月晦望自县诣台朝帝怪
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
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至举网张之但得一双舄焉
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当朝时
掖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王乔/传)道士赵炳以气禁
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縳以大钉
钉柱入尺许以气吹之便可跃出射去如弩箭之发异
苑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越方善禁咒
卷八十六 第 44b 页 WYG0932-0600b.png
(东汉徐登传注/事出抱朴子)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
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
所少吴松江鲈鱼耳元放于下座应曰此可得也因求
铜盆贮以水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拊
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元放乃
更饵钩沈之须臾复引出长二尺馀生鲜可爱操使自
前鲙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
耳元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
卷八十六 第 45a 页 WYG0932-0600c.png
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三端语顷即得姜还并获
使报命后操使自蜀反验问增锦之数及时日早晚若
符契焉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为赍酒
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操怪之使寻其
故行视诸垆悉亡其酒脯矣操怀不喜因坐上收欲杀
之慈郤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
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
因复逐之走入羊群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
卷八十六 第 45b 页 WYG0932-0600d.png
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
言曰遽如许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
前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本/传)解奴辜张貂者
亦不知其何郡国人也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奴辜
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又河南有曲圣卿善为丹青符
刻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有编肓意亦与鬼神交通(解/奴)
(辜/传)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
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王贞/传)张楷性好道
卷八十六 第 46a 页 WYG0932-0601a.png
术能作五里雾(本传并/东汉)吴猛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
假舟楫以白羽扇浮水而渡观者异之顺阳樊长宾为
建昌令发百姓作官船于建城山中吏命人各作箸一
双幸灵作而未输或窃之焉俄而窃者心痛欲死灵谓
之曰尔得无窃我箸乎窃者不应有顷愈甚灵曰尔若
不以情告我今真死矣窃者甚惧乃自首出之灵于是
饮之以水病即立愈行人由此敬畏之船成当下吏以
二百人引一艘不能动方请益人灵曰此已过足但部
卷八十六 第 46b 页 WYG0932-0601b.png
分未至耳灵请自牵之乃手执箸惟用百人而船去如
流众大惊怪咸称其神(本/传)僧涉者西域人也不知何姓
少为沙门苻坚时入长安虚静服气不食五榖日能行
五百里言未然之事验若指掌能以秘咒下神龙每旱
坚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与群臣
亲就钵中观之卒于长安(夲/传)沙门昙霍者或遗以衣服
受而投之于河后皆以还其本主衣无所污行步如风
(夲传/晋书)
卷八十六 第 47a 页 WYG0932-0601c.png
传记费长房遇壶公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聚在目前
放之如旧(葛洪神/仙传)后汉栾巴汉帝召为尚书正朝大会
巴独后到颇有醉色不饮而以酒望西南噀之有司奏
巴大不敬诏问巴巴对曰臣乡里以臣能治鬼护病为
立庙今旦耆老皆入庙致飨是以来迟臣本县成都失
火臣噀酒为雨以灭火灾诏原罪即遣使往验其言荅
云正旦失火食时有大雨从东北来乃息雨皆酒气后
一旦大风天雾暗失巴所在寻问之具曰还成都与亲
卷八十六 第 47b 页 WYG0932-0601d.png
戚别去而升天矣 左慈拔簪以画杯酒即中断分为
两向 左慈明六甲能役鬼神坐致行厨 刘政有道
术能以一人作千人千人作万人又能嘘水兴云聚壤
成山刺地成渊(同/上)仙翁为客设酒不令人传之见杯自
至人前若不尽者则杯不去(葛仙/翁传)琴弹碧玉调药炼白
朱砂解酿顷刻酒能开非时花(续仙/传)刘纲有道术能檄召
鬼神禁制变化之事尝与妻樊夫人校其术俱坐堂上
纲作火烧碓屋从东起夫人禁之火即灭庭中两株桃
卷八十六 第 48a 页 WYG0932-0602a.png
夫妻各咒一株使相斗击良久纲所咒者不如数走出
篱外纲唾盘中即成鲤鱼夫人唾盘中成獭食鱼纲与
夫人入四明山路阻虎纲禁虎伏不敢动适欲往虎即
喊之夫人径前虎即面向地不敢仰视夫人以绳系虎
牵归系于床脚下将升天纲仕上虞县厅事侧先有大
皂荚树纲升树数丈方能飞举夫人平坐冉冉如云气
之升同升天而去(女仙/传)
集吞刀弄火易貌分形(选西/京赋)刘根丹篆二千字郭璞青
卷八十六 第 48b 页 WYG0932-0602b.png
囊两卷书(杜牧/之)长绳系白日大药驻朱颜(唐文/粹)
   尸解
史宋母忌王伯侨充尚羡门(韦昭曰皆效古/人名效神仙者)子高最后
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服虔曰尸解也张宴曰人/老如解去故骨则变化也)
(今山中有龙骨世人谓之龙/解骨化为之见史记封禅书)葛洪卒年八十一视其颜
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
(晋书/夲传)唐高宗时道士刘合还丹成而上之咸亨中卒唯
有空皮而背上开坼有如蝉蜕(唐书互/见炼丹)
卷八十六 第 49a 页 WYG0932-0602c.png
传记费长房隐变解化(神仙/传)分形散影(集仙/录)道中有尸
解剑解水解火解实繁有徒嵇康郭璞非受戕害者以
此委蜕(广异/记)形如生人者尸解也足不青皮不皱者尸
解也目光不落无异生人者尸解也发尽落而失形骨
者尸解也有死而更生者有未敛而失其尸者有衣存
而形去者有发脱而形飞者皆尸解也白日解者为上
夜半解者为下向晓向暮去者为地下主者此皆得道
之差降也(集仙/录)南海太守鲍靓通灵士也东海徐宁师
卷八十六 第 49b 页 WYG0932-0602d.png
之宁夜闻静室有琴声怪其妙而问焉靓曰嵇叔夜宁
曰嵇临命东市何得在兹靓曰叔夜虽示终而实尸解
(顾恺之/嵇康赞)
集解形而遗世乘白云而上宾(陈子/昂集)白日尸解得为飞
仙尸解本真人之鍊蜕也五属之隐适也(并出宝/剑上经)
 
 
 记纂渊海卷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