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931-05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五十五   宋 潘自牧 撰
  论议部
   方兴未艾
经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诗/)子曰吾见其进也未见其
止也(语/)
子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刀刃若新发于硎(庄/)日出
𤾉谷登于扶桑(淮南/子)赫赫乎日出之光(扬/子)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931-0533b.png
传记少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刘/向)
集车轻御良马力优咄哉识路行未休(韩/集)悠悠指长道
去去策高驾 若健者之升梯举足愈多身愈高人愈
仰之耳(柳/文)鸿渐之姿当从此始(白乐/天)如日不灭如海不
(吕温/集)观其逸足骎骎方将抟扶摇而凌泰清猎遗风
而薄嵩岱吾见其进未见其止(韦应/物)
本朝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欧/公)清涂方践
远业难量(东/坡)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931-0534a.png
   光燄不长
经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枯杨生华何可久也 日昃
之离何可久也(并/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翰音登于天
何可长也(易/)
子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朝菌不知晦朔朽壤之上
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列/)云雾之盛须臾而讫暴雨
之盛不过终日(魏/子)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931-0534b.png
史当世则荣没则已焉(史/记)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
弛则恩绝 朝为荣华夕而憔悴(并西/汉)相聚偷生若鱼
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后/汉)朝华之草夕而零落(魏王/昶传)
传记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刘/向)江河之溢不过三日飘
风暴雨须臾而毕(说/苑)
集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惠/连)蕣荣不终朝
蜉蝣岂见夕(郭景/纯)迫此短景急 繁华能几时(杜/)朝蝇
不须驱暮蚊不可拍得时能几何与汝恣啖咋凉风九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931-0534c.png
月到扫不见踪迹(韩/诗)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
霜重飘零何处归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并/杜)以色
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韩退/之)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张文/昌)危蒂几时容
(元/稹)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白乐/天)况君春风面柔促如
芳草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幕燕鼎鱼偷活顷刻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同/上)颇同狐鼠乘夜睢旴晨
光既升势自跧缩(陆宣/公)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俱(司/空)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931-0534d.png
(表圣/文)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许用/晦)如鸟雀啁啾声断
便已(皇甫/湜)偷延晷刻(王/维)
本朝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出欧/文)浮云无
根蒂潢潦能须臾 春冰无贞坚(欧/文)世言春寒秋热老
健为此三者终是不久长之物(并/欧)试问冰霜坚春来能
久牢(栾城/集)
   一视同仁
经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931-0535a.png
滨莫非王臣 无此疆尔界(并/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故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并/礼)
海之内皆兄弟也(语/)
子楚王失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
何求之孔子曰惜乎其未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
必楚也(家/语)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931-0535b.png
史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四海之
内若一家(秦/纪)六合怡怡比屋为仁一天下之众异齐品
类之万殊参差同量坏冶一陶(后/汉)
集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苏/武)和氏之璧焉得独耀于
郢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隋掌天下之宝当与天下
共之(刘越/石)惟同大观万殊一辙(卢子/谅)泽无不渐蝼蚁之
穴靡遗(齐故安/陆碑)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皆承庆云沃
一种春风吹(欧/)六合栖霖雨万物无凋枯(李/)安得广厦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931-0535c.png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杜/)圣人一视而同仁
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并/韩)诚使刺史不私于其民观
察使不急于其赋刺史曰吾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惠不
可以独厚观察使亦曰某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敛不可
以独急如是而政不均令不行者未之有也(欧/)庆云所
润不遗于荆棘(王/维)忆年十五学搆厦有意盖覆天下穷
(元/稹)忧人骨肉同(姚少/监)在西而东均处内而外肥 惟天
之意莫遗于微细如日之辉不隔于幽远(并/韩)尝欲大润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931-0535d.png
泽于天下一物枯槁以为身羞(临/川)毕竟春风不拣择随
开随落自匀匀(栾/城)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白侍/郎)
   肝胆楚越
子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庄/)
史舟中之人尽为敌国(史/记)谢玄子焕焕子灵运才藻赡
逸玄曰我尚生焕焕那得不生灵运(晋/书)
集失之者肝胆楚越(唐徐/彦伯)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931-0536a.png
本朝肝胆犹能楚越如(东/坡)
   不以言取
经孔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语/)赵文子其
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 君子不以辞尽人(并/礼)子曰
君子不以言取人(语/)
子孔子欲以言辞取人于宰我失之矣(家/语)
史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史/记)倪宽敏于文口不能发明也
(史记儒/林传)刘儒口讷而心辨(后/汉)张释之曰周勃张相如称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931-0536b.png
为长者两人言事曾不出口(汉文/纪)
   以言取人
史孔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史/)文帝登虎圈问上
林尉禽兽簿不能对啬夫从旁代对响应亡穷诏拜啬
夫为上林令(前汉张/释之传)杨愔典选多以言取人(后/魏)朱朴自
言得为宰相月馀可致太平上以为然以朴同平章事
朴为人庸鄙迂僻无他长制出中外大惊(唐昭/纪)
   不以貌取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931-0536c.png
经赵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
其口(礼记/)
子孔子欲以貌取人于子张改之矣 澹台有君子之
容而行不胜其貌(家/语)相形不如论心(荀卿/非相)徐偃王之状
目可瞻焉(不能俯视细物/远望才见焉)仲尼之状面如(方相/也)
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
完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如鱼/立也)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
跳汤偏尧舜参眸子(二/瞳)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筋力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931-0536d.png
越劲百人之敌然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
必稽焉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佻冶奇
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
女莫不愿以为士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
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 楚孙叔敖突秃长左
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而白
公之乱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耳(并荀/卿)
史晋叔向聘郑郑鬷蔑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曰子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931-0537a.png
少不飏子若不言吾几失子矣(左/)太史公以为留侯魁
梧奇伟至见其图状如妇人女子(史/记)严延年为人短小
精悍敏捷于事虽子贡冉有通于政事不能过也 舜
盖重瞳子项羽又重瞳子(并西/汉)何休质朴讷口而雅有
心思(东/汉)周燮生而敛颐折额丑状骇人其母欲弃之而
其父曰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者乃此儿也于是养之
(后/汉)魏主指崔浩曰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不能弯弓持矛
然其胸中所怀乃过于甲兵(宋/纪)齐孟业为法曹王岳见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931-0537b.png
其容貌短小笑而不言及寻断决之处谓业曰卿决断
之明可谓有过躯之用(三国/典略)侯景右足偏短弓马非其
长而多谋算(梁高/祖)虞世南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唐/书)
徵容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唐/纪)太学博士周舍举外弟
徐摛曰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乃为晋安王侍
(刘璠/梁典)
集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杜/)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
而肥者死矣(韩/文)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唐文/粹)伯伦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931-0537c.png
之形不妨贤士 晏子短而相齐蔡义小而佐汉 高
柴至恶推至孝于孔门(并白/帖)
本朝晏婴不满六尺长高节万仞陵首阳(东/坡)
   以貌取人
史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孟尝君之赵赵人出观之笑
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眇小丈夫耳(史/记)龚遂召
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前/汉)江充为
人魁岸容貌甚壮武帝望见而异之曰燕赵多奇士(息/夫)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931-0537d.png
(躬/传)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扬雄/传)
愔典选多以貌取人时谤云尚书典选似贫人买瓜唯
取大者(后魏/书)
   履而后知
经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
为人父知事人然后能使人(并/礼)
子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
之患(家/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931-0538a.png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为大(荀/)震风凌雨然后
知厦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
(扬/)久久临事当自知之(文中/子)
史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左/)周勃下廷尉吏稍侵
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吏乃书背牍示之勃既出曰吾
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史/记)百闻不如一见臣
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赵充/国传)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
为吏议不可对(司马/迁传)尝肉一脔识镬中之味(崔浩/传)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931-0538b.png
传记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世/说)尝一
脔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
集九折臂而成医兮吾今而知其然(楚/辞)谁言捐躯易杀
身诚独难(曹子/建)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曹粲/诗)倦客恶
离声(选东/门行)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韩/文)经事渐知非(柳/)不读
关雎篇安知后妃德(刘义/父)入耳淡无味惬心渐有情(白/侍)
(郎/)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931-0538c.png
神 不穷视世界焉识宇宙广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
应知(并同/上)世情閒尽见药性病多谙 获宝于已丧得
途于既迷与夫贫居不为难故所激者其味异矣(刘宾/客)
不涉太行险谁知行路难(欧/阳)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唐/诗)
本朝人之未知学者自视以为无缺及既知学反思前
日所为则骇然矣(老/泉)尝鼎一脔旨可知也(临/川)多事始知
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东/坡)吾平生多难尝以身试之凡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931-0538d.png
免我于厄者皆平生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
喜人也 其少时好论议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
其言之过(同/上)
   噬脐何及
经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汝悔身何及(并/书)子有酒食何
不日鼓瑟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并/诗)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记/)今不取后世必为子
孙忧(语/)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931-0539a.png
子鯈䱁者浮阳之鱼也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挂于
罟而欲谨则无益矣 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
乃重太息其亡益乎(并/笋)
史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左/)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
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史吕/不韦)覆水不收后悔何及
(光武/纪)知财为祸何不早散(石/崇)齐张敬儿被祸脱冠貂投
地曰此物误我(鉴/)
传记夫差帅群臣祠子胥江水滨曰昔不听相国之言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931-0539b.png
乃用谗佞之言至令相国远没江海自亡已来濛濛惑
惑如雾蔽日莫谁与言(吴越/春秋)
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选长/歌行)毫末不早辨滋蔓信
难图(白侍/郎)兔迹贪前逐枭心不早防(张承/吉)趍荣贪位者
若涉悬崖险不能止俾至身危踣蹶然后叹不知税驾
之所焉可及矣(唐沈/顾)
本朝枯鱼虽悔泣何及(陈后/山)
   随材器使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931-0539c.png
经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诗/)或以德
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记/)及其使人也器之(语/)
子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脩
者以为榈榱短者以为侏儒枅栌无大小脩短皆得其
所宜(管/子)良匠提斤斧造山林栋梁阿衡之材栌柱楣椽
之朴森然陈于目前大厦之器具矣(孙/子)巧工之制木也
规矩方圆各随所施(淮南/子)
史譬诸材木洪纤曲直各有所施(晋书阮/咸疏)若榱椽梁柱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931-0539d.png
以成大室叉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唐书刘/弘基赞)韩滉
在二浙所辟僚佐各随所长无不得人尝有故人子谒
之考其所能一无所长滉与之宴竟席未尝左右视及
与并坐交言后数日署为随军使监库门其人终日危
坐吏卒无敢妄出入者(唐德/宗)
集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文/选)夫大木为杗
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店楔各得其宜以成室屋者
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渤败鼓之皮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931-0540a.png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
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
方也 大匠无弃才寻尺各有施况当营都邑把梓用
不疑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彊使为
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不得怨于下矣 任有
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并韩/集)当时而用任物所长(张/九)
(龄/)尺寸之材无所弃(元微/之)为栋者资其自天之端为轮
者取其因地之屈(白侍/郎)若以科第之徒浮华轻薄不可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931-0540b.png
任以为治则国朝自房杜以降有大功立大节率多科
第人也若以子弟生于膏粱不知理道不可与美名而
得仕则自尧以降圣人贤人率多子弟也(杜牧/之)
   强其所难
子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取猿狙
而衣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并/庄)譬若树
荷山上而蓄火井中操钩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
(淮南/子)责疲者以举千钧督跛者以及走兔(郑析/子)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931-0540c.png
史指金火以求合(西汉杜/邺传)
传记舍其所长责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战国/策)
集犹镂以铅刀而望巧不已疏乎(仲长/统)不可以自好章
甫强越人以文冕也(晋山/涛)强人所不能事必不集(韩/文)
本朝求朱于蓝色何从来(类/要)
   太刚必折
经未有违谦越礼能全其壮者也 用壮处壮则触藩
(并易/略)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931-0540d.png
子兵强则灭木彊则折柔弱者生之徒坚彊者死之徒
(列黄/老)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庄/)革坚则裂(淮南/子)
史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左/)其强易弱(韩信/传)
公曰金刚则折革刚则裂(说/苑)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汉书/传)快牛马犊多能破车(通/鉴)李邕文名天下卢藏用曰邕
如干将莫耶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李邕/传)
集利剑多缺真玉喜折(刘宾/客集)
   柔能胜刚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931-0541a.png
子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彊者莫之能胜弱之胜
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舌之存也岂非以
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并老/子)积于柔必刚积
于弱必强柔胜出于已者其力不可量(列/)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至坚强者死之徒弱柔
者生之徒(并老/子)纪渻子为齐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
已乎曰未也十日又问曰未也十日又问曰几矣望之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931-0541b.png
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齿坚于
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
(淮/南)山霤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敝夫霤非
石之钻蝎非木之凿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
岂非积渐之致乎(孔丛/子)舌柔软终以不敝(同/上)
传记韩子问叔向曰刚与柔孰坚叔向曰臣年八十齿
再落而舌尚存是知刚不如柔(刘/向)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黄石/公)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而往必欲殴之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931-0541c.png
伶顾而笑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竹林七/贤篇)
   得不偿失
子故事有凿一孔而生百隙树一物而生百叶者所凿
不足以为便而所开足以为败所树不足以为利而所
生足以为灭 苏秦以百诈成一信(淮南/子)秦穰侯与纲
寿接境魏冉将以广其封遂伐纲寿而取之兵回而范
雎代其相矣艾子曰真所谓外头赶兔屋里失獐也(文/子)
史所获不如所亡(左/)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931-0541d.png
其所亡(通/鉴)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
所爱信者或少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汉武/纪)扬雄以
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
不已戏乎(司马相/如赞)所得未毛铢所丧如山崖(晋王/隐传)决江
海以救焚焚收而溺至引鸩爵以止渴渴止而身亡(旧/唐)
(书/)樊系为朱泚撰册文既成仰药而亡 岁运东方租
米至有斗钱运斗米之言(并唐/德宗)御史大夫李琪非无文
学但不廉耳(唐明/宗)唐主谓璟曰吾饵金石始欲益寿乃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931-0542a.png
更伤生(晋高/祖)
集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之)益之以畎浍而泄之
以尾闾(嵇叔夜/养生传)
本朝挽之不能寸推去辄数尺(黄鲁/直)
   得失相补
史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 失之东隅收之桑
(并冯/翼传)刘琨长于招怀而短于抚御一日之中虽归者
数千而去者亦相继(晋怀/纪)王叔文至中书见韦执谊时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931-0542b.png
宰相方会食执谊起就阁与语郑珣瑜等辍餐以待顷
之吏白二公同饭矣珣瑜喟然曰吾可复居此乎归家
疾卒(唐郑珣/瑜传)
本朝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光之忠勋不可不祀(司/马)
(光/篇)
   过犹不及
经昔鲁昭公练而举酬行旅非礼也孝公大祥奠酬弗
举亦非礼也(记/)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931-0542c.png
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
不及也(中/庸)管仲镂簋而朱纮旅树而反坫山节藻棁贤
大夫也而难为上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一狐
裘三十年贤大夫也而难为下(记/)
子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
(孟/)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扬问/道)昔徐偃王软而国灭
齐简公懦而身亡此性太柔之失也晋阳处父以纯刚
取害郑子阳以严猛至毙此性太刚之过也(列/)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931-0542d.png
史矫枉过其正(诸侯/王表)
集纯柔纯弱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柳佩/韦)
本朝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
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东/坡)
   得此失彼
经丰其屋蔀其家(易蔀覆也/闇之甚也)
子见牛未见羊也(孟/)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
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931-0543a.png
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列/)
史祝有益也诅亦有损(左/)袁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
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汉献/帝)魏曹囧曰犹芟刈股肱
独任胸臆观者为之寒心(魏/志)翟庄常弋钓及长不复猎
或问渔猎同是害生何止去其一庄曰猎自我钓自物
未能顿尽故先节其甚者且夫贪饵吞钩岂我哉(晋/书)
传记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
(王充/论衡)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931-0543b.png
集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韩/文)扬马之才不知教化荀
陈之道不知文章(柳冕/论)一字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
书囊(元微/之)君耳惟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白侍/郎)
铉不信佛酷好鬼神之说(杨亿/谈苑)
   强本抑末
经家不宝龟(记/)
子家不藏甲(家/语)
史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931-0543c.png
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并/左)大夫无百雉之
(史世/家)徙齐诸田楚昭屈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
关中无事可以备边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
弱末之术也(刘敬/传)太宗别置府兵分隶禁卫大凡诸府
八百馀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举天下不敌关中则
居重驭轻之意明矣(唐德/宗纪)
传记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太公/六韬)
集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不悖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931-0543d.png
焉身所以能使臂者身大于臂故也臂所以能使指者
臂大于指故也(陆宣/公)
   末能胜本
子楚人卖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
饰以玟瑰缉以翡翠郑人买椟而还珠 田鸠曰昔者秦
伯嫁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
妾而不爱其公女此可谓善嫁妾矣未可谓善嫁女也
(并韩/非子)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931-0544a.png
史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并/左)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文/纪)
支大于干胫大于股不折必披(灌夫/传)如下有泰山之安
则上有累卵之危(刘向/传)唐魏元忠曰言文者则以词华
为首而不及经纶言武者则以骑习为先而不知方略
(唐/纪)
传记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931-0544b.png
大不能相使也(说/苑)
集母瘦雏渐肥(白乐/天)
   成难坏易
子今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目睫浊之不用一挠
而不能察方圆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水之类也况一
世而挠滑之曷得须臾平乎 夫树本灌以潦水畴以
肥壤千人养之一人拔之则必无馀蘖(并淮/南子)
史凡事易坏而难成 蒯辙曰功者难成而易败(高/纪)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931-0544c.png
众贤举而用以一人毁而弃积年信而任一朝疑而斥
(魏徵/传)百年劳之一日失之(匈奴/传)十誉之未信一毁之可
(赵璟/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窦融/传)五荐不入朝一麾乃
出守(颜延/之传)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
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
之顷岂不惜乎(汉献/纪)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
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
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柳玭/传)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931-0544d.png
传记譬如十夫树杨一夫拔之无得以成大也(战国/策)
集缀缝难成裁破易(元/稹)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杜牧/之)
本朝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
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哲之士为其民捍
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
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其有遗利乎(欧/)以四时之功而
成之以数日之雨而坏之(欧公求/晴祭文)善百誉而不进兮一
毁终世以颠隮(欧苏子/美墓铭)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931-0545a.png
   易成易坏
子其进锐者其退速(孟/)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
史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朱浮/传)致贵无渐
失必暴 受爵非道失必疾(并翟/辅传)夫物速成则疾亡晚
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晋明/帝)
   无所逃罪
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语/)
子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知也(孟/)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931-0545b.png
史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进退罪也(并/左)不有人祸则当
鬼诛(唐/纪)魏元忠曰臣犹鹿耳罗织之徒欲得臣肉为羹
臣安避之(唐武/后纪)
集岂不在遐远虞罗所见寻(陈子/昂)不有人祸则有天刑
(韩/文)
   罪有所归
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语/)
子行脩而名不章友之罪也(家/语)夫舟浮于水车转于陆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931-0545c.png
此势之自然也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
拙者知故不载焉(淮南/子)
史郑弃其师(春/秋)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
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胡革/切)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韩/非)
(传/论)王恢行千金丞相鼢鼢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
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曰
首为马邑事者恢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是时小旱上
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931-0545d.png
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并汉/武纪)时以浮虚相
扇儒雅日替范宁谓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
于桀纣(范宁/传)桓温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寮属登平乘楼
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
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武后见骆宾王檄曰宰相之过也
安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唐/纪)陆贽上疏以为陛
下有股肱之臣有耳目之任有諌诤之列有备卫之司
见危不能竭其诚临难不能效其死臣所谓致今日之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931-0546a.png
患群臣之罪者岂徒言欤谓祸福由人不言盛衰有命
人事理而天命降乱者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命降康
者亦未之有也(唐德/宗)譬如操兵以刃人天下不委罪于
兵而委罪于所操之主蓄毒以殃物天下不归咎于蛊
而归咎于所蓄之家(裴延/龄传)
传记以徵为羽非弦之罪也以甘为苦非味之罪也(说/苑)
集教盗穴墙发匮多得金玉已复不与同挈得不为盗
(杜牧/之集)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931-0546b.png
本朝百鍊之刚日脍千牛匣而不用非我之羞 民劳
吏宜羞(并坡/集诗)
   发纵指示
经昭然若发矇矣(记/)
子孔子见老子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
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庄/)
史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左/)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
示兽处者人也(汉萧/何传)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931-0546c.png
   同功共事
经同力王室 胥及逸勤(并/书)
史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左/)笙磬同音惟房与
(旧唐/书)唐高祖与李密书曰所望在左提右挈戮力同
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隋恭/纪)
   坐以制胜
经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书/)
子不出樽俎之间折冲千里之外(家/语)圜居而方正则若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931-0546d.png
盘石然触之者角摧 拱揖指麾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并荀/子)真儒无敌于天下(扬/子)
史吴伐鲁鲁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
幕庭吴子闻之一夕三迁(左/)夹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
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孔子历阶
而上不尽一等而视归乎齐侯曰两君合好夷狄之民
何为来焉命司马止之齐侯逡巡谢曰寡人之过也罢
命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931-0547a.png
死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
田者盖为此也(榖梁/传)秦欲伐魏闻干木在魏终不敢发
(史/记)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能加兵谋魏(史魏/世家)项王愿
与汉王挑战汉王曰吾能斗智不能斗力(史/记)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高帝/纪)心有所怀威动千里(西汉/通传)
国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军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
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
下已困矣(项籍/传)不降阶序而运天下(诸侯/王表)楚有子玉得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931-0547b.png
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彊秦不敢窥
兵井陉近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汉(汉陈/汤传)贤人
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辛庆/忌传)郦食其凭轼而下齐七
十馀城(前/汉)王商有威重长八尺馀身体鸿大容貌甚过
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
庭中单于前谒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
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曰此真汉相矣(王商/传)匈奴素闻
郅都节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郅都/传)魏军次于兴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931-0547c.png
势假费袆节率众往禦之光禄大夫来敏至袆话别求
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袆与敏留
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
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费祎/传)刘琨在晋阳尝为群骑所
围数重琨乃乘月登楼清啸中夜奏金笳向晚复吹之
贼弃围而走(晋刘/琨传)祖逖为镇西将军石勒不敢窥兵河
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晋书祖/逖传)以计伐战一以当万(晋/书)
(杜预/传)颉利可汗进至渭水便桥之北遣其腹心执失思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931-0547d.png
力入见以观虚实上囚思力于门下省上出玄武门与
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
责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颉利来请和 突
厥寇并州京师戒严世民乃帅骑驰诣敌陈告之曰国
家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入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
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直以此百骑相当耳(并唐高/祖纪)
段秀实为泾原节度使三四年间吐蕃不敢犯塞(唐/书)
南大将王韶欲自为留后令将士推已知军事且欲大
卷五十五 第 30a 页 WYG0931-0548a.png
掠韩滉遣使谓之曰汝敢为乱吾即日全军渡江诛汝
矣韶等惧而止上闻之喜谓李泌曰滉不惟安江东又
能安淮南真大臣之器卿可谓知人(唐德/宗)宪宗曰吾倚
度足破三贼矣(裴度/传)李绩治并州唐太宗曰我用绩守
并突厥不敢南贤于长城远矣(唐书/本传)汲黯在朝淮南寝
谋干木处魏诸侯息兵一士止百万之师一贤制千里
之难(裴度/传)
传记甲兵不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于军而边城
卷五十五 第 30b 页 WYG0931-0548b.png
(战国/策)千丈之城拔之樽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
之上(同/上)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寝楚有子玉
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说/苑)
羊祜专修德信以怀吴人陆抗告边戍曰彼专为德我
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晋阳/秋)兵不血刃坐以制胜(崔/鸿)
(十六国/春秋)
集宫奇在虞晋不加戎季梁犹在强楚挫谋(文选陈/孔璋)
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文选卢/谌诗)吾晞段干木偃息藩魏
卷五十五 第 31a 页 WYG0931-0548c.png
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左太/冲)三晋之强屈于齐堂
之俎千乘之势弱于阳门之哭(陆士/衡)折冲樽俎间制胜
在两楹(张景/阳诗)孝文之得魏尚敌不足忧太祖之得郭嘉
知成吾事(骆宾/王)东山谢安石谈笑静胡沙(李太/白)以山河
为宝者万夫不能当以道德为藩者四远为之守(白乐/天)
本朝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昼锦/堂记)
   坐以致人
经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闇者咨明明者不咨于闇
卷五十五 第 31b 页 WYG0931-0548d.png
(易/疏)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语/)
子医门多疾 肉不慕蚁蚁慕肉(并/庄)良医之门多病人
檃括之侧多枉木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
兽归之 树成荫而众鸟息醯酸而蚋聚(并/荀)山皋非为
鸟植林林茂而鸟自栖之江湖非为鱼凿潭潭深而鱼自
归之(刘/子)
史郭解入关关中贤豪知闻其声争交驩解(史/记)陈平家
贫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西/汉)班彪家有赐书好
卷五十五 第 32a 页 WYG0931-0549a.png
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班固/叙传)
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赞)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
其所以为贵也(汉刑/法志)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孙/弘传)仲尼修
礼兴学于洙泗之间四方俊髦靡然向风(晋戴/邈传)
传记砥砺之旁多顽钝(说/苑)贾逵口诵经文以教人赠遗
者盈积或云逵非力耕舌耕也(王子年/拾遗记)王勃能文请者
甚众金帛盈积人谓心织而衣笔耕而食(张著翰/林盛事)
集蓬居穷巷轩冕结辙(陈子/昂)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
卷五十五 第 32b 页 WYG0931-0549b.png
人争欲令出我门下(韩/愈)衡镜高悬文武矫首(张说/之)不鞭
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唐文/粹)
本朝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 譬如止水
之在槃岂复劳心而鉴物(并东/坡)
   与人为地
子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
桀与纣也(孟/)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
摄缄縢扄鐍然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惟恐缄
卷五十五 第 33a 页 WYG0931-0549c.png
縢扄鐍之不固也(庄/)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
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
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
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
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列周/穆王)六国蚩蚩为嬴弱姬
(杨重/黎)魏田父得玉径尺以告邻人邻人诈之曰此怪石
也蓄之非利其家田父犹豫以归置于庑下其玉明照
一室大怖遽弃之于远野邻人取之以献魏王魏王召
卷五十五 第 33b 页 WYG0931-0549d.png
玉工相之曰此无价魏王赐献玉者千金食上大夫禄
(尹/文)桀纣是汤武之梯秦项是大汉之阶也四逆不兴则
三顺不胜也(列/)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
处狭庐(淮南/子)
史忌将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季/布)
(传/)诸将偶语雍齿先封(张良/传)秦张诽谤之网以为汉驱
(汉成/帝)谢琨女夫殷睿好樗蒲夺其妻妹及伯母两姑
之分以还戏债或讥之曰谢氏累世财产充殷君一朝
卷五十五 第 34a 页 WYG0931-0550a.png
戏债(晋太/祖)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待衣坐食
之辈(唐宪/宗)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积布帛东都而王
世充据之(马周/传)
传记齐欲伐魏淳于髡曰韩卢天下之疾犬东郭逡天
下之狡兔卢逐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及于前犬吠
于后犬兔各死田父见而擅其功(战国/策)
集董卓称乱徒藉群雄之手王莽偷安卒成光武之业
(梁任孝恭/檄魏文)假手于嬴以混诸侯凭力于项以离关东(柳/汉)
卷五十五 第 34b 页 WYG0931-0550b.png
(原庙/铭)莫养瘦马驹莫养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
取马肥快行去妓长罢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白侍/郎)宾客欢娱童仆饱始知
官职为他人(白/集)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白/侍)
(郎/)匠刀者不必自用割匠弓者不必自用射(唐文/粹)战士
风霜苦将军雨露新(杜荀/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
输来其间(杜牧/之)苏代曰臣过水见小蚌方出暴而鹬啄
卷五十五 第 35a 页 WYG0931-0550c.png
其肉蚌合而挟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蚌
脯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两不相舍渔
父得而并擒之(春秋/后语)
本朝借寇兵而资盗粮(东/坡)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
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富也非求富也大盗
至劫而取之又乌知其果不失也(老/苏)
   坐享人利
经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
卷五十五 第 35b 页 WYG0931-0550d.png
子未尝稼穑粟满仓未尝蚕桑丝满囊(淮南/子)
史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 如把梓皮革自
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并/左)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
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通/鉴)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
为田父之获者也(汉袁/谭传)蜀杨颙曰今有人使奴执耕稼
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
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三国/志传)唐高祖曰
徐观蚌鹬之势以收渔人之功(隋恭/帝纪)李密因洛口之食
卷五十五 第 36a 页 WYG0931-0551a.png
王世充据东都布帛(唐书马/周传)鹬蚌相持我乘其敝(梁高/祖)
传记两虎相斗驽犬受其毙(战国/策)
本朝力生于所激而不自为力故不劳形生于所遇而
不自为形故不穷(东/坡)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山/谷)
   殊涂同归
经天下同归而殊涂(易/)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
同归于乱(书/)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
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
卷五十五 第 36b 页 WYG0931-0551b.png
子张既除丧而见子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
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
一也(并/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
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
成功一也 道并行而不相悖(并/庸)微子去之箕子为之
奴比干谏而死子曰殷有三仁焉(语/)
子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
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禹稷当平世三
卷五十五 第 37a 页 WYG0931-0551c.png
过其门而不入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孟子曰禹稷颜
回同道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
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曾子居
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
其薪木寇退则曰脩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子思
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
与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
卷五十五 第 37b 页 WYG0931-0551d.png
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
趋一也一者仁也(并/孟)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
必救人于患子赣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
复赎人矣子路受其劝德子赣让而止善 蹠越者或
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并淮/南子)非其君不事非其
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
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
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孟/)臧与谷二人
卷五十五 第 38a 页 WYG0931-0552a.png
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臧则挟策读书谷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比牺尊于沟中之
断美恶有间其于失性一也 柤梨橘柚其味相反而
皆可于口(并/庄)夫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事相反成功
一也 百川异源同归于海(并淮/南子)涂虽曲而通诸夏川
虽曲而通诸海事虽曲而通诸圣 仲尼之道犹四渎
也经营中国终入大海(并/扬)
史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亦治(太史公/自序)
卷五十五 第 38b 页 WYG0931-0552b.png
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
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堠未尝遇害程不识正
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
然亦未尝遇害(汉武/纪)三仁殊而一致夷惠舛而齐声(班/固)
(传/)魏高允称常爽训励有方曰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
教虽殊成人则一(宋文/纪)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
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
(宋璟/赞)巡先死不为遽远后死不为屈(唐书/本赞)
卷五十五 第 39a 页 WYG0931-0552c.png
传记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声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
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吕/氏)
(春/秋)
集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疾迟必至于海(韩/文)杞桂殊
姿而共芳圭璋异质而同润(吕和/叔)殊趍而一致异𣲖而
同源(皇甫/湜)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𣲖分示三教理诣
无二名 吾君用太和理万物动静各随其宜则陈力
以致用洁身以弘教其致一也(并李/义山)虽羁鸾冥鸿一飞
卷五十五 第 39b 页 WYG0931-0552d.png
一笼遐心远意终共超旷(欧/)
本朝昔者孟子不愿召见而孔子不辞小官夫欲正其
所由得之之名是以谨其所以取之之故孟子不为矫
孔子不为卑(老/苏)陈平听张辟疆许王诸吕吕后安之故
平与周勃得执将相之柄以伺其间唐武后欲以武三
思为嗣狄仁杰曰母子与姑侄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
千秋万岁后血食于太庙无祔姑之礼后感悟(栾/城)木铎
调与黄钟同 小虫心在一喙间得失与世同轻重(并/山)
卷五十五 第 40a 页 WYG0931-0553a.png
(谷/)蜣之丸蚁之粒与夫承蜩贯虱者同一心之功用也
螳螂之斧莎鸡之羽与夫扛鼎拔山者同一心之力用
也工倕之削轮扁之斲庖丁之牛与夫尧舜禹汤之治
天下同一心之妙用也(明道/集)臧谷虽殊竟两忘(坡/)
   同出异趣
经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则是水动则是波(中庸/疏)
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糵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记/)
子奕秋诲二人奕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
卷五十五 第 40b 页 WYG0931-0553b.png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
之俱学弗若之矣 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
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
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并/孟)于越夷貊之人生
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孔子墨子俱法尧舜
而取舍不同(韩/子)清之为明杯水而见眸子浊之为闇河
水不见泰山(淮南/子)扬子曰吾于荀卿见同门而异户也
(扬/)
卷五十五 第 41a 页 WYG0931-0553c.png
传记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蒋子万/机论)丝俱生于蚕为
缯则贱为锦则贵(姚信/士纬)
集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
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
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并韩/集)
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鲍溶/诗)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
(唐文/粹)
   离合无亲疏
卷五十五 第 41b 页 WYG0931-0553d.png
经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
乎异心(易略/例)
子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孟/)自其异
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
合趣同千里相从趣不合行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史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
仇雠朱象管蔡是矣(邹阳/书)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知与不
知也(汉邹/阳传)尽下则胡越同心轻物则六亲离德(唐太/宗)
卷五十五 第 42a 页 WYG0931-0554a.png
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雠敌
(同/上)
传记同声则异叩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大戴/礼)
而利之四海之内若合一家不爱而利之子或杀父况
天下乎(韩诗/外传)东门先生居蓬户空穴之中而魏公子一
朝以百骑日宠之吕望未尝与文王同席而坐一朝让
以天下半夫丈夫相知何必以抚尘而游垂发齐年偃
伏以日数哉(东方/朔记)白头而新倾盖而故(新/序)
卷五十五 第 42b 页 WYG0931-0554b.png
集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古歌/辞)物情苟有合莫问玉
与泥(韦应/物)志合者蓬心可采情谐者兰味宁忘(骆宾/王)
生意气豁不待相逢早 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并/杜)
(诗/)情思附则感而悦之虽仇雠化为心膂矣意不亲则
惧而阻之虽骨肉结为仇慝矣(陆宣/公集)得之者江海比邻
失之者肝胆楚越(唐徐彦/伯论)
本朝相知不必因相识(临/川)白头无故意异代有同音(陈/后)
(山/)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
卷五十五 第 43a 页 WYG0931-0554c.png
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
中兴(东坡进陆贽/奏议劄子)
   责望有重轻
子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已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
兄关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同
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
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并/孟)
   任理不任情
卷五十五 第 43b 页 WYG0931-0554d.png
经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记/)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
也虽违众吾从下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并/语)
史子贡喜扬人之善不能隐人之恶(史/记)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赞)曹操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三/国)
(志/)昔屈到嗜芰屈建去之以为不可以私欲干国之典
(齐太/祖)
传记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太公/六韬)
集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否(韩/集)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
卷五十五 第 44a 页 WYG0931-0555a.png
钟之禄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
刀锯之惨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 勿矜朱门是陋
此白屋非(并刘/宾客)登奉常之第者未必尽能文章为牙门
之将者未必尽能威敌(唐文/粹)
本朝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者矣苟有可以用于世
者不必圣贤之作也蚩尤作五兵纣作漆器不以二人
之恶而废万世之利也(欧/)君实常谓人曰吾与景仁兄
弟也但姓不同耳然至于论钟律则反覆相非终身不
卷五十五 第 44b 页 WYG0931-0555b.png
能相一(温公/行状)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后/山)
   任情不任理
经罔水行舟(书/)奡荡舟(语/)俾出童羖(诗/)
子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
胜远其涂而诛不至 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
于陆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天下
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
(并/庄)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
卷五十五 第 45a 页 WYG0931-0555c.png
也荀责三光不照于覆盆之内(抱朴/子)责疲者以举千钧
督跛者以及走兔(邓析/子)听虚而责响视空而索影(刘/子)
史董仲舒曰不琢玉而求文采(西汉/本传)以毁誉为荣辱不
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
其理上下相冒万事乖错(汉光/武纪)言论者计厚薄而吐辞
选举者度亲疏而举笔善恶谬于众声功罪乱于王法
(汉武/纪)
传记若夏之日而欲夜之长也(说/苑)群邪相仰以曲为直
卷五十五 第 45b 页 WYG0931-0555d.png
(陆贾/新语)
集谓镆耶为钝兮铅刀为铦(贾谊/鵩赋)责冬之裘者曰曷不
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韩/文)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白/侍)
(郎/)蓼檗为甘山岳为轻(沈/)日月至明或以为昏秋毫至
微或以为繁(唐文/粹)
本朝女无美恶富者妍士无贤不肖贫者鄙(玉局/文)
   尚有容力
卷五十五 第 46a 页 WYG0931-0556a.png
经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若颠木之
有由蘖(并/书)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诗/)往者不可諌来者
犹可追(语/)
子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管/)
史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隗嚣/传)补衣犹有完(通/鉴)
传记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
曰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夜行(说/苑)见兔
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春秋/后语)
卷五十五 第 46b 页 WYG0931-0556b.png
集典刑未灭故老犹存(选辨/亡论)
   无所用力
经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书/)不可救药(诗/)
子桀纣在上虽有十尧不能治者世乱也(韩/非)良将不能
斲金巧冶不能铸木 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追
(并淮/南子)譬诸琴瑟郑卫调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箫韶
(扬/)航人无楫如航何(同/上)无声虽师旷侧耳将何闻乎
无形虽离娄并照将何睹乎(孔/丛)良工不能琢冰(文中/子)
卷五十五 第 47a 页 WYG0931-0556c.png
阳不能荣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抱/朴)
史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本弱者其枝必披非人力所能
强为 天之所废谁能兴之(并/左)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
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齐世/家)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
可复全(秦始皇/本纪)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
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东方/朔传)羽翼已成难动摇矣
(张良/传)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魏/明)
卷五十五 第 47b 页 WYG0931-0556d.png
(纪/)执垂之规矩无工与材坐而待器之成终不可得也
(唐高/祖)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楠斧斤不能成室(刘知/几传)
集影不可逐响难为系(陆机/文赋)素冰象玉难可磨荡(曹植/七发)
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选演/连珠)毫发一为瑕丘山不
可胜(白头/吟)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斲但悬曼矰蒲苴不
能以射(四子讲/德论)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心漂卤之威
不能降西山之节(选/)鲁班虽巧不能为乞丐者之颜(王/郎)
(贫窭/语)补一坏百无可施功(陈子/昂)虽令伶伦吹音韵难可
卷五十五 第 48a 页 WYG0931-0557a.png
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韩/)舜之德可以及率土而
不化其子 唐虞之仁不能柔秦汉之勇不能威(并/柳)
积弊之馀虽使季冉将不能也(皇甫/湜)天疾难自医(孟东/野)
黄河既浊阿胶无以正其色盐池斯咸弊箄不能匡其
(唐文/粹)
本朝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坡/)巧手莫为无面饼(陈后/山)
   处得其地
经阴爻虽贱而为一卦之主者处其至少之地也(易/略)
卷五十五 第 48b 页 WYG0931-0557b.png
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
子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
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
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并/荀)
史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百馀年常为诸侯雄岂世
贤哉其势居然也(秦/纪)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苏秦/传)
传记一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而制开阖岂材
足任哉所居要也(说/苑)朱买臣曰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
卷五十五 第 49a 页 WYG0931-0557c.png
(汉/书)
集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博奕/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杜/)五达
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凉而甘所处之势然也(刘宾/客集)
谷曰子不见嵩岱之松柏乎上枝干于青云下根通于
三泉千秋万岁不逢斤斧之患此木岂与天地有骨肉
所居然也(卢盘祐/高士传)
本朝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东/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
卷五十五 第 49b 页 WYG0931-0557d.png
缘身在最高层(临/川)
   处非其地
子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
(庄/)寻常之沟巨鱼无所旋其体而鲵䲡为之制步仞
之丘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庄庚桑/楚篇)水之胜
火亦明矣然而斧鬲间之水煎沸尽其上而火得炽盛
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韩非/子)使目在足下则不可
以视(尹/子)
卷五十五 第 50a 页 WYG0931-0558a.png
史吴季札曰夫子(孙文/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
汉武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邦乃置之燕赵果有
争心不让之端见矣(三王世家/褚先生论)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
(司马/迁传)扬雄作酒箴曰观瓶之居居井之湄(汉/书)处高临
深动常近危一旦叀(上绢/反)碍为瓽所轠身提(徒计/反)黄泉
骨肉为泥(陈遵/传)儒者当谋谟庙堂反在朝歌耶(虞诩传/时诩为)
(朝歌/长)蜀先主曰芳兰当门不得不锄(蜀/志)晋赵王与嵇叔
夜书曰植橘柚于玄朔蒂华藕于脩陵(晋/书)王羲之与谢
卷五十五 第 50b 页 WYG0931-0558b.png
万书曰以君迈往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
(晋书/纪)
传记鬼谷曰子不见河边之树乎仆御折其枝风浪荡
其根此木岂与天地有仇怨所居然也(高士/传)吞舟之鱼
陆处不胜蝼蚁(吕氏/春秋)
集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置猿狖于棂楹兮
夫何以责其捷巧(楚/辞)剑阁虽嶛凭之者蹶非所以深根
固蒂也(魏都/赋)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迹(吴季/重书)鱼游于沸鼎
卷五十五 第 51a 页 WYG0931-0558c.png
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希/范书)所栖不足恃鹰隼纵横来
(柳/诗)金屑虽珍在眼为病(白侍/郎)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柳/)
本朝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岩野
叟不复知其为瑞也(临/川)
   势力不敌
经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并/诗)
子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
卷五十五 第 51b 页 WYG0931-0558d.png
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并/孟)日月出矣而爝火不
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
不亦劳乎(庄/)犹乌获与焦侥搏也 以桀诈尧若卵投
(并/荀)撮壤不能填决河升水不能冷原火(抱/朴)
史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虽其善祝岂能胜亿
兆人之诅(并/左)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张/仪)
(传/)齐景公二十二年彗出公曰可禳乎晏子曰使神可
祝而来也亦可禳而去也百姓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
卷五十五 第 52a 页 WYG0931-0559a.png
禳之安能胜众口乎(史记齐/世家)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汉景/纪)此难以口舌争也(张良/传)犹鼱鼩之袭狗
(音精/劬)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东方/朔传)万钧所压
无不糜灭(贾山/传)羔犊之弱而捍虎狼之敌(汉景/纪)虽有孙
吴将贲育士若入水火往必焦没智勇亡所施(汉成/纪)
谊曰淮阳之比大诸侯仅如墨子之着面适足以饵大
国而不足以有所禁禦(汉文/纪)刘陶曰犹冰霜见日必至
消灭(东汉/本传)以婴孺斗贲育也(陆贽/传论)
卷五十五 第 52b 页 WYG0931-0559b.png
传记犹棘林萤耀与夫挦木龙烛也(山海/经)夫鹏雏之始
飞为鹰所制(孔氏/志)
集河决溃金堤只手不能障(晋傅玄/尘篇)大厦既焚不可洒
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庾信/连珠)一君子爱之百
小人妒之一爱固不胜于百妒(皮日/休)威力不敌群噪无
(唐文/粹)醯鸡不能混雷霆婴儿不能抗乌获者响于力
悬故也(陆鲁/望)捧爝火以干日御动已光销抱布鼓以诣
雷门忽然声寝(李义/山)
卷五十五 第 53a 页 WYG0931-0559c.png
   势均力敌
经诸侯不臣寓公 下大夫于上大夫承贺(并/记)
子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孟/)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
能相亡(管/)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荀/)两智
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
(尹/子)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胜(申/子)两坚不能相加两强
不能相伏(淮南/子)
史我能往寇亦能往 宣伯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
卷五十五 第 53b 页 WYG0931-0559d.png
栾范也(并/左)太尉丞相尊等耳(魏其/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噬
(晋安/纪)刘琨祖逖并有英气每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
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晋书祖/逖传)人得抗衡莫
相禀属(唐德/宗)中尉大臣也宰相亦大臣也(唐文/纪)
   独力难举
子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一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
虽日挞而求其齐不可得矣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
乎 子欲手援天下乎(并/孟)千镒之裘非一狐白(墨/子)任一
卷五十五 第 54a 页 WYG0931-0560a.png
人力者则乌获不足恃(淮南/王术)
史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索榭之榱非一木之枝(叔孙/通传)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徐稚/传)
传记一目视则不明一耳听则不聪(太公/金匮)
   众力易成
经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脩饰之东
里子产润色之(语/)
子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家/语)在王所者
卷五十五 第 54b 页 WYG0931-0560b.png
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不善(孟/)万人弯弧以向
一鹄能无中乎(刘/子)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
为则无不成也(淮/南)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流(墨/)
史众心成城(国/语)吐谷浑王阿柴疾召诸子二十人各献
一箭与其弟使折之其弟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不
能折阿柴曰汝知之乎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汝曹戮力
一心然后可以保国宁家(晋/纪)
传记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吕氏/春秋)
卷五十五 第 55a 页 WYG0931-0560c.png
集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曹囧六/代论)犹众壑
合注霈为大川群山出云混成一气(吕和/叔)
   以粗化精
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
子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庄/)
史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夫物固有
以贱理贵以丑化好者矣(王符/传)
本朝与善人处坏了人须是与不善人处方成就得人
卷五十五 第 55b 页 WYG0931-0560d.png
(伊/川)君子与小人共处为小人侵陵则脩省畏避动心忍
性增益预防(老/泉)
   化恶为美
经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周原膴
膴堇荼如饴(并/诗)
子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
史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刘陶/传)夫飞鸮天下贼
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音(魏/志)
卷五十五 第 56a 页 WYG0931-0561a.png
本朝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
恶修善不害为贤(东/坡)铅铁性殊点化为金则不辨铅铁
之性(鸣道/集)
   妙理不传
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语/)
子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凿枘之粗伎
而轮扁有不传之妙掇蜩之薄术而伛偻有入神之巧
(抱朴/对俗)轮扁曰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
卷五十五 第 56b 页 WYG0931-0561b.png
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庄/)
史李广天性善射虽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西汉/本传)心之
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张敞/传)垂能目
制方圆心度曲直然不能以教人(唐太/宗)
传记司马太傅问谢玄惠子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
曰当是妙理不传(世/说)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
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
卷五十五 第 57a 页 WYG0931-0561c.png
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典/论)隋末王灵学射于督谟以为
尽妙欲射杀谟独擅其美谟持短刀箭来辄截之惟有
一矢谟张口承之遂齧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齧
镞法(段成式酉/阳杂俎)
集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郭璞/赋)轮扁不能
言微于其弟伯乐不能语妙于其子(阮/籍)古之君天下者
化之不示其所以化之之道及其弊也易之不示其所
以易之之道(韩/文)
卷五十五 第 57b 页 WYG0931-0561d.png
本朝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如萧何之
识韩信此岂有法而可传者哉(并东/坡)丹青妙处不可傅
轮扁斲轮如此用(山/谷)
   自得三昧
子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庖丁曰始臣解
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
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解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
卷五十五 第 58a 页 WYG0931-0562a.png
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并/庄)
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列/)郢人垩墁其
鼻若蝇翼使匠石斲去之匠石运斤成风尽垩其鼻不
伤 梓庆削木为鐻见者惊犹鬼神(并/庄)屠牛坦一朝解
九牛而刃可以剃毛庖丁为刀十九年刃如新硎(淮/南)
之运斤羿之激矢(扬渊/骞)
史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
而信(左/)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所排击剥
卷五十五 第 58b 页 WYG0931-0562b.png
割皆中理解也(贾谊/传)牙旷清耳于管弦离娄眇目于毫分
逢蒙绝技于弧矢班输推巧于斧斤良乐轶能于相驭
乌获抗力于千钧和鹊发精于针石研桑心计于无垠
(西汉班/固叙传)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晋成/纪)
子野曰为文人皆得于手我独得于心(南史/本传)贾坚字世
固弯弓三石馀烈祖以坚善射故亲试之乃取一牛置
百步上召坚使射曰能中之乎坚曰少壮之时能令不
中今已年老正可中之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
卷五十五 第 59a 页 WYG0931-0562c.png
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恪曰复能中乎坚曰所贵
者以不中为奇中之何难一发中之坚时年六十馀矣
观者咸服其妙(燕/书)
传记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书三昧(李肇国/史补)广
汉翁伟能听鸟兽之音乘蹇马之野而田间有放马者
相去数里鸣声相闻翁伟谓其御曰彼放马目眇其御
曰何以知之曰骂此辕中蹇马蹇马亦骂之曰眇马御
者不信使往视之马目果眇(论/衡)
卷五十五 第 59b 页 WYG0931-0562d.png
集弓不虚发应声而倒(司马相如/子虚赋)画宫于堵盈尺而曲
尽其制计其毫釐而搆大厦无进退焉(柳/)弓矢入养叔
之手徽弦在师旷之膝何微之不中何妙之不尽(欧/)
士冶铸匠成于心(崔/黯)韩干之马籍籍知名薛稷之鹤翩
翩有声(白侍/郎)如良庖投刃无复肯綮(唐文/粹)
本朝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欧/)吴道子画人物如以
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
然之数不差毫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
卷五十五 第 60a 页 WYG0931-0563a.png
之外 所谓游刃馀地运斤成风 付八音于师旷孰
敢争能捐六辔于王良坐将致远(并东/坡)信手斫方圆规
矩一中节(山/谷)
   事理倒置
经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诗/序)俾昼作夜(诗/)故不爱其亲而
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孝/经)
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
卷五十五 第 60b 页 WYG0931-0563b.png
史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
六逆也 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并/左)鸾凤
伏窜兮䲭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
方正倒置谓伯夷贪兮谓盗蹠廉(贾生/传)章甫荐屦(贾谊/传)
犹塞川原而为潢污(食货/志)本末舛逆首尾衡决(贾谊/传)
悦曰简父兄之尊而崇宾客之礼薄骨肉之恩而笃朋
友之爱略脩身之道而求众人之誉割衣食之业以供
飨宴之好(西/汉)汲黯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卷五十五 第 61a 页 WYG0931-0563c.png
(西汉/本传)群小得志士大夫皆丧气(汉灵/纪)足反居上首顾居
下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非亶(师古/音但)倒悬
而已(贾谊/传)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鲍宣/传)
听纳小吏雕琢大臣(朱云/传)鹰隼横厉鸾徘徊兮(息夫/躬传)
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司马迁/传赞)杨赐曰冠屦倒易陵谷
代处(通/鉴)保字螟蛉剿拉同气(宋/纪)魏徵曰隋末百姓彊而
陵官吏(唐太/宗)倒持太阿授之以柄(唐吴/兢传)啖糟粕弃醇醪
传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李固/外传)
卷五十五 第 61b 页 WYG0931-0563d.png
集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而无所薄 凤凰不翔兮
鹑鴳飞扬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䌽绣服 菽
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李/白)凤凰
在笯兮(笼/也)鸡鹜翔舞(并楚/辞)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元/微)
(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左太冲/咏史)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李/白)蘋兰憔悴兮稂莠
繁滋麟凤匿迹兮枭獍腾威愦匠罢斧兮拙者搆之离
卷五十五 第 62a 页 WYG0931-0564a.png
娄闭目兮瞽者扬眉子都蒙袂兮敦冶骋姿(皮日/休)幽桂遗
蓁菅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
(并/韩)
本朝驽骀自饱方争路騕袅长饥不在闲(临/川)
   清浊不分
经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
子驽骥同辕玉石相揉(孔丛/子)
史牛骥同皂(邹阳/传)李膺谓钟觐曰公何太无皂白(后汉/书)
卷五十五 第 62b 页 WYG0931-0564b.png
黄金与土同价(南/史)冠冕隶皂混为一区(唐/书)
传记从风纵火荻芝俱死(焦氏/易林)
集玉与石而同匮贯鱼眼与珠玑驽骏杂而不分服罢
牛而骖骥 并茅丝以为索 菎蕗杂于靡蒸(以留切/麻茎皮)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同揉玉石兮一槩而相量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槩而就衡(并楚/辞)凤阙悲巢鵩
鹓行乱野麇(元微/之)火炎昆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
零萧艾与芝兰同尽(刘孝/标论)齐竽混夏韶燕石厕琳琅(白/乐)
卷五十五 第 63a 页 WYG0931-0564c.png
(天/)滥吹混奏于齐竽(骆宾/王)昔虞阪之上逸骥与驽骀俱
疲吴灶之中孤桐共樵苏并爨(韦/缁)
本朝家鸡野骛同登俎 天边鸿雁不易得便令作对
随家鸡(并坡/诗)
   心无二用
经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终朝采
绿不盈一掬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并/诗)
子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庄山/木)采易得
卷五十五 第 63b 页 WYG0931-0564d.png
之物实易满之器以怀人寘周行之心贰之则不能满
(荀/)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
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列/)白刃捍乎胸则目不
见流矢 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并/荀)逐兽者目
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有所蔽 夫目察秋毫之末
而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石之声而目不见太山之
高小有所志则大有所忘(并淮/南)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卷五十五 第 64a 页 WYG0931-0565a.png
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
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 离娄察秋毫之锐不闻雷霆
之声季子听清角之韵不见嵩岱之形(刘/子)
史明有所不见听有所不闻虽贤不能左画方右画圆
(史/记)董仲舒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圆(西汉/本传)刘峻勤学行常
读书不息地有坑坎每常倒蹶然后始悟(梁/书)
传记目察秋毫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耳听清浊之调
者听不闻雷霆之声何也唯其意有所偏也(说/苑)贾岛为
卷五十五 第 64b 页 WYG0931-0565b.png
诗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一日见京兆尹
跨驴不避呼诘之久乃释(韩愈/传)褚遂良为太宗哀册自
朝还马误入人家而不觉(隋唐/佳语)
集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杜/诗)
本朝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
而不惊(六一居/士传)吾将使世人左手运斤而右手执削目
数飞雁而耳节鸣鼓首肯旁人而足识梯级虽有智者
有所不暇矣(东/坡)
卷五十五 第 65a 页 WYG0931-0565c.png
   心随事移
子事物交滑如理乱棼如涉惊浸一则以之怵惕一则
以之忌讳一则以之惩创是则一日之间一时之顷而
径寸之地如炎如冰矣(子华/子)人有亡鈇者意在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作动态度
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音/拙)其谷而得鈇他日复见其
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列/)心忧恐则口衔刍豢
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
卷五十五 第 65b 页 WYG0931-0565d.png
其状轻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荀/)昔弥子瑕有宠于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有疾告弥子矫驾
君车君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及弥子色衰爱弛得
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也(韩/)昔弥子瑕有宠于卫
君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
忘其口而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爱弛得罪于君曰是
固尝啖我以馀桃(同/上)
史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
卷五十五 第 66a 页 WYG0931-0566a.png
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
能射汝遂不言不笑(左/)田单将攻狄见鲁仲连曰将军
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即墨破亡馀卒破万乘之
燕复齐之墟今攻狄不下何也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
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为士卒倡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
士卒无生之气所以破燕也今将军东有渑池之奉西
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
死之心所以不胜也(周赧/王)子夏圣门之高弟也犹且出
卷五十五 第 66b 页 WYG0931-0566b.png
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
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溃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
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
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西汉/本传)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
有固然矣而崇替去来之甚者必唯宠惑乎当其接床
第承恩色虽险情赘行莫不德焉及至移意爱析嬿私
虽惠心妍妆愈献丑焉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
故九服无所逃其命(东汉皇/后纪论)韦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孙
卷五十五 第 67a 页 WYG0931-0566c.png
皓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茗以当酒至于宠
衰便见逼强辄以为罪(吴/志)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
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饮见杯中蛇意甚恶
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厅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
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
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
顿愈(晋/书)苻坚败于淝水众奔溃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
师至此(谢玄/传)
卷五十五 第 67b 页 WYG0931-0566d.png
传记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
引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韩诗/外传)应郴为
汲令请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挂赤弩照于杯中
其影如蛇宣恶之便得疾云蛇入腹后郴使宣于故处
设酒杯中复有蛇因谓宣曰此乃壁上弩影耳非有他
怪宣意遂解(风俗/通)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
(雅言/系述)
集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
卷五十五 第 68a 页 WYG0931-0567a.png
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
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
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嵇康养/生论)昔贾氏
之如皋姑解颜于一箭丑夫为之改貌憾妻为之释怨
(谢雉/赋)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选情/诗)匪外物兮或改固
欢哀兮情换(潘安/仁)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郑谷诗谓/十日菊花)涧谷之水深不过咫尺丘垤之山高不踰寻
丈人则狎而玩之及至临泰山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
卷五十五 第 68b 页 WYG0931-0567b.png
莫不战掉悸慄眩惑自失所观变于前所守易于内(韩/文)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白乐/天)举食于人当饥渴之望
也一饭千金及饫而进于前虽海陆备鼎顾与糠籺齿
(沈下/贤)
本朝唐庄宗问郭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
寒盛暑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吾居深宫荫广厦不胜
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
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势自然也(续世/说)论八珍者必咽
卷五十五 第 69a 页 WYG0931-0567c.png
言粪秽者必唾二者未尝与我接也唾与咽何从生哉
(东/坡)食中有蛆人之见者必呕也其不见而食者未尝呕
(同/上)
   不拘形迹
经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
(易/略)
史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晋魏献子为政
魏戊为梗阳大夫(献子/庶子)庾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
卷五十五 第 69b 页 WYG0931-0567d.png
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曰诸
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便据胡床而坐与浩等谈
(晋/书)吴中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欲观之便造竹下讽
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
之以此赏之尽欢而去(王徽/之传)陶潜既绝州郡觐谒其乡
亲张野及羊松龄庞遵等或有酒要之共至酒坐虽不
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晋书/本传)或告右丞相魏徵
私其亲戚上使温彦博按之曰徵不存形迹远避嫌疑
卷五十五 第 70a 页 WYG0931-0568a.png
心虽无私亦有可责(唐太/宗)崔祐甫作相未逾年凡除吏
几八百多称允当上曰有人谤卿除拟官多涉亲故如
何祐甫曰进拟必须谙其才行臣若与其相识方可粗
谙若素不知闻何由知其言行获谴之由实在于此(旧/唐)
(本/传)高元裕为中丞文宗难其代表言兄逸少才可任因
以命之(同/上)
传记晋王徽之有隽才少为桓冲参军从冲值雨便下
马入冲车中谓曰岂有独擅一车不容国士乎(世/说)
卷五十五 第 70b 页 WYG0931-0568b.png
集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举能而已其受德
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感知而已故不叩而响不介而
合则其举必至而其感亦甚(柳文/启)
本朝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
遇酒便留于道上(欧/公)
 
 
 记纂渊海卷五十五