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932-00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六十六   宋 潘自牧 撰
  物理部
   物理盈虚
经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
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遁者退
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晋者进也进必有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932-0094b.png
所伤故受之以明夷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易/)屈伸相推(易/略)财聚则民
散财散则民聚(大/学)
子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老/子)物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家/语)
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庄/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管子互/见知足)
再实之木其根必伤(文/子)
史甚美必有甚恶(左昭/十一)盛之有衰犹朝之必有暮也(西/汉)
(韩安/国傅)夫穷高则危太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 福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932-0095a.png
谦忌盛(后汉李/固傅)
傅记太岁在丑乞浆得酒太岁在已鬻妻卖子吉凶递
代盈缩循环(刘知几/史通)时屯必亨运蒙必正(颜延年/释奠诗)人道
无久盈(齐讴/行)前荣后枯相翻覆(李太/白集)盈虚倚伏去来之
不可常(柳/书)噫天地久否忽泰则平日月久昏忽开则明
雷霆久息忽震则惊云雾久郁忽散则清仲尼之道否
于周秦而昏于汉魏息于晋宋郁于陈隋遇于吾唐万
世之愤一韩而释(皇甫湜请韩/公配享书)命屈于当代庆流于后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932-0095b.png
(白/集)先绿亦先枯(白乐/天集)
本朝一年辛苦一冬閒(东坡/集)善乎司马光之言曰天地
所生万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譬如雨泽夏涝则
秋旱(东/坡)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后山呜/呼行)
   朕兆
经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
坚冰也(易/)如彼雨雪先集维霰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
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室家溱溱(诗/)嗜欲将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932-0095c.png
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礼/记)祸福将至善必
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
亡必有妖孽(中/庸)子曰余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余殆将死矣遂寝疾七日而殁(礼/记)
子目将眇者先观秋毫耳将聋者先闻蚋声(列/子)人之将
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国之将亡必先恶忠直之言(晏/子)
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淮南/子)
史或叫于宋太庙曰嘻嘻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嘻嘻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932-0095d.png
甲午宋大灾(左襄三/十年)晋文公过卫乞食于野人野人与
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左/传)
晋侯疾求医于秦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
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
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成/十年)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甫曰周将亡矣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史/记)
(周本/纪)殷说梦发于傅岩周望兆动于渭滨(西汉班/固叙傅)福生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932-0096a.png
有基祸生有胎(西汉枚/乘傅)岷山崩壅江三日江水竭刘向
大恶之昔岐山崩三川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兴也
汉家本起于蜀汉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殆必亡矣(通/鉴)
(汉成/帝纪)张掖柳谷口水溢涌宝石负图状似灵龟立于川
西有石马七及凤凰麒麟白虎牺牛璜玦八卦列宿孛
彗之象于绰问钜鹿张荐荐密谓绰曰今汉已久亡魏
已得之何所追兴朕兆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
符瑞也(通鉴魏/明帝纪)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请诸葛恪恪将入之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932-0096b.png
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安又家数有妖怪恪疑之(魏高贵/乡公纪)
谚曰鸡夜鸣者不利行师犬群嗥者宫室将空兵动马
惊军败不归(通鉴晋/武帝纪)杜淹曰齐之将亡作玉树后庭花
其声哀思行路闻之皆悲泣(通鉴唐/太宗纪)杨震不答州郡礼
命数十年后有鹳鹊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
进曰凡鳣者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三台也先生自
此升矣后位至太尉(东汉/本傅)孙皓时钱塘湖开或言天下
当太平青盖入洛阳时皓以问陈训曰青盖入洛将有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932-0096c.png
舆榇衔璧之事寻而吴亡(晋/书)孙秀诬潘岳石崇为乱夷
三族石崇已在市岳后至崇曰安仁亦复尔耶岳曰可
谓白首同所归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乃成其谶(晋书潘/岳傅)魏武帝尝梦有三匹马在一槽中共
食其后宣帝及景文相继为宰相遂倾曹氏(宋符/瑞志)朱异
初除中书郎时秋日始拜忽有飞蝉正集冠上时咸以
为蝉珥之兆八年改侍中(南史/本传)王仁裕喜为诗其少也
尝梦神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涤之顾见江中沙石皆为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932-0096d.png
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五代/史)
傅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诸葛亮营三
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晋阳/秋)祥者福之先妖者祸
之先(吕氏/春秋)隋炀帝于宫中尝小会为拆字顾萧妃曰尔
能拆朕字否妃曰移左画居右岂非渊字乎时人望多
归唐公帝闻之不怿乃言吾不能知此事岂非圣人耶
于是奸蠹起于内盗贼攻于外(隋大/业记)乾鹊噪行人至蜘
蛛集百事喜(西京/杂记)蜀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骄炽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932-0097a.png
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亮一阚而更盛(异/苑)桑榖共生
于朝一日而大拱武丁脩行诸侯来朝者六国武丁祭
有飞雉升鼎耳而雊三年重译来朝者六国(尚书/大傅)
本朝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老/苏)
   祸福
子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
报之以祸(家/语)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福轻乎羽莫之
知戴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福莫长于无祸(荀子互/见知足)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932-0097b.png
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
利与害为邻(淮南/子)
史郤至曰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成十/二年)能者养之以
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成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襄二/十三年)
福之至也人自生之祸之至也人自成之(史龟/策傅)朱英谓
春申君曰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史春申/君傅)祸自
怨起福由德兴(西汉文/帝纪)福生有基祸生有胎(西汉枚乘/傅互见朕)
(兆/)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932-0097c.png
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
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
福而为恶未必祸(欧阳公唐/史中宗赞)
集福种常有兆祸至岂无端(君子/行诗)凡祸福吉凶之来似
不在我惟君子得祸为不幸而小人得祸为常君子得
福为常而小人得福为不幸以其所为似有以取之也
必曰君子则吉而小人则凶者不可也(韩/文)
   毁誉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932-0097d.png
经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论/语)
子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
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 誉生则毁随之(淮南/子)
未见闻谤而喜闻誉而惧者(文中/子)
史季布曰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前汉季布傅/互入不审)
誉爱恶之原祸福之机也(魏志王/祖傅)毁誉胁于势利(晋纪/总论)
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囮去
媒谗佞远矣(通鉴隋高祖纪囮/余周切又五戈反)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932-0098a.png
集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
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柳子厚/文谤誉)
   积渐
经剥床以肤凶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
大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
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非一朝一
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易/)如彼雨雪先集维霰(诗/)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932-0098b.png
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
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
货财殖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
(中/庸)
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孟/子)夫江始出于
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风不
可以涉(家语又/荀子)江河之水非一源而流(墨/子)丘山积卑而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932-0098c.png
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日计之不足岁计之有馀(庄/子)
山霤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霤非石之
钻蝎非木之蠹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岂非
积渐之致也乎(孔丛子互见/柔能胜刚)月不足而岁有馀者也(管/子)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辍丘山崇成(荀/子)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土谓之山积水谓
之海旦暮积谓之岁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圣人者
人之所积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932-0098d.png
成江河(荀/子)蚯蚓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泄突致灰千室(刘/子)
水积则生吞舟之鱼土积则生楩楠豫章(尹/子)三代之善
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互见/毁誉)善积则
功成非积则祸极 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褰衣而
越也及至其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航一日
不能济也 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 生木
之长不见其益有时而修砥砺磨砻莫见其损有时而
薄 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淮南/子)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2-0099a.png
史阶之为祸(左隐/三年)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
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众少成多积小
致钜(董仲/舒傅)聚蚊成雷众喣漂山(西汉中山/靖王胜傅)磨砻砥砺不
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植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
累仁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
亡 太山之霤穿石单极之䋁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
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枚乘/傅)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
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前贾/谊傅)坏崖破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2-0099b.png
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青葱(后汉丁/鸿傅)
溃蚁孔气泄针芒(陈忠/傅)聚蚊成雷(第五/伦传)积日成月(后/汉)
忤生憎积顺生爱(通鉴唐/玄宗纪)
傅记戎人生乎戎而戎言楚人生乎楚而楚言不知所
以受也今使戎人长乎楚楚人长乎戎则楚人戎言戎
人楚言也(吕氏春秋/互入惯习)
集水渐成江海(桓宽盐/铁论)肤寸自成霖(曹子/建诗)蚁孔溃河溜
沈倾山(傅子/由铭)高以下基洪由纤积累微以著(张茂先/励志诗)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2-0099c.png
壤漏山河丝泪销金骨(选君子/有所思)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
于蘖栽(文/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蚊聚雷侵室
山渐而高泽积而长(刘宾/客集)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绣始一缕万缕相续(白侍/郎集)
涓涓不遏终变桑田燄燄不除方燎原野(陆宣/公文)溜之细
穿石绠之细断干 虽一勺而进可以浸天壤一拳之
积可以镇方域 积讹成蠹(唐文/粹)一息之波流于无垠
(皮日/休集)本从敲石光遂致烘天热(刘禹/锡诗)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2-0099d.png
本 沔彼滥觞蛙跳鯈游溢而怀山神禹所忧 一炬
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东/坡)冉冉百尺松起自
一寸根(栾城/集)宦者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
极于昭宗(司马温公通/鉴唐昭宗论)
   渐染
经卿士师师非度(互见/同恶)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商俗靡
靡利口惟贤馀风未殄(书/)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
子式榖似之(诗/)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2-0100a.png
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
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
化矣(家/语)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不
可得也(孟/子)白泥在沙与之皆黑(曾/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郡国
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
性积习使然也 兰茝槁本渐于蜜醴(荀/子)兰陵多善学
盖以荀卿也(荀子/后序)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 螟蛉之子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2-0100b.png
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扬/子)今头虱
著身皆稍变而白身虱处头皆渐化而黑是玄素果无
定质移易存乎所渐(抱朴/子)
史邹鲁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史记货/殖傅)生子
多置之齐鲁礼义之乡(史记三十世/家互见教子)渐靡使然(西汉衡/山王傅)
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无
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贾谊/傅)灵蓍在林
林无毒草(后/汉)学之染人甚于丹青(晋虞/傅傅)谢安好声律期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2-0100c.png
功之惨不废丝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通鉴晋/文帝纪)性无
常守随化而迁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浮浇者则浮
(北史苏/绰傅)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
如羲黄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常入耳
(通/鉴)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通鉴唐/高祖纪)阳城有奴都
儿化其德亦方介自约时岁饥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唐书/本传)
傅记刘子政子骏伯玉三人珍重左氏下至妇女莫不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2-0100d.png
诵读(魏/略)高祖徙丰沛屠酟商人立为新丰县故一县多
小人(三辅/旧事)郑玄家奴婢读书一婢不称旨使人拽着泥
中须臾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
之怒(世/说)
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陆士衡/赠妇)渐礼乐之膏腴(选/运)
(命/论)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
蒸性染身莫不相应(嵇叔夜/养生论)淫风大行贞女蒙冶容之
诲淳化殷流盗蹠挟曾史之情(陆士/衡)潇湘间无土山无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2-0101a.png
浊水民乘是气往往清慧而文(刘宾/客集)丽朱者丹附墨者
黑盖累渐而得之也(王无/功)芳兰所生其草皆香美玉所
积其山有光(吕和/叔文)
本朝礼义之家虽奴婢出而之他必能笑人之丧祭无
礼者贤者之效不为细也(横渠/理窟)温公营独乐园园子吕
直性愚以直名之春时人游园园子得茶汤钱十千闭
园日与主人平分之一日来纳公公曰此自汝钱可持
去再三欲留公怒遂持去回顾曰只端明不爱钱者后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2-0101b.png
十许日公见园中新创一井亭问之乃前不受十千所
创也(元城/语录)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错
不足道也而谊亦为之余是以知邪说之移人虽豪杰
之士有不免者(东坡六一/居士集序)
   满盈
经月盈则食(易/)满招损(书/)
子孔子曰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家/语)满则覆(荀/子)
史盈必毁天之道也(左哀公/十一年)重侯累将穷贵极富(王商/等赞)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2-0101c.png
   变中有常
经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书/)
子珠之走盘横斜曲直不可尽知所必可知者珠不出
于盘也(孙子/序)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荀/子)
本朝如日在天虽光明无所不临而躔次必有所舍(东/坡)
(赐奉安神宗/御容札使诏)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2-0101d.png
   动中有静
经屯见而不失其居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
子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荀/子)为无为事无事(老/子)
史郑崇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汉/书)
傅记动者静之基(道/经)
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诗)蘋末风起有文无声
(刘宾/客集)动兮静所伏(白居/易)
   静中有动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2-0102a.png
经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易/略)井居
其所而迁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记大/学)
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静为躁君(老/子)尸居而龙见渊
默而雷声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
集静兮动所倚(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
   弱中有强
经坤至柔而动也刚(易/)仁者必有勇(论/语)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2-0102b.png
子慈故能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
能胜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老/子)风曰予蓬蓬然起
于北海而入于南海然而指我则胜我䲡我亦胜我虽
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惟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
胜也(庄/子)
   以静观动
子坐于室而见四海(荀/子)凭几看鱼乐(杜/诗)
本朝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万物自炎凉(东坡/诗)松柏生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2-0102c.png
涧壑坐阅草木秋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山谷/诗)遂令
高卧人欹枕观儿戏(邵康/节)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2-0102d.png
 
 
 
 
 
 
 
 记纂渊海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